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交通运输管理论文范文

2023-10-04

行政交通运输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近一年的时间,央视同一栏节目两度报道运政、路政乱罚款问题,此类事件似乎层出不穷,不得不引起交通运输执法人员的深刻反思。罚款年票制、罚款月票制、橡皮式罚款、违规执法乱收费等问题,都是公路路政执法中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滥用的表现。

2013年12月1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了《女车主不堪超载罚款服毒自杀》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路“乱罚款”问题再次被抛到舆论浪尖,给路政执法人员再度敲响警钟。导致这样极端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路政管理执法体制问题、交警与路政执法标准不统一问题、执法不规范问题等等。

无论外部环境和因素如何,规范行使执法自由裁量权是每一个路政执法人员严格执法的必然要求。当前,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防止路政执法乱罚款,规范路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再次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路政乱罚款案件层出不穷

2012年4月21日,交通运输部通报两起执法乱收费案件,发布了《关于河南叶县河北邢台交通运输执法人员违规执法乱收费案件的通报》,要求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引以为戒,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管理,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规范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行为,充分发挥查处公路“三乱”问题快速反应机制的作用。

此通报之后,同年12月22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了《交通部门为养队伍纵容上路罚款》的四个案件,在节目中当事人指出“特别运政、路政,橡皮式的罚你,他可以罚到你十万,可以罚到你2千,可以罚到你200,这个尺度很大的”。

2013年12月1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了超载罚款案件,在2013年11月14日,一名货车司机在河南永城境内被当地运政利路政执法人员拦下,司机在出示了给运政部门缴纳的3000元年票和给路政部门缴纳的3000元月票后,两部门仍坚持罚款,女车主求情未果,当场服农药自杀,现已抢救脱险。当地执法人员受访时声称是正常执法,不清楚女车主是否喝药。目前涉案人员6人被停职或免职。

近一年的时间,央视同一栏节目两度报道运政、路政乱罚款问题,此类事件似乎层出不穷,不得不引起交通运输执法人员的深刻反思。

罚款年票制、罚款月票制、橡皮式罚款、违规执法乱收费等问题,都是公路路政执法中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滥用的表现。路政行政处罚中罚款是使用最多的处罚种类,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犹如一把双刃剑,运用好了可以有效提高行政效率,但符被滥用,会极大地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交通运输行政部门的形象。

自由裁量权不规范行使的表现形式

在公路路政执法中,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自由”的范围广、幅度大、存在环节多,容易被滥用,往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同责不同罚。即对同样责任的两个相对人采取轻重不同的处罚方法或幅度,如同样是超载,有的罚,有的不罚,执法不一致。一些超载车是“关系车”、“人情车”,路政人员不予拦截罚款,甚至在遇到上级检查时为这些车通风报信。有些地方治超对“熟人”办理“月票制”、“年票制”,给予关照以规避处罚。执法过程中同责不同罚,违反了平等原则和过罚相当原则,丧失了处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容易引发行政相对人的不满。

2.畸轻畸重。即在同一案件中重者轻罚或轻者重罚。无一定标准,处罚幅度任意性大,高低悬殊,即所谓“橡皮式”罚款。行政处罚畸轻就不能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畸重就有可能产生对社会的报复心理,最终都无法达到法律所求的目的,不可能起到防止、纠正违法行为的作用。

3.考虑不当。一方面,执法人员没有考虑相关的因素。即应当考虑的相关因素,如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动机、故意、过失、目的、造成的危害后果、违法行为的次数、是否主动消除违法行为产生的后果等事实和法律因素。再如没有考虑被处罚者的实际承受能力,罚款罚到违法行为人无法承担的程度,使其无法生活下去,不但无法达到处罚效果,而且也难以使其认识和纠正错误,有可能导致其作出新的违法行为,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另一方面,执法人员不正确考虑相关的因素。不相关的因素包括相对人的身份、地位、性别、政治信仰等;相对人与执法人员的关系,包括亲属关系、同学关系、上下级关系等。实践中,有些执法人员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有的为获得不正当收入加重处罚,甚至讨价还价。

总的来看,这些不规范行使的行为违反了过罚相当、平等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等基本原则,违背了立法本意,对路政执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行为往往会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引起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的怀疑、不信任,产生对立情绪,不配合行政执法,会导致行政违法行为增多,社会秩序不稳定,如发生喝农药抗拒执法的极端现象;同时会助长特权思想,办理罚款“月票制”,滋生腐败,造成恶劣影响,

自由裁量权不规范行使的因素分析

1.现有执法体制下执法模式的影响

目前,公路路政执法体制不顺,容易出现在一条路上交通运输部门多头执法、重复处罚和处罚标准不统一等现象。同时,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性质不统一,执法编制不足,导致许多基层执法机构大量聘用临时工、借用人员参与行政执法。另外,执法经费不足,没有财政预算的保障,容易导致“罚款养人”、“趋利执法”的恶性怪圈。执法一线中的一些编外人员因待遇无法与正式执法人员同工同酬,出现靠罚款谋生计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执法质量,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2.执法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不齐的影响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能否被规范行使,路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业务水平是决定性因素。法国著名法学家马布里说过:“道德犹如哨兵,它保卫着法律。”同时,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影响执法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目前路政执法人员从专业结构看,法律和交通专业执法人员比例较低;从年龄结构看,整体年龄仍然偏大;趋于老化;从来源结构看,毕业分配和公开招考执法人员的比例偏低。有的执法人员思想道德素养较差,漠视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有的执法人员专业不过硬,工作中造成裁量不公问题;还有的执法人员自身法制观念淡薄,加上利欲驱使,主观上进行权力寻租。

3.交通运输行政立法的局限性

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事务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多变性,社会性、渗透性强等特点决定了具体执法权力难以详细、具体的列明,必然要求在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原则性规定。模糊性规定给行政处罚带来了弹性空间,在实施时,不得不过多地依赖执法人员个体的主观判断、经验判断,致使既容易发生超裁量范围的违法行为,又容易出现在法定权限内裁量不当、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橡皮式”罚款现象的出现。

4.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监督制约机制对保障执法水平、预防行政争议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路政行政执法内部监督上,还存在对路政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在外部监督领域,作为权力监督的主要群体——行政相对人往往不敢申请复议或出于其他心理不愿行使监督权;而司法监督,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只在有争议时才审查具体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且对于具体执法行为究竟是否适当即合理性较少审查,当然更难以发挥对裁量权的监督作用。

加强路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的建议

关于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规范的问题,从2004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到2008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再到2010年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规范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若干意见》,2013年《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建设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的若干意见》及《路政文明执法管理工作规范》,都对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作出了规定,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关规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要求“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经费由财政保障制度,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当前,规范路政执法中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问题成为依法治路的重中之重。

1.深化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1)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明确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的性质,争取使路政执法机构纳入行政机关或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序列,杜绝企业执法的现象,确保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2)清退路政执法部门临时工,转变路政行政执法人员的身份。对编制外的临时人员、借用人员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加强对编外人员的管理;建立科学统一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编制核定依据和标准;优化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结构。

(3)确保路政执法经费来源,彻底根除“以罚代管”模式。严格执行《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规定的“公路管理机构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能所需经费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要使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的经费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所需经费全部由财政列支。严格实行收支分离的管理方式,坚决杜绝执法行为与经济利益挂钩的现象,彻底改变“以罚养人”的做法。

2.严把入门关,强化专业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

(1)严格按照交通运输执法人员上岗要求严把入门关

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各地要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准入管理,严格执行“凡进必考”制度,凡执法机构进入必须由人事部门统一招考,坚决杜绝随意进人,从源头上确保执法人员素质。

(2)建立健全路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机制

建立健全路政执法人员培训机制,实施执法队伍人才培养计划。定期对路政执法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之全面熟悉、掌握业务工作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通过专题培训,使执法人员掌握自由裁量权的原则和基本要求,既懂得如何依法行政,又能明晰执法的权限边界和法律对自身的约束。

(3)探索建立执法信息交流制度

加强执法人员之间的执法信息交流,有利于执法人员在自由裁量权的尺度把握上保持一致,对自由裁量权规范行使能起到积极作用,必要时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研讨会,特别是针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行政处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使执法人员加深对条文的理解,避免由于对法律法规和规章理解不同而出现裁量差异过大的情况。

3.制定行政处罚标准,缩小自由裁量空间

(1)制定裁量基准,细化路政法规

裁最基准,就是在上位法的范围内,根据立法原意和各地实际,对现行法律法规在情节、幅度、方式、程序等方面进行全面细化,制定明确、具体的执法标准,为规范行使自由裁最权提供实体和程序上的内部规范性文件,使自由裁量权的细化与合理化落到实处。建立健全路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增强路政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有助于路政管理机构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2)汇编典型案例,指导裁量实务

由于规范和控制路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原则和标准的抽象}生,造成了不同执法人员对其理解有出入,可能导致相同相似的法律情形得到不同的裁量。根据判例法的基本精神,建议各省级公路管理机构选编典型案例,建立路政执法经典案例指导制度,定期对本单位、本系统的行政执法案卷进行分类评比,将其中判断准确、裁量合理的案卷进行汇编,作为今后处理同类违法行为的参考。还可以建立指导性案例电子库,及时补充更新,提升指导性案例的针对性和使用价值。

4.依托科技手段加强处罚监督制约

自古道:“权力失去监督必腐败”。要确保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正确行使,需进一步加强对依法行政的监督,建立一套完整、严密有效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可以在监督制度中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督能力和效果。一方面,实施执法行为全程可监控化:做到内容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信息化系统平台,推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工作的数字化、程序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增强监督便捷性。借助计算机技术手段,将执法程序、调查和取证的步骤、内容、要求予以强制性规范,使行政处罚简单,快速、规范、统一,增强行政处罚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依托科技加强对裁量权监督制约的水平。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行政交通运输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管理;措施

1 公路交通是现代社会的骨干运输方式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汽车运输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公路网的形成,使公路运输成为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骨干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在技术经济特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1)机动灵活,适应个别交通运输用户的需要和具体条件,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具有最大优势,服务面深入广大,是最基本的集散运输方式,适应西部开发的基本交通运输需求。(2)直达性最好,在途周转、停滞时间短,运输时间利用充分,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时运输速度在地面运输方式中也是比较快的。是唯一能实现门到门运输服务的运输方式。

2 公路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

2.1 运输生产力水平不高。在营业性客货运输车辆中,中高档客车特别是高档客车和大吨位柴油货车以及集装箱等专用货车所占比例偏低,远不能满足广大旅客和货主的需求。

2.2 运输站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种种原因,客货运输站场建设进度缓慢,到目前为止,在部分大中城市、相当数量的县城以及大多数乡镇,客货运输站场基础设施仍很短缺且设备简陋,成为制约道路运输发展的薄弱环节,影响了公路基础设施功能和车辆运输效率的充分发挥。

2.3 运输组织水平和运输效率较低。在部分地区,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比较严重,存在着地区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封锁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使空驶率提高、运输组织水平降低,对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造成了消及的影响。

3 加快交通运输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种方法,是一个过程,凡是有人群从事活动的地方都需要管理。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而且还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

3.1正确处理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交通运输工作服务的关系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要推进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如何正确认识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交通运输工作服务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交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管理和服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管理中寓含着服务,服务中必须加强管理。因此,从全国交通运输工作涉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范围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服务主要也应该分为两大类,即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管与服务和企业单位的管理与服务。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现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对于交通运输企业来说,其管理和服务的内容和对象有别于服务型政府机关。我们知道,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它们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不再具有市场的监管功能,而单单是在企业自身运营过程中的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和运转,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运输企业要把服务作为一个品牌,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来获取服务对象生理上的舒适和心理上的愉悦,使服务对象更加认可该企业,接受更多该企业的服务,从而获得较高的企业利润。因此,运输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都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3.2 强化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协同理念,推进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类起源以来,就具有一定的管理本能。显而易见,交通运输系统不是一个自给自足、不与外界发生联系的系统。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对交通运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如何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推进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具有管理协同功能的交通运输大系统。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协同就是将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或孙子系统以及更小一级系统的功能进行有机、有序、和谐地管理,从而更加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發挥大系统的整体优势。因此,交通运输系统能否形成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来决定的。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那么就会产生协同效应,好的协同效应可以使系统的功能发生放大或倍增;反之,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互相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就会造成整个管理系统内耗增加,系统内各子系统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致使整个系统陷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任何组织和单位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交通运输系统也存在于一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之中。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策、资金、土地、服务对象等要素,是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变化的条件,是外因;内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是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变化的根据,是内因。根据哲学观点来看,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系统的发展,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物质环境包括人财物和信息,文化环境作为系统内部文化对创造管理的“协同效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想而知,由于一个单位所有员工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等属性的差异,将会引起工作中的不和谐,有损于单位整体目标的实现;造就和谐的机关文化和企业文化,形成文化协同理念,将会有利于机关和企业的发展,从而直接影响交通运输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系统应该大力开展交通运输系统文化建设,形成交通运输工作管理的协同效应。

4 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

4.1 智能运输系统是未来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智能运输系统可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堵塞,提高公路网的通行能力,降低汽车运输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汽车运输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随着智能运输系统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等高科技在公路运输领域将得到广泛应用,物流运输信息管理、运输工具控制技术、运输安全技术等均将产生巨大的飞跃,从而大幅度提高公路网络的通行能力。

4.2 公路交通运输将与现代物流日益融合

物流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服务部门之一。公路交通运输加速向现代物流的发展和融合,不仅是为了面对现有的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更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挑战。公路运输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物流服务水平,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客户服务的要求。

4.3 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是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路客运市场需求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从要求“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同时,随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入、高等级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提高公路客运营运质量提供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以及通达能力、运行条件改善的小环境,都对公路客运发展方向提出了战略性转变的要求。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成为现阶段中国公路客运发展战略的主要取向。

参考文献

[1] 李艳霞. 公路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11)

[2] 董立华. 交通运输管理措施的重要性分析[J]. 经营管理者. 2013(21)

行政交通运输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2014年9月2日)

2012年以来,我市交通运输系统坚持“以人为本、规范管理、依法行政、强化服务”的理念,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不断提高执法效能,有效地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和谐发展。几年来,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基本达到了执法主体合法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内容公开化,执法程序制度化和执法监督经常化的目标,有力促进了依法行政的进程。我系统多次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行政执法先进集体。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港口行政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等6个门类的交通行政执法人员1300名。担负着全市8个县市区的交通行政执法、行政许可、行政征收工作。

1、提升了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费收转岗人员充实,现有执法队伍在综合素质、年龄和知识结构上都有了明显改善。目前我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学历也基本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2、执法队伍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廉洁奉公、服务社会的思想和业务技能方面,也有了显著提高。我局十分注重培养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能力素质,注重全面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执法素质。几年来,我们坚持每年开展一次业务培训和技能比武等执法综合业务训练,年底实施严格的执法效能考核。通过坚持对执法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培训,全市交通行政执法队伍正在逐步建设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文明高效的高素质执法队伍,有效地提高了全市交通综合执法效能。

3、对新进执法队伍人员,我系统严格执行《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交政法发[2012]681号)等相关规定,健全完善交通行政执法人员选拔、任用、考核、监督制度体系,坚持“凡进必考”,严格落实执法人员资格考核制度。在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上,按照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定期对在编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和业务考核。近年多次组织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法制部门负责人参加省厅组织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培训班;“六五”普法以来,组织各级理论中心组学法6期,举办法制讲座2期,参加人员近200人次;全市“六五”普法考试我局参考率均达到100%,通过率100%,并将学法用法情况作为干部职工考核、晋升和使用的重要依据。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我系统加强领导干部学法。我局开展“六五”普法以来,组织各级理论中心组学法5期,举办法制讲座3期,参加人员近100人次。

4、我系统高度重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复议机构和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探索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新机制。由于我们在交通行政执法工作中规范执法行为,办案公正准确,2012年以来我局共办理交通行政处罚案件共1970起,其中道路运政1745起,海事137起,公路路政88起;运政部门作出行政许可4285件,海事1694件,路政54件。市公路管理局共检测车辆153700多台次,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12400多台次,卸载43560吨,做到了案件查处率100%,结案率100%。

二、亟待解决的问题

1、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中,专业人才匮乏,特别是缺乏法律型、技术型人才,少数执法人员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不严,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缺乏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量。

2、执法人员持多证执法的困惑。持多证执法的部门,全国只有交通运输系统是个例外,交通运输部令2Ol1年第l号的第

二、第五条明确规定:从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必须持有部颁发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而《湖南省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证管理办法》第五条第二规定:已经国务院有关工作部门按照行政法规规定的统一样式颁发了行政执法证的,不再按本办法重新发证,但应当由省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向省政府法制局备案。可在现实执法中,我们的执法人员一个人要同时亮部、省颁发的行政执法证,方可执行公务,执法人员苦不堪言。

3、行政执法体制不够健全。行政执法主体权限不清,关系不明确,执法效率低也是少数部门存在的共性问题。如市直运管部门同交警部门的职责、职能在某些方面存在交叉。两个互相独立的部门,行政上没有相互隶属关系,所带来的弊病是体制不顺,权责不一致。

4、趋利执法问题没有根除。行政执法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追求的应当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在目前,一些执法机构的超编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和办公经费主要靠行政执法的途径获得,导致了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为追求部门利益或个人私利而趋利执法的问题,“三乱”行为时有发生。行政执法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处罚文书还在使用手写,极易产生不规范的文书,存在隐患,不能有效实施联网管理。

5、法律严重滞后。城市客运划归交通部门管理后,至今没有出台一部相应的法律法规。

6、执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行政执法受处界干扰干预太多,影响执法力度,执法环境的恶劣直接影响执法力度。执法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难以得到充分保护。

三、重点和难点问题

我国行政程序立法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比较研究、实证研究而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方案。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行政程序法原则的效力问题。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将是立法中要突出的重要问题。这些基本原则是否应当具有直接的规范和约束力?立法中应如何处理?

第二,行政程序的一般规定与特别行为程序的关系应如何处理?一般程序规定是不是行政程序要求的“底线”?抑或特别程序优先于一般程序?

第三,行政程序法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关系应如何处理?是新法与旧法的关系还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例如,行政许可和处罚程序,是使用《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处罚法》,还是适用行政程序法?

第四,行政主体和相对人违反程序的法律责任应如何规定?违反程序的行政行为将导致何种法律后果?相对人违反程序与行政机关违反程序在法律责任上是否应有所区别?

第五,行政程序立法形式应当如何选择?

四、几点建议

1、进一步规范和监督依法行政。如何改善执法状况,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是当前推进依法行政的重点。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把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有机统一起来的一种制度创新。它通过依法界定执法职责,明确执法权限,促使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既不越权又不失职;通过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通过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和“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奖惩分明、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促进行政执法质量和水平的提高。通过分解执法责任,把执法责任层层落实到具体的执法机构、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上,并通过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等措施,将责任承担落到实处,从而使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承担紧密挂钩,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受追究。一是防范行政权沦为恣意行使的不受控权利;二是给相对人表达的权利,集中表现在陈述申辩权;三是给相对人参与的权利,如行政机关的告知义务,当事人的知情权。这一切的设臵均是为了给相对人应有的话语权。但是行政权又是一项追求效率为优先的积极权能,它的全部本质意义存于行政权的“为”字。

行政交通运输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为全面检验综合执法20xx年度工作成效,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之处,促进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新水平,1月21日、25日,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张成飞、杜平、陈智带领考核组一行深入6个片区中队进行了年度考核。

此次考核通过听取汇报、民主测评、查看台账、检查现场、组织座谈等形式进行,考核组首先听取了各片区执法中队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民主测评小组对中队班子整体运作情况进行了测评,推荐了后备干部,组织中队班子成员和执法人员对班子成员从德、能、勤、绩、廉等5个方面,对执法人员从执法风纪、遵章守纪、廉政勤政、执法行为、办案质量等5个方面进行了互评打分。业务考核小组从基础管理、运政业务、交管业务、行政执法四个方面组织大队相关对口科室检查了中队的工作台账,按照《综合执法百分考核表》进行了细致打分。组织座谈小组与37余名执法人员进行了座谈,进一步了解中队人员对中队班子建设、执法工作存在问题、下步工作意见建议等方面的相关情况。

据悉,考核后,大队将就考核情况下发专项通报,对考核评比优秀的中队和执法人员予以表彰,对成绩落后的中队和人员予以相应问责。 城区中队查处一例违规驾培案件

1月5日,城区中队执法人员开展日常巡查,在高新技术园区发现一辆悬挂车牌号为苏c9101学教练车正在进行驾驶场地训练,遂对其进行常规检查,经查明,发现该车教练员与驾培学校无任何雇佣关系,教练车系所属驾培机构承包给该教练员,教练员以驾培机构名义实施驾驶培训经营活动。该行为违反了《江苏省机动车驾驶人培训管理办法》“驾培经营者不得允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机动车驾驶人培训、经营活动,驾培经营者不得将教学车辆出租、出借给他人从事培训、经营活动”的相关规定。

城区中队依据《江苏省机动车驾驶人培训管理办法》责令该驾培机构改正,并作出处罚5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针对这一现象,城区中队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辖区驾培机构的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规范经营行为,维护驾培市场的经营秩序,保障学员的合法权益。 综合执法大队积极做好春运保障工作

一年一度的春运已经开始,为确保春运期间道路运输市场安全有序,综合执法大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春运各项保障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农村公路宣传工作,增加农路巡查的频率,特别针对雪雨冰冻等恶劣天气加强巡查,增加道路检查频次;二是组织执法人员坚守一线执勤,强化对运输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章行为,维护运输市场秩序,对客运站周边不按核定站点上下旅客的行为重点检查;三是对重点检查危险品货物运输车辆;四是对过境客运车辆重点检查,对客运车辆驾驶员资质和车辆营运证件、运营线路等作为检查重点;五是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执法水平,严格执行春运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坚持做好通讯畅通,及时做好上传下达工作,保障春运应急快速反应,保障春运工作顺利进行。 综合执法大队全力保障宏通汽车客运南站试运营

1月15日宏通汽车客运南站试运营。综合执法大队周密部署,妥善安排,抽调执法力量,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势,确保客运南站安全、平稳、有序运营。

大队共抽调执法人员30名,积极做好运输车辆迁入工作,从安全、服务着手,落实各项措施,按照“三不进站、六不出站”要求落实检查工作,宣传安全行车知识。做好人员安排,在客运站周边及城区范围内,维护秩序,引导交通,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有效维护了客运站周边交通秩序,保障了客运南站顺利搬迁运营。 城区中队五项措施应对极端天气道路运输

1月22日晚,一场大雪突降邳州大地,随之而来的是极端降温, 12月30日上午,x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杜中华、副局长、综合执法大队长杨洪永、市综合所所长、综合执法副大队长张成飞一行对铁富中队改建工程进行专项督查。以下是由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交通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简报内容,一起来看看都发生了些什么吧! 在施工工地,杜中华听取了施工单位关于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实地对办公楼改造情况、院落施工情况进行了查看。在办公楼改造现场,杜中华指出铁富中队改建工程对我市交通运输部门落实“三基三化”建设、提升基层执法站所形象意义重大,要力争做出精品工程。对查看中发现的瑕疵及不足,要求施工方注重细节、尽快落实整改,同时指出,眼下正值冬季,天气寒冷将会给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施工单位要在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抓好工期,全力推进工程进度,综合所、铁富中队要全力配合,确保改建工程有序推进,力争春节前完成铁富中队整体搬迁。 综合执法大队开展综合执法年度考核活动

为全面检验综合执法20xx年度工作成效,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之处,促进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新水平,1月21日、25日,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张成飞、杜平、陈智带领考核组一行深入6个片区中队进行了年度考核。

此次考核通过听取汇报、民主测评、查看台账、检查现场、组织座谈等形式进行,考核组首先听取了各片区执法中队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民主测评小组对中队班子整体运作情况进行了测评,推荐了后备干部,组织中队班子成员和执法人员对班子成员从德、能、勤、绩、廉等5个方面,对执法人员从执法风纪、遵章守纪、廉政勤政、执法行为、办案质量等5个方面进行了互评打分。业务考核小组从基础管理、运政业务、交管业务、行政执法四个方面组织大队相关对口科室检查了中队的工作台账,按照《综合执法百分考核表》进行了细致打分。组织座谈小组与37余名执法人员进行了座谈,进一步了解中队人员对中队班子建设、执法工作存在问题、下步工作意见建议等方面的相关情况。

据悉,考核后,大队将就考核情况下发专项通报,对考核评比优秀的中队和执法人员予以表彰,对成绩落后的中队和人员予以相应问责。 城区中队查处一例违规驾培案件

1月5日,城区中队执法人员开展日常巡查,在高新技术园区发现一辆悬挂车牌号为苏c9101学教练车正在进行驾驶场地训练,遂对其进行常规检查,经查明,发现该车教练员与驾培学校无任何雇佣关系,教练车系所属驾培机构承包给该教练员,教练员以驾培机构名义实施驾驶培训经营活动。该行为违反了《江苏省机动车驾驶人培训管理办法》“驾培经营者不得允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机动车驾驶人培训、经营活动,驾培经营者不得将教学车辆出租、出借给他人从事培训、经营活动”的相关规定。

城区中队依据《江苏省机动车驾驶人培训管理办法》责令该驾培机构改正,并作出处罚5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针对这一现象,城区中队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辖区驾培机构的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规范经营行为,维护驾培市场的经营秩序,保障学员的合法权益。 综合执法大队积极做好春运保障工作

一年一度的春运已经开始,为确保春运期间道路运输市场安全有序,综合执法大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春运各项保障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农村公路宣传工作,增加农路巡查的频率,特别针对雪雨冰冻等恶劣天气加强巡查,增加道路检查频次;二是组织执法人员坚守一线执勤,强化对运输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章行为,维护运输市场秩序,对客运站周边不按核定站点上下旅客的行为重点检查;三是对重点检查危险品货物运输车辆;四是对过境客运车辆重点检查,对客运车辆驾驶员资质和车辆营运证件、运营线路等作为检查重点;五是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执法水平,严格执行春运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坚持做好通讯畅通,及时做好上传下达工作,保障春运应急快速反应,保障春运工作顺利进行。 综合执法大队全力保障宏通汽车客运南站试运营

1月15日宏通汽车客运南站试运营。综合执法大队周密部署,妥善安排,抽调执法力量,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势,确保客运南站安全、平稳、有序运营。

大队共抽调执法人员30名,积极做好运输车辆迁入工作,从安全、服务着手,落实各项措施,按照“三不进站、六不出站”要求落实检查工作,宣传安全行车知识。做好人员安排,在客运站周边及城区范围内,维护秩序,引导交通,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有效维护了客运站周边交通秩序,保障了客运南站顺利搬迁运营。 城区中队五项措施应对极端天气道路运输

1月22日晚,一场大雪突降邳州大地,随之而来的是极端降温, 大雪过后道路结冰,城区中队根据综合执法大队指令,自23日上午开始,出动2台执法车辆、7名执法人员,采取五项措施,维护辖区道路运输市场安全稳定。

一是对城区长途客运站周边路面客车进行监控,发现有运行客车及时进行劝阻并责令停驶;二是通知客运公司负责人对所属客运车辆运行进行监控,并责令通过监控平台对尚在道路上运行的客车采取停驶措施;三是在东高速设卡对过境客车实施就地停驶,并对驾乘人员进行安全警示提示,对乘车旅客耐心解释、询问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四是对仍在站外的农班线客车,会同驻站办带回站内,停止运营;五是强化辖区农村公路巡查,针对农路积雪结冰现象,及时通知辖区农路办在险要路段、农桥等重点区域进行清除冰雪工作,并通知过往车辆减速慢行确保安全。 综合执法大队部署危货运输电子运单专项检查

为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监管,保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全面落实电子运单制度,日前,综合执法大队运政科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六个中队学习相关法规,部署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电子运单使用情况路检路查工作。

行政交通运输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交通运输的市场化建设成为铁路建设中迫在眉睫的任务。在由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各行各业的国有企业相继改革,而铁路交通运输的改革则是市场经济全面开启的標志。在信息传播迅速与共享的今天,中国铁路固有的政府直接投资的模式已无法适应现如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坚持不断向市场经济发展的铁路运输的改革,提升服务质量,汲取其他产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才能使铁路交通运输跟上时代的潮流,不断完善与加强,满足人们对于铁路交通运输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最为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

引言

传统的计划经济中的铁路交通运输体制,是由政府直接投资的运行模式,具有路网建设与运输业一度垄断经营的体制与机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人们对于铁路交通运输的要求不断提升。信息时代的到来,使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实行市场化改革成为必然趋势。我国铁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进一步提升的深厚基础。现如今要将加快铁路交通运输的体制作为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快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并不断开发其扩展行业,完善服务机制,以适应人民群众及世界发展的需求,使铁路交通运输更加完善,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实行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铁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并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运输市场,是铁路交通运输部门能否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并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法律化轨道的关键,这是当前及今后一项较为突出的任务。在这项任务中,市场化改革是十分重要的一条出路。党的十六大以来,铁路部门深入并扎实地推进改革,铁路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重大创新。铁道部于1998年进行试点,2005年3月,铁道部成功实现了撤销铁路分局并由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改革。全国铁路共设立18个铁路局(公司),均由四级管理变为三级管理,消除了我国铁路存续50多年的严重的管理弊端,提高了管理效率,极大地释放了运输生产力。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也实现了重大变革。铁路部门通过撤运输站段、关闭运量小的中间站以及发展战略装车点和卸车点、推行机车长交路、优化企业机构设置和劳动组织等一系列措施,使运输生产力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推动了我国运输生产力的发展。

2、铁路主辅分离改革也已取得了重大进展。铁道部将铁路物资、通信、设计、施工企业移交国资委及所属企业管理,并将铁路中小学校、医院全部移交地方政府管理。除此之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铁道部与各省市自治区广泛开展合资建路的战略合作,加大合资建路力度。2003年至2008年,全国新组建合资铁路公司76家,吸引了地方政府以及战略投资者的大量资金,改变了铁路建设仅靠中央政府投资的局面。这些举措不仅搭建了铁路市场融资的平台,而且探索并积累了将来铁路运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宝贵经验。

3、从现存的铁路管理体制来看,尽管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现有的18个铁路局(公司)间仍然存在70多个局间分界日,各个铁路局为完成各自的运输生产经营任务以及优先满足所属省市的运输需求,同时由于统一执行铁道部所下达的年、月、日计划,在动力、运力、能力的运用安排方面,还是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相互制约,并且内耗还是相当严重的。以沈哈两铁路局为例,作为两个以煤炭、粮食等资源运输为主的铁路局,由于铁路铁道部对两个局的入关方向交车、运用车占用实施总量控制,同时沈阳局服务的辽吉两省、哈尔滨服务的黑龙江省对能源等物资运输也有保证的要求,势必优先考虑本局利益和满足所在省份需求,对有限的铁路运输资源会一定程度上展开争夺,从动力、交车数量上进行自我控制和相互控制。另外,随着铁路大规模建设,成立了大批的铁路合资公司,也与当前国有的铁路局(公司)的管理体制很难相互融合,多种企业管理模式并存,对于铁路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来说形成相对较大的制约。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措施的探讨

1、铁路独立市场经营主体的建立。由于我国资源有限,能源吃紧以及对于环境保护的大力倡导,铁路在公路与航空三者中无论在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中都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是交通运输中的主要成分。因此,现如今我国的铁路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中,我国对于铁路运输实行行政性垄断,这种垄断形式是一种扼杀竞争机制的垄断手段。由于企业所需资源均由中央政府直接供给,资源充足,并且成本很低,以此导致服务质量低下,并且员工缺少提升服务质量的动力,铁路交通运输无法满足国计民生的需求,更无法促进其发展。由此看来,铁路体制的改革必须要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的基础上,再结合其自身的技术特点,改革现有的行政性垄断机制,探索并建立一个高要求、严标准的的铁路交通运输体制及运行环境,使铁路交通运输的技术得到长足的进步,在原有基础上降低成本,并且能够快速发展,大幅度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使其不仅为国民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更为其他行业的不断进步创造基础,提高我国在世界上各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综合以往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吉他行业改革的宝贵经验,逐步消除垄断,提升市场竞争机制是现如今铁路交通运输改革的必要手段,也是最为有利的措施。综上所述,铁路独立市场经营主体的建立是现阶段我国铁路运输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2、若干个市场经营主体的组建。在市场经济中,除了存在市场经营主体以外,更重要的是经营主体间的竞争,而要建立有效的竞争,就必须要对零散存在的经营主体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合并。在铁路交通运输中,对铁路局按一定规则进行合并就显得尤为必要。在此过程中,按区域进行划分,并且在合并后实行股份制或集团值得公司形式对现有的铁路运输资源进行重新组建。实行机制后,合并后的各个集团铁路公司间就会存在竞争。如此一来,将会出现各公司竭尽全力提升本公司的运输服务路线,提升服务质量,铁路交通运输的整体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其中的行业性垄断也有可能就此土崩瓦解,从而各个集团公司进行公平竞争。让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直接管理各集团公司的题录资产,而各集团公司则对铁路国有资产进行管理。改革以后,铁路管理的职能将被划分到全行业管理的范畴中。交通部对其进行直接管理,从而制定相应的行业发展规则,技术标准,规章制度和市场规则等一系列相应的规则,逐步完善对此行业的监管制度,加强对其的监督管理力量,依照相关法律,公平公正地履行对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的监管职能。

在对现有的铁路局进行区域划分,使其成为若干个集团公司,并实行市场化的经营以后,铁路运输的内耗不仅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降低,更加能够使各个集团公司的经营效益得以发展到最大,使其能够为我国铁路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最为有力的条件。以沈阳局和哈尔滨局为例,如果能够对服务东北三省的开高达铁路局进行合并,并且合理的重组规划,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就可以消除在沈阳局和哈尔滨局间的人为造成的5个分界口的制约,在此基础上,又能对两个铁路局共有的机车和线路运输能力进行更为合理的安排,提高其运输效率,是铁路交通运输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建设,同时又能为我国西部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做出贡献,从而对全国的发展创造有力的条件,也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3、企业财务人员的监督工作

在日渐发展的中国经济中不少新兴企业出现,然而这类企业以及不少老牌企业依旧存在财会管理规范化的问题,不论是账目上的假账坏账还是企业资金运行中的管理运行问题,资金流向不明确,财会账目不规范会直接因为一些人为因素造成企业财务上的纰漏和损失,因此企业财务规范管理至关重要,財务规范管理能够有效的遏制由于财务系统漏洞而引发的资金流向不明、资金调动异常等问题,从根本上节约了企业大部分不必要外流的企业资金,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效益,促进了企业生产的进步,因此财务规范化管理是企业节约资金促进生产的必行之路。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即将腾飞的阶段,但是如果不提前发现一些财务企业管理上的问题就会在腾飞的路上打断企业的进步。不明不白的财务账目管理状况就是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致命伤,假账乱帐的问题全部是企业发展的隐忧,加之回扣提成问题对企业造成的不仅仅是财务上的打击,还有名誉上的巨大损失都是企业发展的致命伤。因此,加强企业运行中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企业的运营没有规矩是不成方圆的,因此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规范是极为重要的,首当其冲的就应该是财务与人事问题,财务的管理是不同于人事的,企业应该优化自身的财务规范管理的同时加大监管力度,不断更新改革企业内的财物管理风气,认真做到按照规范管理人人互相监督。

4、审核严格与强大的执行力双管齐下

铁路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的审核工作,这本身就是对企业资金流动方向的一个把握,也是对铁路企业自身的负责任。审查制度应该分为两部分进行,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审核以及对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监测。另外对财务管理部门的政策要有强大的执行力,做到铁路企业上级领导下达指令财务管理部门立刻就能认真落实工作,并且做到认真执行绝不马虎大意。对账目的财务管理细则方面要严格执行责任制、专属制度,接触账目信息记录需要相关职务对口负责,并且对账目数据的记录要进行修改记录和修改前备案,以防止账目人为地被修改,对账目数据和实际数据要有专门负责的财务工作人员进行横向对比,确保数据准确无误,也保障铁路企业的账目安全和明确。

三、以市场机制构建现代物流模式

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是要通过竞争,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没有竞争就不会存在市场经济,没有竞争也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改革。竞争是发展的强有力的推进器。自改革开放以来,各个行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证明,只有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产业才能实现飞速发展与重大飞跃,消费者才能获得最大实惠,才能得到不断提升的优质服务。众所周知,在家电或汽车行业,由于各个公司间竞争激烈,不断推陈出新,家电或汽车行业不断创新,消费者得到的实惠也不断增加。在铁树运输行业中,竞争上的突破就意味着在服务及技术上的发展。在实行市场经济化改革以后,各个铁路运输部门应该按照如今的物流原理以及旅客,货主的需求相应的扩展业务范围,延伸运输产品,丰富完善其各项服务技能,使铁路货运业务向更高层次的物流网络转化。建立物流中心,以大企业为服务对象,充分利用专用线改革以后的连接优势,从该企业原材料的购买、运输、储存、供应,到产品的储存、运输、销售进行全方位服务。以大型市场和货物集散地为中心,包揽商品的供应、运输、储存、销售、发送,以各大港口为中心,围绕出港货物的销售、发送运输进行服务;以各较大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的物流、客流中心服务,立足现有资源,拓展服务业务积极变革转型。交通运输是是国民经济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之一。近几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等,为运输管理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武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中心来组织经济运行的一种生产形式,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社会资源,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输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交通运输市场经济管理模式也发生变化。为此具体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一些变化与改革。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民对铁路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提升,对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的改革已刻不容缓。相比于公路及航空,在我国资源,能源及环境的制约下,铁路交通运输已经成为交通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划经济逐步转为市场经济以后,汲取其他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后,将铁路交通运输进行市场化改革已经具备一定条件。建立铁路市场独立经营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运输内耗,同时又能够加大竞争,提高行业服务质量。而组建若干个市场经营主体,不仅能够使铁路产业管理得到本质上的转变,又能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益,使消费者的效益最大化。如此一来,使我国的铁路交通运输焕然一新,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增强国际竞争力,最重要的是能够大幅度加强对于国民在铁路交通运输上的要求,切实做到了为人民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景海我国铁路运输适应性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5

[2]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7第29卷7-9

[3]黄鹤群.强化营销提提高铁路运输产品的供给能力[CJ]铁道货运2003(6) : 13~16

行政交通运输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日益凸显,而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已成为当前的必然。因此,本文中结合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中应用的意义及交通运输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建设的主要作用,针对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与完善交通运输信息化技术建设的相关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交通运输管理;实际应用;措施

一、信息技术对交通运输管理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智能交通网络的建设

随着我国智能化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交通运输进行科学管理,尤其是自动识别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实际应用,可以有效地把交通运输、道路和人们日常出行三者有效的联系起来,形成信息化、智能化和社会化的全新交通运输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社会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城市智能交通网络的建设,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传递效率,也对实现智能化的交通运输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更是智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有利于缓解交通运输压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需求不断加大。尤其随着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车辆显著增加,这对交通运输管理有了更高要求。

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交通运输管理中,能够把城市交通的运输能力变得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从而对交通运输需求和运载能力进行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全面分析,更好地缓解运载能力不足和过剩二者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压力。

二、信息技术对交通运输管理的消极作用

1、对交通运输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过去传统交通运输的管理理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但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些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这就直接导致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落后,信息化建设滞后,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发展。

2、对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成功应用需要借助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交通运输网络,这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交通运输管理的基础。虽然当前我国现代科技信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对传统管理网络的改造和完善需要巨大的资金,并且资金投入不可能一次到位。

三、交通运输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1、完善信息技术的应用体系建设

通过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环境的改造、装备的升级等,加强对硬件环境的建设。

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信息技术的选择要本着低成本、高效能和节能有效的基本原则,保证功能上的可控。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整个交通运输行业均在不断完善和优化,在加强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管理相互融合的同时,还要强化科学组织信息化交通工程的建设。

2、建立健全客运和物流的信息化系统

以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为向导,以交通运输行业难以独自完成的信息技术建设为出发点,管理部门必须做好专业的引导工作,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整合。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設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交通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一定要满足企业人员资质、信用审核等动态管理。

加强对物流信息化平台的推广和示范性约束,努力做到由点到线的工作流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提高交通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水平。

3、利用行政制度促进信息系统完善

信息化系统硬件的相互融合和数据信息的共享实现了系统信息的有效整合。但是运政管理部门的体制和条款对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也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运政部门的主管部门应规范信息化标准建设的相关制度,在信息采集和交换合作等方面制定严谨的工作流程,这样才能确保信息技术的顺畅以及信息交换的及时和准确性。

4、转变管理理念

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各项活动的先导,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强化交通运输管理必须在理念上下功夫,树立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这不仅要推动政府转变理念,还要带动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转变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5、打造管理队伍

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强化交通运输管理,必须依靠一支专业的信息化管理队伍。

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才建设作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重点,推进具备专业素质、管理能力和职业道德等人才的引进。完善信息化培训和教育工作,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再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积极推进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创新,提高管理水平。

四、智能化调度信息技术分析

智能化调度信息技术对公交车辆的运营调度起辅助决策作用,实现车辆调度的智能化,从内部讲,将提高公交运输管理的集约化水平,实现公交车辆的动态监控;从外部讲,将提高公交运输的服务质量,提高社会效益。改变原来的调度人员对公交车辆运营信息不清,路况不明,仅凭经验调度的方式。

运用智能化调度手段,通过汇集调度专家级调度预案形成调度经验和知识库,界组模型及智能优化算法,在大量分析历史数据基础上,形成辅助决策,从而提高调度员的判断能力和决策水平。以最低的成本完成车辆的运营调度职能,以最少的车辆资源完成最大的运力,从而提高公交车辆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调度服务子系统也由智能公共交通优化系统和智能公共交通监控调度系统组成,智能公交优化系统完成线路网优化和行车计划优化,监控调度系统完成实时的监控和调度。

此外,在实施智能公交系统开发之前,原始调度模式的存在很多的弊端:行车计划难以执行;均车实现过多依赖经验值、及时性差;人工调度操作繁琐、劳动量大;人为因素过多参与调度;考核标准不规范;大量公交调度数据进行积累,但数据深层次挖掘分析难以实现。

另外智能调度模式的实现原则及指导思想:

(1)以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作为系统的支撑点,行车调度更加灵活;(

2)均车操作更多依赖实时车辆反馈的数据,可以达到当圈均车,时效性更好;

(3)公交调度更多的依赖计算机实现自动调度,减少公交调度人员的劳动量和公交调度人员;

(4)公交调度人为因素大大降低,更多的是依照公交公司的营运指标进行公交调度;

(5)驾乘人员考核标准更加详细、实时数据支持的力度将更大;

(6)对公交营运数据进行挖掘,量化并指标化营运指标,达到公司利益最大化。

五、现代智能调度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体现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交优先”战略的实施,在公交信息化的基础上不同交通方式的协调调度也在快速发展,并呈现以下趋势:

(一)从独立线路运营组织调度向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调度发展

在公共交通运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时候,从单一交通方式的运营组织调度向多种交通方式间的协调调度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以求获得最

佳的整个公共交通体系的运营效率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乘客需求。在具体的协调调度中,由于城市公共交通结构体系的调整,公交干支线间的协调运营显得尤为突出,通过在干支线路衔接站组织多条支线实现合理高效的换乘,为干线客流的集散提供良好的基础。

当某条线路发生异常,引起换乘问题时,通过采取调度措施,使干支线换乘合理接续。

(二)对多源数据进行挖掘,实现智能协调调度。

根据不同交通方式的运营特点和交通需求,对公交GIS数据、IC卡客流数据、车辆GPS数据、调度数据、轨道交通AFC数据等进行深度挖掘的基础上实现智能调度。

(1)大运量交通方式协调调度。

主要针对轨道交通、BRT等大运量交通方式,根据客流分布特征分析和数据挖掘实现大运量交通方式协调调度,以及以大容量交通方式为骨干、普通公共交通方式为辅而形成的干线与支线、接驳线格局下的换乘接驳模式、协调调度与策略。

(2)公交枢纽、首末站的协调调度。

公交枢纽或者首末站的多种交通方式的协调调度主要涉及客流疏散、动态事件、限流信息等多源数据挖掘,以及对公交客流、场站及车辆运营服务进行多主题、多维度的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分析,揭示多方式客流时空分布、调度策略等之间的协调运营调度内在联系与规律。对有异常事件发生、特殊公交需求情况下的公交进行应急资源与协调调度数据挖掘,统筹应急资源;应用聚类分析对特殊情况下的大客流流向、疏散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区域、不同公交需求下的客流疏散等级要求;建立公交枢纽大客流疏散要求下的公共交通多方式协调调度模型,同时参考运行监督管理子系统反馈的实时运行信息,及时生成应急运力调配预案、协调调度策略和决策。

(三)建立调度模型和策略库,实现多方式协调调度

1、多方式公共交通线网运能匹配策略调度

通过多种交通方式的运能匹配调度,使大运量公交方式与常规公交接驳、轨道接驳、BRT支线接驳等重要交通枢纽的效能充分发挥。利用数据挖掘结果,针对协调调度中不同交通方式的运营特点,综合来自不同线路的换乘乘客的等待时间和轨道线路、BRT公交线路等,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起骨干作用的线路之间实现最大同步换乘。

2、协调调度优化算法

在以上多方式协调调度模型和策略中,需要根据乘客出行换乘信息、公共交通线网规划变更及运营车队的变化,实现调度算法的闭环反馈实

时自动调整,使协调调度算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动动态调整,始终保持算法模型的适应性。

3、调度策略专家库。

在对公交客流数据进行挖掘并掌握公交客流动态变化、时空分布特性和规律的基础上,与调度策略相匹配,建立协调运营调度专家库。专家库可以随时根据客流需求的变化采用灵活的调度策略和方法。调度策略专家库的功能主要包括:

(1)系统向车辆发送调度短信、语音指令,进行车辆多样化调度,如调头、跳站、空放、停车、更改站序、加退营运、上下行切换等;

(2)对多条公交线路、多方式实施调度,运营车辆跨线路运营,实现线路间资源调配的多方式协调调度(人员调配、车辆调配);

(3)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对不同交通方式、不同线路、车辆、人员进行综合调度。

参考文献:

[1]王辉.信息化建设与交通运输管理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3,11:81.

[2]杨振学.解析信息技术对交通运輸管理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3,21:239-240.

[3]任荣兵.试析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24:128+153.

[4]朱亮.浅谈交通运输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4,02:257.

[5]李钊.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0:206.

上一篇:音乐艺术审美特征论文范文下一篇:电视批评阶段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