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工作措施范文

2023-04-08

健康扶贫工作措施范文第1篇

管理评审和内审计划完成率100%

质量安全处: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年度安全目标责任完成率100% 责任事故处理率100%

无因工重伤超标(重伤率0.3‰)

年创市级文明工地1项

项目部:

单位工程竣工一次交验合格率100%;

单位工程竣工一次交验优良率60%,五年内达到80%; 单位工程检验率100%;

年度高空坠落伤亡事故率为0

年度触电事故发生率为0

年度机械伤害发生率1%以内

年度重大火灾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

年度坍塌事故发生率为0

职工职业病治疗率100%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率98%

重大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识别控制率100%

材料设备处

原材料供应商评定率为100%

采购材料符合率99%

原材料、单位工程检验率100%

计量设备符合计量标准要求,校验率达100%

使用合格率99%;异常现象处理率为100%

对劳务供方运输服务供方评价率100%

原材料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率100%

办公室

培训考核率100%

违章违纪人员教育纠正率100%

对各职能部门目标评价考核率100%

公司车辆交通事故发生率为0

财务部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经费做到收支平衡

对项目部环境安全费用的支出情况定期检查

工程管理处

单位工程竣工一次交验合格率100%;

单位工程竣工一次交验优良率60%,五年内达到80%; 单位工程检验率100%;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率98%

重大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识别控制率100%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包括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

经营开发部

充分理解客户的要求,合同评审率达100%;

竣工一次交验合格率100%、交期98%;

交付工程回访率90%;

健康扶贫工作措施范文第2篇

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国家、交通部、运输管理及地方政府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规定,为营造出租车运营的良好环境,确保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得到保证、健康得到保障。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病发生率。

二、关注出租车司机的高发率

病重一:前列腺炎:久坐不动,压迫会阴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前列腺腺体长时间受压,反复刺激产生炎症,同时大部门司机都有憋尿的习惯更容易导致慢性前列腺炎。有人调查统计:出租车司机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高达80%以上。

病种二:泌尿系结石:因受驾驶工作影响而不能保证及时、足够的饮水和排尿,常使身体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尿液浓缩,易患泌尿系结石。

病种三:颈、腰椎病:久坐不动,长时间一个姿势会引起颈椎僵硬,影响椎动脉对头部的供血量,人体的正常生理弯曲被破坏,会出现弓背容易导致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慢性腰肌劳损。

病种四:胃病、胃溃疡:由于吃饭不按时,生活部规律,

该吃饭时不吃饭,胃病是出租车司机的常见病。再加上久坐不活动,肠胃蠕动慢,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减少,消化系统也会出现胃炎、胃溃疡的症状。并且久坐容易引起便秘,易发痔疮、直肠癌。

三、安全保障措施

(一)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措施

1、每年至少1—2次定期检查身体(尤其40岁以上年龄的);

2、平素多积累医学科普常识,增强疾病预防意识,注意避免憋尿,停车时尽量离开座位,多活动,尽量避免疲劳驾驶(尤其尽量避免长途开夜车);

3、平常养成多方式多样的身体锻炼方法,如收肛、慢跑、游泳;

4、多注意日常的饮食习惯,每日三餐定时定量,少吃辛辣食物;

5、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防护设备、药品、器械等设施工具。

(二)出租汽车公司采取的措施

1、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从办公场地、停车场地、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等方面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企业建立家访制度,定期走访司机家庭,对存在生活困难的司机家庭给予经济救助。

3、在全行业开展司机评优活动,定期分批组织评选的优秀司机免费体检。

4、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使每个人都了解出租车司机工作环境与身体健康;积极宣传防寒保暖的卫生要求,掌握适应性锻炼的方法。

健康扶贫工作措施范文第3篇

㈠文字表述

1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2 施工进度安排

3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4 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5 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其措施 6 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7 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及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 8 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9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10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0.1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

采用宣传栏、黑板报、传单、广播等手段,对施工人员进行广泛的预防医学宣传教育,普及疾病的防治常识,增强自我保健及防护能力。

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把预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对施工人员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素质培训,消除对疾病恐惧症,克服麻痹大意和无所谓的思想,最大限度减低不利因素对施工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

10.2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0.2.1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保障袋体系

施工阶段组建二级劳动保障体系,安排专人负责制定和落实劳动保护计划,并对管区劳动保护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在施工队建立劳动保护领导小组,其职责是负责本单位劳动卫生,劳动保护,健康教育,生活区卫生,膳食营养等工作。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组织机构见《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组织机构图》。

职责划分如下:

项目经理是生产的组织者,又是职工利益的维护者,必须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生产与保护的矛盾。

分管项目副经理与专职职能部门负责人是劳动保护措施的落实检查的直接责任人。

因严重违背劳动保障制度规定而出现重伤以上事故要追究项目经理和主要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项目经理部劳动卫生保障领导组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组织机构图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副组长:领导组

专职劳动卫生检查

涉及施工作业活动区域内所有工班兼职劳动卫生保障兼职员 各施工队长 队 工

10.2.2 制定职业健康安全保障制度

进行卫生保障知识培训。卫生医务人员除掌握地方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及劳动卫生、劳动保护、膳食营养等基本知识外,重点掌握疾病的防治和抢救技术以及医疗、预防、保健设备的使用。

为保障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拟组建工地医务室,开设内外科门诊、处置室、药剂、检验、放射和手术室等,负责本标段职工的就医。医务室设在项目经理部,租用房屋。医务室的职责是负责本单位职工的医疗、预防保健和早期抢救工作,保证职工伤病在一小时内得到有效救治,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防疫工作在保证“消、杀、灭”药品应用的同时,结合所在地域的水

质状况以及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实情定期进行水源的取样化验和疫苗的投服接种,这些制剂和药品要保证及时足量供给。

10.2.3 配备劳动卫生用品

对于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护品、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普通劳保防护用品,根据特定工种的要求配备齐全,选购时查明“生产许可证”和“安全鉴定证”。

健康扶贫工作措施范文第4篇

中职生的年龄大多在十五岁至二十岁之间, 这个时期是心理变化最为关键的时期, 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中职生多为初中学习阶段的“学习上的差生、品行上的差生”构成, 作为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 中职生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凸显, 加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辅导, 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已成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当前中职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一)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缺乏自信心。

由于社会上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与歧视,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上大学才是成才的唯一出路。中考失利后, 部分学生“迫不得已”选择了职业教育, 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影响刺激下, 在心理上否定自身, 甚至在学生群体中自惭形秽, 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 加之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 面对陌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学习难免感到困难重重, 缺乏自信, 久而久之, 便产生自卑心理。

(二) 学习障碍——厌学。

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 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 其中, 中职生的厌学情况相对严重。他们大多表现为在校学习不主动, 学习情绪消极, 理论课上打瞌睡, 技能实作课不动手, 浑浑噩噩混日子只等毕业分工作。

(三) 情绪控制能力较差, 易冲动鲁莽。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情绪富于变化, 对事物充满好奇心, 易感情用事, 缺乏冷静, 不能明辨是非;情绪波动大, 两极化现象明显, 情绪控制能力差, 易冲动鲁莽。

我的心理辅导对象小A属于情绪控制能力较差的典型。小A在课堂讲小话影响课堂纪律, 被老师再三点名后, 小A一怒之下与老师大吵大闹。从此以后, 只要老师在课堂上维持教学秩序, 小A就认为老师是在针对自己, 情绪暴躁, 渐而与授课老师发生语言冲突, 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心理辅导后, 小A终于能较好地控制自身情绪, 能够正常地学习生活。

(四) 人际交往障碍。

中职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留守学生 (即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学生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抚养, 缺乏父母的关怀与管教) 。由于长辈的溺爱, 部分学生依赖性强, 生活自理能力差, 以自我中心, 难以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在实际交往中, 存在着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念去要求他人的情况, 对他人的优点难以认同, 对他人的缺点又难以容忍, 往往容易引发人际冲突。

由于初中阶段学习或品行较差, 经常被老师忽视、排斥、指责, 一些中职生对老师存在“条件反射式”的疏离感或压抑感, 不愿意亲近老师, 担心老师会向家长告状, 怀疑老师会与自己有意过不去。一旦老师在处理或对待与自己相关的事情不够恰当时, 便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或偏见, 形成对立情绪, 出现逆反行为。

二、中职生主要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 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加强教师心理素质培训。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 其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的质量, 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 认识环境, 缓解就业或升学压力,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是学校生存与持续发展的源泉。所以, 学校应发挥教育主导作用, 积极推进教师心理素质培训工作。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因此, 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及技能的培训尤为迫切。

对教师进行心理教育理论培训可分三步走;一是先培训一批骨干教师, 起学科示范带头作用;二是由骨干教师轮训各班主任, 增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三是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心理知识讲座, 促使他们转变教育观念, 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二) 教师应及时引导疏通, 让爱的阳光撒满心田。

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仅靠一两次的辅导不可能立竿见影。作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要充分尊重、信任、关心学生, 走进学生心中, 发现心理问题及时引导排解, 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 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心理问题的理解存在较大偏差。很多学生将心理问题定位为精神疾病, 将心理困扰 (程度最轻, 最为普遍的心理问题) 与精神疾病等同起来, 谈“虎”色变。在这种情况下, 我以班级讲座的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三) 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 预防为主。

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绝不仅限于心理健康教育课, 应多渠道地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例如, 班主任可在各种团队活动或班会中, 让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心理案例进行讨论、分析, 以正面的引导、自身的感受和理解来认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系统工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日臻完善。学校与家庭对中职生的教育与影响极为深远。所以,学校在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既能发挥各自特长又能相互补充的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摘要:中职生年龄大多在十五岁至二十岁之间, 这个时期是心理变化最为关键的时期, 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突显, 加强中职生心理辅导工作, 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已成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本文针对中职生当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健康扶贫工作措施范文第5篇

根据2009年末的调查结果统计, 居住在我们辖区的居民有33903人, 已经建立个人基本信息档案的居民24410人, 在这些建档居民当中, 患有高血压的居民2172例, 年龄在35~75岁之间, 其中,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269例,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498例。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对辖区居民积极开展高血压防治的健康教育, 以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1 措施

(1) 从2010年1月起, 我们社区医务人员亲自入户, 详细调查居民的个人信息, 为35岁以上的居民测量血压, 免费发放容积为2g的盐勺和有刻度的油壶, 针对居民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宣教。

(2) 今年上半年, 我们曾6次到居民区义诊, 同时发放《常见疾病防治手册》、《社区卫生服务知识100问》小册子600多册, 发放公民健康素养66条宣传单4000余份, 利用板报和专栏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 定期进行高血压病专题讲座和健康促进活动, 参加活动的居民有16590人, 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

(1) 对非高血压组人群进行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社区干预, 宣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平衡心态、戒烟限酒“四大基石”对保证健康的重要性, 介绍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增加居民的健康知识。

(2) 对高血压高危组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干预, 每个季度举办一次预防高血压相关知识讲座, 督促居民加强体育锻炼, 教给他们合理饮食、限盐控油及戒烟限酒的方法, 让居民充分了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3)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干预, 每个季度举办一次健康促进活动, 帮助居民掌握盐勺和控油壶的使用方法, 将每人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g以下, 摄油量控制在25g以下, 促进患者的主动参与和自我管理能力。社区医生每个季度入户随访1次, 指导高血压患者合理进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3) 今年6月份, 我们对辖区35岁以上居民进行了体检, 共有3261人参加, 体检内容包括:体格检查、血糖和血脂化验, 做心电图和B超等, 根据体检结果统计, 新筛查出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居民81例, 新确诊高血压患者56例,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增长率为零。

2 效果

今年7月份, 我们对35~75岁社区居民共1659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社区居民保健知识知晓人数、控盐控油人数、戒烟限酒人数、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明显提高, 详细情况见表1。

3 分析

通过对辖区居民反复实施健康教育, 提高了居民保健知识知晓率, 大部分居民改变了过去不良的生活行为, 自觉采用合理的膳食模式和运动习惯, 特别是社区医生走进患者家中, 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使医患沟通更为便捷。对社区居民实施高血压防治的健康教育, 是帮助居民建立健康行为的有力措施, 也是提高居民自我保健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医务人员要加大对社区居民的宣传力度, 采取形式多样的宣教方式, 拓宽社区居民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了解渠道, 使他们主动参与社区各项有意义的活动, 不断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从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

摘要:高血压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它是独立的疾病, 也是诱发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 对居民开展高血压防治的健康教育, 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措施与效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知识扶贫工作汇报下一篇:扶贫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