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成长之数学日记

2023-05-18

第一篇:阅读与成长之数学日记

祺宝成长日记之学会拒绝

——写在十三岁生日

今天是祺宝十三岁的生日,原本以为今天周三她会早点儿放学回家,可她还没到家,班主任袁老师的电话先打来了。跟我说了这样的一件事情:班级要选几位同学今晚要写一篇《感谢师恩》的文章,教师节在校广播上自己读,同学们都说吕祎祺的文笔好就推选了她,放学后她找到老师说自己没时间写,老师问她原因,她说今晚要过生日,老师说是过生日重要,还是班级的工作重要,她又说今晚要上课,而且还哭了起来。袁老师说她最怕孩子哭了,就同意她不写了,她立马就不哭了。袁老师觉得这件事有必要和我沟通一下,不是告状,千万不要责骂孩子。我非常感谢袁老师及时告诉我这件事,表示一定和她认真交流。

孩子把自己的生日看得很重要,早早地就在盼望着这一天,甚至在我的手机上设置了提醒。早上我给她订了个小蛋糕,买了盒非常精美的巧克力,爸爸出差今天从日照回来,临行前特地去买了她最爱吃的蟹。是不是因为我们对她的爱,让她太以自我为中心了,不愿为他人,为集体付出了。

孩子很会察言观色,一回家就说:“妈妈,看你脸色今天好像不大高兴哦。”我强压心头怒火,问她今晚作业多不多,她说不是很多,我们一起去取蛋糕,一路上我仔细询问她有哪些作业,当她说完各科作业我又问:“还有其它作业吗?”“本来还要我和几位同学写一篇作文,后来老师觉得这样做不太公平,就随机报了几个学号,让这些同学写。”她说得很轻松。“是这样吗?”她看我的眼神就知道一切无法隐瞒了。就生气地说:“要写一千字的作文,我还要上口语课,好几个人写,选一篇还不见得选上呢。”“是老师同学信任你,才让你写的呀!”“还不是因为那次征文获奖吗?”“获奖是件坏事了?”“不能说是坏事,但这是一种负担。”我气得哑口无言,一路无话。不过我知道对她来说一个晚上写一篇千字作文,还有网上半个多小时的外教口语课,再加上各科的作业,写作业速度又慢,真是件头痛的事,我要再仔细了解一下,听听她是如何找老师推辞这件事的。

回家后,我问她怎样找老师说这事的,她说:“放学后我跟老师说晚上有课,没时间写,老师不同意,我又说今天过生日,老师勉强同意了。”我又问:“你的第一个理由到底是什么?”“我先说要过生日的。”她终于承认了。我对她说:“妈妈不是要你做超人,事事都要做到最好,事事都要做在最前头,当你觉得无法胜任时,或者实在不愿做时,你可以拒绝,但拒绝是有学问的。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集体的立场上着想。你拒绝了别人,也让人能理解你。”我和她仔细分析了老师听了她的话会怎么想:当她抛出第一个理由——过生日。老师会认为,孩子过生日,无非就是吃点好吃的,不会耽误多长时间,自然会问:“是你过生日重要,还是班级的事情重要?”此时再抛出第二个理由——晚上有课,老师甚至会怀疑你是否在撒谎,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我给她假设这样跟老师说:“老师,我每个周一到周四在网上都有一节外教口语课,我写作文的速度又挺慢,我能不能迟一天交啊。”“绝对不行!明天一定要交的。”她喊道。“是啊!可能你不说,老师就会提出你可以不写了。”此时她才恍然大悟。我又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我们要自重,但不要以为全世界都应该把你看得很重,你只有把身边的人,把集体看得很重,你才会得到信任和尊重。获奖是一种荣誉,的确也是一种负担,有能力的人自然要担当更多的责任,如果没有能力,你甚至需要他人的救助才能生存。你觉得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呢?”此时,她正在写作文,我不知道她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是否会多一分成熟,多一分睿智。

明早我会给袁老师发个短信:昨晚已和孩子很好交流过了,感谢袁老师的及时提醒。昨晚因为在网上有节口语课,写作文有些仓促,来不及认真修改,望老师谅解。希望能与老师经常沟通,每一次沟通,都会帮助她成长一步。

成长,是一次次美丽的蜕变,一定会伴随着阵阵痛苦。作为父母,我们虽小心呵护,无法也不可以阻止这如期而来的痛,我们能做的是阵痛之后让她相信生命依然美好,未来依旧灿烂!

祺宝,生日快乐!成长快乐!

第二篇:让阅读之花开在学生的成长路上

读书,使人的灵魂净化、人格升华;读书,使人的生活精彩、生命快乐。把孩子引往读书之路,等于把孩子引向了幸福的人生之路!让孩子徜徉书香社会,等于给孩子一个最美好的未来世界!所以,我们要读书,读好书。

为此,我们得到了有力的的外界支持。

1、学校的大力支持。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产生重大影响的地方,勿庸置疑是学校。因为一个学生绝大多数的白天时光是在学校度过的。为此,我们除了努力进行宣传发动,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投身于课外阅读的洪流之中以外,更为构建他们课外阅读的外部环境想方设法。本学期花费一万多元钱为学生购买各类书籍,利用学校图书馆,让学生尽情地挑选自己中意的书籍,尽最大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阅读的愿望。另外,学校号召每一个班级都充分发动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最珍贵的一两本书拿到学校里来,组成小小班级图书馆供学生借阅。书的资源丰富了,学生选择的余地大了,学生也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自己喜好的不同书籍中汲取知识的营养。

2、家庭的普遍支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读书,是一件缓慢而美丽的事,需要持之以恒。要让学生留一份热忱给读书,需要家长、学校倾力配合。班主任老师利用“百名教师进千家”家访以及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作用,各班向家长学生发出阅读倡议书,把家长动员起来,做到家校互动。家长会上,老师通过大量的事例,让家长意识到孩子从小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对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性。再结合自己过去教学的经验,用学生课外阅不阅读的差别,进一步证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处。这样的实例,家长心服口服。当然也会有家长将信将疑,但是实践和实效会让他们彻底和老师站在“同一战线”上,他们会更支持学生订阅报刊杂志,并利用休息时间陪同孩子去书店买书。

学生的自制能力是很差的,所以,每年寒暑假学校都会发《致家长一封信》,让家长监督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使寒假读书活动顺利有效。学校要求班主任给每个学生建立《阅读情况记录表》,不仅让学生们自己写自己阅读的真实感受,而且也要家长完成这份特殊的作业:填写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们谈感受、商良策、共实践,各抒己见,共同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指导策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学生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因此,取得家长的支持,对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励他们不断探索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有了学校、家长的大力支持,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强化良好的内在环境。

课外阅读生态的生理和心理环境是课外阅读生态的内在环境。再好的外因也应该通过内因去实现。而课外阅读是学生自觉性极强的学习活动,大多在教师的视野外进行。因此,强化良好的课外阅读生态的内在环境,对形成课外阅读的内驱力尤显重要。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着重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心理,树立阅读信心,养成自觉自主的阅读习惯。

1、阅读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爱读书,就要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的限制,他们对什么都是感兴趣的,对什么都有一份好奇心,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实践中常用以下几种做法。

环境熏陶法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而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点尤为突出。因此,激励孩子爱读书,首先要做的就是读书环境的布置,读书氛围的创设。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班级读书环境的创设,我们努力打造书香班级氛围,让班级内的每个角落都散发出文化气息。如,班级公约、温馨提示、评比栏、班级板报等。二是注重学生家庭读书小世界的布置,通过与家长沟通,帮助孩子建设自己的小书屋(架),组织学生参观,拍成照片,交流评比。当然,在环境建设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突出童趣,落实好学校的大环境。这样,在好书大家读、大家读好书、大家好读书的环境中,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就得到了健康而有效地培养。

目标共定法

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程序和自身目标,为了更好的落实读书活动,每学期初各班学生都要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组织一次专门的制定本班读书活动计划的讨论会。会上,师生共同商议,确定符合本班实际的一学期的读书目标及读书活动计划。由于是学生自定目标,因此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会比较浓厚

故事激趣法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一方面对故事中的情节感兴趣,一方面又容易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所感染。因此,我们的老师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一是讲趣味性强的童话故事,如《小猪唏哩呼噜》、《安徒生童话》、《亲爱的笨笨猪》等。低年级的孩子热爱生活,也热爱自然,经常会向老师提出千奇百怪的为什么,如:小白兔的耳朵为什么那么长?小猴子的屁股为什么那么红?小松鼠的尾巴为什么那么大?等等,这时候我们不妨利用他们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指引他们阅读科普类书籍;二是向孩子们介绍从小爱读书的名人故事,如吃墨水的陈毅爷爷,凿壁偷光的故事等;三是采用“365天”的方法,给孩子们讲连环故事,每次巧妙地在“关键时刻”吊他们的胃口。这样,时间一长,对有趣的故事的喜爱与渴求之情,就会悄悄地转化为他们自己内心对阅读的需求。

榜样引路法

小学生是好胜的。他们的心里头总有一股“我要比别人厉害”的不自觉的意识。因此,不管在哪个方面,一旦出现了竞争的对手,他们总会有较明显地“比拼”行为。顺应这一心理,及时地、细心地发现阅读活动中的“闪光点”,并推介为榜样,比如,为了推动亲子读书,我们会适时地评比“黄金搭档”,为了鼓励孩子自觉读书,我们定期评选“读书大王”“小小故事家”“好读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这样,榜样的引路,就有效地调动着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活动推进法

小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好胜心强,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表演和竞赛活动,来展示自己的才能。因此,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不仅能调节班级的学习气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也能使学生享受阅读的成果,从而激发 学生阅读的兴趣。 比如:创设阅读竞赛台、 故事大餐,诵读大比拼,好书大家读, 名人名言展、制作阅读剪贴报等等 。 这些读书活动以其活泼有趣,富于挑战,总是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

评比激励 法

搞评比激励 , 给予学生以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一是有利于学生课外 阅读 兴趣在稳定的基础上更加强化,二是有利于了解学生在课外 阅读 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以便采取一些分类指导的策略。评比激励从两个层面进行:一个层面是评“作品”,即开展读书笔记、“采蜜集”等书面作品征集评比和“新闻发布会”“故事演讲”等口头作品比赛活动,选出优秀的“作品”,分别颁发不同等次的证书和奖品;另一个层面是,在期末对 学生的 课外 阅读 表现进行综合考察,评比出不同星级的课外 阅读 活动积极分子。这样,既可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又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师生共读法

小学生的 “ 向师性 ” 很强,教师的言谈举止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想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教师自己不爱看书怎么行?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总是着意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同学们一起阅读课外书籍。每天午餐后,在校的老师总是手拿自己精心挑选的课外读物在教室里认真阅读,记读书笔记,并定期向学生介绍自己的读书情况,对于好的文章,我们还会直接读给同学们听。这一做法很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开始向老师借书,有的把自己觉得好的书带到了学校,和同学一起阅读,探讨精彩的章节,有时还会推荐给老师。有一回,班上一个叫小宇的男孩神秘兮兮地对我说: “ 老师,您看过《海的女儿》吗?很好看的哦! ” 我正感到纳闷,一本《海的女儿》就塞到了我的手中。我一口气把它看完了。第二天,我捧着这本书走进教室,想把它推荐给所有的学生,刚想开口 „„突然发现下面举起了好多本《海的女儿》,以后好长一段时间班里刮起了一阵不小的《海的女儿》热,同学们下课时总爱凑在一起聊书中的内容,或是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大家都为小美人鱼的善良而感动,为她的悲惨命运而落泪。

亲子互动法

教育孩子,必须由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以共同完成。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样应如此。因此,每学期,我们都要求老师向家长大力宣传亲子读书的意义,发出倡议,并介绍有效的经验与做法,比如,亲子对背、亲子互考、亲子同读、亲子创作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不同的同伴关系会引起他们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阅读也不例外。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开展亲子互动读书,不仅许多家长融洽了与孩子的关系,增进了对自己孩子的认识,悄悄地改变着自己的教育方法,孩子更是在亲子互动中增进着对内容的理解和对阅读活动的热情。

成长记录法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引进了成长记录评价法。这是一种激励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好方法。我们将它引入阅读活动中。每个学期,我们都会指导好每位学生收集、整理好自己的阅读成果记录袋:将最喜欢的一本书,最开心的一件事,最得意的作品,最难忘的奖品,最满意的合作伙伴等收入其中。我们发现,每当孩子们打开自己的记录袋,看到自己一串串成长的足迹,一份份用汗水换来的成果,总会沉浸在甜美的往事中,露出舒心的笑容。

总之,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是让学生走向自主“读书”的最佳之路 。

2、阅读内容的选择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作为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课外阅读推荐工作。在读物推荐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性原则:读一篇文章、读一本书都要给学生一定的心灵启示,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指导学生的行为习惯。现在,学生中流行口袋书、漫画书。这些书中,有些是低级的、庸俗的,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指导学生选书时的正确价值取向。

(2)益智性原则:学生选择的书必须能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学识。

(3)趣味性原则:小学生毕竟还是个孩子,我们没必要让他们去读那么深奥,令人费解,学生不感兴趣的文章,只要价值取向准确,不管是动漫书,还是小人书,学生喜欢、爱读,都可以让他们尝试。

3、 阅读方法的指导。

要让学生热爱书,与书为友,做到“百读不厌”,我认为还须要让学生会读书、善读书。因为倘如每次我们只是让学生泛泛而读,那么由于小学生受年龄等特点的限制,对读书的持久性是不会长久的,因此我们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善读与会读,以保持旺盛的读书热情。我们给学生讲了怎样看书、怎样读书,才能做到“宝山”回来不空手归。

(1)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工具书或网络查找资料;(2)指导学生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3)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能力;

(4)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熟练运用在阅读过程中随机圈、划、点、注、评、摘等能力。

另外,要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辅导。

(1)指导学生学会摘录,写摘录笔记。要教会学生在理解、品析的基础上,摘录课外书里的精彩语句语段,提高鉴赏能力,加强阅读积累。(2)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写提纲笔记。要教会学生首先对阅读材料认真分析,再对其思想内容、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归纳概括,培养化繁为简的能力。(3)指导学生学会批注,写心得笔记。要教会学生将阅读时大脑中闪现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随时记录下来,形成点滴体会,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内化运用。

4、 阅读时间的保证。

要让学生爱读书,就要给学生予充分的时间作保障,就要把学生从繁烦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让学生走近“课外书”乃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主要从三方面给学生予以时间:①每周至少拿出一到两节语文课让学生用整块的时间进行“读书”,并鼓励他们适当作些摘记;②每天利用好早读或午读时间,让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并要求每天的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同时鼓励学生“读书”要“见缝插针”,要善于挤时间;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减少语文书面练习量,增加阅读作业等。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只有让学生赢得了时间,他们才会去“读书”,只有深入地“读书”,才会热爱书,才会体会到“读书能把人生中最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的享受”的乐趣,只有此时,他们对读书才会乐此不疲。

碧空般神奇的课外知识吸引着孩子们,海洋般深邃的课外知识陶冶着孩子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想千方设百计,激发 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这方热土就一定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第三篇:小学生日记:数学伴我成长

从小我就爱数学,数学好象本来就长在我身边,我和数学分都分不开。其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的好朋友花花要过生日了,她也邀请我去参加她的生日聚会,生日当天,我和妈妈去给花花买些吃的东西,我就在肯德基餐厅里买了一杯5.5元的大可乐,一包7.5元的大薯条,一个2元的冰淇淋,还没等营业员阿姨报价,我就说:“阿姨,15元。”妈妈忙说:“吴婴呀,你再算一遍。”妈妈边说边指着墙上挂着的图片说,我顺着方向看,又算了一遍,只需要11元,原来还有优惠价呢。我对妈妈说:“11元,对吧。”营业员阿姨说:“对了,你真是个聪明的好孩子。”

还有一次,在国庆节时,我们班同学商议,决定用平时的零花钱凑起来买花来装扮教室,一共凑了120元。我和班长一起来到花市,发现月季花和茉莉花既好看又便宜,于是,我想120÷6=20(朵),可以买20朵月季,可又想起老师说买两种花,我想:6×10=60(元)120-60=60(元)60÷10=6朵,买10朵月季,6朵茉莉,这样刚好把钱用完。

啊!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才会有更多的发现!

第四篇:数学日记之0的作用

在我刚认识0的时候,我就小看它,那时我总是想0表示什么都没有,作用不大。但当我到三四年级后,我改变了对0的看法,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本学期的一次考试,让我真正认识到,可不要忽视这个0。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94分!我立即寻找这几分丢在哪里。一看看老师的评语:你考了94分值得表扬,但也非常遗憾地告诉你,你败在了0的脚下。仔细一看,判断题我错了两道,就是失误在0的上面:第一题是,0除以任何数得0,我毫不犹豫写了个钩,我想:0÷1=0,0÷2=0……太多了,但是老师在我试卷上写了个0÷0=?,我恍然大悟,0除以0可是没有意义啊,不会等于0,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太小瞧0了!第二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我毫不

想想如果我以后在银行工作,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那这9000元我向谁来要呀!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担啊!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学习上都要一丝不苟,要不然后果非常严重。

第五篇:数学小日记之玩游戏

今天,我和启明、邱涵、先彬玩有趣的24点游戏。我先翻“7”,他们也接着翻牌:启明“3”,邱涵“9”,先彬“6”。我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来,只听见邱涵大声叫到:“我想到解了,3×7=21,9-6=3,21+3=24。”我一看还真是,我们只好乖乖的把牌拿了。

一、

二、三”。我们同时把牌翻开,“

4、

9、

8、4”。“嗯,这个有点难。”我自言自语道。过了一会儿,我兴高采烈地喊道:“嗨,这么简单!小的们,听好了,4×9=36,36-4=32,32-8=24。”说完,我得意洋洋,启明见我和邱涵都有了“战绩”,而他却没有,脸上便显露出一丝着急的神色,连声喝道:“好啦,有什么了不起的。快!开始了……”

第三轮,我们刚一拿出牌,启明就说:“我想到了!”当我们问他怎么解时,他却支支吾吾半天。原来他不会,无奈,他只好把牌手下。

3、

8、

9、1”,又是一组牌。只见启明这下沉着多了,目不转睛的盯着牌。一会儿工夫,启明就兴奋的叫到:“瞧我的,8×9=72,72÷3=24,24×1=24”他高兴得手舞足蹈,想一只快乐的小蜜蜂。

最后一次:“

9、

7、

10、3”起先我们看了好久,都没有解法。但是,我细细的看了一会儿,觉得可能有解法:“9×7=63,63÷3=21,21和10不能组成24。哎呀,不行:10-3=7,7×7=49,49和9也不能组成24。又不行。”我不断摸索。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算出来了:“7×9=63,63+10=76,76÷3≈24。”虽然是近似值但也不错。我飞快地把答案一五一十的告诉他们,他们起先都认为不行,可我仍然坚持我的意见。没办法,他们坳不过我,只好说行,于是游戏结束了。

通过这次有趣的24点游戏,让我感受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要保持一定的好奇心,不断的去摸索,什么难题都难不到我们。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儿教师工作计划个人下一篇:移动用户停机保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