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小学数学范文

2023-04-15

教学论文小学数学范文第1篇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数学思想与数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以有效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笔者以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为切入点,浅析了相关的数学教学策略,希望会对相关的数学教育从业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活动;数学教学

一、引言

从科学的数学思想出发来开展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为高质量数学教学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但是当前仍有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无形之中为高质量数学教学体系的构建增加了难度。因此,就要求相关教师要借助多样的数学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数学思维思想,从而为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助力。

二、 数学思想与数学活动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一方面,科学的数学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的方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是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将分类统计思想、数形结合和符号化思想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思想出发来理解数学符号背后的数学知识,可以降低学生理解数学理论知识的难度,尽可能的减少因为学习难度大而导致的信心丧失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于数学活动的开展而言,其活动构建的科学性以及多样性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感,这是优化数学教学体系的必要途径。

三、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数学教学观念

数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之一,其教学观念的科学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的课堂质量。基于此,就要求相关教师要转变数学教学观念来进行教学,将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活动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同时以此为突破口来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征,避免出现因为单一固化的教学思想方式而导致的学生思维固化的现象,要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在此基础上要认识到多样化教学活动对于高质量数学教学体系构建的作用,通过活动的开展来拓展学生的知识深度以及广度,这是提升学生数学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核心环节。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以教学观念的转变为出发点,来切实的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同时以数学思想为基础来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此来保证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以及数学教学内容三者相吻合,保证数学课堂教学开展的有效性以及系统性,从而为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助力。

(二)应用数学教学思想

数学思想作为数学这一学科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将数学思想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吸收数学课堂知识,帮助学生锻炼数学思维。基于此,就要求相关数学教师要认识到科学的数学思想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对数学思想的渗透来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一方面,教师应该将数学思想融入到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当中。一是在备课阶段。教师应该从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出发来选择恰当的数学思想,从而为高质量的课堂奠定基础。二是教师应该秉持着“数学思想为根”的理念来开展教学活动,为高质量数学教学体系的构建助力。比如:在《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生活实例以及具体的分数运算利息入手,引导指导学生总結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基本运算规律,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归纳总结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来提升教学内容与教学思想的适配程度,以此来保证教学思想实践的针对性以及科学程度。以《四则运算》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就应该将符号化思想融入到数字加减运算的训练过程当中,以此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运算符号的应用技巧。而在《对称旋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图形旋转的特征,借助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具象图形相结合,以此来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程度。

(三)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数学活动的开展同样是高质量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基于此,就要求数学教师借助多样化的数学活动的开展,来促使数学思想真正渗透到教学内容当中,为数学教学的目标实现奠定了基础。

教师应该从游戏化教学活动入手,将游戏的活动形式与单一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此来吸引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参与兴趣,从而切实的保障数学教学的开展质量。二是相关教师应该认识到体验式教学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操作出发来联想思考数学理论知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比如:在《位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开展地图绘制的体验类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数学知识来绘制一张简单的地图,同时在此基础上向同学介绍自己家的位置,借助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兴趣,从而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助力[[]]。

结语:将数学思想以及数学活动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基于此,就要求相关教师要从转变教学观念、应用数学思想以及开展数学活动三方面入手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程度

参考文献:

[1]卢娟.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新通信,2018:189.

[2]徐雪莲.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J].学苑教育,2019:65-65.

教学论文小学数学范文第2篇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知识的深层的认识, 这与数学方法的联系十分密切。数学方法是指人们解决数学问题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数学思想是广义的, 而数学方法是从狭义给出的概念。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反之, 数学思想通过数学方法得到更好地实现。掌握数学思想, 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适宜的解决方向, 数学方法则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具体的途径。因为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较为基础, 小学数学思想和方法相互交融彼此促进。所以在教育者在思考小学数学的教学时可以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看做统一的概念, 即学校学数学思想方法。

二、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作用

从远景目标来看, 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极为广泛, 教育者既要注重数学教材知识的传授, 也要讲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放在核心位置。在现代日常生活中,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授往往会受到教育者的忽略, 这些思想却能够在受教育者的脑海中长久的存在, 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长远的角度来说, 思想方法比数学基础知识更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起到更加实际的作用。从近处角度来说, 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更为完善的数学思维结构。

三、几种常见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多样性, 例如分类讨论方法、化归思想、概率统计等。在教学中, 教育者必须要理解数学思想内涵, 认识数学知识的实质, 挖掘数学内容中的核心问题, 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1、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 作为数学思想方法之一, 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和方式。通过化归思想能够将一个数学问题归纳为另外一个较为容易解决的程序性问题, 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 化归思想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促进新知识的吸收, 帮助学生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初步构想, 让学生明确, 问题是什么, 如何简化等[1]。

例如,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一节中, 是在前一节课学习分数乘法的基础上, 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概念, 主要使学生掌握如果一个除数是分数, 则需要用被除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让学生建立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之间的联系, 能够根据整数除法进一步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意义。学生学会利用迁移方法探究新知, 学会化归思想。

2、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就是指利用图形的直观形象的特点, 将抽象的数量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加深学生对数与形关系的认识, 显示出形和数相互关联、彼此依托的统一关系。例如, 小学生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时, 学会利用不同的图表示数量关系, 理解图和数之间是相互对应的, 让数据更加清晰、明了[2]。

3、分类讨论思想

在小学数学学科中, 涉及到很多基础概念, 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 根据不同的规则进行划分, 对这些概念进行分析、并能够找到这些概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加以区分, 对它们进行分类, 这就是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教会小学生学会区分不同的概念, 会从中找到彼此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例如, 图形的分类一节课中, 让学生发散思维, 找到不同的分类方法, 并能够合理的解释自己的分类方式, 带给学生很好的分类数学思想。

4、归纳思想方法

归纳思想, 即找到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归纳的概念是指由特殊事物推出一般事物的结论的思想方法。归纳思想方法以观察、实践为基础, 可以分为不同的归纳类型。根据归纳的完全程度分为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又可以将不完全归纳根据不同的归纳关系分为列举归纳法和因果归纳法。探索小学数学归纳数学思想方法时, 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推理等过程学习数学知识;在知识的总结阶段, 要借助具体事物进行抽象和具体的转换;在教学过程中的例子必须符合实际, 并且具有可信度。例如在学习时间的换算一节课中, 要学生观察时钟, 判断时分秒的规律, 一小时等于六十分钟, 一分钟等于六十秒, 这里渗透的就是归纳思想。

四、小结

总之, 在小学阶段, 重视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有助于创造高效率的课堂学习过程, 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塑造高素质的数学人才, 为我国未来事业的发展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学生数学能力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进行适合学生能力的教学。结合数学知识, 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能坚持下去, 巩固知识, 能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

摘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数学知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起点, 为人类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学阶段主要是为初中、高中知识的学习提供基础知识。小学数学的学习为以后数学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知识和基础数学概念。小学阶段, 主要培养小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简单运算、简单应用等一些基础知识的能力,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育者必须在教学中明确数学思想, 认识数学思想的重要性, 只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方法和思考方式, 才能让学生受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参考文献

[1] 吴正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师生互动共同创建有效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教学论文小学数学范文第3篇

忙忙碌碌中一个学期又将结束,回顾一学期的数学学科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各方面:

一、教学常规常抓懈

期初以学校“博学致远,崇德求实”和“快乐校园、爱心校园、学习校园、数字校园”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为指导思想,结合本学科实际和区《小学数学教学基本要求》,制定了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常规细则”。小学数学教研总结使全体数学教师都明确数学学科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作业、辅导、教学评价与分析等基本常规。并且每个月都要根据《豫

英学科教学过程主要指标考评细则》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辅导学生和学生的作业等教学常规进行自查和教研组的互查。本学期教研组绝大部分教师都能达到公开教学2节或以上,听课18节或以上 ,执教新教材的教师和新教师听课就更多。

二、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三次实践二次反思”是一种全新理念上的教研活动模式,它不仅是教师展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舞台,更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提升教学理念的窗口。因为大家都明确教师的经验和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校本教研应该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只有当教研和教学一体化运作时,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学期我们在每位教师上实践课的基础上,安排了两次“三次实践二次反思”的教研活动,低年级以研究“二期新教材”为目的,由陈瑞芳、徐卫红两位骨干教师分别执教了“5的乘法口诀”的两轮课。中年级以研究“老教材如何落

实新理念”为目的,由新教师单益军执教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两轮课。这两次活动我们都与进修学院研修中心“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活动结合起来。在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下,运用了课堂全息观察、分析、诊断的技术,通过对课堂实录的观察、分析,进行评课和反思,并整理了有近5万5千字的课堂实录和反馈会议实录。在整个过程中教研组成员不但人人参与,而且在这之后,每人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写出了案例分析报告。小学数学教研总结在这一活动过程我们真正地把教学、教研、科研整合在一起了,使教师的教学、教研、科研能力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高,真正地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

三、带教双赢形式多

教研组在“带教双赢”工作中承担着多层次的带教任务:教研组带教了沈巷中心小学、西岑中心小学两所学校的数学教研组;区学科带头人带教了两名区级教学能手和教学骨干;另外带教了

两名深圳来沪学习的教师;还有三名青年教师和三名新教师的带教任务。根据不同层次的带教任务,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带教形式:教研组的带教主要是以校本教研活动为主,我校教研组的两次校本教研活动,沈巷和西岑教研组都派教师全程参与并谈反思,他们两所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也都有教师去参加,并提出指导意见;对于区级教学能手和骨干,我们把带教的侧重点放在教学科研上;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对于深圳的教师,我们进行教学、教研、科研全方位的带教;对于青年教师主要是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使他们更快地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对于新教师,我们主要是放在新老教师互听随堂课和基本的教学常规的指导,使他们尽快地成为合格教师。

四、加强学科整合,提高教学效益

在豫英实验学校努力打造“快乐校园、爱心校园、数字校园、学习校园”之时,我们着力把科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

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了有机的整合。首先依托学校强有力的硬件设施,每个年级组在集体讨论、研究的基础上,本学期基本上做到了各年级备课全部用电脑打印,这样的备课可以随时调节课堂教学进程,便于修正教案,提高教学效益。另外,各年级备课组都能根据教学内容自行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做到了资源共享。各年级组之间经常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各自掌握和发现的制作课件的新技术。通过这样的交流、自培,现在教研组人人都能制作课件,且各备课组都有

一、二名能熟练制作课件的教师。在x月x日的现场会上,我们制作的课件和熟练操作的技能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还有不少听课教师向我们的老师询问制作方法。

五、其他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了抓差补缺与培养尖子生的整合。因为这学期又有许多学生插进来,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因此我们要求教师注意抓差补缺、

拾遗补漏,同时也加强了对学有余力学生的提高和培养。平时利用每周一节的“数学思维课”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训练,另外利用每周一次的数学兴趣小组和“双修班”,对各班中对学习数学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xx区xxxx年五年级小学数学竞赛”中,我校参赛的三名学生全部获胜,分别获得了第

教学论文小学数学范文第4篇

【摘 要】在世界范围的课程改革影响之下,我国的课程改革也紧随其后,其中最受瞩目的一科就是数学。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关键阶段。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改革的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要点,是促进小学数学学科发展的一项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改革 要点

这次小学数学改革的根本原因是数学科学本身的发展与传统数学教学水平之间的矛盾。二战后,科技发展飞速,促使各门学科广泛地运用数学,从而提出了更高的数学要求。而这次运动很快蔓延开得更为直接的原因是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这使美国大为震惊,而美国方面普遍认为美苏之间的差距与作为基础教育的美国中小学数学课程的落后有着重要关系。

一、小学数学改革的特点及缺点

随着这次教改的深入,新模式下数学的缺点在日益暴露,专家和学者对其主要的批评意见有以下几条:首先是只考虑了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逻辑思维培养的发展需要,但是却对数学的教法考虑不足。在对数学的抽象概念理解的比重上有所增大,这样,学生们在吃力理解这些概念的同时给学生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负担,同时对于数学概念过于严密的追求直接导致了学生们对于数学概念了理解程度下降。其次是数学教材的难度增大,使得学生在进行教材授课时对于教材知识点吸收的程度直接下降。由于新课改相比以前的老教材来说难度直接上升了一个台阶,因此就教材的某些定义老师们都不敢保证一定能吃透,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也感到压力倍增。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师生门对于教材的兴趣甚至是数学这个学科的兴趣,使得学习数学的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第三是对学生在教材理解的程度方面要求过高,而对教学中数学技能的传授重视程度不够。比如教师十分吃力的给学生讲解了乘法交换律的含义,但是当教师向学生提问“5×8和8×5是否相等”这样的例子时,学生们就会不知所措。因为学生们知识强行记忆了乘法交换律的意义,而没有真正明白乘法交换律的本质。

二、探索课堂教学方法,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1.学习的启动阶段,以问题开路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知识的情境化。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动力。上课伊始,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把所要学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探索奥秘的强烈愿望。以疑促学,以问导读,学生就会学得投入和扎实。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计算下面四个图形的面积:①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②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③半径是2厘米的圆。④半径是3厘米的圆。在计算出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学生提出了下面的问题:圆的面积计算还没有学过,该怎样办呢?圆的面积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我们能否用割补法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那样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情景由教师创设,问题由学生提出,方法由学生去研究,课堂呈现出浓厚的探究氛围。

2.知识的过渡阶段,以问题铺设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连贯性。任何新知的产生,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以学生的原有知识为基础。因此, 我们在新旧知识密切联系的关键处,创设情境,制造冲突,学生自然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来联想和探索新知。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过去我们运用割补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出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今天,大家能否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请同学们试试。”再如,当学生在学习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时(退位),可以启发学生从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时(进位)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情境,不仅能给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而且也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三、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造精神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已不是泛指劳动力,也不再泛指一般的智力,而是指人的创造能力。因此,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具有创造性的思考力和独立探索知识的态度,就要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或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任何教学不可能只有一种方法。教学过程中,要用具体和半具体的教具,引导学生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获得探索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精神。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大脑风暴法”训练学生;布置创造性作业,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方法、经验等尝试解决的问题;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孩子自己独到的见解,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小心呵护这些独到的想法和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竞赛性质的活动,可诱发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能与潜力。

四、运用知识阶段,以问题扩展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通过运用知识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以问题密切知识间的联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这主要表现为思考问题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因此,教师必须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巧妙设计各种类型的问题。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善于变换思考角度的能力,在变化中求真、求新,同时以不变应万变的思考策略,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和灵活性。

总之,数学的改革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关注技能的掌握,转向侧重于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培养、习惯和态度的形成、学习者的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它的教学目标更注重认知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有机整合,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文侃,《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黄欢欢,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0年10期

教学论文小学数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

1 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众所周知,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关于数学方面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事例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这两者都是不可偏废的,都是学生是否具备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发现数量关系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已具有的能力,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以学法定教法。这样教学,起点低、层次多、要求高,适应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2 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大问题。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更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学生学习时说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缺乏统一性,但教师从学生的不同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并从中调整了一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相反地,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虽然这样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惰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要带着这些问题来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題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

上一篇:小学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小学教学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