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批评阶段管理论文范文

2023-10-04

电视批评阶段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2.5分) 标志着外国影视剧开始出现在中国的节目里的故事片是:

A、《桥》

B、《女奴》

C、《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D、《望乡》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 1979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巧入敌后》是我国第一部译制电视剧,该剧是()国的作品。

A、美国

B、英国

C、苏联

D、南斯拉夫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 80年代曾经有一部电视剧在观众心中产生了极大共鸣,并直接和伤痕文学想呼应,这部电视剧为:

A、《西游记》

B、《蹉跎岁月》

C、《假如没有爱》

D、《出航》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 第一部被引进到内地来的港台电视剧是:

A、《万水千山总是情》

B、《射雕英雄传》

C、《霍元甲》

D、《敌营十八年》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 电视剧《寻找回来的世界》的主演是:

A、宋丹丹

B、唐国强

C、刘晓庆

D、丛珊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 1988年的电视剧()开创了出国拍摄的先例

A、《西游记》

B、《射雕英雄传》

C、《红楼梦》

D、《新星》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 我国第一部室内剧是:(),该作品标志着通俗剧进入电视剧创作的主流。

A、《渴望》

B、《我爱我家》

C、《北京人在纽约》

D、《红楼梦》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 内地第一部真正的偶像剧是:

A、《将爱情进行到底》

B、《玉观音》

C、《永失我爱》

D、《永不瞑目》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 《苍天在上》属于:

A、现实政治剧

B、历史战争剧

C、情景喜剧

D、偶像剧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 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成功,改变了人们对电视剧()的印象。

A、只能拍摄现实题材

B、只能拍摄小场景、近距离

C、只能拍摄少量人物

D、只能拍小人物的生活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 就目前现实来看,以下那种演剧艺术拥有最广泛的受众群:

A、话剧

B、歌剧

C、舞剧

D、电视剧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 《好汉歌》被传遍大江南北,这首歌是()的片头歌。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好汉不回头》

D、《武松》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 以下那种戏剧形式为我国戏剧的雏形:

A、昆曲

B、京剧

C、梆子

D、傩戏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 我国系统电视剧理论研究开始于:

A、20世纪8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5.(2.5分) 电视剧在根本上属于:

A、电影

B、戏剧

C、文学

D、图画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6.(2.5分) 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是

A、东北电影制片厂

B、长春电影制片厂

C、北京电视台

D、北京电视二台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7.(2.5分) 我国第一座电视台诞生于:

A、1950年

B、1949年

C、1958年

D、1965年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8.(2.5分) 我国第一部电视剧叫做:

A、一口菜饼子

B、渴望

C、老山魂

D、红楼梦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9.(2.5分) 《一口菜饼子》是一部:

A、电视系列剧

B、电视连续剧

C、电影

D、直播剧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20.(2.5分) ()北京电视台宣布彩色电视正式播出。

A、1974年

B、1970年

C、1975年

D、1980年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多选题 (共20道题) 收起

21.(2.5分) 1987年播出的电视剧《红楼梦》的主演有:

A、欧阳奋强

B、陈晓旭

C、邓婕

D、姚迪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

22.(2.5分) 1987年播出的电视剧《红楼梦》的成功可以归因为:

A、青年演员的不俗表演

B、叙事全貌充实

C、观众喜爱古装题材

D、宣传力度大

我的答案:AB

此题得分:2.5分

23.(2.5分) 80年代中期开始,很多电影导演也参与到电视剧的创作中,比如:

A、黄蜀芹

B、陈家林

C、王好为

D、黄健中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24.(2.5分)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国电视剧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以下作品属于该时期的有:

A、《还珠格格》

B、《渴望》

C、《北京人在纽约》

D、《十六岁的花季》

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 25.(2.5分) 系列剧有哪些特点:

A、一集或两集就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

B、各故事之间没有必然关联

C、必须连续观看,否则情节发展出现断层

D、各集情节相对独立

我的答案:ABD

此题得分:2.5分 26.(2.5分) 下列作品属于情景喜剧的有:

A、《我爱我家》

B、《东北一家人》

C、《家有儿女》

D、《渴望》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

27.(2.5分) 下列作品属于“戏说”范畴的有:

A、《宰相刘罗锅》

B、《环珠格格》

C、《康熙大帝》

D、《雍正王朝》

我的答案:AB

此题得分:2.5分

28.(2.5分) 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中日关系正常化,在社会上也掀起了日本流行文化热,属于这一时期的电视剧作品有:

A、《爱情白皮书》

B、《姿三四郎》

C、《排球女将》

D、《人证》

我的答案:BC

此题得分:2.5分 29.(2.5分)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郑晓龙导演的作品有:

A、《刮痧》

B、《北京人在纽约》

C、《我爱我家》

D、《孝庄秘史》

我的答案:CD

此题得分:2.5分

30.(2.5分) 90年代以后,古装娱乐故事剧数量增多,比如:

A、《少年包青天》

B、《皇嫂田桂花》

C、《上错花桥嫁对朗》

D、《忠勇小状元》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1.(2.5分) 经过依次试播,我国宣告第一座电视台诞生,这次试播播出的节目有:

A、连续剧

B、纪录影片

C、歌曲

D、朗诵

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

32.(2.5分) 《粉红女郎》中夸张地塑造了几个女人形象,比如:

A、男人婆

B、万人迷

C、结婚狂

D、天真妹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3.(2.5分) 要做到欣赏电视剧,需要很多方面的条件,比如:

A、理论基础

B、综合素养

C、观看情绪

D、观看心态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4.(2.5分) 电视剧艺术属于:

A、时间艺术

B、综合艺术

C、影像艺术

D、戏剧艺术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5.(2.5分) 电视艺术必须具备多种元素的有机组合,如:

A、摄像

B、照明

C、录音

D、编辑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6.(2.5分) 不同时期的电视剧有不同的特点,比如60年代往往有几大主题,如:

A、忆苦思甜

B、歌颂英雄

C、歌颂民主

D、歌颂奉献

我的答案:ABD

此题得分:2.5分 37.(2.5分) 下列属于革命样板戏的有:

A、《舞台姐妹》

B、《杜鹃山》

C、《智取威虎山》

D、《海港》

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

38.(2.5分) 革命样板戏有独特的创作原则,比如三突出,具体是指:

A、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B、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C、在英雄人物中突出领导人物

D、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我的答案:ABD

此题得分:2.5分

39.(2.5分) 改革开放之后,一大批外国电视剧被介绍到国内来,其中有:

A、《人证》

B、《大西洋来的人》

C、《北京人在纽约》

D、《加里森敢死队》

我的答案:BD

此题得分:2.5分

40.(2.5分) 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我国电视剧事业的高峰,连续出现了几部成功的作品,如:

A、《四世同堂》

B、《寻找回来的世界》

C、《红楼梦》

D、《大宅门》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

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20道题) 收起

1.(2.5分) 从欣赏控制权这个问题上说,电视剧和电影作品是不同的,电影的控制权在放映者,而电视剧的欣赏控制权在于:

A、电视台

B、广告商

C、

欣赏者

D、导演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 把光碟买回家连续观看并不是最好的欣赏电视剧的方式,因为它违反了电视剧欣赏的()规律。

A、地域性

B、集群性

C、连续性

D、间歇性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 为了批评的客观性和理性公正,要求批评和电视剧保持()

A、距离性原则

B、滞后性原则

C、开放性原则

D、时尚性原则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 电视剧欣赏是一种:

A、政治化欣赏

B、仪式化欣赏

C、消费性欣赏

D、随便性欣赏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 私人化的批评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

A、真实性

B、排他性

C、客观性

D、及时性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 个人化批评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

A、多义化

B、系统化

C、学术化

D、片断化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 电视剧批评的多义性是和电视剧欣赏的()相联系的。

A、主观性

B、时尚性

C、间歇性

D、复杂性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 ()对于欣赏的广度起决定性作用。

A、勇气

B、个性

C、胆量

D、实践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0.0分

9.(2.5分) 批评与欣赏最本质的属性是:

A、浏览性

B、思辨性

C、实践性

D、专业性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 与完整性欣赏相对的是:

A、随意性欣赏

B、全面性欣赏

C、群体性欣赏

D、片断式欣赏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 “许三多现象”是电视剧所创造的,许三多是()作品中的人物

A、《大染坊》

B、《天下无贼》

C、《士兵突击》

D、《许三多外传》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 专业性欣赏的品格简单的说,就是:

A、理性的品格

B、认真的品格

C、多样化的品格

D、学院派的品格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 第一部注重表现家庭暴力这一社会现象的电视剧为:

A、《女人不再沉默》

B、《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C、《妻妾成群》

D、《红处方》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 我国第一部连续剧是:

A、《一口菜饼子》

B、《霍元甲》

C、《敌营十八年》

D、《渴望》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5.(2.5分) 八十年代,因为一部电视剧,曾在社会上掀起了“伊左拉”旋风,这部电视剧是:

A、《卡门》

B、《伊左拉》

C、《诽谤》

D、《女奴》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6.(2.5分) 不同地区的观众对电视剧的选择会呈现出不同特点,这是欣赏的

A、主观性

B、地域性

C、随意性

D、自觉性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7.(2.5分) 电视剧人物的表演要做到:

A、戏剧化

B、生活化

C、电影化

D、电视化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8.(2.5分) 我国传统的“批”,指的是对原作进行挑剔、指点、称赞和联想,有人就把它写在书本的空白处,称为:

A、页眉

B、横批

C、夹批

D、眉批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9.(2.5分) 电视剧是在()上播出的演剧形式。

A、舞台

B、银幕

C、荧屏

D、广播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20.(2.5分) 欣赏与批评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前者倾向于感性,后者则倾向于:

A、分析

B、理性

C、感情

D、讨论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多选题 (共20道题) 收起

21.(2.5分) 电视剧的欣赏具有:

A、现场性

B、永久性

C、即时性

D、重复性

我的答案:AC

此题得分:2.5分

22.(2.5分) 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作品,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如:

A、好的故事

B、真实的表演

C、赏心悦目的画面

D、有意味的声响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23.(2.5分) 我国情景喜剧的审美特征有:

A、日常性

B、当下性

C、人物的卡通化

D、相声小品化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24.(2.5分) 电视剧欣赏的过程是一个综合过程,包括:

A、引领

B、看懂

C、进入

D、品评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25.(2.5分) 电视剧的构成由几个部分组成,包括:

A、信息接受与反接受

B、想象与互动

C、记忆与对话

D、创作与自我创作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

26.(2.5分) 接受与反接受在普通家庭里是普遍存在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

A、不同的年龄

B、不同的性别

C、不同的作品

D、不同的教育背景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0.0分

27.(2.5分) 演员表演的真实性包含很多环节,比如:

A、外形的真实

B、气质的真实

C、形体动作的真实

D、情感的真实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28.(2.5分) 情节是能否吸引观众的主要因素,吸引人的情节包含的因素有:

A、情节要具有合理性

B、要具有悬念

C、情节要曲折起伏

D、要具有足够的情节量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29.(2.5分) 画面在电视剧的叙事中,承担着很多功能,如:

A、交待时间背景

B、交待季节背景

C、引导观众去注意某种具有悬念的细节

D、表达人物情感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0.(2.5分) 电视剧中出现的音乐可以分为:

A、推动情节的音乐

B、引领性音乐

C、烘托性音乐

D、补充细节的音乐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1.(2.5分) 在下列声音中,属于音响的有:

A、人物的咳嗽声

B、人物的对话

C、枪声

D、海浪声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0.0分

32.(2.5分) 电视剧具有双重品性,这种双重品性是:

A、快速性

B、艺术性

C、商品性

D、时尚性

我的答案:BC

此题得分:2.5分

33.(2.5分) 消费性欣赏与仪式化欣赏有着几方面的区别,如:

A、心态

B、行为

C、服装

D、地点

我的答案:AB

此题得分:2.5分

34.(2.5分) 在以下影片中属于青春偶像剧的有:

A、《王子变青蛙》

B、《命中注定我爱你》

C、《男才女貌》

D、《铁齿铜牙纪晓岚》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0.0分

35.(2.5分) 电视剧欣赏包括几种情况,如:

A、家庭性欣赏

B、群体性欣赏

C、个体欣赏

D、大众欣赏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

36.(2.5分) 对于电视剧欣赏而言,也有潜在的意识和目的,比如:

A、完善道德

B、改进社会

C、认识社会

D、发泄一些不满情绪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7.(2.5分) 对于作品的理解,欣赏者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

A、生活经历

B、文化素养

C、职业习惯

D、现实需要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8.(2.5分) 表达可以分为:

A、语言表达

B、书面表达

C、文字表达

D、肢体语言表达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9.(2.5分) 电视剧具有大众艺术的属性,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A、电视剧是为大众而拍的艺术作品

B、具有工业化生产的特性

C、具有抒情性

D、具有叙事性

我的答案:AB

此题得分:2.5分

40.(2.5分) 电视剧依据喜剧元素出现的频率,可以分为:

A、情景喜剧

B、整体喜剧

C、部分喜剧

D、具有喜剧元素

我的答案:BCD

电视批评阶段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三、 中国电影批评与中国电影实践

众所周知,中国电影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也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20世纪30、80年代,是中国电影批评公认的的两个黄金时代,但与今天相比却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无论如何我们也不可能回到那个时代,因为历史是不会简单重复的。或许现在电影批评不像20世纪80年代跟创作、特别是创作者的关系那么紧密,能够直接对创作产生影响,也没有出现那个时代曾经有过的一言九鼎的批评家。但是,电影批评集合成为一种整体性的力量,形成了一种更大的气场和一种新的社会氛围并且对电影实践产生不容低估的影响。在电影批评的影响和促进下,中国电影已经摆脱了转型之初的古装商业大片模式,乃至整个电影产业都发生了有效的扭转。当下中国电影出现的问题不仅在于中国电影产业化处于初级阶段、整个中国电影行业对电影产业化的认识也处于初级阶段,更在于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与电影产业化改革和发展实践相适应的电影观念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还没有建立起与中国特色电影产业化实践相适应的评估体系,没有形成动态的、科学的评价体系、科学评价机制,对电影产业现状、电影文化现状无法做出比较有说服力的判断。当下中国电影确实存在很多新现象、新的热点问题,过去时代没碰到过,过去批评家也没碰到过。过去的批评家,过去的批评理论和批评成果无法为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现成的方法和方法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电影批评有愧于电影创作,但不能把电影创作和生产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归咎于中国电影批评。无论如何,观察、认识和评价中国电影必须有建设性的、善意的思路和态度。但是,观察并且指出中国电影存在的问题并不是电影批评的全部内容。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要帮助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产业少走弯路,助推中国电影实现“弯道超车”,必须在准确指出中国电影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当下特别需要电影批评在中国电影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关键时刻,秉持建设性的思维、态度和方法,有力度、有温度地发出主流的声音,并且不应该有任何的禁区、禁忌。就是说,电影批评只要坚持专业的立场、客观的态度、建设性的思路、具有辩证的方法,任何问题都可以讨论,任何形式的禁区设置都不是建设性的思维、态度和方法。现在社会上对电影批评还有很多误区,比如电影市场、电影创作的同质化问题,很多人都归咎于电影批评不作为,很多会议上都把批评的目标对准了电影批评,指责近年的电影批评无所作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澄清一下,因为批评的疆域和影响力是有限的。批评可以提出问题,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毕竟,批评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我们不能把电影创作、电影市场体系出现的所有问题,统统归结于电影批评的不作为、电影批评的失职。无论是有效推进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建设优化电影生态,还是大力推进电影文化体系建设有效解决观众的观影态度和素质问题,都需要整体性的顶层设计,需要整体性的顶层设计下政府的推动和支持。

确实,相对于中国电影实践的迅猛发展,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的脚步有些沉重和缓慢。比如,创作界从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乃至第六代后以至于无法再分代,随之中国电影进入“无代”,只好用“新生代”统称和表述,而且新生代也已经换了好几拨人了。但是,包括本人在内的所谓第五代批评家依然相当活跃,在很大程度上占据着电影理论批评话语的主流。尽管从事电影理论批评的年轻人很多,但整体性的声音不够响亮,“更新换代”的历史性任务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当下中国电影批评与中国电影实践一样,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化,需要在更高、更广层面上进行整合,尤其需要结构性的调整以追踪当下中国电影实践并发出强有力尤其是有说服力的声音。

在笔者看来,当下中国电影面临着三大风险。第一,在各种资本、尤其是非专业资本的推动下中国电影有可能出现“发展失控”,有可能出现只注重经济效益、经济价值而忽视社会效益、社会价值的偏颇。第二,资本对创作的绑架有可能使得创作出现某种变形乃至畸形,从而失去艺术创作应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难以创作出更高质量、更高品质的电影。第三,中国电影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整个中国电影业界缺乏一个对话和沟通的机制,难以达成基本共识乃至有限共识。

如今中国电影缺乏共识,甚至彼此都没有追求寻求共识的愿望。通过对话一时半会也难以达成共识,但只要愿意相互倾听,愿意坦诚对话,无论如何也是可以产生积极效果的。不仅创作者需要在平等坦诚的基础上相互倾听和对话,其他如管理者、投资者、批评者及其相互之间都需要相互倾听和对话。由于缺少相互倾听和对话,对抗性情绪暗流似乎在悄然涌动,甚至出现了某种撕裂的苗头和征兆。有人说,现在电影界由于身份差异、方法论差异,特别是利益诉求差异,几乎很难在一个共享的时空里对话。或许实际情形真的就是这样,但即使如此,哪怕是隔空对话也很有必要,至少可以倾听各方的立场、方法及其利益诉求。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努力创造电影业界交流、沟通、对话的平台和机制,促成电影业界更多、更有效果、有意义的沟通和对话。因为对话本身是现在社会的一个本质性特征,对话过程或许就能形成很多意想不到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因此,跟过去时代相比,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通过促进电影业界各个方面、各个层面有效对话从而促进电影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中国电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应该而且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面临撕裂、分裂的中国电影业界及其各种现象,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自身的思考应该具有辩证平衡和包容。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还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两种对立的现象和评价交织纠结,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本身是否具有包容性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具有包容性才可以让各种声音都有发言的渠道、通道,也才有可能达成某种对话哪怕是隔空对话,即使短时期内达不成共识也可以“求同存异”的方式把分歧摆到桌面上。最重要的,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不能仅仅需要指出问题的存在、问题的所在并且作出客观的评价,更要在对问题进行有效诊断的基础上凝聚更多的智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贡献各自的方法论。前面已经说过,当下中国电影各种新现象、新玩法、新热点可谓是层出不穷,目不暇接乃至眼花缭乱。我们不能简单的停留在现象罗列和梳理上,更应该看到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即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当下中国电影生动复杂、充满变数也充满活力的电影实践也为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发展奠定了“实践性”基础。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需要在中国电影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中提炼出富有说服力和生命活力的理论话语,勇于理论创新,并且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有效互动和联动。总之,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必须更加紧密地追踪电影实践,聚焦新的电影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新现象进行辩证、平衡和包容性的理论思考,并且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这是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在当前特别需要关注和调整的,也是电影批评自身能否与时俱进并且得以现代化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关键性环节。

事实上,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人需要相互倾听和对话:2015年12月17日下午,在尹力导演的主持下,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年度青年导演峰会在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举行。参加峰会的青年导演秉持着不同的电影艺术理念、艺术追求,分别拍摄了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电影。在讨论和对话中,青年导演们都有着基于自己艺术理念的坚持,但同时也都愿意倾听他者的意见,表现出了应有的宽容和包容。在笔者看来,这应该是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人、尤其是中国电影批评应有的一种态度和境界。事实上,无论是拍摄偏大众化的商业类型电影,还是拍摄偏小众化的艺术电影,并没有高低上下之分——不过前提必须有基本的艺术诚意和专业的艺术态度。①如今中国社会缺乏共识,中国电影更是缺乏共识。虽然通过对话一时半会也难以达成共识,但只要愿意相互倾听,愿意坦诚对话,无论如何也是可以产生积极效果的。不仅创作者需要在平等坦诚的基础上相互倾听和对话,其他如管理者、投资者、批评者及其相互之间都需要相互倾听和对话。

有调查显示,中国主流商业院线核心电影观众群的平均年龄是21.5岁,也有调查说,18岁至30岁的电影观众占中国影院观众群的63.5%。当下中国电影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观众的变化、观众群体的变化,观众群体的更新换代。三四线城市新兴观众群体也就是“小镇青年”成为中国电影新的增长点。所有这些都对中国电影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电影创作如何来应对这种挑战?电影批评如何来应对这种挑战?众多更为年轻的导演敏锐地意识到了这样一种观众群体的结构性变化,所以他们更愿意用更加通俗化、商业化的姿态来面对观众群体的结构性变化以争取更多的观众。②中央最近反复强调“供给侧改革”,这样一个新的理念是全局性的、战略性的,而电影业界特别是电影批评对“供给侧改革”的认识和理解还不是很到位。当下中国电影的需求很旺盛,几乎可以用空前绝后来形容。中国电影需求的空前旺盛,其实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而放大的一种“口红效应”。但是,即使是空前高涨的电影需求,最终还是依靠优质的产品、优质的供给来保障,用优质的产品、优质的供给创造更多的观影需求。

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产业在其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是一种与好莱坞电影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关系,并且伴随始终。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关系,在最大程度上就是与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关系。我们遗憾地看到,有些批评家甚至是以国外、尤其是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的“差评”作为立论的依据和根据,对中国电影面临的具体问题、发展困境不去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和对策,无意中成为了好莱坞“传声筒”。而好莱坞贬损中国电影的内在目的无非是引导中国观众都去看好莱坞电影而已,从而到达他们处心积虑占领中国电影市场的企图,因为中国电影市场对于好莱坞来说就是一座最后的“金矿”。数据显示,在全球电影总票房排行榜上,排在前20位的影片全是美国各大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好莱坞大片,众多好莱坞大片海外票房均超过50%,大多超过了60%。也就是说,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好莱坞不仅以“异形”和“虚拟现实”的电影引发了空间观念的革命与电影叙事的空间革命,而且以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海外票房成就和维持着一个覆盖全球、党同伐异的影业帝国。这必然是一个文化同质化的过程,是一个好莱坞电影特别是好莱坞大片潜移默化影响全球文化的过程。按照麦克·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的观点,国家之间权力斗争的一个可以想见的结果是,某一个国家一枝独秀地主宰了权力,并在它扩张性的国家形成过程中力图发展出一个全球共同的文化。[23]对此,我们必须有所警惕,有所反思,并且寻找有效的对策。尽管目前看中国电影市场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情况比较乐观,但即将到来的2017年仍然是中国电影的大考乃至大限。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产业需要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里迅速做大做强电影市场,特别是迅速增强中国电影的市场竞争力,取得与好莱坞电影长期博弈的的主动权。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面临极其艰难的转型,需要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家支柱型产业,并且引领和推动经济转型。而电影作为最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文化创意产业,或许更应该发挥先导性、引领性、示范性作用。事实上,在国家战略层面,电影不仅仅是电影,貌似还担负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如国家文化安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或许可以看得更加清楚。除此之外,资本、跨界、新力量、题材开放和类型拓展,以及互联网背景下中国电影发展模式、路径、方法的创新,一个也不能少。

电影对于国民经济转型及其增长的推动、贡献,也远远超越了票房乃至单纯经济效应的边界。而在大国博弈、现代文明竞争乃至构建新的世界秩序过程中,电影所能发挥的软力量都是别的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因此,我们除了对电影本体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深化、细化之外,在某种意义上恐怕还要超越电影。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建立起更具有包容性、前瞻性、科学性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可以说,我们对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的认识、理解和阐释依然在路上。事实上,中国电影发展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上,那就是应该关注从单纯票房的高速增长过渡到中国电影全面质量和效益的增长上。优化电影生态,提高电影品质,推出一批有情怀、有境界、有经典气质的电影无疑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于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而言,如果说10年前关注电影产业研究具有开拓性、先锋性的话,那么今天重新回到电影美学的分析和研究则符合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的辩证法。如果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能够对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潮流和趋势作出战略性、前瞻性的研判,那对于中国电影而言真正是善莫大焉。遗憾的是,不少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依然只是聚焦于票房等产业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电影理论批评应该有的高度和深度,失去了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应该有的品质和规范,也失去了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应该发挥的引领、引导作用。中国电影需要清醒和调整,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更需要清醒和调整。

毫无疑问,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是对中国电影的思考、讨论和阐释。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与中国电影一样,走过了一条有自身内涵丰富并且有其本质规定性的道路。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也应该从中国电影传统,特别是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美学传统中来汲取更多的营养,无论是概念的打造,还是方法论的借鉴和使用。更重要的是,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与中国电影特别是中国电影实践是紧急捆绑在一起的,是依托于中国电影实践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中国电影理论、中国电影批评的立足点、核心竞争力在于——中国电影批评一方面在第一时间密切追踪中国电影实践,另一方面又借助于理论武器和思考前瞻性的先于中国电影实践提出问题,确立方向,在相互支撑中实现有效互动,实现双赢。毫无疑问,当下的中国电影现象是最复杂、最生动也是最具有活力的;这种最复杂、最生动也最有活力的电影实践,为电影理论批评的发展、为构建电影理论批评的中国学派提供了、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基础。“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从当前中国电影的丰富实践中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电影话语体系,建构电影理论的中国学派,形成建立在当下中国电影实践基础上的科学话语体系、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可以说,时代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历史契机,理应产生电影理论批评的中国学派,产生电影理论批评大师级人物。”[24]电影批评无疑是一种融汇情感与智慧的审美活动,“电影评论同时也是孕育创作人才或研究学者的温床,过去产生过伟大的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和成就斐然的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现在与将来也正源源不断地推出新人”。[25]

参考文献:

[23](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M].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4-125.

[24]饶曙光.建构电影批评的中国学派[J].电影新作,2015(5).

[25]杨远婴.当下电影批评的格局与再建构[J].当代电影,2005(1).

电视批评阶段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现代广告由于急功近利地追求商业利益,故意或过失导致了广告中出现多个层面人文精神的缺失,引发显性或隐性的负面影响。这种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体现在虚假广告、低俗广告、引起文化冲突的广告和暗含负面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广告中。广告应该立足于人文精神,成为构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一部分。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广告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广告批评和媒介批评机制,尊重文化差异,寻求多元的创意灵感。

关键词:广告 人文精神 广告批评

广告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大众传媒、户外、互联网、售卖场到处充斥着广告,广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广告却经常不尽如人意,有些广告在力图说服消费者购买商品、接受观念的同时却发挥着负面功能,遭到官方禁止、消费者抵制或社会道德的谴责。应该说这种现象同当代中国广告创作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广告虽然首先是一种经济行为,但广告身上所承担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要求广告应该立足于人文精神,成为构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一部分。

广告中的人文精神体现

人文精神英文为“humanism”,也被称为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人文精神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它反抗神权,提倡平等、自由,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后来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民族国家、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下有了多种层面和角度的解读。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尊重人的生命、自由、人格、价值、权利和需要。本文中,人文精神立足于这样的理解:人文精神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同时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当代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的30多年,人们面对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往往迷失自我,我们应该结合中国实际倡导并发扬新型的人文精神。

广告作为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经济行为和文化现象,人文精神更应该是其内核,不应以经济利益作为唯一目标,而是在通过正常合法的经济手段赚取利润的同时,更应该以人为本,尊重消费者的权益,兼顾社会整体利益,提倡高尚的人格,体现真善美的价值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广告中要体现人文精神,就应该推荐健康的产品、好的生活方式,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带给人以美的享受,真正做到对人的生命、权利、人格的尊重。

广告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现代商业和广告业的激烈竞争使得广告人竭尽所能去吸引和说服消费者,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过于急功近利地追求商业利益,故意或过失导致了广告中出现了多个层面人文精神的缺失,引发显性或隐性的负面影响。这种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对物质欲望的过度追求所表现出的人的异化和扭曲。广告创作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

虚假广告。人文精神在当代首先体现为自由、平等和公正。公正的根本问题是权利与义务,包括道德权利义务与法定权利义务。立足于人文精神的法律和道德是对人文精神的保障和促进。虚假广告无论从法律上还是道德上都是对人文精神的践踏。我国目前虚假广告问题仍然很严重,主要体现在药品、保健品、美容、房地产等行业,消费者协会每年都接到大量有关虚假广告的投诉。虚假广告轻则损害消费者的经济利益,重则危害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并且造成不正当竞争,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侵害了社会的整体效用,当然不为道德所认可,同时也为我国法律所不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我国《广告法》第三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第十条规定,“广告中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应当真实、准确,并表明出处。”而虚假广告的欺骗性、夸大性、遮蔽性、误导性违反了上述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这也是对人的权利与价值的侵犯。

低俗广告。低俗也表现为庸俗、恶俗和媚俗。当代很多广告为了吸引注意力,侧重于感官刺激,不惜以丑、恶来吸引眼球,以厌恶情绪来增强记忆,甚至将人看做自然而本能的人,侵犯人的尊严,缺少人文关怀。这里面既包括价值观的低俗,也有审美的低俗。广告作为大众文化中的一种,并非一定要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要求高雅,广告的商业性决定了它的通俗性,但通俗并非低俗,广告的传播应该有道德底线,广告的内容和形式要健康,我国《广告法》中也规定“广告应该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引起文化冲突的广告。品牌营销的时代,企业、商家都在为其品牌塑造一种价值和文化。塑造品牌也是在塑造消费者,因为消费者购买某个产品,就意味着向某个品牌的文化靠拢,或意味着投票给那个品牌所代表的文化。某一品牌的消费行为可以转变为我们表述自己认同与该品牌相关联的团体的一种方式。所以消费者认同品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品牌文化的吸引。品牌传播是品牌个性、品牌形象、品牌文化的传播,内涵丰富,诱导性强。全球化时代品牌的营销不断走向国际化,虽然当代文化的沟通与共融逐渐增强,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生活方式、文化规范还是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这样广告与营销就面临着跨文化传播。广告可以再现某个特定年代的价值观,也可以透露一个国家的群体文化。广告比什么都能反映出国家和时代的特色。人文精神要求对于各国多元文化的尊重,正像阿伦·布洛克所说的:“不论是古希腊的还是中国的、罗马的、法国的、印度的文明,它们所形成的道路,都需要认真对待,需要做出努力根据它们自身的条件来了解它们。即使当我们不能接受它们作为我们自己的文明时,或者由于它们不容异见的偏狭性而使我们被迫捍卫我们自己的价值观的时候,我们也应当这样做。”但是我们看到由于对于当地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所导致的文化冲突却并不鲜见。像耐克的“恐惧斗室”系列广告中就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冲突而遭到官方的禁止和受众的抵制。丰田霸道车的石狮敬礼鞠躬、立邦漆的龙下滑虽属调侃但由于没有充分领略中国文化的内涵,不了解中国民众的心理,被中国消费者认为是一种伤害,甚至是一种侮辱。站在人文主义的角度,全球化时代要求国际化品牌面对异文化市场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尤其要避免文化冲突中带有的文化霸权主义色彩。这就需要“理解”。“理解”就是“把对象看成和你一样有价值、有意义的主体。当代著名翻译家伽达默认为,理解是理解者在解释自我,在理解他人中来理解自我,这就需要有一种‘视界的融合’,即消除各种文化、历史条件等造成的隔阂,达到人际的沟通。”

暗含负面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广告。虚假广告和低俗广告的负面效应经常是显性的,容易被发现和受到关注。但广告中隐性的负面效应却因为人们认识的不足,很可能导致深刻长远的负面影响。广告不是显在的教育手段,但广告中包含着内隐的价值观和文化规范,广告说服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和文化规范传播的过程,消费者接受广告和消费商品的过程也是将价值观和文化规范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广告既可以建构负面的道德意识,也可以消解正面的文化规范,所以,这种隐性的风险不能不让一些传播学者担心:传播活动使民主社会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氛,但也会带来风险,让民众感到失望,让社会脱离正轨。现在广告中存在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已经呈现:广告中为了商业利益,制造幽默或者恐惧效果,经常采用贬低某一类人的做法,如对于肥胖者的偏见和歧视,肥胖者经常会作为笨拙、缺乏能力和自信的形象出现在广告中;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更倾向于家庭,家居用品的广告中多数是女性,女性在广告中表现出柔弱、依赖、被动甚至无知的角色特征,这些会潜移默化地传播女性的传统角色定位,深化女性的刻板印象,最终会影响女性的多元发展,而且广告中的女性人体形象过于强调外貌美和瘦文化,也对女性造成身心压力和伤害,阿伦·布洛克曾说,如果两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平等的话,人文主义传统就是一场笑话。

广告中人文精神的建构

广告在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中并非独立,广告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体现,广告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所以广告中人文精神的建构,从宏观上来说应来源于整个社会人文素质的提高。但同时广告是一种具有操控性的传播过程,它会说服消费者接受认可广告中的传播内容。商品(包括其文化层面)都必须在一个市场(无论是实际存在的还是虚拟的)当中被出售给消费者。訛广告也有自己的传播系统和传播效果。为了避免广告中由于人文缺失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广告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

加强广告的管理和监督。广告的监督管理方式主要有法律行政管理、广告行业自律管理和包括新闻舆论与消费者监督的社会性的监督管理。广告的监督管理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适当的监督管理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中国广告问题众多,虚假广告严重,同这些监管措施的不到位是分不开的。《广告法》以及相关管理配套规定的滞后性、模糊性和某种程度的不可操作性,影响了广告的规范管理,如《广告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责令广告主停止发布、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处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但此规定执行起来关于更正的范围、更正的次数、更正的期限、更正的程度是很模糊的,等额广告费用的规定也并不符合市场实际情况,所以此规定形同虚设。国家也曾多次针对虚假广告做出整治,但是只见短暂效果,整治行动一过,虚假广告又死灰复燃,有过之而无不及地出现。广告的规范管理不能依靠一次性的整治行为,而是有赖于广告管理系统的全面提升,广告立法要不断地完善。广告行业自律问题也很突出,我国目前也有关于广告行业、企业主和媒体方面的协会组织,这些组织也会有自己的自律规则,但是并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企业主、广告公司、媒体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捏造事实,对虚假广告视而不见,任低俗广告肆意传播,行业协会经常听之任之。这是广告行业组织的自律性尤其是中国广告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立有效广告批评和媒介批评的机制。广告是一种大众文化,也是大众传播行为。广告越来越关注的是文化,而非产品本身;是价值观,而非事实本身;是神话世界,而非社会现实。广告的社会性影响有时并不为大众所明确地知晓,但却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过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影响大众的思维和观念,逐步建立一个新的符合现代社会的道德价值体系。只要传媒拥有自己的传播理念和价值体系,就可以逐步影响人的思维并被接受和认同。所以广告如果传播负面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其后果是严重的。我们目前对于广告中存在的社会性问题和伦理问题的研究是不够的,虽然上世纪80年代媒介批评就已经在我国初见端倪,但广告批评、媒介批评在我国并不成熟,并没有建立我国自己的媒介批评体系。对于相关的批评很多照搬国外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学派的观点,具有乌托邦的性质,缺少建设性的建议,并不切合中国实际。“我们也必须承认,在90年代中国本土的文化研究或文化批评中,忽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社会、历史与文化错位,机械进口、搬用西方文化理论的话语乃至话题的现象同样十分普遍。不少批评者不是把西方文化研究的反思精神、批判精神继承过来,用以批判本土语境中的支配性压迫力量,而是简单地把西方文化研究的批判对象当做自己的批判对象。也就是说,这种批判假定非西方国家的知识分子所面对的是与西方国家完全相同的社会文化关系,他们所要解构的是完全相同的文化霸权。它所犯的正是在文化理论的跨语境移置过程中的简单化错误。”目前我国广告批评、媒介批评的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研究成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并且应尽力加大这种研究的社会影响力,避免负面社会效果。

尊重文化差异,寻求多元的创意灵感。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种差异性体现在生活方式、道德价值、审美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虽然全球化的过程加快了文化的传播和文化的融合,但文化差异仍然存在,人性中对美、健康、安全等需要的文化共性在不同的文化圏内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人文精神要求以人为中心,现代的营销观念和传播观念也要求必须考虑消费者和受众的心理和需求,人有价值、人格和尊严,消费者也有自己的需要,有主动性和判断力,立足于尊重不同而多元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正是广告创作应该有的态度,这样既可以避免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化阻抗,也可以避免文化的种族中心主义,这正是人文精神的要求。所以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和种族,不要强迫推销你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国际广告应该对各目标市场区域的文化、心理的特异性表现出足够的尊重。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并非扼杀广告的创意和营销,相反它给广告创作提供了源泉。广告和营销可以利用文化的多样性,创作出好的广告。其实真正的广告创意来源于生活,美国广告大师韦伯·扬认为创意是旧有的要素做新的组合,广告人应该立足于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创意点,从生活中挖掘真善美的符号体现,因为真正的生活才是创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注 释:

①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精神》,《哲学研究》,1996(8)。

②④让-马贺·杜瑞[法]著,陈文玲、田若雯译:《颠覆广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③马克斯·萨瑟兰[澳]著,瞿秀芳、鹿建光译:《广告与消费者心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⑤⑧阿伦·布洛克[英]著,董乐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杨韵刚:《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人本主义心理学》,《长白学刊》,1995(6)。

⑦弗朗西斯·巴勒[法]著,张迎旋译:《传媒》,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⑨⑩格雷姆·伯顿[英]著,史安斌主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文化研究第1辑:前言》,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编校:张红玲

电视批评阶段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陈思和是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优秀的人文学者。自1980年代初期他开始文学研究以来,一直活跃在学术前沿。在学术、出版、教育三大系统他不断开掘空间,提出具有开创性和生命力的观点,构建系统性的理论体系。作为批评家、文学史家和人文学者的陈思和通过自信的学术实践和卓越的学术成果,成为一代人文知识分子的重要代表。陈思和涉及的空间非常广泛:中国现当代文学、港台文学及海外华文文学、比较文学等等都是他研究和关注的对象,文学、戏剧、影视、绘画、书法、新媒体等各种艺术类型都是他关注和思考的范畴。笔者在协助陈思和编辑七卷本《陈思和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时,深刻认识到陈思和的文学批评,是新时期知识分子参与社会建设的一种有效方式,他的批判观、文本细读的批评实践和卓越的批评成果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批评观:独立与同构

陈思和认为文学批评“是一个独立的体系”①。文学的创作与文学的批评各成体系,彼此对应。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创作的对应物,作为一种创作信息的反馈,对创作起着感应的功能”。“文学批评的对象是文学、文学家以及文学作品,批评家是借助于文学来发议论,阐述自己的人生观、哲学观与审美观的。”②批评家和作家面对的都是当下实际的生存环境,都是当下生活的参与者。但是作家以形象思维,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思考。而批评家则采取一种理性思维——这种思维不同于思想家、哲学家的理性思维,是一种介于形象和理论之间的思维——借助艺术形象来解释生活。批评不仅仅是为了诠释和阐发作家隐含在作品之中、文学之外的意义,也不仅仅是为唤醒或描述读者面对文本时的个人经验的联想。同时,也因为倡导文学批评的岗位意识,使得文学批评具有独立性。“既然观众失去了,那你就只有回到自己的岗位去,回到自己的学术里去,再也没有千百双眼睛盯着你看时,惟有一双眼睛会永远监视着你,那就是你自己的眼睛。当再也没有大众来关心你,议论你,批评您的时候,只有一种标准会永远制约着你,那就是你自己的良心。”③

1980年代前期,陈思和强调文学批评的独立地位显然有着时代的针对性。当时是国家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时代,但是,在文学批评上还有许多旧时代的滞后性,如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关于《苦恋》的批评、关于《芙蓉镇》的批评、“歌德”与“缺德”等。围绕这些批评总能看到政治意识形态桎梏的身影,人们不是从审美的、历史的视角进行分析,使得文学作品或作家蒙受不正当的待遇。陈思和等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批评家将批判的矛头指向“极左”文论也就不难理解。

如果将陈思和对文学批评独立性的倡导仅仅理解为挣脱政治的牢笼,我们就会无视这一精准论断的前瞻性。1990年代以来经济资本席卷文化市场,媒体批评应运而生。资本成为控制媒体批评的重要力量。在看似热闹喧嚣的文化市场里,文学作品的审美性日渐成为资本的奴婢。当我们反思这种尴尬处境时,才发现文学批评独立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学批评既不是政治的附庸,也不是资本的奴婢。它有着自己的独立性。文学批评的“根本职责是发现优秀作品及其价值”,要去认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可能性。④

文学批评的生命力就在于投入文学实践,介入社会进步。陈思和提出了“批评与创作同构”的理论主张⑤,认为批评与创作是一种同构关系,鼓励批评家“做同代人的批评家”⑥。陈思和从1980年代开始关注王安忆、张炜、张承志、莫言、赵本夫、余华、贾平凹、严歌苓、林白、阎连科等等。新时期文学四十年以来,这些作家和陈思和彼此陪伴,同步成长,逐渐成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作家、批判家。2005年余华出版了《兄弟》,这部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创作风格迥然不同的长篇小说引起文坛的巨大非议。陈思和力排众议、高度评价《兄弟》的艺术价值,并且于2006年11月在复旦大学为《兄弟》举办作品研讨会。陈思和认为《兄弟》代表了新世纪“怪诞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这种判断源于批评家对当下现实生活通透的理解,源于对作家创作流变整体的把握。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时代的审美精神变化了,时代生活的表达方式和感受方式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文学批评不仅仅与创作同构,而且与时代同行。独立的文学批评同样承担着解释社会、批评社会的责任。
二、批评范式:史的批评与文本细读

陈思和有着强烈使命感,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真诚地希望为知识分子找到现实的出路,以一双真诚而又睿智的眼睛,发现文学作品的文学史价值和审美意蕴。陈思和主要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一是在中外文學史上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现象,通过比较研究来寻找文学史因素或者世界性因素,可以被我们今天引为借鉴,由此也考察当下作品在文学史的发展中有什么新的贡献;二是文本分析,通过文本细读来考察文本与当下社会生活的关系,揭示文本所隐含的丰富意义。”⑦这是陈思和进行文学批评实践的两种方法和手段,即史的批评与文本细读。

“史的批评——不是史的研究,而是一种批评方法。它要求把批评对象置于文学史的整体框架中来确认它的价值。这种方式的批判对象仍然是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而不是文学史本身。但批评家必须把文学史作为批评对象的参照系,在这两者之间寻求批评的意义:或在文学史的宏观研究中阐述具体理论问题,或以具体作品的价值来重新审视文学史中曾经存在的一些现象。”⑧陈思和这种“史的批评”以批评的立场,截取文学史长河中的某一截面,将这种截面纳入文学史框架,折射新文学发展的历史流变。这种“史的批评”的研究对象也许是某些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但沿着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的截面能够整体地把握新文学的精神。新文学整体观研究系列论文就是这种史的批评的学术实践。

最能表现陈思和文学批评观的是文本细读批判实践。文本细读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历时性的层面,要求批评家对研究的作家进行长期跟踪阅读,进而掌握作家的全部创作。另一个是共时性的层面,批评家面对具体的文本操作时,采取文本细读的方法。“细读是一种方法,通过细读,培养不讨巧、不趋时、实事求是、知难而上的治学态度,以及重感受、重艺术、重独立想象的读书技巧。”⑨《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当代小说阅读五种》等著作中所选的二十多篇论文都是陈思和文本细读理论实践的代表作。陈思和提倡的文本细读,“绝不是轻视理论,相反,它要求能够融会贯通各门类的专业知识,精通并打通中西文学的界限,综合起各种经验来阅读文本。”⑩这种文本细读的方法或许源于英美新批评,以作品的各种悖逆、含混、反常、疑难等现象作为突破口,寻找现象的意义、破译创作的意图,分析文本的文化内涵。陈思和文本细读式样文学批评沐浴着生命的感动和浓郁的人文关怀,以当下的立场发掘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审美性,从“细读文本出发,解读文学作品,提升艺术审美性,认识文学史的过程和意义,实现‘细读文本’作为主体心灵审美体验的交融与碰撞,回到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文学性上来”11。陈思和将“细读”的方法梳理概括为四种:直面作品、解读经典、寻找缝隙和关注原型。如陈思和在分析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时,通过解读“经典”,发现张爱玲在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时故意将第二句改成了“与子相悦”,“表达了她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对人生的根深蒂固的虚无感。”12现在,许多学者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崇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试图在当下文学作品的评论实践中建构中国新文学史。而这种文本细读的批评范式显然源于陈思和倡导、实践以及理论化。

一个作家创作风格的形成和变化不可能在一部作品中全部呈现。这需要批评家长期跟踪阅读自己选定的作家进行研究、分析。最主要的是阅读、分析他的每一部作品,敏锐、及时地发现作家在创作道路上的些微变化。韦勒克说:“研究文学的人能够考察它的对象即作品本身,他必须理解作品,并对它最初解释和评价。”13作为文学批评的基础应该是阅读文本时的最初感受。这种最初的感受是文学批评的起点和依据。文学批评不仅仅要贴近生活,更要贴近文学创作。因为历史的机缘,陈思和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学批评就是关注卢新华的《伤痕》14。后来又为卢新华的《森林之梦》及时写有评论《对心灵世界的开掘与探索》15一文。复旦大学毕业后,卢新华先是在《文汇报》当记者,后辞职自己办公司,自费留学去美国,又在西部洛杉矶一家赌城发牌。卢新华在漂泊中度过了十八年,却一直没有放弃心中文学的梦想。新世纪回国以后又写有长篇小说《紫禁女》。陈思和写有《蓬门今始为君开——读卢新华的〈紫禁女〉》,密切关注卢新华的创作。2017年,卢新华的“三部书论”16成为浙江省高考作文的阅读材料而再次进入普通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正是因为长时间地追踪研究同代作家,陈思和才能以怀疑的精神,重新思考文学史已有的叙述或判断。有别于一般文学史将刘心武的《班主任》作为伤痕文学的起点,陈思和认为卢新华的《伤痕》才是伤痕文学的开端,而《班主任》则是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因为“反思文学需要有正面的理想人物(或者由作家自己来担任)表达主流信念,并用理性来思考当下社会的种种弊害。而‘伤痕’文学没有正面的理想人物,忏悔才是人物(或作家)的内心情结,以此表达出对历史的绝望”17。陈思和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跟踪作家创作,才使得他的文本细读具有史的意味。这使得他的文学批评与那些急功近利的、浮躁的媒體批评区别开来,也迥异于某些粗疏、肤浅的印象式批评。

在批评家看来,优秀的文本隐喻地表达了作家对世界的看法以及与世界的对抗。而文本的确定性与审美的模糊性决定了评论家无法穷尽对文本的解说。这就保证了文学批评的多样性和个性的自由呈现。文学批评的个性不是价值意义上判断,也不是修辞学上的言说,而是批评家个人的人文立场的传承与独特18。文学批评是一份精神上与作家谋求支持与理解的工作。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陈思和作为学术精神的“细读”,捍卫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伟大传统,即由鲁迅开始,经巴金、胡风、贾植芳等继承,陈思和等学者进一步发扬的五四文学传统。陈思和的文学批评是非常纯粹的学术实践活动。他一方面尊重文学的自身规律,凸显文学的审美性,另一方面继承、扬弃新文化传统,通过文本细读的学术实践回应了当下文化语境中的重大问题。

三、批评的特点:主体性、人文性、本土性

1990年代,“批评的缺席”的呼吁此起彼伏。其实,这种缺席是一个伪问题。1990年代以来,我们对历史的叙述、对西方的想象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文学创作和批评一方面不得不承继历史,另一方面不得不遭遇现实。而现实却是一个无名的所在,人们很难像1980年代一样,从对立、对话、妥协中达成共识。立场的分歧、利益的不同,作家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1990年代以来批评家“承传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传统,在形形色色的流行潮流面前坚持独立思考的立场,并在民间的工作岗位上养精蓄锐、培养和传播人文理想”19。批评家热忱地投入当代文学和文化建设,从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关注当下繁荣无序的生活,展现文学批评的丰富。陈思和的文学批评实践表现出鲜明的特点:主体性、人文性和本土性。

“人性对作品而言,人格对作家而言,主体的投入是对批评家的阅读和批判而言,三者的结合是最理想的批评,既照顾到作品所反映的人性,也关注了作家的人格显现,更重要的是在批评中展示了批评家本身主体性。”20这种主体性表现在陈思和始终和中国的现实保持互动,他的人生经历和体验从没有离开中国当下现场,他的学术实践和批评实践一直围绕着中国问题进行。一方面,优秀作家以他们真挚的写作实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独立见解,以形象的创造深刻地反映当代中国的真实社会画面;另一方面,作为评论家见证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并努力用文字记录自己对这个时代的文学心得。“批评与生活同步发展,或者说,批评工作是为了创造当下文化的生态,支持文学创作,与创作一起来开创当前的文化事业,正常而健全的批判能够起到繁荣当下文学创作的功能。”21“社会意识、个人意识和审美意识,在当代批评学中各自都拥有生活的依据,共同成为不可忽视的批判内容。”22199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大潮席卷社会的每一个角度,人文知识分子普遍精神委顿、进退失据,找不到安身立命之所。很多文学期刊改弦易辙,作家批评家后悔选错了行业,有些下海经商,对文学失去了兴趣。因此,社会有识之士有了“人文精神失落之忧”。这种“失落”不仅仅指人文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中地位和价值的失落,更主要是指社会转型中,人文知识分子主体认同的失焦和价值取向的失落。为此,陈思和和王晓明等青年批评家发起“人文精神大讨论”。这场讨论源于文学界、继而渗透到其他各个思想文化领域,引起了人文知识分子广泛的关注,促使有思想的学者正视当下现实,思考知识分子的文化责任和历史出路。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陈思和提出著名的民间岗位理论,为无名时代的知识分子寻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出路。陈思和的文学批评实践自始至终都有着鲜明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也使得他文学批评风格上具有丰沛的激情,深沉的感情。

1985年文化领域出现了文化寻根思潮,文艺理论领域出现新方法热。陈思和开始撰写打通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系列论文,后结集为《中国新文学整体观》23。这种“新”不仅仅强调整体的宏观视野,扩张当代文学的研究范畴,突破人为地割裂文学发展历史空间的局限,更主要的是梳理近代、现代和当代文学打通之后现代性的文学意识、个体精神流变以及时代精神的脉象,通过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探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探询当下知识分子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寻找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陈思和的文学批评总是当下的文学现象或者新作出发进行研究,这种文学批评的目的是指向当下的。如《新文学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及演变》24一文中,陈思和从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一文开始,描述五四反传统的背景及其价值;其次梳理新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总结五四时期的两种思维形态;后继者对五四新文化的反省。这种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的梳理目的还是为分析当下的文学现象。下篇陈思和集中笔墨分析文化寻根意识的产生、归纳当代文化寻根的意义,以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北方的河》和《棋王》为个案,分析寻根小说的审美追求。陈思和的其他著作如《巴金论稿》以及《笔走龙蛇》等编年集,都是这种批判的路径。有别于程光炜先生借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25,还原文学的本来面目,陈思和更立足当下文学现象,着眼未来。陈思和不是为了文学批评而批评,他孜孜以求的是在学术研究和文学批评的民间岗位上,透视文学现象,分析当下中国的问题,寻找当下中国的出路,自觉地承担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这种人文性的批判态度是当代文学研究者应该认真学习的。

陈思和的文学批评作为一种范式,成为当代知识分子的一种文学实践,续接了新文化传统。主体性的彰显、人文性的强化以及本土性的构建,表现了新时期以来第一代人文知识分子的学术勇气、历史担当和现实责任。
四、批评的意义:新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新文化传统是什么?陈思和曾经创造性地使用庙堂、广场以及民间文化空间理论来分析现代知识分子的传统。鲁迅、胡风等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履行现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在自己的民间岗位上发挥主观战斗精神。新文化传统一方面是现代知识分子立足一个民间岗位,或创作,或批评,或出版,或教学等,另一方面则具有超越具体岗位的人文理想,使现代知识分子与一般的普通大众区别开来。1936年,胡风在他第一部文艺评论集《文艺笔谈》的序言中说,文艺批评是为了“追求人生,它在文艺作品的世界和现实人生的世界中间跋涉,探寻……没有人生没有文艺批评,离开了服务人生,文艺批评的存在价值也就失去了”26。胡风的文艺理论没有特意强调作家思想的进步性、政治的正确性,但是特别强调作家的能动性和主体性,能全身心地深入社会,在和社会艰苦的环境做斗争中,挖掘社会各阶层被政治钳制、思想禁锢和经济压迫的各种问题,以及各基层身体和精神上受到的奴役创伤。王瑶、贾植芳这一代学者无疑是受五四文化影响最深的一代,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代学者命运坎坷、饱受创伤,身心疲惫,尽管新时期以来他们先后复出,但由于各自悲惨的人生经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术实践显得拘谨甚至保守。他们在学术史上的伟大作用主要是为五四文化精神保持火种,奠定了我们学科的基础。正是因为对新文化传统的继承使得这些学者能超越历史的局限,承传我们的历史文化。

1980年代是文学批判的黄金时代。批评家积极关注当下文学的发生、发展,介入文学现场,引领同时代文学的走向,塑造同时代文学的格局。陈思和在新时期文学批评的黄金时代进入文学现场。新时期文学初期他以文学批评的形式参与新时期文学的建设。如批评刘心武创作的《思考·生活·概念化》、推荐《重放的鲜花》的《捍卫诚实的权力》等,积极参加《上海文学》组织的青年批评家活动。同时,在文学批评的文体上,陈思和进行不断的创造,如通信体、对话体、论文体等等,试图通过这种形式的创新改变批评与作家的关系,使得批评成为一种平等的对话。

19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空间发生转移,当代文学批评的中心,已经从文化宣传部门的领导或管理者转移到高校文学学院的研究人员。而作为高校教师由于工作重心主要是培养学生等教学活动,或者忙于项目、科研等各种学术活动,无心无力去追踪文学新作。但是,具有强烈历史使命感的陈思和却逆流而上,加强了自己文学批评工作的力度。经过了“重写文学史”和“人文精神大讨论”两次讨论以后,陈思和渐渐明白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新文化传统承传的责任,积极探索知识分子民间岗位在社会转型中的可能与范围。他将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与当下文学批评结合起来,在文学史研究领域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理论,在当下文学创作的批评实践和文本解读里尝试性地运用,并取得巨大的成功。作为一名批评家,陈思和见证了这四十年当下文学的发展与变化,并努力用文字记录自己对时代的理解,推动人文精神的重建。

同时,陈思和像鲁迅、胡风、巴金一样将年轻人培养、文学批评事业建设视为自己的责任。陈思和先后主持有“火凤凰批评文丛”“逼近世纪末批评文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批评家,如郜元宝、张新颖、谢有顺、金理等。2009年4月笔者曾经请教陈思和师,为什么他刊发在《文学评论》的文章不多,为什么他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不多。陈思和说,《文学评论》是学术的摇篮和旗帜,在关键时候给了他巨大的鼓励,决定了他一生的学术走向。《文学评论》刊发的文章都是优秀的论文,要求笔者认真研读、学习。他还说自己也常向《文学评论》投稿。但是,他的文章在《文学评论》刊发了,就占用了其他年轻学人的版面。年轻人因为在《文学评论》这样权威期刊上刊发论文,会树立学术信心,改变命运,如评上教授职称、博士生导师,或调动工作到更合适的平台。这样我们的学科就会有更多的学者参与进来。陈思和说自己的文章可以拿到《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好的论文同样会被《新华文摘》等刊物转载。这样大家会注意这些优秀的刊物。我们学科的空间就会变得更为开阔。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也是同样的道理,他可以申报其他科研项目,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可以这样说,文学批评实践作为民间岗位成为陈思和有意识继承新文化传统,承担现代知识分子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

陈思和的文学批评具有主体性、人文性、本土性的特点。他在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实践过程中坚持着学术精神和学术立场,以当代的立场,介入文学现场、聚焦文学现象,做出独到的判断,构建具有本土性的文学理论体系。同时,他以文本细读为依据、以中国文学经验为基础,对五四以来新文化传统继承与发展,立足民间岗位观察、分析当代文学的发展,自觉承担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责任,在纷繁复杂的时代变化、眼花缭乱的文学现象中表现了优秀批评家的学术理想和实践精神,隧道的尽头便是“光”27。

【注释】

①②陈思和:《文学批评的位置》,载《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第3期。

③陈思和、黄发有:《给知识以生命——陳思和教授访谈录》,载《学术月刊》2000年第11期。

④陈晓明:《批评的责任》,载《人民日报》2015年5月22日版。

⑤陈思和:《批评与创作的同构关系:兼谈新世纪文学的危机与挑战》,载《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3期。

⑥金理、陈思和:《做同代人的批评家》,载《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3期

⑦21陈思和:《学院批评在当下批评领域的意义和作用》,载《文艺报》2012年11月23日。

⑧陈思和:《批评的追求》,载《上海文学》1986年第2期。

⑨⑩陈思和:《文本细读与比较研究》(主持人语),载《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1期。

11陈思和:《文本細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载《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

12陈思和:《都市里的民间世界:倾城之恋》,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3[美]韦勒克:《批评的概念》,张金言译,11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4陈思和:《艺术地再现生活的真实——论〈伤痕〉》,《文汇报》1978年8月22日。

15陈思和:《对心灵世界的开掘与探索——读卢新华的〈森林之梦〉》,载《文汇报》1987年3月2日。

16卢新华:《“三本书主义”》,载《人民日报》2010年12月6日。

17陈思和:《三十年治学生活回顾》,见《脚步集》,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8陈思和:《时代·文学·个人》,载《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6期。

19陈思和:见《批评没有缺席——写在〈上海青年评论家巡礼〉之前》,《牛后文录》,202页,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

20陈思和:《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文学理论卷》导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22陈思和:《从批评的实践性看当代批评的发展趋向》,载《批评家》1987年第1期。

23《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不断再版分别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初版(收入“牛犊丛书”)责任编辑为林爱莲;台湾业强出版社1990年增订版(收入“新知丛刊”)主编为陈信元;韩国青年社1995年韩文版,译者为金顺珍等、校对为朴宰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版增订版,责任编辑为林爱莲。

24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207-247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5程光炜:《文学史研究的兴起》,15-16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6胡风:《文艺笔谈·序》,《胡风全集》第二卷,4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7陈思和曾经说:“我也许只能在许多灯里面挑选一种,作为一个批评家的装饰。但我终究希望能获得心中的灯,我想说,我就是灯。”见陈思和:《灯的故事》,载《青年批评家》1985年第18期。

(陈国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电视批评阶段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管理涉及的范围很广,最核心、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心理管理旨在发挥人的主动性、挖掘人的潜在能力,是管理的重中之重。心理管理是一种隐形管理,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具有隐形性、间接性、能动性、客观性、暗示性和后象效应,管理者必须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应用管理心理学知识,尊重职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从而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整体效能。

关键词:心理管理;隐形管理;积极性;潜力;效能

一、心理管理的含义

心理管理就是管理者遵循人的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地借助各种媒介,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保持良好心态,以实现组织目标而实施的管理。[1](P.10-11)心理因素是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基本动力,良好的心态能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挖掘出人的无穷潜能,提高活动效率和团队效能。消极的心理状态和心理体验则阻碍个人潜能的发挥,束缚人们创造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管理者管理才能的发挥。

二、心理管理六个方面的特征

心理管理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心理管理具有自身的特征和作用,它是一种隐形管理,具有隐形性、间接性、能动性、客观性、暗示性和后象效应。

1.心理管理具有隐形性。心理管理不同于显性的日常管理,它一般不下达专项的管理文件,也没有单独进行心理管理的直接行为方式,而是主要通过管理者的管理意识、管理说平、管理方式、管理方法等作用于被管理者,从而影响被管理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讲,不论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方式如何,心理管理总是潜伏在管理活动中,伴随着管理活动的始终,在管理过程中起着无形的作用。

2.心理管理具有间接性。因为心理管理没有单独的直接的行为方式,它必须借助于其他媒介才能得以间接实现。这种媒介可以是具体的管理指令、文件、计划、会议、措施、金钱等,但更多的是管理者或领导者自身的思想水平、言谈举止、人格品质、工作作风、方式方法、心理状态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管理是一种间接的干预,或者说是一种间接的“指令”。

3.心理管理具有能动性。人是有智慧、有情感、有思想意识的、具有能动性的高级动物,人可以对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进行主动的选择,心理管理作为潜在的隐形管理,它影响着人们对自己行为对象和方式的选择,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起着发动或制止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管理有较强的感染力、号召力、渗透力、推动力,能激发被管理者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做好工作,并在良好心态的支配下,产生良好的系列行为反应倾向甚至行动。反之则会阻碍向上的心智、削弱人的主观能动性,限制其创造才能的发挥,降低团队或组织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效能。

4.心理管理具有客观性。心理管理虽然不是外在的显性的管理,但是它却始终伴随着管理而客观存在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到客观存在的心理管理的影响,作为管理者或领导者,不应怀疑心理管理的真实性,而应更多地思考怎样实施良好而有效的心理管理,利用客观存在但又隐性的心理管理,实施有效的组织或团队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达到更高的管理效能。

5.心理管理具有暗示性。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激发人的内在动力,挖掘其潜在的能量,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反之。心理因素是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基本动力,管理者在制定政策,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心理管理的积极暗示作用,对被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互动甚至提升,用有效的先进典型或者榜样示范来暗示被管理者奋发向上,最大限度地调动整体的积极性。

6.心理管理具有后象效应。后象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原指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要保留一个短暂时间的现象。同原刺激性质相同的后象叫正后象,同原刺激性质相反的叫负后象。心理管理的后象效应是指心理管理对被管理者心理的影响并不随着管理者管理活动的终止而消失,它会继续对被管理者心理产生作用。如果被管理者认同管理者的管理,就会心情舒畅地去完成任务,甚至还会“爱屋及乌”地自愿去做并不属于自己份内的工作,即使加班加点也任劳任怨。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管理中一支重要力量,其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特殊角色[2]使得高校辅导员群体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使得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别作为隐形管理的心理管理,成为很多高校管理者关注的重点。高校管理者或领导者对辅导员队伍实施管理时必须关注辅导员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有效的心理管理,真正调动辅导员内在的积极性,发挥心理管理六个方面的积极影响,充分发挥辅导员群体的潜能,提高作为大学生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辅导员群体的真正影响力。

三、建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效心理管理的途径

1.建立高校辅导员团队的生态模型。一个队伍或者团队的发展必然需要组织的支持系统,作为高校管理者或领导者,对辅导员团队整体工作效能负有主要责任。一个有效团队的生态模型应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受到外界的影响,同时又和其他团队或者整个组织环境发生不间断的互动。从生态学角度看有效团队的生态模型,它至少具有四个方面的意义:第一组织是否将对团队发展的重视体现在相应的制度规范中(如报酬制度、培训制度等);第二团队的目标设置是否和组织策略相匹配;第三组织是否已形成了鼓励团队发展的文化氛围;第四组织是否及时地提供了团队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持。高校依据中央16号文件规定的要求配备辅导员,辅导员团队在各高校管理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团队,这个团队管理得是否有效、是否生态关系到该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水平,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人才培养事业的长远发展。

2.了解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情绪管理。美国成人教育家卡耐基经过调查研究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靠的是他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美国资深学者丹尼尔•戈尔曼1995年的著作《情绪智力——划时代的心智革命》,提出用“情商”作为成才指标似乎更为确切合理。在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智商”的作用只占20%,情商则占到80%。作为高校辅导员,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真正了解自己的情绪,随时注意反省,也可以通过别人的反馈来了解自己,来判断自己的情绪状态,在了解自我情绪状态的基础上,还要学会恰当地表达情绪,对自我情绪加以合理的调控。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对于缩短人际距离、消除彼此间的隔膜、增强人际吸引具有重要的作用。

3.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心理健康管理。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这一概念认为心理健康不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更指出了心理健康的最本质的含义,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个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高校辅导员队伍在“高进、严管、精培、优出”的原则指导下进行管理,在选聘和培养的过程中,一般都具备智力正常,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具有健全的人格,情绪和情感稳定并能保持良好的心境,有健全的意志和协调能力,其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等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及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可以说心理健康逐渐成为一个高校辅导员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4.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激励管理。激励,意为激发、鼓励。在心理学上,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及通过某种外在的或内在的刺激,使人维持兴奋的积极状态。在管理学上,激励指的是通过各种外部或内部的刺激,激发人的工作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开发人的潜能,使人能够朝组织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管理活动过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激励管理有多种途径,比如参加培训、专题研修、访问进修、选派出国、设立专项课题基金、职务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充分尊重辅导员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肯定其阶段工作成绩,为其进一步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等。

四、心理管理对高校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启示

心理管理作为一种隐形管理,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2004年中共中央16号文件实施后的五年来,中央和国家教育部先后颁布和制定了17个专门的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法令、法规、制度等,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明确高校辅导员要向职业化、专家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国家教育部首批21个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每年会举办不同主题的研修班,专题研讨会,評选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设立辅导员专项课题研究等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更好地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心理管理,作为高校,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别是:

1.重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高校要认真解读并严格执行中央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实施细则,将关系到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或规定保障好、落实好、执行好,体现辅导员职业发展良好生态。

2.重视高校辅导员的自身发展。高校管理者或领导者要从心理管理的角度,重视辅导员心理需要,

重视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需要,给辅导员职业归属感。同时高校辅导员自身也要重视自己的修炼,培养健康的人格,实现自我的最大发展,提升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职业价值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颜世富.心理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3]苏东水,彭贺等.中国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周来顺]

电视批评阶段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BIM技术与工程总承包商,先进生产管理工具的代表之一,作为项目管理模式的先进代表之一,推进BIM项目管理与BIM技术的深度融合,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它将在降低总承包施工风险、实现既定目标方面产生智慧火花BIM技术应用于BIM项目管理,以确保一般施工项目的安全、质量和进度,并控制成本,确保施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BIM技术;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项目管理

1BIM技术在多方参与下施工总承包项目中的应用价值

作为一种新的建设项目、施工和管理工具,BIM被公认为是继CAD之后的第二次设计技术革命。与传统的二维图形不同,BIM可以设计成三维、四维(空间+时间)甚至更大的尺寸,因为它兼容更强大的,它可以在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BIM项目中充分利用BIM技术将带来以下四个好处:

1.1在BIM项目管理中更清晰地体现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

BIM项目一般包括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项目周期调试阶段,BIM技术较之目前的CAD模式增加了覆盖范围。在试验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项目可以完全通过BIM建模。

1.2明显的成果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

BIM可以建立一个三维的建筑模型,一个从二维到三维的二维原始图纸,这需要设计师的概念,在这期间,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遗漏。再加上现代建筑的复杂结构,很难想象。BIM的整个过程是可视化的,包括设计、施工、,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更有效地实现了设计过程、施工、采购与二者的无缝衔接,提高了管理效率。

1.3提高设计与施工过程的一致性

目前,建筑设计与施工需要不同部门和专业的互动,在一个项目或建筑中,设计、建筑、建筑、水、热、电等都有自己的图纸,专业设计师无法代表,而建筑设计、施工设备、,设备与结构可能发生碰撞,在专业组设计中,施工单位根据不同的专业图纸,由于接触不良或接触不足而发现冲突,往往需要改变总承包商的组织结构和施工,BIM可以实现设计图纸的三维综合模拟,可以找到正确的协同设计方案,方便施工单位对施工图进行预处理,以消除设计和准备阶段的冲突。

1.4建模与优化

BIM还可以进行各种建模,包括节能建模、日照建模和应急疏散建模,对施工进度进行建模,甚至对建筑调试后的各个环节进行建模,在获得更多信息后,还可以方便地进行更多更好的优化,促进项目管理,优化特殊设计、成本和控制期等。BIM将对总承包商、规划师和建筑商发挥重要作用。

2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在建设工程总承包中,管理理论和方法在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对建设工程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实施和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不能准确地确定项目的所有细节,这最终会影响到建设项目的质量。

2.1综合管理层对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认识不足

总体指导侧重于工程过程的全覆盖和工程师在此过程中的充分参与,同时,总承包项目管理过于注重建筑产品的质量,忽视其核心质量,这使得管理处于被动等待状态,体现在目前建设单位的管理主要集中在施工阶段,而其他阶段的管理,如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各阶段管理不一致,无法实现全面管理;另一方面,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甚至质量问题,管理差距往往是责任问题出现的模糊领域,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处于被动状态,动态预防措施和管理过程不完善,甚至缺乏预防方法,废品率低。

2.2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缺乏技术支持

BIM项目管理中的一些技术约束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利用不足,建设项目的质量和管理效率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速度,BIM项目管理中的技术缺陷主要体现在信息提交的形式上,而以往的设计成果主要是在2D层面上实现的。二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参与者主要使用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三是在现阶段,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信息仍然存储在纸质档案中或单独存储在单个企业的数据库中,信息交流,特别是信息的有效利用变得困难,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平台。

3研究了BIM技术在施工总承包项目中的应用

3.1施工组织设计

对于项目施工组织设计,BIM技术可以提供施工配置的建模与优化、主要施工项目的建模与优化、施工项目的改造等。

三维视觉传达主要是指浏览模型,可以通过三维漫游、视频动画等形式进行,您需要查看虚拟建筑对象。BIM模型可以对各种建筑项目进行三维可视化,在施工过程中以DWG格式为二维平面创建不可理解的节点,在工人面前以更直观、更清晰的方式展示施工方法。

3.2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总承包过程管理主要包括进度管理、成本管理、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现场配合等,采用BIM技术对总承包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管理,使BIM软件与图形管理软件等软件实现深度集成,成本管理软件等。

3.3最终验收

除了使用BIM技术进行竣工检查的好处外,BIM技术还可以将所有信息和信息及时、详细地链接起来,这些信息和信息是在施工过程中获得的,有一个模型,便于在验收过程中查找。例如,工作图纸、工作组组成信息、验收合格证、设计变更、任务、材料合格证、检验合格证、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质量隐患及照片整改;同时,将所有信息与BIM模型的相关元素相结合,以提高信息的可追溯性。

4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由于建筑市场的基本建设模式仍然是传统的设计、施工和并行承包模式,BIM技术的应用往往局限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尽管有些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和有效,BIM技术通常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而应用的,并且由于传统施工管理程序的局限性,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有效的联系,BIM技术在本项目中的应用不能保证其在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全部功能性和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在总承包项目中,BIM技术无疑是促进设计与施工深度融合的有力手段,为了实现项目建设目标,使施工过程对项目建设有效,两个项目实施的主要动力在于设计与施工的深度融合,作为项目总承包商,他有无条件的义务和意愿看到或推动设计与施工的深度融合,这不仅有助于控制成本,获得更多的效益,因此,BIM技术的应用与施工总承包项目的管理必须是相辅相成的有机复合体

4.2作为总承包项目的一部分,BIM技术将成为项目与施工资源的整合过程,由于总承包方在设计或施工方面必须有自己的优势,在施工总承包模式下,设计与施工的整合将越来越深,这也将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和BIM技术的应用,这不是一个阶段性的集成过程,而是整个集成过程的一部分。

4.3BIM技术的应用必须是先进技术、工具、资源和管理方法的深度集成和集成过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合同条款越来越严格,这必然对项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传统的粗放式管理、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也应及时走出历史阶段。BIM技术具有多种接口,强大的兼容性特点,可以有效集成不同类型的软件、信息技术和IT,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和工具的结合,必须是一个大工程的过程

5结束语

BIM技术是总承包项目管理的有力工具,其强大的资源整合潜力将成为总承包实施的重要保障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是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设计采购施工和BIM技术有利于施工承包的改革,促进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發展,BIM物流也有助于我国施工企业进入国际承包市场。

参考文献

[1]杨橙.BIM技术在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21.

[2]侯姝琦.BIM技术在总承包单位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02):224.

[3]王兴亚.BIM技术在总承包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7(30):95.

[4]刘尚阳,刘欢.BIM技术应用于总承包成本管理的优势分析[J].建筑经济,2013(06):31-34.

上一篇:行政交通运输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初中英语兴趣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