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范文

2023-09-12

基金经理范文第1篇

销售经理业绩层次综合评价法

作者:何 鹏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12期

[摘要]传统的销售经理业绩考核方式追求片面的、单一的销量指标,造成销售经理工作方向扭曲,销售工作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销售经理业绩的层次综合评价法采用了一套包括销量指标在内的多方面、多角度的层次考核体系来对销售经理进行全方位的考核,避免了单一指标考核造成的弊端和危害,可以杜绝销售经理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回报而损害企业长远利益。

[关键词]销售经理;业绩考核;层次综合评价法

基金经理范文第2篇

证券投资基金业从1998年发展至今, 国家一直对其给予厚望, 希望其发挥好机构投资者的作用, 降低证券市场波动并稳定市场, 保证我国金融市场良好发展。但事实上, 我国证券市场波动呈现出持续性, 大量研究也表明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是影响基金行业风险水平的一大重要因素, 所以研究基金经理人的冒险行为及其影响机制, 将使投资者更加了解基金, 更有助于监管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 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为证券市场提供更稳定的发展环境。

2 文献综述

国外Brown等 (1996) 利用竞赛理论分析年度业绩排名对基金经理冒险行为的影响。发现在年度业绩竞赛中, 上半年业绩表现较差的基金倾向于在下半年增加基金的投资组合风险。后面仍然有学者改用其他样本重复其研究, 如Busse利用日度收益数据来估计基金收益的风险, 却并没有发现同样的结果。

国内王明好等 (2004) 建立了博弈模型, 发现在年末时年中业绩较好的基金反而比年中业绩较差的基金更可能选择风险水平较高的投资组合。丁振华 (2006) 以基金经理组合投资模型为基础, 分析我国基金业绩对基金投资组合风险的影响。认为基金过去的业绩排名并不一定会影响基金未来的风险选择。但在这次研究中仅选择55只放式股票型基金作为样本, 样本数量较少, 且并没有剔除指数型基金, 可能存在偏差。龚红等 (2010) 使用二维分组列表法, 发现基金经理在成为输家后并未提高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以期改善在业绩排序中的不利局面。但该研究以封闭式基金为研究对象, 结论不适用于开放式基金。山立威等 (2012) 发现年中业绩排名靠后的基金经理在下半年提高所持有资产组合的风险的程度要大于年中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

总的来说, 国内外的研究学者未取得一致结论, 且方法多样, 但利用回归思想的较少。同时, 我国基金业起步落后于国外, 相关研究较少, 国外研究结论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的情况。

3 数据与变量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本文选取样本为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所有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根据基金主体信息剔除主动型、创新型、指数型、etf、lof、qdii基金。最终得到的样本共3809个, 即有五个基金年度3809个基金的前期相对业绩与后期基金经理冒险行为的一个面板数据。

3.2 变量定义

(1) 基金相对业绩。首先, 利用各个基金份额累计净值为原始数据, 取其一阶差分与100的乘积作为相应每日的基金日收益率Ri, 并且剔除半年度数据披露不足的基金, 再计算出各个基金在各年上年度的总收益率, 得到各个年度的基金收益排名。相对业绩RANK以基金半年度排名为基础计算分位数取值, 令当年排名最后的基金RANK值取0, 排名第一的RANK值取1, 其他基金的取值均匀分布在 (0, 1) 之间, 以此得到各个基金分别在各年的排名分位数。

(2) 基金经理冒险行为。

(1) 日收益率标准差表示法。根据马科维兹的投资组合理论中的均值——方差分析法, 将基金视为单一产品, 利用基金原始日收益率的标准差作为冒险行为的度量指标, 直接衡量出投资组合中的总体风险。这样衡量的优点是, 基金原始收益数据公开易得, 再经过计算便可以得到所需数据。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RISK1it表示i基金在t年的上半年度的风险水平, sd (Ri1) 表示基金i在t年的上半年度的日收益率的标准差;其中RISK2it表示i基金在t年的下半年度的风险水平, sd (Rit2) 表示基金i在t年的下半年度的日收益率的标准差 (下文中的RISK均需分同年上下半年计算, 后不再专门说明) 。

(2) 偏度表示法。很多研究表明金融资产收益的分布往往偏离正态分布, 呈现出负的或正的偏度, 负偏度会使金融资产收益下降的可能性增加从而增加风险, 表明风险水平较高, 所以负的偏度往往也被视为崩盘指数, 而正的偏度使金融资产收益上升的可能性增加。于是本文利用基金收益率的偏度来刻画收益率分布的特性, 其相关计算式如下:

(3) 特质波动率表示法。基金特质风险是指某只基金特有的, 可通过分散化投资来消除。按照Angetal等 (2009) 的方法, 将如下模型中的扰动项eit在某个时间段里的标准差定义为基金i的特质风险。回归估计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

其中, rft、MKTt、SMBt、HMLt分别表示第t日的是无风险收益率, 市场因子, 规模因子和账面市值比因子 (均乘以100) , 同样以RISKit=sd (eit) 度量半年内的特质波动率。

4 实证研究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基金原始业绩与基金的风险水平这两个可得数据入手, 根据以下回归方程, 分析各个自变量的系数来解释说明基金年度前期相对业绩RANK1对基金经理后期冒险行为RISK2的影响 (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显然是会随着基金投资组合风险的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 故选择RISK1作为控制变量) 。

4.1 日收益率标准差度量

首先以基金原始业绩波动率衡量基金风险水平, 此时RISK=sd (R) 。回归时删除有空缺值的样本, 利用模型Ⅰ进行回归, 回归结果见表1中的 (1) 。

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p<0.1, **p<0.05, ***p<0.01

回归结果表明:当以基金日收益率的标准差sd作为基金风险水平的衡量指标时, 所得变量RANK的P值为0.401, 故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 接受原假设, β1=0。得出结论:基金下半年的风险水平RISK2与该基金上半年的排名RANK线性无关, 即基金上半年的排名对基金经理冒险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若从该模型的各个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来看, β1的估计值-0.086, 可以认为基金经理后期的冒险行为可能受到前期排名的负影响, 但影响不显著。

β2的估计值为0.292, 且在故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区别于0, 所以认为前期风险水平高的基金, 后期风险水平也更倾向增大, 结合基金排名的影响。本文认为前期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采取高风险的投资决策, 往往导致中期排名靠后, 后期经理并未“得到教训”反而再次增加风险, 希望借此翻身。这说明本身就是风险偏好型的基金经理, 在前期排名靠后的情况下, 采取冒险行为的可能性更大。

4.2 日收益率偏度度量

在得到各个基金上下半年的日收益率标准差sd的基础上, 利用公式RISK1it=sk=E[ (R-μ) /sd1]^3计算偏度。删除所有任意变量值含有空值的样本后, 利用模型Ⅱ进行回归, 回归结果见表1中的 (2) 。

回归结果表明:当以基金日收益率的偏度sk作为基金风险水平的衡量指标时, 在此模型中, P值为0.399, 故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 接受原假设, 以基金日收益率的偏度sk衡量的下半年的基金风险水平RISK2与该基金上半年的排名RANK线性无关, 即基金上半年的排名对基金经理冒险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基金收益率的负偏度意味着高风险, 正偏度意味着好的收益预期, 因此偏度为负值时则越大。风险水平越从β1的估计值为0.227来看, 表明基金前期排名越靠后, 后期偏度值就越小, 那么风险水平就越高。即前期排名越靠后的基金, 其基金经理后期更愿意提高基金的风险水平, 所管理的基金的收益率的左偏度绝对值越大, 但是这样的关系仍然不显著。

4.3 特质波动率度量

根据模型Ⅰ (其中MKT、SMB、HML、rf均乘以100倍) 进行回归, 得到各基金每日对应的残差e, 通过计算RISKit=sd (eit) , 得到各个基金上下半年的标准差, sd (e1it) 与sd (e2it) , 即其特质波动率。利用模型Ⅱ进行回归, 回归结果见表1中的 (3) 。

回归结果表明:当以基金日收益特质波动率作为基金风险水平的衡量指标时, 在此模型中, P值为0.002, 故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 拒绝原假设, 即基金上半年的排名对基金经理冒险行为有显著影响, 以基金日收益率的特质波动率衡量的基金风险水平RISK2与该基金上半年的排名RANK线性相关。RANK的估计系数为-0.186, 即往往前期基金的排名靠后, 基金经理后期往往趋向于增加基金的特质风险水平, 排名越好, 基金经理后期越保守, 倾向于降低基金的特质风险。

5 结论与思考

由实证结果可知, 当分别用基金日收益率的标准差和偏差来衡量基金风险水平时, 基金上半年的排名对基金经理冒险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即基金经理的冒险行为与基金前期相对业绩排名没有线性关系, 但是进一步观察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 都近似认为基金经理后期冒险行为与基金前期相对业绩排名间有一定的负相关性。接着以基金原始业绩的特质波动率衡量基金风险水平时, 得到了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 基金经理后期冒险行为与前期基金业绩相对排名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而认为基金相对排名越靠后, 基金经理越愿采取冒险行为, 并且更多是通过提高基金的特质风险水平来改变基金风险。

这样的影响机制下, 投资者需要更关注自己持有的基金动向, 而不是当“甩手掌柜”, 要成为基金业监管者的一员, 为基金业的专业发展提供促力。于是只有长期业绩优良的基金经理人才能最终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 获得更高的自身收益, 这警示着基金经理人要避免“热衷于短期规模业绩”等不良投资风气, 一定要坚持长期投资, 价值投资, 服务实体, 回馈基金持有者的理念。

摘要:本文以我国20132017年五个基金年度的所有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对象, 分上下半年构建基金相对业绩排名、基金风险水平等相关指标, 并从三个不同角度去度量基金经理冒险行为,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多方位探究基金相对业绩与基金经理人冒险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发现, 基金的前期相对业绩排名与基金经理人后期的冒险行为有负相关关系, 而且其冒险行为主要是通过改变基金收益的特质波动率来体现。

关键词:冒险行为,相对业绩排名,基金风险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明好, 陈忠, 蔡晓钰.相对业绩对投资基金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04 (5) .

[2] 丁振华.基金过去的业绩会影响未来的风险选择吗[J].证券市场导报, 2006 (4) .

[3] 龚红, 李燕萍, 吴绍棠.业绩排序对基金经理投资组合风险选择的影响:基于封闭式基金1998~2008年表现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 2010 (4) .

基金经理范文第3篇

这些研究的本质仍为传统双边委托代理理论下研究的问题, 但在投资者委托资金之前, 如何从不同的经理人中选择一位想要委托的代理人呢?这个问题研究的学者却很少, 因此, 本文希望通过实证分析, 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地探索。我们认为, 委托人选择出最终代理人进行资金委托的依据是基于对代理人的信任程度。根据Guiso、Sapienza (2004、2008) 以及Georgarakos (2011) 的定义, 信任是避免资金被骗或者消失的保护机制, 这些信任的建议往往依赖经理人以往的业绩或公司的财务状况。而本文认为信任是基于经理能够减少委托人对承担风险的担忧程度, 而不是针对经理人之前的业务表现。

La Porta (1997) 认为, 信任是社会中陌生人之间合作的重要决定因素, 因此也决定了社会机构的绩效。所以信任对于大型组织的绩效尤其重要。Knack (1997) 发现在收入更高、更平等的国家以及在教育程度更高、种族同质的人群中, 信任程度更强。Guiso和Sapienza (2008) 的实证结果说明投资者缺乏对社会的信任是解释有限参与的一个重要原因。Mullainathan (2008) 表明许多投资者选择投资经理都不是基于过去的业绩, 而是基于信任、经验和可靠性。Dong (2018) 分析出社会信任有助于减轻与信息披露和非披露相关的不当行为。

在本文中, 信任代表投资者承担股票风险的效用成本的降低。若投资者认为找代理人的效用比自己投资获得的效用高, 那么即使经理人帮助投资者进行高风险投资, 委托人也会信任他选择的经理人。不同委托人对经理人的信任程度不同———信任某一特定经理人的委托人认为, 该基金经理交付的风险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要小于不那么受信任的基金经理交付的回报。

Lakonishok (1992) 认为投资者对金融的知识缺乏专业的理论, 因此他们会雇佣基金经理帮助他们购买股票。Lakonishok和Shleifer等 (1994) 又提供证据表明投资者在金融市场发挥的作用, 购买价格较低的股票会使回报率更高。Bhattacharya (2012) 研究发现约5%获得建议的投资者却很少听从建议, 因此他们的投资组合效率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Chalmers和Reuter (2012) 认为那些不具备金融素养的人通过金融顾问进行投资将是很好的选择。Guiso (2017) 的实证研究又发现了金融知识的普及运动对不成熟的家庭是有益的, 但对成熟的家庭却是有害的。

我们认为投资者缺乏一定的金融知识, 过于紧张或急于进行风险投资, 因此提出了聘请基金经理和顾问帮助他们进行投资的观点。经理知道如何多元化分散投资, 同时也降低了投资者内心的焦虑程度, 因此我们需要经理在金融市场上帮助投资者发挥作用。投资者在对经理的信任程度和所收取的费用的权衡下, 最终选择一位经理委托投资。

本文基于委托人的信任度, 构建代理人定价策略模型。并选择A股15只股票为样本, 分析其定价策略及投资策略对于信任度的敏感度。

一、模型构建

本文模型存在三个假设: (1) 投资者拥有1单位财富; (2) 无风险资产, 收益率为Rf, 风险资产, 预期超额收益率为R, 方差为σ。投资两种资产的数量分别为xi和1-xi。 (3) 投资者只能雇佣经理A或B其中一个。ai, j≥1表示投资者i对经理A, B缺乏信任的程度或者焦虑程度, 投资者的效用函数可表示为:Ui, j (s) =E (s) -ai, j/2Var (s) 。假设投资者i与他最信任的经理承担风险的焦虑程度为a, 与不是很信任的经理承担风险的焦虑程度为。我们假设τi在区间[1-θ, 1]服从均匀分布, 参数用来表示信任的分散程度。两家基金管理公司基于客户的信任度会竞争费用, 每个经理j=A, B决定每单位资产可收取的最优费率fj。

(一) 投资者视角下的最优策略

客户i委托经理j投资xi, j数量的风险资产的预期效用为:

当时, 投资者i会选择经理A, 即

只要投资者i信任经理A的程度可以弥补经理A的高费用, 投资者仍然会选择经理A, 因为获得的效用较委托经理B会更高。

2. 经理视角下的最优策略

用x*i, j表示投资者i在经理j帮助下投资的最优数量, 如果委托人没有雇佣经理j, 则x*i, j=0。收取费率fj的经理j所获得的利润为:

不难得到, 经理A的利润πA (fA, fB) 为

类似地, 经理B的利润πB (fA, fB) 等于

费率的纳什均衡形式为

只存在两位经理人竞争的定价模型的均衡状态中, 可得费率

从上式不难看出, 均衡条件下, 投资者依然坚持最初根据信任程度对经理的选择, 不会改变对经理的偏好, 且两个经理的费率相等。

命题1:经理收取的管理费用与股票收益率成正比, 并且会随投资者更换经理时焦虑度的增加而提高。在完全竞争的均衡状态下, 费用由市场决定, 受投资者信任偏好和股票收益率影响。

每位基金经理的投资数量为

命题2:委托经理的投资数量与股票收益率成正比, 与焦虑程度和股票波动成反比, 并且会随投资者更换经理时焦虑度的增加而减少。这表明投资者会因为对经理的不信任和股票的极大波动减持股票数量。当股票收益率增加时, 投资者会加持数量;但同时信任分散度的提高会使管理费用也增加, 因此投资者会减持股票规模。

代理人的出现改善了委托人的福利, 其社会效益等于

命题3:社会效益与股票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 与焦虑程度和股票波动成反比, 并且会随投资者更换经理时焦虑度的增加而减少。结论与命题2相似。但区别在于, 更换经理的焦虑度和股票收益率对于社会效益的影响远没有对于客户投资的股票数量大。这说明客户对某位经理的信任偏向对整个社会效益的影响很微小, 单只股票的收益率也产生同样的效果。

二、实证分析

为分析不同股票的超额收益率及波动率水平下, 最优策略对于参数的敏感性, 本文选取收益率和波动率各异的沪深300板块中15只排名靠前的蓝筹股为代表, 研究在平衡条件下投资者在不同的股票和信任分散度下最优费率、最优数量和最优社会福利的变化。

我们将股指对数值的一阶差分定义为股票市场中股票S的日收益率Rst:

其中Pst是股票市场中股票S的收盘值。当股指的波动属于正常范围内时, 它约等于股市的日收益率。根据日收益率Rst可求出其方差 (股票S日收益率的方差值见附录) , 我们分析的数据范围为2018年1月2日至2018年10月31日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

超额收益率可用以下的公式进行表述:Rst=αs+βsRmst+εst

其中, αs为固定漂移项, Rmst为市场收益率, 本文以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代表, βs为指数收益率变化时股票S的预期变化。然后我们采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对 (12) 式进行回归, 显得dcer在选取的时间区间内估计出αs和βs。我们用2018年11月1日的市场收益率 (0.007332) 乘以βs再加上αs的值就可以得到预期超额收益率Rs。

1. 经理人的最优费率f*对的敏感度如下图所示:

由图1可知:

(1) 对于具有相同信任分散度θ值的投资者, 股票S的Rs值越高, 经理人收取的费率也会越高。因为高R值意味着经理承担的风险越大, 所以会相对的多收取费用以帮助投资者获得较高收益;较小的R值无法调动经理的积极性, 经理承担风险较小, 因此费率较收益率高的股票也会降低。

(2) 当θ增加时, 费率不断在升高, 因为当投资者的信任度不断偏向其中一位经理时, 经理凭借投资者的偏好会收取更高的费用, 虽然依然逃脱不了所有股票边际增加的费率不断减小的事实。而且, 对于收益率较高的股票, 其费率增长的幅度是更大的, 因为经理承担的风险更高, 同时在函数的一阶导数中可以体现。

2. 假设a=2, 最优投资数量x*对θ的敏感度如下图所示:

由图2我们得到:

(1) 对于具有相同信任分散度θ值的投资者, 股票S的Rs/σ值越高, 投资者的投资最优数量也会越高。因为对于高收益、低风险的股票, 投资者自然而然会增加投资的数量, 与之相反, 低收益、高风险的股票, 投资者会减持。

(2) 当θ增加时, 最优数量不断在降低, 因为当投资者的信任度不断偏向其中一位经理时, 经理凭借投资者的偏好会收取更高的费用, 这样做会迫使拥有固定资产的投资人买进较少的股票数目。而且, 对于高收益、低风险的股票, 其数量减少的幅度是更大的, 因为收取的费率更大, 同时在函数的一阶导数中可以体现。

3. 社会效益U*对θ的敏感度如下图所示:

分析图3, 有以下两点:

(1) 对于具有相同信任分散度θ值的投资者, 股票S的值越高, 社会效益也会越高。因为对于高收益、低风险的股票, 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小且获得高回报, 进而效用会很大;与之相反, 低收益、高风险的股票, 投资者会承担的风险大且获得低回报, 进而效用会很小。

(2) 当θ增加时, 最优社会效益不断在降低, 因为当投资者的信任度不断偏向其中一位经理时, 会减小行业规模, 风险市场趋向于垄断而不是完全竞争, 会导致社会福利的下降。当市场为完全竞争 (即θ=0) , 社会福利最大。而且, 对于高收益、低风险的股票, 随着θ的增加, 其效用减少的幅度是更大的, 因为相比于低风险、高收益的股票, 行业规模的减少力度是更大的, 同时在函数的一阶导数中可以体现。

结语

(1) 市场均衡状态下, 股票收益率和信任的相对差异决定管理费用的定价。经理能选择出收益率较高的股票意味着他拥有的财务知识发挥了作用, 经理建议的价值高低决定了费用定价的水平;信任的相对差异表明了投资者对其中信任的经理的依赖程度, 经理会利用投资者的信任提高费用。

(2) 投资规模受投资者情绪牵动, 股票波动率和收益率、焦虑度、信任分散度都会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最终决定投资数量。股票风险高、股票收益率低、投资者焦虑程度增加或者更换经理增加的焦虑程度, 都会使投资者相应减持资产。

(3) 社会效益由投资者效用决定, 同样受上述四种因素影响。差异在于, 股票收益率和信任分散度对效益产生的效果较小, 单一的股票收益率和更换经理的焦虑度增加对整个市场的福利的改善甚小。

(4) 信任分散度对费率的影响为正向关系, 因为经理意识到投资者的对自己管理资产的偏好便会提高费用;信任分散度对数量和效用的影响为负向关系, 因为提高了费用, 投资者会减少投资的股票数量, 从而效用会更加减少。而且, 收益率较高和风险较低的股票对于信任分散度的敏感度更高, 因为经理对收益向好的股票会更加重视以增加利润。

摘要:本文基于个体投资者对经理的不同信任度, 讨论基金经理在纯策略纳什均衡下的最优定价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收益率及方差各异的股票, 得出不同股票下的最优定价、行业规模和社会效益, 并且分析了股票对信任分散度的敏感度。我们发现, 高收益率和低波动率的股票对经理定价、行业规模和社会效益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信任分散度对费用是正向作用, 但对于行业规模和社会效益为负向作用, 且高收益率和低波动率的股票对信任分散度敏感性最高。

关键词:信任,纳什均衡,最优费率,行业规模

参考文献

[1] Ross S A.The Economic Theory of Agency:The Principal's Problem[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3, 63 (2) :134-139.

[2] Holmstrm B. Moral Hazard and Observability[J].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9, 10 (1) :74-91.

[3] Bernheim B D, Whinston M D. Common Marketing Agency as a Device for Facilitating Collusion[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5, 16 (2) :269-281.

[4] Holmstrom B, Milgrom P. Multitask Principal-Agent Analyses:Incentive Contracts, Asset Ownership, and Job Design[J].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1991, 7 (Special) :24-52.

[5] Lakonishok, Josef, An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Vishny, 1992, 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money management industry,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s Activity:Microeconomics 1992, 339–391.

[6] Lakonishok, Josef, An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Vishny, 1994, Contrarian investment, extrapolation, and risk, Journal of Finance 49, 1541–1578.

[7] La Porta, Rafael,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Vishny, 1997, Trust in large organizat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7, 333–338.

[8] Knack, Stephen, and Philip Keefer, 1997, Does social capital have an economic payoff? A crosscountry investig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2, 1251–1288.

[9] Guiso, Luigi, Paola Sapienza, and Luigi Zingales, 2004,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4, 526–556.

[10] Mullainathan, Sendhil, Joshua Schwartzstein, and Andrei Shleifer, 2008, Coarse thinking and persuas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3, 577–620.

[11] Guiso, Luigi, Paola Sapienza, and Luigi Zingales, 2008, Trusting the stock market, Journal of Finance 63, 2557–2600.

[12] Georgarakos, Dimitris, and Roman Inderst, 2011, Financial advice and stock market participation, European Central Bank Working paper 1296.

[13] Bhattacharya, Utpal, Andreas Hackethal, Simon Kaesler, Benjamin Loos, and Steffen Meyer, 2012, Is unbiased financial advice to retail investors sufficient? Answers from a large field study,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5, 975–1032.

[14] Chalmers, John, and Jonathan Reuter, 2012, What is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advisors on retirement portfolio choices and outcomes?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Oregon and Boston College.

[15] Nicola G, Andrei S, Robert V. Money Doctors[J]. Journal of Finance, 2015, 70 (1) :91-114.

[16] Guiso L, Pozzi A, Tsoy A, et al. The Cost of Distorted Financial Advice:Evidence from the Mortgage Market[J]. Eief Working Papers, 2017.

基金经理范文第4篇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上市公司参与设立并购基金,利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结合,能够助推其早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上市公司参与设立并购基金,可能会遇到交叉持股、被认定为关联方等事项,影响其转型升级的顺利推进。上市公司在设立并购基金之时,只有规避掉可能的风险点,才能实现其产业的转型升级,才能早日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上市公司;并购基金;风险点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极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在我国经济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的意识到我国经济现阶段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投资驱动型的经济模式造就我国经济过去多年的高速增长,但该种“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我国现在面临着产能过剩、竞争力不足及资源的高消耗和高污染等突出问题,亟待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走“集约型”的发展道路。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处于转型升级的最前沿。

上市公司不论是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还是产业链条的调整上,都有提升公司价值的内在需求。上市公司基于自身的资金实力,选择并购标的和资本运作等方面的能力,实则难以达到最初的战略目的。上市公司通过与PE机构合作设立并购基金,运用私募机构成熟的并购经验,结合自身产业运营能力,达到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并购理想标的成功概率。在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中,鼓励企业通过设立并购基金开展并购重组活动。在2014年证监会新近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中也明确规定,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取消行政审批(不涉及借壳上市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且鼓励上市公司与有关机构合作设立并购基金开展并购重组。国家在最近几年连续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显现出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持较为开放的态度,也预示着在政策层面上助推上市公司通过设立并购基金开展并购重组活动。

近几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发起设立并购基金已渐成潮流,在上市公司产业并购及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好的政策推出,在其初期都会存在政策的不明晰,上市公司开展业务时亦处于摸索之中,从而导致上市公司发起设立并购基金到并购完成装入上市公司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风险点,如果这些风险点不能有效的避免,会阻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顺利推进,导致上市公司大的战略不能有效的实施。

二、文献综述

陈忠勇(2013)研究了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在并购重组中的所具有的意义,并提出了并购基金在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金玮(2013)研究了“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指出并购基金有利于并购的成功概率,且在外汇管制严格的背景下为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提供帮助。张驰(2014)研究了“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认为该种模式下的并购基金能够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提高并购的成功概率。范硕(2014)研究了“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从双方角度出发,分析了产融结合的原因,并进行了案例分析。段旭凌(2016)研究了天堂硅谷和大康牧业联合设立并购基金的案例,指出并购基金的必要性,但是在并购基金运营管理等方面有待提高。马才华(2016)对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股价效应进行研究,指出并购基金具有短期正向的股价效应。何孝星(2016)研究了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不仅具有明显为正的股价效应,并且杠杆水平高的公司拥有更明显的股价效应,相关行业并购比不相关行业并购具有更明显股价效应。

基于国情的不同,在国外尚缺乏相关并购基金模式研究文献可供参考。国内学者对上市公司发起设立并购基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并购基金的模式、动机、具体的案例分析和短期的股价效应等,但对并购基金设立到标的装入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研究。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研究,以期能使上市公司通过设立并购基金开展并购过程中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最终顺利实现我国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顺利转型升级。

三、上市公司发起设立并购基金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并购基金在国外已经形成成熟的市场,但在国内有关并购基金的设立在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由于我国并购基金刚进入成长阶段,上市公司在设立并购基金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可以借鉴的蓝本,所以只能依照于普通的PE基金来进行组建。对于上市公司参与设立的并购基金来说,缺乏一套运行良好的内控制度,且对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也缺乏足够的认识,那么在并购基金设立到并购标的装入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风险点,对并购基金的顺利推进产生不利的影响,最终影响上市公司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根据本人金融行业从业经验,结合往来案例分析总结的经验,及问询政府监管部门有关工作人员的反馈意见,总结出并购基金设立到并购标的装入上市过程中可能风险点。

1.决策机制的合理性问题

上市公司借助于并购基金开展并购的主因之一即是利用杠杆达到并购标的的目的。上市公司在并购基金中的出资比例较低,但通常并购标的主要退出方式是装入上市公司,在并购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以下简称“投委会”)中上市公司谋求标的退出时的一票否决权。上市公司委派在并购基金投委会中的委员拥有标的退出时的一票否决权,此时上市公司成为并购基金的对手方,其有权利要求并购基金强制按照自己的要求将标的转让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只是并购基金投资人之一,其他基金投资人的利益如何在标的退出时得到合理的保障。通常上市公司主要以发行股份收购并购基金所持标的的股份,此时上市公司如何保证发行股份定价的公允性,这也将成为并购基金各方投资人博弈的重点之一。

2.标的优先收购权和回购义务的不均衡

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的主要目的就是围绕上市产业链或其转型升级开展并购业务,因此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通常会有优先收购权的要求。如果上市公司拥有对并购标的的优先收购权,那么就应该承担一定的义务,这样对并购基金其他合伙人保持公平。在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时,如果承诺收购并购标的,则可能出现并购标的发展态势不符合上市公司的收购标准,或者受到来自证监会的监管压力等造成不能收购并购标的,上市公司需要承担可能造成的风险。上市公司成立并购基金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规避掉收購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如果把并购标的后期的发展态势中不利因素都归因于上市公司,那么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的初衷就不能有效的实施。

3.利用内幕信息或进行市场操纵

上市公司主导设立并购基金的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其关联方等,在并购标的培育成熟并准备装入上市公司之时,如何保证标的装入上市公司的信息能够得到有效隔离,防止内幕消息的被利用或操纵市场境况的发生。如果并购基金所制定内控制度不够完善,将极有可能导致被证监会认定为利用内幕消息谋取暴利或操纵市场的嫌疑。

4.被认定为关联方

上市公司参与设立并购基金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大股东参与到并购基金的设立越来越普遍,大股东的参与无非是为了获取并购标的在装入上市公司前后估值之差或者进一步巩固大股东的控股地位等。但在上市公司成立并运营并购基金的过程中,可能被证监会认定为关联方,从而导致并购标的被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大股东新持有股权的锁定期、表决权的回避以及标的未来业绩补偿标准的制定等方面的重大限制。

5.被认定为交叉持股

上市公司通过外延式扩张完成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风险低、效率高、杠杆高等效果,通常与私募机构联合成立并购基金。上市公司通过设立并购基金持有并购基金的份额,并购基金并购标的培育成熟之后,在符合上市公司标准的前提下装入上市公司时,并购基金又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从而出现“交叉持股”的现象。当上市公司和并购基金之间出现“交叉持股”时,在标的装入上市公司之时会受到证监会的问询,极有可能增加通过监管审核的难度。

四、上市公司发起设立并购基金风险点的规避

1.决策机制的合理化

上市公司在并购基金谋求一票否决权时,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服务于其自身的发展战略,那么在标的的选取、标的的并购时有必要拥有一票否决权。但是在并购标的培育成熟,如果投委会决议将标的装入上市公司时,此时上市公司派往投委会委员要进行回避;如果并购标的培育未达到上市公司的标准,则放弃将其装入上市公司,此时上市公司没有动机谋求一票否决权的必要。

2.标的优先收购权和回购义务的均衡性

上市公司的优先认购权和回购义务不能一概而论,要对其优先认购权和回购义务在成立并购基金之初进行权衡。上市公司在享受并购标的优先认购权之时,要保障并购基金其他合伙人的基本利益。在履行回购义务时,上市公司也会对培育成熟的标的有一个基本的认定标准,即是保障上市公司收购风险处于可控之下,也是对基金管理人管理并购标的时的内在要求,促使其勤勉尽责,提升并购标的的内在价值,以达到各方的认定标准,实现共赢。

3.规避被认定为利用内幕信息或进行市场操纵

上市公司参与设立并购基金时及之后的管理过程中,并购基金关联方应当严格按照证监会的规章制度要求,及时做好信息的披露工作;在并购基金并购标的时及标的装入上市公司时,有关敏感性信息要控制在尽可能少的人之中,切勿外传。

4.规避被认定为关联方

在上市公司大股东参与到并购基金时,根据证监会的规章制度及对现有案例的分析研究,总结出规避被认定为关联方的一些措施:(1)并购基金合伙协议要约定上市公司大股东应放弃其表决权,仅仅作为财务投资人,谋求投资收益;(2)上市公司大股东作为LP时,应少出资或不在并购基金中出资,以确保出资比例足够低;(3)上市公司大股东在GP 中的份额较低或尽量不持有GP份额;(4)上市公司大股東尽量不在并购基金中担任要职,且不谋求控制并购基金。

5.规避被认定为交叉持股

根据证监会规章制度及对已有案例的分析研究,总结出规避被认定为交叉持股的一些举措:(1)并购标的在装入上市公司时,并购基金不以换股的形式退出;(2)并购标的在被装入上市公司之前,上市公司退出其在并购基金中的基金份额。

五、结论

一个国家建设资本市场的初衷,是服务于实体经济,是为其国民谋福祉。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是为了服务于上市公司产业链的调整或产业的转型升级的需要。上市公司在设立并购基金之时,只有规避掉一些可能的风险点,才能顺利实现其战略目的。上市公司参与设立并购基金,是为了其更快、更好的发展所需,也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之选。

参考文献:

[1]陈忠勇.利用产业并购基金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研究[J].财会学习, 2013(08): 62-65.

[2]金玮. PE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作用、影响与发展趋势——理论、实务与案例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3(04): 41-47.

[3]张弛.上市公司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共同设立并购基金:运作模式、动机及风险[J].会计师, 2014(13):5-7.

[4]范硕.产融合作式参股型并购基金:发展动因、模式与争议[J].浙江金融, 2014(04):66-70.

[5]段旭凌.大康牧业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的案例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

[6]马才华,马芸.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事件短期市场价值效应检验[J].财会月刊,2016(04):120-123.

[7]何孝星,叶展.并购基金是否创造价值?[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5):50-60.

作者简介:

周明威(1990-),男,当前职务:硕士研究生,学历:在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基金经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住宅维修基金,基金管理

一、住宅维修基金概述

住宅维修基金包括住宅共用设施专用基金和住宅本体维修基金。住宅共用设施专用基金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更新和改造,不得挪作他用。其中,共用部位包括:住宅的基础、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以及户外的墙面、门厅、楼梯间、走廊通道等;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是专门用于共用设施设备大修的资金,包括:电梯、天线、照明、消防设施、绿地、道路、路灯、沟渠、池、井、非经营性车场车库、公益性文体设施和共用设施设备使用的房屋等。住宅维修专用基金实行“钱随房走”的原则,房屋转让时,账户里的余额资金也随之转移给房屋新的产权所有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所有权人决策、政府监督的原则。

二、住宅维修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住宅维修基金处于空白状态。旧式的商品住宅和已出售的公房维修基金收取率低,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广大业主观念上没转变,认为房子买了维修的事属于国家或单位负责。

2.住房维修基金部门的核算不合理或不公开。由于住房维修基金关系到产权单位、开发单位、广大购房者和物业公司等利益,因此各地住宅维修基金的管理主体由上述情况的不同也不尽相同,这些必将影响到住房维修基金核算的及时、准确。《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商品住宅的业主、非住宅的业主按照所拥有物业的建筑面积交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交存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数额为当地住宅建筑安装工程每平方米造价的5%至8%。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地情况,合理确定、公布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交存存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数额,并适时调整。”这意味着要求各地要定期公布当地住宅建筑安装工程每平方米造价。这就存在不合理之处,众所周知,建筑安装工程每平方米造价和地基地质状况、地段交通环境、楼层屋数、楼层层高、景观标准、气候环境、施工企业的施工能力、建设单位的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以地方定期分布的住宅建筑安装工程每平方米造价为基准进行缴纳,显然将上述因素都视为相同,这就会导致不同地基地质状态的住宅、不同小区的住宅、不同施工单位承建的住宅、不同建设单位开发的住宅都要交纳相同的维修基金,而它们每平方米造价显然是不同的,甚至同一小区不同两栋同层高同层数的住宅由于地质状况的不同,每平方米造价会相差很大。由于以上因素的不同,它们的致损因素、机会与实际维修成本都会相差很大,这显然是吃大锅饭的方式。

3.目前住房维修基金的财务会计报告不统一、不规范。而规范的财务会计报告,不仅是国家有关部门对住房维修基金营运进行监督的需要,更是企业内部加强管理的需要。

4.住房维修基金的审计监督及查询、对帐制度还需待加强。住房维修基金来源于百姓,而不是来源于财政,因此其应真正用在百姓的住房维修上。

5.住房维修基金利息结算未落实好。住房维修基金存入住房维修基金专户之日起按规定计息,而住房维修基金计息收益转作住房维修基金滚存使用和管理,但不少住房维修基金的管理主体,哪怕结算了也未将计息净收益转作住房维修基金使用和管理,或者并没有按规定将住房维修基金利息按年度结算,这都对广大业主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失。

6.住房维修基金挪用现象存在。在政策还有被修改之前,住宅开发商可以代收代缴住房维修基金。一些开发商在帮助业主办理住房维修资金手续时不经允许就擅自截留或挪作他用,开发商代收住房维修基金,在完全办理完房产证之后才将资金转到专项帐户上,就导致了资金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有时甚至导致住房维修资金和银行实际存款之间存在较大数目的缺口。

7.住房维修基金监管力度不够。使用不容易,而大量的闲置资金,又给贪污腐败留下了巨大的隐患,一些内部机制不完善的机构将住房维修基金用于投资风险大、安全性低的项目,给住房维修基金能否安全使用带来很大的隐患和威胁。

三、住宅维修基金管理措施

1.完善相关专项法律法规。购房者交纳了维修基金才准许购房者办理产权证明,这样才能保证新售商品住宅维修基金收取率。法律法规还应完善到房屋產权转让、过户手续办理也要看维修基金是否达到规定标准,包括老式的商品住宅和已出售的公房根据所在地房管部门核算情况交存维修基金,保证住宅的使用寿命。

2.加强维修基金监管。行政主管部门应减少对住房维修资金使用的行政干预,着力培育业主自治管理机制,同时建立以业主、业委会、主管部门多层面的监管制度,并对违规使用维修资金、超过法定期限不予维修的行为及时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引入第三方监管机构是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一种发展趋势。业主可以通过建筑安全评估机构、监理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物业管理咨询公司等第三方机构的介入,共同参与、监督维修资金的管理使用,将维修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并做到价格合理、使用分摊合法。

3.有效实现住宅维修基金的保值增值。住房维修基金要得到更好的保值增值不仅取决于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而且还与管理机构的投资决策水平息息相关。根据经济形势,住房维修基金可用于国债的现货和国债回购、新股认购等。

4.简化住宅维修基金的申报程序。政府制定相关法规,简化在住宅维修基金的申请程序,以方便居民使用住宅维修基金,同时政府应该是制定规则,提供必须的公共服务,履行监管。

随着住宅维修基金归集规模越来越大,引起广泛关注,申报程序繁琐,欠缴迟缴,监管力度不够,保值增值得不到有效实现等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应引起高度重视,尽快出台相应专项法规,设立统一的机构等加强对住宅维修基金的管理,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邮箱:378989981@QQ.com 手机:13903757781

上一篇:创新工厂下一篇: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