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培训总结范文

2023-04-11

美术课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本次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国画、素描、手工制作、教材教法等多方面内容,授课教师有山东美术院的赵建国教授,潍坊学院的国画专业的教授,还有民间面塑艺人等承担教学任务。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美术素养和扎实的美术基本功,而且能结合自己平时教学经验,从教师的需求出发,教师缺什么,就教什么。理论教学深入浅出,实践教学言行身教,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把握住了新课程的主旋律,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贯穿了三种模式的课堂应用。即有讲授,又有练习,即有教师按教学设计安排的教学任务,又有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独创的内容,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员融为一体。

通过6天的集中培训和学习,每位学员都在不同层面上有了提高和发展。教学细致,内容宽泛,特别是面塑手工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学员们学的非常的用心。学员们亲自动手,剪、捏、折,用学员的话说:给我们补上了童年这一课。学了教材教法,老师们才明白了美术课应该怎么上,上什么,用什么方法上。总之,这次培训无论从课程的设置、教师的教学形式还是培训管理上,都得到了学员老师们的认可和赞同。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强者对话的时代,拥有知识才能抢占先机,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才能紧跟社会发展潮流,才能更好地适应我们,在岗培训是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在职人员学习、充电提高的有效途径时间虽然不算很长,教学内容虽然不能包罗万象,但却是我们工作、生活中一段鲜活的经历。是工作驿站中的一次重要“充电”。

美术课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少儿美术培训App设计 界面 交互 “互联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少儿美术培训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科技的发展使互联网产品与传统教育产品相互结合,进而实现了儿童教育的现代化。但是面对少儿美术培训App的应用现状,如何更好地实现少儿美术培训与交互设计优化,更是我们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是正确引导少儿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少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因此,少儿美术培训App的界面与交互设计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一、少儿美术培训App发展的现状及作用

少儿美术培训App作为互联网时代少儿培训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其自身的发展必然也会影响到少儿美术培训水平的发展,是决定儿童教育发展高度的关键所在。无论是传统教育平台还是少儿美术培训App,对于儿童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为儿童教育注入了全新的活力,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教育方式,儿童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对于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极大地方便了家庭教育的开展,更是在教育资源等方面实现了真正的协调分配。但是目前的教育平台与少儿美术培训App种类繁杂,实际水平和知识内涵往往参差不齐,很多软件都存在缺乏审美情趣,益智游戏过度游戏化等问题,很多儿童软件甚至会严重分散少儿的学习精力。分析上述软件存在问题的原因,不难发现这些软件大多存在着设计上的缺陷,首先是界面设计缺乏美感,无法给予少儿视觉上的冲击;其次,任务流程较为枯燥或者层次感较低;最后,教学任务设计过于游戏化,过多吸引儿童精力的同时却又无法达到实际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在儿童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帮助儿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甚至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问题。[1]

互联网产业发展至今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功能强大且程序繁多的产业结构,随着儿童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入融合,儿童教育类软件的种类与数量层出不穷。同时,随着手机与平板电脑等产品的快速普及,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使得各种多媒体交互产品更是深入儿童教育的最底层,并逐渐成为儿童获取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基础教育平台。类似的儿童绘图游戏与学习软件极大地促进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推动教育行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动力之一。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少儿美术培训App界面与交互设计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界面设计与交互设计缺乏理论指导,儿童教育产品的成人化现象也极为严重,因此,针对少儿美术培训App的界面与交互设计需要得到更多人的重视与深入研究。

二、少儿美术培训App界面的設计需求

相比于传统App界面的设计而言,少儿美术培训App的界面设计往往更具有创造性,这也就意味着设计师需要有针对性地通过设计达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并在展现艺术形式的基础上,清晰准确地达到传达信息的目的。为此,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以视觉设计为出发点,综合考虑App整体的设计美感,以便达到预想的设计效果和目的。基于以上几点,设计师需要清楚地意识到,少儿美术培训App往往需要起到启蒙和教育作用,同时,少儿美术培训App相比于传统儿童教科书而言最大的优势便是灵活性与便捷性,因此,在进行少儿美术培训App界面设计时,要尽可能地让儿童用户真正理解界面功能,同时能够真正达到操作简单有效的目的。

除此之外,儿童在成长阶段大多处于认知状态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世界的认知大多也来源于直观的感官体验,少儿美术培训App的视觉设计会是影响儿童操作体验和学习体验的最直接因素,因此,少儿美术培训App大多会采用符合儿童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的设计风格,即采用符合儿童视觉习惯的高纯度和高明度的亮色,并采用活泼可爱的设计元素参与设计,在保证视觉效果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对于声画结合和软件内容的统合。这些设计原则往往需要设计师能够在日常的观察中积累经验,并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少儿美术培训App界面设计的理论知识,实现对于少儿美术培训App界面设计的多重优化。[2]

三、少儿美术培训App界面与交互设计的优化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少儿美术培训App界面设计往往存在着很多理论上的问题,无论是对于儿童感官上的忽视,还是对于用户操作便捷性考虑的缺失,都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操作体验,因此,要针对少儿美术培训App界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策略优化探究。

(一)明确软件设计主题

少儿美术培训App是针对儿童设计的,用于儿童教育的互联网软件应用。在进行产品的界面设计时要做到换位思考,尝试站在儿童的角度学习和思考问题,用儿童的视角考虑产品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是否舒适,进而才能够真正达到了解儿童的生理需求与心理特征,真正设计出符合儿童学习与使用习惯的少儿美术培训App界面。为此,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其自身的认知能力还不够强,逻辑能力也不够成熟,因此,在进行少儿美术培训App界面设计时往往不能够遵循其他App界面设计的标准,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过多的文字和复杂的操作流程,如果可以,尽量采用图形的方式来说明操作过程与方式。除此之外,儿童往往更关注益智游戏的流程与互动体验,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源于视觉上的冲击和流畅的操作环境,因此,在少儿美术培训App界面设计的过程中,要能够抓住儿童对鲜艳色彩直观感受强烈这一生理特点,用鲜明的色彩模块和简单有效的操作方式达到操作的目的,以满足儿童对少儿美术培训App的操作需要。[3]

(二)减少软件层级架构

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少儿美术培训App的界面设计往往会出现操作流程复杂的问题,这对于儿童的操作体验而言是极大的破坏。还处于学龄前的儿童往往思维能力和注意力都不够集中,对于事物的认知往往停留于表面,过于深入的事物往往会对其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因此,在设计少儿美术培训App的操作界面时,往往需要避免过于复杂的软件层级架构。软件的层级架构越复杂,用户在进行操作时需要思考的环节和流程也就越长,操作次数也会随之增加,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要想实现少儿美术培训App作用的最大化,便需要根据儿童的操作习惯,尽可能地減少操作的次数,并尽可能地采用简单清晰的信息内容编辑界面设计,避免过多的操作流程可能会对儿童学习积极性造成的干扰。除此之外,设置功能可以融入首页的操作中,通过减少层级降低操作的不适感,与之相应的还要尽可能减少弹窗的出现,过多的弹窗可能会对儿童的耐心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三)强化软件交互体验

互动是儿童教育不变的主题,良好的互动体验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融入学习环境,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的少儿美术培训App操作体验中,由于儿童自身生理机能的限制,很多操作和手势动作往往都会显得较为复杂,过多的滑动操作也可能会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感受。因此,在进行少儿美术培训App操作界面和交互设计时,要合理设计软件自身的图标分布,同时以儿童操作习惯和生理特征为基础,简化少儿美术培训App的操作手势动作。换言之,作为少儿美术培训App的重要元素之一,交互行为往往是最能调动儿童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所在,在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少儿美术培训App通过增强儿童与软件设备之间的交流互动,往往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设计少儿美术培训App交互行为时,要尽量坚持界面简洁清晰和设计主题突出的原则,通过图形表达和传递思想的方式增强产品中的趣味性与互动性。

(四)合理调整界面布局

学龄前儿童很难对某一事物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因此,对于某一事物中的特定元素往往很难进行区分,而在少儿美术培训App设计上也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简而言之,在进行少儿美术培训App界面设计时要根据特定界面的主题设计专属的风格特征来实现对于不同类别界面的归类安排,最重要的功能要放在最明显的位置。例如,在益智类游戏的界面设计中,要将“开始游戏”这一虚拟按键放在最关键的中心位置,而其他的功能按键则可以根据不同场景的需要分布在不同的界面上。同时,为了提高少儿美术培训App产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在进行界面布局时需要尽可能地选择列表式布局设计,通过列表式的布局设计能够帮助儿童实现简单的触控控制,从而提高学龄前儿童自身的操作体验。除此之外,为了能够帮助儿童更便捷地操作少儿美术培训App,要在界面设计时加入适当的操作引导流程,但流程不宜过长,要尽可能地突出重点,达到导向明确的目的。简而言之,在进行少儿美术培训App界面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儿童自身的视觉敏感区域,将界面按照重要级别有序合理地进行布局,同时还要尽可能地简化操作流程,真正实现一屏式操作体验。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根据少儿美术培训的需要,让少儿也能够轻松理解并辨析少儿美术培训App交互界面的功能和作用,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和交互体验。为此,在进行少儿美术培训App界面和交互设计时,要考虑到儿童自身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简化操作流程,增强产品的交互性。

参考文献:

[1]王春园.少儿美术培训APP的界面与交互设计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9.

[2]陈春霞.基于用户体验的儿童绘画APP交互界面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19.

[3]方梦阳.基于认知心理的触屏交互界面设计规律探索——以儿童教育类App为例[J].明日风尚,2016(18):189-190.

(作者简介:郑丽媛,女,中专,馆员,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肖英奎)

美术课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大足区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专题教研活动,11月23日在市级美术特色学校龙岗一小如期开展,来自我区各校的50多名专、兼职美术教师参加了这一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是以“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应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并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为基本理念,以弘扬大足石刻自身的完美规律与形式规律为主要目的而举行的。活动呈现了两节美术课,第一节《佛像》(中段)一课,是由龙岗一小青年美术教师周海燕执教的,该课以龙岗一小已经编印成册的校本教材为蓝本,在引领学生了解佛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线描的形式对佛像作了表现。此课重情境的创设、内容的感知、个性化的表现,突出了作品展示的新颖,为一节朴实、实效性强的常态化的示范课。另一节是由龙岗一小青年美术教师黄缨执教的《玄妙的形式感》(高段),该课力求透过大足石刻表象的规律,从大足石刻艺术隐含的形式规律着眼,首先用直观的视频来引领学生欣赏、解析《六道轮回图》的本身意义与隐含的艺术价值,挖掘出关键词——形式感。教师在解读了形式感的概念后,用生活中的场景、自然物中的肌理的图片来引导学生感悟形式感的玄妙,再用大师的美术作品来分析、解读形式感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与价值,感受似与不似的魅力,方法直观,可视性强;接着用教师的范画来引导学生探研表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滴、撒、吹、流等方法,来体验创作的乐趣,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敏于发现的眼睛与乐于创造的能力。作业展评后,教师又用简洁、煽情的语言,配合滚动的、精选的大足石刻图片,来激励学生对大足石刻的关注、激发学生去探索与发现大足石刻更多的艺术价值。此活动,为与会教师提供了一次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与多角度利用课程资源的思考。

美术课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线描是绘画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用线条表现物体的形态,是锻炼绘画技巧和搜集素材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线描绘画把自己用眼睛观察到的事物生动的表现出来,并能将自己的感受、理解融合进创作对象之中,再现物体的美感。本学期的创新活动课程将分为4个单元进行学习. 第一单元 认识点、线、面

点、线、面这三种元素是人类在绘画发展历程中运用的永恒语言。点,作为绘画艺术中的最小视觉元素和语言元素,它的产生是必然的。“点”在现代几何图形中没有长、宽、厚的限制,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点是线的开端和终点,是两线的相交处。但从造型意义上说,却有其不同的含意。点,必须有其形象存在才是可见的。因此,点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它对画面产生的视觉冲击,对活跃画面气氛,平衡画面组成显得那么不可或缺。它是画家在创作画面时,从具象到抽象,从复杂的视觉世界中提取出来的最为简单的视觉语言元素。“点”在画面上的突出抹掉了空间在画面上的价值,使得空间变得更加意象了,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层次,“点”的各种形式的排列可以产生不同肌理效果的“面”,这时点作为装饰绘画里略显单一的表达语言开始活跃起来,这是“点”作为画面语言出现的一种表现手段,同时也是艺术家的一种思维组合形式的体现。作为装饰画面里最小的语言单位,“点”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的流露,同时“点”作为一种符号,也就传达给我们一种独特的视觉信息,就像一段悦耳乐曲的音符,传达着一种视觉的慰藉。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的几何意义;加深对点、线、面、体之间关系的理解;

2、通过探究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分析现象、猜想规律和验证结论的习惯和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探究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线、面的不同类型,初步感知分类与化归的数学思想在几何中的应用。

二、 学习重难点 : 重点:对点、线、面、体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难点:对“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以及“面动成体”的理解。

三、教材分析:

点、线、面、体是人们通过对自然世界现象的观察和生活实践的体验抽象出来的概念,是教科书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学习后及内容的起点。

四、学情分析:

在上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了点、线、面、体的初步知识,本节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总结和提高。教科书给出了流星雨、打开的扇面、商店和宾馆的旋转门等实例,引出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一事实,从运动的观点揭示了点、线、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找出这方面的实例,丰富学生的感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认识。

五、学法指导: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实例中感受点、线、面、体的含义,体验他们的区别与联系。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中感受这些基本概念。

六、学习准备: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预习本节课的知识,准备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实例,长方形的纸片。

七、学习过程:

1、课前预习: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预习本节课的知识,准备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实例,长方形的纸片。

2、课上探究:

活动一: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夜空中点点繁星,夜幕下的激光束,蜿蜒的盘山公路,平静的海平面等等.观察实物,说出学生联想到的几何图形。(教师由情景中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素材,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说到的几何体)

问题:上述观察到的面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线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交流讨论,教师对学生说到的不同分类方式给予评价)

引导学生有步骤地观察、分析、归纳,通过对体的逐步解析,加深学生对点、线、面、体的认识,并从静态的结构分析中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精讲点拨:(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不同视角下的几何体,学生小组交流后说出自己的结论)师生共同总结、完善,得出——体由面围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活动二: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探究一点动成线

①粉笔尖可以看作是一个点,这个点在黑板上运动时,形成什么?

②分析这一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③请再举出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并回答问题 精讲点拨:(教师动画演示,分形图的形成)师生共同提炼:点动成线。学生举出更多实例,如流星,运动地汽车、摩托艇等等。

探究二线动成面

①汽车的雨刷可以看成一条线,当雨刷转动时,它在挡风玻璃会画出一个什么图形?

②分析这一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③请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小组交流后回答问题。

精讲点拨:(教师动画演示:线的平移成面与旋转成面.) 师生逐步提炼:线动成面。学生举例并相互补充。

探究三面动成体

①长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一周,形成了什么图形?

②通过对上面现象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③请举出更多例子进一步说明这一结论。

学生动手操作、猜想;教师动画演示旋转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和独立思考后得出结论;学生动手实践,然后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得出结论:面动成体。学生经小组交流,举出更多例子。学生回答,教师动画验证。

精讲点拨:教师动画演示:体的形成(面的旋转与平移),师生共同归纳。

有效训练,拓展升华:

1、地图上看山东、潍坊,为什么在全国地图上,山东、潍坊只是一个点?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问题。教师从天空星座和生活实例说明“点”的意义。

2、在这两幅图片中,你有什么发现?你认为 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什么?

精讲点拨: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总结出几何图形都点、线、面、体组成,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并通过动画看点的组合与运动所形成的精美画面.(多媒体展示“分形图”)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八、当堂检测,反馈矫正:

1.用铅笔尖在白纸上移动,你有什么发现?

2.观察右面的图形,并填空:

①棱是由

相交而成的; ②顶点是由

相交而成的. 3.小亮说球是由一个只有面但没有棱和顶点的几何体,你同意么?

九、:典型习题: A层:习题1.2A组 B层:习题1.2B组

C层:复习本节,并试着绘制知识结构图,下节课展示。

十、课下延伸:

探究与思考:用一个平的面将一个正方体切成两部分.

(1)切面可以是下面的哪几种图形?

①线段;②三角形;③长方形;④正方形;⑤圆;(2) 切面还能是其他图形吗? 十

一、学习资源链接

百度

九、

十、

十一、“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第二单元

点、线、面的运用

本课内容是以点、线、面这三种基本造型要素为表现媒介,徒手绘制自由图案。由于抛开具体形象的束缚,这种相对简单的作业更易于训练学生的形式美感,也更便于学生自由发挥创造。

点:不可过大,否则就有面的感觉。点与面的对比关系,是相对的,同时点的形态以单纯为好。

线:包括直线、曲线、折线,可有粗细、方向、组合上的变化。曲线应画的有弹性、光滑感。

面:可分为独立的面;有线条分割、交叉形成的块面。 [教学目标]

训练学生对点、线、面构成的认知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自由创造的能力;启发学生对形式美感的感受力(色彩问题本节不另作要求)。 [教学重点]

对点线面的认知及其画法。 [教学难点]

画面组织的均衡和多样统一。 [教学构想及方法]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教师的讲授启发、感染,使学生能感受到点、线、面的美感和作用,认识到它们是绘画的语言。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教材、范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三个好朋友”,这三个好朋友就是我们经常见面的“点、线、面”。

1、板书点、线、面并用课件进行展示。 点:线:面:

2、欣赏书中范画。课本中左上角“画家的画”,是选用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J。米洛的一幅《倒立的人》。作者运用点、线、面的自由组合,以略带具象的装饰形象构成一幅有抽象意味的画,造型单纯、自然,色彩干净、明亮。欣赏时,指导学生从中体会点线面在画面中所起的作用。

活动二: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独立创作一幅点、线、面构成作业。主要应注意避免画得琐细、平均。

图色可采用“一色多处分步”的方法—即每用一色,应在画面不同部位分配,形成呼应,所绘形面应有大小、间隔、形态差异。

课堂小结:

选不同程度和特点的作业做讲评,分析优劣得失,布置学生课后加工整理未完成作业。

第三单元

白描花卉临摹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本单元着重学习白描花卉的表现技法;感受线的使用.

一、教学内容:

《白描花卉》——临摹画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白描花卉画的练习,提高描线的技巧,学习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对象的质感、量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运笔行线的方向、速度和力度,在顿挫、提按中画出流畅或凝重的线条,表现出所描绘的对象的质感和量感。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白描花卉的写线的方法、技巧

五、教学教具:

挂图、幻灯片、放大的花卉图。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欣赏了国画,可知道齐白石的《祖国万岁》是什么画?学习国画最重要的基本功夫是什么?

板书课题:

《白描花卉》——临摹画

二、教师宣布本节课是学习“白描花卉”。

1、 讲解“白描”的含义:

就是用墨线勾描形象,不设颜色,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之一种。

2、 同时指出这节课主要是“临摹”,并讲解其含义:

“临”——是照着原作描画。

“摹”——用薄纸蒙在原作上面描画。

3、教师小结临摹的意义:绘画的临摹主要是指对某一美术作品进行描绘。临摹是学习绘画技巧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学习前人的技法和经验。我国传统绘画的学习方法,就是从临摹入手,再逐步过渡到写生,即所谓“师古人”和“师造化”。在临摹中研究、分析、揣摩画家创作的意图和表现技巧。

4、教师挂出花卉照片挂图,指出这是实物摄影。再挂出教师按花卉照片画成的白描花卉范画让学生对照欣赏,同时启发学生细心观看线条的变化。

三、教师先示范运笔的方法:

通过方向、快慢、顿挫、提按的不同运笔,画出不同的线条。接着将熟宣覆盖在“白描花卉”范画上面,从头画起,边画边讲白描线条的用墨运笔的特点和方法,起笔、收笔、顿笔的各种变化,让学生学习勾勒全过程。

四、学生作业:

教师给学生每人发一张放大的范画进行临摹。

注:在临摹前,一定要仔细分析研究每一根线条的起止及运笔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才能画出原作的效果。

五、教师辅导,告诉学生临摹时不要看一笔临一笔,应理解线描是根据花卉结构、透视变化用笔的。要认真读画,下笔前对每部分的用笔要心中有数,落笔大胆,行笔勾勒时,才能使线条活而不板滞。

第四单元

创意线描--感受黑白

多元线描创意构成写生则是建立于这两种方法基础之上,立足于画面形式美感语言,画面形式构成语言为目的。基本可概括为黑白对比、蔬密对比、大小对比几大类,这几种对比如果细分又可涵盖粗细、曲直、方圆、刚柔、光涩、长短等。也许儿童对于物体的形体不易把握,但是儿童确很容易分辨出不同的几何形、黑白、深浅变化,依据这种心理规律特征,多元线描创意构成法让学生观察分析黑白的形状,通过运用与物体相符合的点、线等造型语言符号来表现物体的黑白对比等,把绘画形式语言理论化为一种浅显的、直白的教学游戏,通过自然的不露痕迹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运用。

教学设计:本课是线条系列中的一部分。线的粗细、长短、聚散等排列构成黑白对比,这些黑白关系形成不同的节奏和韵律变化,使画面产生丰富乐感,形成美妙动人的画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2、技能目标:能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

教学难点: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教学准备: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笔、若干图片

第一课时

一、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3、揭题:线描画

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初步了解怎样运用线描的语言表现美感。

二、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

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小组探究)(汇报)

2、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板书:多样

3、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线条的粗细不用;线条的疏密排列不用;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 板书:线条粗细疏密

(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黑白色块)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黑白对比

4、欣赏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

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可以和色彩画相比较)

5、小结:我们手中的画笔就像乐器,那黑白的色块、疏疏密密的线、错落有致的点,犹如跳动的音符演绎出优美的旋律。刚才我们所看到了线描作品,都是以生动丰富线条表现出变幻多姿的视觉世界。 设计意图:了解线的组织方法和画面的黑白灰带给人的节奏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三、学生实践

1、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4、作画步骤: (1)构思 (2)起稿 (3)线描 (4)调整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四 、课堂小结,布置下节课学习任务.

第二

一、作品展览,进行评优

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2、为你的好朋友提点绘画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二、优秀作品展示,激发创作激情

二、优秀作品展示,激发创作激情

1、优秀作品欣赏,强调黑白对比

2、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

三、继续创作绘画作品,教师辅导。

四、课后拓展

美术课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高中美术新课程培训总结

第二高级中学美术教师殷刚

2009年8月15日至19日,作为美术教师代表,我参加了河北省普通高中课改美术教师培训。此次的培训,是来自全省三十多个高中的美术教师代表,在河北省教育厅、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进行的。仅仅五天的时间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参加研讨。经过专家讲座、经验交流等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一、新课程的多样性

高中课程改革是个新的开始,教材由原来的美术欣赏,改为美术鉴赏,并且除了开设这一个模块外,还有四个模块,总共五个模块包括了九个系列,可谓是“多样性”,学生在选择上也具有了多样性。

高中美术新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现代生活、更富有时代气息、更适应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学习者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方法上,遵循题材、功能、结构和任务的编写方式,以题材为纲,以运用性为目标;在主题和任务结合,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发现、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提供材料去完成任务;分散到模块中的各个部分,体现学习的过程;重视技能、技巧的培养;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注学生的情感等;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二、学生自主参与课堂

美术新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天地开阔了,有了很大自主性和选择性,以前只有鉴赏课,现在有了绘画、工艺、书法、摄影等等课程,非常有利于培养自身综合素质。新课程开拓了更多的空间,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性,让课堂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境界。

美术教师应该很好地引领学生进入美术这个天地,不仅仅是教给他们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自己去看、自己去走,自己去亲身体验到美术以及艺术的乐趣。启发式的教育,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利的。

三、对美术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作为一个美术老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选择什么样的教学

方法,甚至是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风格去上好一堂课,都是需要思考,需要精心准备的。美术是一门艺术,而作为一个美术教师,不仅仅要具备很好的专业知识水平,还需要具有很好的个人魅力,体现出教师的风采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内涵。

作为美术老师,我们首先要全面理解美术的概念,美术不仅仅是一种写实性的技巧,它其实还是一种观念、一种思维的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美术概念,理解美术作品,很好的运用美术手段去表现。

其次,教师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要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合理引导,并给与他们创造性发挥的最大空间。

最后,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样在这样一个好的新环境中去做好教学教育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得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和文化素养,发挥自己的特长,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和材料,真正去落实新课程的教育目的。

新课改下我们看到了新的思想、理念、模式,但是我们也会去思考一些现实的问题,有些模块因为条件的限制无法开设等,但是只要我们有想法,只要我们去坚持,在以后的发展中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的。

新课程学习,打开了一个新天地,其中的收获和思考远远不止这么多,期待在这样一个课程改革中,自己各方面都能不断提升,去体验一个教育者的成功快乐。希望课改走得更远、更成功。

21世纪是呼唤全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通过培训了解到新课改关注人的需要并关注人的发展,满足了现代高中生的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状况、终身学习的能力、人生规划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

上一篇:初二美术教学计划下一篇:美术课程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