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我快乐成长

2022-08-09

第一篇:阅读让我快乐成长

阅读,让我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读书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给孩子一本书,就等于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门。

近几年孩子的学校大力倡导课外阅读,努力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做家长的当然积极配合。读书已成为孩子学习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了。孩子年级越升越高,加之受学校组织的“跳骚书市”活动的影响,我也越来越喜欢和孩子一起读书。

和孩子在一起读书时,在母子间亲情浓郁的互动氛围感染下,不经意间我们就会融入到一个充满新奇的故事海洋中,陶醉之余,我不得不惊叹,原来陪孩子看书、阅读、讲故事,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如此多的快乐,何乐而不为?

记得我们以前在读《小猪唏哩呼噜》的时候,我们分工明确,每人读一章节。那时,儿子读起来还是一本正经地读,故事虽然精彩好笑,可从儿子的嘴里读出来却无比生硬,让我一点也笑不起来。于是,轮到我读的时候,就故意绘声绘色,手舞足蹈,以至于逗得儿子哈哈大笑。久而久之,儿子学会了有感情地读书,并且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书中人物感情的变化。这也让我认识到,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能使母子关系更加融洽,而且更能让孩子喜欢上读书并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朗诵水平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还记得我们在一起读《窗边的小豆豆》的时候,儿子被书中的 巴学院吸引了。当他看到小豆豆上课居然在电车里时,他提出了一些

古怪的问题“电车怎么开到学校里去的呢?”“为什么不在房子里上课呢?”„„我鼓励他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往下读,最后他终于体会到小林校长的用心良苦。当我们又读到“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时,我问他为什么校长要让学生带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呢?什么又是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呢?他总结性地回答说:“那是小林校长为了不让学生们偏食。陆地上的食物就是山的味道,海里出产的东西就是海的味道!”看来,和孩子一起阅读交流及共同讨论,孩子的语言归纳总结能力也同时得到了提高。当读到最后,巴学院因为战争而被炸弹烧毁时,儿子咬牙切齿地说道:“战争真是可恶!这么好的学校,就这么被毁了!”于是我接着给他讲了一些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以及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使儿子对战争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建立了他批判性的思考能力。

随着孩子升入了中高年级,老师引导孩子读书时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与同学们交流,这又极大的提高了孩子读书的主动性。与孩子一起读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孩子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俨然一个小小的男子汉。在这本书的读后感中孩子写道:“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它吓倒,一定要勇敢的往前冲。”做家长的甚感欣慰!

有许多父母常常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的子女沟通,其实,亲子共读就是最好的一种办法。陪孩子一起读书,让我重温了孩童时的天真烂漫,与孩子一起讨论书中人物的种种表现,在不知不觉中,既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想法,更可以让书中的主人公待人处事的态度,在

孩子的认同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学习。而且亲子共读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语文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一家人通过共读、讨论书中内容的过程,让家人之间的情感更加亲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谓开卷有益,让我们和孩子一同阅读,一同学习,一同快乐,一同成长,一同享受亲情!

第二篇:读书让我快乐地成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三(2)班的李欣烨同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让我快乐地成长。 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快乐。捧起它,它是圣洁的;翻开它,它是万能的;阅读它,它是美妙的!如果我是一颗小树,那么书就是灿烂的阳光,它照耀着我,让我快乐地成长。

从小,我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一两岁的时候,我就有了第一本书《婴儿画报》。书上精美的图画深深地吸引了幼小的我。虽然当时不识字,我却总是像模像样地捧着书,翻来覆去的看。我只要等妈妈一闲下来就缠着她,让她读书上的故事给我听。一遍两遍,三遍四遍,我百听不厌。慢慢地,当妈妈讲完上句的时候,我就能非常流利地说出下句了。

记得在我四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到苏州去玩。我们坐着快艇在太湖上游了一圈之后,快艇慢慢地停靠在一片荷花池边。我看到娇艳艳的荷花,喜不自禁地说:“妈妈,我要采莲花。”然后,随口吟诵了一首古诗:“女儿采莲拽画船,船拽水动波摇天。春风笑隔荷花面,面对荷花更可怜。”开快艇的伯伯听了,笑眯眯地说:“这闺女真聪明!来,我们把船开进去,采莲花啰!”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一天一天地长大,一本本书更是成了我的好伙伴。我捧起了童话故事,捧起了名人故事,捧起了百科全书,捧起了世界名著。正因为我喜欢读书,爸爸妈妈就不停地给我买书。爸爸出差到武汉,给我买回了《动物世界百科全书》;妈妈带我到罗田,我们捧回了《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现在,我的书装了满满几柜子。

我爱读书。因为书中有丰富的知识,有精彩的故事,有大自然的奥秘,有生活中的趣事,还有做人的道理。每当我有了一本新书时,我总会抱着新书,爱不释手,然后就看得废寝忘食。如果遇到什么疑问我也会翻书寻找答案。我从漫游书海中尝到了不少快乐!

记得,在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要我们讲讲在课外书上看到的名人故事。我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私塾里,一位富家子弟问一位少年说:“百家姓里‘赵钱孙李’四个字,分开怎么解释,合起来又怎么解释?”少年深思了一会儿,从容不迫地回答:“赵公元帅的赵,有钱没钱的钱,龟孙的孙,有理没理的理,‘理’字与‘李’字同音。大宋天子赵匡胤说过,‘有钱龟孙不讲理。’”那个富家子弟听出来是在骂他,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全班同学听到这里,都被逗得哈哈大笑。等大家好不容易收住了笑声之后老师说:“在很多时候,智慧往往要比力气更为重要。”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少年是谁吗?他就是少年毛泽东。他聪明机智,智慧超人。他也酷爱读书呀!是呀,读书是一种乐趣,它能开发我们的智力,能够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人生旅途中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我爱读书,我从书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书陪伴我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我在书香中渐渐成长。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那么书就是凭我高飞的天空;如果我是一条小鱼,那么书就是任我遨游的大海。我就是在这海阔天空中放飞着我的梦想。让我们在书的世界里快乐地飞翔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润爱让我和学生共同快乐成长

遵化市第六实验小学 庄立军 孙海艳

【内容提要】:

对学生真挚的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做好教师的基本条件。爱,会剔除一切不和谐之音;爱,是慰籍心灵的良药;爱,会为学生留下开辟一片生命的乐土。润爱让我和学生共同快乐成长。

一、做个像妈妈一样的老师。

“老师对我好,我要对老师更好” 。这句话是我班一位同学开学初对他妈妈说的话。无疑,这是一句教育的名言,他说出了孩子们的心理。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

二、投其所好,引导学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热心的引导。什么“比一比、”“学一学”等,因为孩子们都喜欢戴高帽。孩子们特别在乎老师的评价,所以当老师说哪个小朋友在某个方面特别号,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样,别的孩子会立刻跟着学

三、 架起爱桥,感染学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

四、 根须并重,鼓励学生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想看到最美的生命的花朵,就不能忽视那些深植在土壤中的细小的根须,没有这些根须,生命就会凋谢。就学生而言,这些根须就是学习的愿望!对教师而言,就是使这些根、须得

到滋养土壤。

五、爱孩子要及时表扬,延迟批评

延迟批评,既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给予其改正和返回的机会。表扬就要及时、准确。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六、把表扬作为与家长联系和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们在与学生共处的这一片天空下,润爱就能让我们和学生共同快乐成长! 【正文】

近几年来,我一直从事低年级班主任工作,这使我深刻的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劳苦,但我更加难以忘怀的,是成功的喜悦为人师的幸福。一位伟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真挚的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做好教师的基本条件。爱,会剔除一切不和谐之音;爱,是慰籍心灵的良药;爱,会为学生留下开辟一片生命的乐土。现在我就谈一谈班主任工作润爱让我和学生共同快乐成长的体会:

一、做个像妈妈一样的老师。

“老师对我好,我要对老师更好”。这句话是我班一位同学开学初对他妈妈说的话。无疑,这是一句教育的名言,他说出了孩子们的心理。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和老师亲近,一下课就会凑到老师的身边来。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将各种各样的话题甚至老师外形的一点变化,也会成为他们和老师交

流的话题。只要你耐心倾听,他们都愿意和老师说,在老师面前他们没有秘密,这是老师了解学生,和学生沟通的最佳时机。老师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心理后。对学生的教育、帮助就会有针对性。记得我班有一个叫李新雨的小姑娘,聪明伶俐,但性格内向。刚入一年级时,每天上学都是抱着妈妈的腿哭个不停,哭着不让妈妈走,妈妈看见孩子哭得可怜,妈妈也跟着掉眼泪。每天我都从妈妈怀中把小女孩接过来安慰一翻,妈妈才能悄悄走掉。后来我和小女孩的妈妈进行了一次谈话。原来,小女孩没有在我校上幼儿班,这里的学生、老师她不熟悉,而在原来的学校小女孩是老师的庞儿,孩子们的榜样,孩子到了一个新环境非常不适应。了解这一切后,一次下课,我坐在教室外面,一群孩子围着我说这说那儿,我看见李欣雨也站在那,笑眯眯地看着我,我一把把她拉过来,抱在怀里说:“李欣雨,我听说你在原来的学校特别好,老师特别喜欢你,是吗?,”她点点头。我又说:“你在那里还有许多的好伙伴是吗?”她又点点头,我告诉她:“老师知道李欣雨特别乖,学习也好,其实老师特别喜欢你,李欣雨不用妈妈送自己也能来上学,是吗?”她使劲的点了点头。下午,李欣雨的妈妈送她上学了,她真的笑着走进了教室。李欣雨的妈妈说:“老师,谢谢你!”李欣雨今天回家后,又蹦又跳,特别高兴的和我说:“妈妈,今天老师抱我了,老师说喜欢我。”妈妈说着眼里充满了泪花。妈妈说:“说实在的,我对孩子哭闹没办法了,今天看到孩子高兴我也特别高兴,谢谢你老师。”微小的举动,赢得了学生、家长的信任。利用课间通过和孩子的交谈,拉近了孩子和老师的距离。会使孩子更加

喜欢你。

再比如,一次小测验后,一个叫郭家宏 的孩子由于马虎错了好几处,课下,他拿着改好的试卷哭着和我说:“老师,我都会做,我改好了,你给我写100分吧!不然,我妈妈会打我的。”看着可怜的小模样我帮他擦掉眼泪。问他,你错题妈妈就打你?“是 ,如果我会的写错了,妈妈就会打我。”我告诉他 今天100分我不会给你写,只要你下次认真,不马虎,我保证妈妈今天不打你。并和孩子拉勾我说话最算数了,放学了,孩子拉着我的手不肯走。于是,我把孩子送到家长手中,并且向妈妈讲了今天的事情。第二天,我问郭家宏:“妈妈打你吗?”孩子笑着说没有。我说:“我说的话做到了,那老师还想和你勾一次手,那就是你做题必须认真,行吗?”孩子认真的和我勾了手。从那以后,只有是他会的题极少出现错误。

二、 投其所好,引导学生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如何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呢?如何让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个良好的开端呢?我想,空头说教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热心的引导。什么“比一比、”“学一学”等,因为孩子们都喜欢戴高帽。孩子们特别在乎老师的评价,所以当老师说哪个小朋友在某个方面特别号,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样,别的孩子会立刻跟着学。比如:上课时,由于低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短,总会有纪律乱的时候,只要老师说你看某某小朋友坐得多好,时常是话音刚落,孩子

们就齐刷刷的坐好了。再有孩子们写作业潦草,写字姿势一再纠正也会出现错误,只要说某某同学写得真好,字迹工整,姿势正确。然后,再一连表扬几个,你再看,孩子们写得就特别认真了。低年级的小朋友,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也不知道怎么学习,我就根据他们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经常讲些小数学家、小文学家、小画家、小音乐家的故事给他们听,用这些生动的故事把他们吸引到学习上来,小朋友一听就入了迷,这时我再引导他们想一想,说一说,听了故事,你心里是怎样想的?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看谁想得好,说得好。小故事的吸引力起到了作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熏陶和启迪。在孩子们有了美好的学习愿望以后,我就根据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学习竞赛,每次竞赛之前,我都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如,比赛之前我说:“同学们,这节写字课,我们进行书法比赛,要求写得横平、竖直,笔画清楚,端正有力,看谁写得最漂亮,写得好的,我们就评他为小书法家。”这一下,同学们可来劲了,一个个手握铅笔,聚精会神,一笔一划地认真书写。评出来的小书法家们,得到了奖品,心里可高兴呢!每学期我都通过这种形式,评出我们班的小数学家、小演说家、小音乐家等。

三、 架起爱桥,感染学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几年来,我努力的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心孩子,热心的帮助孩子。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

七、八岁的孩子们整天在妈妈的怀里打滚,都不讨厌妈妈,为什么?因为妈妈疼他

们,爱他们。毫不吝惜地把一切献给他们,所以孩子们也就深深的爱自己的妈妈。我常想,一个低年级的班主任要带好这些孩子,首先要当个好妈妈,要像他们的妈妈一样爱他们。平日里,学生病了,我会打个电话通知家长,或者亲自把他送回家;并且时时注意天气情况,提醒学生添减衣服。

四、 根须并重,鼓励学生

我班的高子雄同学自我约束能力差,爱演独角戏,严厉的批评后,看着孩子满脸的委屈,我是又气又心疼!一次数学课上,她又深情的演绎着自己,我悄悄走到她跟前,摸着她的头,对她说:“老师在等你举手!”一节课下来,她表现的出奇的好!后来,我又表扬了她。下课后后他和我说:“老师,我以前上课只顾抢话,您不让我说我还使劲嚷嚷,您今天没说我,还摸了我的头,说要等我举手,我特别高兴,我想你一定很喜欢我,老师,我也喜欢你,以后我再也不抢话了。”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想看到最美的生命的花朵,就不能忽视那些深植在土壤中的细小的根须,没有这些根须,生命就会凋谢。就学生而言,这些根须就是学习的愿望!对教师而言,就是使这些根、须得到滋养土壤!

五、爱孩子要及时表扬,延迟批评

教过低中年级的老师都知道:孩子小,事儿多,一上课就“告状”。当老师的又不能不公平处理,这样耽误的时间太多,而且学生因为受了批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自己的过失上,情绪受影响,低落的情

绪体验使智力活动水平明显下降,课堂吸收效率变低。针对这一情况,我的处理办法是:要求学生下课“告状”,课上带着好的情绪听课。这样,课前的小矛盾、小问题没有谁会记到40分钟以后,“告状”的几率就低了,课堂的利用率提高了。

延迟批评,既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给予其改正和返回的机会。我把批评留在每一天快要放学的时候,这时学生往往已经在负疚的情绪中反思了自己的行为,老师只要加以指导,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说到表扬,那就要及时、准确。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例如,学生值日时,当我看到一个表现特别好的例子,就会当众说:“某某某同学真能干。”还摸摸头、拍拍背,用肢体语言鼓励学生。如果看哪个同学主动做好事,并且讲究方法,则更要表扬:“瞧,某某同学的观察力多敏锐呀,老师刚把小黑板放在地上,他就看出来需要擦。瞧,擦得多干净,大家都要学习他呀!”这样表扬后,班里课间擦黑板、倒垃圾等活大家都抢着干,谁也不袖手旁观,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和为班级服务。结果,班里越来越整洁,孩子们也越来越懂事理。

六、把表扬作为与家长联系和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我们来关注自己的孩子,甚至希望我们老师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而我们可能联系家长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没按我们的要求来做事的时候再去联系,这样家长一看到我们的信息或街道我们的电话就再那里发牢骚.一个是自己最疼爱的孩子,一个是管教孩子的老师,怎么办呢,只能是当着老师的面来批评孩

子,背着老师的面来指责老师,这也值得我们思考,因为他们接到的信息都是自己不愿意看到和听到的信息.换一个角度想,这要是我们,我们会是什么样子呢?我的学生中有一个叫徐晨宇的,是个调皮的男孩,做题不马虎的时候太少了,课上听讲也总是走神,小动作也特别多。在期中考试还有两周了的时候,我发现他这天听的很认真,我就主动的和他爸爸沟通了一下,一句批评都没有,全是表扬,而且很诚恳的表扬,并恳请家长把我的表扬告诉孩子,家长很高兴,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孩子听了出乎意料的高兴,因为他没有想到,他今天的表现会得到老师这么大的表扬,就在以后的两天里,他上课的时候都特别的认真,计算能力也有所提高,家庭作业完成的进步也特别大,一看就知道得到了家长的帮助.看来我们把表扬也作为与家长联系和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也很重要。

我们在与学生共处的这一片天空下,踏踏实实地尽我们所能,默默地奉献我们的真心、我们的真爱!同时在润爱中我们和学生就能共同快乐成长!

第四篇:快乐阅读,幸福成长!

童年像一条船,装满了糖果,装满了玩具,装满了欢笑,也装满了快乐。童年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但《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

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期的俄国。阿廖沙是一个可怜的孩子,5岁时就失去了父亲,随着妈妈来到了外婆家居住。他经常遭人鄙视和凌辱,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脾气暴躁的外公经常把阿廖沙打得昏了过去;自私可恶的舅舅们经常和外公吵架;还有两个萨拉表哥,经常给阿廖沙出坏主意,让他挨打„„让阿廖沙感到很不开心。不过,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还有处处为自己着想的“好事情”等人,则让阿廖沙感到了一些温暖。后来,外婆和外公分了家,外婆和我搬到了继父的住所莫斯科,继父经常赌博,还在外面与别的女人相好,妈妈去世后,继父一点也不伤心。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甜水泡着,被金灿灿的钱堆着,吃香的,喝辣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们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这让大人们操心就足够了,还轮不到我们呢。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我们不再奢侈,不再浪费;我们开始为长辈着想,体谅他们;我们更应该开始满足自己的幸福生活。为了以后,为了将来,为了我们到“人间”的那一天。

童年是风,吹来朵朵天云;童年是云,化作新春的雨;童年是雨,滋润初生的花;童年是花,伴我暮看晚霞。童年这么美好,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吗?

姓名:龚雪瑶 年龄:11岁 性别:女 学校:崇实南校 年级:六(4)

地址: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龙泉湾巷50号 电话:13107145886

第五篇:快乐阅读助梦成长

在我们幼小时书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身边。莎

士比亚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 .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逛商店,商场的柜台上摆着

许多书,我随手拿了一本小说,看了几页,我书中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那本书叫《淘气包马小跳》,让我看的爱不释手!书中有好多好句。比如说: “我们班就像一个金鱼缸,鱼缸里养着五颜六色的鱼,每一条都像花一样漂亮。”等等,因而也激发了我读书的兴趣。我读完了那本书,让我还想在挑战其他的书。读书能使我体会快乐和有趣。渐渐地我的作文水品也提高了,这都是书带给我的。

读书是快乐的。“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书能引导我们与优秀的人为伍,使我们同它们进行情感上的交融……”随着一年年成长,我看书的范围也逐渐广泛。郑渊洁着的《皮皮鲁系列丛书》,我对里面的情节百看不厌;我被《夏洛的网》那只蜘蛛感动了;《鲁宾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宾逊不屈

不挠的精神鼓励我认真学习;《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机智勇敢的汤姆伴我成长。

我们要好读书,读好书,这样你就可以从书中找到无限的快乐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儿家长会发言稿下一篇:阅读学生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