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范文

2023-09-26

校园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范文第1篇

学习机制

一、政治学习制度

二、业务学习制度

三、党支部学习制度

四、中心组学习制度

五、党员学习制度

六、党员培训制度 组织生活机制

一、“三会一课”制度

二、谈心谈话制度

三、民主生活会制度

四、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

五、党员管理制度

六、发展党员制度

七、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八、党员监督制度

九、党员思想汇报制度 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机制

一、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二、征求意见制度 党建工作督导检查机制

一、党建目标管理考核制度

二、党员考核制度

三、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度

四、廉政制度

五、党内情况反映制度

六、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七、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

学习机制

一、 政治学习制度

(一)加强政治学习,抓好党员干部职工的廉政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参加局组织的政治学习,建立政治学习日制度,每月政治学习不少四两次。

(二)制定政治学习计划,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达到实效。

(三)严格考勤,没有特殊情况不得缺席。学习出勤与先进科室评比挂钩。

(四)学习内容主要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世界观、价值观、党风廉政、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上级布臵的其他学习内容。

(五)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针对干部队伍思想实际,认真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思想教育,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

(六)认真做好政治学习记录。鼓励税干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建立个人政治学习档案。

二、 学习制度

(一)认真学习税收业务及其他相关知识,坚持每周一题、半年一考。

(二)积极参加机关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

(三)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四)提倡自学成才。鼓励税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经济、会计、法律、金融等专业的学习,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五)完善培训与考评相结合、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干部培训档案,培训成绩与岗位责任制挂钩。

三、 党支部学习制度

(一)学习内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税收业务、法律法规、经济、科技、历史等综合知识;局党组、党委要求和布臵的学习内容。

(二)学习教育计划制订和实施:学习教育内容由党委按照市直属机关工委的统一安排,紧密结合税收中心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各党支部负责组织学习。

(三)学习时数和方法:各支部每月集中学习一次,具体时间由支部自行安排,学习时间不少于12天。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专题辅导与集中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方式。要密切联系本支部工作实际、个人思想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研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四)严格考勤制度,提高学习成效。各支部要严格学习考勤制度,每次学习指定专人负责学习考勤。党委年终要对各支部学习考勤记录进行检查,以此作为评选先进党支部的重要依据和指标。

四、 中心组学习制度

为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增强执政能力,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结合局机关实际,制定中心组学习制度。

(一)指导思想

3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素质;进一步增强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指导实际工作。

(二) 学习管理与责任

1、成立学习领导机构。党组书记为学习组长,纪检组长为副组长。

2、中心组学习秘书负责起草学习计划,提供学习材料和必读书目,作好学习记录,负责理论学习的时间、地点、人员的协调和落实等工作,并负责签到考勤。

学习理论要以学习原著为主。认真研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文献,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习理论要同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重大方针政策结合起来,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知识。及时了解和掌握党的大政方针。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国税工作实际,把税收理论、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列入学习范围,努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必需的专业知识。

(三)学习时间及形式

1、学习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研讨为基本形式,集中学习每月安排一次,每次1天,学习研讨时间不少于12天。根据实际情况,也可适当安排自学,学习组长或副组长要定期检查自学期间的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中心组成员要认真坚持自学,确保学习质量。

2、集中讨论可安排自由发言,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也可按照专题,安排重点发言,大家共同讨论,重点发言与自由发言相结合。根据需要,集中学习也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以讲课、辅导或组织观看录像等形式进行,每次集中辅导时间不少于半天。

(四)中心组成员范围

中心组组成人员范围:局党组成员、股室、分局负责人。

(五)学习要求及措施

1、学习实行签到考勤制度,无特殊情况,不得挤占学习时间,中心组成员必须参加学习,以保证学习时间和人员的落实,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讨论的,要向组长请假,由学习秘书履行请假手续。学习时不得迟到、早退,由学习秘书填写中心组成员学习考勤表,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

2、要加强对中心组学习的规范化管理。每次学习讨论要有记录,中心组成员要积极撰写学习心得和理论文章,每要撰写1—2篇,每年召开1-2次理论学习经验交流活动,总结经验,推动学习深入发展。

五、党员学习制度

(一)党员必须加强政治、文化、业务、政策、理论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政治业务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对本职工作的要求。

(二)党员的学习采取党支部组织的集体学习和党员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集体学习一般每月不少于四次,党员个人要坚持经常自学。

(三)党支部组织集体学习的内容。主要是:

1、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文件及领导人的重要讲话;

2、党章及重要时事政治;

3、对党组织工作的指示和指定的学习文件;

4、重要的经济理论和税收专业知识。

(四)科室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1、以上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

2、重要的文件和报刊文章;

3、现实工作迫切需要的理论和专业知识;

4、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内容;

5、围绕提高服务水平进行工作分析。

(五)党员个人自学的内容主要是:

1、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毛泽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重要的文件和报刊文章;

3、本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

(六)各种类型、不同内容的学习,都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政治学习、专业学习与强化共产主义理想、职业道德、廉洁勤政、改革开放的现实结合起来,与上级党组织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七)党支部和科室组织的集体学习,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如辅导座谈,边学边议,交流心得体会等。

(八)党员学习要制定具体计划,突出重点,并认真抓落实,每半年进行一次总结。

(九)党支部和科室组织的集体学习,都要建立考勤制度,指定专人记录和考核。全体党员要遵守学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党员学习培训制度

(一)学习培训的内容

1、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有关党纪和法律、法规。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及本职工作需要的业务知识。

5、领导科学。

(二)学习培训的途径和形式

1、上党课。每年至少上两次党课,由机关党委组织。

2、办培训班。机关党委要定期对机关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培训,每半年至少培训一次,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2天。每次培训

6 要结合实际,突出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内容,体现培训的针对性。

3、电化教育。结合学习日,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观看一些电教片。

4、外派培训。除积极选派干部参加上一级党委组织的培训外,每年还要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到党建工作搞得好的外地、外单位学习培训,或到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

5、自学。要为机关党员、干部统一指定学习篇目,提供学习材料,指导他们搞好自学。机关党员、干部要记好学习笔记,写好心得体会文章。对自学情况每季度抽查一次学习笔记,每年组织一次书面考试或总结交流。

(三)学习培训的实施

1、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由党委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负责组织实施。

2、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工作要制定计划,并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

3、机关党委要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党员干部的学习情况。,党委要对机关党员干部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总结。

组织生活机制

一、 “三会一课”制度

“三会一课”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基层党支部的基本制度之一,是严密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三会”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一课”是指按时上好党课。

1、支部党员大会

支部党员大会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时间为首月上旬),根据工作需要也可随时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议;制定本支部贯彻落实的计划、措施;讨论和批准支委会的工作报告;对本支部的重大问题作出决议;听取和讨论行政工作的有关报告;选举党支部委员会,撤销和增补党支部委员,选举和撤换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讨论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处罚和处分;讨论决定其他应由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问题。会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将会议内容和要求通知全体党员,到会人数应在党员总数的85%以上。需要作出决议的事项,要按表决程序进行表决,经到会正式党员半数以上通过。每次大会都要做好会议记录。

2、支部委员会

支部委员会负责领导和处理支部的日常工作,一般每月召开一次(时间为每月下旬)。主要任务是: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以及党员大会的决议;教育管理党员,发展新党员,搞好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处理党支部的日常事务,按期向上级党组织和党员大会报告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领导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工作;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完成党支部的各项工作。

3、党小组会

8 党小组的活动要围绕党的任务和上级党组织对一段时间的工作安排进行,要与党支部的工作计划基本一致,计划要经过党小组全体党员充分讨论通过。活动要紧密联系实际,灵活多样,讲求实效,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活动。

党小组会的内容: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党支部的近期工作任务,结合本小组的实际情况确定,每次解决一两个问题。召开党小组会,要重点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会前要与支委会沟通,确定内容、开法,通知党员做好准备;二是抓住中心内容组织讨论,立求思想统一;三是制定措施,明确责任,及时督促检查;四是做好记录,及时汇报。

4、党课

党课每季度至少上一次,可吸收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每次党课,支部要指派兼职党课教员,提前做好准备。课后要组织讨论。党课以《党章》、《准则》为基本教材,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结合学习其他文件、史料等,采取集中讲授的方法进行。要特别注重党课的质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强,收到预期效果。党员听党课要做好听课记录。

二、谈心谈话制度

(一)谈心谈话的范围和分工

谈心谈话的范围为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各股室、分局、所正职由局长或分管局长负责谈话;副职由分管局长负责谈话;干部职工由党支部书记负责人谈话。根据工作需要,党组班子成员之间可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机关干部职工也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主动找局领导谈心。

(二)谈心谈话的内容

谈心谈话的内容包括: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了解掌握各科室的工作和团结协作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传达组织决定,反馈

9 群众意见,提出希望和要求;征求对局党组和机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谈心谈话的形式

以个别谈心谈话和普遍谈心谈话相结合的方式,“一对

一、一对多”等形式,每年进行一次。也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确定,特别是在干部职工职务、岗位变动,干部个人遇有重大事项,干部犯错误、工作出现差错及其他原因思想不稳定,科室内部出现不协调、不团结以及干部职工在作风、廉洁等方面有反映、需要给予提醒时,要及时找干部职工谈心谈话。

(四)谈心谈话的方法要求

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客观、准确,既肯定成绩,又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

2、认真听取谈心对象本人对组织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对提出的建议和要求,在适当时候要给予答复和反馈。

3、谈心谈话要讲究艺术,营造宽松、融洽的气氛,敞开思想,畅所欲言,真正达到增进了解、解决问题的目的。

4、机关党委办公室协助抓好谈心谈话制度的检查、督促和落实工作。

三、民主生活会制度

民主生活会制度,是新形势下加强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的一项根本制度,是调动党内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消除腐败和妥善处理不合格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举措。党支部民主生活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参加范围为本支部的全体党员,包括局党组成员。时间一般为6月下旬和12月下旬。主要议题是检查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改进意见。每次会议都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一两个问题,并做好记录。

10 党的组织生活的内容:组织党员学习,增强党员的党性;传达贯彻上级精神、决议;扩大党内民主生活,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接收新党员;加强党风党纪教育,讨论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好民主评议工作;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员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学习情况;选举党支部委员和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代表;学习业务知识,开展有益活动。

党的组织生活的形式:理论灌输式、思想汇报式、民主生活式、节日纪念式、形象直观式、走出请进式、典型示范式、民主讨论式、调查研究式、竞赛评比式、自我教育式、义务劳动式、党日活动式、联谊活动式。

四、 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

党组各位成员和担任其他领导职务的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又要参加党组单独召开的民主生活会。

五、党员管理制度

党员管理工作是机关党支部配合上级党委按照党章和党中央的有关规定,通过一定方式、方法和手段,主要是通过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使党员认真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的过程。机关各党支部要本着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原则,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管理工作:一是督促党员按规定交纳党费,并在年终公布;二是按规定接转党员组织关系,对外出学习或开会的党员,要向支部说明理由与去向,党组织根据党员外出时间长短、地点是否固定等情况,按有关规定,及时给党员接转临时组织关系或出俱证明信。只开临时组织关系或证明信的党员,每月要向支部书面会报一次思想和工作情况,并及时缴纳党

11 费;三是对违纪党员进行批评教育或做出处分意见;四是加强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五是做好党员统计,掌握党员的基本情况。

六、发展党员制度

坚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党支部要按照党员标准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要进行一次考察并做出鉴定意见,要指定专人培养。条件成熟后办理组织发展手续,经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发展党员投票表决制度(暂行)》、《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试行)》,对预备党员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帮助他们过好预备期,按时办理转正手续。

七、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一)评议标准

以《党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坚持”和市局机关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为标准,对每个党员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评议。

(二)基本方法

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在党委的组织下,以党支部为单位有步骤地进行。

1、自我评价。对照党员标准,总结个人在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撰写个人党性分析材料,重点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2、民主评议。应召开党支部会,进行民主评议。评议中,要是非分明,敢于触及矛盾和问题实质,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还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听取普通群众的意见。

3、组织考察。支委会对党内外评议的意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总结,形成组织意见,转告本人,并向支部大会报告。

4、表彰和处理。对民主评议中模范作用突出的党员,可经过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报机关党委批准,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经评议认为是不合格的党员,支委会应区别不同情况,提出妥善处臵的意见,提交支部大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进行表决。对被劝退和除名的不合格党员,党组织要做好思想工作。

八、党员监督制度

(一)监督的目的:保证党员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监督的对象: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

(三)监督内容:能否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执行上级组织和本级组织的决议,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能否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能否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能否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能否按“四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及有关规定做好干部工作;能否勤政廉政,遵纪守法;能否坚持原则,公道正派。

(四)监督的方法:

1、定期检查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并向全体党员通报;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年参加率不低于70%,应如实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2、督促定期开好一年一次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会前,收集党员、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如实转告本人或在会上报告;会后,监督党员领带干部根据党内外群众提出的重要意见进行整改,并将已研究的整改意见向全体机关干部职

13 工进行通报,同时,将执行民主集中制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生活会上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如实向上级组织报告;

3、了解和掌握机关党员以及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情况,及时向党组反映,对群众反映较大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及时谈话提醒,揭露和按照有关规定查处党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4、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机关党员干部大会,听取局党组成员通报主要工作情况。

5、协助党组管理机关党群组织的干部,配合人事部门对机关行政干部进行考核和民主评议,对机关行政干部的任免、调动和奖惩提出意见和建议。

九、党员思想汇报制度

(一)党员每季至少应向党支部作一次思想汇报。汇报的主要方式:一是通过定期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会汇报思想;二是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口头汇报;

(二)思想汇报的主要内容:一是贯彻执行支部决议和党组织交给任务的完成情况;二是近期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三是近期职工的思想情绪和要求;四是对党组织和其他党员的批评和建议。

(三)党员要襟怀坦白,如实向组织汇报和反映情况,自觉接受组织教育和帮助。

(四)党组织要认真听取党员思想汇报,及时处理党员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

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机制

一、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一)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由支部具体组织落实,每个党员联系群众的具体方法、数量,由所在支部决定。

(二)党员联系群众的任务是: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常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做好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群众的知心人,密切党群关系;及时向党支部反馈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三)按照党支部的工作分工,正式党员要及时向申请加入党组织者、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进行党性知识教育,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他们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尽快成长。

(四)党员每季向党支部汇报一次联系群众的情况,支部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上级党组织每半年检查一次。党员联系群众率要达到85%以上。

二、征求意见制度

(一)定期召开社会特邀监察员会议,广泛征求社会特邀监察员对国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促进国税工作。

(二)定期走访纳税人,广泛征求纳税人对国税核定定额情况、执法执纪以及纳税服务情况意见和建议,以取得纳税人对国税工作的支持。

(三)采取暗访明查等形式,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四)对所征求的意见和建议,要自觉接受,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认真整改,对应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要在7日内给予回复。

党建工作督导检查机制

一、 党建目标管理考核制度

(一)各党支部必须把加强党建工作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书记以身作则,班子成员齐抓共管,做到有计划、有布臵、有检查。

(二)必须坚持一级抓一级的原则。上级党组织对所属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做到经常检查督促,加强监督指导。

(三)党支部党建工作资料齐全,制度健全,管理工作规范。

(四)认真制定制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年终工作。

(五)认真完成党内统计工作,做到客观、准确、真实。

(六)坚持组织生活制度。全年组织生活不少于12次。

(七)每次党组织生活党员参加率达90%。

(八)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党员大会,听取本单位主要工作情况的通报。

(九)坚持党建工作考核验收,实行半年一检查,年终一考核。年底按照党建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对支部实行百分制考核,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至89分为良好,60分至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二、 党员考核制度

(一)考核目的:

1、作为预备党员转正的依据。

2、作为年末评比先进的依据。

3、作为增加工资及奖金的依据。

(二)考核内容:

1、对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马列、毛泽东思想、邓小

16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情况及政治觉悟提高情况。

2、学习、纪律、工作态度的提高情况。

3、在群众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情况。

4、与党组织的联系、思想汇报情况。

5、过组织生活及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情况。

6、对评优的态度。

(三)考核办法:

1、由党支部主要负责考核。

2、党支部有意分配工作任务或让其处理工作中的某种带倾向的问题或事件。

3、广泛听取党外群众意见。

4、党支部大会公开评议和自评。

5、要求定期或不定期总结汇报思想、工作。

三、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度

(一)严格按照《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上级党委的要求,认真开展好党的工作,为党组织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保证。

(二)根据上级党委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每年制定党建工作目标计划,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工作落实,做到年初有部署安排,年终有检查总结。

(三)要牢牢把握重点。突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强化重点,严格管理,完善制度,建好活动阵地,抓好积极分子和后备队伍建设,吸收新鲜血液,壮大党员队伍建设。

(四)严格落实责任。党委书记是落实党建工作目标的“第一责任人”,对相关工作必须亲自抓;各基层党支部书记是落实党建工作目标的“直接责任人”,必须靠上抓落实。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确保取得实效。

(五)严格考核奖惩。将党建工作目标作为年终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合理定标、量化考核的原则,进行百分制量化考核。检查考核工作根据党组织隶属关系自上而下逐级负责,80分以上为达标,60—79分为基本达标,59分及以下为不达标。

(六)对达标党组织,上级党组织给予通报表彰,并视情况给予奖励。当年达标党支部,方可参加“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评选,评选优秀党员的比例可适当提高。对上一年达标,当年考评不达标的党支部,要限期整改;对连续两年不达标的党支部,要给予通报,问题严重的,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

四、廉政制度

(一)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党员要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批评教育,督促整改,抓好落实。

(二)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区、市局和地方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廉政教育计划。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法规制度。坚持每季度不少于两次“纪检日”活动,不少于一次廉政学习教育。

(三)局长对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党风廉政工作由支部书记负责组织、实施。注重掌握本部门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防微杜渐,共同抓好本单位廉政建设。

(四)严格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制订的税务人员廉洁自律若干规定和区、市局、地方党委制订的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坚决反对“吃、拿、卡、要、报”等违纪行为,树立正气,倡导行业新风,讲廉洁,遵守纪律,打击歪风邪气。

(五)重大案件、税务行政处罚坚持集体研究不准以情代法、

18 以补代罚。查处案件坚持两人以上,不准瞒案不报,压案不查。

(六)建立内外监督制约机制。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每年召开两次特邀监察员会议,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功能。

(七)认真执行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对税收的稽查、处罚以及财务、资产管理等项制度规定,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防止和纠正各环节上的违法、违纪行为。

(八)成立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检查干部职工《党风廉政责任书》和市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暂行办法》落实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建议,实施领导班子工作任务。

(九)局长与各股室、分局、所签订廉政责任书,实行层层负责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十)认真落实市局、地方纪检、监察机关下达的党风廉政工作任务。

五、党内情况反映制度

情况反映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党员个人向党组织的思想汇报和情况反映,党内思想倾向的反映,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汇报反映,党内作风方面的情况反映,党外人士和群众对党员、干部、党组织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方面的情况反映,以及社情民意的反映等。

保证基层党员群众在第一时间反映问题,提高情况反映的效率。接受反映者要及时向领导或上级组织汇报,不能截留,确保基层党组织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不能报喜不报忧。对事关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要按规定及时上报。

通过汇报、会议、信访、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等形式反映情况。

六、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按照一定的范围、层次和时间向党员公开党务活动,党的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况。

党内情况通报制度的内容包括重大问题通报、评先评优通报、警示通报、季度性工作通报、社会性工作通报等。一般性工作一个月或一个季度作一次情况通报,有重要性或紧急性的工作要及时通报。

要着重解决有些基层党组织长期不进行党内情况通报,缺少同党员和群众进行沟通与交流的问题。

七、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

党内重大决策的内容: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定的事项,事关本机关全局性、政策性的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应该由集体讨论的干部的任免、调动和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等。

校园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范文第2篇

回顾园区开展非公党建工作的实践, 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着眼党建工作覆盖面,在组建支部上探索新模式

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党建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党建工作覆盖面的扩大,就没有非公党建工作开展的依托。为此,我们着力加强了以下工作。

1、构建三大“总支”,增强党建工作针对性

我们根据民营企业特点和发展需要,从着眼于为企业服务入手,强化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园区直接为企业服务的职能部门作用,重新调整了以基地办、创业中心和职介所为组织架构的三大党总支,分别对园区基地企业、孵化企业和流动党员开展工作,将入驻园区的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按照“隶属关系”分别纳入这“三大总支”,进行分级管理,并成立了独立党支部和联合党支部,在工委的统一领导下,履行各自范围内的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职责,解决了民营企业支部组建难、党员流动性大的难题,使园区形成了党员有人管、支部有人建的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组织架构,为实现园区党建“全覆盖”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党建工作实效性

为解决民营企业建支部难的问题,我们探索尝试新方法,将党建工作有效融入到了领导走访、企业服务、组建工会等工作环节中,形成了一项工作、多个渠道实施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为企业服务中深化了党建工作,做到了对企业党员队伍状况的及时了解,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如,京卫医药科技集团公司是部队转制的民营企业,在组建支部之前,企业老总存在思想顾虑,担心成立支部后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活动,在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做工作的同时,工委认真分析了企业老总的思想状况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亲自上门,在提供咨询服务过程中耐心讲解了“建立党组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促使企业老总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打消了思想顾虑,不但尽快成立了党支部,还亲自担任党支部书记并聘请了一名专职副书记,负责抓党务工作,把党建工作与提高公司凝聚力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公司建立了党建工作网,使党建工作有声有色。

3、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实践表明,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对于高新企业党支部的创建有着重要作用。为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党组织的亲和力和渗透力,我们对党建工作的活动载体进行了选择和创新。一是开展专题研讨活动。每年开展一次“加强园区经济发展”主题研讨活动,动员党员、干部献言献策,调动广大党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研讨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工委与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沟通,保持了园区快速可持续发展。还围绕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要求,在党的生日之际,调动周边党建资源,联合了入园企业和周边的街乡、驻军、医院、学校、公园等单位举办了文艺汇演,增强了区域合力,共同把科技总部新区建设好。二是开展系列特色活动。园区工委每年通过庆祝“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表彰、演讲、歌会、红色经典回放、红色之旅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以增强党组织的活力,振奋党员精神,带动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如,景新电气公司,是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支部,新员工多、大学生多、预备党员多。为稳定职工队伍,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和群众参加工委的各项活动,并定期组织党员到郊外开展党日活动,还把活动照片放在公司醒目位置,使党员和群众进一步凝聚在党的周围,同时也增强了企业文化建设。

二、抓住高新企业特点,在党组织“管理”上寻找新途径

目前,高新企业已呈现出了数量庞大、规模层次不齐、股份结构复杂、行业多样、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为使非公经济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已成为了必然要求。

1、发挥科技企业优势,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针对党员队伍学历高、年龄低、流动性大、分散、外出频繁的特点,我们充分发挥高新企业现代信息、网络建设发达的优势,开发党建资源,采取“一网一册”的方式,不断改进党组织和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体现了“科技党建”的新特点。建立“丰台园党建之窗”网站,定期在网站上公布“三会一课”学习篇目,开设党员内部专题论坛、交流园地等栏目,使党员及时了解党的知识,接受管理和教育。为每个支部设立专用电子邮箱,为企业与党员、党员与党员、工委与基层组织之间架起了一条 “绿色沟通渠道”。在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网站”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每个党员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随时能够了解每个阶段的重点,按要求完成各阶段的教育任务,实现了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不少党员积极参加“党员论坛”发表感想,一位党员在“如何实践党员的先进性”的栏目中,写出了“为民常含泪”的文章,字里行间体现了党员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此同时,编制了《党支部工作手册》电子版,方便党支部了解党建工作的相关制度,解决企业新任党支部书记缺乏党务知识的难题,确保了党组织生活正常开展。

2、加强选用和培训,发挥支部书记重要作用

支部工作开展的如何,党的基层组织是否巩固,与选好、用好、培训好、发挥好支部书记的重要作用有着密联系。在组建非公企业党支部工作中,我们在选好支部书记方面,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企业的法人、董事长或高层管理人员中的党员担任书记上,以加强政治资源与行政管理资源的有效结合。在22个民营企业党支部中,通过有效工作,已有60%的支部形成了这样的格局,从而促进了党组织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联动,取得了企业法人、经营者和高级管理人员对党组织工作的支持,把握住了工作的主动权,使企业文化、经营管理与党支部工作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将支部工作落到了实处。为发挥好党支部书记的作用,在提倡支部书记讲党课的同时,在党课内容上引导要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党员的理想信念、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在企业文化、培训、考核和经营上促进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支部书记的培训方面,坚持定期召开支部书记例会、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提高支部书记工作能力,增强党建工作意识,切实做好党支部工作。同时,为培养既懂经济又懂业务的新时期专业化党务干部,实现以党建工作创新推动经济工作创新,结合园区人才发展战略和高科技企业党务干部的特点,引用园区干部培训的“八化”标准,每年举办支部书记培训班,逐步培养了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有效地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民营高科技企业华深公司党支部书记赵丛月是企业的总监,他在抓企业经营管理的同时,解决了员工的日常生活待遇和培训问题,调动了党员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目前公司90%以上的中层干部都是党员。

3、开发党建资源,增强党员归属感

针对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难和部分企业支部党员没有活动场地的问题,在产业基地范围内,园区工委充分挖掘资源,协调相关部门,分别建立了4个党员电教活动站,站内备有各种党建音像资料和期刊供党员学习,还定期举办读书会、信息发布、各类联谊等活动。电教活动站的建设丰富了组织生活,提高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兴趣和积极性。与此同时,电教站在组织活动中,还协助党员解决工作、生活、学习上遇到的实际困难,使广大党员普遍认为又找到了集体的“归属感”,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三、围绕高新企业成长,在“促进”发展上谋求新局面

加强非公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党建工作促进高新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把党建工作融入到了为企业服务中。

1、扩大党建工作范围,服务好未建支部的企业,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

党组织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调动党员和群众积极性的基础。在未建立支部的民营企业中,我们从服务入手,体现党组织的亲和力,促进党组织建设。坚持“特事特办”,从关心企业出发,积极调研,从

服务入手,协助企业做好没有党组织而又必须做的工作。如,深华科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无上级主管单位的民营企业,在入驻园区时,还未建立党支部。公司主要业务是承担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按照交通部的规定,对外承揽的工程合同与廉政合同需要上级主管单位盖章才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园区工委一方面按照《党章》规定要求企业迅速成立党组织,同时协助做好有关事宜,加快了后续工作的进行。由于急企业之所急,使企业真切的感到党组织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对党组织的向心力,带动了该公司迅速建立了党支部,推进了企业经营发展,2004年上缴税费比上年增长了47%,人均税费增长了65%。与此同时,工委还制定了党组织关系在园区和未在园区建立党支部的民营企业的不同管理办法,以支持企业发展。

2、细化党建工作内容,培育好已建支部的企业,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

对已建立支部的企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企业做强做大,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如,振隆高科技发展公司是一家最早在园区成立党组织的民营企业。92年入园时,只有四名员工、几万元的启动资金,在孵化发展阶段,园区工委对该公司重点培育,加强具体指导,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推进了企业迅速发展,现已有50名员工,资产上千万元、研发新产品五十多项,产品遍布16个省80多个地区,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该企业坚持诚信经营,多次被评为园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并将这些锦旗悬挂在商务洽谈室,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经营业务逐步扩大,成为了首批入驻总部基地的科技企业,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相互促进、同步发展。

3、深化党建工作内涵,跟踪好潜力大的企业,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

为进一步深化党建工作内涵,园区工委面对所属企业和入驻企业大量党建工作并存的局面,充分利用企业服务渠道推进党建工作,创造性地形成了党建工作与企业服务相协同的工作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也为下一步聚集在园区的大量总部型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服务模式。例如,园区企业服务管理处在为企业提供服务过程中,会将没有建立党支部但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情况迅速反馈给组织人事处,组织人事处将会进行重点跟踪,借助企业服务的渠道开展党建工作,实现服务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同时,园区工委还不定期召开大型企业“党建促经济”专题研讨会,交流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经验,拓展与企业沟通的新渠道,搭建了企业服务的新平台,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

校园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范文第3篇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对贫困县乡村的划定,目前,我县有省级插花贫困乡3个,贫困村20个。2005年初,全县20个乡镇场有贫困户5181户20465人(人均收入低于882元以下),占全县总人口的5.64%。从地理环境分:三个重点贫困乡20个重点村有贫困户2824户12155人占总贫困人口的59.4%,其它乡镇场有贫困户2357户8310人;从致贫原因分:因无生产资料致贫2313户10191人,占总贫困人口的49.8%;因病致贫1562户6069人,占总贫困人口的30%;因灾致贫103户436人;因无劳动能力致贫317户632人;孤寡老人322人;孤儿9人;其它原因致贫502户2310人,占总贫困人口的11.3%。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三个贫困乡,占总贫困人口的59.4%。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然资源匮乏。这些区域人均耕地(草场)少且土(草)质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缺水、缺电、缺市场,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成果共享程度低;

二是劳动者素质差,劳动技能低,科技发展意识淡薄,传统的经营、养殖模式依然存在;

三是贫困人口观念落后,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等、靠、要思想严重。2005年初在册的贫困户中,有68%的贫困户家中有18-40岁的男性劳动力,而外出务工人员不足3%;

四是扶贫开发局限性强。低收入人口主要分布在偏远落后的山区、丘陵区、灾害高发区、高寒牧区,点多面广,基础设施差,扶贫效果不明显;

五是我县不是贫困县,但与其它县(市)相比,贫困人口最多,占全地区贫困人口的16.5%,而上级扶贫资金投入有限(2000年-2004年共计投入647万元)且县级财政困难,制约了扶贫开发的顺利进行;

六是由于扶贫防御体系不健全,返贫现象严重。2000年初我县在册贫困人口220户1201人,经过5年的扶贫工作,实现7639户38046人脱贫,而2005年初在册贫困人口却有5181户20465人(动态脱贫标准线由650元提高到882元后统计);

七是陈规陋习致贫(如大操大办“红白”事)。

三、扶贫机制及设想:

(一)进行分类扶贫,对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贫困户以帮教式扶贫为重点,着重提高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对无生产资料的贫困户以解决生产资料,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技能为重点进行帮扶;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孤儿等纳入民政供养,进行救济式扶贫(共331人,其中孤寡老人322人,孤儿9人)。

(二)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

围绕增加低收入人口收入,以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基础,支持重点乡村和农户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进一步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特别是要利用我县畜牧业优势,集中力量,加大畜牧业的发展,提高肉、蛋、奶产出率,使其成为带动低收入人口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来源。

(三)实施整村推进战略

以贫困村为单位,加强基本农田、优质草场、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国家安排的以工代赈资金必须用于贫困乡村的基本建设,各行业部门的专项资金要重点向贫困乡村倾斜,力争到2006年,使全县20个贫困村90%以上实现“五通”、“五有”、“五能”的奋斗目标,坚持开发与发展并举,充分利用“缺项补项”方案,及时调整项目实施,为低收入群众经济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继续实施“贫困户庭院经济开发建设工程”

提高低收入户发展庭院经济意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帮助低收入户发展庭院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到户。

1、利用扶贫资金为无房户、危房户新建或维修5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住房和0.7亩地的宅基地。力争每户有2头生产奶牛,每人4只生产羊,并饲养一定的鸡、鸭、鹅等家禽。农区每人有2亩旱涝保收的口粮,牧区每人有1亩口粮田且每人有30亩以上的草场。

2、发展庭院经济。山区半山区的低收入户庭院保证种植5分地以上蔬菜。凡适合经济林气候的地方,每家种植10棵以上果树或其它经济林,力保庭院无空闲地。对干旱缺水的地方,尽力帮助打水井或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缺水问题。

3、培育低收入户从事手工业,如:铁匠、木匠、泥瓦匠、修鞋匠等,扶持家庭手工业作坊,生产地方特色的花毡、地毯、花帽、剌绣、小刀、马鞭、马鞍等特色产品。

(五)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发挥扶贫资金效益

除以工代赈资金用于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外,国家财政扶贫资金、自筹资金都进村入户,具体用于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发展庭院资金短缺问题、购买生产畜、科技培训等方面。扶贫贴息小额贷款,力争发放到贫困户。各项资金的使用按照申报项目执行,不随意改项、不挤占、不挪用扶贫资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加大科技扶贫和培训力度

突出科技扶贫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调动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到贫困乡村创业,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安排科技培训资金,建立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扶贫的示范作用。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有针对性通过夜校和种类短期培训,增强农牧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能力,确保每个贫困户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同时,反对封建迷信,引导群众自觉移风易俗,改变落后生活习俗,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七)积极稳妥扩大劳务输出

加强职业培训,组织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各贫困村每年力争组织户均1个劳动力外出从事

二、三产业劳动,确保年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同时关心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工资收入等情况,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困难。

(八)实施移民搬迁

对环境恶劣,自然资源缺乏的贫困乡村人口,结合退耕还林还牧政策,有计划、有组织、分批分阶段实施搬迁扶贫,并坚持自愿搬迁原则,尊重搬迁户的意见,不搞强迫命令,因地制宜,多形式、多渠道,注重实效,制定切实可行的移民搬迁优惠政策,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致富。

县扶贫办

校园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范文第4篇

一、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的责任落实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不须管行风”的工作责任,年初县政府与各乡镇、县直部门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分解,落实工作责职,加强进度考核,形成行之有效的责任落实机制。加强牵头部门,责任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为健全防治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提供组织保证。

二、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的教育防范机制。一是抓好干部廉政教育。坚持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岗位的干部职工进行理想信念、党的宗旨、职业道德和勤政廉政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二是结合部门和行业实际,按照“依法、文明、便民”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从业行为规范,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服务,廉洁高效。三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开制度,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四是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实行24小时纠风举报制度。

三、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的跟踪监督机制。一是加大行风监测力度,聘请一批行风监督员,定期巡视,定点监测,发现不正之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治理不正之风的对策和建议;二是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对重点问题,重点地区,重点部门明查暗访,督促相关部门和行业有针对性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三是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形成舆论监督,督促部门及时改进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四、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的考核评议机制。将纠风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考核的范畴,与党风廉政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时,充分发动群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监督权,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加强评议结果的运用,对评议结果进行公示,真正形成“以评促纠,以评促健”的工作机制。

校园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范文第5篇

一、当前全县矛盾纠纷的主要类型

从全县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的整体情况看,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农村生产经营性纠纷、债务纠纷和干群矛盾纠纷。由于农村划分宅基地不清、村务厂务公开透明度不高、思想工作跟不上和一些村干部办事不公、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引起的农民争山、争地、土地承包、征地补偿、债权债务矛盾纠纷高发。二是企业改制中的下岗、失业、待业职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由于企业改制、减员增效、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导致下岗、失业职工增多,再就业难度大。城镇贫困群体的日益扩大和加重,使各类矛盾纠纷特别是失业职工以解决生活困难为由的群体上访、越级上访较为突出,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不容忽视的因素。三是农村邻里纠纷时有发生。由于农民群众思想狭隘、观念陈旧,自我利益为重,常为小事、琐事与邻里发生矛盾纠纷。四是城镇外来务 1 工人员与雇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由于这些人多数文化程度低,法制观念淡薄,如果发生劳动争议、受骗上当、劳动所得难以追回时,容易引发民转刑案件。五是婚姻家庭纠纷居高不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经济基础、经济条件成为引发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直接根源。特别是因未婚女青年不愿意出嫁脑山地区,导致男性大龄青年增多,结婚费用剧增,围绕这些现象引发的嫁娶彩礼攀高、退婚、骗婚、离婚、弃婚、逃婚等事件时有发生,幼无抚、老无养的问题在农村日趋增多。六是县城建设、危房改造中引发的征地拆迁安置纠纷越来越多。部分群众只顾眼前利益,以提高征地补偿和拆迁安置等各种不合理要求阻扰建设,引发矛盾纠纷。七是个别权属纠纷和给付纠纷在法院判决生效后,由于部分当事人无执行能力、个别被执行人拒不执行因素等,导致执行任务重,执行难度大,久执不结,造成矛盾纠纷等。

二、全县矛盾纠纷存在的原因分析

全县引发矛盾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矛盾纠纷的内容上看,经济利益纠纷相对突出。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广大群众在资源分配、生产经营、劳动关系、分配收入等方面引发矛盾纠纷比较突出。再加上目前法制尚不健全,市场行为还不规范,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方式滞后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使不同社会成员、不同社会群体以及不同区域之间贫富差异所引发的矛盾纠纷,反映出强烈的利益性;从矛盾纠纷的主体上看,呈多元化的趋势。从基层大量矛盾纠纷的表现形式上看,当前矛盾纠纷的主体已不再只是过去单纯的公民与公民、职工与职工、婚姻家庭、邻里之间的一般性的纠纷,还表现为公民与法人、法人与法人、干部与群众、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纠纷,呈多元并存的局面。主体的多元化使以往对矛盾纠纷的界定 2 和调解组织的工作范围、内容、标准、要求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调处的复杂程度增大;从矛盾纠纷的成因上看,起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利益、宗教等方面的原因,也有解决处理方法不当的原因;既有群众合理要求的一面,也有群众对党和国家政策不甚了解的一面;既有基层干部思想观念陈旧、服务方式滞后、处理问题简单的一面,也有部分群众要求和期望过高,只看眼前,不计长久,不顾全大局的一面;既有传统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社会公德冲突的一面,也有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传统观念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进程不相适应的一面,决定了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各类矛盾纠纷必然呈现多发频发的态势;从矛盾纠纷的解决上看,调处的难度增大。由于当前矛盾纠纷成因复杂,涉及当事人多,涉及的行业部门多,一个具体问题往往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组织难以解决;另外乡镇政府调解中心、人民调解组织、村(社区)调委会又是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调解的权限,调解的方式、手段,调解的效力都很有限,虽然各级调解组织、调解员们千方百计地进行预防、排查、调处,但仍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矛盾纠纷上升的势头;从矛盾纠纷存在的现状看,法制宣传教育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群众法制观念淡薄,依法维权意识不强。有的对自己实施的行为或所造成的事实按法律规定应负的法律责任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从而引发矛盾纠纷;有的过分追求心理平衡,因不懂法致使由受害方变成施害方,引发新的矛盾纠纷;有些村级组织存在“软、懒、散、瘫”现象,不敢正视出现的矛盾纠纷,抱着“能拖就拖,拖一时算一时”的消极态度,从而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个别问题群体化;个别行政执法人员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激起民众不满产生纠纷;有的官僚主义严重,部分村的群众对村干部失去信心,抵触情绪较重,故意不 3 配合村干部工作,干群关系紧张。

三、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少数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还不够重视。一些地方重视信访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对于矛盾纠纷的排查、预警、调处等前期工作没有得到相应重视,存在“重处理、轻排查”的观念。二是化解矛盾纠纷的组织网络还不够健全。很多行业、企事业单位的调解组织还没有建立或没有真正发挥作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专业性的调解组织发展比较缓慢,适应不同领域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调解组织工作网络还没有完全形成。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刚刚起步,有专业知识、有较强调解能力、热爱调解工作的专职调解员缺乏。三是社会矛盾纠纷的信息预警机制还不够完善。基层矛盾纠纷信息预警、排查、分析工作仍很薄弱,一些容易激化的纠纷苗头和群体性事件、越级上访信息未能及时发现和控制。由于一些部门参与意识不强,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部门之间难以形成信息联动、矛盾联处的局面。四是部门责任和考核工作还未完全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在很多时候都是依靠政策文件进行的,一些部门职能定位模糊,职责交叉,这给落实责任和加强考核工作带来难度。一些地方的领导接访制度没有完全落实,考核机制、责任机制和奖惩机制还需强化。五是对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宣传还不到位。“处理矛盾首选调解、调解也是法治建设、调解反映社情民意、调解小成本大效益”等全新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信任调解、选择调解、使用调解的主动性还不够。六是化解矛盾纠纷的力度不大。工作浮在表面上,没有扑下身子去解决实际问题,有些虽做了思想工作和协调工作,但没有真正达到息诉罢访和案结事了的效果。

四、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意见建议

解决矛盾纠纷关键要抓“两头”。即:对已经形成的、现有矛盾纠纷的调处和对潜在的、初发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双管齐下,标本兼治,从整体上压降社会矛盾纠纷。

㈠进一步强化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领导。要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将其作为平安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内容和重要保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统筹安排;要强化领导,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考察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内容,逐级落实责任。对因工作失职、决策失误、处置失当等原因造成矛盾激化、影响恶劣的,严格追究责任;要提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考核比重,不但要考核矛盾纠纷发生数,而且要考核调解效果,将调解责任同时落实到调解职能部门和纠纷产生部门,确保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不再产生新的矛盾。

㈡进一步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要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视矛盾纠纷的源头解决。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的利益矛盾,着力解决好住房、医疗、教育等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使全体民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在出台政策、实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和重大建设项目前,必须发扬民主,科学论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充分考虑对社会稳定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切实防止因决策失误、执行不当引发社会矛盾,实现保发展和保稳定的有机统一。

5 ㈢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组织体系。矛盾纠纷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等方方面面,面广量大。因此,要积极构建纵向从县、乡到村社,横向覆盖到各领域各行业,集预防、发现、受理、调处、化解功能于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要大力加强各类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积极发展各类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效能,努力构建一支党政主导、扎根群众、覆盖基层的调解员队伍,形成上下对接、横向联动、布局合理的调解网络,切实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㈣进一步抓好重大矛盾纠纷的化解调处工作。重大矛盾纠纷,特别是群体性事件,虽然数量较少,但社会影响大、调解难度高,牵涉党政领导精力也较多,是调解工作的重点。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基础作用、行政调解的职能作用、司法调解的主导作用和民间调解的辅助作用,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对重大矛盾纠纷的管控和驾驭能力。事前,针对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生态移民安置以及人事劳动争议、社会保障、涉法涉诉等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制定应急预案。预案要根据群体性事件的规模,聚集地点的不同,明确部门和领导责任。要细化工作流程,加强实战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能够快速反应、应对有序;发生群体性事件后,党委、政府分管领导、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赶赴现场,认真履行职责。参与处置的部门和人员要加强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处置工作。对事态发展严重,形成违法犯罪活动的,要迅速采取措施,依法果断处置;处置工作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善后工作,特别是对承诺的问题要及时兑现,防止反复。对造成群体性事件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要严格追究责任。

6 ㈤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纠纷的信息体系建设。化解矛盾纠纷,关键在早,关键在小,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矛盾纠纷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判工作。要以各级、各类调解组织为基础,在县级以下建立县、乡、村、组三级四层矛盾纠纷信息网络。广泛发展矛盾纠纷信息员,尤其在企业改制、城市拆迁等纠纷易发领域,设立耳目,发展内线,努力获取预警性、内幕性纠纷信息。各类调解组织在收集信息的同时,要进行分析评估,从宏观层面,开展总体分析、分类分析、隐患分析、个案分析和深度分析,关注民生热点,跟踪隐患焦点,把握矛盾重点,准确预测发展趋势,提出预警性建议。在此基础上,按照纠纷的普遍性、特殊性、潜在性、初发性、专业性、严重性、突发性进行分类,及时上报党委政府,反馈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实现矛盾纠纷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和早化解。

㈥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建设。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纠纷的社会,关键是要建立统一协调、良性互动、功能互补、程序衔接,多元高效的矛盾纠纷协调联动机制。要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机制,不断拓展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警调对接等九项对接机制,切实增强联动调处的功能与实效。县级以上由信访联席会议牵头,乡镇由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牵头,对矛盾纠纷进行实时动态排查,实现对矛盾纠纷的动态监控。对受理或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根据其性质、类别,进行汇总梳理或直接调处,或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流指派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对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的矛盾纠纷,由受理部门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联合调处。定期通报分流指派后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进度和调处结果,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根据督查结果,提出奖惩建议。

校园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范文第6篇

确保质量安全是企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企业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高度关注又非常揪心的焦点问题。一方面,铁路和城轨建设行业对质量安全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检查考核处罚非常严厉;另一方面,企业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花费的精力越来越大,投入的资源也越来越多。如何建立质量安全长效机制,使质量安全持续改进有序可控,如何全面贯彻落实质量安全法律规章,彻底消除质量安全隐患,这是摆在我们电务施工企业面前的一个非常紧迫非常突出的课题。

一、必须对新形势下质量安全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 铁路和城轨建设的快速发展,把安全和速度提到一个相互制约、相互矛盾的点上。而动车、高铁是极高风险的行业,在时速200公里至300公里的列车运行过程中出现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将直接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付出血的代价,造成不可挽回的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失,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制约铁路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企业的打击更是毁灭性的。所以我们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大于天,务必常抓不懈。

建设和谐社会是每个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企业保证质量安全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事实已经证明:一项重大伤亡事故的出现必然会波及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而质量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特别是重大伤亡事故,必将影响企业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人命关天,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懈怠;肩负的责任,决不允许我们有点滴的懈怠;事关企业生存,我们务必不能懈怠。 确保质量安全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保障。企业要在当今市场竞争中求发展,做好质量安全管理是极其重要的首要环节。施工现场危机四伏,隐患丛生,一旦发生事故,必然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必然会自毁信誉,对企业将是致命的伤害,生存面临严峻挑战,何谈市场,何谈竞争,何谈发展,何谈做强做大,何谈提高员工收入。

二、必须正确理解对待质量安全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条件和环境使质量安全面临严峻考验。时间紧、任务重、站前工期挤站后工期;设计文件、技术方案和工程数量变更贯穿始终;施工条件不具备、交叉施工干扰等对质量安全管理造成很大难度,这些因素的存在,对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很多挑战。同时,各项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颁布和“问责制”、“质量终身负责制”的严格实行,使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毋庸讳言,我们在工程施工特别是近几年的高铁客专建设中,在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锻炼队伍、增加效益、提高信誉等方面取得了一流的业绩,但仍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和漏洞存在:

1、对质量安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表现在:有的领导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员工没有真正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质量安全的过程控制和管理不到位,措施落实不到位,责任追究不到位。在工程实施中未能处理好质量安全与速度、质量安全与效益、质量安全与工期的关系。

2、质量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表现在:个别现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图纸审核把关不严;不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工艺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质量安全标准、规章制度、工艺文件、操作规程形同虚设;质量安全部门监管责任不落实,质量安全检查不深、不细、不全面,监管力度缺失;存在部分走过场的现象。

3、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质量安全制度规程不够完善、不适应发展要求,技术交底、质量安全培训缺乏针对性等一系列现象还存在。

4、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的技术业务水平即业务技能素质离工作要求还有不适应之处。

三、必须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上述问题说明我们在质量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确保质量安全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必须从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规程、制度、责任制、落实、追责等多方面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企业成立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委员会,各项目均成立安全生产和质量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委员会和领导小组的职责、权利、召开会议的间隔、需解决的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在公司、项目部设立安全质量部,确定其质量安全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除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委员会之外,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干扰其工作,确保安全质量管理部门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处理问题。

(二)持续改进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要在思想、技术、组织、资源和制度五个方面健全质量安全保证体系。随项目规模、环境条件等变化不断调整,做到持续改进,满足质量安全管理需要。

(三)落实责任。在技术质量安全方面,建立健全总经理领导下的总工程师负责制,层层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对涉及各部门的责任如技术培训、质量安全教育、现场检查等进行明确定位,确保相关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对涉及施工质量安全各环节中的每一个岗位、人员和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进行详细分解,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

(四)建立和完善领导包保、定期检查工作制度。对领导包保、定期检查的项目、时间、内容、方式、频次、问题处理、信息通报等做出明确规定,通过领导包保、定期检查提高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执行质量安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五)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通过考核评估、奖惩激励、监督制约、定期通报等环节的有机结合,使质量安全制度、规范、流程等得到严格执行,使过程控制(包括关键工序、危险部位和质量安全管控薄弱环节等)更为有效。

(六)建立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结合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建立质量安全问题、故障、事故登记备案制度和动态管理制度,使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风险控制成为一项不可或缺、长期坚持的工作,实现对质量安全隐患的“零容忍”。

(七)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赋与质量安全管理监督职能部门及个人权力,对发生忽视安全生产工作、不执行质量安全制度措施、未完成质量安全责任目标、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等问题的,行使“一票否决”权。制定“一票否决”办法,明确什么问题否决什么,否决广度、深度,否决的方式途径等,以增强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八)加强质量安全文化建设。加大质量安全文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广泛宣教质量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营造良好的质量安全文化氛围,使员工的质量安全行为由不自觉变为自觉,由“强制执行”到“自觉遵守”,进而实现员工质量安全意识质的飞跃,为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为中国通号天津工程分公司总经理)

自去年8月1日起市行政服务中心导入、运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以来,“中心”工作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贯标过程中的一系列准备、执行和改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功效;同时也激发了整个中心内找不足,外靠监督,抓好质量,促进服务的意识,通过这种创新方式,把窗口建设引领到一个更高的平台。在此过程中,财政支付中心完善了原有的制度,如:内部检查制度、作废支付令检查制度、空白凭证领用制度等,窗口质量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市行政服务中心将建立贯标长效机制。那么建立长效机制的必要性有哪些呢?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在打造“政务超市”品牌时引入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向服务对象承诺我们的服务质量是有保证的同时,鞭策我们“中心”人不断努力,提升服务。为此,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动上积极参与,把我们的质量目标定为长期目标,自始至终贯穿于日常服务中。

二、符合贯标程序自身内在的要求。认证审核只是抽查了几个部门,监督审核要在3年内要检查所有部门,并复查已检窗口的改进措施是否落实到位,若再次发现问题还有一个复查、改进、提高的过程;若遇上级重大政策调整,相应的执法依据都要调整,这又牵涉到审核。所以“中心”人要有紧迫感、责任感。

三、市行政服务中心自身特点决定了长效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实行长效管理是保证“中心”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金钥匙。市行政服务中心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产物,是群众关注的焦点,是机关效能建设的晴雨表。“中心”成立三周年,目前正处于稳步发展期,她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贯标的长期性。

1、“中心”靠依法行政提供服务产品,严格按程序来操作,面对的顾客是广大的群众,实施窗口化管理,具有公开、公平、公正性,是廉洁高效的部门,深受群众欢迎。

2、窗口人员流动性大,窗口业务不同,业务量有大小,服务质量有高低,要用质量管理体系来覆盖各窗口工作,本身就存在贯标的复杂性、艰巨性、不稳定性,需要协调、适应、融会。

3、群众满意度决定我们工作的好坏。窗口的工作是面向广大群众的,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服务得好,受群众表扬,服务得不好,就会受群众的批评,甚至投诉,这不仅关系到个人声誉,还影响进驻单位、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府的形象。所以说窗口无小事,只有正确定位,履行职责,把群众满意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4、持续改进是“中心”永恒的要求。大至上级法律规章制度的修定,小至窗口工作流程的完善,都是持续改进的客观要求,窗口工作人员素质不同是持续改进的客观要求。“中心”集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审批事项于一身,是直接履行行政许可事项的重要场所,将持续改进方针导入窗口建设,不仅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要有解决问题的应急机制,比如:预防措施、纠正措施等,这将确保“中心”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产品。

基于以上认识,怎样实施长效管理呢?

一、“中心”人员思想统一,正确对待,主动落实。采取会议、文件、制度形式让每一位“中心”人了解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投入,将“质量型”、“长效型”意识融入到服务中去。

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明确配套制度。

1、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制度,将总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窗口,由窗口负责人负责,各岗位人员按工作手册开展工作,实施责任追究。

2、完善“中心”现有的规章制度,科学化、人性化对待窗口建设。

3、建立预防措施、纠正措施。

4、内审员建立定期内审制,避免一次性检查后不再重视。

5、完善公示制度,不仅指公示制度部分还包括公示服务的“量和质”。

6、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参观,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加强考核力度,确保长效机制得到落实。

1、建立考核小组,明确考核内容、成员、方式、时间。

2、组织考核,现场打分或评议。

3、反馈考核情况,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以上是基于我在贯标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抛砖引玉,欠缺的地方请多指正,以便于我们持续改进,使质量方针体现在日常工作和服务中,体现出长效性,使“中心”经得起内检外审,成为群众满意的部门。

摘要 电力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也就是必须有系统地抓好9个方面的工作,而且要长抓不懈,才能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保障企业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

关键词 安全文化 危险点预控 反习惯性违章 标准化作业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预防事故,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这是防患于未然,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保障企业长治久安,稳定发展的根本措施。笔者认为,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抓出实效。

1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1.1强化安全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实践证明: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是预防事故的根本措施,必须加大力度,分层次对企业安全第一责任者、主管生产副职、二级单位行政正职、安监系统人员进行正规系统的安全培训,以帮助各级领导掌握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企业亦应对中层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班组长尤其是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以提高职工尤其是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增强防范事故的能力,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培训后要进行严格的闭卷考试,生产人员安全考试不合格者一律不准上岗,如因培训不良导致事故,应严肃追究领导责任。企业应建立规范化、标准化、模拟化和经常化的培训手段,对主要岗位都应通过培训考核,竞争上岗。

1.2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 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时间,企业应采用走上街头和举行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观看安全录像等多种形式宣传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和重要意义,达到以周促月,以月促年的目的。 1.3设立安全教育室

根据国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的要求,企业应设立安全教育室,经常对职工进行生动形象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应做到:常教常新、晓知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1.4营造安全生产氛围

生产作业现场应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识和警语,在一次变电站和基建施工现场设立醒目的安全警语和安全传画,增强现场安全氛围。

2树立风险意识,开展安全性评价,实行闭环管理,持结改进

安全性评价,作为新的现代管理方法,对企业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管理水平作用极大。

安全性评价是风险管理的闭环控制手段,核心是“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辨识就是找出人、设备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即风险;风险分析就是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评估就是评估和分析风险手危害及危急程度,提出应对措施和策略;风险控制就是采用适用性措施去控制和管理风险。企业要积极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通过安全性评价的动态管理,不断夯实安全基础,以便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安全性评价工作贵在真实,重在整改。它有利于企业摸清安全底数,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打牢安全基础。这一工作如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并与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3切实搞好危险点分析预控,防患于未然

一般来说,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显现的危险点,通过现场考察或认真预想就可以发现。比如:正因为人们知晓电气作业会有触电的危险,所以事戴好绝缘手套、穿好绝缘鞋,与带电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登杆作业前,人们也会预感到存在坠落的危险,因此,上杆之后,上心地挂好安全带。另一类是潜在的危险点,人们仅凭经验或想象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这就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控。潜在的危险点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只要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人们就有能力去认识它和控制它。

预控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是有目的地运用相关科学技术知识,根据豰和现在已知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判断和推测。分析预测得出的结论正确,符合实际情况,采取的控制危险点的措施才越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所以,在进行危险点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以各类电力作业安全工作规程作为分析预控作业中存在危险点的行动指南。

收集的资料必须实。一般地说,在以过去作业情况作为依据时,其作业情况与将要开展的作业情况(时间、地点、作业过程、使用的工器具、作业人员的素质等)越类似,相比照而推断出的危险点就越准确。因此,选择过去进行的作业一定要有类比之处。 对时间较长,过程较复杂的作业,除了对其可能存在的危险点作出概略的预测外,应把整个作业过程分为若干小阶段,预测出每个小阶段有可能存在的危险点。作业阶段越短,预测出的危险点越可靠。

围绕确定的危险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向所有参加此次作业的人员进行交底,同时加大管理力度,使危险点得到有效控制。

实践是检验预测正确与否的标准。在作业前预测到的危险点和采取的防范措施是否与实际作业情况相符,还必须接受实践的验证。同是与实际作业情况相符,则说明所作出的预测是准确无误的;反之,与实际作业情况不符或部分符合则说明所作出的预测有误,应该及时总结并依照实际情况重新作出预测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危险点分析预控要和安全性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安全性评价侧重于设备和管理的评价,而危险点分析预控侧重于人身事故的预防。 危险点分析预控要与开展标准化作业工作结合起来,以不断增强职工的风险意主只和遵章守规观念。

危险点分析预控要注重实效性,实行动态分析预控,结合作业现场实,补充预控措施,以防意外。

危险点分析预控作为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以胑抓一阵子,不能一劳永逸,必须常抓不懈。企业应结合“春、秋检”等工作,充发发挥班组的作用,深入持久地开展好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求真务实,抓出成效。

4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夯实安全基础

班组作为安全大厦的基石和反事故斗争的前沿阵地,作用十分突出。因此,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十分重要和紧迫。一是要选拔一个好班长;二是要规范班组班前、班后会和安全日活动,注重安全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实行“安全目标管理、事故分级控制”,班组重点防止异常和未遂;四是要组织班组成员深入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和标准化作业工作,超前预防各类事故。

5反违章,除隐患,预防事故从源头抓起

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大敌,是长期存在又较难铲除的痼疾,要从根本上纠正预防它,必须加大力度,实行综合治理。

5.1反习惯性违章的重点是基层班组

根据电力系统统计,企业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和由此而诱发的事故中,有90%以上发生在基层班组,可见,基层班组是习惯性违章的多发区。因此,基层班组是反习惯性违章、消灭事故的前沿阵地。只有基层班组杜绝了习惯性违章,实现了安全生产,才能为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5.2反习惯性违章的关键是企业各级领导

反习惯性违章能否取得成效,不仅仅取决于各级领导的决心、态度是否坚决,制定的措施是否得力,而且取决于他们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怎样。如果企业领导带头遵章守纪,杜绝习惯性违章指挥,职工就能跟着学,照着做,就能带出遵章守纪的职工队伍。反之,“上梁不正下梁歪”,习惯性违章指挥不根除,习惯性违章操作和作业也不可能杜绝。所以说,反习惯性声音,必须抓住企业各级领导这个关键。

5.3反习惯性违章的基点在预防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揭示了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是我们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的准则,反习惯性违章也不例外。如果发生习惯性违章甚至造成事故后才去抓,不仅难于纠正,而且损失也大。只有把功夫下在预防上,抓苗头,抓异常,抓未遂,把习惯性违章制止在萌芽之前,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把反习惯性违章的基点放在预防上。

5.4对习惯性违章要严厉处罚

一些企业存在的习惯性声音现象所以屡禁不绝,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处罚不严失之于宽。事实证明,只有从严惩处,罚得使人心痛并彻底醒悟,才有可能铲除习惯性违章。

5.5依靠科技手段,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要预防因习惯性违章而诱发的事故,既应解决好习惯性违章者晕个主导因素,又应注意解决好操作对象、作业环境这些客观因素。单调人这个主导因素、而忽视客观条件,这不符合预防事故的客观规律。因为人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自身的技术、经验、能力、体力以及情绪、情感、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难免出现差错。箉是有的职工往往因固守不良的传统做法和习惯方式,虽然身临险境而不知避险,再加上有的企业设备陈旧,存在许多缺陷和隐患。因此,必须增强安全管理的技术含量,不断完善安全记设施,依靠高、新科技手段,防范习惯性违章及可能此发的事故。

6树立科学的大安全观

以人为本,珍惜生命,已成为21世纪的热门话题。所谓大安全观就是把以生产为主的生产领域的安全,不断扩展到生活安全、生存安全领域,说到底就是把安全和环境、健康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安全的目的不仅要保证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更为了追求人类的安全生存,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人作为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保护人就是保护社会生产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要做好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把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及工作、生活环境,作为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必须扩对安全认识的视野,树立科学的大安全观,学习国内外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如南非NOSA安全管理系统;“三标一体化”管理;同业经等,以此推动大安全行动的进程。

7深入开展标准化作业工作

标准化作业就是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按事先设定的唯一的程序作业,一丝不苟地执行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实现作业人员行为和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要大力推进安全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规范生产、施工现场的一切作业活动,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和有效控制。企业应编制安全作业指导书,统一并规范现场作业行为。每个企业都要选定各专业标准化作业示范项目,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全面推广。从现实情况看,变电检修作业现场必须以遮栏实行全封闭,作业人员通道合理布置,特殊情况下应设临时警示标志呀专人监护;送电检修作业要逐步完善标准化的安全设施;配电系统要严格执行配电安全管理规定并逐步实现配电管理规范化。施工企业应继续推进并完善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工作;修造企业要加大标准化作业的力度,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者要恪尽职守,重心下沉,深入班组,指导班组卓有成效地开展好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工作。

8实现多支点管理

各级领导应树立多支点、多层次的管理意识,安全生产管理必须立足于多支点、多层次,实行技术、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的综合利用,要不断增加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的技术含量,每一项作业都要有保障安全的技术措施,现场作业除了具体的安全防范措施和监督、监护、警示手段外,还要主尖用科技设施保障,做到万无一失。

8.1抓好“春秋检”两个重要环节

上一篇: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简报范文下一篇:校园防欺凌教主题班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