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可持续发展范文

2023-09-14

城市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篇

10月20日,由航海、土木工程等八家科技社团组成的城市与交通科学学会联盟,在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就“自由港、绿色生态、智慧交通、海绵城市”等议题展开“头脑风暴”,共同举办“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学术研讨会。研讨会被纳入上海市科协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系列活动,市科协副主席陆檩致辞。市航海学会理事长陈纪鸿、常务副秘书长朱莉勤,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总裁顾伟华等学会联盟领导出席会议。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上海市代表团在讨论中透露,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部署,正在研究在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自由贸易港区。建设自由港,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为业界热点,与会代表就此同航海学会推荐的报告者——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张婕姝对话,引起各行业代表关注。

张婕姝教授在《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主旨报告中指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资源利用效率、码头生产效率和资源消耗等方面仍存在进步空间,对此提出了三个建设方向,即大力发展生态航运、知识航运和互联网 + 航运。

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梓厦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田利阐释《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技术策略研究述要》。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口海岸设计部主任吴彩娥分析《城市供水水源地建设关注重点及发展趋势》。市政总院研究院院长、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邹伟国介绍《上海市临港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设计研究》。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电气院副总工、智能交通中心主任保丽霞跟您交流《城市智慧交通,从设备走向模型》。上海航宇科普中心高级工程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硕士生导师何蓓蓓畅谈中国航空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范文第2篇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课标中对应的要求为“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本节内容看似简单,但内含丰富,在地理学中对于文化的理解是较宽广的,它包括思想观念、社会组织形式、工艺技术,等等。因此,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聚集的特定文化现象。学习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城市景观和城市地域结构特色的形成,从而丰富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理解,并树立保护地域文化的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形成的作用; 能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感受文化的地域差异并探究差异形成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列举身边的实例或利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城市景观图片、城市空间布局图或相关资料,分析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并学会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能利用信息技术将整理的信息表达、交流,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城市的很多特点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城市文化是城市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树立保护地域文化的观念;

通过感受文化的地域差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科学精神; 养成学生与人交流、分享和合作的习惯。 【课时安排】 本小节教材内容安排2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本校属于全国内地西藏班校,高中全部为藏族学生,生源来自西藏自治区和全国不同地区的西藏班校。由于西藏自治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内地西藏班特殊的教育教学体制所限,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储备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储备极其贫乏,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由于背景材料的缺乏,往往容易出现只读书本、人云亦云的现象。基于这个特殊情况考虑,网络媒体以其庞大的信息容量和可交互性,既满足了学生渴望了解世界的意愿,又对于藏族学生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理解本节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西藏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限,较汉族学生还有很大差距,加之语言障碍,打字速度也不快。因此在信息技术操作上,设计流程要相对简单、易操作,减少文字输入的量。

【教学策略与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策略: 开放、自主、互动

开放——课本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教师不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 自主——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向 互动——在教学中突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通过教学网站,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材料,结合自身知识分析,自主生成问题与答案。通过网络发表各自的见解。

除自主学习外,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网络媒介,进行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和工具设计】

资源:教材、不同城市与地域文化相关的资料,学生提供的照片等 工具: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学网站 学习环境和支持:学校网络机房

网站设计为可交互性,除提供大量信息资料外,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1 能够实现提交的学习成果实时存储,实时呈现。

由于藏族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网站设计的操作环节相对简单,学生具有日常浏览网站的技能即可操作。既免除复杂的计算机培训,又锻炼了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情景导入:

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导入,展示一张拉萨的城市景观图片,再展示一张天津的城市景观图片,(均可以由学生提供,更增熟悉感)。

思考1:观察以上景观反映哪里的地域文化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地域文化的不同,从而从感性上认识地域文化对城市景观有影响。] 思考2:以上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复习“地域文化”的概念,地理环境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从而引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必然包含着地理环境的因素,因此,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应该要从地理环境入手分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同时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 小结(板书):地理环境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城市的差异

转承:

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同时也赋予了城市鲜明的城市地域文化,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学生活动:

让学生进入教学网站,打开“城市案例”页面,在给出的所有城市中,任意选取一个你感兴趣的城市进行分析,给学生一个开放、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按照“地理环境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城市的差异”这个思路去分析。

学生阅读自己所选取的城市的相关资料、图片等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采 2 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自由结合,4~5人一组,逐步回答下列问题,通过网络提交答案。

1. 选取材料中的一句话,概括该城市的地域文化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某个城市地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抓住其要点,利于后边的分析和合作探究。] 2. 分析形成该地域文化的地理环境要素

(引导学生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去考虑,自然地理环境侧重考虑气候、地形、水文等要素,人文地理环境侧重考虑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民族宗教等要素)

[设计意图:地理条件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探讨此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城市之间的关系。] 3.你认为在该城市中,突出体现地域文化特点的是城市中哪个方面? 提供选项:建筑、交通工具及道路、饮食、服饰、习俗、居民心理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注意到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在某一个方面会得到突出的体现。] 4.对以上你所选的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因藏族学生汉语表达水平有限,此处可以自己总结,也可以从材料中直接摘录。)

[设计意图: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资料、分析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和地理语言表达能力。]

5.你是否愿意移居到这个城市? 选项:是、否

(通过网络统计出最后结果,愿意移居的和不愿意移居的大致比例。) [设计意图:此问题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说明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移民必然会带来这个城市地域文化的改变,但在一定阶段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6.对于该城市,向你的同学或老师提出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此题完全体现了开放性,是学生通过学习,自主生成的,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性和师生间的互动。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注意课堂现 3 场的应变和把握。] 通过以上自主阅读和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出:地域文化对城市是有影响的,不同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

在教师的引导下,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城市的很多特点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城市文化是城市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树立保护地域文化的观念。

合作分析:

通过之前的自主阅读分析,选择两个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城市进行对比,重点比较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风格、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

由于之前已经有学生单独自主的城市分析,此时由教师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合作,将多个学生的自主分析结果,整合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对比结果,更突出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对城市的影响十分明显。

回归理论:

理论知识是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案例分析暂告一段落,下面回归理论。 结合刚才分析的案例,根据教师的提示,在课文中,将重要的理论勾画下来并快速阅读记忆。

巩固练习:

然后,请同学们打开网站中“课堂练习”的页面,巩固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并通过网络即时进行反馈,以便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弹性延伸阅读:教材P44《徽州文化》案例研究。

该案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并具有一定跨学科性质,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视学生接受能力和课程进度,设计为弹性教学,如学生对本节课接受的较好,并且进度允许,则对该案例进行课堂分析。如未能达到较好的预期,则对该案例进行简单处理,留待课后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研究。

本课小结:

4 本节课我们通过不同城市的案例,了解了造成地域文化差异的因素多且复杂,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今后无论我们到了哪一个城市,希望大家都能多关注那个城市的地域文化,感受城市的发展变化,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课后作业:

选取教材中的典型例子,分析比较其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的异同。

【学习评价和反馈设计】

通过网络交互性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进行实时课堂评价及自我评价。即通过网络数据库将学生提交的答案储存起来,并及时呈现出来。

对于“课堂练习”,在学生做完题目提交的同时,通过预设的参考答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实时反馈和统计,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心知肚明”。

因为本课信息容量大,课程当中只能对一两个城市案例进行学习分析,利用网络的自由开放性,学生在课后仍能随时访问,可以继续学习巩固和进行课后反馈。

【设计总结】

通过学生网络资源浏览的学习,能初步了解地域文化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网络资源的获取、研究、整理、应用,学生能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自行探究科学的方法,发展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科学的兴趣,渗透科学的自然观、人文观和环境观教育; 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高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课程活动设计,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全员参与,自主学习,体现了“师主导,生主体”的角色转变,透过事实的互动和反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益。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是“整合”而非“替代”,引导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不能忽略了教材的重要性。

城市可持续发展范文第3篇

摘要: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城市化将农民转移为市民的过程,就是为工业化不断创造新需求、提供发展新动力的过程;而工业化大量形成新产(企)业的过程,就是为城市化不断创造新供给提供物质支撑的过程。

关键词:城市化;工业化;联动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 二者的联动发展要求准确把握其辩证关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妥善处理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通过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速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中国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联动发展之路,需要探讨如何利用二者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内在规律来促进它们的健康发展。它涉及政府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角色与作用,涉及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发展模式、途径与相应的政策选择。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轮驱动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的两个轮子,工业化要以城市化(创造的需求)为发展动力,城市化则要靠工业化(创造的供给)为基本支撑。二者不协调,就会产生矛盾,制约现代化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这对矛盾的不断产生和随之解决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实现进程[1]。

我国过去长期延续了工业化超前而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城市化创造消费需求不足,工业化创造供给产能过剩。当前内需不足就是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协调的必然结果,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而根据当前城市化发展滞后的现状,为了达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可以实行以城市化与工业化双轮驱动的战略。这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课题。

在科学发展观引领、科学发展战略和规划前提下,城市化进程将是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最大且可持续动力,城市化进程的农民大规模转移和产业布局空间重组过程,就是新(企业)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工业化不断纵深发展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

政府的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是确保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2]。中国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城市定位和产业布局目标。 政府在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指导下,可通过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和税收调节等宏观手段来调控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轨迹,从而为二者的协调运行提供保障[3]。在充分考虑土地、交通、产业、环境总体协调的情况下,依循序渐进原则,逐步推进[4]。

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大量形成新产(企)业,不断创造新供给为城市化发展的新需求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同时为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提供吸纳就业的产业基础。以此形成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动力。

城市化进程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困扰中国的三农问题,通过让农民进城务工,最终成为市民,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就业的途径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5]。城市化进程创造的巨大(投资、消费、就业)需求,既是工业化进程的强大动力,又是彻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基本条件。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既有利于农村集约化经营,又为城市服务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这又为中小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剌激中小服务企业的投资热情。同时也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为剌激经济,中央投资大幅增长而民间投资急剧萎缩的困境。而民间投资热情快速增涨及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才是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的根本出路[6]。服务业的兴旺将有利于结构优化。而随着农民进城就业人数和收入的增加,民间消费能力也会增加。经济发展动力也会由投资驱动逐渐转化为消费拉动,因而客观上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动力优化,在结构优化和动力优化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也必然会推动经济发展的效益优化。从而有助于经济发展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二、城市化进程的政策选择

2009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了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 “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是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进行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部署。

城市化进程的科学合理定位需要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突出发展重点,塑造自身的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国的发达地区可依托城市群,而落后地区则可通过中小城镇构建相关工业增长极,以此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可以有效避免“自然演变”的诸多弊端,并大大加快此进程的速度,同时又能提升发展效益。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的重要任务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与产业布局的科学规划,同时通过政策和税收协调各方利益,引导其进程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规模宏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这将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财政负担。而当前城市建设中的市场化运作是解决此难题并推动经济加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应注意把握好其政策的市场化程度的量和度。合理处理好短期和长期发展利益的关系,并最大限度地协调好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特别是任何时候都要把经济发展的全局长远利益和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

例如,房地产开发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产业链最长、拉动产业最多的房地产业在此次抗击金融危机中功不可没。房地产开发的迅速升温既是推动城市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又为地方政府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同时还创造了巨额的需求,有效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事实上也成为当前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房地产开发完全市场化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房地产完全市场化也带来了房地产泡沫,高房价固然可以增加政府出让土地的财政收入,但它又是城市化进程的巨大障碍,因为它加大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成本。同时,高房价又会迅速推高物价水平、生产成本和制造通货膨胀泡沫,从而可能给依靠低成本竞争为特征的低技术制造业带来灭顶之灾。房地产泡沫还会恶化本地的投资环境,影响招商引资和工业化进程,最终又会影响甚至阻碍本地经济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一些房价过高地区的人才外流、产业大量向外转移现象就是明证。

从经济发展的大局和长远利益考虑,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战略任务是要通过将大量农民转化为市民过程中为工业化进程创造不断增长的新需求,同时也实现一三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如果农民转移成本过高,甚至由于转移成了房奴,就很难达到其转移的初衷。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是要让农民低成本进城,以确保其收入水平能稳步提升,才能为工业化进程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消费需求。从这个意义出发,城市化建设不宜过于依赖房地产开发拉动。房地产政策应当掌握好住房商品化率的量和度。笔者认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商品房应各占一定的比例,具体比例应根据本地发展水平的实际确定。在比例合理的前提下,商品房完全市场化可为城市化进程提供资金,而其余的部分由政府政策控制,以保证低收入阶层和农民转移的基本需求。这需要政府完善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制度和相应的其他社保制度[7],还需要彻底变革严重束缚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四大瓶颈——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和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制度,以科学的战略和合适的政策选择来确保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8]。如果能够通过这一进程大幅缩小城乡差距,使城镇化农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接近,并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层获得更加公平的财富分配机制,从而通过财富再分配从根本上解决遏制内需不足的瓶颈,实实在在地增加群众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就有可能使湖南省经济真正实现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模式的转变,使经济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三、工业化进程的战略思考

中国的工业化要以现有的产业、设施及资源为基础;以城市化进程主导产业及战略性产业群的科学规划、布局来开辟发展空间;以引进、消化、自主创新相结合为途径,以构建产业链核心竞争优势为保障;以最大限度解决就业和提高群众收入水平为目标。实现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发展动力三个优化:

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阶段的地区,应根据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制定不同的工业化战略。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其主要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将产业做大做强,进而推进经济结构优化,最终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并通过加强现代服务业,提高创新能力途径逐步实现从数量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经济的转变。工业化进程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整体推进[9]。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其目标是先奠定产业发展的基础,再做大做强。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般的制造加工业,进而由点到面逐步扩大提高。例如,落后地区的县域工业化进程可以利用资源优势从农、副、矿等产品加工业起步,最终扩大到其他领域。

应把新型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建立在新型工业化纵深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城市规模的扩大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产业发展是城市化加速的重要支撑。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高度重视带动力强,先导作用明显,对其他产业发展具有保障、支撑功能的基础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科技前沿正在取得重大突破即将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的提前布局,为跨越式发展抢占制高点。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对服务业的需求将日益增强。制造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主要来自服务业的支撑。伴随着制造业的“服务化”,生产性服务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最具有增长力的部门。现代服务业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教育、物流、金融业为三次产业提供高素质人力、充足的物力和强大的财力,推动产业效率提高。科技、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等生产服务业为三次产业提供服务形式的生产资料,提高产业效率,推动产业升级。信息传输业协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使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升级。商务服务业提高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促进产业优化。投资环境的改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信息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加强,都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作用。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一般规律是农业在经济中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工业份额在工业化阶段迅速上升,服务业产出比重持续上升,并稳定在较高水平,就业人口由农业向制造业进而向服务业不断转移,最终服务业会成为容纳就业人口最多、产出最大的产业。

例如,美日欧盟的服务业就业比重已超过总就业的80%。其产出更是超过GDP的80%。因此,服务业是就业容量最大的产业。中国应通过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途径,通过延伸其产业链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把工业化进程中加速服务业的发展,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战略方向。

同时服务业也是发展潜力最大、发展效益最好的产业, 服务业的经济特点是需求潜力大、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并具有吸纳就业能力强等显著特点。属于高技术、高盈利、高效益的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优势地位。服务型经济符合两型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最佳选择或高级形态。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迅速发展和随之而来的生产能力的空前提高,产品短缺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现象将成为历史。一些发达国家新兴经济区(如美国硅谷)的迅速崛起表明,在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主动力的今天,传统的一二三产业发展顺序规律也可能被打破。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的小康阶段,国民经济增长主要靠制造业和服务业推动;然而在全面小康和现代化阶段,服务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因此,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既要考虑产业更替的一般性规律,又要关注其特殊性。应防止把新型工业化简单理解成上工业项目,片面强调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而忽视相应服务业的缺乏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应当看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 地区或城市之间的竞争焦点将逐渐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正日益成为控制人力、资本、物资、信息、技术等经济资源,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须掌控的战略制高点。考虑到现代服务业在区域(或城市)经济竞争中的突出地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应当把加强服务业放在充分重要的地位,并作出相应的前瞻性规划,通过服务业与制造业同步甚至略有超前发展的策略来确保发展质量。

例如,当前在落后地区(如中西部)的工业化进程可以制造业与服务业并举,通过现代服务业(包括信息、管理、金融、物流、营销等环节)和制造业在产业链层次上的熔合,以构造产业链竞争优势的途径来获取其相应的发展空间,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效益,同时也可减少产业发展的时滞。而对经济发达地区(如东部沿海地区),应从加强区域竞争力的高度,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适度超前发展,并通过不断增加服务业比重和层次的途径,率先推进其制造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变。以促进中国经济真正实现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历史性飞跃。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之路在于如何认识和把握二者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需要政府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合理有效的政策作为保障。其中,最关键的是要通过此进程,改变一三产业比重,优化经济结构并提升总体经济效益,使转移进城的农民能够充分就业,以其收入水平的稳步上升来确保未来发展的可持续内需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建.中国经济振兴,战略方向当是城市化[N].南方都市报,2009-05-31.

[2] 顾朝林,吴莉娅. 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2):104-147.

[3]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76-77.

[4] 李晓夏.城市化发展演化规律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5] 杨冬梅.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6] 宋丽敏.中国人口城市化与城镇就业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07.

[7] 王恩才.基于产业集群的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D].兰州:兰州大学,2007.

[8] 罗波阳,罗黎平.促进湖南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J]. 经济研究参考,2008,(55):50-56.

[9] 刘运定.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县域经济腾飞[J].衡阳通讯,2008,(5):27-28.

城市可持续发展范文第4篇

摘要:城市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促使城市的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智慧城市”这一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也在世界各个范围中应运而生。“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化城市建设之后,纳入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重要规划当中,对城市的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智慧城市”本质上不但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是对城市的创新和管理上变革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智慧城市;背景;规划创新

城市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促使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探究新的城市管理模式,缓解城市化带来的诸多矛盾就显得非常必要。“智慧城市”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一种新理念,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追求的发展目标。是推动城市包容性和持续增长的有效办法[1]。

一、智慧城市的定义及其内涵

就当前来说,“智慧城市”还没有一个精准的定义,一般来说来,对“智慧城市”较为普遍的定义是智慧城市将社会智力资本,包括传统的交通运输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然后用参与的方式对这些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源进行智能化管理,从而在城市发展当中实现一种高质量的生活体系。

智慧城市与数字化城市和智能城市有一定的区别,数字化城市和智能城市更多是在城市发展规划当中强调科学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智慧城市就是在现代城市发展当中结合所有的生产要素,比如说人、社会、企业和周围的自然环境为整体的一个发展推进的过程。智慧城市能够更好的体现现代化通讯技术以及社会和自然环境资本,在提高城市自身的竞争力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是不斷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相对其他城市规划来说,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将信息通讯技术结合到城市的规划当中,用创新、协调和集成的发展管理理念进行对城市的管理和更好的服务于民。其发展的根本内涵就是城市的创新,具体包括制度创新、城市组织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和政策创新,这些创新的内容上相互结合,组合成一套严密的智慧城市体系。当前,对于智慧城市在科学技术上的研究创新领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真正在落实到实际应用上还够全面。

二、城市规划面临的相关问题

通过相关的情况数据分析,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城市迅速因发展带来的演变使得城市的复杂性大幅度提高,但是城市却并没有因此作出必要的规划改革去加以应对。传统的城市发展管理在规划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也正是这些局限性问题在城市的实现自我功能上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一是城市规划没有从客观上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城市的规划的根基在于利益的公正性,对于城市的规划虽然在法律的范畴上存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政府为了实现更快的经济发展,在城市化建设中,往往忽视了对公用设施的配备。使得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缺乏有效的平衡。二是城市在规划当中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城市的规划好坏能够从市容市貌的宏观上展现出来,然而目前大多数城市在规划上更多的是倾向土地的分配上,缺乏对人口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考察[2]。

三、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创新

智慧城市的内涵就是创新,具体包括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及政策创新,此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协调形成智慧城市的管理理念。简而言之,智慧城市背景下所倡导的城市理念,就是用信息化和智慧化的理念规划城市的发展。

(一)城市规划理念创新

城市规划所倡导的重要内容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城市居民打造宜居的居住环境,计划的制定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在实际的实施当中却出现了不少问题。智慧化背景下提出的创新规划面临着生态、技术及社会自然等多个方面的挑战。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规划的问题。如何在城市建设上满足居民日常的各种需求,就必须在发展规划当中不能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还需注重城市的长久发展,必须在城市发展上注重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相结合。

城市规划理念的创新必须强化对“居民为本”的理念落实,智慧城市的发展目的最终是为人民提供更加和谐的生活质量,所以在城市规划落实推进的进程中,就必须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科学的对城市和居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宏观上的考量,在实施過程中,不断落实城市市政的各项公共基础设施,从根本上避免公共资源与个人资源之间的矛盾。

(二)城市规划实践创新

1.从思想上规划,做到对整体上清楚把握城市的需求的预见性,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需求相平衡,规划以人为本,不断的遇见和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2.从依据上规划;在进行城市化规划时创新时,必须要有一套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划依据进行参考和指导。因此,制定一套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加以参考指导,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只有用科学的发展规划理念为指导,才能够城市规划创新合理的发展。

3.需要有完善的规划载体;智能化城市的探求,必须结合科学信息技术为依托。因此,在城市规划发展结构上实现系统化、结构化和智能化的各个方面进行高效的整合,通过各自创新的特点实现宏观上的定量化级模型化,不断的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总结,才能更好的实现城市规划。

4.需要专业的规划人才;城市规划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体系,当前城市规划部门的人才多数在工作技能上表现的单一,无法满足智慧城市规划的发展需求。智慧城市的规划更多的是需要精通信息技术和智能基础设施的高等专业性人才。所以,专业性的人才是当前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3]。

四、结束语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矛盾的有效手段。智慧城市所倡导创新规划理念,不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也凸显了“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智慧城市也在很大程度上注重人与城市在宏观上的供需平衡,彰显了良好的市容市貌。

参考文献:

[1]吴缘缘.\"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J].建筑·建材·装饰,2016(18):121.

[2]吴月静.关于南京城市转型与规划创新的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9(12):62-66.

[3]李华东,孙月.\"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创新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3):1806.

城市可持续发展范文第5篇

摘要:水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水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动力,城市的血液。水之宝贵,在于其储量有限,更在于其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可再生性。水环境问题的关键是水的社会循环问题,水的社会循环的实施主体是水工业。它是以城市及工业为对象,从事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并以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求的水量、水质作为生产目标的特殊工业;其核心部分是给水与排水。

关键词:水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1 水环境面临的问题

1.1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严重

1.1.1 水资源短缺

我国河川较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2×104亿m3,约相当于全球年径流量47×104亿m3的5.6%,居世界第六位。但是,世界人均淡水量为1.08万m3/人,而中国仅为2392m3/人,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在世界的第88位)相当于美国的1/5,加拿大的1/50,日本的3/4;即使在长江流域富庶的太湖地区,人均水资源也仅为800m3/人。目前,我国有333个城市缺水,108个城市严重缺水,日缺水量达1600万m3,被列入世界13个贫水国的名单中。

1.1.2 水资源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在粗放型模式的操作下,我国水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再生,缺乏对污水处理和排放的有效控制,致使水资源被消耗和被污染。2000年~2010年这10年间,700余条近10万km长的河流中污染河段长度从占21.8%增加到46.5%。全国河流近1/2河长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有的水源既不能灌溉,更不能用于生活饮用。一些河段严重污染使其难以利用,造成水资源浪费,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状况。

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严重造成的水危机,不但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加剧,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由于供水不足,城市工业的年经济损失可达1200亿元;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相当于国家当年财政收入的6%。可见,水危机不但严重困扰着国计民生,而且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2 违背“给水与排水统一体性”的运作

通俗讲,给水与排水就是人类向大自然“借用”和“归还”可再生资源——水,所以,给水与排水是不得以任何原因或任何形式偏废一方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性才符合可持续发展法则。

长期以来,我国给水排水存在两种传统观念:给水与排水是两个互不相干的事业;给水排水是城市基础设施或公共事业。具体表现为因资金短缺而偏废排水中的废水处理。偏废的形式有:不建污水处理厂、只按部分废水量建处理厂、污水厂降低负荷运行或停止运行或假运行、以罚款代替或减轻废水处理任务,等等。这种违背“给水与排水的统一体性”的运作,是“只借不还”的行为,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近年来,国家在污水处理方面加大了一些工程建设投入。但是,欠账较多,大部分城市污水仍未经有效处理而直接排放。据2008年统计,我国有设市城市666个,城市污水排放总量为352.8亿m3/a,城市污水处理量为83.3亿m3/a,污水处理率为23.6%。城市市政系统年收纳污水208.9亿m3,建有城市污水处理厂153座,处理能力751.2万m3/d,加上分散设施的处理能力,每年处理污水23.8亿m3,市政污水处理率为11.4%。上述污水处理率均未限定处理程度和处理深度。按照国家环保局最近颁布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推算,能达到二级处理排放标准的城市污水处理率最高为5.5%。

如某城市于二OOO年初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其规模属大型处理厂,但仅为一级处理,即使能按设计能力运转,出水水质仍远远达不到国家环保局最新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还有可数的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厂和企业的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出水达标情况也不尽如人意。

2 水环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时代发展的主题。水的社会循环的最终目标正是要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以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量水质及其载体功能的各种需求,避免和消除水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污染。

2.1 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以合理完善的管理使水资源得到有效控制和保护

从给水与排水是两门互不相关事业的观念转变为是一个具有统一体性的整体的观念,从给水排水是一项国家投资、垄断经营的城市基础设施或公共事业的观念转变为是一门工业的观念,这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前提。

2.1.1 经济体制的转变

给水排水是一项城市基础设施或公共事业的提法,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观点,违背了水具有商品属性的经济规律,是给水排水资金永远短缺,并导致水环境恶性循环的根源。与此相反,给水排水已发展成为一门工业——水工业的观点,以及水是一种产品,需制定“水价”的原则,完全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观点,从而可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实现水资源污染的有效控制,使水的社会循环良性运转。

2.1.2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水污染是水资源的浪费,这种以大量资源浪费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即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之相反,“给水排水统一体性”的观念,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观点。既可消除偏废废水处理所导致的种种水污染根源,又为节约水资源提出了要求。

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机构应在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基础上,以立法、执法和司法为依据,以水环境系统为主线,进行职能机构重组。这样,才能以科学合理完善的管理实现水资源的有效控制和保护,使水的社会循环得以永续良性运转。

2.2 通过经济政策、法律手段和价格机制运作,将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全面推向市场

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水工业产业政策研究,需要相关的体制、资金、市场、价格、管理、技术标准等支撑,需要改革水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投资机制,需要政府在财政预算和信贷市场方面给予扶持,需要建立水环境保护基金或建立水环境投资公司,需要走向市场。修订和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水资源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条例》,以及与《国际环境条例》接轨的若干行政法规等;建立健全监督保证机构,为水的社会循环永续利用提供必要的法律基础和保障。

按水的开发和利用属性,水的消费者应支付的价格应包括水资源费与保护费用、水的开发生产费用和排放净化费用。这样才能解决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才能限制水的浪费、才能建立良性循环的投资环境。

2.3 城市污水治理企业化是防治水污染行之有效的根本性途径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已充分证明,污水治理企业化是行之有效的根本性途径。建立按市场机制运行的污水治理企业,以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以及合理的水与废水价格体系和收费体系作为运作的资金保障。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建立废水征税法,对污废水治理不善或不治理的用户,收缴较高的税金,督促其尽快建设或加强污废水治理工程。可设立“城市给水排水公司”或“水工业工程公司”,统一经营自来水系统与污水处理及再利用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维护等业务。

2.4 重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将水环境改善与市政建设有机结合

污水处理规模和程度的具体确定应以总体水质目标、地方财政能力等为依据。工业废水,应在合理预处理去除难降解污染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后,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生活污水要避免局部高度净化而总体仍严重污染的现象。政府应下决心在城市污水管网建设上加大资金投入和管理,使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发挥作用;对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城市内河的污水实施截留,送至污水处理厂;组织污水二级处理的工艺设计和实施,以满足新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这是根本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途径。城市内河的水质及河周边环境的改善不仅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还可促进生活居住区的环境建设,这比建几个市民广场更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更实实在在。

2.5 科学技术是解决“社会对水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与水危机的矛盾”的先导 近年来,我国在水环境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还与发达国家进行了广泛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引进了一大批先进技术和设备。但许多科技成果以单项技术为主,缺乏集中统一的综合性、群体性的技术研究,缺乏综合性的工程化技术和决策支持体系;一些科研成果虽具先进性,但产业化和商品化有难度;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开发研制更有待加强。目前,应着手开展如下工作。①对已有成果进行全面分析,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新技术体系;②开发研制和完善各种测试技术和性能评价技术,为工程设施的优化和规范化管理创造条件;③调查环保产业现状,研究其发展对策。到本世纪末,世界环境设备的年产值预计可达1200亿美元,从而形成世界经济四大新市场之一。④应在有效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开发高技术和拳头产品,并逐渐形成规模化产业。同时,建立相应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以推动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全球化经济发展下一篇:农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