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公共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07

旅游公共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高端旅游产品已成为我国旅游产品开发中的重点,然而,我国的高端旅游产品开发存在对高端旅游产品缺乏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深层认识不足、不注重特色产品的开发等问题,对此提出开设针对性地高等教育课程,重视产品研究,注重特色产品开发,创新产品营销渠道等开发的对策。

[关键词]高端旅游 产品开发 对策

目前,高端旅游产品的界定没有一致观点,一般认可的是魏小安的说法:“所谓高端旅游产品,就是各类旅游产品中居于塔尖地位的产品,高端旅游基本的要求就是花费高、时间长、要求高;与高端对应的不是低端旅游,而是大众旅游,高端旅游产品应该是个性化的,非标准化产品,本身缺乏可参照性”。一般情况下,高端旅游产品分为五类:高端观光旅游产品,高端休闲度假产品,商务旅游产品,专题旅游产品,专业旅游产品。高端旅游产品从实质上来说,是以大众旅游为参照物,强调在各个细分市场上的高品质、高档次、高消费、高层次的产品。

一、我国高端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

(1)我国高端旅游产品现状分析

我国的高端旅游产品的定制最早大概可追溯到2001年,其发源地在广东,那时,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广东人想走出去,但很多人在普通旅行社找不到需要的旅游产品,为一些有独特需求的群体定制旅游线路,使高端旅游产品以俱乐部形式发展起来。从开始至今,高端旅游产品已有二十年多的历史,经过二十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仅商务旅游市场份额就达到250亿美元,并且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其中,我国高端旅游产品之之一的会展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行业经济规模逐步扩大,专业场馆建设日臻完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会展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中国的富人以直线速度增长,根据2012年1月12日,胡润百富在上海发布的《2011至尚优品——中国富豪生活方式调查报告和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显示,中国千万富豪的平均年消费为190万元,亿万富豪的平均年消费为250万元。而高端旅游则成了富豪们青睐的休闲生活方式。而定制的高端旅游产品,则成为很多新富阶层的首选。高端旅游市场在旅游市场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高端旅游产品成了旅游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催生了其他相关的行业。

(2)我国高端旅游产品开发问题分析

1.缺乏高层次的高端旅游产品开发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专业团队是高端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我国的高端旅游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起步晚,很多方面都不完善,成长中的高端旅游市场,迫切需要有国际视野,具备跨界创意,深谙世界各国文化与历史的复合型高端旅游产品开发和管理人才。

2.缺乏对高端旅游产品的深层认识

旅游企业及其旅游单位的相关人员大多只是停留在对高端旅游及其市场的表层认识上,对高端旅游消费群体、高端旅游产品、高端生态和人文资源等没有深入的研究,对高端旅游产品的界定不清晰等,导致开发高端旅游产品思路有偏差,甚至是误区。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市场的需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考虑社会效益问题。

3.未注重特色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

旅游行业没有深入研究高端旅游市场旅游者的基本特点和需求,没有设立专门面向高端旅游市场的特种旅游部或产品研发中心,缺少对高端旅游者进行深人的市场调研,缺少深度,没有把高端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开发各个细分市场的有针对性的特色产品。细分市场包括探险、美食、建筑、摄影、体育、度假、高等。

4.高端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没有创新

在如今互联网急速发展和普及的时代,我国高端旅游产品市场并未充分借助现代的便利的促销渠道对高端旅游产品进行宣传,加大高端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响应度,依旧主要依据传统的产品营销手段,无法开展对公众有影响力的宣传,而且在促销策略上不得当,对网络资源的运用上欠缺,使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抑制了高端旅游消费群体的增长。

5.政府、协会、企业职能划分不明确,高端旅游秩序混乱

由于高端旅游跟传统旅游一样同样要涉及到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景点三部分主体,有时候出现三部分主体由不同的机构和单位来承担。交叉区域会出现无人管理的情况。政府、协会、和企业三者在职能的划分关系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司活动、会议、展览和奖励旅游上。

二、我国高端旅游产品开发对策分析

(1)培养高层次的专业开发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中国信息大学为例

高端旅游产品是集现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产品。要针对不同的高端旅游市场培育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形成专业化的经营体系,使高端旅游名副其实。要在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有关高端旅游课程,灌输高端旅游产品相关知识和开发理念;对现有的产品开发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在实践中壮大专业人才的队伍;同时还要注意引进国外高端旅游产品开发的专业人才和学习借鉴国外的高端旅游经营模式。注重高端旅游产品开发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为高端旅游产品的高品质,高档次的开发提供基础。比如,中国信息大学在2012年1月6日提出的高端旅游人才培养计划中,在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要求上都体现了适应市场需求,旨在培养能够不断发掘市场潜在需求,设计个性化旅游产品,能够掌握旅游行业国际化、个性化的趋势和规律,不断为高端旅游产品开发推陈出新,进行个性化的产品设计的专业人才,分别从研究旅行社行业发展趋势,了解成功旅行社经营的方法;进行消费需求调查,发掘市场潜在需求;发展特色高端旅游产品,提供特色服务保障体系;进行旅行社宣传设计,促进高端产品旅游线路销售;负责已有高端旅游产品业务及客户分析和评估,为公司业务决策提供依据等五个方面对人才进行产品开发和管理的综合素质培养,同时除了传统的课程之外,增设了市场调查,问卷调查设计与分析,营销策划案写作,旅游产品规划与设计实务,统计学,销售团队管理等课程,极力培养专业的高端旅游产品开发和管理人员。

(2)重视高端旅游产品的研究,考虑其社会效益----高尔夫旅游产品为例

高端旅游产品是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高端旅游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是对其认识和理解还比较肤浅,甚至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为了确保高端旅游产品开发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必须加深对高端旅游的认识和研究。研究和制订高端旅游的基准和标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规划等,为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政策环境、资源环境、人力优势等支持。比如高尔夫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其负面效应不言而喻:比如一般而言,建设高尔夫球场要将原先土地上的植被置换成专用草坪,还要持续不断地施肥及喷洒农药;高尔夫球场占地广,占用粮田,破坏耕地;而且高尔夫球场耗水量大,再加上每年喷洒在高尔夫球场草坪上的农药高达50多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单一的大量的草坪和草种不仅不会产生人类所需要的氧气和水分,在长时间的累加后还会放大负面效益。这种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就严重影响了公众利益甚至是负面的社会效益。2011年6月在国家发改委、监察部等11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高尔夫球场综合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开展高尔夫球场综合清理整治工作,禁止高尔夫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

(3)注重特色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北京特色美食为例

在产品开发时要以主题独特、主题集中的旅游线路为主,将不同的文化素求与旅游资源巧妙结合;在产品设计时要突出旅游的文化内涵,了解高端旅游者的需求,提高旅游者对于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使其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水平。比如北京市场对特色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2012年6月26日刚推出的“尚宴北京-皇城玉馔”特色高端美食之旅,精选20家带“京味儿”的餐厅,面向高端旅游市场推荐特色高端旅游产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20家推荐给广大游客。20家餐厅中既有听鹂馆、仿膳饭庄这样的宫廷御膳餐厅,也有谭家菜的经典传承北京饭店谭家菜餐厅,私房菜的代表梅府家宴,以及丰泽园、同和居等老字号鲁菜餐厅和全聚德北京烤鸭,伊锦园清真餐厅,吴裕泰内府菜茶馔餐厅等。既有像昆仑饭店易舍那样的星级酒店餐厅,又有隐藏于胡同深处或古老的四合院里的新老“京味儿”餐厅;既有历久弥新的百年老店,也有小字辈后起之秀,无不蕴含深长的饮食文化韵味。精选的餐厅,不仅强调“京味儿”,更强调高品位的享受与体验。增加了消费者的参与性和感知度,不仅仅享受了美食的味道,更多的是感受了北京美食的文化,无形中也传播和传承了传统的饮食文化。根据北京市旅游委2012年的工作计划,其将在继续发展传统旅游项目的基础之上,加强对首都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积极挖掘高端旅游资源,开发北京高端特色旅游产品。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还将陆续推出其他系列特色高端旅游产品项目,进一步挖掘首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市场。

(4)创新高端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安徽旅游局的微博营销

宣传促销是产品的营销策略中的其中之一。对高端旅游产品清晰定位之后就要利用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对产品进行促销和宣传,使高端旅游产品晓之于众,加大产品的知晓度和响应力,以更好的建立高端旅游产品品牌。而高端旅游在媒体公关方面,广告仅占很小的部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进行微博营销已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渠道。2012年6月26日安徽省旅游局发布(皖旅市(2012)29号)《关于加强旅游微博营销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微博作为新兴媒体类型,凭借及时性、互动性、自主性等优势,已经成为旅游行业新的宣传平台和传播阵地。国家旅游局在《“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鼓励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通过微博等互联网应用模式开展旅游宣传和营销活动。各级旅游部门、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对高端旅游产品纷纷上线微博,抢占微博营销的新阵地,从而增强高端旅游产品的影响力,以达到提高高端旅游的市场份额的目的。

三、结论和展望

高端旅游产品的的界定在消费者享用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本身具有个性化、特色化,又逐渐往定制化方向发展,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重点从侧重高消费向高品质和高文化转变,北京特色菜的高端旅游产品开发的创新为美食界开辟了新的市场,相对于之前的高尔夫旅游和油轮旅游等高端旅游产品相比,价格偏低,而受众人群增加。然而,增加受众人群是不是就不能被称之为高端旅游产品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对高端旅游产品开发的工作的改善和深度挖掘,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会更加顺利,也将推动高端旅游快速地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小安.高端旅游特点及其发展[J].2006-11—17。

[2]蔡红.中同高端旅游市场:定位与开发[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01。

[3]赵鑫,李永文.论我国高端旅游产品发展现状与对策[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0-5.

旅游公共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旅游危机管理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缺乏对于民族村寨的旅游危机管理的研究探讨。文章以土家民族村寨十三寨为例,对十三寨的旅游危机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旅游危机管理策略,使旅游危机管理的研究触角触及民族村寨,树立危机意识,希望为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中的危机管理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关键词】民族村寨;旅游危机;旅游危机管理

一、引言

旅游行业是高敏度、高关联、高弹性的综合型行业,牵一发而动全身。旅游发展涉及旅游客源地、旅游中转地、旅游目的地三大旅游市场,外界因素如自然条件、政府政策、季节性和可替代产品等对它的影响甚大。这些要素都从客观上要求我们重视旅游危机管理。目前对于旅游危机管理的理论实践研究也很多,基本集中在这几大方面。一是旅游危机概念,类型,特征,生命周期,管理策略等基础理论研究及研究综述。二是根据旅游危机发生的不同背景环境进行的研究。三是旅游危机管理的个案研究,从特定事件引发的旅游危机研究到各景区、各省份因地制宜的案例研究。四是对专项旅游危机管理研究。五是旅游危机管理的跨学科综合研究,有学者提出了基于目的地形象理论,传播学理论,混沌理论等等的旅游危机管理研究。但是,对于民族村寨的旅游危机管理关注度很低,民族村寨交通闭塞,经济技术条件落后,地质环境复杂,民族文化浓厚,旅游发展潜力大,但旅游危机意识淡薄。本文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以板夹溪十三寨为例进行的民族村寨旅游危机管理研究,以此抛砖引玉,希望对于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危机管理提供一些可行性的理论借鉴。

二、旅游危机管理概念

旅游危机管理是指为了避免或减轻各种预期性及非预期性危机事件给旅游业带来的严重威胁和可能的损失,通过危机预警、危机识别、危机隔离、危机处理以及危机恢复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旅游行为、恢复旅游环境和提升旅游者信心的管理活动。

三、民族村寨旅游危机分析

十三寨以乡村旅游、生态农业为主要产业,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余元。景区内公路省道209里程6.3公里,这里青山绿水,环境洁净,土家民族风气浓厚,生活着250户1090人。板夹溪民族村寨保护建设若干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保护机制、发展模式、规划建设、管理体制、资金来源等方面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在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中,民族村寨需要对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危机做好充分的准备。分析村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危机,防患于未然。

(一)危机意识弱,缺乏危机预警能力

政府对于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和保护提供了很大支持。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板夹溪土家族村寨是全国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村寨,参与了重庆黔江区北部旅游环线建构与小南海风景名胜区由4A向5A级景区的提档升级举措。十三寨现在在旅游开发发展初期,旅游建设项目火热开展,很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都返乡建自己的农家乐,对旅游发展致富的期望值很大,但我们也需要树立危机意识,加强危机意识宣传。

(二)缺乏系统健全的旅游危机管理制度

一是村寨中的旅游建设东搞搞西搞搞,结果每块都没有搞好,没有进行分类分级分区管理,缺乏系统性。十三寨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环境破坏,河道硬质化,建筑风貌破坏,产品结构单一,汉化现象严重,民族文化的缺失,人口流失,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都是因为政府对于十三寨旅游发展的每个方面都有考虑,但都是进展慢、考虑不全面、半途而废,严重影响十三寨环境保护。

二是缺乏来自政府和民间自组织的旅游危机管理机构,旅游管理人才缺乏,缺乏本土的导游,也缺乏外部监督。十三寨现在无论是民间组织、居民自组织还是政府组织的危机管理机构都没有,缺乏对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危机的研究,对于村寨的保护发展都处于模糊认识状态,甚至于当地村民对于自己村寨的文化了解都不够,民族文化逐渐流失。

(三)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在沟通过程中,我们出现的很多问题,如放弃沟通、沟通不善或披露信息不实等都会对危机的转化有着巨大的阻碍作用。沟通不仅仅是纵向沟通,也是横向沟通,需要注重周围景区的沟通,相关产业的沟通。十三寨周边景区都有优美的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十三寨处于周围景区的形象遮蔽之中,竞争力不强,需要进行差异化定位,突出文化特色,联合发展。

(四)对危机信息量搜集不足,一手危机资料缺乏,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源库,缺乏相应的危机管理经验

我们对危机的处理总是临时紧迫的,平时很少关注社会调研、田野观察,基础资料的收集,而这些对于对危机预防处理都至关重要。利用实地调研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因更加贴近实际,真实而可靠。要关注“事前”信息收集,也要关注“马后炮”的事后经验总结。十三寨在规划过程中,发现很多基础资料的缺失,在十三寨的历史过程中,曾经发生过泥石流、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但是都没有详尽的文字记录。

四、旅游危机管理策略

民族村寨的旅游危机管理要着手危机意识、危机预警、危机沟通、危机信息资料收集等诸多方面来处理,危机不一定就是噩耗,也可能成为旅游地发展的转折点,旅游危机事件的得当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助于发现问题,产业升级,产品优化,以及旅游景点和目的地知名度的提高。

(一)加强危机预警,树立危机意识,加大危机宣传

在旅游危机事前管理中,危机预警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监测,预警,加强危机意思和危机教育。旅游危机具有长期潜伏性和偶然爆发性,对于潜伏的危机,我们要时刻提防,把危机爆发趋势扼杀在摇篮。

(二)构建旅游危机管理体系,提高危机管理能力

一是分时分级分区分类危机管理,形成系统网络。实地调研划分危险区域、危险活动类型和事故高发时段,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形成分级分类分区分时的危机管理网络。

分时管理:根据景区一年、一季度、一天的危险灾害高发时段,加强该时段的监测管理。

分级管理:根据旅游危机严重程度划分不同危机等级,针对不同等级危机采取不同的危机管理策略,区分是可自组织痊愈危机,还是他组织干预危机。

分区管理:根据保护重点以及灾害发生频率,划分重点、一般、协调保护区。对于重点保护区域,要加强管理监测,预防危机发生。如十三寨形态是线性旅游景区,可以考虑分区开发,前面作为药引子,着重基础设施建筑,满足餐饮住宿需求,后面作为保护区,着重民族文化展示,田园风情体验,休闲体验。

分类管理:研究村寨整体风水格局、村寨土地使用、山水环境与总体格局、传统民居及院落保护控制、建筑单体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分级分类制定分级分类的危机管理标准。

二是建立政府和民间自组织的旅游危机管理机构,人才生产本土化。建立民间力量参与的旅游危机管理办法,集合来自民间力量的各方监督,形式“小政府、大社会”格局。如十三寨可建立学生实践基地,武陵山土家文化保护,民族村寨保护试点项目等民间组织,接受来自各方的研究调研与监督,为十三寨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旅游发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回馈社会。板夹溪政府也可以设立多方面的旅游危机管理结构,上联下效,加强与各方合作,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危机处理等指导,做示范,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和危机资料库,成立自己的危机分析处理资料库

成立危机信息中心,一是在危机预警中,自上而下,传达国家旅游危机管理的政策法规,发布国内外旅游危机警示信息;自下而上, 注意民意的了解、一手资料信息的收集及旅游产业相关危机事件的督查监控,及时向上级和社会传递、更新、反馈信息,如水文资料、泥石流滑坡记录、重大事件纪实等。二是危机反馈信息收集,做好危机后评估和经验总结等善后事宜。

参考文献:

[1] 李锋.目的地旅游危机管理——机制、评估与控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窦开龙,南宇. 制度经济学视域下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危机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2013(08).

[3]袁花,吕利军,明庆忠. 浅析旅游危机管理策略[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09).

[4]罗育斌. 陕西省旅游危机管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6).

[5]张婷. 旅游危机管理机制研究——以无锡水质危机为例[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4).

[6]尹菲,罗颖. 从5·12地震看旅游危机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09(09).

[7]陈丽敏. 会展旅游危机管理探析[J].中国会展,2006(08).

[8]夏光,刘巍,于扬. 冰雪体育旅游危机管理系统的构建[J].冰雪运动,2008(03).

作者简介:王倩(1992-),女,汉族,四川仁寿人,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村寨聚落保护。王睿(1993-),女,汉族,四川仁寿人,吉林大学档案学,本科,研究方向:档案管理。刘艳梅(1973-),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旅游公共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也逐渐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较为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受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在旅游业实际发展时,经常会出现旅游业资源破坏和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不能真正有效推动旅游业长久有效化的发展。对此,在今后旅游景区实际发展时,应该不断加强对低碳旅游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这样能够真正有效推动旅游业各项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化的开展,有效防止在后期出现各种各样破坏自然环境的情况。

关键词:旅游景區;低碳旅游管理;问题分析;措施分析

1 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意义

经过研究和调查可以得知,在旅游业实际发展时,创设低碳旅游景区一直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对促进景区发展和区域的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也能有效防止在旅游业后期发展时出现破坏自然环境的情况,主要积极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促使旅游景区取得长久有效化的发展,真正有效促使景区管理模式能够不断创新和改革,不断加强对新能源核心技术的应用力度,这样能够真正有效促使旅游景区效益的最大化。第二,能够真正有效促使区域低碳产业开发和整合。随着我国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经济在发展时出现了新的困境,应该不断加强对低碳产业的重视力度,在旅游业实际发展时,应该将旅游业内部的传统产业和低碳产业相互结合,真正有效促使区域能够共同发展,有效防止在后期区域发展时出现资源破坏的情况。

2 传统旅游景区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2.1对低碳旅游管理模式的重视力度不足

由于受传统管理思维的影响,在旅游景区实际管理和发展时,相关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只是一味注重提高景区内的相关设施,认为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越来越多人民群众对景区的喜爱力度,从而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但是在这种盲目无序开发资源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也不能为人们营造一个相对低碳的生活环境,在旅游景区实际发展时仍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今后我国旅游景区实际发展时,相关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该逐渐转变传统管理模式,不断加强对低碳旅游管理模式的重视力度,这样才能真正有效促使低碳旅游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化的开展。

2.2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相对较低

在旅游景区低碳旅游管理模式中,工作人员综合素养一直是相对较为重要的内容,只有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相对较高,才能真正有效促使我国后期低碳旅游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化地进行。但是在我国旅游景区实际发展时,由于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相对较低,工作人员对低碳旅游管理的相关理论内容和实践经验不足,在后期实际管理时经常会出现相对混乱的情况,难以真正有效促使旅游景区低碳旅游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开展。

3 创建低碳旅游景区的措施建议

3.1政策支持

想要真正有效促使低碳景区建设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化的开展,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不断加强对低碳景区建设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真正有效促使低碳景区建设工作能够更快更好的进行。对此,在今后政府实际发展时,政府应该不断加强对计划政策法律的重视力度,对低碳旅游建设的各项工作作出具体化的指导,不断加强对绿色环保企业的重视力度,积极鼓励旅游景区景点住宿等转变传统单一化的生产模式,不断加强对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引入力度,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在后期出现环境污染的情况,也能真正做到节能减排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数,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真正有效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更快更好地进行,有效防止在后期实际发展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此同时,在相关旅游景区实际发展时,应该制定合理有效化的行业准入标准,不断加强对低碳旅游指标的引入力度,严格管理旅游景区相关的产业,并定期做好考核机制,真正有效促使低碳旅游经济管理模式能够正常有序化的开展,这也是人民群众追求的一种相对时尚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后期旅游景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有效防止旅游景区在后期发展时出现污染环境的情况。

3.2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开发

经过研究和调查可以得知,在低碳旅游景区建设初期,应该对各项发展内容作出合理有效化的规范,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实现低碳旅游和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有效防止在后期出现污染环境的情况。因此,在今后旅游景区实际发展时,应该不断提高周边环境保护工作和开发的重视力度充分合理有效化的利用各个生态环境和资源,做好地方特色资源保护工作,真正形成自然环境与文化相匹配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真正有效促使旅游景区在后期实际发展时出现污染环境较为严重的情况。同时,在旅游景区实际发展时,也应该合理有效化的设置各个旅游项目,能够对顾客做到科学有效化的分析,不断加强对顾客容量的分析力度,真正有效促使低碳旅游发展能够走向持续和稳定的方向,防止旅游景区在后期实际发展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旅游景区实际发展时,也应该不断健全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这样会对旅游景区后期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真正能够做到资源节约和合理减排真正有效促使各个可再生能源能够循环利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也能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相对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有效防止在后期出现污染环境的情况。对此,在今后旅游景区实际发展时,应该不断加强对低碳旅游管理模式的重视力度,真正有效推动旅游景区各项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化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程静. 构建低碳旅游城市的路径探析[J]. 山东纺织经济, 2015(3):2.

[2]竺光明. 低碳旅游时代景区建设的若干措施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4, 02:217-217.

[3]曾启鸿. 低碳旅游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0(1):4.

旅游公共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發展,旅游公共服务的广泛社会需求、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以及旅游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已经对创新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出了迫切要求。文章以公共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等理论作为主要分析工具,结合旅游公共服务实践,明确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过程中职能定位的基础上,探讨旅游公共服务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以保证旅游公共服务在制度框架内有效供给,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旅游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关键词]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多中心治理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中国正处在从一般温饱型社会向和谐發展型社会转变的重要时期。从發达国家经验来看,在这一时期,政府职能已从以经济性公共服务为主,逐步發展到以社会性公共服务为主的阶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旅游业的蓬勃發展,旅游公共服务的广泛社会需求、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以及旅游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已经对创新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出了迫切要求。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承担旅游公共服务的大部分职责,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旅游公共服务的理念认识不到位;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层次低下、供给方式单一,无法充分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旅游公共服务需求;运行体制不完善,资源配置率低,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旅游公共服务的健康發展。由此,如何通过创新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保证旅游公共服务在制度框架内有效供给,为公众提供更加公平、有效的旅游公共服务,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2 相关研究综述

麦克戴维等(McDavid,et al.)、冈萨雷斯等(Gonzale,et al.)以及米兰达等(Miranda,et al.)进行的大量经验研究表明,促进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竞争,能有效地促进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使公民得到更低成本、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斯蒂格利茨(Stiglitz)认为,在各个部门直接或者间接引入竞争实体是管制的好办法;公私部门通过引入社会竞争,更分散地提供公共服务,这不仅确保了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而且使公共服务数量和种类更符合公众需求。以奥斯特罗姆(Ostrom)为代表的新公共管理者,在挑战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应区分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生产,主张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并列举了提供和生产的主要方式,提出“多中心”模式。此后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在更强调民主、公民权和服务理念的基础上,主张通过政府、私人、非营利机构的合作治理为公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登哈特(Denhardt)夫妇倡导“服务而非掌舵”的新公共服务理论(the new public service),提出了服务行政的基本内涵,指出公共管理者的重要作用并不是体现在对社会的控制或驾驭,而是在于帮助公民表达和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

在我国,由于传统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需要,实现公共服务制度的转型和创新,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李军鹏认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问题是一个历史性和世界性的重要课题,也是發挥政府作用、履行政府职能的核心问题。李琪认为,服务体制的创新和服务模式的设计是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路径,公共服务体制创新要根据不同公共服务项目的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供给制度模式;服务模式的设计要求以群众的需求为公共服务的切入点。句华探讨了公共服务的市场机制可以解决公共产品和服务关于“提供什么、提供多少和如何提供”的问题,分析了不同类型服务与市场机制不同的引入方式之间的关联性,并探讨了合同外包、特许经营、用者付费和内部市场等4种不同的制度安排。陈振明指出,当前我国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已经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而公共服务的制度改革仍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發展进程,这就要求我们合理选择和创新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和方式,推进对多样化公共服务的分类管理,构建高效、公平和权责对称的公共服务提供模式。

旅游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在旅游领域的特殊表现。目前,国内外关于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专门研究还非常少,并且由于长期以来受政府主导型旅游發展战略的影响,很多学者认为旅游公共服务应采取政府垄断供给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局面。实践表明,政府不应该是旅游公共服务的唯一直接提供者,社会其他部门也有可能进入旅游公共服务领域,参与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政府要通过建立专门机构来管理旅游资源和规范發展,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是旅游發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构建公私伙伴关系是转型期中国旅游业获得强劲动力的必选模式。国内外有关公共服务方面的相关研究对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旅游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理论依据与政府职能定位

从经济学角度,社会公共需求决定着公共供给的内容,公共供给必须适应公共需求的规律,即公共供给必须与公共需求相平衡。在公共行政学上,公共需求决定了政府的职能、活动范围与活动方式,公共需求的变化决定了政府职能、体制与行为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發展,旅游公共需求群体的多样化、旅游需求个体的差别化和个性化,导致旅游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而政府单一供给旅游公共服务具有很强的刚性特征,在现行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中,旅游者需求与供给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了供给效率低下,使得旅游者缺乏选择产品消费种类及数量的机会。

3.1 旅游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理论依据

政府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它必须肩负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责任。随着公共产品理论的發展,学者们普遍认为公共服务的供给(supply)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包括提供(provision)和生产(production)两个环节。马斯格雷夫(Musgrave)认为,公共产品的政府提供并不意味着由政府生产;政府提供是指政府通过预算进行公共资金的投入,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由政府来生产。奥斯特罗姆(Ostrom)进一步认为,公共服务或产品的“提供”是指通过集体选择机制做出决策,决策的内容包括提供者、供给数量和质量、生产安排、融资、生产监督;“生产”则是指“将投入变成产出的更加技术化的过程,制造一个产品或者在许多情况下给予一项服务”。总之,在把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生产”分开的前提下,公共服务的供给者既可以是公共部门,也可以是私人部门。

当前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基础薄弱,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处于垄断地位。从供给主体这一角度考虑,旅游公共服务多中心供给应该是改变政府单一供给的局面,形成各类供给主体共同参与相互作用、优势互补的多中心供给模式。“多

中心”一词,来自奥斯特罗姆、蒂伯特(Tietout)和瓦伦(Warren)的经典性文章。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概念,是指在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存在众多的参与者,他们能够自主选择市场机会,由此形成许多替代性的制度安排。在一定条件下,政府、市场、社会都有可能成为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政府追求公平的价值,市场遵循效率的法则,社会崇尚正义的理念。三者在解决同一社会问题时彼此间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资金、人员、技术、公共关系往往在三者之间流动。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的作用是有限制的,主张根据不同公共服务的特点,结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的优势,采取不同的供给模式,实行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供给模式。

3.2 旅游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政府职能定位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是对传统政府理论和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批判。批判的焦点在于政府组织的低效率并不能有效满足公众的需求以及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基于这两大前提,必然要求寻求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营利部门和非营利组织介入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并不意味着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责任相应减轻,甚至前两者可以替代政府的地位,而是适应新的格局,其职能有所调整(表1)。

由于旅游公共服务主体在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中独有的功能和固有的缺欠,使得各自有不同的功能空间和供给边界。就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容看,政府强调普遍的、宏观的方面,供给的目标是让所有服务的接受者都能承担起旅游公共服务的价格、满意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政府强调的是整体服务,而其他主体强调的是部分服务。个人需求是有差异的,营利组织供给服务则是对服务消费者细分的一种回应,是对个人差别需求的满足。相对于政府和市场在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非营利组织延展服务的补充不可或缺。非营利组织可以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化解一部分市场的消极影响,这一点在我国现阶段还不具备,因此,旅游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与政府供给之间的衔接并不紧密,市场化的风险可能由政府独家承担。旅游公共服务的个人供给更多地体现在公民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公民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回归,激活公众真实参与意识,是公民自治的实现形式。其性质类似于非营利组织,但却没有明确的组织形式,是个体非制度化参与,具有更大的自适应性,属于补缺型服务(表2)。

4 转型时期旅游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选择

旅游公共服务需求是目的地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基础和根本原因,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构成。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从供给主体结构看,主要讨论由谁来供给的问题,表明多个主体及其之间的合作和竞争关系;从提供过程来看,主要讨论怎么供给的问题,它表明旅游公共服务提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谓模式是指事物内部的若干成分(即元素、要素),按照一定的关系(即一定的构成方式、一定的组合规律)所组成的一定的表现形式。

發达国家十分重视加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伙伴关系,引入市场化和社会化机制,实行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公共服务购买、政府间协议、合同承包、补助、特许经营、凭单制、志愿服务等多种供给方式。旅游公共服务的多主体复合供给正是通过政府(G)、市场(M)、社会(S)力量的联动,最终实现有效互补、协同呼应的多方参与(G-M-S)的理想的旅游公共服务复合供给的综合联动模式(表3)。

需要说明的是,旅游公共服务有别于一般的旅游(企业)服务,为了确保旅游公共服务的公共性,在旅游公共服务复合供给机制中,每种可能的运作模式都离不开政府的参与。

4.1 政府主导型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4.1.1 G-G模式

(1)政府直接生产提供型

政府直接生产提供型模式中,政府扮演着服务的生产者和安排者的角色,直接向公众提供服务。采取这种供给模式的旅游公共服务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①营利甚微甚至是无利可图而又关系民生的,也就是难以直接对公众收取使用费或直接收费的成本过高的旅游公共服务。

②此类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事关重大,由其他部门提供将会带来严重后果或者现阶段仍没有实现的可能环境。

③具有极其显著的“外部性”,导致市场企业缺乏供给能力也不愿意供给,对于社会第三部门而言则可能无力承担,所以必须由政府免费或者低价向公众提供的旅游公共服务,否则,必然导致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的扭曲而产生消极的社会后果。此类旅游公共服务主要适用范围是其他部门不能或不愿介入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因为此类服务具有极强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特征,很难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出现,所以这种模式主要包括涉及社会公正、道德伦理、社会稳定的纯公共产品和服务,如旅游政策法规、大型旅游公共基础设施等。

(2)政府垄断供给型

政府垄断供给型模式是一种传统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政府是这种供给模式的主体。尽管在旅游公共服务领域中,市场化、社会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政府始终是最有力量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者。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由政府决策,政府在公共财政基础上筹资、生产和分配。采取这种模式的旅游公共服务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

①由政府出资建立公营企业来进行日常经营管理,直接提供旅游公共服务:

②政府对目前所属的公共部门进行公司化改造,按照公司法进行登记注册和管理运营。企业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让其参与市场的竞争,以便更加有效地提供旅游公共服务。

旅游公共服务的政府垄断供给具有强制优势、超脱优势、组织优势和效率优势。

①政府掌握着“暴力潜能”,直接投资供给不受私人资本数量限制,可以通过征税来筹措资金,是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主导力量;

②政府可以不从投资项目本身的利益着眼,不计较投资生产的旅游公共服务是否可以对消费者收取使用费,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③政府是一个严密的组织系统,具有有序的组织机制和实施规则的强制力,通过组织优势来弱化外部性和不确定性因素;

④政府根据财政能力和实际需要统筹安排,使得消费不受限制,其潜在的效用可以得到充分实现。如上海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就是采用政府垄断供给型的模式。

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点:

①财政压力,政府提供的旅游公共服务越多,其资金供给量越大,管理成本也越多,意味着财政支出也在加大,财政压力增加;

②政府垄断供给可能会导致供给的低效率,如供给服务的数量不足、质量下降和供给错位、缺位等;

③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维护保养不良,使用损耗严重等。

4.1.2 G-M模式和G-S模式

政府委托市场(G-M)和社会第三部门(G-S)供给型模式。政府提供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政府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各种各样旅游公

共服务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加之政府财力有限以及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效率低下,此外,随着社会的發展,旅游公共服务的性质也在不断發生改变,为政府部门与市场企业或社会第三部门采取多种合作形式提供可能。如政府部门与市场营利部门或第三部门签订生产合同、授予经营权、政府参股、经济资助(财政补贴、优惠贷款、减免税收)、BOT方式等多种形式,以鼓励其生产。这些供给方式既可缓解政府的直接财政负担,又有助于提高旅游公共服务的经营和管理效益。由于考虑到某些旅游公共服务的外部性及对于社会分配的重要意义,最优的所有者还应该是政府,只是生产和经营可以由市场企业和社会第三部门来完成。

政府委托市场供给(G-M)模式中,政府选择合作伙伴的方式一般是公开招标,其实质是将市场机制引入政府直接投资领域,实现国有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分离。如上海市旅游委员会建设的官方旅游热线962020,即旅游呼叫中心,就是政府和私人签订合同,私人负责生产,政府采购后再向公众提供公益性咨询服务。为了更大限度地發挥经营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政府可以将一部分垄断性行业的现有国有资产或将要建成投入使用的资产出售或实行股份制改造,以尽快收回政府投资,减少政府投资风险。

政府委托社会第三部门(G-S)模式中,政府确定某种旅游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非营利部门招标、承包,中标后按与政府签订的供给合同为公众提供旅游公共服务。政府委托第三部门(G-S)供给,对政府而言的主要优点在于:政府从繁杂的经营管理中摆脱出来,能更好的明确目标和政策;减轻了政府具体实施的负担,而将具体计划与实施交由服务提供者负责。第三部门得到了政府资助或享受免费待遇等优惠政策,解决了筹资难问题;扩大了供给的自主权,明确了责任和公益心,增加了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成功的可能性。

4.2 市场主导型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某些旅游公共服务在技术上的排他以及有效的竞争,为私人提供创造了条件。旅游公共服务市场主导型供给模式是指营利组织根据市场需求,以营利为目的、运用收费方式补偿支出的一种模式。在旅游公共服务市场供给模式下,旅游公共服务生产所需资金并非完全由政府来提供,私人也提供了一部分的资金。旅游公共服务市场主导型供给模式可以分政府管制下的由市场完全供给(M-M)模式和政府补贴下的市场供给(M-G)模式。这种由私人生产、经营的旅游公共服务产品,政府给予必要的补贴和管制。一般在市场主导型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中,政府力量介入少,宏观指导居多。

4.2.1 M-M模式

政府监管下的由市场完全供给(M-M)模式,即在政府管制下由私人资本通过投标取得政府特许的专利经营权来生产与供给经营某项旅游公共服务。该种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具有以下明显优势:

①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来發展旅游公共事业,可以极大地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扩大旅游者的选择范围,旅游者由此也能够享有较高质量的旅游公共服务产品;

②生产者具有相对充分的自主权,以营利为其经营的目的,能够确保生产者在政府允许的范围内获得合理的利润;

③生产者承担经营风险,这样就使生产者不仅具有提高投资效率的内在动力,又有竞争的外在压力,使其不断采用先进技术来改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进而提高社会效益和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此类旅游公共服务具有一些特殊特点,M-M模式供给旅游公共服务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此类旅游公共服务产品私人性强,政府可以通过与私人资本所签订的合约,将专营权授予私人资本,私人资本取得垄断经营权,从而可以享受规模经济,避免过度竞争;

第二,同时具有收费性和公共性特点,因此其收费标准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情况调节,不必由政府批准;

第三,政府通过合同明确界定私人资本的义务,必须达到一定的服务标准,为旅游者提供优质旅游服务,保障消费者权益。

很多城市的旅游公共交通服务就采取这种模式:双方签订的合同对私营部门提供旅游公共交通的线路、车辆间隔时间、价格等均做出规定,确定企业因政策因素發生亏损时政府进行补贴的数量,保证企业获得稳定的收益。若企业达不到合同规定的旅游服务质量,政府将中止合同。这样就强化了企业成本约束,促进了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政府通过规定技术标准,迫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从本质上说,政府监管存在的合理依据是市场失灵,是对市场失灵或缺陷的回应,从维护旅游者的公共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出發,利用行政性资源和行政手段,纠正或缓解旅游市场失灵与市场缺陷带来的不经济和不公正,从而维护旅游经济和旅游市场秩序的稳定。

4.2.2 M-G模式

政府补贴下的市场供给模式中,政府对私人经营这类旅游公共服务的资助途径和方法很多,其中主要有:投资参股、按业务量补贴、无偿捐赠、提供优惠借款、提供借款担保、无偿或低价提供土地、减免税收等。政府补贴的其他内容有:政府给参与旅游公共服务经营企业以一定补贴,使其乐意尝试提供改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举措;政府的补贴增加了旅游企业的研發投入,从而促进旅游企业的技术进步,增强旅游公共服务的技术含量和供给效率;通过补贴和直接投资等方法促进旅游企业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知识、技术的进步。如杭州市政府每年有1000万元专项财政资金补贴杭州旅游集散中心,并给予50辆旅游车的营运指标;苏州市政府对集散中心给予政策层面的支持,并享受公交车待遇,在站点设置、景点门票方面给予优惠等。

4.3 旅游公共服务社会自愿型供给模式

社会自愿供给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社区和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發展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密切相关的,非营利组织能够在扶贫、环保、教育、维权、慈善等许多领域获得政府和市场无法取得的成效。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国家發展处于不同阶段,非营利组织在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上也相应有自己的發展模式。

4.3.1 S-S模式

非营利组织主导型供给模式,即社会组织独立提供旅游公共服务。一些非营利组织为了保持独立性,往往通过自筹资金(包括会费、私人捐款、服务收费等),依靠自身力量提供多种形式的旅游公共服务。如英国饭店与餐馆协会、英国导游协会、英国旅行社代理人协会等,这些行业协会积极维护本行业的利益,促进跨行业的横向联系,制定本行业的条例和准则,负责行业内人员培训工作,提供旅游信息服务以及受理游客投诉等。政府的角色将更多地体现为旅游公共服务的协调者和监察者。此外,加强公众旅游公共服务意识,动员全民参与,通过社会公民的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经费和工作人员。现阶段,我国应坚持培育發展与监督管理并举的指导思想,不断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防范非

营利组织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行为偏差。

4.3.2 S-G模式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典型的表现形式是非营利组织接受政府资助或享受免税待遇等优惠政策,但政府并没有直接投资经营,政府借助非营利组织,实现旅游公共服务输出的社会化,即吸引社会非营利组织参与政府社会职能的实现,把一部分政府社会职能交由社团、中介组织、非营利组织来做,改善现有的政府职能。美国多数城市建立了旅游问询中心,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庞大组织,将各类游客吸引到该城市并为其服务,通过他们的服务,将政府、贸易与市民协会、个体性质的旅游供应者(如饭店、汽车旅馆、餐馆、风景区和地方交通部门等)的利益集中在一起。根据美国国际会议组织对美国278个旅游问询中心的调查,属于政府财政支持的经费占了中心总经费的24%;通过各地州政府立法,规定将城市酒店床位收入所得税总额的50%划给旅游问询中心作专项经费,此外,包括收会员费和免税的自主经营收入及社会捐款,可见,美国旅游问询中心的经费主要来自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专项经费。国外还充分利用城市青年志愿者和城市义工组织,在新增功能型的服务场所提供人工服务和外语翻译、声讯服务等方面發挥作用,其广泛接受社会捐助和志愿者服务的方式值得借鉴。

4.3.3 S-M模式和M-S模式

非营利组织与市场合作模式。从市场企业方面看,企业参与非营利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培养企业成员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企业采取有形、无形投资于公益事业的活动,可以树立企业在社会上的新形象,增强企业的社会认同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例如台湾春风旅行社、凤凰旅行社等与公益组织“伊甸基金会”合作,进行与旅行业务交易关联的公益推广活动,即面向全台湾的残疾人士举办“脚踏希望、轮走台湾”的公益活动受到社会好评。

从非营利组织方面看,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得到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资助,自身的活动能力、社会公信力得到较大的提高,所组织的公益活动才可能获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取得更明显的社会公益实效,促进自身健康、科学的可持续發展。如加强旅游行业协会对旅游企业的指导作用,始终是我国行业协会的重要工作之一。深圳市旅游协会举办的“优质服务规范及经验交流会”、“饭店节能技术推广及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受到会员单位的普遍欢迎,树立了行业协会的形象和威信。

4.4 旅游公共服务G-M-S综合联动型供给模式

發达国家十分重视加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伙伴关系,引入市场化和社会化机制,实行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公共服务购买、政府间协议、特许经营、凭单制、志愿服务等多种供给方式。如在旅游环境保护方面,政府将一些环境治理、环境呼吁等工作委托给發展较好的环境保护组织,同时政府为这些项目的运作提供资金。而接受委派的环境保护组织除了将一部分自己擅长的任务留下,还可将其中一部分的工作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交给相关的环保公司来做。这样,3个部门合作就可以發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最大程度满足社会中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此外,某些外延过大的旅游公共服务,如重大旅游安全救援服务,不是由目的地本身所能完全供给的,而是需要目的地之间、甚至是国家间合作才能成功供给。

转型时期旅游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供给,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保证政府承担旅游公共服务主导责任的同时,充分發挥市场和社会在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图1)。

5 结语

本文充分借鉴公共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理论,并结合国外内旅游公共服务实践,构建了我国转型时期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期对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体制转型研究和实践有所启發。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选择受到旅游公共服务的性质、旅游公共需求、经济發展水平、民间资本的發育程度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种性质的旅游公共服务在不同地区未必采取相同的模式。同时,旅游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中政府的责任不是减少了,而是从微观上升到了中观和宏观,体现在普遍义务服务的加强、差异化服务的减少,供给的核心在于向公众提供普遍的无差别的义务性旅游公共服务。多主体参与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各自有着最有效的服务范围,通过它们无缝隙的合作与充分竞争,可以提高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宋志伟

旅游公共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由于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有限,导致了这种资源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起来,建立科学合理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发展模式,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强调开发过程中的保持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循环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对象采用相应的旅游资源发展模式。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少数民族;发展模式

少数民族地区保留了很多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一些具有鲜明异质性的民族文化散发着强大的旅游吸引力,属于品味相当高的文化旅游客体对象。可是有的资源受到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限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出来,有的资源开发出来了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为民族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降低危害程度,必须坚持保护性开发,将可持续发展最为最大的目标,采用一系列具有保护性的开发与发展模式。本就重点讨论这个问题。

一、少数民族地区依托民族文化开辟旅游资源应该遵的科学原则

(一)先保护后开发原则

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才具有了值得开发的旅游资源,只有保护了民族文化的原始性,才能保持旅游资源的强大生命力。保护民族文化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个是保护民族文化本身,不让民族文化在开发过程中遭受有形无形的破坏。第二个是保护民族文化的载体,也就是保护好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让当地文化具有可持续开发的后劲。

(二)保留原生态,探究新模式原则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独特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品味高雅,艺术性很强,由此开发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具有十分强大的吸引力,在旅游市场上具有不可比拟的竞争力。依托民族文化开发的旅游就是体验民族文化的氛围,体验民族文化的内涵,保留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是开发旅游资源的新型模式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合理选择,科学开发原则

少数民族地区依托民族文化开发旅游资源,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具有开发价值,只有一部分优秀的、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才值得进行生层次的旅游开发,进而发展一些具有健康科学、吸引力强、品味高雅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建立特色精品旅游产品体系,发动周围的社区居民参入旅游业,推广本土文化,从中收益,追求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最大经济利益。再反过来,用这些经济利益推动旅游业发展。

二、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采用科学的开发过程模式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管理过程是一个保护性开发发展过程,是一个前后联系紧密的有机循环体系。这里包含了四个环节:初步的旅游规划;必要的旅游项目建设;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旅游经营管理;以及随时随地的旅游检测。这四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对旅游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保证了保护性开发旅游资源的科学性原则落到实处。比如理由检测系统会随时发现规划的每个细节合理实用与否,经营管理是否细致周密,是否存在保护性问题等等。可以发现有些不科学的不适用的地方,立刻调整过来。从而建立逐步完善的发展管理模式。

三、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采用科学的管理发展模式

民族文化是每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来的,保持了各自的民族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全部。根据它们的形态与特点,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物态类、技术类、制度类和精神类。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对象不断开创有力的保护方法与高效的资源利用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一)物态类民族文化

物态类民族文化,将文化载体放入文物馆里保存展览,进行一定方式的归类整理,例如生活生产用具,可以从物体的用途、使用的地区、背景原因等方法分类,展出相关资料,共游客观看,发挥其旅游价值。对于民族村落、古建筑群等复合型民族文化遗产,应该采用整體保护,政府出台保护政策,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好某一段历史环境的整体性,保持一种浓郁的民族风情。同时,将这种建筑群开发成文化休闲观光。民族风情旅游等旅游项目。

(二)技术类民族文化

技术类民族文化,如夜郎国的刀山,炎帝故里的原始草裙舞等文化,首先注重传承保护,在保持原始性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宽度挖掘,增加文化内涵,扩展技艺,形成系列。同时要重视培养文化继承人,确保文化技术延续下来。这部分技术环节能够开采出丰富的表演性旅游节目,吸引游客观看和参与互动,提高了旅游业的观赏价值与体验价值。此外,由节目衍生出旅游纪念品,既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技艺,又能增加旅游经济效益,也推动了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发展工作。

(三)制度类民族文化与精神类民族文化

制度类民族文化与精神类民族文化,包含了部落生活管理制度、原始口头文学、文字、民间艺术等。首先将这些文化联系有关历史书籍记载内容,进一步挖掘内涵,整理成完整的系列,开发成具有民族特色与时代特点相结合的旅游产品,比如精美的书籍、画册、工艺品、MTV等,供游客购买。还有一些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俗活动等艺术资源,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能够极大地提高游客的审美情趣,调动游客的参与互动意识。应该在保护基础上,做深一层的挖掘整理,开发成富有地方特色又不失观赏价值的民族舞蹈音乐旅游产品。防止开发的庸俗化与商品化。

参考文献:

[1][法]乔治·亨利·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J].中国博物馆,1986,(2).

[2]苏东海.关于生态博物馆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1995,(2).

[3]周文中,邓启耀.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J].思想战线,1999,(1).

[4]段超.对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保护问题的再思考[J].民族问题研究,2002,(1).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上一篇:国有企业员工管理论文下一篇:互联网公共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