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理论范文

2023-09-22

社会资本理论范文第1篇

1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早在二三百年前, 许多经济学家就有关于人力资本思想的阐述, 直到20世纪30年代, 人力资本的理论才渐渐产生出来。

最早的人力资本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著作。他在著作《理想国》中论述了教育人以及训练人的重要意义。间接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经济意义。之后的重农主义代表人物魁克是最早研究人的素质的经济学家, 他认为人是带来财富的根本。而第一个将人力当作资本的经济学家就是我们的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了。在人力资本理论产生前的这一段时期还有许多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的研究结果都对最终形成的人力资本理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思想基础。这包括:威廉·配第、L·杜布林、大卫·李嘉图等。

1 9 7 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是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构建者。他经过对美国农业经济问题的长期研究, 发现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 美国的农业产量迅速增加, 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土地、人口数量或资本投入的大量增加, 而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人的生产能力的迅速提高。在1960年的美国经济协会的年会上, 他以会长的身份作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 阐述了许多经济学家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等问题, 并且在此次会议上, 他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才是促进现今经济飞速增长、社会不断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一国人力资本的存量越大, 质量越高, 那么其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同时, 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一样, 并非是免费获得的, 而是需要投资才能得来的。

20世纪50年代后, 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学者开始进行人力资本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卢卡斯、罗迈尔提出的“新增长理论”了。他们在古典的生产函数模型中加入了人力资本, 从而确认了人力资本这个因素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 并且他们还不断使人力资本内在化。

国外人力资本理论不断发展的同时, 国内经济学家也在不断研究人力资本。国内学术界在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加深了对人力资本内涵以及人力资本产权等方面的研究, 并且取得了人力资本方面的新突破。刘小蜡、李鸣、周其仁、魏杰等都是研究这些方面的学者。

2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及其评述

人力资本理论解释了:资本—收入比率为何随经济增长不断下降;国民收入的增长为何远大于投入的土地、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等资源总量的以及战后工人工资何以大幅度上升等一些传统经济理论所无法解释的问题。

人力资本理论事实上是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实例:它不可能降格为一种单一的理论, 只是作为一种标准资本理论在一些经济现象中的应用而存在;与此同时, 它本身是更为全面的新古典研究框架中的一个分框架, 是为了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出现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 它指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那部分资源, 同时人力资本理论也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其二, 在经济增长中, 资本分为人力与物力两种, 而人力资本的作用是大于物力资本的作用的。人力资本与国民收入成正比, 而且比物力资本增长速度快很多。其三,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 而教育投资则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其四, 教育投资应该以市场的供求关系为依据, 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 发现了教育培训与个人收入水平的关系, 进而建立了人力投资的收益率模型, 将人力投资划分为教育投资与培训两个变量, 并且建立了个人收入与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由此发现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理论将劳动者分为了劳动者质量与劳动者数量这两个方面, 提出了劳动者的质量问题模型, 即人员素质问题。

虽然劳动资本理论拥有深厚的理论渊源, 但从其形成时间上看, 它仍是一门比较新兴的学科, 也必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人力资本的概念具有不确定性, 不同的学者在进行使用时, 会造成“转移概念”。在他们的运用中, 人力资本有时是指劳动力, 有时是指劳动者, 而又有时是指人力资源投资, 这样不同的词语就造成了概念的不确定。另外, 人力资本理论的许多观点都夸大了人力资本本身的作用, 而它的研究方法也存在缺陷。在计算方面, 人力资本的计算相对困难, 而且人力资本理论也比较片面, 经济的增长不仅需要人力资本还需要许多不同的物力资本的共同影响才能实现。因此, 我们不能劈开其他影响因素而光讲人力资本的作用, 这样必然不会真实的反映这些因素的结合而产生的作用力。所以, 要想有效的分析人力资本的作用, 就必须结合其他各方面的因素。

3 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教育市场的影响

人力资本理论对于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尤其对我国的教育市场发展影响很大。教育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有助于扩大教育的资源总量, 优化教育的资源配置, 提高教育运行的效率, 缓解教育供需矛盾, 推动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这些积极作用促进了我国教育市场的建设。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教育市场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积极方面的影响主要有: (1) 通过强调人的劳动能力的重要性, 从而鼓励各大高校争相竞争教育的质量, 因为教育出高质量的人才, 使学校具有良好的声誉, 从而影响着学校未来的发展。 (2) 通过重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推动不同学校间的学生互相竞争。 (3) 通过关注教育的成本以及投资后的收益问题, 计算教育回报率, 进而促进各种教育之间的竞争。人力资本理论影响消极方面主要有: (1) 由于人力资本理论本身所存在的缺陷, 因此需要对人力资本的研究获得新的发展, 如果只在片面的人力资本理论上影响教育, 这样的教育市场必然是失败的。 (2) 由于我国对教育市场的认识还未达成一致, 这种分歧必然不仅是受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 还受着其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因此, 这些因素的结合必然促使了我国教育市场的复杂。

4 结语

总之, 人力资本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学分支, 已经形成并且在不断稳定的向前发展, 它不仅有着宏观方面的影响, 也有着微观方面的影响。有效地应用人力资本理论, 会对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起来, 会起到预防国有企业流失、解决国家所有者虚拟、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内部人员控制等问题, 并且能够很好的激励企业的员工。因此, 积极有效的实施人力资本开发、努力优化人力资本应当成为国家头等重要性的战略任务。我们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完善法律与制度建设, 为人力资本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同时也要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本投资体制, 促进人力资本投资道路未来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 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力资本这个概念的研究也同时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重点, 人力资本理论也应运而生。197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是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构建者。在国外人力资本理论不断发展的同时, 国内经济学家也在不断研究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理论事实上是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实例,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它对我们国家的教育市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既有积极面亦有消极面。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经济增长,教育市场

参考文献

[1] 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2] 陈穗红.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考察与现状分析[J].财政研究, 2003, 7:35~38.

[3] 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J].商务印书馆, 1998.

[4]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68~69.

[5] L.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

社会资本理论范文第2篇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中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代表从2002年开始引入经济资本概念,探索经济分配方法,目前已经建立了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和效益约束机制。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得失和问题研究,提出下一阶段改进的方向,一方面为本行经营管理献计献策,另一方面期望对目前正在探索经济资本管理的商业银行提供一些参考,从而提高我国银行业整体风险防范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思考

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用于抵偿“非预期损失”的资本数量和借以获取回报的资本性资源占用数量,是目前国际上先进商业银行普遍使用的一个管理参数。随着《巴塞尔协议》修订以来,建立在“资本至上”基础上的资本约束思想正成为国际银行业新的价值坐标,并推动着风险及价值管理理论和工具取得了革命性进展。21世纪初期,以建行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商业银行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经济资本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与效益约束机制已成为当今世界和国内主流银行的共同选择。经济资本概念的引入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一、经济资本管理的作用机制

经济资本管理的作用机制是把满足股东回报(价值最大化)的要求和责任通过经济资本配置落实到银行的各级分行、各项产品、部门、客户以及员工等层面,把风险和收益的平衡通过资本的配置和资本回报要求联系起来。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引入、运用以及相应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正有力促进我国银行业管理模式由传统的粗放式、外延式向集约式、内涵式转变。

(一)经济资本将有力的约束银行可承载风险总量

经济资本通过对非预期损失的计算和预测,直接反映银行的风险全貌,通过经济资本的配置能够实现银行资本与风险的匹配。以经济资本分配系数为纽带,一方面可以确定在一定资本下,银行可以承载的风险总量,从而控制风险资产规模,避免以前那种不注重风险总量控制,无限扩充资产的粗放经营方式。另一方面,当银行风险资产规模迅速扩张时,经济资本总量接近或超过监管资本时,银行可以根据资本充足率情况及时补充资本金,否则其安全性将在战略上受到威胁。2009年前几个月,国内部分股份银行大量发行可转债就是因为在国家刺激内需的政策导向下,信贷资产扩张太快,不能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而原投资者又不同意发行新股,所以只能通过发行可转债的方法来解决资本充足率问题。

(二)经济资本管理促进银行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通过经济资本分配系数的设定,可以有效的传导商业银行的经营导向,从而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具体来讲,一是促进区域结构调整,根据经济资本回报率和资产质量设定不同区域分行经济资本增长率和经济资本区域调节系数,通过区域间经济资本增量和总量的控制,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信用风险体系健全、资产质量好的地区分行快速发展。二是促进产品结构调整,根据不同产品资产质量、违约概率、损失率、净回报等设定各项产品的经济资本分配系数可以有效的控制不同产品的发展速度,从而提升银行产品的价值创造能力。三是促进客户结构调整,根据客户资信情况以及对银行贡献度大小设置经济资本分配折扣系数,从而鼓励经营部门和客户经理多营销优质客户。四是促进收支结构调整,通过经济资本分配系数的设置促进非利息收入的大力发展。

(三)经济资本管理促进银行不断满足股东回报率要求

如果银行不能产生与风险相匹配的资本回报率将导致股东满意度下降,资本退出,股价下跌,资本回报率对股价的影响就更加明显了。在以前没有进行经济资本配置的时候,商业银行很难通过一个分行创造的利润来计算该行到底为股东创造了多大贡献,因为账面上拨付的营运资金没有反映该分行的风险。经济资本净回报率(RAROC,=风险扣除后的净利润÷分行所占用的经济资本)就是反映商业银行以及其各级分行创造价值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经济资本净回报率计算结果,总行对于RAROC越高的分行可以分配更多的经济资本,或者进行资源倾斜,鼓励这些分行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四)经济资本管理促进银行理性定价和营销

经济资本预算管理的实施为银行市场营销提供指引,为银行在营销中定价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在实施经济资本预算机制下,银行决策者判断不同业务、产品、客户的市场进退标准是经济资本回报的大小;银行对客户定价是基于满足经济资本回报要求的定价,即某项产品的价格应该是在完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该业务所占用的经济资本乘以预期的经济资本回报率之和。反之,如果低于该价格,就不能满足资本回报的要求,就是毁灭价值。同时,对于多项产品、多个客户的营销中,银行应保留和发展较大资本回报的业务和产品,否则应予以收缩或退出市场。

二、当前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建行、招行、深发展等在国内较早推行经济资本预算管理的银行来看,经济资本管理机制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改进,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该机制。

(一)基础信息薄弱,导致经济资本计量分配不尽科学

一是目前经济资本分配系数的准确性不够。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内部评级系统尚在建设之中,即使系统开发完成后,为使系统适于本行自身风险管理实际,还有一个经营数据积累、系统参数调整的过程。因此我国银行大多数采用的计量方法相对是粗线条的、平均意义下的系数法,这也是目前经济资本分配系数准确性不够的原因。二是经济资本产品分配系数分类不细。由于我国银行经济资本计量和分配大多数采用标准法,所以在进行产品细化时要受到会计核算和风险预警评级系统产品分类的制约,产品的会计核算及其在风险预警评级系统的分类情况,最终确定了经济资本分配系数的细化程度。三是对市场风险经济资本的计量不充分。目前,部分银行市场风险经济资本根据资金交易在险价值VAR的倍数来确定,其准确性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二)经济资本配置方式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银行经济资本配置一般由商业银行总行来完成,各级分行不再对下进行经济资本配置,各级分行对其下级行处的经济资本管理主要通过产品计划来实现,使下级行对总行政策导向理解上存在不同程度误差。例如各个省分行对二级分行都采用贷款规模控制,而并非采用经济资本约束,容易造成贷款投向僵化,不利于结构调整,甚至背离股东回报要求。

(三)基层行不能有效的将经济资本管理融入日常经济管理活动

目前,银行的基层行在经济资本管理中,经济资本分配的政策效应主要通过经济资本分配系数影响经济增加值计算结果来体现,经济资本分配系数是以某类产品的平均风险程度为线索的,但由于同一类产品中不同客户、不同地区的风险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实际的贷款营销及定价决策应以每一个客户具体的经营状况分析和判断为依据。由于不同的行业和具体客户的差异较大,基层行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力量,迫切需要具体的指导意见,使以产品为线索的分配系数通过一定的调整过程落实和反映到客户上。

(四)对下级行的考核配套政策方面与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存在冲突

目前,部分商业银行总行、一级分行除了对下级行实现的经济增加值实行综合考核外,还建立了单项考核办法,形成了多层次的绩效评价体系。这些办法中个别指标与经济资本管理的要求不一致。如业务部门对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考核政策连续性的担忧,也可能影响其对贷款营销的态度。

三、完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预算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改进经济资本管理流程,强化对预算实施的动态监控

鉴于我国银行目前仍普遍实行以总分行制为主要模式的经营管理体制,总行在经济资本管理上应主要着眼于政策的研究与制定,立足于宏观层面总量分配与控制,而经济资本具体在业务、部门、客户上的分配摆布与调整优化则应充分发挥各级分支行的主观能动性,赋予其在不同业务、部门、客户间调整经济资本的充分权利,减少不必要的上报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市场反应能力。同时,要加强对经济资本预算实施的过程管理,充分发挥各业务条线的职能作用,明确部门的经济资本管理职责,建立部门间定期分析研究解决预算实施问题的工作机制,保证经济资本管理“总量控制、结构最优”目标的实现。

(二)完善经济资本宏观管理参数,指导经济资本微观管理参数运用

一方面,应该在坚持方向的基础上,对经济资本管理机制中的有关方法和参数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完善。一是对经济资本管理参数需要动态调整。主要根据宏观形势、行业状况、区域经济、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发展变化定期进行调整和修正。二是提高经济资本分配系数准确性。

另一方面,应加强经济资本微观管理参数运用指导。为确保在产品定价和客户盈利性分析等领域经济资本微观管理参数运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应尽快提出微观领域经济资本分配系数细化的指导意见,包括细化系数的要求和方式等。

(三)加快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

一方面,积极推进风险管理系统建设,以此为基础逐步采用先进的计量方法。要确定和分解经济资本,首先要计算单客户和单笔资产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以及风险敞口等关键指标,因此,商业银行要在努力夯实内部评级基础,加快系统平台的开发和建设,提高风险计量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坚持“同步推进、配套建设”的原则,不断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通过加强对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经济资本计量模型的研究和加强非信贷资产的质量和风险评价体系建设,为充分发挥经济资本管理机制在价值管理中的各种作用创造条件。

(四)建立和完善以经济资本分配为基础的RAROC管理体系

经济资本预算管理不能简单理解为建立一套算法或开发一个系统,经济资本的理念和方法必须运用到银行所有业务流程中去,并使之充分发挥决策支持作用。目前,RAROC已在国际先进银行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其内部各个层面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银行应借鉴其成功经验,逐步建立以经济资本分配为基础、以RAROC指标为纽带,使各种风险紧密联系的统一管理体系。在单笔业务层面上,可用RAROC来衡量一笔业务的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为是否开展该笔业务以及如何进行定价提供决策依据。在资产组合层面上,在考虑单笔业务的风险和资产组合效应之后,可依据RAROC衡量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及时对RAROC指标呈现明显不利变化趋势的资产组合进行处理,为效益更好的业务腾出空间。在银行总体层面上,可利用RAROC进行目标设定、业务决策、资本配置和绩效考核等。

(五)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大信息技术对经济资本管理的支持力度

要从根本上改变经济资本分配和经济增加值的运作效力,必须实现信息基础质的提升。根据国外先进银行的经验,其经济资本管理一般都有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作支撑,如资产负债管理系统、资金转移定价系统、财务集中管理系统、内部评级系统等。这些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处理银行内部的资本配置问题,还可以对账面收益水平进行调整,得到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状况,从而经济资本占用及回报情况。因此,我国银行业下一步应当加紧进行内部评级系统、ERP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尽早进行经营管理信息的有效积累,改变目前信息散乱、整合困难、利用低效的状况。

(六)提高各级分支机构对经济资本预算管理理念的执行效果

经济资本管理机制微观层面的改进方向主要是指在银行的各级分支行、各部门、客户经理个人在经济资本计量、分配运用等方面存在的有待于改进之处,其执行者主要由各级分支行相关人员来承担。为促使经济资本分配系数在不同领域、层面和对象的正确运用,一方面总行必须加强政策指导;另一方面,各级行和各部门应继续加强对经营理念、经营政策、管理方法的宣传和培训,保障总行制定的经济资本管理政策顺畅、无偏传导,使各级经营管理人员能够正确理解政策、准确把握参数、熟练运用方法,在各个经营管理领域中算好帐、做好激励和决策。

参考文献:

[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新巴塞尔资本协议》,2001年1月版。

[2]陈建梁:《银行业风险评估理论模型与实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彼德S•罗斯:《商业银行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黄奇辅(Chi-fu Huang)等著,宋逢明译:《金融经济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6]Rajiv D.Banker;Robert S.Kaplan;S.Mark Young,《管理会计(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中国建设银行年报》:2004-2008年。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市分行)

社会资本理论范文第3篇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质

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很难用传统经济理论进行充分说明, 在此情况下, 舒尔茨用“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做出解释:“国民产量的增长比较土地和按人时计算的劳动量以及能再生产的物质资本的增长更大, 这种情况已经普遍可见。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大概就是这个差额的主要说明。”他认为, 人力也是资本的一种具体形式, 劳动者“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 “大半是投资的产物, 而这种产物加上其他人力投资便是技术先进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占优势的主要原因”。认为“工人平均实际工资的显著增长, 大部分来自这种向人力资本的投资”, “通过向自身投资, 人民能够扩大他们得以进行选择的范围。这是自由人可以用来增进自身福利的一条道路。”他主张, 通过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可以提高人口质量, 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 提高国民收入。舒尔茨还对发展教育、医疗保健以及人口迁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在《教育资本构成》和《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等文中, 舒尔茨表达了对教育的理解:“我主张把教育当做一种对人的投资, 把教育所带来的成果当做一种资本, 因为教育已经成为受教育者的一部分, 所以我将其称为‘人力资本’。”“由于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因此在制订计划和筹措资金方面的关键经济概念应当是投资的收益率。”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虽重视到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很明显, 该理论背后的阶级意志不言而喻, 就其理论整体而言, 它反映的是资本所有者的经济观和价值观, 它把人力资本投资说成是“自由人可以用来增进自身福利的一条道路”, 而“自由人”自由的前提是什么呢?是以不能自主选择所处的经济关系为前提的, 是以处于被雇佣的经济地位为前提的, 是以不得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发展趋势为前提的, 是以服从于资本统治、资本所有者发财致富为前提的, 是以遵循资本主义所谓的理性规律为前提的。若以这样一种理念来指导教育的发展, 必然导致教育的“异化”, 片面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 而弱化了教育在文化道德方面的传承作用, 使劳动者的能力专业化、单调化、片面化, 使劳动不再是劳动者主体的自由行为, 而成为被迫的一种活动, 使其服从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效率主义”、“工具主义”, 最终使教育偏离其本质, 偏离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

“人力资本”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不科学的范畴, 其根源在于人力资本理论对“资本”的认识是不科学的。人力资本理论将资本看做是能够带来收入的要素, 它把资本视为一个具有一般性的普遍的永恒的经济范畴。由于教育培训的投入使劳动者的素质提高, 从而可以为劳动者带来更多收入。人力资本理论完全是从投资能够带来更多收入这一表象出发来认识问题的, 而未考虑这种收入的来源, 未考虑作为资本应具有的本质属性。从资本的本质属性来看, 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能够为资本所有者带来增殖的价值。“人力资本”这个概念若成立的话, 它也绝不像舒尔茨所讲的“劳动者变成资本家”, 其真正的所有者一定不是劳动力所有者, 而是属于资本所有者, 在他们眼中, 劳动力就是一种生产要素, 就是一种以人力形式存在的资源, 就是一种能够为他们带来增殖额的资本。通过教育投资, 便可以提高这种要素的生产效率, 提高这种资源的效能, 增强这种资本带给他们的增殖能力。劳动力或人力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下才成为资本, 脱离了这种关系, 它也就不是资本了。人力资本理论试图混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界限和关系, 有意忽视资本所有者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占有关系, 掩盖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人力资本理论实质上反映的是在资本雇佣劳动的这样一种社会经济关系下资本所有者的观念。

二、教育的本质

教育从本质上来讲, 它绝不是创造财富、实现物质繁荣的工具, 也不仅仅是人类传授知识、经验、技能的过程, 而是人类对精神本性的一种追求, 是人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柏拉图认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类灵魂的转向。亚里士多德认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应当充分发展人的理性, 实现真正的自我, 教育应该是一种自由的教育, 自由教育的目的不是进行职业训练, 而是促进人的理性的发展, 从而使人从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在此基础上,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和谐教育论, 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的体、德、智、美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使人的各部分灵魂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归于自然”, 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 才有利于人的善良的天性的保持。赫钦斯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真诚地追求知识, 追求真理, 并对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批判。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 提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 这也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导的现代社会, 教育逐渐偏离了它的本质, 成为了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种工具。受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影响, 在观念上, 整个社会弥漫着马克思所讲的“拜物教”观念, 社会普遍崇尚物质、金钱和资本, 从而导致对理智、道德、艺术和精神生活的忽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一种无限追求财富的动力机制, 劳动力也被看做为创造物质财富的一种生产要素, 一种资源, 甚至一种资本, 即“人力资本”。以资本为主导的生产过程使劳动“异化”, 劳动不再是劳动者的自由行为, 而成为被迫的行为, 成为一种“负效用”;劳动成果不为劳动者占有和享用, 而被资本家占有。劳动过程本身、劳动产品都与劳动的主体相异化, 劳动者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 从而丧失了其作为劳动主体应有的地位和尊严, 甚至劳动力也被沦为了一种以“人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物质财富的增长, 而忽视了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教育服务于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目标, 从而呈现出职业化、技能化的发展趋势。人力资本理论中的教育观念正好迎合了这种物质财富增长的需要, 适应于资本主义主导的这种生产技术体系。

三、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的“异化”

人力资本理论原本是一种经济理论, 但却以其在学术界的广泛影响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教育领域, 形成了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教育理念。这样一种趋势, 恰是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 资本理性、技术理性的需要, 它是适合于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学说。人力资本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会影响教育的发展, 导致教育的“异化”。

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人的经济才能 (即赚钱、创造财富的能力) 都是通过带有投资性质的活动逐步发展起来的”, 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升人的经济才能, 可以增加工资、薪金。认为大多数人的收入差异是由人力资本数量不同而造成的, 认为“收入基本取决于对教育、健康、在职培训、有关职业机会信息的探求, 以及向别的地方进行迁移的投资。”在这样的观念下, 教育自然成为了获得更多收入的渠道或途径。人力资本理论过度强调教育投资所获得的经济收益, 教育的目的越来越趋向实用主义, 教育和培训的目的从劳动者个人来讲只是为了提高收入, 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讲只是为了物质财富的增长, 而其实质是为了资本所有者能够获得更多的价值增值。因为教育能够通过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 使劳动者获得更多的工资收益, 但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对资本家来说, 是有生产性的;对工人来说, 是非生产性的”。这种理论过于强化教育的经济功能, 而忽视了道德教育、文化传承的功能, 虽符合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 但却迷失了教育的本质和人生命的真正目的。

资本主义经济的无限发展, 使劳动者成为技术体系中的工具。教育, 尤其是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逐渐发展成为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把人作为工具来训练、培养, 越来越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 而不再重视培养人的心智和理性的提升, 职业教育体系完全就是为满足资本主义技术生产体系发展而建立的。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的确给人类造就了丰富的物质生活, 但也破坏了和谐的社会秩序和平静的精神生活, 导致了“经济愈发展, 道德愈败坏”的社会现象。哲学没落、道德缺失、人文学科丧失应有的地位, 社会发展只重视物质财富的增长, 不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教育只重视技能培训, 不重视人文教育, 逐渐沦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技术主义、工具主义的附庸, 完全从属于资本主义这种生产方式。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指导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严重违背教育的本质, 它将社会发展的主客体倒置, 颠倒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舒尔茨“主张把教育当做一种对人的投资, 把教育所带来的成果当做一种资本。因为教育已经成为受教育者的一部分, 所以我将其称为‘人力资本’。”“因为教育能够提供一种有经济价值的生产型服务, 就成了一种资本。”人力资本理论还运用投入—产出或成本—收益的经济核算方法、用效率、收益等经济指标来衡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效果。他把人力资本的投资, 完全看作生产的手段, 目的是创造更高的生产。舒尔茨还认为:“人力资本质量的改进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 人力投资的增长目的就是提高“经济奋飞过程中的工作质量”。认为“人的经济才能主要是一种创造出来的生产手段”。他把人从社会的主体降为客体, 把人作为生产发展的目的变为生产发展的手段,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 人力资本教育理念使教育和教育投资完全隶属于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教育中只重视人作为劳动力商品、作为可用来交换的一种技能或能力、作为一种工具来培养, 使人的教育模式标准化、格式化、专业化、片面化, 从属于整个技术体系;而同时人的精神世界、与商品交换无关的思想、道德、精神方面的诉求被忽视。人力资本教育理念使教育脱离了人的本质存在, 而畸形化的发展, 从而导致教育的“异化”, 教育不是服务于人本身的发展, 而是服从于技术理性、资本理性, 服务于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发展, 服务于资本价值增值的目的。从而, 作为整个社会劳动主体的劳动者的技能素质的高度发展, 一方面表现为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 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人的精神世界极度贫乏和萎缩。

综上所述, 人力资本理论受社会生产方式和发展程度的制约, 将劳动力视为资本的一种具体形态, 其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以资本为主体的经济观念, 这一点是应该从根本上进行批判的。以人力资本理论为指导的教育理念, 偏重技术理性的培养, 而忽视了人的道德、文化的传承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这种观念是对人的本质和教育的目的一种扭曲和异化。社会主义的发展应以人为本, 人力不是资本, 是人本身具有的劳动能力, 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物质财富的增长不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而应当服务于人的发展。在教育观念上应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 在提高劳动者知识、技能素质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精神素质的提升, 不能忽视人的道德、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不能只重视工具理性的传播和训练, 而应重视劳动者身体素质、技能素质、精神文化素质的共同提高, 使全体社会公民都获得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自由的发展。

摘要:人力资本理论虽然重视到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但其理论总体上反映的是资本所有者的意志, 它试图混淆不同阶级之间的差别, 有意忽视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占有与被占有关系, 掩盖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把该理论引入教育理论和实践, 会过度强化教育的经济功能, 而弱化教育的文化道德传承的作用, 使教育的目的庸俗化。

关键词:人力资本,劳动力,教育,异化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 [美]西奥多·W·舒尔茨.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

[3] [美]西奥多·W·舒尔茨.曹延亭译.教育的经济价值[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2

[4] 张斌贤, 刘冬青.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学名著19种[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

[5] 舒志定.人的存在与教育——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4

社会资本理论范文第4篇

(一) 心理资源的组成

心理资源是一种可以促进个体提升自我的资源, 有助于个体成长, 提高组织绩效。它主要由四个核心部分组成:一是自我效能, 是指个体在面临具有一定挑战性工作时, 有信心完成任务;二是乐观, 个体能够积极面对现实, 积极进行总结原因;三是韧性, 这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困难时, 遇到困境时, 不骄躁, 不气馁, 在失败中总结及积极应对转变为自身的成长;四是希望, 个体执着追求自身价值, 有目标, 有理想, 从而取得成功的积极动机状态。

(二) 心理资本研究

心理资本研究可以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主要是对心理资本原理, 相关理论, 来源等较为基本的研究;而应用性则是对企业利用心理资本在员工及管理层中的实际运用。心里资本对员工个体的影响, 主要研究员工对企业的各个层面的满意度, 在管理层中, 主要研究的是心里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心理资本是对员工优点与潜能的挖掘。

二、心理资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一) 心理资本可以提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

优秀的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心理健康是员工服从管理的先决条件。据调查, 企业工作人员中, 少部分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 极少部分存在严重心理问题。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工作压力过大, 郁闷, 不开心, 自我否定, 不自信, 同事的打压, 上级的指责都是导致员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二) 心理资本是积极心理学范畴

因为心理资本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所以可以利用心理学的方法给予对策。关注自身的优点, 发展自身优势, 并且自身优势的发展可以利用心理学方法, 提升员工体验感, 员工形成积极乐观的品质, 从心理资本的角度可以基本保证员工心理健康。

(三) 心理资本有利于提高绩效

据调查, 心理资本与绩效满意度、组织管理等工作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增加心理资本的投入, 企业绩效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见, 心理因素对员工的工作状态、工作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 心理因素决定个体的成功与失败甚至比个体自生能力的影响还要大。由此想要提高组织绩效, 必须从提高员工心理资本开始, 关注员工心理资本提高员工自身能力, 创造更大的价值。开发员工潜在价值, 同时提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

三、心理资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相关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是从组织中的各个成分进行研究, 其目的是研究在组织管理中如何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主要的内容包括资源的合理划分、职位定位、人事招聘、配置工作、入职培训、薪酬设计等方面问题。由此可知, 心理资本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得到相关应用。

(一) 在职位定位中的相关应用

准确的对每个职位有相应的定位, 明确各个职位的任职要求, 这有助于对适合该职位的人才进行选拔。从前, 任职往往注重的是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要求, 而忽视每个岗位对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需求。若以心理资本为基准选定岗位工作人员, 对每个岗位的心理资本进行量化, 亦可对员工的选拔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 在人员招聘及配置工作中的应用

人员招聘与配置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组织人力资源得到满足, 使得所招聘的人员与岗位完整的匹配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益, 使其趋近于最优。利用心理资本及其相关的研究成果, 管理者可以使用在与配置工作中。可以在人员招聘方面开发心理资本测试品量表, 对应聘人员进行测试, 看重员工心理健康, 深入挖掘员工的潜力择优录用例如, 销售岗位就需要销售人员具有高自我效能, 对销售工作充满热情与希望, 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并且具有较强的韧性。此类人指着就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高效率的进行工作。并且, 有研究表明, 心理资本对销售人员影响较大, 积极乐观的销售人员的业绩比消极怠工的销售人员业绩高。

(三) 在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心理资本关注的重点在于人的积极方面, 具有投资性和可回报性, 对心理资本的投资和开发, 可以促进员工个体发展, 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改善绩效, 提高员工竞争力。现代管理组织中比较注重的是培养员工积极参与的体验感、乐观的心态。比如, 在员工培训中融入积极、乐观、希望、培养员工韧性等心理资本内容。在培训过程中多些互动游戏提高员工积极性, 培训训练员以乐观的心态感染员工, 输送企业成功案例, 让员工心中充满希望, 在较为艰难的培训工作中培养学员韧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提高员工自我效能、积极乐观的心态、鼓励员工心中充满希望、培养员工坚韧不拔的品格。心理资本可在此方面为员工培训提供相关的培训层面的借鉴。

(四) 在薪酬设计方面的应用

企业部门对不同职位以及工作能力不同员工设计薪酬梯度。合理的薪酬设计能提升员工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让员工在企业中有家一般的归属感。在薪酬设计方面应该考虑到公平性原则, 不仅要让员工知道有多少产出就有相应的回报, 并且要考虑到企业外部其他企业的竞争, 员工的薪酬应该与其他企业从事同样工作的人员薪酬相当, 或者更高。相对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能让员工体验到企业的公平性, 消除员工的不满情绪, 使其愿意长期为企业效劳。

(五) 在员工援助计划中的应用

员工援助计划简称EAP, 是组织给予员工维护其权利的员工福利项目。有相关工作人员为员工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 为员工遇到的有关公司家庭问题提供基于专业角度的帮助, 并为其提供不同计划。为员工解决有关家庭与工作方面的最优解决方案, 终极目的是促进员工心理健康, 提高绩效、改善组织内部的管理方式及员工工作氛围。员工援助计划不断地发展创新, 现在可以在员工压力缓解、员工健康生活心态、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提供援助, 从员工生活的各个角度缓解员工压力, 提高员工工作绩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部分, 员工援助计划已经成为组织提高员工满意度, 提升留职率, 提升企业绩效的有效管理方式。

(六) 在绩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心理资本在其中的应用, 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利用“心理资本的内部循环效应”, 从个体出发, 促进员工自我价值实现, 从本质上提升员工素质, 实现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最终提高企业绩效。心理资本对绩效工作起作用主要是通过各个要素相互作用实现的。就像一个螺丝钉的螺旋一样, 不断的上升循环的过程。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过程中, 员工每一次绩效的提升, 都是对自身的提升, 促进员工思想和行为模式上升到新的高度。

四、结束语

拥有心理健康、充满希望、工作效率高的员工是组织的巨大财富, 而心理资本理论重点关注个体的优势和潜在价值, 作为心理学的一部分充实了心理学的内容, 为组织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 同时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策略。因此, 人力资源人员应该从心理资本的角度展开积极探索, 对员工心理资本进行开发管理, 充分利用心理资本的价值。

摘要:心理资本理论强调个体的积极性。有研究表明, 员工的心理资本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 心理资本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 提高组织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着重了解心理资本理论, 深入研究心理资本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心理资本理论,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健康,组织绩效

参考文献

[1] 李菲.心理资本在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 2018 (6) :21.

[2] 熊淑萍.基于心理资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分析与讨论[J].老区建设, 2018 (10) :38-43.

[3] 李燕.论心理资本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人民论坛, 2012 (11) :64-65.

社会资本理论范文第5篇

摘要:学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首先站在史料基础上总结了“四大教育方法”,同时对党在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其次进一步阐明了对过渡时期和总路线的历史意义;最后针对党在这一时期的工作经验与失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改造

1.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1)针对“四大教育方法”的相关研究

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大多数学者在史料的基础对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总结为四点:“理论教育”“典型教育”“实践教育”“自我教育”。鲍楠、金万成(2011)通过论述党在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认为:“在改造资本家的过程中,党把理论教育这种形式作为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李鸿岩(2011)通过1953年-1956年整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典型事迹会议以及毛泽东、刘少奇、彭真等领导干部的讲话,认为“工商界代表人物和资方核心进步分子的现身说法和模范带头作用对推动其他资本家加入社会主义改造浪潮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李平贵(2012)通过1951年毛泽东为解决工商界人士对土地改革的不满所提出的指导思想,认为过渡时期“引导和组织资产阶级分子和民主人士有目的地亲历考察党所开展的各种民主改革实践,或者在自己的企业参加生产劳动,是教育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的重要途径”。陈文妍(2014)通过整理人民日报在1950-1957年刊登對私营工商业者进行批评以及监督的文章展现了群众积极参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社会背景,并结合着毛泽东在1955年-1956年针对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重要思想,她指出:“民族资产阶级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教育方式扭转了因为历史局限性而造成的对中国共产党错误看法,推动了他们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了正确认识,进而自觉的接受社会改造。”

(2)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李秋生(2011)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度认为该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有效的推动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离不开尊重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与灵活多样的宣传工具,同时各地政府都能够结合当地中心任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他认为该时期党在政治队伍建设成功证明了一直强有力的思想工作队伍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李鸿岩(2011)认为,“过渡时期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开展政策宣传、总路线宣传工作,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改造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针对宣传教育中会议宣传与媒介宣传两种方式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2.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研究

(1)党在过渡时期针对总路线的宣传教育

近十年来学界加强了对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挖掘,首先解决的问题是这一时期中心路线的教育宣传问题。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过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近十年研究中,学界针对一方面加强了史料挖掘,同时深入加强了其具体实践工作中的研究。

李敏昌(2009)认为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过渡时期总路线存在着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如“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邱蕊(2019)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她认为原本要花十几年才能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计划却在三年里完成,离不开党对人民群众总路线教育。她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背景、运用的过程、传播媒介都进行了史料的梳理以及系统分析,其中她以北京市公私合营过程中资本家的宣传教育为例,她认为“通过对资本家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及新政权的态度由恐惧到服从再到认同,资本家的这种心态变化,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顺利完成”。同时她了总结党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经验时谈到“如果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分批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那么有些偏差与失误是可以避免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会取得更加圆满的成果。”孙萌(2015年)对广西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总任务的宣传进行了梳理,她从教育的范围再到教育的形式以及教育的效果等方面介绍了广西在这一时期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她加强了地方史料的研究与掌握,她认为对政策的宣传和思想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广西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重要特点。同时广西对政策的宣传教育贯穿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并且充分利用了群团组织的力量来推动改造。

(2)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关研究

学界不仅仅只是围绕总路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进行研究,有的学者将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了划分,王员(2010)针对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教育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民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无产阶级价值观教育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中他认为“唯物主义是马克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且党在1956年10月成立的党外人士高级党校”推动了资产阶级人士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初步建立起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许多的研究者对这一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改造的政策进行了研究,该领域的研究主要以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研究的基础上所进行,可以看作是这部分的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陈文妍(2014)从“宣传学习国家资本主义和平赎买的政策”与“宣传全民监督和惩治不法分子的政策。”两个方面介绍了党的政策宣传教育,她认为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工作,到全行业工商业的高潮时,大部分资本主义工工商业者都能拥护公私合营以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3.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训与经验

学界针对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所存在的操之过急、工作失误等问题进行了总结。闫义夫(2015)以政治动员作为切入点,在总结这一时期的政治动员中的主要教训认为,这一时期,政治动员在社会改造过程中存在极端化的倾向削弱了政治认同,其次在政治动员过程中存在急于求成,改革过快、改变形式单一等现象,特别指出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对于主体界定不明确给国家在改造过程中加了不必要的社会负担与就业压力。王新(2011)在此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主体界定不明确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由于政策和工作上的缺点与偏差,一部分个体工商业者被划入资产阶级工商业者的范畴,并且以此问题作为导向,他通过对史料以及官方文献的整理对个体工商业者进行了划分,同时也针对造成此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他认为“党在过渡时期针没有很好的区分被剥削者的界限”,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这段时期中国共产党习惯采用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和手段来处理问题。与此同时在总结地方改造过程中的教训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孙萌(2015)在分析广西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的研究中认为“地方领导政策认知水平有限,具体工作缺乏方向性与计划性,同时盲目的跟随全国改造潮流造成后期改造步伐过快,并且在工作监管方面存在缺陷也导致了后期的工作出现了偏差。值得注意的是在文中她指出广西在全行业掀起改造浪潮之前就已拥有自己的改造计划,但是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使得原先要花数年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在不到30天的时间里完成。此问题对于研究这个时期地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思考。

参考文献:

[1].鲍楠,金万成.论过渡时期党对民族资本家思想教育的内容与方法[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4):152-153.

[2].李鸿岩..过渡时期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教育改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3].李平贵.建国初期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07):64-70.

[4].陈文妍..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海南大学,2014.

[5].李秋生.建国初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之启示[J].湘潮(下半月),2011(10):49.

[6].李鸿岩..过渡时期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教育改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7].李敏昌..历史与现实的审视: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8].邱蕊..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9.

[9].孙萌..广西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D].广西大学,2015.

[10].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

[11].陈文妍..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海南大学,2014.

[12].闫义夫..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政治动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13].王新..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理论与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14].孙萌..广西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研究[D].广西大学,2015.

社会资本理论范文第6篇

内容摘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谋求经济利益、政治霸权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向发展中国家发动文化攻势,宣扬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高职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缺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我们要引导学生强化主流文化,整合传统文化,正视西方文化,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文化自信和文化追求,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西方文化 高职学生 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它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没有文化的引领、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凝聚,一个国家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文化主体,高职学生在我国大学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让其有能力引导文化发展的正确主流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不同文化在同时空中相互交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谋求经济利益、政治霸权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向发展中国家发动文化攻势,宣扬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企图进行文化渗透和控制,以获取军事暴力不能获取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实现世界霸权。西方文化思潮对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不可低估。

一.當代西方文化思潮的现状

受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变化的影响,各种新思潮、新流派层出不穷,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发展变化的动力,呈现出一种活跃的文化景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方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战后,西方传统的思想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反思、探索中,西方文化思潮出现了一次较大的发展和演变,力图在痛苦的反思中寻求使西方社会摆脱精神苦闷的新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新的文化思潮是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的真实反映,也成为大众精神新的寄托。当代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更新。权威可以被挑战,正统可以被颠覆。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物质追求至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需要的满足,从不顾及这种自我满足会给自然、社会和人类造成什么不良后果;享乐主义至上,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和低级庸俗的文化生活,对腐蚀人类心灵的垃圾文化趋之若骛等等。

二.西方文化思潮对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

1.崇尚西方文化

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软实力方面具有优势,他们肆意传播和渗透西方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当代高职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对全球意识的缺乏和对中华文化了解的缺失,使得他们在文化的选择上出现了非理性化的倾向。他们认为西方文化一切都是好的,于是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全盘信仰西方的价值观,认为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具有普世价值,中国应该向西方国家看齐;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盲目追求高消费、洋品牌,吃洋餐,过洋节。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生意越来越火,圣诞节等洋节备受推崇;甚至连电影都是国外的好,《离开雷锋的日子》等国产片无人问津,《功夫熊猫》受到热捧,虽然功夫是中国的,熊猫也是中国的,但制作是外国的,于是票房便一路高升。这种西方化的倾向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它会导致本民族文化根基被动摇,导致意识形态难以统一,降低民族的凝聚力。

2.忽视本土文化

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导致许多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认同感,传统文化在高职学生中呈现出弱化的趋势。许多学生宁愿去看外文读本,也不愿意读诸子典籍,他们能考出令人咋舌的英语高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甚至连中文的写作都做不到文通字顺。有的甚至丧失了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优越感和自豪感,排斥或片面地对待中国历史和文化,甚至否定中国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乃至于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出现了对主流文化存在质疑的现象。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性,对社会主导价值和信仰抱有“游离”态度。一些学生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认识肤浅,信心不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些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受到扭曲、侵蚀和消磨。对民族文化的忽视导致他们认识不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到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立性、特殊性,漠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3.文化自主丧失

在多元文化的冲突和撞击中,许多学生不知如何决策文化的方向、进行文化选择。一些人在这一过程中茫然迷惘,甚至迷失自我,失去文化选择的自觉性,不自觉地被强势、炫目的西方文化绑架,丧失了基本的民族情感和心理。他们受制于文华历史视野的狭窄和文化底蕴的浅薄,无法站在世界文明史的高度看待中国和世界,无法正确理解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正如著名学者余英时的评价:“浮慕西化而不得知西方文化的底蕴,憎恶传统而不解中国传统为何物。”缺乏对各民族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正确理解和理性把握。缺乏对自身文化的确认以及其他文化的反思,不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意志、兴趣、价值观念等做出一定的判断,这就造成了在多元文化的选择中丧失了自主权。

三.加强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1.弘扬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凝聚着我们伟大民族最深层的精神价值,滋养着我们民族兴旺的精神血脉,是依托民族根脉延续的精神家园。我们只有继承民族的悠久历史、弘扬民族的灿烂文化、培育对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和自豪感,才能坚守民族文化的根基。西方国家把其他国家的文化说成是保守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蒙骗其国民抛弃本国优秀文化,转而信奉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热爱民族文化。既要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的光荣史,也要让他们清楚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对那种蔑视传统文化、企图隔断中国文化命脉、使中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错误行为坚决抵制;并自觉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与传统,积极承担国家文化建设的大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2.正视西方文化

西方国家积极推进全球化的进程,推进国际分工和国际交往,利用自己已有的“身份”优势对我国进行经济控制和经济剥削。經济的全球化必然会对我国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再加上西方国家亡我之心不死,他们借全球化之机,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书刊以及其它一些传媒向我国进行文化渗透,散布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政治主张和生活方式,企图动摇我国国民的信仰,腐蚀我们的民族精神。他们动不动以经济制裁相威胁,对我国进行干涉,企图破坏我们的民主化进程。他们打着“人道主人”的旗帜,企图完全用西方文化取代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其他文化,完全用西方的价值观取代其它意识形态。我们要教育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这些问题,不要受西方价值观念的诱惑,要正确认识到西方文化里一些腐朽的东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借鉴他们的优秀成果,吸收他们先进的科技和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坚决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生活腐化等不良现象。

3.强化自主意识

强化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主意识,就是要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增强文化判断选择能力,明确自己的文化归属,对自己的文化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并产生高度的文化认同,增强文化的主动性和坚定性,避免文化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坚持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不迷失正确的文化方向,不背离民族精神和利益,成为真正的、可以担当的文化主体。在面对文化冲突时,要保持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自我文化保护意识,形成基本的对文化进行区分和鉴别的能力,清楚什么是优秀的、进步的文化,什么是堕落的、腐朽的文化。要培养学生始终以坚定的文化信念、清醒的文化意识、敏锐的文化思维、客观的批判精神来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要能区分不同文化的优劣,自己做出选择;并能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善于利用文化资源,整合文化资源,为我国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形成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4.拓展文化视野

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一个兼文化学习与文化认知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知、自觉,主动承担文化建设责任,传承与创新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学校应有组织、有目的、全程化地普及学生的文化知识,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在过于强调学科专业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基本文化知识的普及被严重忽略,导致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化知识缺乏和文化底蕴不足的问题。因此,学校的要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最紧要的任务是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和近现代文化知识,增强对中国文化的历史感和责任感。同时,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是必然趋势。文化要保持其生命力除了保持文化的独立性、本土性外,还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并加以改造和创新,丰富我们自己的文化,增强我们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与竞争力。

一位学者曾说过:“弱小的犹太民族能历经多年的世界大离散重新聚集到一起,靠的就是不灭的犹太文化。所以,文化决定民族精神,文化乃国本。”大学生是文化的实践者和创新者,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今天,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已经成为一项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深远的时代课题。

参考文献

[1]李雄鹰.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J].文化学刊,2012(06):33-37.

[2]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3]邵红.文化建设视角下的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培养研究[J].世纪桥,2012,10(21):61-62.

[4]何春龙,贾中海,奇峰.文化帝国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5:34-36.

[5]孙吉平.政治理论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J].科教导刊,2012(09):65-6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文化安全视域下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高职院为例”(项目编号:2017SJB0788)成果之一

(作者介绍:仲崇霞,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上一篇:银行统计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冬春火灾防控安全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