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范文

2023-04-28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范文第1篇

由于地震、泥石流、台风、龙卷风、洪水、雷电、暴风雪、高温等不可抗力灾害发生时,学校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只要学校对这些常见自然灾害有足够的认识,在学校硬件建设上有所考虑,并对师生进行了防灾减灾知识教育,一般来说,这样的事故引起的损害都不会特别突出,或者说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后能够将损失程度降低到最小。因此,各级教育部门要多措并举,学校各级管理部门都要对防灾减灾工作高度重视,经常对全校师生进行防灾减灾思想教育,经常性地开设各种专题讲座,对各种常见灾害发生的原因、后果、防灾措施、应急处理方法等进行讲解和示范,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防灾救灾演习,这样不仅可以使部分灾害消于无形,而且还能在灾害不幸发生时,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

因此,教育部门和气象部门还应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手段及时向学校发布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方面的预警,要快速地把有可能出现的灾情第一时间传达到每一所学校。另外,要努力提高学校师生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教育部门和气象部门要密切合作,随时关注气象变化有可能对师生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发放气象防灾宣传活页、气象防灾宣传册等,教会学生如何防险避灾、自救互救。

我们选编了部分案例,希望能给校长和老师们一些启示。

(二)安全知识 1.雷电灾害与防范

雷电是大自然中静电放电过程,是雷云接近大地时,产生云和云之间以及云和大地之间放电,迸发出光和声的现象。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而发出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遭受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 (1)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人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其他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10)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外出。

(11)大量的雷击抢救实践证明,遭受雷击后,有一部分呈死亡状态的人还未真正死亡,即使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也往往是一种暂态现象,通常称为雷击“假死”。辨别的方法是观察受害者的身体是否出现紫兰色斑纹,若未出现,说明还未真正死亡,应迅速就地抢救,通常采取的方法是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法。对雷击导致“假死”人员的抢救,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切不可半途而废。

(12)据有关专家介绍,出现雷击事故后,最好对被击伤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13)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

(14)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

(15)特别要小心的是,遇到雷电时,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下站立;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击。

2.地震灾害与防范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灾害现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平均每天13700多次,被人们称为群灾之首。

(1)学校之防震措施

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校)应经常在课堂宣传防震常识,并教会学生避难事宜,举行防震演习。

①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及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 ②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③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④地震时如在室外,应远离建筑物。

⑤地震时如在行驶的校车上,应留在座位上勿动,直至车辆停妥。 (2)地震来临前的征兆

①动物异常:大量蛇爬出洞迁移;家禽畜不吃不喝,狂叫不止,不进窝圈;大量的老鼠白天出洞,不畏追赶;动物园里的动物萎靡不振,卧地不起等。

②地下水发生异常:例如震区的枯井突然有了水,井水的水位突然大幅度上升或下降,井水由苦变甜,由甜变苦等。

③出现地光和地声:地震前的很短时间里大地常会突然发生彩色的或强烈的地光,还可能发出轰隆隆的或像打雷般的巨响。

④大气异常:地震前,尤其是大震前,往往会出现多种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怪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聚然增温或酷热等等。

⑤大自然的报警: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习惯称之为地声。

⑥小震活动: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的话可达到几十至几百次,科学家把这称为前震。

(3)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

①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走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②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③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④如果在实验室内,应立即熄灭正在使用的明火,关闭水、电、煤气,处理掉正在使用的有害药品,选择就近的实验桌下、矮柜旁、内墙根、墙角作为避震空间;远离玻璃、避开悬挂物、离开药品柜,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口鼻和头部。

⑤如果在礼堂和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内,要听从现场老师的安排,就地蹲下或趴在座椅下,用书包、衣服等护住头部,避开吊灯等悬挂物,避震1分钟左右,紧急疏散。

⑥如果己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⑦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⑧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该做到的是:

★尽量把双手从压埋物中抽出来,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消除口鼻附近的尘土,露出头部保持呼吸通畅。

★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悬挂物或危险物。

★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利用一切可用的东西,如敲击物体等求援。不要盲目乱喊,保持体力。

★要尽量向空气通畅(有光亮)和有食物的地方移动,以备长时间坚持,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4)怎样救助被埋压人员

一般来说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压人员生存率达99%,由此可见,自救、互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救助被压埋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

②要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

③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

④救援需讲究方法。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挖。

⑤对于埋压废虚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

⑥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

⑦对于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救治,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和医疗点。

(5)避灾自救口诀

大震来时有预兆,地声地光地颤摇,虽然短短几十秒,作出判断最重要。 高层楼下,电梯不可搭,万一断电力,欲速则不达。

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作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 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 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见,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 震时火灾易发生,伏在地上要镇静,沾湿毛巾口鼻捂,弯腰匍匐逆风行。 震时开车太可怕,感觉有震快停下,赶紧就地来躲避,千万别在高桥下。 震后别急往家跑,余震发生不可少,万一赶上强余震,加重伤害受不了。 3.热带风暴灾害与防范

热带风暴经常发生在沿海地区,同时引起狂风、暴雨、巨浪,对沿海城市设施、出海船只和沿海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强大的破坏力。怎样减轻热带风暴对人自身的危害呢?

(1)注意收听有关天气预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2)房屋需要加固的部位及时加固,关好门窗。

(3)准备好食品、饮用水、照明灯具、雨具及必需的药品,预防不测。 (4)疏通泄水、排水设施,保持通畅。

(5)热带风暴到来时,要尽可能呆在室内,减少外出。 (6)遇有雷电时,要谨慎使用电器,严防触电。

(7)密切注意周围环境,在出现洪水泛滥、山体滑坡等危及住房安全的情况时,要及时转移。

(9)风暴过后,要注意卫生防疫,减少疾病传播。 4.龙卷风灾害与防范

龙卷风是一种威力非常强大的旋风,多发生在春季。龙卷风往往来得十分迅速、突然,还伴有巨大的声响。它的破坏力极强,能够把所经过地区的沙石、树木、庄稼,甚至海中的鱼类、仓库中的货物卷人高空,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威胁极大。在龙卷风袭来时,怎样有效地保护自己呢? (1)卷风袭来时,应打开门窗,使室内外的气压得到平衡,以避免风力掀掉屋顶,吹倒墙壁。

(2)在室内,人应该保护好头部,面向墙壁蹲下。

(3)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应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相反方向或者侧向移动躲避。 (4)龙卷风已经到达眼前时,应寻找低洼地形趴下,闭上口、眼、用双手、双臂保护头部,防止被飞来物砸伤。

(5)乘坐汽车遇到龙卷风,应下车躲避,不要留在车内。 5.洪水灾害与防范

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6.暴雪、冰雹灾害与防范

暴雪、冰雹比较常见,虽然不一定会形成灾害,但也应注意保护自己: (1)暴雪天,要注意添加衣物,注意保暖;要减少室外活动,避免冻伤。

(2)下冰雹时,应在室内躲避;如在室外,应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室内,避免砸伤。

(三)应急预案 防暴雨雷击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保护国家利益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学校建设和发展,针对夏季多雷雨的特点,依据国家和市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成立组织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业务校长、行政校长任副组长。 (2)防雷安全宣传教育:

防雷安全全校集中宣传教育工作,主要由X X负责;分班宣传教育工作,主要由各班主任负责。防雷安全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中小学生如何防雷,包括室内、室外如何“避雷”’打雷时应该往哪里躲,被雷电击中后如何抢救、自救、互救,等等。防雷安全宣传教育的主要形式有集中宣讲、挂图、发放资料手册、知识竞赛等。

人身防雷击措施: ①室内预防雷击

电视机室外天线在雷雨天要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

雷雨天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人波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②室外避免雷击

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线。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大树、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人有宽大金属构架、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和船只,要远离帆布蓬车和拖拉机、摩托车等。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旁;尽快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孤立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小建筑等。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要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要走慢点,步子小点;不要骑在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肩上不要杠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在校内手中不要拿金属器具,发现雷雨天气要迅速到安全处所躲避,严禁在大树下、电杆旁躲避。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

(3)防雷装置:

积极配合气象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按规定对学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安装防雷装置,并接受定期检测,及时维护。主要由校长负责。

(4)防雷应急处置:

①校园上空暴雨、电闪、雷鸣即将发生时,X X老师应当切断校园内包括微机房、远程教育室、各教室、各办公室等在内的一切电源。

②各班主任应当召集、通知正在室外活动的学生安全地回到教室。未经校长批准不得擅自放学。

③雷电正在发生时,应当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滚雷)窜人室内造成危害,不得打电话、手机,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水管)及门窗等容易被雷击中的地方。

④受雷击被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身体并不带电。应马上对他进行抢救。若伤者虽失去意识,但仍有呼吸或心跳,则自行恢复的可能性很大,应让伤者舒适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医院治疗。若伤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脏跳动,应迅速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要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救。各生物老师以及心理辅导教师辅导学生自救或互救。

⑤发生雷击伤害事故后,不管现场有没有临时急救人员,都要立即拨打120,让专业医生组织抢救。并通知受伤学生的监护人马上赶赴现场或医院。

(5)防雷报告制度:

①后勤X X老师每月检査学校防雷装置能不能发挥正常作用,可能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时,要及时报告校长,由校长向上级报告。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范文第2篇

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预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和依据

为确保我站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处理工作协调、有序和高效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旅客运输安全畅通,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依据《甘肃省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站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范围为:

(1)洪水、雨雪、冰雹等自然灾害导致局部国省道及地方公路、高速公路大面积中断;

(2)国省道、地方公路局部路段气象灾害(如路面结冰、大雾等)导致较长时间不能正常通行;

(3)国省道、地方公路局部路段因洪水、暴雨造成边坡垮塌、路基沉陷等地质灾害,导致较长时间不能正常通行;

(4)大、中桥由于大风、洪水等原因需要较长时间封闭交通; 本预案适用单位应配合本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实施预案,实行分级负责,分级实施。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1.3工作原则

1.3.1 以人为本、科学应对、预防为主

切实履行客运站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增强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坚持预防与应

急相结合,提高防范意识,做好预案宣传和培训工作,做好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各项保障工作。

1.3.2 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联动协调

明确应急管理机构职责,建立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和响应程序,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与其他部门密切协作,分级响应、属地管理、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各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的作用。

2 应急组织体系

自然灾害应急组织体系由市级(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车站应急管理机构组成。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包括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现场应急处置组等。根据我站的实际情况成立应急管理机构,明确相关职责。

2.1 应急领导小组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是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指挥机构,由车站 站长任组长,车站 书记任副组长,各部门主任为成员。应急领导小组下设日常办公室,车站 书记为办公室主任。

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如下:

(1)负责指挥站区范围内应急救援、抢险和处理我站职能范围内的支持保障工作,指导督促应急处理小组全面组织实施应急,并按责任划分进行处置和逐级上报。

(2)响应政府相关部门有关部署组织安排抢险救灾和救济物资紧急运输。

2.2 应急工作组

应急工作组在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启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预警状态和应急响应行动时自动成立,在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具体承担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工作组分为五个应急工作小组:

(1)综合协调小组:负责起草文件、报告,根据应急领导小组和其他应急工作组的要求,统一向市相关部门报送应急工作文件。

(2)运输保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人员、物资的应急运输保障工作;负责协调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联运工作。

(3)宣传报道小组:负责收集、处理相关新闻报道,及时消除不实报道带来的负面影响;按照应急领导小组要求,向社会通报突发事件影响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负责宣传报道应急处置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与典型。

(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状态期间24小时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5)总结评估小组:对突发事件情况、应急处置措施、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总结,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提交总结评估报告。

2.3 现场应急处置组

2.3.1 现场应急处置组组成 (1)组长:×××。 (2)成员:××

×××

×××

×××。

2.3.2 现场应急处置组任务

(1)负责制定突发事件日常预防工作安排和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处理工作职责。

(2)进行有针对性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应变演习,明确分工,明确责任。

(3)发现、接报突发事件或其他异常情况时,立即如实报告现场应急处置组并及时组织救援、抢险和处理,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并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并积极进行全方位的救援、抢险和处理。

3 应急处置响应工作程序

3.1 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处置响应工作程序

应急领导小组接警后,立即启动我站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组织指挥进行救援、抢险和处置,并进入响应工作程序。

(1)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组织实施,应急工作组成员各司其职,组织有关单位(部门)及时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并迅速指导现场应急处置组实施救援。

(2)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严格按照职责做好救援、抢险和处置响应工作,随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灾害处理、公路通车情况,及时增加所需的应急处置援助响应人员、设备等;并切实做好救援、抢险、处理和善后的各项工作。

(3)及时通报发生灾害的地段(点)、对交通的影响情况以及替代线路。

3.2 现场应急处置组应急处置响应工作程序

(1)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我站应急工作以属地为主,配合辖区交通行业实施应急响应工作。

(2)接报后,立即启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主要领导应关注灾害事件并亲自或委派专人负责指挥,立即组织人员赶

赴现场了解核实有关情况,制定临时应急处置措施,及时进行救援、抢险和善后的各项工作。

(3)我站各部门应主动配个相关政府部门严格按照职责做好救援、抢险及所需的应急处置援助、抢险和善后的各项工作。

3.3 员工应急处理响应工作程序

我站广大干部职工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积极投入应急救援、公路抢险及交通运输保障工作。

4 支持与反馈

(1)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及设施受损的报告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突发事件的救援和恢复的信息收集、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并应严格遵守灾害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2)灾害发生后6小时内应写出书面报告,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各级领导组织机构应及时进行分析、总结。

5 应急运输保障

(1)应急领导小组公务用车;应急预案启动后,由应急领导小组统一调度使用,如数量不足可向公司请求调派车辆支援。

(2)营运车辆;应急预案启动后,如确需使用营运车辆,可就地征用进站车辆,如数量不足,可向公司请求支援,所需费用由应急领导小组在应急事件结束后统一结算。

6 结束预案

经上级指令,按照权限结束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行动。

7 附则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范文第3篇

为建立健全学校应对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

处置行为,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应急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学校

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保证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

1.3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尽可能地降低或消除因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保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积极预防,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物资,发挥平时应急演练和预备队伍的作用

2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领导机构 组长:齐万军

具体负责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管理、指导、检查、督办和协调工作。

组员:侯德刚 张国凤 周亚芳 刘佳平 张国芝 王少青 张中友 刘晓丽 孙平平 姜立新

主要职责为:制定和完善本校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负责本校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及培训活动,做好灾害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加强灾害信息报告和预警措施,组织开展校内先期应急处置行动,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请示报告。

3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指自然灾害应急事件包括:台风、洪灾、旱灾、地震、山体滑坡、火灾、冰雹暴雪等因素而造成学校校舍倒塌、校园淹没、道路阻塞等的应急事件。

4预防预警与灾情报告 4.1预警与预防

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情预警预报信息,结合学校实际,做好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

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性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演练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提高队伍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不断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能力、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确保突发公共事件预防、现场控制的应急设施、设备和必要的经费。

4.2预报后的应急措施

根据有关规定,在政府发布自然灾害预报后,根据当地政府统一部署,做好灾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预警期预报区内学校的应急措施主要包括:

1.启动应急预案;

2.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发布避难通知,必要时组织避灾疏散;

3.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灾情监测工作;

4.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生命线等工程的应急保护工作; 5.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

6.督促检查建筑设施、设备安全隐患,采取必要警示措施; 7.防止自然灾害谣传或误传,不信谣、不传谣,避免发生衍生灾害,保持学校安定。

8.向当地政府汇报宣布预报区进入预备应急期后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4.3灾情报告

4.3.1灾情信息报送原则

(1)迅速:灾情发生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报告。 (2)客观:信息内容要客观、详实、全面,不得主观臆断,不得缓报、漏报、瞒报、谎报。

(3)直报:发生Ⅰ级事件,学校或事发当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直接报教育部,同时抄报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主管部门。

4.3.2灾情信息报送机制

事发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后的0.5小时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小组。

1.紧急电话报告系统

发生灾情后,学校立即通过电话或其他快速通讯方式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2.其他可利用的信息报送手段

当电话和文件报送系统因灾害受到破坏时,学校应通过所有可能的安全、稳定的通讯方式使灾情信息及时、完整、准确地报送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当地政府。

3.灾情信息主要内容

(1)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学校数)、校舍损坏程度(损坏和倒塌面积)、涉及人员、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等;

(2)事件的原因、性质判断和影响程度、发展趋势估计; (3)学校、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已经采取的措施; (4)事件处置过程和结果; (5)其他需要报送的事项。 5等级确认与划分

5.1根据国家有关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和教育系统实际以及对学校产生的影响,教育系统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按严重程度,从高到低分为Ⅰ级:特别重大事件(Ⅰ级)、重大事件(Ⅱ级)、较大事件(Ⅲ级)、一般事件。

特别重大事件(Ⅰ级)

指自然灾害对受灾地区学校的人员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害,对该地区的教学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重大事件(Ⅱ级)

指自然灾害对学校的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害,对学校的教学秩序产生严重影响的事件。

较大事件(Ⅲ级)

指自然灾害对学校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造成较大损害,对学校的教学秩序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

一般事件

指自然灾害对学校的人员和财产造成一般损害,对学校的教学秩序产生一般影响的事件。

5.2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响应

破坏性自然灾害发生后,根据灾害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Ⅰ级事件的应急响应

(1)学校先期处置和协助处置

灾害发生后,事发地学校立即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灾情信息;

根据灾害类型,采取停课、延迟放学或者统一组织和指挥师生员工迅速疏散到避难场所;

积极开展自救、互救,根据灾害类型立即组织应急队伍、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组织受威胁师生员工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及师生员工心理疏导;

当政府相关部门到达现场并负责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时,学校要积极配合,做好道路引领、师生安置、师生员工心理疏导、后勤保障、秩序维护等协助处置工作。

Ⅱ级事件的应急响应

(1)学校先期处置和协助处置

灾害发生后,事发地学校立即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灾情信息;

根据灾害类型,采取停课、延迟放学或者统一组织和指挥师生员工迅速疏散到避难场所,积极开展自救、互救; 根据灾害类型立即组织应急队伍、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及时组织受威胁师生员工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及师生员工心理疏导;

当政府相关部门到达现场并负责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时,学校要积极配合,做好道路引领、师生安置、师生员工心理疏导、后勤保障、秩序维护等协助处置工作。

Ⅲ级事件的应急响应

(1)学校先期处置和协助处置

灾害发生后,事发地学校立即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灾情信息;

根据灾害类型,采取停课、延迟放学或者统一组织和指挥师生员工迅速疏散到避难场所,积极开展自救、互救;

根据灾害类型立即组织应急队伍、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及时组织受威胁师生员工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及师生员工心理疏导;

在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按照灾情和学校预案开展救灾处置工作。 Ⅳ级事件的应急响应 (1)学校先期处置

灾害发生后,事发地学校立即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灾情信息;

根据灾害类型,采取停课、延迟放学或者统一组织和指挥师生员工迅速疏散到避难场所,积极开展自救、互救;

根据灾害类型立即组织应急队伍、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及时组织受威胁师生员工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及师生员工心理疏导。

6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一)灾后救助

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从应急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及时开展补救工作,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1.妥善安置受灾师生,尽快复课,根据灾情调整教学、考试和师生生活安排。

2.心理救助。组织专业人员对受灾师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救助。 3.协助民政部门调配救济物品,做好受灾师生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4.维护社会治安。协助、配合公安、武警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

5.消防。协助消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和火灾的扩大蔓延。

6.次生和衍生灾害防御。协助有关部门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的学校及其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及时开展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稳定师生情绪,全面检查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查安全管理漏洞,对安全隐患及时补救、防范,防止衍生灾害的发生。

7.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当地政府善后工作计划,做好在灾害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对在灾害中死亡人员进行人道主义抚恤。

8.灾害损失评估。协助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受灾学校灾害损失评估。

9.应急资金。教育财务部门做好应急资金拨款准备。

10.组织志愿者。根据受灾情况组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志愿者参与救助。

11.接受外援。协助民政部门接受和安排国际社会对受灾学校提供的紧急救援。

12.总结经验教训。引以为鉴,及时汇总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7善后处理 7.1教学秩序恢复

灾害救助工作完成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学校教学秩序,教学场地破坏严重的,应通过在安全地带临时搭建校舍、借(租)用房屋或用异地复学等方式尽快恢复教学秩序,保证教育教学的延续性。

7.2重建

根据受灾地区实际及灾情核查、评估结果,制定恢复重建方针、目标、政策、重建进度、资金支持、优惠政策和检查落实等工作方案。按照政府统一安排做好救灾款物的筹措和拨付,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利用各类救灾资金开展灾后学校重建工作。

8应急保障 8.1信息保障

学校要建立健全并落实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收集、传递、报送、处理等各环节运行机制,建立全系统的自然灾害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信息传输渠道,保持信息传输设施和通讯设备完好,保持通讯方便快捷,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

8.2物资保障

学校应逐步建立处置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物资储备,保障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物资充足。特殊应急物资应由专人保管,保证物资、器材的完好和可使用性。物资存放合理,保持通道畅通,物资运输便利、安全。

8.3资金保障

学校应逐年增加日常应急演练、宣传、培训经费,把应急教育经费列入预算。

8.4宣传、培训和演练保障

学校积极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灾、避险、自救、互救及保险常识的普及和教育,增强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学校将包含应对自然灾害在内的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活动中。

8.5教学秩序保障

学校应设置针对不同类别和不同等级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以及处置平息各类自然灾害谣言的应急教学保障措施。

8.6应急避险场所的设置和建设

学校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好应急避险场所的设置和建设工作。

9附则

本预案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解释,视情况进行修订; 本预案与2015年3月2日制定实施,并于2016年10月10日修订。

相关电话: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范文第4篇

>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推荐度: 校园安全应急预案 推荐度: 校园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推荐度: 火灾应急预案 推荐度: 地震应急预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范文第5篇

预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救”的防灾方针,共同做好本系统防自然灾害工作,切实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师生人身安全,保证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灾时有备,提高警惕,群防群治”的原则,增强全校师生防灾、减灾的意识,提高师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本领,切实保护广大师生的人生安全,减少由于自然灾害带来的财产损失。

二、领导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学校成立预防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黄靖文

副组长:孙超张朕

成员:各科室负责人

和班班主任老师

三、防灾领导小组职责

1、接受上级防灾指挥部的各项指令,制定校内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领导部署校园冰雹、暴雨、寒冷、地震来临前的应急防御,做好紧急救灾和恢复校园正常教学的工作。

2、认真宣传、贯彻、执行上级实行防灾的指示,传递防灾信息。

3、组织师生学习掌握冰雹、暴雨、地震等灾害预警信号,预防和自救知识。

4、定时和不定时排查校园的教室、地下排水管道、配电房、消防安全设施、树木、墙报栏、窗户等安全方面的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监督及时整改。

5、制定实施抢险救灾方案,组织和训练,并指导校内师生模拟预防演练。

四、防灾应急方案

1、接到上级指令或天气监测预报系统、预警信号,需要停课,则通过学校通讯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有关老师、学生及家长,立即采取措施停课放假。

2、预防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随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在接到狂风、暴雨及冰雹等信息时,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待命。

3、如遇突发灾害,必须首先做好师生安全疏散撤离。

4、在发生灾害时,后勤人员马上切断电源,检查和加固窗外的悬挂物,检查旗杆、墙报栏,防止高空悬挂物摔落伤人。防止衍生事故发生。

5、发生破坏性灾害时,立即做好抗灾自救工作,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开展自救活动,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保护好学校贵重物品。

6、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做好灾后卫生消毒,防止传染性疾病在校园滋生蔓延,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上一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下一篇:消防安全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