汉字文化范文

2023-09-19

汉字文化范文第1篇

一、主办单位

商丘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二、策划承办单位

计算机科学系学生会学习部

三、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计算机科学系全体学生的生活,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同学的就业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检验学生汉字录入的速度、正确率和文字排版能力,进而丰富校园文化。

四、活动对象:

计算机科学系全系学生

五、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xx年3月24日、25日

地点:科苑

六、活动前期准备

1、与辅导员联系,商讨有关比赛的详细情况;

2、前期的计划工作;

3、活动的宣传工作,由计算机科学系学生会宣传部负责制作、张贴海报并在校园网上发表相关新闻;

4、比赛题目的选取和审批工作。

七、活动规则:

1、比赛上报的同学必须准时到达比赛地点,若迟到者做取消比赛资格处理;

2、此次比赛不设如赛,参赛选手服从场内工作人员的安排;

3、各参赛选手必须提前5分钟进入赛场,按照编排的计算机顺序编号进入对应座位就座;

4、比赛的内容:参赛选手在既定的时间内录入给定的文字并对其文字进行排版美化;

5、选手录入完后以自己的名字和学号为文件名保存到指定位置,如不按规定保存,责任自负;

6、比赛过程中不得与其他选手交流,不得干扰其他选手的正常比赛。比赛过程中如有问题,选手应马上举手报告,请赛场工作人员解决;

7、时间结束后,请参赛选手不要进行任何操作,并迅速离开赛场。如果参赛选手在进行误操作后,出现计分误差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责任自负,按比赛规则规划成绩记为0分;

每位参赛者应认真阅读以上注意事项,如违反以上规定,比赛成绩一律记为“零”。

八、奖项设置:

汉字文化范文第2篇

摘要:标志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图案设计,而是要创造出一个具有商业价值的符号,并兼有艺术欣赏价值。象征性表现是标志设计至关重要的一种方法,并表现出自己的特质。标志的形态要与其在形式、功能和审美上相辅相承,并通过象征性表现来准确地解释设计观念,最终走向“文化图形”的形成。

关键词:标志设计;汉字标志;象征性表现;文化

标志设计在特定的环境中能明确表示内容、性质、方向、原则及形象,主要以文字、图形、记号、符号、形态等构成视觉图像系统。其中,文字作为标志设计的主要组成元素,近年来不断推陈出新,其特殊的符号性质也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占据着越来越有力的竞争地位。象征性表现形态正是标志设计最主要的表现形态之一,也是汉字标志设计里至关重要的一种方法。

一 标志设计

(1)标志的基本概念

标志之“标”有标准、规范之意;“志”指记住而不忘。标志有符号、记号、象征、表征等意,由此,我们可以将标志定义为:用特定而明确(标准、规范)的图形(文字)来表示和代表事物或信息且易于识记的视觉符号。

而如何评判一个标志的好坏呢?优秀的标志设计,应该考虑注入企业深刻的思想与理念内涵,方能传达出鲜明、独特、优良的企业形象,达成差异化战略之目的。随着商业信息传递与科技文化交流速度加快,一切标志设计都极其讲求效率,标志设计的文字和商业符号一样,都朝着一个共同方向发展,即要求简洁、共识,同时讲求造型美观、大方、具有个性。下面我们就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分析标志设计的优秀与否。

如图1所示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的标志设计,不难看出,此标志由汉字小篆体“大唐”二字构成。从字形上看,标志将汉字小篆体“大”和“唐”两字演变叠加在一起,比例协调,圆中有方,方中有圆,寓意公平、公正、团结、和谐。标志上部“大”字出头,预示着该集团公司将不断进取,不断发展壮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图形上来看,标志形似大钟,给人一种稳如泰山的感觉,体现了该集团公司稳健和务实的作风,并寓意基业稳固。再从色彩上看,该标志选用正红色,鲜艳醒目,视觉冲击力强,容易使人产生记忆。红色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的代表性颜色,将红色规定为集团公司的标准色,寓意集团公司的事业红红火火。

再如图2所示,此标志为东莞农村商业银行的标志,此标志来源于东莞城市标志“纽带”,东莞农商行作为东莞本地的优质金融机构,是东莞城市形象的最佳代表,其核心价值观也与东莞城市精神“海纳百川,厚德务实”一脉相承。

标志四部分连接成一个闭合的整体,说明东莞农商行具备包容练达、稳健安全的优秀金融机构品质,也表达了东莞农商行愿与东莞各界同心同德构筑更加美好和谐的未来。“设计是生活中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想到北京那些从五六七十年代留下来的一幢幢毫无生气的、毫无风格的、毫无个性的,同时也毫无功效科研的那些灰色的紅色的建筑时,我又想到,失败的设计绝不是美好的,失败的设计甚至还不如没有设计。有一次,一位刚刚来到中国的外国平面设计师问,是不是中国所有的银行都是联营的,因为他在中国见到的几家银行的标志中都有外圆内方的影子。这让每个中国人对我国设计师的灵感匮乏而感到尴尬。

(2)标志设计

标志设计是将环境与标志这两个领域进行结合的一个完整的概念,它不是纯粹的对环境空间功能和形式,或对单纯的平面标志形态的独立的研究,而是在注重环境功能的基础上,对特定环境中的标志系统科学的、系统的、整体的、多元的研究。标志使环境不再单调,艺术化的标志更为环境增添了新的活力,无论你身处何地,整齐有序的标志系统在环境中处处指引着方向,艺术化的标志载着智慧和文化,传递着一个个美丽的细节,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视觉感受。近年来,基于汉字的标志设计不断推陈出新,佳作频现。汉字以其图形化的象形造型和深刻的语义内涵越来越受到平面设计界的重视,成为设计师们热衷选用的设计切入点。从符号学原理分析,中国汉字的原始雏形是图画,也是一种符号,是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设计。中国汉字的演化历史,实际上就是中国人运用图形设计艺术的历史使用汉字图形艺术作为标志设计体和源泉,汉字的个性化特征使它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独具魅力。古老的汉字跨越数千年时空,至今仍充盈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汉字标志的例子。

2010年世博会会徽,就是以汉字“世”为基础设计的,其中暗含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象征着“你、我、他”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汉字书法的“世”字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篆刻的“京”字可说是异曲同工,交相辉映。

中为洋用,“中国与世界接轨”已成为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实力与日俱增,有目共睹,洋文不再令我们见而起敬,而越来越多的洋人钟爱汉文化。汉字将成世界设计的重要素材,有其独特的优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如图4所示,该设计是经过慎重评选,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确定下的,名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奥运会是国际上最隆重、影响最为深广的体育盛会,它的会徽不仅仅只被主办国的民众所认可,还要被全球民众所接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做到了这一点。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高度赞扬说:“北京奥运会会徽将成为世界上最引人注目且最为被人们熟悉的标志之一,将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史上最出色且最有意义的标志之一。”它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用中国传统书法加以表现,它的古朴、典雅,体现出了中国数千年悠久深厚的文化神韵。同时,它又巧妙地幻化成一个人形,在向前奔跑,在热烈的舞动,这不仅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它将中国特色和奥林匹克运动元素巧妙结合在一起,不失为中为洋用的典范,身为中国人,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黑童话创意工作室之VI设计课题中,如图5所示为黑童话创意工作室的标志设计。此标志为了体现产品特色和企业理念,以插画设计中红黑色调作为其主色调,并运用插画设计的线条元素作为其辅助图形,并与字体紧密结合,比例协调。“黑童话”三字的字体体现出一种拙趣的感觉,更加阐释了黑童话创意工作室的行业特色,并且为了与传统童话区分开来,在标志中着重突出“黑”字,运用黑白对比的方法将“黑”字体现出来,在字体大小上也加以体现,整个标志传达着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以形象的视觉形式宣传着企业,又以自己特有的视觉符号系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产生记忆,使消费者对该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产生最高的品牌忠诚度,进而提高该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企业士气。

二 标志设计的象征性表现

(1)何谓象征性表现

所谓象征,黑格尔把它看成是意义及意义的表现,他说:“意义就是一种观念或对象,不管它的内容是什么,表现是一种感性存在或一种形象。”这里的象征是指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特征和性质暗示一种抽象的、普遍性的意义。黑格尔从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出发,认为“象征无论就它的概念来源,还是就它在历史上出现的次序来说,都是艺术的开始。”因此,艺术从产生之初就打上了“象征”的烙印。它作為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象征性表现形态广泛存在于中国传统器物和现代设计产品中。其与汉字的巧妙结合,可使标志产生极具个性的视觉效应和让人自觉接受的心理效应,其原因之一在于给汉字形象赋予象征意义时,设计师“以情观物”,怀着对汉字文化深层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给对象涂上浓厚的感情色彩,正是这种情感的“移入”作用,把设计者主观的情绪,情感和感受融汇在艺术或据此物化的设计形象上,使之浸透在主观情感色彩中,从而获得一种感人至深的审美效应;其次,这种象征性的表现正是基于中国本土文化,它是儒学道家、是易经禅学、是书法文人,它给我们当代设计提供的是一个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人文背景,其衍生出来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对处在同一个文化圈的人们的心理上有着相对固定的意义指向,这成为汉字标志在视觉传达中获得强渗性、时效性、艺术性的有力保证。

象征如何在标志设计中体现。标志是一种以特定形象来表达一定含义的符号,为了使形象与要表达的意义之间建立相对准确的联系,人们在标志设计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象征。例如中国农业银行标志以麦穗图形为主体,直截了当地表达出银行的行业的特征。麦穗中部横与竖的十字形处理不仅极简练地概括了麦穗形,而且恰成一个“田”字,从而更加强了“农业”的含义;北京申奥标志以一个“动态的五环”象征“中国”与“奥运”的内涵。所以陈汉民先生曾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比喻和象征手法,就没有标志艺术。”

(2)象征性表现

1)标志的抽象性象征表现

四川电视台的台徽是一个由“四川”二字组成的旋转光环。如图6所示,四川国际电视节意义非凡,其标志设计要具备确定性、符号性和巧妙性三个特点,既要表达民族性和国际性等抽象意味,还要体现电视的光、色彩、速度、空间、渗透感等特点。设计师想直接用电视屏幕和旋转着延伸的光环来表现上述特征,开始光环并没有“四川”二字,设计师从光环的虚笔中领悟到某种类似书法的心境和意境,然后才从中产生出隐含中国书法气质的“四川”二字,这两个字并不是具象的“四川”二字,而是极其抽象的。图案中旋转着多股红绿蓝光环,用此抽象的图形勾画出“川”的字体形态,并体现出电视属性。表现出四川电视台“友好、交流、合作”的宗旨,同时又表现了电视超越时空的特性,使人感觉到小小屏幕包含着无限的空间。荧屏选用绿色,则象征着举办地天府之国的勃勃生机。

2)标志的具象性象征表现

以三源坊珠宝首饰标志为例,如图7所示,设计师随着对产品认识的深化,逐渐将首饰产品自身的感性特点(华贵优雅、含蓄精巧、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等)进行整合。设计以这种纷繁复杂的表象作为前提条件,对其进行了解、综合。但这不是理性逻辑的了解与综合,不是对事物感性形态(特别是个性)进行洗涤并概括出普遍抽象内容,而是根据设计需求在表象中寻找与主体情感、直觉、认识相对应的同构元素,即铃镯的一环这一概括性、可视性的具象因素来构筑设计。在铃镯的雏形上象形“天”、“人”二字,赋予其“天人合一”的象征意义,使整个标志自然流露出那种浓浓的传统情结和娴雅隽永的文化意境,给人温婉和润、平静致远的美的享受。

3)标志的情感性象征表现

再来看黑童话创意工作室的标志设计,首先在对黑童话创意工作室的系列插画设计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将黑童话自身的感性特点相整合,“黑童话”三字在黑体“黑童话”的基础上进行字体变形处理,赋予其可爱的象征意义,使整个标志流露出童话色彩,在体现黑童话创意工作室行业特色的同时,将人们带入黑童话的童话色彩中去,给人一种重回童年的乐趣。像这样赋予其设计师独特的情感,顿时使整个标志流露出一种拙趣的感情色彩。不难发现,象征性表现形态其实就是通过将一件事物与另一件事物发生联系,来产生出双重的效果,将人们带入另一种美的意境。

综上所述,象征性是由人类最自然的本性催发而生的创造物,这个创造物实际是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是人类心灵最显著的、最真实的外化,是一个被人格化的象征对象,蕴涵着强大的超越性精神力量,人们的思想、愿望、等精神性的东西都凝结到标志符号上,从对象化与自我实现的角度看,标志符号象征性成了人的精神对应物,它的主要意义在于创造某种人格理想或精神境界。一旦某些事物或图形成为象征角色时,它们就具有了超凡的魔力,并且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及行为方式。

三 象征性表现的意义

汉字是形象化的形态和准确丰富的语义两者的完美结合体,其特殊的符号性质在现代标志设计中有着极其有利的竞争优势。针对汉字这一特殊的、没有“舶来品”借鉴的设计题材,其象征性的表现形态也有着自己的特质,成功的构思使得汉字标志设计在传达之中有着文化的传承,在文化特性的理解之中促成创造新视点的形成,在造型之中将生活具体化——“传达、理解、造型”三者在相互关联中最终走向‘文化图形’的形成。汉字标志设计本身便是这么一种文化图形。

四 结语

设计一个优秀的标志作品,并不是仅仅停留在从字体本身或是传统符号上借用外形,它在于设计师的设计观念及审美思想如何与这些客观物象进行完美融合。而设计作为“造物”与“审美”活动中产生的具体意识形式,在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思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之过渡到具体的设计形象,象征性表现形态作为设计最主要的表现形态之一,并作为汉字标志设计里至关重要的一种方法,随着汉字标志设计的不断广泛应用,其图形化的象形造型和深刻的语义内涵越来越受到平面设计界的重视,它通过象征性表现拉近与设计者渴望表达的某种抽象意念之间的距离。而汉字作为一种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其形态不胜枚举,千姿百态,都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表现魅力。因此对象征性表现的研究,已是现代平面设计师进行创作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把握好标志的象征性表现,是做好设计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贝莉.《论汉字标志设计的象征性表现》.苏州大学艺术学院,2003年03期.

[2] 黄有柱.《论设计艺术的特征及表现形态》.襄樊学院美术学院,2002年11期.

[3] 德.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

[4] 辛华泉编译.《视觉传达基础》.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

[5] 葛涛.《汉字图形标志设计的“势”与“意”特征》[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3期.

汉字文化范文第3篇

1汉字教学的重要性

汉字饱含着民族生活史的丰富内容, 蕴藏着深刻的生活哲哲理和严密的逻辑规律,这一点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虑。在我们的教学中应尽量通过音、形、义联系,挖掘汉字在3000多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的大量文化信息, 从而增强识字教学的知知识含量。比如在教学汉字是穿插一些诗词名句、神话传说、奇闻闻轶事等。

2汉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识字教学应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如教“男”字时,往往往只要求学生能说出这个字的笔画结构, 这样的教学在初始阶段段或许是必要的, 但这样机械地识字必然影响识字教学的质量和和效率,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能从汉字造字方法入手去去挖掘文字所潜藏的深层文化内涵,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受到语文文教育,还可以了解古代的文化知识,如“男”字可以解释为在古代代农业社会中男子是主要劳动力,“从田力, 言男子用力于田。””(许慎·《说文解字》)

2汉字教学的改革方向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学生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阶段识字的任务比较重,重,所以教师要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积极性。性。使学生在兴奋中识字, 在愉悦中识字, 在识字中得到成功的体体验,培养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

有兴趣才有动力, 才有潜力能否激发学生兴趣是识字教学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一位教师教“雨”字时,给学生出出了这样的字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充满诗情情画意,富有生活气息;还有一位教师她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表示示颜色的字“黑、白、红、绿、青、紫”,然后让他们把这些字分别填到到下列诗句中:“一___山郭外斜、月___雁飞高、一骑___尘妃子子笑、春风又___江南岸、北风卷地___草折、日照香炉生___烟”。”。这样就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言文字, 而且还感受古代诗词的的博大精深,真是其乐无穷,一举二得。

在低段的识字教学的阶段目标中, 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自制力弱,注注意力只能集中10分钟左右。因此要让学生在整个识字过程中中始终伴以高昂的情绪,强烈的情感体验,的确存在较大的困难。难。只有走情趣化、主体化之路才能走出一条独特而高效的现代儿儿童识字的创新之路。

3.1游戏法

如开火车、找朋友、猜字谜等等,让学生快乐游戏,体验生活活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请“小老师”教大家认读生字。比如笔者会这样对学生说:“你认识了哪些生字宝宝? 能告诉大家是怎么认识的吗? 真了不起! 做一回小老师教教同桌小伙伴好吗?”这样做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发了识字的兴趣和信心,肯定了一部分识字快的学生,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又激发了全班学生的识字欲望。

3.2音义形结合法

在世界各种文字体系中,汉字是最富魅力和特色的一种,它具有音美、形美、义美。识字教学的核心就在于形成有关字词音、形、义、用的统一。读准了生字的字音,还应记住生字的字形。而且汉字具有因义赋形的特点,如“休”是一个“人”加一颗“木”,合一起象人倚着树休息的形状。《说文》:“休,息止也;从人依木。”在远古时代人们要寻找一个歇息的处所,大树下显然是最好的地方,因为树下夏天可以遮阳,雨天可以挡雨结实的树干又足以让人依靠。因此在识字课的时候,笔者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让我们仔细观察生字宝宝的样子,你发现了什么? ”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和创新思维。

3.3合作法

“授之以鱼,只供他餐,授之以渔,终身受益。”在识字教学中,我们相信学生的潜力,决不越俎代疱。在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时,我们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 运用所学的知识自主识字。开展四人小组学习,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共同探究,通过实践总结出识字的好方法,比如自编儿歌谜语等。

3.4情境法

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设一幕幕使学生惊喜、快乐的情境, 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如,在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的名字设计成各种各样漂亮的名片。并把自己的名片分发给班中的小伙伴,相互认认小伙伴的姓名。又如,多媒体的运用、课本剧的表演等也是创设情境的好办法。情境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身临其境,其乐融融。

3.5课外拓展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环境, 为学生识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课堂,随处可见的各种广告招牌,信手可得的各类物品包装袋,这些与学生们日常生活相伴的事物名称, 是一本鲜活的识字教材。开展识字本、识字墙、识字乐园等活动。不定期开展识字擂台赛。从选读教材、语文课外阅读及各种儿童课外读物中挑选相关文章,进行扩展阅读,让学生在新的语言材料中与学生认识的字词再次见面,体会识字与读书的乐趣。这样不仅大量识字,而且还巩固了所学的字。

汉字文化范文第4篇

一、汉字是情感表达的物质载体

汉字传承着民族情感、记录着年代讯息、描摹着时代精神, 这是它的特殊性, 也是它能永续发展的首要原因。

汉字是我们民族情感交流与传承的物质载体, 其书写工具、介质广泛而多样。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 汉字有着更为自由的创作空间。首先, 汉字连接多种生活艺术门类如建筑、雕刻、装饰、诗歌、绘画、书法等, 并且较少被主题和格调限制, 这些门类为汉字传统时尚的创造供给了充裕的题材和表现方法。再而, 不同的介质选择可为创作供给新鲜思绪。最后, 活字等印刷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批量生产提供了方便。这样, 不论是民间艺人、艺术家或是工坊, 都让汉字元素的传统时尚有了更精彩的表达。

开放的汉字传统时尚创作为情感传递提供了舞台, 某些奇妙的传统时尚, 能够叫醒人沉睡的记忆;犹如凝结着思想家对人生的哲学领悟;又犹如对欣赏者诉说的感人故事。这类包含汉字元素的传统文化从设想、磨练到成型一路都是残缺的, 直等到伯乐出现。当这样一件文化作品与人存在关联后, 它才有完全意义。自此, 汉字时尚成为创造者、使用者和跟随者之间物质和精神上的一个媒介, 贯穿情感传递的全程。

在汉字时尚的创造经历中, 创造者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 根源与核心是他的思想。由此, 相较于其他创作而言, 汉字时尚的创造同心理需求的关联更为紧密。汉字时尚是艺术创造者核心思想的传递, 是内在世界自我象征性的物质载体。

二、汉字是情感表达的思想载体——“祈福文化”

中国的汉字元素和传统文化具有包含关系, 汉字从属于传统文化, 而传统文化包含汉字, 两者拥有的艺术内涵和审美诉求是相通的。在浩瀚如海的中华传统文化中, “祈福文化”是一种层层叠叠, 波澜壮阔的浪花, 业已成为一切和谐美好事物的象征。它以汉字为依托, 在“福”字上驻足良多。美轮美奂如传统建筑的萧墙雕梁、细腻温润如瓷器、针绣等装饰物件及日常披挂的细软, “福”文化了了可见。

拆解“福”字, 发现它由左右两个象形分部构成, 左侧的“示”字旁, 神之本字, 是古时祭祀礼宾的形象, 而右侧的“畐”是“一、口、田”。一部分人将“示”视作相似的“衣”, 而“畐”则指代粮食, 组合到一起的寓意便是“一口田, 衣禄全”。“民以食为天”传承千年, 汉人祖先最初的祈福意识是对丰衣足食的追求, 由近及远, 当代中国人对小康生活的追求也只是这类思想的再发展。更有人认为“福”同“富“, 汉籍《释名》有言:“福, 富也。”这两字谐音且右侧都有“畐”, 因而祈福就是求富贵, 可谓最原始和最世俗的愿景了。以上种种都切合着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追求。

《礼记》有言:“福者, 百顺之名也。”一顺百顺, 自然岁岁平安。换言之, “福”字有诸凡顺遂、心想事成的寄托。《尚书》有“五福”的观点:“寿, 富, 康宁, 攸好德, 考终命。”“寿、富、康宁”我们都好理解。“攸好德”则一般解释为“所好者德也”, 本意是斯人要有高风亮节, 素性仁爱善良并宽以待人, 如此才能修来福气。“考终命”是指尽享天年, 长寿而亡, 是莫大的福气。自此, “五福临门”便成了老百姓使用频度极高的庆贺妙语, 直白地表达为:福、禄、寿、禧、财。农耕的汉民族唯愿雨顺风调, 五谷丰登。这里“豐”字最具代表性, 上面类似一装满谷物的容器, 下面是由“鼓”引申而来的古代容器“豆”, 合在一起寓意土地肥沃, 喜庆丰收。

中国人对“福”文化有着格外浓烈的情感, 生活中有大批基于“福”字的俚语。譬如古人见面互道一声“万福”, 品尝玉盘珍馐叫有“口福”, 风水独好叫“福地”, 家道充裕的家庭称为“福门”, 相貌富态称有“福相”, 夫妻相濡以沫叫“幸福”, 当官与民谋利叫“造福”百姓。如天之福、福禄双全、知福享福、寿山福海、洪福齐天、百福具臻、万福攸同等, 这些福字成语, 无不表露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那么, 福源何来?昔人认同福源于勤俭和知礼。由此角度出发, “俭”字是关键所在, 有许多裨益, 勤俭可以养廉、修德、养志, 所谓“福生于清俭, 祸生于多贪”, 斯言不谬。古人认为福无所不在, 福气的多寡不由天命, 关键在个人的修为。《格言联璧》有云:“薄福者必刻薄, 刻薄则福愈浅矣。厚福者必宽厚, 宽厚则福益厚矣。”愈是福缘浅陋的人越是尖酸刻薄, 相反的, 福缘厚重的人必定心胸宽广。常言道:与其烧香拜福, 不如行善积德。祈福文化是先祖们给我们留下最纯粹的历史人文因素, 发展至今, 它已成为传统文化、宗教的关键构成部分, 逐步升华为艺术灵魂。

三、结论

有了汉字这个物质载体, 所有基于汉字的“祈福文化”便提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趣味和文学气息, 也极大的丰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元素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意趣。相应的, 也使得汉字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限于装饰作用, 更加注重汉字元素在传统生活内抒情咏怀的作用,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元素艺术内涵最主要的表达。

摘要:汉字与中华文化之间存在着相当紧密的关联, 汉字不但记录和承载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就其本身而言, 都是一种灿烂的文化现象, 贮藏着厚重的文化记忆。本文从情感传达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两方面入手, 试图解析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联结。并着重以“祈福文化”为例作具体解释。

关键词:汉字,思想,中华文化,物质,祈福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2] 刘熙.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 2016.

[3] 金缨.格言联璧[M]长沙:岳麓书社, 2003.

汉字文化范文第5篇

3.部件的定名和称说

组合汉语十分重视部件研究和部件教学,这不但是因为部件是汉字形体的一级结构单位,而且还因为大多数部件都具有表义或表音的功能,或具有表义兼表音的功能。前面提到的“部件音”更是整字作部件时的统一读音。因此,部件教学不但是汉字形体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而且也是字义教学和字音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要构建科学的汉字教学系统,要进行系统的部件教学,就必须首先给部件定名,并规定部件在具体汉字中的称说。下面分别说明组合汉语提议的部件定名和部件称说的原则和方法。

(1)部件定名的原则和方法。我们主张用“首字+部”的统一格式给部件定名,“首字+部”就是部件的名称。首字是指部件名称的第一个字,用本字或代表字担任。如前所述,部件有整字部件和组字部件之分。整字都有自己的名称,可以直接用作首字给部件定名。例如:“口”作部件叫“口部”,“日”作部件叫“日部”,“子”作部件时叫“子部”。这就是用本字担任首字。组字部件不是整字,没有自己的名称,作部件时需要用代表字担任首字。例如:用“水”代表“氵”,把“氵”叫做“水部”,用“六”代表“亠”,把“亠”叫做“六部”,用“走”代表“辶”,把“辶”叫做“走部”,“水、

六、走”就是“氵、亠、辶”的代表字。再举例如下:

丷——八部(关)(丷=八)

艹——草部(艹音草,“草”是代表字) 贝——贝部(员)

灬——火部(热)(灬音火,“火”是代表字) 木——木部(村)

亻——人部(他)(亻音人,“人”是代表字) 殳——殳部(没)(shū)

刂——刀部(割)(刂音刀,“刀”是代表字) 玉——玉部(国) 矢——矢部(医) 采用“首字+部”的统一格式给组字部件定名,选择代表字的第一标准是有利于根据部件解释字义。例如:

选择“六”作“亠”的代表字,是因为“亠”是房顶的形状,可以代表房屋。凡带“亠”的汉字,其意思多半跟房屋有关。“六”的本字是象形字,“亠”代表房顶,下面的撇和点代表柱子,意为“庐”(搭建在野外的临时居所)。数目字“六”是假借字,在汉语教学中会较早出现,用“六”作“亠”的代表字,有助于根据本义解释“六”的字义。以后学习“市”字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解释,即:“亠”代表房屋,“巾”是纺织品,纺织品是最早的商品之一,代表商品。有房屋和商品的地方就是“市”(市场、城市)。

选择“走”作“辶”的代表字,是因为“辶”有“行走”的意思,凡带”辶“的汉字,其意思多半跟行走有关,用“走”作代表字,就可以把“辶”解释为代表行走。“辶”是“辵”(chuò)的变体,“辵”在现代汉字中很少使用,如果用“辵”作“辶”的代表字,就需要追溯字源,会增加学习负担。

(2)部件称说的原则和方法。我们主张用“首字+部+尾字”的统一格式称说具体汉字中的部件,“首字+部+尾字”就是具体汉字中的部件名称。“尾字”用部件所处位置的字担任,代表部件的位置。部件的位置有六种,即:(上)头、(下)底、(左)旁、(右)边、(外)框、(内)心。举例如下:

„部头。凡属上下结构的汉字,上面的部件一律叫“„部头”。例如: 丷(关 总 羊):八部头。 艹(草 花 菜):草部头。

„部底。凡属上下结构的汉字,下面的部件一律叫“„部底”。例如: 贝(员 贵 赏):贝部底。 灬(热 煎 熬 蒸):火部底。

„部旁。凡属左右结构的汉字,左边的部件一律叫“„部旁”。例如: 木(村 树 林):木部旁。 亻(他 你 仁):人部旁。

„部边。凡属左右结构的汉字,右边的部件一律叫“„部边”。例如: 殳(没 设 投):殳部边。 刂(割 削 剁):刀部边。

„部框。凡属内外结构的汉字,外面的部件一律叫“„部框”。例如: 门(问 闷 间):门部框。 辶(过 道 逃):走部框。

„部心。凡属内外结构的汉字,里面的部件一律叫“„部心”。例如: 玉(国):玉部心 矢(医):矢部心

为了减少部件名称,减轻记忆负担,本书把两面包围的形体结构以及按上、中、下和左、中、右位置排列的形体结构也归入内外结构,对里面和外面的部件给予相应的名称。例如:

可:丁部框,口部心。

京:六部头,口部心,小部底。 美:八部头,王部心,大部底。

班:玉部旁,刀部心,玉部边。(“、王”=玉)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用“首字+部”的统一格式给部件定名,就使部件的名称与相应汉字的名称相一致;用“首字+部+尾字”的统一格式称说具体汉字中的部件,就不但使部件称说与部件名称相一致,而且使部件称说与部件位置相一致。这样定名的结果,关于部件名称和部件称说的概念只有七个,即:部、头、底、旁、边、框、心,我们可以用这七个概念称说所有汉字的部件。这说明,用这样的原则和方法给部件定名和称说具体汉字中的部件,不但可以使汉字的部件容易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使部件学习与整字学习相辅相成。

四、汉字教学系统

构建科学的汉字教学系统是按照汉字的性质和特点有序地进行汉字教学的必要条件。科学的汉字教学系统要通过汉字教学大纲的形式加以体现,并且要在教材中加以贯彻。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我们认为,科学的汉字教学系统应包括笔画教学系统、部件教学系统、整字教学系统以及三者的科学统一。下面分别说明:

1.笔画教学系统

笔画是汉字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基本认知单位,所以汉字教学必须从笔画教起,就像教学拼音文字必须从字母教起一样。教学拼音文字如果不从字母教起,学生就不了解词是由字母组成的,就会觉得一个词就像一串乱字符;教学汉字如果不从笔画教起,学生不了解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就会觉得一个汉字就像一幅图画。 汉字笔画有基本笔画、复合笔画和复杂笔画之分。书写时笔向基本不变的是基本笔画,笔向改变一次的是复合笔画,笔向改变两次和两次以上的是复杂笔画。笔画教学系统的构建必须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需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进行笔画教学除了必须要求学生记住每一个笔画的笔形和笔向以外,还必须要求他们记住每一个笔画的名称。因为只有记住了名称,才能形成清晰的概念,才便于在大脑中单独储存和提取。记住笔画的名称是加快理解和记忆笔画的必要条件。汉字的笔画只有28个,这28个笔画只有九个概念,不会成为沉重的记忆负担。学习笔画名称实际上也是练习语音,可以作为语音练习的一项内容。也就是说,笔画教学可以与语音教学相结合。汉字笔画的九个概念既是笔画的名称,也是笔画形状的名称和笔画书写方法的名称。有形的笔画本身就是直观教具,教学笔画的名称,实际上就是利用笔画作直观教具,把笔画名称概念的形音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记忆笔画名称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在教学具体汉字的笔画和笔顺时,让他们跟着老师空写(用手指临空书写)和唱读(全班一起大声朗读)。用这样的方法可以造成轻松的课堂气氛,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声带和口腔就可以放松,不但容易达到发音准确,而且能在多次重复中不知不觉地记住笔画的的名称。

2.部件教学系统

部件是复合字和复杂字的生成元素,只存在于复合字和复杂字之中,多数部件有表义和表音作用。因此,必须把部件教学作为复合字和复杂字教学的基础和基本内容。只有把部件教学作为复合字和复杂字教学的基础和基本内容,才能帮助学生加快对整字的理解和记忆。

前面说过,汉字部件有基本部件、复合部件和复杂部件之分:由基本结构或基本字担任的是基本部件,由复合结构或复合字担任的是复合部件,由复杂字担任的是复杂部件。部件教学也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由简单到复杂就是由基本部件到复合部件再到复杂部件。

跟笔画教学必须要求学生记住每一个笔画的名称一样,部件教学也必须要求学生记住每一个部件的名称和部件在具体汉字中的称说,因为只有记住了名称和在具体汉字中的称说,才能形成清晰的概念,才便于在大脑中单独储存和提取。要求记住部件的名称和部件在具体汉字中的称说也不会给学生带来沉重的记忆负担。原因是:大部分部件也是整字,组字部件只有大约120个左右;所有部件的核心概念只有七个汉字(部、头、底、旁、边、框、心),这七个汉字也是常用字,是2500个常用汉字的组成部分。部件教学也可以用“唱读”的办法帮助记忆。

3.整字教学系统

根据上面对汉字的解释,我们认为,整字教学系统要包括下列内容: (1)数量目标和等级划分 前面说过,汉字教学的数量目标是2500个最常用的汉字,这2500个最常用汉字可以根据书面汉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需要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制订汉字教学大纲要提供两张字表:一是按常用度排序的2500常用字表,二是按初级、中级和高级划分的水平等级字表。等级字表中的汉字与常用度不可能完全吻合。例如,按常用度排列,“谢”这个汉字可能要相当靠后;但是在水平等级字表中,“谢”可能要排在初级。不吻合不要紧,正好可以为教学设计和教材编写提供参照。在教学设计和教材编写中,汉字的选择必须以等级字表为主要的参照依据,在不影响水平等级的前提下参照常用度。如何制定等级字表要涉及更多的因素,其中包括话语内容的选择和顺序排列、相应语法点的选择和顺序排列以及与话语内容和语法点配套的词语选择。

(2)形体结构分类

形体结构分类是指区分基本字、复合字和复杂字。前面说过,形体为基本结构的汉字是基本字,形体为复合结构的汉字是复合字,形体为复杂结构的汉字是复杂字。形体结构不同,就意味着复杂程度不同。汉字形体教学也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由简单到复杂,就是由基本字到复合字再到复杂字。在上述两个字表中,都要区分这三类汉字,并作为细目列出。

(3)表义和表音方法分类

表义和表音方法分类是指区分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以及存意字和存音字。象形字和指事字是象形符号表义的汉字,会意字是象形符号组合表义的汉字,形声字是象形符号组合表义和表音或表义兼表音的汉字。存意字有一定的表义功能,存音字有一定的表音功能。因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实际上是由象形字和指事字(包括它们的变体)组合生成的,存意字和存音字中也包括象形字或指事字,所以在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基础上学习会意字、形声字、存意字和存音字会相对容易。在上述两个字表中,也要区分这六类汉字,并作为细目列出。

4.笔画教学、部件教学与整字教学的科学统一

强调笔画教学、部件教学与整字教学的科学统一,是为了说明笔画教学和部件教学都不应孤立地进行。笔画和部件是整字的生成元素,笔画教学和部件教学都必须为整字教学服务,落实到整字教学中。如果不为整字教学服务,不落实到整字教学中,笔画教学和部件教学就毫无意义。

笔画教学、部件教学与整字教学的科学统一,主要包括笔画教学与整字教学的科学统

一、部件教学与整字教学的科学统一。下面分别说明:

(1)笔画教学与整字教学的科学统一

从笔画教学的角度说,笔画教学必须与整字教学相结合;从整字教学的角度说,必须从笔画教起,在教学整字的过程中教学笔顺和笔画组合方式。笔画教学与整字教学的科学统一,最重要的是笔画与整字的科学搭配。科学搭配有两种方式:对有一定汉字基础的学生,例如韩国学生和日本学生以及其他学过一点汉字的学生,可以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一次性教完28个笔画,接着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教学整字;对从未学过汉字的学生,最好能按照难易程度把28个笔画分成几课,每课教完几个笔画,就教用这几个笔画组成的整字。以《48小时汉语速成》为例,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五个基本笔画、十个整字和20多个词语。搭配情况如下:

笔画: 一 丨  丶 整字:

一 二 三 六 八 人 个 十 大 太 天 词语

十一 十六 十八 二十 二十一 三十 三十二 一个人 十二个人 十六个人 十八个人 二十一个人 一天 三天 六天 八天 十天 天天 天大 太大 大人 三个大人

把笔画与整字搭配起来教的好处是:学生能看到笔画与整字的关系,每次学习的笔画数不多,也容易记住;学了几个笔画之后就学习整字和由学过的整字组合生成的词语,就容易产生成就感,不会觉得难学和过于枯燥。

(2)部件教学与整字教学的科学统一

因为部件只存在于复合字复杂字之中,所以部件教学与整字教学的科学统一就是部件教学与复合字复杂字教学的科学统一。在初始阶段(例如前30~40个课时),部件教学与复合字复杂字教学的科学统一最重要的是部件与整字的科学搭配。所谓部件与整字的科学搭配,就是所选的复合字和复杂字中包含的部件,要尽可能做到其常用度和覆盖率较高,能全面体现汉字形体结构的特点以及部件名称和部件称说的特点。

初始阶段的汉字选择是建立科学的汉字教学系统的关键。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的教学要从笔画和笔画组合教起,复合结构和复合字、复杂结构和复杂字的教学要在基本结构和基本字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基本结构和基本字在复合字和复杂字之中也就是基本部件。把笔画和笔画组合以及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的基础打好了,以后的汉字学习就相对容易。要打好笔画和笔画组合以及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的基础,初始阶段就必须根据笔画教学和笔画组合规则教学的需要以及基本结构、基本字和基本部件教学的需要选择汉字。也就是说,初始阶段的汉字选择,要把有利于笔画和笔画组合规则的教学以及有利于基本部件和由部件到整字的组合规则教的学作为汉字选择的第一标准。

提出初始阶段汉字选择的第一标准,就意味着初始阶段还有汉字选择的第二标准。什么是初始阶段汉字选择的第二标准呢?初始阶段汉字选择的第二标准就是兼顾书面交际的需要。所谓兼顾书面交际的需要,就是所选汉字用于组词造句时,能保证组成的词语和句子的交际价值和常用性。

提出初始阶段的汉字选择要兼顾书面交际的需要,有以下原因:

(1)汉字教学是为书面汉语教学服务的,如果不为书面汉语教学服务,汉字教学就毫无意义。要使汉字教学为书面汉语教学服务,就必须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汉字教学与词语和句子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汉字本身的理解和记忆。 (3)汉字教学只有与词语和句子教学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成就感,树立学好汉语的信心。

五、结束语

汉字文化范文第6篇

韩国是中国的近邻, 地理位置上的相依决定了中韩两国方方面面的相互影响, 纵观历史, 韩文从产生到各阶段的发展变化, 无不与中韩关系的变化有千丝万缕的关联。1895年之前, 韩国作为中国的一个藩属国, 关系一直相对平稳。而在1895至1948年的中韩关系发生一系列转变, 这个转变过程也影响到了韩文的发展。

笔者从时间的角度分析, 试将韩文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古朝鲜语时期、朝鲜世宗大王时期、日本殖民时期、去汉字化时期、恢复汉字时期。每个阶段, 我们都能发现中韩关系对韩文发展影响的烙印。

1古朝鲜语时期 (1446年)

同其他语言一样, 朝鲜语伴随民族的诞生而产生, 但一直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作为中国的藩属国, 书写上沿用的是中国汉字, 称为“吏读文字”, 且只有朝鲜贵族及官员有学习和使用的权利, 朝鲜百姓不被允许也没有条件利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 只能以口头方式进行交流, 农耕社会最为宝贵的民间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生活知识也都无法准确长久的流传下去。

2朝鲜世宗大王时期 (1446年至1910年)

此时的朝鲜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各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生活上日渐安定富足的朝鲜民众开始产生希望拥有自己民族文字的强烈愿望, 一心想要弘扬独立民族精神的世宗大王 (1418至1450年) , 将朝鲜“集贤殿”的优秀学者组织起来, 研究汉字精髓, 历时三十年之久, 最终在1446年发明创造了朝鲜文字, 于是朝鲜在使用了近千年的中国汉字以后, 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字。但韩文的正式诞生, 并不意味朝鲜拼音文字真正推广使用。由于汉字在当时朝鲜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朝鲜拼音文字一直作为“韩语拼音”而存在, 为朝鲜平民和妇女所使用, 被称为“谚文”, 而朝鲜的贵族、官员还是继续使用着汉字“吏读文字”。文字的使用体现着社会和政治地位的差别, 汉字使用权专属于贵族和官吏, 便属于朝鲜一流文字, 社会下层使用的“谚文”, 便属于二流文字。这样, 此时朝鲜使用的文字实际上就分为: (1) 纯汉字:完全使用中国的文法规则。 (2) 吏读文字:用汉字拼写朝鲜语言, 但是保留汉字的意义与基本文法。 (3) 纯朝鲜字:就是朝鲜世宗创造的拼音字, 古代朝鲜的“谚文”。

3日本殖民时期 (1910年至1948年)

1910年8月至1945年8月, 朝鲜半岛处于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殖民统治之下。日本确定“国 (指日本) 汉文字并用”, 把朝鲜表音文字学者作为反日思想坚持者来对待, 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镇压。1945年, 韩国从殖民地统治中解救出来。新生的韩国提倡国粹主义。表音字学者站在弘扬民族精神的最前列, 提出全部使用表音字等於爱国的思想观念。

4去汉字化时期 (1948年至2005年)

1948年韩国政府成立, 立即制订了《表音文字专用法》, 规定公文全部使用表音字。但是, 公文的附加条款允许汉字与表音字并用。直至1968年, 韩国总统朴正熙下令禁止公文中使用汉字, 教科书中也不再使用汉字。韩文的发展正式进入去汉字化时期。

从以上韩文发展历史可看出, 汉字在韩文中的地位从主流正统不断下落甚至到了要被完全去除的境地, 究其根本, 与中国的国力兴衰和由此引起的韩国国民对中韩两国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变化密切相关。

日治时期, 日本殖民者出于抹杀被统治民族自有文化的目的, 对韩文的压制和对韩文 (表音文字) 学者的残酷镇压行为反而使表音字成了民族主义的标志, 使用纯粹的表音文字被视为反日爱国的象徵。汉字在韩文中日渐式微。但其实这也是当时中韩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

朝鲜自古认同中国文明的标准, 积极从中国输入文化。但是清朝入关之后, 朝鲜视清为夷狄, 不承认清朝在中国的正统地位, 使朝鲜人对本国和中国的认识发生了变化。1895年清政府于《马关条约》中正式承认朝鲜为独立自主国家, 此后中国与朝鲜的关系渐行渐远, 朝鲜人民对中国的认识也越来越走向负面。虽然两国使节往来不断, 但是中国文化在朝鲜的影响力已大大减弱, 既然正统的“天朝大国”已不复存在, 朝鲜人民对于朝鲜本国文化的本尊意识增强, 相对的民族优越感和大国意识生根发芽。当然这种思想也在文字上表现出来, 表音文字越来越受到追捧, 而传统的汉字则被朝鲜士大夫所唾弃。这种趋势随着中国的国力衰弱而愈演愈烈。在近代以前, 朝鲜士大夫虽然否定清朝统制下的中国, 但是仍然尊崇明朝, 认同理想中的中华文明。但是到了近代, 世界被以西洋文明为标准重新进行文明与野蛮的划分, 中国和朝鲜都成为半开化的国家, 中国不断遭受外来侵略, 接踵而至的不平等条约陆续签订, 国力日衰, 中国文化反而作为导致朝鲜衰落的罪魁祸首受到批判。当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时, 《独立新闻》即认为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未能文明化, 认为儒学和中国古书是对中国和朝鲜都有害的东西。伴随着大韩帝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清王朝为“中华民国”所取代, 韩国人对于中国的认识并没有因此而彻底改观, 反而沿着原来的老路继续发展下去。将汉字从朝鲜文字中彻底清除, 恢复韩文的纯正成了许多韩文学者甚至一般国民的普遍认识。

去汉字化, 从部分韩国人的角度来看, 体现出一种文化的独立和民族的自豪感——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 汉字真的可以, 并且能够从韩文中去除从而使得韩文更加纯正吗?

作为两千年来一直处于汉字文化圈的韩国, 要想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完全去除汉字, 既不现实, 也不可能。朝鲜语自汉语而生, 51万个韩文单词中的70%原本就是汉字词, 只有学会汉字才有可能更精准地掌握韩文。

实际应用中, 由于韩文的特点是一字可表多义, 举例来说, 一个韩文卫 (Gao) 字, 既表示“高”字, 又表示“古”、“苦”、“告”、“考”等字, 具体是什么字?要根据前后文的意思而定, 而且要先理解母体汉字的中文语义才可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于是就只能请母体文字——中国汉字出来解决问题了, 因此也才会出现目前汉字占四分之一的大韩民国《宪法》。

半个世纪去汉字化政策造成的后果是:如今的韩国年轻人 (20岁~40岁) 几乎成了“历史文盲”——到19世纪末为止, 朝鲜王朝一直使用汉字撰写官方文件和历史著作, 包括汉文的文学作品。图书馆里95%的图书是汉韩并用的, 这些韩国年轻人根本无法阅读。如果真的将韩国古代官方文件、历史著作、文学作品中的汉字完全抹去, 留下的只能是历史与文化的真空。并且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和话语权的提升, 中文的使用比例也越来越高, 如果继续施行排斥汉字政策, 在与外界交流中的困难和阻力将会愈加明显。

值得庆幸的是, 越来越多的韩国民众已经能够理性的看待汉字与韩文的关系, 意识到了去汉字化与维护民族自尊心不能等同, 且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中国的经济腾飞, 大国地位的逐渐巩固, 及中韩关系的急剧增温, 也使汉字在韩文中地位的恢复具备了充分条件。

2000年朱镕基总理访韩, 双方同意将中韩合作伙伴关系推向全面合作的新阶段。2003年双方宣布建立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5月李明博总统访华, 双方宣布建立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经济上, 两国互利合作不断深化, 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2009年, 韩国在进出口方面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达到20.53%, 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两国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也保持着密切协调与合作。

在这样的中韩关系下, 2005年2月9日, 韩国政府宣布:在所有公务文件和交通标志等领域, 全面恢复使用已经消失多年的中国汉字和汉字标记, 以适应世界化的时代潮流。并且提出了《推动汉字并用方案》, 为了发展韩国的传统文化, 促进与东亚汉字文化圈国家的积极交流和推动韩国观光事业的大力发展, 将目前完全使用韩国文字的公务文件改为韩、汉两种文字并用, 以解决韩文难以清楚的表明汉字含义的历史难题。

与此同时, 韩国国民对对中文的热情度也是日益高涨。在中国高校的留学生中, 来自韩国的留学生最多, 韩国最有影响的《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有中文版, 电视有专门的汉语频道。一些韩国的大型企业如三星集团、现代重工等在招聘时对于新员工的汉语能力也有一定要求。韩国年轻人学习汉字和汉语的比例已有较大上升。

近期, 更有针对汉字缺失导致的韩国文化危机, 韩国健在的历届国务总理21人中, 除卧病在床的一人外, 其余20人联合签名建议书敦促实施汉字教育, 并被提交给韩国总统李明博……

回顾朝鲜语及韩文的发展史, 历见汉字在其中的兴衰沉浮, 我们能够看出国家间关系的变化对于语言文字发展的重大影响, 对于汉字在韩文中的作用和影响, 无论是中国人民还是韩国人民, 都应该以客观理性的视角去看待, 我们有理由相信, 恢复汉字地位的朝鲜语, 将会朝着更加明朗的方向发展, 这种被世界学者公认科学简明的语言也将按其既有的准确、高雅的语言规范传承下去。

从广义上来说, “朝鲜语”和“韩国语”指的是同一门语言。狭义上来说, “朝鲜语”特指朝鲜方面惯用的表达方式, “韩国语”特指韩国方面惯用的表达方式, 同时以“韩文”来称呼这种语言的文字。在我国民间领域, 由于与韩国的经济文化往来较多, “韩国语”实际使用频率较高, 而学术界一般以“朝鲜语”作为这种语言的名称, 各高校开设课程专业名称也为“朝鲜语”。本文中均以“朝鲜语”和“韩文”作统一表述。

摘要:语言文字的发展, 主要取决于社会发展和语言内部结构各要素间相互影响, 社会发展因素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外部原因。这里的社会发展, 不仅仅指此种语言使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 其与周边或与其有重要关联的其他国家的关系变化也对语言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朝鲜语①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朝鲜语言可说自汉语而生, 朝鲜语中来源于汉语的词汇比例约为70%, 汉字是韩文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朝鲜语发展, 汉字在其中的命运可说是几度浮沉。本文作者作为一个韩文学习和传播者, 试从国家间关系角度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并指出汉字在朝鲜语言体系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语言文字,国家关系,韩文

参考文献

[1] 李丙焘.高句丽国民的气象与努力[J].开辟, 1925, 7 (61) .

上一篇:学雷锋简报范文下一篇:保险公司的管理模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