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有趣的汉字教案

2023-04-03

教案环节内容/特点身体表演与空间互动+理论讲解将“空间尺度、限定与围合方式、光线、材料、建造、场地、结构”等知识点的认知与训练综合地介入教学。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三年级有趣的汉字教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三年级有趣的汉字教案

有趣的汉字教案

活动名称:有趣的汉字(核心领域——语言) 执教:百灵鸟幼儿园

金依苓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尝试根据图画、象形字认读相对应的汉字。

2、感受汉字的有趣,知道文字对我们生活的重要。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有文字的相关经验; 物质准备:PPT;动画《36个字》截频影像;

山、火、刀、马等12个现代文字和象形文字以及底板。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生活中的一些标有汉字的照片,读读认认,简单说说汉字的用途

——我知道我们大班的小朋友可聪明了,已经认识了许多汉字,这一次呀我要考考你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都找到了哪些汉字?它们有什么用?

小结:原来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汉字,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汉字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很多的信息,而且还能提示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方便。

二、初步了解象形字的由来,感受象形字的有趣

1、了解汉字的由来 故事:仓颉造字

——既然大家都认为汉字是很有用的,那你们知道是谁发明了汉字?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让我们一起到故事里去找答案吧。(幼儿欣赏故事) 提问:文字是谁发明的?仓颉是怎么造字的?

小结:原来汉字是仓颉发明的,这种文字我们叫它象形字。猜猜为什么叫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跟物体的外形很像,是用简单的图案和符号来表示的)

2、象形文字与汉字

——我们的祖先很聪明,他们用图案和符号发明了文字,我这里还有许多象形文字,我们来猜猜是什么字?(PPT:鱼、龟、羊、雨) 提问:

(1)你觉得这个象形字会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看看这个象形字与这个汉字哪里最像?

(如:鱼的身体的田字就像是许多鱼鳞一样;龟字的上面就像是乌龟的脑袋,中间像它的重重的龟甲,下面像乌龟可爱的小尾巴;羊字上面的两点就像是羊的脑袋上两只尖尖的角;雨字下面的点就像是天上滴滴答答的小雨等)

(3)出示PPT,幼儿再次猜测象形字:月、云、火、口、鸟、门 ——刚才你们都猜得非常棒,我这里还有一个小魔方,里面有藏有许多字,你能用最快的速度说出数字几的方格里是什么汉字吗?

(5)游戏:象形字汉字对对碰 ①你们真不错,都能猜出和小魔方里的象形字相对应的现代汉字,这一次呀,要有难度了,小朋友愿意接受挑战吗?请你猜猜这些象形字表示哪些汉字?(幼儿操作桌面上的字板)

②告诉你们这些象形字还会表演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36个字部分视频) ③现代的汉字和古代的象形字有些什么区别?(现代的汉字简单,古代的象形字复杂) 小结:原来古时候的人根据物体的外部形状发明创造了象形文字,它是我们中国最早的文字,后来人们为了规范、方便,就把字变得简单,也就是现在我们使用的汉字了。

三、结束

——其实在我们生活还有很多有趣的汉字,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找一找,到时我们再来一起交流分享。

点评:

本次活动教师无论是选择的内容还是材料的提供都非常适合大班孩子,虽然是异地教学,但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对教案的演绎和整体节奏的把控都是很到位的,能够通过师幼互动不断激发孩子主动表达的欲望,建议教师在第二环节的PPT展示上,可以将一些象形文字集体出现,让幼儿自由选择并进行猜想,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能够给不同能力的孩子以挑战。

评析人:蓝贝壳幼儿园 陆天星

培训编号1041898

手机 13817310719

第二篇:《有趣的汉字》教案

教学目标:

1、开展“有趣的汉字”综合性学习,通过了解字谜与汉字谐音的特点,感受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和神奇,

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习制定活动计划,培养探究合作意识。

3、阅读相关资料,查找更多与字谜、谐音有关的资料。 教学重点: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习写活动计划。 教学难点:体会汉字的丰富有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打开书第76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揭示内容.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节课的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去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吧!

二、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第78~79页,让我们共同学习“阅读材料1—2”,一起遨游汉字王国!

(一)猜字谜

1.激趣:现在,我们来到汉字王国的第一个大关卡:字谜。同学们,你们知道字谜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老师适当做出引导。得出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根据汉字独特的结构和读音所创设的。其中包括字谜、画谜、事谜、物谜等等) 教师:现在我们对于字谜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今天我们就要领悟一下谜语的独特魅力。

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来猜一猜78页的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6)林 杜 刘 孟

5.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字谜,5-6是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老师也布置了大家回家搜集字谜。现在我们进行小组间的比赛,看哪个小组猜出的字谜最多!规则是这样的:每个小组轮流讲述自己搜集的字谜,其他人猜。但是一定要注意要等我喊开始的时候才举手回答,哪个小组举手最快就让那个小组回答,其他人不准提醒和讨论,否则就会倒扣小组的成绩。做好准备了吗?我们的猜字谜比赛正式开始了!

(二)有趣的谐音

教师过渡:好了,刚刚我们进行了字谜的小组比赛,比赛真是太激烈了。你们所说的一些谜语连老师都没有听过呢!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阅读材料“有趣的谐音”。首先听老师讲一个故事:

1、故事激趣,了解谐音:

(1)出示故事: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把“枇杷”错写成了“琵琶”。县官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 ,只恨当年一字差!”有个客人应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2)小组讨论:想想这个故事说明了汉字的哪个问题?(交流) (汉字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笑话)

B、教师:是啊,汉字不能随便用。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汉字的用法,不要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闹出笑话。

(3)故事运用了什么?你们知道什么是谐音吗?(谐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它有着双关语义,既富有幽默色彩,又饱含哲理,余味无穷。)

(4)读对话,体会谐音的有趣。

2、趣探不同形式的谐音:

(1)师:谐音生动、俏皮,老师刚刚讲的是笑话中的谐音,而我要求你们在课外搜集的歇后语也属于谐音的一种。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歇后语中的谐音吧!

(2)歇后语中的谐音:

A、一起读读书上的歇后语,引导发现答案中谐音字的妙处:

这几组歇后语巧妙利用了汉字的谐音,表达了与原句截然不同的意义,读起来生动、俏皮、耐人回味。现在,我们进行一次歇后语的交流大会。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的歇后语进行展示。

B、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歇后语,互相出题竞猜。

C、歇后语的运用:既然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有意思歇后语,那么有同学能用这些歇后语造句吗?

⑴ 华强是我们班的乒乓球高手,我与他比赛,只能是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⑵ 张兰上课不再迟到了,真是新鞋换旧鞋──改鞋(邪)归正。

学生自己说一句带歇后语的句子。

D、教师总结:歇后语幽默又有趣,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谐音的应用不止在歇后语上,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谐音。比如说古代的诗词中“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就是思念的思的谐音。最后,让老师给大家看一首古诗,你们从中看到了什么了吗?有哪位同学想要读一读?

三、总结拓展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有趣的汉字”这一板块,认识到了字谜与谐音两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定会感受到汉字的有趣。同学们在课外也可以继续搜集更多关于字谜与谐音有趣的故事,互相进行交流、比赛,将这种学习氛围延伸到课堂之外。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三篇:《有趣的汉字》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语文上册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

授课人:勐罕镇小学

段继坤 授课年级班级:五年级 35班 授课时间:2013年12日9月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勐罕镇小学

段继坤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根据这些建议的提示,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在本组的第一个板块“有趣的汉字”中,要求组织学生开展猜字谜的游戏,搜集有汉字谐音的歇后语、笑话;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起源。学习本组课文旨在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开展较长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为了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前要制定计划;活动结束后,要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每个版块后面有一些要求认读的生字,其中,第一板块后面就有10个字,要求学生结合阅读学会认读,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后集中认读。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些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汉字的一些相关特点,学会猜字谜的技巧。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

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有趣的汉字”第一部分阅读材料“1字谜七则”。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组教学,进行指导、点拨式教学。

(二)教学手段

集体积极探索,小组活动,师生互动,游戏式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世界上有一种古老的文字,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大家知道这种文字是什么吗?(生齐答:汉字)我们每天都在和汉字打交到,你们对汉字了解多少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汉字游戏——猜字谜。就让我们一起了解汉字,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吧!(板书:有趣的汉字)

(二)揭示新课内容——字谜。

1、导语: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们一定猜过不少的谜语吧?这些谜语的谜底有我们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东西,那么你们曾经猜过字谜吗?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走进猜字谜的乐园,一起去感受字谜的有趣和神

奇!

2、什么叫字谜呢?(师点击课件)

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

(三)活动——争分夺秒猜字谜

1、师制定比赛规则。

(1)全班分为两个队(妙语队和博学队) a.妙语队口号:妙语妙语,永创惊喜! b.博学队口号:博学博学,堪称一绝!

(2)师准备八则字谜,将八则字谜分为两组,每组四则,两队学生各猜四则,教师计时,用时最少一队获胜。

(3)师出示谜语之后让两队学生组内自由讨论,最终队各选出五名选手参赛。

(4)师对学生猜字谜的结果进行点评。

(5)在比赛过程中若有学生猜错,则该队在比赛用时基础上加时5秒。

(本活动旨在考查学生对五中猜字谜的方法的考查,加强学生对汉字的感知能力。)

五、学生活动

(一)齐喊口号,做好准备。

1、两队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高喊本对口号,以增强气势! 2,、师出示谜语后,两队积极展开讨论,以最快的速度讨论出谜底,同时选出参赛选手。

(二)争分夺秒,准确猜谜。

每队参赛选手在教师的指示下快速而准确地猜出字谜,为本队争取荣誉。

六、学法指导,课件设计

(一)学法指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以学生为主导,适时进行点拨,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有效学习。

(二)课件设计 争分夺秒猜字谜。

1、妙语队猜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

(2)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

(3)一百减一( ) (4)看图猜字( )

谜底:(1)日(2)立(3)白(4)休

2、博学队猜字谜

(1)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 (2)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 (3)上下串通( ) (4)看图猜字( )

谜底:(1)香(2)曼 (3)卡(4)斗

3、抢猜姓氏

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1)篮球运动员指了前面的两棵树。( )

(2)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土堆旁。( ) (3)武术运动员拿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 ) (4)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 ) 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谜底:(1)林 (2)杜 (3)刘 (4)孟

4、拓展研究 几种猜字谜的方法:

(1)离合法:拆开两字(或几字)各取一部分组成谜底。 例如:土上有竹林,土下有寸金。( ) (2)笔画交待法:抓住谜底的笔画特点交待 谜底。

例如: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 ) (3)增损法:给谜底增加或减少某些字的偏旁、部首,组成另外一个字或词。

例如:有火放鞭炮,有手来拥抱,有饭吃个饱,有脚赶紧跑。( ) 谜底:(1)等(2)府(3)包

5、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汉字的神奇,有趣,课后同学们应根据制定的活动计划,搜集查找,整理资料。在活动中真切感受汉字的

奇妙。

七、习题设计、板书设计

(一)习题设计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猜字谜的方法,那么请大家下去试着猜一下这几则字谜,下次上课我们一起交流。

1、冰上两点嫌它多,石头压水水爬坡。( )

2、给一半,留一半。( )

3、一字有六笔,笔笔是斜的。( )

4、打断念头。( )

5、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左右一起看,脚踏万里沙。(

6、翻身得自由。( ) 谜底:水泵 细 众 心 驼 甲

(二)板书设计 综合性学习 有趣的汉字 争分夺秒猜字谜

八、教后反思

)

第四篇:1.有趣的汉字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示、休、息、啦”13个字;会写“毛、笔、元、示、写、字、太”7个字。学习新偏旁“竹字头”、“秃宝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实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汉字的造字规律及表意功能。 4.图文结合,感受汉字的有趣性,掌握识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正确的书写生字。

难点: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课前准备:

1.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猜字

出示卡片。(甲骨文的“马”字)

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这是“马”)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文字。

2.出示教材P1中的图。

请你们看一幅图画,发现什么了?

(1)我发现图上有两个人在走,旁边的字像两个“人”字。 出示“从”叠在两个人身上。

(2)我看见一个小孩靠在树旁休息,旁边的字像一个人靠在树旁。我觉得那个字像“休息”的“休”。

3.板书课题(有趣的汉字)

4.读课题,说说“有趣”是什么意思。

二、读文识字

汉字怎么有趣?你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读课文、识字。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记住这个字。 (2)找找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看看课后生字表里的生字都认识了吗?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三.读课文,初步了解汉子的造字规律。 1.这课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告诉老师。

(四)

2.请四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些汉字怎么有趣? 3.小组交流,说说汉字怎么有趣。

4.集体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理解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读、议

一、二自然段,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 ①从第一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写字象画画。

②从第二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是用图画出事物的。

③简笔画演示“山、羊”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象形字很有趣。

④教师贴用图画出事物

⑤指导朗读

一、二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⑥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你们知道古人“用图画出事物”的还有哪些字?

(2)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了解会意字的造字规律。

①通过读、议学生知道有些意思画不出来的时候,古人就把两个字合在一起,造出一个新字。

②演示“鸣、休”的造字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会意字也很有趣。 ③教师贴把两个字合在一起

④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⑤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是这样造出来的? (3)小结谈话,齐读第四自然段。 (4)总结谈话,分角色朗读全文。

①通过元元和爷爷的对话,我们知道了两种有趣的造字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教师板书)

②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进一步感悟汉字的有趣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有趣的汉字,你有什么收获?你知道古人用什么方法造字?那我们一起去读课文吧。

二、学生自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毛”字。

(1)图片出示“毛”,让学生仔细观察“毛”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竖弯钩从竖中线的左边起笔。 (3)学生练习书写“毛”。 2.指导书写“笔”。

(1)出示实物毛笔。问:笔头、笔杆都是什么做的?然后图片出示“毛”“竹”。

(2)让学生说“笔”字怎么写?图片出示“笔”。上边竹字头,下边是毛,合在一起就是毛笔的“笔”。

(3)学习新偏旁“竹字头”。

出示“”,和“竹”比较,哪些笔画发生了什么变化?

(4)图片出示“毛”和“笔”,让学生观察“毛”和“笔”这两个字里的“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习书写“笔”字。3.指导书写“元、太、字、写、示”。 (1)学生自己观察字形。

(2)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把这几个字写好看。 ①“元”和“示”进行比较。

“元”字第二横稍微向右上斜一点,“竖弯钩”从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处稍向上一点起笔。

②“写”与“字”进行比较。

a“写”的偏旁是“秃宝盖”,提醒学生注意“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区别。

b“写”的第四笔是“竖折折钩”,注意这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字”的最后一笔收笔时向中线。靠拢 (4)学生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有趣的汉字 山

口+鸟=鸣

人+木=休

第五篇:三年级科学下册《有趣的磁铁》教案

鄌郚镇北鄌郚小学

丁彩玲

一、学习目标

1、能够利用器材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乐于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奥秘;意识到科学、技术和社会是有机结合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有磁性(能吸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有两个磁极,异极相吸、同极相斥等性质;知道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磁铁。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游戏鱼缸、钓竿、游戏小鱼(各种材料制的)多条。各种各样的磁铁(条形、环形、马蹄形、圆柱形、方形、不规则形等);橡皮、铁钉、铅笔、细铁丝、皮筋、薄铁片、木块、铁勺;小船;小车;水槽(盛少量水);泡沫塑料;抹布。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有些游戏不仅好玩,而且还藏着好多的秘密,今天我们一起做一个“钓鱼比赛”的小游戏,好吗?

师:我先把游戏的规则讲一下。每组选一个代表,比一比在相同的时间内谁钓的鱼最多!

请吊得多的同学给大家介绍经验。你是怎样把鱼钓上来的? (鱼钩是吸铁石做的,鱼身上有小铁钉,鱼钩一碰小鱼就吸上来了。)

师:哦!原来秘密藏在这里!吸铁石可以吸铁,吸铁石有一个科学的名字叫磁铁,磁铁吸铁的性质叫磁性。这节课我们就来玩一玩磁铁。板书课题:《有趣的磁铁》

(二)探究活动

1、认识磁铁

师:谁来说说你玩过的磁铁是什么样子的?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磁铁,请打开一号材料袋。仔细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后汇报)

师:为了有一个统一名字,我们把这种长条形的磁铁叫做“条形磁铁”,把这种弯弯的磁铁叫“蹄形磁铁”,把这种圆环形的磁铁叫“环形磁铁”。你们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磁铁上刷有两种颜色,还分别标有“S”、“N”两个不同的符号。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S”、“N”是磁铁的两个磁极,“S”又称南极,“N”又称北极,。

2、探究性质

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磁铁,它还有那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呢?下面我们来玩一玩磁铁,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好!请打开材料盒尽情的玩吧,注意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学生开始探究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适时加以引导。) 师:同学们玩磁铁时有那些发现?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谁想第一个把你的发现给大家说一说?让孩子们充分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帮助孩子们发现磁铁的下列性质:

(1)磁铁有指示南北的性质,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 (2)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3)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 (4)小铁钉还可以被磁化成小磁铁。

(三) 生活中的应用

1、 师:现代生活中,磁铁的用处非常广泛。你知道磁铁应用在那些方面吗?让孩子们找一找,然后共同交流。

2、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共同分享一下。(教师课件出示磁性围棋、磁性黑板、磁悬浮列车、司南等)

生活中好多物品都应用到了磁铁。瞧!手机套扣、磁性黑板、冰箱门„„都是应用磁铁的性质制成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磁悬浮列车,就是应用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设计制造的。行驶起来又快又平稳,给交通带来了便利。

3、磁铁不仅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广泛,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指示方向的仪器。

(四) 课堂评价 课后拓展

1、 师:通过交流我们对磁铁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生口答)同学们收获真不少!

2、师:对于磁铁,你还有什么疑问吗?科学的探究是无止境的,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上网、图书馆、动手实验)探索更多磁铁的秘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四年级阅读课教学总结下一篇:四年级语文教案沪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