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医生论文范文

2023-05-20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1篇

2、衡量院外急救服务质量的金标准是( ) C、急救反应时间

3、派遣救护车到现场,患者送院的原则是( ) A、就近、就急、就能力

4、急诊急救的目的以下哪一项除外( ) D、彻底治愈

1、急救分中心根据其地理位置、交通状况、人口密度等条件,按照急救半径( )公里的标准组建了本区域内的急救网络D、20~30公里

2、在打通“120”急救电话,呼叫救护车后,以下不属于基层医人员应该做的是( ) E、与病人一起静候救护车

3、急性支气管哮喘的早期处理方法不包括( ) C、多巴胺

4、窒息的早期处理方法是( ) B、解除呼吸道梗阻

1、居民健康档案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C、既往史和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3、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D、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4、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D、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5、以下不属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人群的是(B、青年人)

1、心脏骤停的最佳抢救药物是(B、肾上腺素)

2、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A、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3、哪项不是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E、血管加压素)

4、脑卒中的现场判断方法,即辛辛那提卒中量表的判断方法包括( ) A、面部活动 B、肢体活动 C、言语 D、时间 E、以上均包括

5、肺血栓栓塞症的常见症状不包括哪项(B、头晕)

1、以下哪一种不属于自然灾害(B、矿难)

2、以下哪一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H7N9甲型流感)

3、以下那一项不是灾害事故发生时上报的内容(E、财物的损失)

4、及时上报灾害事故的目的,以下有一项不准确(D、及时统计死亡人数)

5、发生火灾时采取的急救措施中,以下有一项不准确(D、直接从楼上跳下去)

1、灾难事件的主要特征不正确的是(D、客观规律性)

2、MCIs现场处理不包括(D、及时上报)

3、现场医疗救援管理的原则错误的是( )C、根据检伤分类将伤者分为四类:红、蓝、绿、

4、颈椎受伤患者检伤的颜色为(A、红色)

5、救护车人员安排原则正确的是(D、一辆救护车可上3名绿色伤员 )

1、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是C、胸骨中、下1/3交界处

2、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下列描述错误的是E、吹气频率30次/分钟左右

3、有效的胸外按压,成人速率应为C、100次/分

4、有效的胸外按压,其按压深度应为D、4~5cm

5、根据05年指南,对所有基层救护员复苏推荐的按压-通气比率为A、30∶2

1、休克治疗的基本原则是( ) A、持气道畅通B、维持足够供气及换气C、制止出血 D、维持足够血液循环E、以上都是

2、代偿期的表现不包括(C、意识紊乱)

3、由代偿期到失代偿期的表现不包括(D、尿量减少)

4、失代偿期的表现不包括(A、周围脉搏减弱)

5、休克早期表现不包括(B、尿量减少)

1、休克的类型不包括(C、低血压性休克)

2、神经源性休克的表现包括( )A、低血压B、心率正常或者减慢C、皮肤暖,干,粉红D、呼吸麻痹或不足E、以上都是

3、机械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包括( ) A、颈静脉怒张B、发绀C、苍白D、心动过速E、以上都是

4、可控制的出血的说法错误的是(D、用细静脉输液管 )

5、不能彻底控制的出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流量吸氧B、监护心跳,血含氧量,二氧化碳呼出量C、液体复苏D、大管道通路E、以上均正确

1、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应除外(B、面部血运丰富,止血困难)

2、面部损伤的急救原则错误的是(B、保证饮食饮水)

3、面部损伤控制出血最常用的首先采用止血方法是(B、指压动脉止血)

4、颈部损伤分类不包括( ) C、锁骨骨折

5、颈部损伤的急诊原则不包括( ) D、紧急气管插管

1、最常发生肋骨骨折的是B、4~7肋

2、发生闭合性气胸,当肺萎缩为多少时需要胸腔引流C、肺萎缩>50%

3、下列关于开放性气胸的治疗正确的是A、封闭伤口 B、胸腔引流 c、预防张力性气胸 D、清创E、以上都是

4、小量血胸时胸腔积血量为C、500毫升以下

5、下列关于非进行性血胸的治疗方法错误的是D、及时剖胸探查

1、腹部的实质性器官不包括 8%

3、下列属于开放性损伤的是A、穿透伤B、非穿透伤C、贯通伤D盲管伤E、以上都是

4、下列不属于腹部损伤非手术治疗措施的是C、应用窄谱抗生素

5、下列关于胰腺损伤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E、腹腔穿刺液或灌洗液淀粉酶降低

1、多发伤的易发部位包括( ) A、头部B、颈部C、胸部D、腹部 E、以上均是

A、胃

2、腹部损伤“战时”的发病率为B、2%~

2、多发伤的特征包括( ) A、应激反应严重B、低氧血症严重 C、休克发生率高D、易发生误漏诊E、以上均是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脏器损伤死亡率20%

4、多发伤急救现场处理错误的是( ) D、尽快将伤者移到安全地带

5、多发伤早期检查包括( ) A、血压B、脉搏 C、呼吸D、神志E、以上均是

1、一个成年人头面颈部及左上肢被开水烫伤,起大小水疱,血浆样渗出,其烧伤面积计算为A、浅II°18%

2、大面积烧伤休克早期首要的急救措施是E、争分夺秒、液体复苏

3、诊断烧伤脓毒血症的最重要依据是E、血培养阳性

4、深II°烧伤,如无感染,愈合时间为C、3~4周

5、烧伤后血容量减少最快的时间是D、伤后2~3小时

6、深II°烧伤典型的临床表现是D、创面基底红白相间

7、深II°烧伤伤及C、部分真皮网状层

8、大面积烧伤休克早期一般指伤后B、伤后48小时以内

9、大面积烧伤病人休克期在输液过程中,每小时尿量要求多少ml? C、30~50ml

10、小儿头面颈部的面积为D、9+(12-年龄)

1、正常人体温度最高的位置( ) B、直肠

2、人禽流感的病原体( ) D、甲型RNA病毒

3、流脑是( )传染病A、呼吸道

4、乙脑的储存宿主是( ) B、蚊子

5、高热的处理错误的是( ) B、激素

1、对急性头痛描述错误的是( ) B、偏头痛多位于双侧,呈炸裂样

2、高血压脑病的特征,哪项是错误的( ) E、大多数伴有急性水肿表现

3、男,39岁,4小时前突然剧烈头痛,伴呕吐多次。体检:颈部轻度抵抗,克氏征(+),布氏征(+),体温37.2°C,血压140/80mmHg。其他神经系统检查阴性。诊断首先考虑( ) D、蛛网膜下腔出血

4、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急性发作期有哪项不能作为诊断要点( ) E、眼底可见明显青光眼眼杯

5、正常人眼压是( ) B、10~21mmHg

1、下列哪项不是心衰时肺循环淤血的表现( ) D、颈静脉怒张

2、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 A、突然发生的重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B、咳嗽频繁,咳粉红色泡沫痰,肺部布满湿罗音 C、心率加快,可闻及奔马律 D、皮肤苍白或发绀,严重者出现血压降低或休克 E、以上都是

3、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难以鉴别时宜用(C、氨茶碱)

4、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首选药物是(D、糖皮质激素)

5、下列哪一个是左心衰竭的早期改变(B、劳力性呼吸困难 )

1、评估心律失常患者情况时,如果其心率快于160次/min、慢于45次/min( ) E、多数情况下属于较重的心律失常,还要结合临床情况,如患者年龄、原发病及全身情况

2、心律失常起搏点的位置越靠下,提示心律失常越严重,因此较重的心律失常是( ) D、室性心律

3、评估心律失常危险性时,下述哪项内容是错误的( ) C、患者的心电图显示为振幅较高、时间较短的QRS波群,提示病情严重

4、下述情况提示患者危险( ) A、突发胸痛或(和)胸闷患者伴随的急性心律失常 B、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突然出现的室性早搏和阵发性心动过速 C、不断加快的快速心律失常和预激综合征合并的快速房颤; D、高龄患者的突发性严重心律失常(心室率>180次/min) E、以上情况都提示危险

5、关于心房颤动,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预激综合征合并的房颤患者危险性较小

1、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治疗可以酌情选择下述方法( ) A、美托洛尔静注 B、普罗帕酮静注 C、胺碘酮静注 D、电复律 E、以上都可以选择

2、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是心率较快(一般在150~260次/min);心室律基本匀齐(R-R间距差异小于0.01s);P波常因与其前的T波融合而不易辨认,QRS波呈室上图形,时间常小于0.12s。此种情况属于( ) B、室上性心动过速

3、关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C、电复律疗法的危险性较大,故应在较轻的心律失常患者使用

4、关于室性心动过速哪项是正确的( ) D、连续3个室性早搏就是室性心动过速

5、下面关于期前收缩(早搏)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 A、期前收缩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发生率几乎可达70%~80%

1、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 ) B、心律失常

2、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血栓来源主要是( ) E、下肢深静脉

3、男性,66岁,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10小时,3个月前曾发生股骨颈骨折。发现高血压病10年。体检:T36.5°C,BP90/60mmHg,颈静脉充盈,P2亢进,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和心包摩擦音。心电图:电轴右偏,S1QⅢTⅢ。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增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正常。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 ) A、肺动脉栓塞

4、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首先考虑( ) B、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5、男性,4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突然出现剧烈胸痛,呈撕裂状,累及胸骨后及上腹部,伴大汗,持续1小时不缓解。查体:血压200/110mmHg,心率90/min,心(-),两肺(-),心电图:左室高电压伴V4-5ST段压低0.1mV,最可能的诊断是E、主动脉夹层

1、体检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属于( ) B、积水、积液

2、胃、十二指肠穿孔五大体征不包括( ) E、发热

3、腹痛发生的三种基本机制是( ) C、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和牵涉痛

4、急性腹痛时体液刺激,下列哪一项外渗时最强( ) A、胰液

5、判断腹内空腔脏器损伤最有价值的发现是( ) D、有气腹

1、小量咯血的定义是( ) A、每日小于100ML

2、最常见的咯血原因是( ) A、肺结核

3、咯血不常见于( ) D、胸膜炎

4、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C、一次咯血量>500ml为大咯血

5、支气管扩张病人反复大咯血的主要原因是( ) E、感染引起支气管内肉芽

1、评估脉搏有4个要点,以下选项中有一项除外( ) A、早搏

2、以下有一项血压数值不是高血压的血压数值(mmHg)( ) B、130/85

3、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猝死时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 A、心室颤动

4、高质量心肺复苏的要求(以下除一项外)均是( ) B、深吸一口气进行人工呼吸

5、村卫生室人员处理危重急症的原则,以下有一项不准确( ) D、让家属找车送医院

1、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不包括( ) D、丘脑性

2、脊髓反射有( ) D、巴宾斯基征

3、那种脑血管病头痛最剧烈( ) A、蛛网膜下腔出血

4、弛缓性麻痹(AFP)的特点不包括( ) C、有病理反射

5、2000年在中国基本消灭的疾病是( ) B、脊髓灰质炎

1、下列关于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分级正确的是C、Ⅱ级指的是重大事件,用橙色表示

2、下列不属于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特点的是E、急救人员多时死亡率较少

3、国际医疗救援优先顺序错误的是D、蓝色—第四优先:轻微擦伤

4、交通事故遇伤者被压于车轮或货物下时,错误的方法是C、拉拽伤者的肢体

5、救助全身烧伤伤员的错误措施是A、用沙土覆盖

1、2011年,国家增加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补助标准,由原来的__元/人年提高到__D、

15、25

2、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C、二

3、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__小时内报D、36

4、下列选项属于法定甲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霍乱

5、下列选项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中信息报告的主要内容的是A、事件名称、事件类别 B、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 C、主要症状与体征 D、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 E、以上选项均属于

1、2岁小儿正常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分别为( ) A、20~30次/分95~140次/分

2、下列是5个3岁小儿的收缩压,哪项是正常的( ) E、86mmHg

3、小儿上气道梗阻的主要表现是( ) D、吸气性呼吸困难

4、患儿1岁,到急救室时对疼痛刺激有反应,面色青紫,明显鼻翼扇动和三凹征,两肺呼吸音减弱,脉搏160次/分,有力,四肢温暖。您认为此患儿主要问题是( ) B、很可能的呼吸衰竭

5、患儿7岁,被汽车撞伤后双下肢骨折被送至急救室。患儿烦躁,呼吸45次/分,两肺呼吸音正常,脉搏186次/分,股动脉搏动弱,桡动脉搏动不能触及,四肢凉至肘膝关节,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4s。您认为该患儿主要问题是( ) A、失代偿性失血性休克

1、在判断猝然倒地儿童是否有呼吸时,正确的方法是( ) B、在轻拍检查患儿是否有反应同时,观察胸廓、腹部等部位看是否有呼吸动作

2、关于触摸脉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没有呼吸,摸不清是否有脉搏,立刻开始心肺复苏

3、开始心肺复苏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E、先胸外按压,再打开气道,然后人工呼吸

4、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 ) D、30:2

5、除颤的指征是( ) C、室颤和无脉性室速

1、最易引起肺脓肿的肺炎是以下哪一项(D、金葡菌肺炎

2、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肺部损害主要为( ) B、坏死性肺炎并胸腔积液

3、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包括以下哪一项( ) E、支原体肺炎

4、支原体肺炎治疗首选使用以下哪种抗生素( ) C、大环内酯类

5、支原体肺炎的血常规检查有代表意义的是( ) A、C-反应蛋白升高

1、哮喘的本质是( ) C、气道炎症

2、下列药物可以用作哮喘急性发作的是( ) A、茶碱 B、糖皮质激素 C、β2受体激动剂 D、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E、以上都是

3、急性喉炎的临床特征是( ) D、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

4、下列情况不会很快出现呼吸困难的是( ) B、支气管异物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对危重病患者的救治水平反映出医疗工作者的医学技术水平和医学系统管理水平。因此,危重病急救医学的人才培养非常重要。为了适应医学发展的要求,危重病急救医学应运而生,并成了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本文阐述了我国危重病急救医学的教学现状,并探究了危重病急救医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危重病;急救医学;教学

作为一门在我国仅有30余年发展史的新型边缘学科,危重病急救医学是由具备专业培训技能的医护人员,在配备有医学监护仪器和急救器材的加强监护病房内,针对多发伤、重症感染病、休克、急性脏器功能衰竭以及内环境紊乱等危急重症患者进行监护和救治的新兴专业。危重病急救、急诊一体化模式是危重病急救医学的重要特性,其与危重病急救医学人才的培养息息相关。唯有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满足时代进步要求的教学实践,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危重病急救医学人才。

一、我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教学现状

我国危重病急救医学的教育现状比较落后,尚未被纳入高等医学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各大医学院几乎尚未设立急诊医学系,更不用说开设危重病医学专业课程了。在我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专业的教学大多安排在毕业后的继续教育阶段。这虽然是一种良好的补充方式,但由于高等医学教育资源的缺乏,必然影响危重病急救医学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

面对我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教学无法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培养危重病急救医学专业人才已是迫在眉睫。对此,我国应当重视并建立危重病高等医学教育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助力危重病医学实际教学,形成统一标准,为危重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二、危重病急救医学教学的策略

1.根据危重病医学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危重病急救医学的临床基地是加强重症监护病房(ICU),其主要针对器官与器官、器官与组织之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借助对重症检测来分析、评价器官功能变化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发现病理源,进行功能性治疗。正是由于以上危重病医学的特点,大部分学生以及一些进修生在临床思维中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混乱、被动、盲动等问题,我们需要在实践教学中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2.将课程理论形象化。危重病理论课程中涵盖大量危重病症的知识,知识点众多且理论枯燥。所以,在授课中,我们可以收集临床实践中的真实图片和影像资料,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缓解学生紧张和慌乱的情绪,避免在临床实践中由于紧张而出现临床思维混乱等问题。

3.加强实践教学,实施床边教学。在医学教学中,床边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既能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带教意识,平时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具体的危重病临床问题,以考验并巩固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比如,面对“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并发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的教学案例时,带教教师应当侧重患者胆道感染起病进而发展为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并最终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的病情演变过程,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患者最终会发展为脏器功能不全?其中,哪些脏器系统出现了功能不全?发病的原因、发病的机制又是什么?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逻辑倒推式的思考。学生在结合病理生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推论。這样,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诊断思路,强化对危重病多脏器功能病理的理解能力。最后,教师对病情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形成更为清晰的诊断思路。

4.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的培养。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带教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让学生在正确理解各项检测和检查方法特异性、敏感性、适应症及禁忌症的基础上,明白假阳性和假阴性的临床局限性。比如,针对“正压机械通气患者”的中心静脉压监测结果的诊断,在学生正确理解“机械通气时胸腔内压的升高对中心静脉压数值的影响关系”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遇到“病患中心静脉压监测数据升高”时考虑影响因素,而不是关注指标的变化,或忽略了分析指导临床上对血容量或心脏功能的判断。

5.加强对学生创新性临床思维的培养。在危重病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有效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总之,通过开设危重病急救医学课程,教师应带领学生积极学习医学知识,不断强化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我国的危重病医学教学奠定坚实的经验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昂.危重病医学临床教学经验交流[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5):400.

[2]陈伟焘,赵馥,叶金.提纲式、任务式教学法融合的重症医学临床教学模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0):58-59.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3篇

特别关注

国家图书馆全面启动“两会”服务

随着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家图书馆2008年全国“两会”服务工作正式全面启动。

为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参政、议政、提案、议案提供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是国家图书馆于1998年率先在全国图书馆界推出的新的服务模式。2001年开始,国家图书馆与全国人大信息中心密切合作,进驻人民大会堂和代表团驻地为“两会”代表直接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得到了“两会”代表的热烈响应。为“两会”代表提供文献信息咨询服务,不但使与会代表在提案、议案过程中能够及时得到国家图书馆强有力的文献信息服务支持和保障,同时也增强了立法机关在立法、审议过程中的科学性和民主性。6377

热点聚焦

“国际期刊论坛”国图举行

日前,由国家图书馆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国际期刊论坛”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论坛上,牛津大学的期刊专家就“COUTNER标准和用量因子项目”进行了报告,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部王志庚主任就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作了报告,同时国家图书馆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还联合向国内推出牛津学术期刊的过刊数据库。本次论坛促进了国际学术期刊出版机构与我国图书馆界及专家学者的直接交流和沟通。同时,也彰显了图书馆对出版商的影响力,促进了国家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图书馆公共安全和应急机制”培训班将举办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落实文化部下发的《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指示,提高对图书馆公共安全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健全和落实图书馆公共安全及其应急预案,加大对图书馆公共安全领域的投入,实现图书馆公共安全的组织化、系统化和网络化,中国图书馆学会将在2008年6月9日~13日举办“图书馆公共安全和应急机制”研讨培训班。

本次研讨培训内容包括:图书馆公共安全及法律法规、图书馆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图书馆火灾的预防、图书馆安全设备的运行与管理、国家图书馆的安保工作和应急预案的制订、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的安全设计与设备配置、专业参观。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西宁站开通

日前,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西宁服务站正式开通。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西宁服务站是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在全国建立的第10个服务站。这个服务站可提供英文期刊、日文期刊、俄文期刊、中外文学位论文、国外科技报告、中外文会议论文和国内外专利等文献资源,目前收集外文期刊1.4万多种,绝大部分可以提供外文原文,是目前国内提供外文原文资料最丰富的文献平台。西宁服务站的文献数据可以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数据同步更新。

“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规范”培训班将举办

文献采访工作是图书馆的重要基础工作,为加强图书馆馆藏资源及特色资源建设,使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更好地为馆藏资源及特色资源建设服务,提高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工作水平和采访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更好地规范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同时,针对近年来一些图书馆在文献采访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和新需求,中国图书馆学会特拨专项资金,设立“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规范研究”科研项目,编写了《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规范》,并将于2008年5月12日~16日举办“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规范”研讨培训班。

本次研讨班的研讨培训内容包括:文献采访计划编制规范、馆藏文献结构规范、文献采访方式规范、文献采访工作流程规范、文献采访经费管理规范、文献采访招标工作规范、电子文献采访规范、采访部门工作职责规范、文献采访人员行为规范、专业参观。6378

服务创新

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开放

日前,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亮相,并免费向影视爱好者和广大社区居民开放。目前图书馆拥有影视类图书、视听资料、电影海报、剧照、剧本以及其他相关的影视文献5万余件,馆内的中外影视文献索引数据库通过英特网服务于广大影视研究者和爱好者。新建的影视文献阅览室设计为开放式,读者能随心所欲进行阅读。

温州:市馆首家数字资源县级分馆开通

近日,浙江温州市图书馆首家数字资源县级分馆在永嘉开通,年底之前所有县级馆将纳入这一平台。永嘉分馆共享阅读平台的开通,实现了不同馆际读者在线查阅、预借、续借等功能,极大扩充了永嘉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量。目前,市图与龙湾、洞头、平阳、泰顺、文成各县图书馆的联网和书目数据合并工作已完成,并解决了通借通还和数字资源利用的相关问题,预计年底前将实现全市所有县(市、区)图书馆与市图的网络互联。

上海:黄浦区馆对外服务向农民工子弟延伸

日前,上海黄浦区图书馆在育辛希望工程子弟小学举办赠书仪式,向该校学生赠送了故事书、科普书、法制书和名家名著共计1000册。此次赠书活动是区图书馆创新延伸服务,凸显公共图书馆“公共性”、“公益性”的新举措,也拉开了今年图书馆馆外延伸服务工作的序幕。今后,该馆将利用馆内人才资源,不定期面向农民工子弟开展馆外导读活动,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长大后做有用的人,为社会建设、上海建设作贡献。

无锡市急救中心建全文数据库

日前,江苏无锡市急救中心投资10万元建立了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着眼于促进无锡院前急救发展,落脚点是急救人才队伍建设。CHKD是中国医院知识数据库,是我国第一套具有主题词、分类号的智能检索医学专业中文全文系统,收录了自1994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行的生物医学类专业期刊和相关专业期刊1500多种,是国内目前最权威的医院知识汇集。

石狮市图书馆VPN玉湖服务站成立

日前,福建石狮市图书馆第一个VPN(即虚拟专用网络,其功能是利用公众网络实现资源的共享)服务试点站——玉湖服务站正式成立。石狮市图书馆第一个VPN服务站的成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在福建县级市的图书馆服务中尚属首例。通过VPN项目的推行,实现图书的通存通借,将图书借阅服务向社区、农村、学校等延伸,极大地降低了读书成本,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图书馆的服务,从而更快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需求。 6379

各地传真

“江西县级图书馆调研座谈会”在南昌召开

本报讯 为进一步调查了解江西全省县(区)级公共图书馆的现状,充分用好用足省财政用于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资金,促进全省公共图书馆又好又快地发展,2月26日,由江西省文化厅社文处主办的“江西县级图书馆调研座谈会”在南昌惠苑宾馆召开。省文化厅社文处肖向东处长、计财处谌洪敏处长、省图书馆党委书记谭兆民等有关方面领导出席了会议。省图书馆副馆长蔡荣生、卢涛和来自全省16个县(区)级图书馆的馆长以及部分设区市文化局等有关方面的代表共28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省文化厅社文处万一君副处长主持,肖向东处长对江西全省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他强调今后县(区)级公共图书馆要在搞好阵地服务的同时,不断开拓进取,要因地制宜地积极拓展服务领域,要走出馆门,尤其是要把深受欢迎的服务送到百姓身边去,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谌洪敏处长就省财政今年用于公共文化事业的经费的投入情况,特别是对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的资金投入情况进行了介绍。与会的各县(区)图书馆的馆长们分别介绍了本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同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路以及近期急需添置的设备、设施的构想。与会者认为,针对全省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状,目前应着力加强县(区)级公共图书馆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力度,推出少儿惠民服务工程,打造全省少年儿童服务品牌,形成相对统一、协调发展的态势,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用县(区)公共图书馆的优质少儿服务品牌填补江西没有单独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空白,使全省少年儿童能够在公共图书馆中寻找到一片真正属于他们课外读书学习、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乐园。

成员

浙江:110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保护名录》

近日,从浙江图书馆传来消息,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日前公布的首批《国家珍贵古籍保护名录》中,浙江省共有110部古籍入选。

浙江省入选《名录》的110部古籍,来自浙江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绍兴图书馆、嘉兴图书馆、西泠印社等14家图书馆的馆藏。其中包括杭州文澜阁的《四库全书》,《明北藏》、《明文海》姚鼐手稿,宁波天一阁的元刻本《针灸四书》、被视为“弥补唐宋律令空白”的明乌丝木兰钞本《天圣令》等。

四川:省馆3月底前免费开放

日前,从四川省图书馆传来消息,为营造良好的社会读书氛围,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川省图书馆在3月底前将免费对外开放。届时,广大市民只需缴纳一定押金后即可办理借书业务。四川省图书馆始建于1912年,是国际图联的成员馆和世界银行资料存放馆,拥有460万册藏书,其中包括隋唐时代的手写经卷、宋元明清著名文人重要诗词集等70余万册历史文献。

甘肃:图书馆服务收费有望降低

日前,从2008年甘肃省文化局长会议上传来消息,省内图书馆服务收费有望降低,省文化厅厅长马少青在会上表示,甘肃省正在积极组织实施有关减免图书馆服务收费的政策,各级图书馆要积极借鉴。

《国家图书馆关于加强和改进公益性服务的实施方案》,结合各馆的实际,研究扩大公益性服务的内容和项目,制订具体方案,尽快组织实施,并考虑取消图书馆借书卡等的办理费用。

上海首家“职工书屋”在长宁挂牌

日前,上海首家“职工书屋”在长宁工人俱乐部挂牌。揭牌仪式上,职工代表宣读了《长宁区职工读书倡议书》,市、区总工会及新华传媒等单位的领导还向企业工会和职工代表赠书。据了解,位于长宁工人俱乐部的“职工书屋”挂牌后,全区20余万职工都可以在这个职工书屋里借阅图书。据了解,“职工书屋”挂牌后,长宁将以上海“振兴读书”活动为载体,推动“职工书屋”的建设;以“迎世博、学双语”为契机,发挥“职工书屋”的积极作用,让读书真正成为全区职工自发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广大群众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需要,使长宁职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文化生活习惯。

盘锦推出免费借阅图书延伸服务

为提高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给读者提供更便利的文化服务,日前,辽宁盘锦市图书馆推出了免费办理借阅证等一系列公益服务新举措,以满足广大市民的阅读需求,新举措包括:盘锦市图书馆取消了建馆以来实行的读者借书证工本费,读者借阅图书只需缴纳一定数额的押金,便可在该馆外借窗口挑选所需图书;各报刊阅览室也全部取消了办证制度,读者阅览报刊不需要任何证件和费用。为满足作家写作、大学生考研、中小学生学习的需要,该馆还开辟了两个自习室,提供安静、舒适的创作及学习环境。 6380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  急救医学课程;教学;实践

急救医学具有跨多学科、跨多专业、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理论性强的特点,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在急救过程中需要涉及心血管科、消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呼吸科等多个科室的专业内容,尤其是在处理交通事故或者意外伤害的过程中,由于伤势严重,病情紧急,需要急救人员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具有很强的综合处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急救医学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不足,不能适应社会对急救医学的更高要求。当紧急事件或意外伤害发生之后,急救人员能否采取有效措施施展急救工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关系到病人的身体健康,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在本科类院校的急救医学教学中,必须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学生的急救能力。

一、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急救医学教学

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不断普及的大趋势下,教学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运用网络技术开展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急救医学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具有较高要求,需要学生对不同科室、不同专业的理论知识都有一个整体、准确地掌握,这就更需要采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以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在网络技术教学中,教師可以把与教学有关的学习资料或者教师授课的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例如,心肺复苏急救过程等急救实施措施,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下载视频和资料开展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度的指导与提示就可以了。为了充分利用好网络技术,教师还可以组建班级微信群、师生QQ群,或者教师注册微博账号,学生关注,实现师生之间的亲密互动,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向教师请求学习中的帮助,教师可以把教学活动的要求通过网络下发给学生,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学生还可以把对教学的意见或建议通过网络发送给教师,便于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观念,制定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促进急救医学教学的高效开展。

二、充分利用仿真模拟训练技术开展急救医学教学

急救医学是一门对学生实践性要求极高的学科,仅有丰富的知识只是强化教学的第一步,组织学生进行足够深入的实训教学才能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更大提高,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急救医学岗位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急救实际能力,可以通过使用仿真模拟训练技术的手段开展急救医学教学。例如某院以模拟实验室为依托,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simMan 3G——第三代模拟人开展实训教学,“患者心脏骤停,嘴唇发紫,眼睛闭合,立即抢救”,几名医生迅速上前,分别为“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十几分钟后,“患者”心跳慢慢恢复正常。这种仿真模拟训练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此外,还可以利用这种模拟仿真技术对学生进行心肺脑复苏实践、重症检测教学等多种教学实践,学生可以在反复多次的操作中获得实践技能的进一步发展,为学生日后顺利适应急救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充分利用临床实训学习开展急救医学教学

没有足够丰富的临床经验,不足以保证急救医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得到更好发展,不足以保证学生在面对急救病人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了使医学专业学生的医术和心理素养不断提升,可以采用组织学生临床观摩实训的形式开展急救医学教学。例如,组织具有多年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带领学生,通过理论讲解、观看急救视频、进行临床救治观摩、临床带教等方式开展教学,把传统的、闭塞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变成开放的、新颖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观摩机会、体验机会、学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临床急救的施治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更大提升。

总而言之,本科院校中的急救医学教学改革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需要广大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探究,进行更深入的实践,促进教学效率的更大提升,实现医学生急救医学能力的更大发展,为社会的稳定、人民生命的安全、健康的保证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因素。

参考文献:

[1]沈晟晖,赵洁,潘曙明.急救医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0):809-810

[2]魏武,王庸晋,宋晓亮,等.以急救医学为平台的课程整合改革实践与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3-4.

急救医生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常见安全隐患的原因。方法:对2007~2009年记录在册有关院前急救纠纷27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院前急救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急救前隐患、现场急救隐患、转运途中安全隐患三个方面。结论: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能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院前急救安全隐患医疗纠纷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253

临床资料

分析总结我中心自2007~2009年院前急救纠纷27例,其中投诉出诊时间长15例,医护操作不熟悉5例,设备及药物不全4例,患者坠床3例。

安全隐患

院前急救安全隐患:①出诊不及时;②急救反应慢。现场急救隐患:①医嘱查对存在安全隐患:院前急救时受环境和条件所限,护士都是执行口头医嘱,增加了出差错的几率;②急救设备、药品存在不安全因素;③急救技术掌握不熟练:在紧急情况下手忙脚乱,未能及时、正确地使用各种急救仪器设备,未能快速、有效地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急救药物的使用;④转运途中安全隐患:在楼梯中转运病人时医护人员人数不多,转运途中路况不良,车内照明不佳,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细致,或者医生坐在副驾驶位置,未与护士一同坐在患者旁边观察患者病情,导致病情变化不能及时抢救。有时尊重家属的意愿要求转诊的,未能及时与家属之间鉴定书面告知,为以后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埋下隐患;⑤护理文书不规范:不重视院前抢救护理记录,记录不及时、不详细。

对策

及时出诊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出诊,根据“120”指挥中心发送出车通知单上提供的地址、电话,直接与患者或家属联系,保证出车路线正确,情况许可下,让患者家属于指定位置等候,避免在寻找中延误时间。同时由医生了解患者病情,护士及时评估,并根据病情准备急救药品、仪器,使其处于应急状态,保证到达现场后可以快速、准确使用。

加强理论技能培训:护士应具备相应的综合医学理论知识和现场救治的基本技能。定期对护士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电击除颤、心电监护、穿刺留置输液、处理复合伤等培训和考核,提高现场急救应急能力及服务质量。

加强途中转运护理:①心理护理患者和家属的感受最为重要,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急救环境,及时、简明、扼要地介绍各种治疗、护理措施是确保急救护理程序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环节[1];②安全护理转运时,联络周围群众予以协助,固定车床,拉起床栏,对不合作患者使用约束带;③严密监测生命体征;④发现生命体征异常及时应急处理,保证抢救药品、仪器及时、正确使用;⑤强化风险意识,医疗行为本身是一种特殊性质的行为,具有紧急抢救性、高技术性、结果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而院前急救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危重、年龄不一、文化层次及社会背景不同的各种疾患人群,其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多种因素,稍微疏忽,可能会铸成大错[2];⑥加强救护车管理,救护车应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物品、仪器、药品准备齐全、充分、完好;⑦规范护理文书,重视院前急救护理文书的书写,在完成急救任务的基础上,准确、及时地书写院前护理记录,记录出诊到达时间、上车时间、到院时间、抢救措施实施时间、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病情的变化及执行医嘱的时间,使记录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3];⑧良好的心理素质,院前抢救过程直接受现场人员监督,面对抢救场面要沉着、冷静、稳重、严肃,排除外界各种干扰,做到临危不乱,紧张而有序地开展抢救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患礼,陈瑶,等.急诊与医疗纠纷.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6,3(3):1323-1324.

2周丽萍.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820.

3张胜萍.系统的护理措施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体会.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1):33-34.

上一篇:外科医生写论文下一篇:妇科医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