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教学设计

2022-06-30

第一篇:第12课教学设计

第12课《荷花》教学设计

第12课《荷花》教学设计 黄河路第一小学 曹慧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冒”等词语的意思,能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2、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描写荷花开放的词句,把句与句联系起来想象成一池荷花。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欣赏荷花图片,谈谈感受。

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

3、教师导入:荷花真美啊,美得同学们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也特别喜欢荷花,而且他还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让我们随着他一起到文中去细细欣赏吧。看看他是如何描写荷花的?

4、板书课题:荷花,齐读课题。

二、认真品读,领悟课文

1、品读第2自然段。

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荷叶美和荷花美的句子和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在小组内读一读,告诉他们你的感受。

2、小组分享

(1)现在我们来说一说,你认为最能表现荷叶美的句子。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那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好?

你能把荷叶之间挨挨挤挤的感觉读出来吗? (板书:荷叶多)

(2)还有哪个词语你认为用得好?。

(板书:色彩美) 指导,碧绿重读。

生:“大圆盘”用得也很好,写出了荷叶的样子。 (板书:样子美)

(3)在荷叶的衬托下,荷花显得更漂亮。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你认为哪些字词用得好?

师:为什么呢?能不能用其他字来替换一下?再读一读。 (4)想象一下,冒出来的白荷花仿佛想干些什么? (5)它们都有哪些姿态呢?

谁想完整地给大家介绍一下荷花的各种姿态呢? 看一看,作者描写荷花时用了一个什么句式? (6)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这说明荷花不仅很美,而且姿态各异。 (板书:姿态各异)

2、自学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一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①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②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 ”画下来。 ③这里的“画家”指的是谁?

多么美丽的一幅荷花图呀,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再把

2、3自然段完整地读一读。

3、配乐朗读,想象画面

同学们,这么多美丽的荷花,真令人陶醉啊!现在,你们就是这满池荷花中的一朵了,哪一朵最美你就是哪一朵。你们穿着雪白的衣裳,在微风中摇摆。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象画面。(教师配乐朗读) (1)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仿佛”是什么意思?

4、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看一看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1)如果,现在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想象一下,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告诉你悄悄话?会说些什么呢?

(2)看来,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呀。多么美丽的荷花啊,连蜻蜓、小鱼、小鸟都被吸引过来了。那么,同学们一定也很喜欢这一自然段。现在小组试着读一读,等一下各小组推选读得比较好的同学来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好。

(3)原来这一切都是梦境,我才记得我不是荷花,而是引读(在看荷花呢)。 (4)作者已经陶醉在荷花池中了。相信,有不少同学也已经深深的被这美丽的荷花给吸引了,那么就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第

4、5自然段吧!

5、齐读全文,整体感受

这幅荷花图真的很美,美得让作者陶醉,美得让大家流连忘返。那么让我们再通过动听的朗读再次感受美丽的荷花池吧! 板书设计:

12 荷 花 荷叶:荷叶多

色彩美

样子多

荷花:姿态各异

第二篇:第12课《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

校主备人教材分析

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告诉人们的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这篇立意新奇,它打破写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立意,把主题放在歌颂人间的至亲至爱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上,离异家庭的孩子同样能得到人类的关爱。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动力。这样给人新鲜独特之感。另外,它结构严谨,妙用对比手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小说的故事情节;了解小说写作特色;具体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阅读一般现代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在阅读中思考、在合作中探究、在自主中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伟大的母爱,体会人间至亲至爱犹如宽广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启发学生融进爱的世界,去发现美、感受爱。教学重点体会学习巧妙的构思。教学难点感受语言的清新自然和笔法的细腻。教

法预习

反馈

讨论学

法自主

合作

探究教

具多媒体学

具学案课

时一课时课

型新授其

它程序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个人补充导入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会唱的一起吟唱。初一时我们就学习了有关母爱的诗句: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黎巴嫩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和画家纪伯伦说的一段话: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而今天我们将走进台湾作家黄飞书写至爱亲情的——甜甜的泥土。(出示幻灯片1——3)欣赏歌曲,齐读屏幕上的话。吸引学生,激情导入,初步感受母爱。整体感知

一、读准下列词语(出示幻灯片4)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播放音频朗读(出示幻灯片5)

三、小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概述送奶糖分奶糖埋奶糖奶糖化

四、速读全文,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并说出理由。甜甜的泥土,————的妈妈。指名朗读,全体齐读。指名概述故事情节。自由回答。检查预习情况加深印象。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初步感知文本。合作学习学生提出问题,每小组只限一个问题,其他小组回答。教师出示预设的问题:(出示幻灯片6——12)思考题一:1.中的“她”是谁?到学校来干什么?王小亮过去的妈妈送奶糖王小亮最爱吃的奶糖2.我们可以从文中哪些语句能看出她对王小亮的疼爱?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她一阵晕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3.王小亮得到奶糖后,“惊喜极了”。他知道这奶糖是谁送给他吃的吗?请说说你的理由。理由:(1)这包糖是王小亮“最喜欢吃的糖”,也只有王小亮“过去的妈妈”才知道儿子最喜欢吃奶糖。(2)当王小亮吃了糖后,当晚就梦见了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思考题二:4.如果你得到了多年未见的母亲特意送来的奶糖会怎么办?课文中王小亮又是如何处置奶糖的?他为什么这样做?先和同学、老师一起分奶糖然后在回家的路上埋奶糖原因是他想到现在妈妈的冷酷5.当王小亮发现奶糖融化后,很伤心,“呆呆地凝视着”,不一会后,“他又笑了”,他为什么笑?他除了

想到了母爱,还想到了什么?他想到了……想到了“过去妈妈”对自己的疼爱;想到了同学的帮助;想到了老师的关心;想到了传达室老爷爷的关心;想到了社会上许多好心人的关心与帮助;自主、合作、探究,每小组派代表出题并回答探究出来的问题。师出示预设的问题,没有重复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激发求知欲望。深入了解文本内容,掌握重难点。拓展探究小组讨论:(出示幻灯片13)小说前面写到:王小亮的亲妈妈把糖放在“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奶糖放在棉袄口袋里未能融化,现在埋藏在地里却融化了。难道地温回升能超过体温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小组讨论,自由回答。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创新设计

一、过把导演瘾(出示幻灯片14)如果把本文编排成一出短剧,请你来作一回导演,说说如何把握王小亮、两位妈妈、传达室的老头的性格特征并指导其表演。小组中选出优胜者参加优秀导演评比。

二、也来作编剧(出示幻灯片15)“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请你以编剧的身份为这结尾配上一段画外音。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表演。自由设计话外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表演才能。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小结歌曲回味:(出示幻灯片16——17)是啊!世上的爱只有母爱最伟大,最无私,母亲是个神圣伟大的称呼,让我们高唱一曲献给母亲的歌。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没有妈妈最苦恼,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是啊!世上的爱只有母爱最伟大,最无私,母亲是个神圣伟大的称呼,让我们高唱一曲献给母亲的歌。学生聆听并吟唱。再次感受母爱的伟大。作业小说中有这样一句:“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老师为什么要“悄悄背过了身”?你能想象出老师此时此刻的神情和心理活动吗?请把这种神情和心理活动描述出

来,不少于200字。(出示幻灯片18)课下完成。训练想象能力。板书设计甜甜的泥土

送奶糖奶糖

结构严谨

吃奶粮糖、埋奶糖(线索)

妙用对比

化奶糖(新奇)人间的至亲至爱犹如宽广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教学反思

第三篇: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去了解吧!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本目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兴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省略

教师归纳总结: ①政治: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势不两立。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展示图片:

提问: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阵地等基本要素?

学生回答:①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是1915年;②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新青年》的创办;③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目标导学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2.教师总结强调: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就是要提倡新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来反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是属于思想革命。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即文学革命。就是要通过简单、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去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从而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力。 3.教师展示材料: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教师总结: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是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民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存在对中西方文化绝对的肯定或否定。 4.教师展示材料:

“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作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中接受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

教师总结: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这样,才是全面、客观的结果,这才是学习历史的价值所在。学习历史要努力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辩证地看问题。

三、课堂总结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反封建的一次激烈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延续。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使中国出现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分析、对比,使每个学生都经历了一个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能根据材料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讨论法分组合作,课堂气氛活跃,且能对新文化运动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四篇: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设计第12课

教 学 设 计

[课程名称] 《经济政治与社会》

[教学单元] 第12课 关注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利益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主权国家;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我国的外交政策。

2、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能说明我国是如何参与国际事务的。

2、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3、能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是如何坚持外交政策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能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重、难点]

1、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

2、我国的外交政策。 [教学方法]

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设计]

第12课 关注国际社会,维护国家利益

[导入新课] 【视频资料】: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中国维和部队在海地

中国维和部队在海地、非洲都执行过维和任务,冒着生命危险帮助这些国家修筑道路、建桥梁、运送各类物资诊治病人等。当地条件及其恶劣,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另外,到驻地学校捐钱捐物、为战争孤儿买衣送物„„ 【教师引导】:你知道什么是联合国维和吗?

我国为什么要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参与维和行动?

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国与国之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由什么决定的? 【教师点拨】:国际关系的变化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国家力量决定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国家间利益相悖是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国际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庭由许多成员组成,有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其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问题思考】:

你知道现在全世界一共有多少主权国家吗? 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1、主权国家的含义

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截止2008年1月1日,世界上共有196个主权国家,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实体单位,是国际社会最

1 主要的参加者。 【教师活动】:说说你知道的国家名称?这些国家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

主权国家必须具备四个要素: (1)固定的领土 (2)定居的居民 (3)统一政权 (4)国家主权

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多媒体资料】:

独立权:是指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平等权:是指国家不论大小、强弱、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的权利。

自卫权:是指国家保卫自己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管辖权:是指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教师讲评】:国际组织也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某种特定目的,通过条约或协议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目前,联合国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补充资料】:

国际组织名目繁多,规模不一,如我们熟悉的联合国、欧洲联盟、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学生联合会、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联盟等。依据不同的标准,国际组织可分为不同类型,有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各个国际组织宗旨不同,职能各异,性质和作用也不相同,对每个国际组织的作用要做具体分析。有的国际组织受某些大国控制。许多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3、联合国的宗旨: 【教师活动】:结合现实及多媒体给出的资料分析:

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1945年4月,中国、(前)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50个国家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会议,6月25日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在多数签字国递交了批准书后,宪章于1945年10月24日生效,联合国宣告成立,后来把10月24日定为“联合国日”。联合国设立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等主要机构. 【学生活动】:说说联合国的宗旨及在世界范围内所起到的作用: 【教师讲评】: 联合国的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 【多媒体资料】:出示关于联合国多媒体图片: [活动平台] 画联合国会徽

主题:理解联合国会徽含义

目标:会画联合国会徽图案,把握联合国会徽含义

2 步骤:课前指导学生从网上查出联合国的会徽极其含义,在课上画出联合国会徽图案,上讲台说一说图案上的世界地图的象征意义,图案中的橄榄枝象征意义。举一个实例说明联合国是如何实现它的宗旨的。

4、中国与联合国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台湾当局窃据。在中国政府和世界许多主持正义的国家的努力下,联合国大会于1971年10月25日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联合国的舞台上。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的工作,在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讨论】:中国参加了哪些联合国活动? 【图片资料】:中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贡献、中国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等。

中国不仅参与联合国的各种活动,还积极推进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伙伴。

例如:亚太经和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10+1)合作、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等形式。

【图片资料】名词点击: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 APEC) 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它在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海合作组织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 SCO) 的前身是由中国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组成的“上海五国”会晤机制。2001年6月14日,“上海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 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国”。15日,6国元首举行了首次会晤,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告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面积近3018.9万平方公里,约占欧亚大陆面积的五分之三;人口约15亿,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工作语言为汉语和俄语。

中国还致力于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等,成为新时期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集体对话与合作的成功尝试。

中国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已成为国际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

(二)坚定维和国家利益

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和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学生举例】说明: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二、谱写和平发展新篇章

(一)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3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 【教师引导】:和平的含义有哪些?

为什么说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战争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只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据联合国统计,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共有6100万人死于战争,经济损失达42700多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发生的军事冲突,共造成了2100多万人死亡。 【视频资料】:多媒体播放视频:二战回首、巴以冲突 【教师点拨】: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当今世界贫富差距很大,尤其是发展中和发达国家之间。

和平与发展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维护和平是发展前提,没有和平就不可能有发展。同样,发展经济又是维护和平的坚实基础。经济发展和繁荣,有利于和平力量的壮大,贫穷和落后是国际形势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要处理和发展对外关系,必须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 【教师提问】: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教师讲评】: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政府从维护本国利益和世界和平出发,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本国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

我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既是独立自主的,又是以和平为宗旨的。 【多媒体资料】: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第二;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四;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点。 第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图片展示】:中国的外交政策

(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教师讲评】:教师结合现实生活实际评说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下,要和平、求稳定、促合作、谋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并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必将在多极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推动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中国一向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一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开展多边外交中,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和伸张正义的原则。对于严重影响和平与安全的重大国际事件,始终采取对国际和平安全负责,也对历史负责的认真和慎重态度等。中国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片资料】: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 ;中国在海地维和警察。

中国是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中国广泛参加各种国

4 际组织,积极开展多边经济领域的活动,努力增进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

中国在维护第三世界国家权利方面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的未来必将更加开放、更加繁荣,中国必将为建立一个和谐的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知道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中最基本的实体单位,是国际社会最主要的参加者;联合国联合国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我国在处理和发展对外关系时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布置作业] 实训营地

P142探究实践:

四、案例分析 [板书设计]

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二)坚定维和国家利益

二、谱写和平发展新篇章

(一)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5

杨岭

第五篇:第12课《在公园里》教学设计02

课题:在公园里 课时:一课时 课型:撕贴 剪贴 年级:二年级

教材:书画版美术教材 二年级第一学期

------ 教材分析:

《在公园里》这一节课是小学书画版美术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快乐的星期天”一单元中的第一课,主要是为了通过描绘公园的美景,体会公园独特的美,回忆公园中快乐的活动,感受生活的愉快和乐趣,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描绘公园里的不同景物。教学难点是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方法,学会用重叠的办法表现景物空间感。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学习充满热情,掌握了简单的造型、色彩、构图等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儿童画创作基础,能用常规绘画工具描绘日常生活场景。而撕贴、剪贴的制作方法对学生来说接触得比较少,不仅可以培养创新能力和造型能力,也可以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公园环境的一般特点,了解公园建筑、植物的外形特点,学会用撕贴和剪贴的方法制作公园里的建筑和植物,。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合理设置公园的场景,用重叠的方法制作一幅有空间感的公园风景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回忆公园里的美丽景致和快乐生活,置身公园的无限乐趣,体会古典公园中的独特美丽景色,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剪贴和撕贴的方法制作公园的建筑和植物。 教学难点:学会用重叠的方法表现出景物的空间感。 教学设计思路:

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的要求,我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以“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他们观察公园里的景色,并通过交流景色,引入课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这节课的作业形式设计为剪贴和撕贴,通过对各种材料的制作方法的探究和教师剪贴建筑和撕贴植物的示范演示,启发学生

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方法制作公园的景物。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以学生探究为核心,通过教师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本领。

为了解决学生对风景画的构图认知这一难点,课前,我分别为每个小组制作了不同的“建筑”与“植物”,让学生在组内尝试摆放,组成完整的风景画。这样的小组合作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而且增加了对景物之间空间感的了解,同时再通过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加深对风景画构图的认识,明确构图要求,学会合理安排自己制作的多个景物,完成风景画拼贴。

这一节课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传统建筑的一般特点,感受中国建筑的设计美。为此,我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增加了对中国四大著名园林的介绍,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激发对祖国民族文化的热爱,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媒体,学生欣赏传统建筑,交流: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看是哪里?有哪些吸引你的景色?

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建筑与园林”这一课。

二、新授

1.教师提问:公园里的这些景色能不能分分类?

2.教师出示板书和范画,小结:传统建筑园林可以分为建筑和植物,想想看能不能用我们的桌子上材料做些建筑和植物,可以怎么做?分小组商量一下。

3.师生交流,教师小结:

坚固的线条可以用剪贴的方法制作出来; 柔和的线条可以用撕贴的方法制作出来。 4.示范制作,出示作业要求。 5.学生欣赏范画,教师出示作业要求:

我们试试看,用剪贴和撕贴的方法制作1幢建筑物和1棵植物。 6.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说明>

在体会中国传统民族建筑的同时,学习撕贴和剪贴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感受民族建筑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

三、作业

1.展示、点评优秀作业。

2.引导探究:不同的景物怎么组合既美观又完整?试一试,用不同的景色

拼贴成美观的风景画。

3.学生分组摆放,交流心得。

4.师生互动评价,教师出示范画、小结:

过程:先贴远处,再贴近处,远上近下有重叠

形式:同桌用做好的景物贴成一幅风景画 5.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说明>

在分组讨论和尝试中学习景物组合的方法!感受景物的远近重叠之美,学会用高低、错落、重叠的方法表现景物的空间感和距离感,学会剪贴、撕贴表现景物的基本贴置要点。

四、小结

1.学生把风景画连接起来,贴成长卷。

2.“游园会”学生用“★”评出“喜欢的建筑和景色”。

3.教师小结:在我们国家有很多著名的园林建筑,比如北京的颐和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江苏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设计说明>

了解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特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司机转正申请书范文下一篇:批评与自我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