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日记范文

2023-04-23

成长日记范文第1篇

小朋友成长日记(二)

转眼间,王颠颠已经跟着我一个月,在各方面都是有进步的:体重顺利增加了一倍多,每天挺着个小肚子跑来跑去能听懂自己的名字了,不过仅限于我喊他,叔叔似乎不行[;P]能够勇敢的对付吉娃娃型小狗,一只还行,两只就跑(说来真丢脸,他比吉娃娃大多了,不过他胆子一向小,脾气又好)成功克服肠胃不适,换了猫粮。(人家猫一个星期就能改,他愣是花了半个多月)王颠颠是不太叫的,搞的我妈一直认为他是哑巴[:L]但是!丫每天早上一大早会义无反顾大义凛然的踩在我身上,对我喵喵叫,然后就看我睡眼惺忪蓬头垢面的下床给他放猫粮。然后!半小时后等我刚睡熟丫又来喵喵叫,然后我又要下床去给他清理厕所,丫还会在边上监视,确定厕所干净了就会愉快的跳进去解决个人问题。再然后!你就别想听到他叫!王颠颠是贪玩的,平时不会鸟我。唯一愿意和我亲热就是想睡觉或者还没睡醒的时候,抓着我的手就一顿狂舔,舔一会儿不过瘾还会咬我几口,然后继续舔,然后repeat。话说今年春节王颠颠还是受了不少罪的。回杭州还好,自己开的车,可以活动活动。丫很坚强,能忍住不上厕所,最长记录达到9个小时,乖孩子!从杭州到徐州的活动,我妈作为送行人员把他装在一个小黑包里躲过了安检,那一夜真是受罪,估计是第一次坐火车,又不能出来,他一直在轻声的叫,不停的颠腾,搞得我一夜睡不了。从徐州回南京,托了人才把他带进去,这次就老实多了,估计有了经验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有在出站之后的出租车上不老实,估计是憋不住了,谁叫他上火车之前还在拼命的吃喝!总结经验:如果考不出驾照,自己开车,明年春节我哪里也不去了,就呆在南京过年,带着王颠颠过春运太折腾人了!最后,鉴于他从徐州回来太脏了,不好上镜,等洗过澡再上美照吧,先上个挺尸照,看看这小样! 美得开了花似的!

成长日记范文第2篇

hi,亲爱的文友们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核心用户,了解最近通知的一些事宜,特开此日志对通知事务进行统计,方便大家取阅查找哈。

(不断更新中。。。)

【爱文库】2012.11.02【核心团队测试任务第一期结果公布】 http://tieba.baidu.com/p/1958805098

【爱文库】2012.10.30【核心团队测试任务将于明天开始~!】 http://tieba.baidu.com/p/1953225218

【爱文库】2012.10.22 核心任务第二期开启! http://tieba.baidu.com/p/1937782067

【爱文库】2012.09.28 核心任务第一期 最终积分数公布 http://tieba.baidu.com/p/1889037439

【爱文库】2012.09.24 核心任务第一期 核心文友福利兑换专贴 http://tieba.baidu.com/p/1880891131

【爱文库】12.08.28[公告]◆欢迎加入文库核心用户团队◆

http://tieba.baidu.com/p/1823843700

成长日记范文第3篇

本片根据美国作家杰夫·金尼(Jeff Kinney)的同名畅销儿童系列读物改编。第一天升入初中的格雷·郝夫利(扎克瑞·戈登 Zachary Gordon 饰)忐忑不安,拼命想要突出表现成为班级年鉴中的明星。格雷的哥哥罗德里克(戴文·博斯蒂克 Devon Bostick 饰)给了他一堆不能这样也不能那样的忠告,他的好朋友罗利·杰佛森(罗伯特·卡普荣 Robert Capron 饰)却不以为然,继续沿用小学时那一套穿戴、用语、态度,让格雷十分头疼。格雷拒绝了女孩安琪(科洛·莫瑞兹 Chloe Moretz 饰)加入校报的邀请,拉着罗利加入了校安全巡逻队。在逃避万圣节得罪的三个小混混时格雷犯了错误,却又缺乏勇气承认,听任罗利替自己背了黑锅。后续事件的发展越来越糟,格雷在学校的受欢迎度直线掉落,就连他与罗利的友谊都岌岌可危……

主角格雷是个典型的早熟男孩,最典型的早熟特点就是过分关注自己的言行、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主角的死党罗利却是一个天真烂漫、表现真我的小胖墩。电影的主线,就是两个死党在进入初中后各种努力要成为年鉴中的明星。电影中用popular排名升降表直白地表现两个人的受欢迎程度,很明显地告诉观众,这部电影就是要比较一下到底模仿别人更受欢迎还是做自己更受欢迎。作为一部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答案很明显最后做自己的人人爱。

本来是准备把这部电影当喜剧看的,可是看到后半段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往常看儿童题材的喜剧,总是主角很傻很天真,然后真善美取得了胜利,一段和谐美好的童年时光,勾起了我们美好的回忆。但是这部电影不是这样的,因为它尝试勾起那些灰暗的童年回忆。看着这部电影,笑点也会笑的,但是心里总有个疙瘩卡着,每个人被勾起灰暗回忆的时候,总不会心甘情愿的。

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都和我一样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从最本初的我行我素到开始考虑是否要模仿别人修改自己,或早或晚吧。曾经尝试模仿别人得到很多关注,也曾经因为不能做真实的自己而感到辛苦;曾经因为做本真的自己后得到大家的认可而感到发自内心的喜悦,也曾因为一不留神说了“不经过大脑”的话而被人鄙夷后悔莫及。我们在模仿别人还是做自己的天平上摇来荡去,从童年摇摆到了少年、青年一直到中年。而中国模板式的教育,让我们这一代人如此趋同,天平应该是更偏向模仿别人吧。

其实我们并不在乎模仿别人和做自己哪个对、哪个不对,我们只在乎哪个对我们更好,心理上的和利益上的。作为一名习惯性考虑每个人感受的天秤座,我把真实的自己压抑了很久,甚至有些忘记了真实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留那么一段时间,把语言、行为上的禁忌、模仿抛到脑后,做一会儿真实的自己,就像格林童话里脱掉外衣的刺猬一样。虽然你的身上有刺,但是总有人愿意和你在一起的。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33分钟的时候,老师放了一部短片,主要讲了一个非常不受欢迎的人,被告知想要受欢迎就要做真实的自己,然后当众跳了一段华丽的舞蹈瞬间得到了众人的追捧。我个人觉得这个短片很有讽刺意味,几个演员夸张的表演更加突出了情节的非真实性:有几个人的本真是像热爱跳舞这么容易受欢迎的事情?这其中有几个人是真的能够跳到博得喝彩的?仅仅博得跳舞的喝彩,如果你的穿着不in,你的聊资不in又能popular多久?短片播放完之后,主角格雷内心独白说自己学到“it is awesome to be me(做自己很棒)”,而真实的世界是——做自己很爽,但是通常不酷。

虽然讲的是国外小孩上初中的事情,但是仍可以看到我们那段时期发生过的点滴。初中,一切都不像是小学那么简单,发育的重要阶段,对一切都有好奇,个性开始创建。喜欢当学生干部的,自此之后就一直高标准严要求;喜欢成为孩子王的,什么事情你都得拿主意;喜欢打小报告的,总是低调并行走于暗处;老好人和老实人,蛋定地把一切都当作浮云或者随波逐流般的活在别人的戏里。

电影里的小屁孩已经不简单了,当然,也许他们的教育方式好。有独立的思想,尽管显得欠考虑;有百折不挠的斗志,虽然一败再败;想想我们那会,恶作剧有成功的,但后来被发现被举报,到办公室或教导处惩戒;合起伙欺负过的同学,可不乏现在闯出一片天地的;因为抽烟、入三厅、群架甚至“涉黄”,被通知家长、通报批评、留校察看的...一切都过去了,我们到奔三的时候,大家都正经了,那还会聚众跑到黄河边抽个工字牌没有蒂的烟;那还敢泼女生一身水,趁人不注意掀裙子;那还有学山鸡在街边上混,你现在劫个道试试,还不知道谁抢谁!这次回去的时候见到一个同学,人都抱着娃,领着媳妇回家过年,想当年也是条“汉子”,突然从无忧无虑想到英雄暮年!

覺得這部劇說的是自己的青春一樣。在那樣的時期,我們總是以為自己成熟了,好像能像大人一樣,自己去成就一些未來。那是個渴望關注的年紀,然後我們就不停地注重自己的關注度,結構我們在不斷地改變中逐漸的失去了自我!我們總是想不斷地往上爬,可卻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跌下來,最可怕的是我們根本不知悔改,還以為自己做的是對的!不過人生有時真的很殘酷,一個不小心我們就失去了我們最重要的夥伴。

根据Jeff Kinney的畅销漫画书改编,讲述了一个聪明过头的名叫格雷格(Greg)的美国六年级生(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故事。《小屁孩日记》是一本完全写给小朋友的书,完全使用孩子的口吻,大人翻开就会发现孩子要比他们有创意的多。“小屁孩”格雷格小小年纪就作“恶”多端,他自私自大而又喜欢捉弄人,偶尔也会良心发现。他喜欢画画,原书中插画都是以格雷格在日记中涂鸦的方式呈现的。扎克瑞·戈登出演过《乔治亚法则》、《国家宝藏2》、《布鲁姆兄弟》以及电视剧《老爸老妈的浪漫史》等,还曾为动画片《马达加斯加2》的小长颈鹿配音。收起

自打上了初一,刚满10岁没多久的格瑞格(扎克瑞·戈登)就总是觉得自己的生活并不是那么的如意。父母总是用那种很让自己难堪的方式来爱自己,弟弟曼尼根本不听自己的话,而上高中的哥哥罗德里克(戴文·博斯蒂克饰)却总是欺负他和他的朋友,而他喜欢的女孩子却对自己有一搭没一搭的爱理不理……格瑞格觉得生活的一切都糟透了。

还好,有一群损友总是可以和他一切化解生活里那些大大小小的危机。在新学校里,格瑞格交上的第一个死党是有些肥胖但是心眼却很好的罗尼(罗伯特·卡普荣饰),格瑞格和罗尼一起玩WII,一起整蛊老师,一起追一个名叫帕蒂的女生,一起同仇敌忾的对付罗德里克……格瑞格把这些充满了奇思妙想奇思妙想的事儿,全都记在了自己的日记本里……

光看题目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去年法国的一部票房冠军《小淘气尼古拉》,确实也是相当地出彩。同样《小屁孩日记》,动漫式的开场如出一辙,简易但诙谐的画风很直接地将人们带入了一个青少年的世界。确切地说,应该是初一。可爱的小男主角咋一看,到有点像《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中的亚瑟,反正都是小正太的胚子,长大后不出意外都将是帅哥。他自己也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有关于未来的幻想基本都是功成名就的焦点人物。然而不管怎么样,首先都得长大了再说,摆在面前的就是人生必须逾越的第一道门槛:初中。

“说句心里话,我觉得开办初中也许是最愚蠢的主意了。硬是要把我这样还没进入发育期的人和长满胡子的人安排在同一所学校。”尽管这是Greg的真实心声,但怎么也得硬着头皮挺过去。万事开头难,要真的仅仅只是开头,说不定之后的日子会很顺畅。美国类似的青春校园成长剧,个人也看了不少,往往也是通篇一个模式。从如履薄冰地小心谨慎融入进集体;到受尽各种欺负,遭受各种挫折;当自觉连世界仿佛都抛弃了自己的时候,一件小事突然扭转乾坤;最终,前嫌涣然冰释,从此快乐地生活下去。《小屁孩日记》也是万变不离其宗,循规蹈矩地走着老路子。既然如此,那看点何在?其实题目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正所谓“小屁孩”,早已把年龄段在潜意识里定义好了。一群孩子在荧幕上耍蒙太奇,要做多少挑刺、批判的工作,实在也是狠不下心来。姑且就一起回到过去好了,回到我们那无知无忌,“痛”并快乐着的童年。

本片在桥段设计方面还是颇具精良的,好些个桥段可以拿出来晒晒。尤其是“Cheese Touch”(碰奶酪),反正我看的时候是笑翻了,够绝的思绪。叙述者还是一个英语口语极其不标准,满口未知腔调(貌似是墨西哥)的小盆友,不服不行。顺着音乐下去,有点周星驰经典无厘头式的招牌,既喜感又亲切。其实回想起我初中的时候,那生活可真没这么丰富多彩,整天学习啊学习。拿什么拯救你,万恶的应试教育。文化之间的疏离感,在电影中表达地尤为突出。为什么有很多国人喜欢《小淘气尼古拉》,或者是这部《小屁孩日记》,难到真的是在寻找自己童年的影子吗?其实不然,两种背道而驰的教育模式,所造成的学生时代生活上的差异是非常具有鲜明对比的。在此不是讨论哪种教育体制占优,仅仅只能说明是“适合”的问题。也许,中国自古以来就更适合于应试教育吧。

从主角Greg与Rowley,这两个死党闹矛盾的时候开始,就明显感觉本片独有的灵气消失了。剩下的唯有俗套及平淡,其实也应该理解一下编剧。要做到摧枯拉朽式的全篇完全革新,实在是太有难度了,虎头蛇尾也是在意料之中。Greg其实代表了大多数的我们,潜意识带有略微的自命不凡,但实际上也不乏善良。总想着要吸引更多的关注目光,努力去做,却往往适得其反。而Rowley呢,则在某些方面与Greg完全相反了。他有着一种难得的真性情,敢于表露真实的自我,为朋友不惧怕丢脸,不畏畏缩缩。只是有时候会过于率真、直白,伤及朋友感情也是偶尔有之的。就是这么简单明了,但真真切切的友谊,构成了全篇电影。最后Greg终于挺身而出,挽回了朋友的颜面,还索性发表了一段即兴演讲。眼瞅着大家的情感都被成功“煽^动”的时候,某牙套MM一语道破了天机。好吧,众人纷纷作鸟兽散。想想确实还蛮贴切的,仅仅是一群初一的小童鞋们,对他们演讲“I have a dream”,即使再激昂,有可能还是对牛弹琴。原本以为争强好胜的Greg会很尴尬,不想却跟Rowley相视一笑,两人搭肩搭背,再续前缘了。

科洛·莫瑞兹这个当红“暴力小萝莉”在此也应该稍微提一下,虽说是类似花瓶一样的人物,但至少也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这让我想起了《如何众叛亲离》中,梅根·福克斯的同样角色地位。她们戏份时间都不长,但出场的次数频繁,而且每一次都像是在走秀。每一套衣服都如即将拍写真上封面的女郎,妄图抓住每一分每一秒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不得不说,这种营销策略还蛮成功的,至少对我是有所见效。

成长日记范文第4篇

为此,我们得到了有力的的外界支持。

1、学校的大力支持。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产生重大影响的地方,勿庸置疑是学校。因为一个学生绝大多数的白天时光是在学校度过的。为此,我们除了努力进行宣传发动,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投身于课外阅读的洪流之中以外,更为构建他们课外阅读的外部环境想方设法。本学期花费一万多元钱为学生购买各类书籍,利用学校图书馆,让学生尽情地挑选自己中意的书籍,尽最大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阅读的愿望。另外,学校号召每一个班级都充分发动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最珍贵的一两本书拿到学校里来,组成小小班级图书馆供学生借阅。书的资源丰富了,学生选择的余地大了,学生也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自己喜好的不同书籍中汲取知识的营养。

2、家庭的普遍支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读书,是一件缓慢而美丽的事,需要持之以恒。要让学生留一份热忱给读书,需要家长、学校倾力配合。班主任老师利用“百名教师进千家”家访以及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作用,各班向家长学生发出阅读倡议书,把家长动员起来,做到家校互动。家长会上,老师通过大量的事例,让家长意识到孩子从小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对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性。再结合自己过去教学的经验,用学生课外阅不阅读的差别,进一步证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处。这样的实例,家长心服口服。当然也会有家长将信将疑,但是实践和实效会让他们彻底和老师站在“同一战线”上,他们会更支持学生订阅报刊杂志,并利用休息时间陪同孩子去书店买书。

学生的自制能力是很差的,所以,每年寒暑假学校都会发《致家长一封信》,让家长监督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使寒假读书活动顺利有效。学校要求班主任给每个学生建立《阅读情况记录表》,不仅让学生们自己写自己阅读的真实感受,而且也要家长完成这份特殊的作业:填写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们谈感受、商良策、共实践,各抒己见,共同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指导策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学生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因此,取得家长的支持,对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励他们不断探索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有了学校、家长的大力支持,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强化良好的内在环境。

课外阅读生态的生理和心理环境是课外阅读生态的内在环境。再好的外因也应该通过内因去实现。而课外阅读是学生自觉性极强的学习活动,大多在教师的视野外进行。因此,强化良好的课外阅读生态的内在环境,对形成课外阅读的内驱力尤显重要。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着重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心理,树立阅读信心,养成自觉自主的阅读习惯。

1、阅读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爱读书,就要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的限制,他们对什么都是感兴趣的,对什么都有一份好奇心,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实践中常用以下几种做法。

环境熏陶法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而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点尤为突出。因此,激励孩子爱读书,首先要做的就是读书环境的布置,读书氛围的创设。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班级读书环境的创设,我们努力打造书香班级氛围,让班级内的每个角落都散发出文化气息。如,班级公约、温馨提示、评比栏、班级板报等。二是注重学生家庭读书小世界的布置,通过与家长沟通,帮助孩子建设自己的小书屋(架),组织学生参观,拍成照片,交流评比。当然,在环境建设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突出童趣,落实好学校的大环境。这样,在好书大家读、大家读好书、大家好读书的环境中,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就得到了健康而有效地培养。

目标共定法

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程序和自身目标,为了更好的落实读书活动,每学期初各班学生都要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组织一次专门的制定本班读书活动计划的讨论会。会上,师生共同商议,确定符合本班实际的一学期的读书目标及读书活动计划。由于是学生自定目标,因此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会比较浓厚

故事激趣法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一方面对故事中的情节感兴趣,一方面又容易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所感染。因此,我们的老师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一是讲趣味性强的童话故事,如《小猪唏哩呼噜》、《安徒生童话》、《亲爱的笨笨猪》等。低年级的孩子热爱生活,也热爱自然,经常会向老师提出千奇百怪的为什么,如:小白兔的耳朵为什么那么长?小猴子的屁股为什么那么红?小松鼠的尾巴为什么那么大?等等,这时候我们不妨利用他们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指引他们阅读科普类书籍;二是向孩子们介绍从小爱读书的名人故事,如吃墨水的陈毅爷爷,凿壁偷光的故事等;三是采用“365天”的方法,给孩子们讲连环故事,每次巧妙地在“关键时刻”吊他们的胃口。这样,时间一长,对有趣的故事的喜爱与渴求之情,就会悄悄地转化为他们自己内心对阅读的需求。

榜样引路法

小学生是好胜的。他们的心里头总有一股“我要比别人厉害”的不自觉的意识。因此,不管在哪个方面,一旦出现了竞争的对手,他们总会有较明显地“比拼”行为。顺应这一心理,及时地、细心地发现阅读活动中的“闪光点”,并推介为榜样,比如,为了推动亲子读书,我们会适时地评比“黄金搭档”,为了鼓励孩子自觉读书,我们定期评选“读书大王”“小小故事家”“好读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这样,榜样的引路,就有效地调动着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活动推进法

小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好胜心强,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表演和竞赛活动,来展示自己的才能。因此,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不仅能调节班级的学习气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也能使学生享受阅读的成果,从而激发 学生阅读的兴趣。 比如:创设阅读竞赛台、 故事大餐,诵读大比拼,好书大家读, 名人名言展、制作阅读剪贴报等等 。 这些读书活动以其活泼有趣,富于挑战,总是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

评比激励 法

搞评比激励 , 给予学生以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一是有利于学生课外 阅读 兴趣在稳定的基础上更加强化,二是有利于了解学生在课外 阅读 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以便采取一些分类指导的策略。评比激励从两个层面进行:一个层面是评“作品”,即开展读书笔记、“采蜜集”等书面作品征集评比和“新闻发布会”“故事演讲”等口头作品比赛活动,选出优秀的“作品”,分别颁发不同等次的证书和奖品;另一个层面是,在期末对 学生的 课外 阅读 表现进行综合考察,评比出不同星级的课外 阅读 活动积极分子。这样,既可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又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师生共读法

小学生的 “ 向师性 ” 很强,教师的言谈举止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想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教师自己不爱看书怎么行?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总是着意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同学们一起阅读课外书籍。每天午餐后,在校的老师总是手拿自己精心挑选的课外读物在教室里认真阅读,记读书笔记,并定期向学生介绍自己的读书情况,对于好的文章,我们还会直接读给同学们听。这一做法很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开始向老师借书,有的把自己觉得好的书带到了学校,和同学一起阅读,探讨精彩的章节,有时还会推荐给老师。有一回,班上一个叫小宇的男孩神秘兮兮地对我说: “ 老师,您看过《海的女儿》吗?很好看的哦! ” 我正感到纳闷,一本《海的女儿》就塞到了我的手中。我一口气把它看完了。第二天,我捧着这本书走进教室,想把它推荐给所有的学生,刚想开口 „„突然发现下面举起了好多本《海的女儿》,以后好长一段时间班里刮起了一阵不小的《海的女儿》热,同学们下课时总爱凑在一起聊书中的内容,或是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大家都为小美人鱼的善良而感动,为她的悲惨命运而落泪。

亲子互动法

教育孩子,必须由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以共同完成。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样应如此。因此,每学期,我们都要求老师向家长大力宣传亲子读书的意义,发出倡议,并介绍有效的经验与做法,比如,亲子对背、亲子互考、亲子同读、亲子创作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不同的同伴关系会引起他们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阅读也不例外。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开展亲子互动读书,不仅许多家长融洽了与孩子的关系,增进了对自己孩子的认识,悄悄地改变着自己的教育方法,孩子更是在亲子互动中增进着对内容的理解和对阅读活动的热情。

成长记录法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引进了成长记录评价法。这是一种激励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好方法。我们将它引入阅读活动中。每个学期,我们都会指导好每位学生收集、整理好自己的阅读成果记录袋:将最喜欢的一本书,最开心的一件事,最得意的作品,最难忘的奖品,最满意的合作伙伴等收入其中。我们发现,每当孩子们打开自己的记录袋,看到自己一串串成长的足迹,一份份用汗水换来的成果,总会沉浸在甜美的往事中,露出舒心的笑容。

总之,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是让学生走向自主“读书”的最佳之路 。

2、阅读内容的选择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作为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课外阅读推荐工作。在读物推荐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教育性原则:读一篇文章、读一本书都要给学生一定的心灵启示,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指导学生的行为习惯。现在,学生中流行口袋书、漫画书。这些书中,有些是低级的、庸俗的,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指导学生选书时的正确价值取向。

(2)益智性原则:学生选择的书必须能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学识。

(3)趣味性原则:小学生毕竟还是个孩子,我们没必要让他们去读那么深奥,令人费解,学生不感兴趣的文章,只要价值取向准确,不管是动漫书,还是小人书,学生喜欢、爱读,都可以让他们尝试。

3、 阅读方法的指导。

要让学生热爱书,与书为友,做到“百读不厌”,我认为还须要让学生会读书、善读书。因为倘如每次我们只是让学生泛泛而读,那么由于小学生受年龄等特点的限制,对读书的持久性是不会长久的,因此我们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善读与会读,以保持旺盛的读书热情。我们给学生讲了怎样看书、怎样读书,才能做到“宝山”回来不空手归。

(1)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工具书或网络查找资料;(2)指导学生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3)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能力;

(4)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熟练运用在阅读过程中随机圈、划、点、注、评、摘等能力。

另外,要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辅导。

(1)指导学生学会摘录,写摘录笔记。要教会学生在理解、品析的基础上,摘录课外书里的精彩语句语段,提高鉴赏能力,加强阅读积累。(2)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写提纲笔记。要教会学生首先对阅读材料认真分析,再对其思想内容、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归纳概括,培养化繁为简的能力。(3)指导学生学会批注,写心得笔记。要教会学生将阅读时大脑中闪现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随时记录下来,形成点滴体会,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内化运用。

4、 阅读时间的保证。

要让学生爱读书,就要给学生予充分的时间作保障,就要把学生从繁烦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让学生走近“课外书”乃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主要从三方面给学生予以时间:①每周至少拿出一到两节语文课让学生用整块的时间进行“读书”,并鼓励他们适当作些摘记;②每天利用好早读或午读时间,让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并要求每天的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同时鼓励学生“读书”要“见缝插针”,要善于挤时间;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减少语文书面练习量,增加阅读作业等。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只有让学生赢得了时间,他们才会去“读书”,只有深入地“读书”,才会热爱书,才会体会到“读书能把人生中最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的享受”的乐趣,只有此时,他们对读书才会乐此不疲。

成长日记范文第5篇

小朋友成长日记(二)

转眼间,王颠颠已经跟着我一个月,在各方面都是有进步的:体重顺利增加了一倍多,每天挺着个小肚子跑来跑去能听懂自己的名字了,不过仅限于我喊他,叔叔似乎不行[;P]能够勇敢的对付吉娃娃型小狗,一只还行,两只就跑(说来真丢脸,他比吉娃娃大多了,不过他胆子一向小,脾气又好)成功克服肠胃不适,换了猫粮。(人家猫一个星期就能改,他愣是花了半个多月)王颠颠是不太叫的,搞的我妈一直认为他是哑巴[:L]但是!丫每天早上一大早会义无反顾大义凛然的踩在我身上,对我喵喵叫,然后就看我睡眼惺忪蓬头垢面的下床给他放猫粮。然后!半小时后等我刚睡熟丫又来喵喵叫,然后我又要下床去给他清理厕所,丫还会在边上监视,确定厕所干净了就会愉快的跳进去解决个人问题。再然后!你就别想听到他叫!王颠颠是贪玩的,平时不会鸟我。唯一愿意和我亲热就是想睡觉或者还没睡醒的时候,抓着我的手就一顿狂舔,舔一会儿不过瘾还会咬我几口,然后继续舔,然后repeat。话说今年春节王颠颠还是受了不少罪的。回杭州还好,自己开的车,可以活动活动。丫很坚强,能忍住不上厕所,最长记录达到9个小时,乖孩子!从杭州到徐州的活动,我妈作为送行人员把他装在一个小黑包里躲过了安检,那一夜真是受罪,估计是第一次坐火车,又不能出来,他一直在轻声的叫,不停的颠腾,搞得我一夜睡不了。从徐州回南京,托了人才把他带进去,这次就老实多了,估计有了经验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有在出站之后的出租车上不老实,估计是憋不住了,谁叫他上火车之前还在拼命的吃喝!总结经验:如果考不出驾照,自己开车,明年春节我哪里也不去了,就呆在南京过年,带着王颠颠过春运太折腾人了!最后,鉴于他从徐州回来太脏了,不好上镜,等洗过澡再上美照吧,先上个挺尸照,看看这小样! 美得开了花似的!

上一篇:绿豆发芽观察日记下一篇:恋爱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