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认识论文范文

2023-03-21

大学生自我认识论文范文第1篇

在我经过好几段时间的反省与反思当中。我得出了结论。那就是。我错了。而且错的非常的离谱,错的非常深刻,非常的让老婆大人心寒。

由于在工作上有点忙。或者说比较忙,有时候会把我最最亲爱的宋小娟老婆冷落了。这是非常非常不应该的,是要遭到惩罚和斥责的。

当然除了工作方面。脑袋也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我天生就有先天痴呆加笨蛋的脑类病症。经常的会犯傻,脑袋转不过来弯等症状,但是我发现自从跟了宋小娟亲爱的之后。我变聪明了。不会在像以前那么笨了。而且智商指数在直线上升,这让我的父母和亲朋好友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也同样感到非常的欣慰。所以说。遇到这么个冰雪聪明,闭月羞花,的宋小娟是上天赐给我的福气,而我竟然还惹她生气。这简直是天理不容啊。

我爸妈说,还请宋小娟多多包涵我。照顾我。因为我的脑袋只有宋小娟能治好了。

好了先承认错误吧:

1。

我脑袋太笨。竟然以为日志是一人一篇的。

2。

我竟然还说是亲爱的宋小娟错了。

3。

我竟然还说宋小娟脑袋死板。其实是自己死板才对。

4。

我偷懒还找藉口。老婆杂说就杂对。

5。

我不会在特么特么的勒。只有宋小娟姑奶奶特么特么。没有我特么特么。

接下来是以后的保证:

1。

我以后绝对要向宋小娟看齐。争取变的像宋小娟一样聪明。虽然没可能。但我会努力。

2。

我以后绝对有错就改。以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改正错误。

3。

我以后绝对要反省自己。不会再去批评宋小娟。因为宋小娟是我的学习目标。是我的榜样。我怎么能批评人家呢

4。

我以后绝不偷懒。该写日志就写日志。决不再等。

5。

(如上,承认错误的第5条)(再次括弧,上面的内个应该打在此行,打错了。见谅)

大学生自我认识论文范文第2篇

一、工作认识:会计工作是一个专业性、责任心很强的工作,对待工作要有一个严谨的工作态度,最忌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燥。

我们公司对外的报表种类较多,报出的数字一定要做到及时准确。我的工作实质就是对财务数据的重新归整,根据报表使用者的要求对已经形成的会计报表和财务数据进行不同口径的罗列和归集,形成代表不同意义的财务状况的反映,并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解析,要求的相关性、准确性、一贯性和可比性更突出。对数字和分析不能单站在核算的角度而是要更多站在管理的角度来看待,剖析它所代表的意义和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及一系列的变化。

二、自我评价,这段时间以来自己在逐渐熟悉公司核算业务和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逐步适应工作节奏,对自己有满意之处也有不满意之处。满意之处在于对工作的态度,诚 1

恳、严谨和积极,工作始终摆在首位,能够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特别是预算工作,终于在数据不断调整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在规定时间内将两公司预算汇总上报,没有耽误领导工作,我也感欣慰。不满意的地方,是感觉工作思路和方法还是有问题,对数字的敏感性不强,没有能抓住关键点和扣准重心,心中无数。另外对基层包括养护、机电工作不熟悉,例如大中修项目有哪些、维护费用支出是否合理等没有相关概念。

三、以后工作计划,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尽量多了解业务部门的工作。在对数字进行分析或再处理时要学会抓重点,不能钻在数字里钻牛角尖,要跳出数字看数字,在一个较为宏观的角度分析看待它,抓重点,理思路。

大学生自我认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性取向是指人对他人在躯体和情感上的认识,分为异性恋,同性恋和双性恋。众所周知,异性恋是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同的,双性恋者较为少见,而同性恋取向备受社会关注,由同性恋所衍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问题日趋增多。本文将从国内以往对大学生同性恋取向调查研究结果中,对大学生同性恋取向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

关键词:大学生同性恋取向危害成因解决办法

性取向包括异性恋,同性恋和双性恋。通常异性恋为对异性产生浪漫情感与性的吸引、同性恋为对同性产生浪漫情感与性的吸引、双性恋为对两性均能产生浪漫情感与性的吸引。此外,亦有无性恋的概念(即对两性均无浪漫情感或性的吸引)。

不管是什么国家、民族还是文化差异,同性恋取向都是客观存在的。过去人们对同性恋现象还是比较排斥,甚至让人难以接受,由于科学的研究和媒体力量,很多人改变了原有的态度,逐渐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并容纳他们[1]。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建立、形成并逐渐完善的重要时期, 大学生们对性和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大学生的性激素分泌比较旺盛,性冲动也很强烈[2]。大学生已经进入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趋向成熟的阶段,性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若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会诱发心理障碍。 对于大学生来说,正确的性观念是确保大学生正常生活、学习秩序、身心健康及人格独立完整的重要因素[3]。

然而,我国潘绥铭(2004)对全国大学本科生性观念与性行为状况的调查显示,有6%的男性和5.4%的女性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首次发生了与同性之间的性接触。张北川对同性恋者的 调查数据显示:同性恋中30%—35%曾有过较强烈的自杀念头,同性恋中9%—13%曾经发生过自杀行为。严由伟(2003)为了解青少年学生同性亲密行为、同性恋萌芽及初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编制了调查表,结果发现大学生有过同性亲密行为者占调查人数的23.6%,且初中、高中、大学阶段具有明显的连贯性。连贯行为中大学阶段占该行为者的 43.2%;在行为体验上,许多学生的同性亲密行为不完全具备同性恋行为特征,但大学阶段有 5.1%的人获得过同性性体验,有4.5%的人心存同性亲密性行为愿望[4]。

郑建东等[5]了解大学在校学生男男性接触者(MSM)中性取向自我认同以及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了大学院校和科研院所的27名学生MSM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受访对象的年龄分布于19~29岁,大部分是本科生和硕士生, 2人为少数民族;调查者中自我认同为同性恋有21人, 自我认同为双性恋有6人,对艾滋病有一定了解,存在多性伴一夜情行为;学生MSM习惯于上网寻找性伴侣。受访者中未发现有HIV感染者,有2人新近感染梅毒。受访者中大多对自己的同性性取向表示认同,但基本上都能感受到或想象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我国学术界认为崇尚生育的传统文化是导致我国社会歧视或反对同性恋的渊源和基础,它破坏了同性恋者之间情感发展联系和建立稳定关系的可能性[6]。为了将来给父母一个交代,大部分受访者会考虑和女性结婚,绝大多数结婚的MSM将会有男、女双性性行为,此种行为使他们无疑将成为艾滋病和性病传播的潜在桥梁人群。

对于大学生来说,情感生活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性取向对大学生情感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相对于青少年和高中生来说,思想、身体较成熟,但由于尚处于求学阶段,同性恋取向仍然是个弱势群体。因此,当发现有人处在这种状态时,作为朋友、家人、学校方面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和心理疏导,使他们积极配合并逐渐缓解压力,减轻痛苦,从而走出心理阴影。避免因此而导致的自卑、孤独、压抑甚至自杀念头。在国内有些大学这方面做的就很好,他们成立了注同性恋现象的学生社团,让大学生都参与进去,体验了解同性恋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的关心、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让他们能够轻松愉悦地度过大学生活,迎接崭新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姚远.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江静[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236.

[2]郑祥专.高校性教育模式探析 ——基于三明学院大学生性知识观念调查的思考[J].2012conference on creative education .996-1000.

[3]马赛飞.库里曼, 陈善斌.关于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的思考科技向导[J].2011, 17:126.

[4]劉珺.大学生性取向量表的编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郑建东,吴尊友,庞琳等.大学在校学生男男性接触者性取向自我认同与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定性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 14(3):258-260.

[6]张北川,储全胜.同性爱与艾滋病[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5):320 -3221.

大学生自我认识论文范文第4篇

[活动理念]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识。由于自我意识的急剧发展,青春期的学生产生了成人感、自尊感、有针对性的闭锁性,并且开始强烈地关注自我,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作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由于中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的限制,在自我认识与评价中往往容易出现偏差。

因此,培养中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的必由之路。认识当代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减少教育的盲目性,切实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 [活动目标]

1、通过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清和挖掘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

2、培养学生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悦纳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活动形式]案例讨论与交流、学生互动活动等 [活动准备]案例,课件,纸,笔等。 [活动对象]七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

活动1:故事导入——《斯芬克斯之谜》

1

有这样一个传说,众神居住的地方叫奥林匹斯山,众神的主神是宙斯,奥林匹斯山上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一句箴言。宙斯想把这句箴言告诉人类,于是,他派了斯芬克斯来到人间。斯芬克斯把这句箴言化作了一道谜语让人们猜。

斯芬克斯来到古希腊著名的城堡拜森克,守候在城堡唯一的井口旁,要求前来打水的人猜这句谜语,凡是没猜中的,斯芬克斯马上把他吃掉;如果猜出来了,她自己就会死去。这句谜语给当时拜森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终于有一天,一个叫“俄狄浦斯”的年轻人来到了斯芬克斯的面前,说出了这个神奇的谜底。于是斯芬克斯死了,而这个谜语流传了下来。

谜语是:什么东西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谜底:人。 箴言:认识你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谜语,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感受到认识自我是十分重要的,并由此导入新课。

指导语:同学们,当色彩斑斓的青春世界向我们敞开大门,面对悄然而至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我们怎样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呢?

活动2:我是一个_________的人

1、问自己10次,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把头脑里浮现的答案一一

2

写出来,想到什么写什么,不必有顾虑,这只是自我分析的材料,没有对错。

2、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分析,分享自己的答案。

[设计意图]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是独一无二的,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活动3: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小马过河的故事

小马妈妈让小马去磨坊搬粮食,它走啊走,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看着奔流的河水,小马不知道自己能否趟过河去。小松鼠告诉它:河水很深,昨天才淹死了一个小伙伴。老牛却说,河水很浅,水面才到它的膝关节。小马看看小松鼠,又看看老牛,然后走到老牛跟前,将自己的身高与老牛比了比,它笑了,勇敢地趟过了河。

小组讨论:

1、小马一开始为什么不敢过河?

2、小马后来为什么又敢过河了?

3、如果小马不了解自己的身高和能力,结果会怎样?

4、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说明了解自己的重要性)生活中有什么例子?

5、既然了解自己这么重要,有哪些方法呢?

[知识链接]——认识自我的方法

1、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认识自己:

3

(1)生理自我的认识——指个体对自己外表和体质状况的观察和认识,包括外貌、风度、健康状况等方面。例如:我是个高个子,我是个短发女孩等;

(2)心理自我的认识——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观察,包括对自己的智力、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观察和认识。如我是个胆小的人,我爱好文学等;

(3)社会自我的认识——对自我形象的观察和认识,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自己在班级、年级、学校中的位置和作用,公共生活中的举止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如我是一名中学生,我是个受欢迎的人等。

2、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己(忌攀比,尽可能起点相同,条件一样)

3、别人的态度与评价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学会利用自我测查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正确认识自我。

活动4:伟人的故事——林肯

林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的相貌丑陋,常常被他的政敌所讥笑。有一天,他的一位政敌遇见他,开口骂到:“你长得太丑陋了,简直让人不堪入目。”林肯微笑着对他说:“先生,你应该感到荣幸,因为你将因为骂一位伟大的人物而被人们所认识。”

思考:如果林肯只把眼光停留在自己丑陋的外貌上,不去发现自

4

己的其他长处,他能成为美国著名的总统吗?

指导语:看人与看物的道理一样,有时需要变换角度重新审视自己。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即能够坦然接受现实中的自己。

活动5:自我知多少——挖掘自己的优缺点,悦纳自我

1、让学生用“我_____,但我_____。”的句式填空,前者说的是缺点,后者说的是优点,限时2分钟,看谁写得多。

2、分享自己的优缺点。

提示:学生分享时,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判断学生表述是否正确,对于能改变的是否采取逃避的消极态度。

指导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不能因为有缺点就否定自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

大学生自我认识论文范文第5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和话题写一篇作文。

据报道,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天飞机科学实验方案,自以为肯定能得到全国一等奖,结果在全国竞赛中只得了二等奖。发奖时,他竟拒绝领奖。还有一位中学生,在学校老师的辅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完成了一项设计。当他得知工厂要将他的成果投入生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厂方给他两万元,或送他出国留学。

以上两名同学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意识”,而忽略了必要的道德观念。一个人的成长,一个科研项目的研究成功,需要“自我”努力,更需要别人的支持、帮助与合作等诸多因素,请以“自我意识与人生成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联系古今中外实际,字数不少于800字。

【等级作文】

一同摆渡

我们从很久以前开始,就一直行走在追求成功的人生之路上,像是追逐一个美丽而且炫目的理想,有些孤注一掷,但是一往无前;又像是专注地在那条叫做“人生”的河里摆渡,成功就在遥远又似乎触手可及的彼岸。

追求人生成功,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一种相当强烈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往往会唤起我们心底的“自我意识”。它来得迅速而迫切,甚至还有些固执;它催促着我们更加不懈地进行着“自我”努力,然而它的固执又让我们变得不顾一切以致不择手段,它遮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以为我们都是孤身一人。

一切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自我意识”从来就不是缺点,在很多时候,它是一种坚韧、一种决心、一种勇敢和野心勃勃的自我期待。但当“自我意识”开始变得偏激的时候,一切就都变了质。我们只看见自己一路的艰辛和自己的盼望,却忽略了那曾经搀扶起跌倒的我们的手,忽略了那在我们身后默默注视的目光。我们总是以为只要一个人就可以成功了,或是以为成功只是凭靠了自己——就算真的获取了人生成功,那也不能感到由衷的快乐,因为是自己亲手毁坏了在成功之前本应具有的温暖。

这个星球也许是孤独的,我们却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在“自我意识”之外,是他人的支持、帮助与合作温暖了追求人生成功的整个过程。三国时吴国名将陆逊火烧七百里大败蜀军,是吕蒙的赏识和阚泽的推荐给予了他大展雄才的机会;著名女作家萧红在一举成名前,有着鲁迅先生的肯定与支持;海伦·凯勒健康而明朗的成长,是安妮·莎莉文的微笑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在如今,生物学上的巨大成功——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绘制,既凭借了每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的自我努力,亦是他们所有人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让我们在行走得太急的路上停下脚步,让眼中的世界回复到本来面目。我们需要“自我意识”让自己毫不畏惧地走向成功,也需要别人柔和的话语给自己一份抚慰,而不必在疲惫的时候只能独自揽怀。我们追求人生成功,也在追求成功之后的幸福。我们站在船上,让“自我意识”挽住那些伸向我们的友好的手,一同摆渡。

(本文原始评分:56分) 【批阅意见】

这是一篇充满睿智的文章,有几个看点值得一提。

首先,审题准确导致作文思路清晰。该考生全面审读了题干所给的材料与作文话题,从正面认同的角度肯定自我意识在人生成功中的主导作用,又指出了人生成功中除了自我意识的主导作用,不能忽略众人的辅助。审题的准确使得作者能够高屋建瓴地把握作文的思路走向,使全文论说从容自信。

其次,该考生具有良好的议论文写作潜质。从行文思路上来看,由于所给话题是“自我意识与人生成功”,作者行文中当即从界定“人生成功”入笔,分析指出追求成功是人生的目标,在对这一目标的追求中自然会产生“自我意识”,然后分析“自我意识”在人生成功中的辩证作用,在肯定“自我意识”在“人生成功”中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辩证地指出这种意识如果超过一定的度,则会演变成个人英雄主义,会阻碍“人生的成功”。从语言表现上来看,定义界说,事理分析的语言比较准确,具有较强的概括力。上述两个方面使这篇文章论说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充溢着较强的思辨色彩与理论高度。

其三,抽象思维兼具形象表述,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如果按文体分类,这篇文章显然应该划分为议论文,但这位考生在比较精辟的议论中不时穿插一些形象性的表述,加上开头和结尾以行路、摆渡作为人生追求成功的意象,不仅使全文结构谨严,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当然,毕竟是中学生,虽然才气洋溢,但行文语言偶尔还会露出稚嫩之处,譬如开篇第一段语言功力明显见弱,粗粗地看“像是„„又像是„„”是一个挺有表现力的复句,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本来这个复句紧跟在“行走在追求成功的人生之路上”,应该是对“行走之路”的修辞,实际上后一个“又像是”修辞的是“摆渡之河”,一个严谨的复句因为修辞对象的改变而致松散。作为高分作文,这样的开篇会给阅卷教师留下欠佳的印象,故56分比较恰当。

我自知,为了你

又是一个雨季,独坐窗前,任迷茫的忧伤在指尖流溢。心情撑着一把小小的伞,在这细雨纷飞的江南小路上,寻觅属于自己的风景。

青春在身后的梦中扬起一路飞尘,在红尘中,我寻找自己的方向,却又迷失在其中。转身,我看见了你。

成功的火光在远处隐现,是你在召唤我吗?我不知。但对你却有种蓝蓝的思念,不知是否是生活的无奈划伤了我,对于这么美好的字眼——“光明”,却让心中有淡淡的酸楚。

蓝蓝的天空,蓝蓝的雨,蓝蓝的思念,蓝蓝的你。

你不知华先生是否为了你,放弃了在他那个时代能带给他丰富物质的教育岗位。在偏僻的小屋中,在昏暗的灯光下,在笔尖与纸接触发出的沙沙声中,一步步向你靠近。但我知道华先生自己明白,不善表达的他,即使用生命燃尽那红烛,红烛发出的那点微弱光芒也照不亮他人的心房。于是世上就有了著名的教学家:华罗庚。

卧薪尝胆,我想我做不到。但那种为了心有梦想,不畏艰险的精神是我的向往。远方,有一个粗哑的声音在喊:“前进吧,为了你的梦想。”于是我上路,去找寻成功的光芒,但仍带着蓝蓝的忧伤。

读过毕淑敏的《珍惜愤怒》,深深的感触在心湖中长久地荡漾。往昔的我也许很懦弱,看见弱小受欺侮,心中愤怒的火苗会升起,但随即熄灭在黑寂的夜里,化为蓝蓝的忧伤。《珍惜愤怒》教会了我运用愤怒,我把它化为激励我前进的力量。在自己到达的每一个驿站点燃希望的火把。回头再看,我已离出发点很远很远。成功的火光仍在前方闪烁,但青春扬起的飞尘已经渐渐沉淀,我看清了路的方向。

我不再迷失,身后的火把发出金色的光,消融了眼中蓝蓝的忧伤,混杂在一起,成了淡淡的绿色。绿色,生命的象征,我又有了力量,带着父母的期盼、友人的关怀、成功的梦想,大步迈在人生的路上。

我渐渐地学会了解自己,我想等到自己完全明了,成功就不再会遥远。

没有了月亮,我还有星星;没有了星星,我还有梦想。

为了你,我要学会自知、自明。

(本文原始评分:56分-3分原卷书面分=53分) 【批阅意见】

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是浓郁的文学抒情性。作者以蓝色的忧伤作为全文的情绪基调:蓝色的天空、蓝色的雨丝、蓝色的思念、蓝色的意象。江南水乡缠绵的雨景与缠绵的小路,还有作者个性化的生活体验、个性化的喃喃细语,使得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份淡淡的伤感,高中学生的作文能达到如此境界很不容易。

但是,综合地评价这篇作文可以发现两个大问题。

一、审题失偏。

本次作文题干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举出两则新闻事实,第二个层次承上启下,不仅就两位同学“拒绝领奖”与“单独要价”进行思想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是过分强调自我意识而忽略了必要的道德观念,还进一步明确地指出被这两个同学“忽略”的道德内涵是:“一个人的成长,一个科研项目的研究成功,需要‘自我’努力,更需要别人的支持、帮助与合作等诸多因素”,然后推出作文话题“自我意识与人生成功”。命题者的用意其实很明显,就是要求考生在“自我意识”与“人生成功”的关系中论述“众人辅助”在其中的作用。当然,考生可以“自选角度”,即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论述“众人辅助”与“自我意识”在取得人生成功中所起作用的主次、轻重程度,你甚至可以全面肯定“众人辅助”在其中的作用,也可以全盘否定它的作用,但你的作文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不能绕开它自说自话。这位考生显然没有全面审读题干内容,只是抓住第三个层次所给的作文话题“自我意识与人生成功”,就开始谋篇布局,结果通篇强调“自我意识的自我调整”与“人生成功”的关系,忽略了题干中强调的“众人辅助”与人生成功的关系。虽然话题作文审题范围比命题作文要宽泛,但并非大而无边,考生一定要注意审读题干的全部内容,方能争取考场作文的成功。

二、表述晦涩。审题偏颇往往会导致表述晦涩,如这篇文章,除了华罗庚与毕淑敏的作品《珍惜愤怒》两个事实论据外,文中多次出现的“你”,显然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文学意象,但看完全文,仍不知道这个“你”指的是“成功”,还是“成功的火光”、“光明”、“忧伤”,抑或是题干中出现的“道德”。再加上本来可以使文章观点明朗化的两则事例又都侧重于论述自我意识的调整与人生成功的关系。譬如,作者认为华罗庚是“为了你”而放弃利益丰厚的教师工作,但晦涩的表述无法让人明白“你”的所指。这样不知所云的表述在高考评卷中是很明显的失分点。

有鉴于此,我认为这篇作文判为53分还是偏高了,拟在48分到49分之间。

英雄泪

风萧萧,浪滔滔。一切显得异乎寻常的静,死一般的寂静。

杂乱的马蹄声。

几人驰马奔至江边,纵身跃下马。乌江之水仍如往常般奔流不息,激起滔天的浪花。

其中一人,身着铠甲,气概无双,却只是目光呆滞地望着江的对岸——正是项羽。

“霸王,渡江吧!”有人不止一次地提醒着。

前有滔滔的江水,后有紧追不放的追兵。项羽该是从未想过这样的场景吧。

想当年,那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却狼狈地成为被追杀的对象。要杀他的人,竟还是那个痞子刘邦——那个在鸿门宴上胆小无能甚至央求着项羽分一杯肉汤的人。

项羽,他有着称霸天下的雄心。他的英雄气概盖世无双,两军对阵,他只须怒目而视,对方就没了底气。

他固执地认为,凭自己一人一马,同样可以开创一番霸业。而至于别的什么人,不过是帮手,可有可无。

他的固执,成就了他的霸气,成就了他的孤傲,同样也造就了他的孤独,身边的人一个个离他而去,甚至最后一个范增,也愤然离去。

追兵的马蹄声更近了,仿佛已能看到点点火光。

“霸王,快渡吧,再不渡就迟了!”

真的就这样走吗?被那个痞子追着狼狈逃走?为什么?就凭那个痞子,不过是有韩信、张良、萧何那些人帮着。他有什么?英雄霸气还是盖世武功?

渡吧!可渡了又如何,他无颜见江东父老!不渡?他誓死也不会成为俘虏的!或者有另一条路——像他的虞姬一样,至少能保持他的气概。

追兵更近了,仿佛能听到马喘气的声音。

“天将亡我矣!”一阵寒光闪过,剑起剑落。殷红的血洒落地上。

举剑时,他脑海中闪现的,却是范增离去时那含恨的眼神。难道真是自己错了吗?难道凭自己的一身武功,一腔霸气真的不够?难道真的要集众人之力,才能成就霸业?也许吧,但一切已太迟了。

一滴浑圆的泪珠落下,滴在那鲜红的血迹上,格外晶莹。

乌江的水继续滔滔而逝,风继续萧萧地吹着,但仿佛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呜咽,悲泣着一个英雄的逝去。

(本文原始得分:48分)

【批阅意见】

与卷二相比,这篇文章评48分似乎太低了点,理由如下:

审题准确,选材恰当。这位考生选择项羽乌江自刎的历史题材作为诠释“自我意识与人生成功”的作文载体,让项羽在乌江边回顾总结楚汉相争成败原因,重点检讨自己过于相信个人霸气,轻视范增等谋士的辅助作用而致失败;刘邦虽然庸碌却依靠萧何、韩信等人的辅助由弱到强直至全胜自己。通过项羽自刎前的心理描写,准确地阐述了对“自我意识”与“人生成功”关系的认识。材料信手拈来便浑然天成的原因在于作者前期对题干诸要素审读全面、准确,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法细腻,形象生动。与前两篇不同的是,这篇文章用的是小说的笔法,从开篇一组景象描写开始,作者一下笔就完全进入了文学创作境界,乌江环境描写、项羽(包括随从)的行动描写、形象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配合着故事情节自然地、细腻地铺展开来,构成一幅声色像可闻可感的立体视频影像,而文章的主题也即作者的观点,在文学形象的描述中阐述得酣畅淋漓而不落丝毫痕迹,可见作者具有比较扎实的写作功底。

上一篇:大学班主任工作论文下一篇:班主任班集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