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范文

2023-05-1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范文第1篇

一、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背景,

1、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生态困境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世界经济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为了应对这一剧烈变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达成巴黎协议, 为全球经济的绿色发展指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并且提出了一定的意见和建议。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并且成就明显, 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十分明显。为了应对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环境危机, 2015年9月, 联合国发展峰会上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这份文件体现了人类首次就发展达成共识。

2、绿色发展视域下的美丽中国

近年来, 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十分严重。我们熟知的雾霾正以高铁般的速度在全国扩散。除了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大气污染, 更加让人忧心的是那些我们不能轻易察觉的土壤与水质污染。伴随着一系列的现实生态环境问题, 应对方案相继而出, 各项措施也在开始有条不紊地贯彻落实。其中既包括顶层设计方面的相关考虑, 又有深入群众的绿色发展教育。大型纪录片《美丽中国》的热播, 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于脚下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绿色发展遇到的现实障碍

1、人们绿色意识不足

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超过了大自然生态本身的承载力, 导致当前世界范围的生态危机正一步步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危机归根结底是人的危机, 建设美丽中国, 需要不断地培育全民的生态意识。”从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绿色环保意识还不足, 对生态保护系统以及绿色发展的认识水平还不够高。这是阻碍当今中国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因素。

2、政府考核机制不合理

目前来看, 政府政绩考核有两个硬性经济指标, 分别是GDP和引进外资, 这种考核方式有着明显的弊端和片面性:与各种发展理念相悖。首先, 地方政府在考核政绩时GDP数字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存在很大的质疑;更加不容小觑的是, 虽然GDP总量在增加, 但GDP增长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代价也在不停的增长。为了政绩, 片面追求经济总量和增速, 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这些看不到的代价以后是会逐渐显现出来的。因此, 中国经济必须转型发展。、

3、经济新常态下的绿色挑战

第一,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生态挑战。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 政府在宏观调控中要发挥巨大作用, 一些省市县乡政府关于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经济的认知上仍然停留在理念、理论的认识层面。第二, 新常态下现存经济发展方式的环境挑战。改革开放以来, 在推进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生产领域的增长势头迅猛, 这种重型化、能耗型的经济产业结构无法在几年内有所改观。第三, 新常态下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所面临的绿色挑战。实事求是的说, 当今的中国还未全面形成较为完备的经济运行体制机制来保障循环无污染的发展技术的创新、应用和推广。

三、推进绿色发展的途径

1、转变传统的价值观念, 培育生态文明理念

首先要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理念。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发展问题必须认识到全体人类虽然是生态圈中较高级的生物, 但人类也是自然界所产生的, 人类在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 又必须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达到人与自然发展的平衡。二是要注重形成生态道德的观念, 这一观念是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只有大力培养广大人民的生态道德的的世界观, 让人们把尊敬生态环境的思想转化为主观的行动, 才能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积累强大的根基。三是从法律的层面树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仅需要道德的自律性, 更需要强大的法律程序作为保障。

2、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要想真正实现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 光有理论和实践是不够的, 更需要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去支撑和保障, 需要建设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对绿色发展实行制度化、法治化的约束, 为我国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准则。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是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必要要求。

3、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之策, 走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

我们要走创新发展道路, 实现绿色发展新跨越。创新是第一生产力, 国内的绿色技术创新必须集中于三个领域。首先, 要对终端技术创新进行鼓励, 对产业废弃物进行处理再次利用;其次, 鼓励再生技术创新, 对资源的循环利用, 起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再次, 政府应对绿色技术给予支持与资金投入, 确保企业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所以, 我们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 应该结合我国的特色, 实事求是的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结合不同地区的环境特征来保护环境。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让生态问题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逐渐得到解决, 变得越来越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领导核心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为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而努力奋斗。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反映了人与自然是否和谐相处的文明状态, 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 走绿色发展道路, 是我们党把握发展规律作出的战略决策,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局面, 严格实施绿色发展方案, 才能早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 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0, (1) :1-3.

[2] 张维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J].人口研究, 2009, (5) .

[3] 赵建军, 杨发庭.推进中国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及路径[J].城市, 2011, (11) :24

[4] 赵建军.中国实施“绿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 (1)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范文第2篇

一、生态文明与法治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我国所倡导的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世界观与价值观、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发展模式与消费模式等诸多范畴, 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 所导向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 是一种社会意识。法治是指依据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种政治结构, 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法治包括法的制定、法的实施、法的遵守等环节。现代法治具有规范性、民主性、长期稳定性和权威性等特征, 这使法治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 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彻底的人民性、系统的科学性、充分的开放性。在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势下, 研究如何运用法治理念的力量推进向生态文明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生态文明的意义

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有助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发展, 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保驾护航的作用。

首先, 生态文明呼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始终坚持执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服务大局, 坚定不移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报告通篇蕴含了法治精神, 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 “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这就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法治建设联系起来, 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生态文明”必须是“法治文明”。

其次,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法治建设上的体现,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相辅相承。依法治国为生态文明加强法律保障, 执法为民为生态文明建立执法原则, 公平正义为生态文明建立良好秩序, 服务大局为生态文明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党的领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

三、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为指导, 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进程中, 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法治文化和现代西方法治理念的基础上, 总结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形成的先进理念, 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观念体系。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精髓, 是我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它包含着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构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

( 一) 全面依法治国加强生态文明的法律保障

依法治国,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就是以宪法和法律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它的四项基本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具体到生态文明建设上来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形成完备的生态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生态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生态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生态法治保障体系,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 以科学立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专门法律只有《环境保护法》, 然而它在阶位上难以发挥基本法的作用, 严重地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进程, 现实迫切需要一部完备的生态法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支撑。生态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同自然环境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态权利义务关系, 生态法的诞生是生态权法制化的标志之一。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法尚未进入立法层面, 仅仅处于学理性探讨阶段, 为此需在遵守《环境保护法》的同时, 加快推进生态法的建立, 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法律体系, 用生态法指引、规范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其次, 严格执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是指在执法时不放松、不走样、做到严厉、公平、公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应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完善天然林制度, 开展蓝色海湾治理行动。以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执法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然后, 公正司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公正司法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 是指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在处理环境司法案件时, 必须始终坚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主体, 公平地做出判决, 公正的执行处理办法, 坚守生态法治的最后防线, 维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公正, 保障生态法律机制的正常运行。

最后, 全民守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全民守法应从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培育法律信仰三个层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全民族普及环境保护的法律知识, 形成一个全民爱护环境、知法懂法的良好氛围; 通过电视、网络、新媒体大力宣传保护环境、遵守法律法规的观念, 增强人民的法律意识;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惩治违法行为, 奖励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巨大贡献的个人或集体, 培育人们对法律的真诚信仰; 形成一个全民守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二) 贯彻执法为民建立生态文明的执法原则

执法为民, 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各项政法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法治上的必然反映。我们所执之法是社会主义之法, 体现的是广大人民的意志, 并为广大人民服务。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文明执法是它的三项基本要求。

首先,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自然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 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破坏自然就是破坏我们的生存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根本出发点、为根本目的, 保护好、建设好人民共同生活的家园。

然后, 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马克思曾指出: “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权利是与需要相结合的。”尊重和保障人权, 首先就要尊重和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 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没有完整的自然, 人就不能更好地生存, 更不可能获得长久的发展。面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违法行为应严加管理、加大处罚力度, 尊重和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为人民建设一个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资源节约的美丽中国。

最后, 坚持文明执法。文明执法就是在行政执法中树立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理念, 充分尊重行政执法相对人的权益, 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执法程序, 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坚持文明执法应加大执法力度, 采取更加文明的执法方式, 用文明的方式解决不文明的行为, 提高生态治理执法水平和执法效率, 杜绝更多违法行为的产生, 共建文明、美好的生态家园。

( 三) 维护公平正义建立生态文明的良好秩序

社会主义者历来把社会公平和正义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崇高境界, 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首要价值之所在, 同时也非常重视人的平等、自由问题, 将之置于极为重要的位置, 认为这是社会发展过程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立法是公平正义的起点, 执法是公平正义的保障, 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首先是制度的公平正义。制度是人们各种行为赖以遵循的规则, 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的生命在于公平与正义, 制度的最大效用也在于保障公平与正义。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各项制度都应体现着公平正义的原则, 都应面向全体人民。

然后是执法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执法工作的生命线。不论行为实施者身处何种社会地位, 他们都是平等的, 享有同等的权利, 一旦违反了法律法规都应平等地受到处罚, 不允许在执法上对人差别对待。

最后是司法的公平正义。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司法若因不公而失信于民, 社会就如同失去了正义的守护者。目前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还处于试点中,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和程序严重不足, 难以解决环境污染中一些专业性问题。创新司法, 强化生态保护救济的司法手段, 加强监督确保司法裁决的公平性、正义性迫在眉睫。

( 四) 树立服务大局的生态文明观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是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决定。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认为,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的内容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物质条件决定, 法律反映和服务于经济基础。作为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法律必须服务党和国家大局, 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保护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树立服务大局观念。

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重趋势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困难, 我们必须服务于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这个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需要全民族共同奋斗, 不仅仅是大力发展经济, 还需要建设和谐美好的生态家园, 留住中国蓝。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我们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需要我们世代为之共同努力, 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五) 发挥中国共产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和强大推动力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应充分发挥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作用。

首先,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党的指导和监督。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任何一项大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都是有组织的活动, 都需要一个领导核心。在我国, 中国共产党就是所有组织活动的领导核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由我党提出的,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需要党来制定,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更需要党的指导和监督, 生态建设中出现的难题需要党集思广益提出解决方法, 生态文明建设未来的方向都需要坚持党的领导。

其次,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地做到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执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地建立健全我国的生态法律体系、生态文明执法原则、生态文明建设秩序, 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观。坚持党的领导, 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大背景下, 研究社会主义法治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生态文明与法治、法治理念对生态文明的意义为出发点, 浅议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法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参考文献

[1] 王灿发.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J].中国法学, 2014 (3) .

[2] 黄勤, 曾元, 江琴.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 .

[3] 吕宗梅.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法律机制[J].中国法学, 2014 (3) .

[4] 孙佑海.用法治的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环境保护, 2012 (23) .

[5] 侯佳儒, 曹荣湘.生态文明与法治建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4 (6) .

[6] 徐忠麟.生态文明与法治文明的融合:前提、基础和范式[J].法学评论, 2013 (6) .

[7] 刘珊.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治理途径[J].法制与社会, 2014 (1)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范文第3篇

摘要:和谐社会就是由建立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物质文明、建立在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政治文明和建立在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精神文明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文明的提出深化了我们对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理解,基本理清生态不和谐现象及其根源,使我们对和谐社会建设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把握,这些对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必然产生新的启示。

关键词:生态文明; 和谐社会; 制度建设; 解读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报告并特别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们注意到,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党的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文明。那么如何认识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与之前提出的三大文明间有何关联?生态文明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居于何种地位,起到何种作用?如何看待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生态不和谐的现象及其根源?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需要深入探讨的理论话题。

一、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解读

1.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的作用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狭义生态文明仅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体表现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通过对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不难发现,多年以来,人类所追求的生态文明(广义)可以细化为三种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之间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人与其自身之间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其中,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基础,人文生态环境构成了社会政治文明的基础,心理生态环境构成了社会精神文明的基础。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着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狭义)建设四个子系统。其中物质文明是基础。自然——人——社会复合体中许多矛盾的解决都离不开物质基础,其发展与繁荣更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以说,没有物质文明的建设就不可能有相应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狭义),更不可能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是先导。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必须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提供精神动力,必须有先进的科技、教育和文化提供智力支持;政治文明是保障,如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指明正确的方向,良好的社会制度和机制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本身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不可少的内容,科学民主决策创造良好的民主氛围等等,都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文明(狭义)是支撑,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不但直接关系到物质文明建设,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人民健康的大事,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等等,已摆到中央的议事日程上,这些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从广义来看,生态文明的终极目标就是和谐,和谐的内容就是生态文明的过程,即矛盾着的各种生态关系向生态文明方向发展的过程。从本质上来看,和谐社会就是由建立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物质文明、建立在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政治文明和建立在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精神文明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

二、生态文明对和谐社会的制度建设启示

生态文明的提出深化了我们对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理念的理解,生态不和谐现象和根源的基本理清使我们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状况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把握,这些对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必然产生新的启示。

1.加强有利于“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建设来克服人与自然间的生态不和谐

生态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21世纪先进的生产力。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如下特征:生产力发展理念转换、生产力要素优质及其结构优化、生产力运行机制更新、生产力发展模式创新以及发展的层次性和空间广泛性等等。生态生产力是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生产力要求的回应,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利于实现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的互动和协调发展。比如,作为生态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模式的循环经济,不但可以克服工业文明的许多弊端,从“三高一低”转向“三低一高”,而且可以实现城乡经济的互动和良性循环;作为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又一重要模式的绿色经济和绿色科技,可以实现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互动与良性循环,实现知识与科技的自主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从某种程度来看,都是为实现发展生态生产力所做出的具体要求。

首先,需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绿色科技和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基本途径。要以最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废物、污染物最小排放、对人和环境最低危害为前提,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科技,鼓励生态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代表的低物耗、高增值、高知识密集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生态保护等融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化。

其次,转变传统消费观念,在全社会提倡和发展绿色消费。绿色消费观是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消费观,既强调消费的重要作用,又强调消费和再生产其他环节与环境的动态平衡,有利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绿色消费观要求消费者在作出消费行为时,不能只考虑个人感受,更要考虑到社会后果和生态后果。在发展绿色消费时,政府应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传递绿色消费信息,使消费者从根本上认识到绿色消费的益处;向广大消费者普及绿色消费知识,通过制度化、系统化、大众化的教育,通过绿色立法规范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提高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推进消费观念的更新,使消费者建立合理的绿色消费结构和安全多样的绿色消费方式。

2.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克服人与人之间的生态不和谐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因此,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以公平正义为原则,以民主法制为保障,协调利益,适应民心。

一方面,从调整利益关系的角度强调建设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在现阶段需要调整的利益关系很多,以人为中心,主要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利益调整问题,其中人与人的利益调整在所有利益调整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若发生激烈冲突,必然会损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而公平正义则是任何时期解决人们利益冲突的根本原则,也就是说,调整利益关系的实质是坚持公平正义。但对于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公平正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需要不同阶层的人们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这就需要建设民主的氛围和法制的环境,以制度来保证各阶层人们通过民主和法制的途径来对利益分配达成一致。

另一方面,从尊重民意、适应民心的角度强调建设社会公平公正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公正的社会是道德文明的基石,没有公正就没有秩序,从社会公正的角度入手对社会进行改造成为建设社会道德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来看,合理公平的社会福利政策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保证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一块不可缺少的基石。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正是从制度文明的高度对公平正义这一社会主义根本价值取向给予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3.加强培育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克服人与自身间的生态不和谐

首先,实践荣辱观教育应坚持知行合一与自觉践行相结合的原则。是否有正确的荣辱观,不是看他“讲”得怎么样,而在于他“行”得如何。就社会的每一位成员来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要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垂大名于万事者,必行之于纤微之事。”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靠的是平常的努力,从“纤微之事”做起。因此,要积极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和群众性创建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真学、真知、真用,把“八荣八耻”要求内化为道德操守,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人人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

其次,实践荣辱观教育要坚持自我约束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原则。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不仅影响着社会风气,还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们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一个非常及时和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要把自律与他律、自我约束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使人们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准则,并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监督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的导向作用,褒扬高尚品德,鞭挞不良行为,鼓励人们积极向上,激浊扬清,知荣明辱,凝聚民族正气,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

最后,荣辱是一种道德情感。荣辱感或荣辱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经过内化和外化等复杂而反复的环节,是一个日积月累的长期过程。正是因为荣辱观形成的过程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了我们必须立足长远,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是保证教育效果的基础和前提。首先,我们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使之形成合力且正向发挥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人人知荣弃耻、尊荣恶耻,社会扬荣抑耻、褒荣贬耻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构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赏罚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激发人们趋荣避耻的道德动机、培育尊荣恶耻的道德情感、磨练扬荣抑耻的道德意志,使“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入脑入心,成为人们内在心灵的法则,成为人们外在行动的指南。

参考文献

[1]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我们共同的未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246.

[2]雅斯贝尔斯.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114.

[3]艾凯.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M]. 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212.

[4]廖福霖. 生态生产力是先进的生产力[J ].生产力研究,2004 (10):10-12.

[责任编辑:刘慧婷]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范文第4篇

[摘 要] 通过浙江省安吉县农村居民参与安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与形式调查,对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与形式进行了探讨。通过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样本数据进行观察,得出结论。结果表明,对政策了解程度越高、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宣传的了解程度越高、较高受教育程度(初高中、中专及本科学历)的、长期居住当地的年轻人的居民越倾向于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对农村居民提出关注生态讯息,培养主人翁意识;弘扬志愿精神,增添生态新动力;完善村民自治,建立沟通渠道等建议。

[关 键 词] 农村居民;生态文明建设;安吉调查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式上提及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其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最早是由习近平同志在走访浙江安吉余村时提出的。这一理论为安吉县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安吉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代表。

然而,在前期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安吉生态文明建设已处于社会的前列,其公众参与方面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并且这一情况并非只在安吉存在,乃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通病。本文调查安吉县农村居民对生态文明建设参与的意愿度与形式,深入了解农村居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与态度,挖掘影响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意愿的因素,并寻找存在这些因素的关键点和彼此之间的相关联系,掌握安吉县居民现今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过程中的担忧问题并结合当地有关企业和政府意见提出有关建议。

对农村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与形式调查,是为了营造农村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同的发展,这将有利于提高居民与政府的满意度。居民参与是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只有发挥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推动民间组织、企业支持政府相关政策,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才能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本文选取“两山理论”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作为研究农村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

作为全国最早开始“生态县”“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创建的县域之一,浙江省安吉县成为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推广与理论分析中高频出现的明星样本,甚至被赞誉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吉模式”,是研究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范本。

二、研究设计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经过调查,安吉县一共划分为包括递铺街道在内的8镇3乡4街道共15个行政区域。为了使调查对象更具代表性,本文从安吉县人民政府网站,依据《关于2015年度“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考核验收结果的公示》,选出11个优秀的村镇样本。又以地理位置、村民人口数、户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等条件,筛选出与优秀样本地理位置相近、村民户数较近、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未达精品示范村要求的村镇,共计26个村镇,最终确定应调研的各个村镇的名单。用各村的户数叠加样本量计算公式,计算出各村的计划发放问卷数量。

此次调查中,纸质问卷共发放2041份,回收问卷数量为1643份,经过筛选出的有效问卷计1609份,最终的有效回收率为78.8%。

2.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内容就浙江省安吉县农村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与形式进行了调查,调查前说明了调查目的和保密原则,采取现场收回或电话记录的方式。

(二)调查结果

在本次的问卷设计中,共分为两大板块:1~5是关于居民的基本信息的,6~23则是从不同角度对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说明。

通过表2-1的数据可知,在有效回收的问卷1578份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时间、对生态文明政策的了解程度均具有一定的覆盖面。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部分问卷回答的汇总

问卷的1~5是关于居民的基本信息的,6~23则是从不同角度对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说明。从调查情况来看,精品村的居民对生态文明政策的了解程度高于非精品村,精品村中有八成的居民对生态文明政策有一定的了解,而非精品村中有约六成的居民对生态文明政策有一定了解。从总体上看,安吉县的生态文明政策宣扬程度较好,但非精品村居民还有一定的提高。

对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认识性上,七成左右的居民认为生态效益较为重要。对传播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广播及电视、宣传手册是首选,精品村的居民偏好讲座,非精品村的居民偏好公告窗宣傳。说明对不同地区的生态文明政策宣传方式需要有一定差异,适时作出改变。对发展安吉县经济产业的选择上,旅游业受到了近八成居民的支持,说明发展旅游业来发展安吉县经济是众望所归。

(二)相关性分析

1.基本信息

我们发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有多种多样,经过调查和筛选,选定了包括“每年支持生态文明建设费用”在内的八项参与安吉生态文明建设形式作为因变量,并选定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情况、对政策了解程度四项基本变量作为自变量,经SPSS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对其进行差异比较,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一些因素对居民参与某些类型的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形式较为显著。例如,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参与基层村民自治的意愿有显著差别,但对观看安吉新闻频率、垃圾分类等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一些因素对多项生态文明建设形式有显著的影响,说明他们是影响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意愿的重要因素。

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大致把握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程度。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可以寻找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可以根据自变量的变化预测对因变量的影响水平。以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情况、对政策了解程度四项为自变量,以“每年支持生态文明建设费用”等八项为因变量,对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所得系数可以准确把握自变量对应变量的影响大小,从复杂的变量中准确地找出本质联系,从而为安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合适的建议。

我们得到了参与基层村民自治意愿的回归方程:F=5.60-0.821x年龄,从回归方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年龄系数为1.221,并且在5%的水平下是显著的,说明年龄越大,参与基层村民自治意愿程度越高。相较于年龄段较高的居民,年龄段较低的居民更有着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说明在现代的教育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注重家乡的发展,积极参与村民自治,为安吉的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从上表我们得到了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及建议的意愿的回归方程:F=0.848+0.729x对对策的了解程度,对政策了解程度的系数为0.729,并在5%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对政策了解程度越深的居民,有更强烈的意愿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对政策越了解,意味着居民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现有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找出其中的不足,发现缺点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因此,在进行生态文明政策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政策的宣传,让更多的居民能够参与其中。

从表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回归方程:F=2.207-0.374x年龄+0.416x受教育情况+0.221x对政策了解程度,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与对政策了解程度对观看安吉新闻频率的影响是正向的,意味着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政策的了解程度越深,居民更有意愿观看安吉新闻,观看新闻频率越高。但其中,对政策了解程度在1%的水平下显著,而受教育程度并不显著,说明虽然公式中对政策了解程度系数小于受教育程度系数,但它对居民观看安吉新闻的影响更为显著。对年龄因素来说,其系数为负,说明年龄段越低的居民对安吉新闻的关注程度越高。

从上表中得到回归方程:F=1.277+0.044x居住情况,居住情况系数为0.044,居住情况对作为志愿者无偿参与安吉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是正向的,说明相较于短居于安吉的居民,长期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对安吉更有责任感,更愿意为安吉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从上表中得到回归方程:F=2.362-0.073x受教育程度+0.062x居住情况,从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对作为志愿者无偿参与安吉生态文明建设有负向作用,居住情况对居民作为志愿者无偿参与安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正向作用。受教育程度越高,居民反而并不愿意参与志愿者活动,以志愿者等无偿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形式在教育程度较高的居民中作用并不好。而居住情况的系数为0.062,说明越常居住在安吉的居民越愿意参与志愿者活动。

从上表中得到回归方程:F=0.362+0.753x年龄,从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年龄的回归系数为-0.123,说明年龄段较小的居民较年龄段较大的居民更愿意劝阻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年轻人对这一方面更充满责任感。

四、主要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根据调查数据和相关性分析发现:对政策了解程度越高、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宣传的了解程度越高、较高受教育程度(初高中、中专及本科学历)的、长期居住当地的、“90后”与“80后”的居民越倾向于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居民更愿意以发展旅游业的经济形式,参与基层村民自治、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及建议的政治形式,宣传手册与广播电视和网络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主动向他人宣传本村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文化形式,选择自行车或电瓶车以及公共交通出行、选择精简包装的产品、劝阻他人破坏公共财物的社会形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对用经济支持当地生态文明建设、观看当地新闻的政治形式,作为志愿者无偿参与安吉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形式以及垃圾分类的社会形式来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度不高。

(二)建议

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社会新面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于农村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是在政府实行政策的合理性下对当下居民可进一步改善认知和行为的补充。具体建议如下:

1.关注生态讯息,培养主人翁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同其他建设一样,是一个逐渐完善和发展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也是会随着人们的实践过程而发生改变的。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每一个居民,都不该脱离时代的潮流,要时刻关注生态讯息,了解国家乃至国际有关生态的动向。以前我们常常认为保護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等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部内容。然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它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这些,例如,各类新型生态农场、生态渔场、生态养殖场等。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和每个居民息息相关的,我们为它出一份力,也能从中获一份益。

2.弘扬志愿精神,增添生态新动力

民众应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认真履行公民义务,体现公民的社会责任。大力倡导志愿精神,积极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志愿活动。建立了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环保志愿者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绿色生活进万家活动,向辖区居民入户宣传低碳、环保生活理念。以道德模范、环保达人为主体的生态文明志愿者们,通过讲述个人如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式,进入企业、社区、学校、机关传播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理念。

3.完善村民自治,建立沟通渠道

村内要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沟通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桥梁,有效的沟通可以使政策的执行变得更为便利,所以希望居民可以积极主动与政府进行沟通。居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不竭动力。只有当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居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活理念的时候,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郭占恒.“两山”思想引领中国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33(3):20-25.

[2]林永然,陆根尧.产业生态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互动发展研究: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6,32(1):23-29.

[3]丁田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4).

[4]张夺.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6(2):15-19.

[5]赵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公民主体参与问题的思考[J].才智,2017(8).

[6]张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

[7]刘艳云.绿色发展中的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机制研究:基于湖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践启示[J].地方治理研究,2017(3):71-80.

[8]王圣祯,崔歌.浅谈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保障[J].民营科技,2017(8):236-237.

[9]乔永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4-29.

[10]胡广.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消费导刊,2016(1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范文第5篇

一、测试对象

调查对象为常州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 年龄从16-60岁, 身份有学生、教师、公司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本次测试有350人, 有效问卷310份, 测试率为88.6%。

测试对象分析如表1所示。

二、调查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测试的方法。

三、测试工具

课题组发放了“传统家风家训家教在现代社会文明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调查问卷, 进行信度分析后显示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24, 信度值较高。本问卷采用Spss19进行数据分析, 多项选择采用了集合变量多重响应频数分析方法和交叉分析方法, 单项选择题采用的是频数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

四、分析

(一) 传统家风、家训及家教在现代社会文明建设中受到高度重视

调查显示, 89%的人认为家风家训的存在很有必要性;87.7%的人认为“家风家训家教”对社会风气有很大影响;65.5%的人认为“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家风家训家教中影响最大的要素。可见, 现代人们对传统家风、家训及家教的认可度较高, 这与中国家庭重视家庭教育这一传统相符合。

人口统计变量在这些题项上没有显著差异。这表示, 不同性别、不同省份、不同身份、不同学历的人们认可传统家风、家训及家教在现代社会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当今世界存在一些社会问题和道德危机, 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日益上升, 这与忽视家庭教育或者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有一定联系。

当前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大力冲击和渗透, 所以我们国家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在此大环境下, 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 传统家风家训家教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很有价值。

(二) 传统家风、家训及家教在现代社会文明建设中具有高度认同感

对于家风侧重于什么, 选择“诚实守信”的人次为252, 响应后占21.1%;选择“勤劳节俭”的为226人次, 响应后占18.9%;选择“谦和礼让”的为207人次, 响应后占17.4%;选择“尊老爱幼”的为171人次, 响应后占14.3%;选择“助人为乐”的为158人次, 响应后占13.2%;选择“励志勉学”的为88人次, 响应后占7.4%;选择“精忠报国”的为45人次, 响应后占3.8%;选择“清正廉明”的为30人次, 响应后占2.5%;选择“其他”的为16人次, 响应后占1.3%。

调查显示, 认为家风是“言行举止”“家庭风尚”“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代表家国情怀”的选项分别为274人次、214人次、206人次、133人次, 多重响应后的百分比分别是31.5%、24.6%、23.7%、15.3%。

这说明, 很多人认为家风、家训及家教内容上包括“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和礼让”“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励志勉学”“精忠报国”“清正廉明”等内容。而这些品德来源于传统中国文化, 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属于家教世代相传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 当前人们对传统家风、家教及家训的内容具有高度认可性。他们认为家风、家训及家教代表的是一个家庭的风尚和个人的言行举止, 体现的是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和家国情怀。

(三) 传统家风、家训及家教在现代社会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家风家教家训对个人带来的最大影响”分析显示, 45.8%的人认为“家风家训家教”奠定了自己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39.7%的人认为“家风、家训、家教”是自己为人处世的基本依据;10.3%人认为“家风、家训、家教”是自己思想精神的支柱。

根据“家风、家训、及家教对每个家庭成员道德素养的影响力”分析显示, 65.5%的人认为影响很大, 家庭是个人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30.6%的人认为有一定程度影响, 还有一部分来自学校教育、社会风气。

调查显示, 在家风家训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方面, 246人次选择了“提高全社会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响应后占42.3%;188人次选择了“增进家庭观念意识及家庭和谐程度”, 响应后占32.3%;143人次选择了“解决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 响应后占24.6%

这说明, 很多人都认可传统家风、家训及家教对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影响力, 对于个人来说是奠定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对于家庭来说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是“扣好第一粒纽扣”的场所;对于社会来说提高大家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有利于增进家庭观念意识以及家庭和谐程度。

(四) 传统家风、家训及家教在现代文明建设中应用很广

调查显示, 在共同的家风、家训及家教内容选择上, 选择“诚实守信不能撒谎”为218人次, 响应后占14.3%;选择“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为198人次, 响应后占13%;选择“知恩图报要怀有感恩之心”为191人次, 响应后占12.5%;选择“谨慎交友”为178人次, 响应后占11.7%;选择“不许打架说脏话”为175人次, 响应后占11.5%;选择“长辈说话不许插嘴、不许顶嘴”为159人次, 响应后占10.4%;选择“敢作敢为有担当精神”为136人次, 响应后占8.9%;选择“不许晚回家”的人为129人次, 响应后占8.5%;选择“吃饭不许说话、不能剩饭”为113人次, 响应后占7.4%;选择“考试成绩未达到家长要求受惩罚”为13人次, 响应后占0.9%;其他16人次, 占1%。

在以上这些家风品德当中, 很多都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相一致的, 涉及“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方面。其中, “诚实守信不能撒谎”说明“诚信”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品德选择和品德传递;“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占第二比重也说明越来越多的家庭注意自身的文明修养;“知恩图报要怀有感恩之心”占第三比重说明“感恩”这一品质社会认同感越来越高。

人口统计变量在题项选择上有明显差异, 性别变量在“不许晚回家”“不许打架说脏话”两个因素上差异明显, 家庭对女性的要求明显高于男性;年龄变量在“不许晚回家”“敢作敢为有担当精神”两个因素上差异明显, 年龄阶段越低越被要求“不许晚回家”, 年龄阶段越高越被要求有“敢作敢为有担当精神”;地域变量在“不许晚回家”“谨慎交友”两个因素上差异明显, 江苏省内居民对这两个因素的要求高于省外。

这说明, 在现代社会文明建设中, 家风、家训及家教是最基本的教育,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最有效的体现, 它与日常生活、个体行为息息相关, 对于社会稳定、和谐作用很大。

五、结论

(一) 传统家风、家训及家教的现代境遇

1. 传统家风、家训及家教蕴含的传统家庭伦理思想在现代社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诚实守信”“知恩图报”“精忠报国”等传统优秀家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众认知认同度非常高。

2. 现代家庭注重传承传统优秀的家风、家训及家教, 注重父母的言传身教作用

现代家庭在传承的时候, 注意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对优秀的家风、家训及家教内容注意批判的吸收。父母是传承传统家风、家训及家教的首位老师。大多数人认可父母的言传身教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很大。

(二) 传统家风、家训及家教的现代价值

1. 传统家风、家训及家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承接, 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无论是个人、社会、国家层面, 传统家风、家训及家教内容都有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相承接的部分, 并且为大众所认可。

2. 传统家风、家训及家教有“修身、齐家”之功能

尽管人口统计变量在家风家训内容上有差异性, 但对个人的教育几乎已经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每个人的文明礼仪、修养身心都起到了应有作用。

【相关链接】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思想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要解决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问题。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方针是:必须围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 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 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方面, 它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1、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2、发展社会主义科学事业。

摘要:通过发放问卷, 了解传统家风、家训及家教在现代社会文明建设中的境遇和价值。调查发现, 传统家风、家训及家教在现代社会文明建设中受到高度重视、具有高度认同感和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文明建设中应用很广。结论显示, 传统家风、家训及家教在现代社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承接, 现代家庭应注重传承传统优秀的家风、家训及家教。

关键词:传统家风,家训,家教,现代社会,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洪彩华.试论我国古代家训在现代家庭道德建设中的价值[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4.

[2] 孙兰英, 卢婉婷.家风家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J].思想教育研究, 2014 (12) :80-83.

上一篇:精神文明建设下一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