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医学论文范文

2023-03-15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特别关注

国家图书馆全面启动“两会”服务

随着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家图书馆2008年全国“两会”服务工作正式全面启动。

为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参政、议政、提案、议案提供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是国家图书馆于1998年率先在全国图书馆界推出的新的服务模式。2001年开始,国家图书馆与全国人大信息中心密切合作,进驻人民大会堂和代表团驻地为“两会”代表直接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得到了“两会”代表的热烈响应。为“两会”代表提供文献信息咨询服务,不但使与会代表在提案、议案过程中能够及时得到国家图书馆强有力的文献信息服务支持和保障,同时也增强了立法机关在立法、审议过程中的科学性和民主性。6377

热点聚焦

“国际期刊论坛”国图举行

日前,由国家图书馆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国际期刊论坛”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论坛上,牛津大学的期刊专家就“COUTNER标准和用量因子项目”进行了报告,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部王志庚主任就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作了报告,同时国家图书馆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还联合向国内推出牛津学术期刊的过刊数据库。本次论坛促进了国际学术期刊出版机构与我国图书馆界及专家学者的直接交流和沟通。同时,也彰显了图书馆对出版商的影响力,促进了国家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图书馆公共安全和应急机制”培训班将举办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落实文化部下发的《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指示,提高对图书馆公共安全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健全和落实图书馆公共安全及其应急预案,加大对图书馆公共安全领域的投入,实现图书馆公共安全的组织化、系统化和网络化,中国图书馆学会将在2008年6月9日~13日举办“图书馆公共安全和应急机制”研讨培训班。

本次研讨培训内容包括:图书馆公共安全及法律法规、图书馆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图书馆火灾的预防、图书馆安全设备的运行与管理、国家图书馆的安保工作和应急预案的制订、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的安全设计与设备配置、专业参观。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西宁站开通

日前,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西宁服务站正式开通。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西宁服务站是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在全国建立的第10个服务站。这个服务站可提供英文期刊、日文期刊、俄文期刊、中外文学位论文、国外科技报告、中外文会议论文和国内外专利等文献资源,目前收集外文期刊1.4万多种,绝大部分可以提供外文原文,是目前国内提供外文原文资料最丰富的文献平台。西宁服务站的文献数据可以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数据同步更新。

“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规范”培训班将举办

文献采访工作是图书馆的重要基础工作,为加强图书馆馆藏资源及特色资源建设,使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更好地为馆藏资源及特色资源建设服务,提高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水平和采访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更好地规范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同时,针对近年来一些图书馆在文献采访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和新需求,中国图书馆学会特拨专项资金,设立“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规范研究”科研项目,编写了《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规范》,并将于2008年5月12日~16日举办“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规范”研讨培训班。

本次研讨班的研讨培训内容包括:文献采访计划编制规范、馆藏文献结构规范、文献采访方式规范、文献采访工作流程规范、文献采访经费管理规范、文献采访招标工作规范、电子文献采访规范、采访部门工作职责规范、文献采访人员行为规范、专业参观。6378

服务创新

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开放

日前,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亮相,并免费向影视爱好者和广大社区居民开放。目前图书馆拥有影视类图书、视听资料、电影海报、剧照、剧本以及其他相关的影视文献5万余件,馆内的中外影视文献索引数据库通过英特网服务于广大影视研究者和爱好者。新建的影视文献阅览室设计为开放式,读者能随心所欲进行阅读。

温州:市馆首家数字资源县级分馆开通

近日,浙江温州市图书馆首家数字资源县级分馆在永嘉开通,年底之前所有县级馆将纳入这一平台。永嘉分馆共享阅读平台的开通,实现了不同馆际读者在线查阅、预借、续借等功能,极大扩充了永嘉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量。目前,市图与龙湾、洞头、平阳、泰顺、文成各县图书馆的联网和书目数据合并工作已完成,并解决了通借通还和数字资源利用的相关问题,预计年底前将实现全市所有县(市、区)图书馆与市图的网络互联。

上海:黄浦区馆对外服务向农民工子弟延伸

日前,上海黄浦区图书馆在育辛希望工程子弟小学举办赠书仪式,向该校学生赠送了故事书、科普书、法制书和名家名著共计1000册。此次赠书活动是区图书馆创新延伸服务,凸显公共图书馆“公共性”、“公益性”的新举措,也拉开了今年图书馆馆外延伸服务工作的序幕。今后,该馆将利用馆内人才资源,不定期面向农民工子弟开展馆外导读活动,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长大后做有用的人,为社会建设、上海建设作贡献。

无锡市急救中心建全文数据库

日前,江苏无锡市急救中心投资10万元建立了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着眼于促进无锡院前急救发展,落脚点是急救人才队伍建设。CHKD是中国医院知识数据库,是我国第一套具有主题词、分类号的智能检索医学专业中文全文系统,收录了自1994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行的生物医学类专业期刊和相关专业期刊1500多种,是国内目前最权威的医院知识汇集。

石狮市图书馆VPN玉湖服务站成立

日前,福建石狮市图书馆第一个VPN(即虚拟专用网络,其功能是利用公众网络实现资源的共享)服务试点站——玉湖服务站正式成立。石狮市图书馆第一个VPN服务站的成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在福建县级市的图书馆服务中尚属首例。通过VPN项目的推行,实现图书的通存通借,将图书借阅服务向社区、农村、学校等延伸,极大地降低了读书成本,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图书馆的服务,从而更快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需求。 6379

各地传真

“江西县级图书馆调研座谈会”在南昌召开

本报讯 为进一步调查了解江西全省县(区)级公共图书馆的现状,充分用好用足省财政用于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资金,促进全省公共图书馆又好又快地发展,2月26日,由江西省文化厅社文处主办的“江西县级图书馆调研座谈会”在南昌惠苑宾馆召开。省文化厅社文处肖向东处长、计财处谌洪敏处长、省图书馆党委书记谭兆民等有关方面领导出席了会议。省图书馆副馆长蔡荣生、卢涛和来自全省16个县(区)级图书馆的馆长以及部分设区市文化局等有关方面的代表共28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省文化厅社文处万一君副处长主持,肖向东处长对江西全省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他强调今后县(区)级公共图书馆要在搞好阵地服务的同时,不断开拓进取,要因地制宜地积极拓展服务领域,要走出馆门,尤其是要把深受欢迎的服务送到百姓身边去,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谌洪敏处长就省财政今年用于公共文化事业的经费的投入情况,特别是对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的资金投入情况进行了介绍。与会的各县(区)图书馆的馆长们分别介绍了本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同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路以及近期急需添置的设备、设施的构想。与会者认为,针对全省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状,目前应着力加强县(区)级公共图书馆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力度,推出少儿惠民服务工程,打造全省少年儿童服务品牌,形成相对统一、协调发展的态势,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用县(区)公共图书馆的优质少儿服务品牌填补江西没有单独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空白,使全省少年儿童能够在公共图书馆中寻找到一片真正属于他们课外读书学习、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乐园。

成员

浙江:110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保护名录》

近日,从浙江图书馆传来消息,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日前公布的首批《国家珍贵古籍保护名录》中,浙江省共有110部古籍入选。

浙江省入选《名录》的110部古籍,来自浙江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绍兴图书馆、嘉兴图书馆、西泠印社等14家图书馆的馆藏。其中包括杭州文澜阁的《四库全书》,《明北藏》、《明文海》姚鼐手稿,宁波天一阁的元刻本《针灸四书》、被视为“弥补唐宋律令空白”的明乌丝木兰钞本《天圣令》等。

四川:省馆3月底前免费开放

日前,从四川省图书馆传来消息,为营造良好的社会读书氛围,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川省图书馆在3月底前将免费对外开放。届时,广大市民只需缴纳一定押金后即可办理借书业务。四川省图书馆始建于1912年,是国际图联的成员馆和世界银行资料存放馆,拥有460万册藏书,其中包括隋唐时代的手写经卷、宋元明清著名文人重要诗词集等70余万册历史文献。

甘肃:图书馆服务收费有望降低

日前,从2008年甘肃省文化局长会议上传来消息,省内图书馆服务收费有望降低,省文化厅厅长马少青在会上表示,甘肃省正在积极组织实施有关减免图书馆服务收费的政策,各级图书馆要积极借鉴。

《国家图书馆关于加强和改进公益性服务的实施方案》,结合各馆的实际,研究扩大公益性服务的内容和项目,制订具体方案,尽快组织实施,并考虑取消图书馆借书卡等的办理费用。

上海首家“职工书屋”在长宁挂牌

日前,上海首家“职工书屋”在长宁工人俱乐部挂牌。揭牌仪式上,职工代表宣读了《长宁区职工读书倡议书》,市、区总工会及新华传媒等单位的领导还向企业工会和职工代表赠书。据了解,位于长宁工人俱乐部的“职工书屋”挂牌后,全区20余万职工都可以在这个职工书屋里借阅图书。据了解,“职工书屋”挂牌后,长宁将以上海“振兴读书”活动为载体,推动“职工书屋”的建设;以“迎世博、学双语”为契机,发挥“职工书屋”的积极作用,让读书真正成为全区职工自发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广大群众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需要,使长宁职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文化生活习惯。

盘锦推出免费借阅图书延伸服务

为提高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给读者提供更便利的文化服务,日前,辽宁盘锦市图书馆推出了免费办理借阅证等一系列公益服务新举措,以满足广大市民的阅读需求,新举措包括:盘锦市图书馆取消了建馆以来实行的读者借书证工本费,读者借阅图书只需缴纳一定数额的押金,便可在该馆外借窗口挑选所需图书;各报刊阅览室也全部取消了办证制度,读者阅览报刊不需要任何证件和费用。为满足作家写作、大学生考研、中小学生学习的需要,该馆还开辟了两个自习室,提供安静、舒适的创作及学习环境。 6380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目的:探讨车祸伤病人急救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80例车祸伤病人(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50例(对照组),2012年2月到2013年1月收治30例(观察组)),我院在2012年2月开始实施新型的车祸伤急救护理措施,而2012年2月以前实施的为常规急救措施。结果:急救后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死亡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病情稳定后进行调查,治疗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车祸伤病人在院前急救中进行快速病情评估与急救流程护理,有利于提高预后与急救满意度。

【关键词】车祸伤;急救护理;评估;流程

虽然车祸的发生是人们无法预知的,当车祸发生时,如何正确处理事故,对伤者进行急救是最重要的事情【1】。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车祸伤病人急救护理方法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车祸伤病人,其中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50例(对照组),2012年2月到2013年1月收治30例(观察组),两组都有急诊患者,两组观察对象的流行病学资料对比类似(P>0.05)。具体见表1。

1.2 急救护理

我院在2012年2月开始实施新型的车祸伤急救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 病情评估

急救人员达到现场后,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及时进行全身检查,对伤情做出估计,了解车祸情况和经过,根据评估确立院前急救的先后顺序。

1.2.2 急救流程

脱离危险环境: 抢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使车祸伤病人迅速安全的脱离危险环境,排除可以继续造成伤害的原因。搬运车祸伤病人时动作要轻稳,以免造成继发性损伤。解除呼吸道梗阻:呼吸道梗阻或窒息是车祸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要积极保持呼吸道通畅。抗休克:现场抗休克的主要措施为迅速的临时止血,输液扩容和应用抗休克裤。一旦伤者出现心脏骤停,都应立即将患者平放在木板床或平地上,紧急实施心前区捶击、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及心内注射0.1%肾上腺素等措施,以使心脏恢复跳动。开通静脉通快速输液:迅速建立与开通2-3条静脉通道,给予2000-3000ml的平衡盐静脉输注,以快速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降低病死率。

1.2.3 综合干预

很多车祸伤病人情绪均较激动,往往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所以综合干预要贯穿在整个救治过程当中。护士应特别注意使用安慰性语言。注重非语言交流,在与患者交谈时注意力要集中,态度亲切诚恳,并不时加以点头和手势,使患者踏实与保持信心。

而2012年2月以前实施的为常规急救措施,给以普通的包扎与对症基础急救护理后进行转运。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急救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死亡情况。(2)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存活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并发症、死亡与满意度情况对比进行χ2与轶和检验,P< 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与死亡对比

经过观察,急救后治疗组的并发症(脑损伤、胸腹多脏器损伤、呼吸衰竭)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死亡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2。

2.2 满意度情况

急救后待病情稳定后进行调查,治疗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车祸又称交通肇事,可引起各类骨折、软组织挫裂伤、脑外伤、各种内脏器官损伤、呼吸衰竭等,多为复合伤。

车祸伤为突然发病,多需要进行院前急救与护理,本文采用新型的车祸伤急救护理措施是一种跨学科、综合的护理模式【2】。在具体应用中,首先要检查的是意识及呼吸、脉搏的有无,不要随意扭曲伤者身体。对于出血患者尽速进行止血,可利用直接压迫法来防止大出血。应尽快检查头部有无外伤,是否处于危险状态,保证呼吸道畅通。受伤后如有脑脊液流出时,不要用纱布、脱脂棉等塞在鼻腔或外耳道内,因为这样容易引起感染。在实施救治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伤者的安全,此外要及时报警并报告交通管理部门【3】。同时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也培养了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团体协作的凝聚力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实现全院上下联动,各科室及相关人员团结协作。本文急救后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死亡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病情稳定后进行调查,治疗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总之,对于车祸伤病人在院前急救中进行快速病情评估与急救流程护理,有利于提高预后与急救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淑芳,简华刚,杜淑兰.批量车祸车祸伤病人急救护理体会[J].重庆医学,2000年06期.

[2] 张文虎,费国忠.上海市灾害突發事故现场组织指挥和车祸伤病人分流原则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2年03期.

[3] 陈春梅,滕建国.128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转运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08期.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本组患者132例, 其中男性94例, 女性38例, 年龄5~75岁。其中多发性骨折74例, 四肢骨折10例, 颅脑性损伤9例, 脊柱骨折39例。患者创伤的严重程度按照ISS标准划分, 其中16~20分为103例, 21~30分为17例, 31~40分为8例, 1~50分为4例。

2 对于创伤性骨科患者的急救方式及顺序

2.1 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观察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 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观察, 查看伤员的伤口出血、瞳孔、脉搏、血压、呼吸、面色、神志情况以及伤员有无大出血、休克、呼吸道梗阻等致命体征, 并检查伤员的神经系统。其次就是要充分暴露可能发生创伤的部位, 但是要注意对其进行保暖。对于创伤性骨科患者的体征观察要做到快速准确, 如果伤员过多, 无法同时进行救治, 则应根据创伤等级的不同按照轻重缓急依次进行处理。

2.2 建立有效的经脉通道

对创伤性骨科患者进行急救的第二步就是要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这对于快速增加患者的血容量, 维持有效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医护人员应迅速利用套管针建立1~3条经脉通道, 并及时向患者滴注1000~2000m L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氏液, 从而为后续的抢救工作奠定基础。如果血管穿刺困难, 就不要反复进行穿刺, 而是应当立即进行静脉切开, 确保在lh内向患者体内输入500m L液体, 以免延误抢救时机。待患者血压回升后, 再根据实际情况对输液速度进行适当调整。在建立经脉通道的过程中, 应注意避开肢体的受伤部位。

2.3 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就是要清除患者气管内的异物、血凝块、分泌物及呕吐物, 如果患者出现舌后坠现象, 则需暂时将舌体拉出固定, 以保证患者呼吸的畅通。其次, 就是要对有需要的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并随时准备进行气管插管。如果仍然无效, 则应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往医院进行电击复苏。

2.4 对创伤部位进行处理

医护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出血类型, 对于活动性出血要在第一时间处理;对于血管破裂出血, 如果创面较浅, 可直接用止血钳进行结扎止血;如果创面较大, 则需要先用无菌纱布覆盖或填塞, 再用加压包扎法止血;如果患者的创伤属于皮肤撕脱伤、大动脉损伤或开放性骨折, 就需要先用大拇指压住创口近心端的主要血管, 再用厚敷料加压包扎。如果只是单纯的外表皮出血, 只需要在贴敷明胶海绵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即可。

2.5 保暖

由于创伤性骨科患者, 尤其是休克患者的末梢循环不良, 血容量不足, 因此容易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 所以在对创口处理完毕后, 一定要注意保暖。创伤性骨科患者病房的室温应常年保持在18~25℃, 不可随意升温或降温, 以免造成患者皮肤血管的不正常收缩和扩张, 进而影响血流量。另外, 由于休克病人的末梢神经感觉较差, 因此在保暖时要注意添加外套, 以免造成患者皮肤烫伤。

2.6 正确搬运病人

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需要搬运的情况。在对病人进行搬运时, 应根据病人受伤部位的不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式, 以便在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对于脊柱、骨盆等部位受到损伤的患者, 应本着轻、稳、准的原则安排3名医护人员分别托住患者的双下肢、腰臀部及肩背部, 以维持脊柱受伤后的位置。同时, 在现场指挥人员的统一调度下, 平稳的将患者以仰卧的姿势放在铲式担架上并予以固定, 另外还要在患者的腰部垫以软垫或枕头, 以便降低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对患者受伤部位所造成的影响。

对于颈椎部位受到损伤的患者, 应先用颈托对颈椎进行外固定, 再安排1名医护人员托住患者的下颌部和枕部, 另外2人分别托起下肢及腰部, 协同将患者搬上担架。严禁采用一人抬双下肢, 另一人抬腋窝的方式。

总之, 对于创伤性骨科患者的搬运应注意平托平放, 四肢骨折病人应由专人扶住固定, 切忌粗暴搬运。

3 结语

从2008年8月到2010年8月, 我院共对132例创伤性骨科患者采取了急救措施, 除2例严重颅脑性损伤病人由于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外, 其余均康复出院, 充分说明了我院所采取急救措施及流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摘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 急诊科中创伤性患者的比例越来越大。创伤性患者的病情主要表现为死亡率高、并发症多、处理困难、变化迅速, 如果能快速有效的采取针对性急救措施进行处理, 就能在最大程度上的减轻患者的痛苦, 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为医院的下一步治疗打好基础。我院从2008年8月到2010年8月, 共对132例创伤性骨科患者采取了有效的急救措施, 取得了非常好的医疗效果, 本文主要介绍了急救中采取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创伤性骨科急救,骨科患者急救,创伤性患者急救

参考文献

[1] 赵小义.临床骨外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2.

[2] 吴立东.临床关节外科治疗学[M].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8, 9.

[3] 魏宪纯.创伤急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

[4] 刘保池.创伤鉴别与急救[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9, 10.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急诊创伤抢救护理中应用快捷护理路径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急診收治的186例创伤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快捷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抢救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创伤患者抢救护理中应用快捷护理路径可缩短其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进而增加其满意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急诊创伤;快捷护理路径;抢救时间;满意度

[文献标识码]A

创伤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其病情发展较快且严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创伤的发生率明显上升,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70万人因创伤而导致死亡,目前其已经成为导致中青年死亡的重要原因,所以对其进行抢救很重要,这对其生命安全有关键性作用[1]。但临床中对创伤抢救护理流程还未进行统一,缺乏规范性就会延误患者的治疗,反而会危及其生命[2]。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护理方法,其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进而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将其应用于急诊创伤抢救护理中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还能加强其满意度。本次研究主要对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86例创伤患者抢救护理中应用快捷护理路径的影响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86例创伤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男女各52例、41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57.8±5.4)岁,其中车祸伤73例、坠落伤13例、击打伤7例;观察组男女各53例、40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57.5±5.2)岁,其中车祸伤75例、坠落伤10例、击打伤8例;经过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显示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已知晓研究内容,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后经检查确诊为创伤的患者;年龄35~77岁;患者家属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肝肾功能严重衰竭的患者;拒绝配合治疗的患者。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急救车快速将患者送至急诊室进行登记、挂号,由两名医护人员对其实施抢救并进行相应的记录,通知医生并在其指导下给予患者吸氧、开放静脉通道并进行多参数监护等措施,保证患者呼吸道顺畅,开检查单,家属完成缴费后医护人员全程陪伴其进行相应的检查,检查结束后护送其回到急诊科,由医生根据其检查结果及症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必要时医护人员要通知专科医生会诊并办理住院手续将其送入病房[3]。观察组采用快捷护理路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成立创伤快捷护理小组,主要人员包括N1、N2、N3、N4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由N4担任组长,根据临床经验制定出创伤患者抢救时快捷的护理方案,分析总结抢救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初步制定,创伤专家对制定好的方案进行评价,对于不合理的部分根据其意见对护理方案进行适当调整,经过实践后将其制成书面方案应用于临床创伤患者的抢救护理中。2急诊科接诊后立刻联系救护车让其快速赶往现场,到达现场后在1min内开放绿色通道并对其进行急诊创伤抢救,检查患者创伤部位、严重程度并询问其原因后进行分类,1min内对其创伤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同时对其瞳孔反射、意识进行检查,在1min内根据患者的昏迷指数判断其是否有生命危险,4min内对患者的患肢进行快速固定,同时为避免其呼吸不畅,应立即清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开通静脉通道,避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监测其生命体征及各项指标以保证生命体征的稳定,将患者送至急诊室后立即进行实施抢救,10min后协助其完成各项影像学检查,标本送检,抢救成功后继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等到其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送回病房,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办理住院手续并缴纳相应费用。3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护士长要及时与医生其相应病室进行沟通,根据医生的要求尽快安排成员对患者实施抢救。

1.3评价指标两组抢救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对比。记录两组患者平均分诊评估时间、平均急救时间并进行对比。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表评估患者的满意度,总分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对比两组抢救就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应用SPSS23.0,计量资料(抢救时间)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患者满意度、抢救成功率)以“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抢救时间对比观察组平均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2.2两组患者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讨论

创伤患者的病情严重也比较复杂,并且还会有多处合并伤,患者在实施抢救时大多都处于昏迷或休克的状态,其无法对自身情况进行描述也不能配合医生查体,其病情发展迅速若不能及时对其采取有效的治疗,患者会因失血过多、器官衰竭等出现死亡,临床中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抢救都能保证其生命安全,所以给予其高效、快捷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4]。有研究资料显示创伤患者有三个死亡高峰期,分别是在创伤后几秒或几分钟、创伤后几小时内及创伤1d后,尽管急诊也会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但其主要是以遵医嘱、辅助医生为主,会在不必要的环节浪费过多的时间进而影响抢救工作的顺利实施,进而增加患者的死亡率,经研究证实,快捷护理路径应用于急诊创伤抢救护理中能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急诊创伤患者抢救过程中其特点为急、忙、杂,急是患者病情突然且比较严重,需要立即对其进行处理,忙是患者病情发展较快,病情复杂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死亡,抢救时要准确对其病情進行评估并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杂是患者多部位损伤病情复杂,要多科室相互配合才能对患者实施抢救。快捷护理路径是针对急诊创伤患者的一种护理方法,其不仅能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还能使抢救流程更加流畅,同时也能使抢救流程更加规范化,有效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5-6]。通过成立快捷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分析讨论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易出现的问题,经过创伤专家的论证及意见对护理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这能使其流程更加顺利,也有利于护理措施的实施,进而为其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7-8]。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完成各自的任务,评估其创伤情况然后对患者实施抢救,在极大程度上促使护理流程更加规划,也缩短了患者的抢救时间,降低其差错的发生。另外为保证患者能及时得到救治,医护人员在操作时其有时间限制,这能加快护理流程,促使患者能尽早得到抢救及护理,有效保证其生命安全。同时护士长会进行全程管理,保证医护人员能互相协作,进而缩短抢救时间[9]。抢救成功后其家属办理住院手续、缴费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患者抢救护理造成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平均分诊评估时间、抢救使劲短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快捷护理路径可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保证其能尽快得到救治。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由此看来与常规护理对比,快捷护理路径在急诊创伤抢救护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急诊创伤患者抢救护理中应用快捷护理路径可缩短其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进而增加其满意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许士海,王进,史菲,等.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创伤患者急救时效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8,25(13):29-32.

[2]张海青.急救护理路径对严重创伤患者绿色通道停留及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3):949-950.

[3]王建玲.严重创伤患者应用急救护理路径对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7(22):101-103,153.

[4]曲涛.快捷护理路径在神经系统危重患者急诊抢救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1):144-145.

[5]吴弥,王海燕,庄小露,等.快捷护理路径对急诊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25(3):67-69.

[6]桂文芳,干文芳.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有效的急诊护理措施和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6):98-100.

[7]赵兵刚,赵威,张松涛,等.不同急诊液体复苏方法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创伤性凝血病的防治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6):25-27.

[8] Barmaan Benjamin, Winkle Julie. Current topics in emergency trauma care: part 2: resuscitation in trauma, 2020, 22(8): 22-37.

[9] Baron Bonny J, Scott Jinel, Abbey Mensah Gerladine N. Current

topics in emergency trauma care: part 1: limiting radiation exposure in trauma imaging. 2020, 22(l 8): 21.

(收稿日期:2021-3-11 接受日期:2021-4-26)

急救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在儿科急救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现代重建流程管理理念,对我院急诊科现有的急诊流程进行建模优化,比较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存活率,以及实施优化护理前后两组患儿的自主循环恢复与自主呼吸恢复情况。结果:优化急救护理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且满意度也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救护理可有效提高儿童抢救效果,提高儿科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肺复苏; 儿科急诊; 护理流程

心脏骤停主要由外伤和突发心血管疾病引起。如果不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治疗,患儿会出现缺血缺氧,严重时会损害生命和健康[1]。临床上常见的救治措施包括心肺复苏、输液,以及实用性极强的抢救方法,可显着减轻患儿病情。因此,优质的护理可以加强医护人员的合作,显着提高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缓解患儿的病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本报告中,对于急救心肺复苏患儿采取优化急救护理方式,取得了显着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0例心肺复苏术(CPR)患儿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实施优化急救护理后获救的患儿35例为优化组。 将2020年3月至2020年6月抢救的35例患儿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处于心脏骤停状态,无其他严重疾病,符合本研究标准。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2个月至5岁。平均年龄为 (2.6±2.4)。 优化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3个月至 6 岁(3.15 ± 2.85)。两组总体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 2 方法

1 . 2. 1 对照组30名患儿接受常规护理

在患儿被确诊为心脏呼吸骤停后,护士和医生立即对孩子进行了心肺复苏治疗,包括静脉通路放置、全导联心电图、胸外按压、气管插管、气道开放等。孩子症状好转后,立即转入医疗单位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1 . 2. 2 优化组30名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化急救护理

在判断孩子是否处于心脏骤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做好心肺复苏的准备,一旦确诊,立即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采取3人分工法进行操作。护士A紧靠病床,负责管理气道,确保气道通畅,吸入氧气和排除痰液,并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观察疾病变化;有一定经验的护士B站在孩子身侧,负责管理孩子的循环系统,开静脉管,取血,配血,输液,协助医生进行胸压、除颤、心电监护等,配合医生;经验与资历较低的护士C负责给患儿止血包扎,做好手术记录工作,以及患儿导尿工作。儿科心肺复苏治疗完成后,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如加强心率和血压监测,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发生。

1 . 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心肺复苏结果(心肺复苏成功率、存活率、自主循环和自主呼吸恢复)和护理满意度(心肺复苏患儿家属随访,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

1 . 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测量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x2字检验。P <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心肺复苏效果对比

优化组心肺复苏率、存活率、自主循环恢复、自主呼吸恢复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因此,优化组心肺复苏效果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对比

优化组35例患儿中,32例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1.43%; 对照组35例儿童中,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的有28例,护理满意度为77.14%。 两组比较显示,优化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09,P=0.005)。

3 讨论

优化急救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人员素质。它还可以改善患儿的病情,促进患儿的良好预后。危重病人抢救小组成员应了解应急救援流程,实行固定管理,明确职责分工。同时,执行一系列抢救任务,有效缩短抢救时间,缩短整个抢救过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实现合理效益,在护理人员的组合上注意新老人员的搭配,能突出各自的重点;建立规范、有效的服务流程,减少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和重复性,避免浪费时间和人员,确保患儿在短时间内得到适当的治疗和护理[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心肺复苏效果中优化组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儿童的护理满意度。优化组护理满意率为91.43%,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7.14%。优化组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09,P=0.005)。主要原因是依靠合理的人员组合、可靠的抢救护理程序、急诊护士在心肺复苏技术方面的能力以及他们在救援现场与急诊医生的经验。

急救护理程序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急救质量,也提高了护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在急救中,急救人员可以快速判断,果断治疗,正确评估,定期急救,快速有效地抢救重病患儿,让患儿获得了更大的希望。总体而言,优化整合急救技术,提高急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有效控制病情,改善心脏功能,保障患儿生命安全,适合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给予急救技术优化整合,明确急救人员职责分工和协调,使临床急救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快速响应救援机制,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有效控制病情,改善心功能,确保患儿生命安全,适合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燕,薛莹莹, 刘梦思,等.优化急救护理在儿科急救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首都食品與医药,2019, 026(002):119-119.

[2]徐金燕.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J]. 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19,016(010):222-223.

[3]任印红.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及预后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000(006):192,196.

[4]柳燕.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及预后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3(29):2.

[5]孙端.心肺复苏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抢救结果及预后观察[J].名医, 2020,No.81(02):235-235.

[6]张世艳.研究急诊心肺复苏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及预后[J].家庭医药,2018(6).

上一篇:医学本科论文下一篇:实用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