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发展论文范文

2024-03-08

体育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社区体育信息化是优化社区管理、提高社区服务、满足社区居民体育需求的重要手段。根据当前社区信息化发展的现状,结合社区体育信息化建设的原则,提出构建社区体育信息化建设框架理论体系,意在充分利用社区信息化建设平台,为社区体育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社区体育;信息化;服务

1 概述

社区作为人民群众生活的聚集地,是政府为社区全体成员提供公共服务和公益性便民服务的重要工作对象。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的功能不断提高,居民对文化需求增加,特别是社区居民体育方面的服务需求越来越高。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信息网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为了满足社区成员对体育服务的迫切需求,发挥好信息网络的功能,是政府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必须运用的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广大社区的体育信息和服务需求,发挥好社区信息网络的功能,该文以城市社区体育信息服务为研究对象,就如何提升社区服务水平进行探讨,从而为社区体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2 社区体育信息化研究意义

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其中指出:“进一步整合体育信息资源,拓宽采集渠道,加强信息服务,推进体育信息化建设。”体育信息资源的整合和管理能提高体育信息服务的水平,有力地推动全民建设事业的发展。而目前体育信息资源不够畅通,社区体育缺乏指导服务和有效地信息资源管理的平台来帮助社区居民更有效地参与公共体育活动。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推进社区信息化被列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社会体育活动的服务体系,而伴随信息化、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设计和运用社区体育信息化平台能够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信息资源横向共享和纵向汇聚,不仅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一个为社区服务的载体和平台,也可以为社区提供了一个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享受服务的平台。

社区体育指在社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把社区内全体居民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使社区群众的体育锻炼得到全面开展,身心健康得到保障的有区域性特征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城市社区体育是以满足居民体育需求,实施体育服务为主的群众性体育活动[1-2]。近些年来,构建数字化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2013年初郑州也入围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3月30日,《郑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专家评审会成功召开,这也标志着郑州的数字化城市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社区体育已经成为社区人际交流的重要载体,成为社区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的重要桥梁,体育的健身性和休闲娱乐性得到越来越多社区居民的认同。但是由于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信息服务、社区体育指导员等方面缺乏的因素,社区体育还处于简单的服务阶段。特别是对于那些功能不够完善的社区,体育服务的水平更无从谈起。城市社区体育是以满足居民体育需求,实施体育服务为主的群众性体育活动[1]。社区居民体育需求不断增长,而体育硬件设施建设服务往往落后,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区的资源,满足广大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政府与社区所形成的关系为支援和保障关系,利用城市社区信息网络的优势,可以全面普及和推广体育健康知识,合理配置体育资源,及时传递社区体育比赛信息,从而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人文关怀,丰富广大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缓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改善社区成员生活质量的改善。

社区体育信息服务也应按照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建造体育信息传播的站点,实现网上体育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网上保健知识交流、网上体育健康指导等。目标是依靠社区信息网络,设置体育服务专题栏目,促进信息畅通,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为社区居民提供体育活动的情报和咨询服务;网络可以打破社区的界限和距离,实现资源共享,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体育活动机会。

3 社区体育信息化框架原理

3.1社区体育信息应实现模块化管理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指针对社区居民不同的体育价值取向,通过政府支持,各种社团、机构、志愿者提供,最终形成的由多层次、多种类具有社会福利和公益性的社会体育服务的整体组织架构[3].社区体育信息化管理,可依据社会体育服务的整体组织架构搭建体育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设计以用户健康需求以及广大社区居民和社区之间体育需求为核心,实现体育信息、体育设施、体育比赛等资源共享的管理体系,从社区管理模式入手,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有效整合体育资源。

3.2社区体育应实现健康档案信息化

社区体育信息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能够建立动态的个人体质健康档案,以建档为基础,提高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为促进全民健身、提高身体素质、延长居民寿命提供条件。建立标准化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可建设居民健康档案、妇女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老年健康管理、残疾人健康管理及养生健身知识等子系统,实现各类人群居民健康的动态监测和监管,并实现数据实时更新,辅助体育管理部门及时全面了解居民的体质健康状况,为其提供综合、连续、有效的体育干预措施。

3.3社区体育信息化要统一管理

随着信息化建设程度的不断提升和业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社区各自为政建立的网络孤岛、信息孤岛已经成为了实现信息共享的主要障碍,迫切需要横向、纵向全覆盖的网络环境。因此,体育信息化还需要社区管理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将有线电视作为互联网展示形式的补充,使社区体育比赛项目的信息公开、查询等通过数字电视,走进百姓生活中,能够实现提示信息向特定人员或指定范围发送。其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体育中去,使社区体育形成一个合力,形成一个规模,不断扩大影响,从而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服务。

社区体育信息管理框架模块设置如下图。

4 社区体育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4.1社区信息网络覆盖不尽完善

目前,社区体育服务领域虽然在逐步拓展,服务的内容也在不断增多,但还是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特别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更新比较快的时期,人民群众对于也很关心的体育保健、体育养生、体育资源、体育信息等服务项目,虽然社区信息网络与以往相比已有很大突破,但是真正使社区的服务信息覆盖到千家万户还不能完全做到,当然这会涉及到居民观念的问题、健康意识的问题、也有资金短缺等等方面的问题。从当前社区体育信息服务来看,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固定的墙报或传单等信息传递,网络信息多是一些广告、金融保险等方面的信息,而且网络更新频率不高,导致居民群众不愿关注社区网络信息。此外,居民群众喜闻乐见体育信息服务还不够,一些网络技术要求较高的服务项目还是有局限性的一面。

4.2专业的体育信息管理员缺乏

社区服务是政府实现科学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加大了社区服务专业人才的引进,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职社区工作者,但是由于政府编制、专项资金等方面的原因,目前社区工作者注意还是以社区的日常户籍管理、安全防范、设施维护等相关行政性、常规性工作为主,而配备专职的网络信息管理员还不能得到解决,往往出现网络信息无人更新维护、出现技术问题无人处理等现象。另外,一些社区管理员年龄结构和文化水平的结构不尽合理。从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服务来看,他们的管理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能很好地应对网络信息技术问题,他们还会利用机会广泛发动社区志愿者队伍,进行广泛的宣传、搜集体育信息,这样就很好地弥补了体育信息管理员人手不足、不懂技术、搜集和推广体育信息的缺陷。

4.3体育网络信息的投入不足

随着信息网络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大居民对于网络的依赖性也就随着会提高,那么现有的网络信息的功能就略显滞后,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需求,特别是体育网络信息。从已有的网络信息来看,主要是以体育产品的广告、体育俱乐部宣传等,即使有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网络信息,但是也都是一些过时的或不适合社区居民锻炼的项目信息。这主要是网络信息还没有得到重视,网络信息投入还相对较少,网络配套资源和人才还相对缺乏。随着网络功能的不断开发,网络开发商一定要加强体育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德投入,从而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体育信息需求。

4.4体育信息的实用性难把握

社区居民包含不同年龄、不同身体健康状况的人群,这样复杂的人群中又必须考虑不同年龄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体育基础和文化水平等特点提供合理科学的体育信息,这些信息是否能够真正对每个人起到健身锻炼的作用,仅仅依靠网络信息很难保证。另外,网络信息服务仅仅是一种直观的媒介,其效果很难与面对面教授的效果相比。社区中从事体育锻炼人较多,如何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给他们制定合理的健身项目、活动频率、活动强度,并对他们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这是我们当前体育信息服务不足的地方,也是未来体育信息服务发展的方向。

4.5体育信息资源共享存在困境

随着社区体育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体育的竞赛性就会凸现出来,在社区内部就会有兴起一些小型的竞赛活动,这些竞赛活动发展的规律往往是社区内部到社区之间,再到区域性的比赛。以往这些信息资源都是依靠热心人在沟通和协调,自筹经费进行比赛,组织形式较为简单。而且社区之间和区域性的比赛由于信息沟通的问题往往得不到很好地开展,这主要是体育信息资料共享不顺畅,不能使社区内部、社区之间达成很好的沟通。

5 社区体育信息服务基本途径

5.1提高社区网络建设标准,以标准建设

社区信息服务方式由过去以文献、报刊、社区墙报等为载体的静态发布方式发展为以显示屏、网站、数据库等信息手段的智能交流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直观的把信息传递给受众,还可以使信息更加快捷、更新的频率更快、信息更新的成本都会降低。标准化的社区信息网络还会吸引大量的赞助商,这个社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缓解经费的渠道。当然能够吸引赞助商的就是标准的社区信息网络,他可以能增加消费群体的数量、从而增加企业的收入。相反,如果社区信息网络不够完善,也就不能很好地吸引赞助商。

5.2规范社区信息化服务

目前多数社区体育人力资源相对分散,未能形成合力,各系统内的社区体育指导员协同工作的能力普遍较弱,这主要体现在社区服务相对落后。社区实现信息化后,可以减少对社区管理人员的依赖,社区居民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各类体育信息服务。但是,社区作为一个信息的中枢,必须规范自身的服务,认真履行职责,把各类体育服务信息和需求信息技术汇总并及时发布,才能使更多的人关注社区体育信息网络,才能有更多的人使用社区体育信息网络。

5.3校区合作保障社区专业人才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当前的社区体育指导员往往只是负责一个培训点的培训,如果实现网络信息化,社区体育指导员可以了解某个社区的体育需求,合理调配人才资源。也可以实现学校与社区的合作,目前多数大中专院校都开设有体育相关专业,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向学校招募培训人才,既让大学生有一个实践的机会,有解决了社区体育指导员不足的问题。

5.4探索社区体育信息传播和利用的新模式

社区信息化是社会管理的重要补充手段和联络平台,社区体育的发展必须抓住信息化建设的大好时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和居民区的宣传栏等进行多种方式的广泛宣传,普及体育信息化的基本知识。通过宣传,使人们能够从社区体育信息上了解健康知识,提高体育参与的积极性,为居民营造丰富的文化生活。同时也要兼顾让社区体育信息化的建设者的利益,积极吸收外部资金,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机制等方面适应社区体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5.5整合社区体育资源,提高特色服务

现有经济条件下,在社区大规模兴建体育场所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在城市中各个社区可以统一规划,不同的社区建设不同的体育设施,然后利用社区信息化网络实现体育资源共享。可以让居民今天到这个社区游泳、明天到另一个社区打球、后天在本社区练习气功。也可以开放部分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关中有着丰富的体育场地设施资源,错时利用,这不仅可以弥补对专业指导人才需求的短板,更可以实现体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6 小结

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这一阶段,城市社区体育如何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物质文化需求,将是城市社区体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推广和应用信息化、网络化的服务手段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对于社区的管理

者和参与者来讲,能使获得的信息的渠道大大扩宽,使社区体育管理者的决策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有利于社区体育管理者更好的为社区体育建设服务,同时社区体育参与也更加便捷。

参考文献:

[1] 刘同众,戴宏贵.日、美社区体育建设与管理的探究与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4).

[2] 李相如.城市社区建设、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工程[J].体育文化导刊,2004(10).

[3] 霍军.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调查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

[4] 王凯珍,阮云龙.新世纪中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

[5] 鲁松涛.社区体育服务信息化发展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9.

[6] 孔祥.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供给主体及实现路径[J].体育与科学,2011(7).

[7] 吴玉春. 基于 Web 的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6).

体育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廊坊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促进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廊坊城市社区体育现状对策

由于廊坊城市社区体育起步较晚,社区体育建设缺乏经验,因此,本文拟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力求分析廊坊城市社区体育现状、影响因素,提出发展对策,为提高廊坊人民的健康水平,推动廊坊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推动廊坊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需要,对廊坊市内的6个社区为研究对象,以社区居民体育活动参与状况和认知状况、社区体育经费状况、廊坊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发展对策为研究内容。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本文的研究中,查阅了大量的社会学、体育管理学、社会体育学、社会心理学和统计学等方面的书籍、期刊,详细查阅了有关社区体育研究的文献、书籍及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1. 2.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于2009年4月—5月对廊坊城区6个社区进行问卷调查,每个社区选取50名社区居民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并在施测前向部分社区居民发放,做预测,进一步筛选指标,修改问卷,并进行信度检验。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6份,回收率为98.6﹪,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290份,有效率为96﹪.

1.2.3数理统计法

对所获取的有效数据用spss11.5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廊坊城市社区体育现状

2.1.1廊坊城市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状况

在被调查的300名社区居民中,经常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有95人,占总数的31.6﹪,偶尔参加体育活动的有140人,占总数的46.6﹪,不参加体育活动的有65人,占总数的21.6﹪.由此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人们的体育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有少部分的居民,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参加到社区体育活动中来。

2.1.2廊坊城市社区居民体育认知状况

在城市社区居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情况来看,全面了解、知道、部分了解和不知道的比例分别为22.6﹪,24.8﹪,34.6﹪,18﹪。这说明城市社区居民对指导我国群众健身的指导性文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程度只是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2.1.3廊坊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经费主要来源

从社区体育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上看,街道拨款、企事业赞助、自筹资金、居民缴纳会费是社区体育活动的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占15.6﹪,38.9﹪,35.8﹪,9.7﹪.这说明社区体育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企事业赞助和自筹资金,街道拨款、居民缴纳的会费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这说明政府对社区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居民体育消费意识还有待加强。

2.1.4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

在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的调查中,近32.6﹪的人选择了“强身健体”,23.1﹪的人锻炼的目的是“消遣娱乐”,11.5﹪和17.3﹪的人分别选择了“治病或预防疾病”和“缓解压力”,选择其他的占11.9 ﹪。这说明绝大多数人对体育锻炼的目的比较明确。

3. 制约廊坊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1体育场地设施因素

通过廊坊市金桥社区、阿尔卡地亚社区、康宁街社区和平丽景社区等社区的调查,发现廊坊城市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状况不容乐观,选择社区体育设施进行体育活动居民占调查对象的很少一部分。大多数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档次低、条件差、功能单一、分布不均,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条件,无论档次、规模、种类都不能满足基本的健身需要。许多居民将体育活动场所扩展到了就近的公园、街道、广场上活动。这说明廊坊城市居民公共体育活动场地严重匮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体育场地发展滞后,又有新区建设与体育场地开发不配套,规划不落实等原因,从而严重制约了廊坊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

3.2社区体育活动经费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廊坊城市各社区中,很多社区的体育活动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社区组织者主要依靠企事业赞助来自筹资金,居民缴纳的会费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势必制约社区体育活动开展。这说明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和体育自主意识比较淡薄,还有待加强。

3.3领导重视因素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一部分领导缺乏对社区体育的重视,只注重招商引资,抓经济建设和城市形象建设,而忽视了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的开展。有的单位和街道虽有能力开展体育活动,却由于领导的不重视或不喜欢而很少开展体育活动。因而严重制约了社区体育开展。

4. 廊坊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

4.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正确认识社区体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各基层政府领导,要充分认识社区体育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成立城市社区体育管理领导小组,建立适合社区体育发展的多种形式的社区体育组织,加强社区体育管理。

4.2加大对社区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

加大政府对社区体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将社区体育经费纳入财政计划,专款专用;同时,制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及个人投资兴建社区体育设施,充分利用民间资本,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拓宽社区体育活动经费来源。

4.3成立社区体育健身指导与咨询服务中心,

要充分发挥社区内企业、事业、行政单位的体育干部、业余体校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院系的学生及热心于体育健身活动的离退休人员的作用,吸引他们参与社区各类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与技术指导工作,组建社区健身指导与咨询服务中心。

4.4将社区体育工作的好坏作为考评地方政府工作政绩的主要内容之一,把社区体育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4.5支持和鼓励社区体育俱乐部建设,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潘文朝:廊坊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与健康教育。胡继兰:廊坊市卫生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与健康教育)

体育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人本化回归及战略价值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经历历史变迁的德国竞技体育在激荡中逐渐摆脱了政治利益束缚与畸形思维牵制,最终理性选择了符合国家和国民现实利益需要的人本化发展方式。其竞技体育人本化回归蕴含四个层面的战略价值诉求:其一,体育层面的战略诉求:促进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其二,政治层面的战略诉求:契合于德国新时期的国家政治安全观和理性政治思维,摆脱盲目的政治效应追求;其三,经济层面的战略诉求:促进体育产业品牌化、科技化和集群化发展,助推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其四,社会层面的战略诉求:移民化背景下通过体育促进社会融合,提升国家社会凝聚力和国家文化认同感。德国竞技体育的人本化回归在竞技体育社会力量的培育、政府竞技体育职能转变、体育产业深度发展以及竞技体育发展思路转变等方面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人本化回归;战略价值

德国体育破旧立新,形成了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两翼齐飞的互动格局,正如德国有一句话所说的“也许我们不是竞技体育最强的国家,但我们一定是大众体育的世界冠军”。据2012年德国体育联合会统计,全德共有91 080个体育协会,其中德国足协旗下约26 000家单位中拥有近670万名会员,是世界上最大的单项体育运动联合会[1]。可见,大众体育世界冠军的称号名副其实。竞技体育层面,德国是目前唯一全部斩获夏奥会和冬奥会金牌第一、男女足双料世界杯冠军的“大满贯”国家,就综合实力而言无愧为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尽管德国在历史上曾遭遇纳粹集权统治以及东西德分裂等政治创伤,竞技体育发展之路更为坎坷,但富含理性与坚韧特质的德国人最终选择了最佳的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即回归服务于国民和社会的人本化道路。据此,为明晰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脉络及规律,笔者将基于历史视角,对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历史进行梳理,剖析其变迁特征,并系统阐述当代新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所蕴含的战略蕴意,从中汲取有益启示。

1 二战前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迂回曲折(1945年前)

1.1 二战前德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曲折走向

近代体操是德国体育基石。但19世纪后30年,德国人的体育观有所改变。1882年,《果斯列尔游戏训令》颁布[2],政府鼓励将英国现代竞技体育和户外运动推广于学校,形成了与体操竞争态势,但德国体育社会自治的传统得以确立,不受政府干预。步入魏玛共和国后,德国被国际社会排斥,国际奥委会会员资格及1920和1924年奥运会参赛权均被剥夺。但此时德国体育却异常活跃,相继出台了《体育奖章制度》和体育“黄金计划”[3]。当时德国社会相对开放和自由的思想空气为竞技体育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的先进体育经验被大量引进,助力德国竞技体育发展,1928年德国重返奥运会便获得了仅次于美国的佳绩。1933年德国陷入纳粹政权统治,体育系统也沦为独裁统治对象。1936年柏林举办奥运会,纳粹政权炫耀政府功绩,并大量宣扬雅利安种族优越论思想。二战期间,德国竞技体育仍然延续着政治使命,纳粹体育在欧洲赛场耀武扬威,德国国内的诸多体育赛事也未停滞[4]。尽管陷入政治囹圄,但德国体育仍然延续着俱乐部运行机制,纳粹战败后,德国诸多体育俱乐部仍然保留着正常的秩序与结构。

1.2 总体发展方式特征

在该历史时期,德国竞技体育在走向上经历了从学校和军队向全社会传播,从权贵走向大众的传播路线,尽管服务于政治但仍然扎根于社会。在价值追求上,在服务大众与服务国家之间游离,集权统治的到来让其背负了沉重的政治使命,产生了竞技体育异化现象。尽管政权交叠,但德国竞技体育发展体系始终建立在依靠体育俱乐部和体育社团的自治模式基础之上,总体上走的是一条社会化的、大众化、业余化的俱乐部发展道路。

2 两德分裂期间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分化与对抗(1946—1990年)

二战终结后,德国体育便开始了分化的进程,东德地区原有的俱乐部业余化体制瓦解,而在西德地区,俱乐部被视为民主重建的重要方式,对维护西方生活秩序具有重要的组织和精神意义,两德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分道扬镳。

2.1 东德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及特征

东德竞技体育发展方式集中表现为政府主导下的“举国体制”特征。中央竞技体育委员会成为东德竞技体育的集权机构。中央竞技体育委员会内设的几个部门联同教育部、内务部和国防部分别对东德学校体育、警察体育和军队体育进行共同管理,在此系统基础上形成了高度集权化的“举国体制”模式[5]。其竞技发展方式呈现出几个鲜明特征。其一是政府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东德政府将庞大的经费投入到竞技体育领域,用于兴建大量体育设施,支付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等人力成本。其二是重点发展奥运优势项目并进行早期专项化培养。在项目布局上,游泳、田径、体操、速滑等个人项目备受青睐;在人才培养上,通过青少年运动会、青少年体育学校、体育俱乐部、体育科研机构等对少年儿童进行系统选拔并进行早期专项化培养,给予充分的就业保障。其三是对体育智囊和科研的重视及保密。东德早期从苏联大力引进体育科研专家和优秀教练员,随后又通过建立体育院校系统培养教练员、科研人员以及情报人员,并将肌电刺激、竞训心理、类固醇等进行了系统性和保密性研究[6],这些系统性的竞赛备战工程都是在东德政府严密周详的统筹协调中进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特征的集中体现。

2.2 西德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及特征

西德竞技体育发展方式集中表现为社会自治主导下的政府协助特征。1950年11月,德国体育联盟成立,其主要职责在于发挥对体育事业的协调、鼓励和宣传作用。西德基本沿用了德国传统的俱乐部体制,各级俱乐部负责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与培养、国家级运动员的管理与训练,并立足社会化运作。但出于竞技体育展示国家形象的作用,西德還是采取了诸多措施来对抗东德,尤其在1964年后,西德开始借鉴东德体育发展经验,包括建立体育援助基金,移植东欧的运动员分类标准,效仿苏联军队体育模式设置了西德军队竞技体育单位。另外,德国体育联盟内部还设置了一个中央代理机构——精英竞技体育促进联邦委员会(简称“BAL”),专门用于协调西德精英竞技体育发展,它将东欧的先进训练理论及时移植进西德竞技体育系统。再如,为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BAL还系统组织教练员培训,刊发教练员学杂志,传播教练员学术研究成果,并将成果应用到各体育项目的训练过程中[4],这些措施保证了西德竞技体育的竞争资本。处于冷战总体背景下,西德竞技体育虽然理性保留了社会主导型的发展方式,但没有政府协助也难以完成,尤其是在两德对抗的后期,西德政府对竞技体育的协助程度提升,仍然体现出了一定的政治意志。

3 两德统一后新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人本化回归(1990年后)

3.1 新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艰难的人本化回归

1989年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被称为东欧剧变[7]。作为剧变的一部分,1990年10月3日,东德通过并入西德方式完成了德国的再统一。时任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认为:“我们能在没有政府合约协定,没有宪法约束及议会决议的情况下,温馨完成统一大业,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它如实体现了良好的国民素质。[8]”但新德国竞技体育发展并没有德国统一那么顺利。统一后的德国延续了社会主导型的竞技体育发展思路。为加速原东德地区体育发展方式转型,1992年德国政府在原东德地区实施“东部黄金计划”,通过247.72亿马克的投资,对东德原有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进行大规模兴建与改造。持续的资金投入推动了东德大众体育的长足发展,体育俱乐部数量大为增长[9]。

但由于长达40年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西德体育经验在东部仍然遭遇了阻力,资金耗费巨大,场馆资源闲置的问题也不少。同时,合并后的德国竞技体育系统还出现了内部矛盾。由于西德对东德的兴奋剂问题采取“零容忍”态度,因此前东德很多教练员被解雇,大批运动员被迫退役或者流失到国外,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失十分严重。继续留任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尽管在国内竞争上岗,但他们和西德同僚之间难免存在隔阂,甚至为了待遇问题经常发生内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统一后的德国竞技体育成绩。但新德国竞技体育在价值追求上已回归社会与大众,不再盲目服务于政治诉求,因此其发展方式贴近人本需求,立足于德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实现需要。

3.2 新德国的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人本化回归的特征

新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在坚持遵循德国社会的心理需要,适应德国大众对竞技体育的审美需求,尊重德国市场主体利益基础上,选择了理性的人本化回归。其在深化发展基础上有时代创新,即坚持社会主导下的政府支持方式,以大众体育和职业体育的发展来带动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新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在体制和思路上呈现如下特征。

第一,德国体育管理体制遵循官方与非官方相结合的成熟模式,更加有益于对德国各项体育事业尤其是对德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宏观调控。当前德国形成了层次分明,制度有序的体育管理格局。官方层面,德国内务部主要管理全国范围内的竞技体育与军队体育,并对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在发展经费和政策上予以支持。联邦州体育管理部门主要管理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地、市体育管理部门负责大众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发展;非官方层面,主要由德国奥林匹克联合会及各运动项目协会对竞技体育实施管理。2006年合并成立的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负责对专项体育协会和各类体育俱乐部进行管理,并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体育产业等方面发挥作用[10]。作为官方代表,内务部对竞技体育给予了重要的扶持、投资与服务。作为非官方代表,德国奥体联拥有了更为统一的管理权力,其通过履行体育政策的制定、实施、监督与评估,对协会成员之间的利益进行科学分配协调,体育发展方案的民主讨论与决策,奥运会代表团的组建与保障等职能对竞技体育发展给予宏观调控和指导。德国奥体联与政府关系平等,相互协助,互相监督,共同致力于德国竞技体育治理。

第二,德国竞技体育摆脱了追求政治效应的思路,致力走职业化、市场化、大众化、产业化、科学化之路。德国对大众喜爱并有市场基础的项目进行职业化推进,形成了系统的七级“金字塔型结构”联赛体系,涉及到体育项目多达36项(含小项)[11]。德国职业联赛有效促进了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为运动员提供了竞技舞台和可观收入。同时职业联赛又促进了项目普及,带动了业余联赛发展,给高水平运动员转型教练提供了广泛的就业空间。联赛的商业化还大大推动了竞技体育项目的产业化和科学化发展。作为创新型国家,德国依靠强有力的科研背景在体育器材、装备、专利等方面的研发走在世界前列,从2002年到2011年期间,德国在欧洲专利局体育专利申请量每年都超过100项,2006达到历史最高186项 [12]。高质量的体育科技成果被广泛应用到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各个领域,使德国体育发展科技含量大为提升。俨然,德国体育联赛体系已成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协调推进的纽带,通过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带动竞技体育水平提高并加速大众体育普及,成为新时期德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新思路、新追求、新使命。

4 新时期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人本化回归的战略价值分析

4.1 体育层面的战略诉求:促进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

以人本化需求为导向,强调德国各项体育事业协调发展是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所坚守的体育战略诉求。这种战略举措有利于深度促进德国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其具体的体育战略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连续性的政策推动,自德国统一以来,体育“黄金计划”“德国体育奖章”《德国体育指南》“体育使德国更美好计划”“体育为所有人服务”等重要体育政策被陆续推出,使德国公民在供给侧获得了高质量的公共体育服务,促进了公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提升体育与国民生活的融合度。

第二是精简机构,整合管理资源,深化俱乐部体制发展。德国奥体联的成立让德国体育管理方式更为统一、民主和科学,不仅精简了机构设置,达到了高效利用资源之目的,形成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参与决策机制,更是避免了各机构利益及其体育发展目标的分离,这对调控德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尽管在之后出现了德国在夏季奥运会上成绩下滑的现象,同时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小部分人对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的呼吁,但德国奥体联并不为所动,始终将管理重心、资金资助、政策重点、志愿者服务等牢系俱乐部体系之中。

第三是强调學校体育的自主性及其与俱乐部的协同发展。德国地方州政府在学校体育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课时等方面具有自主权,学校体育和地方俱乐部之间在青少年体育教育方面保留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德国体育俱乐部的青少年会员均是学校的学生,他们在俱乐部训练并代表俱乐部比赛。俱乐部中的教练则会经常去学校指导训练并与学校联合举办比赛。在俱乐部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则有机会经过单项协会选拔并审查合格后进入更专业的精英体育学校[13]。可以说,德国学校体育充分利用俱乐部资源为自己服务,俱乐部帮助学校体育开展的同时进行广泛的体育后备人才选拔,最终实现两者的合作与双赢。如2010 年,德国奥体联还在青少年中推出了“青少年为奥运而练计划”,并推广到“青少年为残奥会而练计划”,督促残疾儿童参加体育运动,这一举措得到了学校和俱乐部的联合支持[14]。

4.2 政治层面的战略诉求:契合于德国新时期的国家政治安全观和理性政治思维,摆脱盲目的政治效应追求

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人本化回归,其施政重点便是在东德体育转型的基础上,实现德国竞技体育均衡和深度的社会化、职业化发展,它符合新时期德国竞技体育去政治化和大众化服务走向的利益诉求。德国竞技体育曾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遭遇政治意志绑架的坎坷历程,这是德国政治层面的历史教训,也是体育层面的历史教训。基于这种惨痛的历史代价,当前的德国社会已经深刻汲取了历史教训,在政治领域彻底实现了民主化,在军事领域更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是选择奉行低调和安全的政治军事路线,相反,如果如同日本一样采取扩军战略则必然招致世界舆论对其军国野心和欲望的一致谴责,并不符合德国长远的政治利益需要。

总体而论,出于对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沉痛教训的深刻反思,战后德国形成了“克制文化”的传统,在外交政策上体现为“奉行和平主义、反军事主义和多边主义”的理念,在国际危机与冲突中多持保留立场[15],甚至由于德国在国际政治上的一度“不作为”而留下了“经济上的巨人和政治上的侏儒”形象。然而,自两德统一以后,德国在欧洲凭借着极其突出的地缘政治优势以及日渐强盛的经济体系,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统一后的德国对中东欧国家融入欧盟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欧盟内部的组织、团结和领导作用更加明显。

但当今的德国已不再将国家单个力量的强盛作为崛起方式,而是将欧盟作为重要的政治经济依托从而实现欧洲的整体强大。因此尽管德国在欧洲的领导作用明显,但还是同法国建立了法德轴心作为领导集体,同时在欧盟深化进程中,德国往往以理念引导和制度构建方式,强调成员国的“集体行动”,更为隐晦地实现自身的战略意图。可以看出,当前德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更多的是充当着积极的建设者、倡议者、组织者和责任者角色,这和美国的霸权主义国际形象完全不同。深受这种隐形的对外思维影响,金牌战略已经不符合德国的政治思路和国家形象构建需要,与美国等国在竞技体育上争霸不符合新德国政治安全观和理性政治思维,更不符合德国社会与民众的心理诉求。因此,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理性回归本质上是回归国家和社会的现实利益需要,是符合新时期德国政治观的集中体现。

4.3 经济层面的战略诉求:促进体育产业品牌化、科技化和集群化发展,助推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和核心竞争力提升

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理性回归在经济层面的战略要义在于形成健康的体育产业体系,助推国家产业结构体系的优化,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目的服务。德国曾经历过三次重要的产业结构调整。最近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发展新经济产业为核心的世纪产业结构调整[16]。在此背景下,德国大众体育参与和消费水平空前提升,以职业体育为导向的竞技体育体系对高科技体育产品的需要更加迫切,德国体育产业发展进而获得契机,从而形成了竞技体育助推体育产业的良性格局。

德国竞技体育与体育产业互动联系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其一,德国职业体育的品牌化发展和德国知名体育品牌间的互动,德国具有诸多世界知名的品牌性体育赛事,它们吸引了众多体育赞助商的青睐,促使德国体育赞助市场的火爆,如即便是2000年德国经济尚处于低迷期间,体育赞助费仍然呈现出了高速增长态势[17]。其中阿迪达斯更是经常主办双向海外竞技项目推广,促销其产品的同时,经常资助德国选手参与各项竞技体育赛事。

其二,德国竞技体育的科技化和现代化发展需要体育产业的科技化支持。科技对竞技体育的贡献率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体育产业提供高科技成果。德国体育产业具备了创新化发展实力,得益于德国第三次产业转型的科技进步,德国体育科技研发水平大为提升。再以阿迪达斯为例,其运动鞋制作工艺先后获得了700 项技术专利,仅2010 年的研发费用便达到 1.02 亿欧元[18]。另外,德国在赛车、三维定位动态系统、门线技术等高端领域已经形成了极强的集群优势,其中足球的门线技术更是得到了国际足坛的广泛应用。

其三,体育的市场化和商业化有助于德国传统产业的转型。体育产业具有助推传统产业转型的优势,目前,德国已经通过成功的人工改造将原本废弃和淘汰的产业转型为以体育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如欧洲著名的杜伊斯堡攀岩运动集聚区,是对原有废弃钢铁厂改造基础上形成的。又如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集聚区是在对一处报废机场改造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多功能体育综合商务区[19]。可以说,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理性回归为德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和驱动,对促进德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德国产业结构、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起到了支持作用。

4.4 社会层面的战略诉求:移民化背景下通过体育促进社会融合,提升国家社会凝聚力和国家文化认同感

通过体育的社会整合作用来促进德国社会不同群体和阶层的社会凝聚力和国家文化认同感,这符合德国社会融合和国家成长的长远利益。当前,德国深陷第四次移民浪潮,尤其是欧洲难民危机爆发后,近百万人涌入德国[20]。尽管此前默克尔否认德国是移民国家,但2015年不得不对媒体宣布“德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据德国《世界报》报道,高达22.5%的德国人具有移民背景[21]。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德国社会前途的重要命题。德国一项民调曾显示,64%的德国人认为种族主义已成为德国的一个“巨大”问题[22]。

當前,促进种族融合已成为德国体育新使命。1990年两德统一后,促进体育平等和社会融合在德国联邦州陆续开展。2001年德国奥委会推出了一项名为“体育促进社会整合计划”的政策[23],在国家体育层面,德国全面推行社会整合,其重要宗旨便是激发包括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和新移民在内的所有人参与有组织的体育活动的热情,并在体育组织中增加社交的机会,以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当前,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已负责协调管理该计划。德国有超过750个俱乐部作为重点实施基地加入了该计划。在与移民部门直接联系后,这些俱乐部与移民主动联系并邀请他们进入俱乐部,还鼓励有相关技术的移民为俱乐部工作或担任教练,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移民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并融入德国主流社会。

此外,移民也有资格以工作人员、志愿者或运动员等多种身份参加相关的体育竞赛并享受体育保险待遇。德国奥委会、内政部、联邦移民和难民局在移民的体育融合实施进程中给予了包括专业教练员选派、体育场地协调、体育赛事组织等多方面支持。德国9万多个俱乐部中,多达30%的俱乐部有移民志愿者,18%的俱乐部管理层中有移民人士。德国体育界已对外来移民更为开放,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德国452名运动员中有20%的人具有移民背景,来自30多个国家[23]。由此可见,在德国体育系统内部,移民运动员正在逐渐获得德国社会的认可和重视,德国体育系统在对移民的吸收和融合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尽管德国在反种族歧视上仍然任重道远,但德国在统一后持续推行体育的社会整合计划,必然对新一代德国人的社会融合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无疑对提升新时期德国国民的社会凝聚力和国家文化认同感具有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5 启示

第一,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进程中要充分提高社会力量投入竞技体育发展的积极性、能动性、自治性、专业性、志愿性、服务性和优惠性,同时要发挥单项体育协会对我国社会基层体育社团、俱乐部的组织整合功能,并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加大志愿者服务体系的构建力度。

第二,要进一步积极转变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及其作用方式,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历史趋势是从国家主导导向转向国家与社会共同主导,最终过渡到社会主导,这是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内生化发展方式的必然走向。因此政府职能的重点应是在政策规划与扶持、资金投入、增收与分配,对社会体育组织的治理、监督与协调,实现竞技体育直接管理到间接干预与宏观调控的转变。

第三,抓住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历史契机,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创新化、科技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不断提升体育产业与职业体育、全民健身之间的融合度,实现与职业体育之间的品牌互动,实现与全民健身之间的双向促进。

第四,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思维要从国家形象构建导向转变到大众健康导向,从奥运战略导向转向职业战略导向上来。竞技体育发展的终极目标仍然是服务社会和大众,竞技体育的国家意识和形象构建仅仅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副产品,并非最终目标和根本目标。在健康中国背景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背景下,竞技体育终将回归到与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的融合上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民教育、大众健康与产业发展。

第五,职业化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出路和方向,也是我国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社会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高度的竞技体育职业化需要夯实的竞技体育业余化作为基础,只有通过金字塔式的体育联赛体系的系统构建,我国竞技体育才能实现社会化、市场化和职业化的理性格局。

参考文献:

[1]总局政府网站.城市发展结合体育文化——德国大众体育发展探因[EB/0L].[2015-04-08].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67/n5884930/6327990.html.

[2]颜绍沪,周西宽.体育运动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275.

[3]刘波.德国体育政策的演进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1):1-7.

[4]James Riordan, Arnd Krüger.European Cultures in Sport[M].intellectTM Bristol,UK Portland,OR,USA,2003:67-86.

[5]劉波,李永宪.竞技体育发展之路——走进德国[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159-160.

[6]刘波.原民主德国竞技体育体制分析与评价[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5):1-8.

[7]郑智超.东欧的苏联模式化与苏联模式化的东欧——东欧剧变根源的历史再考察[J].社会科学动态,2019(1):13-20.

[8]两德统一[EB/OL].[2019-02-18].https://baike.baidu.com/item/两德统一/2801043·fr=Aladdin.

[9]ROLAND NAUL, KEN HARDMAN.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n Germany[M]. USA and Canada :Routledge, 2002:196.

[10]彭国强,舒盛芳.德国体育战略演进的历程、特征与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5):28-35.

[11]刘波.德国体育联赛体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7,28(5):59-64.

[12]明宇,司虎克.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国际体育专利的竞争情报分析[J].体育科学,2012,32(9):88-96.

[13]孙珂,吴福友.德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特点探析[J].体育科研,2016,37(5):54-57.

[14]石磊.德国大众体育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56.

[15]杨解朴.德国统一25周年:德国是一支怎样的力量·[J].当代世界,2015(10):38-41.

[16]刘永焕.德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经验借鉴[J].对外经贸实务,2014(1):32-34.

[17]侯海波.德国体育赞助市场新动态[J].体育产业信息,2007(9):9-10.

[18]李晨.国内外体育用品企业研发情况对比分析[J].体育产业信息,2011(6):2-6.

[19]姜同仁,刘 娜.德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式解析与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2):129-134.

[20]第四次移民潮要来了?德国移民政策的前世今生[EB/OL].[2018-10-27].http://www.sohu.com/a/271605379_313745.

[21]世界移民最多的十个国家 哪个国家移民人口最多 世界移民国家排名[EB/OL].[2017-12-22].https://www.maigoo.com/goomai/150521.html.

[22]民调:德国“种族主义”已成社会问题[EB/OL].[2018-08-03].http://www.oushinet.com/europe/germany/20180803/297952.html.

[23]张修枫,尚延.德国“体育促进社会整合计划”的社会价值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5):9-13.

体育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從产业链的视角分析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的内涵,概括京津冀体育旅游的现状,从全产业链发展的空间链、产业链和供需链3个方面构建京津冀体育旅游协同发展路径:政策协同——京津冀体育旅游规划和服务质量标准的出台;资源统筹——人、财、物统筹配置;市场对接——产业协同、供需对接。提出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措施:京津冀3地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深度协调,制定京津冀体育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标准;加大对京津冀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的扶持力度,壮大京津冀体育旅游供给主体,促进体育消费升级;加强京津冀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京津冀体育旅游市场,拓展京津冀体育旅游发展的新空间;加强京津冀智慧体育旅游建设,创新体育旅游商品销售方式;加强京津冀体育旅游社会团体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创新推进京津冀体育旅游发展。

关键词: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现状;路径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完善健身休闲服务体系,促进产业互动融合,大力发展体育旅游 [1]。相关部门对体育旅游发展进行了部署,明确了体育旅游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要健全完善体育旅游的保障措施[2]。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本研究从全产业链的视角研究京津冀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明确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的内涵,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等,分析京津冀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从空间链、供需链和产业链3个维度构建京津冀体育旅游协同发展并产生规模效益的路径,以期为培育京津冀体育旅游市场,完善京津冀体育旅游供需体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体育旅游消费需求,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实践启示。
1   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的内涵

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业交叉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经济领域,是以体育元素为核心,旅游资源为载体,以现场观赛、参与体验和游览为主要形式,涉及场景和场地设施、体育和相关要素及辅助行业(餐饮、旅游住宿、公共交通、商业、文娱演出)等业态。

产业链是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经济和技术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形态[3]。体育旅游产业链主要是围绕体育旅游市场和核心要素着眼于体育旅游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探索体育旅游产业链内在的结构和机制。其最终目的是在体育旅游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过程中,使得整个产业链不同的经济要素,通过协同发展创造更大价值,从而具备合作共享、风险共担的整体功能,并延伸出系列新兴产业链环,增加整个产业链的附加值,拓展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新空间。

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是基于体育旅游产业链集群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围绕体育旅游的主体产业,从市场出发,发挥区域协同发展优势,通过体育旅游调整区域产业梯度布局和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实现京津冀体育旅游产业链、空间链及供需链的全面对接,构建合作、共享、多赢的京津冀体育旅游发展模式。
2   京津冀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现状

2.1  京津冀体育旅游协同发展取得的成效

2016年《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4]发布,明确提出3年内京津冀3地旅游协同发展的21项重点任务。2017年《京津冀健身休闲运动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5年)》[5]印发,从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提出了6个方面的主要任务。2018年《京津冀地区旅游信用协同监管合作备忘录》[6]签署,在平台对接、信息共享、联合惩戒等方面实现共同发展。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落实,京津冀在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交通路网等方面的建设为京津冀体育旅游奠定了基础,并创造了条件。随着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京津冀着手协同建设“体育旅游带”。北京市延庆区和张家口市崇礼区就冰雪产业协同发展签署合作框架协议[7],双方就推进延庆区、崇礼区冰雪产业发展事宜达成合作。京津冀多地相继举办冰雪节、冰雪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北京和张家口共同举办了冬季旅游资源推广活动,以节庆冰雪旅游为主题,共同打造冰雪旅游产品;北京和张家口推进文化旅游带建设;京津冀建设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天津蓟洲国际滑雪场、张家口市万龙滑雪场;北京国际长跑节、天津海河国际龙舟比赛和中国廊坊风筝节暨全国风筝锦标赛成为“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这些为京津冀体育旅游协同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2.2  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

2.2.1  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发展需夯实基础,加强各链上环节的紧密衔接

当前,京津冀3地总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京津两地人均GDP与河北省人均GDP存在一定的差距,区域经济二元结构凸显,京津两地对河北的辐射带动效应发挥不充分[8],导致京津冀体育旅游发展不平衡,缺少以体育旅游为主体产业的龙头企业发挥区域协作和带动作用,体育旅游集团或品牌企业更是匮乏。不仅如此,体育旅游产业链上各环节衔接不紧密,断链和孤链现象严重,导致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体育旅游体验的商品供给不足,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品牌赛事和体育活动较为稀缺,尤其在大型体育赛事的组织、转播、版權开发方面有限。运动装备设施链和衍生服务链保障不足,尚未形成体育旅游全产业链协同体系。

2.2.2  京津冀体育旅游需加强总体规划,健全京津冀体育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

京津冀3地政府部门尚未对体育旅游协同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在体育旅游资源配置整合、项目选择、产业链构建方面缺乏总体协调,体育旅游协同发展在合作的实质性推动方面力度不够,尤其是京津冀3地政府在培育体育旅游市场的合力不足,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京津冀体育旅游企业规模小、层次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受到体制和发展水平的制约,京津冀各个体育旅游区与其他旅游区协同管理不够,体育旅游与旅游产业关联度不高,导致体育旅游区配套设施等诸多方面不完善,体育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性矛盾仍较为突出。

2.2.3  制定京津冀体育旅游产业政策,延展产业链

尽管京津冀各地先后制定出台了旅游产业扶持政策,但针对体育旅游产业扶持方面主要表现在扶持对象较为分散,力度不大。虽然对滑雪、马拉松、铁人三项、徒步等一些体育赛事活动进行了扶持,但是对于与体育旅游发展水平相匹配的配套设施、运动项目的建设不足,体育旅游项目宣传推广、餐饮、旅游住宿等相关行业的扶持政策欠缺,关联产业或行业融合发展程度不高。体育旅游主体市场需进一步培育,缺乏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体育旅游景区、精品路线和赛事。目前,虽已有天津环团泊湖自行车邀请赛、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崇礼100超级天路挑战赛等特色体育旅游赛事,但是对举办地民俗文化活动和健身休闲等相关领域发挥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体育旅游的产业延伸链较短。体育旅游小镇的投资额占京津冀特色小镇类项目总投入的1/10,体育旅游的投资开发力度仍需加大。社会力量投资渠道不畅通,缺乏联系沟通平台,并且缺少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制约了京津冀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的进程。

2.2.4  完善京津冀体育旅游管理机制,培养体育旅游人才

京津冀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聚合力不大,尚未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和协同发展效应。体育旅游的社会团体尚未成立,已有的旅游协会在推进体育旅游时发挥的协调、组织和管理作用十分有限,对旅游行业的管理与引导发挥的作用有待强化。此外,体育旅游人才短缺较为严重,据笔者调查,部分旅游企业在布局发展体育旅游时,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短缺成为制约体育旅游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体育旅游涉及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复合型的体育旅游人才尤为短缺。由于人才的短缺,造成对观赏型体育旅游商品生产滞后;在参与性体育旅游中的技能培训与指导不够;在体育旅游景区、精品路线和精品赛事中创意创新商品有限。这些制约了京津冀体育旅游的消费升级。
3   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路径

从产业链和协同发展的双重维度来看,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是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政策是保障,体育旅游市场是主导,满足人们的体育旅游消费需求是中心。从空间链、供需链和产业链3个维度相互对接协同发展角度构建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的路径。

3.1  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的条件和供需关系

京津冀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的2个必要条件是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市场。体育旅游资源的供求关系如图1所示,资源端最难转换的是丰富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9],体育运动项目与旅游市场之间具有多种结合的可能。依托旅游景区和体育场馆设施,同时结合相应的产业要素资源,开发适宜的体育运动项目,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旅游消费需求,增加体育旅游产值,这是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路径构建的关键所在。

3.2  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路径构建

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是全方位、多层面的产业融合过程,如图2所示,京津冀3地政府首先要达成区域体育旅游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共识,经过政策协同、资源统筹配置、市场培育3个阶段,在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范畴内实现产业链的对接、政策协同、市场的培育,从空间链、产业链和供需链3个维度打破行政区划和行业界限,生产满足人们体育旅游消费需求的商品。依据京津冀体育旅游发展实际,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构建包括3条路径:政策协同——京津冀体育旅游规划和服务质量标准的出台;资源统筹——人、财、物统筹配置;市场培育——产业协同、供需对接。通过这3条路径互相衔接促进,在满足人们的体育旅游消费需求的同时,京津冀3地政府要充分发掘资源、整合资源、优化资源,围绕体育旅游的内生动力即价值链,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商品生产、商品销售等环节实现京津冀全面对接;在政策制定、统筹规划方面,跨区域整合京津冀各地的体育旅游资源,以市场为导向,生产体育旅游商品和开发多样的体育旅游项目,形成“以体促旅”“以旅兴体”“体旅融合”的互动融合发展局面,促进特色体育旅游的发展[10],加强京津冀体育旅游承载能力,充分发挥京津冀体育旅游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3.3  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构成要素

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构成要素如图3所示,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整个产业链创造的价值,即体育旅游的总产出。能否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是缔结产业链的决定因素,而产业链和供需链的对接会推动体育旅游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京津冀在体育旅游方面实现全产业链对接,就是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分层,上游体育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主产业、要素产业和衍生产业,其产生的体育旅游商品通过一定的渠道供给到消费需求终端。

3.3.1  京津冀體育旅游空间链

京津冀旅游资源丰富,集运河文化、自然景观资源、新兴生态旅游业态为一体,很多地方适合建成冰雪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山地户外运动、高尔夫、球类运动等具有特色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在空间布局上,以京津两地为主,从建设京津冀国际化体育旅游集聚区的角度,在已有交通路网(包括已经建成通车的交通路网和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的交通路线)、自然景观资源、民俗文化等基础上,充分发掘京津冀的滨海、冰雪、山林、湖泊等资源,突出北京体育场馆和大型体育赛事观赏体验游、天津滨海水上运动、河北山地户外运动等特色,使京津冀体育旅游资源形成互补,促进京津冀协同建设体育旅游示范区、示范基地、精品赛事等,形成京津冀“山海相连、城乡交融、全域覆盖、区域协同”[11]的体育旅游发展空间格局。

3.3.2  京津冀体育旅游产业链

体育旅游产业链构建如图4所示,由体育旅游主产业、体育旅游的相关产业、体育旅游要素产业和体育旅游辅助行业4部分构成。体育旅游的主体资源包括体育赛事、奥运场馆和体育活动等。其中,体育旅游主产业主要是以观看体育赛事、参观奥运场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体现。

体育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则需要其在主产业中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多彩民俗、特色产业旅游资源优势,以京津冀体育旅游为方向,以融合发展的方式拓展体育旅游新领域,创造体育旅游新业态,推进体育旅游的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体育旅游对京津冀经济的拉动、催化作用和对京津冀产业融合和集聚的作用。加快实现体育旅游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互联网、双创等热点领域的融合,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搭建平台,提升体育旅游的附加值,实现各产业间的联动与共兴。此外,京津冀体育旅游的发展与京津冀体育旅游要素产业(包括餐饮、旅游住宿、交通、商业、文娱演出等)和京津冀体育旅游辅助产业(包括金融服务、地产、会展、通信、物流、养生等)的支撑紧密相关,京津冀体育旅游要素产业和辅助产业的协同发展才能使京津冀体育旅游实现全区域、全要素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从而使体育旅游对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发挥带动和促进作用。以此构想为基础,京津冀体育旅游协同发展还需以具体的运动项目为基础进行构建。例如:如图5所示,构建京津冀滑雪旅游产业链。以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建设北京、张家口、承德的雪原户外旅游区、国际赛事门户区、冰雪运动休闲度假区、时尚冬季运动体验区、国际冰雪运动会展区等,以滑雪赛事产业论坛、滑雪运动、休闲度假养生为核心的滑雪旅游主产业,同时要有配套交通设施、餐饮、商业等,集中建设滑雪赛事、滑雪体验、冰雪体育教育培训等国家级滑雪体育运动基地示范点,青少年滑雪培训示范基地,滑雪装备制造和服装加工等相关产业。此外,在京津冀冰雪产业布局上,北京要充分发展冰雪运动科技创新创意产业、冬季运动高端赛事、冰雪运动培训业、冰雪运动商品贸易会展业;天津建设冰雪研发基地;河北省可优先建设冰雪休闲旅游康养区和发展冰雪运动装备制造业。基于以上构想,协同规划京津冀冰雪旅游产业链,以实现资金流、技术流、资源流等资源在全产业链中的合理配置。

3.3.3  京津冀体育旅游供需链

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的布局中供给和需求对接十分重要。要通过增加旅游市场活力,使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作用,优化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要素配置,改善供需错位,增加体育旅游要素产业的有效供给,使旅游资源和体育资源实现深度融合。如图6所示,依据此供需链,京津冀要协同开发户外运动项目、特色运动项目等,延伸体育旅游商品的消费市场半径。京津冀在协同推进“大运河旅游带”建设[12]方面,在大运河流经的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河段开展户外水上运动项目、冰上运动项目等,开启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携手建设京津冀体育旅游协同发展试验示范区。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和鼓励我国社会资本和外资投资体育旅游。例如,法国××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建设了冰雪产业园;德国××集团高端雪板项目等陆续落户张家口崇礼,其承办了2018-2019太舞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世界杯、高山滑雪远东杯等国际级赛事和8项国家级赛事,以及为满足消费者的体育消费需求开展了户外运动、亲子运动、冰雪运动等项目。这些本国企业和外资企业成为了冰雪健身休闲产业聚集区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草原开展的徒步、露营、狩猎、射箭、摔跤、骑射、赛马、自行车越野、低空项目、山地户外运动等体育运动项目,依托特色小镇建设而设置的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及游艇、高尔夫、滑翔伞、热气球等体育运动项目为消费者提供了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体验为一体的体育旅游项目和商品,满足多样化的体育旅游需求[13]。


4   京津冀体育旅游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措施

4.1  京津冀3地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深度协调,制定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标准

京津冀体育旅游协同发展势必要求3地要“抱团”发展。一方面,京津冀体育、旅游等政府部门要共同对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协同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创新社会力量投资体育旅游的体制和机制,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强土地使用、资金使用等方面政策的落实[14],搭建体育旅游资源共享平台,加强体育旅游人才交流、资源共享和体育旅游项目的宣传推广,将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項目布点穿线、织网连片,并要充分发挥京津冀各地的资源优势,加强京津冀各地体育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使京津冀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冰雪运动、马拉松、户外运动等重点项目全产业链发展。另一方面,要制定京津冀体育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标准。体育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既是对体育旅游服务质量的保障,又能促进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15],因此,要加快开展体育旅游服务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落实,建立体育旅游服务质量认证制度,规范和提升体育旅游服务质量,促进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提质增效。

4.2  加大对京津冀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的扶持力度,壮大京津冀体育旅游供给主体,促进体育消费升级

京津冀3地政府每年可共同遴选一批“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加大对精品项目的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旅游商品生产和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京津冀3地政府要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建设体育主题公园、健身休闲基地,组织体育赛事、体育表演活动、休闲健身活动和节庆体育活动;要扶持具有原创品牌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体育旅游企业;引导研发特色体育旅游商品,培育体育旅游市场,加强体育旅游企业典型经验宣传并发挥示范作用,壮大体育旅游供给主体;要净化京津冀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的营商环境,创新京津冀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提高体育旅游服务质量,加大体育旅游商品供给,深入发掘体育旅游产业链可衍生的业态,构建多领域或业态深度融合的体育旅游发展模式;要细分体育旅游消费市场,根据不同体育旅游项目或商品的特性(观赏、体验、培训、休闲等)对应的需求结构,对体育旅游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增加以体育运动项目为主的商品份额,优化体育旅游的相关产业结构,以体育运动项目为需求市场做增量,通过提高体育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满足体育旅游消费新需求;要加快推进京津冀体育旅游项目试点工作的开展,尽快形成可推广的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体育旅游消费升级。

4.3  加强京津冀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京津冀体育旅游市场,拓展京津冀体育旅游发展的新空间

京津冀体育旅游要与相关产业进行融合,衍生出新的体育旅游业态,延展体育旅游价值链、产业链、空间链和供需链。京津冀各地要依托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及特色资源加强体育旅游与关联产业(文娱演出、餐饮、旅游住宿、交通等)和相关领域(金融、通信等)的融合发展;提高与体育旅游相适配的住宿、餐饮等服务质量,建设O2O直购体验店、体育旅游区商业综合体,充分增加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活力。例如:将张家口崇礼与北京延庆、天津蓟州等地连接成带,在打造冰雪旅游精品路线、景区、体育赛事和节庆体育活动的同时,要注重综合业态的深度开发,促进“冰雪旅游+”文娱演出、教育培训、会展、商业等综合业态的有机融合。例如引进国际一流冰雪培训学校,开展多元化的适合不同人群的培训课程;引进餐饮、文娱演出等特色产业要素和节庆体育活动;依托自然景观资源开发滑草、山地自行车、垂钓、登山、滑翔伞、攀岩、高尔夫等运动项目,以冰雪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冬季运动项目和夏季运动项目互补,促进关联产业互动融合,培育体育旅游市场和拓展体育旅游发展的新空间[16]。

4.4  加强京津冀智慧体育旅游建设,创新京津冀体育旅游商品销售方式

京津冀应加强体育旅游产业数据统计,为建设“云上京津冀”体育旅游大数据中心,搭建京津冀智慧体育旅游资源展示平台、智慧体育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和智慧体育旅游商品销售平台奠定基础。京津冀体育旅游供给主体要整合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方法,创建京津冀体育旅游目的地宣传网和开发“智游京津冀”手机应用软件,构建O2O立体组合营销模式;通过在线旅游代理(OTA)、电子商务网站(B2C)等途径与各知名旅游网站和体育俱乐部等进行链接,创新体育旅游市场营销方式,推进智慧体育旅游景区建设,重点推进环首都、燕山—太行山、环渤海的智慧体育旅游带建设,促进体育旅游的产业化发展。

4.5  加强京津冀体育旅游社会团体、人才建设,以创新推进京津冀体育旅游发展

京津冀要加快推进体育旅游协会等社会团体建设,发挥体育组织在营造体育旅游氛围、组织体育旅游活动等方面的作用[17];鼓励京津冀的体育专业院校、旅游专业院校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為京津冀体育旅游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组建体育旅游智库,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破解体育旅游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难题;组织开展体育旅游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指导;要充分调动各类体育组织的积极性,共同建设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体育赛事平台,打造精品体育赛事、业余体育联赛、冰雪运动赛事等京津冀品牌体育赛事;要扩大体育旅游商品和项目宣传,可编制和出版“京津冀体育旅游重点景区、路线、体育赛事和节庆体育活动名录”;要创新体育赛事IP和通过互联网等创新体育旅游资源整合方式,加大体育旅游商品研发力度,建设商业体育赛事版权交易平台,延展体育旅游的产业链;引导体育旅游供给主体秉持市场主导,加强体育运动装备和设施的创新及体育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延展体育旅游的衍生产业链;引导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旅游博览会等主办方创新举办方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EB/OL].[2018-05-0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0/28/content_5125475.htm.

[2]  《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印发[EB/OL].[2018-05-03].http://www.sport.gov.cn/n316/n337/c781851/content.html.

[3]  高顺东.面向全产业链创新的转型战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

[4]  《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发布 三地将共建旅游资源交易平台[EB/OL].[2018-05-03].http://www.fdi.gov.cn/1800000121_21_97100_0_7.html.

[5]京津冀健身休闲运动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5年)[EB/OL].[2018-05-03].http://tyj.beijing.gov.cn/bjsports/gzdt84/tytj/1499618/index.html.

[6]京津冀三地签署旅游信用协同监管合作备忘录[EB/OL].[2018-05-03].http://zhuanti.hebnews.cn/2018-09/03/content_7015395.htm.

[7]  杨连,于翼腾.崇礼延庆签署冰雪产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N].张家口晚报,2017-09-09(A8).

[8]  王娟.京津冀旅游资源一体化发展[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3.

[9]王慧.如何解读在2016年大热的体育旅游[N].体育旅游报,2017-01-03(1).

[10]  河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EB/OL].[2018-05-03].http://info.hebei.gov.cn/eportal/ui?pageId=1962757&articleKey=6702737&columnId=329982.

[11]于强.“通武廊”打造京津冀旅游合作示范区[N].渤海早报,2017-10-11(4).

[12]  河北省旅游高质量发展规划(2018—2025年)[EB/OL].[2018-05-03].http://info.hebei.gov.cn/hbszfxxgk/6806024/6807473/6806589/6839465/index.html.

[13]杨强.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与路径机制[J].体育学刊,2016,23(4):55.

[14]  王玉珍.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15]  万锴. 武汉地区大学生体育旅游参与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7.

[16]  石晓峰.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5(9):11.

[17]  李燕.京津冀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供给的路径与措施[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6,31(3):247.

体育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会体育;体育改革;发展策略

现阶段,人民群众参与健身运动的热情不断提高,“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是当前,我国社会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据报道,我国人均活动的体育场地还未达到1.5m2。社会体育融合了娱乐、健身队等多样化活动,涵盖多个领域。我国高校体育建设发展较好,不仅有健全的体育运动设施,还有专业的指导教师和浓厚的体育氛围,但是目前高校体育格局还不够健全。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有必要使将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接轨,结合彼此的优点,从而提高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意识。

一、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现阶段,我国民众的脑力劳动逐渐增多。所以,人们亟须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提高生命质量。如今,我国民众的体育意识在不断增强,人们业余时间的增多,为人民群众参加体育运动提供了支持,推动了社会体育的健康发展。在21世纪,世界的竞争不仅是知识的竞争,还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各国由以往的物质投资逐渐转为人力投资。增强体质和延长寿命是人力投资的重要内容,所以,各国高度重视社会体育,将其列为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投资形式[1]。

(一)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可以促进社会体育发展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使人们对健康产生了更多需求。现如今我国大部分乡镇居民缺乏体育运动意识,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偏低,城市居民受到工作时间、工作压力和运动场地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许多居民在公园或广场锻炼,大部分中老年人缺乏专业的体育锻炼技能,主要通过广场舞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高校体育课程是学习体育技能的重要环节,许多人均在学校的体育课上学习运动技能并养成运动习惯,各个高校配置的运动设施和专业教师可以为体育运动提供支持。高校体育可以为社会体育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推动民众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相结合可以改善场地不足、群众运动意识淡薄等问题,能有效推动社会体育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可以推动高校与社会接轨

对于学生而言,合理开放高校体育,可以使学生和社会接轨,不仅可以改善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合理开放高校体育还可以改善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情况,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增加了学生的運动机会。对于体育教育者而言,将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结合,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师资浪费,教师可以对其他民众进行指导,发挥其专业技术的优势;还可以使高校体育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有利于加速体育社会化进程[2]。

(三)促进群众终身锻炼意识

体育在高校中作为一门考试科目而存在,若想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高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阵地,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加强锻炼,提高运动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第二,高校应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全面发展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项目,切实培养全民体育锻炼的意识。将社会体育与高校体育有效结合,可以以点带面,有效影响学校周围的居民,通过有效互动,加强学生和其他民众的终身体育意识。

(四)推动高校体育教育多元化发展

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体育教学内容单薄,使高校体育教育发展受到限制。社会体育的内容资源比较丰富,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从不同维度选择运动项目,将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相结合,可以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有效改善当下传统体育教育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有助于推动体育教育多元化[3]。

二、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高校体育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部分高校体育的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当下高校体育工作主要围绕两方面内容展开工作: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的健康,此问题虽然较为重要,但不是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举行比赛、艺术展示等多样化的活动,以丰富学生生活需求,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社会体育具有的娱乐性、多样性特点符合该教育目标,可以充实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满足体育考试需求,其实,体育考试只是一种督促受教育者进行体育锻炼的手段,不能将体育考试结果作为衡量标准。如果长时间将应对考试作为重点,会导致高校体育教育偏离本质,最终导致高校学生毕业后难以融入社会体育锻炼队伍。

(二)高校与社会体育场馆缺乏互补利用

现阶段,部分地方的社会体育设施建设不够充分,不能满足民众的运动需求。高校体育设施相对完善,但是这些设施在没有课程时,并不向社会全面开放,导致高校内部运动设施未得到充分利用。这种情况阻碍了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有效结合,如果不能予以解决,会限制体育结构长效化发展[4]。

(三)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结构内容差异

目前,部分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内容不同步、目标不一致,导致二者出现结构性差异。一方面,高校体育重视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是强化运动意识的一种途径;对于社会体育实践来说,其主要通过体育互动的形式改善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情况。两者目标的不同使二者衔接较为困难。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育时间较短,力求通过多元化教育体系在短期内获得最好的教育成果;社会体育主要是通过组织社会活动的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体育素质。二者内容上的不同导致资源整合困难。

(四)开放校内场地会干扰高校体育教学

为了减轻社会健身资源紧张的问题,许多居民希望各个高校开放体育场馆,但是若完全开放体育场馆,会影响到校园体育教学的正常工作。现下可行的方案是联合高校组织体育活动。但是社会体育没有健全的组织机制,使二者有机结合出现困难[5]。

(五)向社会过度开放存在一定风险

社会人员具有复杂性,过度开放校园内部场地,可能会对学校管理造成一定压力。高校出于确保学生安全、维护设施等目的,必然会考虑开放体育设施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比如对社会开放足球场后,若在球场出现矛盾冲突,校方缺少对社会人员的处置能力,没有对社会人员处置的权限;还会造成设施损坏,提高了高校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成本。

(六)高校体育資源有限

高校一旦实行全面开放,其资源会受到影响。所以,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融合不能仅靠高校现有的体育资源,还应进行额外开发。但高校宣传和推广能力有限,仅仅由高校师生对社会人员进行指导不够现实。

三、基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社会体育接轨发展策略分析

(一)增强高校体育的多元性

高校可以运用兴趣教育的手段展开教育。高校体育应更新教育内容,不断进行优化,创建出符合高校学生需求的优质体育课程体系,使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优势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比如可以将轮滑、瑜伽等项目纳入高校体育运动项目之中,以丰富当下教育资源。此外,高校还可以引进社会体育的演出、比赛等实践活动,以丰富高校体育教育内容。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从高校内部引导学生尽快适应社会体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融合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6]。

(二)建立并完善体育实践互通机制

为有效发挥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优势,可以建立并完善互通机制。互通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改善二者的体育结构。互通机制也是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对教师而言,其可以通过此平台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对于学生而言,其可以通过此平台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学习,进而获得社会体育的实践机会;对民众来说,其可以通过此平台获取教学资源,提高自身锻炼能力,有效促进社会体育建设专业化发展。

(三)创新高校体育教育合作模式

商业合作模式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以往的高校教育往往基于政府经济扶持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体育教育应该抓住时代机遇,采用合作模式,发挥高校体育教育的专业化优势,开展校企合作,从而获得企业长期的资金支持。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高校内部体育设施不完善的问题,还可以使高校体育内容更加多元化,高校学生可以通过此途径锻炼自我,为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坚实基础[7]。

(四)适度开放高校场地

各个高校可以利用节假日等时间,在确保自身正常运转和学生充分参与的前提下,向社会适度开放运动场馆和体育设施。高校室外场地可在确保学生有效使用的基础上免费开放,足球场等比较紧缺的资源可通过租赁的形式对外开放,同时,高校应派设专门的管理人员监管场地,最大程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组建体育管理部门

高校体育工作者和社会体育管理者可以共同组建体育管理部门,包括体育指导站、运动损伤恢复室等。高校体育教师可以担任体育指导员的职责,社会体育管理者可以担任组织者职责,双方共同协调体育活动。此外,体育场馆的使用和开放应遵循相关规定,需要政府部门在其中发挥权威性作用,解决高校无法处理的问题。

(六)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高校可以将校级活动拓展到周围的社区,比如,高校举办羽毛球联赛,周围社区也可以举办羽毛球联赛。高校羽毛球队可以与社区羽毛球队展开比赛,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加深体育实践的影响,还可以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高校还应开展趣味性体育活动,比如拔河、马拉松等比赛,以吸引社会人员的参与,通过组织全民健身运动,在活动中实现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有效结合[8]。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都肩负着为现代化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使命。二者接轨是一个双赢策略,不仅有利于推动高校体育教育长效化发展,还可以有效促进“全民健身”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军萍.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推进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01):116-118.

[2] 郭玉. 从终身体育视角探讨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3] 李鑫,王恩斌,胡彪,等. 探究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结合的意义及途径[J]. 当代体育科技,2018,8(25):178-179.

[4] 马月平,邱云涛,张志哲. 小康社会进程中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途径探讨[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9(06):62-66.

[5] 蒋玲. 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在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中的应用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05(03):57-59.

[6] 袁红.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推动高校体育改革的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3):163-164.

[7] 王欣,尹斯年,陈杰,等. 加强社会体育与高校体育接轨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06):162-165.

[8] 卢伟基,卢澎涛. 社会体育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改革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119-122.

(荐稿人:钟晨,陕西理工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上一篇:群众艺术论文下一篇:体育思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