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关系论文范文

2023-05-22

贸易关系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利用1986—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Johanso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贸易所产生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内日本对华累计直接投资和日本对华进出口之间存在长期关系,并日本对华累计直接投资对日本对华出口和进口产生不同的影响,且累计直接投资与日本对华出口之间存在格兰杰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从中得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中国进入“世界市场”时代的结论。

关键词:直接投资;中日贸易;协整检验;因果关系;世界市场

收稿日期:2011-10-29

作者简介:李圣华(1972-),男(朝鲜族),吉林和龙人,副教授,博士,从事直接投资、中日经济研究;朴银哲(1970-),男(朝鲜族),吉林图们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引言

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持续发展,到了2010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对外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大量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表明中国与世界各国(地区)的经济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其中,作为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日两国在贸易、投资等各个领域的联系不断加强,中日双边贸易关系已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日本成为主要的对华直接投资国。

中日贸易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1973年仅为2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在2006年达到2 000亿美元,到了2010年突破了3 000亿美元大关。中日双边贸易的扩大不仅体现在量的扩大,也体现在贸易结构的变化上。目前,日本对中出口是以中间产品为主,中国对日出口是以最终产品为主,但近年来中国对日中间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从产品别双边贸易来看,一般机械和电器机器的比重很高,很明显已经发生从垂直分工转变到水平分工。日本曾经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如今成为仅次于EU、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国,而中国现在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说明中日相互依赖关系随着经济发展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日本在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为背景,开始进行对华直接投资。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先后经过三次对华投资高潮,2005年达到迄今为止的最高峰65.3亿美元,2010年的对华直接投资额为42.4亿美元,近年来的特征是契约件数逐渐减少,但投资额稳步增长。日本现在是仅次于香港、维尔京群岛、新加坡的主要对华直接投资国。

关于中日之间的经贸关系,已有国内外很多文献研究有关中日双边贸易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国内文献当中,如关雪凌、肖平(2008)利用贸易结合度系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的研究结果表明,中日在比较优势上存在明显差异,且两国之间贸易在进出口方面均具有互补性。许培源、汤静(2009)的实证研究表明,中日贸易已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是一种含有某些水平分工因素的高级形态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证实了中日产业内贸易具有明显的梯度特点。王洪庆(2006)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在华制造业累计直接投资对中日贸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除纺织业外的其他制造业的直接投资存量对各行的进出口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乔雯、杨平、易法海(2008)的实证结果表明,对日农产品出口、从日农产品进口和贸易总量与日本对华农业直接投资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互补关系,且直接投资对农产品具有长期因果关系,但直接投资和对日农产品出口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日本文献中,如西中淳哉(2006)研究结果表明中日贸易互补性较强,特别是在中间产品的贸易上互补性更为显著。且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贸易规模的扩大有着密切的联系。石塚明徳等(2006)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税率对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很大,汇率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深尾京司(2003)指出中日之间产业内贸易很活跃,而且海外市场占有率高的出口主导产业主要进行对外投资。坂田幹男(2009)研究结果表明,中日美之间已形成日本提供中间产品,中国进行加工,并最终出口到美国的三角国际分工关系。

基于以上的分析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日贸易结构和部分行业的分析,实证分析主要采用FDI的流量数据,采用存量数据的分析很少。并且缺乏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对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日贸易进行协整分析的文献。本文通过选取1986—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重点探讨日本对华累计直接投资与中日贸易之间的关系。

一、 分析步骤

1.建立模型。本文主要分析日本对华累计直接投资对中日贸易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建立进出口模型探讨FDI对进出口的影响。标准的进出口模型是由出口额或进口额为被解释变量(详见李圣华(2008)),且相应的解释变量是相对价格(国内和外国价格之比)和经济规模(国内或外国GDP)。根据本文的目的,对标准进出口模型进行修正,将用日本对华累计直接投资额(SFDI)来取代经济规模,相对价格由出口额(EX)或进口额(IM)来代替。由出口额或进口额来代替相对价格的原因是,目前日本对华主要出口中间产品,从中国进口最终产品,而且在一般机械和电器机器等行业上已经出现有垂直分工转移到水平分工。所以分析进口的时候要考虑出口的影响,分析出口的时候也要考虑进口的影响。因为本文选取的数据是日本的对华进出口统计数据,所以严格来讲本文建立的模型是日本的进出口模型。在理论上日本的对华出口就是中国的对日进口,日本的进口是中国的对日出口,因此研究其一就可。本文采用的模型按如下形式来表示,公式(1)是出口模型,公式(2)是进口模型,L表示取自然对数,且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都有正的影响。

LEXt=F(LIMt,LSFDIt) (1)

LIMt=H(LEXt,LSFDIt) (2)

2.单位根检验。当时间序列含有单位根时,它就是一个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如果利用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做分析,就会引起虚假回归的发生。当时间序列平稳时,外部冲击产生的影响是一时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外部冲击产生的影响会消失,序列回到长期的平均水准。本文采用增广ADF检验,对所有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3.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关系。协整是对非平稳时间变量长期关系的统计描述,非平稳变量间存在的长期稳定的关系称作协整关系。如果一个非平稳的序列取一阶差分之后变平稳,则称该序列是一阶单整序列,记为I(1)。经过d次差分之后才能平稳的序列称作d阶单证序列,记为I(d)。时间序列具有相同的单整次数是序列之间存在协整性的必要条件。时间序列的单整次数相同,说明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表示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若N各时间序列存在协整关系,则非均衡误差必然是I(0)。本文采用Johanson协整检验,分析上述建立的模型到底存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基于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最后根据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检验变量之间的格兰杰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4.数据来源。本文选取的数据来源为日本财务省的统计数据库数据和中国商务部数据。日本对华出口额和进口额选取日本财务省的统计数据,1996年以后的数据是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提供的数据,单位为亿美元。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额采用中国商务部外资统计数据,单位为亿美元。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是从1986年开始,因此本文选取的样本区间为1986—2010年。文中的主要变量是日本对华出口额(EX)、日本从中国的进口额(IM)以及日本对华投资额(FDI),因直接投资的存量无法获取,因此,从1986年开始加总得累计直接投资额(SFDI),近似为直接投资存量。对上述变量取自然对数,分别记为LEX、LIM、LSFDI。

二、计量检验及分析结果

1.单位根检验。在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之前,用Eviews6.0对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变量的最佳滞后阶数根据AIC准则确定。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见表1),LEX、LIM和LSFDI统计量的值均大于显著水平10%的临界值,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而所有变量采取一阶差分之后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都是一阶单整I(1)序列,达到平稳状态。

2. 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1)协整检验。通过上单位根检验,发现所有变量是相同单整阶数的序列,变量之间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因此可以对模型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Johanson协整检验方法进行协整检验。在进行Johanson协整检验之前,首先需要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VAR模型的滞后期利用AIC、SC、LR等准则来选择最佳滞后期。由下页表2可以看出,滞后期为4的VAR模型最理想。之后对残差进行Q统计量检验、怀特检验和检验,结果表明各方程回归的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满足正态性。

因为协整检验是对无约束VAR模型进行协整约束后得到的,因此协整检验的VAR模型的滞后期确定为3。协整检验是从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开始逐步进行,在表3的检验中,

原假设r≤2的迹统计量为20.74,大于1%的临界值12.97,即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表示日本对华出口额、进口额和对华累计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三个协整关系。因为本文的目的是分析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两国贸易所产生的影响,所以只分析日本进出口模型的估计。经过标准化的协整关系由方程(3)和(4)来表示,分别表示出口模型和进口模型的估计结果。

lnEX=-4.3364+2.1442lnIM-0.6929lnSFDI (3)

(-0.3514) (0.0848) (-0.0496)

lnIM=1.9918+0.4593lnEX+0.3183lnSFDI (4)

(0.1147) (0.0197) (0.0123)

方程(3)和(4)中括号内的数字为相应系数的标准误差。在长期内进口和出口分别对出口和进口产生正的影响。比如在日本对中出口模型中日本从中国的进口增加1%,则对华出口增加2.1%;在进口模型中对华出口增加1%,则从中国的进口增加0.46%,且都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对中出口和进口之间存在互补性,符合目前日本对中主要出口中间产品,从中国主要进口最终产品的现状。但是累计直接投资SFDI对日本对华出口和进口的影响却完全相反,这也是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与其他文献中的结果截然不同的特点。在进口模型中SFDI对进口产生正的积极影响,符合理论上的符号条件。但在出口模型上SFDI对日本对华出口产生负的影响,说明累计直接投资的增加导致日本对华出口的下降。这似乎违背经济理论的结果到底说明什么问题呢?

我们需要打破常识性的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促进日本对中中间产品出口的这一观点。的确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促进了日本对华中间产品的出口,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在长期内,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从“世界工厂”逐渐转变到“世界市场”。外商对中国的投资从简单的加工贸易,逐步转移到瞄准中国国内市场的投资,而且采购零部件等问题上逐步实现了本地化。日本对华累计直接投资在长期内对日本对中出口产生负的影响,也是印证这种现象,说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也就是说以中国市场为目的的对华直接投资,它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围绕中国国内市场需求而进行,逐步脱离了加工贸易形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在中国生产和销售。近几年以利用廉价劳动力为主要目标的劳动密集型外企纷纷出中国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以中国市场为目标的投资和金融等领域的投资增加。把这些问题结合起来分析的话,能够说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长期内对日本对华出口产生负的影响的原因。通过协整检验发现,日本对华累计直接投资对日本的对华进出口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不同。从中分析到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针对中国国内市场的直接投资的增加,预示着中国的“世界市场”时代的来临。

(2)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上述协整检验我们确认了日本对华出口额、进口额和累计直接投资之间存长期的关系。为了进一步了解各个变量之间的短期因果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变量之间的短期因果关系进行检验。

下页表4是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短期内日本对华出口和进口之间不存在格兰及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且累计直接投资(SFDI)和日本从中国的进口之间也不存在格兰杰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在短期内相互之间互不影响。但是在5%的显著水平上SFDI和日本对华出口之间存在双方向的格兰杰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说明在短期内投资的增加促进出口的扩大,且出口的增也促进直接投资的扩大。在仅限于累计直接投资和出口方面关系上看,这与上面的长期协整分析结果不同。也就是意味着累计直接投资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出口产生正的影响,之后就转向产生负的影响。

结论

本文对日本对华累计直接投资与日本对华进出口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步骤依次是建立进出口模型、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计量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 建立进出口模型之后,对各个经济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取自然对数的时间序列变量存在单位根,但对此取一阶差分之后变成平稳序列,因此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的结果是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日本对华出口和进口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但是日本对华SFDI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正好相反,SFDI对日本从中国的进口产生正的影响,对日本对华出口产生负的影响。(2)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在短期内SFDI和进口之间不存在格兰杰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但SFDI和对华出口之间存在双方向的格兰杰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以上结果综合起来看,SFDI在长期内对日本从中国的进口产生正的积极影响,这符合中日贸易的现状。即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促进了日本对华出口(主要是中间产品),对华出口的增加引起从中国的进口(主要是最终产品)增加。但累计直接投资对日本对华出口产生负的影响,这似乎违背相关经济理论。因为本文利用的直接投资变量选择存量意义上的累计直接投资变量,而不是简单的流量意义上的FDI,可能这种选择导致了本文的结论与其他文献的研究完全相反的结果。但是正因为采取累计直接投资变量,我们总结出了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的这一结果。这表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从以前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加工贸易的阶段,逐步上升至重视中国市场的层面上来,对华投资的结构和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中也能推测随着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结构和目的发生了巨大变化,预示着中国“世界市场”时代的来临。以中国市场为目的的大量外商直接投资的涌入,意味着拥有独有先进技术的大批外资企业的到来,中国国内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也会将激励中国企业创新新技术的能力。

当然,本文在研究中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累计直接投资变量的选择上应扣除折旧和直接投资送回国内的投资回报等因素,因无法获取这些信息,直接把简单加总起来的投资额视为累计直接投资额。还有进出口模型应包含相对价格项,因中国进出口的数量指数和价格指数无法获取,用进出口额来分别在进出口模型中替代使用。所以,当具体的统计数据收集后,再利用行业别直接投资和进出口数据来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将成为今后研究的基本方向。

参考文献:

[1] 关雪凌,肖平.中日贸易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8,(5):34-39.

[2] 许培源,汤静.中日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9,(10):22-28.

[3] 王洪庆.日本在华直接投资对中日贸易的影响:基于制造业行业的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6,(5):40-45.

[4] 乔雯,杨平,易法海.日本对华农业直接投资与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关系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2):74-79.

[5] 张宗斌,于洪波.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3):65-70.

[6] 西中淳哉.中国経済の現状と日中貿易構造[J].経済政策研究:第2号,2006,(3):5-29.

[7] 石塚明徳,澤村帝我,原麻美,八塚正晃.日本の対中直接投資の決定要因——日中経済協力の試金石,ISFJ政策フオ?蔟ラ2005発

表論文 Dec.2005:1-24.

[8] 深尾京司.日本と中国の貿易·産業構造から見た今後の展望[J].開発金融研究所報,2003,(1):88-104.

[9] 坂田幹男.中国経済の成長と東アジアの発展[M].ミネルヴア書房,2009:2-17.

[10] 延边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东北亚论丛:第1辑[G]//李圣华.直接投资对中国贸易的影响.香港:亚洲出版社,2008:214-223.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Japanese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on China-Japan Trade

LI Sheng-hua, PIAO Yin-zhe

(Postdoctoral of School of Economics of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China)

Key words: direct investment; China-Japan trade; Co-integration test; Granger-cause test; world market

[责任编辑 安世友]

贸易关系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中韩自贸区谈判已全部完成,标志中韩双边贸易进入发展新阶段。本文分析了2011—2014年中韩货物贸易发展规模、主要进出口商品占比,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IIT)、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对主要进出口商品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中韩货物贸易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韩 货物贸易 竞争优势

一、引言

中韩两国于1992年建交,当年贸易交易额是50.28亿美元,2014年交易额达2354亿美元,是1992年的46.8倍。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和进出口国。韩国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第三大出口国和第一大进口国。

1992—2004年,中韩从科技、能源渔业等方面签署了多项双边协定。2004年,中韩正式启动中韩自由贸易区(FTA)民间研究;2006年,启动中韩FTA官产学研究,截至2010年共进行了5次研究会议,2012年启动了双方谈判交换意见,同年启动了由日本加入的中日韩FTA谈判。2015年6月1日中韩贸自贸协定正式签署。

二、中韩两国货物贸易差额比较分析

本文以2011—2014年为研究对象,主要因为这期间恰是双方启动谈判交换意见到自由贸易协定完成草签,这也是中韩两国货物贸易的过渡期,其经验规律对中韩两国下一步货物贸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对韩国出口额呈增长趋势,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例稳步上升,占韩国进口总额的比例基本平稳。2011—2014年,中国对韩国出口额分别是864.3亿美元、807.8亿美元、830.5亿美元、900.75亿美元,占韩国进口总额的16.5%、15.6%、16.1%和17.1%,占中国出口额度的6.85%、6.89%、8.02%和8.34%。比对韩国出口第二的日本高14.6、3.2、4.5、6.9个百分点。

据韩国海关统计,韩国对中国的出口额稳定增长,占韩国出口和中国进口比例实现双升。2011—2014年,韩国对中国出口额分别是1342.1亿美元、1343.3亿美元、1458.7亿美元、1453.3亿美元,分别占韩国出口总额的24.1%、24.5%、26.1%、25.4%,比韩国出口第二美国分别高14.3、13.8、15和13.1百分点。占中国进口总额的3.69%、3.66%、4.05%和4.74%。

1、从韩进口前十大产品种类稳定,机电产品占从韩进口总额比例显著提升

2014年相对2011年,中国从韩国进口产品的前十类产品未发生变化,从韩国进口前十类产品总额占中国从韩国进口总额的比例相对稳定,只有0.2个百分点。产品类别排名相对稳定,除矿产品由第六位升至第四位外,其他相对位置未变化。前十类产品各自占比均有变化,最大是机电产品,由2011年的37.3%上升至45.4%。

2、对韩出口前十大产品种类发生变化,但是各类产品占比相对稳定

2014年相对2011年,中国对韩国出口产品前十类产品有变化,增加了第4类(食品、饮料、烟草),剔除了第5类(矿产品)。对韩出口前十类产品总额占中国对韩国出口总额的比例相对稳定,只有0.3个百分点。产品类别排名变化较大,除前五类产品排名位置未变外,后五类产品排名绝对和相对位置均变化。前十类各自变动范围不大,占比变动最大是1.9百分点的机电产品。

三、中韩两国主要贸易产品的竞争力分析

1、中韩两国主要进出口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不高

本文采用通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IIT)衡量中韩两国之间出口前10类产品的贸易程度。IIT计算公式为:

T=[1-|X-M|/(X+M)]×100

该公式中,X和M分别表示两国间同一类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T=0表示两国没有发生产业内贸易,T=100表示两国产业内贸易程度高。本文选取研究对象为2014年中韩两国进出口额前10类贸易产品,其中9类贸易产品是相同的,只有第5类和第13类不同。因此选择11类贸易产品。数据选取中韩两国之间2011—2014年的年度进出口数据,具体IIT指数见表2。

从表2可看出,除第7类、第5类和第13类外,其他类别产品的IIT值比较低,这说明中韩两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

2、中韩两国主要进口产品竞争优势分析

贸易竞争指数(TC)是衡量某国产品或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有效指标。TC计算公式为:

TC=(X-M)/(X+M)

该公式中,X和M分别某国在世界范围进口额和出口额。TC取值区间为[-1,1],TC值越大,标明该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更具竞争优势。本文选取2014年中韩两国在世界范围进出口年度数据计算,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知,中国相对韩国,在第11类、第20类、第13类和第4类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韩国相对中国,在第7类、第18类、第17类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中韩两国在第16类、第6类等方面相互竞争优势不明显。

四、政策建议

1、加强贸易协议落实,创造良好外贸环境

中韩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但具体运作中仍需要磨合。因此,要通过加强战略规划引导,突出贸易协定,细化落实措施、减少政府管理审批、提高市场运作等方式,进一步营造良好双边自由贸易环境,促进双方资本、人员、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将协议内容落在实际行动上。

2、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要通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技术研发等工作,加快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对韩比较优势,增强在韩市场竞争力,逐步减少中国贱金属及制品等低附加值初级产品出口,逐渐增加机电产品、光学医疗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同时,加强与韩交流,合理划分体系内分工,最大程度降低贸易冲突争端,实现贸易共赢。

3、加强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

目前,90%左右中韩贸易需要海运实现,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港口建设,提高港口货物吞吐量,发挥海运量大价低优势;增设中韩新航线,满足人员货物对实效需求。同时要以“互联网+”带动信息资源和公共服务提升,加强法律、韩语、金融等专业服务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为中韩贸易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4、强化金融合作,突出人民币贸易结算优势

充分利用好中国青岛、烟台等沿海城市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强与韩国金融机构交流沟通,进一步在韩国增设中资银行分支机构,降低获取贷款和贸易融资的难度,降低融资成本,促进扩大双方贸易规模。同时,拓宽人民币在韩使用渠道,提高人民币贸易使用占比,降低双方以第三方货币计价结算的汇率风险和成本。

【参考文献】

[1] 王元彬、郑学党:中韩农产品贸易增长特质及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4(7).

(责任编辑:陈丹)

贸易关系论文范文第3篇

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的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水平,对于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来说非常重要。同时,随着中国国际贸易的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国际物流也存在许多的弊端,不完善。相对于其他发展国家来说,中国的国际物流数平台相对于薄弱。所以我们应当更加重视起来并且找到更好的方式去完善去解决。在“一带一路”新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国际贸易有了新的进步,出口额也有了巨大的增长。但相对于国际物流来说,其自身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一些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参与度不高,甚至有一些物流企业还没有参与进来。整体来说,中国的国际物流运营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下。那么如何正确处理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为了当下我们国家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各个物流企业应该重视的问题。

二、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国际贸易能够拉动国际物流

随着中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国际贸易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大大拉动了国际物流的发展。那什么是国际物流?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的扩展,它不仅仅满足于国内的发展更是像国外地区不断的扩散,增大了流通范围,同时也成为了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保障。实质上来说,国际物流就是因国际贸易而存在的,他为国际贸易而服务,所以如果没有国际贸易的话,那么国际物流也将不复存在。

(二)国际物流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国际贸易的发展

所谓的物流技术是指物流企业中知识理论,还有设备设施配置和工艺等的总称。当国际贸易大力发展的时候,所需的国际物流也要跟上脚步,对于国际物流来说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国际贸易市场竞争激烈,所以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降低我们的成本,不仅是原材料的价格,订单的成本还需要大大降低我们运输的成本。所以在国际贸易的发展影响下国际物流技术有了新的挑战,这也促使国际物流有更大的创新和发展。

(三)国际物流能够支撑国际贸易

国际物流的快速发展对国际贸易有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因为在任何一个国家国际贸易的发展,必须要完善和健全的国际物流体系作为保障。在国际贸易发展较强的国家,都是十分重视国际物流的体系建设的,因而也进一步更加完善国际物流体系。从整体来说,我国国际物流进入了一个发展十分迅速的阶段,但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国际物流体系还是比较薄弱的,整体发展相对较为滞后。以此我们要更加重视国际物流这一体系,努力推动两者的发展关系,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物流的竞争力。总之,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于国际物流大大小小的方面都有着相应的影响。在国际贸易的推动下,国际物流在各个方面也将取得新的突破。

三、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关系的协调

针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想要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皆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我们应该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协调,相互协调,相互支撑,从而促进两者之间更加长远的和谐发展。具体来说,从以下方面为入手点。

首先,我们应该制定出合理的政策。家有家法,国有国规,从国际贸易发展的一开始我们就应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政策以供各个企业可以依照。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两者之间产生不良的影响,我们可以从政策方面考虑,以现有的一些政策作为参考,从而为两者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其次,我们现在任务就是大力发展国际贸易。相对于其他外贸发达的国家而言,中国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相对于落后和薄弱,国际物流的一些技术也相对于比较滞后,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借助一切有利条件去发展我们的国际贸易,另外在发展国际贸易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不断地实践去完善我们的国际物流系统,除了自我发展,还要有良好的借鉴,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去完善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关系。

有效去实施风险预警及防控。在我们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自身问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当发展过快或者在其他一些外在条件的加持下,这些缺陷和不足很有可能会造成较大的风险和危机,所以当我们国家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风险预警和风险防控的能力,从而大大减少在此期间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为两者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经济化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中如何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

(一)抓住发展机遇

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二者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有着共同发展的目标,在我国实行“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应当借此来加强与各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抓住多方面的发展机遇,互利共生。同时也借“一带一路”的便利,来为国际间的交流提供必要的条件,尤其是在国内经济发展较弱的地区,可以借此抓住发展的机遇,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促进国际贸易和物流之间的协同发展。

(二)创造新的环境

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环境也是有着一定的要求的,营造创新环境的方法有多个方面,首先我们可以改变传统上过于局限的物流方式,现在运输方式多种多样,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形式来发展出更为便捷的方式,在一些交通设施不太发达的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可以利用多样的运输方式来实现国际物流的全覆盖,促进国家间的贸易。其次现在物流信息不断发展进步,物流行业展现出来的综合实力愈加强大,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来强化物流体系,信息时代有许多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强化自身,才能保证发展,才能促进国际贸易。

(三)强化国际交流

在当前的全球经济格局下,各国之间的贸易竞争非常激烈,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取得发展,就要让国内的企业努力适应国际间的贸易环境,同时将物流体系纳入到国际贸易中。在不断地去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环境时,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完善物流系统,进一步去适应国际化的发展形势,促进国际贸易国家们之间的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们国家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系统更加强化。同时我们要增强与周边各国之间的友谊,提倡和平共处原则,从而保证外贸商品的质量和物流效率,通过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

(四)完善互动发展

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来说,完善互动发展政策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只有不断的健全完善相关体系,促进国际之间的友好交流,这样才可以使其获得良好的发展。国家和政府也应该为此出台相关的政策以保证并推动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发展,使其具有完备的政策体系,得以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现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沿线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各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在不断加深,国家应该就此将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体系进行整合,采取有效的方法推动发展。

(五)推动国际贸易和物流的创新

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取得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和物流的过程中,创新也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二者的竞争力不断加强,在国际上取得一定的地位。国际物流对于国际贸易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就要求国际物流在未来一定要不断改进自身,才能起到支撑国际贸易的作用,二者之间的互动功能才会更加强大。因此一些国内企业可以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以这种方式来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自身的创新性变革。另外国际物流行业可以加强模式的创新,让自身由运输型向服务型逐渐转换,同时着眼于成本方面,努力构建出完整的国际物流管理体系,降低成本,让国际贸易的成本也可以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协同发展。

结束语:

由此看来,各个国家的国际物流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贸易大力发展,取得良好的进步时,国际物流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国际贸易创造了各种便利条件。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国际物流的大力支持和创造的良好环境,但如果国际物流的发展跟不上国际贸易发展的步伐,那也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因此,除了我们有良好的政策支持,我们更要平衡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只有两者相互进步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在国际贸易市场众多的国家中脱颖而出,屹立不倒。

摘要:国际物流是针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他们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但因为中国的国际物流发展得比较晚,所以对于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之间相互发展的机制还不算成熟,在某些方面国际物流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也同时制约了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所以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下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更好地理解的同时也更容易从整体入手,大力推动中国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可.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相互促进关系研究[J].中国商论,2029(01):71-72.

贸易关系论文范文第4篇

概念解释

何谓“新型大国关系”?按照中方的说法,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按照美方的说法,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是以“新答案”解决“老问题”。尽管双方

并未使用相同的概念,两国学术界尚未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双方对其理解和期待也不尽相同,但双方业内已存在的基本共识在于:21世纪的中美关系必须避免大国对抗和零和博弈的历史覆辙,切实走出一条新路。

发展历程 理念酝酿

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中美两国元首就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2012年2月,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期间,就如何落实两国元首共识,进一步提出要构建“前无古人,但后启来者”的新型大国关系倡议。紧接着,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和平研究所、美国海军学院先后发表两次重要讲话,同样提到“中国不是苏联”、“中美不应走向冷战”,中美要建立一种“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最佳平衡”的大国关系,“而这是没有先例可循的”。奥巴马总统也多次表示,中国的崛起有利于美国,正如美国的繁荣有利于中国。中美两国高层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在当前时代,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破解历史上后兴大国与守成大国走向冲突这一难题的唯一选择。这是两国在全面总结40年关系正常化历史、冷静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局势后得出的重要结论。 高调推出

2012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此后,中美第三轮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墨西哥二十国集团会议期间的“胡奥会”以及最近东盟地区论坛系列会议上的中美两国外长会谈,均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作为重要内容。这不仅彰显了中方的积极政治意愿,也体现了中美双方的默契与配合。 推进需求 创新思维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创新思维。40年前,中美发表《上海公报》是一个创举,《上海公报》在肯定双方共同点的同时,如实列出存在的分歧,确立了中美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当前,人类已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们的思想、政策、行动应该与时俱进,以创新的[1]

[2]思维、切实的行动,打破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突突突的传统逻辑,探索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大国关系的新路径。 相互信任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相互信任。我们这个星球有足够大的空间,应能容得下中美两国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开创了一条依靠中国人民勤劳智慧、通过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合作共赢实现发展的正确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始终不变的战略选择,是中国对全世界的郑重承诺。 平等互谅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平等互谅。中美两国国情不同,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一致。双方必须学会相互尊重,善于抓住“同”,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正确对待“异”,尊重和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对存在的分歧,应通过对话交流,增进理解,妥善处理,以免影响中美关系大局。 积极行动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积极行动。中国有句古话,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们要采取扎实有效的行动,把双方达成的各项共识落到实处,推动广泛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让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切实享受中美合作带来的好处。 厚植友谊

发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厚植友谊。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我们要积极推进两国社会各界交流交往,让更多人

成为中美友好合作的参与者、支持者。我高兴地得知,第三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将与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同时举行,期待第三轮磋商进一步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 三个问题 美国看待中国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新的重大外交理念,清晰描绘了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国家意志和基本国策,选择合作共赢成为中国发展国际关系的旗帜;与此同时,捍卫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核心利益,是中国的不二选择。这两点构成了中国外交战略的两大支柱,相互并不矛盾。 [3]美国国内对中国的未来一直存在所谓不确定性的质疑,美国据此对华搞所谓“两面下注”。用国强必霸的思维定式和两强必争的零和心态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是有害的,影响中美战略互信与良性互动,是要不得的。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遏制好,伙伴比对手好,理应成为双方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的共识。 美国“再平衡”战略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力推的“再平衡”战略将会在第二任期延续,并逐渐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特别是安全战略的基础。美国政府官方一再强调“再平衡”战略不针对中国,但连其国内舆论都无法真正相信。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再平衡”战略,亚太地区的军事安全因素突出,本地区对由此可能引发地区军备竞赛,导致国家关系更加复杂化,产生越来越深的疑虑。 美国需要反思其“再平衡”战略,不仅从美国全球战略的角度来把握,还要放到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内思考,认真想一想“再平衡”战略中哪些不利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哪些会增加中美战略互疑,哪些对美国利益会适得其反?美方能否这样做,美国总统奥巴马下周出访缅甸和泰国并出席东亚峰会,将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 发掘合作共赢潜力

实现合作共赢,是中美两国能够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诚然,中美外交战略目标和理念有很大不同,但两国间的共同利益又是广泛的,合作共赢是中美关系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合作共赢是建立在中美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也是积累两国战略互信的必要动力和方式。探讨中美合作共赢的潜力及其实现的条件和途径,并进而转化为中美两国的政策重点和具体计划,将帮助两国今后走好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路。专家看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中美双方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最迫切的是要在三个领域有所行动:第一要在亚太地区形成一个新的安全架构。在美国重返亚洲、中国逐渐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中美之间的关系以及亚洲各国的关系,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第二要在军事领域实现突破。新型大国关系最核心的内涵是双方和平共处,不发生军事冲突,而目前大国关系中军事关系严重滞后于政治和经济关系,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第三是要寻求在新的领域开展合作,比如网络安全、全球治理等,这些都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如果在这些方面中美不率先垂范,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就无从谈起。[5]

[4]

[4]

中评社北京7月26日电(评论员 王鸿刚)当前,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正日益成为中美两国政府高层的战略共识。今年2月,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期间提议,双方应努力“把两国合作伙伴关系塑造成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此前,戴秉国国务委员也在一些场合提到,中美必须“开创全球化时代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历史”。

今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此后,中美第三轮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墨西哥二十国集团会议期间的“胡奥会”以及最近东盟地区论坛系列会议上的中美两国外长会谈,均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作为重要内容。凡此不仅彰显了中方的积极政治意愿,也体现了中美双方的默契与配合。

何谓“新型大国关系”?按照中方的说法,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按照美方的说法,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是以“新答案”解决“老问题”。尽管双方并未使用相同的概念,两国学术界尚未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双方对其理解和期待也不尽相同,但双方业已存在的基本共识在于:21世纪的中美关系必须避免大国对抗和零和博弈的历史覆辙,切实走出一条新路。

对外战略的基础在国内。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也应首先看中美能否成为“新型大国”。长期以来,我们谈论“中美关系”,一般倾向于将重点落在“关系”二字上,而对“中美”两国本身的情况关注较少。这是因为我们以往的研究往往倾向于从战略层面观察和描述两国关系的总体结构和特点;或者假定两国内政基本固定,认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更多与两国政府战略选择的变化有关。

目前,这种状况有所变化。由于中美两国内部的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关系均在经历痛苦的再平衡,这一同步转型进程正越来越影响到两国之间的关系发展。由此推之,我们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也要首先关注两国能否成为“新型大国”。而且需要强调的是,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两家共同的事,光一家“新”还不够,两国都要对如何成为“新型大国”的重大问题予以思考。

从中国方面讲,要成为新型大国,就必须实现内部政通人和、对外广布仁义。这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着眼现实的合理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意。具体来说,所谓“政通”,就是紧密围绕涉及国家发展的根本大计,集中精力和资源,理顺各层次关系,解决各方面问题,真正实现国家富强和社会和谐,从而防止内部矛盾累积激化挤压决策者的施政空间,造成对外和对美政策扭曲变形、软硬失据。

所谓“人和”,在这一语境下,是指无论精英阶层还是普通民众,在采取何种大战略最符合中国根本利益这一问题上,应该有一个大体的共识。立足当下,就是对“和平发展”的大战略,各界应该尽可能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尽量避免出现政府与民间意志相悖、精英与大众思想分化的情况。

所谓“广布仁义”,则意味着中国在推进“走出去”战略、成为举足轻重的全球大国过程中,必须注重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不断累积国际信誉,避免被扣上“新殖民主义”或“专制帝国复兴”的帽子。因为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哪怕是很小的行为举动都可能造成很大的舆论影响。

从美国方面讲,如何成为“新型大国”,也是其决策者和战略界苦苦思考的问题。天之道,在损有余而补不足。美国自冷战结束成为一枝独秀、并自我加冕成为全球领导以来,其地位并非坚如盘石、一成不变。如何避免走上罗马帝国和大英帝国的老路,尽可能延长美国的霸权地位,是20多年来美国全球战略调整始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面对多极化的加速发展和非西方的群体崛起,面对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以及传统与非传统议题的相互交织,美国的战略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在转变。奥巴马上台后推出的“巧实力”战略和“多伙伴世界”构想,都可视作美国战略反思和观念转变的例证。虽说美国尚未决意要做“新型大国”,但形势的倒逼效应已经使美国不得不严肃地思考这一问题。

由此,我们至少可以有两点简要结论:一是中国的大战略应继续遵循由内而外的逻辑,切实做好自己的事,顺利度过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深水区,真正成为富强和谐的“新型大国”,也就为整个对外工作打下了牢固基础。

二是中国对美工作应大力加强主动性,建设性地引导美国决策者和战略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美国也朝着“新型大国”方向前进。如此以来,推动构建既利己也利人、既互利也互信、既双赢也多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就完全现实可期。

二、案例1: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 袁 鹏

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中美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12年年初习近平访美时提出:要把中美关系塑造成21世纪新型大国关系。如今,奥巴马连任,习近平当选中国新领导人,但新年伊始,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新的“国防授权法”,进一步明确《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涵盖钓鱼岛。这无疑给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投下了阴影。对此,国际舆论十分关注:中美关系今后究竟会怎样?两国能否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新”在何处

中美希望构建的新型大国关系,其“新”大体包含两重含义。

第一,这种新型关系不同于40年前、20 年前甚至10年前的中美关系。过去中美关系是“超—强关系”,即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与“多强”之一的中国的关系。而今天中美关系则更像“老大—老二的关系”,开始被真正赋予国际关系史上“权力转移”的特殊意义。与此同时,中美战略基础已经出现松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美具有共同对付苏联的战略基础,冷战结束后依靠全球化时代经济相互依存,“9·11”事件后两国则拥有反恐合作与经贸合作“双引擎”。而如今,反恐合作已难以支撑中美关系。更重要的是,美国大张旗鼓推动亚太“战略再平衡”,给中国周边安全与睦邻外交带来新挑战。

第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别于历史上其他大国关系。越来越多的美国政要和战略界人士已经认识到,中国不是前苏联,不寻求意识形态扩张和颠覆现有国际体系,因此中美不会重蹈美苏关系的覆辙。二战后美国同欧、日关系也保持了长时期的和平,但这种和平建立在美国对欧日的控制、彼此相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以及军事同盟基础上,而中国不可能放弃社会主义制度,也不太可能同美国结成战略同盟,因此也难以想象中美关系会像美欧、美日关系那样。可以说,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一条全新的道路,只能靠两国人民自己摸索、创造条件。

走“前无古人”之路并非不可能

今天的中美关系同41年前尼克松总统访华、34年前两国建交时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客观来看,目前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至少已经具备3个重要条件。

具备时代条件。当今时代的特点是“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世界出现了更多的力量中心,权力面临新一轮重新分配。经济相互依存给大国间的和平加上了重要的保障,国家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伤”。文化多样化要求各种文明相互借鉴与融合,能够与其他民族、种族的文化和谐共处。社会信息化为不同文明相互理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各国民众的共同心愿必然会推动政府在对外关系处理上超越传统的现实主义思维逻辑,朝着“和平、发展、合作”、“包容、借鉴、共赢”方向发展。

具备认知条件。首先,中国在发展不代表美国在衰落,美国在军事、科技、网络、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仍然遥遥领先。其次,中国的发展并未导致美国衰落,相反,它支撑着美国继续发展,中国的发展不会打破现有的国际体系框架。再次,两国在亚太地区不存在领土主权争端,各有优势难以互换和取代,不会形成所谓亚太两极和新冷战的局面。

具备沟通框架。这种沟通框架包含4大组成部分:高层对话机制、军事互信机制、地方交流机制和民间交流机制。目前,中美之间的沟通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并在不断完善,它必将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源源不断地注入正能量。

未来中美关系“路在脚下”

在总结过去 41 年中美关系成功经验和汲取现当代大国对抗教训的基础上,以下几点应成为未来着力的重点。

寻求新时期利益汇合点,一是重建符合两国利益的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G20 的合作是个好的开端,海、空、天、网等“全球公地”国际规则的建构则提供潜在合作空间,世界银行、IMF 等国际金融机制和体制的变革也有赖中美合作。二是完善新形势下中美经贸关系新格局。中国提出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同美国强调出口倍增、制造业回归看似正在改变既有经贸关系格局,实则蕴含新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机遇。比如,美国提出“出口倍增计划”,而中国提出未来 5 年进口 8 万亿美元商品,二者之间将形成新的互补关系,有助中美经贸关系在新的更高层次上互利共赢。三是着眼“共同问题”,增进战略协调。两国一些既有共同利益虽有所减少,但面临的全球性和区域性共同问题却日益增多,由“共同问题”牵引的战略协调不失为今后两国在战略安全领域合作的新增长点。

推进“中美+ X”三边外交,破解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难题。当今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深受“第三方”因素掣肘或捆绑。这些“第三方”或为美国盟国,或是中国友邦,且多处于中国周边敏感地带。长期以来,中国外交强调“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在中美关系与中邻关系间有所区分、分头推进。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美国因素已然深度卷入亚太地区,中、美、邻之间已成为必须始终联系起来加以考虑的有机整体。

继续韬光养晦,坚持苦练内功,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根本。中国虽快速发展,但离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有相当距离;美国虽遭遇困境,但综合国力优势与复苏潜力依然巨大,中美实力差距近中期难以实质性缩小。这意味着,克服自满情绪、坚持韬光养晦仍是战略必需。

随着中美实力的不断接近,两国都走到了一个“战略十字路口”:如果双方能够共同控制冲突、挖掘利益汇合点,就能够在新型大国关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果选择了战略对抗,两个文明巨人发生冲突,不仅会将各自多年的发展成果葬送,还会把世界拖进逐渐毁灭的深渊。

三、案例2: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应立足现实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短期内应当立足现状,着力于守住中美关系的底线和大局。理性分析中美关系背后的利益结构,把握这一结构变化的动态。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短期内应当立足现状,着力于守住中美关系的底线和大局。理性分析中美关系背后的利益结构,把握这一结构变化的动态。从长期看应推动中美关系从增量合作转向内生合作。 无可否认,当前的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中美两国实力超群,地位举足轻重,中美关系搞不好,世界不得安稳。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言,中美关系不仅应该“让两国人民放心”,也应该“让各国人民安心”;而之所以复杂,则是因为中美两国在历史文化、政治制度以及意识形态上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双方在诸多问题上看法相左甚至冲突。如何在矛盾中推动合作、在合作中化解矛盾,是中美双方面对的共同课题。

正是因为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中美两国官方乃至民间不断推出一系列概念,寻求定位中美关系的现状,规划中美关系的走向。从“建设性战略伙伴”到“建设性合作”,从“利益攸关方”到“战略再保证”,从 “大国政治的悲剧”到 “中美共治世界”,无一不是为中美关系提出的框架性蓝图。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提出,既是对当前中美关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展望;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前瞻价值。若论现实意义,当前的中美关系已然堪称某种程度上的新型大国关系,正如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所言,“2012年的美中关系课题已完全不同,它在世界国家历史上前所未有”;“我们在共同树立典范,力争在合作和竞争之间达到一种稳定和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这是前无古人的”;若论前瞻价值,伴随着中美两国实力对比的进一步变化,中美两国应该走出大国政治悲剧的怪圈。纵然前无古人,但应后启来者。有学者指出,中美之间走出新型大国关系,不仅要避免历史上大国政治的老路,也应该超越四十年来中美关系的实践。

要实现这一愿景,需要中美两国共同努力。而任何美好愿景的实现,都需要既超越现实,又立足于现实。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短期内应当立足现状,着力于守住中美关系的底线和大局。有学者指出,中美四十年来的外交实践,呈现出“斗而不破、和而不同、螺旋上升、起伏不定”的特征。如果说“斗”和“不同”涵盖了中美关系的部分现实,那么“和”与“不破”就是中美都需要恪守的底线。当前,中美两国均处在领导层更迭的关键时期:在美国方面,无论谁连任,国内经济问题都会当仁不让地成为新总统日程表中的重中之重;而在中国方面,新一届中国领导人也需要面对复杂的国内形势,推动改革,保持发展的任务依旧艰巨。未来的中美关系,将会更多地面临来自双方国内政治的压力甚至干扰,需要双方领导层运用政治智慧加以化解。胡锦涛主席提出的“相互理解,平等互谅”,意义正在与此。推动新型大国关系,两国都需要坚定“合则两利,斗则两害”的共识,以魄力和智慧提升两国关系。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理性分析中美关系背后的利益结构,把握这一结构变化的动态。当前,中美之间经贸金融深度捆绑,政治互动紧密,军事交流逐步开展,双边互动的利益结构十分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以经贸和金融关系为例,在贸易上,两国早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金融上,截至2012年1月中国拥有美国国债1.16万亿美元,占中国外汇储备总额的36%,占外国总共持有美国债的23%。这一局面的形成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全球化的客观规律使然,牵扯到中美两国国内的方方面面,值得两国决策层高度重视。全球化推动下的国际经济是一个动态过程,而随之导致的两国国内利益结构的变化会波及到国家间关系。今天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明天也有可能是双边摩擦的导火索。经贸问题事关两国人民切身利益,不妥善解决,就无从实现两国人民“厚植友谊”。这一局面要求两国高层理清中美互动的利益结构,明确利益冲突的爆发点,把握中美互动中利益结构的变化动态,纵横捭阖,防患于未然。理清结构,把握动态需要高层统筹,多部门协作。纵横捭阖、防患于未然,则需要高瞻远瞩,提纲挈领的大战略。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从长期看应推动中美关系从增量合作转向内生合作。纵观中美关系四十年的实践,中美两国化解矛盾的方式,往往是通过暂时规避现有矛盾,转而寻求新的合作增长点,以增量合作平衡矛盾,但矛盾事实上并未解决,部分深层次矛盾已经发酵,导致增量合作愈发难以为继。有学者指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美之间异质合作的可能性降低,同质竞争风险加大,中美迎头相撞的风险大大提高。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不仅要寻求超越传统意义上大国竞争的怪圈,也需要超越四十年来中美互动的外交实践。因而胡锦涛主席提出创新思维,落实到政策层面就要求超越增量合作的模式,转而寻求中美之间价值观的共同点,夯实战略互信的基础,推动增量合作向内生合作转变,进而建立中美关系的良性互动,真正实现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

贸易关系论文范文第5篇

一、当前阶段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一方面,国际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我国国际贸易的产业结构跟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持续优化。除此之外,我国国际贸易的布局日趋合理,外贸发展的产业格局开始凸显出独特的优势。

二、国际贸易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国际贸易能够促进提升区域经济总量

近些年来,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带动着我国区域经济向着更高水平发展和进步。根据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要想扩大经济规模,离不开居民消费和国内投资,更加离不开出口贸易的拉动。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国内的消费水平还比较有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居民消费对于国际的经济增长输出占比较少。因此,国际贸易作为刺激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发展国际贸易就是在促进区域经济总量的提高。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实施,我国中部、西部以及中西部的国际贸易总量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中西部的区域经济发展诸多受益。由此可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发展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国际贸易。

(二)国际贸易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分工专业化

随着国际市场发展态势的日益变化,单一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逐渐下降,这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区域经济的产业专业化分工对于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增加产品收益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角度来看,产业分工专业化的国家在经济竞争上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因此,国际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还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分工专业化。例如,近些年来,由于土地价值、劳动力价值等生产要素的价值不断增长,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要素逐渐体现出发展优势,刺激国际贸易快速发展起来,同时带动着该地区的区域经济活力不断提升。

(三)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牵动国际贸易发展

国际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带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和实施,东北工业基地的重新复苏和振兴、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我国经济总量逐年攀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成绩举世瞩目。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取得新突破。国际贸易从本质上来说,是促进商品和各种具有价值的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流通和分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能够牵动国际贸易的发展脚步,决定某些地区、某类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有的优势。

(四)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决定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

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在发展过程中,产品结构是由一国的产业结构所决定的,不同的国家在产业结构上有不同的特点,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配置、文化特色等因素存在相对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大相径庭。随着近些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国家贸易的产品结构也在持续的发展变化中。这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调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促进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加快区域经济产业分工细化

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发展区域经济首先要促进产业的专业化分工,让区域经济的产业分工不断细化。区域经济的产业分工细化程度大大影响国际贸易结构。加快区域经济的产业分工细化,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更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水平的进一步飞跃。因此,国家应当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市场的发展动向,根据国际市场的经济发展趋势来对国内的区域经济和国际贸易结构进行宏观调控。一方面,对于生产的技术和工艺应当不断革新,将粗放式的传统产业经营发展模式改进为按需生产的模式,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价值,同时适应国际市场对于产品的多样化要求,从而提高我国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促进国际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国家要加快区域经济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进一步促进产业分工细化。

(二)推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资源、环境等社会方面出现了各种新的问题,成为制约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推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工作是保持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实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增强我国经济的综合实力。当前阶段,我国的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生产技术、发展政策等相比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刺激区域经济活力、推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工作是实现区域经济与国际贸易协调发展的不二法门。

(三)促进国际贸易融资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一个国家的贸易融资能力很大程度上能够折射出这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实力,更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随着近些年来国际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大。但是随着区域经济与国际贸易之间的相互促进,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贸易融资能力还比较有限。因此,建立健全相对更加完备的贸易融资机制是实现多边贸易发展、促进跨国贸易合作的重要措施。同时,促进国际贸易融资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除此之外,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对外贸易的约束不能忽视,严格控制融资行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贸易摩擦。这是我国国际贸易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四)加强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和风险规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经济一体化程度大大加深,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和联系、合作日益密切。因此,在国际贸易的复杂环节中,任何一个国家出现金融危机、经济寒流状况,都会对整体的贸易带来严重的打击,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根据近些年来的国际贸易发展状况来看,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状况的发生,都为我国的国际贸易造成了负面影响,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受到波及,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促进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坚决不能够忽视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和风险规避。加强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和风险规避,必须要提高整体的金融危机意识,建立完善的金融风险评估方案和风险规避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区域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对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际贸易的发展形态,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国家想要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必须要积极发展国际贸易,保证国际贸易活力的同时,及时科学合理地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提高金融风险的控制,实现区域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共同进步。

摘要:经济发展是国之基础,是国家立足于国际的重要实力。纵观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日益发达,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骄人成绩,很大一部分都归功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以此为基础,本文从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着手,首先简要介绍了当前阶段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随后分析了国际贸易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探讨了促进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连俊华.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关系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经验数据[J].价格月刊,2018(11):37-44.

[2] 任蕾.农产品国际贸易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分析[J].农业经济,2018(01):127-128.

[3] 王弥.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17(15):161-162.

上一篇:贸易融资论文下一篇:中国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