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安全生产论文范文

2023-04-07

车间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针对车间级社会-技术安全管理模型、与之对应的系统性管理措施以及国内巨型煤制油装置过程安全管理缺乏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困境,构建了车间级社会-技术安全管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系统性管理模块,将煤制油车间过程安全分解为风险管理、作业管理、责任管理、现场管理、委外管理、事故和应急管理、领导和员工管理7个方面,提出了巨型煤制油化工装置的过程安全管理“十六化”(16个安全管理措施)方法。该方法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制油化工板块各单位实践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实现了过程安全。

关键词:煤制油;车间级;安全管理模型;十六化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5GLB020);江苏省高校社会科学重点基金(2017ZDIXM075)

目前,国内煤制油化工项目快速发展。煤制油化工项目生产工艺大多为世界领先技术,技术集成度高、操作难度大、对操作人员要求高。尤其是世界上最大的巨型煤制油装置是非标的,对装置的风险管理没有经验。同时,煤制油化工发展时间短,从业人员均来自不同的石油石化企业,知识层次、文化理念、安全认知、操作技能都有较大差异。工艺新、装置新、人员新,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员工安全技能差,操作、作业行为不规范等现象突出,安全管理面临着严峻挑战。车间级的社会-技术安全系统模型一直缺乏研究理论。因此,针对巨型煤制油装置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目前都处于认知匮乏状态。

过程管理涉及技术(设备故障、工艺参数变化)和社会(法规/政策、人和组织因素)等多个方面,其风险构成要素比较复杂,既有技术风险也有社会性风险,目前的方法是基于技术因素(通常是定量的)或社会因素(通常是定性的)的分析。任何一个方法,都不能建立所有关键场景,也很少考虑其组合和交互影响,需要开发一个整体的、集成的系统框架来有效地管理风险,尽可能地完全覆盖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Jain等[1]提出了一种过程弹性分析框架(Process Resilience Analysis Framework,PRAF),将技术和社会因素结合在一个综合的方法中。这主要基于4个方面:早期检测(Early Detection,ED)、容错设计(FaultTolerant Design,ETD)、塑性(Plasticity,P)和可恢复性(Recoverability,R),只给出了分析方法,没有给出具体的做法。Hector等[2]给出了一个专家系统,将分布式控制系统采集的实时过程数据与历史数据和高风险情景条件相结合,作为诊断参数。人们的经验和知识被输入专家系统,作为描述条件和行为之间关系的规则。该研究没有讨论社会性风险因素的控制方法。国内关于过程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个方面,或风险、或变更、或应急[3-5],杜彩丽等[6]针对现有过程安全管理上的缺陷构建了一个体系,但是缺乏具体的做法。

车间级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社会和技術的复杂系统,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缺乏一个车间级的社会-技术安全管理模型以及与其对应的系统性载体。为此,本研究开发了一个车间级安全管理模型,给出了系统性载体,并以“体系落地十六化”的形式在国家能源集团煤化工板进行块实践。

1 车间级安全管理模型

车间级社会-技术系统安全管理模型由以下7个功能模块构成:(1)行为和技能管理,行为重点是管理者的有感领导,技能主要指员工的安全技能。(2)基于认知优化的作业序列管理,主要是基于认知理论指导下的作业序列安排,以尽可能减少人为失误。(3)岗位、角色和责任模块,主要实现风险认领功能,实现风险的时空责任分担,实现时时、处处风险有人控制。(4)风险识别、分级、隔离和过程预防模块,是将风险预防管理和作业结合,实现低成本、有重点的风险管理。(5)现场因素的稳定性、清晰性和交叉性控制模块,主要实现风险因素的显示化、稳定化和人员强关联,避免风险流动、责任不清。(6)域外关联因素控制模块,主要实现对外来主体的行为和作业控制。(7)学习和演练模块,是从事故中学习、在演练中增长技能,与模块一构成反馈。整个模块间的逻辑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

2 基于车间级安全管理模型的煤制油管理系统

化工过程安全涉及技术和社会两个方面,按照图1的模型,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公司以风险管理为基础,以作业管理为主要内容,以属地为依托,进行现场和委外管理,在社会性上配上责任管理、领导与员工管理,构成以主题为活动内容的过程安全管理集成操作体系,开发了自己的车间管理系统(见图2),包括领导和员工管理、责任管理、作业管理、风险预控管理、现场管理、委外管理、事故和应急管理,并开发了16个具体操作分别与之对应,简称“十六化”,其内容是领导干部示范化、安全技能过关化、风险辨识动态化、风险管控分级化、作业操作票证化、能量隔离上锁化、措施落实指述化、作业流程标准化、责任落实属地化、工作场所定置化、岗位创建完好化、生产现场目视化、当班工作日清化、委外管理统一化、事故经验分享化、应急演练常态化。“十六化”与车间管理的关系如下:

2.1 干部和员工管理

2.1.1 领导干部示范化

以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量化领导干部“七个率先”(率先宣贯和践行安全理念、率先学习和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率先制定和实施个人安全行动计划、率先开展安全检查、率先讲授安全课、率先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和隐患治理、率先开展安全经验分享)工作指标,发挥领导干部在安全工作中的示范率先作用,使各级领导干部通过员工“看到”“听到”“体验到”的方式展示对安全工作的承诺,用实际行动引导员工参与安全文化建设、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1.2 安全技能过关化

开展安全禁令关、消防气防关、工艺流程及操作关、装置联锁及操作规程关、设备设施“四懂三会”关、开停车操作票关、事故预案关、管理制度关这“八关”的培训,强化员工对所需知识技能的掌握,提升员工素质。只有“过关”后的员工才可发安全上岗证,各级管理人员结合实际工作制定“过关”内容,确保人人“过关”。

2.2 作业管理

2.2.1 措施落实指述化

在国家电力行业实行唱票制的基础上,结合煤矿“手指口述”的方法,对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作业等各类票证制定的风险管控措施,由监护人和作业人用手指口述方式逐项进行落实,提高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控水平,实现风险预控。

2.2.2 作业流程标准化

将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与过程安全管理要求融合,逐步建立、完善岗位标准作业卡,明确岗位各项作业的步骤、要点、注意事项等内容,强化过程监督考核,使每个员工熟练掌握本岗位标准流程和存在的风险。全面推行“两个作业包”(检维修作业包、专业技术人员资料包),作业人员对票证内容特别是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核实,在作业地点悬挂,便于检查与确认;专业技术人员对作业过程的技术参数进行现场确认、验收,用质量保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2.3 风险管理

2.3.1 风险辨识动态化

对于各类作业活动中人、机、环、管方面发生变化、变动前辨识不全面、未涵盖及技改技措、事故事件发生后、新增重大隐患等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辨识,补充到《风险辨识卡》《风险控制卡》中,形成一种动态辨识,做到查漏补缺,真正达到风险预控的目的,控制动态变化后有可能造成的风险。

2.3.2 风险管控分级化

明确风险分级程序,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评价分级,制定预控措施,形成高、中、低度风险分级控制卡(高度风险制定管控方案并定期管控),要求厂级领导对本单位高度风险进行管控,中层人员对所属业务中高度风险进行管控,岗位员工对本岗位所有低、中、高度风险进行管控,各负其责,分级管控。

2.3.3 作业操作票证化

对现场用火、动土、临电、受限空间等所有施工和作业,必须按照“一事一票”的要求,对作业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在作业票内选择相应的风险削减、控制措施,逐项检查落实、确认和安全交底,落实8类特殊作业许可制度、持票作业;作业完成后及时在安全信息化平台消票、归档。

2.3.4 能量隔离上锁化

在检维修作业中严格管理能量隔离,在检维修作业前,如存在能量意外释放的可能性,必须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编制《能量隔离卡》,施工作业人员持《能量隔离卡》使用锁具、盲板、阀门及附属标签,对涉及的阀件、电气开关等实施上锁挂签措施,进行能量隔离和标识,落实安全措施后方可作业,确保作业区域内能量、物料的可靠隔离,防止危险能量和物料意外释放造成人员受伤、环境或设备损害。

2.4 責任落实属地化

明确单位、组织、作业区域(即属地),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的区域谁负责,谁当班谁负责,谁的工作谁负责”,界定各级人员的属地责任。属地责任人对所辖区域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排查、控制,对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逐级上报。属地发生事故等情况,对属地责任人进行追责,使全员树立“人人当家做主人”的意识。

2.5 现场管理

2.5.1 工作场所定置化

在各类办公室、交接班室、资料室,仪表、电气机柜间、中控室,备品、备件等各类库房,生产现场,工具柜、仪器柜、资料柜、档案柜等场所,通过“5S”管理,对办公用品、工器具实行定置化管理,做到物放有序、整洁规范、使用方便,避免非正常情况下误动、误拿、误操作。

2.5.2 岗位创建完好化

以“完好岗位”“标准化变电所”“无泄漏车间”等为创建主体,对各生产岗位、检修班组、电仪运行岗位、变电所等进行设备完好创建,提高设备完好率,消除生产装置低标准、动静密封点泄漏问题;车间每周、厂级单位每月、集团公司每季度对“创完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将检查问题通报、整改,提高设备的安全水平。

2.5.3 生产现场目视化

对工艺、设备、现场、道路、人员和工器具等,用颜色和各类标识等方式区分、鉴别,让生产现场一目了然,容易辨识,防止误操作。

2.5.4 当班工作日清化

将班组成员和技术人员日常固定工作列成目录清单,按照工作标准明确负责人,进行日清、周清、月清,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更好地落实各级人员责任,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及早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

2.6 委外管理统一化

对施工、检维修、后勤服务等所有委外单位的安全管理,严把“五个关口”,即:资质关(委外单位资质、安全业绩审核、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安全人员配备)、准入关(机具、关键人员报审、材料检验)、责任关(明确施工单位主体责任、监理单位监管责任、建设单位属地责任)、监督关(委外单位日查、监理单位旁站、建设单位监察)、验收关(委外单位按任务验收、监督单位按点验收、主责单位按标准验收);做好“六个统一”,即:委外队伍安全管理体系与神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统一,委外队伍工作、管理、技术标准与建设单位统一,委外单位厂级入场教育、施工三级教育、作业前班组安全交底统一,委外单位班组组织机构健全、履职检查、工具箱会统一,委外队伍不安全行为查处、隐患排查、安全保证金抵押统一,保障委外单位安全管理规范、统一。

2.7 事故和应急管理

2.7.1 事故经验分享化

各单位安委会、安全办公会、调度会、安全例会等安全类会议开始前,根据不同时段的工作重点、国内同行业典型事故情况,通过事故案例视频、PPT等形式开展安全警示教育,组织与会人员结合实际就应吸取的教训、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等进行分享、讨论,举一反三,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止重蹈覆辙。

2.7.2 应急演练常态化

明确厂、车间、班组三级应急要求,编制应急过程中各应急小组的具体工作内容与流程,组织全员开展循环滚动桌面推演学习,确保员工熟知应急处置内容、流程。按照厂级每季度一次、车间每月一次、班组每周一次的频次,开展不间断、循环演练,使全员熟知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3 结语

針对社会-技术型车间安全管理缺乏系统模型以及系统性管理措施,构建了车间级社会-技术系统安全管控理念模型,开发了系统性管理措施,从技术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风险的预控,将车间过程安全管理分解为风险管理、作业管理、责任管理、现场管理、委外管理、事故以及应急管理、领导和员工管理7个方面,开发了“十六化”具体管理方法。“十六化”对企业过程安全管理怎样做最有效、日常安全工作怎么抓、用什么标准抓、抓到什么程度等实际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和落实,是科学管理应用于煤制油化工安全生产实际的有效举措。

通过推行实施“十六化”管理方法,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在项目建设和试生产安全管理方面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具体体现在:(1)改变了安全管理缺少载体的局面,使安全管理有系统、有抓手、有措施、有考核、有反馈。涵盖技术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了风险全覆盖。(2)改变了过程安全管理不具体、不易执行的局面,实现了在员工中好听、好记、好执行,安全管理效果好用、管用、实用的目标。(3)解决了作业项目、风险辨识、安全预控、质量把关不能一一对应的问题,建立了作业项目与安全、质量措施之间的有效桥梁。(4)使过程安全管理与实际落实之间的对接更加紧密,消除了理论体系与操作“两张皮”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JAIN P,PASMAN H J,WALDRAM S,et al.Process resilience analysis framework(PRAF):a systems approach for improved risk and safety management[J].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2017(8):53.

[2] HECTOR,PUYOSA P.Knowledge management applied to chemical process safety[J].IFAC Proceedings Volumes,2012,45(6):1011-1016.

[3] 杨春.化工过程安全变更管理[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9,35(1):5-6,13.

[4] 葛安卡.化工过程安全管理中的应急响应[J].现代职业安全,2019(2):24-26.

[5] 仲海霞.浅谈化工过程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J].石化技术,2018,25(10):305.

[6] 杜彩丽,金光海,薛东.基于实践的过程安全管理体系的创新完善[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8,34(5):5,7-9.

车间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2篇

1.防止设备运行危险

(1)严格操作规程

(2)严肃劳动纪律

员工要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生产安全法规。

2.防触电措施

( 1)防止导线电缆漏电

设备应有正确的接地保护,导线电缆应避开人员必经之路,老化、破损电缆要及时更换,带电维修要遵守操作规范。

防静电

(2)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应加装静电消除配套设施,严格控制印刷车间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定期为车间、设备消除静电。

3.防火

(1)厂房建筑符合防火标准

(2)导线电缆符合防火要求

(3)建立火灾报警、监控系统

4.消除环境隐患

企业环境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车间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3篇

第一条为贯彻公司《防火安全制度》,保证员工人身和设备安全,使生产顺利进行,针对生产车间环境特点,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车间内要保持环境清洁,各种物料码放整齐并远离热源,注意室内通风。

第三条保证车间内防火通道的畅通,出口、走道处严禁摆放任何物品。

第四条车间内不得私接乱拉电源、电线,如确实需要,需报生产部经理批准,由动力设备室办理。用后及时拆除。

第五条使用各种设备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第六条燃油锅炉运行期间,要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第七条避免各种电气设备、线路受潮和过载运行,防止发生短路,酿成事故。

第八条车间内不禁使用明火,如确实需要须征得安保部同意,在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后,方可使用。使用期间须由专人负责,使用后保证处理妥当无隐患。

第九条车间消防员按时对本部门内各部位进行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报告。

第十条车间内,消防器材及设施必须由专人负责,定点放置,定期检查,保证完好不效,随时可用。

第十一条 当日工作结束前,应检查车间内所有阀门、开关、电源是否断开,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离开。

第十二条 发现火灾险情要积极扑救,并立即报警同时向安保部报告。

车间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4篇

第一条为提升车间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强化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意识,贯彻执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特细化完善对车间安全生产管理细则。

第二条安全生产管理指消防管理、用电管理、用气管理、物料管理、装卸管理、危险工序操作管理、环境卫生管理、防护管理、文明生产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生产制造中心、各生产车间、设备管理、辅料管理。

第二章 安全管理小组组织架构及工作职责

第四条以安全管理小组为组织保证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第五条安全管理小组组织架构

一、组长:制造部部长

二、副组长:体系支持经理、生产制造经理

三、组员:各车间主任、体系支持中心综合管理、各车间安全员

第六条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一、组长:

1、确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总则

2、组织安全检查考评

3、处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4、向公司及集团安委会汇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情况。

二、副组长:

1、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细则

2、组织月度安全检查考评并通报结果

3、组织部门层面安全宣传及教育

4、组织处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三、组员:

1、制订所辖区域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进行日常安全生产巡查及内部自检

3、进行车间层面日常安全培训、看板宣传

第三章 安全生产工作标准

第七条消防管理:消防设施配置充足、完好齐全、摆放合理、定期保养;消防通道通畅;员工掌握器材使用办法。

第八条用电管理:线路完好归位;电器设施完好齐整、定期保养、负荷内使用;电工持证上岗。

第九条用气管理:管道完好归位;气瓶配备防震胶圈、立式放置、定期更新;气库设施齐全、值班记录完整。

第十条物料管理:归类归位摆放、标识清晰;危险品与易潮、易锈品有保护措施;现场滞留物料。

第十一条装卸管理:不损伤产品或物料,不野蛮工作;行车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且专人使用、专人负责;装卸设备专人保管。

第十二条设备管理:所有设备都必须由专人使用与管理,严禁其它无关人员擅自操作,一些危险设备需做到人离机停,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第十三条危险工序操作管理:关键设备定期保养;冲压人员佩带耳塞、手套;焊接人员佩带面具、眼镜手套;喷粉人员佩带防毒口罩、手套、绝缘鞋;打砂及清洗人员佩带安全帽、眼镜、手套、防尘口罩等;焊接冲压人员定期培训、持证上岗。

第十四条环境卫生管理:生产现场、办公场所、走道楼梯干净整洁,无卫生死角、无不明物品;玻璃门窗、休息桌椅、陈列设施定期擦拭、无灰尘覆盖;墙角无蜘蛛网、地面无积水;厕所无异味。

第十五条防护管理:各类门、窗、护栏无损坏;天花、墙壁、地面、管道无裂缝、损坏或渗漏;各类劳动防护定期更新。

第十六条文明生产管理:私人物品归位摆放;员工着装、举止遵守车间操作行为规范,不偷盗不祸害;无不明身份外来人员;节约用水用电;新员工入职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与考核;老员工则单数月进行培训,双月数进行测试。

车间安全生产论文范文第5篇

洗煤车间共有员工65名员工,其中有19名正式工,46名劳务工。这是一个团结拼搏,务真求实的集体。我们紧紧围绕安全生产这一中心抓好基础工作,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了安全和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车间、创建平安车间,加强安全监督力度,强化安全理念,提升安全素质,立足根本,结合车间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安全监管体制,确保车间在安全平稳中抓好生产,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加强安全管理,夯实车间安全基础

我车间在安全管理上精细化,通过划分车间主管领导和技术员与群安员为一体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安全责任,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体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把安全监管工作和企业文化精神紧密联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全面开展安全目标管理和专项治理工作,工作中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在加强设备的安全防护和隐患的排除工作中做出了一系列的业绩。 1.浅槽加设活动爬梯

描述:原306浅槽检查检修频繁,岗位工或检修工对其进行检查、检修时需借助刮板链横梁进入浅槽即不方便且存在掉落等安全隐

整改方案:设计加工活动爬梯安装于浅槽上 2.修复系统内部破损防护网

描述:产系统系统内部防护网锈蚀严重,未能启到保护作用, 整改方案:复系统内部破损防护网加工安装防护网 3.719刮板机加装跳链保护装置;

描述:刮板机在带煤使用过程中,链条松动或大块煤卡入链条中,导致链条跳出或偏移托链轮,存在设备损坏等隐患

整改方案:利用弹簧、废旧钢板边角料等材料加工安装于刮板机链轮上方

4.751装车系统操作平台加设急停开关;

描述:未避免装车过程中发生突发情况,如撒煤、跑煤或装车设备故障等隐患。

整改方案:在操作台上安装一个旋转按钮,通过修改程序,用旋转开关控制所有闸板关闭。

5.新建筛分设备保护逐一进行试验、调整;

描述:新建筛分设备刚投入,设备保护未全能达到保护作用,针对上述情况车间对其所有设备保护进行逐一调试、调整,解决了上述问题,降低安全隐患。

6.1#、2#产品仓下给煤机防护罩加工安装;

描述:原给煤机只加装了护栏,未能完全启到保护作用,针对上述情况车间对其所有给煤机进行护罩加工安装,解决了上述问题,降低安全隐患。

7.制作筛机检查脚蹬;

描述:针对28

1、28

2、832等其它筛机倾斜角度大,检修、检查人员容易滑落,存在掉落、伤亡事故。针对上述问题车间对其进行改造。

整改方案:利用废旧边角料加工、改造专用脚蹬。 8.制作2

39、240筛机大梁防护板;

描述:原有2

39、240筛机大梁包胶磨损,在长时间使用下磨损严重,存在裂缝隐患。针对上述情况车间对其进行改造。

整改方案:利用胶板制作防护板固定与大梁以减少大梁磨损程度。

9.刮板机机尾安装欠速保护

描述:为了刮板断链后及时能发现,减少断链后的损坏程度,在机尾加一组欠速保护。

完善、健全各项制度。我车间先后制定了《车间管理制度》《设备承包责任制》《安全培训计划及考核制度》并长期坚持开展安全生产会议及主题活动,包括有每月一次的安全例会,每班一次的危险源辨识的学习等。车间员工都能认真学习安全知识,认真分析总结事故案例并从重汲取经验教训。这一系列的工作从整体上推进了车间安全 生产工作的开展。

开展科技创新,提高创新意识

洗煤车间注重员工的经验提炼,鼓励员工用心思考,实践创新,在员工小发明、小创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班组发展提供了无限动能。

作为生产单位,胶带机是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设备,而清扫器是胶带机上清扫带面的构件,但我厂的清扫器使用效果一直不好,导致胶带机带煤严重,走廊的卫生较差,且清理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洗煤车间在主任的构思下,对胶带机的清扫器进行了重新设计,不但提高了清扫器的清理效果,而且便于调整和更换,大大节约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材料的消耗。

在双增双节方面,我厂的地沟煤泥回收一直是很大问题,洗煤车间发明了煤泥脱水箱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但有效的回收了煤泥减少资源流失,而且不会因水分超标影响到煤质。

在安全方面,以前员工在更换胶带机托辊时,都是多人用手抬着托辊往上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车间员工根据平时的工作经验,利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更换托辊工具,不再需要人去接触托辊,不但提高了工作安全性,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强化职工安全培训,注重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车间在全面推动安全管理水平同时积极响应洗煤厂开展的各项活动,调动车间的积极性,发挥职工的在工作中的各项潜能以带动车间安全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努力争取为安全生产做出最大的贡献。

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我车间始终坚持“以人文本”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及素质入手。积极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并通过考试合格,确保车间各岗位人人持证上岗,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安全文化建设。

我车间积极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主题活动,车间的每位员工都能做到认真学习并落实。在活动中车间安全监管方面狠抓“三违”工作,在生产工作中并未出现一次“三违”行为的好成绩。 在新入厂员工方面,车间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培训、技术操作培训并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合理分配师徒工作,进行师带徒考核机制,提高新员工的安全意识,保障安全生产。

抓安全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车间会再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不懈的做下去,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恪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行动中落实,反事故,除隐患,时时抓安全,处处保平安,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让安全成为每个人的信仰,以安全铸就和谐,创建平安和谐的车间,落实安全的工作势在必行。

洗煤车间

2011年12月7日

优秀班组事迹材料文档

优秀班组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班组先进事迹材料 先进班组是生产型企业的最小生产单位, 班组管理是生产型企业管理 中的基础,在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秀班组建设是企业提升 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洗选车间一班成立于 2011 年 5 月份,现有成 员 26 人,其中班长 1 人,副班长 1 人,组长 5 人,主要负责日常生 产管理工作,设备的检查以及文明卫生。一班在车间领导的带领下, 紧紧围绕公司发展的各项目标, 立足岗位, 严细管理, 强化班组建设。 严明工作纪律作风,做好实际工作。在工作中,我们班组发扬特别能 吃苦的优良作风。全班员工齐心合力,以优良的班组作风赢得了公司 领导的称赞与认可。 一,一个学习型班组 对于生产班组来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或许是班组建设最 重要的环节之一。为此我班组十分注意每一个员工的学习教育工作, 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利用班前会对员工理论知识进行培训。利用 上班不开机时间做好导师带徒活动,以及手指口述活动。加强员工的 业务技能培训是摆在班组面前的重要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班在 业务技能方面掀起可比、学、赶、帮、超的浪潮。班长根据具体情况 实时的安排业务技能好的员工去带动业务技能差的员工, 增强了班组 成员的优秀发挥、优势互补。使传、帮、带的学习氛围在这个班组中 真正得以体现。

二、一个安全型班组 “安全第一”是生产班组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在工作中,一班 全体成员结合“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的生产指导方针,加强日常生 产管理, 遵守公司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做好生产安全思想警惕性, 并对新来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在日常生产 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现场为阵地,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上报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消除日常生 产隐患为重点。

三、一个纪律型班组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好的班组,是离不开严谨的制度和规范的 管理。洗选车间一班班组总结了公司各级人员的宝贵经验,公司部门 结合实际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员工行为, 因为每位员 工都制度“细节决定成败” ,如果不能在细节上好好的约束自己,就 宛如在车流如潮的马路上失去了红绿灯,只有乱撞的份儿!

四、洗选车间一班主要业绩如下:

1、积极响应车间每月召开一次车间安全办公会和一次月末总结 会,总结车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及本月的生产工作和员工劳 动纪律情况,报告下月班组生产计划和员工的培训计划,为公司安全 稳定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我班组长成员积极参加车间每周一开展安全大检查,进行自 查自纠。对查出的隐患,严格按照程序办理,对自己岗位上能处理的 马上处理,不能处理的上报车间协调配合其他车间处理。

3、做好开机前的设备检查工作和停机后的设备检查工作,对查 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及时上报,保证能正常生产。

4、做好文明卫生工作,清除卫生死角, 集中清理我班卫生区

39、 80

1、803 皮带巷,以及主厂房以西的卫生。积极清理电机以及主厂 房地面卫生。以浮选组(浮选机、加压过滤机)为洗选车间文明卫生 示范岗,以点带面开展车间的文明卫生工作。

5、车间积极开展危险源辨识活动,加强员工危险源辨识的培训, 同时以书面形式下发给各个岗位,增强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6、以加压过滤机和空压机为示范岗,开展“手指口述”和“岗 位描述”活动。期间车间组织抽查落实情况,效果较好。

7、利用班前会,组织员工深入学习公司文件,将文件精神传达 下去,贯彻下去,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 实。

上一篇:采购与供应管理论文下一篇:安全生产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