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范文

2023-09-07

继续教育范文第1篇

A. 定量数据B. 效率的高地C. 无D. 无参考答案:A

7.在员工绩效评价实践中,正常看到是结果法和

A. 行为法B. 平衡法C. 无D. 无参考答案:A

11.绩效评价误差的方法错误的是

A. 通过沟通计划来解决考核者的动机问题B. 通过实施考核者培训来避免考核误差的产生C. 通过多方评价D. 通过简历绩效考核申诉机制来避免考核误差参考答案:A

15.绩效评价误差的危害不对的是

A. 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满意以及敬业度产生不良的营销那个B. 会使绩效改进失去正确的方向C. 与绩效挂钩的薪酬政策产生的效果可能也会受到影响D. 制定的政策可以很好的执行参考答案:D

18.职业发展,应该怎样实施 A. 员工自我评估B. 亲人评价C. 社会评价D. 上司评价参考答案:A

19.严格化倾向产生的廕

A. 促使有问题的员工主动辞职B. 为“公报私仇”提供证据C. 评价者对各种评价因素有足够的了解D. 增加凭业绩提薪的下属的数量参考答案:A

29.

30.

31.30.下属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这是哪一种组织结构类型

A. 职能制B. 网络型结构C. 直线职能制D. 直线制参考答案:D

44.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

A. 性格B. 气质C. 能力D. 人格参考答案:D

59.《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的作者是

A. 亚当斯B. 史密斯C. 彼得·圣吉D. 托马逊参考答案:C

60.耗费时间和缺乏发聩指的是哪种沟通的缺点

A. 非言语沟通B. 书面沟通C. 口头沟通D. 无参考答案:B

61.彼得·圣吉认为在学习型组织的各项修炼中,哪一项是最重要的 A. 倡导自我超越B. 改善心智模式C. 开展团队学习D. 强化系统思考参考答案:D

62.书面沟通的特点是 A. 持久,有形,可以核实B. 快速传递和快速反馈C. 体态语言和语调D. 无

63.诺贝尔获奖者李远哲博士认为人在其一生中使用的脑细胞数充其量占总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A. 0.03B. 0.05C. 0.07D. 0.1参考答案:A

64.编码后的信息通过一定的形式、方式结合具体的条件进行信息传递指的是

A. 反馈B. 接受C. 渠道D. 无

66.绩效概念的界定需要把握哪两点 A. 表现原则以及综合原则B. 表现原则以及结果原则C. 权变的原则和综合原则D. 无参考答案:C

70.胜任特征起源于 A. 20世纪30年代初B. 20世纪50年代初C. 20世纪50年代末D. 无参考答案:C

4.周边绩效和关系绩效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对错

参考答案:错

7.事情的结果能随时间的推移而得到改善 对错

参考答案:对

13.组织中各个子系统的结构间联系是不稳定的 ,可以随意变动。 对错

参考答案:错

28.绩效工资的理论基础就是“以绩去酬” 对错

参考答案:对

29.自我领导力培训的目的是从整体上来提高绩效考核的信心 对错

继续教育范文第2篇

摘要:教师继续教育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的发展史上,教师继续教育也被放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探讨教师继续教育的缘起,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等,无疑会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电化教学

一、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

“继续教育”一词各国虽有不同,但其基本涵义却形成了共识,这就是指对已获得一定的学历教育,并已参加工作的人员所进行的各种各样教育活动,以便使受教育者不断地更新和补充知识,提高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工作需要的适应能力。

教师的继续教育只是继续教育这个庞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教师参加工作以后对知识的一种补充、更新。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有益于教师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是一种继续教育。

再从继续教育当时提出的历史背景来看,教师继续教育应该是指教师在参加工作以后,由于工作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和实践两个方面的认识的提高。换句话说,就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综合提高。

二、教师对继续教育应持有的态度

教师对于继续教育的认识,应该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把继续教育既作为一种权利,也视为一种义务。深层的理解是:对于社会要求的继续教育,不能仅依靠个人的好恶接受或者拒绝。对于教师个体有兴趣的知识,教师当然容易接受。但是,对于教育所必需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相关法规的学习,教师个体也必须认真地学习和领会。因为每一种行业,都有其特殊的行业专业知识的要求,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从教师的好恶来决定。从这个角度来讲,继续教育对教师来说,就是一种义务。

三、教师继续教育应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执教学科的知识

执教学科方面也可以说是专业方面。教师在这方面进行继续教育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校教学内容必须不断更新。而教师要得心应手地处理好,或者说要组织好教学,自身必须领先一步,先用新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再学习,不断地进修。

第二,与此相关的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开设的课程也在更新,旧的学科被新的知识所取代,这样教师就有了改教新知识的任务,因而教师进修机构需要组织教师为执教新知识而进行学习。

第三,有些教师度假后,重新开始执教前,需要为适应原来的教学工作而进行重新学习。同时有些教师为获得新的执教资格,如基础学校教师打算进入中等学校教书等,这也需要通过进修来获得这种新的资格。而在这方面教师进修的内容是根据上述各种进修需要安排的。它们包括补充性的新的科学知识、新学科和学校当前的实际教学课程内容以及教师要获得某种资格必须具备的学科教学能力。

(二)教育理论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教师进行教育科学方面的继续教育主要是为了使教师能够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包括新的教学理论思想,以便更好地胜任学校教育和教学任务。因此,这方面教师进修的主要内容应是组织教师进行教育学、教学论和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在这些领域中的新进展、新研究成果。教师通过学习而具备推广某种教学方法和进行教育和教学改革实验的能力,进而推动学校教育革命。同样,心理学的发展对教育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和教育方面紧密相关的心理知识,更是对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教师要深刻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教师教学的心理也是十分必要的,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可见,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仅有学科专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师范教育的原因,而师范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的特征就在于它强调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重要作用。

(三)相关、相邻学科的知识

作为教师,必须有这样的一种理念:知识从它本源上来讲是一体的。这一点,可以从越来越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出现来加以证明。此外,在实践层面上,一个管理者具备的知识面越宽、知识的理解越精细,他所做出的决策越系统、越科学,而不是顾此失彼。作为教师,一是要树立这样的一种理念,另外还要有实践的能力,给学生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综合型的人材。

(四)新技术、电化教学的运用

世界在不断的变化,我们这个世界,从人类的出现到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经历了太长的时间。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世界的变化在呈现出一种加速度的景象。我们所要掌握的东西也必然越来越多。作为教师来讲,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东西,仅靠理念上的更新是不够的,在教学的工具、手段上也必须加以更新。从技术层面上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范围、效率,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就要求教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技术。

四、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自学

作为个体来说,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主要看其对客观世界了解的欲望,也就是其主观能动性的大小。教师的继续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对客观世界知之更多,这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教师的自我教育应被视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因素。教育当局和教育研究及文献中心应该通过提供指导、必要的文件和文献、阅览室等,并使教师有必要的时间,以帮助教师进行个人的在职培训。

(二)听课

听课是实践层面上的再学习,再教育。通过听课,就会比较出自己在知识体系、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努力程度、教育理念和别人的差异,发现不足,做出改进。除此之外,也可以发现别人上课中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避免。所以,听课是继续教育的实践层面上的最佳方式。

听课这一继续教育方式在美国也比较流行。新教师通过听老教师的课、观察老教师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等,从而学到处理教学和教育问题的方法与经验,尽快地适应教学,提高教学能力。这种在工作中培训的方式对新任教师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同时,由于这种方式在校内进行,教师又不离开工作岗位,而是在工作中就能得到培训和提高,因而深受学校管理者的欢迎,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而且开支也最少”的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式。

(三)教研

教研是教师在任职学校结合教学工作边教边学。学校和教研室组织业务学习、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指导和帮助新教师,鼓励制定自学规划,不断提高文化业务水平。这是在职教师最基本、最经常、最普遍的进修提高方式。

如果说,听课是从微观上做以对比,发现别人及自己的不足,那么教研则是从宏观的层面上对课程的体系加以把握。教研的内容,可以是任教的学

段的整个知识体系的把握与计划;也可以是把任教的学段的学科知识加以扩充,研讨它与下一个学段以及上一个学段的联系,把教育教学真正地落实到为教育做贡献的境界中来,而不仅仅是为功利而努力。当然,集体的教研也可以是针对章节、针对某一课、针对某一知识点的讨论,也可以是一种教育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的讨论。因此,可以说,教研是教师继续教育,促进教师迅速成长的一个极好的途径。

(四)报告

作为一些教育行政机构,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做法:邀请在教育管理或教学方面很有成就的教育家、一线教师来做报告,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继续教育的形式。尤其是一些教育方面的专家,他们经历过更多的事件,见过更多的案例,他们的视角比我们的更大,也就更容易把握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规律。聆听他们的报告,无疑会大大拓宽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在教学中少走弯路,从而加速我们的成熟与成功。

(五)留职带薪深造

教师的离职进修一般是短期的。在中国,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各级教师培训中心及师范院校,经常根据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举办各种类型的短期培训班或研讨班。各学科承担不同任务的教师,按工作需要和个人条件参加短期培训,离职进修,其学习期间的工作任务由其他教师分担,进修期满回原岗位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有时学校根据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选派教师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新的学科教学带头人,提高其学历层次,送少数教师到高等学校参加教师进修班或专门进修部分课程,进行较长时间的离职进修。教师的离职进修除有益于个人的提升之外,更多的是会推动教育的发展。

五、学校及教育行政机构应提供的支持

(一)从体制上给予保证

在职进修制度化是很有必要的。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第69号建议指出:继续教育应该是教师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应定期地安排各类教育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程序和方法应该尽可能地灵活,适合教师的个人需求和各个地方的特点,并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发展和知识的扩展。修订一些规则、条例和法规,以突出在职培训的重要意义、必要性和效果,重视继续教育在组织机构方面的进展,并为所有教育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权利提供法律保证。

除此之外,教师的继续教育最好和教师的职称评定、晋升相结合,以此来激发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热情。

在英国,教师的在职进修与他们日后的晋级和加薪是相互挂钩的。英国中小学晋级的主要依据是教师的学历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因此,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与新教师,通过在职进修提高教学水平后,可望较快晋级;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通过进修获得高级证书或学位后,可望晋级和被聘为教研组长或青年教师的导师等职,而晋级又意味着加薪,加薪又刺激在职进修。

(二)从时间上给予保证

英国政府为教师进修提供方便。如进修机构尽量把活动安排在非教学时间内进行,在冲突时,学校要设法解决代课问题,甚至由校长自己去代课。教师中心和所在学校常为教师在职进修提供信息资源方面的服务。

但在中国,情况却大有不同,教师的继续教育从时间上是不能保证的,尤其是在高中,由于很多高中不按照国家规定的开学时间开学,而是把开学时间提得很早,结果导致本来安排在假期中的教师的继续教育从时间上不能得到保证。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把本来应该属于教师的继续深造的机会给剥夺掉。再者,由于中国师资紧缺的缘故,有些教师若选择继续教育,随之就会出现班级无人代课的问题,因而,为学生考虑,教师也只能放弃继续教育的机会。

所以,作为教育的行政部门,以法规的形式保证教师的继续教育时间是很有必要的,没有行政部门的参与,教师的继续教育从时间上也会受到极大的威胁。这样长此以往,对教师的各种水平都要造成极大的伤害,从而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从财力上给予保证

在德国,教师工资待遇高,教师继续教育用不着过多地考虑待遇问题。德国教师目前的地位是很高的,在国际比较中处于领先的位置。战后德国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作为国家公务员,教师首先受宪法的保护,领取国家工资,不受解聘的威胁,享有职业安全保障。赋予教师国家公务员身份同时亦给教师职业与其他国家公职部门进行比较提供了基础,这有利于保证教师地位和待遇的提高。

德国教师的基本工资标准由联邦《薪金法》统一规定,它是根据教师工作的学校种类、职务种类以及工龄来确定的。基本工资每2年升级一次,工作28年后达到最高工资级别。除基本工资之外,德国教师一般还享受地区津贴、子女津贴、假日津贴、年终奖、矫正课/特殊教育津贴、职务和官职津贴。但在英国教师的工资制度中,专门设有鼓励教师参加在职进修的津贴,在同等条件下,参加并完成一年制长期课程学习的教师,其工资可比同行高4%-5%。这些措施都刺激了教师参加在职进修的积极性,是相当有效的。英国中小学教师参加进修的热情很高,参加进修的要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

有鉴于此,中国政府不但有必要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更要为教师继续教育投入更多的资金,以保障教师继续教育的顺利进行。唯有如此,才能大力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使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均衡,使我国的国民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使国民素质得到普遍的提升。

责任编辑 郭延彬

继续教育范文第3篇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710032)

作者简介:陈阳(1974- ),男,四川人,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耳科学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0600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0911);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新技术项目(XJZT09Y31)

【摘要】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为例,分析当前本科临床教学在教学设计和授课方式上的局限性,在总结科室继续教育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提出在本科临床教学中让医学生充分利用和参与科室继续教育活动,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临床面临的问题,培养分析病案的临床思维,激发他们献身医学事业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和加快由学生到医生的转变。

【关键词】医学继续教育;本科教学;人才培养

Utilization of Department Continuing Education Platform in Undergraduate Clinical Course

Chen Yang, Qiao Lilu Lian-junqiu Jian-hua(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Xijing Hospital,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The authors take otolaryngology for example to analyze the limitations in the undergraduate clinical course. After summary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platform in the department, the authors suggest utilization of department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undergraduate clinical teaching. It will help the students comprehend the practical issue, cultivate clinical thoughts, motivate learning enthusiasm,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Key words】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undergraduate course;Training

一、临床教学中的不足点

我国医学院校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临床教学课时一般在20~38学时,作者所在单位本科生理论课为30学时,实习轮转2周。然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涉及的解剖部位复杂,如颞骨的解剖是人体所有骨骼中最复杂的;鼻窦又与眼眶、垂体窝、海绵窦、视神经及颈内动脉等多个颅底深在结构相毗邻。本科生在校期间所学的耳鼻咽喉科知识仅仅是最低限度基本知识,临床理论课又与耳鼻喉科实习间隔了一年左右的时间。理论课学习期间,纵然教师常常以临床病例来讲解疾病,毕竟学生没有亲身与患者和病例接触,思而不学则殆矣。短短2周的实习期,学员常常是刚适应科室的工作流程,开始采集病史、书写病历、专科查体等基本医疗活动,就到了结束的时候。因此,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为例,当前的本科临床教学设计还有相当的局限性,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本科临床教学的需要。实习结束时,学生对临床问题认识肤浅,没有正确的临床思维,也难以激发出学习的热情。

二、科室继续教育平台建设

近年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新技术、新进展不断出现, 要跟上和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必需不断更新知识。作者所在科室自2004年7月至2011年5月间共进行了287人次的医学继续教育讲座,建立了有效的科室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平台[1-3]。中高级职称医师的讲座占总数的一半,带动了整个科室的学术研究和氛围,在提高自身的同时也向年轻医师传授了科研的方法和新的临床发展方向。通过每周一次的继续教育讲座,对学科前沿和交叉学科问题反复深入的探讨、总结,科室近5年相继开展了耳神经外科、耳硬化症、喉微创外科、鼾症、突发性耳聋、颅颌面修复、腮腺外科和内镜甲状腺手术等领域开展了十余项创新性手术治疗方法。既提高了学科的学术水平,又拓展了学科的业务范围。因为听课的范围包括除医疗系列外的病房和手术室护理组,以及技术员、技师、听力师,使得全科人员有机会了解到科室发展的方向,强化了科室的学术气氛。

三、科室继教平台在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虽然本科实习医生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轮转期间也常常旁听科室的继续教育讲座,但是还缺乏一个系统的教学设计和安排。其实实习医生完全可以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开始初步的临床科研实践,追踪疑难病例,总结临床资料,检索查阅文献,从而提高学生对临床问题的认识,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同时积极参与临床实践的过程也更能激发出医学生学习的热情。

首先,在临床理论课中加入PBL教学实践。传统的LBL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对各科知识进行灌输教学,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只是课后对讲授的知识点进行机械式记忆。而PBL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将学生分出若干小组,一般6-8人为一组,使学生面对具体的临床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小组讨论会上,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讨论,在讨论中相互学习,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从中学到知识。这样培养学生以病例的诊治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并逐步具备一名合格医生的素质。而在科室继续教育平台上,病例分析是最常见的讲座形式,这样备课的医生也不用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美化幻灯而是将工作中的实际病例融入到PBL教学,可以和学生一起通过翻阅大量的资料,包括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所有知识,实现学生为主体的临床教学。

其次,在临床实习教学中让实习医生充分参与科室继续教育讲座活动。现实中的医学生临床实习常常沦为带教医生的“学徒工”,基本上都是帮着写病历、开检查单、贴检查单,要不就是提血、送冰冻等跑路的活,每天重复相同的操作,缺少独立的思考。带教医生很少让实习医生去思考病人有什么问题,如何分析问题,怎么解决问题。而我们的科室继续教育讲座内容包括:①综述本学科某一方面的新进展;②介绍本学科正在或者准备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③参加国内外学习班或者研讨会的情况汇报;④常见病的疗效或并发症的总结报告;⑤结合文献报道,汇报科室经治的少见病例或疑难病例等。带教医师在准备这些讲座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让实习医生参与甚至完成一次综述或者病例汇报。因为实习医生经过了基础和临床理论课的学习,又接受过良好的医学文献检索培训,查阅文献的能力普遍较强。而且他们初次进行接触病人,分析疾病的诊治过程,会有强烈的学习热情和表现欲望。让医学生参与和完成一次医学专题讲座,可以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临床面临的问题,培养分析病案的临床思维,激发他们献身医学事业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和加快由学生到医生的转变。

另一方面,医学生深度参加科室的继续教育活动,也使得学生和老师以及科室的其他成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容易培养出医学生对专科的兴趣和志向。科室领导也可以通过医学生在继教讲座中的表现,发现有潜力的“好苗子”,为科室储备后备新生力量。笔者所在科室就已经有两位曾经参与病例汇报的医学生后来成功考上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实习期间的这种特殊经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响到他们在专业发展方向上的选择。所以,在本科临床教学中充分利用科室继续教育平台,可以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陈阳 乔莉 卢连军 邱建华.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临床科室继续教育平台建设中的应用. 西北医学教育2010, 18(6):1088-1089.

[2]陈阳 乔莉 卢连军 邱建华.科室继续教育平台的构建经验. 西北医学教育2007,15(S):45-46.

[3]陈阳 邱建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继续教育平台的建设经验. 军队医学教育2007,78(3):47-48.

继续教育范文第4篇

(专科函授班适用)

毕业设计(论文)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坚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 、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

(一) 毕业设计(论文)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独立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及一定的查阅、应用中外文文献的能力。

2.培养学生拟定方案、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一定的理论分析、设计运算能力及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撰写的能力,清晰表达设计(论文)思想、过程步骤的能力。

5.对于撰写论文的工程类专业学生,培养其试验设备制作、安装、调试等实验条件建立的动手能力以及实验研究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二)工作量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图纸、说明书或论文字数由各系参照本学科类《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的规定及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大纲确定。

(三)格式要求:见《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四)时间安排:根据专业教学计划,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时间不少于10周;具体工作日程由指导老师根据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学计划安排。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一般应安排以下主要环节的训练(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一)毕业设计

1.选题

2.查阅中、外文资料

3.调查研究

4.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5.工程设计或工艺设计,计算分析或试验研究

6.技术经济分析

7.绘制图纸

8.编写设计说明书

9.编写中、英文设计摘要

(二)毕业论文

1.选题

2.查阅中、外文资料

3.调查研究

4.试验方案选择或拟定写作提纲(根据专业需要定)

5.实验研究、数据整理或搜集、整理、分析、研究、评价资料(根据专业需要而定)

6.理论分析、论证

7.技术经济分析(根据专业需要而定)

8.撰写论文

9.编写论文中、英文摘要

三、指导教师资格与职责

(一)专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

指导教师必须是具有专科以上和中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管理类专职教师或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专业工作者,外聘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

(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的选题——收集资料数据——分析构思——确定论文题目——拟定写作题纲——论文初稿——反复修改——定稿等整个论文写作过程进行指导。要求学生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严格遵守学校的规定,按时完成论文。

2.指导教师负责对所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写出评语,并给出论文成绩。

四、选题要求

(一)课题应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本专业全面综合训练。

(二)课题范围和深度应符合学生在校所学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任务或社会热点问题真题真做。

(三)课题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应在教学计划规定时间内,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四)鼓励并提倡学生发挥主动性,提出自己的设想,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商定课题。

(五)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课题。多名学生共同参加一个题目,必须明确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且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使其受到全面综合训练的工作任务。

(六)鼓励工科毕业生参加设计单位的工程项目设计,但应有符合培养目标及教学内容的明确课题。

五、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教学阶段开始前,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查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资格,学生必须选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理论课课程,才有资格做毕业设计(论文)。

(二)根据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学生应向指导老师提交调查研究提纲,在调研基础上拟定毕

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两周内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调研资料准备情况、设计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工作任务分解,各段完成的内容及时间分配、存在问题等。“开题报告”要交指导老师审查,经批准后正式开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三)学生应对本人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负责,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给定的毕业设计(论文)各项任务。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的书写格式应按照“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撰写。

(四)学生应经常(定期)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度和遇到的疑难问题,争取指导老师的指导和监督,原则上要求学生每星期至少向指导教师汇报一次毕业设计进展情况。

(五)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规定的全部工作任务,严禁抄袭他人的成果或请他人代替完成某项任务。否则一经发现,毕业设计(论文)按作弊处理。

(六)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学生应按规范提交所有资料(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论文、阶段资料、实验原始记录、软件文档等)。对设计内容中涉及的有关技术资料有保密责任,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对外发表或转让。

六、成绩评定

(一)成绩等级:

毕业论文最终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主要考察其论文观点是否明确,结论是否合理;分析过程是否清晰,逻辑性如何;论据是否充分,引用文献是否可靠;意思表达是否准确,概念使用是否得当;语句通顺与否,举例是否合乎要求等。

(二)成绩评定标准:

1.优秀

A、能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及本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B、能密切联系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深度,对实际工作和学术研究有一定现实意义,并对某些问题具有创见。

C、中心突出,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结构严谨,文句通顺。

D、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特别是能运用定量方法,数学模型、图表公式进行科学分析与论证。

E、提交的所有材料完全符合规范要求。

2.良好

A、能较好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及本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B、论文选题较好,能较好地联系实际,分析问题比较正确、全面,对实际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参考作用。

C、中心明确,论据充足,数据基本可靠,层次比较分明,文句通顺。

D、原始资料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

E、提交的所有材料符合规范要求。

3.中等

A、能正确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及本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B、能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较正确、完整,对实际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阐述。

C、中心论点正确,有相应的数据说明,文名通顺。

D、有较全的原始资料,并有进行加工整理。

E、提交的所有材料符合规范要求。

4.及格

A、在基础理论中没有原则性的错误,能基本掌握本专业已学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B、尚能联系实际,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有一定论据,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文句尚通顺。

D、有一定的原始资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

E、提交的所有材料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5.不及格(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定为不及格)

A、在基础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差。

B、文章无中心,层次不清,主要论据不足或论据、论点、结论不一致,原始资料残缺不全或主要数据失真,加工整理差。

C、基本内容属抄袭他人成果,或由他人代笔的

D、提交的所有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

七、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论文撰写期间各阶段工作的时间进程安排

1.第1—2周(9月14—27日)毕业论文选题调研,拟定论文提纲;

2.第3—6周(9月28日—10月25日)完成论文初稿;

3.第7—9周(10月26—11月15日)完成论文修改稿;

4.第 10 周 (11月16—22日)论文定稿,打印一份装进资料袋并提交及电子文档。

八、计算机类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1.研究和讨论现阶段网络游戏的应用规则和实现技术,如:游戏服务器的架设等等。

2.FTP协议的研究和应用

3.蓝牙技术的协议分析与实现

4.移动通信的位置确认

5.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及网络仿真技术的应用

6.无线局域网的建设与应用

7.档案管理系统ASP+SQL

8.网上购物系统ASP+SQL

9.网上教学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0. 汽车销售管理系统

11.中小学校园网站设计与实现

12.机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3.小型商场管理系统(进销存、条码管理)

14.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15.网络时代教师的新能力结构

16.运用maple构造人口迁移模型

17.下一代互联网组网技术

18.多元智能理论和信息技术教学溶合实践模式的探究

19.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协作学习模式

20.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位研究

2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2.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3.基于Authorware的CAI课件设计与实现

24.打字练习软件设计

25.网上公共选修选课系统的实现

26. 学籍管理系统 ASP

27. 学籍管理系统 VB

28. 学籍管理系统 VFP

29.用ASP和 MS SQL SERVER实现网上讨论

30.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聊天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31.用VB6.0制作邮件监听器

32.AUTHJORWARER制作简历

33.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c ,c++, VC

34.信息查询系统

35.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的开发 vfp

36.网上报名系统 asp+access

37.课件发布系统asp+access

38.酒店管理系统 VB

39.基于Authorware的图书管理器

40.基于S/C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41.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2.电子商务的安全策略

43.用Excel开发MIS的方法

44.网吧的组建及相关技术

45网上商店现状的思考

46.论计算机网络中服务的概念

47.因特网的出现及发展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48.个人电脑安全意识如何提高

48.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50.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51. 电脑公司维修部管理系统 VC、SQL

52. 公司物流管理系统

54. 基于WEB服务器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VB+Access

55.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VB

56. C++程序设计课件制作

57.运用maple探求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评价的科学性

58.网络视频流媒体及其教育应用

注:

1、凡文章主要部分有从网上下载的嫌疑一律不合格!

2、参考文献应指出文献来源。

继续教育范文第5篇

2013甘肃省会计继续教育综合考试答案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4学分

2013甘肃省财政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行政事业类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4学分

考试答案

上一篇:教育硕士下一篇:初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