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教育论文范文

2024-02-10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凡是适龄儿童都可以进入学校学习,接受义务教育。因此要重视学校的安全教育,既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又可以间接影响到每个家庭,由家庭影响扩大到社区影响,最后扩大到社会影响。促使全社会重视安全教育工作,进而提高全社会民众的素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小学安全教育教学。

【关键词】小学教育 儿童 安全教育

一、当前中小学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中小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中小学仍是只以知识学习作为教育的重点,其并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学。部分学校只在安全事故出现之后,才进行安全教育工作的补救和工作反思。并且,有的学校安全教育形式化,没有实效性,比如,有些学校虽然说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讲座或者遇到灾害时的疏散演习,但是多数情况下只是书面形式。类似这种的安全教育是无效的,不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万一发生安全事故,学生依旧缺乏自救能力。如上所述的问题在现阶段的中小学安全教育中普遍存在。安全教育要考虑的方面非常多,并且安全教育要有系统性,不能杂乱无章,但是在现阶段的中小学教育中,并没有一套系统科学的安全教育教材与之配套,学校基本都是从自身实际考虑选择相应的安全教育教材,这些教材内容层次不分明、缺乏系统性、内容五花八门,根本不能达成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目标。

2.家庭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也是学生家长所应尽的责任。在学生的生活中,与之最密切的就是家庭与学校,必须要重视家庭安全教育工作。然而在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宠爱有加,让孩子一直处于被保护的状态之中,避免起遭遇危险,但是这样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意识,一旦面临危险,孩子缺乏对危险的抵御和自身的自救能力,面对危险毫无对策,进而出现对其人身的伤害。

二、加强小学教育中的儿童安全教育的措施

1.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制度

完善的教育制度可以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教学中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普及工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宣传:第一,提醒学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或生活活动中会遇到的安全问题。比如,在乘车、行走或其它有危险性活动中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要注意体育课堂中的运动及器材使用的安全宣讲。第二将校园及其附近范围内潜在的安全隐患告诉学生。比如,校园或附近有工程建设,施工场地、校园内的水电安全等等只要是可能存在隐患的部分都要告知学生。第三,做好与家长沟通,及时向其反馈学生情况。

2.运用案例教学

小学教育中的儿童安全教育运用案例教学,避免空洞说教教学方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初级教育教育阶段,影响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就是教育的方式及手段。在安全教育这一方面的知识学习,学生总是缺乏兴趣。起主要原因就是教育方式的匮乏与落后。根据调查显示,在我县的小学中普遍都是以说教、板报等形式完成安全教育工作,几乎没有现场模拟教学项目。例如,与相关的消防、交通等单位联合举办教学活动,增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有资料显示,小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类型有:影视观摩、实例分析、实际实践等形式。由此可见,最容易被学生认可的教学方式是贴近生活的、可以亲自实践的、有具体事例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案例教学的实际教学成果显著,适合应用到小学安全教育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放弃那些虚无空洞的概念描述或理论说教模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注重与实际事例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提高教学的效果,确保学生对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全面理解与掌握。

3.运用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的教学效果非常有效,它既不局限限于科学的范畴,也会因为学科不同有所偏见。优秀的情景教学如同菜肴中的各种调料,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生动,让学生融入所设置的情景环境中,在实践中里充分理解所学知识,经过与实际活动中的事实与知识的对比,进而对其深入思考,理解事实中所含知识。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完成小学安全教育工作,根据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配置不同的教学场景及安全设施模型,提高情景的真实性。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模拟安全演练。

学生的安全非常重要,学校必须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和帮助,提高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确保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让家长安心。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睦和团结友爱的生活学习环境作为教学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世清.浅谈中小学安全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方法[J].时代教育,2013(6).

[2]马爱兵,史小兵.长治市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长治学院学报,2012(1).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作为县级图书馆,我们在公共文化体系构建中秉持均等性和便利性原则,在规划工作中体现儿童优先原则,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儿童阅读推广的地位和效用,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儿童阅读推广的模式,走出一条全社会共同关心、广泛参与的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社会化发展之路。

一、县级图书馆农村儿童阅读推广的背景

从2007年起,我们陆续在朝阳县柳城镇中心小学所属村级小学建立图书室、館外流通站,有针对性地交流适合农村儿童特点的图书,开始了农村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尝试。

2010年,我们在认真总结多年来阅读推广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县农村中小学组织了一次中小学生阅读状况调查。共发放了2000份《朝阳县中小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实际收回1986份。调查表共设17个大项、88个小项。其中,在“你对各类阅读活动的需求”一项中,有59.01%的学生表示“非常需求”;在“你认为读书对你的影响大吗”一项中,有39.90%的学生表示“影响很大”,“有影响”的占26.73%;在“你觉得影响你课外阅读的最大障碍”一项中,有38.80%的学生表示“功课太多”,而其他原因占31.31%;在“你每学期平均阅读课外读物的册数”一项中,只有13.80%的学生阅读量在10册以上;在被问及“你认为自己读书不多的重要原因”时,有35.56%的学生回答是“没有时间看书”;当被问及“你阅读的目的”时,有79.07%的学生回答“想多掌握一些知识”。以上的调查统计数据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广大的农村儿童非常喜欢阅读,他们认为阅读活动对于其学习、生活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大多数的农村儿童非常渴望参加各种阅读活动来拓展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其次,绝大多数农村儿童的阅读量偏少。造成阅读量偏少的原因,一是适合农村儿童特点的读物偏少。图书大都是由政府主管部门集中采购后分配到各学校的,不仅与学校的实际很难相符,且与学生的阅读兴趣相差甚远。二是学校图书馆对学生开放的时间有限,加之为安全起见,学校要求学生放学后限时离校,这造成学生缺少接触图书的时间。三是本地农村对于读书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没有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很少有家庭为孩子购买图书。

最后,影响农村儿童课外阅读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功课太多”和“没时间看书、没地方看书”。这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当前农村教育资源短缺。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村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观,但学校教育没有给学生留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二是城乡教育间的差距仍然存在,教育的优势资源大都集中在城市。这不仅反映了教育的不公平,同时也反映了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各种文化设施不能做到均等配置,农村儿童的基本文化权利得不到保障。

广大农村儿童有着明确的阅读目的、积极的阅读动机、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就需要社会为他们提供有利的阅读空间和有效的阅读时间,提供可供他们选择的读物。中国儿童文学评论家朱自强指出:儿童阅读如果真正能够被推广,那么这个儿童阅读推广将深刻影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在三个乡镇的13所村小学建立图书室,年流通图书6000余册,缓解了这些乡村小学学生看书难的问题。

二、县级图书馆农村儿童阅读推广的过程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是和阅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阅读就永远不可能有人的心灵成长,不可能有人的精神发育。基于以上思考,在充分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客观地分析我县农村少儿阅读现状,提出分三个阶段开展农村少儿阅读推广方案。

(一)第一阶段:了解阅读,认知阅读,走近阅读

通过阅读推广活动,让农村少儿了解阅读、认知阅读、走近阅读,初步体验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

2010年,我们以“手牵手——农村青少年阅读活动”为载体,以“让书香充盈每个农村孩子的心灵”为主题,选择了几所农村小学,开始了农村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尝试。

首先,我们结合农村小学缺少适合少儿读物这一实际,在原有的基础上,为柳城镇南大营子和拉拉屯两所村级小学扩建了综合借阅室,有选择地增加了向借阅室流通适合儿童特点的图书。为加强借阅室图书的针对性,我们采取两项措施,一是经常向学校老师提供推荐书目;二是为每名农村教师免费办理一张借阅卡,并开设集体借阅账户,鼓励老师到县图书馆来挑选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读物。有的小学还把学校借阅室做进一步的延伸,在每个班级都建起图书角,更加方便了同学们的借阅。到2011年,我们在柳城镇的9所村级小学建起借阅室或馆外流通站,年流通图书3000余册。

其次,我们结合阅读开展情况,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校园读书活动。在南大营子小学结合学校德育,组织读书演讲会和故事会;在腰而营子小学结合经典诵读活动,组织诗歌朗诵会;在东山小学结合学校读书写作风气较浓的特点,组织作文写作与诗歌写作培训班;在拉拉屯小学结合校园阅读活动,组织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读书汇报会。此外,我们还组织“读书百科知识答题活动”和“假期征文活动”,并与本地的《燕都晨报》取得联系,为同学们开辟假期征文专栏,激发同学们的读书写作热情。

第三,我们邀请我市的著名专家、学者到各学校举办公益文化讲座,为农村孩子搭建与专家、学者见面的平台,让农村孩子与专家、学者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感受阅读的力量与快乐。我们利用传统节日组织以“寒食文化与清明节”“屈原与端午节”“花好月圆话中秋”为主题的传统文化讲座;结合校园阅读活动,组织以“寻找适合你的读书方法”“书到用时方恨少”“没有故乡的人将一无所有”“每天阅读一点点”为主题的读书讲座。为提高教师的阅读指导能力,我们还特意为老师组织了“古诗文阅读与欣赏”“脚踏实地后,仰望天空”“改变,从阅读开始”等专场主题文化讲座。

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阅读在这些农村孩子的心灵间开启一扇天窗,使他们从不阅读、不理解阅读,到了解阅读、认同阅读、走近阅读。校园内一股读书热潮悄然兴起了。

(二)第二阶段:聚焦阅读,喜欢阅读,习惯阅读

我们在前一阶段了解、认知和走近阅读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将同学们的阅读活动引向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其目的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促进其阅读习惯的养成。

2012年洽逢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在科学海洋里畅游——青少年科普阅读活动”,我们以此项活动为载体,在农村小学开展内容广泛的“多读书、学科学、爱科学”的校园科普阅读活动。

首先,我们编写《青少年科普阅读系列活动推荐目录》,并在柳城镇郭家小学组织由全校师生参加的“在科学海洋里畅游——青少年科普阅读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特邀气象专家以“你应懂的气象知识”为题,做了地方气候特点及成因等方面的气象知识讲座。

其次,我们制作展览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同学们宣传科普知识,使学生对自然、科学、技术等知识有更直观的了解。

第三,我们结合校园科普阅读和学校安全教育,挑选了《地震避险》《野泳的危害》《溺水的急救》等科普视频,在全镇小学巡回播放17场,有3000多名农村孩子观看了视频。

第四,我们根据科普阅读进展情况,适时组织以“科普图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读科普,写科普”的读书征文活动,并在市科技馆召开表奖会,对“优秀征文”获奖者进行表奖,同时组织获奖同学和教师代表集体参观市科技馆和市图书馆。

(三)第三阶段:个性阅读,交流阅读,爱上阅读

我们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将阅读推广的重点转向个性阅读的培养,通过让学生自己选择图书、自主开展阅读、自我评价阅读效果,使他们形成各具特色的阅读兴趣,便于充分展示个人爱好与能力,便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让阅读深深嵌入他们的生活,成为未来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从2013年起,我们以“每天阅读一点点——校园图书漂流”活动载体,在8所农村小学组织开展“校园图书漂流”活动。这次漂流活动,我们借鉴分级阅读的模式,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配备不同层次的读物。漂流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不附带任何条件,没有功利色彩,主张同学们自主阅读、自主交流、自我提升,在阅读中充分展示自我。在漂流过程中,我们还以“我最喜爱的一本书”为题,组织读书征文活动,旨在让同学们通过相互推荐介绍自己读过的图书,拉近彼此距离,让阅读增进他们之间的了解、交流与团结,以期达到共同阅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在漂流过程中,各学校结合本校特点,进行许多有益的尝试。南林皋小学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组成若干个课外读书小组,采取个人阅读和小组共读相结合的方式促进阅读;东山小学在漂流活动中为每名同学发放了书签,让同学们记录阅读过程中的点滴感悟,他们还安排教师做好假期电话家访工作,及时掌握同学的阅读情况并指导阅读;徐家小学在漂流活动中设立了“读书财富榜”,真实记录每名同学的阅读情况,以激励阅读。

此外,古山子镇赵家洼小学自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以来,精心设计漂流方案,积极组织校园阅读,让孩子们真正感悟到读书的快乐。在低年级,班主任把阅读与识字结合在一起,每周组织一次“我是读书识字大王”的评比活动。在中高年级,漂流活动打破班级界限,实现了在同学间的自由漂流。最具代表性的是“我的愿望是漂流”活动。活动的内容是:做手中书的推销员,介绍手中书的主要内容,表达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学生通过叙述吸引其他同学,让自己手中的图书最先漂流出去。现在,该校在每周升旗仪式后,会安排5分钟的好书推荐演讲时间,由各班推荐的“漂流之星”为全校师生做好书推荐。

三、县级图书馆农村儿童阅读推广的展示

2014年世界读书日期间,我们在柳城镇腰而营子小学举办“我最喜爱的一本书”阅读成果展示活动,集中展示“每天阅读一点点——校园图书漂流”活动开展一年来的成果。来自8所农村小学的学生代表展示了他们一年来的读书成果,或以感人至深的语言讲述自己读书的经过;或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下叙述自己阅读的感受;或用坚定有力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于读书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或用稚嫩的语言,配以优美的形体动作,将大家带进了美妙的童话世界。他们在展示了自己的读书成果的同时,还热情地向同学们推荐了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激励更多的同学主动接近图书,积极参与阅读,在阅读中涵养自己,在阅读中提升自己,在童年的生活中刻下阅读的痕迹。

2015年寒食节期间,我们在柳城镇南林皋小学组织了“寒食节——讲传统故事”的文化讲座。世界读书日期间,我们在大庙镇水泉小学以“我会讲故事”为题举办故事会,以“在阅读中放飞梦想”为题举办儿童读书讲座;在杨树湾乡徐家小学以“亲子阅读、家庭共读”为题举办专题讲座,讲师、家长和同学之间就亲子阅读、家庭共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互动。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期间,我们在柳城镇郭家小学以“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为题,就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在阅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聘请教育机构负责人给同学进行了讲解和互动;在杨树湾乡徐家小学舉办了“我家的读书时光”阅读成果展示活动。暑假期间,我们不仅为各学校图书室、流通站流通了新书,还布置了丰富的暑假阅读活动,如童谣征集活动“我心中的童谣”。我们对征集到的童谣进行了编辑整理,并印发到参加漂流活动的有关学校,供大家学习参考。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在杨树湾乡徐家小学、大庙镇水泉小学、柳城镇东山小学陆续组织了“我心中的童谣”诵读展示活动。

此外,由我馆筹建的朝阳县图书馆腰而营子少儿分馆投入使用,该分管的服务将覆盖邻近的6所村小学。

四、县级图书馆农村儿童阅读推广的感悟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开展“校园图书漂流”活动的农村小学里,许许多多感人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就像一股股永不枯竭的力量之泉,不断地激励、鞭策着我们。

读书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开始做阅读推广时,我们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想让阅读的种子深深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从阅读兴趣的培养到渐次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他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伴随他们一生成长。我们认为,培养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教会一种好的阅读方法,远比一篇心得笔记重要得多。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开展阅读推广时,为自己确定了不急于求成、不附加任何条件、不带任何任务的原则,让学生自主决定读还是不读,自主选择读物,自主选择阅读时间,自主决定每天读多少,自主选择阅读方式,自主选择交流方法,让每名学生在阅读中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描绘自己美丽的梦想,让他们在阅读中体验到纯真、自然的美和快乐。在阅读中享受愉悦,在愉悦中开心阅读,从培养阅读兴趣开始到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从基础阅读开始到分析阅读的应用,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知识的不断积累,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学生自然会以不同方式将他们内心世界的不同感受表达出来,而这种表达将是他们情感世界的自然流淌。

(责任编辑:赵昆伦)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学校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门,当今社会的发展与人才的培育密不可分,校园安全管理是学校发展的保障,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是学校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校园安全,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类型多种多样,例如交通事故、食品中毒、打架斗殴等等,因此,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小学;安全防范;安全教育

引言

保证学校安全是国家法律的要求,保证学校安全同时也是上级有关部门的整体要求,同时,保证学校安全也是学生本身的需要,确保学生平安同时也是众多家长的心声和期望。

1小学校园安全存有的问题

1.1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师执行效力不高

一直以来,学校安全环境建设,离不开校领导和教师的悉心呵护。为了保障学生学习安全,学校已出台了很多安全管理制度。然而一些学校只将升学率作为教育的重点,没有把安全教育放在重要的工作位置上,导致很多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从某种层面上看,校领导和教师的不负责,会加剧学生的不安全行为。基于此,学校必须要将学生的安全问题重视起来。通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通过对学生进行细致性的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安全执行效力,从而从根本上扼杀学生的不安全行为,保证校园生活的安全。

1.2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現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学校将大部分的精力以及时间花费在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一些特色活动的开展上,无形之中就放松了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再加上学校安全教育的时间少,甚至有的学校只是简单地用班会课强调安全问题,并且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时,没有针对性,使得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成为学校的薄弱方面,教师、学生的安全意识自然而然也就淡化了。

1.3校园周边存在较为复杂的安全隐患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商业活动也进一步兴起,许多消费活动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学校的周围,给学校的安全和稳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从学校的周围来看,食品摊、KTV、网吧等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这些校园周边的商业活动,一方面它刺激了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了非理性消费的现象,面对各种诱惑,还导致许多学生心思不在学习上,长此以往,甚至还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另一方面,一些商家为了节省费用,无证操作和缺乏完善的安全措施等,这些隐患也会导致例如食物中毒、疾病传播和火灾等安全问题。总之,校园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面临的一个挑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解决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的策略

2.1增强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立

校园安全文化建立是保证师生教学和学习的首要目标,同时也是制造校园安全环境的实质需求。校园安全文化外在表现模式主要有;安全疏散通道、消防设备等。小学校园应当发展以安全为主题的安全演练等;同时进一步增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巡查工作,形成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重视全面开展的精神文化追求气氛。

2.2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安全提示教育

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能力,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不断升华安全教育效用。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深化安全教育情境,从而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暗示,更好地学习安全知识。基于此,教师应巧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的提示教育。首先,教师应加大安全教育力度,不断阐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在理解安全的同时,有效规避危险。例如,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校园暴力流血事件。通过与学生一同分析该事件所带来的影响,不断锤炼和培养学生的安全思维。通过让学生认识到暴力事件的伤害性,使学生对该类事件嗤之以鼻,从而在树立学生安全意识的同时,教会学生保护自己的方法。其次,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扩大安全教育效用。通过带领学生分析各种安全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通过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倾听学生的想法,不断引导学生学习安全知识。

2.3提升安全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各地各校要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小视频、微电影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火、防溺水等安全专题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和逃生自救能力。要认真落实《普洱市中小学法制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充分发挥公安民警、法官、检察官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的作用,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和案例教学加强警示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要加强警示教育,提高学生自护意识和自救能力,主动远离危险环境。要加强应急演练,帮助学生掌握避险、撤离、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技能。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按照《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及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底,做好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及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做好重点心理问题学生的预判、引导和教育,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

2.4创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

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长期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协助配合,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为了能够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室,学生可以在线上或者是线下咨询心理辅导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可以对一些学生进行必要的精神疏导,从而防患于未然,扼杀这些安全隐患的苗头。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微信群、QQ群等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预防学生出现更加严重的心理疾病。

结束语

总之,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与家长的家庭幸福、社会的安定和谐、学生的未来成长等密切相关,学校应该树立良好的学校安全管理理念,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制度建设,优化管理体系,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学校各个环节中,使得师生拥有一个平安和谐、快乐健康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颖立.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之我见[J].甘肃教育,2018(24).

[2]孙书领,周建军,李翠玲,等.分析学生安全教育与校园安全管理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00239.

重庆市綦江区扶欢小学 重庆市 401438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根据调查,我国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形势不容乐观,安全教育不到位、复杂的社会影响及学生心理健康等因素成为小学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的诱因,必须借鉴国外校园安全管理的有益经验,探索校园安全管理的新模式,采取具体对策,有效防范小学校园安全。

【关键词】小学校园 安全管理 肇因 防范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益格局的分化和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校园安全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问题,校园安全事件尤其是小学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并呈现出多样化和恶性化趋势,充分暴露出学校、家庭、社区和各级政府在校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探究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现状、安全事故发生的肇因及校园安全管理对策,课题组对海南省和湖南省部分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实地走访了海南部分小学校园,访谈了湖南省溆浦县部分小学的教师和领导。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其中家长问卷68份,教师问卷72份,学生问卷14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48份,其中家长问卷50份,教师问卷70份,学生问卷128份。

一 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现状调查

为了解校园安全管理现状,课题组选定了四项指标——校园安全力量、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校园周围环境以及校园建筑物。在校园安全力量方面,受访教师都认为学校安全力量薄弱、专职校园安全人数不多,安全保卫工作主要由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兼任,缺乏专业保卫人员(见表1)。

针对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受访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本校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对安全管理制度内容及执行的了解方面,情况不尽相同,只有48.6%的受访者对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有详细的了解。

在校园内部安全环境方面,74.6%的家长、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城镇学校的校园内部安全环境良好,而农村小学的校园内部安全环境则一般,存在隐患;校园周围周围环境却不容乐观,普遍认为校园周围环境复杂,附近的网吧、餐厅、商店较多,人流量大且成分复杂,很多社会成员和车辆随意停留在学校附近,对校园安全影响大,容易发生不安全事件。

针对校园建筑,受访学生及家长普遍认为学校存在陈旧失修的教学楼,校园围墙不坚固,学生宿舍存在安全隐患,缺乏标准化体育场地。

根据对上述指标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形势不容乐观,缺乏专业的校园安全力量,相关安全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宣传和执行;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国家有关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的理解缺位;校园周边环境复杂,容易引发安全事件;学校部分建筑物年久失修,危及人身安全。

二 引发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调查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人群高度集中,

海南省小学与幼儿教育研究基地课题、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模式与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HNSK(ZX)14-171)

人口密度高。而小学生又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年龄小,个体认知和防范能力弱,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引发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和风气的影响,又有校园管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学生及家长认知的原因,根据调查,绝大部分教师、学生及家长认为是以下原因引发的小学校园安全事故。

1.学校安全教育不到位,教育效果不理想,师生缺乏安全意识

尽管很多学校都制定了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但根据我们调查,70%~80%家长对学校安全教育效果持谨慎态度,20%~30%家长认为有必要让子女参加专门机构举办的安全、自我防护能力培训;学生参加安全事故防范活动较少;部分学校管理者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认为学校不出大事就可以,对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缺乏有力的监督,更有甚者,部分以安全教育为幌子,蒙蔽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检查,检查结束后一切照旧,放任自流,存有侥幸心理,为校园安全事故留下了隐患。

2.复杂的社会因素

根据调查,受访的家长和教师都认为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容易引发校园安全事故。这些社会因素主要有:

第一,交通安全,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学生上学的主要方式是乘车,步行或家长护送上学(低年级学生除外)较少,在学生乘坐的车辆中,正规校车很少,私家车较多,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小学更缺少正规的校车,所以部分学生上学都乘坐私车,根据调查,32%的受访家长对学生接送车不了解,50%的受访家长认为学生接送车不安全,只有18%的受访家长认为学生接送车安全。崭新的私车较少,大部分私车已接近使用年限,更有少数报废的私家车,车辆性能不好,遇上恶劣天气加之路面状况不好,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导致学生人身受到伤害。

第二,校园外来暴力的侵害。所谓校园外来暴力,是非学校人员侵入学校及其合理辐射区域,故意针对师生人身以及学校和师生财产所实施的暴力行为和破坏行为,特别是侵害师生生命、健康和身体的行为①。目前,这两类人最容易引发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第一类就是社会失意群体,这类人多为失业、无业或破产者,处在社会最底层,其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都非常薄弱,面对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后者自身诉求得不到解决时,容易将“黑手”伸向防范能力最薄弱的小学生,小学校园成了他们发泄不满的场所,第二类则是社会帮派或团伙,社会帮派或团伙是指“一群人的聚集,具有可辨认的领导者及内部组织,认同或宣称对社区或邻里的某一地盘具有控制权,而且从事个别或集体暴力或偏差行为” ②,他们通常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甚至染指校园,利诱或威逼学生加入社会帮派,从而助长这些学生的偏差行为,直接引发严重的校园安全事故。

第三,校园内部暴力侵害。校园内部暴力也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生的施暴,如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施暴,60%的受访学生都曾经遇到过高年级或大个子学生的欺负,学生团伙之间的打架斗殴,这些暴力行为如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校园安全事故;教师对学生的施暴,尽管国家禁止教师体罚学生,但在许多地方,教师体罚甚至对学生施暴的现象仍然存在。

第四,家庭安全教育的缺失。家庭是小学生的启蒙学校,家长则是小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相处时间最长、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的老师,家长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至关重要,它会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形成。但根据我们的调查,只有20%的家长经常对子女进行安全教育,50%的家长偶尔对子女进行过安全教育,20%的家长经常给子女进行安全教育。

第五,不卫生食品的侵害。国家为增进学生体质,在中小学实行营养餐制度,国家对每个学生进行财政补贴,但由于利益的驱动,营养餐成为部分中小学敛财的“聚宝盆”,给学生提供变质、不卫生甚至是有毒食品,直接损害了学生身体的健康,并引发校园安全事故。

3.小学生个体因素

小学生是未成年人,其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难以抵御外界诱惑,也不会处理危机;小学生情绪容易冲动,情感和行为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自控能力差,容易模仿他人行为。

小学生在各种困难和问题面前,其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差,经常会出现悲观沮丧、意志消沉、心情压抑等现象,又不愿意与别人沟通倾诉,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巨大的心理障碍,当这种情绪得不到正常释放时就会采取过激甚至是违法的犯罪行为;小学生思想单纯,对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和友情观缺乏正确的认识,性格上没有定型,愿意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引发校园安全事故。

三 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防范

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利益分化期,各种矛盾的汇合导致校园安全面临新的挑战,校园安全事故处于多发期,必须整合社会资源,更新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理念,探索校园安全管理新模式,采取切实措施,构建完善的小学校园安全保障体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1.更新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理念

第一,小学教育要摈弃“以教育质量为本”的理念,重新树立和强调“以学生安全为本”的办学理念。过去,我们始终强调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但如果连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话,教育教学质量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学校也是无法发展的。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社会进步和发展要求对人的关注更甚于对单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注,因此,安全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第二,要明确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责任,科学界定责任主体。必须转变将小学校园安全管理责任主体单一地划归到学校工作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陈旧理念,在社会转型和利益分化时期,复杂的校园安全工作不可能由学校工作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单独承担,它应该成为全社会的责任,由全社会共同承担。

第三,必须树立“以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校园安全事故防范理念。由于校园安全事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对在校学生、家庭和整个社会都带来极大危害,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未雨绸缪,提前预防,在教育长远规划中应该融入校园安全管理元素,将校园安全管理作为常态化的管理过程,绝不能搞事后治理。

2.创新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模式

由于人事、编制、财政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只有高校具备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体制,而小学缺乏专业的安全保卫人员,安全保卫工作更多地是由门卫承担。从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爆发的复杂社会化因素和安全管理责任主体社会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借鉴国外校园安全管理的有益经验,探索适合我国校园安全管理的社会化模式。

第一,借鉴国外校园安全管理的有益经验。英国建立了一整套法制化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强调多元参与的全过程管理,依法明确各参与方的责任,重视事前预防,制定了详细的安全事故回应措施和透明化的沟通措施。美国巴尔的摩市则把校园安全管理做成综合性项目,要求学校、家庭和社区必须参与该项目,构建了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的校园安全防范机制。我国可以借鉴上述经验,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法规的执行,建立问责机制,强化部门责任,密切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家庭与社区的合作,构建完善的小学校园安全防范体系。

第二,探索新型的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模式。根据调查,众多受访者都认为,保卫管理模式是目前我国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传统模式,也是主要模式。然而,受制于人员编制、经费和装备等因素,这种模式的效率非常低,不能应对小学校园安全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必须探索新型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模式,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和市场主体重效率的某些做法,采用校区物业管理这种全新的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模式,具体做法就是:通过市场竞争,教育行政部门选择资质齐全、实力雄厚的物业管理企业,与其签订契约,将维护校园安全的责任委托给物业管理企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只负责监督、指导物业管理企业履行其校园安全管理职责。

3.防范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具体对策

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频发,折射出我国学校教育和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防范小学校园安全事故、创建和谐校园,除了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外,必须针对诱发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肇因,采取具体的对策。

第一,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必须牢记“以学生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和观念,应该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在语文课、体育课和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安全教育元素,以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第二,构建校园外来暴力的国家干预体系和社区防治体系。校园外来暴力已成为引发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重要诱因,且对师生人身、财产及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影响恶劣。防范校园外来暴力,要求政府和社会的强力介入,政府必须加强校园安全立法,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如制定《校园安全法》《校园暴力防范与处理办法》;建立校园外来暴力的受害者补偿机制;完善校园外来暴力的教育行政法律救济制度;整合协调各部门,形成防治校园外来暴力的合力。社区应加强社区警务建设,推广落实校园警务;规范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精神救助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对媒介有关校园暴力新闻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引导。

第三,消除引发校园安全事故的潜在危险源。学校和家长应重视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问题,教育学生不坐黑车和危险车,公安交警部门应规范校车管理,坚决取缔黑车和危险车,在学校周边道路设立交通标志,对交通安全设施进行详细检查,杜绝引发校园安全事故的交通因素;食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品和饮食的检

儿童安全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高校安全管理是学校进行正常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这就对高校学生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高校在原来安全管理模式上大胆积极创新,应用信息化技术使管理模式更加快捷高效,总结出适合现状的管理模式。文章根据作者多年来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上的经验和总结,针对现在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安全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进行探讨,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可以共同交流探索。

关键词:高校;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大高校在办学规模上快速发展,有的学校在异地增加分校办学,使得高校的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加之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学生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受网络信息的影响,原来的学校安全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于现在的工作条件,不能满足高校在新环境下的学生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继续应用以前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工作上具体表现为管理程序复杂繁琐,管理内容杂乱等现象,对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进一步说明了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根据高校在教学工作中表现出的安全管理问题的情况对学校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提出适合高校学生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方案。高校信息化的安全管理模式是针对每个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等活动而形成管理系统,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以做到高校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充分应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让管理模式更加快捷高效,總结出适合现状的高校安全管理模式。根据现在高校在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信息资料管理不协调、管理标准水平不高、信息数据库规模大小不统一以及系统管理人员在专业操作上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对高校安全管理模式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在工作方法上进行探索。

一、高校安全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意义

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的主要应用是借助于现代化网络技术来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安全管理保卫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建设中主要的目的是加强对学校信息安全的保卫工作,能够让校园的信息安全得到保障。最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进步,现代化网络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能够为高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带来新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目前,在我国高校安全保卫科部门中,信息化管理还相对落后,有很多的高校保卫部门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安全管理网站,高校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自身对于信息化安全管理的意识也没有跟随时代的脚步,都是属于较为落后的。

除此之外,我国诸多高校安全保卫部门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学校内部治安管理,政治保卫,消防管理以及学生安全教育等多种教育服务工作。当前,我国高校保卫部门工作人员大多还没有被纳入编制形式,据不完全统计调查,我国诸多高校中安全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没有达到常住校内人口的3%,这种情况的出现,会让我国高校中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人员不足等诸多问题。正是因为高校内部保卫人员的缺少,才在一定程度上让高校安全管理很难得到开展,高校保卫部门的各项服务工作其实是较为繁多的,事情较多,事件较繁杂。所以,高校领导人员必须要坚持以科学的力量,主动的去更新思想理念,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现代化网络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让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得到改善,要构建起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要推动安全保卫工作的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完善,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去实现高校保卫工作顺利开展以及效率上的提升。让信息化管理服务于高校安全管理,让其为我国诸多高校搭建一个优质的安全教育系统,为广大师生带来更为方便,更为快捷,更为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服务。

二、完善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中体系

(一)分层次的建立健全高校安全管理制度与手段

信息化管理体系规划在当前高校安全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高校安全体系建立的,主要的目的是识别安全问题所在,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安全管理的内容以及安全管理的范围,建立完善高校安全管理组织管理机制,完善机制必须要从高校管理和技术这两个方面去分析。其中分层次信息化管理规划在这两个环节的安全管理防范中,都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可靠,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体系。以下将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过程分为七个环节。第一:识别保护对象。识别保护对象主要是识别高校当前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要分析这些风险的所在点和原因,然后再将所分析出的结果引入进高校安全管理体系规划当中。第二:完善高校安全管理组织体系。高校安全管理组织的成员必须要由专业人员来挑选,还要将各个层面的人员都进行合理的培训分配,要从IT,行政,管理,保卫等部门选取人员来担任这一主要职位。第三:完善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机制。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是能够形成文件资料形式的工作条例,要制定出校内各个岗位之间明确的具体责任和需要承担的义务、服务等,将工作职责分清楚能够确保高校各岗位员工在工作上的运行效率。第四:将高校安全管理归纳进校内建设规划,要充分了解到高校建设项目,比如教学楼,食堂等项目,要根据实际情况看其建设是否会影响到高校安全管理规划,若是在建设过程中,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那么,就必须要将安全管理规划进高校建设规划当中。第五: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待现有的高校安全管理预防措施,充分了解高校自身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且要在一定程度上去预估所能产生的作用。第六:必须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高校安全管理,不能只图眼前利益而忘记长远的考虑,因为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第七:将传统技术充分结合在现代化信息管理安全技术当中,这样能够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还能让安全管理得到改善。

(二)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框架的主要内容

上面所描述的规划信息化在高校安全管理体系中的步骤从组织,管理到技术等方面全面考虑高校信息化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完善高校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提高师生对信息化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在高校整体教学工作中不能为了提高暂时的教学效率而放弃了信息化安全管理,要把管理目光放长远,从大局出发。要对学校教学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各个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其重要性的认识。其中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可以详细的分为三个方面。安全组织体系。其能够确保高校信息安全工作得到落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决策,管理,运营以及应用的实际作用发挥出来。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是整个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实际运行的重要保障,其最为基本的框架包含了安全制度的建立,运营工作条例的建立以及高校应急机制的完善和评审机制的建立等。高校信息化安全技术体系。信息化安全技术体系是保障高校信息资源以及应用系统不受外部任何形式的病毒攻击,其主要的基本框架式由系统层安全技术和网络层安全技术组成。其中系统层安全技术主要包含了高校内部数据库安全的保护,校内数据备份以及恢复和相关人员身份验证等功能;网络层安全技术主要是包含了对外来病毒的防范进入的检测,防火墙的运行等方面。

三、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当中的问题成因

(一)高校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

高校安全管理是学校信息化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诸多高校内部网络都存在很大的管理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调查,高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校内网络安全风险的主要问题来源。在某种程度上因为校内网络设计的不规范,漏洞百出,在校内人员使用网络时有可能会因为某些网络陷阱,错误代码等原因,让其运用网络进入到不该进入的网站、页面等。此外还有很多的校内网络内部用户充分使用自己对信息网络的了解去随意的改动网络数据,让学校的网络受到损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学校信息化安全管理受到网络损害而不能及时的保护,导致学校信息丢失等。虽然我国诸多高校中没有很多的机密文件,但是某种非法访问也在某种程度上严重的破坏了信息化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秩序,这种情况的出现所引发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根据相关不完全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校中所出现的安全问题有70%都是来自于校内的内部网络使用人员,还有很多校内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相关人员的同意擅自对校内信息进行改动或者删除,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就是校外有人充分利用校内人员采取内外勾结的方式对高校安全管理系统进行破坏,让高校中诸多信息丢失等。

(二)高校安全管理技术较为落后

因为当前我国诸多高校校园网都是运用共享网络结构模式,网络用户和主机之间,用户和用户之间都是通过网络相连接的校内网络传输线路大多都是由双绞线线路和光纤线路所构成的。校园网络所覆盖的范围越大,那么网络的线路也会越多,其所覆盖的网络区域也会越广泛。这种形式的网络结构的本质特征也是构成校园网络安全问题的必要基础,在实际中所出现的网络病毒,校园网络受到黑客袭击以及用户的隐私曝光等问题,都是因为校园网络所受到的破坏,从而致使使用校内网络用户遭到相关的网络袭击。

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网络计算机用户都是采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因为这个系统有一定程度上的缺点,所以其自身在防御病毒的能力上相对较弱,很容易受到网络中所附带的病毒破坏系统安全。高校各部门学院做出属于自己学院的网站数量相对较多,但是大多都是技术水平较低的网站,其安全性相对较多,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会给那些入侵者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除此之外,我国高校内部所使用的网校园网络都是由校园网络中心服务器所扩散出来的,高校网络中心服务器基本都是使用的Windows2003作为主机操作系统,这种操作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其预防能力和抗入侵能力是相对较弱的,没有固定强悍的杀毒和防御系统,要想将病毒或者是入侵病毒解决掉,就必须要让高校安全管理部门将网络中心的服务器换成IIS讓其作为校内网络的Web服务器,然后再将sql server作为校内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系统服务器,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高校网络的安全程度提升,从而高校信息资料安全得到保障。

四、高校信息化安全管理的优化探索

(一)完善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和教学信息协调

要完成并做好高校安全管理系统和教学信息协调工作,要求高校在管理技术上和行政机构上做出优化措施。行政机构上要化繁为简,为高校安全管理系统和学校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减少不必要的程序,各行政部门之间在协调工作上要由专门的工作部门统一指导,在协调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有系统具体的工作计划并严格按照工作计划完成工作任务,既要有大方向又得有小目标。在技术上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方法,提高系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的稳定性。

(二)全面提高信息化安全管理认识

现在高校学校的管理基层在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忽略安全管理的工作,对学校上级管理部门所提出的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力度不够,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全面、充分的认识到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安全问题的出现。因此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提高对信息化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在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不能为了提高暂时的教学效率而放弃了信息化安全管理,要把管理目光放长远,从大局出发。对学校教学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各个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其重要性的认识。把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关系学校一流大学建设上的战略高度来把握、来布置工作,抓好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

(三)信息化管理模式推进管理制度的健全

在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上无论是网络还是其他方面的问题在工作中都要做到明确安全责任,建立责任追查制度,从学校层面将网络和信息安全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切实网络信息安全的责任,形成追责、补救机制。因为没有责任人就有安全漏洞,所以必须明确责任人和事故处置办法,以此整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其次在管理制度上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快捷,管理程序大大简化,安全管理部门和学校二级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在保证快捷的前提下,做到真实准确。信息化安全管理体制在建设中要时刻做到以学生为本,并且服务于全体学生,实现安全信息互通,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实时高效、个性化、全方位的管理服务,并全面实现了校园安全信息化系统。

(四)加强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的管理不仅需要管理人员有较强的安全管理意识、知识,还要对信息化管理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做到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的精通。这就要求高校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迫在眉睫。培训要让学习人员学到先进的管理方法,技能和系统管理工作思想,掌握并能在工作中应用信息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只有真正在工作人员上做到计算机技术的熟练应用,才能更好的在高校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到信息化。

(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网络是把双刃剑,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要对网络宣传工作格外的关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是国家战略,也是学校的战略,办学重要的支撑,做好网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更是广大师生的愿望,希望引起大家高度重视。学校将进一步健全机制,加快管理队伍的建设,人才专业队伍的建设,推动学校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纵深发展。首先要善于利用网络进行正面的宣传,增加正能量,对学校的办学亮点、特色进行宣传,对炒作和诽谤要及时地处理、回击。要牢牢地掌握网络话语权,探索网络舆情引导管理新模式,及时发现处理网上的不良信息,主动加强与网信部门、公安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舆情沟通协作机制。其次校园网络已经成为教学、科研、办公等主要教学活动的支撑平台,是正常办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平台,重要性不亚于课室和实验室。加强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学校教学秩序正常运行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面对突发事件,必须尽一切可能快速地恢复,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并且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方案,明确应急处置的流程、权限、落实应急响应技术队伍,强化技能训练,开展网络防范应急演练,提高网络应急处置能力。

五、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大发展趋势下,高校安全管理系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信息化安全管理中要加强在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安全管理的技术水平,一方面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借助构建信息化平台保安全,科学论证、统筹考虑学校安全信息化建设的方案,另一方面加强和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网络系统建设,加强对学生信息的掌控能力,提高信息化的水平和质量。才会为学生提供更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最优的发挥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便利,对学校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必舜.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03):228-229.

[2]朱海波.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37(04):76-78.

[3]王萍,王智新.高校安全管理重要性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6):164+182.

上一篇:护士素质论文下一篇:公共安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