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辞职信范文

2023-05-03

文言文辞职信范文第1篇

岁初请辞,或属不敬,然吾已思索良久,挣扎月余,终决意就此辞去,另就他途,期与准许。

回顾往昔,初蒙******不以余卑鄙,收容门下,此知遇之恩者,于今不敢稍有或忘,是故吾之劳作此司半载,尚可曰尽力尽心也。又忆当初愚钝少年也,空怀一腔之热血、虚兼踌躇之壮志,欲与******共升大业,且求殷实生活,以达上不负父母养育之恩、下不负青云之壮志;然今既拜别,思之唏嘘。

今请辞,可为原因者三。

吾实乃******一寒士,才浅识陋,幸横蒙******诸君发以错爱,荣宠并臻,使吾竟忝列******高职,然吾陋识鳏见,弱德少识,驽蹇凡品不称驱驰之辇,楶棁劣材难堪栋梁之柱。虽戒慎兢业,实已身心俱疲,惟职之相关工作复杂难为,包袱日重,内心压力,有增无减,实难言喻,职虽尽心竭力,然疲乏之心满矣,虽承蒙各方包容,仍有诸多缺憾。尝闻扬雄公《法言吾子》曰:"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今吾居斯位,有似于此。吾岂敢尸位素餐,致公司不兴而祸延*******光大事业以蹉跎欤?此吾请辞其一也。 劳苦三载,未曾少安,绩或无表,无功亦苦,吾之惟穷思竭虑,任劳任怨以为,不舍昼夜,未敢有怠慢心。欲以此行以得上君青睐,乃求褒奖,并此后能教吾以丰技、托吾以重事;奈何劳累以至目迷气吁;吾向日与众人论及于此,无不叹息于少年气象之易逝也,呜呼!今始,余之激情当不复见于诸事之中耳,吾之志向亦模糊于理想追求

矣。于今思之,以吾之倦怠之躯,往既无益于公司,再处亦有损于己身,是请辞者二也。

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期或近之;盖因上亦有高堂,慈严皆将过半百。忆吾生时,双亲襁褓提携,历涉艰时,孕哺垂情,躬亲竟日,贞勤坚忍,擅工明理,恺恻博爱,诚实守志。于中秋拜见家母,其鬓见白发,垂垂若花甲矣,见之此情,吾落泪矣;思之吾二十岁时,曾对父母诺:吾定当好生学习,以期供奉父母安享晚年;父母年老畏寒,吾二十四岁又诺:待他日殷实之时,爷辈百年以后,迁家于青岛大连等,以求僻寒。吾今日处境,于殷实生活远矣,吾今时处地,离家亦远矣;吾深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恐岁月如梭,吾失信于双亲也,此吾请辞其三也。除其而外者,书不尽言,无叙也。

吾今以私虑弃******,颇多忐忑,去意生时,悲从心起,心路历程,刀剜爪撕。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草木含情,人岂无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般情境,感受同身。然"嘉树北植,盘桓何益?"所幸******人才济济,余之离去,料不为大碍也。旬日之间,自可使一切停当,此亦吾所愿也。谨祝诸公事业日新,时有进境,而公司更盛,犹比往昔。呜呼,今当请辞,百感莫辩,为文错乱,辞不达意,万望纳言。

恳赐 钧复

文言文辞职信范文第2篇

顿首先生足下:

岁中请辞,或属不敬,然吾已思索良久,挣扎月余,终决意就此辞去,另就他途,期与准许。

回顾往昔,初蒙先生不以余卑鄙,收容门下,此知遇之恩者,于今不敢稍有或忘,是故吾之劳作此门一年半载,尚可曰尽力尽心也。又忆当初,空怀一腔之热血、虚兼踌躇之壮志,欲与聚龙共升大业,且求殷实生活,以达上不负父母养育之恩、下不负青云之壮志;然今既拜别,思之唏嘘。

吾实乃一寒士,才浅识陋,不敢以千里马自居,然自知亦不是一庸者。然唯唯诺诺,伺候他人胜过关心自己,其所求何?余亦非达贵之后,是苦皆能为,是事皆能忍,只可惜徒劳无功,虽兢兢业业终究无以肯定,今面容竟呈老态龙钟之相。何也? 实已身心俱疲,惟职之相关工作复杂难为,包袱日重,内心压力,有增无减,实难言喻,职虽尽心竭力,然疲乏之心满矣,虽承蒙各方包容,仍有诸多缺憾。尝闻扬雄公《法言吾子》曰:"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今吾居斯位,有似于此。吾岂敢尸位素餐,致聚龙不兴而祸延博雅光大事业以蹉跎欤?此吾请辞也。

吾今以私虑弃聚龙,颇多忐忑,去意生时,悲从心起,心路历程,刀剜爪撕。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草木含情,人岂无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般情境,感受同身。然"嘉树北植,盘桓何益?"所幸聚龙人才济济,余之离去,料不为大碍也。谨祝诸公事业日新,时有进境,而聚龙更盛,犹比往昔。呜呼!

今当请辞,百感莫辩,为文错乱,辞不达意,万望纳言。

恳赐 钧复

xxx拜上

篇二:文言文辞职信

公司领导:

本人考虑再三,决意就此辞去,另就他途,期与准许。余在公司三载,赖周总相携,诸事顺遂,感念无尽,即今从辞,亦不敢忘;另如李总、朱总,贾总者,平时虽相言不多,交面不繁,然亦长者,体恤良多。及项目组,李、张二经理,不小余智陋,面提耳输,技术、生活多做指点,受益实多,在此无以复言,唯多做感谢,徒表我心。

今辞去,可为原因者三。

有言道,父母在,不远游,期或近之,此其一也;

三年中困守一岗,虽智不逮,未能尽善,然疲乏之心满矣,窃或离之,亦不可得,心灰之,此为其二;

劳苦三载,东奔西顾,未曾少安,绩或无表,无功亦苦,薪给僵持,无期奈何,是者三。除其而外者,书不尽言,无叙也。

辞不达意,万望纳言。

X部/XXX

篇三:文言文辞职信

岁中请辞,或属不敬,然吾已思索良久,挣扎月余,终决意就此辞去,另就他途。

回顾往昔,初蒙江阀不以余卑鄙,收容门下,此知遇之恩者,于今不敢稍有或忘,是故吾之劳作此司三载,尚可曰尽力尽心也。又忆当初愚钝少年也,空怀一腔之热血、虚兼踌躇之壮志,欲与之共升大业,且求殷实生活,以达上不负父母养育之恩、下不负青云之壮志。

今请辞,可为原因有三。

吾乃一介寒士,才浅识陋,幸蒙诸君发以错爱,荣宠并臻,使吾竟忝政、技之职。然吾陋识鳏见,弱德少识,驽蹇凡品不称驱驰之辇,楶棁劣材难堪栋梁之柱。虽戒慎兢业,实已身心俱疲,职虽尽心竭力,然疲乏之心满矣,虽承蒙各方包容,仍有诸多缺憾。此为其一。

年末婚后买房,债台高筑,加之尚有妻儿急需待哺, 包袱日重,内心压力,有增无减,实难言喻。于今思之,以吾之倦怠之躯,往既无益于公司,再处亦有损于己身,是请辞者二也。

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期或近之;盖因上亦有高堂,慈严皆过半百。忆吾生时,双亲襁褓提携,历涉艰时,孕哺垂情,躬亲竟日,贞勤坚忍,擅工明理,恺恻博爱,诚实守志。家母鬓见白发,垂垂若花甲矣,见之此情,吾落泪矣;思之吾二十岁时,曾对父母诺:吾定当好生发展,以期供奉父母安享晚年;吾今日处境,于殷实生活远矣;吾今时处地,离家亦远矣;吾深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恐岁月如梭,吾失信于双亲也;此吾请辞其三也。除其而外者,书不尽言,无叙也。

小子考虑再三,决意就此辞去,另就他途,期与准许。余在公司三载,赖莫总相携,诸事顺遂,感念无尽,即今从辞,亦不敢忘;另如李总、书记者,平时虽相言不多,交面不繁,然亦长者,体恤良多。及项目组,孙、邱二主任,不小余智陋,面提耳输,技术、生活多做指点,受益实多,在此无以复言,唯多做感谢,徒表我心...吾今以私虑弃长安,颇多忐忑,去意生时,悲从心起,心路历程,刀剜爪撕。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草木含情,人岂无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般情境,感受同身。然“嘉树北植,盘桓何益?”所幸长安人才济济,余之离去,料不为大碍也。旬日之间,自可使一切停当,此亦吾所愿也。谨祝诸公事业日新,时有进境,而公司更盛,犹比往昔。呜呼,今当请辞,百感莫辩,为文错乱,辞不达意,万望纳言!

学生:XXX

2014年2月9日

篇四:文言文辞职信

辞呈*总:

蒙降天缘,惠与恩助,荣入**,已近一载!并承蒙*总相携,委以重任,期间栽培教诲,感怀无尽!任职期间,吾志拳拳、劳心伤神、尽事全力以行职道,披以肝胆,以报知遇之恩!然业绩平平,创效甚微!引咎检讨之余,亦颇多无奈!吾有安邦定司之志,却无执行管理之能,空有突破提效之念,惜无创新改革之策!叹非管理科班出身,仅凭一腔热血,江湖经验,实非管理之道矣!虽戒慎兢业,绩或无表,无功亦苦,尽心竭力,未敢有怠慢之心,却执行权责之时,甚有无力之感!此与公司组成相关尔。诸多因素,致使向存凌云之志苒苒熄火。想来与人无涉,问题仅在于已,盖因余实不具宠辱不惊之修为。然既已无心向工,终不至应景混事,长此以往,于司于己,百无一利。思虑再三,为今之计,唯有主动请辞,才是正议。

人之百年,转眼即逝,且余生已去三有其六,所剩几何?吾从业十余载,创业屡遭失败,积蓄殆尽,心灰意冷。然深虑细思,男儿应纵浪大风急,彼岸渺茫,愚蒙亦无所惧,一心向前!于社会大潮之中拼搏弄潮,方是吾辈男儿安身立命之所!故近期欲投资立项,再创一番事业!此亦为请辞原因之一。

虽不舍一起共事之同事,然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一朝共事,终生为友,人虽已走,愿望常思。他日遇吾衣食无计,望赐杯清茶以示不弃 ;倘得日后前程无忧,能嘘声寒暖吾愿已足!辜负*总厚爱期望之际,肯请原谅!再此请辞,期与准许!惟愿吾司日益强大,飞黄腾达!

辞不达意,万望纳言!

江**

20xx年8月x日

篇五:文言文辞职信

余本布衣,自幼出身贫寒,寒窗苦读十载有余,苟全性命于当世,不求闻达于富贵,但求温饱以残喘。然自两年前七月上旬至本部工作至今,已两载有余,想当初,余以凡才入司,深感知遇之恩,不敢不竭股肱之力,以图报效,一则为集团增光添彩,二则为己身加衣增食,两全其美之策,岂不快哉?惜,两年光阴,困守京外,虽智不逮,时有所务,有功有绩,未能尽善,稍有不殆,亦见疲乏之心矣,窃或回归之,亦不可得,心灰之。且一无外禄,囊中羞涩,节衣缩食。劳苦两载,东奔西顾,未曾少安,绩或无表,无功亦苦,精神备受打击煎熬,无期奈何。

余虽不才,不敢以千里马自居,然自知亦不是一庸者。然唯唯诺诺,伺候他人胜过关心自己,其所求何?余亦非达贵之后,是苦皆能为,是事皆能忍,只可惜徒劳无功,虽兢兢业业终究无以肯定,今面容竟呈老态龙钟之相。何也?

人之百年,如白驹过隙,然余生已去四有其一。所生几何!常恨岁月逼人,心下戚戚。一枯一荣,皆有定数;盛衰成败,唯有天知。唯愿复入尘世,再踏坎坷,自定于拼搏之中,一往无前而莫论成败。将离之际,恋恋不舍,诸君关心信任,真诚友善,铭心刻骨。唯愿公司,蒸蒸日上,前景无量!

一朝共事,终生为友,一别之后,他日或幸遇山水之间,余当执壶备觞,与君等开怀畅饮,谈笑风月!

篇六:文言文辞职信

明公钧鉴:

悔之凄凄将别,憾之切切难去。

时逾寒暑,诸公教诲铭于五内,尤慨君义!阡阡公举明眸,陌陌吾将轻弃!此节由事,此事由心,此心由衷!

父精母血虚耗四一,一枯一荣,皆有定数。熊熊烈焰,涛涛吾志?尤慕韩重言,忍辱于股,遂成爵勋。吾志拳拳将行天道,劳体伤神以历世道。尽事全力,成世全心,聚市全功,期之有幸。

悔之凄凄而别,憾之切切离去!

吾意至斯,乞与朱批。

篇七:文言文辞职信

应天广运太领导、圣文神武高经理:

隆体安康!

下走怀难言之隐,声顿于唇;请不情之请,惭布兹心;飘零之际,去国还乡,惶恐惶恐!乞望伏允?

适留贵司载许,得诸太领导教诲看护,感怀之心,延及梦萦;留恋之尤,唯高经理:予吾契机,载浮载萍;茫然入世,得有所依;栽培如荞,宠信似金;惜吾不器,有负圣心!

人生苦短,弹指一挥:时去一刻,又或三一;命遄不济,永别在即...一枯一荣,皆有定数;吾心尚热,与时俱进;思忖再三,不琢难器,有志如此,无所不弃!

临别之际,有四不舍:......语句重复,恕不再叙......

以上所述,发自真心;如有妄言,天打雷劈!再次请辞,赎罪赎罪!!!

下走xxx

x年x月x日

再拜

篇八:文言文辞职信

余事此,近岁也。然未有成事,甚愧矣。窃以为,贤德之士必尽其力,诸事必利也。吾自省之,觉有力无德,碍系统之事,深以为吾必去之。思吾之去,惶惶不可终日。

观已往之事,皆为唐之功也。吾辅之,图之,文之。凡决大事者,岂敢有望。吾之力,仅于此?吾思之,惘之。

今吾去之,汝勿恐之。概近日之事,寥也。有事,上有宣林补之,下有灵正辅也,故吾之去,必不觉矣。夫贤德之士,如有神助,诸事利也。吾去其职,空其位,虚位以待贤德之士。

余何以欲去之?究其过,乃志不在焉,非无力也。今之去,乃思度数日,为众之利而决。

文言文辞职信范文第3篇

李云舟者,蜀中高隐,川北野儒也!浪迹江南,栖滞湖州。虽有经天纬地之才。而奈时遇不济,命运多舛,冯唐亦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自是口吐珠玑,腹罗锦绣,虽无徐儒来下陈蕃之榻,却有文光可射斗牛之虚也!文采风流已临精神世界之绝顶层巅;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古今才大难为用。文章增命达,魑魅喜人过。吾如屈子之忧时伤世,离骚九歌,离风飘零!世人瞽瞽盲盲,徒留汨罗之憾也;更加深陈老杜,胸怀尧天舜日之志,指奸斥倭,与世不偕,直落得身世浮沉,屑小共怒。可堪千古一慨!

吾之品格精神,如临风之玉树,又如当空之明月浩然,怎堪与俗流共舞哉!可叹屈身于湖州某某物业,为一小小秧护员。诚如伏枥之骥,纵有千里之志,而奈缚手缚脚,无所可为,混迹于碌碌无为中矣!鉴于此,特向公司主管大人先生们引咎请辞!从此踏破樊笼飞彩凤,顿开铁锁走蛟龙。好比那万里白鸥鸥驰,驰骋于浩荡云海之间,谁复可训也!

最牛辞职信译文

我的名字叫李云舟,出身在四川没多少人知道,也算是四川北部地区一个轻狂的读书人吧。为求生计流落打工到浙江地区,停留在一个叫湖州的地方。我自认为虽然有很大的才能,可是无奈地觉得时运机遇没有帮助我,命运中多坎坷磨难,想起古代的冯唐老了才有人叫他做官,李广为国家战功显赫却一生都没有被封候的机会,贾谊才华惊世品德高尚也只能被委屈地待在长沙,梁鸿不就是写了点文章却被朝庭通缉而逃到渤海沿岸。我的心比天还要高,人却生活在低贱的地位!我自己认为我说的话如珠宝般的好,胸腹中装满着绵绣般的文章,虽然没有像徐儒到来了陈番马上搬出坐具让出位置来迎接那样受人赏识,但是我觉得我的文才所闪耀的光芒可以直冲到天上牛宿斗宿二星的区间!我的才华文采的运用造诣已达到精神世界最高层面的水平了。有一天我要登上最高最高的山峰顶上,看群山在我的眼前变的渺小,感叹啊从古到今才气很大的人都是难以被世道所接受而施展本领。有文采的人在命运中总是薄命遭忌,就像山精水鬼在等着有人经过时出而吞食。我就像古代的屈原一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可是屈原写的《离骚》和《九歌》还有几人能懂,在现在也只能随风飘零而已!难道这世上的人都是盲人瞎子吗,就算是屈原也只能遗憾无奈般地投江自杀;更加深刻理解老杜这人,他心中有尧舜年代的那种志向,敢于评击奸佞之徒怒骂贪官污史,不与那个主流社会同流合污,结果自己却落个坎坷的人生,这是那些小人对他的打击报复。以上种种一些例子,不得不说他们的遭遇算得上千百年来的最大的感概了。

文言文辞职信范文第4篇

怎样学好文言文?笔者以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理解文言文内容

阅读文言文必须了解一篇文章产生的时代背景, 掌握文言文的思想倾向, 还必须弄清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思想民展脉络, 但道德的要求应该是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 掌握一定的断句与翻译的方法, 把文章本身读懂。

1.1 怎样标点文言文

(1) 通读全文, 先粗断, 后细断, 即将需要标点的文章通读, 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用铅笔先划分开该停顿的地方。

(2) 仔细推敲每一处划分开的地方应该用什么标点符号, 推敲过程中应对一些关键性虚词特别留意, 如:发语词“夫”、“盖”;语气副词“岂”、“宁”;敬谦词“请”“敢”疑问代词“安”、“孰”、“何”等, 常在句首。介“以”、“于”。连词“以”、“而”, 常在句中。语气词“乎”、“也”、“矣”、“耶”、“哉”、“耳”、“欤”等多用在句尾。

(3) 加完标点后, 可将全文试译一遍, 检验正误, 如无差错, 可用钢笔或圆珠笔正式标点好。

1.2 怎样翻译文言文

翻译文言文, 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要简明、通畅, 忠实于原文。

(1) 通读全文, 明确中心, 不犯断章取义的毛病。

(2) 逐句对译, 关键词语必须译出, 译准。注意文言文实词的用法。

1) 汉语古今词义的变化。

(1) 词义的扩大, 即今义所含内容大于古义。如“再”字, 古义为“第二次”;今义除“第二次”, 还有“重复”“继续”“又”“更”等意。《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的“再”就是“第二次”。

(2) 词义的缩小, 即今义所含内容小于古义。如《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古义包括妻和儿女。今不含儿女, 专指丈夫的配偶。

(3) 词义的转移, 即今义所含内容与古义之间发生了变化, 如《捕蛇者说》中“蒋氏大戚, 汪然出涕。”的“涕”古义指泪水, 今义仅指鼻涕。

2) 一词多义现象。

掌握一词多义方法有以下几点:

(1) 从本义推求中引申义和比喻义。

(2) 根据上下文语境确定具体义项。

(3) 词类活用现象。

(4) 依据“通假”规律辨析词义。

(5) 通过语法分析理解词义。

(6) 了解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

3) 保留古代国名、地名、官名、人名、帝名、年号等;不改变句子的语气。

4) 增补省略或分 (增补的要加括号表示) , 使句子结构完整;内容跳跃太大的要补充, 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数词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应加上恰当的量词。

5) 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语式不同的——主要是些倒装式句式, 翻译时, 要把特殊语序句变为一般语序句。

倒装式句式有以下几类:

(1) 宾语前置式: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前置。如“何以战?” (《曹刿论战》)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前置。如:“时人莫之许也。” (《隆中对》) 用“之”“是”等使宾语前置, 如“宋何罪之有?” (《公输》) 谓语前置式:感叹句与疑问句为强调谓语, 可前置, 如:“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

(2) 定语后置式, 一般用“之”作标志, 起结构作用, 有加“者”与不加“者”两类。如“马之千里者。“ (《马说》) ;居庙堂之高” (《岳阳楼记》) 。

(3) 介宾短语后顾之忧置式:古汉语中此短语常有形容词后作补语, 今译作状语。如:“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

删去了一些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的而无实在意义的连词, 助词等, 不译, 同义复词按一个意思译;偏义复词只译有实际意义的部分。

2 把握文言文朗读停顿

朗读文言文, 注意读音节奏重音要读得流畅, 琅琅上口, 读出语言的气势和感情。自然要把握朗读时的停顿。

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一般来说顿号停半拍, 逗号停一拍, 句号、问号、感叹号停两拍。

关于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段与段之间的停顿可长一些, 一般3到5拍即可。

关于句中的停顿, 句中停顿, 按朗读时感情表达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 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 以不念破句为标准, 如:遂率/子孙荷但者/三夫。“子孙荷但者”是一个短语, 中间不能停顿, 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语义的完整, 这就叫念破句。

3 文言文的背诵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熟能生巧多读才能多写”。这些话语, 确实是学好语文的经验之谈。周振甫先生在《诵读》一文中说:“过去旧式的国文教学, 偏重背诵, 照现在想起来, 大约有下列几点好处: (1) 读时分轻重缓急, 恰好和文中情事起伏, 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 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 (2) 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 到写作时, 自会采用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 (3) 读熟了字句妥贴的文章, 习熟于种种变化的句式和虚实的安排, 到写作时, 自然不会写出生硬不妥的句子, 运用虚字, 也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中渐渐合乎规则了。 (4) 读熟了以后, 即使自己鉴赏力不够, 还看不到文章的好处, 只要能背诵不忘, 到后来读的文章愈多, 阅读能力愈提高, 对于以前看不懂的自会懂得了。”可见背诵与注解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与鉴赏能力不可分割。

要多多背诵古文, 不外乎“功夫十技巧”。要背诵, 首先树立信心, 相信自己的一定能背诵, 有了信心, 就下功夫反复诵读。

在强调要下功夫的前提下, 也应注意讲究背诵的方法和技巧, 下面作一点简要的介绍。

(1) 分层分段背诵法;

(2) 理清思路背诵法

(3) 理解文意背诵法;

(4) 逻辑循序背诵法;

(5) 逐句推进背诵法;

(6) 背诵法的综合运用。

教育心理学家林崇德说:“中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佳’的时期。”既然如此, 那我们就珍惜好中学时代, 抓紧时间多背诵一些古文吧, 让记忆的仓库储存更多的“食粮”!

摘要:学好文言文能增长自己的文学才华, 得到美的熏陶, 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从而成为自己受益终身的一笔财富。

关键词:文言文,理解,翻译,背诵

参考文献

[1] 史铁生, 铁凝, 张抗抗, 等.语文基础知识手册[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文言文辞职信范文第5篇

[摘 要] 文章明确新课标对中职学生文言素养的要求,以及新课标对诵读教学的呼唤,辨析诵读教学对学生理解文意、品味语言、培养语感的积极意义,探究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即目标引领,辨析价值;感受魅力,激发兴趣;开展活动,获得体验。此外,文章介绍了诵读教学实施的个案。

[关键词] 诵读教学;新课标;中职;文言文

一、诵读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理解文本大意

中职生的文言基础较为薄弱,无法对文言“望文生义”。文字阅读的障碍,带来了学习的畏难和抗拒心理,导致中职生文言学习收效甚微,甚至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其实文言不只是停留在书本的静态的文字材料,它可以变为动态的富有变化的声音。“情以生文,文亦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诵读的过程就是在声音的诱导下触情达义。诵读教学需要扫清基本的字词障碍,但无须串讲到底,更多的是以读带讲。学生在诵读中不仅能积累文言词汇,还能快速地把握文句的基本意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利于品味文言之美

古汉语具有特殊的美感,音韵协和,形式讲究,言简义丰。选入中职语文教材的文本,更是经典。我们要学习它的独到思想、谋篇布局、充沛情感、场景描绘、丽词佳句、韵律运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追求过于现实,学生的学习实在机械。朗读文言只是学习的开始,或者只是走一个过场,最终演变为教师反复讲题,学生反复刷题的无限循环,文言学习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功利主义的教学遮蔽了文言文本身的价值。所以,现在的中职文言文教学需要强化诵读,教师带领学生,通过断句停顿、轻重缓急的读书声感受文言的形式美、音韵美和思想美。

(三)有利于培养文言语感

中职生的文言语感普遍较差,教师如果把文言文教学的重心放在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情感表达等方面,并强制要求记忆,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都需要反复操练,语感也不是凭空获得的。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让学生沉潜其中,得到文言文言语形式的体验。有了良好的体验,学生对诵读也会习以为常,并有意识地把它当成学习文言的一种手段。熟读成诵,熟能生巧,文言语感在阅读质量提升和阅读数量积累的基础上得到培养。

二、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目标引领,辨析价值

教师要研读新课标有关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述,同时让学生明确文言文学习的价值。这里需要辨析两个问题:学习文言经典的意义和学习文言的方法论。教师可以让学生追述中小学文言学习的经历,以此澄清一种错误认识——做题能力不等于文言素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提醒学生不要满足于字词句篇的基础文言知识的获得,而要追寻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师说》时,在掌握中心论点和行文思路后,挖掘“师说”在当时的历史意义,体会韩愈“抗颜而为师”的胆识,还可将话题延伸到现代,在信息化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對教师的再认识。

(二)感受魅力,激发兴趣

诵读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是教师充分展示诵读魅力,其中,教师的能力是重中之重,他必须有自觉诵读的习惯,有扎实的诵读功底,有相当的阅读量,有较高的诵读评判能力。诵读《赤壁赋》,要读出泛舟赤壁,饮酒作乐的怡然自得;要读出洞箫呜咽,不绝如缕的哀戚;要读出曹操得势称雄的豪气万丈,也要表现赤壁挫败,英雄不再的历史感慨。教师可以充当优秀资源推介人,推荐好的诵读音频,如南京师范大学陈少松教授的吟诵作品。吟诵是历代文人普遍采用的读诗、读词、读文的方法,它能使我们充分地感受古典文学作品的情味,这是因为古典文学作品音节的安排有特殊的规律,非吟诵不能展现其妙处,非吟诵不能很好地“由声入情”。

(三)开展活动,获得体验

传统的课堂也注重朗读,不过学生只是完成教师布置的背诵任务,任务单一,形式单调。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改进诵读活动,丰富组织形式,阶梯设置难度。目前,适合中职生运用的诵读方式有自读、品读、演读、绘读等,这些读法各具特点和作用,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自读,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初期不提倡,等到学生适应教师诵读教学,具备一定能力后才宜开展。品读,在疏通文义,初步把握情感主旨后,尝试挖掘文本内涵。演读,通过角色扮演,营造情境,亲身体验,以此更加深入了解作品。这种活动容易活跃气氛,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绘读,通过以画解文,利用绘画的输出检验文言学习输入的效果,这种方式非常适合中职艺术类班级。

三、诵读教学的个案实施

(一)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为2019级单招美术班,学生的文言基础薄弱,有畏难情绪,文意疏通有障碍,对孔子的了解局限于初中背诵的《论语》名句。教师要提振学生学习的信心,化解学习中的难点,利用平台提供必要辅助阅读资料,以诵读活动推动教学。

(二)过程描述

课前,把全班26人分为4个小组,发布预习任务,推送辅助阅读链接,收集每组关注的问题。例如,“怎么理解曾点说的志向”“孔子为何喟然叹曰”“夫子哂由的解释”。课上,根据“问志、述志、评志”的行文思路依次展开教学,“问志”部分,把孔子的话分为三层意思,正面警策,指出现状,假设激励,合理断句,读出夫子的良苦用心。“述志”部分,每组对应一个弟子的志向,评说人物的志向内容和性格,通过诵读表现人物的不同气质,辨读孔子对弟子述志后的反应,“夫子哂之的内涵”“孔子为何喟然叹曰”,这里不做学术考据式梳理,只要求学生能根据上下文情境和生活经历来推断。基于文意理解,每组派出代表,合作演读这一部分,教师演读孔子部分及旁白。小结,四位弟子的不同志向和性格,孔子在“问志”中的循循善诱,以及在“喟然叹曰”中流露的儒家政治理想。“评志”部分,在曾点与孔子的一问一答中探究“为国以礼”的政治理想,特别是读准孔子一连五个反问句的语气。课后延伸,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根据文本中人物形象的描述和个人的理解,尝试创作卡通版人物肖像,上传至学习平台,学生互评,教师总评。

(三)实施效果

1.精心设计诵读,提升学习兴趣。以学情为基础,化解难点,整合内容,设计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在课堂中学生有话说,有事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发挥平台功能,引入合作学习。信息化平台为教学带来诸多便利。在课堂中引入合作学习,团结协作,既有榜样的引领,也有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学生在团队中碰撞成长。

3.尝试专业融合,促进多维发展。语文学科素养能为学生的专业素养发展打好基础,反过来,专业素养也能促进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课堂上,学生创作的人物是否准确生动,富有创意,既考查了学生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创作能力。

综上所述,诵读教学在中职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既是新课标的呼唤,也有其自身的价值。教师要明确诵读教学的开展策略,根据实际精心设计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涵泳语言、提升思维、感受审美、传承文化,完成新课标赋予的新使命。

参考文献

[1]戴娅.诵读法在中职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崇明区卫生学校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2]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上一篇:英语辞职信下一篇:辞职信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