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生论文范文

2023-04-06

教育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高校是社会的子系统,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研究生作为高校的主体对象之一,正面临着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冲击,这种外在环境和内在因素的变化,使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只有强化思想认识,深入探寻并深刻认识研究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才能从根本出发,抓住重点,解决难点,以教促管、以管带教,做好高校研究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

【关键词】研究生安全教育;社会及校园因素;自身及心理因素;意义

高校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之一,促进着社会发展,也被社会发展所影响,并在这种紧密的互动中,努力完善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践行着服务社会的使命【1】。同时,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研究型大学中,研究生渐有成为学校学生主体的趋势【2】。近年來,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特别是2017年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并轨招生后,全国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已突破200万大关。在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化和研究生群体不断壮大的今天,高校研究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正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做好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切实促进新时代社会和谐发展,从全局角度出发,以教促管,以管带教,加强高校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力度势在必行。

一、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日益提升,研究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既是高校蓬勃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实力的基本保障。然而,全球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冲突,增加了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难度。

(一)社会及校园环境因素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人民群众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人民群众的需求重点从“硬需求”转为“软需求”。与此同时,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呈现出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化、后勤管理社会化、师资生源国际化和硬件设施完备化等特点,加之信息时代互联网、“微时代”的冲击,封闭的“象牙塔”与社会整体大环境慢慢接轨。社会及校园环境的变化与发展,给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带了空前的压力:

一是校园内部人员结构层次复杂,外籍教师和学生、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外聘的后勤管理人员、参与校园扩建和工程的工人、校内资产性经营人员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员,无法统一教育管理,形成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二是学生住宿环境与管理机制灵活,高校研究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实际需求自由选择学生公寓的条件和是否居住在学校,打破了集中式管理的模式,带有分散性特点;

三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难以甄别,网络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生获取信息与消遣娱乐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所承载的信息既是新思维新理念和最新的资讯信息,也充斥着色情和暴力等糟粕,严重影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和价值观念,为校园安全工作埋下隐患;

四是由于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研究生普遍对就业后的薪资福利、职位发展和上升空间存在较高要求,就业竞争和压力较大,做好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就业压力管理工作成为研究生安全教育中不可避免的课题。

(二)学生自身及心理内在因素

研究生群体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肩负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方面压力,自身知识层次和自我期望值较高,但社会经验不足,面临着如何走好进入社会第一步的严肃问题。因此,研究生自身和心理因素成为了影响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点要素和工作难点之一。

一是研究生群体由于年龄因素,处在就业、婚恋的人生关键时期,担负着较重的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特别是当现实情况与自身期望值不匹配,在各方因素的重压下,易于出现悲观、抑郁、暴躁等负面情绪,做出不当举动,伤害他人或自身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二是大部分研究生知识层次较高,但社会经验相对较少,生活学习等活动主要在校园内进行,安全防范意识不高,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易于成为就业诈骗、网络诈骗等不法活动的目标。

三是目前研究生群体以90后为主,他们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成长,受互联网信息时代影响,物质条件相对较好,精神层次需求较高,追求个性化和自主性,易受到网络信息和新媒体舆论的影响。结合以上特征,端正思想政治导向,做好相关的安全教育和疏导工作,成为研究生安全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安全需求作为人类活动的基础需求,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难题,与时俱进,迎难而上,加强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力度和维度势在必行 ,对建设和促进稳定的校园和社会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一)加强研究生安全教育是促进高校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

稳定压倒一切,高校稳定又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3】。通过加强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使得研究生群体了解并掌握国家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生命财产安全和就业心理安全方面知识。保持清醒认识,端正思想态度,从思想源头杜绝隐患发生,从行动措施锻炼防范技能,保障安全稳定的校园氛围,带动高等教育事业稳定发展,为“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保障。

(二)加强研究生安全教育是关爱学生身心健康的具体表现。

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关系着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需要高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加强教育力度,提高研究生群体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熟练掌握避险、自救和抢救技能,提升心理调节能力,严格遵守国家、学校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有效预防遏制危险事故发生,将确保研究生群体身心健康的责任落到实处。

(三)加强研究生安全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保障。

依法治国需要法律知识和道德法制观念的有力支撑。加强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将使研究生群体进一步明确其在高校教育安全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扎实掌握法律基础知识,提升道德水平,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办事,净化高校校园环境,为高校治安环境改善和依法治国提供基础保障。

三、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更需要不断强化和深入,为高校建设发展和社会前进提供坚实的保障。加强研究生安全教育工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协力,齐抓共管,营造和谐稳定的高校校园环境,为研究生群体提供健康、科学、合理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

[1]孙明英.大学与社会互动:大学作用新认识.当代教育科学.2016,(11):15-17

[2]张磊.高校研究生群体文化建设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Vol22,No.3 :93-96

[3]陆宏彬.关于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探讨.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Vol4,No.2 :60-63

作者简介:

刘禹辰(1984.12- ),女,管理工作,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生就业管理、校园安全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研究生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我国现行法学高等教育模式并不明确,使得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存在着目标设定、发展模式的宏观混同以及教学方式、内容微观重叠等诸多积弊。厘清二者的关系既是提升我国法学高等教育质量之必须,又是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之前提。建议首先明确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合理引入司法实务训练,并以完善我国既有司法考试制度为基轴,进一步厘定法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法学高等教育;司法考试;司法实务训练;法律硕士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2.03.18

一、问题的提出

在法学高等教育体系中,法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出于研究的需要,本文以下“法学”是指二级学科的法学(不包括社会学、政治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研究生教育”仅指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具体包括法学硕士、法律硕士以及法律硕士(法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制度成为当下最纠结的问题之一。为了挽救处于颓势的法学专业(在校人数不断攀升创世界之最、就业率创历史新低),上至教育部下至普通民众都在集思广益,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晚近甚嚣尘上的法学本科教育存废之争就是明证。一些学者呼吁,为了清算我国法学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痼疾,不如纯粹仿效美国法学高等教育模式,直接取消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实行法学本科后教育[1]。这种观点自有其生成逻辑。但着眼我国现实,这种逻辑上自洽的主张却未必能消除当前法学高等教育的积弊。笔者以为,现在采用任何单一的思路根本无法解决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历史形成的问题。要化解这一难题,必须首先从宏观上清醒审视并明确我国当前的法学高等教育模式,厘清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关系,及时引入司法实务训练,以弥合两者间长期的断裂。在此基础上,以完善我国既有司法考试制度为基轴,进行相关制度的构建与微观上的调适。惟有如此,才可能使我国法学高等教育制度安全地“软着陆”!

二、我国法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矛盾的根底考察

为了识别、明确和研究我国的法学高等教育模式,国内学者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纵向历史维度;二是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横向比较维度。在这两个维度中,以后者为甚。笔者以为,立足于上述两个维度来辨识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模式,既照顾了我国的社会现实,又不失世界眼光,是比较可取的。总的来讲,从历史的纵向维度者

看,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模式基本上是前苏联公有制高等教育模式之具体映射,尤其是建国后的第一次政法院系调整更说明了这一点[2];从横向比较维度来看,则兼有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法学高等教育之属性,可谓一种混合模式[3]。换言之,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模式极具“中国特色”,但又不乏对其他两大法系法学高等教育模式的“努力折衷”和相关制度的“尽量杂糅”。对此,有学者指出,在理论上讲,法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可以成立双重保留,但是在操作上难以实施。欧洲模式下的法学本科教育必须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培养,美国模式下的本科后法学教育无需再考虑人文素质的培养而主要是着眼于法律素质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围绕不同的培养内容,两种模式在整个培养过程的设计上都是不同的,如果二者并存,等于说要同一个法学院采用两种大相径庭的培养模式去培养同样的法律实务人才,实在没有必要[4]。其实,该学者只看到了问题的微观层面,尚未看到由于相关配套制度的阙如,对两大法系法学高等教育模式的盲目折衷,才是引发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紧张关系并直接导致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模式含混的根本原因。具体言之,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既保留了大陆法系高中毕业生直接进入法学本科教育的制度,同时又在本科后教育阶段设置了极具美国模式的法律硕士教育(J.M.)。然而,就两大法系的法学高等教育模式来讲,表象共性是司法者数量的稀少及其在社会中地位的尊崇,实质不同则在于两者以不同的司法者遴选制度为中心构建起内外比较契合的制度体系。就大陆法系以及英国等保留法学本科教育的国家来讲,法学高等教育模式与其从法科毕业生直接选拔司法者人才以及后期相对完善的司法考试、法律职业培训制度紧密相关。可以说,这些国家更多通过其完善的司法考试制度、后期职业培训以及严格的司法者遴选制度来革除传统法学本科教育之弊病。以美国为代表的、崇尚实用主义的国家或者地区则直接通过本科后教育的法律硕士模式来构建法学高等教育,加上培养执业律师的明确且合理的定位以及从执业律师中遴选法官的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为本国或者本地区的法学高等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支撑和存续活力。

返观我国现实,法学高等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是完全同质的,并不具有自己的个性。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亦无一个明确的定位,尤其是在司法考试制度建立之前更加明显。曾经完全凭借经验便可司法的历史,更是使得我国法学高等教育一度丧失其存在的必要性。加之我国目前司法者遴选是完全开放的(非法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只需通过一次司法考试即可),使得接受规范法学高等教育的学生丧失了比较优势。法学成为晚近以来毫无专业性的“万精油专业”,法学本科学生的就业亦因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我国司法考试制度建立之后,由于没有相应制度的及时跟进,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更加功利和现实,最终使法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出现了紧张状态。具体来讲,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矛盾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宏观层面上,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几乎混同。在两个层次的法学教育中,制度初衷尽管试图清晰界分二者的定位和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两个层次的目标逐渐趋同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即以司法考试为中心培养从法条到司法解释整理的记忆型人才,基本上无法习得法治之理念、规范的法学思维与技能。受制于同一现实和功利的目的,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基本上趋同。一是围绕司法考试展开,二是围绕公务员考试展开,只不过两者角逐的岗位略有不同而已。总体而言,除去多出两年到三年的在校时间之外,相对于法学本科学生来讲,研究生并无明显的知识增量。如果再将后述部分法学院校中本科与研究生师资完全相同这一消极因素考虑进来的话,法学本科学生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几乎没有任何差别。这样一来,法学研究生教育就成了本科教育毫无意义的重复,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

第二,在微观层面上,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在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内容方面几乎同一。经过笔者的多年观察,国内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法学院采用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法都是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内容基本上同一,使得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成了法学本科教育阶段的简单重复。在很多法学师资条件并不达标的法学院校,同一个老师既上本科生的课,也上研究生的课,甚至出现了一个老师上多门专业课的现象。这样一来,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几乎完全同一,法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可想而知。

三、我国法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关系的合理厘定

前文述及,为了消弥法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紧张关系,部分学者提出彻底废除法学本科教育的主张。但是,稍加分析便可看出,这一观点完全忽略了当下乃至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特质及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在教育大众化这一时代背景下的通识教育功能和就业分流功能。因此,这种看似“快刀斩乱麻”的作法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必然会引致更多的混乱。笔者以为,法学高等教育模式的选择与确定从根底上讲是由一个国家的司法者遴选制度决定的,不可能仰赖全盘借鉴其他某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模式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模式可谓是“第三条道路”。就当前及以后一段时间来讲,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只能与研究生教育并行不悖。强调“并行”,就意味着两者必须同时保留并需要进行相应的配套制度建设;强调“不悖”,表明二者的目标定位和培养模式应当“和而不同”。具体来讲,亟待解决以下问题:

首先,应当明确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模式。“法学教育模式是指直至取得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职业资格的整个法学教育过程的制度设置。”[5]国内有学者比较倾向于美国的法学本科后教育模式,主张以法律硕士为核心推进我国的法学高等教育改革[3]193。从2010年5月下发的《关于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来看,教育部也似乎倾向于将法学教育定位于法律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上比较认同美国的本科后法学教育模式。《通知》指出,此次试点的目的在于“引导不同类型研究生合理定位,充分发挥学校自身办学优势,改变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学术化倾向,营造有利于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逐步构建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体系”。

笔者以为,就法学高等教育模式来讲,我国最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改变法学研究生学术化倾向的作法实乃治标之举,这种微观且单一的改革未必符合当下我国法学高等教育“以本为主”的现状,更不能据此缓冲法学高等教育积弊的强大惯性。法学高等教育模式定位必须关照司法考试制度。司法考试制度改革的核心就在于一方面让更具通识的法学本科学生在成为司法者候选人之前必须具备一定的司法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让社会经验更为丰富的非法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在成为司法者候选人之前必须接受规范的法科教育。换言之,只有既具法学专业知识、经验又具人文素养的人方能成为司法人员。笔者建议,基于我国法学高等教育历史形成的现实和特有的政法体制,法学高等教育模式改革不宜完全废除法学本科教育去直接构建本科后的法律硕士教育,而应当坚持“以本为主”,围绕司法考试的改革与完善,逐步建立起契合于我国社会预期的“法学本科教育(逐渐减少和停止法学专科及以下层次的招生)——法律硕士教育(非法学专业)、法学硕士(法学专业)——完善的法律职业培训——司法考试(司法者候选人初次遴选)”的法学高等教育模式。

笔者以为,教育部于2008年9月在中国政法大学开始试点的“六年制法学教育模式”只是一种微观层面的改革,这一改革很难消解我国法学高等教育体制业已积淀的难题,更难以适应我国未来社会发展之需。

具体来讲,笔者主张的这一模式之最大特点表现为:在法学本科后教育与法律硕士之间合理引入司法实务培训这一环节,合理地将司法实务部门纳入法学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之中。在这一模式中,法学本科与研究生教育有其清晰而且合理的定位。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定位为通识教育,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全面法学基础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法学人才,与本科后的司法实务训练一起构成完整的法律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则被明确定位为法律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高级研究人才和法律实务人才。其中,法学硕士培养目标是具有较深法学理论知识的研究型人才,而法律硕士则是掌握司法实践知识的高级法律实务人才。着眼我国实际,笔者初步提出以下制度设计:(1)修改司法考试的报名条件,即非法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不能直接参加司法考试。这些人若要参加司法考试,必须接受法律硕士学位教育。(2)应届法学本科学生在修满学分并取得学位后必须经过2年司法实务训练才能参加司法考试。

这需要改变目前国家司法考试试题理论性太强的现状,以更好地与制度设计中的“司法实务训练”衔接。取得法学学士学位者在毕业后若有两年及以上法律职业经历(如法务工作),接受1年司法实务训练可获得司法考试资格,从事其他工作则仍然需要接受2年司法实务训练。法律硕士研究生在修满学分后必须参加1年的司法实务训练,才能获得参加司法考试的资格。

这里存在着一个制度假定,即法律硕士研究生的非法学本科学历教育被视为是具备了相应的社会经验,知识结构能够满足将来司法的需要。这一假定既为美国法学高等教育所成功实践,也为我国现有法律硕士制度设立初衷所肯定。正因为如此,在笔者初步设计的制度中,法律硕士研究生参加国家司法考试之前的司法实务培训时间比本科应届毕业学生更短。根据笔者的构想,司法实务训练应由中央政法委组织、领导与协调,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三家联合出具的司法实务训练合格证书作为报考国家司法考试的依据。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者可直接作为司法(检、法)人员候选人或者实习律师,而勿需再参加现行的公务员考试。(3)在逐渐压缩招生规模的前提下,原则上不鼓励法学硕士研究生参加司法考试,而明确定位于博士学位的前期教育。当然,为了避免制度设计上的漏洞,取得法学硕士以及博士学位的人参加司法考试也必须有2年的司法实务训练经历。

如果没有这一制度作为缓冲,就无法避免获得法学学士学位的人通过攻读法学硕士研究生而不参加司法实务训练就可以取得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资格。这样一则会造成“司法实务培训”制度目标的落空,同时对未攻读法学硕士研究生且有一定法律经历并取得法学学士学位的人来讲也不公平。

这样的制度设计既突出了两种人才的层次性,又使得整个高等法学教育主体更加多元化。换言之,除了传统的法学高等教育机构之外,将检法司等司法实务部门合理纳入到法学高等教育的培养主体中来,将会使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更具实践活力和生命力。

其次,与上述构想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相关的微观制度是法学本科与硕士研究生不同的培养模式。法学本科的培养模式强调的是法律核心课程普及和人文知识的必要学习,而法学硕士学位是专注于法学基础理论以及部门法理论研究,法律硕士学位则是在法律普及基础上强调法学知识的实践。因此,法学本科开课应当突出广与博,有条件的话,采用学分制方式鼓励学生在必修课之外尽可能选择其他相关课程(如政治学、经济学、哲学以及社会学、数学等)。为硕士研究生所开设的课程,应当紧紧围绕专业属性展开,突出职业性或者理论性。这种教育不再侧重于法学基础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普及与加强,而应当注重法律专业知识的深化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法学理论知识的提升。

最后,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在教学内容、师资配备以及授课方式方面应当有所不同。从教学内容来讲,法学本科教育强调通识教育,因此应当是法律基本概念、原则以及制度的讲授,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本科教育的实务培训则直接在检法司部门完成。研究生的教育则根据不同的要求配备不同的师资。对于法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应当配备科研能力较强的、偏重思想性的教师,主要是引导其对法律基本理念的探讨与研究;对于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则应当配备司法实践能力强、具有丰富司法实务经验的教师,通过讲授自己的办案经验以及引导学生参与办案,提升学生的司法实践能力,主要通过案例教学、诊所式教学等侧重实践的方式授课。这部分师资应更多由公检法司部门中既有良好法律素养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就这一点而言,国内一些法学院已开始了较好的尝试。通过聘请公检法司法部门的人员作兼职教授给硕士研究生开课,最大可能地利用司法资源让学生参与具体的办案过程,提升了在校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司法实践能力,也相应提高了培养质量。JS

参考文献:

[1]代小琳.教育部酝酿明后年取消部分现有大学本科专业[EB/OL].[2011-12-20].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7/4601654.html.

[2]郭捷,等.立足西部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学本科人才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7.

[3]霍宪丹.中国法学教育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81.

[4]夏勇.法律实务人才是怎样炼成的?——法科教育的比较及反思[G]//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等.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走向与法律人才培养改革论文集.西安:西北政法大学,2009:143.

[5]徐显明,郑永流.回归本位 经国济世——六年制法学教育模式改革论纲[G]//徐显明,郑永流.六年制法学教育模式改革.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6.

From Contradiction to Coordination: Rationally Making Clea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ducation of LL.B and LL.M

CHEN Shiwei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hongqing 401120, China)

本文责任编辑:邵 海

教育研究生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系统论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而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中的各要素不是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可以产生各要素在独立状态下所不能产生的整体功能。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系统论的角度讲,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改革调整和优化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控制和改善影响教学系统的环境要素,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系统的功能发挥更大作用,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高校教育教学系统的结构和要素分析

系统论是研究一切系统模式、原理和规律的科学。系统论的主要创立者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是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种组成部分构成的整体。系统论的基本特征是: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部分功能之总和;系统整体质的规定性不等于要素质的规定性之和,又与要素性质有关;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一个功能良好的系统应该是个体活跃、整体和谐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由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能在相互制约中做自我规范和自我调整,于是就有了共同的努力方向,因而各自心情舒畅,才能使各要素活跃起来,和谐起来,所以各要素的“自然质”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并转化成“系统质”,才能使系统的功能发挥最大效能。在现代高校教学中,参与到这个过程并起作用的要素很多,高校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要素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系统是这些要素矛盾统一性的具体体现。在这样复杂的多要素构成的教学系统里,教学的整体功能是参与教学过程的全部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优化组合效应。教学过程中所有的客观要素(对受教育者来说),诸如教师、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影响、学校的管理机制及其运行操作、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学生集体对个体的影响、教学的各种软硬件设施、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等,都看作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外因和必要条件。而这些条件只有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因(心里内部矛盾)发展规律时,才能起作用。学生的自身内部原因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水平、身体状况、认知能力以及兴趣、动机、态度、情感、意志等人格要素和意识倾向等,是学生素质发展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是教育发展的主体,是事物发展的内因起决定作用这一哲学原理在教育过程中规律性的反应。为了使外因快速高效地发挥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内因发展变化,就必须使所有的教育要素达到最优化组合,从而促使学生最好最快地和谐发展。

二、现行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行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和教学评价不够科学三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依然严重;课程封闭的刚性模式依然存在,学科专业之间、院校之间、国内外之间相互借鉴开放不够;课程结构不合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不合适;课程编制还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供选修的课程少,在选修课内容的选择上,只囿于本学科及邻近学科方面的选择,学科跨度小,未能真正实现自由选课的目的;如何科学设置课程,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问题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

(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现阶段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依然严重;教师更多地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理论传授,轻实践环节;强调学生共性培养,忽视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以“讲授法”为主,上课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注入式的讲授法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使他们的思维模式简单化,不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的传统思想依然存在,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比较少,导致教学中缺乏生动、活泼、民主的课堂气氛,这样的教学氛围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第二课堂开展不够,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社会参观见学、实习见学的渠道不够畅通。

(三)教学评价不够科学

高校研究生教育现有的教学评价机制侧重对教师教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这就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为了评价一味去追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课件的完美性而忽视学生是否从中真正学到了知识、受到了启发、发展了能力,这背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育理念;学业评价不科学,在评价指标上,对综合能力的测定不够;在试卷内容设计上,多知识水平的考查,少综合素质的检测;考题和评分标准偏重于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对检验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则注意不够;有些科目以课程论文作为考试方式,学生负责上交论文,而教师只是负责出分数,这种缺乏反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

三、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设计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并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各要素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只有各要素都能活跃起来,协调起来,和谐起来,才能使教育系统的功能得到最佳发挥。

(一)促进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整体优化

贝塔朗菲把系统科学界定为关于整体性的科学,整体性是系统最重要的属性。作为系统的事物必定整体地存在,整体地运行,整体地延续,整体地跟其他事物发生关联,整体地演化,整体地消亡,呈现出一系列整体特性。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只有通过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构建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才能保证其成功实施。

1、整体规划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内容

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必须向学生传授全面整体的教育内容。课程是教学的蓝图。研究教学内容,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价值取向几方面来探讨。课程目标着眼于培养德、智、军、体和心理等方面全面发展,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创新型人才;课程结构向多元化、综合化和弹性化方向发展,合理规划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课程内容方面要增强课程的时代性,采取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减少课程编制的主观随意性,增强课程编制的科学性,下大力搞好课程大纲制定和教材编写,注重学科内容,重构课程内容体系,按照共同基础、专业能力、创新实践、综合扩展等模块,构建必修课、选修课、自修课和补休课相配合,自然、人文和科学相融合的新型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的系统性;课程价值既重视功利性又强调非功利性,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促进个性的不断完善。

2、优化组合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方法

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过程是高校研究生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逐渐增强的过程,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学用结合、创新发展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循规蹈矩与强制灌输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任务的全面性,为提高教学效率,努力谋求各种教学方法的最佳结合,注重启发式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设计研究主题,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鼓励合作学习,集体攻关;教师教学内容的讲授不再以求体系完整,从头到尾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目标,而是精讲,突出重点,其余部分让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弘扬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其明确的学习目的和高度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使其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地激发和增强,尊重学生的标新立异,培养学生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教师应尽可能地向学生介绍各种学术观点,提供各种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思路,推荐各种参考文献,以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加工、归纳、评析,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3、科学构建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为保证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评价观念,包括正确的整体观、素质观、人才观、学生观、发展观和教学观等;其次要制定一套标准合理的、内容全面的科学评价标准;再次,要建立一个健全的评价组织机制,以便及时地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导向,打破传统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评价方法,建立能充分体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综合测评制度。采用课程卷面成绩与各学科相应研究型课程成绩相结合、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课堂发言的质量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相结合、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察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力争使考评成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检测。同时,加大教学评价的反馈力度,不仅要把教学评价的结果向上反映给学校相应机关以便及时调整改进评价方案,而且要把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学习的不足,以便学生更好地改进和提高。

(二)增强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的开放性

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需要并能够与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能力和属性。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保持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才能趋于有序,保持活力。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有赖于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应致力于建设一支观念新、思想好、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应运用系统论原理,实现教师工作安排的最优化,合理搭配,开放办学,从各个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外聘专家教授,从公司、工厂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到院校来传经送宝,注重发挥导师组的优势,使教师互补长短,保持动态稳定,实现最佳组合。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还有赖于高校创造的有利环境条件,特别是人才选拔机制、升学筛选制度和人才任用制度等方面,这些方面应体现出以能力为主要衡量标准的价值取向,坚持开放性,就应看到高校环境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从而发现问题,优化条件,形成有利于实施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外部大气候和内部小气候,积极营造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和谐环境。不难看出,实施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决非高校孤军奋战所能奏效,单纯的课堂教学或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无法完成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重任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要求开通高校研究生校际之间选课的渠道;拓宽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厂矿参观见学、实习见学的渠道,充分调动各社会部门的积极参与,构建有机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精心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构建出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两大支柱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真正把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践活动、班队活动和社团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统一的、整体的教育网络,发挥整体功能,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实施必须主动置身于社会大系统中,增强开放性,创设以高校教育为主体、社会实践和自主教育为两翼,统一协调、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目标。

(三)把握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的协调性

系统由若干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要素结合到一个预定的共同目标上来,使之构成一个完整而有机的统一整体,系统各要素是为了达到系统的一定目标而协调活动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应认真研究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努力找出其中合理的“度”,把握好“度”,才能使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各要素有机整合成一个效能最佳的完整结构,这是搞好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关键。要把握好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的协调性,主要应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一是考试与发展的关系。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没有一定的考试是不行的,但考得过多,或以考试分数衡量一切,是背离研究生教育的宗旨的。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但不是要取消一切考试,而是要求改革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使之适时、适度和适体,使考试为保证和促进教学质量服务,为发展学生素质服务。二是教与学的关系。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有赖于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有赖于教师的教,教应起主导作用。但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也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的研究性学习。教是为了学,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条件和归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鼓励学生自由思想、自主发现、自主质疑,赋予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表达个人思想的自由空间,允许多元思维并存,为学生创造一个心情舒畅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三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是发展性教学,是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但它不排除培养学生的共性,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建立于合理的共性基础上的,高校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四是课内与课外的关系。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实施是课内与课外的统一过程,单纯的课堂教学或过度的课外活动都是片面的。课内侧重于集体形式的教育,课外则可较多地注重个别化教育。二者应协调组织,多渠道、多形式、多方法并重。

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它同其他系统一样具有整体功能性、协调性和开放性特点。教学的整体功能既不能归因于教师,也不能归因于学生,而要归因于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整体功能。探索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其规律,能有效促进最佳教育动力结构效能的产生,推动教育过程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苗东升.系统科学大学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教育研究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 实验 体育教育专业 科研方法

1、引言

高校是培养体育师资的主要场所,体育教育专业是高校体育类本科专业中办学历史较为悠久,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近几年来,体育教育专业设置单位增加,除了办学悠久的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综合性大学开办也较普遍,体育类专业办学竞争越发激烈,培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而毕业论文是体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其中还谈到“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也提出培养学生掌握科研方法,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由此可见,本科最后阶段的毕业论文工作已成为考核学生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历年来重视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问题

2.1 选题困难且缺乏新意

国内学者黄汉升口]研究近年来国内体育类优秀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特点,发现存在题目过大、缺乏准备、随意性大、题目不知所云等问题。通过查阅近五年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但作为地方院校,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

首先是学生不知道如何选题,选什么样的题目。选题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极为薄弱,文化知识学习兴趣较差,对理论也不够重视,当毕业年碰到不得不面对的毕业论文工作,很多学生选题显得极为迷茫,不能选出适当的题目。通过访谈,笔者发现除个别学生能通过理论学习和自身爱好发现研究专题外,很多学生选题更多求助于教师,有些人盲目选题,如同完成普通作业任务,并不考虑研究的可行性,个别人甚至在数据库上寻找体育学术论文题目直接挪用,没考虑自身研究能力和涉及的研究范围。此类选题如果及时被导师予以纠正,并给予合理选题指导,问题尚可解决,问题是个别指导教师学术能力有限或疏忽大意,如果开题通过,将导致学生后期无法完成论文,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最后不得不大改,勉强通过,敷衍了事。

其次论文选题严重重复,近五届唐山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尽管强调不得重复,但由于学生选题方法和途径单一,导致选题重复严重。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例如上届学生调查本校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下界学生就选择调查其他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还有学生拟定一个唐山市区学生的体育消费的研究内容,尽管学生可能在实践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并严格进行调查分析,但这样的题目无新意,而且学生的论述内容大同小异,结果是学生很难通过论文写作获得初步的科研方法和技巧,难以达到培养质量。另外学生选题集中在大众健身和学校体育领域,反复研究,思维不能发散,个别学生选择在体育产业和运动训练领域挖掘新题目,而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运动人体科学方向极少有人挖掘题目,导致学生很难有机会利用实验室完成论文。

最后是选题缺乏监控,一般学校都是学生进行选题,根据选题分配指导教师,但随着体育专业的扩招,每届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一些院校指导教师负担普遍超负荷,导致个别导师缺乏对学生选题的监控,直接结果就是题目过大或者选题偏离培养大纲,从而导致学生以后不得不使用一些不熟悉、偏冷的研究方法完成,常见的实验法等方法反而遇冷。

2.2 研究方法和手段单一

针对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9级本科生选题结果进行统计,关于调查研究的选题占82.5%,与往年基本一样。特定的选题内容决定了后面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学生的论文中尽管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仅仅使用了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余方法并未真正使用,流于形式。

出现以上情况有学生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方面的原因的学生研究方法能力掌握极少,平时学习中教师没有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研究方法,仅有极个别学生参与到任课教师课题研究项目,经历一些研究学习,掌握一些科研方法和技巧,而绝大多数学生对研究方法仅仅从体育统计学等课程中零星掌握一点,且缺乏实践训练,因此自身论文设计中只能选择文献资料法及问卷调查法,而文献资料法是学术论文研究最基本的基础性研究方法,因而学生论文主要使用的是问卷调查法,研究论文也是对调查数据做一个简单归类,进行定性描述,缺乏精确的统计分析。研究方法能力的不足反过来也限制了毕业论文的选题,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内容很少涉及,实验法、测量法、统计法应用偏少。

客观方面,地方院校体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本身科研能力有限,在毕业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上缺乏有效指导,另外学校毕业论文规范中对综述性文章比例有一定限制,因此学生更多选择调查性研究论文,但本科生具备的理论水平有限,难以在拟定选题中采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深层次挖掘与分析,单一的研究方法限制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3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局限性

直到1991年,国家教委出台的第三套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才在限制选修的课程模块中,设置了“体育方法学”课程,并明确规定在第8学期安排“科学研究与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2003年教育部出台新课程方案中“体育科研方法”规定为一般必修课程,但不硬性规定学分、学时,明确其为研究方法的入门课程,其宗旨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培养体育科研的能力。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掌握,撰写毕业论文至关重要,但目前唐山师范学院相应课程教学存在一定问题。第一点,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大纲虽然将“体育科研方法”列为必修课,但考核性质安排为一般考察课,平时和期末考核比较松散,学生简单完成一个考核作业即完成任务,大纲修订时学分、学时的调整比较频繁,效果不理想。第二点,课程安排和“体育统计学”重合较多,“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和“体育统计学”课程学时都安排为32学时,两门课程在研究方法的章节教学中重合较多,较多内容重复教学,而且两门课程都是以课堂理论面授为主,内容枯燥,课后实践较少。第三,教师执教能力有待完善,同其他院校类似,“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由本专业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担任,该课程需要教师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不但要掌握一定扎实的统计学知识,对本学科科研特点及学术前沿要有深入理解,但近几年教学工作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师缺乏系统的科研方法学习,只是根据自身优势科研方向对“体育科研方法”进行一定角度的阐述,而且以理论性灌输为主,与体育科研实践结合较少。结果就是授课内容与学生毕业论文需要不相符合,如教师讲授很多调查性研究方法,一旦学生选择应用实验法相关题目,论文如何撰写就将极大困扰学生,不得不求教指导教师。

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引入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3.1 选题内容可行性分析

体育学属于交叉性学科,各专业均涉及大量文科及理科课程。根据黄汉升对2004-2009届全国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认为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是学士论文中总体质量较高的文章,选题能够反映该学科热点问题,实验设计较严谨,仪器比较先进,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较强,优秀论文多集中在运动生理、生化方向。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虽然培养方向不一样,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依然保留大量自然科学类必修课程,可以从理科方向选题去探索体育实践问题,分析动作技术特点,可以从运动生物力学方向选题,涉及人体机能评定,研究评价方法可以从运动生理等角度选题。

但体育教育专业选题一大问题就是大量重复,选题困难,无新意和亮点,实验方法应用太少,唐山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近几年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存在同样问题,学生选题追求简单、易写,以学校体育调查类选题为主,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极少。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理论基础极为薄弱,缺乏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去深度挖掘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的内容,不敢有质疑,不了解通过何种渠道去获取文献资料,因此对此类选题不敢涉及,实践访谈中有学生对大学生减肥方法感兴趣,但考虑到要进行实验设计,使用体成分仪进行测试获取数据,还要进一步统计分析,感觉困难,选择放弃。此类情况不少见,实际上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和要求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并不复杂,需要相关课程教师,尤其是理论课教师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思考,扎实掌握理论基础。其次,教师的实验教学工作不足,学生实验课学习不够扎实,不能利用现有条件去设计实验思路,还有一个常见原因,那就是学生有良好的实验基础,但不了解此类选题而遗漏,个别地方院校教学和毕业工作思路较为保守,墨守成规,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以稳为主,很多指导教师并未引导学生在自然科学方向去选题,一届照搬一届,选题内容上无新意,没有突破。

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针对以上情况,2010年开始引导学生选择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并进行精心指导,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合理实验设计,个别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取得不错效果,证明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设计完成运动人体科学类毕业论文是可行的。例如,有学生对运动性疲劳评价感兴趣,设计体育课后各类恢复手段对疲劳消除影响的实验,测定不同方式恢复方式后人体心率、血压和血乳酸的水平,实验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取得良好效果,观察到了积极性恢复手段的应用起到加速心率和血压恢复的过程,学生通过论文的完成也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另有学生选择应用性研究,比较不同力量训练方式对跆拳道大学生运动员下肢肌肉爆发力的影响差异,取得预期效果,论文均入选本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以上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采用实验性、测量性等方法,充分利用实验室条件,可扩大选题范围,提高毕业论文的研究价值和质量。

3.2 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

毕业论文引入实验性工作,一个前提是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验条件,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及大学实验室评估标准明确了高校实验室应具备的条件,目前我国体育类院校、师范类体育院系均不同程度建有实验室,唐山师范学院自2007年迎评以来,实验室经过扩建,添置先进设备和仪器,条件满足现有教学和师生的科研要求。

实验室条件满足需要,但部分师生对实验重视不够,实验课程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仪器利用率不高,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实验室的利用,这也是学生毕业论文利用实验室较少的原因。

理论课教师和实验室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首先思想上予以重视,不能把理论课实验边缘化,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主动利用实验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工作中,使其熟悉实验,喜欢实验,有能力完成运动人体科学选题论文。

学院可以制定各种政策鼓励师生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提高科研水平。以前学生毕业论文大部分是问卷调查类型,实验室先进仪器设备利用率不够,实质上与院系整体科研业务水平不高相关。不但实验教学人员科研业务水平要提高,其他理论教学人员也需要熟悉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验室加深了解,熟悉相关仪器的原理和用途,形成普遍能够指导学生在自然科学领域选题的能力,建议定期培训师生了解实验室具备的条件和功能定位,也可通过运动人体科学领域学术讲座给师生提供相关信息,要鼓励师生积极学习实验理论。

3.3 加大“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作用

体育专业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存在重视不够,偏重于纯理论,教师执教能力一般等问题,而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由于对数据测量、统计分析、实验设计有严格要求。因此要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提高实验室利用率,有必要在“体育科研方法”这门课程上下工夫。第一,需要重视“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教学,适当增加这门课程的学时数,对于教学内容要严格精选,结合体育实践,与学生毕业论文涉及的问题及体育科研经常碰到的问题结合起来,有针对性教学。例如学生运动人体科学类毕业论文经常涉及实验法,任教教师有必要在研究方法中着重讲授实验法的应用特点,实验设计的注意事项,数据统计分析的常用软件处理方法。理论不必太高,可以把往届毕业生范文及中国期刊网优秀毕业论文作为案例进行教学,结合实践教会学生如何选题,如何使用实验法,数据如何分析等。学生只有学会这些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毕业选题才可能考虑自然科学类选题。第二,科研方法任教教师自身需经常进修学习,提高科研及教学水平,能深入掌握各类体育科研方法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避免偏科,不能仅仅按照自身研究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教学需要全面、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要与各类毕业论文特点结合,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体育科研选题途径,常用的文献法如何获取资料及分析,问卷的设计及调查方法的使用,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涉及方法等。第三,其它理论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科研成果,定期给学生进行学术讲座,讲座中重点介绍自身科研方法的使用。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课程理论教师尤其要深入掌握自身科研方向的各类方法,给学生介绍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如何撰写,同时实验课教师及实验专职人员也可以定期通过讲座介绍实验室仪器的特点,与“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师一起把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功能,涉及实验研究的领域给学生介绍清楚,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完成毕业论文。

教育研究生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本文分析国内国际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介绍发达国家国际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经验,提出我国应努力拓宽招生宣传渠道、建立严格的招生录取机制、优化国际化教学环境、提高服务保障水平等招生对策。

关键词: 国际研究生   招生工作   对策研究

从全球范围看,各国已将招收国际学生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战略之一。2008年5月26日,日本政府提交了《今后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改革报告》,明确了将“接收30万国际学生计划”正式定义为国家战略[1](57-59)。英国政府非常注重国际教育的发展,在《战略》中,英国政府提出,“要建立一个面向所有海外学生的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教育体系”[2](86-93)。教育部制订的《留学中国计划》,2020年留学生规模达到50万,截至2018年,来华留学生总计49.22万人,已实现既定目标。国内外国际学生规模迅速增长,具有一定的国家战略意义,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国内来华留学研究生招收管理出现的问题,在借鉴发达国家国际学生招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国际研究生招生工作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国际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意义

1.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国家对外贸易发展。

2018年,全国人大一致通过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宪法修正案。加强国际教育,招收国际学生,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国家伟大战略的有效举措之一,可以促进国家对外贸易发展,推动国际经济、科研、文化交流与合作。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将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方式分为四类: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其中,境外消费是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最主要的形式[3](5-11)。2015年一年间,澳大利亚就招收了49.82万名国际学生,创造了逾190亿澳元的出口额和13万个就业岗位[2](86-93)。留学生教育便成为教务服务国际贸易的新兴产业。显而易见,大量来华留学生不仅能增加直接的教育服务收益,还能拉动相关餐饮、交通运输、旅游等服务产业[4](19-30)。

2.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实现内涵式发展。

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最显著的标志体现在以吸引海外留学生为主的教育输出水平上,包括国际学生输入的规模、质量及影响力等方面[5](88-92)。发达国家正是在国际学生的发展规模基础上,注重生源质量的把控,提高高校国际化水平。招收国际研究生,是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促进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不但能够增强高校师生跨文化意识,加强跨学科的课程建设,而且促进高校整体各部门、各领域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有效提升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和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二、我国高校国际研究生招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缺乏足够的宣传力度。

目前,我国来华国际学生规模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国内高校国际研究生数量参差不齐。多数高校招生宣传主要采取线上方式,宣传渠道较为单一,依托本校招生宣传中英文网站、“留学中国”网等信息平台开展国际学生的招生宣传。通过对部分高校招生网站调研发现,一方面,高校招生宣传网站不够丰富。国际研究生来华学习,需要了解高校的硬件,也需要软件实施,比如校园文化。另一方面,招生信息更新较慢,有些高校仍是前几年的招生简章,国际研究生不能及时了解最新招生信息。此外,还未充分利用线下宣传方式及毕业生宣传。留学基金委和各省教育厅组织一些教育展,积极鼓励高校走出国门,去生源目标国进行招生宣传,扩大学校影响力,但考虑成本,有些高校未能走出国门招生。同时未重视挖掘优秀毕业生资源,校友宣传的积极效应未体现。

2.招生入学门槛不够高。

一方面,国际研究生留学申请材料不丰富。申请我国政府奖学金的材料一般包括学习申请表、签证表、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及成绩单、来华研究计划、推荐信、导师接受意向书、有效护照等。对于一些学科背景要求高的专业,对申请人的材料未明确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工作经历、科研能力,如小论文等,招生老师不能准确了解该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招生录取程序不够严谨。高校缺乏国际学生统一入学标准和规范的招生程序。

3.缺乏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和师资。

国际研究生留学因素之一是丰富的英文课程。大多数来华留学生官方语言是英语,汉语水平低,目前一些高校英文课程不够丰富,无法满足优秀的国际学生的合理需求。此外,学科领域缺乏国际化师资。由于学校投入不足,国际化师资队伍不够壮大。多数教师因语言沟通能力受限,英语课程教学质量一般,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研究生来华留学的动机。

4.留学生服务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来华留学的国际研究生主要来自亚非国家,经济欠发达,奖学金是他们主要的考虑因素。国内獎学金与发达国家相比,种类少,奖学金生名额少,经费渠道相对狭窄且资助力度不够大,某种程度上影响招生的吸引力。此外,国内缺少专门负责国际学生咨询的社会机构或部门,无法提供留学生关于签证、奖学金、勤工助学、就业指导等各类咨询服务,不能充分满足国际研究生的合理需求。

三、发达国家国际研究生招生工作经验

1.招生宣传力度加大。

为了招收海外留学生,英国高校成立了留学事务办公室,负责留学生的海外宣传招生、举办各类教育展、汇编多种语言的宣传材料。教育咨询服务中心是英国文化委员会的一个重要机构,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的海外市场开发,为大学和学院提供广泛服务[6](5-34)。日本政府通过加大宣传日本文化和海外教育,吸引更多留日学生。除了积极举办留学展外,日本外务省建立运营了有关日本留学的官方宣传网,Study In Japan(http:www.studyjapan.go.jp)[7]。德国为了招收国际学生,专门成立DAAD机构,提出丰富且有号召力的宣传口号,编制多语言的宣传手册,同时加大海外宣传力度,扩大海外影响力。

2.招生录取门槛高。

京都大学招收国际研究生,不仅注重对申请者的身份、留学材料的审核,而且加强对申请者的学术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考核。哈佛大学非常规范申请者的入学标准。不但考查学生的个人素养和综合社会实践能力,而且加强对个人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语言水平的考查。同时,哈佛大学严格招生录取程序,层层筛选,择优录取。通过设立各学院国际学生招生办公室,将招生职能下放到学院,学院聘用专家组审核材料,决定拟录取名单,然后汇总到学校招生董事会,投票决定录取名单。

3.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

为了吸引国际学生,英国高校非常注重国际化课程的研发,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国际学生相关课程。德国DAAD每年投入近500万欧元用于扶持德国高校的暑期学校项目,提高德国高校在海外的知名度。据统计,目前德国已开设了350个暑期课程,这些课程基本采用英语授课,学分亦被认可[8](42-50)。澳大利亚为了培养全球精英人才,将跨文化教育纳入高等教育教学课程体系中。同时,通过增加国际化内容、开发联合办学课程和引进多语言学习等方式,加强课程国际化建设,提高英文授课率。

4.优化服务保障政策。

发达国家吸引全球国际学生,重要的政策是形式多样的奖学金。如德国,为优化留学环境,设立有专业精细化的提供外国留学生服务的社会机构,为外国留学生享有与本国学生同等权利提供必要的服务,采取“咨询”“生活辅导”“收费服务”等多种方式,提供住宿、社交、文化、语言学习、课程辅导等全方位、精细化的支持服务[8](42-50)。

四、我国高校国际研究生招生对策研究

1.努力拓宽招生宣传渠道。

招生高校需进一步利用线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平台,设计布局好本校国际学生招生的中英文网站。丰富网站内容并及时更新,以便国际研究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类奖学金申请的动态信息。加强国际学生在华学习、生活等文体活动参与的宣传报道,以便吸引更多的优秀国际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中国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拓宽国际视野,拥有世界格局。积极主动参与教育部和各省组织的海外招生教育展,加强学校的海外宣传。对有意向的国外高中和大学,可以进一步交流与沟通,主动招收优质生源。高校教师海外出访学习,可以携带国际学生招生宣传手册,加强国际学生对学校的了解认识。努力构建校友联络机制,加强校友宣传辐射效应。高校应在网站上建立国际学生校友电子通讯录,开发国际校友资源,并与校友保持联系,让校友参与到宣传母校招生工作中,扩大母校影响力。学校结合招生实际情况,可颁发校友荣誉证书。

2.建立严格的招生录取机制。

各高校应在国家公布的来华留学生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各自优势学科的特点、特色和人才需要,制定留学生招生标准和入学条件,并严格按照该标准招生[10](48-52)。语言水平只是入学标准之一,除专门的语言测试如TOEFL(美国)、IELTS(英国)、JLPT(日本)、Test Da F(德国)等以外,国外值得借鉴的面向外国留学生专业学习的入学考试主要有三种考核方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考试模式,主要是SAT考试;二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模式,即Test AS考试;三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模式,即“日本留学考试”[11](53-56)。为了更好地将奖学金分配给真正优秀的学子,保证奖学金的使用价值,可以培养杰出的爱华友华学生,各高校应借鉴发达国家国际学生招生录取经验,学院招生工作人员初审申请者材料,研究生导师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水平的综合测试,并通过院级招生工作专家组,发挥各学科专家的作用,进一步审核学生材料,再汇总到校级招生工作委员会,层层筛选、选拔优秀来华学生。

3.优化国际化教学环境。

国际高等教育的衡量指标之一是具备一支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师资国际化不仅包括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高校教师、专职及兼职外籍教师,而且包含赴海外进修和访学的高校公派优秀中青年教师。为了提高国际化水平,世界名校以各种优厚的人才政策吸引优质师资。瑞士联邦工科大学的外籍教师高达50%,剑桥、牛津、哈佛、耶鲁大学的外籍教师的比例均高于四分之一。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提出到2020年外籍教师的比例达到11.7%的目标,其余大学也提出了7%—10%的目标[12](35-39)。除更好地吸收和培养国际学生外,我国高校还应努力引进优秀外籍老师和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加强师资国际化建设。同时,高校应派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赴海外进修和访学,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和科研方法,提高英语水平,积累国际教育经验,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适时优化培养方案,着力开发英文课程,提高英文课程质量。

4.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对于一些有意向来我国留学,但客观原因不允许的国际学生,可以通过企业奖学金等其他奖学金支持、帮助和鼓励他们来华学习,提高技能。河海大学设有中港集团奖学金、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院奖学金等企业奖学金,持续招收、挖掘更多国际优秀学生,培养和打造国际高端人才,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同时,我国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奖助金机制,通过“助教金”和“助研金”减免学费和生活费等方式,吸引国际研究生,并促进其认真学习汉语及专业课程,增强知华友华爱华意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为了更好地稳固现有国际生源,吸引更多优秀学生,高校应提供更优质的管理咨询、后勤保障等服务,如提供留学生招生、学术发展、签证、就业创业等咨询后勤保障服务。澳大利亚移民局为了吸引留学生,简化签证手续,降低考察标准,并在10个工作日完成个人签证手续。我国应增加政府机关和公安部门联合举办的优秀国际学生在华就业、创业讲座,提供更多灵活的签证制度和就业创业保障政策,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高立平.策略与启示:对国外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考察[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2]刘强,荆晓丽.部分发达国家视域下的中国国际教育发展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6(10).

[3]吴敬.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背景下留学生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3).

[4]方寶,武毅英.高等教育来华留学生的变化趋势研究——基于近十五年统计数据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2).

[5]王军.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应对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4(8).

[6]易红郡.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留学生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

[7]潘嘉屹.日本接收留学生政策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8]张伟.德国招收外国留学生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

[9]黄容霞,叶青.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6(5).

[10]朱志龙.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10(2).

[11]夏青.来华留学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1(02).

[12]陈曦.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以“留学生30万人计划”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0(10).

基金项目:2019年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立项课题“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来华留学研究生生源质量保障机制研究”(编号:yjsjg1917)。

上一篇:研究生硕士论文下一篇:研究生小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