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论文范文

2023-04-18

移动互联网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现阶 段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大学生既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教育对象。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与有效的进行,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本文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角度,对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行相关研究,对其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大学生 实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

我国高等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高校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但是现阶段,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投入的教学资源与收到的教学效果难以平衡。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获得信息、知识的渠道更加的宽泛,尤其是随着3G、4G技术的普及,无线网络的覆盖面积的扩大,一些以电子通讯设备为媒介的移动终端已经渐渐超过了以PC为终端的网络,移动终端已经成为现阶段人们上网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我国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使用率(80.9%),呈现出移动互联网带动整体互联网发展之势。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为了能够更好应对这种形势,更好解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课堂教学方面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利用现有的资源,积极研究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及发展

无线通讯行业的鼻祖Alston & Maqitalu(奥斯顿·马齐塔卢)曾经说过以PC端为主的网络时代只是一个过渡期,以移动电话为代表的无线通讯技术才是占据未来市场的主流互联网技术。现阶段,随着4G时代的来临,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每年都在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们感受到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无限魅力。据不完全统计,在手机用户中,3G和4G用户2014年1月至5月间增加6990万户,总数达到4.72亿户,渗透率达到37.5%,进入高速发展期。

(一)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其中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上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是指手机或者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简单来说,移动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相互覆盖。它既具有传统互联网即时性、交互性、延展性等特征,又具备便携性、随时随地收发、浏览信息等优势。现阶段,在一些新兴媒体的帮助下,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在不断迅猛发展,人们都在利用着移动媒体技术进行交流与沟通,随着这些新习惯建立、4G时代的来临,相关行业专家预测,移动互联网将会成为21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势力。

(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1995诞生了第一代移动通讯设备,当时手机只能进行简单的通话功能,没有数字通讯功能,只能被称为1G。1996年,中国电信首次开放了移动数据流量业务,也就是后来的2G网络。九十年代的中国,科技发展水平落后,手机通讯行业的服务技术水平低,服务内容也是单一的。1999年WAP制式网络首次以杭州为试验基地开通运营,移动数字通讯行业从此进入WAP时代。2000年,中国移动首推移动梦网的概念。2009年初,国务院批准发放3G牌照,为移动通讯网络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颁发三张TD-LTE制式的4G牌照,这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正式步入上网速度更快、业务应用更多、流量价格更低的4G新时代,移动通信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移动互联网也迎来了新的里程碑。

二、移动互联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作为伴随着移动通信和网络技术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90”后是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人群,在大学校园、教室、宿舍随处可见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网上冲浪的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在高校学生中被广泛使用,对现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

(一)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便捷性,使高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查询想要知道的信息,这使得高校学生已不满足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育形式。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只是一味灌输知识,学生在课堂只是扮演听众角色,根本没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年龄层次存在较大差异,加之日常工作生活压力大等因素,致使他们无法像年轻学生一样能在短时间内接受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处于信息时代发展的劣势地位。如果教师没有及时了解时事新闻,紧跟时代脚步对所教授知识进行融合发挥,就会使学生怀疑教师的能力,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校思政课堂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学生手机上网成热潮,教师一个人唱着独角戏的现象。

(二)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项关于“90后”大学生上网状况的研究指出,当前用手机上网的大学生比例相当大,高达84.6%。“90后”大学生每天上网平均时间为3.18小时,23%每天上网的时间超过5.5小时,43%为3~5小时,24%为1~2小时,只有10%低于1小时。此外,89.5%的“90后”大学生以QQ和短信作为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其中77%全天24小时保持手机QQ在线,67.5%认为网络给生活带来了方便和乐趣,61%因为互联网而减少其他课外活动,42.2%认为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36.7%表示课余时间大多在网上度过,只有6.2%认为网络在生活中是可有可无的。这些数据表明,网络尤其是手机上网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第一,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负面影响。

移动互联网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使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一旦离开了手机就会觉得全身不自在,无法专心致志的学习。大学生只要有空闲的时间,就会拿出手机,即使是课堂时间也随意地拿出手机,这样的习惯会使得大学生变得随意懒散,漠视规则、纪律的约束,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效果。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不愿意动脑、动手去解决,而是一味依靠网络,在网络上下载他们需要的学习资料,这最终阻碍了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二,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移动互联网世界可以学习文化知识,体味学习的快乐,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思想、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等,但是移动互联网也存在很多低俗信息,这些信息借助移动互联网进行传播,影响使用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人们。此外,移动互联网的存在使大学生无时无刻感受到发展变化的世界,会使大学生觉得,对于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似乎只有不断进入网页、刷新、查看,才能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这使得大学生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跟精力。大学生长时间海量的不断接收新信息,使得他们对现实世界周遭发生的事情反应迟钝。这些情况使得大学生对事物的判断缺乏科学合理理解,对事物的看法一旦产生错误,很容易形成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

移动互联网的诞生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虚拟的网络环境使大学生不必忌讳什么,可以随心所欲发表自己的言论,进行情绪的宣泄,释放生活、学习的压力,这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安全感,但这也促使越来越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的世界。大学生对网络世界的沉迷,使他们对现实世界越来越冷漠,导致大学生日常缺乏人际交流沟通机会,严重减低了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能力,久而久之会使大学生养成封闭的性格。网络虚拟世界的不稳定性和网络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会使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信心不足,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并且,大学生长期进行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转换,比较严重的情况是个别大学生的精神出现分裂,形成不一样的人格。此外,大部分大学生缺乏自控性,不能控制上网时间的长短,长此以往,会严重地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三)移动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移动特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必再限制于特定的地点和时间,使大学生在只要能接受手机讯号地方都可以实现移动学习。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网络教学,可以使教学成本大大降低,方便快捷。移动互联网虚拟性的特点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面对面的尴尬,大学生可以用别的名字,讲出对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意见,这种方式就避免了大学生因为自身身份的顾忌,而对一些教学方面意见有所保留的情况发生。移动互联网技术开放性等特点也促使学校、家长的沟通更加的便捷。总之,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对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程标准和挑战。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新途径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是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我们应该积极的顺应这种趋势,顺应时代发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想要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除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进行积极的改革之外,还必须要探索利用好移动在线教育,为此要不断加强教师自身建设,在网络技术运用及学习上多下功夫,使自身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一)积极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教学改革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把大学生从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拉回到课堂上,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局面,就必须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实效性。思想政治课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在辩论中学习。在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紧贴大学生生活实际,就社会热点问题和各种社会现象,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讨论、辨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此外,要想完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改革,还必须要注重大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大学生网络习惯入手,使他们养成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的习惯,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在正确时间地点使用手机,使移动互联网真正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信息的复杂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开放思想,以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更加注重对不同的思想之间进行有效地互动。这就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深入思考,理解其根本内涵。另外,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对各种资本主义思想进行关注,研究其跟马列主义的根本不同点,认清其危害,善于利用课堂环境,引导学生更好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门学科,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对网络信息的鉴别分析能力,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准则规范自身。

(二)充分利用移动在线学习将思想政治课堂扩大到无限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个人学习需求,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必将获得长足发展,而随着智能手机和ipad等移动客户端的普及,让在线教育逐渐从PC端跨入到移动端则成为在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线教育顾名思义,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近两年在线教育最火的一个词是MOOC(慕课),MOOC是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四个词的缩写,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2012年,哈佛、斯坦福等美国顶尖大学投入数百万美元陆续设立了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与此同时,Udacity、Coursera、edX等多家专门提供MOOC平台的供应商兴起,这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也引起了世界很多国家及地区高等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因此,2012年被有关学者称作“MOOC元年”。2013年,北大、清华、复旦等中国的一流大学陆续加盟了Coursera、edX课程提供商,2013年又被称作“中国的MOOC元年”。2013年10月,清华大学发布了中国大陆第一个由高校主导的MOOC平台——学堂在线。此外,还有网易云课堂、过来人公开课、好大学在线,2014年5月爱课程与网易联袂打造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正式上线,这些网络在线学习平台定能更好的满足广大国内学习者们的需求。不同于网络公开课和精品课程,MOOC有一套集“选课听课——互动讨论——课后作业——评价考核——结业”于一体的全套完整过程,免费的MOOC课程使更多的学生汲取到了更多更前沿的知识和科研成果,在比较中学习到了不同学校对同一门课程的不同解读。如在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中清华大学公开课《马克思主义理论》,网易云课堂中的上海交通大学公开课《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素质》、北京大学公开课《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好大学在线中的上海交通大学公开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都可使广大学生在本学校教师教授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吸取其他学校教师讲授的精华。

为加快推进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丰富课程资源,笔者学校山东管理学院引进了“尔雅通识课”,作为我校全校任选课程,并于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初步实施。尔雅是以MOOC为基础的定向课程体系学习平台,尔雅通识课以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为突破点,与国内外百余所名校合作,涵盖6910名知名教师,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修习学分的形式来进行第二课堂的教学,实现了MOOC与高校学分制学习的融合,开创了高等教育教学的新形式。《形势与政策》课程开启了我校思想政治课在线学习的先河,《形势与政策》系列课程主要介绍了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的论述与群众路线教育、三中全会精神解读等当今形势政策的动态变化。本课程需要学生在线学习41集视频(20分钟/集),根据要求按时在线完成课后作业和考试,最终得到教务处确认的综合成绩达到60分以上者,可以认定相应学分。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的诞生,有利于克服思政课堂学生人数太多、缺乏互动等缺点,学生随时可以通过论坛、在线即时通讯等工具与教师进行沟通,并获得在线帮助。同时,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学生可根据具体课程安排,参加见面课程答疑或小组讨论等,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及效果。

除了MOOC外,还有微课在线教育形式。所谓微课,是一种以5~10分钟甚至更短时长为单元的微型课程,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课网通过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相结合,为所有希望获取知识的人提供了碎片化、移动化的学习新体验。为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并于2014年3月启动了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2014年4月至7月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和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举办了山东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微课教学比赛,这些比赛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投身在线教育的热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好地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无论是MOOC,还是微课,均利用网络,将有限的课堂扩大到了无限,为实现“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现阶段,虽然PC是互联网在线学习的最主要工具,但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在线教育也逐渐平移到了手机移动端。例如,过来人公开课为全力布局移动互联网,陆续推出了iPad版、iPhone版、Android版客户端,覆盖全球10亿移动互联网人群。移动端学习方式已经开始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学习方式,特别在学生群体中。《2013-2014中国在线教育趋势报告》数据显示,在学生群体中,使用手机获取知识的比例甚至超过了PC,二者分别为90.5%和71.5%。很多大学生手机用户都下载了大量的教育类APP,如掌上新东方、英语流利说、超级课程表等。诸如此类的教育类APP便携、灵活、互动性强、有很强的趣味性,这些优势使得教育类App更好地实现了“寓教于乐”,深受“90后”大学生的欢迎。由此可见,移动应用开发是在线教育的必然趋势,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式学习也将大有用武之地。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必须要积极地去接受学习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积极更新知识结构,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实现自我学习,优化自己的讲课方式,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尤其是提高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能力。此外,加强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了解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情况,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发展。

(四)建立校内网等自身移动媒体终端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为了能够更好顺应时代的发展,可以建立属于学校自己的校园网络,积极创建校园网络文化基地。充分利用能够为大学生带来视觉冲击的视频技术、游戏技术等形式,以符合大学生网络浏览习惯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在吸收网络文化的同时,剔除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学校还可以建立官方微博,公众微信号等,让学生们进行关注,形成一个综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五)加强移动互联网的信息监控

面对移动互联网良莠不齐的信息,加强对网络站点信息监管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就移动互联网监控的技术来谈,监控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完善、加强对移动互联网信息的监控刻不容缓。为了帮助学生科学利用移动互联网,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在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时候,设置安全提示,通过这些安全提示,警示学生屏蔽不良信息。学校应该对校园微博,还有学校的贴吧等进行技术程序研发,借助高新技术智慧,分析学生日常在学校的动向,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动化能力。

四、结束语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引导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中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吸取,远离那些消极低俗网络信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使大学生能够规范、自律的使用移动互联网。移动在线学习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移动在线学习平台,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合力,使移动互联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

参考文献:

[1] 常潞炜,薛国伟.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J].数字化用户,2013,(15):214-215.

[2]赵效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下旬),2014,(4):58-61.

[3]杜亮.3G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J].辅导员工作研究,2010,(1):82-86.

[4]杨维东.“90后”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与价值取向[J].重庆社会科学,2013,(4):36-42.

移动互联网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物联网技术作为国际最前沿的新技术被誉为“技术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是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综述物联网概念、发展现状,以及物联网应用的前景的同时,提出了我国要加快物联网的策略。

[关键词] 物联网 现状 策略

一、物联网概念

目前,物联网产业已被公认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在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Auto.ID实验室首次提出了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系统,即物联网概念。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通过各类传感设备装置、RFID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根据需要实现物品互联互通的网络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智能网络系统。

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物联网定义为: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上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就目前来说,人们的理解不同,对物联网的定义各国家、各相关组织都给出不同描述,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温家宝总理给出的定义相对具体且易理解,对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具有明确的指引作用。

二、物联网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我国发展物联网技术起步较早,目前在标准和技术等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中科院先后投入了数亿资金用于标准制定、技术开发等工作。目前,我们物联网标准体系已经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也已经被采纳,这说明我国在传感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正在与德国、美国、英国等一起成为“物联网”国际标准制度的主导国。

在美国,奥巴马期望利用“智慧地球”来刺激经济,把美国经济带出低谷。其“智慧地球”的核心是指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通俗地讲,它是新一代IL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中,即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每个角落的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机”将“物联网”整合起来,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全球“智慧”状态,最终形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应对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环境恶化,从而打造一个“智慧地球”。作为新一轮IT技术革命,“智慧地球”上升为美国的国家战略,被认为是挽救危机,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

欧盟委员会为了主导未来物联网的发展,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鼓励和促进欧盟内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并将发展物联网作为欧盟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欧盟专门在网络企业和射频识别司内任命一位物联网总监,以具体负责物联网的工作。

据悉,欧盟已经将物联网作为实施今年5月提出的《欧洲数字计划》的重要平台之一。据了解,该计划提出的100项主要行动中有许多都要靠物联网来落实。早在去年6月,欧盟委员会就正式提出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有关专家认为,欧盟制定有关物联网的行动计划,标志着欧盟已将物联网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欧盟希望通过构建新型物联网管理框架来引领世界物联网的发展。该行动计划提出了促进物联网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严格执行对物联网的数据保护立法,建立政策框架使物联网能应对信用、承诺及安全方面的问题;公民能读取基本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并可以销毁它们以保护隐私;为保护关键的信息基础设施,把物联网发展成为欧洲的关键资源;在必要的情况下,发布专门的物联网标准化强制条例;启动试点项目,以促进欧盟有效地部署市场化的、相互操作性的、安全的、具有隐私意识的物联网应用;加强国际合作,共享信息和成功经验,并在相关的联合行动中达成一致;组建欧洲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团,以监督物联网的最新进展,定期向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汇报物联网的发展情况。

2009年6月,欧盟委员会向欧盟议会、理事会、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及地区委员会递交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其目的是希望欧洲通过构建新型物联网管理框架来引导世界“物联网”发展。目前有8个欧盟国家计划普及物联网,目的是让物联网为尽快摆脱经济危机做贡献。

在日本,政府出台了数字日本创新项目CT鸠山计划行动大纲,发挥政府引导示范与企业研发推广的合力,启动了物联网的应用。

三、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前景

物联网作为新兴战略新产业的代表,虽然当前雏形就像互联网早期的局域网一样,但是其昭示着的远大前景已经不容质疑。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1。仅仅是在智能网和机构防人侵系统方向的市场就有上千亿元。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亿极的信息产业。物联网的应用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级别的经济科技制高点。物联网将把高端技术、日常生活和产业发展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把人与所有物品通过物联网技术链接在一起,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在物联网体系中,RFID(射频识别)的广泛应用是形成全球物联网的基础。RFID又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得相关数据。RFID标签可以快速读写、反复使用和耐高温、不怕污染、长期跟踪管理等优势,是传统条形码不具备。RFID标签还以短距、低功耗为特点的传输网络的出现使得搭建无处不在的网络变为可能;以微机电系统(MEMS)为代表的传感器技术拉近了人与自然世界的距离;智能服务技术则为发展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服务内容。据专家预测,RFID潜在着市场巨大,预计到2013年,全球生产的RFID数量可望激增到1000亿个,届时各种产品,包括建筑、护照甚至动物身上都将带有RFID,而门类众多的服务业更是普及RFID的重要领域。我国权威机构预测,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5年后可达7000亿,市场投资前景巨大。

具体讲,物联网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交通、安防、物流、零售、电力、金融、环保、公共安全、工业监测、医疗等领域。在我国每年国家金卡工程都推出新的RFID应用试点工程,项目涉及电子票证与身份识别、动物与食品追踪、药品安全管理、煤矿安全管理、电子通关与路桥收票、智能交通与车辆管理,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危险品与军用物资管理,贵重物品防伪、票务及重大活动管理、图书及重要文档管理、數字化景区旅游等,有些应用初见成效。

我国铁道部RFID应用已基本涵盖了铁路运输的全部业务,截止2008年底,在全国铁路1.7万台机车和70.8万辆货车上安装了电子标签,在机务段、局分界站、编组站、区段站、大型货运站等安装了地面识别设备2000多套,并开发了综合应用系统,实现了对铁路列车、机车、货车的实时追踪管理。

我国卫生部RFID主要应用领域有卫生监督管理、医保卡、检验检疫等方面。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在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多路经识别、城市交通一卡通等智能交通领域。

无锡、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杭州、南京、广州等地纷纷规划地区的物联网城市蓝图,争相将物联网作为各地城市“标签”,并作为各地城市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和主干新兴战略性产业业来抓。

四、加快物联网发展的应对策略

面对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应尽快建立和物联网有关的研究队伍,一方面要加强相关技术开发,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参与国际标准的建立,并逐渐地建立中国相应的法规等措施。

1.调动和发挥我国信息产业、电信运营商、服务商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产业的繁荣需要产业链的共同发展,需要多方联合,通过终端的平台化、中间件的标准化,解决方案的集成化、行业应用的规模化,推广渠道的多元化来打造物联网的成熟生态圈。

2.要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兼容相结合,支持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和相关标准制定,加快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目前国内RFID产业仍然以高频为主,在高端的芯片这一核心领域还掌握不了技术,从而也难以降低芯片成本,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如果物联网广泛应用,将会带动传感器市场需求,但是目前我国传感器产业化水平低,高端产品几乎给国外垄断了,因此,我们需要技术研究部门联合起来,加快核心技术研究。

3.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力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营造有利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物联网技术已被列入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物联网产业也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興产业。因此,政府要引导企业打破地域封锁格局,整合资源,促进企业跨地区的竞争与合作。

4.要坚持产用结合,形成产、学、研、用有机统一的信息交流与服务平台,推动物联网产业与应用协调互动发展。物联网产业发展有赖技术的突破,有关部门要支持关键环节与重点产品的技术创新,重视感知领域的技术创新,争取在芯片等产品的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将涉及人才培养、产业规划、管理、协调,以及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也还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和规范。

参考文献:

[1]王志良:《物联网现在与未来》.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2]刘志硕 魏凤 柴跃廷 沈喜生:《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思考》.《综合运输》.2010年第2期。

[3]孟祥茹 张金刚:《EPC及物联网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对策分析》,《江苏商论》.2009年第1期。

[4]《促进物联网全面发展》,《经济日报》.2010年5月6日

[5]《中国物联网抢攻国际标准 工信部欲夺国际话语权》.《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3月11日

移动互联网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以Web of Science和CSSCI数据库中有关移动图书馆研究的文献为对象,基于文献计量学理论,以CiteSpace和Sci2为可视化工具,对比分析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文献的时空分布、作者合作、经典文献、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以期对国内移动图书馆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可视化;CiteSpace;Sci2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10.022

Visualiz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obile Library at Home and AbroadXu QiangLi HaiyingLi Enk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dian University,Xian 710071,China)

〔Key words〕mobile library;visualization;CiteSpace;Sci2

随着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以及公共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内容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并逐渐向移动图书馆服务转变。移动图书馆是指依托于移动无线网络和互联网等技术,能够让人们免于时空等限制,通过移动便携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MP4等)快速灵活地进行信息查询、浏览以及获取馆藏资源内容的服务[1]。

为明确移动图书馆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特点,国内部分学者对已发表的移动图书馆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明均仁等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 Ⅲ定性定量地分析了国外移动图书馆研究的时空分布、研究主题与前沿等[2]。过仕明等基于关键词可视化技术,探寻出国内移动图书馆领域研究热点集中的6个方面[3]。目前,国内研究未曾同时以国内外文献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对比该领域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如何?研究主题有何异同?主题演化前沿趋势是否一致?因此,本文尝试以Web of Science和CSSCI两个权威数据库中关于移动图书馆研究的文献为对象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以期为国内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提供部分参考与借鉴。

1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11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分为国外国内两个来源,国外选择Web of Science(SCI- EXPANDED、SSCI、A&HCI、CPCI、CPCI-SSH、CCR-EXPANDED、IC)数据库,为保证检索全面,构造检索式“TS=(mobile library)OR(smartphone library)OR(cellphone library)OR(hand-held library)OR(walking library)OR(mobile phone library)OR(library mobile)”,时间限定为1998-2014年,并选择类别“Information Science Library Science”、语种为“English”、文献类型为“Article”进行精炼,最后共得到122条检索结果;国内数据来源于CSSCI数据库,以篇名(词)“移动图书馆”或“手机图书馆”或“掌上图书馆”,时间为1998-2014年,选择学科类别为“图书馆学、情报与文献学”、文献类型为“论文”进行精炼,处理后得到178条检索结果。数据采集时间为2015年1月26日。

12研究框架与工具

本文构建了基于文献计量和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国内外移动图书馆对比分析框架图(图1),可视化工具主要有CiteSpace Ⅲ以及Sci2(Science of Science)两种。

美国德雷赛尔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的基于java平台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可在文献中识别并显示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新动态,适用于多元、分时、动态的复杂网络分析。通过绘制科学知识图谱,能够显示一个学科或知识域在一定时期发展的趋势与动向,形成若干研究前沿领域的研究历程[4]。本文使用CiteSpace 39 R5版本从经典文献、研究主题两个方面对比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现状。

图1论文研究框架

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Oct,2015Vol35No10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的可视化对比分析Oct,2015Vol35No10Sci2是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的图书情报专家Katy Brner及其团队开发的一款知识图谱工具,它是在Cyberinfrasturcture Shell(CIShell)基础上开发的[5]。相对于其他可视化软件,Sci2功能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可以加载各种格式的数据,如xml、isi、csv等16种;(2)支持抽取各种常用的网络,诸如定向网络、双边网络、引文网络、合著网络等;(3)可绘制多种可视化网络图谱,内嵌Guess、Cytoscape等网络插件,使得Sci2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更加强大。本文主要利用Sci2中的时序功能展示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的前沿趋势。

2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总体情况描述

21文献量分析

学科论文的数量是衡量该领域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学科知识量的变化情况。绘制文献时间分布,并对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可以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的年发文量数据如图2所示:图2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发文量

结合图2可以看出,国内外移动图书馆领域的年发文量呈整体波动上升趋势:(1)在移动图书馆研究开始的时间点上,国外起步较早,2004年以前文献数量就有12篇,而我国最早提及移动图书馆的文章是2004年,表明国外学者关注移动图书馆研究较早。(2)2000-2008年间国内外相关研究论文一直保持波动增长趋势,但国内增长速度小于国外,且在2008年首次与国外发文数量持平;2009-2014年国内外该领域论文呈稳定增加态势,国内上升速度大于国外,且年论文数量稳稳高于国外。

22研究机构分析

对作者所在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直观挖掘该研究机构的科研实力。表1统计了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领域发文量前10的机构(按第一单位统计)。可以看出,美国、加拿大在国外占据着一定的优势,发文机构占前十位的一半,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发文最大。相比国内,哈尔滨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等是国内移动图书馆研究的重要机构。

通过国内外机构的统计比较分析,可以得出:(1)高等学校及其附属机构是移动图书馆研究的主要力量,国内外情况一致;(2)国外一些数据库生厂商(OCLC Worldcat、EBSCO hostMobile)、网络出版商(Google Books、Amazon Kindle for the IPhone)以及信息技术公司等也密切关注移动图书馆的研究与发展,国内诸如书生、超星等信息技术公司同样较为关注移动图书馆研究的发展,国内外情况相对一致。表1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机构表

序号国外国内频次机构(国家/地区)频次机构15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16哈尔滨师范大学24麦吉尔大学(加拿大)16武汉大学33伊里诺依大学(美国)14重庆大学43阿尔伯达大学(加拿大)11中国科学院53国立台南大学(中国台湾)11中山大学63建国大学(韩国)10北京师范大学73巴伊兰大学(以色列)8内蒙古科技大学82怀卡托大学(新西兰)8清华大学92密西西比大学(美国)7辽宁师范大学102科罗拉多大学(美国)6北京书生公司

23作者合作分析

对国内外文献作者进行统计(见表2),发现国外122篇文献共有269位,参与合作的有191人,占7318%;178篇中文文献共有作者261人,参与合作的有232人,占8625%。合作度与合作率是评价作者合作情况两个重要指标,经过计算,国外文献的合作度为220,国内文献合作度为147。从合作度来看,国外作者的合作度要高于国内作者。外文文献的合作率为6721%,中文文献的合作率为5506%,国内外文献的合作程度都较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合作是发挥科学生产力、突破重大攻关项目的有效途径。国外合著文章的作者数主要集中在2~4人,最多的是12人合著;国内合作人数则集中在2~3人,最多合著者为6人,在合作范围上,国外要高于国内。

3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脉络分析

31经典文献分析

经典文献构成了移动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在移动图书馆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CiteSpace中,网络节点选择引文,并选择Timeline时间线图对其进行展示,得到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的文献时序图,图中节点所处的位置表示文献的发表时间,节点的大小代表该篇文章的被引次数。表2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作者合作情况

国外国内作者

数量文献

数量所占比率

(%)〖〗作者

数量文献

数量所占比率

(%)140327918044942393197261342732419673271517411902473935216451056632466211271082101082121082累计12210000累计17810000

311国外经典文献分析

被引频次最高的是来自阿肯色大学的Fred DDavis教授于1989年发表的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文中,Davis在理性行为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技术接受模型(TAM),用信念——态度——意图——行为因果链关系解释和预测人们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TAM认为个体使用信息系统是由行为意图决定的,而行为意图又是由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所决定的。用户的感知易用性越高,其使用态度倾向越积极;反之用户的感知易用性越高,其感知有用性也越大[6]。该篇文献推动了研究者们基于用户角度将移动图书馆服务方式与信息技术、移动技术等相结合,阐述了用户采纳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意向以及影响因素,为移动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方向。此外,该文在Google学术中被引23 829次(2015年5月29日检索),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随后是Bridges Laurie等在2010年发表的Making the case for a fully mobile library web site:from floor maps to the catalog,Bridges等从全球视角选择对有关移动应用、移动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尤其是手机访问图书馆OPAC、移动网站服务等应用现状进行评述[7]。第三位的是Viswanath Venkatesh等撰写的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ward a unified view。Venkatesh等在总结TAM等传统技术接受理论和采纳模型基础上,将技术接受与使用有机统一建立了整合技术接受模型(UTAUT)。Venkatesh等提炼出UTAUT模型的绩效期望、付出期望、社群影响、配合情况4个核心维度,以及性别、年龄、经验和自愿性4个控制变量[8]。这两篇文献则偏向于通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领域,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用户以及新型信息技术对移动图书馆服务应用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312国内经典文献分析

被引最高的是茆意宏等《手机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一文,文中详细介绍了手机图书馆的概念、功能、实现方式以及国内外手机图书馆的发展情况,并对手机图书馆的未来做出展望,是国内较早介绍手机图书馆的经典之作[9]。紧随其后的是黄群庆于2004年发表的《崭露头角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该文阐述了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具有移动通知、移动查询等重要意义以及实现该服务的短信、i-mode、WAP、IDB 4种模式,并认为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在潜在用户、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上具有较大发展前景[10]。第三位的是张文彦《美中WAP手机图书馆发展现状比较》一文,他介绍了WAP环境下中美两国手机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以及WAP技术在两国图书馆中的应用情况[11]。

313国内外对比

结合国内外经典文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特点:(1)国外经典文献注重将相关的信息技术等交叉学科知识与移动图书馆服务相结合,如TAM、UTAUT等,使得新型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更具效率和质量;(2)国内经典文献则侧重于移动图书馆基础理论知识的阐述、服务模式的介绍、相关的应用现状,以及国内外移动图书馆开展的具体实践,整体上缺乏对移动图书馆关键技术的探索与创新。

虽然在移动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质量和影响力上,我国与国外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我国学者正不断借鉴国外同行的研究方法,积极与新型信息技术衔接,引入和应用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力度逐渐加强,时间差正逐步缩小,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大,其研究成果将在移动图书馆研究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32研究主题比较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内容的高度凝缩,是具有一定标准的一组术语,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展示并进行聚类分析,可以挖掘出目前移动图书馆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主题。调整CiteSpace阈值,进行关键词聚类,并采用LLR(Log-likelihood ratio)对聚类进行自动标识,得到国内外主题聚类图(图3和图4)。由于CiteSpace是根据关键词的权重对聚类进行命名,可能存在概括不准确问题。本文注重分析每一个聚类中具体的关键词,并忽略意义不明的小类。

321国外研究主题分析

根据图3以及相关文献,笔者总结归纳出国外以下几个研究主题:

(1)手持移动设备研究(类#0 handheld mobile device),这一类的关键词数量最多,包括“academic library”、“mobile technology”、“app”、“information service”、“smartphone”等。这一主题的文献以移动设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移动设备在高校移动学习、移动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如Cummings等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华盛顿州立大学学生使用手持设备搜索图书馆OPAC的意愿进行调研[12];Barnhart等认为移动设备的普及将改变教学的方式和地点,建议馆员学会在移动环境下使用手持设备[13]。随着移动设备持有者数量的不断增加,移动设备在图书馆用户远程教育、移动学习中的运用将会更加普及和重要。图3国外移动图书馆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2)移动应用程序研究(类#1 mobile application),包含的关键词有“user acceptance”、“information technology”、“adoption”等。移动应用服务是一种移动增值服务,具有可定制、功能丰富等特点,目前已在国外图书馆事业中不断普及。目前国外移动图书馆APP服务融合了二维码(quick response,QR)、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简易信息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RSS)等应用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移动信息服务体验。

(3)移动服务研究(类#2 mobile service),关键词有“digital library”、“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SMS”、“environments”等,对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话题。Vecchione等通过对图书馆员进行调研,论述了图书馆提供短信咨询服务的原因以及各种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14];Chang将整合技术接受模型(UTAUT)与任务技术适配模型(TTF)有机结合,有效解释了高校用户使用移动应用服务的意图[15];West等探讨了移动网站服务在移动设备小屏幕上的适配问题,并对美国波尔州立大学开发的移动网站服务项目进行了案例推介[16]。

(4)移动图书馆系统平台研究(类#9 digital platform),涉及“technology”、“community”、“internet use”、“artificial intelligence”、“cloud technology”等关键词。系统平台为移动图书馆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国外学者对它的设计与构建进行了一定的研究。Cao等设计出一种可以在各种手持移动设备上使用的移动网页平台,让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而参与移动学习[17];Clarke等研究了杭州市公共图书馆的3种数字化平台,即图书馆网站服务、WAP服务以及独特的数字电视服务,探讨了该平台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数字鸿沟、社区信息问题上的作用[18]。

322国内研究主题分析

根据国内关键词聚类情况,笔者最终筛选出以下4个研究主题:移动图书馆服务研究、用户对象研究、移动设备研究、移动图书馆系统平台研究。

移动图书馆服务主题主要包括服务模式的发展及演变、服务质量评价、评估方法与体系构建等方面。从国内外已有服务手段的对比、国内外移动图书馆不同服务模式的介绍以及新环境下服务模式的转变,对服务模式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学者的热门话题。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具有动态性、复杂性等特征,影响因素复杂多变、识别困难[19],目前国外鲜有文献涉及这一研究,但国内学者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夏前龙等认为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包括信息质量、环境质量、交互质量以及结果质量[20];施国洪等运用QFD方法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需求进行实证评估[21];张艳芳等借鉴LibQUAL+模型构建了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级模型[22]。图4国内移动图书馆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移动用户是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最终体验者,是服务质量优劣的直接感受者,国内研究者对其保持较高的研究热度,研究方法多采用实证研究,研究内容集中在用户需求、采纳行为两个方面。用户需求方面,茆意宏对北京、上海等地用户对移动信息服务需求进行调研,提出面向用户需求的移动信息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技术模式和服务策略[23];用户采纳方面,朱多刚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行为意向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感知成本、使用态度的关系[24]。相比国外对移动图书馆用户的系统性研究,国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对移动图书馆用户的研究依然是国内的重点,尤其是在用户需求、采纳行为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

移动设备是实现移动图书馆服务的重要载体,在图书馆服务的移动获取和交互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不仅拓宽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还增强了图书馆在用户移动学习、移动阅读和移动教育中的功能。此外,国内很多学者对移动图书馆系统平台的设计和构建进行过大量研究,为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发展和延伸提供了基础支撑。

323国内外对比

综合文献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在移动图书馆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基本一致。基础研究主题包括: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围绕用户展开的移动信息服务、移动设备以及移动图书馆系统平台设计问题。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是移动图书馆的生命力所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是推动移动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移动设备以及系统平台是影响读者是否采纳以及持续采纳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关键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在研究主题上并非完全一致。以施国洪、过仕明等人为代表的国内图书馆学者对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但国外目前很少有对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进行专门研究,也未能讨论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形成机制、评价管理等问题。

33研究前沿分析

对于领域研究趋势的分析,Citespace提供了突变词(Burst Words)探测技术,通过探测某一时间段内被引频次或共现次数突然增加的变量来预测领域内的研究趋势[4]。Sci2中“Temporal Bar Graph”用条形图形式展现突变词在时间上的分布,尤其可以展现突变词的时间跨度,如图5、图6。每个柱状图代表其左侧的突变词,柱状图的长短代表突变词的突变时间长短,柱状图的两端代表突变词的起、止时间,柱状图的面积则表示突变强度。图5国外研究前沿时序图谱

331国外突变词分析

从图5可知国外对移动图书馆的研究早期集中于传统图书馆开展的线上咨询以及移动交流等服务,智能手机的出现与普及,使得图书馆开展的服务方式趋于移动化。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兴起,用户数量最为广泛的高校图书馆将其所拥有的电子资源、信息资源通过信息服务、移动服务、移动技术以及移动系统等手段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新一轮移动通讯技术、移动设备迅速发展态势下,国外学者又将注意力集中到数字存储、移动设备、移动图书馆服务等关键词上。用户是移动图书馆的直接使用者,用户满意度是影响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最主要因素。基于用户角度,国外学者提出移动学习、远程学习、短信息服务等服务模式。图书馆20强调以不断更新、重复评鉴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移动图书馆APP服务具有功能丰富、可定制、趣味性强等特点,上述两个关键词为云环境下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效支持。

332国内突变词分析

结合图6可以看出,我国移动图书馆领域早期研究集中在手机图书馆、掌上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探讨,如短信息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移动阅读服务等。之后因3G技术以及数字图书馆的蓬勃发展,以及读者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移动图书馆服务方式又演变出WAP服务、Web服务等新颖的服务手段。在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基础上,用户体验以及移动学习等开始贯穿于移动图书馆应用中。随着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云计算”、“大数据”和“Wap20”等关键词逐渐融入移动图书馆研究中,其不仅为移动图书馆服务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同时也为移动图书馆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新环境下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成为移动图书馆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

333国内外对比

通过突变词时序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外在移动图书馆研究领域内的主题演化内容基本一致,都集中在以下三方面:(1)移动图书馆服务研究,从最早的短信息服务、参图6国内研究前沿时序图谱

考咨询服务到Web服务、移动学习、移动阅读等,移动图书馆服务方式不断创新与多样化,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2)用户研究,从移动图书馆的被动服务到主动推送服务、单一服务到多样化服务、无差别服务到个性化服务等,移动图书馆正不断从用户满意角度提供服务。(3)移动图书馆新技术研究,新技术的出现对移动图书馆不仅意味着机遇同时也是挑战。不管是国外的图书馆20,还是国内研究的云计算、大数据、Wap20,都显示移动图书馆研究者不断地将新技术、新理念融入移动图书馆之中,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4结论

移动图书馆研究方兴未艾,本文以Web of Science和CSSC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研究发现:(1)通过对比年发文量发现:国内外文献数据变化一致;我国对移动图书馆的研究虽然滞后于国外,但近年来国内研究迅速升温,并在发文量上超过了国外,反映了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的差距正在缩小。(2)通过发文机构分析发现:高校以及高校图书馆是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研究的主要力量。(3)通过作者合作情况分析得出:国外文献在合作度、合作率以及合作范围上要高于国内。(4)通过对经典文献对比分析发现:国外经典文献侧重于将新兴信息技术等交叉学科知识与移动图书馆服务相结合,以及探讨移动图书馆对用户学习、移动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国内则较多是对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现状进行综述。(5)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发现:国内外在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围绕用户展开的移动信息服务、移动设备以及移动图书馆系统平台设计问题等主题上具有一定共同点,但在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研究上国内要领先于国外。(6)通过突变词分析发现:国内外移动图书馆主题演化趋势基本一致,都集中在移动图书馆服务研究、用户研究、移动图书馆新技术研究三方面。

参考文献

[1]移动图书馆解决方案[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5):112.

[2]明均仁,杨艳妮,余世英.国外移动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4,(12):124-130.

[3]过仕明,刘岩芳.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移动图书馆研究热点分析[J].情报科学,2014,(5):85-90.

[4]陈超美,陈悦,侯剑华,等.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3):401-421.

[5]邱小花,李国俊,肖明.Sci2——一款新的知识图谱分析软件介绍与评价[J].图书馆杂志,2013,32(9):79-87.

[6]Davis F D.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1989:319-340.

[7]Bridges L,Gascho Rempel H,Griggs K.Making the case for a fully mobile library web site:from floor maps to the catalog[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10,38(2):309-320.[8]Venkatesh V,Morris M G,Davis G B,et al.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ward a unified view[J].MIS quarterly,2003,27(3):425-478.

[9]茆意宏,吴政,黄水清.手机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26(1):3-6.

[10]黄群庆.崭露头角的移动图书馆服务[J].图书情报知识,2004,(5):48-49.

[11]张文彦,张瑞贤.美中WAP手机图书馆发展现状比较[J].图书馆杂志,2009,(7):64-68.

[12]Cummings J,Merrill A,Borrelli S.The use of handheld mobile devices:their impact and implications for library services[J].Library Hi Tech,2010,28(1):22-40.

[13]Barnhart F D,Pierce J E.Becoming mobile:Reference in the ubiquitous library[J].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2011,51(3):279-290.

[14]Vecchione A,Ruppel M.Reference is neither here nor there:a snapshot of SMS reference services[J].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2,53(4):355-372.

[15]Chang C C.Library mobile application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J].Library Hi Tech,2013,31(3):478-492.

[16]West M A,Hafner A W,Faust B D.Communications expanding access to library collections and services using small-screen devices[J].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2006,25(2):103-107.

[17]Cao Y,Tin T,McGreal R,et al.The Athabasca University mobile library project:increasing the boundaries of anytime and anywhere learning for students[C]∥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ACM,2006:1289-1294.

[18]Clarke C P.Three Digital Platforms:Hangzhou Public Library Widens Access to Resources[J].Library Trends,2013,62(1):140-159.

[19]施国洪,夏前龙.移动图书馆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0(2):78-91.

[20]夏前龙,施国洪,张晓慧.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内涵,结构及其测度[J].图书情报知识,2015,(1):47-55.

[21]施国洪,张晓慧,夏前龙.基于QFD的移动图书馆用户需求评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7):46-51.

[22]张艳芳,过仕明,谭凤茹.基于LibQUAL+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研究——以哈尔滨师范大学移动图书馆为例[J].情报科学,2014,(12):98-104.

[23]茆意宏.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1):76-86.

[24]朱多刚.高校学生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行为意向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2,(4):75-80.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

移动互联网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政府组织传播是政府组织信息在其系统网络结构中的流动过程,本质上是政府组织信息的传递与共享。移动互联网与传统的固定互联网相比,突出特点是具有移动性,将打破用户对固定终端设备的依赖,能对政府组织传播模式产生变革性影响:能提高政府组织传播的广度和便捷性;能提高政府组织传播的实时性和效率;能增强政府组织传播的个性化和互动性。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政府组织传播模式,可从两结点间的信息传递模式、结点自身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和所有结点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等三个层面进行描述。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政府组织;传播模式

一、政府组织传播概述

政府组织传播的概念由组织传播衍生而来。赫伯特·西蒙是组织传播早期研究的管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传播是一个组织成员向另一个组织成员传输决策前提的过程。没有传播显然就没有组织,因为没有传播,群体不可能影响个人的行为。传播对组织来说绝对必要,组织中的传播通常是双向过程”。组织传播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组织成员在共享编码和解码中相互影响的过程,是组织实施战略控制以实现多重组织目标的过程,更是不断调解个人创造性与组织体制约束之间矛盾的平衡过程。

政府组织传播就是政府组织信息在其系统网络结构中的流动过程,本质是政府组织信息的传递与共享。政府组织信息传播网络就是在政府组织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行政活动中,参与者之间在相互交流和相互交换信息过程中形成的复杂传播关系模式。若把政府组织传播系统中的每个要素称作结点,把结点间的信息传播联接称作线,则政府组织信息传播网络的概念模型包括两组信息:一组为结点N:(n1,n2,n3,nN),N为结点数,记为V(G);一组为线L=(l1,l2,l3,……lN,L为边数,记为E(G)。由于政府组织成员不管在哪个部门的哪个职位,他必须建立各种信息传播的连接,才能完成自身工作。因此,政府组织的运行过程就是信息在各个组织系统结点间的传播过程。政府组织传播的形态主要包括政府组织系统中每个网络结点自身的信息资源管理、任意两结点间的信息资源传递、所有结点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等三个方面。这里主要强调了政府组织传播的内容是政府信息资源。政府信息资源是指政府在公共管理活动中产生的信息或数据的统称,是一种有使用价值的信息。

二、移动互联网对政府组织传播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新型的融合型网络,在该环境下,用户可以用手机、PDA或者其他手执(车载)终端通过移动网接入互联网,随时随地享用公众互联网上的服务。移动互联网对互联网体系架构的发展、终端的便携性以及网络的广覆盖,将使其成为继宽带之后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代互联网,是第三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传统的固定互联网相比,突出特点是具有移动性,将打破用户对固定终端设备的依赖,将对政府组织传播模式产生变革性影响。

(一)移动互联网能提高政府组织传播的广度和便捷性。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互联网的应用类型,改变互联网的覆盖范围和方式,改变互联网的用户群,改变人们对互联网的理解和使用,并将极大地改变互联网的社会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无线通讯及移动计算技术在社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逐步普及。用户通过智能手机、PDA、Wi—Fi终端、蓝牙、无线网络等技术,能突破地域的限制,能实现随地互相传播信息,能有效提高政府组织传播的广度和便捷性。

一是移动互联网能极大地提高社会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便捷性。固定互联网上的政府门户网站能提供政务公开、在线办事和互动参与等强大功能。但是,这些信息的获取受到诸多限制:其一是用户必须在办公室或家里能上网的情况下,才能浏览政府门户网站,用户的地理位置直接制约着信息服务的可获取性。其二是在线办事和互动参与等服务的使用,需要系统和用户多次交互才能完成,耗时耗力,一旦发生断电等意外情况,信息传播即可中断。下一次再使用时,多数情况下用户都需要重新开始,重复输入上次提交的表单。其三是大部分的功能设计都是“以政府为中心”,用户只有主动地浏览和查阅才能获知重要信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理论上能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传播,能有效克服传统环境下的各种不足:首先,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公民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等移动终端将能随时随地接收政府信息。用户可以在下班的路上,继续浏览先前没有阅读完的政府信息页面;其次,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政府可以利用移动技术,将信息主动发送到公众的移动终端上,使得公众无需通过有线网络终端,就可以及时接收自己需要的最新信息;最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可以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传播模式,用户无需时不时地主动关注自己的申请是否已经通过审批,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会将审批的“中间状态信息”和“最终结果信息”主动告知“顾客”。

二是移动互联网能有效扩大上网用户的覆盖面,能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接收政府信息资源,能真正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基于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府与企业间的电子政务G2B系统和政府与居民间的电子政务G2C系统是政府面向企业和公民进行政府组织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据《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2010年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同比增长16.9%。城乡互联网差距继续拉大,广大农村地区的用户较难接收到政府网站传播的信息。据中国日报网2010年4月29日题为《手机用户数量5月预超9亿,通信业遇网络扩容困局》的文章显示,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手机用户数量超9亿的国家。由此可见,移动互联网潜在用户群体非常庞大,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普及能有效扩展政府组织信息传播的广度和到达率,可有效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如据《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推动农村政务信息化侧记》报道,湛江市村务e路通信息公开平台——“村务e路通”,综合应用互联网、手机短信双向发送、手机WAP网站等技术,将全市行政村党务、村务、财务和强农惠农信息等29项内容向群众进行全方位公开,完整覆盖国家规定的农村信息公开的内容。据报道,湛江市村务e路通信息公开平台自2008年7月正式启用以来,已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1503个行政村,实现所有行政村党务、村务、财务情况基本进入信息公开平台,现有各类信息1.5万多条,访问量超过2万次。

(二)移动互联网能提高政府组织传播的实时性和效率。信息论告诉我们,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是指“主体所感知的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状态的形式、

含义和效用”。事物的运动永远不会停止,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作为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信息也在不停地变化更新,动态性和时效性是信息的基本性质。政府组织本身可看作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及外部环境信息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政府组织传播的核心目标是将适当的信息在恰当的时间传给需要这些信息的那些“结点”。这里的“结点”是政府组织传播系统中的某个要素,可能是人,也可能是某样信息设备或某个信息系统。因此,时效性和及时性是评价政府组织传播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但在传统的固定互联环境下,政府公务人员、公民、企业一旦离开办公场所,便无法获取和处理政府组织产生的实时信息。如政府领导在出差的途中,就无法登录审批系统,及时处理一些紧急的审批业务,导致所有后续工作无法继续推进。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情景下,事件动态信息的实时传播就显得更加必不可少,轻则延误决策,重则错过解决问题的难得机遇,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移动互联网将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能实现公务员之间、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实时信息传播。依据西蒙“传播是一个组织成员向另一个组织成员传输决策前提的过程”的思想,一项重要的决策信息若无法及时传播给决策者,决策者要么束手无策,无法开展任何行动,要么只能“盲目”行动。在理想状态下,移动互联网在政府组织中的广泛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如在应对突发的危机事件中,重大的应急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动态信息能通过无线网络实时地以可视化的方式将现场情景直播给决策者,决策者也可以将最新的决策信息及时传达给现场。行政审批中产生的中间状态信息和异常信息都可以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发送给申请人,以便该申请者及时采取下一步行动。这种实时的信息传播模式,将极大地提高信息的到达率和传播效率。

如何有效和及时地采集城市运行状态的实时信息,是城市管理面临的首要难题。如哪里的路灯坏了,哪里的井盖没了,哪里的地下管道破裂了,哪里出了车祸,哪里起火了等问题,在传统信息传播环境下政府无法及时获知。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城市管理信息可实现实时传播。据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网介绍,该区应用移动互联网构建的万米单元网络城市管理新模式,能在第一时间内详实准确地提供关于城市管理的现场资料,能为城市管理部门的快速响应和科学决策奠定基础。该区通过遍布全区126个社区的城市管理监督员手中的移动设备“城管通”,能实现对城市部件、事件所发生问题的各种现场信息,通过电话、表单、现场照片、录音和地理信息快速定位等多种采集手段,经无线网络将所采集到的多媒体信息实时传送到受理平台,各有关职能部门依据此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置和应对。系统本身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在90%以上,而过去只有30%左右;任务派遣准确率达到98%,问题办理结案平均时间仅为7.5小时,而过去则要一周左右;案卷处置结案率为97.3%,平均每月处置问题2000件左右,而过去每年只能处置部件问题五六百件,事件问题4000件左右;现在处理问题件数是过去的5.4倍。

(三)移动互联网能增强政府组织传播的个性化和互动性。移动互联网相比于固定互联网最大特点是移动性(随时随地)和充分个性化:移动性主要表现在移动用户可随时随地接入无线网络,实现无处不在的通信能力,通过移动性管理,可获得相关用户的精确定位和移动性信息;个性化表现为终端、网络和内容应用的个性化。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政府组织传播是一种边界模糊、双向互动、个性化的信息传播系统。

第一,接收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应用笔记本、上网本、PDA、手机等个性化的设备,定制各类信息,能实现一种定时、定向的个性化传播。如公务员可以选择移动办公与事务提醒、公文发布与查询、会议活动通知等传播方式。公众可以点播产品供需信息、科技信息、社会保障、就业信息、旅游信息,可以在线查询住宿服务信息、餐饮服务信息、休闲娱乐信息、交通线路信息等。也即,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通过定制手段,可随时随地接收自己想及时了解或定期需要的动态信息。一方面,用户无需花大量时间通过搜索和大量阅读才能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有用信息;另一方面,用户无需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某事件是否产生新信息,一旦有最新信息,系统会自动发送给用户。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信息传播的个性化需求,能有效提高政府组织信息传播的效率。

第二,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可以实现实时的、可视化的互动交流,多媒体形式的传达信息和反馈信息可以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几乎零时差地多次往返传播,可以有效减少或消除噪音。在传统互联网环境下,政府组织可以通过其门户网站上设置的“网上意见征集”等信息频道,采集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建议等反馈信息。但是,这种互动和反馈都不是即时的,是相对滞后的。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政府可以实现即时的信息反馈和实时的互动交流。

第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政府门户网站能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按照UMTS组织的分类,移动门户主要有移动内部网、外部网门户、客户信息门户、多媒体信息服务门户、移动因特网门户网站、基于位置服务的门户等五种类型。特别是当基于位置服务应用于移动政务门户时,将能为用户提供各种特色服务。

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政府组织传播模式

(一)“系统结构模型”。“系统结构模型”是从宏观层面描述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政府组织进行信息传播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关系的总体描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政府组织传播的“系统结构模型”图见图1。其中I表示政府组织系统的内部结点,0表示政府组织系统外部环境中的结点,DC表示政府组织系统内部可共享的数据中心。政府组织这个大系统中的每一位信息人、每一样信息设备、每一个信息系统、每一个信息网络都是一个信息传播的网络节点,每一个节点既是信源,也是信宿,每一个节点同时是传播者和接收者。理想状态下,每个结点可以是移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任何两个节点之间都可以互联互通,都可以相互传递信息,都可以相互影响。

由图1可见,“系统结构模型”总体上由三大块组成:政府组织系统内部结点形成的“全连通”网络,政府组织系统外部环境结点形成的“全连通”网络,以及政府组织内外部结点相互连接形成的“部分连通”网络。政府组织系统内部结点形成的“全连通”网络主要是基于政府内部的移动政务平台连接而成的传播网络。政府组织系统内部结点又同时与“数据中心”连通,形成“一对多”的中心辐射型传播网络。政府组织系统外部环境结点形成的“全连通”网络由诸多“紧密群体网络”和“松散群体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紧密群体网络”一般由同一组织单位的结点相互连接而成,政府组织信息能在这种“紧密群体网络”中快速传播。“松散群体网络”是在特定情境下,由于

某种临时性的事件相互连接而成的传播网络,如某产品的消费者为某次维权行动通过移动互联网集结而成的群体网络就属于此类。政府组织内外部结点相互连接形成的“部分连通”网络是一种业务申请者和政府工作人员在“点对点”的移动式的交互服务进程中形成的传播网络。

(二)两结点间的信息传递模式。信息传递是组织信息时空转移的基本形态。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政府组织信息传递模式包括移动终端与移动终端之间的M2M信息传递模式,以及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之间的M2F信息传递模式。当然,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固定终端与固定终端之间的F2F信息传递模式同样存在,属于传统固定互联网的传播模式。移动终端与移动终端之间的M2M信息传递模式的示意图见图2,途中的结点1和结点2是一个抽象概念,这里主要是指某信息人,他们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传者。

由图2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M2M信息传递模式主要有四个特点:

第一,结点1与结点2之间的信息传播过程包括结点1与其手持移动终端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结点2与其手持移动终端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结点1手持移动终端与结点2手持移动终端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这三个信息传递过程必须同时完整发生,才能完成整个信息传播过程。

第二,结点1与结点2的位置数据作为附加信息传播内容,一般都会与目标传播内容相伴传播。这是M2M信息传递模式与传统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递模式的最大不同。也可以说,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是一种基于位置的信息传递模式。这种模式,能让政府组织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实现面向特定目标群体的定向信息传播,也能通过实时跟踪目标对象的位置变化信息,为其提供与当前位置相关的特殊信息服务。

第三,结点1与结点2的注意状态能决定信息传递是即时的还是滞后的,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即时传播,实质上是移动终端之间的信息即时传播,移动互联网只能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即时传播提供技术保障。结点1、结点2与移动终端的关系状态(如移动终端是否被结点随身携带等),自身的活动状态(如睡觉、开会等)能直接决定信息能否实时传递。另外,移动终端的关机、静音等状态也会直接影响信息传递能否即时完成。

第四,移动运营商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把关人”的角色。结点1与结点2之间的信息传播内容受到移动运营商的过滤和监控。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之间的M2F信息传递模式与图2类似,只是一端为固定终端,在此不再赘述。

(三)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和共享模式。基于Pc计算的传统互联网环境下,政府组织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存在诸多不足:一是政府组织信息传播系统要面对永无止境的硬件升级、软件更新、复杂的维护、高昂的IT投资和信息传播成本等诸多问题;二是海量信息传播中形成的复杂网络已超越组织人员处理信息能力的极限;三是当前政府组织信息传播平台(电子政务系统)中,存在大量闲置的计算设备和存储资源。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移动办公、移动审批等移动政务系统将成为政府组织传播的新平台。如果简单地将传统的电子政务系统照搬到移动互联网上,上述传统互联网环境下的各种弊端就将被延续和保留。同时,终端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不足将严重制约移动政务高级应用的开发与推广。但是,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诞生,能全面解放“移动终端”,能构建全新的移动政务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和共享模式,详见图3。云计算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互联网上某些节点强大的信息资源,以服务的方式,变为动态的、可伸缩的虚拟资源,为广大用户共享和使用,其本质是利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和服务器形成一种超强的计算能力,为全球各地的个人和组织服务。

由图3可以看出,当“结点”为政府组织成员时,其可通过智能手机、PAD和上网本等移动终端,可访问被授权的政务数据,处理各种业务。当结点为职能部门等“子系统”要素时,“结点”自身无需配备高级的存储设备和计算设备单独建设“数据中心”,只需将大量的数据放在“云数据库服务器”,将各类应用系统部署在“云计算中心”,通过Pc机等简易终端可实现对自身信息资源的管理。这样,各“子系统”的数据资源统一部署在“云计算中心”,能自然地实现这些数据资源的共享。政府与政府间的G2G(Government to Government),政府与政府雇员间的G2E(Government to Employee),政府与企业间的G2B(Government to Business)和政府与公民间的G2C(Government to Citizen)等电子政务的基本业务系统都可部署在云计算中心。另外,政府组织通过统一规划和整体设计,统一采集、加工、存储一批具有全局性的“公共数据库”部署在“云计算中心”,可供所有“结点”共享这些信息资源。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互联网能深刻影响政府组织传播的模式,能为政府组织系统内各要素之间,以及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搭建起一个立体式、全方位的高效传播平台。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政府组织信息传递模式具有移动性、便捷性、实时性和互动性等鲜明特征。在未来,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将全面融合,能深刻影响政府组织信息化的方式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机制,将逐步构建起新型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和共享模式。

参考文献:

[1]赫伯特A.西蒙,著.詹正茂,译.管理行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埃里克M.埃森伯格,小H L.古尔多,著.白春生,等译.组织传播一一平衡创造性和约束[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3]李卫东.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原理和方法[J].中国行政管理,2008,(1)

[4]卢赫.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现代电信科技,2009,(7)

[5]何宝宏.移动互联网是第三代互联网[J].中兴通讯技术,2009,(8)

[责任编辑:李小玉]

移动互联网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移動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这是由各方面原因造成的:高校对移动互联网疏于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移动互联网知识和能力不足、政府和社会对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选择有效的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校要加强对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和管理力度,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移动互联网知识水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团体要加强对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服务。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

当今时代,移动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移动互联网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度陷入困境,诸多问题显现出来。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选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移动互联网监控机制不健全

高校对移动互联网不仅疏于管理,更缺乏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高校移动互联网是各种网络密集的地方,各种网站混杂同时存在,既有充满正能量的网站,也有携带负能量的网站,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很大。高校应该对一些负能量的移动互联网网站进行监督、控制,过滤移动互联网网站的信息,鼓励大学生浏览红色网站和充满正能量的网站。高校对于移动互联网终端机要适度管理,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疏于管理,会导致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互联网平台建设欠缺

高校对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不够重视。高校对移动互联网平台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对移动互联网的管理。有些高校没有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平台,也没有创建思想政治教育QQ群;有些高校没有打造可以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堂的尔雅平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有的高校虽然建立了思想政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QQ群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堂,但是由于疏于管理,大学生很少加入这些平台。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移动互联网知识和能力不足

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移动互联网知识,不利于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QQ空间、红色网站、微博、微信、手机短信和网络论坛等以不同的传播形式、从不同角度满足了大学生的需要,并融入到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微信公众平台和思想政治教育QQ群了解不多,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尔雅平台,也不知道什么是蓝墨云班课。有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虽然知道公众平台,却不会正确使用和操作,不了解这些平台的强大功能,这些都不利于开展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

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移动互联网应用能力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不足不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部分高校很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培训活动。相关部门没有重视移动互联网技术,没有认识到移动互联网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有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会运用移动互联网平台以及相关软件,不懂得如何把微信公共平台和QQ群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没有运用尔雅平台的网络课堂进行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正确使用蓝墨云班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因此,不能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更不能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

(四)政府和社会对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政府所制定的相关移动互联网的政策不全面、有关移动互联网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制定的移动互联网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对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投入的经费不足。相关政府部门没有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管理,也没有建立移动互联网网站信息传播的准入制度,不能从源头上制止负能量信息的传播,相关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对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支持不够,不能够及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和资金的资助服务。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高校需要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监控,净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高校要加强对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完善对移动互联网的监控机制。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管理,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网站,净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要关闭和阻止传播负能量的网站,过滤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净化移动互联网的环境,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的移动互联网氛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可以推广应用蓝墨云班课等移动互联网软件,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高校需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终端机的管理,尤其是加强对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管理,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或者是对大学生的手机进行集中管理,使学生能够全力以赴、专心致志地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活动,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二)高校要努力打造移动互联网平台,开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建设,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加大思想政治教育资金投入,打造更多有利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动互联网平台。高校要切实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移动互联网微信平台,要切实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互联网的QQ群,切实打造尔雅平台,进一步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堂,给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认识到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视程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大对学生移动互联网使用的管理力度,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加入微信公共平台、QQ群,引导大学生积极运用尔雅平台上设立的网络课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建设更多便于移动通讯终端浏览的网站,促进师生的沟通交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就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移动互联网知识。高校要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移动互联网知识的培训,增加培训活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创造和提供移动互联网知识培训的机会;制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移动互联网知识的监督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定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移动互联网知识进行考核,对知识丰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奖励;鼓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正确使用QQ群、蓝墨云班课尔雅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者移动互联网技术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移动互联网知识。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就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高校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能力,建立一支互联网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技能培训,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正确运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把微信公众平台、QQ群等移动互联网平台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设专门的尔雅平台网络课堂培訓班和蓝墨云班课培训班,培养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移动互联技术的能力;聘请移动互联网技术专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专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培训;鼓励移动互联网专业人员开发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和软件,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潜力。

(四)加强对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

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有针对性地制定移动互联网的相关政策,对移动互联网进行严格的管理。制定相关移动互联网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建立移动互联网准入制度,进一步净化移动互联网的氛围。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移动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支持。呼吁相关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积极主动地提供资金和技术,营造健康的移动互联网氛围,支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而言之,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困境和问题,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要呼吁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和高校自身加强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当务之急,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游敏惠,唐妮霞.移动互联网环境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3月.

[2]吴志威.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路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年11月.

[3]卢东祥.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2月.

[4]高凯.大学生移动互联网个性化思想

政治教育路径探索[J].科技导刊,2016年3月.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路径研究”(2016SJB71012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大数据互联网论文下一篇:计算机互联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