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德育论文范文

2023-09-06

校园德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速度逐渐提升,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使用也逐渐广泛,在教育教学领域这种以信息科技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使用也逐渐成为人們推崇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全面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于智慧校园的理解,充分发掘智慧校园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的作用,从而全面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质量。为此本文结合当前智慧校园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通过分析现阶段智慧校园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措施和方式,以求全面提升智慧校园下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发挥教学优势,实现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实现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智慧校园;小学德育教育;路径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管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加快道德引导,才能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高效发展。

一、加快校园综合建设,增进德育教育的涉及范围

对于小学生来说,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学校的学习中度过的,作为学校来说,为了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应当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宣传充分地结合起来。在当前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的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学校的教学氛围和文化设施之中。为了有效在学校中建立起系统的德育教育氛围,让德育教育与当前的学校教学环境充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德育氛围相对浓厚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规范自己的行为,推动德育教育的学习质量。在智慧校园的教育下,教师可以通过智慧校园系统这项信息化软件系统实施德育教育,从而确保德育教育的教学有效性逐渐提升。另外,作为小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在学校的各大教学空间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宣传播报。例如在学校的教学楼门口等地方对德育教育的相关故事内容进行展示播放,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可操作性,在不同的区域发布不同的内容,例如在学校门口放置针对家庭的德育教育相关内容,在教学楼放置关于学校的德育教育相关知识,在操场边也放置有关于社会的德育教育相关知识。或者在不同的区域每天滚动播放相同的德育教育内容,从而增加德育教育的覆盖率。智慧校园系统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全面应用,德育教育就会渗透在小学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并且根据当前的社会现状能够及时地进行内容的调整,进一步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宣传质量,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优化。

二、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德育教育作用发挥明显

针对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内容,教师应当做好小学德育教学内容的全面开发,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教学方式和教学措施,一方面发挥出德育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强小学德育教育在当前小学教学内容中的全面渗透,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在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都是通过课本知识的宣贯和教学,增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不能亲自进行实践练习,导致对德育教育的理解相对缺失。在很多德育教育的课本中,所讲的优秀人物与学生本身之间的联系过远,学生对于德育教育课本中的优秀人物实际的理解能力不足。在智慧校园系统的应用,教师通过网络资源的全面应用,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于德育教育的认识,加快进行德育教育方式的改革创新,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内容的全面优化,有效地适应当前学生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德育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升。例如在进行《寻根》相关知识的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根”所涉及的三个故事通过影视作品展现的方式提前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收集相关的数据内容,然后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分析,探究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根”和“魂”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加深对于德育教育的认识。

三、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实现德育知识有效分享

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全面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实际想法,有效的德育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德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增进学生的参与感,同时也引导学生强化对于德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在当前智慧校园的影响下,小学的德育教师主要是通过信息网络的方式开展小学德育教育,不仅有效提升了德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全面促进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实现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总结:在智慧校园的引导下,小学德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种多样的系统软件进行优化教学,不断深入探索多种德育教育的教学方式,全面加快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全面增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在教学中充分结合实际的教学现状,进一步增强德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发挥德育教育教学优势,将智慧校园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充分应用起来,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全面培育,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全面提升,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新一代信息技术助推智慧校园建设的探讨[J]. 杨文,董国芃,丁康健.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9(01)

[2]智慧校园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途径探析[J]. 徐璐.  小学教学研究. 2018(33)

叶小丽  龙川县老隆镇维嘉学校 广东省

校园德育论文范文第2篇

2017年4月18日,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六合中专)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学校信息中心领导为近350名师生上了一堂网络安全教育课,通过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解了网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个人信息泄露、账号信息丢失、网上购物陷阱、网络诈骗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六合中专高度重视平安校园建设,并以德育人,以德塑魂,以德筑校,探索出一条独特的以“德育”塑平安校园之路。

织就安全管理网络

食堂是“南京市A级学校食堂”,医务室是“南京市卫生先进单位”,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南京市优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一串令人振奋的荣誉,代表着六合中专平安校园建设取得的成果。在这些成果面前,老师们的责任感倍增。学校安全处主任王国生语重心长地说:“一定要牢牢地崩紧安全这根弦。”

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学校管理的重难点,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六合中专出台了《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安全管理文件汇编》管理条例,围绕师生人身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宿舍安全等制定安全管理条例共计三十三条,紧急预案处理十一则。同时,明确主体责任,完善“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机制,做到领导负责,并且逐级落实到人,让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在此基础上,学校将安全工作划分成多线网络:一是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许本洲为组长,负责建立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布置、检查学校安全工作;二是处室牵头,以班级为单位,由教师负责日常安全工作排查、教育宣讲、沟通与反馈工作;三是构建校园应急处理安全网络,形成突发事件紧急汇报与处理机制;四是由20名学生成立安全小组,负责课间巡逻和记录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今后,就是一只猫闯进学校,都会被拍照传到保卫科。”王国生笑着说道。这并不是一句笑谈,六合中专将推行安全监控管理系统,25米一个监控实现校区监管全覆盖、零死角,同时学校申请增加保安名额,巩固安保队伍。自2006年起,学校就实行了封闭式管理,设立9名保安,门卫处实行24小时值班。针对外来人员,采取“电话联络,专人带入”的方式;面对突发情况,门岗处设有“一键报警”功能,并建立治安联防机制。

六合中专每年都会有一批顶岗实习的学生,如何抓好顶岗实习的安全工作,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学工办主任章国伟说:“学校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校内实训方面,专业办负责检查和督促实训管理员,加强对学生用电、用水、危险物品的安全知识教育,定期检查实训设施、设备,查出安全隐患后立即责令整改。二是在校外顶岗实习方面,所有顶岗实习学生均购买人身安全保险,招就部门每周组织老师开展巡视工作,关心学生们的工作和住宿情况,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心理疏导。”

六合中专平安校园建设的一大亮点是“以人为本”,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育塑平安校园之魂。如1502班学生小黄因打架受到记过处分。通过老师们的悉心教导,他端正态度,在生活和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在校技能训练队训练期间,他刻苦努力,成绩突出,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肯定。经过一年的考察,学校撤销了小黄的处分,激励小黄奋发向上,也赢得了家长的支持与认可。

与“安全教育月”活动相融合

六合中专的平安校园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每年3月定为“安全教育月”开展系列活动,使德育与“安全教育月”活动相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过去是安全教育挂在嘴边,写在纸上,但这种“空中模式”迟迟不落地,造成安全教育工作缺乏实践经验,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为此,六合中专以学生为导向,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开展立体化的安全教育课程。在安全课上,班主任采用视频展示,以幽默搞笑的动态图片和视频、有趣的安全小游戏等形式向学生传递安全教育信息。没想到,过去学生们感到枯燥的安全教育课,如今竟然充满了欢声笑语。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各个听得全神贯注,对安全问题的讨论也更热烈。

“每周上一节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课,让学生接受交通安全、网络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飲食卫生等知识和技能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防、自护、自救能力。”章国伟说。

如4月1日下午,学校就组织了一场师生共同参与的“火灾应急疏散及灭火演练活动”:学校楼道里浓烟弥漫,警报声骤然响起,老师们迅速组织学生疏散,只见学生们弯着腰,用毛巾或湿纸捂着嘴鼻迅速有序地紧急疏散。“从警报拉响到全部人员安全到达指定集中地点,仅仅用时2分28秒!”手拿秒表的老师兴奋地宣布。

除了开展应急逃生演练,学校还狠抓日常预防工作。章主任告诉记者,预防工作就是树立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结合生活与学习展开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比如,学校围绕法制进校园、走进看守所、禁毒宣传三项内容进行警校共建活动,特邀六合区人民法院宋路军庭长进行法制教育讲座,丰富了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反校园欺凌”为主题,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增强了学生拒绝校园欺凌的意识,还教会学生有效处理和应对校园欺凌的发生;邀请消防部门领导来校开展消防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加强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扫除安全盲区;邀请交警大队有关人员对全校师生进行交通安全培训,提出规避交通安全隐患的做法,让学生意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安全教育月”的系列活动,六合中专的平安校园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消防灭火演习

润心怡情,尚美导行

“青春期的烦恼不用再拨打南京市‘陶老师热线’啦,找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就可以了。”作为六合中专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吕燕老师有着丰富的心理辅导经验。在她耐心的辅导下,学生们常遇到的矛盾摩擦、青春期恋爱、自我认知偏差、叛逆等心理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学生们把她当成了知心朋友,主动找她谈心,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据悉,六合中专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每周开设两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班级内建立了心理留言站,同时设立学生心理委员,在校内成立了“馨语”心理辅导社团。学生们纷纷表示,烦恼都被疏通了,学习起来更加有劲了!

德育工作除了润心,还要怡情。每天清晨,你都会发现无论是信步在林荫小路上,还是漫游在校园的文化长廊中,学生们捧着中外名著聚精会神地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六合中专通过早间读物向学生传递书墨纸香蕴含的修身、为人、冶学、交友之道,进而使学生懂得感恩父母、珍爱生命,提高自身内在修养,能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在这样安全、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下,六和中专孕育出了一颗颗光彩夺目的“雨花之星”。1510班学生王飞被评为第九周创业之星,他在班级里是小组长,学习时脚踏实地,工作起来认认真真,尽职尽责。在班级实践周期间,他在学习之余利用所学专业知识,通过在网上帮助别人维护电脑系统,迈出了自主创业的第一步,凭借自己的知识与劳动所得减轻了家庭负担。

除了每周一评的“雨花之星”,校园社团也成为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如“雨花情”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学生们,不仅积极参与南京青奥会、马拉松等志愿活动,还投身于各类爱心公益活动,将爱心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慧雅瑜伽社团”的学生们享受着瑜伽带来的宁静,昔日生活、学习中的烦恼和焦躁一扫而净;“石韵文学”社团、“雨花真彩”校报,让文学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正是在“润心、怡情、尚美、导行”的德育工作理念下,六合中专塑造出独特的平安校园之魂。

校园德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百年老校南京市小西湖小学传承“普育”的办学历史,立足于普育价值的引领,从儿童出发,以“发现儿童”为思想方式,以“教育即生长”为哲学立场,以“引领儿童”为教育策略,构建了学校文化办学体系。将学校的整体文化以独特的德育交互空间、课堂学习生活、身边课程群、环境文化建设、教师文化自觉等五条路径为载体建构,以期实现以学生“享受童年”为解读方式的办学愿景。

关键词:享受童年;普育;文化建构

卢梭曾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1]童年是儿童生活的全部,一切教育都要以此为基础,从儿童的视角,以儿童生活为出发点,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然而,如今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到的是童年的恐慌,是超越童年的忙碌,是不输在起跑线的挣扎,究其根由,人们视而不见的恰恰是“儿童”本身。正是基于对儿童成长的思虑,小西湖小学近年来的办学秉承学校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脉络,心系“普育”的办学历史向我们昭示的以“享受童年”为教育根本的愿景,这样,学校的文化选择和教育建构便有了根基与灵魂。

一、历史回溯:悠远深挚的普育情怀

小西湖小学发轫于清代,于1906年正式转身为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是南京市创办最早的小学之一。学校所在的秦淮,是古都南京十朝灿烂文化的滥觞。秦淮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百年湖小的精神依归。而跨越百年的普育堂、普育精神,以及与普育堂一脉相承的“义学”传统,则是小西湖小学办学坚实的文化根基。正是在秦淮这样一片文化的沃土上,教育的沃土上,小西湖小学传承着独特的办学精神、办学文化。

(一)颐养天下的善举(1733—1853)

历史上的小西湖小学最早可以上溯至清朝,学校的前身称之为“普育堂”,始建于雍正年间,编修于清同治年间的《江宁府重建普育堂志》清晰地记载了江宁府在秦淮修建的普育堂“原始”。雍正十一年(即1733年),两江总督赵宏恩奉世宗皇帝特诏,在江宁府南城外佟园的宅地上,建造了普育堂。普育堂的建造在当时来说是一大善举,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南京和秦淮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史上书写下浓重的一笔。

时至道光年间,唐鉴任江宁藩司,决定广办义学。虽然最终他的计划没有圆满完成,但是很显然,唐鉴兴办义学的举动已经收到了成效,此时的普育堂,从举办之初的单纯慈善机构,已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开展平民教育的任务。

(二)启教蒙童的“义学”(1865—1911)

20世纪初年,在清末新政的推动下,南京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改革旧的办学体制,逐步形成了近代教育体系。举措之一就是全力推广小学教育。

“1906年,端方任两江总督,见江宁、上元两县官办小学甚少,提出将江宁府城划为东南西北区,每区设初等小学10所,共40所,由官府筹款兴建。但这一计划并未完全实现。该年,创办了江宁振淑实业女学(现马道街小学),上元树声学堂、同仁小学、第二模范小学(现秣陵路小学)、义学(现小西湖小学)、私立津逮学堂(现长乐路小学)。”[2]

自清雍正十一年始建普育堂,至兴办义学延师以教蒙童,再到1906年正式定名“义学”,迄今逾两百年有余。期间,随普育堂发展、义学兴办而萌发的普育精神、平民教育思想在秦淮这片土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秦淮教育文化精神之精髓。

(三)萌发平民教育的幼芽(1912—1948)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据校史不完全记载,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壬子学制,对南京市中小学进行整顿,隶属社会局的“翔鸾庙小学”改组由教育局管理,正式命名为“小西湖小学”。首任校长为吴幼之先生,吴校长带领全校教师,认真执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文件中的规定:废止小学读经科,重视小学手工科;初等小学算术科,自第三学年起,兼课珠算。一系列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教育方面的进步要求。同时学校广收当地平民百姓子弟,并吸纳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的毕业生来校执教,承担起普及文化,推动平民教育发展之重任。

(四)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1949—2013)

新中国成立前后,小西湖小学校名几经更替,最终于1970年改回“南京市小西湖小学”,使用至今。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学校始终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重视人的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教学质量受到社会的高评。近年来,学校坚持走“科研立校”之路,追求以高水平的教育科研,探索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校本模式,以科研的思维和视角办学,凸显学校的科学管理。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注重在自然与科学、人文与社会、健康与艺术等领域合理优质地实施国家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承担起义务基础教育的职责。

从普育堂的兴衰,到义学的后继,再到现在的学校,这样的历史画卷是大尺度的,仿佛舞台,小西湖小学就在这个舞台上不断变化自己的装束,虽历经风雨,但是却一路坚定地走来。今天,当我们回顾小西湖小学的办学历史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政府办学的印迹和思想。为什么要让历史说话?因为我们要让现在的生活获得理由。做教育更是如此,我们不但要关心怎样做,更要关心为什么要那样做。历史能给我们很多答案。

二、普育价值的童年意蕴解读

小西湖小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对教育的背景进行了深刻梳理,确定了学校的特色之处——以儿童为本位,聚焦了儿童的发展方式——优质教育发展,回归儿童的索求——儿童课程文化,从而回归到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轨道上来。这既是对儿童地位的再认识,再确立,也确定了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所在,奠定了学校的价值追求基础。

(一)回归儿童的教育发展背景

学校在普育价值的建构中,树立了科学质量观,把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由于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扩大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也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应然与必然,但义务教育的发展不能因为规模扩张而“稀释”质量。因此,学校明确了优质办学的思路:即以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核心,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办学重点,关注儿童的亲历、感悟与成长,坚持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以期实现学校办学的优质均衡发展。

在普育价值建构中的学校课程要求教师们带着一颗童心走向儿童,进而走近儿童,乃至走进儿童。这里,学校设置的课程应当是饱蘸着儿童气息、儿童文化的课程叙事方式,唯有这样的课程才能与儿童的生活与学习密切关联,才能与儿童的成长世界紧密地交织,才能真正赋予儿童真实的发展空间。在课程文化形成中,回归儿童,探寻童年的秘密,让学校的课程文化变成小孩子的样式,重新找回自己丢失了的那颗纯真的心。

(二)普育价值的校本内涵思考

在回归儿童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学校对普育价值的校本内涵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它主要可以从如下的五个方面进行解读:

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需要湖小学生有广博的见识,广泛的阅览,广阔的阅历。开放的心态,就是要敞开心扉,以积极的态度和无比的勇气去学习和面对人生中的新事物,以非凡的胆识和必胜的信心去迎接人生中的磨难与挑战。视野开阔,心态开放,面对新事物、新问题自然会拥有勇气和自信,才能有宽广的胸怀,宏观的见地。

多元的文化,核心的价值。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自然不同。湖小学生要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在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在新的文化层出不穷中,吸收、学习、包容外来文化,但必须守住本土文化的根,守住真善美这些核心价值的底线。

科技的素养,创新的思维。科技带给人类的好处越来越多,它已经深深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改变生活,湖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科技素养,创新的思维。每一个儿童都有独特的天赋。湖小应提供儿童发现自己潜能的环境,要创造机会让儿童施展身手,做自己想做的事,培养发挥每一个儿童的创造力。

生活的回归,主动的发展。湖小的教育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社会,尽可能地为其提供丰富的资源,包括网络资源、社区资源、环境资源、课程资源等,给予其高品质发展的机会。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其主动发展。

适合的教育,鲜明的个性。湖小的教育应该是“为了每一个”的教育,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每个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关注儿童学习与生活差异的教育,尤其向学习能力欠缺、自信心不足的弱势群体提供更优的个性化教育,是力求让每一个儿童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教育。

普育文化经过挖掘与梳理,确定普育价值作为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自己的办学之路,其中经历了不断的思考、探索以及对教育的重新认识与自主建构,这是社会发展的应然选择,亦是普育文化的历史进步所在。

(三)普育价值中的“享受童年”诠释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对普育价值进行了爬罗剔抉,在汲取历史精髓的同时赋予其新的“享受童年”解读,以最朴实的情怀,执著坚守,用独特的教育理想解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生成新的做法,新的经验,新的理念,拓展普育的内涵。学校将“普育”价值分解为普适的教育、普及的教育、普济的教育,普育价值引领下的“享受童年”亦可从如下三个视角解读。

首先,儿童是一个未完成的人。正是因为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未完成性,才使儿童的不同发展成为一种可能,才能彰显出教育的价值与魅力。尊重儿童的这种发展可能,正是基于一种自然法则的人性追求,客观地审视儿童的每一个行为,透射出其背后的教育意义与价值,这正是每一个教育者应该做出的时代思考。这也让教育适合每一个儿童成为一种必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享受童年”,其实就是寻求普适的教育过程。

其次,儿童的成长呼唤教育公平。要想使义务教育惠及每一个儿童,能否实现教育公平,这是关键之所在。这里的教育公平主要可以理解为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方面。在小西湖小学里,为来自不同生活背景的儿童创设相同的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础要求,无论你来自何方,进入学校,每位儿童都以平等的学生身份出现在校园里,出现在课堂上,出现在活动中。教育中每个儿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可以不同,但是在机会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学校的教育理念秉承时间公开、内容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的原则,任何工作增加透明度与民主性,以期将教育公平渗透在每一项管理之中。唯有在教育公平中成长的儿童才是真正地在“享受童年”的学校生活,湖小就是要建构一种普及的教育方式,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促进儿童天性的释放,让他们自由地成长。

第三,儿童的发展是需要生命自觉的。教恰恰是为了不教,作为有意识的人道事业,当儿童的发展处于一种生命自觉的状态时,它就有了一种自我的存在、吸取、发挥和生长,生命自觉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儿童本身独有的存在方式,它在高品质的实践过程中孕育,它包含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主动的学习力、内心成长的自觉力等。教育的引领过程就是使每一个儿童发展生命自觉的过程,也是作为教师的教育者生命自觉发展的过程。还原儿童的本性和其内心自然的呼唤,顺心而长,这才是“普济教育”引领中的“享受童年”之道。

小西湖小学将普育价值理解为普及的教育、普适的教育、普济的教育,就是希望探寻学校教育适合儿童成长之路径,让教育惠及每一个儿童,让教育适合每一个儿童,让教育引领每一个儿童。在以儿童为中心的普育价值理念中构建学校“享受童年”的文化体系。

三、“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建构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体系又是如何建构的呢?湖小的师生们用实际的教育教学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解。在普育价值的引领中,学校从儿童出发,以“发现儿童”为思想方式,以“教育即生长”为哲学立场,以“引领儿童”为教育策略,构建“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

(一)享受童年是教育文化必然

在儿童的成长期间,文化极大地影响着儿童的成长过程。“文化影响着儿童个体生活的每个侧面,但也允许个人行为保持着一定的独特性;文化感应使得儿童得以成为特定社会文化系统的成员,儿童的成长反过来又影响着文化或社会遗产的进一步发展。”[3]儿童以他们独特的纯真的方式创造文化,在文化中有尊严地、自由地成长。文化之于儿童,应该也是一种滋养和浸润,所以说,文化是儿童最深层的存在方式。

享受童年,就是要引导儿童享受童心的可贵。教育即生长。生活就是生长,但并不是每一块生活的土壤都适合儿童生长。童年的生活必须经由一个整合、改造、提升、浓缩的过程。教育要致力于引领和提升童年生活的价值,儿童是在教育者的陪伴下享受美好的童年。教育就是要让儿童成为儿童,让儿童在当下的教育情境中享受自己的成长史。

(二)文化建构的原则和依据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构建提倡还给孩子一个健康、积极、快乐、幸福的童年,我们希望这样的文化氛围是由儿童内心自发生长出来的。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即以儿童为本,着眼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构建提倡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生命的体验。在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洞察学生的心灵,学生能够感受教师宽广的情怀,师生各自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真正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构建提倡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提倡一种共建、共同、共享的和谐的课程文化,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教师职业生涯所获得的快乐和幸福,重视教师观念和行为的不断变革,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最终实现以教师课程素养的提高推进学校课程文化建设。这样的课程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提供了可选择的多种机会,是一种鲜活的文化,学生是课程的建设者,调查、讨论、探索、研究这一系列的活动安排让学生自觉地走进课程。

“享受童年”的学校文化构建提倡一种合作、自由、创新的实践活动文化。作为学校文化构建的一大特色,实践活动具有生成和发展的张力。强调儿童的亲身经历,要求儿童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实践活动倡导与儿童生活环境的紧密联系,注重儿童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实践活动的资源并不仅仅拘泥于校内或单纯的书本,而是和社区、社会紧密相连。这一平台的搭建要求学校不仅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教育资源,而且要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和发展。因而,其活动内容不仅仅来源于书本,更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来源于儿童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引导儿童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让儿童在童年中享受学习,享受生活,享受自由,享受成功。

(三)文化建构的路径和载体

小西湖小学的“享受童年”文化体系,将学校的整体文化以富有本土特色的德育交互空间、课堂学习生活、校本的身边课程群、环境文化建设、教师文化自觉等五条路径和载体建构,以期最终实现学校的“普育”办学价值。

道德的交互性是儿童道德生活的基本特征之一,德育的过程实质应是互动的过程。学校的“童心号”系列德育活动使儿童能够在“童心号”节日联盟中,串起童年的幸福时光;在“童心童德”大课堂中,收获成长;在“童心梦想”小社团中,开启多彩童年的旅程。无论是儿童自主性的发挥还是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都取决于儿童内部因素的参与,是认知能力作用的结果,德育依靠的就是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儿童通过对自身道德行为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觉地调整后继的道德行为,逐步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准则,从而交互地指导行为。

“童乐”课堂倡导的是一种以儿童为学习重心的“学堂”教学模式。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想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在课堂的对话中,在灵动的生成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从而享受学习中的快乐。重审教与学,学校将注重教师“善教”的管理移位到了重视学生“乐学”的引导上,努力探寻、构建出着眼于学生成长的有效课堂实践范式——“童乐课堂”。“童乐”课堂立足于真情投入、点燃快乐;巧妙导入、诱发快乐;创设情境、体验快乐;巧设作业、创造快乐的学习状态。

“身边的课程群”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创新。在学校普育文化理念和文化建设框架下,有特色地实践国家课程,有特性地执行地方课程,同时有特质地研发校本课程。借助有湖小特色的价值取向和办学理念,推动课程观的转型,创生新的课程理念,形成全新的课程文化,体现、落实和推动学校文化的发展。学校目前已成功研发并实施《身边的数学》校本课程,正在以此为例逐步辐射其他学科。近年来,先后展开了心智阅读、快乐英语、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等自主课程的研发工作,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的“身边的课程”校本课程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之中。

学校环境是无形的教育、无字的教科书。近年来,学校整体规划,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以“普育”为重点的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同时软件紧跟,先后建设了富有湖小童趣特色的校园网站、校园一线通、校园TPF平台等网络文化,更是让校园环境文化延伸到了社会,形成家校便捷沟通的桥梁,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互动,大大提升了学校办学的社会美誉度。

教师文化自觉能力的提升是小西湖小学教师资源开发的高级目标。我们希冀教师自觉地把社会赋予的外部目标转变成内在需要,在既有历史积淀又有时代精神的“普育文化”的浸润中,自觉地参与教育及研究教育,激发从事教育活动的创造力,使教育成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

四、拥抱童年:我们永远的梦

(一)问,思深忧远

当我们一次次追问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享受童年时,我们以为在以儿童为中心的普育价值理念中构建学校享受童年的文化体系,小西湖小学应该办成适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师学习、生活与发展的精神家园。这里充满着“家”的气息,无论你来自何方,无论你是何背景,都“一视同仁”,彼此呵护友爱、荣辱与共。这样一种文化氛围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在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在人性、心智等方面打下深深的烙印,进而升华为小西湖小学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

(二)行,然后知美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传递着普育文化中“普及、普适、普济”的核心理念,引领着每一个儿童,在这份爱的滋润中,快乐无忧地成长。

每一次教研活动,教师们都用热情抒发着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用满腹的才情演绎着自己美丽的梦想。徜徉在诗意的文字中,教师在意、境、情、美、趣等方面受到熏陶,全面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充分展示新课改以来学校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扎实的基本功。

学校精神与文化建构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校园一定有教师文化蓬勃发展的舞台,一定有学生童年永不磨灭的记忆。流年的时光,轮回的经历,诗卷的气质,青春的姿态,只是校园文化的一个个侧影,当这些一个个人一点点侧影相互映照,相互凝练时,这便是学校的魂魄。

(三)梦,春暖花开

普育价值给小西湖小学涂上了最美丽的色彩!可以这样认为,普育价值是时代精神在湖小的反映,是学校办学方向和指导思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的体现。

百年湖小,普育化人;湖小百年,普乐润心。展望未来,让普育文化积淀为学校的精神气质,让这种文化浸润学生成长的心灵,润泽蓬勃的生命,让每个生命散发弥久的馨香与芬芳,让我们拥抱童年,共同期待:梦,春暖花开!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爱弥尔[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74.

[2]徐传德.南京教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76.

[3]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丁伟红

校园德育论文范文第4篇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0029)

[摘要]本文从研究校园文化与德育的关系入手,重点分析了校园文化的教化、导向和辐射作用对德育实效的促进,结合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提出应采取多方面措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高高校德育实效。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实效;教化;导向;辐射

德育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等方面进行教育的活动,旨在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实施途径不仅包括直接的“两课”理论教学,还包括许多实践活动。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校园文化活动是一个重要内容,在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实现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校园文化对德育的促进作用,分析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对德育效果的影响,提出应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从而促进德育效果的提高。

一、校园文化对德育的促进作用

高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场所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先锋,它通过孕育和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其“成才”:德育则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道德品质,完善其人格修养,教育其“做人”。厘清校园文化与德育的关系是实现以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德育实效提高的前提。概括地说,校园文化与德育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

从德育的角度来说,首先,德育目标统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在层次上,德育目标高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德育目标是实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校园文化建设则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方针,前者在目标层次上显然高于后者。其次,德育决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校园文化必须以德育为指导,在多元价值观取向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导向,抵御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不良思潮的侵蚀,消除各种低级和庸俗文化的影响,实现一元价值导向,引领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主流。最后,德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很多,包括教风、学风和校风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施,学术、文艺和体育活动的开展等,这些活动都要紧密围绕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等方面进行,始终将德育的内容贯穿其中。

从校园文化的角度来说,校园文化反映了德育目标,体现了德育内容。如果说“两课”教学是德育实施的重要内容,那么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两课”教学的延伸和德育的“第二课堂”,因其教化、导向和辐射作用成为实施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提高德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校园文化具有教化作用

校园文化的外显形态是优美的学习环境,内隐形态是以校风、教风、学风形成的观念体系。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使学生在获得精神需要和满足的同时,将社会对个体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要求内化于心并外施于行,使学生在全面、渗透式的环境中受到影响、感染和熏陶,这正是校园文化教化作用的生动体现,它有助于学生提高思想境界和政治觉悟,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主体意识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效抵制各种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二)校园文化具有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折射,其核心是价值取向。我国的社会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先进文化观和价值观。校园文化通过各种途径把社会文化纳入自身,其内容和形式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为导向,通过对社会文化中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时尚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引导学生的心理、观念、行为,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校园文化具有辐射作用

高校通过培养和输送人才为社会服务,人才则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塑造而成的。学生成为校园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校园文化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它在对学生个体发挥作用的同时,还通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日常交往活动向周围扩散,甚至在学生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这种内化和积淀也得以传播和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校园文化积极的辐射作用,不但有利于高校“小环境”德育效果的提高和改善,还有利于社会“大环境”中公民道德的更新和塑造。

二、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现状对德育实效的影响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中央16号文件及配套文件的下发,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在规模与效果、内涵与外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获得了蓬勃发展。广大高校领导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的潜移默化作用,党政工团等部门密切配合,基本树立了全员共建、全员育人的意识。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明确,其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紧密结合,与学校长远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和内容紧密结合,贴近学校实际,突出育人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形式精彩纷呈,充分发挥了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的载体作用,育人效果较为明显。

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不断侵蚀校园文化,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方便了校园与外界的交流,也给仍处在传统模式下发展的校园文化带来严峻的挑战,网络文化中负面影响较严重,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偏移,品位参差不齐。校园文化建设有些方面仍在低层次、低水平徘徊,高品位地体现思想性、教育性、审美性的文化建设偏少。一些学生社团缺乏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良莠不齐。一些高校校园规划和重要建筑设施缺少人文气息,忽视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对德育促进作用的充分发挥,德育工作效果也受到削弱[1]

三、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德育效果的提高

针对上述情况,高校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对德育的促进作用。高校领导和教师应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总体发展战略中考

虑,对其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同时,高校应注重发动全校师生积极投身校园文化建设,使其自觉、自愿参与建设,身体力行,共同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本文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校园文化硬件建设,保障德育的有效实施

1、完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突出人文景点建设

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它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良好学术氛围和深厚文化底蕴反映和积淀的有形物质载体,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硬件建设的主要内容。高校应重视校园教育设施、文体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通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多方面的支持,确保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得以改观,校园文化育人作用得以发挥,并在不断完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建设人文景点,通过让校园环境“说话”,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和影响。一方面,高校应利用专门场地,组建向所有师生免费开放的国情和校史图片展厅,客观全面地介绍国家和学校的历史,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荣校的观念。另一方面,高校可在图书馆、教学楼等重要场所设置名人雕像,建造人工喷泉或人工湖,在花园、休息处建书廊,栽种各种花草树木,并充分利用碑、匾、门、栏,通过名人名言、人生警句向广大师生宣传科学精神,讲授人生哲理,形成全面的育人阵地,以期达到美化校园环境、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目的。

2、健全校园文化传播系统,占领网络德育阵地

社会文化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大小,更取决于是否被传播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校园文化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大小,更取决于是否被传播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蓬勃发展也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契机。高校应正视这一现实,在校党委、团委的领导下,继续完善传统传播媒介,加大文化传播,增强德育实效,如通过校电台、广播站、校报和校刊等开辟时效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寓教于乐的栏目,设立定期的德育论坛,促使各种信息得以上通下达。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时代特征,研究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规律,健全网络传播系统,因势利导地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首先,高校应继续加大网络建设投入,注重对校园网络的建设,设立自己的德育网站或聊天室、德育论坛、心理咨询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宣传和教育;其次,应建立一支德育素质较高、专业知识过硬、网络技术娴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再次,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引导和规范,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中,高校应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积极向上的主流信息;最后,强化对校园网络传播的监督和管理,如对网络信息的内容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对垃圾信息进行及时过滤和处理,但应讲究尺度,不能一味要求过纯而只进行正面宣传和教育,应讲究客观全面地反映正反两方面的信息,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其独立地分是非,辨真伪。

(二)强化校园文化软件建设,促进德育实效的提高

1:培养和塑造学校精神,树立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

学校精神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精神成果,体现了全校师生集体的价值取向,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包含科学、民主和创新精神等内容,体现出鲜明的高校特色和时代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可塑性。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曾指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和不断钻研、求实、向上的优良作风是北京大学永葆生机的重要动力。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学校精神的凝炼和传承。学校精神可以浓缩为校训,看似简单,但意义深远,它规范和指导全体师生在实现理想道路上不断前进;学校精神可以反映为一首歌,通过师生的共同创作,用心用爱谱写校歌,雄壮激昂的校歌令人振作,催人奋进;学校精神还可以通过校风、教风和学风来凝聚,通过校园学术文体活动来反映。学校精神给学生的言谈举止、道德品质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使学生无论身在学校还是走向社会,都能体现出这种独特的精神,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

校风、教风和学风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有赖于教学、管理、服务部门的齐抓共管,更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通力合作。学校各级领导应明确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定位和指导思想,组织、协调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校风、教风和学风的专项和长期治理活动。各行政人员、后勤人员,应全面提高素质,树立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理念,展现良好的窗口面貌;全体教师应提高师德,端正教风,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真正为学生的成才负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在学生中,应广泛开展以学科竞赛、创业计划等为内容的学术文化活动,形成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良性发展态势,充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其独立自觉的学习积极性,科学引导学生积极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深入推进道德教育,尤其强调诚信意识,开展无作弊班申请,净化考风,使学风建设向健康方向发展。

2、开展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校园文化活动应突出特色主题。高校应紧扣每年的“五.四”、“一二.九”等节日,结合党和国家的重大节日或纪念日,通过座谈会、报告会、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把“三下乡”、“四进社区”、志愿服务西部、北京奥运会和其他公益事业等社会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突出校园文化活动主题的时代性、发展性,促成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切实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

校园文化活动应不断追求创新。高校应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国际和国内的学科和技能竞赛,巩固学生专业知识,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同时,打破由学工部门集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开创全员育人格局,充分调动其他部门、学院或系的师生积极性,举办“院周”或“系周”师生文化互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使德育效果得以充分实现。

校园文化活动应注重打造精品。高校应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对象,开展文化节、科技节、艺术节等活动。一方面注重专业性、系统性,彰显学科特色;另一方面,汇聚多学科优势,使活动具有横向广度。通过体系化发展和项目化运作,形成品位高、质量优、效果佳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着力打造精品活动,形成校园文化立足校园、辐射社会的立体效果[2]

校园文化活动应发挥党员引领作用。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始终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使学生党员成为校园文化的积极推动者、传播者,通过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3、加强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以社团活动促德育实施

学生社团是在学校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管理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愿结成的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者和德育实践的实施者。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学生社团的建设关系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和效果。高校领导应改变学生社团良莠不齐的状况,鼓励并支持符合社会和学校发展、有益学生成长成才的社团的筹建,如依托校党委和团委,设立思想政治理论类和社会实践类社团,长期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教育,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意识;通过爱心社、互助协会等,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观念;设立科技创新协会和其他学术研究类的社团等,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发明创新,使其巩固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领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高校还应完善对学生社团的管理、评估和奖励机制,注重引导,保证社团活动健康向上,通过促进学生社团建设,实现学校德育活动与社团活动的有机结合,使广大学生在有意识、有组织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德育素质。

综上,重视校园文化对德育的促进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德育环境,从而促进德育实效的提高,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高校德育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采取各种措施并发动师生积极投身校园文化建设,共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则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德育实效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兵宽,薛允洲.21世纪高校德育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p124.

[2]韩源,侯德芳.新世纪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p151~154.

[收稿日期]2006-12-24

[作者简介]朱冬香(1979-),女,新疆奎屯人,法学硕士,北京化工大学北区办教师。李二英(1963一),女,河北衡水人,北京化工大学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处长。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校园德育论文范文第5篇

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诸多问题,我们需要提高德育地位,优化德育环境,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评价机制不全,教育观念转变困难重重。学校教育唯分数论,育人观念淡化。部分教师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将“教书”和“育人”分割开来,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2 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参与体验不足。德育教学以灌输和考试为主,缺乏学生的亲身参与体验。说教代替实践,学生德育生成能力薄弱。教师开展课外实践教学的工作量繁重且效果难以评估,严重影响和制约师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3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脱离,德育资源缺乏必要整和。中小学品德教育只是整个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中的一个方面,从来不可能孤立地只存在于学校课堂教学之中。而目前的中小学品德教育却存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严重脱节的现象,没有建立一定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交流的长效机制,影响了德育资源合力的形成和发挥。

有效实施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1 改革评价机制,促进德育观念的转变。要真正使中小学德育取得实效,还是得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小学德育中唯分数论的状况,切实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转变德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探究性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2 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德育实践。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找到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引导学生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德育教学。

上一篇:经管本科毕业论文下一篇:中职学校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