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反应范文

2023-11-12

妊娠反应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妊娠糖尿病孕产妇88例,将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6例)进行对照研究。 对照组42例孕产妇年龄范围:22~42岁,平均年龄:(32.7±2.1)岁;25例为初产妇,17例为经产妇;孕周最短的为32周,孕周最长的为40周,平均孕周:(37.4±0.4)周。 治疗组46例孕产妇年龄范围:21~44岁,平均年龄:(33.1±1.9)岁;27例为初产妇,19例为经产妇;孕周最短的为31周,孕周最长的为41周,平均孕周:(37.6±0.5)周。 两组孕产妇的年龄、孕周以及病情等一般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孕产妇给予保守治疗,具体措施如下:1饮食控制:医生要全面了解孕产妇的饮食习惯,并对孕产妇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要给予孕产妇足够的维持妊娠的热量和营养,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但是又要对孕产妇的血糖和餐后血糖进行有效地控制。孕产妇每天摄入的总流量=30×(身高-105)+350,其中碳水化合物应该占总流量的60%, 蛋白质占总流量的20%,脂肪占总流量的20%,让孕产妇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最好为6顿/d,早餐、早点、午餐、午点、晚餐、晚点的热量分别占总热量的10%、10%、30%、10%、30%、10%[2]。2运动疗法:根据孕产妇的血糖以及妊娠周期等实际情况,为孕产妇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可以根据孕产妇的喜好让其进行活动上肢、骑车、步行、慢跑等运动,相对而言上肢运动较为安全有效,可以采用哑铃单手上下抬举运动来进行锻炼,20次/min,连续做30 min,2次/d,最好孕产妇的运动强度以心率保持在120次/min最佳[3]。

1.2.2治疗组治疗组孕产妇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治疗,具体措施如下: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并进行定时地血糖监测,胰岛素一般从小剂量开始,起始剂量一般为0.1~0.7U/( kg·d),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 , 最大剂量 <1.2U/( kg·d);孕产妇生产后要将胰岛素的使用量逐渐减少[4]。

1.3 疗效标准

1记录两组孕产妇的剖宫产、妊高征、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生殖道感染等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2记录两组围生儿巨大儿、胎儿窘迫、胎儿畸形、胎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等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该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经过不同方式地治疗后,治疗组孕产妇的剖宫产、妊高征、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生殖道感染等围生期并发 症发生率 均显著低 于对照组 ,t=8.54,7.94,7.51,8.11,8.32,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围生儿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组围生儿巨大儿、胎儿窘迫、胎儿畸形、胎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等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5.34,15.04,15.21,14.54,14.30,1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妊娠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孕产妇在妊娠前就已经存在糖尿病,被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而另外一种则是孕产妇在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者存在潜在糖耐量减退的情况,但是直到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被称为妊娠期糖尿病,大多数的患者均为后者,这种情况在产后会逐渐的好转,但是随着年龄地增加,患2型糖尿病地可能性也远远超过正常的孕产妇[5]。 妊娠糖尿病孕产妇的病情以及血糖控制水平,将会直接关系到对母儿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疗,则很有可能会导致孕产妇代谢功能地紊乱,从而使得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大大增加。

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地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保守方法,饮食控制能够使孕产妇的体重得到有效地控制,并且能够使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显著提高;而运动疗法则能够使孕产妇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显著增强,并且具有促进细胞内糖的新陈代谢的作用,对于降低餐后血糖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但是由于饮食控制无法对孕产妇所需要的营养进行保证,并且适合孕产妇进行地运动也很少,同时病情较重的患者仅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无法对病情以及血糖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6]。 针对这种情况 ,应该结合孕产妇的实际情况给予胰岛素进行治疗, 能够使孕产妇本身胰岛素不足的情况得到弥补,不仅能够将孕产妇的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还能够对各项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了显著的降低,使妊娠结局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在该研究中,将院收治的88例妊娠糖尿病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孕产妇的剖宫产、妊高征、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生殖道感染等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7%、4.3%、6.5%、2.2%、2.2%和8.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5%、14.3%、16.7%、11.9%、14.3%和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围生儿巨大儿、胎儿窘迫、胎儿畸形、胎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等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分 别为4.3%、4.3%、2.2%、6.5% 、6.5%和8.7%,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14.3%、11.9%、23.8%、21.4%和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 刘凤萍[7]曾报道,妊娠糖尿病孕产妇给予饮食、运动疗法以及胰岛素治疗的妊振结局显著优于保守治疗,该研究结果与文献相似。 综上所述,在对妊娠糖尿病孕产妇进行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对降低孕产妇以及围生儿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摘要:目的 深入研究妊娠糖尿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2年7月—2015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妊娠糖尿病孕产妇88例,将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6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保守治疗和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孕产妇的剖宫产、妊高征、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生殖道感染等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围生儿巨大儿、胎儿窘迫、胎儿畸形、胎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等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妊娠糖尿病孕产妇进行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对降低孕产妇以及围生儿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妊娠反应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34 例于2014 年8 月—2015 年8 月期间在该院分娩的糖代谢异常孕妇, 排除合并心脏病伴活动性肝炎、心功能不全、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血液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外伤、系统恶性肿瘤等患者。 按糖代谢异常情况分为3 组, 其中妊娠期糖尿病 (GDM) 65 例, 糖尿病合并妊娠 (DM) 12 例,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 (GIGT组) 57 例, 同时选取同期50 例糖代谢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 DM组中孕妇年龄23~45岁, 平均年龄 (28.6±3.8) 岁, 经产妇4 例 (25.0%) , 有糖尿病家族史4 例 (33.3%) , 合并慢性高血压者2 例 (16.7%) , GDM组中, 孕妇年龄25~43 岁, 平均 (28.5±3.3) 岁, 经产妇16 例 (24.6%) , 有糖尿病家族史15 例 (23.1%) , 合并慢性高血压者3 例 (4.6%) , GIGT组中, 孕妇年龄24~44岁, 平均 (28.6±3.5) 岁, 经产妇5 例 (8.8%) ,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10 例 (17.5%) , 合并慢性高血压者2 例 (3.5%) 。 3组糖代谢异常孕妇在年龄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合并慢性高血压者、经产妇比例、有糖尿病家族史上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GM:包括孕期首次发现糖尿病或妊娠前诊断糖尿病者, 而产后6~8 周血糖仍为异常者;GDM:妊娠前未检测血糖或血糖正常者, 于24~28 周行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 (GCT) , 血糖>11.2 mmol/L者行空腹血糖测定, 空腹血糖2 次均不低于5.8 mmol/L即可诊断;若血糖>11.2 mmol/L, 或血糖7.8~11.2 mmol/L, 但空腹血糖正常, 则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 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5.8 mmol/L, 服糖后1 h、2 h、3 h血糖分别为10.6 mmol/L、9.2 mmol/L、8.1 mmol/L, 任何两次血糖值超出上述正常值;GIGT:OGTT试验值血糖值任意一项异常[1]。

1.2.2 规范化管理通过胰岛素治疗和饮食治疗控制血糖, 针对孕妇情况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 对其进行饮食指导, 少量多餐, 控制糖的摄入量, 饮食控制1~2 周后不能达到空腹血糖5.6 mmol/L, 三餐后血糖≤6.7 mmol/L, 三餐前血糖≤5.8 mmol/L, 则加用胰岛素注射液体治疗, 每天以血糖轮廓试验监测0 时、餐前30 min、餐后2 h血糖, 以指导胰岛素用量。 在血糖控制较好时, 监测24 h血糖变化情况。 终止妊娠时机[2]:于孕38~40 周终止妊娠, 若孕期孕妇血糖不能有效控制, 终止妊娠前需肌内注射地塞米松, 每次剂量5 mg, 隔12 h一次, 共4 次, 羊膜腔内注射10 mg地塞米松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3 组糖代谢异常组妊娠期巨大胎儿、子痫前期、宫内感染、酮症、早产、外阴阴道炎假丝酵母菌病 (VVC) 等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合并症比较。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ASS15.0 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 以百分比 (%) 表示计数资料, 以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妊娠并发症比较

除巨大胎儿外, 3 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早产、VVC、酮症、子痫前期、宫内感染发生率上3 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5) , 其中以GIGT组发生比例最低, 具体见下表1。

2.2 常见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

GDM组与DM组在巨大胎儿、早产、子痫前期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GIGT仅巨大胎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下表2。

2.3 围产儿结局对比

134 例围产儿中, 共发生3 例死亡, 其中2 例由于孕期血糖未控制或控制不满意, 其中1 例孕期未行糖筛查, 妊娠39 周时胎死宫内。 3 组围产儿死亡率上比较, DM组最高, 明显高于GDM组和GIGT组 (P<0.05) , 后两组组间比较无差异 (P>0.05) , 具体见下表3。

2.4 新生儿合并症比较

GIGT组的新生儿各种合并症中, 除RDS均明显较GDM和DM组低 (P<0.05) , 见表4。

3 讨论

3.1 妊娠期并发症情况

妊娠后, 母体内葡萄糖需要量增加、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 表现为妊娠早期平均血糖为3.8~4.3mmol/L, 中期继续下降, 至晚期达最低水平[3]。 出现糖代谢异常异常后母体常无明显症状, 约一半的GDM孕妇空腹血糖正常, 因此常造成漏诊漏治疗, 往往需行血糖筛查试验, 明确诊断[4]。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者, 常因未进行血糖控制或血糖控制不满意, 极易并发羊水过多、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等[4]。 GDM及GIGT属于轻度糖代谢异常, 研究指出, 孕期经规范化管理, 血糖控制满意者, 可有效减少并发症, 提高母婴结局[5]。 该研究中报道经规范化管理, 除巨大儿外, GIGT组早产、子痫前期与正常孕妇接近, 在3 种常见并发症上, GDM组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 (P<0.05) , 但明显低于DM组 (P<0.05) , 考虑DM组孕妇病情程度相对严重、病程较长、合并慢性高血压比例较高, 尤其是孕期血糖监测不严密, 血糖控制不理想时, 更易增加母、儿并发症。

3.2 常见并发症分析

巨大儿是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最常见的并发症, 会增加难产及产伤的发生率, 还会增加围产儿病率。研究指出[6], 妊娠期血糖未控制组, 其巨大儿发病率高达55.0% , 该研究中为11.94%, 明显低于研究报道数据, 其原因是对妊娠期血糖异常者行规范化管理, 使其发生率明显下降, 却与糖代谢正常孕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但不同类型糖代谢异常组相比已无差异, 这说明巨大儿的发生与糖尿病病情轻重关系不大, 关键是需要对血糖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 临床也应密切监测胎儿生长, 若发现其增长过快, 要及时给予干预。 子癫前期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中也较为常见, 研究指出[7], 妊娠期子痫前期的发生与糖化学红蛋白明显升高和患慢性高血压有密切关系。 该研究中发现, 糖尿病的类型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密切相关, 以DM组最高。 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常合并慢性高血压, 该研究中16.7%DM患者合并慢性高血压, 若血糖控制不满意, 则妊娠期发生系痫前期的几率则大大提高。 因此对糖尿病孕妇的管理应在孕前就要进行, 对于有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要及时行空腹血糖及糖筛查, 以便及时发现、尽早管理, 以减少孕期并发症的发生[8]。 早产在妊娠期合并糖代谢异常并发症发生率仅次于巨大儿、子痫前期, 该研究显示, 妊娠期合并糖代谢异常组早产的发生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要高 (P<0.05) , 其原因可能是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常导致子痫前期等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增加医源性早产的发生率。

3.3 围产儿结局影响

该研究结果显示, DM组新生儿低血糖、窒息、转诊率、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0.05) , 而轻度糖代谢异常的GIGT组管理后, 围产儿合并症在3 组中最低, 死亡率与GDM组相近, 与文献报道一致[9,10], 提示在今后工作中, 针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严重程度, 要给予不同的母儿监管措施;另外该研究中3 组中共死亡3 例围产儿, 其中2 例未控制血糖或血糖控制不满意, 1 例孕期未行糖筛查, 因此孕期要做好宣传工作, 重视孕期妊娠期糖代谢的诊断和管理, 从而提高围产儿结局。

4 结语

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最常见的合并症为巨大儿、早产、子痫前期, GIGT和GDM孕妇经孕期血糖严密监测和控制, 母儿结局较好, 但DM病情相对较重, 病程较长, 即使通过严格规范化管理, 但会出现母儿合并症。

摘要:目的 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的母、儿结局情况。方法 选取134例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在该院分娩的糖代谢异常孕产妇, 按糖代谢异常情况分为3组, 其中GDM65例, DM12例, GIGT组57例, 观察3组的母、儿结局, 同时选取同期60例糖代谢正常孕妇作为该次研究的对照组。结果 在妊娠期并发症上, 除巨大胎儿外, 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早产、VVC、酮症、子痫前期、宫内感染发生率上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5) , 其中以GIGT组发生比例最低;GDM组与DM组在巨大胎儿、早产、子痫前期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GIGT仅巨大胎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组围产儿死亡率上比较, DM组最高, 明显高于GDM组和GIGT组 (P<0.05) ;GIGT组的新生儿各种合并症中, 除RDS均明显较GDM和DM组低 (P<0.05) 。结论GIGT和GDM孕妇经孕期血糖严密监测和控制, 母儿结局较好, 但DM病情相对较重, 病程较长, 即使通过严格规范化管理, 但会出现母儿合并症。

关键词:妊娠结局,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 曹明满, 邢辉.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动态血糖图谱变化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3, 21 (5) :337-339, 342.

[2] 孟淑丛, 韩玉环.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血糖控制与围产结局的关系[J].天津医药, 2010, 38 (11) :1002-1003.

[3] 郭琴.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行血糖控制与围产结局相关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15) :2261-2262.

[4] 杨延冬, 翟桂荣, 杨慧霞, 等.糖代谢异常孕妇体质量及相关因素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0, 45 (9) :646-651.

[5] 吴昊, 谢毅, 张炜, 等.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与胎儿畸形的关系[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0, 19 (2) :107-110.

[6] 周莉, 吴连方, 范玲, 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3 (2) :263-267.

[7] 吴昊, 邵嘉申, 谢毅, 等.盐酸利托君在先兆早产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中的应用[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1, 20 (9) :738-740.

[8] 王梅, 孙丽洲.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6 (4) :378-381.

[9] 白符, 徐艳, 齐媛媛, 等.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2例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2, 13 (1) :26-28.

妊娠反应范文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石家庄市妇产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分娩的孕妇共1081例,其中胚胎移植后患有糖尿病孕妇58例,平均年龄为24~42岁,平均体重为65~90 kg;自然妊娠患有糖尿病的孕妇52例,平均年龄为23~39,平均体重为63~92 kg。患者均经过孕前检测,均排除了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及其他遗传性疾病。两组患者无显著的年龄、孕周的差异,具有可比性。妊娠糖尿病的检测方法有四种,分是尿糖测定、空腹血糖测定、糖筛查试验及葡萄糖耐量试验。两组患者均采用糖筛查试验检测,即在妊娠24~28周期间进行糖尿病筛查,空腹检查血糖,孕妇在5 min内服用50 g/200 m L的葡萄糖溶液,1 h后测定血糖值,如血糖值≥7.8 mmol/L为糖筛查阳性,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如空腹检查血糖值<7.8 mmol/L时,则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耐量试验,是指空腹12 h后,口服葡萄糖75 g,分别在空腹、1 h、2 h、3 h测定血糖值,空腹血糖值正常值应为5.6 mmol/L,1 h血糖值正常值应为10.3 mmol/L,2 h血糖值正常值应为8.6 mmol/L,3 h血糖值正常值应为6.7mmol/L。如其中两个血糖值或者2个以上血糖值达到或超过规定值,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1.2方法

收集胚胎移植后患有糖尿病的孕妇58例作为实验组,收集自然妊娠患有糖尿病的孕妇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流产、早产、巨大儿、胎儿畸形、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

1.3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胚胎移植后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早产、流产、巨大儿、胎儿畸形的发生率高于自然妊娠患有糖尿病的孕妇(P<0.05),胚胎移植后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与自然妊娠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2、3。

胚胎移植后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早产、流产、巨大儿、胎儿畸形的发生率高于自然妊娠患有糖尿病的孕妇(P<0.05),胚胎移植后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与自然妊娠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分析

3.1.1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无论何种妊娠方式,均可使隐性糖尿病显性化,从而患上GDM。

3.1.2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GDM对患者及胎儿的影响取决于血糖的控制水平,血糖控制不好,导致并发症增多,对患者及胎儿产生巨大影响。

3.1.3对孕妇的影响①胚胎发育异常,导致早产、流产;②易患高血压;③容易感染;④选择剖腹产几率增加;⑤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1.4对胎儿的影响①巨大胎儿发生率增高。②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限制作用,导致胎儿的生长受到限制。③胎儿畸形发生率高。

3.1.5对新生儿的影响①常常导致造成新生儿呼吸窘迫;②造成新生儿低血糖,如抢救不及时,容易危机新生儿生命。

3.2患者临床表现

妊娠期有多饮、多食、多尿的症状出现。

3.3病情分级

临床上常常根据患者的年龄、患病时间、血管并发症等情况对病情进行分级,以便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和后期临床治疗方案的设计:A级:经控制饮食,空腹血糖<5.8 mmol/L,餐后2 h血糖<6.7 mmol/L。B级:显性糖尿病,20岁以后发病,病程<10年。C级:发病年龄10~19岁,或病程达10~19年。D级:10岁前发病,或病程≥20年,或合并单纯性视网膜病。F级:糖尿病性。肾病。R级:眼底有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或玻璃体出血。H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T级:有肾移植史。

3.4治疗方案

①对患者进行血糖控制,让患者并无明显的饥饿感觉,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即空腹血糖值<5.6mmol/L;用餐前30 min内血糖值<5.8 mmo1/L;用餐后2 h血糖值<6.7 mmol/L;夜间血糖值<6.7 mmol/L;②合理控制患者饮食习惯及食物结构,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营养需求,同时控制妊娠期间血糖水平;③如饮食控制仍不能很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则需要采取药物治疗方式,首选胰岛素进行治疗。

3.5孕期母儿监护

自孕期开始至第10周,每周进行1次检查;第11~20周期间,每2周进行1次检查检,第20周之后根据需要增加胰岛素用量。另外,每4周测定肾功能、血红蛋白以及眼底。妊娠第32周至妊娠结束,每周检查1次,重点检查患者的血压、尿蛋白、胎儿发育、胎儿胎盘功能等,根据病情及时安排治疗或者入院分娩。

3.6分娩时机

在病情可控的情况下,尽量达到妊娠成熟后进行自然分娩或者剖腹产。

3.7分娩期

①分娩期要重点检查血糖值、尿糖值以及酮体的变化,重点加强胎儿的监护,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等;②如患者选择阴道分娩,因患者的进展情绪和临产疼痛均可导致患者的血糖值的变化,而此时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对产妇和胎儿均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临产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胰岛素的用量;③如患者选择剖腹产,手术当天清晨监测患者的血糖值、尿糖值、以及酮体。临产医生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尽量改为小剂量静脉滴注,手术后每2 h测定1次血糖值;④大多数患者产后的胰岛素水平降为正常值,通常不需要继续治疗,仅有少数患者需要继续小剂量给药或者合理控制饮食,并定期检查血糖水平;⑤新生儿出生时因环境发生变化,容易引起低血糖,因此新生儿出生后应重点检查血糖值、胰岛素、胆红素、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钙、磷、镁的测定。如有必要,在新生儿哺乳同时定期给予葡萄糖液[3] 。

4结语

患有糖尿病的孕妇中,绝大多数为妊娠期间财出现糖尿病,而妊娠前患有糖尿病的孕妇较少。GDM患胚胎移植后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增加了流产、早产、巨大儿、胎儿畸形的风险。建议临床医生针对GDM患者增加临床监察及护理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 分析讨论妊娠糖尿病(GDM)对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胚胎移植后患有糖尿病的孕妇58例作为实验组,收集自然妊娠患有糖尿病的孕妇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流产、早产、巨大儿、胎儿畸形、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胚胎移植后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早产、流产、巨大儿、胎儿畸形的发生率高于自然妊娠患有糖尿病的孕妇(P<0.05),胚胎移植后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与自然妊娠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有糖尿病的孕妇中,绝大多数为妊娠期间财出现糖尿病,而妊娠前患有糖尿病的孕妇较少。GDM患胚胎移植后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增加了流产、早产、巨大儿、胎儿畸形的风险。

关键词:GDM,妊娠糖尿病,胚胎移植,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 徐影.张凤平.妊娠期糖尿病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双胎妊娠结局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5,49(4):367-370.

[2] 彭静,黄燕,黄雅.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相关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36):159-160.

妊娠反应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4 年5 月—2015 年8 月收治的80 例妊娠糖尿病患者, 采取抽签方式,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即观察组 (n=40) 和对照组 (n=40) ,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予以规范治疗, 包括健康宣教、饮食规范治疗、运动规范治疗、执行医嘱用药等, 具体如下:

1.2.1.1 健康宣教 注重患者的健康教育, 综合影响患者健康习惯、态度、知识等经验, 对患者进行信息传播, 再加以行为干预, 使得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 排除患者的负面情绪, 确保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疾病与治疗[4]。

1.2.1.2 饮食规范治疗 针对母婴机体热量所需, 精准计算孕妇标准热量, 根据营养师意见, 合理搭配饮食, 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叮嘱患者遵循少食多餐原则, 每天进餐4~6 次, 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热量比例控制在1∶2∶3, 同时适当补充叶酸、维生素等微量元素[5]。

1.2.1.3 运动规范治疗 全面掌握孕妇及胎儿发育情况, 并结合孕妇个人爱好, 针对孕妇的不同孕期, 合理制定运动方案, 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 最好是散步、慢跑等方式, 叮嘱孕妇劳逸结合, 不宜过度劳累, 每次运动时间15~20 min, 在患者运动期间, 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情况, 心率每分钟不得高于120 次。

1.2.1.4 执行医嘱用药 当患者在饮食、运动治疗后, 若血糖未达到理想标准, 如餐后2 h的血糖超过了6.7mmol/L, 或者是空腹血糖超过了5.8 mmol/L, 则按照医嘱, 给予胰岛素治疗, 针对患者空腹血糖值以及餐后血糖的调整, 科学选择剂量, 抽药的时候, 药量要准确。 在治疗期间, 严密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 根据实际血糖水平, 适当调整胰岛素。 另外, 在注射胰岛素之后, 要按时正常进餐, 避免出现低血糖[6]。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 包括日常基础护理、环境干预等, 此处不做详细介绍。

1.3 观察指标

(1) 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情况以及餐后2 h的血糖; (2) 统计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情况, 包括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妊高症、胎儿畸形及羊水过多。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9.0 对该研究观察指标进行处理, 若数据对比差异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情况以及餐后2 h时的血糖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结果如表2 所示。

2.2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对比

观察组患者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结果如表3 所示。

3 讨论

最近几年, 随着围产保健的日益完善, 再加上OGTT和糖筛选的不断开展, 可以及时发现孕妇血糖升高, 并随着临床干预的不断实施与发展, 使得妊娠期糖尿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为并发症的降低打下良好基础, 以确保母婴健康[7]。 孕妇在并发糖尿病后, 机体胰岛素样物质增加, 同时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提升血糖水平。 血糖通过胎盘而进入胎儿体内, 使得胎儿胰岛素增生, 致使发生胰岛素血症, 增加巨大胎儿发生率[8]。 当孕妇血糖值升高, 影响胎儿血氧供应, 增加胎儿危险系数, 如死亡。 若孕妇发生高胰岛素血症, 机体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致使孕妇未能充分应用葡萄糖, 而出现羊水过多、耐受性差等, 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所以,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合理的治疗方案孕妇妊娠结局具有重要影响。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主要是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干预。 科学的饮食计划, 可保证患者妊娠期间营养及热量所需, 防止餐后发生饥饿酮症及高血糖, 以利于胎儿生长;在排除患者运动禁忌情况下, 指导患者适当运动, 合理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保证患者增加的体重不至过高, 控制患者糖尿病病情, 促使正常分娩。 两者相互结合, 可增强细胞对胰岛素反应, 改善血糖值。 规范治疗可弥补传统治疗的不足之处, 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最大程度避免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 进而改善妊娠结局[9]。

通过该研究数据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由此得出, 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糖尿病妊娠结局患者具有积极作用, 其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在妊娠期间合并糖尿病, 严重影响了孕妇以及婴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规范化治疗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孕妇妊娠之前, 要重视预防工作, 特别是易患病人群, 如有糖尿病史的患者、 肥胖以及高龄等, 如果发现妊娠合并糖尿病, 则应该从心里护理、饮食控制、行为干预以及药物治疗等诸方面给予护理, 避免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反应等, 促使患者的早日康复, 确保孕妇和婴儿的健康。

摘要:目的 探讨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 采取抽签方式,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即观察组 (n=40) 和对照组 (n=40) , 观察组患者予以规范化治疗,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情况以及餐后2 h的血糖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糖尿病妊娠结局患者具有积极作用, 可控制血糖, 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关键词:规范化治疗,妊娠糖尿病,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 孟和其其格.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4, 12 (24) :67, 69.

[2] 应樱.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系统化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5, 35 (4) :510-511.

[3] 陈楚燕.孕期营养及孕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 2015, 22 (14) :76-78.

[4] 邬亚丽.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干预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5 (9) :142-143.

[5] 周惠欢, 黄雪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与运动疗法的护理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 2014 (20) :155-157.

[6] 林棠英.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 23 (7) :98-99.

[7] 李婧.妊娠糖尿病规范化治疗与妊娠结局的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7) :267.

[8] 王秀霞.妊娠糖尿病的规范化教育及其管理体会[J].当代医学, 2013, 9 (26) :35-36.

妊娠反应范文第5篇

患者29岁, 孕3产1, 住院号:13198。因“清宫术后3d, 下腹疼痛伴头昏1h”, 于2010年4月份12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 未次月经2010年2月8日, 停经40d无明显的恶心、呕吐等早孕反。于4月1日患者自述在家上侧所时, 自感阴道流出肉样组织, 后未明确检查。一直有少量阴道流血, 否认下腹疼痛, 未就诊。于4月6日阴道流血量稍有增多, 到我院妇产科门诊行B超示:宫内异常回声。尿妊娠试验:阳性。门诊行“清宫术”, 清出蜕膜组织约10g, 未见绒毛, 未送病检。术后抗炎治疗。于今晨9:00时, 突自感头昏、心慌及恶心、呕吐, 同时伴下腹疼痛。急诊入院, 既往史:2003年在四川行剖宫产术, 2006年患“抑郁症” (治疗不详细、间断) 。查体:体温:35℃, 心率:110次/min, 呼吸:23次/min, 血压:70/40mm Hg, 精神差, 面色苍白, 抬入病房, 被动体位。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头颅、五官端正。眼睑苍白, 口唇苍白。肺部无异常, 心率110次/min。腹膨隆软, 下腹可见一约10cm疤痕横切口, 全腹压痛、反跳痛均阳性, 肝脾肋下未触及, 移动性浊音阳性。妇检:外阴:阴毛呈女性分布。阴道:粘膜正常, 通畅, 有少许血性分泌物。宫颈:光滑, 举痛 (+) , 摇摆痛 (+) , 后穹窿饱满。宫体:浮球感, 压痛 (+) 。附件:双侧附件触及不清。后穹窿穿刺:抽出2m L不凝血。血球计数:WBC:17.3×109, RBC:2.62×10 12, HGB:8.4 g/LHCT:2 4.2, PLT:3.5×1 0 9。血凝分析:PT:17.5, SFIB:5.8g/L。心电图大致正常。B超示:腹部广泛探查于左右可见深约76mm、43mm的明显液性暗区。子宫增大, 形态正常, 肌层回声不均匀, 内可见宽约12mm增强光团。左侧附件区可见大小46mm×33mm的低回声区, 右侧附件区未明显异常。后穹窿处可见约24mm的低回声区。诊断: (1) 异位妊娠待查; (2) 失血性休克; (3) 清宫术后; (4) 疤痕子宫。处理:急连硬膜外腔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腹腔内有游离血2500m L, 凝血块约500m L。可见子宫左侧宫角一约2cm×3cm突起至输卵管间质部, 并见表面0.5cm破口。切开宫角突起, 清除蜕膜与绒毛组织, 送病检。用“0”号薇乔线间断缝合残端口, 并包埋子宫、浆膜层。出血多, 向家属交待病情, 如止血不住, 有切除子宫的可能。术中输A型悬浮红细胞400m L, 血浆300m L, 术后输血、抗炎、对症处理。于4月12日全愈出院。病理诊断:送检物查见绒毛及蜕膜组织。

2 讨论

(1) 此病例4月6日就诊时, B超示:见宫内异常回声, 尿妊娠试验:阳性。门诊妇产科医师给予清宫术, 只见蜕膜, 未见绒毛组织, 也未送病检。这时应高度警惕异位妊娠的可能, 过度偏信于患者 (抑郁症患者) 的自诉, 以致患者后来出现危险情况。误诊原因是因为临床医生对子宫角妊娠认识不足, 警惕性不高。本病出现症状较早, 平均停经天数仅为46.6d[1], 破损前多无症状, 常被误为早孕行人工流产。

(2) 子宫角妊娠属产科少见疾病, 文献所报道占异位妊娠的2.56%[2]。多数人认为凡符合下列一条件均可考虑子宫角妊娠。 (1) 腹痛、阴道流血伴子宫不对称性增大。 (2) 直视下发现子宫角一侧扩大, 伴有圆韧带外侧移位。 (3) 胎盘滞留在子宫角部[3]。值得注意是当早期检查发现妊娠囊发生在一侧宫角时, 不要直接做出诊断, 若患者有生育要求, 应观察1~2周, 复查时根据妊娠囊迁移的部位再确定输卵管妊娠还是宫角妊娠, 有时随子宫的增大, 妊娠囊突入宫腔可能成为正常妊娠, 部分在生长过程中向输卵管方向生长, 成为异位妊娠。

(3)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输卵管妊娠中一种特殊情况, 孕卵种植于输卵管间质部, 早期发现及时救治甚为重要。严格的说, 宫角妊娠不是异位妊娠, 但由于胚胎着床部位与输卵管间质部位置接近, 极易造成误诊。

摘要:输卵管间质部或称壁内部, 为输卵管通入子宫壁内的部分, 狭窄而短, 长约1cm。宫角部为子宫底两侧部分, 分别与两侧输卵管相通。若妊娠胚胎着床于输卵管间质部, 此处肌肉较厚, 故破裂时间较晚, 但一旦破裂, 出血甚猛, 似子宫破裂, 稍有耽搁既能危及生命, 其死亡率大于其他异位妊娠4倍。宫角妊娠是孕卵种植在子宫角部, 胚胎若向宫腔侧生长可维持到足月妊娠, 若向输卵管方向生长, 则成为异位妊娠。因此, 对二者及早正确诊断甚为重要, 案例说明。

关键词:输卵管,死亡率,时间

参考文献

[1] 孙彦, 李辉子.宫角妊娠1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4, 6:354.

[2] 陈素素, 子宫角妊娠16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4, 6:305.

上一篇:妊娠期下一篇:妊娠剧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