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语言艺术论文范文

2023-10-04

小学语文教师语言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何谓“语文”?叶圣陶先生概括得非常完整,他说:“口头说为语,书面写为文。”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语言艺术表达,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养成他们学习的习惯、学习语文知识,最后提高他们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规范准确;条理清晰;简明流畅;感染力;创新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语言艺术表达,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养成他们学习的习惯、学习语文知识,最后提高他们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

一、语言规范准确、简洁流畅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首先应该使用规范化的普通话。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教育法中也专门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对象是13岁以下的学生,语言习惯尚处于可塑性阶段,小学教师是小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启蒙老师,教师本身语言的规范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的准确性。普通话有着统一的语音、词汇和使用规则,学生能很快理解。如果教师使用方言俚语教学,其本身具有极浓郁的地域文化和民俗习惯色彩,在语音、词汇和使用规则等方面很容易造成歧义和误解,从而增加在接受知识时的障碍。因此,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语言要规范正确,使用标准普通话,还要注意纠正学生的方言,吐字发音清晰,使学生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二、条理清晰、简洁流畅

小学语文因其所涉及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要力求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条理清晰、简洁流畅。从讲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说,教师语言的条理清晰、简明流畅也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1)条理清晰,是指在教学中根据课件内容,分清主次,抓住要领,重点突出,使学生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把握住问题实质。诸如:主次感(主要和次要)、顺承感(先后顺序)、递进感(推进和发展)、转折感(出乎意料)、因果感(起因与结果)、并列感(并列推进)等逻辑感染层次。通常一节语文课只有40分钟的时间,如何向这40分钟要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课堂讲授难点内容能够一语道破,使学生能迅速捕捉知识的内涵,帮助学生在繁杂的知识结构中总结出主干部分。

(2)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只有用简明流畅的语句扩大课堂的信息量,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真正提高效率。从学生本身的注意力特点来说,简洁的流畅的语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授课时言不在多,清楚易懂就行。且语言规范,合乎语法逻辑,说得通顺、流畅、完整、清楚。若能一语破的,就一语解惑,切忌信口开河、东拉西扯、语脉不清。

三、语言融入真情实感

在艺术语言表达过程中,有一个关键性技巧,就是“以情带声”。

在小学语文教学语言中,要想达到良好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授课效果,与学生达成良好的沟通,在教学语言中融入真情实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教师在授课语言表达中,需要情动于衷而言于表:把自己对教育事业高度的热爱、对学生诚挚的热爱,都熔铸于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中,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果教师在授课时,将备课教材时自己的体会和真情实感,在课堂上表达出来,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四、教学语言表达要生动形象

由于小学语文老师课堂所面对的学生是7—13岁之间的儿童,这个阶段的儿童,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同时注意力难于长时间集中,具有“周始性涣散”的特点,如果课件内容偏理性,教师又不注重语言表达方式的话,学生感到整个教学过程平淡无奇,甚至是枯燥无味,就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一堂课就会变成漫长的“煎熬”,失去教学的意义和效果。相反的,如果一篇枯燥的文章,在注重表达方式的教师的课堂上,又可能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也就自然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此可见,让语言生动起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制胜武器。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决于教师教学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因此,教师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情感,力求抑扬顿挫,错落有致,能以声引人,以情感人,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偷快、动情、着迷,切忌矫揉造作,语调呆板。

教师的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可以通过注重语言表达的节奏感、注重引导语、过渡语的使用,同时辅以姿态语、多媒体插件的方式来实现。

(1)语言表达的节奏感,就是通过强弱适当、音量和谐、节奏轻快的语音表达,使学生也能随着教学语言的感染力不断地跟着教师的节奏,从而最大化地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2)引导语、过渡语的使用,就是巧妙的设计教学语言,从教学开始,通过巧设问题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打开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过渡语的使用,要注意相互勾联,承上启下,激发学生有进一步了解的欲望,而對于思想情绪松懈的学生再次受到激发。

(3)姿态语是课堂教学中非语言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与有声语言相配合,共同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在师生课堂教学良性互动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态势语的内容,包括表情、手势、体态、仪表等。而其中尤以面部表情最为丰富,它是师生双方思想赖以沟通、情感赖以交融的主要媒介。

如在我讲授《大自然的文字》一课时,就充分运用了上文中提到的几种语言表达方法:开始授课的时候,自己先通过面部表情作为引导,开始授课:①同学们,从老师的表情中你读懂了什么?(微笑——)真聪明,你们读懂了老师脸上的文字。对,是高兴,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有限的四十分钟。②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印在书本上的文字,写在白纸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既不是写在白纸上,也不是印在书本上。

五、注重创新

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教师所处的岗位相对固定,每年教授的课本一样,一旦有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就很容易出现格式化、一成不变的现象,如此在课堂上就很难保证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具有创新性。如何根据时代的变化,充分运用丰富的教材内容,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语言,能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富于变化,常变常新,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创新智慧的火花,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保持旺盛的热情和孜孜以求的治学态度,对客观事物的分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课堂讲解,据课文内容,创设力求深刻鲜明,学生既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又能从中得到启示。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语言艺术表达,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关系直接而且重要,所谓“知易行难”,如何在在教学语言表达上能做到具备规范准确、逻辑表达简明流畅的基本要素,教学语言具有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注重创新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实践,不断的摸索总结,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巧,不断的磨练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表达,要达到高的艺术境界,必须终身锤炼自己的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杨吉星主编.语言表达技能训练指导.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9

[3]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0版

小学语文教师语言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艺术化教学语言是教学语言艺术处理、改良后所形成的,对初中生物学教学有着较高的价值,不仅能助推初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还能切实增强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教学;艺术化教学语言;价值

作者简介:毛硕,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陕西  西安  710119)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类语言的总称。[1]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学语言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学口语,一类是由板书、教具和体态等共同构成的教学辅助语。[2]教学语言艺术是指对教学语言进行创造性、美感性优化的一系列技巧,能显著增强教学语言的吸引力与传播力。比较常用的技巧包括:优化语言结构、创设语言情景、巧埋语言包袱和充实语言引例等。艺术化教学语言则是经艺术处理、改良后所形成的教学语言。

一、助推初中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近年来,国家与地方都出台了许多助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政策,如“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仅仅依靠“外力”是远远不够的,对初中生物学教师而言,主动追寻艺术化教学语言能提高专业化水平。初中生物学教师必须主动研习生物学、教学理论、语言艺术等方面的资料、书籍或课程,丰富自身的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开花和结果”一节时,一位教师曾以“花语”导入本课:“花是上帝的礼物,是自然的精灵,是生命的艺术。蓝玫瑰代表着神秘、坚毅与奇迹;黑蔷薇寓意着孤傲、绝望与破碎;雪莲书写着清韵、出尘与无瑕;而白海芋诉说着友情与青春无悔。当我们漫步于花海中,那醉人的芬芳、那斑斓的色彩、那纷飞的彩蝶,令人如痴如醉,令人流连忘返,唤起我们无限的爱与遐想。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入‘开花和结果’一节的学习,看看给人以无限爱与遐想的花到底有怎样的生物学结构,以及花是如何形成累累果实的。”

在设计本段艺术化教学口语时,该初中生物学教师查阅了“花语”方面的知识。艺术化教学语言的运用,不仅可以提升知识丰富度,还能提高教师的导入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等多个教学技能。艺术化教学语言对初中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二、切实增强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效果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效果可能相差二十倍。”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认为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动听程度,决定了教师语言感染力的大小和学生的语言接受程度,它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初中生物学教师如运用艺术化教学语言开展教学,能在某种程度上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生物学“社会行为”一节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分工合作”这一动物社会行为特征,笔者设计并运用了如下一段教学语言:“火蚁原分布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正如其名,火蚁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蚂蚁,人被火蚁叮咬后会产生明显的灼痛感,之后会形成如灼伤一般的水泡。同学们可能不知道,如此剽悍的火蚁却能展现出令人动容的分工合作。在洪水来临前,火蚁群体中的一部分工蚁彼此前后足搭在一起,靠身体搭建一个‘筏子’,另一部分工蚁则将蚁后、雄蚁、幼蚁搬上‘筏子’,最后形成一个漂浮在水面的‘蚁团’。‘蚁团’随水漂流,在漂流过程中组成‘筏子’的工蚁常常会被鱼吃掉,‘筏子’一旦产生缺口,就会有新的工蚁义无反顾地补上去,直到‘蚁团’到达陆地。如此严明的群体内部分工合作不仅出现在火蚁中,许多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存在明确的内部分工合作。如狮群中,雌狮们往往一同照看幼狮,而雄狮们则主要负责安全保卫。又如白蚁群体中,蚁后负责生产,蚁王负责与蚁后交配,兵蚁负责保卫,而工蚁负责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饲喂其他白蚁等大部分工作。从上述自然界事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分工合作’是动物社会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上述教学口语中,笔者通过充实语言引例实现教学语言的艺术化。教学语言中一个又一个生动而奇妙的事例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正如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说的:“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当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教师想传达的生物学重要概念能顺利地被学生接收,生动而奇妙的事例能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与建构,师生最终能收获理想的生物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有效激发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

前段时间,一位名叫张雪峰的考研辅导讲师可谓红遍网络,“考研党”和许多“非考研党”被其独具魅力的授课风格所吸引。细细想来,能让张雪峰在众多考研辅导讲师中脱颖而出的“法宝”正是艺术化教学语言。张雪峰的教学语言逻辑清晰、言辞幽默、神态诙谐、引证丰富,台下听众“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在张雪峰老师的授课过程中,不少学生对考研的热情、兴趣会被点燃、被唤醒,并为自己的“硕士梦”努力奋斗拼搏。很多学生表示,听过张雪峰老师的课后,不再感觉考研是一段枯燥、孤独、寂寞的旅程,而对考研充满了兴趣与热情。

从张雪峰老师的事例中可以看出,艺术化教学语言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初中生物学在多数省市是“非中考科目”,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初中生物学教师所关注和困扰的问题。《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组的专家学者们也承认初中生物学课程所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初中生物学课程没有列入“中考科目”进而导致系列现实困境。[3]这表明,初中生物学相较于其他初中学科更加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艺术化教学语言就是一剂良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明显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生物学“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节时,在学习完如何书写食物链的理论方法后,多数教师直接出示一些动植物,让学生基于常识来判断这些动植物间的捕食关系进而练习食物链的书写。这种做法比较节省时间,但往往很难激发学生练习书写食物链的兴趣。在笔者听的一堂示范课中,授课教师另辟蹊径,在PPT中出示如下小故事,让学生写出故事中的食物链:“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一只彩蝶翩翩飞来落在鲜花上津津有味地吮吸花蜜。突然间,背后划过一道绿色的光影,可怜的蝴蝶在螳螂的‘大刀’下奄奄一息。螳螂正要品尝美餐,一只蛤蟆出其不意吐射长舌,一下子把螳螂卷入口中。蛤蟆还没来得及吞咽螳螂,悄悄爬到近旁的蛇猛地一窜,准确无误地一口咬住蛤蟆。”学生对此兴趣浓厚,纷纷尝试写出故事中的食物链。这名教师激发学生练习书写食物链的兴趣正是运用了艺术化教学语言。这则小故事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语言情景,增强了课堂的新鲜感和趣味感。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语言实践,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是教师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4]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概念的建构、技能的培养、情感的熏陶都离不开教学语言这一信息载体。初中生物学教师若能深刻认识到艺术化教学语言的价值,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艺术化教学语言,必能收获教与学的双赢。夸美纽斯曾形象地比喻:“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这一眼“源泉”应当涌动的是教师多姿多彩、充满真情、洋洋盈耳的教学语言,去“浇灌”青春的心田。

参考文献:

[1] 赖艳妮.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探略[J].教育观察,2014,3(3):24-26+29.

[2] 毛硕.初中生物学教学的语言艺术[J].生物学教学,2019,44(3):25-27.

[3] 刘恩山,汪忠.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倪三好.優秀教师的语言艺术[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於   青

小学语文教师语言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语言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语言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也决定了教师授课的效果。教师应该特别重视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还要学会完善自身的语言修养。

关键词:语言艺术;培养;策略;教学质量

语言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教师们应当掌握的教学艺术,这门艺术对于教师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在教育事业中,教师拥有一门语言艺术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教师语言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也决定了教师授课的效果。如何培养教师的语言艺术,则是教师授课效果好坏的关键。

一、培养课堂中教师语言艺术的意义

语言艺术是运用语言手段创造审美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教学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创造性地通过语言进行教学的艺术实践活动,它是教师教学表达艺术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评价一堂课教学是否成功,就看它是否做到了以下五点:课堂教学内容是否丰富并且新颖;课堂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得灵活恰当;课堂教学语言是否具体艺术性;课堂板书设计是否精巧美观;课堂精神态度是否端正充满激情。其中,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语言是否具有艺术性。它是教师日常教学表达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修养良好的教师语言活泼、丰富、幽默、清晰,这样良好的教学语言常常会使教学效果上锦上添花,它能把模糊又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能把枯燥无味的道理变的充满生机,能把静态的现象变得充满感情,使学生如临其境、置身其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養课堂中教师语言艺术的策略

(一)注重提高自身素养,增“值”教学课堂

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正如于漪所说:“语言不是无情物,情是教育的根。”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要注重以情感人。对于每一个教师而言,所做的工作、所教的学科以及所面对的学生,才是其最重要的工作动力。如果一个教室对学生没有爱心、没有耐心、没有责任感,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就不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只有钟情于自己事业的教师,才会研究出丰富的、有益于学生并且受学生喜爱的教师语言;只有对学生拥有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的教师,才会在这无止境的教育教学的追求中,拥有创造性的情感,创造出多姿多彩的教师语言艺术。正如魏书生魏老师那样,早在他20多岁的时候就有一个教师梦,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正是因为他对教育事业的这种热爱精神,才使得他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如今的魏老师,完全可以脱稿讲课,并且能够绘声绘色地讲好几个小时,在他的课堂上,听众们更是心无旁骛,完全沉浸在他那绘声绘色的授课中。反而言之,如果一个连自己工作都不喜欢的教师,怎么能付出真情实感,打动学生?

2.提高综合能力,拓展教学。语言艺术与人的素养是息息相关的。古人云:“惠于心而秀于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拓展科学的文化知识。一名教师不能将知识面只仅限于教材知识上,还要精通与所教学科有关的其他知识,这样在课堂上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才能把教师语言发挥到极致。教师语言艺术不能只在语言技巧上做文章,还应当注重以丰富的内在素养为基础,不然就会显得苍白、毫无生命力。

(二)善于运用创新语,增“乐”教学课堂

1.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师语言。对于不用的学生,不同的性格,所受教育的方式也有不同,教师语言也要根据这些差异有所变化。例如:课堂上针对学生不愿举手发言的问题,任课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性情使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动员学生。对于性格内向、胆怯、不爱发言的学生,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是不是还没做好准备呢?没关系的,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说出自己的想法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同学们应当集思广益,敢于发言,即使答得不好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让老师知道你心中的想法并加以指导对我们的学习岂不是帮助更大?”对于态度诚恳但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我们可以这样做“做事的态度对于事情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回答不一定完美,但是我相信以你的诚恳足以打动大家,同学们和我一样都欢迎你的真诚。”这样一来,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激励语言,不仅适应了学生的心理状况,而且也鼓励了学生积极发言。这样的课堂定能产生学生踊跃发言、师生协调配合的愉悦氛围。

2.用发展的眼光组织教师语言激励学生。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对待学困生和后进生的问题上,教师们应该耐心积极地处理问题,特别是青年教师,更是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耐心和责任心。对于那些自暴自弃或者过分自卑的学生,教师们可以这样说:“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应该向前看,将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老师们对你的将来表现充满希望,也都相信你可以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同时你自己也更应该有这种决心,相信自己是可以的。”其实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老师的鼓励占据着很高的位置。当学生有点滴变化和进步时,教师们继续使用创新语言加以鼓励:“你看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功夫是不会负了有心人的,你的努力早晚一天会有成效的,这和进步一样,只是个时间的问题,瞧你的进步多快。”相信有了这番话,学生会受到更大的激励。所以说,教师应该运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引导激发学生,那么对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的帮助之大是毋庸置疑的。

(三)灵活运用体态语,增“效”教学课堂

学生们都喜欢看动画片、电影以及娱乐节目等,但是这类节目有什么魔力让他们乐此不疲追捧呢?就是因为这些影视有生动形象的表演。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形象的表演来感染学生,比如朗诵诗词,我们可以加上动作表情,有感情地去诵读;阅读叙事文章时,不妨找学生把它表演出来,制作成一部舞台剧。这些方法,既能改变过去平淡的语文教学的授课方式,也能把现在的语文授课方式变得有声有色,充满立体感,让学生们能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到类似于戏剧的“表演”,又能使过去的这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枯燥乏味的课堂变为学生主动活跃积极参与的快乐课堂这种表演,既能让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变得栩栩如生,又能映射出文本中所反映的生活画面,这样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具有感染力,学生也更乐于接受。

(四)巧妙运用网络语,增“彩”教学课堂

目前,网络语言在生活中的出现越来越频繁。教师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借助网络语言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去,这样不仅更好地了解学生,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理解学生的动态,给学生带来惊喜,构建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比如,教师可以把学生们耳熟能详、经常使用的“童鞋”(同学)、“酱紫”(这样子)、“打酱油”(漠不关心、相当于路过)、“给力”(表示很厉害、很棒)等这些网络中的热词运用到课堂中。当学生看到老师如此的潮、这些自己平时跟伙伴之间才能听到的词居然出现在课堂上,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就会瞬间提高数倍,对老师的喜爱崇拜之情更如长江之水一样“滔滔不绝”。学生对教师的佩服、喜爱,会引发他们对教师所讲知识和学科的兴趣和喜爱。

(五)学会运用提问语,增“智”教学课堂

现代的教学方法提倡的是启发式教学,反对过去那样的灌输式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多给学生创设情境、制造悬念、引起质疑,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因此,教师要精心备课,设计好教学模式,提出合情合理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去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講授内容的深入浅出,并因势利导,用问题支撑课堂讲授,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发,思考问题,探索新知识,掌握新内容。但是这种启发性的教学方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启发的目的是调动和激发学生听讲的积极性,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必须提纲挈领,言简意明,但是不应该把所有问题都明确地表达出来,应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诱导和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给问题给予补充和发挥,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集思广益,令同学之间相互补充,这样不仅让学生产生更多的联想渠道,而且也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对教师授课的内容理解更加深刻。

三、结束语

语言的培养对教师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在授课讲解时,一定要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准确并且流畅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把握语言的力度,做到抓住人心、打动人心并且深入人心。教师更应当依赖自身的思想、智力和知识,协调体态、网络等途径,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娟华.从语用学角度分析教师语言艺术[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9):78.

[2]孙利.论语言教学和教学语言艺术[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145-148.

[3]王清.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创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4]蔡菊红.讲究语言艺术,优化师生情感[N].科学导报,2012-04-16(3).

小学语文教师语言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音乐是一种美,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一堂优秀的音乐课始终贯穿着一个“美”字,充满着许多具有审美价值的内涵,其中以教师的教学语言最为突出。音乐课中“美”化的教学语言,可以提高音乐课的审美价值,促使音乐课的艺术化,给予学生最好的教育。

我国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学记》中曾明确提出了教师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标准:“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笔者有幸聆听了台州市临海中学刘燕玲老师执教的《黄梅一曲天上人间》一课,深切地感受到了她的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自然、亲切、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情画意,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情感激发,性情陶冶的氛围中,和谐自然地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

[片段一]

1.教师的音乐语言艺术为课堂锦上添花。

在导入新课的这一环节中,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各种剧种的选段,让学生猜这一唱段属于哪个剧种,发源地是哪里?

师:(边舞边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豫剧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完后,(侧头问道)是?——

生:(兴趣昂然地侧耳倾听,都纷纷举手,想来猜一猜)是河南的豫剧吧!

师:(微笑着,亲切地说)再唱一段,“包龙图……”(京剧选段<<铡美案>>)(从刚才旦角的唱腔力马转变成了“净”的唱腔,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刘老师简直可以和专业演员媲美)(学生的情绪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他们跃跃欲试)

师:“为救李郎,离家园……”(黄梅戏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

[评析] 有人说:“谁具有了较强的语言艺术,谁就掌握了施教的一半功力。”课的伊始,孩子们已经被刘老师的独特的表现魅力深深地折服,他们积极地参与其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刘老师的京剧字正腔圆,刘老师的黄梅戏婉转动人,刘老师的豫剧别有韵味……她用音乐的语言抓住了学生浓厚的学习情趣。使学生产生了高昂的情绪和振奋的心理状态,情不自禁地参与到了教学中。让音乐的语言成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巨大推动力。

[片段二]

2.教师的表情语言艺术使课堂更具灵性。

课一开始,刘老师微笑着向大家介绍自己,并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全体学生,安定了学生的情绪,使之产生亲近感。随即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愉快地投入了音乐的学习中。

(老师请了一名男生学唱黄梅戏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这一选段时,由于刚接触黄梅戏,此生有几处唱跑调了,下面的学生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有些大胆的,甚至大声议论起来)

教师并没有喝令停止,也没有运用一些手势。 只是用她的眼睛对学生进行了引导。(仅仅就是那一个恰到好处的眼神,既提醒了学生,又保持了孩子们愉悦的心情,还保证了课堂气氛的延续性。)

学生也没有为此再议论下去。都很自然的投如到了下一个学习的环节中。

刘老师一个眼神的暗示,真是运用得恰如其分,完全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暗示效果。

[评析]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教育技巧,也表现在教师运用声调和控制棉布表情上。……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可能做教师。”凡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都善于利用面部表情的变化,表达自己的情感。

此处的表情语言指的是教师的眼神。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学生通过教师的目光窥见教师的心境,教师利用眼神与学生交流。这也是音乐课上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只要是优秀的教师,他们的眼睛都会“说话”,他们善于运用目光为教学服务,使课堂更具灵性。

[片段三]

3.教师的肢体语言艺术让课堂充满情趣。

在模唱的这一环节中,刘老师生动地运用了这一教学艺术,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幕:

师: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来模仿一下选段中的手位。(说完,教师便做了一个旦角的单指。)

生:学生看见教师的手势充满了韵味,也都伸手跟着学了起来。

师:学得真不错,我请几位做得好的男生上来做一下。

生:(煞是认真,且充满情趣。并没有因为是男生而动作忸怩!)

[评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的运用肢体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乐感以及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进入音乐,并能展示其多种能力。

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像磁铁似的牢牢地锁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边放戏曲选段,边通过优美的、形象的肢体语言表达选段中角色的体态、身形,以此来诱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唤起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对戏曲的兴趣,活跃了他们的思维,使之自觉、积极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通过他们的参与,得到情感体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整整一堂课,刘老师都在用她的语言艺术表达音乐创作的意图。她用那极富感染力的说唱,极具魅力的身段,深深地“收拢”了孩子们的心,使学生真正融入到了音乐之中,深受艺术的感染与熏陶!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不错,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中的多种语言的完美结合,使本来就“美”的音乐更锦上添花。

小学语文教师语言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陶行知被誉为“万世师表”,他最注重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他曾指出:“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光有学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职业道德修养等。作为教师,每天都和学生打交道,就免不了要批评学生,可是对学生的批评也是一门艺术。怎样按照陶行知的思想掌握好这门艺术,使学生真正受益,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做教师的应该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然而在学生“听话”的时候我们都能做到这些,但当学生一旦违反了纪律或学习不认真时,我们就可能忘得一干二净了。虽然没有进行身体上的体罚,但是言语上的“体罚”却大大地增多了——由于采用不正确的批评方式,用语言伤害学生,使学生受的伤害更大了。

记得我的一位同学,在校时成绩较差,我们老师曾经批评他说:“我看你是扶不起的阿斗,没救了!”也许这位老师当时只是一句无心的“口头禅”。几年后,这位同学大学毕业后当了医生。有次碰巧见到他,谈到以前的老师,他急忙问我当年批评他的那位老师退休了没有,他说很不好意思见那位老师。可见,这种批评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近几年,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系教授在北京几所学校做了一个调查,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家长去学校时无意中发现,一位老师用这样的话批评他的孩子:“你真笨,简直就是一个白痴!”可他的孩子一点都不在乎,反而还笑。但这位家长却气得不行,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会遭受这样的伤害!可他的孩子却说“已经习惯了”。陶行知曾说过:“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们的学生在老师的训斥下连起码的羞耻心都没有了,这还是所谓的教育吗?教师批评不当,用语言伤害学生,有可能使之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批评学生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批评学生时特别要注重教师的个人修养。教师批评学生时是教师个人形象的一次体现。老师批评学生是为了帮助教育学生,是为了把他们身上的各种缺点改正,把优点发挥,而不应把气话往孩子身上“砸”。那种劈头盖脸式的批评,只会弄僵师生感情,却达不到批评的目的。更何况语言不当会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呢!这样不仅伤害了学生,也气坏了自己。批评是为了使学生提高思想上的认识,辨清是非。可是如果教师在批评时缺乏道德修养,又怎么能让学生有道德修养呢?所以,我们批评学生时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语言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陶行知强调正人必先正己,他指出:“盖己立而后立人,己达而后能达人,天下未有无生利经验之人而能教人生利者。”批评的语言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并会努力改正。

第二,批评的语言要委婉。陶行知曾在《我之学校观》一文结束语中说:“我要奉劝办学同志,这句话就是‘待学生如亲子弟’。”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教好自己的学生。他说:“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在他看来,爱是一种力量,“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只有出自真心的师爱,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批评时要多肯定,少否定。批评的言语,有时可以用肯定的语言来代替,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接受态度,比如说:“你什么都好,就是这种随便讲话的习惯不好。”不管教师的批评有多严厉,但必须让学生意识到这种批评是出自老师对他的真诚的爱。但有时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是不领情的,原因就是批评过程中孩子没有感受到爱,所以他不领情也是情有可原的。教师批评学生要摆事实讲道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口气要温柔,态度要和蔼,要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必要时,应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第三,批评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陶行知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性别差异、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的不同来安排教学和教育工作,使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而像这样的话语:“你好好想想,你爸妈为了你能好好上学,每天都苦干实干的,多辛苦!可你倒好,我看你还不如呆在家混日子呢,省得浪费钱。”这样的话看上去很有道理,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听不明白,而对于高一点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他们,所以这是很不妥的。

总之,批评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这样才能让接受我们教育的孩子真正成为有良好道德修养的花朵。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县北陈集镇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教师语言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主要是对语言文字的拓展性学习。语言是语文学科的灵魂,语言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如何增强语言素养,主要提升途径是借助语言艺术表现力,帮助小学生从小培养语言艺术思想,合理整合语言文字内容,全面凸显出小学语文教育的语言修养意识。教师要注重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创设语言艺术系统性学习氛围,激发小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而使小学生可以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上认识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与本质,从而遵循语文学科教学规律,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文字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从多个方向阐述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教学有效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素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应用策略

引言: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语言艺术教学活动,是对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有效践行标志,教师要结合当前小学语文语言学习规律和特点,科学总结住系统性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在实践学习活动中,完成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性语言学习素养。小学生语言艺术能力提升,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知识传授、思想渗透等方面积累,对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科学利用语文教学课堂时间,优化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过程,融入多元化多样性的语言艺术内容,增设训练学习体裁,全面增强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竞争力,从而打造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语言艺术特长的优秀小学生队伍。

一、言之有情,情理交融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逐步渗透语言艺术特点,科学开展创新性教学活动,为学生逐步拓展学习思想、建立学习认知,深入开展创新性育人过程,促使小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实现“言之有情”教育目标,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理念。教师要注重运用标准的课堂语言传授语文知识,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被点燃,从而逐步建立自主性学习思想和创新性学习意识,结合文本中所表现的情感展开深度学习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竞争力。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课文《大自然的声音》时,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语言文字描写的动情之处,促使学生的语言文字意识逐步建立,进而深化语言学习意识。其次,教师借助提问教学法,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容,找出“大自然的声音”具体体现内容,并且鼓励学生认真推敲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内涵,促使小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对大自然产生浓浓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二、言之有韵,拓展能力

语言文字的表现从艺术角度来看,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文学修养,促使小学生在语言艺术中,提升个人品行、增强德行素质,为小学生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提供助力。因此,教师要借助语言文字的韵律,帮助学生开展创新性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性思想逐步深化,科学开展创新性学习活动。教师要借助小学语文的直白、简单等特点,增强学生传情答疑能力,逐步建立创新性学习思想,从而深化语文学科整体教学水平。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课文《燕子》时,教师要借助语文抑扬顿挫的声律、语调等,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借助有情感朗读课文过程,让学生将课文情感、内涵表现出来,增强学生对语言语调运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能力,提升语言艺术整体水平。

三、言之有趣,培养素养

语文课堂教学要遵循趣味性原则,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科学开展创新性教学引导工作,使得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思想逐步建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语文学科知识点探索活动中去,感受语文文本的知识架构和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的綜合性语文学习意识逐步形成,从而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整体成效,让小学生充分掌握语言艺术的魅力与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竞争力。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课文《蝙蝠与雷达》时,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向小学生展示智能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蝙蝠”、“雷达”的了解,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意识逐步形成,进而科学开展创新性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逐步渗透语言艺术教学内涵,促使小学生的语文艺术思想逐步建立。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兴趣、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阶段,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教学思想,帮助学生开展创新性学习活动,借助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创新性特点,深入开展语言艺术教学活动,促使小学生逐步夯实基础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科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思想,逐步建立自主性学习活动,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及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素养。另外,教师要借助语言艺术教学过程,逐步渗透语文学科学习特点,全面拓展语文学科核心竞争力,为学生构建多元化学习思想,逐步拓展语文学科系统认知,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松山,田海燕.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18):87.

[2]谢雯. 规范化·形象化·兴趣化——小学课堂中的语言艺术运用[J]. 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4):276+278.

上一篇:企业研发费用税收政策论文范文下一篇:现行教育督导制度评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