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范文

2023-09-19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07年7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206例, 年龄在23~41岁之间, 平均年龄32岁, 其中146例为初产妇, 60例为已产妇。孕程在30~42周, 平均36周, 过期妊娠20例, 早产儿有42例。

1.2 临床症状

该病好发于妊娠期24~32周以上的妊娠妇女, 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症状, 大多先会出现病理性水肿, 逐渐由下肢漫延至外阴及下腹部甚至蔓延至全身;严重时会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及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甚至发生子痫、抽搐等情况。

1.3 分类及诊断方法

可根据妇产科学第7版, 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分为:子痫前期 (轻度、重度)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子痫、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这五大类。妊娠高血压疾病可以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体征及辅助检查 (包括心电图、血液细胞分析、尿液分析、凝血酶全套检查等) 依此来诊断。本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子痫前期重度38例, 轻度86例,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22例, 子痫13例, 妊娠高血压30例,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17例。

1.4 并发症

致使孕、产妇肝肾功能受损、HELLP综合征、胎盘早剥, 严重的发生DIC、心衰、产后大出血;可造成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等。

1.5 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 从临床资料中了解产妇的基本情况、孕期情况等, 分析可能发生孕、产妇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情况。临床处理中, 对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应给予充分的休息、保持安静的环境、调整合理饮食 (以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饮食为主) 、密切监护母婴的状态, 争取保证母体的完全恢复及胎儿的存活健康。保持安静的环境, 避免孕、产妇的情绪受到影响, 宜休息调节, 取左侧卧位, 利于维持正常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 要加强孕期的检查, 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防止发展为子痫前期的情况发生;对于子痫前期患者应建议住院治疗, 处理积极, 防止发生子痫及并发症, 以镇静、解除痉挛、降血压、合理扩容为治疗原则, 给予25%的硫酸镁20m L+5%的葡萄糖100m L, 静脉快速点滴, 保持在30min内注完;然后给予25%的硫酸镁60m L+5%的葡萄糖1000m L, 静脉滴注, 滴速为1~2g/h, 定时检查镁离子浓度及膝跳反射, 警惕镁中毒的发生[3]。密切监测母婴的状态, 必要时, 可适时终止妊娠。如患者出现全身性水肿应及时加用速尿, 硫酸镁可改用微泵静脉推注, 避免发生心衰;对于低蛋白血症者, 可提前输入血浆白蛋白;对于监测血压平稳但仍有无自觉症状及产科指征者, 应严密监测, 可尝试经阴道试产;对于经积极治疗后, 血压仍无法控制, 处于子痫前期或伴产科指征患者, 可适时剖宫产;对于已经子痫发作的患者, 可予以安定、杜冷丁控制抽搐等情况, 待病情稳定后, 立即行剖宫产。

2 结果

除2例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转院外, 其余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 无孕、产妇死亡, 所出生的新生儿全部健康。

3 讨论

3.1 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的重要并发症之一, 目前尚未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明确的定论, 该病属于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经分析发现, 与以下几点原因有关: (1) 年龄因素。尤其是妊娠年龄偏大是影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一种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 特别是大龄孕、产妇, 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存在脂肪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增加了血液黏稠度, 提高外周阻力, 使胎盘或滋养体细胞供血不足, 从而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2) 情绪。在妊娠的过程中, 孕妇受到外界和生理变化的影响, 容易出现烦躁、激动、、紧张、情绪波动大等情况, 致使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 而导致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尤其对于初产妇, 较经产妇更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 除了与初产妇经常的情绪有关外, 心理上的高度兴奋, 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关键[4]。 (3) 孕期检查。有些条件缺乏的地方, 很少有产前的定期检查, 不能及时的了解母婴的身体情况, 使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增加。产前检查可以及时地发现孕、产妇身体的异常, 通过医疗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 降低或防止该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4) 钙离子。目前有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低钙密切相关, 其机制可能为血清钙水平降低, 刺激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 促进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 减少钙离子的丢失, 从而使甲状旁激素能使钙离子跨膜内流, 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兴奋性增强, 致使血压上升[5]。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关。

3.2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防

针对相关的因素可采取预防措施: (1) 加强孕、产妇的早期健康教育, 使孕妇及家属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及该病的危害。 (2) 倡导定期的做孕期产前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得到相应的治疗和指导。 (3) 给孕妇创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 避免各种不良的刺激, 加强妊娠期孕、产妇心理的保健。 (4) 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妊娠期除母体需要补充大量的钙离子外, 胎儿的生长发育也需要得到钙离子的补充, 最好于妊娠20周开始, 每日补充一定量的钙离子, 同时也需要增加母体的血容量, 好使血钙离子的浓度相对降低。日常增加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含铁、钙、锌的食物的摄入, 减少过量脂肪和盐的摄入。应该定期监测, 以平衡体内的营养, 从而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摘要:目的 通过对病例的分析, 探讨引起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整理我院于2007年7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206例的临床资料, 分析、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措施。结果 除2例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转院外, 其余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 无孕、产妇死亡, 所出生的新生儿全部健康。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针对情况有效的治疗;加强产前的检查,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适当补充钙离子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促进患者的病情稳定及恢复。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疾病,相关因素,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秀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52例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6, 20 (4) :284~286.

[2] 雷马香, 刘筱娴.妊娠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9, 26 (3) :177~179.

[3] 李剑红.79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分析[J].临床报道, 2009 (8) :132.

[4] 周艳颖, 马艳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危害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 2009, l5 (7) :162.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范文第2篇

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232例患有妊高征的产妇, 将其中的116名定期到我院做产前检查、参加我院健康护理的妊高征产妇作为实验组, 年龄23~32岁, 平均年龄为25岁, 怀孕周期为35~39周。将另外的116例没有定期到我院做产前检查与参加健康护理宣传的妊高征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3~30岁, 平均年龄为25岁, 怀孕周期为35~40周。

1.2方法

对照组只是按基本的住院程序对病人进行安排, 介绍医院基本情况与基本的分娩知识, 住院期间进行一些基本的常规的护理。对实验组, 除了以上的基本护理, 还给予以下额外的护理。

(1) 心理护理:在分娩前后, 我们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 妊高征的产妇可能因为过于担心而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过度紧张[1]。医护人员应该多与妊高征产妇进行沟通, 交流, 对其给予安慰, 以消除产妇的紧张与焦虑恐惧心理。 (2) 健康护理宣传:定期对妊高征产妇进行产前检查, 对其进行口头与书面化的健康宣传帮助妊高征产妇了解有关分娩的健康知识, 介绍降低该病情风险的方法。一旦发现产妇出现异常情况, 应立即住院治疗。 (3) 症状观察护理:对其患者进行细心严谨的症状观察, 经常性地巡视病房, 向病人询问她们的状况, 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 密切关注各仪器的检测值, 避免闲杂人员进入病房, 保持病房的安静。避免病人受到强烈的外界刺激。一旦发现病人有不对劲、不舒服的情况, 要立刻汇报医生以及早进行治疗[2]。

2 结果

在分娩方式上,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顺产率、剖宫产率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见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产后2h出血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见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子痫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

4 讨论

由上述可以看出, 对妊高征产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 其顺产率要明显高于未进行护理干预的妊高征产妇, 而其子痫发病率、产后2h出血量要明显低于未进行护理干预的妊高征产妇。所以对妊高征产妇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 对于母子的平安会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妊高征产妇的护理干预[3]。

这种护理干预就要求我们医务人员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从以病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各院要努力提高各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冷静处理, 处变不惊。在对病人的护理过程中, 医务人员要本着认真、负责、耐心的态度去帮助病人, 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从道德上提高认识。以病人为本, 并以病人的生命为己任。对于妊高症产妇的护理, 还要增强与其家人的联系和沟通, 以让家人协助进行有效地护理, 如让家人掌握一些基本的护理知识, 在饮食与作息上监督产妇, 注重对产妇的营养补充。另外医护人员应与家人达成共识, 选择产妇合适的自我保健的方法, 这样患者就能够在稳定轻松的心态下进行治疗, 顺利完成分娩, 达到健康的结果。如果妊高征产妇的病情出现严重化, 应该及时告知家人, 对家人交代清楚, 但是对于病情的严重性不能让患者得知, 以免加重其心理压力, 造成病情的恶化[4]。使家人协同医务人员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于处于高焦虑的患者, 如果一般的心理疏导无法缓解, 可适当采用药物来处理, 缓解焦虑, 以使产妇在比较稳定的状态中接受治疗, 进行分娩。另外对于家人, 要对妊高症产妇给予更多的家庭温暖, 注重其营养补充, 监督好其起居作息, 多为患者承担家务或其他心理上的负担。使其生活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对妊娠期高血压 (妊高征) 的产妇进行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同期在我院住院232例患有妊高征的产妇, 将其中的116名定期到我院做产前检查、参加我院健康护理宣传的妊高征产妇作为实验组, 将另外的116例没有定期到我院做产前检查与参加健康护理宣传的妊高征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进行了护理干预的妊高征产妇与未进行护理干预的产妇在顺产率、子痫发病率、产后2h出血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对妊高征产妇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 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妇产后2h的出血量以及子痫的发生率, 缩短其住院时间, 对母子的平安对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潘林.妊高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当代医学, 2009, 15 (32) :123~124.

[2]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

[3] 肖虹, 段振铃, 朱蓓, 等.正常妊娠妇女、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的探讨[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 27 (3) :67~70.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 年6 月—2015 年6 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正常妊娠的孕产妇各150 例,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纳入标准: (1) 150 例患者均符合临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5], 参照 《妇产科学》第八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6];排除标准: (1) 排除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病、心脏病患者[7]。 对照组纳入标准: (1) 正常妊娠的单胎孕产妇[8]。 排除标准与实验组排除标准一致。 实验组年龄在26~36 岁, 平均年龄 (32.29±1.26) 岁, 平均孕周 (38.31±1.69) 周。 对照组年龄24~32 岁, 平均年龄 (33.09±1.32) 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在入院后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3 m L, 留取上层血清,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水平。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孕产妇空腹血糖与血脂变化情况

实验组血糖值 (4.12±1.01) mmol/L、 总胆固醇值 (6.32±1.09) mmol/L、 甘油三酯 (3.49±1.21)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 (1.73±0.39)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 (3.43±0.89) mmol/L, 对照组血糖值 (3.79±0.52) mmol/L、总胆固醇值 (5.39±0.98) mmol/L、甘油三酯 (2.35±0.7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 (1.80±0.3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 (2.98±0.73) mmol/L, 数据对比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见表1。

2.2 比较两组孕产妇载脂蛋白情况

实验组载脂蛋白A1 (192.35±42.33) mmol/L、 (192.35±42.33) mmol/L, 对照组 (191.36±34.46) mmol/L、 (116.49±42.39) mmol/L, 数据对比显示载脂蛋白A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载脂蛋白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3 讨论

从目前已知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研究来看, 当孕妇年龄超过40 岁, 具有子痫前期病史、抗磷脂抗体结果阳性、具有高血压、肾脏、糖尿病病史、子痫前期家族史、多胎妊娠、首次妊娠等均是多发人群。 在临床表现中, 血压持续升高160/110 mm Hg, 蛋白尿≥5.0 g/24 h、持续性头痛或视觉障碍或其它脑神经症状、持续性上腹部疼痛, 肝包膜下血肿或肝破裂症状、 心力衰竭、肺水肿等[9]。 妇女在妊娠期间之所以容易引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因为受到妊娠的影响, 妇女出现生理上的变化, 空腹血糖水平会稍微低于未怀孕妇女。 如果使用常规的注射胰岛素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也一般, 这个结果可能与孕期妇女中靶细胞存在抵抗胰岛素功能或者胎盘产生胰岛素酶破坏胰岛素。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正常妊娠组的指数水平, 数据对比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两组脂质变化情况, 两组在载体蛋白A1 无明显差别, 载脂蛋白B存在较大差别。具体为实验组载脂蛋白A1 (192.35±42.33) mmol/L、 (192.35 ±42.33) mmol/L, 对照组 (191.36 ±34.46) mmol/L、 (116.49±42.39) mmol/L, 数据对比显示载脂蛋白A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载脂蛋白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着糖脂代谢两个方面的异常, 这种异常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更加明显。 在孕期进行血糖、血脂的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有着一定的意义。 为了能够提高孕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 特别是针对存在子痫前期家族史等符合多发群体的孕产妇应该加强血压、 血糖、 血脂的检测, 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最大程度避免疾病的恶化, 有效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

摘要: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糖脂代谢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正常妊娠的孕产妇各150例,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进行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的检测, 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血糖值 (4.12±1.01) mmol/L、总胆固醇值 (6.32±1.09) mmol/L、甘油三酯 (3.49±1.21) mmol/L、高密度脂蛋白 (1.73±0.39) mmol/L、低密度脂蛋白 (3.43±0.89) mmol/L, 对照组血糖值 (3.79±0.52) mmol/L、总胆固醇值 (5.39±0.98) mmol/L、甘油三酯 (2.35±0.7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 (1.80±0.3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 (2.98±0.73) mmol/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载脂蛋白A1 (192.35±42.33) mmol/L、 (192.35±42.33) mmol/L, 对照组 (191.36±34.46) mmol/L、 (116.49±42.39) mmol/L, 数据对比显示载脂蛋白A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载脂蛋白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着糖脂代谢两个方面的异常, 这种异常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更加明显。在孕期进行血糖、血脂的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有着一定的意义。为了能够提高孕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 特别是针对存在子痫前期家族史等符合多发群体的孕产妇应该加强血压、血糖、血脂的检测, 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最大成都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有效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糖脂代谢变化,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素青, 孙群燕, 周崇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糖脂代谢变化及临床意义[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2, 11 (2) :176-178.

[2] 潘菊英, 彭菊兰, 刘媛媛.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Apelin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 2013, 23 (20) :3030-3031.

[3] 任玉汝, 余承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 2014, 52 (25) :5610-5612.

[4] 陈茜松, 刘丽俊, 季淑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1, 29 (3) :48-51.

[5] 欧阳艳琼, 陈汉平, 陈惠祯, 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 15 (6) :697-700.

[6] 冯燕, 叶小军.细胞间粘附分子-2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 2010, 31 (16) :2275-2277.

[7] 刘爱敏.s ICAM-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变化和临床意义[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 37 (5) :54, 45.

[8] 冯俐平, 李景平, 吴利玲, 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TNF-α、IL-6与ET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 2013, 19 (5) :705-707.

上一篇:关于爱国的格言范文下一篇:党员大会会议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