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

2024-01-22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校园文化是校园内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在校园内,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在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也无法独善其身,而是受到了社会各种文化观念的相互撞击,表现出了社会化、大众化、市场化和创新化的特征。在各种文化观念的冲击下,高校校园文化出现了新的问题,需要每一所高校提出新的对策,努力营造科学、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富有新时代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

关键词 :校园文化;发展走向;高校

一、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走向。

(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促进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化。

从传统意义上讲,高校校园文化是纯洁的“象牙塔”文化。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以其特有的互动性、开放性的特点深受广大青少年和教师的喜爱。广大师生可以及其方便地登陆校内外网站,接受各种信息,发表言论,参与活动等。以网络为平台的各种交流增多,打破了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界限,加快了高校校园文化社会化的进程。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易受社会流行时尚、热点问题等的波及和影响;另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辐射作用也不断扩大。

(二)高等教育的普及促进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大众化。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过渡。自然而然,原本属于社会精英的高校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了大众化的倾向。再加上高校部分知识分子因政府、市场、利益驱动等多种原因在各种媒体上频频露面,成为社会所追捧的“教授明星”。而今流行的百家讲坛、论语解说等就是高校校园文化大众化的典型代表。

(三)市场经济、实用主义思想的冲击促进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市场化。

在“知识就是金钱”口号的影响下,在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社会精英的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进入劳动力市场,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的激烈竞争。因此,知识的实用性,个人的能力成为大学生今后找工作的基础。市场利益的驱动为高校校园文化打上了市场化的烙印。不少学生竞赛类活动,比如市场营销大赛等进一步促进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市场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高校的校园文化,已经不仅仅是自发沉淀的结果,而是一个自觉建设甚至是市场包装的过程。

(四)社会对新奇的要求促进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化。

“创新”是现代社会的流行词语,随着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化发展,创新成为高校校园文化追求的灵魂。校园内部具有卓越创新能力的人成为校园文化的代言人,学校也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抵制主流教育,叛逆支持非主流文化。

随着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化、大众化,不少大学生对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流教育产生质疑,使我们长期坚守的主流意识面临被削弱的危险。现代传媒以无所不在的形式冲击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在校的大学生们对我们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人民服务等报以嘲讽的态度,而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崇洋媚外、民族虚无主义的文化殖民意识,淡化了中华民族的意识和爱国精神,片面追求去道德化和非政治化的娱乐方式和消费方式。

(二)抵制校园集体活动,组织策划市场性、功利性的活动。

校园集体活动本是学校为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新时代主题或者某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如国庆、校庆、纪念五·四)所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活动。然而,学生对这些学校所组织的主题活动缺乏热情,而热衷于组织策划有商业单位赞助的营销活动,面向学生的销售、盈利活动等。学生急于把所学的知识与市场相联系,与经济利益相联系,功利思想严重。

(三)抵制传统的师生关系,片面强调民主平等。

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教师的权威、学生对教师的服从。而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和现代传媒的发达,为青少年了解世界了解社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学生更愿意用自己的眼光去探索客观世界,而对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和家庭里家长耳提面命的说教不屑一顾,传统的“师道尊严”被弃之如敝履,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了极大地冲击。其实,这本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更加平等的象征,教师也应该变教育观念,以开放的姿态做好传道、授业、解惑者。但是,不少学生片面强调师生的民主平等,认为教师只是为学生服务的,而完全忽视一个大学生对教师对长者应有的尊重,大有颠覆传统师生关系的倾向。

(四)抵制学校知识课堂,积极参加各种校外辅导班。

大学生逃课如今已经成为了高校校园的普遍现象,学生更多地凭借自身对课程的兴趣或者对某位老师的兴趣有选择性地去听课。如果学生对本课程不感兴趣或者对老师本身有抵触情绪,就会选择逃课。但是对校外的各种辅导班,如英语四六级,各种上岗证的培训班却较为热衷,认为这些培训班更有针对性,可以为自己今后的就业增加砝码。

三、解决高校校园文化中所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正确处理高校校园文化中主流价值认同与多元化的关系。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必须防止主流价值观的削弱,只有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文化发展才能具有坚实的基础。要进一步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包容性,利用好信息网络化的优势,减少信息网络化和高教大众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丰富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为培育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正确处理学校课堂能够和校外辅导班的关系,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和师资建设。

学校课堂与校外辅导班并不是冲突的关系,学校管理者应有意地引导学生利用课外辅导班来充实提高自己,填补学校课堂的空白。同时,要不断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校园硬实力和软实力对师生的吸引力。校园建筑既有满足教学、科研、生活需要的使用功能,又有审美方面的要求。校园建筑的总要求是使校园内每一种物化的东西都能体现学校的精神和特色,都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用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努力使学校的墙壁说话。有了融物质生产与艺术创造于一体的校园建筑,会自然提升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和依恋之情,从而推动校园文化地和谐、健康、积极发展。

(三)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跨文化的交流日渐增多,这对于高校师生形成更开放的视野是极为有利的。然而,不少师生却因此而盲目推崇西方文化,抵制中国的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殖民倾向在高校内蔓延。因此,高校校园文化要正确处理好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关系,努力找到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途径,既不盲目排外,也不崇洋媚外,走出一条既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属于中国先进大学的文化发展之路。

(四)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用主义思想的关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针对高校校园文化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正确把握实用主义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排除“去政治化”、“去道德化”的娱乐文化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占领学校的思想阵地,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占领课堂、社团、论坛、网络等,对事关政治方向,重大原则问题,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决不能给错误的言论提供传播的场所。其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不能单一、刻板,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同解决他们的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最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实用主义思想之间并不是完全冲突的关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的择业观的教育,更要看好市场办教育,更好的缓和、解决招生与就业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李忠红.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走向探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15卷第2期:77-79页.

[2]苏国红.当代校园文化新变化[J].青年研究,2002(1):7-13页.

[3]庄汉文.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校园文化整体化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3-24页.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开放后传统文化不断揭开面纱,被接受。现代文化是在新背景下完成的,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在信息时代,传统文化必须适应新环境,培育新文化,以满足需求。少数民族要认真研究主流文化,研究本族文化,各级政府要加强文化立法,完善政策,与振兴经济结合,建立科学运行体制和经营机制,以推动民族文化繁荣。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政策

一、少数民族迁徙与民族政策

国家制度是民族生存的生命。很早以前,畲族先人就聚居在粤、闽、赣交界地区,倚山筑田,垦土而殖。历代封建王朝,视畲族为夷族,最早在潮州、汀州实施民族歧视政策,而后各地纷纷效仿,设立障碍,排斥和干扰畲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畲族先民世居山区,是一个安分的民族,勤劳朴实,默默耕耘,由于广泛的民族歧视,他们忍受着阶级统治、民族歧视和经济贫困的多重压力,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处在被排斥的状态,为了逃避压力,从隋唐开始就被迫频繁迁徙,居无定所,过着动荡奔波的游牧般的农耕生活,直至建国前后才稍加平定。畲族迁徙是个性文化。

秦朝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中国至此进入帝国模式,汉族人口集中在黄河、淮河流域,此时畲族先民已经在闽粤赣交界山区从事农业生产,拓荒造田,开发家园。唐代封建王朝开始在畲族先民聚居的福建漳州、汀州一带施政,实行辟地置屯等一系列经济措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了对这一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密切了畲汉两族人民的交流,自此畲汉民族开始交错杂居,加强了两个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畲族社会经济受到汉族封建生产关系的影响,这对那时畲族民族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畲汉人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联系使两族人民之间产生了强固的亲和力,他们团结合作,共同捍卫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着各自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和欺凌,陷入被压迫的境地时,为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团结奋斗,共御外侮,与侵略者和民族分裂主义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更加增强了凝聚力。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有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促进民族平等的保障。在封建社会,民族之间无平等可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在统一的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完全平等,自愿地聯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新时代。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各民族公民广泛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平等权利,不分民族、种族、宗教信仰,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和习惯的自由。同时,国家、各级政府、各地方,根据少数民族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领域制定了具体的可执行的优惠政策,鼓励或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在推进各民族团结,建立和谐社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少数民族习俗与民族政策

开放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发展的基础。

传统习俗是规范民族个体行为、语言特质和心理个性的一种力量,是区别其他民族而得以遗世独立的精神支柱,它建立在该民族的生产力、生产资料、生活方式、物质水平的基础上。畲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有的民族习惯和民间风俗,酝酿了独具特色和风格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是经过历史的长期积淀,以其特殊的民族背景,不同的物质基础和生存环境,建构了区别于其他任何民族所不具备的意识境界,铸造了使用一种民族语言、具有共同民族心理素质、以相同的血缘关系为维系、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姓氏地域集合群体。

他们共同经历着群体或个体的频繁辗转迁徙,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物质匮乏,生活简朴,直至进入现代社会,居住高山上的畲族住房仍然简陋,由于山高气候寒冷,到了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取暖,出家门都必须带着火笼驱寒。在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如今水稻种植仍然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

畲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但保留着古朴的婚嫁习俗,同姓不婚,蓝、雷、钟诸姓自相婚配,由于封建王朝的歧视制度禁止畲汉通婚,在畲族内部形成了对抗婚制,也严格禁止畲族男女与汉人婚配,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打破了畲汉禁婚制度,畲汉之间的婚姻日益增多。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对歌成婚是传统的习俗,但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婚姻观念的影响,畲族婚姻的封建买卖包办现象十分严重,解放后才被革除,实行自由恋爱和自主婚姻,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畲汉婚姻已经相当普遍。

畲族虽然遭受封建王朝民族的歧视和排斥,仍然坚持民族信仰,并且男女信仰有别,男子崇拜盘瓠,女子崇拜凤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畲民把同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犬神化、人格化,使其成为本民族的图腾,将其塑造成了超人类、超自然的盘瓠,作为本民族起源的始祖,并加以崇拜,在畲族人民的眼中盘瓠是形象高大的英雄、是庇佑子孙的护法神,世世代代都以最庄严、最虔诚的礼仪予以歌颂。同时,凤凰也是传统崇拜的事象,他们认为畲族的祖居地是凤凰山,畲族妇女头扎凤凰髻,身着凤凰装,服饰凤凰鸟,婚礼中取“凤凰蛋”,厅堂挂“凤凰到此”横幅,以表达虔诚。在同汉族交流日益密切的同时,畲族崇拜也逐渐被汉族的宗教信仰所影响,接受了佛教和道教,融入到了民族的图腾崇拜当中,在他们的观念中,神灵的高低贵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灵验。畲民将所信奉的神灵供奉在氏族祠堂内。

三、少数民族经济与民族政策

封建国家王朝民族歧视扼杀少数民族经济。

畲族在经历了长期频繁迁徙的游耕生活后才逐步稳定下来,到20世纪基本发展到封建地主经济阶段,但是由于历代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发展缓慢而不平衡,并且由于畲汉杂居受汉族习惯影响深厚,一些民族传统在汉族的大群体中被“同化”,久而久之畲族特征淡化,畲族力量单薄,畲族习俗磨灭,畲族意识缺损,开始藐视自已,接受汉族观念的控制,遗忘自我,认为畲族已经无力挽救自己,他们从汉族的角度来看待畲族传统,认同民族异化。

畲族是最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民族,散居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世界各国家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在我国东南部的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湖南、贵州等省境内的广大山区居住着85%以上的畲族,他们的居处或山峦起伏,或溪流回绕,或多深山峡谷,或多纵谷险滩,层层梯田绕谷环山,行行茶园布满山岗,竹木遮天蔽日,青山叠翠相连,自然环境独特,经济模式以农耕种植为主,业余狩猎为补充。回顾历史,由于长期备受歧视被迫辗转迁徙,畲族所到之处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大多已为汉族垦殖,他们只能在荆棘丛生地带开山劈岭,拓荒筑田,随山种插,去瘠就腴,凡山间荒地“皆治为陇田”,凡有水源的地方皆开为梯田,凡仰赖多雨的山地皆为旱田,经历了由锄掘农业向犁耕农业、由游耕农业向定居农业过渡的漫长变迁。由于畲族先民主要是刀耕火种,所耕多属缺乏水源的旱地,耕作技术粗放,田地多属生荒地,土质贫瘠,所以作物产量较低,勤劳、智慧的畲族人民便利用草木灰肥田,每年的春分以前,“纵火焚山”使“田遂肥饶”,在耕作技术和改良土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耕作原始,生产力水平依然低下,农作物产量依然很低,于是畲族依仗山区的自然,每到农闲季节便暂搁农田耕作,借助狩猎得以经济补充,由此狩猎也成为畲民的一项重要生产活动,“耕火田”和狩猎成为畲族的经济特点,延续子孙后代,代代相传。

长期以来,畲族财富的历史赤贫造成文化知识的贫乏、智慧的枯竭,从小接受的民族隔阂和民族歧视的影响世代相传,直到现代社会,这样的状态才改变。民族文化与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新的经济体制必然引起原有文化形态的改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畲族文化与外部的文化交流越来越活跃,与各民族的宽领域深入交流与融合,促进了畲族文化的发展,完善和美化了畲族传统文化的繁荣。随着社会分配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城镇化进程也将逐步展开并会加快进程,农业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少数民族文化也跟着进到了城市和城市生活中,畲族民间现代文化进一步得到了和谐发展。

四、少数民族意识与民族政策

封建民族歧视政策阻碍经济发展,导致少数民族民众自卑心理滋生。

畲族杂居汉族群体,接受汉族思想熏陶影响,顺应汉族观念,遵从汉族规范,遵守汉族习惯,汉族群体是一块具有特殊价值取向的民族滋生土壤。畲族长期与汉族交往,在过去歧视政策下不得不认同汉人价值标准,接受汉人思维模式,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汉文化控制,被异化,被汉化,但是传统的民族心理自尊仍然根深蒂固,畲汉隔阂存在,很难消灭,习惯区别仍然明显,民族摩擦不可避免,世代子孙耳濡目染,留下不可磨灭的畲族记忆,具有共同的民族心理素养,认同盘瓠传说,共认自己同属于一个始祖,他们不愿意将自己归入汉族人群,从内心显现他们关于民族优劣高低的本质内涵。

畲族没有文字,依赖自然记忆传承家族,受口头传播局限,导致许多优秀文化丢失,由于民族经济和文化条件限制,能够深入研究畲族的并非是畬族本身,而是之前曾经歧视和排斥他们的汉族,所以只有在汉族文献中才拥有关于畲族历史的研究资料,我们才能找到有关畲族的名称、源头、迁徙的历史记录,才能了解畲族的反抗斗争、经济生产、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情况。13世纪中期南宋末年,最早记录了畲族的古称“畲民”和“民”,刘克庄《漳州谕畲》一文曰:“凡溪峒种类不一:曰蛮、曰徭、曰黎、曰,……在漳州曰畲,……畲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文天祥《知潮洲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载:“潮与漳、汀接壤,盐寇民群聚……”,自此明、清方志更大量地记录了有关畲民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反封建斗争情况。近现代以来,许多汉学者对畲族的族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进行了研究探讨,写下了许多论文,其中不乏颇具历史研究意义,对于开展畲族研究具有深刻的影响和重要的参考价值。进入现代社会,各地深入和加强了对畲族的调查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写下了许多颇具价值的的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事实说明,解放以来对于畲族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超过了任何时期,但作为真正意义内涵的畲族却对自己缺乏更深的研究。

畲族民众在民族歧视背景的氛围中,对传统文化的前景缺乏乐观,自我否定是外围压抑和自卑遗弃的表现,但忽视民族传统是非理性行为。传统文化如同生命,不可复得,只能发展,不可阻碍,对少数民族而言,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就是损失了安身立命的资本,将导致整个民族的最终消灭。民族的消灭并非能让你成为他族一员,却只能使你成为既非此族也非彼族之“黑人”,或者是文化上无所归依的边缘人,在现代寻根意识越来越强的社会中成为民族传统的游魂,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将一无所有。

五、少数民族发展途径与民族政策

继承民族传统,弘扬本文化。畲族是善于学习的民族。蓝鼎元自幼好学,泛览诸家,深造自得,尤以经世济民的经济文章见长,康熙六十年应蓝廷珍之邀戎伍平息朱一贵事件,而后提出治台重大举措,为台湾建设作出了贡献,被誉为“理台宗匠”,其曾祖蓝毅叟亦颇有文名,饱览群书,有志经世致用,十七岁即泛舟观海于闽浙粤,纂订先儒诸书,为族兄蓝廷珍军机幕僚。被世人交口称赞的雷于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元年为皇子讲读,升通政使,乾隆十一年任浙江学政,后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精研理学,著有《禅学考》《阳明禅学考》《经笥堂文集》《读书偶记》《励志杂录》等,是畲族文化之经典,必须弘扬光大。

密切民族联系,发展本文化。汉族是主体民族,她融合众多民族文化发展壮大,发挥着主导作用,畲族因为接受了汉文化的滋养,才丰富繁荣。蓝廷珍,福建漳浦人,于康熙三十四年任浙江定海营把总,四十四年升温州镇右营游击,五十八年升澎湖副将、南澳总兵,六十年上书自荐出师台湾征战朱一贵,平台后奉命留台署理提督长达三年之久,表现出他在事关中国领土问题上的政治眼光和治政能力,奠定了他在台湾发展史上的地位,雍正元年升任福建水师提督,加左都督,其孙蓝元枚历任台湾镇总兵、江南提督。这些有影响的畲族先人之所以流芳后世,完全在于他们融入汉族群体而发展了本文化。

采借汉文字,推进本文化。畲族人很早就采借汉字作为工具传承文化,受教于汉人,借用汉字记录历史,虽然当中有变形字,或增加偏旁,或借用他字,其根源属于汉字范畴,毫不讳言地说,将畲族记忆运用汉字转记为文献,其本身就是一种智慧,是畲族先人的创举。汉字的采用,规范和巩固了畲族记忆,广东与闽浙《高皇歌》歌词基本一致,广东的祖图与闽东、浙南的祖图也基本相同,这便是汉字记忆的巨大功能作用。不同区域的畲民间与外族沟通信息,借助汉字实现。畲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发展,昭示畲族采借汉字,促进畲族发展的历史。

学习汉文化模式,加固维系本文化。必须强调的是,不能将接受汉文化以“汉化”一词以蔽之,民族文化的交融是促使了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畲族接受汉文化正是本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结果。畲族在汉文化影响下的文化发展有诸多方面。汉族的宗族文化以谱牒为重要渠道,强有力地影响畲族社会,是畲族学习汉文化最突出的方面。朱熹是宗族文化的主要倡导者和设计者,其有关思想也引导着畲族文化建设,朱熹的言论也出现在畲族族谱的“谱头”文献,汉族族谱或有朱熹的序文,畲族族谱也有朱熹专为畲民族谱写的序文,畲民对朱熹的敬仰,反映了畲族对汉族文化的体认。借助汉族主流文化模式建构文化体系是畲族先人的宝贵经验。

结论

少数民族习俗差异很大,并享有保持或改革的权利,国家根据民族团结的原则出发,尊重少数民族习俗和生活方式,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实现共同进步。处理民族文化必须屏弃落后、消极、狭隘残余,优秀文化必须保护,精髓文化遗产必须抢救,健康向上的民族意识必须引导,必须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联结点,认识现行文化政策所发生的作用,关注传统文化,呼唤更科学的文化政策出台,完善民族文化机制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蓝秀平.畲族传统与风情文化[M].北京:线装书局,2009.

[2]蒋炳钊.畲族史稿[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3]蓝炯熹.畲民家族文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4]吕立汉.畲族文化研究论丛[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人口变迁密切相关。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人口结构的转变必然会对新时期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造成冲击。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家庭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建议新时期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应顺应人口结构发展趋势,通过更新观念、加强宣传教育、关注女性权利等途径推动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中国;人口结构;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

文献标识码:A

人口是对特定社会、地域中一定数量和质量人的总称[1],数量、结构是反映人口变化的基本维度。人口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其自然特征、社会特征以及空间特征的分布状况[1],反映人口的社会特征与发展趋势。日本人口学家黑田俊夫认为在1950—2050年的“人口世纪”中,世界人口前50年高速增长,后50年中人口年龄结构将会迅速老化[2]。事实证明,黑田俊夫的预言已经在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中得到了印证。统计数据显示,1949—1995年间我国人口高速增长,人口总量从5.4亿迅速上升至11.6亿[3]。面对人口数量快速增长,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导致人口转变快速进入低自然生育率状态。受计划生育、社会经济、医疗卫生等因素影响,现阶段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客家体育文化是客家人在劳动斗争以及与当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交融中不断发展的,并最终形成以宗族群体为本、以儒学伦理为中心,强调整体性、统一性和兼容并蓄的客家体育文化内涵,并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客家体育文化艺术圈[4]。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是客家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尊祖祭祀、保家卫国、娱人悦神[5]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客家人的生产和生活代代传承。它在培养客家人优秀品质、强健体魄、规范社会行为以及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社会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人类社会中诸如文化等因子也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文化变迁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和自然环境相对封闭条件下产生的,新时代背景下,客家族群的生计方式、生活环境以及文化生态等都产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处于我国人口发展趋势的转变必然会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产生根本性影响。比如老龄和青少年人口比例的变化必然导致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理念、传承方式等的改变。基于此,本研究在人口结构学视阈下分析了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1 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概述

客家(the Hakkas),意为“客而家焉”。《现代汉语词典》中“指四世纪初(西晋末年)和十二世纪初(北宋末年),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的汉人,现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6]。”当前,关于客家先民大规模南迁次数仍有争议,但学者们更倾向于罗香林的“五波说”。罗香林[7]认为,客家先民及其后裔经历了晋末至隋唐(317—879年)、唐末至宋(880—1126年)、宋末至明初(1127—1644年)、清康熙中叶至乾隆(1645—1867年)以及乾嘉以后(1867年)的5次大规模南迁。伴随着人口南迁,地广人稀的南方地区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以福建长汀(古称汀州)为例,北宋年间(1078—1085年)仅8.1万户,每平方公里4.7户,至南宋年间(1195—1200年)达21.8万户,较北宋增加13.7万户,期间年平均增长率达8.3%,到1195—1200年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2.5户[8]。同时,正是社会人口结构的改变造成文化重心的南移。因此,我国历史上长期、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成为客家文化赖以形成的条件。

民俗体育文化属于民俗文化现象,体现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民俗生活事项中,以其集体无意识的切身感、以体育形式和生活风俗的融入与依附及反映地方风俗的特色化构成其现代化的文化生命力[9]。从客家史整体发展历程看,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既与古中原文化一脉相承,又不是古中原文化的简单移植。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是在长期的人口迁移和群居山村的特殊环境中形成的,是多种区域文化多向、复杂整合的结果。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如宁化石壁打黑狮、划旱船、踩高跷、舞傀子、马灯舞、回回舞、铁杆故事、踏地故事等等。它是客家风俗、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宗教信仰的真实写照。

2 我国人口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

2016年以前,低出生率、低增长率一直是我国人口结构发展的基本特征。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预期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数据,我国人口平均出生率从1950—1955年间的43.8‰[10]下降到2010—2015年间的12.11‰,死亡率由25.1‰下降到7.14‰,人口增长率由18.7‰下降为5.0‰[11]。以国家卫计委颁布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为标志,2016—2017年间人口出生率、增長率与2010—2015年间相比分别上升0.58‰和0.59‰[11],人口持续下降趋势得到一定控制。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人口结构发展表现出显著差异性,但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化以及家庭规模小型化等仍然是现阶段我国人口结构的基本特征(见表1)。

2.1 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及其影响

人口年龄结构指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其反映的是过去一段时间里由于人口出生、死亡和迁移所最终形成的人口现状[12]。伴随着人口增长类型的转变,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大致经历了年轻型(1949—1972年)、成年型(1972—1978年)和老年型(2007年至今)三个阶段[13]。当前,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已经进入老年型阶段(见图1)。对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考察,有助于预测客家民俗体育活动主体人口未来走向,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本部分着重从“老龄化人口增加”和“年轻人口减少”两个方面分析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2.1.1 人口老龄化为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普及奠定了基础

人口老龄化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1]。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比例已经超过老龄化社会标准的7%[14],达到8.4%[15]。因此,我国目前正处于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仍在加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13.26%,相较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16]。根据联合国相关部门预测,到2060年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将比世界同期水平高10.5%(见图2)。面对数量不断增加的老龄人口,一般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17]。本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虽然短期内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从长远角度看却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此外,民俗体育活动在促进健康老龄化中的积极作用不仅能够减轻社会医疗负担,而且老年群体的深度参与也扩大了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受众面,为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2.1.2 青少年人口减少要求改变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观念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受人口生育率持续走低影响,我国青少年人口比例不断减少,使包括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在内的民族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以5~24岁青少年人口为例,自1985年起,我国5~24岁人口比例开始迅速下滑(见图3)。

至2010年,5~24岁人口比例开始下降为29.6%,2050年预计将会下降到19.9%。同时,5~24岁人口的绝对数量将从2010年的4.03亿下降到2050年的2.77亿。求学、进城务工等人口流动因素的影响,也导致乡村青少年人口急剧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人才储备。因此,如何改变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传统发展理念,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和参加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成为新时代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2.2 人口性别结构的转变及其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妇女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很大改变。我国体育法明确规定,参与体育是人人享有的权利[18]。但是受文化、宗教等因素影响,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中极易出现排斥女性参与的性别隔离现象[19]。因此,该部分着重从出生性别比失衡分析了我国人口性别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影响。人口性别结构指一定时点、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1],出生性别比则指一定时期内新生人口中男婴与女婴之比,是人口性别结构的基础。相关数据表明,自1985年起,我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快速偏离正常范围,2005—2010年之后开始缓慢回落,预计2055—2060年回到正常范围。我国5~24岁女性人口数量自1990年起快速萎缩,预计到2100年其数量仅为1990年5~24岁女性人口总數的49.9%(见图4)。因此,应该在保护女性合法体育权利的基础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舆论宣传树立现代化社会性别观念,推动客家民俗体育参与的性别融合,发挥女性群体的积极作用并以此提高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

2.3 人口家庭结构的转变及其影响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单位和普遍的社会制度,在整个人类社会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透视社会的“窗口”[20]。家庭结构变化必然会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人口家庭结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特定地域文化内的社会组织关系,而且有利于明确社会结构的基本变化趋势。人口家庭结构指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家庭在家庭总体中所占的比重[1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家庭变迁虽然最不醒目但是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迁却对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人口家庭结构的转变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城市化背景下,受生育观念、抚养成本、计划生育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家庭规模从20世纪80年代起,呈现逐渐缩小趋势(见图5)。我国人口家庭结构转变背后是传统家族观念的变迁,这势必会对族群性的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带来冲击。新时代背景下,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现代化发展要顺应我国人口家庭结构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增强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时代内涵基础上,主动进行价值意识重构,实现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创新。

3 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路径选择

3.1 更新观念,重视健康老龄人口扮演的角色

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人口数量庞大,使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要求改变传统观念,重视健康老龄人口的积极角色。首先,要在“老年—青年” 传统纵向发展模式基础上,增强“老年—老年”的横向发展,充分挖掘健康老龄人口红利。其次,老龄人口大多年轻时客居异乡,但与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之间都存在着天然的情感联系,熟悉的民俗体育活动更容易让他们在寂寞的退休生活中重新获得感情慰籍和社会归属感,从而克服枯燥的老年生活中产生的不良情绪。此外,客家民俗体育活动对老龄人口的健康促进作用不仅能够减轻社会医疗负担,而且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3.2 加强宣传,增强青少年的群体文化认同感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是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主力军和接班人。我国人口发展趋势表明,青少年人口比例正逐年降低。同时,由于大多出生在城市加之网络媒体、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导致青少年群体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认同感较低。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宣传,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为他们埋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另一方面,要立足新时代,注重与现代优秀体育文化的交流互鉴。利用现代体育文化的理念与方法,对部分特色客家民俗体育项目进行创新改造,使之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富于时代感,成为青少年群体理想的健康娱乐方式。此外,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基础教育作用,充分利用节庆等带领青少年到民俗体育活动现场亲身经历、参与并感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正确理解客家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提高青少年群体文化认同感。

3.3 关注女性权利,推动客家民俗体育性别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妇女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2018年11月2日,习近平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在我国女性依法享有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权利,但受传统封建文化观念、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广大女性群体的体育权利很难得到保障,尤其是在一些民俗体育活动中排斥女性参与的性别隔离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新时期,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体育核心价值观,提倡性别平等,关注和保护女性群体的体育权利,推动客家民俗体育性别融合。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女性群體的参与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塑造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和谐、文明的良好社会形象,为实现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3.4 增强时代内涵,促进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价值意识重构

家庭小型化已经成为我国人口结构转变的重要特点,传统家族观念的变迁必然会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单纯依靠家庭、宗族力量难以完成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重任。因此,增强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时代内涵,促进价值意识重构成为新时期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必然选择。价值意识重构是文化价值整体性的变革与再造,是整个文化价值系统的结构性变化和价值、功能的转变问题[20]。新时代背景下,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价值意识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节拍,借助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变迁重构其价值意识显得十分必要。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价值意识重构既要合理吸收精华内容,使之成为新时代传统体育文化的积极因素,又要摒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落后的价值观点。同时,正确客观地对待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通过积极调整价值思维意识,探索与其他人类文化形态相谐相融的共同发展之路。

4 结 语

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形式。新时代背景下,客家人的生活方式、环境条件等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现阶段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必然会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产生深刻影响。面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结构等方面的转变,对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既是挑战又是契机。新时期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要顺应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更新观念,重视发掘健康老龄人口的人口红利;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群体文化认同感;关注女性权利,推动客家民俗体育的性别融合;增强时代内涵,促进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价值意识重构。

参考文献:

[1] 佟新.人口社会学[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153.

[2] 黑田俊夫.基本战略和倒三角形的理论[J].人口与开发,1999(2):25-34.

[3] 李建新.中国人口结构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3.

[4] 郭善强.闽西客家体育文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3):130-132.

[5] 张华江,王晓东.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及社会功能[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2):20-22.

[6] 吕叔湘,丁树声.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36.

[7] 丘权政.客家的源流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9):18-19.

[8] 吴松弟.宋代东南沿海丘陵地区的经济开发[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9] 段丽梅,王建洲.“身体叙事”视角下民俗体育花棍舞(打莲湘)的生命存在感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3):50-55.

[10] 马德浩,马德斯,等.“刘易斯转折点”下的中国体育发展战略调整[J].体育与科学,2011,32(6):16-21.

[11] 李希如.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12] 刘长茂.人口结构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33-326.

[13] 王金营,杨磊.中国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实验[J].人口学刊,2010(5):15-24.

[14] 刘铮.人口学词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4.

[15] 马德浩.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及其对体育发展战略的影响[J].体育科学,2015,35(12):3-11.

[16] 李友梅,王珍.瞄准老龄化短板,发展社会化公共服务[N].解放日报,2018-05-02.

[17] 刘路,史曙生.新时代体育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的价值审视及策略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8(8):11-16.

[18] 张韬磊,吴燕丹.我国女性体育参与的文化解读与时代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4):22-25.

[19] 吴林隐,杨海晨. 隔离抑或融合:民俗体育参与的性别变化研究—广西马山县壮族会鼓与打扁担的田野考察[J].体育科学,2017,37(8):29-36.

[20] 辛松和. 潮汕村落舞龙活动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36(2):15-18.

[21] 田祖国,白晋湘,等.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少数民族价值意识重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580-593.

[22] 彭响,朱亚成,等. 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动力、机理的耦合发展及路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36(3):67-70.

[23] 李辉,王乐. 西方媒体传播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发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36(1):58-61.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乡镇对于文化发展非常重视,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并充分运用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使得乡镇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有了很大发展,也更好地享受了精神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在当前群众文化建设中,乡镇文化站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于乡镇文化站建设,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从小处落实好党的文化发展政策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发展;重要性;探讨

在当前基层文化建设中,乡镇文化站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也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立足于乡镇文化站,可以对当前群众的基本文化生活有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把握,进而知道哪些方面应当重点抓好,哪些方面需要优化调整。实践证明,通过推动乡镇文化站建设,不仅宣传贯彻了党的文化政策,而且还把各种优秀文化送到了群众当中,让群众在享受充裕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充分感受到了来自文化层面的益处,对于推动基层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乡镇文化站的基本内涵

在当前基层文化建设中,乡镇文化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类型的文化站具有自身明显的特点:乡镇文化站对群众的影响非常大,群众喜爱程度非常高,并且乡镇文化站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在实际发展推进上得到了乡镇政府一定的支持,这些支持有政策方面的,有人才方面的。乡镇文化站主要是为乡镇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的,在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由于乡镇对于文化建设非常重视,为文化站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乡镇文化站也努力抓住这一发展契机,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逐步成长为集提供各种类型的报刊阅读、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组织各种文化娱乐项目等各种类型的文化体育活动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在当前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当前,乡镇基层有了很大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提高,与此同时,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更加广泛和强烈,这些都为乡镇文化站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近些年来,乡镇文化站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自身的成长也在不断提速,在乡镇群众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整体的发展情形非常喜人。当前,在基层地区,怎样更好地推动文化建设,如何让群众更好地满足对各种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需求,这是当前基层文化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问题。这其中,乡镇文化站可以说是充分发挥了其桥梁纽带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文化建设,对于加快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乡镇地区群众的综合幸福指数起到了巨大作用。

二、乡镇文化站的重要性分析

(一)乡镇文化站密切联系群众,根据群众的需求拓展文化发展空间

以往的乡镇文化站,主要是承接上级各种文化建设的来文或者宣贯相关的政策,基本没有围绕群众的基本需求在文化建设领域进行探索,这些都影响到了乡镇文化站自身作用的发挥。近年来,随着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文化建设鼓励与支持政策,这些都为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和作用发挥创造了条件。而且在基层群众不断增多的文化需求面前,乡镇文化站自身也面临着改革发展的硬性要求,以往狭隘的文化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群众多元化、多样化的文化需要。乡镇文化站扎根于基层群众中,与群众保持着最为密切的联系,对于群众自身的文化诉求与文化满足等情况了解的也最为到位。乡镇文化站不断强化自身职能建设,努力丰富服务群众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当前群众生产生活中表现出的新需求不断开展各种类型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文化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宗旨。而且伴随着乡镇文化站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这个平台中。当前,乡镇文化站每年实际组织群众开展的各种传统文化活动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乡镇文化站为群众提供的文化活动项目在不断增多,有各种听、看的内容,例如,我街道文化站组织群众开展本地花灯剧、山歌等活动,让群众的视觉和听觉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也有的利用周末或者假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书画展,让群众有了自己写作各种书法或者欣赏各种艺术作品的机会,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档次有了显著提升,也有的组织群众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舞蹈活动,考虑到群众喜欢广场舞的实际情况,专门联系相关部门开辟了专门的活动空间,既方便了大范围群众的集中参与,也减少了以往在各种小广场或者道路两旁进行广场舞表演所产生的各种可能的不利影响,让群众有了一个更加安全和舒适的文化活动空间。可以说,乡镇文化站在满足乡镇群众文化生活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二)乡镇文化站作为农村群众文化的纽带,推进农村乡风文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乡镇文化站让群众有了聚到一起的机会,尤其是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提升,使得群众对于文化方面的诉求更加强烈,如此一来,乡镇文化站的桥梁纽带作用也就更好地体现了出来,起到了正能量的引导作用。一方面,让群众在生产之余有了更多的文化选择。以往各种赌博等违法行为以及其他各种不健康的文化活动有了明显下降,这对于改善乡镇风气,更好地弘扬文化正能量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让群众在乡镇文化站感受到了更多的文化气息,让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上得到了极大满足,更好地激发了干事创业劲头,对于乡村振兴等具有极大的推动意义。在基层文化服务中,一些乡村地区还存在着一些封建陋习或者不健康的事情,这些都影响到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乡镇文化站作为基层文化前哨,身上肩负着非常重要的文化建设责任,大量的社会实践证明,依托于乡镇文化站,可以为群众提供各种最新的文化产品或者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服务,可以很好地实现乡村文化建设的持续性、规范性,让群众更大范围地感受先进文化的熏陶,进而塑造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乡风文化。

(三)乡镇文化站指导和辅导村文化室、农家书屋,为人民群众开办家门口的图书室,提供文化场所营造文化氛围

从当前实践来看,乡镇文化站实现了更加快速的发展,实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依托于自身掌握的各种文化资源,利用各种时间组织群众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化艺术培训教育班,进行了针对性非常强的科普讲座,并为农村群众送上了各种种养殖技术讲座等,使得文化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也让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转化为了社会生产力。例如,乡镇文化站通过自身努力,建成了图书报刊阅览室,方便了群众阅读图书或者查阅各种生产生活资料。同时,积极指导农家书屋建设,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也让群众有了更多的文化娱乐项目选择。而且还积极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使得乡村的特色文化在各个层面上更好地展现了出来。从2013年以来,广场舞在乡镇地区群众当中非常火爆,在很多行政村哪怕就是在相对偏僻的乡村,都可以看到激情似火的广场舞,可以感受到群众参与其中的热情,这些都是與乡镇文化工作人员的努力和付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根本上来看,更是与乡镇文化站的统筹把握与全面指导分不开的。总体而言,乡镇文化站始终扎根基层,密切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群众充分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进而为群众打造了一个属于老百姓的文化舞台,这也是乡镇文化站自身作用有效发挥的一个重要缩影。

(四)乡镇文化站是培育文化工作者的重要阵地

乡镇文化站与乡村基层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对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有着最真挚的情感体验,文化工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什么样的文化发展责任,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乡镇地区文化发展政策的利弊得失,可以说,他们对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最有发言权。文化工作人员在对基层文化工作深层次把握的基础上,自然会对文化有自己更加独到的理解与认识,这是文化建设能够不断创新和呈现各种精品的关键所在。在各种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发展和创新中,文化工作人员会经受更好的锻炼与熏陶,自身的人民情怀也会更加深刻地展现出来。乡镇文化站通过自身作用的积极发挥与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有力促进了乡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的发展,把他们的思想聚拢到了一起,不仅借助他们推动了乡村文化建设,更是把党的政策措施落到了实处,使得乡镇基层的文化建设更加丰富,更加接地气。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镇文化站是乡镇基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依托于乡镇文化站,可以很好地落实上级政府的文化建设政策,也有助于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对于活跃基层群众文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发展新形势下,对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群众更好地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以此实现乡村文明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国苗.新时期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发展困境与对策思考——以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为例[D].安徽师范大学,2014.

[2]龙敏.论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新思路[J].商业文化,2014(10):127.

作者简介:孔艳琼(1976-),女,汉族,云南宣威,大专,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为了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而形成的,同时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作为一项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及时地解决群众文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基层群众明确自身的工作方向,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是目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本文针对目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一步探索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基层群众;群众文化;文化馆;重要性;

目前群众文化的建设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但是伴随着近些年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期社会特征的涌现,给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想要完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贯彻文化发展大纲的要求,提升文化软实力,使得群众文化工作能够更好为全经济发展服务。

一、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

(一)群众文化建设基地较小。目前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地还主要是来自文化馆和文化站,我国各地的文化馆和文化站在发展上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这样就是造成了级市基础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不够全面,甚至很难得到有效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基础群众文化建设这种现状的原因还有就是文化馆,基础群众文化人员的缺乏,受当前我国社会制度的影响,文化馆和文化站也在不断的裁员,将那些精通文化的工作都裁剪掉了,这样极大影响了文化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群众文化的服务方式单调。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文化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就很难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需求,现有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和基层群众都不再同一个层面上,加上群众文化形式的单一、内容的单调,更无法和快速经济相适应。例如,我国部分文化馆的群众文化活动还是主要以文化演出、戏曲表演,举办文化节等传统形式。这样的文化宣传形式太过老套,无法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三)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观念落后。很多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严重,都存在着思想观念陈旧的问题,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还较弱,造成了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难以创造出符合当地群众口味的文化形式,很难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群众文化建设人才缺乏。当前我国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工作的员工都是一些退休的老年人,而很少有年轻人涉及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造成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落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群众文化建设专业性人才缺乏。专业人才的缺乏更造成了群众文化建设的不专业性,极大地的降低了群众文化建设质量和水平的低下。

二、改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拓展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群众文化应利用多元化的文化娱乐方式,拓展发展空间,不能局限于一种环境或一种方式。将新时期下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少年文化等文化方式更好的利用起来,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内容。可以将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加入一些现代化因素,也可以吸收一些优秀的现代化文化娱乐方式,这样既不但不会完全摒弃传统文化,还使得传统文化得以更广泛的传播。只有文化娱乐的空间扩展了,人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群众文化建设成果,使其为创建和谐美好的现代化社会更好地服务。

(二)开展社区文化娱乐活动。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目的就是服务群众,丰富人们群众的业余生活,因此,必须加强社区文化娱乐活动的建设。目前,有很多社区组织建设了老年歌唱团和儿童文艺演出队等活动组织,还建设了现代化的阅读室、健身场所等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要做好社区娱乐活动工作,首先,硬件设施是前提,这需要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为社区开展娱乐活动购置合适的器材,当然,为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鼓励人们加强身体锻炼,可以在小区内安置各种健身器材,还可以为群众自愿组织的各种文娱团队提供活动器材,鼓励群众加入到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中来;其次,要发挥好相关文化部门的作用,在有些思想较落后的地区,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就要对群众文化工作进行大力宣传,让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发挥文化部门的指导工作,在社区积极创办各种文娱活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最后,要结合当地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当地传统文化特点,在一些历史文化气息浓重的地区,要大力宣传地区的传统文化,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大范围的传播,发

(三)发展通俗的文化事业。目前,一提到建设群众文化工作,大家想到的就是各种文艺汇演,才艺大赛等形式,由社区选拔出优秀的进入里比赛,再层层选拔进入市里比赛,以比赛形式开展文化活动,程序大同小异,这种方式既缺乏新颖,又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种文化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这种传统老套的娱乐方式需要彻底的改变。人们注重的是文化的欣赏和观赏性,而通俗的文化事业简单易懂,更能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现状,贴近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因此更能出发人们群众的情感思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里的文化部门可以在各社区巡回进行文化展览,以独到的方式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四)培养专业的文化工作人员。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离不开专业的工作人员,加强文化部门的管理机制,提高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更好的服务。首先,文化工作部门应招募一些对文化建设工作有经验、有兴趣的专业人员,工作责任心强,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就;其次,还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及时传播现代优秀文化,与时俱进,传统与时代相结合,才能丰富群众文化的内容;最后,要加强文化部门的工作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工作人员要融入到群众中,做好群众对文化需求的调查,才能更好地开展符合群众思想的文化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总结

综上所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作为我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是满足基层群众精神生活的关键,抓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能够有效的解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完善我党的文化建设,另外,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还能够促进城文化的进步,实现国家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婷. 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 才智,2015,05:289.

[2]高健芝. 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 赤子(上中旬),2015,03:59.

上一篇:艺术学理论论文下一篇:学位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