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诊疗常规

2022-12-01

第一篇:支气管肺炎诊疗常规

支气管肺炎------讲稿

一、概述

(一)上一节课程中我们已经简单的讲述了肺炎的分类。同学们还记得肺炎按照病理类型分类的话分为哪几类?对了,它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患者24.5%~65.2%;5岁以下儿童每年105万死亡病例中,死于肺炎者占30万为此年龄组儿童第一位死因。根据国内16个单位的儿科统计,22504例肺炎住院病例中支气管肺炎占93.7%,多见于婴幼儿。

由此可见肺炎是儿科的常见多发病,其中支气管肺炎的发病率尤其高。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支气管肺炎,bronchenumonia。该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性微生物较多,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肺炎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

(二)易感因素:

1、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儿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相对狭小,软骨柔软。婴幼儿毛细支气管无软骨,平滑肌发育不完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粘液腺发育不良,分泌粘液不足而较干燥,粘膜纤毛运动差,清除吸入的微生物等作用不足。因此,不仅易感染,而且易引起呼吸道狭窄与阻塞。儿童气管位置较成人高,由于右侧支气管较直,似由气管直接延伸,左侧支气管则自气管侧方分出,故支气管异物多见于右段不张或肺气肿。

小儿肺组织发育尚未完善,弹力组织发育较差,肺泡数量少,气体交换面积不足,但间质发育良好,血管组织丰富,毛细血管与淋巴组织间隙较成人为宽,造成含气量少而含血多,故易于感染。炎症时也易蔓延,

小儿胸廓较短小,其前后径约与横径相等,呈圆桶状。肋骨处于水平位,与脊柱几乎成直角。膈肌位置较高,使心脏呈横位,胸腔狭小,但肺脏相对较大,几乎充满胸廓;加上胸部呼吸肌不发达,主要靠膈肌呼吸,易受腹胀等因素影响,肺的扩张受到限制不能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使小儿的呼吸在生理和病理方面经常处于不利的地位。

2、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

二、病因

1、病原体:

细菌:以肺炎链球菌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等

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以及某些柯萨基病毒等 支原体、衣原体

2、诱因

气候突变、护理不当、通风不良

某些疾病因素(先天性心脏病、佝偻病、营养不良、低出生体重儿、免疫缺陷者)

3、感染途径:有上呼吸道或者支气管炎想下感染所致,或者经血行。

三、病理:

主要以肺泡炎症为主,支气管壁与肺泡间质炎性病变较轻。肺泡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壁水肿,肺泡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纤维素渗出液及细菌。炎症通过肺泡间通道和细支气管向邻近组织蔓延,呈小片状的灶性炎症,小病灶可互相融合扩大。当小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发生炎症时,管腔更加狭窄导致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

四、病理生理

病理生理:基本改变就是缺氧和CO2潴留。

(一)为什么会缺氧和CO2潴留?

由于炎症,一方面使肺泡壁增厚,弥散阻力增加,另一方面,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及分泌物潴留,使小儿原已相对狭窄的管腔变得更窄。其结果导致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机体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在疾病早期患儿可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来增加每分钟通气量,由于二氧化碳弥散能力比氧大,此时往往仅有轻度缺氧而尚无明显的二氧化碳潴留。当病变进展,严重妨碍有效的气体交换,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下降而发生低氧血症。若Sao2下降至0。85以下,还原血红蛋白达50g儿以上时即可见紫绀。当肺通气严重降低,影响到二氧化碳排出时,则在PaO2降低的同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当Pa02~6.65kpa(50mmhg),Pac02≥6.65kpa(50mmhg),即发生呼吸衰竭。

(二)毒血症:由于病原体作用,重症肺炎常伴有毒血症,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症状,如高热、嗜睡、惊厥等。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毒血症不仅影响呼吸功能,同时也使全身代谢与重要器官功能发生障碍。

1.酸碱平衡失调

缺氧时体内有氧代谢发生障碍,酸性代谢产物发生堆积,加上高热,饥饿、脱水、吐泻等因素,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此外,二氧化碳潴留,paco2增高,碳酸及氢离子浓度上升,ph值下降,从而导致呼吸性酸中毒。由于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致肾小动脉痉挛而引起水钠潴留,缺氧致adh分泌增加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因酸中毒时h+进入细胞内,k+向细胞外转移,血k+增高或正常。伴有或营养不良者血cl-由于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有偏低倾向;少数患儿早期因呼吸增快,通气过度,可能出现呼吸性碱中毒。重症肺炎时,常出现混合性酸中毒。

2.循环系统

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肺血管反射性痉挛,肺循环压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肺部病变广泛也使肺循环阻力增加,致右心负荷加重。心肌受病原体毒索损害,易出现中毒性心肌炎。上述因素可导致心功能不全。少数病例因严重毒血症和低氧血症而发生微循环障碍。

3.中枢神经系统

缺氧可影响脑细胞膜上的钠泵功能,使细胞内na+增多并吸收水分,加之缺氧可使毛细血管扩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而致脑水肿,严重时可致中枢性呼吸衰竭。病原体毒素作用可致中毒性脑病。 4.消化系统

胃肠道在缺氧和毒素的作用下易发生功能紊乱,严重病例可发生中毒性肠麻痹。胃肠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致胃肠道出血。

五、临床表现

一般肺炎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 发热 (fever)  咳嗽 (cough)  气促 (tachypnea)  全身症状

主要体征

 呼吸增快

 发绀(cyanosis)  肺部罗音(widespread rales)

重症肺炎临床表现:除外呼吸系统外 循环系统---中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 神经系统---中毒性脑病

消化系统---中毒性肠麻痹,消化道出血

SIADH

---与中毒性脑病相似(区别在于血钠) DIC

(1)循环系统:

中毒性心肌炎:烦躁,多汗,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率不齐,心音低钝;心电图改变(ST段压低,T波低平,倒置) 心力衰竭:

1. 呼吸加快

>60次/分

2. 心率增快

>180次/分

3. 患儿烦躁不安,面色青灰,尿少,微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4. 心音低钝,奔马律

5. 肝脏进行性肿大

6.尿少或者无尿,眼睑或双下肢浮肿

(2)神经系统:脑水肿,中毒性脑病(

1、烦躁、嗜睡、眼球上窜、凝视

2、球结膜水肿,前囟隆起

3、意识状态改变:昏睡、昏迷、惊厥

4、瞳孔改变

5、呼吸节律改变

6、脑膜刺激征)

在肺炎基础上,这些除外高热惊厥、低血糖、低血钙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有1和2项则提示脑水肿,伴有其他一项则确诊中毒性脑病。

(3)消化系统:中毒性肠麻痹,消化道出血

(4)SIADH:

1、血钠130mmol/L,血渗透压275mmol/L

2、肾脏排钠增加,尿钠20mmol/L

3、临床上无血容量不足,皮肤弹性正常

4、尿渗透克分子浓度高于血渗透克分子

5、肾功能正常

6、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

7、ADH升高

第二篇:[导读]观察微波治疗仪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摘要】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仪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微波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抗感染、退热、止咳、氧疗)基础上加用脉冲式微波治疗(每天两次,每次每侧15分钟,疗程为5天),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微波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为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波治疗仪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能促使症状消退,啰音消失,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微波治疗仪 观察及护理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性湿啰音,严重者常可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导致死亡[1]。临床治疗的目的是及时控制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其治疗护理大多采用抗感染、雾化、祛痰、止咳、协助拍背、促进排痰等。2008年我科采用ECO-100E多功能微波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配合正确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现将治疗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5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有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胸片均为单侧或双侧肺野有斑片状阴影,符合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2]。

1.2 方法

1.2.1将本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均排 除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儿常规治疗方法相同(抗感染、退热、止咳、吸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制造的ECO-100E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在背部距离病灶5~7cm做垂直照射治疗,输出方式为脉冲式微波,功率:年龄在2m至2岁选择10~15w,3岁至5岁选择15~20w,时间为每次每侧15分钟,每天2次,5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无微波治疗外,余同治疗组。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胸片进行观察评价。

1.2.2 效果判定。显效:治疗3天内体温降至正常,咳嗽明显减轻,气促消失,肺部体征消失,X线胸片示无渗出或渗出基本吸收。有效:治疗3天,体温下降、咳嗽气促减轻,肺部体征明显减少或消失。无效:治疗时间>5天,上述症状和体征无改善,X线胸片示两肺渗出无变化。

1.2.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观察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微波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病例效果观察及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治疗组 50 31 18 1 98% 对照组 50 12 29 9 82% 注:*与对照组比较X2=7.11,P<0.01。

2.2 不良反应,经微波治疗的患儿无一例发生呼吸困难及面色改变,无皮肤烫伤,所有的患儿皆能完成脉冲式微波治疗。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微波治疗仪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治疗前向家长及患儿讲解,让他们了解这是一种无创性治疗措施,消除他们的疑虑和恐惧心理。

3.2 操作前准备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室内人员流动;检查取下患儿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如衣服出现潮湿时,应先更换棉质衣服,以2~3件衣服为宜。

3.3 检查微波治疗仪的性能,确定照射部位,探头固定。遵医嘱确定照射部位为单侧或双侧,进行背部病灶照射。照射探头采用支架固定,婴幼儿选择俯卧位在睡眠时进行,年长儿可采用半坐卧位,要有专人看护,落实安全措施,防止坠床。

3.4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进行照射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儿神志、心率、呼吸体温变化,随时探测微波照射的温度,以温热为准。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对痰液较多的患儿,应先进行拍背促进排痰,必要时采用负压吸引。

4 讨论

微波是高频电磁波,透入组织较深,可达3~7cm。微波治疗仪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利用微波的生物学效应包括热效应与非热效应。热效应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速度和组织细胞的通透性,促进局部组织的营养代谢,利于病灶修复。作用于支气管、肺部可增强血液循环,有消炎、脱敏和抑菌的作用,能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支气管、肺泡的通气换气功能。微波还可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非热效应指微波形成的电磁场对组织分子结构的影响。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互相协同作用,从而减少炎性渗出,促进炎症吸收,缩短病程。本组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且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微波治疗仪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能起到促进肺部症状消退,啰音消失,缩短病程[4]。但在执行治疗过程中,应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特别是对哭闹较剧烈的患儿,应查看衣服是否汗湿,因为汗湿的衣服会增加热的通透性,应及时更换[5],必要时暂停治疗,选择安静睡眠时进行,确保微波治疗为一种无创伤治疗,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朱念琼.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144~145. [2] 黄庆通,钟南山.广东省常见病基本诊疗规范[M].东省卫生厅编制 2003.4:555~556. [3] 张黎明.临床物理治疗学[M].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5. [4] 杨霏霏. 微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2例体会[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1(2):122~123.

[5] 卞百年,高晓燕,徐晓群.儿科使用微波肺炎治疗仪的护理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6.2(11):996.

第三篇:江苏省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为规范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进行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此项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主要包括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技术(包括镜下刷检、活检、针吸穿刺、灌洗等)和治疗技术(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支气管冲洗术、异物取出术、吸痰术、纤支镜下高频电治疗术、冷冻治疗术、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等)。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二级甲等及其以上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呼吸内科诊疗科目。

(三)建立有相应的管理规范,如内镜室(或内镜中心)管理规范、人员规章制度等,由医务处统一协调与管理,科主任直接负责。

(四)开展科室必须具备的条件:

1、能够满足纤维支气管镜临床诊疗工作要求,内镜工作室应包括内镜检查室、消毒室、专用清洁柜或内镜房等。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与医院规模和接诊患者数相适应。内镜工作室必须配备各种相应的应急救治药物和设备。

2、具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证的内镜设备和手术器械。

3、配备内镜消毒设施,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有完善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系统。

4、内镜诊疗和清洗消毒人员应具备内镜消毒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5、有至少2名具备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每人至少独立操作纤维支气管镜50例以上。有经过纤维支气管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相适应的专职护师/士、技师、工程师等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其他辅助科室和人员要求:如开展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诊疗项目,须有专业麻醉医师配合。

(六)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内镜下介入手术,如纤维支气管镜下高频电治疗术、冷冻治疗术、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等的机构,在满足以上的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三级医院,开展呼吸内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呼吸内科病房实际开放床位不少于40张,3年内累计完成纤维支气管镜病例1000例以上,开展内镜下介入手术累计30例以上,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地级市以上)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病人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3、具备满足实施内镜下介入手术要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耳鼻喉科、麻醉科、重症监护科等),设备(呼吸机、麻醉机、各种人工气道等)和技术能力(气管切开术、呼吸支持术等)。

二、人员基本要求 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执业地点为申请单位。

2、有5年以上呼吸科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拟开展内镜下介入手术的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医师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 (1)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部分技术突出者放宽至高年资主治医师。 (2)经卫生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应当经过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呼吸科疾病的诊疗规范、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实施内镜操作必须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镜专业设备、耗材及药品,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三)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的实施由具有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实施或具有主治(及以上)医师资格的进修或培训医师在本院医师严格指导下实施;内镜下介入手术由具有内镜介入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内镜介入临床应用能力的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担任。术前应当确定手术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术后制定合理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四)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前,应当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或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五)加强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的质量控制管理,建立健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

(六)医疗机构和医师应当按照规定接受省级或其委托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开展该项技术情况进行的技术检查,包括适应证、严重并发症、医疗事故发生情况等。

(七)医师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必须由术者亲自诊查患者,并按规定及时填写、签署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八)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九)其他管理要求:

1、严格按照器材说明书要求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器材,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器材。

2、使用药品和置入器材均要认真登记在案。

3、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

四、培训

拟从事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应当接受至少3个月的系统培训。

(一)培训基地。

由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审核认定。培训基地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床位不少于60张。

2、具备内镜介入手术临床应用能力,每年完成纤维支气管镜诊疗病例600例以上,其中各类介入手术20例以上。

3、有至少3名具备内镜介入手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指导医师,其中具有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指导医师不少于2名。

4、有与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培训工作相适应的人员、技术、设备、设施等条件。

—2—

5、举办过与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相关的专业学术会议、内镜诊治技术培训班或承担国家级或省级相关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对医师的培训要求

1、有5年以上呼吸科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少于40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经考核合格。 拟从事内镜介入诊疗手术的医师,同时须满足以下条件:

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少于100例纤维支气管镜检

查,参与内镜介入手术不少于10例,并经考核合格。

2、在指导医师的指导下,学员应参与对患者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术前评价、术前准备、诊疗操作、术后观察、随访等。

3、在境外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培训3个月以上,完成规定例数的医师,有境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证明,并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培训基地考试,考试合格后,可以认定达到规定的培训要求。

(三)培训基地的其他要求。

1、使用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培训教材和培训大纲

2、保证接受培训的医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例数的培训内容。

3、培训结束后,逐一对接受培训的医师进行考试、考核,并出具是否合格的结论。

4、为每位接受培训的医师建立相应的培训及考试、考核档案。

五、其他要求

本规范实施前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不经过培训和临床应用能力审核而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

(一)具有高年资主治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近3年以第一术者每年完成呼吸内镜手术100例。

(二)至少在核心期刊发表呼吸内镜诊疗技术有关的学术论文1篇。

(三)拟实施内镜下介入技术的医师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职业道德高尚,同行专家评议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并获得2名以上本专业主任医师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

2、在三级甲等医院从事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工作5年以上,具有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近3年累计完成纤维支气管镜300例以上,其中每年独立完成内镜介入手术不少于15例。

(四)手术适应证、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等手术质量相关指标符合卫生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有关要求,近5年内未发生二级以上(含二级)与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诊疗相关的负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

—3—

第四篇: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气管切开套管有无移位。

2.切开部是否感染。护理措施1.将患者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50—60%。

2. 体位保持颈部伸展位,保证气管套管在气管内的居中位置,防止套管移位、闭塞或脱出而造成窒息。

3.妥善固定固定带在颈部的松紧以能容纳1指为宜,防止套管脱出。气管切开的当日要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4.及时吸痰气管切开患者吸痰的要点如下:(1)持续监测SPO2,定时进行肺部听诊和叩诊,以判断吸痰时机,有痰时及时吸痰。

(2)吸痰前加大氧浓度,可上调至60%~100%。吸痰时,先阻断负压,将吸痰管送入气管深部后先向上提 1cm,然后接通负压吸引,并左

右旋转吸痰管,同时向上提拉,吸出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若痰粘稠,可向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2~4ml,小儿0.5ml即可。

(3)需要重复吸痰时,在两次吸痰之间要充分给氧,并监测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吸痰时可鼓励患者配合咳嗽,以便将分泌物吸出。

吸痰后立即听呼吸音,以判断吸痰效果。(4)每2h协助患者翻身、叩背1次,翻身时注意气管套管,防止其脱出。

5.充分湿化:(1)间接湿化法:生理盐水1OOml,每次吸痰前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湿化液每日更换。

(2)持续湿化法,以输液的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延长管缓慢滴入(泵人)气管内,滴速控制在4~6滴/分钟,每天不少于200ml。

使应呼吸机呼吸的病人保持呼吸机湿化器内有适量的蒸馏水,同时注意湿化温度,一般保持在32~36℃

6.预防感染:(1)气管切开处及其周围皮肤应用1%碘伏消毒,使用高吸收性敷料,每日更换,根据敷料渗出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2)气管套管内给氧时,可用单层纱布覆盖气管口,以湿化吸入气体并防止灰 尘吸入。(3)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以减少交叉感染。(4)每天清洁口腔至少2次,防止口腔溃疡。(5)怀疑感染发生时,应做痰培养和药敏试验。(6) 如是金属气管套管,气管内套管每天取出清洁消毒3次,7. 拔管前的功能锻炼拔管前堵管以锻炼患者呼吸功能。堵管全程必须进行生命体征和SPO2的监测,以防发生意外。如果患者脱机后呼吸功能已经恢复,有足够的咳嗽力量,也可采用不堵管直接拔管的方法,拔管后继续观察呼吸情况24~48h。8.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患者经气管切开后不能发音,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病人因烦躁而自己将套管拔出,必要时设法固定双手。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气管切开套管有无移位。

2.切开部是否感染。护理措施1.将患者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50—60%。

2. 体位保持颈部伸展位,保证气管套管在气管内的居中位置,防止套管移位、闭塞或脱出而造成窒息。

3.妥善固定固定带在颈部的松紧以能容纳1指为宜,防止套管脱出。气管切开的当日要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4.及时吸痰气管切开患者吸痰的要点如下:(1)持续监测SPO2,定时进行肺部听诊和叩诊,以判断吸痰时机,有痰时及时吸痰。

(2)吸痰前加大氧浓度,可上调至60%~100%。吸痰时,先阻断负压,将吸痰管送入气管深部后先向上提 1cm,然后接通负压吸引,并左

右旋转吸痰管,同时向上提拉,吸出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若痰粘稠,可向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2~4ml,小儿0.5ml即可。

(3)需要重复吸痰时,在两次吸痰之间要充分给氧,并监测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吸痰时可鼓励患者配合咳嗽,以便将分泌物吸出。

吸痰后立即听呼吸音,以判断吸痰效果。(4)每2h协助患者翻身、叩背1次,翻身时注意气管套管,防止其脱出。

5.充分湿化:(1)间接湿化法:生理盐水1OOml,每次吸痰前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湿化液每日更换。

(2)持续湿化法,以输液的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延长管缓慢滴入(泵人)气管内,滴速控制在4~6滴/分钟,每天不少于200ml。

使应呼吸机呼吸的病人保持呼吸机湿化器内有适量的蒸馏水,同时注意湿化温度,一般保持在32~36℃

6.预防感染:(1)气管切开处及其周围皮肤应用1%碘伏消毒,使用高吸收性敷料,每日更换,根据敷料渗出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2)气管套管内给氧时,可用单层纱布覆盖气管口,以湿化吸入气体并防止灰 尘吸入。(3)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以减少交叉感染。(4)每天清洁口腔至少2次,防止口腔溃疡。(5)怀疑感染发生时,应做痰培养和药敏试验。(6) 如是金属气管套管,气管内套管每天取出清洁消毒3次,7. 拔管前的功能锻炼拔管前堵管以锻炼患者呼吸功能。堵管全程必须进行生命体征和SPO2的监测,以防发生意外。如果患者脱机后呼吸功能已经恢复,有足够的咳嗽力量,也可采用不堵管直接拔管的方法,拔管后继续观察呼吸情况24~48h。8.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患者经气管切开后不能发音,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病人因烦躁而自己将套管拔出,必要时设法固定双手。

第五篇:气管切开护理操作常规

1. 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

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加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2. 手术之初患者一般取侧卧位,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但要经常转动体位,防止压疮

并使肺各部分呼吸运动不致停滞。

3. 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某些物品应置床头,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

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并妥为存放,以备急需。

4. 谨防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

(1) 是气囊滑脱堵塞。

(2) 是分泌物粘,结成痰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

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另外,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5. 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

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6.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长采用下列方法湿化:

(1)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家庆大霉素8万U,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汽吸乳器、雾化器做湿化。

(2)持续湿化法,以输液的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可调输液器或输液泵连续剪去针头的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2滴,湿化液用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3000U,地塞米松10mg.

7.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每取出清洁消毒2-4次/日。内套管可用未加防腐剂的0.2%洗必泰侵泡,或用高压蒸汽消毒,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即可使用。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切口感染后分泌物多呈草绿色或铜绿色,应及时进行分泌物培养,分离致病菌株后指导临床用药,伤口局部有感染者,可用高敏抗生素换药。

8.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不能发音,可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病人因急躁而自己讲套管拔出,必要时可设法固定双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在庆典大会上的讲话下一篇:主皮带运行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