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学论文范文

2023-03-21

女性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丁玲在1937年至1945年期间创作的8篇短篇小说,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抗战和农民革命为题材的大众视点的作品,这一类作品继续了“左联”时期创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大众在革命和抗战中的光辉形象,即塑造“大众之神”;另一类是出于知识分子自觉的批判意识和启蒙意识而创作的暴露问题的作品。不难看出,以上的两个主题之间是矛盾的,塑造“大众之神”是把民众的形象美化,赞美民众。而暴露问题的作品是暴露民众的问题,批判民众。这种两面性真实地反映了一个知识分子在从自我到大众的转变过程中的矛盾和反复。

关键词:丁玲 两面性 大众之神

抗战爆发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旋律。 左翼作家先后奔赴延安和其它根据地,这其中就有丁玲。回首丁玲的创作经历,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区的革命经验和创作经验占据着十分特殊的位置。因为在丁玲的创作生涯中,有两次明显的文风转变。第一次是从“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叛逆的绝叫者”到30年代的左翼作家,第二次是从左翼作家变成一个彻底的无产阶级文人。第二次的转变正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本文以丁玲在抗战时期,即1937年至1945年期间创作的8篇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以文本分析为基础,试图对丁玲在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进行一个比较全面地整理。并通过对这8篇小说的文本研究,把握丁玲这一时期的创作方向的变化和创作中的主体意识的两面性。

1 丁玲抗战时期的小说创作

丁玲1937年至1941年创作的8篇短篇小说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抗战和农民革命为题材的大众视点的作品;另一类是出于知识分子自觉的批判意识和启蒙意识而创作的暴露问题的作品。

1.1 继续塑造大众之神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抗战文学”促使“大众之神”的合理化,丁玲别无选择地继续着塑造“大众之神”的创作。

《东村事件》是丁玲作于1937年6月的小说,发表于1937年《解放周刊》第1卷第5~9期。这篇小说所描写的是1928年大革命后的农村暴动。作品中有一个“大众之神”式的农民领导者-王金,但更多的则是陈大爹父子这样世代受地主压迫,已经怯懦到极点的农民。在1937年表现阶级斗争和农民的性格弱点已不再符合时代主题。也就是说小说本身已经不具备现时代的意义了。1938年丁玲自己也否定了这篇小说,她认为《东村事件》“现在也只能拿来当历史看了”。

以上作品是以抗日或者参加革命为题材。王金作为阶级斗争和抗日战争中思想与行动的“先觉者”出现的,但不同于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的先觉者与大众之间启蒙与被启蒙的关系,这些曾经的被启蒙的大众上升到了“神”的位置。

1.2 批判意识的复苏

如果说以上四篇小说,是丁玲初到延安,内心充满热情,以战士的心态进行创作的成果,以下要分析的四篇小说,则是丁玲深入了解延安后,开始用批判的眼光进行创作的。

首先标志着丁玲创作主题转变的是《入伍》,小说描写了三个新闻记者来到延安搜集材料,并计划着入伍。其中的一个记者徐清与勤务兵杨明才巧合中经历了一次掉队,迷路,遇到日军的危险情况。懦弱无能又贪生怕死的徐清惊慌失措,一筹莫展,多亏了镇定勇敢的杨明才得以脱离险境。劫后余生的徐清再也不提入伍,而是得意地计划着到大后方去写出自己的光辉经历。通过险境中知识分子徐清和勤务兵杨明才的对比,讽刺了知识分子夸夸其谈又贪生怕死的本质。

如果说《入伍》中,丁玲仅仅把矛头对准了来到延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那么从《我在霞村的时候》开始,丁玲的批判对象已经扩大到了一度被塑造成神的大众。《我在霞村的时候》写于1940年,发表于1941年6月《中国文化》第3卷第1期。这篇小说取材于解放区一个真实的故事。农村女孩贞贞为了追求自由爱情,逃避包办婚姻出逃,不幸落入日寇之手,成为慰安妇。终于逃出魔窟后又因为党组织工作的需要重新回去,冒着生命危险作情报工作。她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但是也染上了严重的性病,组织上安排她回到故乡。然而她得到的不是安慰和赞扬,而是同村人的冷嘲热讽和贬低歧视。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展示了父母对贞贞的不理解和埋怨,揭露了乡邻们对她的种种非议,这些刻薄冷血的语言充分展示了解放区农民身上的封建遗留思想。

这篇小说中丁玲除了把“大众之神”拉下神坛以外,也是她在延安时期创作中女性主义立场十分鲜明的一篇小说。贞贞的命运在民族战争和组织力量支配下处于苦痛而又尴尬的位置。女性群体的生存苦难既与民族国家紧密接合又无法得到清晰的解释和解决。通过这篇文章,作者提出了战争背景下,女性为了国家做出了牺牲,由此生成的困境却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以上的短篇小说很清晰的显示了丁玲在到达解放区后经历的思想矛盾。丁玲是一个有着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的人,同时作为作家她又有着强烈主体意识。这种矛盾困扰着此时的丁玲。

2 结论

纵观丁玲的创作,不可否认她一直紧紧追寻着时代的大潮,强烈的政治意识使她不断改变创作内容和创作风格。对此,学者们一直褒贬不一。有些学者对丁玲的文学创作持全面肯定的意见。但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丁玲的作品中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逐渐淡化,政治性的僵化理念贯穿其中,尤其是整风以后,作品完全服从政治,概念化,丧失了作家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丁玲与同时期的许多女性作家相比,她的创作生命是相当长的,这与她对政治的妥协不无关系。

参考文献

[1] 丁玲.丁玲文集[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2] 袁良骏.丁玲研究资料[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3] 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4] 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理历程[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5] 李少群.追寻与创建—— 现代女性文学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6]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 现代妇女文学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注释

① 茅盾.女作家丁玲[J].文艺月报,1933.

② 丁玲.《一颗未出膛的枪弹跋》[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9:33.

女性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20世纪以来美国女性主义文学进入了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推动了女性的自我意识、文化意识、女权意识的觉醒。从总体上看,美国女性主义文学以性别政治、女性文学批评、文化身份认同为主要内容,经历了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发展阶段,可分为南方女性文学、黑人女性文学、犹太女性文学、华裔女性文学等多个文学流派,它打破了美国白人男性文学独领风骚的局面,推动了美国文学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美国;女性主义文学;阶段

作者简介:侯吉歌(1979-),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硕士,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基础课部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大学英语教学。

20世纪是美国女性文学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迅猛发展,各种女权主义文学作品受到了女权主义者的青睐,许多被湮灭于历史尘烟中的女性文学作品被重新挖掘出来,从而使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焕发了生机,也为美国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文学及理论基础,推动了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繁荣发展。为此,应当深入研究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演变及基本特征,以更好地了解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文学地位及文学成就。

一、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总体概述

20世纪以来美国女性主义文学进入了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许多优秀女性作家开始进入读者的视野,并走上了美国主流文坛,推动了女性的自我意识、文化意识和女权意识的觉醒。从总体上看,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文学以解构美国女性的“他者”地位、推进美国女性的文化身份认同、塑造现代女性形象等为主要内容,展现了美国女性艰难的心路历程和思想成长。同时,美国女性主义文学也是随着美国妇女解放运动而成长起来的,并在妇女解放运动中进入了美国主流文坛,成为美国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从女性文学批评视角看,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女权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推动了美国女性运动的繁荣发展,特别是凯特·米勒特的《性政治》诞生,为美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20世纪早期美国女性文学批评主要以波伏娃的《第二性》为理论基础,批判了西方文学中的“厌女症”,挖掘了文学作品中被人们遗忘的女性形象。在20世纪中期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判了被父权制文学湮灭的女性作家及文学作品,并出现了斯帕克斯的《女性的想象》、肖沃尔特的《他们自己的文学》等作品。在20世纪后期,美国女性文学批评以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心理分析等为理论基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学批評流派,推动了美国女性文学批评的繁荣发展。

从精神实质上看,美国女性主义文学以性别政治、女性文学批评、文化身份认同为主要内容,展现出文学特征和时代特色。首先,性别政治。美国女性主义始终以政治诉求、性别歧视等为重要话题,并以文学的方式建构了女性话语。美国女性主义文学不仅在法律、政治、教育等领域争取女性的平等权利,还从传统价值体系、父权制社会等方面考察女性解放问题,为女性解放运动做出了积极贡献。其次,女性文学批评。与英国、法国等女性主义文学不同,美国女性主义文学建构了鲜明的女性主义理论,为女性主义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根基,也打破了传统的男性语言霸权对女性的压抑,化解了传统文化中的女性歧视。最后,文化身份认同。美国女性主义文学以精神分析学、殖民主义理论、解构主义思想等为基础开展文学创作,解构了传统的男女二元对立的价值观,增进了女性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性别认同,推动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多元化发展,这些对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

二、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打破了美国白人男性文学独领风骚的局面,使华裔、黑人、拉丁裔等少数民族女性作家纷纷登上了美国文坛,推动了美国文学的多元化发展。从总体上看,美国女性文学可分为南方女性文学、黑人女性文学、犹太女性文学、华裔女性文学等多个文学流派。

首先,南方女性文学。南方女性文学出现于20世纪40、50年代,出现了凯瑟琳·安·波特、奥康纳等杰出的女性作家,产生了《强盗新浪》、《好人难寻》等优秀女性主义文学作品。这些南方文学作品表现了南方人独特的忧伤、怀旧和孤独,也表现了传统农奴制所带来的人的异化和自我拯救。[2]其次,黑人女性文学。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快速发展,推动了美国女性文学的繁荣发展,在七八十年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女性主义作品,如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沃克的《紫色》、马歇尔的《褐色女郎》等,这些黑人女性主义作品表现了女性独特的生存状态、情感经历,反映了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给女性所带来的压抑。在这一时期许多黑人女作家活跃于美国文坛,成为美国文坛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其中《黑人女作家: 1950-1987》就收录了300多位黑人女作家的作品。再次,犹太女性文学。犹太民族是一个饱受苦难的民族,他们在夹缝中生存,在异国他乡奋斗,犹太女作家表现了犹太女性艰辛的奋斗历程,描写了美国犹太女性的生存状况,比如蒂莉·奥尔森的《寂然无声》、辛西娅·奥茨克的《异教徒拉比和其他故事》等都是颇受欢迎的犹太女性文学作品。[3]最后,其他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在20世纪美国文坛上还有一支印第安人女性作家群,她们在美国文学史上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代表作品为索菲娅·艾丽斯·卡拉汉的小说《怀尼玛:森林之子》。华裔女性主义文学也在美国文坛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汤亭亭的《女勇士》是美国华裔文学的代表作品,谭恩美的《喜福会》也是华裔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都展现了华裔女性在美国的身份认同缺失、文化冲突问题、价值观念失落等。

三、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阶段

从时间维度上看,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文学大致经历了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文学主题、文学风格和艺术特征,都表达了美国女性的内心感受、情感遭遇和精神世界,展现了美国女性觉醒、抗争和解放的艰难历程。

(一)20世纪早期美国女性主义文学。在20世纪初期,美国文坛上出现了凯特·肖班、薇拉·凯瑟等女性作家,她们多将女性的家庭生活作为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但是她们却打破了传统文学中女性获得幸福婚姻的文学模式,大胆描写了父权制时代美国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不幸遭遇、不平等地位等,揭示了女权主义对女性的压抑和迫害。在这些作品中女性作家以独特的细腻的视角探索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分析了女性在传统婚姻中的内心痛苦和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从此许多“新女性”出现在美国文坛之上。20世纪早期女性作家多以象征主义、超自然主义等方式塑造人物形象,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多是在男权主义压迫下开始觉醒的新女性,她们不断挑战传统的男权社会,要求获得更多的家庭地位、经济地位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觉醒》、《黄色糊墙纸》、《花园小屋》等,其中凯特·肖班的《觉醒》是这一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艾德娜·庞特里耶,主人公大胆直率地谈及女性问题,表达了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内心体验、自我意识、性意识等,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且一度被列为禁书。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面临着父权制的强大压力,许多女性作家都遭到了不公平待遇,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多以抗争的方式对待社会,并最终被扭曲、埋没和扼杀。

(二)20世纪中期美国女性主义文学。在二戰前后美国女性都放弃了原有的社会角色,重新回归家庭,参加工作的女性则要面临家庭和工作双重负担,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女性主义文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许多作品都表现了女性的迷茫、失落和彷徨。特别是美国南方出现了许多优秀女作家,如乔伊斯·卡罗尔、尤多拉·韦尔蒂等,这些作家生动地刻画了美国南方社会中女性的真实生活,再现了美国南方的地域风貌和社会风情,奥康纳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美国南方社会的宗教信仰、种族关系等,比如在小说《好人难寻》中,奥康纳揭示了美国南方社会的宗教异化、道德意识和文明异化,展现了美国南方社会不可挽回的衰败。乔伊斯·卡洛尔·欧茨的《他们》反应了现代人的惶恐、焦虑和孤独,展现了荒诞、扭曲的南方世界。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文学展现了美国女性面对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如美国女性在政治、法律等方面获得了许多权利,但是她们仍受到传统习俗、男权主义、婚姻制度等束缚,并没有真正的自由空间和个性自由,也难以很好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地位。[4]

(三)20世纪后期美国女性主义文学。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这些为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也促进了美国女性主义小说的繁荣发展,许多女性主义小说开始从崭新的社会视角审视女性问题,批评男权文学压迫下的女性形象,批判男性中心主义文化对女性的身份压制和文化扭曲。同时,女性主义文学的视角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家庭、婚姻等方面,而是扩大到了种族歧视、殖民主义、社会冲突等领域,并呈现出多种族多民族女性主义文学繁荣发展的态势。从总体上看,20世纪后期的美国女性主义文学中黑人女性文学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华裔女性文学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这两者成了美国女性文学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中诞生了托尼·莫里森、爱丽丝·沃克等文学巨匠,她们以黑人女性的独特视角审视了黑人女性所遭遇的种族、性别、家庭等歧视,展现了黑人女性的文化意识、身份意识的觉醒。在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诞生了汤亭亭、谭恩美、伍慧明等女性作家,其中谭恩美的《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经典作品,该小说展现了华裔女性之间的文化冲突、思想碰撞,揭示了东方与西方、自我与他者的矛盾冲突,表达了文化融合、种族平等的思想主张。[5]此外,上世纪后期美国文坛上还出现了许多犹太女作家,如蒂莉·奥尔森、格蕾斯·佩蕾等,她们以少数民族的视角展现了犹太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也在美国文坛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20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风起云涌的女性主义运动为社会背景,以女性的家庭生活、婚姻生活、自我意识、自由解放等为主要内容,展现了20世纪美国女性的觉醒、抗争和解放,对20世纪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应当深入研究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发展阶段等,以更好地了解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王楠.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精神实质[J].国外理论动态, 2009(5).

[2]顾红曦.简评美国当代南方女作家群的创作成就[J].河南社会科学,1999(3).

[3]周春.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234.

[4]朱丽.20世纪美国女性小说发展述略[J].河南社会科学,2011(7).

[5]朱丽.20世纪美国女性文学研究综述[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9).

女性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来剖析萨拉·奥恩·朱厄特的《一只白苍鹭》这部小说中所蕴含的生态女性意识,让读者了解女性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并唤起男权制社会下女性意识的觉醒,从而表达作家浓烈的乡土情结、深厚的家园意识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恒追求。

关键词:萨拉·奥恩·朱厄特 《一只白苍鹭》 生态女性主义

引言

《一只白苍鹭》是一部讲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佳作。作家运用清新的文学语言,让读者从女主人公竭尽全力保护这只白苍鹭的故事中,深深体味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生态美景。因此,有生态女性主义评论家把《一只白苍鹭》看作是一幅经典的“风俗画”。作家通过这部小说的创作,清晰地表达了自己浓烈的乡土情结、深厚的家园意识以及期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恒追求。因此,我们可以说,朱厄特创作的小说《一只白苍鹭》是生态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代表作。

一、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剖析《一只白苍鹭》

生态批评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二者结合,就成为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根据该理论,生态女性主义者试图找到女性与自然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认为男人统治女人就如同人类统治自然一样,女性与自然都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女性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与权利,就必须反对各种形式的压迫,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关系。

那么,在《一只白苍鹭》中,朱厄特讲述的故事看似较为简单,情节较为单调,然而,它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与寓意主题却是相当丰富且深刻的。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所创作的这部短篇小说,表面上看是一个女孩子为了保护珍稀动物白苍鹭而做出的各种努力,抵制住了各种诱惑,经受住了友情的种种考验,实际上是表达了作家本人所持有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即浓烈的乡土情结、深厚的家园意识以及期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恒追求。因而,我们可以说,该部小说是朱厄特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集中体现。

(一)浓烈的乡土情结

朱厄特出身于一个乡村医生之家,小时候经常跟随父亲出诊。她对身边的乡土气息以及绿色家园有着独特的感情与眷恋,这也为她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极佳的灵感和思想源泉。她的笔下虽然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场面,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她描述的日常琐事以及平凡的农村人物形象,感受到她对乡村生活以及乡村居民的深切关怀。因此,在她的经典小说《一只白苍鹭》中,朱厄特把自身对乡土气息的深厚情感融入进去,描写了新英格兰农村生机勃勃的场景,人们生活在一个四季如春的绿色世界里,仿佛进入到了一个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在小说中,朱厄特不仅描绘了一幅淳朴清新的自然景观,还塑造了一些与自然相关的人物形象,比如说,与绿地相依为命的梯尔利老太太,出身城镇却从事鸟禽研究的年轻学者,还有就是该部小说的女主人公西尔维亚。通过这些自然景色以及人物形象的描写,作家表达了绿色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根基,从而抒发了内心深处的乡土情结。

(二)深厚的家园意识

朱厄特创作该部小说的时代是正处于美国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纷纷从农村涌向城市,这给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很多人面对城乡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逐渐离开乡村去城市里追求物质财富,并且在城市里的生活使得他们改变了原来淳朴的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因此,小说中年轻的禽鸟学家把城市里那种拜金意识带到了乡村里,唤醒了梯尔利太太的金钱欲望。当西尔维亚想要保护白苍鹭的鸟巢时,她受到了别人的呵斥,还听到了猎人说的要竭尽全力地去捕捉这只白苍鹭等话语,从而对她善良的心灵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这说明了当时社会在工业文明的吞噬下,传统乡土家园正在消亡。另外,小说中还描写了很多农村家庭在城市里找寻到了一定的物质财富,但是,他们却失去了亲人等,这说明了城市生活让原本自然健康的身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害与冲击。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淳朴善良的农民脱离乡村生活后,他们的内心变得自私、浮躁,并开始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当然,小说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女主人公西尔维亚,她是一个出生于城市的乡下女孩,当她跟随着姥姥回到乡下的时候,她感到乡下真是太美了,永远都不想再回到城市里去了。这段对于西尔维亚由城市回归乡村的生活经历的描写,充分表达了作家本人回归乡土家园的强烈意识与深切眷恋。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恒追求

小说女主人公的姓名,在拉丁语中意思就是森林的含义。那么,她后来跟着姥姥来到森林农场生活能够如鱼得水,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她在城市中会害怕陌生人,但是在黑暗的森林中夜行却并不惧怕。这是因为她已经与森林等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了,她能够爬上高高的松树去寻找白苍鹭的巢穴。同时,她还能够与森林中的一些动物相处融洽。比如说,西尔维亚与森林里的一头老牛之间就建立了一种平等而密切的关系。他们会捉迷藏,会相互追赶,他们俩在一起会度过愉快的时光。此外,这个女主人公还坚定地抵御住了年轻鸟类学家的金钱诱惑,还抵御住了可能发展的异性情谊,从而更好地保护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使得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事实上,作家之所以在小说中描绘了这么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场景,这与她内心深处对于人类生命的终极思考,她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着永恒的追求与梦想。对于她来说,这就是人类获得心灵宽慰的乐园所在。作家本人对于淳朴乡土家园与绿色自然的追求,构成了她对于故土魂牵梦绕的精神追求。在她看来,人们可以物质不够充足,但是,只要精神上是快乐、心态平和的,人类就可以获得一切生机和灵性,安享自然生命在和谐家园里超然的极乐状态。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作家对于美国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她认为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不应该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升华与体验,要以自然为家,而不是破坏自然,从而才能真正享受到生命的灵动。因此,在小说中,作家在阐释自己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恒追求的创作主题时,从三个方面表达了这种理念,即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和感悟自然。

就回归自然来说,朱厄特认为人类如果能够回归自然,那将是一件非常浪漫、迷人且富有诗意的精神境界。因此,在小说中,她塑造的女主人公西尔维亚,是一个出生于城市的小女孩,但是,她对家乡的繁华经济并不感兴趣,反而觉得嘈杂和拥挤。相反,当她跟着姥姥来到乡村农场生活的时候,她却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与愉快,她还产生了永远不想回到城镇那个家的愿望。在那里,她无所畏惧,还与森林里的动物成为了好朋友。作家对于小女孩之于城市和农村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感受,说明了只有当人类与自然为伴,从城镇回归自然界,才可以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那么,跟这个小女孩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物形象就是那个来自于城市的年轻鸟类学家,他离开城市来到乡村,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他的出现是对小女孩生态保护意识的极大考验,好在小女孩最终看清了他儒雅外表下潜藏的一颗自私贪婪的心,这位鸟类学家没有姓名,这是作家故意所为,说明了作家对这个人物的厌恶与憎恨,反过来更好地体现了作家本人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自然观。

就融入自然来说,它是指回归自然的最高境界,是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图景。因此,作者在给女主人公起名的时候,就融入了这样一种理念。小女孩的名字本身就蕴含了自然的含义,具有自然界的象征含义。这个小女孩能够在森林里走夜路而不感到害怕,她可以聆听鸟儿歌唱的时候感觉自己已经进入了梦乡等,都说明了小女孩已经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了,她与自然之间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极高境界了。中途即使出现了一个莽撞的鸟类学家,但是,她并没有受此影响,保持了对自然的友善和博爱。事实上,作家为什么在该部小说中选取一个女性人物作为主要描述对象,是因为生态女性主义者一般都把自然与女性看成同类,女性与自然互为象征、互为意义,她们呼吁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摆脱以男人为化身的人对自然以及女性的压迫,谋求人与自然的共同协调发展。

那么,人类应该在回归自然和融入自然的过程中,放开全部的感官去感受自然,才能体验到自然界中纯净的美。因而,朱厄特在小说中极尽所能地描绘自然与人工环境的美妙,具有女性独有的敏感与精致性,各种动物似乎都充满了灵性,能够与小姑娘一起玩耍。尤其是小说中小姑娘拼尽全力保护的白苍鹭,作家更是花费了大量的笔墨进行描述,这只白苍鹭有着细长的脖子和迷人的身姿,让小姑娘感到了一种极致的自然之美,并成为了它的好朋友。

结语

《一只白苍鹭》是朱厄特表达自己乡土情结、家园意识的力作,它传达了作家本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它的确唤起了当时工业文明迅猛发展时代的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定位与思考,尤其是对处于劣势的女性地位与身份的再次审视。作家通过该部小说,阐述了女性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可以获得与男性平等权利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并表达了自己借此来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和谐共处的发展道路。语

参考文献

[1]陈煌书.成长的故事——评朱厄特的《白苍鹭》[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8).

[2]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苪渝萍.白苍鹭中的女性意识[J].四川外语学院报,1999.

[4]朱振武,杨瑞红.一只白苍鹭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J].外国语文,2009(2).

女性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2、海明威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意识分析

3、试论《四世同堂》中女性形象

4、现代东北文学中的俄罗斯人形象

5、《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女性形象浅析

6、论金庸小说的反派人物塑造艺术

7、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及昌盛探究

8、“儿童”作为一种文学方法

9、她们自己的“百纳被”

10、爱尔兰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在现代中国文学中的转变

11、东方主义视角下的韩国女性形象建构

12、论赵树理小说的女性美

13、当代六十七位新锐女作家的女性写作观调查

14、中国“东北作家群”小说创作中的韩国形象

15、《檀香刑》中孙眉娘形象解读

16、论当代文学女性形象的文化身份嬗变

17、女性主义视域下西方经典童话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18、《小团圆》中的女性群像分析

19、从祥林嫂与阿长看鲁迅文学创作的视角选择和思想情感的表达

20、索尔·贝娄的中国想象

21、试论新感觉派三位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22、浅谈海明威的女性意识及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23、《面纱》和《情人》中的“中国形象” 对比分析

24、堂吉诃德式的反抗—《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爱米丽形象剖析

25、《夏洛蒂·勃朗特传》的主题思想新探

26、政治话语与个人情感的双重变奏

27、对端木蕻良小说人物形象的地域文化解读

28、女性主义视野下“平原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

29、新世纪(2000—2013)韩国小说中的中国形象解读

30、从隋含章和索尼娅看张炜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女性声音表达

31、论丁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审美特征

32、谈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权意识觉醒

33、梅娘小说的创作心理探析

34、浅析男性作家笔下的不同类型女性形象

35、D.H.劳伦斯眼中的现代女性

36、关于陈忠实作品《四妹子》的女性独立意识的分析

37、多丽丝·莱辛科幻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38、论福克纳小说对经典印第安形象的突破

39、试论“五四”以来女性乡土叙事的衍变

40、解读王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41、浅析葛水平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42、沈从文与孙犁笔下女性之比较

43、中国20世纪30年代小说中的女佣形象初探

44、日本作家有吉佐和子笔下的女性形象

45、浅谈老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悲剧性

46、存在主义视域下的女性形象阐释

47、论苏童红粉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48、索尼娅与隋含章的长女形象比较

49、王安忆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儒家思想 中韩女性 性别意识 审美观 性魅力 家庭地位

一 共同文化起源——儒家思想

1997年中韩两国正式建交后,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使我们有更多机会了解和研究两国的文化和互相之间存在的差异。

中国和韩国同属东亚文化圈,中国文化对早期韩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从我国的春秋战国开始,以孔、孟为主要代表的诸子百家创造了以儒家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汉文化。由于中国古代的文明程度长期在世界保持领先,因此中国文化也成为人们学习儒家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文化也就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合在汉民族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文化血液中,影响深远。它已成为人们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和伦理观念等都受到了儒家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中韩女性的文化传统共同植根于儒家文化。

二 中韩女性文化对比研究

文化可以说是人类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一种共通的生活总体经过接触与刺激而变化的特性。文化的特征既复杂又多样化。在中国和韩国的现代社会中,传统的观念依然在中韩两国女性心理文化诸方面植根颇深,本文主要是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韩女性在观念上出现的变化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1 女性的性别意识和性观念

在中国,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叶,对于“性”一无所知和完全漠视的女性还被认为是没有低级趣味并且高尚而纯洁的。对性问题的公开性讨论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是“五·四”运动之后引发中国社会伦理观念变化的第二次革命。对于中国都市女性性观念的一系列调查显示,42 %的女性不避讳谈论性话题。一项对女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仅有4 %的女大学生认为性是“肮脏的”,其余的女生则认为性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的自然属性的一个方面。性知识的普及以及在中国女性群体中展开性问题讨论开始发展成为一种趋势,这是一个相当令人惊讶的变化。

至今,韩国女性还普遍认为关注性话题、好奇性知识、坦诚性需要是件羞耻的事。在韩国所进行的一系列以性观念为主题的问卷调查和面谈,如实地揭示了韩国女性的这一心态。大部分韩国女性总是尽可能地掩饰其对于性知识的关心与好奇。她们认为性是隐秘的,并且应该有所避讳,同时她们认为在公开场合谈论性话题是不够端庄的行为。韩国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然而至今当代韩国女性较中国女性更加固守传统观念。与当代中国女性的豁达、崇尚个性相反,韩国女性更执着于柔顺、内向的传统美德,并以此作为贤淑的标准。这是朝鲜民族的性格所致。

2 女性审美标准与性魅力

(1)女性审美标准

自古以来,男人的价值判断总是以其社会成就为尺度,而对于女人,美貌与否是其价值判断的关键。女性在她的其它潜在能力都被否定之后,沦落成为一种单纯的身体性存在。在以精神和理性价值占绝对优势的传统社会中,女性成为精神与理性的主体——男性的附庸,并且遭受歧视与嫌恶。即便在当今社会,女性依然在公共生活中受到种种无理的限制,她们只能通过依附男人,生养孩子,并且塑造理想中的人体美来宣告自身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各个时期女性美的标准是以相应时代的最理想的女性形象为标准的。因此,有很多时候,这种美体现为畸形的、病态的美。先秦时就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传言。到了汉代,体态轻盈并能在皇帝手心中跳舞的赵飞燕成为上千宫女模仿的偶像。直至后来在民间流行开来的缠足、束腰,都是迎合了男性需要而成为所谓“美的标准”的。

事实上,直到20世纪上半叶,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能够多生养的丰满女子是美的。上世纪20 年代,西方社会率先进入消费型资本主义社会,纤细、苗条的女性代表了女性新形象。还有当时蓬勃发展的、以电影为龙首的大众传媒产业推出了一批纤瘦的女性形象,直接刺激了这一审美趋势的形成与发展。从此减肥成为所有女性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美女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显示出一定的差异,但大体上以体态丰满、外形齐整的女子为美。60年代之前,以有母性和福气相且善良的女子为美。60年代到70年代中叶,在频繁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意识空前强化的过程中,女性的性魅力被冠以“资产阶级情调”的恶名成为禁忌。因此,全国上下男女老少都身穿绿色军装。这时以朴素、健康的“铁姑娘突击队”的女性形象为美。到了70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女性的性美意识逐渐苏醒。随着现代社会文化的涌入,经济上的富裕化,女性开始自觉其女性身份,自觉拯救男性化带来的女性意识的丧失。在80年代,人们审美观的焦点是在面部,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整形手术。到了90年代,坚挺的胸部成为女性美的另一个焦点,至今隆胸手术依然方兴未艾。然而以高瘦的时尚模特形象为美的标准不过是近几年的事。与中国女性的性美观念的发展情形相比,韩国女性的步伐快了近10年。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韩国女性已经不满足于面部的毫无瑕疵,只有兼具苗条、纤细的形体,才能成为公认的美女。到了90年代,减肥已经成为韩国女性追求美丽的最主要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产生这种审美标准,既出于性别差异带来的不平等因素,又出于特定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同时,女性自身对于这一标准积极接受的态度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女性为达到这一性美标准所进行的种种艰难的尝试都是自发的,也就是说,中韩两国女性都缘于自身意志选择减肥束身,并以此来获取快乐与自信。通过积极而艰难的自我塑造获得理想的外形条件之后,所对应的外形优势又会产生一种社会特权。

(2)职业女性与女性魅力

在儒教文化支配下的传统社会里,无论中国还是韩国,妇女的角色总是女儿、妻子、母亲,这就是她们的人生轨迹。然而不同的是,自解放以来,大多数中国女性接受男女平等的思想,即使结婚,也会与男性一样,走向社会,进入生产领域,其意义在于实现自我价值以及增加经济收入。从中国女性就业的总体特点来看,不难发现她们的关注点还在于保持身体健康,她们相信努力,期待成功。她们深刻体验着家庭和工作这双重体系赋予她们的功能期待与功能义务。女性眼中的成功模式逐渐演变成为拥有社会地位、事业顺利、经济独立和个性洒脱。她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社会的承认,她们所说的“努力”的涵义,是事业中的奋斗精神和无止境的追求。同这种女性成功相关的要素——女性魅力,不再是纤瘦性感的身材,而是渊博的知识、自主独立性、洒脱的个性、奋斗精神和健康体质的综合体。

在中国社会中,虽然具有性魅力的女性比较容易受聘于服务业,但是从事这种行业的女性毕竟是少数。在普遍意识中,仍以成功女性为强者。因此,有些男人也提出对于女强人敬而远之的论调。与此相反,自80年代以来纤弱女性形象开始广泛出现在韩国的广告、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体中。由此衍生的观念就是成功的韩国女性形象与干练的气质和女性的苗条的外形划等号。从这一意义上,现在社会中公认的成功女性,即为美丽的女性,因而在大众媒体中粉墨登场的这些女性形象给女性同胞一种印象,即苗条等于社会性成功。苗条的外形现在已超越了单纯美的涵义,成为自我实现和追求社会性成功的女性欲望的重要手段。很多女性认为在电视上出现的成功女性或时尚女性都不是胖女人,胖女人与愚昧划等号,与知性和时尚相背离,并且认为肥胖是获取工作的最大障碍。

和中国女性不同,有接近一半的韩国女性在结婚后,就放弃职业生涯,做专职主妇,这些女性同那些上班的女性相比,有更多的自由时间,物质上较富裕,文化素质不比职业女性差。与中国女性相比,韩国女人没有靠繁重的体力劳动获取经济收入的必要,也不想负担生计包袱,她们所追求的是兼具性魅力和知性要素的贤妻良母形象。韩国一项对专职主妇的心理、情绪和矛盾要素的调查表明,个人的身体健康状态和自我尊重感与心理情绪安定程度成正比。自我尊重的一个涵义是自我满足和自爱,可以理解为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综合。韩国职业女性意识中的苗条,等于社会性成功的心理与专职主妇的个人主义倾向的增加,赋予女性生存自律与成就意识。为了实现自我满足的心理需要,她们更加执着于减肥,以求获得性魅力。

(3)女性的家庭地位

中韩两国的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女性社会和家庭地位发展历程上两国经历了大致相同的过程,但在各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两国女性地位呈现出了一些差异。

在中国,重视和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尽管“男主外,女主内”的重男轻女的传统封建意识依然存在,社会生活乃至家庭生活中男女平等尚未完全实现,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重男轻女的现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城市早已没有这种观念,女人不再是“家庭主妇”的代名词。中国男人和女人共同分担家务、照顾孩子,而且几乎所有中国女性都和男性一样,是上班族。中国女性普遍都有“我能行”的自立与自主精神。

韩国,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大男子主义”国家。韩国人认为,隐身于男人背后,一心一意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才是女性典范。在韩国,女性从小就受到儒家关于女子服从忍耐的教育,为将来充当贤妻良母做好准备。女人一生要自觉遵守“三从”规定: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她们的责任是照料子女、帮助丈夫耕作、为家里人烧饭缝衣以及使家庭保持和睦气氛,让丈夫能更好地处理社会上的大事,即使是知识女性,她们中也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这种思想。 因此韩国一直都不太尊重女性的权利。在韩国,男性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进入房间时,女人不可以走在男人的前面,进入房间后,女人须帮助男人脱下外套。男女一同就坐时,女人应主动坐在下座,而且不得坐得高于男子。通常要求传统女性的顺从。当然,韩国的现代女性,也已经享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发展空间,只不过总体来说她们的社会定位还比较传统。

三 结语

中国和韩国因为地缘的因素,两国的文化都深深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因而很多的传统文化都极具有相似性。但由于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政治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影响,两国的文化又有一些差异。诸如:

1 中国女性追求的理想模型是独立性强、事业与婚姻都圆满的形象;而韩国女性追求的理想女性的形象,是兼备性感体态和知性要素的现代式贤妻良母。

2 由于两民族的性格差异,中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女性不再避讳谈论性话题,对于此话题的谈论也已成为一种趋势;而韩国女性依然固守传统的观念:内向、温顺,她们会尽量掩饰对性的好奇和关心。

3 中国女性更加注重个性追求和自我满足;韩国女性更执着于社会所公认的女性形象,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社会文化价值体系接受的模式。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对比研究,使我们对中韩女性文化有了一个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对于我们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女性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明芸:《世纪之交的中国女性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韩国女性开发院:《有关家庭主妇心理、情绪稳定与矛盾要因的研究》,韩国女性开发院,2000年版。

[3] 梁旭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发展状况研究》,妇女研究》,1999年第2期。

[4] 范海燕、胡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婚姻观念的变化》,《妇女研究》,1998年第1期。

作者简介:

郭英,女,1963—,上海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宋改容,女,1962—,陕西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工作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上一篇:文学学术论文下一篇:文学名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