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20

卫生院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2010年琼孜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县综治委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精神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履行定结县(维护社会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的要求,全乡协调一致,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使我乡社会治安秩序有了明显改善,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的长足发展。现将一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 地理位置及基本情况

琼孜乡位于定结县城东南75公里处,喜马拉雅山北麓,北与本县萨尔乡接壤,东北于本县定结乡相连,南靠喜马拉雅山脉与尼泊尔边境毗邻,有两处过境山口。

全乡实播面积达到 5639.65 亩,其中青稞5232 亩,油菜 407.65 亩,牲畜存栏 37991(头、只、匹),其中大畜2340(头、匹)。由藏民族组成,人口2572人,共有11个行政村和4个自然村。

二、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

我乡党政领导深深认识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关键在

领导,只有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使党政每一位领导都切实肩负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才能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社会治安的稳定,经济建设的长足发展。一是把维护稳定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乡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做到每季度召开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每一阶段的维稳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具体协调解决问题;二是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入两个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尤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总结;三是明确乡党委主要领导是综合治理的第一责任人,社会治安的好坏与单位领导的政绩、经济利益挂钩;四是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每年年底兑现年初签订的综治责任状,做到奖罚分明;五是调强综治办工作人员,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建设。六是结合县综合治理责任书和本乡的治安形势变化,进一步完善、修订了2010年琼孜乡综合治理责任书,与学校、卫生院和营业所、村共签订责任书5份,落实了以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责任制为主体,并向基层干部群众延伸的全面责任制。

三、 认真分析治安形势、积极构建防控体系

我乡党委政府结合本地治安状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思路。建立了边防派出所、单位守控、农村防控三大体系,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类案件发生。

首先、对我乡由综治办、不定期进行电话联系入实地走访,每月

召开一次工作通报会议。其次强化路面训控工作,联防队员进行协助。第

三、加大边际堵控力度,积极同乡领周边乡镇(萨尔、定结)建立信息联系协调机制,经常性通报情况;以制度的形式建立良好的互动信任沟通。同时建立本辖区内的各村单位信息互通机制。第

四、充分发挥单位守控的作用。

四、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组织作用

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关键,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强化政权意识,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这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同时千方百计解决基层各种困难,特别是对农牧区解决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的问题,大力加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班子建设,做到专人负责综治工作。

我乡党委、政府多次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了解本地群众关心的治安难点、热点问题;每月召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例会,及时发现和掌握了影响稳定的矛盾纠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妥善化解,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了矛盾纠纷激化,或酿成群体事件。我乡上访事项集中表现在土地纠纷上。从上访事件看,扎贵村和乃萨村1起。

五、 加强法制道德教育,净化社会环境

1、 加大全民法制和道德宣传教育

我乡将维稳宣教及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连同综治宣传月活动作为常年法制教育开展活动。

重点在农区、牧区、机关、学校、卫生院、营业所和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和“三个维护、两个反对”宣传教育活动。目前我乡没有发现邪教的传播者,通过上述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效的提高了全民的法制意识。

2、 加强对宗教人士的法制教育

我乡采取多种措施,落实宗教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宗教管理制度,将宗教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加大对其他宗教非法集会的查处力度。

3、 积极做好青少年法制道德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

按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要求,我乡切实加强普法工作,特别加强了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道德教育,使他们增强了法制观念,有效的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我乡学校开设了法制,德育课程,使法制教育真正做到“四进”:进计划、进课表、进教案、进课堂。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相互协作派和的工作机制,重点做好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将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在全社会形成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

六、 进一步落实流动人口、租贷房屋

我乡综治办加强把管理、教育、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保证

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本着“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落脚点的管理,重点做好流动人口的“三级”管理,建立“乡-村-户”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做到“来一个登记一个,走一个注销一个”。今年共登记流动人口52人。

虽然我们在在社会治安综合法理工作上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法治宣传深度广度还不够,一些群众的法律意识不强,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2、盗窃案件仍然发生,防范措施不到位,对群众的防范意识、教育抓得不够。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和签定的责任书,一项一项抓落实。针对存在问题差缺补漏,制定措施。重视“打防控”体系建设,抓好社会治安防范有偿承包措施落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加强治安员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认真及时抓好矛盾纠纷的摸排、调处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使我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琼孜乡人民政府

卫生院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我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上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下,认真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和要求,按年初制订的计划,紧紧围绕学校安全稳定和师生法制教育为中心,推进我校综合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现将上半年的综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安全管理,抓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

1、学校安全保卫。

学校再三强调“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教育工作并把此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对值周领导和值周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加强对教学楼各楼层过道的管理避免拥挤。第二,强调体育课、活动课教育严格按照运动过程管理;实验课必须要求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第三,德育处要坚持经常校园巡视,严禁学生搞不安全的活动或游戏;门卫工作员严格实施《门卫制度》:实施校门卫24小时值班制;有公务的外来人员来校,须经保卫人员验证,且征得相关领导同意方可入校;尤其今年全国出现几起伤害学生的事故后,我校根据上级要求,联合市派出所,加强了监督和管理。第四,定期对校园周边进行安全防范和治理,确保了师生安全地出入校园。第五,学校采取多种严防严控的措施并且利用校园广播、宣传窗等活动形式,对师生进行“流行病防控”的知识宣传和监控,确保我校师生无一例,无一种流行病在校园内传染。

2、安全教育,校外安全指导。

学校对安全教育尤为重视:学校组织教职工学习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教导处按照上级要求开齐上足安全教育课。教导处、德育处组织学生举行了“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消防安全知识知多少”、“避免踩踏事故 遵守楼道规则”、“遵守交通信号 安全文明出行”、“杜绝校园暴力 营造温馨环境”“食品安全”以及不吸烟等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还积极争取家长、社区单位等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支持和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治理,增大了教育和管理力度;学校各部门、各年级、各班利用板报、墙报、广播、等方式,广泛宣传安全知识。同时,为使学生增强校外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学校利用晨会、集会、班会时机,采取多种活动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指导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交通安全、旅游安全,运动安全、交友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安全等;在假期,学校向家长印发“暑假安全告家长书”要求家长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等一系列的校外安全防范指导和措施。

3、隐患排查整改。

狠抓安全工作是珍爱生命,是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为此学校不断投入资金增设和维护“安全防范”设施和安全隐患整改,现在学校正将人防、物防、技防安全工作有机结合,逐步建设安全防范现代网络,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确保学生“高高兴兴进校,平平安安放学”,教职工“安居乐业”的优良环境。

二、普法教育、依法治校。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制度,落实综治目标任务。 我校党政领导始终把综治工作纳入全年重点工作之一,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各部门、工会、少先队、团委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设有办公室,并成立了治保、防疾病、调解、义务消防组等群防群治组织,所有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学校始终把“谁主管谁负责”视作综合治理工作的核心。学校把这一核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一级抓一级,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良好局面。

2、创新开展师生法制教育,抓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我校继续把综治工作与“五五”普法相结合,继续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校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的作用,利用法制教育室,音像挂图系列资料,并在心理健康课、政治课教学中,以及学校集会、班会等时间以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育。学校综治领导组及德育处不断寻找教育契机,采用多种形式对全校教职工、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法纪法规教育,增强了师生法制观念和参治的积极性,自觉维护学校良好秩序和师生的安定团结。

3、教职工队伍建设与班级管理。

教职工队伍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办好学校,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首先狠抓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德育处不断对班主任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培训,认真研讨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规范和管理情况及时提供信息相互交流,阶段总结,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面,从而促进班风和良好校风形成。

4、问题学生的帮教转化。 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对各年级收交至德育处的问题学生名单采取先建档跟踪观察;多关爱、创设时机和场景,鼓励积极参与有益的集体活动;发现优点,寻找契机,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的表彰鼓励;并聘请法制辅导员帮教;利用挂图、报刊、杂志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纪、法规教育;对严重违反学校校纪、校规,特别伙同社会闲杂人员,结伙肇事,造成严重后果,给学校声誉带来不良影响的行为,严肃查处。

三、常抓不懈,长治久安。

卫生院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1 油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难点和特点

(1) 是油区面积大、范围广, 油井、设施分散、输油管线距离远、跨度大, 大部分区域处于野外, 没有围墙, 不便于集中管理和看护, 给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

(2) 是油区社会治安状况复杂, 贫富差距、人员素质、外来人口、法制观念等参差不齐, 给油区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 是历史遗留原因, 油田初创时期管理制度不健全, 使一些不法分子养成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思想和习惯。

(4) 是有保护伞在为不法分子遮阳档雨, 他们相互利用, 互相勾结, 权钱交易、油钱交易, 时有发生, 这不只是事件本身的问题, 同时也极大地败坏了油区的风气, 败坏了社会的风气。沧州韩氏盗油团伙的例子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5) 是政策法规还不十分健全, 给了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比如说:对于老弱病残幼这一特殊群体的盗油难题就没有一个很好的政策依据。

(6) 是管理方法、管理人员的想法、做法、素质也不一样, 有些人对不法分子不敢管, 不愿管, 视而不见, 甚至通风报信。这些现象在以往的油区治理工作中也都是遇到过的。

(7) 暴利的驱使。石油是重要的能源, 价格相对较高, 耐储存, 便于运输, 能使不法分子一夜暴富, 这是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盗窃原油的主要诱因。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综合以上七点主要特点和难点, 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入手。

(1) 建立健全制度和法规, 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完备的制度和法律、法规是做好油区治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严格落实、执行制度和法律、法规, 强化责任意识是做好油区治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有了制度就要严格抓好落实, 只有把制度落实到了实处, 制度的作用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否则有了制度和没有也不会有什么两样。

(2) 是敢于碰硬, 对黑恶势力和保护伞要敢于说“不”, 坚决说“不”。对于那些貘视法律, 触犯法律的行为和置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于不顾的不法分子要坚决打击, 不管牵涉到什么人, 不管他有多大的背景都应该一查到底, 绝不留情。这样做不仅会对不法分子本人给予打击和处理, 同时也对其他跃跃欲试, 有违法犯罪想法的人从心里上产生一种威慑和教育。

(3) 是要充分地宣传群众, 教育群众。从思想上整治环境, 彻底地改变环境, 增强油区群众的守法、护法的积极性。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打击, 一手抓防范。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 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使油区的群众明确偷油、盗电、非法净化、非法炼油是违法的行为, 是可耻行为, 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是加强内部防范, 严打里勾外联。

(4) 是广泛发动群众, 真心依靠群众, 群防群治, 综合治理。要让广大油区群众和全体职工清楚地知道:维护油区的社会治安不仅仅是油地公安机关和保卫组织的事, 也是油区广大群众和全体油田员工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坚持油地共建、警企联手、警保联防。充分发挥油区群众的监督作用, 充分调动大家治理油区工作的正义感、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 惩恶扬善, 首先发动油区群众检举揭发不法分子, 为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其次是要发动油区职工参与油区治理的积极性。第三是充分调动和发挥油田公安和保卫力量的作用, 加大打击力度。第四是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地方公安机关的配合和沟通。

(5) 综合治理, 打防结合, 以打促防, 强化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 做到准确报警, 快速反应, 主动出击, 严格执法。

(6) 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到油区中去, 深入到油区的群众中去, 了解油区的治安形势和治安特点, 及时掌握油区的治安动态, 做到早发现, 早预防, 早处理, 早解决。发现一处解决一处, 把问题消化在萌芽状态。

(7) 标本兼治, 不仅要抓车, 收油, 取缔, 还要对违法分子依法追究。在处理油区的涉油案事件的时候, 要追根问底, 穷追不舍, 从根本上、源头上想办法, 定措施, 解决问题。

摘要:油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 说它重要是因为它关系到油田的正常生产, 关系到油区的社会治安, 关系到祖国的石油事业, 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利益。

卫生院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中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普通、行政、专为能够改变社会环境;(5)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相

二、社会工作的特点

1、专业性助人活动

2、互影响。

注重专业价值

3、强调专业方法

4、注重实践: 人生发展阶段的及问题特征

一、婴幼儿:1生理:

5、双方合作

6、多方协同 动作发展迅速;2.心理:从先天性的反向活动过渡

三、社会工作的目标

1、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到目标取向行为,从直观转向具体思维,有愉快兴1组员特征:凝聚力增强。亲密程度更高。充满信心和希望。小组关系结构趋于稳定。 2社会工作者任务:维持小组良好互动。协助组员获得新的认知。把认知转变为行动。解决问题。3.社会工作者责任和角色: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链接者;组员能力的促进者;引导和支持者。

(1) 解救危难(如极度贫困、精神崩溃、吸毒

成瘾、自杀倾向等)(2)缓解困难(如帮助就

业困难者就业、青少年网迷等)(3)促进发展

2、社会层面的目标(1)解决社会问题(如人口

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等)(2)促进社会

公正。机会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社会

公正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工作的

基本目标。

四、社会工作的功能

2、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

的功能:(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2)促进

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人在环境中”是社

会工作专业分析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

3、社会

工作对社会的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2)促

进社会和谐。

六、社会工作的要素

1、服务对象

2、社会工作

者、

3、社会工作价值观:灵魂。

4、专业助人

方法

5、助人活动:最核心。

七、主要领域:儿童青少年、老年、妇女、康

复、救助、就业、心理健康、家庭、医疗、学

校、矫治、城乡社区发展、军队、企业。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1、理论作用:它是构

建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哲学基础,还是社会

工作专业伦理的依据,也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

他应用社会科李的的重要特征;是确定社会工

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是专业教育的核心

内容。

2、实践作用: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

在专业文件中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伦理守则。是

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维系社

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容:1.对服务对

象的看法2.对专业实践的看法3.对服务机构

的看法4.对公共福利发展的看法5.对社会发

展与进步的看法。

三、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价值观:1.以人为

本回应需要2.注重和谐促进发展3.平等待人

注重参与4.道德与责任并举5.个人潜能提升

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四、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 1社对服务

对象的伦理责任:义务、自我决定、实践、文

化;2对同事的伦理责任:尊重保密合作咨询

转介;3对机构的伦理责任:辅导培训;4作为

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实践、个人道德;5对

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评估研究;6对全

社会的伦理责任:公共福利社会行动。

五专业伦理基本原则1.以服务对象利益为重。2.

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3.专业伦理的权威性。

六、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及一般步骤

1、伦理难题:保密;人情与法问题;价值介入

与客观矛盾;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自我决定

和家长制

2、一般步骤认识问题、清楚识别境

况、正确认识伦理行动各过程、深入了解、咨

询、做出伦理决定并记录、监督和评估决定。

八、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内容

1行为和态度:公平服务大众。2对受助对象的道德

责任:尊重受助者利益;严守受助者秘密。3.对同

事的道德责任:重视同僚工作;共同执行守则。4.

对专业的道德责任:充实知识;促进专业发展;约

束不当行为。5.对机构的道德责任:恪守公私界限;

信守机构政策。6.对社会的责任:维护社会正义;

增进公共福利。

2、我国社会工作伦理建设注重原则:现实需要

和未来发展结合;本土和国际结合;专业实践

与政治实践不冲突。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需要的层次 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

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

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阿尔德费尔ERG理论:

生存、关系、成长需要。3.莫瑞的需要理论:

生理性、心因性需要(学习任务和人际关系)。

人类需要的类型:

1、按起源分为生物性需要

和社会性需要。

2、按需要分为物质的(如吃喝)

和精神的(如娱乐)需要。

3、按对需要的迫切

程度分为间接需要(当科学家)和直接需要。

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

1、家庭包括横向与纵

向,横向指的是家庭背景和历史,横向的是家

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娇纵型、支配型、专制型、

放任型、冲突型、民主型。

2、朋辈群体

3、学

校4.单位

5、社区

6、文化

7、大众传媒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1)人类行为要适应

环境;(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3)社会环境趣愤怒恐惧;3.社会:自我意识经历三个阶段:游

五、结束 戏伙伴,退缩、自我意识。4.问题:拒食、咬指甲1组员特征:离别情绪。小组关系结构弱化。 和心里自闭。 2社会工作者任务:处理离别情绪。协助组员保持

二、学龄前:1肌肉手眼协调。2以表达机能转向经验(模拟练习树立信心寻求支持鼓励独立跟进) 思维机能。3.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开3.做好小组评估:自评、观察督导人员的评估。 始了道德发展。4.口吃、攻击、沉迷电视。 4社会工作者责任和角色:引导者和领导者。

三、学龄:皮亚杰的具体运思期,能以他人立场考第四节 小组工作技巧 虑问题。4.心里障碍,学习困难,交往障碍。

一、沟通与互动(基本技巧)

四、青少年:2.青少年思维特点:青少年逻辑思维1与组员沟通技巧:营造轻松气氛、专注倾听、回是通过假设、形式和反省的思维,逻辑思维处于经应、自我表露、对信息进行磋商、梳理、小结。 验型向理论性过渡,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和2促进组员沟通技巧:提醒组员相互倾听。鼓励组成熟期。3.青少年社会化的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员相互表达。帮助组员相互理解。促进组员相互回

五、青年。

六、中年。

七、老年。 馈。示范引导。 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

二、小组讨论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小组讨论的事前准备:选择主题;注意讨论措辞;1.理论假设:对人的成长发展假设;对服务对象问讨论形式、环境、参与者、讨论草案。 题假设;对人际沟通假设;对人的价值假设。 2主持小组讨论 2.治疗技巧:直接和间接 问题:封闭式、深究回答型、重新定向型、反馈和直接(1)非反思(直接提供服务不考虑服务对象想阐述型、开放式。 法):支持(倾听对象描述,表达理解);直接影响;

三、小组活动的设计技巧 探索描述宣泄。(2)反思性(关注对象内心感受和1扣紧小组目标 想法):现实情况;心理动力;人格发展。 2考虑组员特征及能力 3.特点:从人际交往中了解服务对象(研究);诊断3小组活动基本要素:目标、规模、参与者、角色 确定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诊断);采用多层面的服4经验分享环节。 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治疗)。 第六章 社区工作方法 二危机介入模式(成长和情境危机)

一、社区工作目标 1.危机发展阶段:发生、应对、解决、恢复 1任务目标:解决特定问题。铺路、解决环境问题 2.危机介入基本原则:及限输提恢培 2.过程目标:促进居民的一般能力。增强居民能力。 3.特点:迅速了解主要问题;快速做出危险性判断;

二、具体目标:1推动居民参与;2提高居民社会意有效稳定对象情绪;协助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识;3善用资源满足社区需要;4培养相互关怀和社

三、行为治疗模式 区照顾的美德。

四、人本治疗模式 第二节 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第二节 各阶段工作重点

一、地区发展模式

一、接案或转介:了解求助愿望;促使有需要求助1特点:关注共性问题。建立社区自主能力。过程者成为服务对象;明确对象要求;初步评估对象问性目标重要。重视居民参与。 题和需要。转介不属于服务范围和不生活在本区域 2策略:促进居民个人发展。团结邻里。社区教育。

二、收集资料:收集资料和对服务对象问题评估。 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社区参与。 三制定计划;四签订协议;五开展服务;六结案

二、社会策划模式 七评估;八:追踪。 1特点:关注一般存在的问题注重任务目标。强调第三节 常用技巧 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由上而下。控制指导社区

一、会谈1.支持性:专注、倾听、同理、鼓励 未来。 2.引领性:澄清、对焦、摘要 2实施策略:使命和目标;分析环境;自我评估;3.影响性: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界定问题;确定需要等。 二建立关系:感同身受;建立有利于对象积极表达

三、社区照顾模式 的关系模式;制造气氛;积极主动。 1特点:协助对象融入社区。强调社区责任。非正三收集资料:会谈、调查表、观察、现有资料运用。 规照顾。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 四方案策划:目标清晰现实;范围明确;策略合理。 2策略:在社区照顾;由社区照顾;对社区照顾。 五评估:正确运用评估类型;合理运用评估方法;

四、社区工作常用技巧:1与居民接触的技巧。2服务对象积极参与;坦诚保密。 会议技巧。3居民骨干培养。 第五章 小组工作方法 第七章 社会工作行政

一、小组工作类型:教育、成长、支持、治疗。

一、社会服务方案策划:战略性策划、方案发展策第二节 小组工作模式 划、问题解决策划、创新策划。

一、社会目标模式

二、社会服务机构组织结构 1.理论基础:社会学和系统学 1一般结构:直线型、直线参谋式、职能式。 2.实施原则:致力于培养提升组员社会意识和责任。2团队结构:问题解决型团队、跨专业团队。 致力于组员自我发展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致3社会服务机构运作:授权、协调、沟通。 力于小组领袖培养。致力小组社区目标发展一致性。 三机构资金来源:政府资助、民间捐助、商业交易

二、治疗模式

四、社会工作督导功能:行政、教育、支持。 1.理论基础:精神学和心理学 第八章 社会工作研究 2.实施原则:综合性、构建型、个别与共同相结合。

一、研究方法

三、互动模式 1定量研究:实证主义。问卷、实验研究。 1.理论基础:发展心理学、社会关系和结构、动力 2定性研究:反实证主义。观察、访问、个案研究、2.实施原则:开放性互动、平等性、面对面的互动 非干扰性研究、行动研究。 第三节 小组工作过程 第九章 社会政策与法规

一、准备1组员招募。2确定目标。3制定计划。

4一、社会政策目标:满足基本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申报协调资源。5小组规模与工作时间。6场地设施。 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稳定。维护公平促进社会进步。

二、开始

二、社会政策功能 1开始阶段组员特点:矛盾的心理与行为。小心谨1社会:收入再分配、社会建设投资、社会控制。 慎与互相试探。沉默被动。依赖社会工作者。 2经济:人力资本投资、经济运行,劳动积极性。 2社会工作者任务:消除陌生感。帮助组员对小组3政治:社会管理、调节利益矛盾、政治稳定。 期望。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制定小组规范。三特定人群社会政策 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结构。 1老年人权益:赡养抚养、社会保障、社会发展。 3.社会工作者责任和角色:领导者组织者鼓励者。 2妇女权益:政治权、文化教育权、劳动权、财产

三、中期转折 权、人身权、婚姻家庭权利。 1.组员特征:较强认同感。互动中的抗拒防卫心理。3未成年人:生存、发展、受保护、参与、受教育。 角色竞争中的冲突。 4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文化生活、社会福2社会工作者任务:处理抗拒行为。协调处理冲突。利、环境友好 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协助组员重新构建小 组。适当控制小组进程。 3.社会工作者责任和角色:边缘,协助者和引导者。

卫生院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2010年琼孜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县综治委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精神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履行定结县(维护社会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的要求,全乡协调一致,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使我乡社会治安秩序有了明显改善,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的长足发展。现将一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 地理位置及基本情况

琼孜乡位于定结县城东南75公里处,喜马拉雅山北麓,北与本县萨尔乡接壤,东北于本县定结乡相连,南靠喜马拉雅山脉与尼泊尔边境毗邻,有两处过境山口。

全乡实播面积达到 5639.65 亩,其中青稞5232 亩,油菜 407.65 亩,牲畜存栏 37991(头、只、匹),其中大畜2340(头、匹)。由藏民族组成,人口2572人,共有11个行政村和4个自然村。

二、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

我乡党政领导深深认识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关键在

领导,只有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使党政每一位领导都切实肩负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才能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社会治安的稳定,经济建设的长足发展。一是把维护稳定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乡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做到每季度召开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每一阶段的维稳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具体协调解决问题;二是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入两个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尤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总结;三是明确乡党委主要领导是综合治理的第一责任人,社会治安的好坏与单位领导的政绩、经济利益挂钩;四是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每年年底兑现年初签订的综治责任状,做到奖罚分明;五是调强综治办工作人员,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建设。六是结合县综合治理责任书和本乡的治安形势变化,进一步完善、修订了2010年琼孜乡综合治理责任书,与学校、卫生院和营业所、村共签订责任书5份,落实了以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责任制为主体,并向基层干部群众延伸的全面责任制。

三、 认真分析治安形势、积极构建防控体系

我乡党委政府结合本地治安状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思路。建立了边防派出所、单位守控、农村防控三大体系,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类案件发生。

首先、对我乡由综治办、不定期进行电话联系入实地走访,每月

召开一次工作通报会议。其次强化路面训控工作,联防队员进行协助。第

三、加大边际堵控力度,积极同乡领周边乡镇(萨尔、定结)建立信息联系协调机制,经常性通报情况;以制度的形式建立良好的互动信任沟通。同时建立本辖区内的各村单位信息互通机制。第

四、充分发挥单位守控的作用。

四、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组织作用

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关键,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强化政权意识,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这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同时千方百计解决基层各种困难,特别是对农牧区解决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的问题,大力加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班子建设,做到专人负责综治工作。

我乡党委、政府多次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了解本地群众关心的治安难点、热点问题;每月召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例会,及时发现和掌握了影响稳定的矛盾纠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妥善化解,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了矛盾纠纷激化,或酿成群体事件。我乡上访事项集中表现在土地纠纷上。从上访事件看,扎贵村和乃萨村1起。

五、 加强法制道德教育,净化社会环境

1、 加大全民法制和道德宣传教育

我乡将维稳宣教及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连同综治宣传月活动作为常年法制教育开展活动。

重点在农区、牧区、机关、学校、卫生院、营业所和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和“三个维护、两个反对”宣传教育活动。目前我乡没有发现邪教的传播者,通过上述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效的提高了全民的法制意识。

2、 加强对宗教人士的法制教育

我乡采取多种措施,落实宗教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宗教管理制度,将宗教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加大对其他宗教非法集会的查处力度。

3、 积极做好青少年法制道德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

按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要求,我乡切实加强普法工作,特别加强了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道德教育,使他们增强了法制观念,有效的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我乡学校开设了法制,德育课程,使法制教育真正做到“四进”:进计划、进课表、进教案、进课堂。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相互协作派和的工作机制,重点做好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将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在全社会形成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

六、 进一步落实流动人口、租贷房屋

我乡综治办加强把管理、教育、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保证

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本着“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落脚点的管理,重点做好流动人口的“三级”管理,建立“乡-村-户”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做到“来一个登记一个,走一个注销一个”。今年共登记流动人口52人。

虽然我们在在社会治安综合法理工作上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法治宣传深度广度还不够,一些群众的法律意识不强,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2、盗窃案件仍然发生,防范措施不到位,对群众的防范意识、教育抓得不够。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和签定的责任书,一项一项抓落实。针对存在问题差缺补漏,制定措施。重视“打防控”体系建设,抓好社会治安防范有偿承包措施落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加强治安员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认真及时抓好矛盾纠纷的摸排、调处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使我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琼孜乡人民政府

卫生院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但是,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当前,群防群治组织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群防群治组织的建立随意性较大。绝大部分地方对群防群治组织的建立仍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命令,对需要建立的群防群治组织采取政府或部门文件予以确立,缺乏相对的稳定性。二是群防群治组织的经费十分困难。绝大部分地方群防群治工作经费缺乏财政保障,加之自身开辟财源力不从心,因而经费十分困难。三是群防群治组织人员待遇太低。四是群防群治组织开展工作的方式简单。群防群治组织的基本作用为“协助公安机关从事社会治安防范”,但如何“协助”,尚无具体规定,因此群防群治组织开展工作的方式就是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五是群防群治队伍素质整体不高。群防群治组织的从业人员一般为下岗工人、无业人员、退休人员等组成,他们的素质普遍较低,与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形势与需要,特别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不相适应。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制约了群防群治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削弱了公安等职能部门对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力度,长此以往,必然会产生十分严重的社会后果。

一、强化认识,增强群防群治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认识是行动的指南,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对新形势条件下群防群治组织的认识,就是要进一步明确群防群治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勿庸置疑,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来,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人们更多地看到了政法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的主力军作用,而忽视了群防群治组织的协助与基础作用;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一些错误思潮,认为群防群治组织是计划经济年代的特殊产物,是人们自觉承担的义务,而现在是市场经济年代,再搞这种义务性的活动,已不适应形势的变化。正是在这两种错误的导向下,群防群治组织在无形中被削弱了,有的地方群防群治组织已名存实亡。新时期是否需要群防群治组织存在?是否需要加强这一组织体系建设发挥其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群防群治组织的存在是历史形成的。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它创造出了许多适合我国国情的经验。著名的浙江“枫桥经验”,实质上就是群防群治组织工作经验的总结,毛泽东同志对此曾作高度评价,并要求在全国推广。在纪念“枫桥经验”提出40周年之际,中央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同志也要求要继续创新“枫桥经验”。另一方面,新形势条件下需要群防群治组织。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农民失地问题、企业改制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调处稍有不慎,将可能产生极其恶劣的社会后果。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单靠党委、政府,或某一个、或某几个部门显然是无济于事的。实践证明,只有借助和发挥存在于人民群众中的群防群治组织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对乡今年1-3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分析,在33余件矛盾纠纷中,由治保会、调委会等群防群治组织调处的高达23余件,占矛盾纠纷化解总数的70%,其作用不能低估。所以,我们一定要克服上述两种错误的认识,正确界定群防群治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即在注重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的同时,也要加强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并发挥其作用,将二者有机结合(即专群结合),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良好格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稳定。

二、强化指导,增强群防群治组织建设的实效

群防群治组织是一定区域内人民群众自愿结成的自治组织,如人民调解委员会就是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组织。它们对自己的职责和工作方式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有权自主开展活动。但是,正是由于这种“自治”的属性,致使在群防群治建设方面出现了两种不良的倾向,一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以此为“借口”,不注重对群防群治组织的指导和监督。二是群防群治组织过分强调自己的“自治”地位,不愿意接受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这两种倾向是错误的,危害有三,一是淡薄了业务主管部门与群防群治组织之间的合作基础,出现唱“独角戏”的状况,客观上削弱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量;二是群防群治组织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三是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社会治安的管控维护将受到极大影响,最终导致矛盾纠纷积聚,影响社会稳定。基于上述三方面原因,业务主管机关一定要加强对群防群治组织建设的指导,着力提高其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群防群治组织建设的正规化,才能保证群防群治组织在协助社会治安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最终实现业务主管机关与群防群治在社会治安管理方面的“双羸”状态。一要坚持集中性与专门性业务知识培训,充分利用社会治安状况相对平稳时期,抽调部分政治水平、理论素质、业务能力较高的同志对群防群治组织工作人员授课,讲解和剖析社会治安管理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要坚持深入到群防群治组织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着力提高群防群治组织的实战能力;三要坚持把对群防群治组织工作的指导纳入党委、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评范畴,作为考评群防群治组织业务主管部门政绩的重要内容,以此形成有序的指导工作体系,提高指导工作的实效。

三、强化保障,增强群防群治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群防群治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保障,这种保障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法律保障

这是群防群治组织存在的合法依据。1952年8月,公安部颁布了《治安保卫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对建立治保会作了具体规定;1982年我国《宪法》又把治保会这一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固定了下来,明确规定其职能是“协助维护社会治安”,从而为治保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些法律法规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逐步废止,而新的与群防群治组织建设相匹配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对此,有权部门要加大对一方面的研究,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以保障群防群治组织建设顺利推进。

(二)制度保障

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制度规范和约束。当前,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制度缺乏是一个重要病症,以致于群防群治组织内部呈现松散无序状态,最终导致整体能力的低下。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建设。(1)准入制度。即明确规定具备某些条件的人员才能进入群防群治组织,如调委会就要选用具有较高法律水平、群众工作能力,调解技巧丰富的人员,从把紧入口规范。(2)岗位目标责任制度。即明确规定群防群治组织从业人员的工作范畴、工作责任和工作目标,从“施压”的角度规范。(3)奖惩制度。即明确规定群防群治组织工作绩效考核,对完成目标任务好的,要给予奖励表彰,反之,则进行惩罚(主要是经济惩罚)直至辞退,从激励的方面规范。(4)结束制度。即明确规定对群防群治组织工作人员的作为与不作为,从制约的层面规范。当然,还可以根据群防群治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制度,以此保证群防群治工作有序进行。

(三)经费保障

这是群防群治组织建设中最大的“瓶颈”,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群防群治组织的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核心一点是对群防群治组织建设重视不够。当前,要本着“输务”与“造血”相结合的原则,下大力气解决这一制约的“瓶颈”。一要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加大协调工作,争取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二要广辟财源,充分利用和借鉴“财政给一点、部门集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四个一点”的作法,多渠道筹集经费; 三要借助群防群治组织自身的工作优势,积极推广治安防范有偿服务的方式,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受益单位或个人出资以缓解经费困难。只有这样,群防群治工作经费才能得到有效保障,才能为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四)“三防”保障

所谓“三防”,即指群防群治工作中的人防、物防和技防。人防保障。即指要有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来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物防保障。即要为群防群治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物质设施(如企事业单位的铁门、围墙)等。技防保障,即要为群防群治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这“三防”设施,都需要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和居民的大力支持,方能落在实处。

四、强化载体,增强群防群治组织的工作能力

所谓“载体”,就是群防群治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工作赖以依附的途径和形式。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群防群治组织在各级党委、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有效地找准了群防群治工作的“载体”。如今年3—5月份我乡连续出现几起盗窃案件,让乡党委、政府十分头疼,公安机关虽加大了侦破工作力度,但收效甚微。后来,当地治保会决定采用“传牌值日巡逻守夜”的方式,抽调3-5名农户组成一组,在治保会1-2名工作人员带领下,不间断地开展夜间徒步巡逻,此举一出,盗窃消失了,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当前,随着社会治安状况的日益复杂,群防群治组织的工作手段、方式、途径也要随之与之相适应,才能达到协助管理社会治安的目的。这就需要加强“载体”建设。一要深化对面临的治安形势的研究、分析和判断,把握社会治安状况的特点和规律,增强群防群治工作协助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二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这是群防群治组织工作适应新的治安形势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部分地方对此已创造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好经验。如建立“治安中心户”活动,即由治保会牵头,根据地理位置等因素,确立一个中心户,然后以中心户为核心,将附近的住户组织起来,形成一家有事多家支援的良好格局;再如推行治安防范承包责任制,即指将一定区域内,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承包给治保会,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这些都是一些好的作法。在今后的工作中,群防群治组织还要加大创新工作力度,积极寻求新的有效的工作方法,不断增强工作的能力。重点要在以下两个方面突破。

1、暂寄住人口和重点人口的管理;

2、复杂场所区域的管理。三要主动参与平安创建工作。平安创建是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群防群治组织一定要认清这一形势,在乡党委、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自觉主动投身到这一活动中。要充分发挥贴近群众,扎根基层的工作优势,大力开展平安创建宣传工作,让平安创建深入人心,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要开展“平安创建”细胞工程活动,大力创建平安家园,倡导家庭新风;创建平安校园,营造优良育人环境;创建平安社区,确保小区安宁,由此以小促大,构建区域性的平安社会。要积极协助职能部门扎实开展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不稳定因素化解、重点人员帮教、治安复杂场所整治、群体性事件预防等工作,以实际行动推动平安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五、强化协调,增强群防群治组织的社会基础

群防群治组织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因此,加强协调、促进联系就显得格外重要。这种协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上一篇:二次函数课件范文下一篇:毕业论文评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