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欣赏论文范文

2023-03-08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 近代建筑 欣赏

纵观我国建筑发展的历史,我们已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近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科技的进步使得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建筑建设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通过对近代建筑文化的研究,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对建筑设计产生兴趣,促进我国建筑教育发展。

一、中国近代建筑和建筑教育概述

1、中国近代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始于19世纪中期,比世界发达国家整整晚了近200年的时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近代外国人在中国的建筑活动和近代中国人的建筑活动。

近代中国留学生回国后,成为西式建筑的传播者,他们设计的一系列建筑大都是西洋风格,西式建筑即是他们心中的“现代”建筑。在近代中国人接触并使用西方建筑之后,特别是在中国建筑师出现以后,他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建筑,如何看待西式建筑、如何进行中国人自己的创作。

大批受过西学教育的中国建筑师也不甘模仿外国建筑师的表演,试图表现出文明古国的文化原创性。1925年,吕延直在南京中山陵设计方案竞赛中获得大奖,南京中山陵是中国近代建筑师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开山之作,它的诞生奏响了中国建筑师群体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前奏。这个时期的中国建筑,应该打破中国原有的封建社会枷锁的钳制,改变当时发展迟缓的状态,向着多元化方向转化。

2、中国近代建筑教育

中国近代建筑的教育相对中国近代的建筑要晚的多,中国代建筑教育发展迄今不到百年的历史。20世纪初,一批学成归国的海外学子在中国大学里创立了建筑教育,引进了先进的国际建筑教育制度和课程内容。梁思成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一同回国的的还有杨廷宝等十人,他们在中国建筑教育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追奉艺术、尚古折中、唯美严谨的学院派建筑教育一度在中国占据了主流地位。中国代建筑的教育不仅受到西方建筑思想和风格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这势必会出现与现代社会接轨的教育理念,也同样会出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二、中国近代建筑形式与风格

1、西方样式建筑

西方样式建筑在中国建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至今在国内的许多城市都会看到西方样式的建筑,如我们沈阳一些高校建筑,其中一部分仍然保留着原有的风貌。究其根源,一是被动的接受,另一个则是我国社会的需要。从风格上来看,中国近代样式建筑具有殖民地式和外廊式特点,主要是英国殖民者将欧洲建筑样式传入到我国以及东南亚一带,早期进入到我国境内的殖民者,大多数都有从东南亚居住的经历,所以也就很自然的把这种建筑样式带到了中国,如当时上海的德国领事馆、台湾高雄的英国领事馆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2、中国传统建筑设计

宫殿式建筑:这种建筑类型保留着中国古典建筑的体量权衡和整体轮廊,对台基、屋身、屋顶具有严格的划分,通常我们称之为三分结构,建筑的整体尽力保持梁柱的开间形象和比例关系,整个建筑没有打破我国古典建筑的设计,所有的细节仍然保有传统的造型构件和装饰;混合式建筑:这类建筑不完全拘泥于我国古典建筑风格,将中西风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现代式建筑: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建筑以一种向国际样式过渡的装饰艺术风格涌现。

3、中西合璧风格

西方古典建筑风格在我国的近代建筑中也有一定体现。不过表现层次一般沿海开埠城市比较全面,多数表现为中西混合的样式,以西洋风格为主。

4、现代建筑设计风格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已建成了一些建筑风格与园林特色融合较好的实例。如深圳佰士达花园住宅区,将住宅底层打通,引入绿地,成为园林化的住宅区;清华大学新建成的“伍舜德楼”,一些工厂、高科技园区等工业建筑已成为园林化的建筑群;还有不少学校、医院、商场、博物馆、行政办公建筑都在向园林化建筑群发展。

三、对建筑价值观走向的思考

1、中国建筑发展中建筑价值观的形成

由于中国过早的进人了文明社会,尤其是过早的进人了一统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由此导致了中国古代建筑价值观念的长期基本一致性。直至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人侵,西式的思想、科技、文化、建筑等都不可避免的进人了中国。在当时经过了长期闭关自守的中国,自然科学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代表着“科学”与“先进”的西式建筑一经中国人接触、使用之后,尤其是在近代中国自己的建筑师出现之后,他们不得不对中国传统的建筑和西式建筑进行比较与思考,并对今后自己的建筑创作进行思索。然而,这仅仅是建筑师一厢情愿的事。那时,真正主宰建筑活动发展的根本不是建筑师本身。从近代中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这段时间内,因政治斗争的风云变幻,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民族矛盾与民族内部矛盾的多次激化,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里,建筑活动根本不可能沿自身发展的规律前进.自然也形不成稳定的、为大众所认知的建筑价值观;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间的近30年中,建筑形式变换频繁,但也未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建筑价值观;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与外界接触、交流日益加强,西方的建筑思潮与建筑流派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这样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多样的建筑风格与多种设计手法是并存的。

3、“科学性”与“民族性”在近现代中国建筑活动中的地位

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由于过早程式化,而使千百年来建筑自身的发展处在一种封闭状态之下,始终未能超越某种“法式”“法源”,民居情况则有所不同,民居由于地域性、文化性的差异,反而造就了不少自由发挥的佳作。但是,在汉民族聚居地因受传统伦理宗法制度的影响,其建筑形式大多趋向理性化。与此同时,这种建筑传统与人们的日常行为模式互动影响,以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居住形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随着西方的科学技术、现代思想及建筑理论的传人,尤其是接触和使用过西式建筑的新一代文明人不得不从心底里佩服它的合理性与舒适性。原因何在?率先接触到西方建筑学原理的中国人会同时感觉到中国传统建筑的落后,和传统建筑学理论和技术的不完备。而西式建筑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性、新的审美情趣和道德规范。对于建筑的一般使用者,他们未必会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传统建筑的种种缺点,但他们可以通过生活体验,很容易分辨出西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孰优孰劣。于是中国传统建筑对人们现代生活的负面影响在与西式建筑的对比中才得以显现,崇尚西式建筑之风蔚然兴起。这实际上是中国人对建筑的“科学性”要求的一个侧面反映。

4、新形式下建筑价值观走向多元化的趋势

建筑的“民族性”在今天又成了中国建筑师们的创作、探索的一大主题。这一次的探索与20世纪20一30年代的“中国固有之形式”和50年代的“民族形式”的探索不同。今天是更深层次上的探索,并且以此为契机,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多元化的势头。

需要反思的是,以往对中国近代建筑思潮的研究,受经典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都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折衷主义为一种落后倾向。这一观点虽不无道理,但用于分析中国近代建筑则会造成简单化的结果。 因为早期中国留学生基本上接受的都是学院派的折衷主义教育,对折衷主义的简单否定便会使我们忽视他们的成就和思想。因此,研究中国近代建筑思想还需要跳出经典现代主义理论的框架,重新了解和评价19世纪建筑的成就。以学院派教育为例,其所强调的文化品味、理性、秩序和整体等原则对于当前中国的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就不无积极意义。

总之,中国现代的建筑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有中国建筑自己的性格,就应该加强在建筑教育的研究上,创造适合自己的建筑。近年来中国的现代建筑有了长足的发展,不论是视觉效果、使用功能、建筑结构、装饰材料、色彩搭配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现在的建筑高校也正在向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模式迈进。

参考文献:

[1]梁思成 《中国建筑史》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 年

[2]吴良镛 《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 《建筑学报》 1999(4)

(宁波市江北中学 浙江宁波)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艺术建筑文化木结构石材结构建筑保护

建筑可以算是离我们距离最近的艺术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域都有自己不同的建筑艺术,它是形成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建筑艺术也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中外建筑艺术都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制约。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外国建筑体系是以石材结构为特色的独立建筑,属于砖石结构系统,中外建筑体系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近现代中外建筑艺术,都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吸收当今世界上建筑艺术长处的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建筑艺术的产生大约在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后,中国原始建筑在北方古文化、南方古文化的许多地域留下了重要遗迹。发现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的兴隆洼遗址是距今八千年的原始部落,这里发掘出半穴居房址一百七十余座,被誉为 “华夏第一村”。而南方古文化建筑也由于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掘而引人注目这里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干阑式建筑遗存,在石制、骨制、木制工具的条件下,己能采用榫卯结构,并已具备多种榫卯类别。这表明早在七千年前,长江下游和杭州湾地区的木结构已经达到惊人的技术水平,这一时期的原始建筑是中国土木相结合的建筑体系发展的技术渊源。夏代和商代是这一建筑体系的萌芽期,两代不仅出现了壁垒森严的城市和建在旁土台上的大殿,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空间构成要素——廊院也形成了。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为主材料,注重结构设计,以大屋顶为特征,利用斗拱结构和支柱来分散屋顶压力,结构优良,抗震性极好。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结构体系到东汉时期已经明确形成台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基本形式,南方许多地区经常采用台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形式。在唐朝以屋架层、铺作层、柱网层的组合为特征的结构复杂的殿堂形构架非常盛行,木构架建筑体系可以说在唐代已经达到成熟阶段。中国古代木建筑中,最特别的也是最具特色结构构件是斗栱,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化,斗栱的作用是承托和出挑屋檐部分的重量,它扩大了柱头支座的受力面积,增加了支点,减少了梁的弯矩和剪力,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在唐宋及以前的木构架中,斗拱的结构作用十分明显,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官式建筑普遍以砖墙代替土墙,墙体防水性能好,已不需要过大的挑檐,斗拱的结构作用逐渐简化,斗拱的数量也由少变多,它已经成为装饰性和等级标志的象征了,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宫殿建筑则是其中最瑰丽的奇葩。以北京故宫为代表是典型木制宫殿建筑群,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形式上,它们都显示了皇家的尊严和富丽堂皇的气派,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建筑群。

西方的建筑包括东方的印度建筑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以前,基本上都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建造的,属于砖石结构体系。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左右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用石头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和神庙,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第一批巨石建筑。古埃及的艺术与法老的绝对权威和其特殊的宗教信仰——对死后生活的崇拜有直接关系,埃及人确信,人死后将到另一个永恒的世界去生活,现实世界不过是一个暂短的过度,只要保存好尸体让灵魂有所归宿,修建一个永恒的栖身之地——陵墓,才能让法老顺利升天,所以陵墓成为古埃及人最重要的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早期陵墓是用“泥坯砖”来建造,后来为了防止陵墓被盗掘,开始采用更具永久性的石头建造,古埃及陵墓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它的造型,它由原来的梯字形演化到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字塔型经过了漫长的过程,金字塔的外部造型很简单,但内部却充满着神秘,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让金字塔更具精神上的魅力。古希腊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最初的神庙是长方形带柱廊的木建筑,到公元前七世纪围柱式的石建筑才成为希腊建筑的主要形式,希腊神庙建筑的基座、柱子、檐部之间的关系都有定型的做法,这种梁柱结构体系叫做柱式,古典柱式是希腊建筑的精髓,以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为代表,为西方古典柱式奠定了基础,并对欧美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罗马在公元前一世纪末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出现了一系列的伟大建筑,以万神庙和斗兽场的建筑为代表,展现了古罗马建筑技术的巨大进步,由于新技术(拱门、拱顶)和新材料(混凝土)的应用,罗马人在运用空间方面有了新的创造,可以说劵栱技术是罗马建筑的最大特色,为实现开敞的室内空间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古罗马的万神庙、斗兽场、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和伊斯兰教的清真寺等等,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除了在材料、造型、空间布局存在着差异,而且体现在建筑色彩和建筑装饰上的差异,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中国古代北方建筑色彩较浓重,相比起来,南方的园林建筑色彩偏淡。故宫和苏州园林分别是北方和南方建筑的代表。中国古建筑构建所采用的颜色很多情况下取决于居住者的等级,比如皇宫,寺庙,多用黄色,红色,而官员府第或园林建筑用蓝色,绿色较多。在清代,黄色是最尊贵的,明黄色的琉璃瓦只有皇宫或寺庙才能实用,官员或平民使用的都是青瓦,否则就是欺君之罪。皇宫建筑中的彩画也是黄色或贴金的居多。尽管如此,在皇宫内部建筑也具有不同的等级,大体上可以根据檐的形式,吻兽的数量,颜色等来区分,比如重檐比单檐的高贵,黄色比其它颜色高贵,吻兽数量越多越高贵。在西方古建筑中色彩的运用相对简单一些,从外部色彩上看,色彩相对单一,基本都是石材本身的固有色,只是在中世纪以后的古建筑中,特别是教堂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外立面和穹窿顶外部带有黄色、橙色、红色、绿色、等色彩的变化。西方古建筑非常重视建筑内部的装饰,基本上以壁画为主,而壁画内容多以圣经故事作为主要题材,多用油彩进行描绘,经过特殊处理,持久性能较好,在西方建筑当中教堂建筑高于一切建筑。

中西建筑文化所形成的不同风格,必然会融入、体现文化在形成渊源与缘由、发展逻辑和空间、构建理念与目的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同时西方文化重视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西方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断求新求变,并用科学的理念进行分析演进,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劵、穹窿顶技术;从哥特式建筑的尖劵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都反映了西方人勇于专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讲究并存与一体性,中国的建筑是相对保守的,据文献资料记载,中国木建筑的形式和所用的材料三千年不变,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经历的时间较长、崇尚内敛、同时也与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盛产木材有一定的关系。中西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所蕴涵的建筑特色、艺术形式、发展源流以及人文理念等差异,都能从中西方遗留下来的历代建筑物反映出来,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的古建筑艺术都有它自己的独特艺术价值,都是人类建筑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

在全球文化和地域文化并存的时代,保护、维修好这些文物古建筑,恢复历史建筑文化本身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古建筑和现代建筑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继承、弘扬传统建筑文化最基础的工作,在当今变得十分重要。在中国特别是近几年的古建筑保护工作过程中,成绩是显著的,已经逐渐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在保护古建筑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对古建筑的价值缺乏深刻的认识,没有摆正城市开发建设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随着我国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和发展。致使有些地方存在为城市建设而破坏古建筑的现象,在我国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正在逐步消失,而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千城一面的现象却不断涌起,致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几乎丧失殆尽。其次还没有真正确立起符合中国实际的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体系,在许多有一定艺术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在多次修缮后,原有建筑外形与内部结构改动过大,原有历史与文化信息被修复得荡然无存。在发达国家中,大量的历史建筑被成片地保留下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和地域建筑文化。西方人们有很强的文物建筑保护意识,在保护措施中技术含量很高,研究相当深入,国外许多建筑院系都设有建筑保护专业,以便培养高层次的文物保护人才,并且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历史建筑数据库、图像库等,以配合维修、复原及保护性设计。与国外相比,我国古建筑保护意识正在逐步加强,技术含量也正在提高,如恭王府的维修改造工程是在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复原改造的,改造工程比较成功。

参考文献:

[1]李之吉.中外建筑史[M].吉林.长春出版社,2007.

[2]李耕.搞好古建筑保护/创造中国特色现代建筑[w].都市世界 城市规划与交通网,2010.

(金雅庆:吉林长春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范文第3篇

中国1989年启动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一期工程,规划造林任务648.4万公顷。二期工程(2001—2010年)建设范围扩大到长江、淮河、钱塘江流域,涉及17个省(市)的1035个县(市、区),规划造林任务687.72万公顷。三期工程(2011—2020年)规划造林任务为530.21万公顷。工程实施30多年来,累计完成造林1184万公顷。

中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长防林”)是全球第一个进行大江大河全流域治理的世界超级生态工程。1989年,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开始实施,这是继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之后,中国启动的又一大型重点林业生态工程,被列为世界八大生态工程之一。长防林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给我们以诸多启示。

启动背景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区、市);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8%。长江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支流众多,其中支流长度500公里以上的有18条,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达437条;长江流域湖泊众多,湖泊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约为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长江流域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拥有众多稀有动植物,生物多样性居中国七大流域首位。长江流域年均水资源总量9960亿立方米,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8亿千瓦,可开发量约2.6亿千瓦。森林资源蕴藏量大,矿产资源丰富。经济总量超全国的45%,人口占全国的38.5%,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长江流域的过度索取和破坏,给母亲河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生态灾难。

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长江流域由于人口密度大,土地负载过重,人地、人粮等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中上游地区,过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和乱砍滥伐,导致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据历史记载,长江上游地区森林覆盖率曾超50%,20世纪60年代初期下降到10%左右,1989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9.9%。但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生态功能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生态环境质量低下成为制约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因素。

水土流失严重。20世纪50年代,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80年代达到62万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达到24亿吨,其中长江上游地区为重灾区,水土流失面积达45.24万平方公里,年侵蚀量19.48亿吨,分别占全流域的80%和87%,且水土流失的强度大。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了水利工程和江河湖泊的严重淤积,全流域每年损失的水库库容量达12亿立方米,相当于报废12座大型水库。20世纪50—80年代,流域内的湖泊面积由2.2万平方公里锐减为1.2万平方公里,损失调蓄能力100亿立方米。

旱涝和泥石流等频繁发生。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洪涝、旱灾、泥石流成为长江流域的3大灾害,并且发生频率不断增加、灾害强度持续加重、成灾范围不断扩大。洪涝灾害是长江流域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灾害次数和强度居中国7大流域之首。1981年7月四川特大洪水,造成全省119个县市1500萬人受灾,数座县城被淹,仅工业直接经济损失就达75亿元。长江上游地区是中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严峻的生态形势已危及到长江流域的国土保安,制约着流域经济的平稳发展。

没有森林就没有长江的安澜,恢复森林是根治长江水患和维护三峡大坝安全的根本之策。为改善长江流域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1986年4月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营造长江中上游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随后,林业部组织编制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一期工程总体规划》,1989年6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计农经〔1989〕736号文批复了该规划,工程开始正式实施。

工程规划

长防林一期工程(1989—2000年)建设重点是恢复植被,范围包括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安徽、江西等12个省(区、市)271个县(市、区),工程区总土地面积160万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85%。规划造林面积648.4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414.6万公顷,飞播造林107.1万公顷,封山育林126.7万公顷;规划幼林抚育18.3万公顷。

长防林二期工程(2001—2010年)建设区域扩大到长江、淮河流域,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这17个省(区、市)的1035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216.1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2.5%。规划造林任务687.7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13.24万公顷,封山育林348.03万公顷,飞播造林26.45万公顷;规划低效防护林改造629.13万公顷。

长防林三期工程(2011—2020年)延续二期工程的建设范围,涉及17个省(区、市)的1026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220.6万平方公里。规划造林总规模为530.2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51.7万公顷,封山育林378.5万公顷,飞播造林0.012万公顷;规划低效林改造规模361.29万公顷。能力建设包括监测体系建设、科技推广和科技培训。

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和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06—2015年)与长防林三期工程范围有部分重叠。重叠县之外的长防林三期工程治理县造林任务为527.1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51.71万公顷,封山育林375.4万公顷,飞播造林0.01万公顷;低效林改造任务361.29万公顷。

建设进展

1989年,长防林一期工程在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9省145个县市率先启动,1990年全面展开,到2000年,累计完成造林65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422.5万公顷,飞播造林7.5万公顷,封山育林221万公顷;完成幼林抚育3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89年的19.9%提高到29.5%,净增9.6个百分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万平方公里,治理区土壤侵蚀量由治理前的9.3亿吨降低到5.4亿吨,减少了42%。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增强了抵御旱、洪、风沙等自然灾害的能力,维护了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营建的防护林有效庇护农田666.7万公顷以上,仅此一项按减灾增益10%计算,产生的间接效益就达数十亿元。

2001—2010年,在总结一期工程建设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实施了长防林二期工程,二期建设范围扩大到整个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及钱塘江流域,涉及17个省(区、市)的1035个县。累计完成造林352.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62.8万公顷,封山育林183.5公顷,飞播造林6万公顷。

国家林业局2013年4月印发《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2011—2020年)》,同年7月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启动三期工程。到2020年,长防林三期工程累计完成造林180.8万公顷。

以上合计,共完成营造林1218.6万公顷,其中完成造林1184.1万公顷,幼林抚育34.5万公顷。

建设成效

长防林工程不仅构筑了工程地区防护林体系的基本骨架,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全流域造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流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在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开创了中国大江大河流域治理的先河。世界生态环境建设治理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根治生态环境的成功模式就是实行大江大河全流域综合治理,“长防林”的实施,则探索了“上游水源涵养、中游水土保持、下游农田林网”的中国流域治理的典型,开创了中国大江大河流域治理的先河,此后启动的淮太、珠江、辽河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均继承了这种与国际接轨的生态环境治理理念。

促进了中国半壁河山的可持续发展。长江长度为全国之最,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8.8%,流域人口占全国的33.6%,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4%,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5.2%,国民生产总值超全国的40%,长江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以三峡工程为纽带、以长江黄金水道为轴线的长江经济带建设步伐日益加快。而“长防林”建设正是为中国半壁河山的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的可靠保证。通过长防林建设,工程区的森林植被得到了迅速恢复,森林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削减洪峰的防护功能有了很大提高。

推动了山区经济快速发展。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各地创新建设理念,丰富建设内涵,挖掘工程内在经济潜能,优化林种、树种结构,选择一些既有较高生态防护功能又具备较好经济效益的树种,建设了一批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基地,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一大批农户通过直接参加工程建设和发展经济林果走上致富路。依托森林资源,不仅带动了种养殖业发展,而且促进了木材加工、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解了山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

改变了当地落后的状况。通过长防林的建设,在取得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工程建设给当地农民和国有林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和发展机会,解决了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祖祖辈辈的深山农民走出了山门,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长防效应”已深入到工程区及周边地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积极拼搏意識、市场经济意识、国家政治意识明显增强。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已形成社会风尚。荒山秃岭面貌的改变,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招商引资、旅游业的发展。长防工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先后有美国、日本、德国等1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学者到工程区参观考察,促进了国际交流。

主要措施

探索实施中国特色生态工程建设道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用政策吸引人们参与到长防林建设中去;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再一次证明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府行为,确保这一造福子孙的公益事业得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威力,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建设效益。

不断提高工程建设投资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程建设的逐步推进,三期工程造林包括苗木费、整地费、栽植费、补植费和造林后3年抚育与管护等,封山育林包括设置围栏、宣传牌、苗木补植补播人工促进育林和5—8年管护等,飞播造林包括种子处理、地面处理、飞行费和播后管护等,低效林改造包括苗木费、整地费、栽植费、割灌、间伐、抚育管理等,投资标准均逐步提高,为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切实实行“项目管理”机制。随着长防林建设的深入发展,积极探索一整套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机制:逐步推行项目资金管理“报账制”,通过资金这条“链”,把工程实施、财务管理、质量监督等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工程建设质量;逐步推行项目建设“法人制”,项目法人对工程建设负全责;探索项目建设“招标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项目设计、施工采取招标投标;探索项目建设“监理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大力推行“流域治理”方式。大流域治理,实行上中下游全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平衡处理好上中下游关系,提高全流域治理效果,建设上游的水源涵养林、中游水土保护林、下游农田林网。中流域治理,在乌江、嘉陵江、赣江、汉江等长江一级、二级支流,实行全流域治理,并加强重点区域建设治理,加强江河湖库的护岸林建设。小流域治理,在一个小流域实行坡沟川统一治理,突出坡面水土保护林建设,治理一个,见效一个。

积极探索“近自然林业”模式。改变以往人工造林的整地方式,区别不同地区,因地制宜,生态林建设杜绝大面积的炼山、全面整地,提倡穴状整地,尽可能减少对原有植被的破坏。支持并鼓励封山育林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地被物,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林种、树种结构较人工造林要好,森林的抗逆性强。注重培育复层异龄林,大力发展针阔混交林,实行乔灌草立体配置,尽快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提高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功能。对现有人工纯林和单一树种有计划加以改造,对天然次生林和疏残林封育补植,改善现有林分状况,建立一个稳定、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范文第4篇

龚剑,1960年11月生。曾任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工程师,现任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职务。龚剑参加了上海商城、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等一系列中国标志性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工作。

从上海商城到上海中心,不断超越的里程碑

1949年以前,上海的国际饭店一直是中国最高的楼,83.8米。直到1968年,国内才有了一栋比国际饭店高的楼,是86.5米的广州宾馆,它跃升为当时中国内地最高建筑。1976年,广州又建了120米高的白云宾馆,这是中国第一栋超过100米的楼。为什么100米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数据呢?1972年,在美国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上,专门讨论并提出了高层建筑的分类和定义,100米是一个界限。40层以上,100米以上,就称为超高层建筑。在这个高度之下称为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

我认为,上世纪80年代是国内高层、超高层建筑发展的一个小高潮。上海首栋超过国际饭店的楼,是1983年建成的上海宾馆,由上海建工建造。后来,上海又出现了新锦江大酒店、海伦宾馆、花园饭店、希尔顿酒店、华亭宾馆等一批全国著名的高层建筑,这些建筑都是我们上海建工建造的。它们的出现,对于我们国家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发展来说,意义重大。这批建筑中间,高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就是上海商城,工程建设时称上海展览中心北馆,它是我们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工程。

上海商城是改革开放以后上海最早引入外资的工程项目之一,它由美国建筑大师约翰·波特曼设计,故也被人称为波特曼大楼,是一座大型的公共建筑。它主楼高168米,现在看来并不高,但当时从120米突然之间达到了160多米,还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高度。上海建工下属的一建集团倾注了三个工程管理部来建设这个项目,因为我们国家之前从来没有建造过这么高的大楼,而且它又是有外国人参与投资的工程。由于当时国内的施工机械能力不足,上海商城建造所用的垂直运输塔吊、混凝土固定泵、人货两用电梯等设备,全部都采用进口,不是德国的就是瑞典的。这个项目还有一点比较特殊,我们工程结算经费用的是美金,这是比较少见的,现在国内都只能用人民币结算。

上海商城是引进外资项目,所以施工时采用的是“项目管理”模式。我们原来的管理模式通常是“工地主任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建造房子的时候,我们派出去的人员只负责建楼,担任这个项目的工地主任,其他经济等方面都和他没有关系,这就是中国传统的管理模式。我为什么说上海商城项目有意义,因为它彻底改变了我们原来的管理方式,采用了“项目经理制”,就是由项目经理来管理工程,经济、工期、成本等等,一揽子都是他负责。可以说这是我们上海建工最早接触到项目管理法的一个工程,这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转型的一个开端。

所以说,上海商城是当时规模最大,高度最高,是上海建筑工程最早引进外资,同时又是采用先进的项目法管理的工程。不仅如此,这个项目当中的技术难点也非常多。上海商城对于我们集团开拓超高层建筑市场而言,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程项目,它代表了当时国内超高层建造技术的最高水平。20世纪80年代的工程项目群体当中,上海商城是最亮的一个,是经典工程的代表。

上海商城之后,我们国家的超高层建筑发展又迎来了几次高潮,我就讲两个关键时间节点。20世纪90年代,上海建工承建了两个非常有名的建筑,它们在中国率先突破了400米高度。中国第一个超过400米高度的构筑物是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它是浦东改革开放后率先建造的一个地标性工程,高468米,建成时是世界第三高塔;中国第一个超过400米高度的建筑物是金茂大厦,高420.5米,建成时是世界第三高楼。其实那个时候中国的高楼已经可以跟世界上所有的楼相媲美了。2000年以来,上海建工又建造了中国首次突破600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作为构筑物的广州塔,610米高,建成时是世界第一高塔,现在是世界第二高塔;作为建筑物的上海中心大厦,632米高,现在是世界第二高楼,从目前国内建筑的发展情况来看,它会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中国第一高度。从数量上来说,我们国家现在肯定可以算得上是超高层建筑大国。在目前众多的工程项目中,我认为上海中心大厦在工程建造方面又将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工程,它的技术难度等各个方面和以前相比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还是新世纪以来,各个阶段里程碑式的超高层建筑项目,基本都出自上海建工集团。可以说,上海建工超高层工程建造的发展史,就是三十多年来中国超高层建筑飞速发展的缩影。

从桩基到模架,不断实现的技术创新

建造一座超高层建筑分为很多阶段,每一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技术难题。首先,地基要承载得起。上海是软土地基,外行都会问,这么多的高楼建在那里,地面沉降怎么办?其实不用担心,它们都是通过桩支撑在深厚的地层中。超高层通常都是用钢管桩或者钻孔灌注桩打到地下80多米深,每一根桩承受的重量可以达到千吨甚至更大。金茂大厦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都采用了大直径的钢管桩,当时这也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術。但钢管桩打设施噪音很大,建造金茂大厦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时浦东刚开发开放,打桩对周围环境还不会产生大的影响;而在建造上海中心大厦的时候,陆家嘴金融中心都已经形成,周围有酒店也有住宅,打桩根本不可能实行。过去在软土地基上建400米以上的大楼,尚无采用钻孔灌注桩的先例,我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和现场试验,开发了很多新的施工工艺,证明了钻孔灌注桩是能够建造500米、600米级的超高层的。上海中心工程实践的成功,说明我们桩基方面的技术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得到了发展。

接下来要做地下室。上海中心的地下室有5层,深33米,开发的基坑面积达3万平方米。金茂大厦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都是地下3层,上海中心大厦深了这么多,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这又是一个大难题。后来我们用了一些比较巧妙的方式,比如以前地下基坑施工需要采用临时结构进行支撑,等到做正式结构时,再将临时支撑通过爆破或机械方法拆除。现在我们直接用楼层结构来代替临时支撑,楼板与临时支撑变成一体化,大大节省了投资,并且不会产生很多废弃物的外排。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基坑周边的环境,减少因基坑变形导致的四周地面或管线的下沉。另外,原先陆家嘴中心区域开发的时候,所有的超高层建筑都是相对独立建造的,地下空间没有很好地利用。上海中心开建以后,为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我们又做了很多互联互通的地下空间拓建工程,把整个陆家嘴中心地区的地下室打通了,这个施工难度也是非常高的。拓建工程我们都是采用非开挖的施工方式,用顶管在地下掘进,做成一个个通道。所以说,地下工程的集成开发技术已经成为上海建工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第三是主体结构的施工。比如上海中心主楼的基础,是一个很大的混凝土结构,厚6米,长121米,一次混凝土的浇筑量达到6万立方米。上海建工在混凝土方面的研发上技术力量也非常强,屡创国内外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的世界纪录。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浇筑2.89万立方米,是当时建筑工程的世界纪录。这个世界纪录又被我们自己刷新,一次连续浇筑混凝土总量达到了6万立方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难在哪里呢?体量大的话,水泥会在浇筑过程中温升产生水化热,温度上升与下降过程中,一旦处理不当,收缩会不均匀,就有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这种情况是灾难性的。所以裂缝控制至关重要,而体量越大,裂缝控制越难。1983年我刚进单位时,一个75立方米的基础浇筑了近2天时间。上海中心大厦1个小时混凝土供应量达1000立方米,现在的技术力量和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建造上海中心的时候,我们调用了集团材料公司的6个搅拌站,来为这个工程供应混凝土,500多辆混凝土搅拌车在现场排队等待浇筑,场面非常壮观。这么大体量的混凝土,单个企业像这样进行浇筑,现在也只有我们上海建工才做到过。我们不但创造了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方量的世界纪录,而且浇筑完成后的裂缝控制完全达到了预期目标。

地上的混凝土结构部分最关键的是模架技术。因为混凝土是流态的,它的硬化成型过程需要通过模架完成,将混凝土浇筑在模板中,等混凝土硬化后再把模板拆除形成结构,这就是模架的功能。从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到上海中心大厦,上海建工一代代的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技术也发展了近30年了。上海中心这个项目,我们开发出了国内外独创的用液压作为动力的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技术。这是世界范围内的最新原创技术,我们有系统的发明专利体系,它是一套非常现代化的智能控制模架装备。我们的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有几个特点,操控非常平稳、全封闭式,恐高的人在这个平台上也不会感到害怕。还有环保方面的扬尘问题、光污染和声污染的问题,都可以在这个封闭的环境里得到解决。整体钢平台模架又非常工整,标准化程度很高,人在上面施工如同在平地上。运用这套工艺,施工一层、爬升一次,我们最快可以做到两天施工一层,所以现在建造的速度已经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了。我们的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还能够堆放整层的钢筋,重量可以达到上百吨,施工功效很高。整体钢平台模架由我们上海建工自行设计、制作、安装、拆除,然后周转使用,这是一套适用性非常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装备。

混凝土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混凝土输送到需要的高空位置。大楼如果建造到600米,就要把混凝土输送到600米,怎么进行呢?用混凝土泵车,把混凝土放在泵车斗中,泵车施加压力,通过输送管把混凝土送到浇筑位置。上海建工在混凝土的超高泵送方面也是屡创世界纪录。原来全国最高的上海商城,混凝土泵送高度168米;杨浦大桥的泵送高度是208米;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泵送高度是350米;金茂大厦混凝土的一次泵送高度达到了382.5米,创造了当时混凝土一次泵送高度的世界纪录。建造上海商城时,我们购买了国外的泵车来满足168米高的泵送需要。国产泵那时候没有这样的能力,所以只能购买国外进口的泵车。后来一直到建造金茂大厦,我们所有的大型施工机械设备清一色全是采用进口的,但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投标的时候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我们面临一个选择,国外的泵车肯定能够达到我们的要求,但是价格会比国内的泵车贵上许多,大约国产的三台泵车价钱相当于国外进口的二台泵车的价钱,怎么选择?最后我们选择了国内的三一重工泵车产品,三一重工是一家大型民营企业,他们也非常争气,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生产制造的混凝土泵车完成了任务,混凝土一次泵送高度达到了492米的国内最高纪录,突破了建造金茂大厦时的高度。之后通过科研与系统试验,三一重工又生产制造了新型泵车以及内径150毫米的输送管用于上海中心大厦建设,我们把混凝土泵送到了610米的实体结构高度,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我们联合三一还进一步开发了能够将混凝土泵送到1000米高度的混凝土泵车。当然,现在国内还没有千米级的高楼,但是研究必须先行一步,技术上我们要有前瞻性,要有系统的储备技术。

从理念到实践,超高层也能创造绿色品牌

我们超高层行业和桥梁行业不太一样,大家通常认为建造桥梁是为老百姓出行创造便利的,所以一般不会有负面反映。对于超高层一直是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超高层该建,另一种认为超高层不绿色、浪费,因此不该建,争论始终没有停止。但不论是从世界范围还是中国范围来看,超高层始终在发展,国内外大量的城市不断涌现超高层建筑,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它们的存在是有现实价值的。比如上海中心大厦整个一栋楼,约58万平方米,它的建筑面积比上海外滩从外白渡桥一直到延安路这一段所有建筑面积的总和还要大,而它的占地面积却只有2万平方米。所以这样一个垂直建筑,对于上海这座用地紧张、追求效率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来说,一定是适用的。

上海中心跟其他的大楼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创新点,它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上最高的綠色超高层建筑。绿色是指什么呢?四个节约和一个环保,也就是节能、节材、节水、节地以及环境保护。比如上海中心大厦的玻璃幕墙有内外两层,这在国内的超高层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结构不完全是为了造型美观,它的节能指标也是相当出色的。不论是运行过程中的能源、综合水资源节约,还是延展式网络深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等方面,上海中心的各项统计数据都指向它是一个绿色的建筑。这栋楼一天消耗的能量,比原来预想的大幅度减少,这就是绿色建筑所产生的效应。高楼通常是层叠式的,一层层叠加上去,到了楼里面就会感到空间压抑与拘束。上海中心大厦在双层玻璃幕墙立面间设计了分段开放式的中庭,楼内不同高度的中庭区域形成了独立的生物气候区,改善了大厦空气质量,提供了人们相互交流的公共空间,消除了大楼空间的紧张感,所有这些设计成就了上海中心绿色垂直城市的理念。上海中心大厦经过严格的认证,达到了美国绿色建筑最高等级的铂金级认证以及中国绿色建筑最高等级的三星级认证。这栋大楼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栋超过400米的双认证绿色建筑,它证明了超高层建筑也是能够创造绿色品牌的。“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每年会评选一个世界最佳建筑,上海中心大厦获得了2016年的世界最佳高层建筑奖。在芝加哥召开的高层建筑会议上,评委会在总结中这样说:不要认为上海中心大厦是这一年度规模最大的、高度最高的,因此才拿到这个奖,主要是它融合了大量先进的绿色建筑理念,是这些因素让它成为了世界最佳。上海中心大厦绿色建筑的成效在国际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它已经成为世界绿色超高层建筑的典范。

上海建工之所以能不断刷新建筑新高度、打造绿色品牌,主要是源于持续的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上海建工历来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我们在建造大楼的过程中,同时还承担着大量的科研工作,以此支持重大工程建设。超高层建筑工程建造是我们的传统强项,获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都先后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金茂大厦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直到现在这个奖项还是我们国家超高层建筑工程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们还率先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的“千米级超高层”支撑计划项目,这也说明上海建工在国内超高层建筑工程建造方面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国家千米级超高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在上海中心大厦得到了全方位的应用,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技术还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项目验收评审时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项目研究成果被科技部指定到北京展览馆参加五年一度的国家科技成果展。

上海建工与其他企业相比,在科技创新方面成绩突出,很大原因在于我们拥有独立从事科研的集团工程研究总院。研究总院设在上海浦江镇,有专职员工约180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居多。工程研究总院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集团重大科研项目课题的研发以及集团重大工程项目的科技支撑。上海建工集团下属许多独立法人的子公司,他们都先后成立了研究院,因此我们集团工程研究总院是按两级研发机构进行建设的。一级研发机构包括总院的咨询机构、综合机构、研发机构、产业化机构;二级研发机构就是集团下属子公司的研究院,上下两级研发机构各有所长,都有所为有所不为,采用联动发展的合作模式。这一模式开创了科技创新的新局面,预示着上海建工科技创新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崭新时期。集团有工程研究总院技术助力,大幅提升了科研水平及工程支撑能力;通过不断的技术交流活动显著提升了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上海建工科技创新工作为行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从建造大国到建造强国,数字化提升软实力

建筑行业的数字化建造技术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上海建工在业内也率先致力于数字化建造技术的研究,并将其放在了集团科技发展战略层面,我们集团在这方面应该是走在了全行业的前列。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建设,数字化建造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可以解决几个方面问题。第一,理论研究的问题。数字化建造技术产生的大量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工程建设是否在可控的范围内。比如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面,通过专门的虚拟仿真软件对混凝土裂缝进行分析后,分析结果可以用于浇筑过程中的裂缝控制。第二,数字化建造技术可以改变传统建造方式。举个例子,要保证金茂大厦伸臂桁架层大型钢结构现场一次拼装顺利进行,我们原来是先在工厂进行足尺预拼装,然后编号、拆除,最后再运到现场进行安装,这个方法不会出现问题,但功效很低。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化方法,运用BIM系统建立构件三维模型,通过计算机进行模型拼配来解决问题,功效大幅提升。上海中心大厦建造时已经完全舍弃了足尺构件预拼装的方式。第三,数字化建造技术还可以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现在我国超高层建造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了,但我们的工程管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提升,特别是安全管理方面,人工干预居多,信息化程度还比较落后。“十三五”期间,我们申请了国家科技部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针对超高层安全施工风险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方法来控制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行为、机械设施的安全运行、现场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等。举个例子,我们国内的安全施工措施有的比国外的还要严密,但作业人员的伤亡还是经常发生,主要原因就是自我安全意识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希望开发出相应的安全控制平台系统来辅助管理,对作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监控,当作业人员处于不安全状态时通过智能穿戴装置进行提醒,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大家都知道,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超高层建造的大国,但还不能说是一个建造强国。我认为从大国到强国,工程技術理论水平还要提高,管理方式还要革新,而数字化建造技术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抓手,这也正是我们上海建工目前的战略所在。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软实力和硬技术都会大幅提升。建工集团将不懈努力,为中国成为建造强国做出我们的贡献。

责任编辑:刘 捷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范文第5篇

——谈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作文的批改

在评判学生作文时,教师往往不自觉地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居高临下”的评判者的角色。

而事实上,作文批改是师生间情感互动的过程,而非单一指向性的阅读,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批阅作文,从单纯的批阅者向特殊的阅读者转变,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宽容欣赏的眼光,互动对话的方式去感受交流,其意义远胜于教师在“居高临下”的角色下对学生作文的圈画修改。

一.多角度欣赏学生作文

﹝一﹞多角度寻找欣赏的亮点

每个学生都期待自己的作文得到老师的赞许,这种成功的喜悦是促使他们修改前篇作文或再次作文的动力。

教师的欣赏可以是多角度的,要确信并坚持的是,每一篇哪怕是再普通的作文总有它值得肯定或赞赏的一点。欣赏学生作文独特的构思,欣赏具有灵气的语言,欣赏活跃的思维,欣赏认真写作的态度。甚至某一个特别的举例,书写的工整或标点使用的规范。欣赏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也许老师不经意的一句称赞能从此改变一个学生对待写作的态度,进而改变他的人生。所以教师要善于寻找作文中可供欣赏的亮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以达到激励学生作文的目的。对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也不是直接画杠画叉或是漠然视之,应该努力多做一些征询和商榷性的探讨。比如我在看了学生的作文《我所喜欢的动物》之后写道:“你仔细写出了它的样子,好像它就在我的眼前,可是老师还想知道它的声音,能告

1诉我吗?”教师学会发现和欣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是提高学生写作自信心和兴趣的关键。

(二)以多重身份欣赏学生作文

写作本身其实是一种表达,是一种交流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写作时头脑中都会有一个隐含的读者,学生就是期望通过与隐含的读者交流来解释内心的活动。写作者有时并不是为自己创作作品,而是一种为他人的艺术。但在学校这一特殊的环境中,学生写作时预想读者并不能一一真实地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学生的作文时承担起多重读者的身份,以满足学生与不同假想读者交流的目的。

有人把读者归纳为四类:娱情者、求知者、鉴赏者、批评者。教师作为特殊的读者,不单属于其中的某一类,而应该兼顾到其中的几类。学生的作文,若是慷慨激昂的演讲词,教师就得以听众的身份,给学生以积极的互动;若讲述了他愉快的经历,教师就应该从文中去感受学生传达出的快乐;若透露出困惑、迷茫的情绪,教师就要成为真诚的倾听者、睿智的启示者等等。教师应努力根据学生作文风格和学生预想读者的不同,变换着阅读者的预设身份。教师以多重身份欣赏学生的作文,能更好地理解在学生作文中传达的情感,与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

(三)多侧面欣赏学生作文背后的努力

写作是一个殚精竭虑、费心劳神的过程。中学生有“三怕”:写作文、周树人和文言文,而写作文尤甚。写作的过程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在写作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建构自身的写作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完成观点的确立、材料的选取、写作框架的建构、语言的组织等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总体上说,学生为写一篇文章需要花费不少精力,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但我们要看

2到学生为写一篇文章所作的努力。比如,有的作文就其成品本身而言可能并非上乘之作,但其中可能隐含着学生为写好这篇文章所作的的超乎寻常的努力,或是构思方面独辟蹊径,或是在材料组织上别出心裁,或是在语言表达上标新立异等等。可能正是学生想超越陈规,超越自我而导致的作文“失败”。对此,教师应有足够的宽容心。面对一篇篇学生作文,我们不能仅仅看到文章本身的优劣,而更应看到作文背后的努力、超越、创新乃至冒险;看到学生的作文进步和在作文中的成长,这才是教师作为一个特殊读者的睿智洞察。

二、欣赏就是与学生进行真诚、平等的交流

教师批阅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心灵进行接触的过程。

(一)、作文评语是师生情感交流、心灵对话的平台

课堂上的写作,学生是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他们很希望得到老师的积极回应。这其实反映了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期待心灵对话的渴望。

保罗.弗莱雷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心与心的交流,但作文本上“立意深刻,语言流畅,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等评语,是贴标签式的笼统概括,可以说是一种伪交流,因为少有心灵对话的痕迹,而缺乏情感参与的交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一学生作文中写出了生存的困惑,老师阅读后的交流话语是:“人生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而你才刚刚启程,跋涉中的伤痛无法逃避,但唯有痛苦的过程才能指向终极的幸福。解读人生是每个人必修的一课,学好这一课的人也许会忧伤终老,但逃避这一课的人, 3 也就没有了教育。”很多老师都知道可以通过评语与学生进行

必定将游离于真谛。所以,你其实无比幸运。”这样的作文批语,首先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已经认真阅读过他的作文,这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重视的愉悦,这是交流的第一步;其次教师把自己的阅读感受真切的传达给了学生,让学生能够走进教师的心灵世界,这是交流得以持续的关键。这样的交流话语基于作文又高于作文,是师生情感互通的渠道,作文和批语成了交流的平台。

(二)交流是学生再次写作的动力

在会倾听、会交流的人面前,任何不善言辞的人都会变得滔滔不绝!因为会倾听会交流的人善于挖掘言说者心底潜藏的言语冲动,就像是一股深埋的泉眼,一旦开掘,就会源源不断。作文评改时,教师在发觉学生的情感后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给学生提供一种信息的反馈与交流,也许这正点中了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之处,学生“彻悟”之后就有更多想法想和老师进一步交流;也可能教师真正读懂了学生的心,人生难得知音,学生对待读懂自己的人是毫无任何心理防线的,于是就会在一次次的作文中真诚的敞开心扉。

用欣赏的眼光阅读作文,其核心是真诚地鼓励。每个人身处人海,都渴望得到肯定与鼓励,在人群相对密集的学校,在青春张扬的中学时期,这种潜在的期望何其强烈。积极,热烈,真诚,反复地鼓励会给学生带来追求更高目标的勇气和动力。

上一篇:工程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土建中级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