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础论文范文

2024-03-19

自然科学基础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科技发达的西方国家都有适合于基础研究发展的良好思想环境。中国缺乏基础研究的思想传统,在对基础研究的认识上偏重工具理性。只有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大力提倡理想主义,才能促进中国基础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基础研究;思想环境;工具理性

基础研究是指对科学现象进行的原理性的探索,既包括纯粹由求知欲引导而不考虑实用目标的纯基础研究,也包括既寻求拓展知识又考虑应用目标的应用基础研究,还包括基础研究的技能训练和经验整理[1]。由于基础研究远离科技的应用,往往受到实用主义科技政策的忽视。实际上,任何现代技术都是建立在基础研究之上的,没有基础研究的科技是不可能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的发展又与一定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社会环境对基础研究的影响表现为物质环境的基础作用、制度环境的制约作用、思想环境的主导作用三个方面,就中国目前的基础研究发展而言,思想环境当是最为重要的。

一、传统中国缺乏基础研究的思想环境

基础研究是对自然现象背后原理的探索,在最初的阶段是没有实用价值的,所以只能萌芽于为求知而求知的价值取向的思想环境里。古希腊“学以致知”而不是“学以致用”的价值观正好与其相吻合,在这样的思想环境里,才产生了基础研究思想的萌芽。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宁可找到一个因果的解释,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这就是基础研究的思想萌芽。从托勒密地心说到哥白尼日心说,科学范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引起了科学革命,但双方有一点是相通的:都在寻找自然现象的合理的理论解释,都是可以证伪的科学假说。正是这种提出合理的假说,假说又不断被实验或者实践证实或者被证伪的过程才是基础研究必经之路。

但是,传统中国却缺乏基础研究萌芽的思想环境。虽然中国古代文明曾经遥遥领先于世界,也曾影响到西方文明的发展,但是,那些灿烂辉煌的成就大多局限于技术领域,基础研究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却难以萌芽。翻遍我国科技史,基础研究的成果只在资料整理方面体现比较多,其他几乎是一片空白。而这些资料也往往是零星的片段,感性的描述,即使在我国古代科学最发达的天文学领域,也只是收集了很多描述性的资料而没有进行理性的抽象。我国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彗星的记载;公元前鲁文公时代就有过哈雷彗星的记录;我们古代建造了那么多精确的观天仪器,编制了总共90余种历书,可是历代历书中几乎没有关于天文理论的探讨的记载。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既不追问宇宙起源的问题也不追问彗星运行周期乃至行星运行规律等科学问题[2]175。由于中国古代的思想环境中缺乏求知求真的科学精神,所以难以产生基础研究的萌芽。

基础研究难以在传统中国萌芽的一个原因是实用主义思想。在中国古代“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环境里,对自然现象的探索难以走上这样的道路,因为提出来的假说总是有一定的风险,不能马上拿来用;与此相反,那些零星而实用的经验总结可以拿起来就用。实用主义思想环境没有基础研究萌芽的条件,所以翻遍我国古代科技史,基础研究的成就几乎是一片空白,要说有一些成果的话,也仅仅局限于资料收集和整理方面,只有一些感性的、描述性的、片段的综合,缺乏系统性的分析,甚少提出假说。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我国的社会文化有两个明显的不均衡性:在自然与社会这两方面中有明显的“重文轻理”倾向;在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着“重术轻学”倾向。重文倾向是显而易见的,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绝大多数都是文史类的,科学技术著作相比之下显得微不足道。至于“重术轻学”,我国科技史上的发明都是种种实用性的“术”,除了“中医学”有一定发展外,几乎没有“学”的创造性的痕迹。压缩“学”的生存空间必然制约“术”的进一步发展。科学是技术进步的源泉,每一次科学上的重大进展都开拓出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谁不掌握“学”的当代前沿,谁就必然失去“术”的未来[2]178。

基础研究难以在传统中国萌芽的另一个原因是“官本位”思想。在我国的传统价值观里,缺乏对科学真理的向往,读书人追求的最大价值就是做官,“学而优则仕”、“学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官本位”思想导致我国古代的哲学集中于政治哲学和道德伦理哲学,排斥对自然现象的逻辑分析,缺乏对“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中所提出问题的追根究底精神。胡适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孔子与亚里士多德都传播中庸之道,但当我们想到亚里士多德对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学的浓厚兴趣时,就会发现这两个哲学家之间存在多么大的差异!……当孟子在对人性的内在美德进行理论探讨时,欧几里得正在完善几何学,正在奠定欧洲自然科学的基础。”[3]由此可见,官本位思想使整个社会把目光聚集在“治人”之学上,而对自然的探寻则完全不在学人的思虑之中。“官本位”思想还导致科学的走向取决于统治者的价值取向,既不利于“治人”,又不能用来“治世”的原理性探索当然就得不到统治者的青睐。“官本位”思想最终会导致专制统治,越是专制的地方,科学精神越难以为继。在“大一统”的中国传统专制社会里,基础研究的种子没有萌芽的自由。

二、中国基础研究的工具理性色彩

基础研究最初萌芽于古希腊求知求真、不带任何功利的科学精神之中,是纯粹价值理性的体现。但是,随着基础研究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基础研究拓展人类知识的同时,工具理性开始渗入基础研究之中,开始考虑为实现应用目的而提供理论支撑。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就是应用基础研究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不仅在理论上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使其理论的应用产生巨大的效益。人是利益动物,对工具理性的追逐无可避免,工具理性对基础研究的渗透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基础研究对人类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基础研究的理论和技术的应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工具理性对基础研究的渗透正好迎合了我国的实用主义传统,我国对科学的诉求向来是“学以致用”,对基础研究也难逃这样的价值诉求。从19世纪中叶自强运动中开始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和“求强求富”,到20世纪初年的“科学救国”、“实业救国”,近代中国向科学求索的功利性很强,而追寻科学真理的动力明显不足。虽然带着实用目标和现实的期望,基础研究却总算在我国落下脚来。

现在,我国在对待基础研究问题上,工具理性的色彩仍然相当浓厚。首先,基础研究(包括应用基础研究)在研发经费中的比重太小,长期在5%左右徘徊,而科技强国的这一比重大多在20%左右。其次,研发投入中本来用于基础研究的资金就少,而其中又有大部分投入到了偏应用的领域。在建国之初应用基础研究与纯基础研究之间的布局还比较平衡,而近30年来科技资源更多地向应用基础研究倾斜。即使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中,偏应用基础研究也占到85%,而纯基础研究约占15%。在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中,应用基础研究也占到60%,而纯基础研究只占到40%[4]。基础研究有限的投入中用于纯基础研究的比例过低,对科学研究的源头开发很不利。工具理性对基础研究的渗透一方面有利于中国对基础研究的接受,引起了科技政策制定者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另一方面,也造成基础研究资源分配上对应用基础研究的偏重。

三、中国基础研究的思想环境建设

科学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而发展基础研究,首先就要建设有利于基础研究的思想环境。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各方政治力量无暇顾及学界,学者的思想环境相对自由,虽然物质生活艰苦,但做学问的积极性很高。西南联大的一批大师培养出了杨振宁和李政道这样的诺贝尔奖得主。1943年,李约瑟在宜宾李庄小镇对童第周在艰苦卓绝的研究条件所撰写的高水平论文惊叹不已。他说:“如果战后中国政府真正大规模地从财政上支持研究和开发,20年左右后,中国会成为主要的科学国家。”[5]我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物质匮乏而思想激昂的社会环境里,基础研究领域也涌出了“两弹一星”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样的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改革开放后,基础研究的物质环境获得了大幅改善,但再也没有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因此,发展当下中国的基础研究,就必须重视基础研究的思想环境建设。

1.形成自主宽松的学术环境

对于基础研究来说,最好的管理就是不管理,管理者负责的应当是经费的筹集和管理、科研的伦理和应用、人员的组织和协调,至于研究本身,应当任由那些天才的头脑自由发挥。只有这样,基础研究作为一个科学系统才能形成自主机制。这就要求基础研究系统中必须建立起一个自由开放、鼓励创新、鼓励合作的思想环境。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必须要保持心灵的自由才能保持对大自然的敏锐触角,只有热爱科学的自由心灵才能有重大的科学发现,“自由是科学的灵魂”[7]。又因为基础研究的过程不可预测,结果不可确定,所以基础研究必须要在一个宽松的思想环境里进行。“思想的生命有一个特殊的需要,即不受妨碍与干涉”。[8]要营造基础研究的自由环境,就不要过多地干涉基础研究的选题和研究过程,要鼓励研究者对他们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自由发表各自的观点。我国封建社会比较漫长,专制思想影响比较严重,所以基础研究的思想环境建设应从最低层次的自由,即贝尔纳所说的——“科学言论自由”[9]开始做起。

基础研究的科学创新需要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科学创新就是打破平衡态的活动,意味着在突破陈规的基础上探索未知领域。科学系统只有进行创新才能向高序化发展,鼓励创新就是鼓励向风险和不确定性挑战。因此,科学发展需要有鼓励创新的学术环境。首先,要鼓励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有怀疑态度,不要认为被人验证过的都是真理。20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科学家高锟在记者采访时说:“你最好也不要太相信我,正如以往我也不相信专家。”其次,要保护那些对科学的好奇心,好奇心可以杀死一只猫,却可以成就一个科学家,科学的火花都是在好奇心里点燃的。要改变目前我国死板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接触大自然中培养对科学的爱好和灵感。第三,社会要有宽容之心。创新就有失败,一个不容忍失败的社会自然让人瞻前顾后,难以突破。要宽容地对待失败者,也要宽容地对待那些被视为“异端”或“犯上”的标新立异者,将这些人一棍子打死就是在扼杀创新。

2.倡导理想主义

工具理性的膨胀为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却也让社会物欲横流,灵魂迷失。缺少了价值理性的审慎,即使再发达的经济也不过是“失去了灵魂的卓越”。黑格尔说:“一个民族需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只关心脚下的事情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仰望星空的人,肯定是理想主义者,在常人的眼里,可能有点迂腐,但只有理想主义者才会有赤子之心,才可能在基础研究领域作出大的贡献。我们这个社会,自古以来就缺少理想主义的传统,这不是我们的优点。理想主义必须要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中的一部分,成为青少年思想中的一部分,给青少年提供一种美好的、纯洁的、积极的、向上的参照和追求。我们要为那些愿意仰望星空和能够仰望星空的人提供必需的环境,科学研究的榜样也具有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只要做到这一点,我国的基础研究就一定有希望,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也一定能在我国本土开出绚丽的花朵。

结语:现在基础研究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不再仅仅为满足研究者个人的兴趣,也为一定的应用目标提供理论支撑,实用主义不再被基础研究完全抛弃。我们应该抓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契机,在注重技术发展的同时,努力营造一个适合于基础研究发展的思想环境,就一定能够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参考文献:

[1][美]D.E.司托克斯.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M].周春彦,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5-6.

[2]王宝安.中国冲刺“诺贝尔”[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C]//胡适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638-1639.

[4]张存浩.关于中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若干思考[J].科学,1999,(1):19.

[5]岳南.李庄往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199.

[6]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5.

[7]马佰莲.科学自由研究现状综述[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3):50.

[8]里达.大学、人文学科与民主[J].读书,2001,(12):23.

[9]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74.

自然科学基础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流大学都普遍重视人才培养,本科教育是它们的命脉。本文从大学职能、社会要求出发论证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认为“双一流”建设需要加强科教融合,重视本科教学。对于我国今后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本科教育模式,本文提出要在思想重视、总结过去、借鉴国外的基础上,注重提炼基本的模式元素。

关键词: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本科教育;育人模式

随着“211工程”“985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激发起相关院校冲击世界一流的建设热情。2016年3月29日,教育部召开直属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工作视频会议,林蕙青副部长指出:

“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强调要“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从而给出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的教育教学新视角。

一、为什么要强调本科教育

当今教育的重要性已为世人所知。除了几大传统职能外,我国高等学校还担负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一一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就业、维稳等。高等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社会需求越来越多元,但论文导向、项目至上等所谓的“好大学标准”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人们,本科教学受到忽视。这将影响到高等教育使命作用的发挥。

1.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能

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最基本的职能或首要职能,也是其他职能的逻辑起点;是大学在产生之初的唯一职能,也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放弃人才培养的责任,“大学”将不能称之为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己达40%、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己达3647万人的今天,任何育人的失误都将影响国家的未来。

高等教育具有多重社会属性。教育是使人社会化和自我完善的基本手段;高等教育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是使学生从家庭人成为社会人的中间转换器,因此具有多重社会属性。高等教育具有社会属性,说明它只有适应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并需要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首先,高等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社会属性,高等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高等教育具有生产力的社会属性,高等教育既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基本途径,也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和直接手段。此外,高等教育还具有文化的社会属性。教育是一种文化存在,通过知识的传授、创造、应用,传承人类文明,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不断进化。高等教育有责任以科学、理性、专业思维引领社会思想,包括促进社会繁荣、发展、和谐和公平。

在多重社会属性中,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高等教育有其促进人自身发展的独特功能,在使人社会化、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还要使人现代化、不断自我完善并满足个性特征需要。依据《高等教育法》和党的十八大报告,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因此,高等教育在实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活动时,总体目标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立德树人,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同时不忘人的全面发展。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育人为本是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提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国家发展的紧迫需要,是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心理期盼,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共同思考的主题。

2.更高质量是新时期对育人工作的新要求

世纪之交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实现了大众化和世界规模第一的双突破。规模做大了,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我们,但我们还远没有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即期就业率长期徘徊在70%出头,国家发展所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却有效供给不足,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性。因此,提高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

2006年5月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决定把高等教育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相对稳定招生规模;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文,决定投入25亿元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成为未来工作重点;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提出了“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思想。这一系列决定和措施,标志着高等教育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历史时期,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成败的关键。

在2016年“两会”期间,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宣布,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即开始迈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己启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编制工作,着眼规划未来15年我国教育发展的整体布局。

3.需要破解教学科研的分裂对立现象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任务主要由专门的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院等进行,高等学校重点建设的方向也主要在包括学生、教师在内的人才成长上。1954年10月高等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规定,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有以下主要任务:“第一,培养质量较高的各种高级建设人才及科学研究人才;第二,为高等学校培养师资,包括培养研究生和进修教师、办必要的短训班等;第三,在培养师资和教学工作等方面给其他高等学校以经常性的帮助。”1959年3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中进一步指出:“上列重点学校,必须招收和认真培养研究生,适当地担负高等学校教师进修的任务,同其他院校交换教材、交流教学经验等等,以这些方式为提高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服务。”

改革开放后,高等学校逐步成为教学和科研的“双中心”,科研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凸显。1984-1985年,国务院陆续将十多所高等学校列为国家重点项目,1984、1986、2000年国家批准在55所高等学校建立研究生院。“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的相继实施,进一步推动了高等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例如,“211工程”总体建设目标及任务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成绩”,“985工程”建设指导思想是“加快提升高水平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2011计划”更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别称。这一阶段,有关人才培养的工程项目是单立的,如各种质量工程和各类卓越人才计划。

教学和科研形成“双中心”后,存在着一个软一个硬、一个不可测一个可量化、一个时间长一个见效快的现象。慢慢地,“双中心”成为实际上的“单中心”,即以科研为中心。越是一流大学越是如此,并带动了我国几所著名大学的世界排名快速上升,但人才培养质量却不断引发社会的关注。

二、世界范围看本科教育在一流大学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从单一功能扩展为多功能,科学研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是一股趋势性的潮流。其实,国外大学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只是目前我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到。科学研究重要,是因为社会己构建在现代科学技术之上;社会服务重要,是因为社会上所有的一切都应当为人来服务。但不管怎么说,教学仍然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离开它,学校将不能称之为学校。同时,教育之兴衰先于科技之兴衰,而科技之兴衰又先于国家之兴衰。因此,国外的一流大学一般都固守本科教育而不敢怠慢,有杂音也都是阶段性的,这是学术共同体内学校声誉的基础。

1.一流大学的学术声誉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上

高等教育的最初功能和唯一功能就是传授知识。中世纪欧洲大学诞生以后的数百年中,大学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场所。一直到18世纪末,人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的活动,基本上仍在大学校园之外进行。1852年,英国牛津大学学者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指出:大学的活动与知识的传播及掌握相关,而不与新知识的探索及获得相关,也不与简单的生产相关。大学的目的在传授知识,教学是大学的唯一功能。这时候,大学本身就是象牙塔,那些声名显赫的古典大学就是一流大学。

从19世纪开始,德国的洪堡及阿尔托夫等在柏林大学进行革新,高举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科研统一的旗帜,认为大学之功能重在发展知识,从而使大学在继续保存人类文明、传递知识、培养人才的同时,肩负起探求真理、发展科学文化的重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比较教育学家阿特巴赫认为,19世纪的德国用现代方式重建了大学。对此,笔者的观点是:柏林大学的研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即研究是为培养人服务的。德国的智者们认为,过去的各种人才培养模式都是有缺陷的,而通过研究以解决具体问题的方式才能够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所以,在之后的100多年里,德国的大学制度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讲座教授成为基本的学术和行政单元。这引发德国大学人才辈出,引领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

20世纪初,美国开始高举起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大旗,这样就提出了大学的第三功能。著名的威斯康星大学提出把整个州作为自己的校园,州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学术与市场的结合,使得大学成为社会的服务站,对社会和高校的发展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实用主义哲学和进步主义哲学的结合,奠定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高等学校走向多元模式。研究型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杆,它以占总数3%左右的高校,雄霸了整个高等学校博士学位授予数、学术专利、研发经费的绝大多数。这时候,美国研究型大学又开始了“本科教育的反思”,因此才有了后来的“一流大学重教学、二流大学重论文数”的评论之说。

一流大学的另一种模式是法国的大学校。它们以工程师学校为主导,包括商科学校等,主要从事应用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培养工业、商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类学校一般规模很小、水平很高,以行业管理为主,是法国最精英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地位高于综合大学,有点像我国过去的行业部委院校。但遗憾的是,它们的价值被忽视了,目前较少为人效仿。

2.先有教育昌盛后有科技繁荣

科学技术的背后,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支撑。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必是科学技术大国,而科学技术大国又必然是高等教育强国,科技繁荣对教育发达存在着依存关系。表面上看是科技兴国,因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作用更直接些;但实际上是教育兴国,因为从科技、教育的相互运作规律来看,教育的作用要更为本质。这也正如成思危教授在1999年财富论坛上所言:“经济只能管好我们的今天,科技改善我们的明天,只有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后天”。

根据世界科学发展史,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科学发展状况存在着差异。某一时期,某个国家涌现出的科学家多、科学成果卓越,就可能成为那个时期世界科学的中心。而且随着时间的迁移,科学中心会向另一个国家转移。贝尔纳最先提出“科学中心转移”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62年日本科学家汤浅光朝根据有关资料,用统计方法表现了这一科学发展规律。他将各国重大的科学成果和科学家的数量作为衡量其科学发展水平的指标,如果某一时期、某个国家这一指标超过全世界总和的25%,该国就被称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其持续的时间叫做科学兴隆周期。根据汤浅的研究,世界上“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历史顺序为: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40-1920)、美国(1920年至今)。科学兴隆的平均周期大约为80年,人们称这种转移规律为“汤浅现象”。当然,美国科学现在依然繁荣。

而从世界教育发展史也可以看出,近代教育发达也按下列顺序在转移:意大利一英国一法国一德国一美国。有关学者对此现象进行了专门研究,将“一个国家在教育史上出现的世界公认的著名教育家相对为最多的时期”定义为教育发达时期,由此得出“教育发达”转移的时间顺序为:意大利(1430-1620)、英国(163l-1706)、法国(1764-1824)、德国(1776-1906)、美国(1889年至今)。

对比以上两种时间顺序,有如下基本结论:第一,教育发达和科学兴隆的时间序列基本一致,相对而言,教育发达时期比科学兴隆时期长些;第二,教育发达超前于科学兴隆,超前量大约平均为45年,而这一时间与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25~45岁相接近,可以用教育结果的滞后性来解释。由此可见,科学兴隆对教育发达存在着依存关系。要想取得科学兴隆,必须首先达到教育发达,而教育就是人才培养。

3.学生是大学的未来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功能虽然产生较晚,但由于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和依赖性不断增强,高校发展知识的优势日益明显,其地位在不断地提高。可以说,高等教育的科研功能在不断地向教学功能发动着冲击,许多研究型大学事实上转向“科研第一,教学第二”。阿什比根据他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大学的观察指出:“根据当前的社会形势而言,我们可以肯定,大学作为科研机构要比它作为培养专业人员的学校,更为重要”;科尔也发现,在当今大学里,“对绝大多数教学人员来说,教学愈来愈不是中心了;研究愈来愈重要”。

与此同时,许多教育专家对此也有深深的疑虑,认为研究会干扰教学,会使高等学校远离于社会。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前主席博耶在《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最核心的部分——本科生学院是个问题重重的机构。”“研究性院校必须放手支持出色的教学,在那些大量开展科研的大学里,毕竟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是本科生。”“我们的结论是,在所有的研究型大学,教学应和科研同样受重视。要求教员既成为出色的科研人员又是优秀的教师,这是个很高的标准。不过只有在研究型大学,二者才能得到统一。”“我们相信,研究型大学负有一项特殊的使命,既维持基础和应用研究,同时向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该报告在美国影响巨大。

在此情形下,尽管人们可以强调教学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职能,没有人才培养大学就可以被科研机构所替代,但在现实面前,这种辩解是苍白无力的。幸运的是,那些最终成为一流大学的大学并没有放弃而是强化了本科教育。主要原因有:放弃本科教育意味着丧失优秀的校友,学校未来发展将缺乏支持;教学相长,没有优秀的年轻人,学校将失去创新的活力;新生入学竞争力的下降、没有优秀的毕业生,都将降低学校的声誉;对大学基本理念的信仰,师生是大学的基本元素,无教学不能称之为大学,等等。

三、如何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

按照有关规划,从2020年到2050年,我国高等教育将依次迈向普及化、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没有质量的发展不叫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将成为非数量指标的关键。这其中,高等学校体系建设至关重要,一流大学的示范和带头作用首当其冲。

1.统一思想,需要确立本科教育在大学工作中的基础地位

随着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展,人才培养在大学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本科教育更容易受到忽视,如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轻专业、重论文数量轻课程建设、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生教育现象司空见惯。许多大学花费巨资从地方高校挖人,背离了自己的使命目标。说到底,还是外延式的发展思维,还是政绩、面子在作怪。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人的成长,而人是决定未来一切的东西。在经历了“211工程”“985工程”大建设、大发展之后,一批高水平大学的硬件基础己得到加强。“双一流”建设到了突出对人的重视的节点,需要加强软件建设,营造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

在这一过程中,本科教育起基础性的作用。一是本科教育是高层次人才成长的基础,决定着专门人才的基本思维方式;二是经历过长途跋涉式的高强度竞争和选拔,高水平大学的本科生源质量普遍较高,进一步提高这些优秀学生的教育增值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对国家未来负责的态度;三是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多年的重点建设工作,高水平大学过去都有着优秀本科教育的基础,“双一流”建设高校有责任将它们继承、发扬、光大。本科教育处于青年学生成长的黄金阶段,对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专业基础的夯实和学校良好学风的建立意义重大,其质量也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重视本科教育,是一种对国家、对学生、对学校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大学办学的责任。任何对人才培养的忽视,都对不住国家的重点投入,育人工作永远是大学的主旋律。

2.回顾过去,需要认真总结我国本科教育模式的得与失

尽管现代高等教育的层次、形式越来越多元,但最具基础性的还是本科教育。至世纪之交,我国本科教育形成了自己的模式特色,得到了世界的公认,并成为研究生教育和专科教育的参照。例如,曾经有过的“专科教育是本科的压缩饼干、研究生教育是本科的拉长”的说法,就暗含着对本科教育的肯定和对其他教育模式的质疑。我们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风建设、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许多建设思想,其实也都是围绕本科教育开展而提出的。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长时期的“教学为主”和“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建设,本科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优势特色:班级教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论教学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交替进行,把毕业设计、论文当做重要的教学环节等,都是我国高等学校很经典的、行之有效的本科教学模式。此外,我们非常重视产学研结合和教学法研究,形成的老教师授课、新教师助教制度,以及以教研室为核心的基层学术制度安排等,也都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法宝。那时,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学生的主要精力都在学习上,学业课程较重。

以世纪之交划界。之前,我国本科教育的主要问题是专业设置过窄、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学习安排过于刚性、学科特别是文理间割裂严重。后来,开始提倡通识教育、素质教育。但后来的主要问题是授课规模过大、师生交流欠缺、实践教学偏弱、教学计划有机联系不够。今后,需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放眼世界,需要思考借鉴国外大学的有效教育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国外大学的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良莠参半的,美国和欧洲国家间就差异巨大,各国内部也参差不齐。例如,就有“最好的大学在美国,最差的大学也在美国”之说。但谈到学习借鉴,就需要去寻找那些主流的、效果好的教育模式。

总结国外大学可资借鉴的本科教育模式,主要有:第一,多样性。欧洲有学术性人才培养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分明的双轨制,美国各州、各大学多样性特征鲜明。多样性告诉我们,选择不是唯一的和绝对的。第二,重视能力培养。越是一流大学越重视夯实人才成长的基础,但做法不尽相同。美国大学更重视通识教育,法国大学校更重视应用能力。第三,学分制。重视学生的选择性,修够学分即可毕业。但为了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大学提供的课程选择大都是模块式的。第四,个性化。专业特色淡薄,可称为学科门类下的课程组合或主修,弹性很大,有可能出现“一人一专业”的情况。第五,重视自主学习。大学可以风格不同,但都有着规范和严谨的学习要求。学生的学习既是开放的,又是严格的。作业的信息承载量很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规律,需要提取一流本科教育模式的基本元素

在对本科教育重要性有足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历史经验总结和国外模式参考,我们需要探讨自己的一流本科教育要素,进而提升为模式。

在教学形式上,实施小班化教学。更高的教学质量需要相应的教育氛围,一流的教学肯定是个性化的,并在师生有效的互动中完成,大规模教学承担不了精英教育的使命要求。我们不能再搞自欺欺人的东西了:一方面高喊质量是生命线,另一方面继续大规模授课。应把小班教学比例列为高等学校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双一流”建设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向社会公开这一比值。

在教学方法上,倡导探究式学习。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一直是我国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国传统教学方法严谨有余而创新不足,长期实施“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讨论、启发不够,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启迪学生的思维,满堂灌式的知识传授方式对他们是不适用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要走在改革的前列。

在教学内容上,搭建合理知识结构。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构成包括知识、技能、思维力,而知识通过传授、技能通过训练、思维通过开发获得,各自的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不同。课程的安排不能全是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应形成有序的结构。有序的知识有利于思维力的培养,进而有利于创新能力形成。模块化课程开发与组合,是一种可操作性的选择。

在教学制度上,增加学生选择性。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教学安排需要有选择弹性,而这需要足够的选修课程。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许多大学拒绝小型前沿课程,这是个大问题。这必将导致课程的陈旧,进而影响大学的科研进展和教学起点。课程开发和使用的规律是:科研进展形成讲座,多个讲座生成课程;学科建设提供课程,专业建设选择课程。“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加快、真正实现科教融合,既维护课程的结构,又保持一定的弹性,还要不断进行前沿更新。

在教学安排上,努力实现知行合一。教学计划安排,有三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一是结构性的知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不够;二是科学试验和专业实践,目前存在着“能省就省”的现象,需要规范;三是社会实践,这是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途径。实践性环节是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另一个基本方式,包括教学计划内的专业实践和课外的社会实践及创新创业活动。它能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工作中的能力,在本科教育环节需要得到加强。

最后,形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这就是我们本科教育的基本育人模式。课堂帮人育智,培育人的学识、专业和理性;活动给人练力,锻炼人的活力、毅力和能力;文化使人养心,养成人的气质、才艺和思想。当然,各校对具体环节中的内容设计,可以是多样性的,国家应鼓励大家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自然科学基础论文范文第3篇

北京:中小学教材改版 将增京剧等传统文化内容

据悉,北京市中小学多种学科教材将改版。据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小学初中多学科教材将换新,涉及人教版、北师大版、北京版、人音、人美和中图等版本。据介绍,已经送审的新北京版初一语文教材增加了近现代名家的作品数目,包括梁实秋、林语堂等人的文章,还融进了颇具北京地方特色的京剧唱段。“只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教育性兼具的作品才能入选语文教材。”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教材室主任暴生君说。 (中国新闻网)

自然科学基础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区域产业发展一直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核心,本文以湖北长江经济带为例,分析了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分析,并提出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对于促进湖北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湖北长江经济带 产业 协调发展

一、引言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是一条得天独厚的黄金水道,也是开发条件最好、潜力最大的河流。国家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把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作为七大经济区之首来部署,实现经济重心从沿海向内地的战略转移。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已初具规模,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经济增长带。

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干流长约1062公里,占长江干流总长的1/3,它位于通江达海的长江黄金水道和国家经济布局中最大的东西向产业主轴线的中央地段,是整个长江流域的“腰杆”部位,不仅是连接长江下游和上游经济的重要走廊,更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湖北省就提出并实施长江中游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并取得明显成效。如今,湖北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新一轮的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涵盖武汉、荆州、黄石、黄冈、鄂州、咸宁、恩施等8个市州的26个县市),着力将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成为“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互动、协调发展的主轴和重要的空间载体,在省内形成“两圈一带”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这对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产业发展是区域发展水平的内在标志,而产业协调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产业协调不仅是从区域的整体协调角度来审视区域发展,而且以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整合化为目标来促进区域发展的。在这个意义上,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将成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协调发展的核心,对于促进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的基础分析

(一)产业结构良好,但区域发展不平衡。

2007年湖北长江经济带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9.9:46.2:43.9,湖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15.5:44.8:39.7,可见湖北长江经济带的第一产业比重要低于湖北省平均水平,而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重要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整体而言,湖北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体系要优于湖北省的平均水平。

湖北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区别,各区域发展不均衡。从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鄂西段、荆江段和鄂东来看,湖北长江经济带鄂西段的产业结构为10.8:55.3:33.9,其工业比重最大,占到三次产业的55.3%,但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荆江段的产业结构为29.6:34:36.4,其农业比重过高,占到29.6%,是湖北长江经济带三段中,农业比重最高的,其原因一方面与江汉平原良好的农业基础有关,另一方面与荆州工业发展的动力不足密切相关,其工业的比重只占到34%。鄂东段的产业结构最优,三次产业比重为7.4:46.2:46.4。同时,湖北长江经济带的三段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鄂西段与鄂东段分别是2.2万元/人和2.4万元/人,差距较小,但荆江段较为落后,人均生产总值仅为鄂东地区的1/3;从经济密度来看,鄂西段和荆江段均落后于鄂东段。

(二)工业集群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但缺乏分工协作。

湖北长江经济带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水电、汽车、钢铁和化工为主的主导产业,同时,以电子信息、生物、光机电一体化和磷化工等为主的新兴产业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目前,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工业发展空间上的轴线初步建立,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例如以武汉和荆州为核心的的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基地;以武钢、鄂钢、新冶钢三大钢铁企业为主的鄂东钢铁工业走廊;以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为主,在鄂州、黄石、黄冈等地延伸其产业链所形成的石油化工基地;以宜兴、兴发、沙隆达、葛化、楚源等化工企业为龙头的磷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聚集区;以武汉、宜昌、鄂州、黄冈等地区为主的沿江船舶工业走廊,在武汉、鄂州、黄石、黄冈、荆州、咸宁等地形成的纺织服装基地。

据统计,湖北省52家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其长江经济带核心区及其腹地,合计共有27家,其中食品加工企业7家,汽车制造企业2家,纺织服装业3家,机械装备制造业3家,化学制品制造业2家,电子设备制造业4家,医药制造业3家,非金属制品业1家,金属加工业2家,印刷业1家。湖北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的产业集中度整体水平居中,且各行业集中度高低不一,缺乏分工协作成为其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整个湖北长江经济带的产业集群还处于雏形阶段,大部分企业只是简单的扎堆,企业间的竞争情况多于合作,产业关联的外溢机制和协同效应缺乏,尚未形成前、后向关联的产业链条。同时,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不强,缺少龙头企业,如荆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00余家,但90%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三)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整合。

湖北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风景秀丽,风景如画,以武汉、宜昌和荆州等重点旅游名城为代表,具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湖北省旅游资源聚集地重点区域,而且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旅游特色。湖北长江经济带鄂西段,以山水旅游等自然景观为

特色。湖北长江经济带荆江段地区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以历史人文景观为代表特色。鄂东地区形成以武汉为核心的都市旅游区。2007年,湖北长江经济带接待旅游人数6700万左右,创旅游收入450亿元以上,分别占全省的66%和74%。

湖北长江经济带旅游业虽然资源丰富,但资各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条块分割严重,缺乏合理的旅游线路安排,使得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影响了湖北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以三国旅游资源为例,湖北长江经济带是三国遗址和文化密集的区域,荆州是以楚文化为代表,是三国遗址最多的地区,拥有荆州古城墙、关羽春秋阁、公安孙夫人城、华容道等重要遗址;其次是赤壁,拥有赤壁古战场、陆逊营寨、黄盖湖和陆水湖等资源;同时在宜昌、武汉和鄂州都还有诸如长坂坡、当阳桥、孙吴故都等重要遗址。而这些资源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地区仅从自身的角度对资源进行开发和宣传,缺乏区域合作,极少与其他城市共同开发项目,使得各个城市对于三国品牌的开发处于一种无序竞争的状态。

(四)农业基础良好,但市场化不足。

2007年湖北长江经济带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547亿元,占湖北省的39%,是湖北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整个地区目前已形成了以优质粮、优质棉、双低油菜、蔬菜和水产品为主体,注重特色,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格局。长江中游地区的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种植业以优质水稻、棉花、双低油菜和蔬菜为主的,养殖业以淡水鱼、肉猪和家禽养殖为主。宜昌和巴东的农业也具有一定的特色,以种植水果、茶叶和中药材为主。

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农业生产大部分停留在传统农业生产地基础上,农业产业化明显不足。以荆州为例,其2008年的农业产值占到了整个长江经济带的1/3,是湖北长江经济带,乃至湖北省的农业大市,但是其在农产品深加工中表现出明显的“腿短”。据统计,荆州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0.7:1,水产片的加工部分占其总产量的9%,畜牧产品占6%。而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均在80%以上,加工产值约是农业产值的1.5—2倍。同时缺少农业产业化的大型企业,目前仅有福娃为代表的少数几家农产品加工企业。

三、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思路

(一)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加快区域产业发展合作。

湖北长江经济带应统筹规划区域功能,明确各个区域重点发展的产业。按照地理区位和经济条件,将湖北长江经济带划分为三段。鄂东段是长江中游地区实力最为雄厚的地区,依托其工业和服务业的基础,将其建设成为外贸出口商品综合性生产基地;江汉平原所在的荆江段的农业基础和纺织等轻工业基础良好,将其建设成为以出口创汇农业和轻化纺织出口加工为主体的综合性商品创汇基地;鄂西段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水电供应中心、综合性原材料生产基地和世界级旅游区。

(二)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推进沿江产业带形成。

积极完善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政策。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和扶持优势企业联合重组,组建区域性的集团。二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大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补贴等力度,简化融资担保手续,鼓励全民创业。三是建立健全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度,整合各类财政投资资金,支持长江经济带主导产业内的企业产品技术研发及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企业产假产业会展等活动。在产业政策支持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沿江产业带。湖北长江经济带应依托现有资源基础和产业优势,重点打造沿江五个产业带,具体包括: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沿江高技术产业带、沿江现代物流业产业带、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带和沿江旅游业产业带。

(三)抵御金融危机风险,选择性地承接产业转移。

在经济危机到来的同时,我国开始探索内生型和外向型结合、以内生型为主的发展模式。湖北长江经济带是推进内生性改革的理想区域,应以金融危机为契机,加快产业的升级,培育消费需求,探索以内需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

湖北长江经济带拥有“承东启西”的区位条件和“黄金水道”的交通优势,可率先接受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资金、技术和产业的转移,这对于湖北长江经济带大力发展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湖北长江经济带必须科学地承接产业转移,不能盲目地承接,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生态以及劳动力等这些方面的承载能力的同时,应根据产业的运行规律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来选择,主动地承接转移,通过产业转移来推动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四)加强与武汉的经济联系,发展各区域的领头城市。

加强沿江城市与武汉的经济联系,充分发挥武汉增长极的核心作用,实现各地区产业与武汉产业的对接。一方面依托沿江各城市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围绕武汉的主导产业,延伸其发展的产业链,发展特色产业,构建产业集群;也可与武汉的主导产业实现竞争合作关系,实现产业的错位发展和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江汉平原和鄂西地区积极承接以武汉市为核心的鄂东地区的产业转移,主要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加工业,推动武汉和沿江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淘汰技术工艺落后、对环境污染大的产业。

在发挥武汉这一核心扩散效应的同时,积极培育各区域的中心城市。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鄂西段以宜昌为中心,使其真正发挥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作用,带动恩施、神农架等周边地区发展,成为辐射鄂西渝东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荆江段以荆州为核心,充分发挥其扁担作用,带动湖北长江中游沿江地区的协同发展。鄂东段以黄石为核心,建设成为辐射鄂东赣北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作者: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1]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队.湖北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罗蓉.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研究.开发研究,2007(2)

[3]彭荣胜.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基本问题探讨.商业时代.2006(36)

自然科学基础论文范文第5篇

1、 配备优良的教学管理队伍,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

2、 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全体教师要遵章执行,管理制度《基础科学部教学管理工作细则》。

3、 成立教学督导小组,对授课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进行督察。

4、 建立教学检查制度,在期初、期中、期末三个关键时期进行教学工作检查。

5、 进行教师评教和学生评教,将反馈回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将有关的资料上报教务处。

6、 加强日常教学的管理,保证教师授课的顺利进行。

7、 注重教师的师德建设,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8、 加强教学资料的整理与归档工作,作到分类分盒、易查易找。

9、 加强与教务系统的沟通与联系,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

10、 注重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责,注意教学管理者与教研室的沟通和理解。

基础科学部

上一篇:资金控制论文下一篇:自然课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