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教学范文

2023-09-15

日语教学范文第1篇

(1) 以直接获得快感 (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 为主要目的。

(2) 主体参与互动。主体参与互动是指主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变化与获得快感的刺激方式及刺激程度有直接联系。

游戏是受学生欢迎的活动, 把游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不但能为日语学习创造真实的富于交际性的语言环境, 能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 还能满足学生旺盛的学习欲望,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游戏活动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 唤起学生情感共鸣, 在不断地启发诱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 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学生的个性也在游戏中得到尊重。面对学生, 我们应永远充满信任和期待, 以爱的春风绽放每一朵春蕾, 用信任的目光开启每一个心灵的宝库, 使创新教育在日语课堂上得到真正的体现。

然而教学游戏并非只为娱乐而生, 而是一个严肃的人类自发活动, 怀有生存技能培训和智力培养的目标。我们可以在一节课中学生处于思维低谷的时候发挥游戏的作用, 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学生最喜欢的游戏, 使游戏恰到好处。教学游戏最终的目的是辅助教学, 因此游戏的设计必须是为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服务。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才智, 创新高质量的教学游戏。既然是游戏, 应让学生乐于接受, 乐于参与。

因此, 导语简练生动, 交待游戏名和任务明确, 规则简洁概括, 易于记忆和遵守。比较复杂的游戏要采取教师讲解示范或学生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形式要多变, 以免学生厌烦。教学游戏可以包罗万象, 小到假名、单词、短语, 长至句子、短文、课本剧;从组织形式来说, 可以有个人、两人、小组和集体的形式。但从训练学生的角度来说, 游戏顾及学生的面越宽越好, 不要一、两个人做, 其他人仅当观众, 使一些平常不爱说、不喜欢动的学生得不到机会。游戏经常有如下几种活动形式:比速度、比反应、比强记、比观察、比想象、比思维;有听、说、读、写各种形式, 有分有合, 使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

教师应不断收集游戏, 设计、翻新游戏, 可以借鉴一些电视娱乐节目的游戏形式。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喜欢的小游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完全可以让他们参与到游戏的设计中来。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像我所带的一个班级,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尤其高, 所设计的游戏活动“单词首尾接龙”受到其它班的一致好评。也使得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一举多得, 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 教学游戏的开发, 关键在于教师本人能利用智慧, 充分挖掘各种可用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中玩又中用的教学游戏。语言知识本身是具有魅力的, 希望我们能运用更好的教学游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它的魅力。

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经应用过的日语教学小游戏, 效果不错, 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个在规定时间内猜单词的游戏, 这个游戏可由一人描述一人猜, 也可以一人描述多人猜, 也可将学生编成每组10人的两个组, 在两组中间比赛, 看哪一组猜对的单词多。出题者根据新课所学或所涉及单词出一组单词, 猜的人根据描述的人给出的描述做出判断, 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尽可能多的单词。描述的人如果在描述的时候提到单词中的起决定意义的假名或汉字就算违规, 遇到无法描述的单词可以有三次跳过的机会。

当然游戏的目的性原则确定了游戏应该为完成某个教学任务服务, 不是随随便便找个游戏, 为了游戏而游戏。教师应当将游戏和本次教学的内容联系起来, 将游戏自然过度到正常的课堂教学。通常这样的游戏笔者一般是在单词讲解之后测试学生掌握情况的时候进行的。

这个游戏还可以拓展成“几个特征”的游戏。

出题人按事先准备好的内容依次读出所要猜测的人或物的几个典型特征, 顺序要依次由泛泛到具体。答题人根据给出的特征, 可以在读的过程中举手叫停, 说出自己猜到的答案, 直到猜对为止。这类游戏一般是在导入新课的时候用到。

在『農夫と蛇』这一课中笔者就用到了这个游戏。几个特征设置如下:

これは伝統的な寓言物語です。

動物と人間との関係に関するのです。

冬に発生したのです。

人の本性悪い動物に対する同情心は自分に災いを招くだけです。

这个游戏再继续拓展可以变成10个问题的游戏。

笔者在讲自我介绍这部分内容前设计了一个小游戏:クラスメイトの推测其步骤如下:

要求任意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写一个人的名字。然后老师来猜。老师提出一些描述人的问题, 学生只需要回答はい或者いいえ就可以。就算老师早就知道答案, 也应该将自我介绍的常见问题都涉及到。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学到了他们应掌握的知识, 比老师单纯的一句句地教学生要强许多。常用问题如下:

男あるいは女ですか? (性別)

華家鎮の出身地ですか? (出身地)

お父さんは学校の先生ですか? (家族)

背が高いですか? (身長)

眼鏡をかけていますか? (特徴)

髪が長いですか? (特徴)

目が大きいですか? (特徴)

ハンサムあるいはきれいですか? (見かけ)

スポツがすきですか? (趣味)

当老师猜出来以后, 就进入到了实质性的教学当中。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会感染每一个人。在这样热烈的教学环境中还会有人要睡觉吗?

摘要:游戏是受学生欢迎的活动, 把游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不但能为日语学习创造真实的富于交际性的语言环境, 能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 还能满足学生旺盛的学习欲望,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游戏活动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 唤起学生情感共鸣, 在不断地启发诱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 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学生的个性在游戏中也得到尊重。但教学游戏最终的目的是辅助教学, 因此游戏的设计必须是为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服务, 这就要求我们要发挥才智, 创新高质量的教学游戏。

关键词:日语课堂,教学游戏,兴趣,创新,合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日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日语教学范文第2篇

摘 要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创新改革,越来越多高校开始关注到外语专业课程建设工作上。情景教学法运用作为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项必不可缺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日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促使学生日语学习的全面发展。因此,高职日语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不再一味向学生灌输日语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将情景教学方式与日语教学课堂有效结合在一起,通过创建出良好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将进一步对情景教学法在高职日语教学中的运用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 高职 日语教学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Japanes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U Yuyan

(Employment Guidance Center of 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s Vocational College, Rizhao, Shandong 276800)

0 引言

當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交往变得日益频繁起来,社会对于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实用型专业人才,满足经济市场对于人才的各项需求。在高职日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就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内容,通过高效应用情景教学法,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创建出良好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日语语言情境,充分感受到日语学习运用的快乐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日语课堂教学水平。

1 情景教学法在高职日语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1.1 凸显学生课堂主体位置,培养学生日语学习兴趣

高职日语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中,通过合理运用情景教学法,能够有效创建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出学生日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不同日语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基于情景教学法运用背景下,高职教师要将自身作为诱导者,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位置,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不同教学情境活动中,散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问题思考分析,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日语学习信心。

1.2 创设语言学习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高职日语教师通过引进应用情景教学法,将最新语言背景文化与日语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科学创设出良好的日语语言学习情境,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日语教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去体验感受语言文化魅力,在过程中学习掌握到不同日语交流技巧和方法。高职日语教师利用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参与课堂游戏以及观看视频等内容,[1]在不同具体形象教学情境中学习了解日语语言知识,这样能够将日语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学习掌握日语知识和技能,全面提升日语课堂教学效果。

1.3 优化改革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形成良好日语学习习惯

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学生往往存在着缺乏学习主动性的问题,为了充分调动起日语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高职日语教师要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工作。日语教师通过将情景教学法应用在实践课堂教学中,能够将社会职场日语、生活日常日语等有效贯穿到课堂各种教学情境中,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各项需求。高职日语教师合理运用情景教学法,科学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活动,将课堂学习掌握的日语知识应用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日语学习习惯,能够主动去接触了解最新日语知识,丰富自身学习内容。

2 高职院校日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日语学习环境不佳,学生日语学习主动性不足

在高职院校教育发展中,无论是哪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都会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如果教师在实践教学课堂中未能够创建出良好学习环境,将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降低。在当前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学习中,部分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学习日语产生一定的排斥厌倦心理情绪,普遍认为学习日语需要死记硬背,未能够有效发觉改善自身学习环境的重要性。[2]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教师只关注到学生日语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忽视了学习环境对提升学生综合日语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未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创建出良好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日语文化魅力。

2.2 缺乏日语实践学习机会,学生日语学习水平有待提高

与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第一语言英语相比较,日语在我国高校教育发展中受到各个方面的限制。就比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能够通过电子书、广播新闻、网络视频以及培训机构进行热门语言英语学习,而日语实际学习渠道相对较少,学生难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日语需求信息材料,满足自身的日语学习发展,全面提高日语学习水平。此外,高职院校在日语教学中缺乏与优秀企业的合作与联系,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企业岗位实践实训机会,锻炼学生的日语表达交流能力,提高学生日语学习综合水平。

2.3 对日语学习理解存在偏差,学生日语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众所周知,在我国学校教育中英语是在校学生最早接触学习的一门国际语言,由于会受到英语文化学习观念和经营的影响,当学生进入到高职院校进行日语学习时,会对日语学习理解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1)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学生会将英语学习与日语学习搞混淆,将英语学习方法完全迁移运用到日语学习中,简单认为日语和英语学习存在的差异就是实际内容,学习方法和技巧并没有什么差别;(2)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学生在学习日语过程中,会在较短时间内就充分掌握好日语学习的五个基本原因规则,促使学生很容易就会形成了轻松简单学日语的思维,没有多大的心理包袱,会抱着随意心态去进行后续日语知识学习,这样不利于日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对待日语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这样会导致学生无法养成良好的日语学习习惯,实现自身日语学习水平的显著提升。

3 情景教学法在高职日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措施

3.1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日语学习积极主动性

在高职日语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对日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日语学习综合能力,就必须帮助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日语学习环境。日语教师可以通过将情景教学法合理运用在实践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实际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科学创设出课堂教学情境,满足学生对多种知识的学习需求。例如,高职日语教师可以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商务日语情景模拟,促使学生在日本商务活动中运用掌握专业商务知识,提高学生日语实践应用能力。日语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合理分成各个学习小组,让各个小组进行日与商务活动排练演习,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日语会话角色,并在大家面前进行实践情景会话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指导作用,可以通过演示引导学生全面认知商务会话中出现的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3]提高学生对商务日语内容的理解水平,有效积累掌握到更多的专业日语词汇。

3.2 加强日语课堂学生实践学习,提高学生日语学习综合水平

在高职日语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日语实践机会,充分发挥出学生在日语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实践学习中提高日語应用能力。就比如,在日语情景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指定场景去优化设计出具体的而各项细节,散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4]指导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学习生活,将身边可以利用的道具和教学设施应用在实践日语学习场景活动中,然后以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形式进行日语学习情景创设,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不同场景实践学习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对日语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日语课堂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工作中,通过采取学生互评、自评的方式,让学生反思总结课堂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要采取怎样的改进措施,提升自我日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3.3 提高学生对日语学习认知水平,养成良好日语学习习惯

高职日语教师对于情景教学法的运用理解不能仅仅局限在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景上,而要更多关注到提高学生对日语学习的科学认识水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语学习习惯,促使学生能够掌握更为先进的日语学习方法和技巧。高职日语教师要将情景教学法贯穿于学生日语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转变自身的学习观念,不能将日语学习完全等同于英语学习,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散漫的学习态度。在情景教学法运用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学校信息多媒体技术制作出微课视频,并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让学生进行认真观看。就比如,以社会岗位求职面试为例子,教师可以进行播放一组正确和错误的面试视频来对比,让学生认真观看面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个细节以及视频中面试人员存在的错误,接着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现场情形演示,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学生对正确日语面试礼仪的理解水平,养成良好的日语表达交流习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日语作为一门实用性、综合性的专业语言课程,高职院校日语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日语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日语教师可以通过将情景教学法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上科学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不同日语实践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日语知识的理解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日语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陶晓霞.高职日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吉林教育,2015(02):57.

[2] 朱世波,徐英东,葛晓昱.浅析情景式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育教学),2015(9):65-68.

[3] 杨洋.浅谈情境教学法在高职专业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5(03):146-148.

[4] 刘明洋.情景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6(11):17-19.

日语教学范文第3篇

1 忽视中日文化差异, 片面强调相同点

自古以来就有着日中两国“同根同源同族”之类的说法, 更有徐福率3000童男童女东渡日本的传说, 再加上同为黄皮肤, 黑眼睛, 而日语中的汉字又大都和中文相同, 于是就有了日语和中文差别不大, 不难学的说法。当然, 对于初学者来说, 此种说法可以减轻学习者的压力, 增强学习的信心。但笔者认为, 日语与中文存在着太多的不同, 除了一部分汉字的字形与中文汉字相同外, 它的语法结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等都和中国的语言有很大的差异。日语的假名、谓语后置、动词活用等独特的语法现象都是学习者的难点。在现在的日语教学中, 我们可以看见, 有一部分的学习者在英语学习出现障碍的时候, 受某些观点的影响, 轻易的放弃原本学习了6年、8年的英语改学日语, 认为从此便可轻松过关、高枕无忧了。而真正进入了正规学习阶段后便又对与中文完全不同的日语语法体系感到束手无策, 以至于产生难学、厌学情绪, 再加上原本就不够科学的外语学习方法的影响导致最后放弃了日语学习。试分析一下这整个过程, 不难发现, 学习者从最开始选择日语时就很盲目, 对自己所选择的学习对象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了这样的态度, 最后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的结果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对于日语专业的学习者来说, 为了今后的就业, 大多数学习者是不会中途放弃的。可是, 一贯的汉语思维又使得衙门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更大的痛苦。学校里, 老师简单的翻译式教学, 学习者本身的机械式记忆都在无意识中形成了一套“中文式日语”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体系直接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的困难:日本人说的日语听不懂, 自己说的日语日本人也无法真正的理解。更严重的是, 在一些重大的外事活动中因为翻译人员不了解日本文化和独特的语言使用思维而造成的不愉快使得谈判无法成功。这些都是未能清楚地分析中日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的必然结果。

2 学习者缺乏专业系统的日语敬语教学

一般来说, 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 “日语的敬语”都是他们感到最为吃力和最难掌握的学习内容。而大多的学习者也草率地把原因归结为“中文没有敬语”。中文里到底有没有敬语暂且不论, 单从日语敬语体系的特点就可以分析出其中的缘由。日语的敬语体系不仅从语法现象本身存在掌握的难度, 更难以掌握的是具体的实际运用。而日语的敬语又是日本人最为平常和普通的语言。可以说, 日语的敬语不仅体现了日语语言的特色, 更多的还反映了日本社会和文化的特点。日本本国甚至产生了“企业敬语”这一更为专业的知识领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全球一体化的要求, 我国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这就使社会对专业外语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敬语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这就要求大学4年的学习, 学习者必须具备正确运用鲸鱼的能力。可是, 非常遗憾的是, 在全国开设了日语专业的众多高校中, 在讲解敬语时。多停留于精读课上语法的解释, 对于敬语的具体使用情境等方面却强调得很少。这样的教学模式既不符合日语学习的规律, 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3对日语教学改进的几点建议

如何才能解决以上问题, 使高校日语教学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呢?日语教育界的石田敏子老师在《日语教授法》中作了如下的建议:“首先是要让学习者明确学习目的, 要充分认识到日语学习的困难;其次, 要有效地利用媒介语和学习者的母语来进行教学, 教师要注意不要过分的讲解, 特别是在对待学习者的错误的时候要留意自己的态度;第三, 教学要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 要从全体到个人, 让学生产生满足感;最后教师要把语法的专用名词的使用降到最低, 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法, 边讲边研究。”

除此之外, 笔者认为针对于敬语教学, 还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 应对学习者的整个语言掌握能力上寻求突破口, 把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作为中心, 改变以往的“语法式”教育, 成为“语言交际”教育。

(2) 针对“语言交际”教育这一特点, 要求除了日语精读课外, 其他的课程, 像会话、听力、阅读、翻译等都应该围绕主题进行教学, 使学生在不断地反复和练习中, 加深对日语语言的理解和认识。

(3) 围绕“敬语”这一主题, 还应该在日本文化、商务日语、日本企业文化课中单独开设相应的专题进行日本敬语社会背景的讲解, 使学生在敬语的使用意识上能尽可能快的进入“日本的敬语社会”, 从而为以后毕业直接进入企业打好良好的基础。

4结语

语言是人类的精神活动的产物, 通过语

1带着问题读文章

“看问题-读文章-解问题”其优点在于:阅读有的放矢, 针对性强。在考试中, 同学们承受着时间和心理的压力, 如按部就班地解题, 则无目的性与针对性, 既浪费时间, 事倍功半。

2正确的阅读习惯

不良的阅读习惯会影响阅读的效果且浪费时间。不良的阅读习惯表现为:低声朗读, 指读, 回读, 边读边摆头。同学们应采取的正确的方法是“视读”, 即用视线随字默读。其速度较快, 注意力也比较集中。

3 重视首尾段和首尾句

可以从文章的首段和首句中捕捉到文章的大意和体裁等信息, 而文章的尾段和末句往往是文章段落的灵魂。首段简要地提出文章的主旨或点明人物、时间、地点、文化背景等, 尾段常常是主题的概括或归纳。如对首尾段和首尾句加以整理, 会很快悟出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

4 要善于抓关键词句

阅读时认准和善于抓住关键词句, 比如数字、时间、地点、中心人物等, 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关联词, 如;because, but等。对文中的关键词句, 要先理解其基本意思, 后要理解它们在文中的具体意思, 并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敲其深层次的意思。

5 注意对生词的理解

碰到生词, 不要急和怕。第一, 掌握构词法, 根据构词法来分析、理解, 如前缀un-具有否定的意义, 后缀可以转换词性;第二, 可以根据上下文的线索来分析、理解、推测;第三, 对人名、地名可以不求甚解, 它们不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6 依次解题, 看完答案

一般文章后的问题的设计是与文章故事情节的发展相对应的, 因而要依次解答, 不要随心所欲地选题并解答。对的确难以解答的题目可以随后处理。有时在做到后面的题目时, 前面较难的题目会突然迎刃而解。

7 重阅全文, 核对答案

整篇阅读理解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 而且文后的问题及答案也具有这两方面的特点。所以应从全局上、整体上去理解、思考、把握文章的主旨, 切勿把每个题目从整体中孤立出来思考。

解题指导:

阅读下列短文, 并做后面的题目。从A、B、C、D四个选项中, 选出能回答所提问题或完成所给句子的最佳答案。

signs are very different.They mean very different things.When you see them, you know what to do.This sign+means that you will add some numerals.This sign—m ea n s t h a t y o u w i ll t ak e on e nu m e ra l away from another.You will subtract (减去) .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 see x

e a s y s i g n s t o r e m em b e r.L oo k a t th e s e two signs….The ancient Egyptians used these signs.A picture of a leg walking to the left told them to add some numerals.A picture of a leg w alking to the right

(印刷的) sign&to add numerals.After a

如何做好中考阅读理解题

廖玉芸

(昆山市周市华城美地小学江苏昆山2 1 5 3 1 3)

摘要: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中考必考的重要题型之一。在于考查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要求学生能较快地通过阅读理解短文大意, 获取其中的主要信息, 能做出正确判断。

关键词:看问题-读文章-解问题正确的阅读习惯首尾段首尾句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 (2010) 07 (a) -0187-01

to take one numeral away from another is

t o g e t h e r

「答案与解析」

1.选D.根据第1段中的T h i s s i g n+

故答案选D.

2.s u b t r a c t.根据第1段中的Y o u w i l l subtract (减去) 可知答案。

3.signs.根据是第2段的后一句Look at

4.选C.根据是第2段中首句Our sig ns

5.选A.据第三段的Af te r a w hi le t he sign began to look like this….可知答案。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世界时与生活在此语言社会中的人们的观念体系有着剪不断的复杂关系。笔者希望, 不光是日语教学, 所有的外语教学都应该以中国文化为基础, 透过它捕捉世界, 探求人类心灵世界构造并联系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 构建新的以中国文化为根基的世界认知文化, 并在研究语言的同时, 通过语言实现21世纪人类新的心灵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日语教育中存在忽视中日文化差异, 没有专门的敬语课程等问题, 通过联系教学实践, 结合学习者的学习目的, 探讨高校日语教学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日语,教学,语言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 刘金才.敬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日语教学范文第4篇

摘 要: 作者通过二外日语教学实践案例分析,发现现代教育技术在二外日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外语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丰富了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和兴趣,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二外日语教学 作用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教育技术无论是在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优化了教学过程,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率,成为除教师、学生、教材传统教育过程基本要素之外的第四要素。同样,在二外日语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使二外日语教学的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大,教学手段更加丰富、灵活多样;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提供了较为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它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等等。

二、现代教育技术及其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与技术,即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学技术作为改革现代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的有力工具,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代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等学校教师,在信息时代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信息化教学环境、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应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的作用

现在大多数高校都设有英语专业,根据培养计划,英语等外语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还要选修一门外语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大多数英语专业的学生会选择日语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笔者供职的学校亦是如此。本稿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二外日语教学中发挥何种作用,以及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二外日语教学中。

(一)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关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对所学知识就乐于接受。诸多实践证明,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于一体的现代教学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声情并茂、栩栩如生的场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能够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二)为学生提供形象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

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来说,语言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语言学习环境的好坏决定了语言习得是否地道、自然。当然,学习外语最理想的语言环境就是目标语言的母语环境,但是,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我们不可能都有机会去国外学习外语。迅猛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为创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提供了可能。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对文字、文本、声音和图像等进行综合处理和整合,使学生可以听到纯正的外语发音,感受接近真实的异域风情,不仅使学生学习掌握了外语知识,而且知道了应该如何利用所学外语知识进行人际交流,从而实现学以致用。

(三)丰富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正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向转变。具体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以老师为中心,教师单方面地向学生讲解和灌输词汇、语法和句型,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结果导致学生只会应试做题而不敢开口说外语。与之相对,新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国际交流中心日语教育基金会提出的《日语教育标准》则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着重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机会,多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开展分组讨论、团队合作完成相关任务、小组辩论等各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在讨论、发表观点的过程中,不仅应用和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锻炼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其自身综合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技术的进步,外语教学的手段、方法和场所等变得越来越丰富和灵活。教师在掌握好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更要紧跟时代,积极探索利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图片、影像等数字资源,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精讲多练”,多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等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控学生的课外学习状况,提高他们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二外日语教学中的应用——试验案例及分析

(一)试验概述

笔者在教授英语专业学生二外日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把两个班级作为被试对象,进行对比研究。

试验教材:《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人民教育出版社。

试验班级:菏泽学院外国语系2013级英语教育四班(35人)和五班(35人)。

试验课程:五十音图平假名的讲授。

试验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日语语音教学中的作用。

试验步骤:

①制作两套不同的教案。教案一是传统的教案,以黑板、粉笔为教具,主要进行教材讲解;教案二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包括五十音图平假名的发音、联想记忆图片、笔顺记忆图片等。

②使用教案一和教案二分别对四班和五班进行授课。

(二)教学效果比较

课堂气氛方面,在使用传统教案一对四班学生进行日语五十音图平假名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带领学生进行发音练习,然后让学生边看课本边跟着老师书写假名。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刚开始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但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部分学生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小声抱怨假名书写复杂等问题。可见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维持学生兴趣。

利用教案二对五班进行相同内容的授课,一开始通过图片给学生展示了平假名和汉字的关系,使其感觉非常新鲜和有趣;接着边听发音边通过假名联想记忆图解向学生介绍了每个假名的特点及其书写笔顺。在这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地跟着录音练习发音,跟着假名笔顺多媒体课件书写假名,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始终非常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三)教学效果监测

进行完日语五十音图平假名的授课后,笔者对两个班的学习效果进行了一个小测试。测试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按行背诵五十音图,第二部分为限时十分钟默写五十音图平假名。然后根据发音是否标准,背诵是否流畅,书写是否规范作为评判标准,对学生进行优秀、良好、合格的评判。为了确保客观、公正,特邀请我校日语外教对学生进行测试评判。测试结果如下:在第一部分背诵五十音图的测试中,四班和五班的优秀人数分别是20人和25人,良好人数都是7人,及格人数分别是8人和3人;在第二部分默写五十音图平假名的测试中,四班和五班的优秀人数分别是21人和25人,良好人数分别是8人和6人,及格人数分别是6人和4人。

(四)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五班学生在背诵五十音图和默写平假名这两个小测试上都比四班做得要好。另外,日语外教对这两个被试班级进行了总体评价,即与四班学生相比较,五班学生的五十音图发音相对自然、纯正,平假名书写也更为规范。因此,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外语的效率,加深了对语音字母的记忆,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重点,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在我们看到多媒体课件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学生对老师课件的过分依赖,而出现的一些诸如懒于做课堂笔记、教学目标模糊等问题,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做到把现代教育技术和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孟祥增.现代教育技术导论[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2]李素芬.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有效使用[J].电子技术,2013(09).

[3]成恩才.谈二外日语的假名教学[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05).

日语教学范文第5篇

一、高级日语问题教学模式应用的必要性及思路阐述

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并不仅仅是依靠教师来完成的, 还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的配合, 从而完成对教学内容的体会与理解, 是对学生行为和经验有着重要作用的活动类型[1]。所以, 我们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通常, 在进行高级日语课程学习时, 代表了学生已基本具备一定的日语沟通、写作能力,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加快, 尤其是在网络技术逐渐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 相应的高级英语课程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 想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日语的学习兴趣, 推动高级日语课程教学质量的充分提升, 就需要加大对具有高级日语特色的教学方法的探索, 将问题教学模式应用到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当中。一般而言,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借助板书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而问题教学模式则是以实际问题作为着手点来进行教学。在选择问题教学模式时,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的问题对学生来讲存在一定的难度, 或问题教学模式存在形式化现象, 那么即使教学设备再完善、问题教学方法运用在多, 其教学效果也会差强人意。这是因为上述已经提到, 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配合才能顺利开展, 其教学效果才会有所保障。因此还可以衍生出学生学习能力和既有水平的问题。以部分高校为例, 由于其所处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较差, 所以教师水平和学生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因此以此类学校的学生为对象采取问题教学模式时, 就需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既有知识水平有充分的了解, 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 确保问题教学模式中问题设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能够契合当下学生的实际水平, 这是保持后续教学长期实施的前提条件。笔者主要围绕教学模式对大三100名学生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 在确保接受调查的学生清晰了解各类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后, 让学生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出自己倾向的一种或两种选择, 并挑选出自己最不喜欢的一种教学模式。最后得出, 当下100%的大三学生都希望能够围绕某个主题或问题来展开学习探究活动;约有88%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中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约有56%的学生认为, 可以将大三阶段作为问题教学模式的关键开展时期, 从而使学生的日语口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与培养, 进而带动其综合能力的提升;而选择开展传统教学方法的人数仅仅占12%。将其缘由进行总结, 主要涵盖了以下几方面因素:首先, 板书式教学过于呆滞与死板, 课堂氛围枯燥乏味, 教师进行教学内容补充时只能借助固有的读写方式实现对学生的传授, 不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保障, 而且高级日语课程的教学效率也无法得到提升;其次, 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是课堂气氛活跃的重要条件, 是后续学生在课堂有着较高参与度的重要保障;再次, 客观来讲, 学生真正运用日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并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教学模式的时候, 要始终秉持着循序渐进的原则, 如果学生在课堂初始阶段表现并不活跃, 教师要注重对其的引导, 切不可用放弃的态度来对待学生;最后, 问题教学模式有着较强的适用性, 所以通常来讲, 其在高级日语课程学习过程中是可以运用的, 只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并契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同时, 教师在课堂中的教授与指导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高级日语问题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谓语和动词的位置是日语区别于汉语的最明显特征。从日语方面来讲, 其句子构成通常都是谓语置于句子末, 而在汉语表达习惯中, 谓语一般是置于句子前的, 这也是语言学常说的SOV型语言和SVO型语言[2]。所以想要大学生在对母语产生习惯性的背景下, 更好地适应日语, 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例如在用日语表达我吃饭时, 很容易就会被翻译成“私はご飯を食べる”。同时, 如果将其进行拓展, 翻译学中的汉语和日语语序不同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因此在学习高级日语课程时, 教师要注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 应用问题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实现准确的表达, 规避传统根究意思死板翻译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营造良好的问题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首先, 要强调问题情境的营造。通常, 只有让学生置身于实际情境或模拟情境中, 才能对脑海中的思维实施充分的组织, 并将其意愿和思想充分表达出来。因此, 我们要注重问题教学情境的营造, 将一些与日语有关的知识融入到实际问题情境中, 给学生以真实的感觉, 这也是锻炼学生运用日本式思维的重要方式;其次, 情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所在, 学生在进行学习或参与问题解答时, 必须要有相应的情感为依托, 如果教师不注重情感的融入, 那么教学活动就失去了灵魂, 从而会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 教师想要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就需要具备最佳的心理状态, 在向学生展示出真实的问题情境后, 要及时针对所设问题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从而营造出愉悦、轻松且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学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给予充分的鼓励, 帮助其信心的养成。同时, 还要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客观的评价与赞赏, 使学生从教师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举止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和鼓励[3]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

(二) 根据日语教学设置问题, 培养学生主观识解的日语表达方式

主观识解是指说话者是围绕话题中心展开叙述或讨论的, 即使其所阐述的内容与其本身并无太大关系, 说者也会像叙说自身实际经历一样来展开话题。日语运用的就是此种表达方式。而我国的表达与日本恰恰相反, 属于客观识解的语言表达。这里所说的客观识解简而言之就是说者以阐述事实内容的局外人身份, 对话题进行的论述。即使说者就是话题的当事人, 仍然对其进行客观叙述。所以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时, 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围绕日语表达方式设置相应的问题, 如可以择取日语文章, 视频等, 并根据所呈现的内容设置问题, 如让学生运用日语表达的方式将文章表达的内容复述出来等, 这也是提升其日语水平的重要基础。

(三) 借助问题设置, 将日本文化、文学等融入到高级日语课程教学中

日本文化和文学的导入对学生日语学习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 我们可以借助问题, 将日本文化和文学融入到高级日语的课程当中, 这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有效的拓展, 提高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而且还能逐渐培养起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能够简化后续日语学习难度。例如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 如“日本的拿来文化和我国的本土文化有什么差异呢?你们知道日本地区的文化禁忌吗?”等, 学生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就可以对日本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这对其高级日语课程的学习也会产生重要帮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虽然我国大部分高校的高级日语课程已具备基本形态, 问题教学模式具有的优势也逐渐得到凸显, 但是在后续教学过程中, 我们还要始终具备动态的、发展的眼光, 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对高级日语课程问题教学模式予以调整与创新, 并积极了解学生对教学模式的反映和效果。这不仅有助于高级日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而且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摘要:本文主要以当下高校高级日语问题教学模式的相关阐述为基础, 结合当下我国对高级日语的研究情况, 分别从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等两方面探索了高校高级日语问题教学模式, 以期能够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级日语,问题教学模式,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琪.翻转课堂与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5, 3 (3) :58-63.

[2] 王春苗.合作学习模式在高级日语课堂中的应用[J].鄂州大学学报, 2015, 22 (8) :76-77+87.

[3] 李星.建构互动式基础日语教学新模式实践[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 28 (1) :144-146.

[4] 王玉芬.新国标下“高级日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西部素质教育, 2019, 5 (1) :164-165.

上一篇:口琴教学下一篇:启发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