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理论范文

2023-09-22

社会实践理论范文第1篇

产业创新的层次不包括() (10分)

A. 产品创新

B. 流程创新

C. 企业文化创新

D. 功能创新。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2 题 10

收藏

在网络化创新模式下,IBM没有关注到小型机市场,仍然关注大型机市场,导致(

)抓住机会,成长为小型机领域的霸主。 (10分)

A. 康柏公司 

B. 联想集团

C. DEC 

D. DELL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解析:

机会,成长为小型机领域的霸主。 在网络化创新模式下,IBM没有关注到小型机市场,仍然关注大型机市场,导致DEC抓住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3 题 10

收藏

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形成的跨国技术人员社区对产业创新有以下作用:(

) (10分)

A. 带来了最新的技术

B. 带来了最新的管理

C. 增强了产业创新能力 

D. 推动了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4 题

收藏

在以下哪些方面,产业集群比单个企业要优越?(

A. 专业化的人才

B. 足够的资金

C. 有效信息

D. 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 (10分)

第 5 题

收藏

网络化创新模式的竞争从三个层次展开, 包括三个方面:(

) (10分)

A. 设计规则的竞争

B. 模块创新的竞争

C. 集成创新的竞争

D. 制度创新的竞争.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6 题

收藏

产业集群是由以下哪些单位所构筑的网络体系:(

A. 企业供应商销售商

) (10分) 

B. 大学与科技机构

C. 中介机构金融机构

D. 地方政府.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7 题

收藏

只有健全完善市场体系, 才能聚集各类资源要素,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增值。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10分) ( 第 8 题

收藏

IBM之所以创新失败,根本原因是局限于线性创新模式,未来很好利用网络化创新模式。 (10分)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9 题 10

收藏

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过分依赖技术引进,限制了我国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 (10分)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过分依赖技术引进,限制了我国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10 题

收藏

和网络化创新模式相比,线性创新在遵循统一界面标准的前提下,实现了创新的分散化。 (10分)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社会实践理论范文第2篇

【摘 要】思想政治课不是知识课,它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政治教师在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社会实践;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途径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新形势下,怎样有效地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高等专业学校学生的素质?笔者认为,组织大学生以深入社会实际,了解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锻炼为主要内容,以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公益劳动、专业生产实践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一、社会实践是坚定学生信念的“催化剂”

《课程标准》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高等学校德育工程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要提高学生觉悟、规范和训练其行为,做到“知行合一”,“信”无疑是首要前提。所谓“信”,是指信念,它是人们对某种政治主张、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由衷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否内化为学生觉悟、外化为学生行为,关键是让学生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去比较、去检验,并强烈地感受到“内化”与“外化”的必要性。社会实践是促使学生形成坚定信念的“催化剂”,“知行合一”的中介和关键。在《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学时,部分学生对现阶段还要提倡艰苦奋斗表示不以为然。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组织学生访问了明星企业。通过调查访问,使学生懂得“经济发展了,但艰苦奋斗绝不能丢”,“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小结会上,一位家境较为富裕的男生说:“过去我一直大手大脚化钱,月生活费支出六百元以上,从未考虑过节约,有时随便丢弃半成新的鞋、袜等,通过这次活动,我为过去的行为而惭愧。”

二、社会实践是乡土教育的“好教材”

大学生能从实践中深化和拓展知识,挖掘“乡土”典型,加强乡情教育,使学生倍感亲近、亲切,原来书本中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既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情感。大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感到很迷惘,有学生说:“市场经济讲究物质利益,个人是物质利益的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把个人放在首位是无可厚非的。”针对这一思想,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让先进、真实的典型事例深深地激荡在学生心中,使学生心悦诚服,并深深地感受到“旗红、村强、民富”。

三、社会实践是培养兴趣、发挥特长的“沃土”

培养学生正当的爱好和志趣,丰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时代特征和年龄特点,为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了以社会调查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调研”兴趣小组等。结合社会热点,广泛接触社会,如针对国企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走访了本市最大的私企——亚新矿业集体;针对企业转轨问题,走访了本市第二汽车运输公司;针对富起来的农民如何消费问题,走访了逊它克村;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在活动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社会调查基础上撰写的调查报告、小论文,分析入理,见解深刻。

四、社会实践是学生能力的“培育场”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在实践中培育。在进行“共同富裕”教学时,为把先富与共富关系讲深讲透,尝试了社会实践教学法,把一个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参观工厂,访问先富的私营企业主,调查农村走向共富的现状,然后各小组撰写参观访问记、调查报告,互相交流,共同探讨,既巩固深化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能力,达到了预期目的。

诚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途径的社会实践,其效果就是指由实施这一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觉悟水平等发展变化的社会效应。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在社会实践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对关系:

(一)“显效果”和“隐效果”的关系。所谓社会实践的“显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后在行为表现上所发生的种种有形变化。所谓社会实践的“隐效果”,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在思想认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心理上的无形变化。事实上,大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后在信念、兴趣、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学生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有形变化”和“无形变化”的矛盾运动,“无形变化”是“有形变化”的必要前提,而“有形变化”则是“无形变化”的必然结果,两者完整地体现了社会实践的辩证效果。为此在实施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坚持两分法,反对只把“显效益”作为唯一效果的一点论观点。

(二)主体和主导的关系。社会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如何,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教师是主导,如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活动中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活动后的总结交流,巩固提高,均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学生则是主体,是社会实践的具体参与者,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更不能颠倒关系。

(三)手段和目的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手段,是途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手段时时要为目的服务,目的处处体现着手段的作用。切忌为社会实践而实践的形式主义,以杜绝负效应。

总之,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推进素质的有效手段,贵在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舒红.贵州教育科研[J].2003(6).

[2]邓大刚.科教创新[J].2002(8).

[3]李欢.贵州师范大学学报[J].2006(增刊6).

社会实践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受托责任《内部审计思想》

(一)

思想的解放,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永远需要各种丰富的养料,这种养料首先就是丰富的思想资料的积累。1990年以来,我国许多学者开始至力于西方内部审计典籍的传译,成绩斐然。如1990年,劳伦斯·索耶的《现代内部审计实务》作为“世界会计审计名著译丛”引入中国。1995年,安德鲁·钱伯斯等人合著的《内部审计》也被译成中文出版发行。2005年,《索耶内部审计》(英文第五版)中译本又一次隆重推出。学者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内部审计学术的繁荣,功不可没。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学者研究内部审计的新作层出不穷。在浩瀚的研究著作中,内部审计的全球性职业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历经六十个春秋,坚持不懈地支持和推动的内部审计研究成果,有如璀璨的明星,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格外引人注目。

科学的逻辑就是大浪淘沙,沥尽黄沙见黄金。IIA在其成立五十周年之际,推选出五十年来最具影响的十部著作。她们凝聚了内部审计理论学者和实践家的思想智慧与体验颖悟,实属闪光的金子,值得我们着力特书。

总的来看,这十本著作可以归为四类:一类是促进内部审计职业化的著作,包括IIA编纂的《内部审计职业准则汇编》和《内部审计质量保证检查手册》、艾尔文·格雷姆(Irvin Gleim)独撰的《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评论》;二类是直接提炼实务、指导实务的著作,即阿尔布雷克特(W.S.Albrecht)等人完成的《评估内部审计部门的业绩》;三类是反映信息系统审计的著作,包括威廉·梅尔(WilliamcMair)等人合著的《计算机控制与审计》、斯坦福研究协会完成的《系统可审性与控制研究》;四类是体现内部审计思想性、学术性的著作,包括维克托·布林克(Victor z Brink)和赫伯特·维特(Herbert Witt)合著的《现代内部审计:评价业务与控制》、劳伦斯·索耶(Lawrence B Sawyer)和格林·萨姆纳斯(GlennE Sumners)合著的《索耶内部审计:现代内部审计实务》、戴维·科瓦齐克(David Kowalozyk)撰著的《卡德默斯业务审计手册》、保尔·希切(Paul Heeschen)和劳伦斯·索耶合著的《内部审计师手册》。

维克托·布林克于1941年出版的《内部审计——性质、职能和程序方法》开内部审计专著之先河,《现代内部审计:评价业务与控制》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索耶撰写的《现代内部审计实务》是一部世界性的审计名著,他将现代管理科学与内部审计职业实践融为一体,强调业务导向和管理导向的综合审计。索耶认为,现代内部审计通过评价组织的全部经营活动来为组织服务,审计人员应将视野转向业务审计和管理审计,这需要新的态度、方法、分析和思想。索耶将重点放在管理审计上,认为管理审计是从企业顾问的角度审视经营活动,试图从业务审计人员发现的缺陷中透视隐蔽的违背管理原则的行为,帮助管理层更加经济、更有效率、更有效果地进行管理。但尽管作者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内部审计职业化、控制等问题,大量的笔墨还是用于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的介绍。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性巨著《卡德默斯业务审计手册》,由IIA首任秘书长布拉德福·卡德默斯(Bradford Cadmus)在1964年首版,戴维·科瓦齐克于1987年再版。这本专著阐述了业务审计的性质,认为“业务审计不是一种具有特定程序和技术的不同审计类别,而是一种探究、分析和思维的方式”,“业务审计的特征是由审计人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决定的,而不是独特的方法所决定的”,“而当审计人员真的认为需要对其探究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加以改变时,那就需要寻找指导他们进行业务审计的专门手册了”。可见,这本手册意在改变人们传统财务审计的思维模式,但受历史环境和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局限,其内容和视角都略显狭小。

另一部影响内部审计历史进程的思想性巨著是1962年出版的威廉·伦纳德(William.P.Leonard)撰著的《管理审计》。该书后被日本著名的内部审计学家青木茂男教授翻译成日文,盛极一时。伦纳德将管理职业界提出的管理审计和内部审计职业界提出的业务审计合而为一,他指出,管理审计是对各层次管理当局的管理能力实施的检查,这本书旨在说明管理审计作为一种特定工具如何评价管理方法和企业各个职能领域的业绩。作者基于管理的基本要素,分析了管理审计的基本概念,并详细介绍了管理审计过程,而对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问题鲜有涉及。

英国学者安德鲁·钱伯斯(Andrew D Chambers)等人合著的《内部审计》,也堪称内部审计领域的经典著作。该书初版于1981年,再版于1987年,这正是内部审计职业化迅速发展的时期,所以作者从职业化的要求人手,探讨了内部审计理论的主要构成(一套管理理论;内部审计作用的理论,包括独立评价、为管理层提供建设性服务和职能冲突等概念;一套关于工作方法的理论),接着介绍了主要的审计技术,还考察了内部审计管理、计算机审计等问题,并对未来进行展望。除了构建理论框架,该书还在多处体现了其颇具启发性的贡献:介绍“审计行为科学”时探究了内部审计的矛盾、参与式审计等问题;讨论“管理审计”时,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基础上增加了“公平性”审计(即从“3E”到“4E”)等。但该书同样没有对内部审计基本理论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IIA研究基金会汇集理论界和实务界享有盛誉的学者编著的《内部审计思想》,是一部承载传统、聚焦现在、启迪未来的思想巨著。《内部审计思想》英文版原名“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Internal Auditing”,全书“内部审计的历史、发展和展望”;“内部审计和组织治理”;“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的必备要素”;“确认服务和咨询服务”;“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管理”;“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系统化、规范化的过程”;“信息技术对内部审计的全面影响”。《内部审计思想》没有再去纠缠内部审计技术与方法层面的考察,而是直面内部审计的本质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既涉及长期困扰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包括近十年来主要的前沿课题。《内部审计思想》折射出来的是内部审计和组织方方面面、前所未有的融合与交织,这对

于内部审计理论及实务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该著作各专题作者既具深厚的学术功底,又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内部审计思想》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提炼和升华,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启发人们对内部审计的理性学术研究”,“扮演学术界和实务界沟通的桥梁”。《内部审计思想》“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不仅将观点、方法或技术结合在一起,还将两个不同的团体——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结合在一起”。正如该书序言所述,《内部审计思想》是IIA“成为学术思想领导者迈出的第一步”,这也是我们将此书命名为“内部审计思想”的缘由。

(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组织受托责任的失败,冲击着内部审计的理论与实务,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一系列重大问题和新课题日益受到关注。1999年,IIA通过了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内部审计被界定为“一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力,以帮助实现组织目标”。《内部审计思想》正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阐释内部审计的新定义、新理念,提供了高屋建瓴的多维视角。此专著的贡献表现在:

第一,彰显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内部审计配置方式重大变革的全面认同。内部审计并非必然是组织内部设立的一项职能,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早已既成事实。由于涉及管辖权的利益之争,内部审计的配置方式曾引起广泛的争论。安达信为安然提供内审服务引起的独立性问题至今余波未了。《内部审计思想》指出,内部审计作为一项客观的活动,并非必须在组织内部设立,这是IIA新定义的暗含之意,也是当代内部审计实务的显著特征。内部审计的配置方式包括内置(在组织内部设置)、合作内审(组织内审部门与外部职业服务机构的合作)、完全外包(完全聘请外部服务提供者)几种方式,组织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第二,夯实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理论基础。职业道德规范是内部审计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思想》系统地讨论了独立性与客观性问题,以及专业胜任能力的框架。莫茨(Mautz)曾指出:“独立性问题对内部审计总是一个难题”。长期以来,独立性与客观性问题如同带刺的玫瑰,学者或轻描淡写,或避而不谈。《内部审计思想》知难而上,以内部审计职业化为背景讨论了独立性与客观性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独立性与客观性的概念:客观性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未不恰当地影响评价、判断和决策的精神状态;独立性则是指不存在威胁客观性的重大利益冲突。作者认为独立性依附于客观性,一味执着于独立性容易造成内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冲突与对立。因此,不要过分强调独立性,而应重点关注客观性;进而,作者提出一个便于内部审计人员识别和管理影响客观性威胁因素的框架,分析了威胁客观性的具体因素,以及减小和管理这些威胁因素的工具。

专业胜任能力是职业道德的要素之一,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内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思想》回顾了学者的研究,详细分析了IIA的《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框架》(CFIA),分别探讨了内部审计入门者、胜任的内审人员、内审管理者所应具备的技能和品质。

第三,突出内部审计的确认与咨询职能,并将其贯穿全书。IIA在新定义中正式将内部审计的职能界定为确认服务和咨询服务。《内部审计思想》从价值增值出发,分析多客户的各种不同需求,指出传统单一内部审计服务的缺陷,并给出一个确认与咨询服务类型的连续统一体,涵盖了财务审计、业绩审计、快速反应审计、评估服务、协调服务及补救服务。不仅如此,作者还针对确认服务,分析了确认服务的等级、审计证据与确认服务的类型及等级的关系、向外部提供确认服务、舞弊调查等问题;针对咨询服务,考察了混合项目、确认与咨询服务的平衡、咨询服务的限制因素、咨询服务的风险与收益等问题。在其他章节,各专题的讨论都紧紧围绕内部审计的确认和咨询职能展开。

第四,置内部审计于组织治理的框架下予以考察,分析内部审计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及内部审计的作用,视内部审计为组织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风险和控制都是组织治理的关键要素,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包括监控、评价和分析组织的风险与控制,《内部审计思想》强调以良好的公司治理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核心,视控制为一个过程,而内部审计的基本治理活动就是进行“风险监控”和提供“控制确认”。监控风险包括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组织的潜在影响、确定应对风险的策略,及之后监控新风险的环境、监控现行的风险策略和相应的控制措施等。控制是管理层为了提高实现既定目的和目标的可能性而采取的各种行动,是管理层适当地计划、组织和指挥的结果,控制确认关键是保证控制措施处于正确的位置以处理组织风险,包括评价高层基调、评估控制环境、测试控制有效性、评价管理层监控程序的有效性、向相关主体报告评估结果。《内部审计思想》认为,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内部审计能够改善治理、实现“善治”,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的“守门员”。

第五,凸显内部审计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审计这一全新领域的巨大潜力。著名学者威廉·金尼(William R.Kinney)系统地介绍了风险管理审计过程。基于“企业风险是有碍于实现组织目标威胁因素”的定义,他将企业风险划分为外部环境风险、经营过程和资产损失风险、信息风险三类。依托COSO“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的要素(环境、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来分析风险管理审计过程。金尼认为,ERM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隐含了某些认定,针对这些“风险认定”,内部审计可进行单独评价,从而完成对风险管理的审计。金尼的研究为学者开辟了一块新的土壤,为实务界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指南。

第六,将内部审计视为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过程。IIA在1999年提出的内部审计新定义中,强调内部审计要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然而学术界对系统化、规范化的内部审计过程的讨论却不多见。《内部审计思想》构造了一个由业务类型、内部审计合作程度和组织特征三个维度组成的背景框架,业务类型是连续统一体,包括从内控测试的传统遵循性审计,到测试业务及业绩的业务审计,再到咨询服务;内部审计合作程度则从“完全内置”,到“一定程度的内外合作”,再到“完全外包”;组织特征包括行业、国家、法律环境、组织规模、组织文化、内部审计部门的复合技能等因素。以此背景框架为基础,作者考察了内部审计的项目计划、项目执行及项目结果沟通过程。内部审计过程观必将深刻影响学者和实务界人士的思维方式。

第七,以“审计本质是一种控制”为主旨。《内部审计思想》从不同角度探讨内部审计的重大问题,但殊途同归,即内部审计本质上仍是一种控制,控制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组织管理风险、

促进有效治理,实现组织目标。追寻内部审计的历史轨迹,无论在财务领域还是经营领域,无论是财务审计还是管理审计,内部审诗一直是一种控制机制。纵览内部审计的当前实务,无论是在组织治理中发挥监控风险、控制确认的职能,还是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过程中对“风险认定”的单独评价,或是在控制自我评估中扮演“促导者”的角色,内部审计仍是一种控制机制。展望未来,责任与控制仍将是内部审计永恒的主题。

第八,充分考虑信息技术(IT)对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全面影响。《内部审计思想》回顾了IT的进步对内部审计发展的积极促动.并对未来进行展望,全面考察了当前IT对组织治理、确认与咨询服务、风险管理、内审部门管理、独立性与客观性、内部审计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IT对内部审计的对象与方式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渗透性的影响。从对象上看,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的内部经营流程,改变了组织和外界联系的方式,从而改变了组织的风险、内部控制以及所需确认的领域;从方式上讲,随着IT的发展,各种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和技术不断涌现,彻底变革了传统的审计模式。所以,IT不仅是组织管理过程和战略的驱动者与协进者,也是内部审计活动的驱动者和协进者。

最后,以管理职能为主线,系统讨论内部审计管理。《内部审计思想》特别将内部审计管理作为一个重要议题,作者基于管理职能,分别探讨了内部审计计划、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结构、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及控制。作者强调了沟通对于有效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沟通是改善治理、建立“客户”关系基础、协调审计工作并完成目标的前提。其论述严谨而不失启迪,如讨论内部审计部门是否应视为投资中心,内部审计部门如何成为组织的管理培训基地,内部审计部门人力资本战略模式怎样选择、知识资源如何管理等诸多问题,极大了拓宽了内部审计管理研究的视野,丰富了内部审计管理实务。

当然,《内部审计思想》并非完美,在不少方面还有待研究。

首先,内部审计配置方式研究不够深入。认可内部审计外包是IIA新定义作出的重大调整,但合作内审程度、方式的选择是不确定的。那么,除了合格内部审计人员的短缺,影响这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如信息技术如何影响企业的经营流程进而影响内部审计的配置方式,组织规模、行业特征会产生什么影响,组织文化、社会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吉尔·考特曼彻(GilCourtemanche)曾呼吁“不能阉割掉内部审计极具价值的功能”。考虑配置方式选择时,内部审计成本固然是一个因素,但如何进行理性的内部审计外包成本收益分析,如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的收益如何衡量,内部审计部门成为组织的管理培训基地会对内部审计配置方式产生什么影响等。组织该如何抉择配置方式,《内部审计思想》没有给出具体答案或指导。

其次,未讨论内部控制问题。无论是对于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还是从内部审计的职业地位来讲,内部控制都举足轻重。1971年IIA第3号“内部审计师责任说明书”将内部控制评价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1977年美国的《国外反贪污行贿法》更是确立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定职责;吉尔·考特曼彻分析内部审计研究时也指出,“内部控制”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产品;安德鲁·钱伯斯等认为内部审计所应拥有的一套管理理论须以内部控制概念为中心;维克托·布林克在回首IIA五十年时指出,内部审计最该关注的是“内部控制”。《内部审计思想》却避开了这个问题。COSO在2004年9月正式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报告,称ERM框架并非对原有内部控制框架的替代,那么,ERM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内部控制的框架构成、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等等,仍是重大的理论问题。

再次,没有系统研究内部审计准则的相关问题。内部审计准则既属于基本理论范畴,也是理论和实务沟通的桥梁,还是内部审计职业化的必要条件。内部审计准则也是一个丰富的研究领域,目前比较迫切的问题包括:研究不同的内部审计需求与不同的证据充分性、相关性、可靠性的关系,以便与审计委员会、业务经理、外部审计师进行有效的沟通;研究什么样的内部审计服务可以满足公司治理的要求;研究认定关键风险的指标并建立连续不断地认定风险并作出决策的信息系统;研究实施咨询活动时如何保持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研究如何确保审计信息及管理信息的安全;研究如何评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关联的确认性服务;研究内部审计与企业再造的关系;研究内部审计服务价值的评估问题;研究如何评估企业行为规范的价值;研究内部审计与组织整合的关系;研究提高审计效能的技术与方法等。为此,内部审计准则研究不可回避。

最后,咨询职能的独立严重影响了传统确认服务的理论与实务体系。传统的内部审计一直强调“评价”的同时“提供改善建议”,确认为主、兼顾咨询。1999年IIA的新定义则将确认服务与咨询服务并行,这使诸多问题接踵而至:理论上,咨询服务冲击了原有的、围绕确认职能所构建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概念,如审计的定义、独立性与客观性问题等,正因为此,《内部审计思想》未能、也难以形成一个逻辑的理论系统;实务上,咨询服务破坏了委托人、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的三方关系,带来自我检查威胁、确认项目运行过程可能受阻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如此,既有的内部审计实务框架以确认服务为核心,咨询服务的实务框架应如何构建、与确认服务的框架如何协调,值得探讨。咨询服务能否独立于确认职能之外,两种职能之间会有哪些冲突,亟待进一步的思考。

此外,《内部审计思想》在经验研究方面还很匮乏,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的经验研究捉襟见肘,这部分是囿于相关资料的获取困难,但一些已有的经验数据也未被学者们所重视。经验研究的不足必将制约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然而,瑕不掩瑜,学者秉先贤遗风,把握时代脉搏,以其卓尔不群的理智才干,博大精深的学术素养,见微知著的哲学思维,使《内部审计思想》成为本世纪初内部审计领域最具思想性的著作。

(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与诸多内部审计学者及实务界人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内部审计本质上属于受托责任问题。在各种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之间受托责任普遍存在的今天,内部审计作为受托责任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控制机制,它可以评价和改善受托责任系统。在我国会计审计界,杨时展先生最早将西方受托责任概念引入中国,认为受托责任是一切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90年代,学者进一步指出,受托责任不仅仅是一个动态概念,而是一种思想,一种支配着审计发生、发展的思想。大量的丰富史料证明,受托责任系统的发展主导了内部审计性质的变迁。

众多学者认为,将受托责任分为受托财务责任和受托管理责任,奠定了现代内部审计坚实的理论基础,现代内部审计正是包

括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管理审计的综合审计;这种综合审计是组织复杂受托责任系统中确保各种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控制机制。对于组织外部受托责任,内部审计行使确认之职,成为董事会、高管层履行受托财务责任和受托管理责任的得力助手;对于内部层级受托责任,内部审计确认与咨询职能并举,为评价各经营管理层业绩、改善业务营运尽应有之力;对于横向的水平受托责任,内部审计还可尽协调之责。作为受托责任系统控制机制的内部审计,已然成为“透视整个组织的窗口”,成为组织治理各相关方赖依存在与发展的极具价值的资源,最终成为组织增值的促导者。这是内部审计发展的结果,也是几代审计学人的感悟。

1988年,杨树滋和鲍国明教授合作完成《内部审计概论》,1989年,徐政旦教授出版了《内部审计学》,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发表的内部审计学方面的代表性著作;1990年后,一系列西方会计审计名著被引入中国,一批年轻的学者撰著了高水平的内部审计博士论文。诸多学者的共同努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内部审计学术的发展。但无论是内部审计的规范研究还是经验研究,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继续跟踪内部审计的前沿思想理念及其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研究应和具体的受托责任实践相结合,考虑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同的社会制度背景以及组织受托责任系统的异同,形成对我国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内部审计理论。

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确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部审计的工作是靠政府审计机关推动的,中国内部审计协(学)会在促进学术研究和实务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工商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也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内部审计实务正是在这种摸索和积累中成长。特别是2003年以来,审计署发布了新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的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的研究初步成型,《中国内部审计规范》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在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当然,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内部审计理念和工作水平发展不均衡,既有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媲美的内审组织,也有尚处萌芽状态的内部审计;普遍缺乏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内审人员的专业水准参差不齐;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内审人员职责定位模糊等。任重而道远,理论界和实务界还需付出前赴后继的努力。

(编辑 程瑞川)

社会实践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基

[收稿日期]2015-02-26

[作者简介]瞿晓琳(1983—),女,湖北洪湖人,博士,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城市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2CDJ0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共产党对城市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项目编号:2013M540630)的阶段性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把它们统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是这一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的理论,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根基,成为党的基本理论后来继续创新和发展的新起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最为直接的理论基础。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十五大进一步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三大和十五大的定位,充分说明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源理论。并且,党的最高权力机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它们之间的历史关联与思想渊源的说明也足以证明,邓小平理论是它得以提出的基础。党的十四大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冠名称谓邓小平理论;而党的十五大指出,由于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所以,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十六大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来源时说,它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则认为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然而,仅从邓小平理论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来把邓小平理论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厚根基”,显然在逻辑上是缺乏说服力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应该从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来看邓小平理论的“根基地位”。

从一般意义上,凡是能够称之为科学的“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关键是要看是否具备了以下四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贯穿其中,二是有着力解决的中心问题,三是有围绕中心问题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四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1]P9党中央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键在于它们在上述几个方面存在内在的一致性。首先,这几大理论成果都坚持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世界观、方法论。其次,这几大理论成果都着重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三,这几大理论成果始终坚持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和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上,虽然几个理论成果都有新的进展,但就总体框架和基本观点来讲,都保持着基本一致,或者说是在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的进展。这包括:关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关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判断;关于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选择;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政治主张;关于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不断培育“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的文化设计;关于“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关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关于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的重要理念;关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战略思考等等。第四,这几大理论成果均产生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中,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又都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得到检验。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毫无疑问,从历史的时序性与连续性来看,最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独占历史先机,显然在回答当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系列最为紧迫和最为重要的问题中,创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逻辑上得以成立的最基本的条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基。其根基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方法的保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运用“实事求是”这一根本思想武器,正确地回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历史证明,毛泽东所创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极大地提高了全党的理论水平,确保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事业发展。中国革命的胜利,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正如陈云在1977年所指出的那样,七大以后,“革命发展的那种排山倒海、摧枯拉朽迅猛异常的形势真是大大超过了预料。今天回顾起来,全党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通过延安整风掌握了毛主席倡导的实事求是这个作風,的确起了决定的作用。”[2]遗憾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党逐渐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遭到了严重破坏,致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

粉碎“四人帮”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纠正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但是,这一顺应时势的愿望一度遭到严重阻碍,党和国家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家建设百废待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热潮涌起。国内外大势呼唤中国共产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

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邓小平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和非凡的革命胆略,率先批评了“两个凡是”,开启了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先河;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恢复党的思想路线做必要的舆论准备;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重新确立并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具体地说,邓小平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中作出的卓越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精髓地位和在实践中的决定地位。邓小平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多次谈到:“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3]P143“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3]P126他认为实事求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起着决定作用。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不实事求是,就不可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不可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也就不可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了完整的表述。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3]P278虽然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可以包含在实事求是中,在实事求是中得到体现,但是邓小平的表述把四者连贯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不仅使概念更加明确,更重要的是把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到了新的高度。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在此基础上正式表述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十二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多次修改党章,但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表述一直沿用十二大的。第三,把解放思想看作是实事求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深刻分析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内在联系。为了打破思想禁锢,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并大声疾呼“解放思想”。什么叫解放思想?邓小平说:“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3]P279“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3]P62能否解放思想,能否从过了时的思想、观念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是能否做到实事求是的前提。在实事求是前面加上“解放思想”四个字,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连为一体,是邓小平的一个创造。要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邓小平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与实质,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原则,而且是首先确立起来的原则。其次,实事求是是新时期党的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得以制定和贯彻的基础和条件。正如江泽民所强调的那样:“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步前进,改革和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4]P250显然,没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二、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存在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实践程度和表述方式,虽然都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其各自对这一历史主题的理论揭示具有重点、程度、方式的差别。邓小平理论侧重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在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同时,着重回答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中,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而科学发展观则在上述回答的基础上,侧重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发展和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而邓小平理论所回答的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所谓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指学科或思想体系所要首先研究和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学科或思想体系内其他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是社会主义这一学科或思想体系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一问题研究和解决的路线与方向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学说或思想体系的性质和方向;这一问题的成功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其他基本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回答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在理论上高于其他问题。

而从上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历史主题的理论回答来看,主要由邓小平理论回答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显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为基础性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运动中,人们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固定的观念,存在种种不同程度的误解和偏差:把马克思主义本本中所描述的社会主义构想当成了勿庸置疑的先验原则,社会主义的实践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这些“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问题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神圣化和苏联模式普遍化,这使得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到严重的损失和挫折。邓小平指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會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5]P116“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提问方式本身就极具胆识和洞见,它抓住了整个社会主义的主题、核心、灵魂和命脉。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针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观,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新论。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最后,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多年理论思考的基础上,他给社会主义下了一个新的而且是结论性的定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P373这一论断,把手段和目的统一起来,廓清了不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还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最终要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解决中得到回答。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方位覆盖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的宏大社会系统工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不畏艰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实践中,提出了小康目标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并且提出了保证这一战略目标实现的一整套“相互关联”的“管用”的路线方针政策,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路线方针政策的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对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非常看重。他多次讲:“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5]P370-371他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我们的政治路线,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5]P64,“离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没有根,没有方向”[3]P278,“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5]P368。这条路径在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最大的创新之处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明确地区分开来,把资本主义也区分为制度层面和发展生产力的方法论层面,使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所用,从经济体制层面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的基本观点的轮廓邓小平理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观点相互联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的基本观点。

——邓小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为坚实的理论基础。邓小平非常鲜明的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提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还在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毛泽东关于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等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邓小平在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的基础上,更为科学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他明确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强调党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邓小平根据20世纪后半叶国际局势的变化,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上,必须实行对外开放,要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多方面的实践经验,第一次初步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道路。他在毛泽东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他强调不照搬书本,不照搬外国模式;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还在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有的正確判断的基础上,以比中共八大更为坚定态度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邓小平还根据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上初步阐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他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把新中国建立之初和随后形成的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强调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

上述这些思想的集中概括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邓小平又把他们概括为“一个中心”和“两个基点”,并强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要长期坚持不动摇。

——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在发展的目标上,邓小平在由他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总目标和过去已经形成的“四个现代化”这一具体目标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包括民主政治);并强调通过体制改革达到这些目标。在发展步骤上,邓小平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长期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指明了我国体制改革的目标。尤其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邓小平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矛盾,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要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邓小平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变化,明确阐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他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邓小平在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陆续提出的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即“一纲四目”的基础上,根据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和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这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上述这些重大理论观点,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继承前人,又根据改革开放新的实践、创新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成果。当然,以上所述仅仅是邓小平理论的荦荦大端。它还有其他许多内容,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但就其所涵盖的内容和涉及的范畴而言,它已经是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如果分析其内在的逻辑结构,我们发现它由三个理论层面构成:一是基本内涵理论(或称基础理论),包括本文第一部分的思想路线、第二部分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改革开放论等。它们回答了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质的规定、历史方位、实现途径等最基本的问题。二是总体布局理论(或称实体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是实现条件理论(或称保障理论),包括国防和军队建设、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实践证明,开创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离不开包括内部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一系列必备条件的切实保障。正如毛泽东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6]P204邓小平理论是指导全党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整套科学思想。因此,这个理论必然包括实现条件和保障手段的内容。即使就一般意义的科学理论体系而言,“条件理论”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条件理论”的角度,把科学社会主义概括为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

如同所有有生命力的事物一样,邓小平理论也是要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理论。之后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结合新的实践,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都是对上述诸方面的丰富和发展。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在邓小平设计的“三位一体”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理论作出更为科学的概括,使其突出党的建设和包含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党的十八大则更加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正确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经验,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四、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实践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不仅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而且证明了邓小平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有力的支撑,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在经济总量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518942亿元,居世界第二,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8%,远超同期世界2.8%的经济年均增速。197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仅有381元,1987年达到1112元,2003年超过万元大关至10542元,2007年突破两万元至20169元,2010年突破三万元大关至30015元。而2012年人均GDP达到38420元,扣除价格因素,较1978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8.7%。与此同时,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收入国家。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多人口吃饭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30多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长71倍,年均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增长58倍,年均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5%。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先后采用过不同的农村贫困标准。根据1978年标准,1978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约2.5亿人,约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2007年下降为1479万人,平均每年脱贫811万人。按照2008年标准,2007年农村贫困人口为4320万人,2010年下降为2688万人,平均每年脱贫544万人。按照2010年制定的新扶贫标准,2010年农村贫困人口为16567万人,2012年为9899万人,不足全部人口的10%,平均每年脫贫3334万人。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2.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26.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1平方米,增加29.0平方米。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彩电、电冰箱、空调、电话等耐用消费品逐步普及,汽车、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2012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移动电话、计算机和家用汽车拥有量分别为212.6部、87.0台和21.5辆,分别比2000年末增加193.1部、77.3台和21.0辆。[7]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理论的发展,可以说,一切皆源自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理论的渊源方面,也可以说主要源于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把“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的理论结晶,是把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出的这一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持续付诸实践的结果,是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是持续的理论创新的结果。总之,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搭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厚根基。

[参考文献]

[1]中宣部理论局.理论热点18题[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

[2]陈云.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N].人民日报,1977-09-28.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铸辉煌经济发展谱新篇——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N].人民日报,2013-11-06.

Key words:Deng Xiaoping Theory;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groundwork

(责任编辑:朱文鸿)

社会实践理论范文第5篇

产业创新的层次不包括() (10分)

A. 产品创新

B. 流程创新

C. 企业文化创新

D. 功能创新。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2 题 10

收藏

在网络化创新模式下,IBM没有关注到小型机市场,仍然关注大型机市场,导致(

)抓住机会,成长为小型机领域的霸主。 (10分)

A. 康柏公司 

B. 联想集团

C. DEC 

D. DELL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解析:

机会,成长为小型机领域的霸主。 在网络化创新模式下,IBM没有关注到小型机市场,仍然关注大型机市场,导致DEC抓住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3 题 10

收藏

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形成的跨国技术人员社区对产业创新有以下作用:(

) (10分)

A. 带来了最新的技术

B. 带来了最新的管理

C. 增强了产业创新能力 

D. 推动了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4 题

收藏

在以下哪些方面,产业集群比单个企业要优越?(

A. 专业化的人才

B. 足够的资金

C. 有效信息

D. 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 (10分)

第 5 题

收藏

网络化创新模式的竞争从三个层次展开, 包括三个方面:(

) (10分)

A. 设计规则的竞争

B. 模块创新的竞争

C. 集成创新的竞争

D. 制度创新的竞争.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6 题

收藏

产业集群是由以下哪些单位所构筑的网络体系:(

A. 企业供应商销售商

) (10分) 

B. 大学与科技机构

C. 中介机构金融机构

D. 地方政府.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7 题

收藏

只有健全完善市场体系, 才能聚集各类资源要素,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增值。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10分) ( 第 8 题

收藏

IBM之所以创新失败,根本原因是局限于线性创新模式,未来很好利用网络化创新模式。 (10分)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9 题 10

收藏

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过分依赖技术引进,限制了我国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 (10分)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过分依赖技术引进,限制了我国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10 题

收藏

和网络化创新模式相比,线性创新在遵循统一界面标准的前提下,实现了创新的分散化。 (10分)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社会实践理论范文第6篇

产业创新的层次不包括() (10分)

A. 产品创新

B. 流程创新

C. 企业文化创新

D. 功能创新。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2 题 10

收藏

在网络化创新模式下,IBM没有关注到小型机市场,仍然关注大型机市场,导致(

)抓住机会,成长为小型机领域的霸主。 (10分)

A. 康柏公司 

B. 联想集团

C. DEC 

D. DELL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解析:

机会,成长为小型机领域的霸主。 在网络化创新模式下,IBM没有关注到小型机市场,仍然关注大型机市场,导致DEC抓住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3 题 10

收藏

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形成的跨国技术人员社区对产业创新有以下作用:(

) (10分)

A. 带来了最新的技术

B. 带来了最新的管理

C. 增强了产业创新能力 

D. 推动了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4 题

收藏

在以下哪些方面,产业集群比单个企业要优越?(

A. 专业化的人才

B. 足够的资金

C. 有效信息

D. 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 (10分)

第 5 题

收藏

网络化创新模式的竞争从三个层次展开, 包括三个方面:(

) (10分)

A. 设计规则的竞争

B. 模块创新的竞争

C. 集成创新的竞争

D. 制度创新的竞争.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6 题

收藏

产业集群是由以下哪些单位所构筑的网络体系:(

A. 企业供应商销售商

) (10分) 

B. 大学与科技机构

C. 中介机构金融机构

D. 地方政府.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7 题

收藏

只有健全完善市场体系, 才能聚集各类资源要素,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增值。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10分) ( 第 8 题

收藏

IBM之所以创新失败,根本原因是局限于线性创新模式,未来很好利用网络化创新模式。 (10分)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9 题 10

收藏

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过分依赖技术引进,限制了我国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 (10分)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过分依赖技术引进,限制了我国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第 10 题

收藏

和网络化创新模式相比,线性创新在遵循统一界面标准的前提下,实现了创新的分散化。 (10分)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上一篇:科学技术的源头范文下一篇:真核细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