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会计论文范文

2023-05-22

成本控制会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改变,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时常要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的考验,因此在我国实行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实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会计工作的专业水平,保证企业信息统计的准确高效,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成本控制 会计核算 应用

企业的会计工作对企业的发展规划至关重要,在会计工作领域引入成本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面对当前我国会计工作领域的诸多问题,将成本控制有效运用于会计核算领域,制定科学的会计核算问题解决方案使成本控制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成本控制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的专业能力不强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时期较短,很多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这些不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成本控制的准确性,导致很多企业的成本控制不能及时完成。另外,很多企业的成本核算人员的专业素养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缺乏有效的道德约束,很多企业对会计核算领域的监督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使得会计核算的工作得不到有效的监管,从而使企业的成本控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企业的领导者与决策层缺乏对成本核算重要性的认识,对企业会计核算领域的成本控制认识不足,导致企业会计核算的成本控制水平一直处于比较低的程度。

(二)会计核算中成本控制的数据统计不准确

很多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仅仅局限在原材料的采购和在产品的生产环节,忽视了产品研发、设计、销售、物流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导致企业成本控制不全面,产品定价不准确,进而影响企业业绩预算和实际经营效益;另外,很多企业的领导者仅仅对发生问题的会计核算领域进行后期调整,对问题产生的原因缺乏清醒的认识,在问题的总结中也不能准确地对成本控制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些都使得企业会计核算的成本控制难以得到保证。

二、成本控制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提高成本核算的专业能力

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机构要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制度建设,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不科学、不合理之处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并制定相关解决方案,切实提高企业会计核算成本控制的准确程度,加快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要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企业会计核算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企业要及时组建会计核算的监督管理部门,采取科学的方式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管,使企业真正实现成本控制工作的目的,要保证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使企业的领导者将企业成本控制当做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保障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及时获得企业权力机构的支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水平。

(二)提高会计核算中成本控制的准确性

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会计核算内容的范围,不能仅仅将会计核算工作局限于采购环节和生产环节,还要重视研发、设计、销售、售后等有关部门的成本控制,要在确保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扩大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范围,企业的领导者与决策机构,要提高对企业成本控制工作问题的认识程度,不能仅仅在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发生问题之后进行简单的补救调整,也要在问题发生前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出具应对方案,企业的领导者要全面认识到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所涉及的主要范畴,及时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对企业的会计部门进行成本控制培训,切实提高企业会计部门的专业能力水平,保证其专业水平达到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相关要求,确保企业会计核算成本控制的准确性。

三、成本控制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具体应用

(一)合理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成本控制范围

企业要对成本控制的范围进行合理的设定,以保证成本控制有效的运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要选择正确的会计核算方式来确定成本控制的范围。会计核算的方式多种多样,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不同的企业对会计核算工作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企业在设计成本控制的范围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需要选择适合的会计核算方式,在设计企业成本控制方案的时候,要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确保成本控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企业要把握好成本控制的具体对象,使成本控制工作不会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成本控制核算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我国各行各业,因此,企业有必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对企业各阶段的成本进行核算,[1]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可以保证企业成本信息核算的范围更广,数据更准确,企业要以经济效益为主要发展目标,不断更新完善企业的经营核算信息系统,定期对会计部门员工进行信息系统操作培训,企业要赋予会计工作领域更多的独立自主权,以确保会计工作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使会计工作统计数据的来源范围更加广阔,会计工作领域要对高科技手段获取的会计核算信息进行认真的统计研究,使企业对会计核算的信息掌握更多的价值,更加充分的利用会计核算的信息对企业的发展进行进一步规划设计,促使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计划中来。

(三)建立健全成本核算机制

建立高水平的会计核算机制是企业增强成本控制的主要方式[2],只有切实提高企业的会计核算机制的工作质量,才能够保证企业领导者与决策层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领导者与决策机构对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决定了会计考核工作的工作质量,使企业在发展方案的制定中,能够及时获取更准确的数据和更有价值的信息,对企业的资金运用状况以及经济效益具备充分的了解,建立健全会计核算机制,[3]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会计机构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使企业会计工作更具规范性,避免企业会计部门由于专业能力不足和工作疏忽而造成的企业经济效益受损,促进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成本核算工作要与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相结合

企业的根本任务是完成经营发展任务,增强企业的经营实力,经济效益的提高有许多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成本控制,因此,将会计核算工作与企业发展规划方案的制定有机结合,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为了使成本控制能够在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经济条件和企业长期发展要求,对企业会计核算领域的成本控制的范围进行划定,会计部门应该从更高的角度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的范围进行划定,然后,企业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科学的统计研究,最终实现科学的企业成本信息核算范围的确定,确保企业的成本控制目的的实现。

四、结束语

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企业的成本控制,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层要加强对企業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联合企业多个部门参与到成本控制管理中来,促进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效率的提高,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度减少,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徐涛.成本控制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3.34(32)23-24.

[2]刘启强.工业企业成本控制的若干思考[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3.11(11)22-23.

[3]王驰.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与成本控制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3(2)12-13.

成本控制会计论文范文第2篇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现阶段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中公立医院的社会覆盖面超过90%。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公立医院如何解决自身的发展中的成本控制问题,完善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成为理论界和医院管理者研究的焦点。

一、新医改方案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一)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所作的最全面、最深刻、最简明的概括。

基于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多年来公立医院成本控制中的各种经验,是破解当前深化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施科学的发展策略,推动医院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医疗改革的实践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新医改方案中公立医院的科学发展和建设 新医改方案要求加强医院经济运行管理,推行成本核算制度,完善监管机制。所以要完善定额管理和成本控制与补偿机制,严格控制医院运行成本,努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增加效益,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最关键的是厘清两对关系:

其一,规模扩张型发展与内涵建设型发展的关系。新医改方案要求“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所以内涵建设是公立医院科学发展的关键。公立医院应该把更多的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到医院的内涵建设上来,加强成本控制。要从盲目扩展地盘、增加床位、购置高新设备的投资性增长和扩张型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公信力、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充分发挥资源效益的内涵建设型发展上来。所以医疗改革要求公立医院要形成有效地医疗成本控制制度。

其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公立医院是具有公益性、福利性的特殊服务机构,也是社会经济构成的重要部门之一。公立医院承担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社会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任务,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理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然而,医院作为一个经营实体,经济效益又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服务、实现社会效益的前提。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者之间关系,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克服盲目“做大,做强”的倾向、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傾向,坚持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有效的公立医院医疗成本约束是公立医院科学发展的基础,是公立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保证。

二、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一)公立医院成本特性首先人力资源成本成为了各公立医院主要成本项目。其次,公立医院直接成本比率低,大部分成本均需按不同分摊方式转摊到各个收益部门。最后成本中心多,独立性低,跨部门现象极为突出,造成医院成本费用分摊困难。同时公立医院固定成本高,设备使用率难以科学掌控,无法按常规方法完成单项成本的计算,更不能合理核算每一病例的成本。

(二)现阶段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现状主要内容有:

(1)成本核算方面。其一,在领导意识方面,由于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措施实施难度极大,以致影响管理者的积极性,公立医院管理者一般只关注收入指标,导致成本核算形成的成本费用信息使用价值不高。

其二,大部分公立医院目前未建立规范、合理、有效的成本费用核算体系,现阶段公立医院主要按《医院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成本费用。

其三,在组织人员保证方面,公立医院财务部门成本管理工作焦点集中在劳务费的分发、计量,无法对医院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持续改进意见,更不能对医院成本控制风险提供预警。

其四,现阶段公立医院大多实行收付实现制,并且财政部门制定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集中采购等一系列制度,造成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系统和成本核算系统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互矛盾,资产负债表按固定资产原值计量,合并报表时按固定资产净值计量。

其五,公立医院成本中心多,独立性低,跨部门现象极为突出,致使医院成本费用核算工作复杂。成本费用考核环境、体制、技术等方面的相关问题有待解决。

综上所述,现阶段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大部分仅是医院经济部门为分配奖金,分科室、班组对其进行收支和工作量的测算,并未就部门真实的项目成本、病种成本、治疗成本、作业成本、标准成本、目标成本等进行系统、全面、真实的核算管理,缺乏完善规范的成本费用核算资料记录和档案记录。

(2)成本控制方面。具体表现在:

其一,公立医院成本控制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未得到妥善解决,造成医院成本费用控制缺乏应有的控制目标、控制标准。

其二,大部分公立医院管理基础比较薄弱,成本费用控制作为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在其管理配套性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在成本分析中,缺乏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指标体系;在预算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预算目标测算方法不科学,预算编制上下协调困难,缺乏预算调整机制并且考核体系不健全,导致预算管理工作随意性比较大;在定额管理时,材料消耗定额、材料储备定额、管理费用、医务人员劳动定额没有明确的制定方法和流程,没有进行科学量化管理。

其三,医院成本费用控制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院校的研究成果与医院目前体制、现状、专业特性结合度不够,导致应用价值不高。

其四,管理措施方面,医院成本费用控制措施与其他管理措施不能完全实现联动,严重影响了医院成本费用控制的实施和效果。比如成本费用控制不能与效益挂钩等。

三、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完善对策

由于医疗体制改革和努力降低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的客观要求,公立医院在财政投入不足、医院收入结余大幅下降、医疗服务成本加大等多重不利因素状况下,基于科学发展观,树立系统管理观念,把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和全局,对医院成本控制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不断深化和完善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的成本控制和核算方式方法,针对医疗服务成本的特点,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立医院全员成本控制意识,树立时时处处的成本思想以及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成本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思想。

(二)修订《医院会计制度》强化预算约束机制 明确预算程序、方法和控制要求;加强成本控制,努力实现低耗高效。具体而言:明晰医院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办法,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充分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真实反映医院业务活动成果;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夯实医院资产。

(三)建立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组织系统为了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对公立医院的成本控制业务指导作用,应明确各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和权限,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务成本分析、预算管理、定额控制等工作的部门岗位设置,对财务机构进行改革,使管理分工更明确,各职能模块对医院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给予有力支持。同时,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能适应现代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的要求,对于医疗服务和管理过程中成本风险事项的识别与防范,以及业务流程的改进,信息系统的安全,成本的降低等提出有价值的改进建议,保证医院成本方针在组织内部得到沟通和理解,并坚决贯彻执行。

(四)完善日常成本核算事前预算是公立医院制定成本计划的依据,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编制包括院级和各个科室的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在内的全面预算,达到平衡资金运作,实现医院成本控制目标。事中定额控制就是要科学合理控制材料消耗定额、材料储备定额、管理费用、医务人员劳动定额,使医院的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事后成本审核通过责任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双轨制核算,加强对医院各部门和科室的考核和成本控制。

公立医院具体的成本核算首先按业务流程、业务类别、业务项目、部门分解成本费用控制目标,反映各科室的成本状况,明晰盈亏的科室和项目,制定相关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制度和成本控制标准。清楚不同项目对成本水平的影响,找到成本控制点,改变公立医院事后成本控制的被动局面,使各科室能够分别控制成本,减少和避免乱开药、乱检查问题,并且制定相关成本控制奖惩标准和办法,形成全面成本管理的局面。

(五)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保障和监督体系 公立医院通过强化成本分析,合理定价和配置整合医疗资源。同时加强作业分析、作业管理,优化医疗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业务作业流程,以提高人员设备的配合度,推行标准化成本管理,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保障体系。在保证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医疗成本支出。

现阶段公立医院要加强审计,控制成本考核監理招标管理体系、制定并实施消耗定额管理、推行人力成本控制、控制管理行为和业务行为、控制医疗人员工作行为、建立健全内控体系。

四、结论

公立医院没有一定的卫生资源的投入,就不可能有一定量的医疗服务产出,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首先就要使医院成本最小化,加强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准确及时地计算医院业务活动中的成本消耗,客观反映出不同项目成本的变化情况,促进公立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改进医院经济管理模式,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能增强医院职工的成本观念,节支降耗,增强医院竞争力;有利于遏制医疗费用的上升,减轻各方面的经济负担;促进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能为科学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和完善医院补偿机制提供考核依据。

同时,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保障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补贴和医院的自给能力。医疗服务补偿结构的变化使“以药补医”的模式正在改变,同时也产生了现行政策无法弥补的亏损缺口,导致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日渐削弱,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对维持医院运行的补偿投入,应尽快建立科学、稳定的增长机制, 综合考虑各方面改革政策的配套、物价指数的增长、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等因素,加大各级政府财政补偿力度,保证医院政策性亏损能得到及时足额的补偿,从而实现公立医院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芳:《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几个误区》,《财会研究》2003年第6期。

[2]何旭东:《新形势下推行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思考》,《中国卫生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3]唐宗全:《医院成本核算的现状、难点与对策》,《卫生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4]吴琛、张晓伟、李丽:《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及成本控制关键点》,《财会通讯》2009年第11期。

[5]胡善联:《现代医院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5年第12期。

[6]李信春等:《医院成本核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年版。

[7]苏红:《医院成本控制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4年第5期。

[8]朱蔚、何忠正、张北齐:《医疗项目的成本核算研究综述》,《中国卫生经济》2006年第8期。

[本文系新疆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成本控制与补偿研究”(批准号:08BJJ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实习编辑李寒珺)

成本控制会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低碳既是一种时尚,也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人类于环境危机中的一种自我拯救。环境成本会计在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果显著,但更多的是一种理论研究。而今,低碳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企业更加重视环境成本会计工作。本文基于低碳经济视角,在分析环境成本会计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推动环境成本会计走向实践的若干举措。

[关键词] 低碳经济;环境成本;碳排放成本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08. 005

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和环境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目前的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随着环境问题的全球化,理论界和实务界都从不同角度研究和关注环境成本相关问题,特别是2009年底“低碳经济”的一夜风行,成为环境成本会计研究和发展的催化剂。本文基于低碳经济视角,对环境成本会计如何进一步走向实践做简要论述。

一、低碳经济对企业的影响

1.低碳经济的含义。 2003 年 2 月 24 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也只是偶尔地见诸于某些研究文章或某些领导人的讲话。但在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后,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从各个角度关注低碳经济相关问题。我国较早研究低碳经济的学者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摒弃了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实质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之后,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文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2.企业发展的低碳之路。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契合了中国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强调的内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战略的延伸和扩展。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节能降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具体目标,而“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纳入国民经济规划中。对于企业而言,低碳经济的发展意味着能源结构的调整,意味着“碳中和”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在短期内会增加环保投资成本。但在低碳经济的引领下,受消费、政策、责任、市场、发展等因素的驱动,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会有更多的主动性,企业会更加关注从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再到销售各个环节中的碳排放问题,进而实现从上游到下游全面降低碳排放的目标。

二、低碳经济对环境成本会计发展的推动作用

环境成本会计在我国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理论研究上成绩卓著,但实践推进却困难重重。低碳经济的出现,推动环境成本会计的发展迈向另一个新的高度。

1.环境成本会计的受重视程度得以提升。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是促进环境成本会计大发展的内在动力。目前,我国的环境成本会计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并未真正应用于实践,低碳经济的突飞猛进,为环境成本会计由理论走向实践提供了发展契机。在低碳经济社会中,企业要不断地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及研究节能减排技术等等,这些无一不在悄然影响着环境成本会计的发展。企业重视发展低碳经济,也必然重视环境成本会计理论的研究,更要重视环境成本会计在实务中的广泛应用。

2.环境成本会计成为低碳经济对企业会计影响的落脚点。低碳经济的提出,使环境成本会计在原有基础上,理论更加丰富,与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低碳经济对企业经济业务的影响需要在会计上有所体现,需要利用会计方法来记录这种新的变化。由于低碳经济所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而碳排放问题以及碳排放对气候的影响问题,都可归入环境问题,而由环境问题产生的相关成本,是由环境成本来记录的。所以,低碳经济对企业的所有影响中,关于成本的问题,完全可以由环境成本会计来记录,而记录的过程同时也是环境成本会计自身变革和完善的过程。可以说,环境成本会计成为低碳经济对企业会计影响的落脚点。

3.低碳经济是环境成本会计走向实践的助力。目前,我国环境成本会计发展的瓶颈就在于环境成本会计不能在实践中广泛应用,因为很多企业都认为,推行环境成本会计意味着企业在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的同时,还要发生更多的环境成本。所以,很多企业都缺少应有的积极性,选择了对环境成本会计敬而远之的漠然态度。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斯特恩爵士在他的报告指出:气候变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可能达到全球每年GDP的5%—20%,尤其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更为严重。但如果现在就去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所需成本仅为全球每年GDP的1%。可以说,企业现在的多投资是为未来少投资的一种提前支付。当低碳经济成为一种必然,而不是一种选择的时候,核算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成本也是当务之急,这就意味着以碳排放成本核算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成本会计,在低碳经济的推动下,很快就会从理论层面进入实践领域。

三、低碳经济对现行环境成本会计的修正

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而关于碳排放相关成本的核算则同样倍受关注。为了规范企业的碳排放成本核算,可以建立一个科学的碳排放核算体系,而这一体系应包括“碳的定义、碳的分类、碳的确认、碳科目设计、碳的计量、记录与会计处理”等内容。但由于碳的分类与计量的复杂性,各国对于碳排放成本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并未形成独立的概念框架。也就是说,在环境成本会计尚未全面推广的情况下,要建立单独的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但关于碳排放成本的研究确实已经存在,可行的办法是对现行的环境成本会计体系进行修正,在现行环境成本会计的研究框架内,将一些碳排放成本核算的内容融入其中,以求得低碳经济下环境成本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1.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内容将有所扩展。环境成本是一个动态拓展的概念,它反映的内容与其所处环境息息相关,当外在环境发生变化以后,环境成本会计也要做相应的调整。目前,企业核算的环境成本仅有少数项目,如排污费、绿化费、赔偿金、罚款等。如果考虑低碳经济因素,则环境成本核算的内容将扩展到降低碳排放的各项成本,如碳捕捉与封存等降碳技术的研发成本、减碳设备的折旧成本、碳排放权的交易成本等等。

2.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方法需要变革。低碳经济下的环境成本会计是对现有环境成本会计的一种发展和创新,是对现有环境成本会计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受低碳经济的影响,环境成本包含的内容将会更加广泛,环境成本会计的内涵和外延都会有相应的扩展,因此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环境成本在确认、计量、归集、分配、报告等环节方法的创新。如碳排放成本,是企业以前的环境成本核算中不曾涉及到的新事物,如何对它进行会计处理则是一种新的探讨。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关键是要考虑企业资源、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影响的特点,当上述三个方面发生变化时,核算与控制必须变化,企业的环境成本会计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3.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方式也将发生变化。因为在低碳经济下,政府和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们将会更多地关注企业承担的碳减排义务及其采取的控制措施。所以,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企业的环境成本报告与信息披露的格式与内容都要在现有基础上发生相应的改变。

四、低碳经济下环境成本会计走向实践的基本途径

在低碳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以低碳经济为契机,寻找一种能够在实现低碳发展目标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现有的环境成本会计理论的有效途径,即我们要在对的时点选择正确的策略,以助推环境成本会计不断走向实践。

1.建立碳排放量控制体系。在碳排放成本的计量中,碳排放量的确定是关键所在,碳排放量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碳排放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本质上是一个能源消耗问题,能源消耗量越大,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就越多;能源效率越高,单位产出消耗的能源越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越少;同等能源消耗量中清洁能源的比重越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越少。因此,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径主要有两个:一是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将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捕获、存贮和利用起来。因此,企业应利用这两个渠道来监控碳的排放量,为正确计算碳排放成本提供数据基础。目前公认权威的有关温室气体排放计量标准是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拟定的《温室气体协议书 - 企业核算和报告准则》(GHGProtocol),该准则为温室气体计量、碳成本核算提供了标准和基本程序。目前国内很多研究者也在此基础上研究适用于我国企业的各种碳排放量的标准,无论企业采用哪一种方式,如果能够准确计量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则通过换算可以计算出企业承担的碳排放成本。

2.加强对环境成本会计相关理论的研究。低碳经济下,我们需要重构企业的环境成本体系,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加强低碳经济和环境成本理论及方法的研究,完善现有环境成本会计体系。面对形势的变化,环境成本会计尚有许多难题未解决,如碳排放量的测算、碳排放成本的计量、环境成本报告模式的探索等。这就要求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要有针对性地对上述新问题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吸纳国外的先进研究成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下环境成本会计的成功经验,这样既可节省研究者的时间和精力,也可以拓展我们的研究思路,使我们的研究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

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良好的法律环境是发展低碳经济与环境成本会计的一个必要条件,国家立法机关应根据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法律体系,为环境成本会计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撑。环境成本会计规范体系,应该像财务会计那样有专门的规范,这个规范可以以环境成本会计制度和环境成本会计准则的形式存在。一方面可以用来规范环境成本会计从凭证到报表的全部核算流程,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规范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这种专门针对环境成本会计制定的制度和准则更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对于防止企业的短期行为、促进和规范环境成本会计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倡导全方位的低碳环保教育。目前我国政府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强调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友好。然而,国民大众对低碳经济和环境的关系认识还不够深刻,有人还不知道低碳经济为何物;有些企业甚至口头上喊着节能减排的低碳路,而实际上还在行高碳之路,仍目光短浅地不惜损害环境利益以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根本没有树立低碳经济的理念。所以,我们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传播低碳经济理念,开展环保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加大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宣传的力度,特别是要让企业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真正认识到承担环境责任的必要性。只有这样,环境成本会计才能真正为企业所接受。

5.引入奖惩机制。目前,由于缺乏相应的奖罚机制,导致一些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不作为的成本过低,这客观上是对企业漠视环境责任、推卸社会责任的一种纵容。随着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被列入政府“十二五”规划,企业的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将越来越重,国家要通过各种经济手段来调节企业的环境行为,对于造成环境损害的企业要给予一定的惩罚,比如征收碳税等。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课题组经过调研形成了“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的专题报告,该报告建议2012年开征碳税。同时,对于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低碳企业则应给予诸如补贴等相应的奖励,以鼓励企业走节能减控排的低碳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8-12.

[2]宁宇新,廖春如.低碳时代的碳成本及其管理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11).

[3]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课题组.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R].2010.

成本控制会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饭店业发展迅速,但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激烈的竞争,饭店业必须研究好自身经营的方法。而饭店餐饮业是饭店盈利的重要部分,那么控制好饭店餐饮业的成本是提升饭店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饭店的经营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饭店;餐饮成本;控制

我国饭店业从改革开放以来主要经历了起步、波动、起飞以及现在的下滑四个阶段。目前饭店业发展处境已十分艰难。要想摆脱困境,就必须开拓市场、合理经营、降低成本,建立有效的管理系统。餐饮部门是饭店的主要组成部分,餐饮成本控制也是饭店管理的重要部分。如何做好饭店餐饮成本控制的研究是饭店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饭店餐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餐饮利润是饭店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如果经营得当,餐饮业的收入很容易超过饭店其他部分的收入。一般来说,旅游饭店的餐饮业收入占旅游饭店总收入的30%-40%左右。而饭店各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是不同的:一般来说,饭店成本占饭店营业收入的22%-30%,其中,客房营业成本平均水平占客房营业额的8%-10%;餐饮营业成本占餐饮营业额的40%-50%;娱乐场所的营业成本占其营业额的10%-15%.控制好餐饮成本,就能有效增加饭店收入。

目前饭店数目很多,竞争激烈。然而许多饭店仍然没有成本控制管理的意识。饭店也是一种企业,也需要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做好饭店餐饮业的成本控制,有利于提高饭店的竞争力,更有利于饭店的生存与发展。

1.饭店餐饮成本控制有利于提高饭店的竞争力

首先,利润就是营业额除掉成本的值。要使利润最大化,就得有效控制成本。而餐饮业的利润又占饭店总利润的很大比重。那么运用科学的成本控制理论,有效的降低餐饮成本就能直接增加整个饭店的利润,从而提升饭店的竞争力。饭店餐饮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两部分。其中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大。原材料成本的控制既是饭店餐饮成本控制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原材料的量很难控制,很容易造成供不应求或原材料浪费的情况。同时,原材料不易保存也是造成原材料浪费,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做好饭店餐饮业成本的控制是增加饭店总利润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饭店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饭店餐饮成本控制体系直接体现饭店管理水平的高低

饭店也是一种特殊企业,而企业的管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饭店餐饮成本控制体系的好坏直接体现饭店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饭店成功的关键。饭店餐饮成本控制体系本身也是饭店进行科学管理的表现。餐饮成本控制体系可以让企业在保证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预算核对实际成本的记录与标准成本差异的分析,对餐饮经营过程采取约束、促进、指导和干预等手段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研究出一套适合饭店发展的餐饮成本控制体系有利于管理,也有利于饭店的经营与发展。

二、饭店餐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饭店利润不容乐观,饭店经营者也想控制成本、降低成本,然而在成本控制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1.没有正确的成本控制意识

虽然降低成本能提高利润,但是一味的追求降低成本,而忽视服务的质量也是不可取的。现在许多饭店为了降低成本,不惜购买质量低下的原材料,导致饭店的服务质量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也严重影响了饭店的信誉。真正的成本控制不是以牺牲服务质量为代价的,饭店经营者在成本控制方面不能顾此失彼。另外,有些饭店工作人员虽希望饭店多盈利,但成本控制意识淡薄,出现随意浪费原材料等行为。

2.监督机制缺乏

无论是餐饮方面,还是饭店其他方面,其中都包括许多环节。现在许多饭店并没有对这些环节实行有效的监督,导致饭店内部管理混乱。就餐饮业而言,采购环节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由于酒水、海鲜等原材料价格、质量差异很大,采购环节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采购物品的好坏也直接决定了饭店产品及服务的质量。然而现在的许多饭店在采购上处于失控状态,没有专门的验收标准来衡量采购物品的质量。饭店对于这些环节的监控掌控远远不够。

3.原材料浪费严重,消耗太大

由于餐饮消费的量随时间变化较大,不确定性也大,原材料的采购量难以确定。估计的好也就浪费的少。然而很多饭店在采购量预测工作方面存在许多疏忽,导致原材料浪费严重。再加上有些工作人员素质低下,可能会出现偷食的现象,以至于原材料的消耗很大。尽管许多饭店餐饮部建立了餐饮产品标准成本卡,但由于信息归集、处理、分析工作量大、手续繁杂等原因并没有实行标准成本控制制度成本差异无法落实到责任人,原材料浪费、损毁现象不能得到抑制和根治。

4.工作人员流动频繁,人工成本难以控制

人工成本也是饭店餐饮成本控制的重要方面。如今,饭店的工作人员变动性大,流动频繁且素质低下也是饭店餐饮成本难以控制的原因之一。饭店工作人员尤其是餐饮部门这边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临时的,变动十分大。这样频繁的更换工作人员,会导致工作人员的效率降低,影响人工成本的控制。但是这主要也是由于饭店客源不稳定的特点所导致的。正是由于工作人员频繁流动,其工作素质就难以提升。新员工总是需要一段时间来熟悉工作的,这样就降低了整体工作效率,间接提高了成本。

三、饭店餐饮成本控制措施

饭店餐饮成本控制措施研究对于饭店的发展很有必要。饭店经营者应根据自身饭店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及时的提出解决方案。饭店餐饮成本控制是饭店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针对其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1.建立并完善饭店内部的监督机制

饭店要健康合理的发展就需要完善其内部的各种机制,其中监督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采购作为饭店餐饮业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更是需要严格规范的监督机制来确保其顺利开展。对于采购的数量以及质量,饭店应建立验收标准进行监督。不同的饭店应该有不同的标准。对于采购物品的价格,我们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查询各物品价格,从而建立完整的价格档案以供日后查询。在工作人员方面,为防止偷食现象的发生,也应建立相应监督制度进行监督。也可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监督,如装监控等。只有通过各种手段对饭店各环节进行监督,才会使饭店管理井然有序。

2.建立奖惩制度,培养员工成本控制意识

饭店工作人员自身的成本控制意识是饭店餐饮成本控制的基础。只有饭店上上下下所有员工都有节约开支,控制成本的意识,饭店餐饮成本控制工作才有可能健康执行。因此,饭店可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充分利用材料,使得成本控制得当的员工可予以适当奖励。而对于造成材料浪费的员工则予以适当惩罚,以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同时,饭店可定期采取成本控制理论与方法的培训,使全饭店员工能科学的认识成本控制理论,并能将其科学的运用于实际。这样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跟上了,饭店的成本控制工作也就跟上了。

3.做好价格的预算及分析

由于餐饮业的客源不稳定,原材料的价格也随时间而波动,所以在定价之前饭店应做好相应的市场调研,并要召开会议进行讨论而定价。例如,受天气影响,有些菜的价格可能会上升,其需求可能也会上升,这就要求饭店做好市场调研,写成报告,严格控制定价。饭店可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分析每一菜品、每一台、每一宴会、每一个档口的成本率,将各档口的成本与实现的收入进行对比,及时分析滞销菜品情况,对成本率高的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并编制成本日报表和成本分析报告书。总之,对价格的分析及制定也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不容忽视。

4.探索创新,打造饭店自身特色

如今,饭店的数量越来越多。要提升饭店竞争力,可从饭店创新着手。对于饭店餐饮成本控制而言,饭店可打造自身的餐饮特色吸引顾客。比如说可在饭店内设置多处充电插孔已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而方便顾客。还可以设置网上灵活支付,灵活结账的方式,既节约人工成本,又方便顾客。其实创新是一种趋势,无论什么行业都需要创新来注入活力,饭店也不例外。如果饭店创新做得好,既可以节约成本,又能有效提升饭店竞争力。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饭店应加强管理,做好餐饮成本控制以及其他成本控制,以期增加自身效益,谋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燕.论饭店餐饮成本控制.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06.

[2]朱伟.饭店餐饮成本控制难点分析[J].饮食文化研究,2005[4].

[3]任艳青.浅析酒店业如何进行餐饮成本控制[J].会计之友,2010[11].

作者简介:辜静静(1975.01- ),女,湖北十堰,汉,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管理学,旅游与酒店

成本控制会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兴的现代建筑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建筑工程领域当中应用程度比较广泛的建筑形式,能够很好地满足当前节能减排的目标,并且生产效率以及建筑质量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为了能够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建筑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建筑行业就需要将工艺水平作为基础,不断加强工程管理的水平,从而解决目前装配式建筑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逐渐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这也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控制

1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意义

当前,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面临的市场竞争更激烈,影响施工成本、质量和效益的因素不断增多,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工程造价预算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项目成本估计、施工图预算,主要目的是科学管理施工中的资源和资金,对工程项目的成本和收入进行预算和分析,确保项目经济可行,避免超预算情况出现,降低实际成本和预算间的偏差问题。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对于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意义。加强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收入和成本,确保工程项目收益透明化,通过科学的预算,增加工程项目的利润和效益。加强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有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实现资金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撑和保障。严格地控制工程项目实际成本和预算间的偏差问题,规避超预算现象,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费用支出,降低施工整体成本和费用。

2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失控的主要原因

2.1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程预算能够对工程造价控制起到直接性的影响。为了能够使工程按时保质竣工,在工程预算中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进行。现阶段,在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与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实际承担水平存在一定的矛盾,对于该问题目前尚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从而致使部分企业的施工活动不符合规范,形成与法律法规擦边球的问题,长此以往会导致装配式建筑行业的秩序陷入混乱的局面。对此,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健全,为建筑行业市场的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2.2构件成本较高

装配式建筑主要使用的是工厂化生产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其在成本费用支出中的占比大,容易受到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进而造成造价预算失控、超预算等问题。

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对策

3.1充分重视工程预算的控制工作

在企业之中,为使所有工作人员的预算控制意识得以提高,首先管理层应对预算控制的作用进行掌握,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来对有关机制进行健全与优化,从而使工程预算控制的效果得以切实加强。在工作具体开展期间,应立足于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保证的前提之下,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以及人工等费用进行节约,促使工程预算控制水平得以提高。同时,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在对工程预算进行编制前期,应对工程施工图纸、施工具体要求以及有关标准进行了解与掌握,对工程量进行正确地计算,从而有效推动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良好开展。

3.2系统化的编制预算方案

充分地认识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工作的系统性、复杂性,根据实际项目的需要,系统化地编制预算方案,并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首先,要保证概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在施工前做好调查和调研工作,全面地收集和分析工程资料信息,严格细致地审核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和合同,对实际项目情况、工程目标要求、设计技术要求、工程量清单、工程定额等有准确把握,准确把握工程總造价、总成本和费用支出,科学准确编制预算,减少漏错问题。其次,对编制好的预算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核,及时的完善和调整存在的问题,科学的控制造价成本。三是,对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进行严格的控制,切实落实合同造价预算的内容,规范地进行施工建设;加强对工程变更的管理,强化现场签证管理;在项目竣工验收后,需要严格结算程序,及时地进行工程结算,并对项目的实际费用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查和审核。

3.3强化影响成本的因素的控制

一是,严格地控制预制构件的生产制造成本。在施工前,对具体项目有准确的把握,明确项目的设计要求、质量标准、工程量大小等,科学地编制材料采购方案;严格地审核设计和施工图纸,控制好预制构件的设计和材料成本,科学地确定模具尺寸,避免出现预制构件不符合工程项目、预制构件不足或大量闲置浪费的问题。做好预制构件的养护管理工作,避免因外界因素和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如规范化的运输,施工现场堆放规范等。二是,做好施工成本控制工作。在施工前,需要对原材料、构件厂、施工现场的距离进行分析,科学的制定预制构件的运输方案;安装施工,要求准确地把握施工的工序和步骤,确保施工人员技术规范,吊装位置准确,且吊装过程不发生刮碰等问题,以免因操作失误等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和损失。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推进建筑工程行业不断发展和创新过程中,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工程造价预算失控现象在很多项目中存在,甚至出现超预算现象,影响有序施工和工程的经济收益。造成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失控的因素比较多,要求对此有准确的把握和深入的分析,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防范。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对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明确工程项目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内容、目标,系统化地制定造价预算方案,科学地编制和管理预算。要实施全过程、动态化的造价和成本管控,完善和优化与之相关的制度和管理体系、监管体系,加大管理控制的力度,提高造价和成本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3):18-19+22.

[2]王凌云.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09.

上一篇:证券会计论文下一篇:融资租赁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