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论文范文

2023-09-19

女子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 调查对象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2017级大一新生

(二) 研究工具

工具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该量表已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广泛使用, 量表共96个项目, 分为三级筛查, 共22个筛查指标。一级筛查为严重心理问题筛查, 包括幻觉等严重精神病性症状以及自杀行为与意向两个指标;二级筛查为一般心理问题筛查, 主要包括了焦虑、抑郁、偏执、自卑、敏感、社交恐惧、躯体化、依赖、敌对攻击、冲动、强迫、网络成瘾、自伤行为、进食问题、睡眠困扰等15个指标;三级筛查为发展性困扰筛查, 包括了学校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困扰、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困扰5个指标。其中一级和二级筛查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筛查的核心, 而三级筛查主要反映学生心理困扰的来源以及提示可能的潜在心理问题。

工具2:自编“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问卷”。问卷主要包含学生适应、人际、学业、就业、恋爱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的相关问题。

(三) 研究方法

运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对2017级新生1468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 同时从筛选出来的可能存在严重心理危机和一般心理问题的新生共299人进行“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问卷”的调查, 了解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参与民办高职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分布测试人员共1468人, 其中1461人完成测试并且为有效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1461人中, 严重心理危机人员有117人, 占8.01%;一般心理问题人员有182人, 占12.46%;潜在心理困扰人员294人, 占20.12%;无心理困扰人员有868人, 占59.41%。

从心理健康水平分布来看, 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 基本无心理困扰。但是存在严重心理危机和一般心理问题的人员也较多, 一共占了20.47%, 这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压力也较大。此外, 存在潜在心理困扰的人员也占了20.12%, 虽然不是需要直接干预的对象, 但是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关注且积极预防的对象。

三、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 学校适应困难

在调查中, 当问到“不适应大学生活”, 存在严重心理危机和一般心理问题的299个人中, 有20.1%的人选了“比较像我”, 3.1%的人选了“非常像我。当问到“不习惯大学班集体的氛围”, 有26.5%的人选了“比较像我”, 有5.8%的人选了“非常像我”。而对于诸如食宿条件、生活自理情况等问题的回答也是不容乐观, 很多人不够满意现有生活条件, 对需要自行安排生活的事情等也是没有主见, 需要依赖他人。

对于大部分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来讲, 适应都需要有一个过程。有些学生在面对陌生的校园、陌生的面孔和全新的学习、生活方式, 会有些手足无措的感觉, 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他们对于接下来如何生活、学习、交友常常感到不安和焦虑。尤其是一些自身适应能力原本就较差的学生来说, 如何融入新环境变成他们身上很重的一个任务。

(二) 人际关系困扰

在调查中, 当问到“很多时候感觉不被周围人理解”, 有21.6%的同学回答“比较像我”, 13.3%的人选了“非常像我”;当问到“感觉不受同学欢迎”, 只有47.3%的人认为“一点也不像自己”, 其他人都认为“比较像”或“很像自己”。

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所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人际环境, 朋友圈也发生很大的改变, 每天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同学与老师, 这会使得一些不善交往的学生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进而影响校园学习与生活。有些学生因为从未住过集体宿舍, 不懂如何与室友相处, 缺乏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所以也很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 如果不能妥善及时地处理, 也会成为产生心理问题的诱发因素。

(三) 学业压力

在调查中, 当问到“你担心在学习上落后于其他同学?”时, 有55.3%的学生选了“比较像我”, 有7.9%的人表示“非常像我”;而当我们问到“感到学习有困难?”也有近一半的学生选了“比较像我”或“非常像我”;当问到“害怕考试”, 则有60%的学生选择“比较像我”, 8.2%的人表示“非常像我”。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对学业表示担忧, 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因为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本身学习基础较差, 因而对学习没有较多的信心。虽然当今社会非常强调大学生其他素质能力的锻炼, 但是学习依然是大学生的主业。学业压力可以说是很多大学生都面临的一个压力, 只是各自处理压力的方式与抗压的能力不同, 结果自然不同, 如果学业压力过大, 则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的情绪, 从而导致逃避、厌学等消极行为, 甚至引起心理和精神上的问题。

(四) 就业压力

在我们的调查中, 当问到“为不知该做哪些就业准备而迷茫?”, 有78.4%的学生回答“比较像我”;当问到“对自己的求职能力没有信心”时, 有52.6%的人选了“比较像我”, 11.2%的人选了“非常像我”;而当问到“害怕面对就业问题”时, 也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做了肯定回答。可见, 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 即使刚进入大学, 就业压力就已经扑面而来。当前社会, 大学生的就业环境竞争激烈,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对自身竞争能力不够自信, 往往会为就业前景感到担忧, 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有些学生尝试提前兼职或进行社会实践, 当遇到挫折与困难的时候, 容易滋生消极心理。

(五) 恋爱困扰

在调查中, 当问到“感觉为恋爱所累”, 有11.1%的人选择“比较像我”;当问到“谈恋爱对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有21.2%的人选择“比较像我”;而当问到“总担心自己找不到合适的男/女朋友”时, 有17.5%的人选了“比较像我”, 有2.6%的人选择“非常像我”。大学生由于生理上的成熟、性心理的发展, 这个阶段对恋爱与性有着浓厚的兴趣和需求, 然而他们心理上又并未完全成熟, 因此, 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处理的好, 他们会获得成长, 然而一旦处理不好, 也有可能造成危机事件甚至是毁灭性的伤害, 尤其是失恋等能量较大的负性事件, 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大原因。

(六) 自我意识偏差

在调查中, 当问到“你了解自己的优点”, 有40.2%的人选择“不太像我”, 有13.5%的人选择“一点也不像我”;当问到“你清楚自己的缺点”, 有67.9%的人选择“比较像我”, 有19.3%的人选择“非常像我”, 可见, 在有严重心理危机和一般心理问题的人群中, 自我意识偏差的问题较普遍, 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 却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缺点, 因此, 往往容易自怨自艾, 造成自卑等心理问题。

四、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一) 积极进行本校实践工作的理论研究, 有针对性地开展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非常多, 但是其研究对象多为本科院校或者公办院校, 所论述的情况和高职院校, 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可能有一定的差距, 借鉴作用有限。因此, 民办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本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情况, 认真研究本校学生实际心理健康水平和影响因素, 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改善本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如本研究中, 在调查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问题上, 发现学生在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两个方面的困扰情况明显多于其他诸如适应、人际、恋爱等方面, 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就应该尤其注意这两个方面的教育指导计划及实施。

(二) 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 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当前, 各高校都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然而在师资力量的投入还是高低不一, 相距甚远。公办院校由于经费等有保障, 不仅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投入到位, 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投入也较有保障。不仅人员配备齐全, 而且对人员的培训进修等方面也能跟上工作要求, 有些学校甚至能提供经费供咨询师进行个人体验, 而这些都能很好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极快成长。反观民办院校, 由于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学生学费, 相较于教学等其他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投入总是排在后位。因此, 民办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个人成长的投入总是很难满足心理工作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学生向教师倾诉自己的麻烦, 但是教师有时因专业水平的限制, 对学生的帮助有限, 不能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有些学生便认为, 心理辅导并不能帮助自己, 逐渐也让心理辅导机构门可罗雀, 校方看到这种情况也认为心理咨询作用不大, 就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经费用于咨询师的个人成长,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太少, 教师也就没必要专业, 学校也不愿意多花钱投入。必须打破这种循环,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民办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三) 结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力量, 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办学经费等的限制, 在各工作岗位的人员配备上都较紧张, 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人员配备, 不少高校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都是身兼数职, 如果有一位专职人员, 则会被学校视为已经足够重视, 而这一个专职或者数个兼职的心理辅导老师, 依然很难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在这一现况下, 借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其他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如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 他们中有部分人在接受辅导员业务培训的时候也有进行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学习, 因此有一定的基础。在新生心理普查后, 可对学生思政辅导员再进行一定的培训, 连同他们一起对预警学生进行干预,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由于心理辅导老师人员缺乏而未能及时对预警学生进行干预的状况。

参考文献

[1] 张丹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 (5) :92-94

女子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科研档案是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也是科技人员在科研活动中辛勤劳动的结果,是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本文以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新时代科研档案在高职院校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价值,提出运用科研档案提升学科建设的具体路径方法。

关键词:科研档案;学科建设;档案管理

科研是高职院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档案是科研项目在其立项论证、研究实施及过程管理、结题验收及绩效评价、成果管理等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标本、样本等实物,是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也是科技人员在科研活动中辛勤劳动的结果。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南财工职院)始创于1958年,目前为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近年来,该院加大科研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建设。其中,科研档案管理对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提炼学科建设成果、宣传学科建设成就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学科建设基本特征

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开展的相关学科评估来看,其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对包括高职院校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起到很好的引导、激励作用,也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从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分析来看,当前高职院校学科建设有几个明显特征。

1.1 重质量,突出人才培养

学科评估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成效的根本标准,并贯穿评估全过程。与以前评估比较,从评估指标设置上来看,将“人才培养”指标从之前第二个指标调整至第一个指标,三级指标中“人才培养”占全部指标50%以上。作为一所高等职业院校,湖南财工职院十分注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成为国家(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也是湖南重点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实训基地。

1.2 重特色,注重学科评价

从学科评估的价值导向来看,更加注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体系,为体现这一特色,就要求不同院校、不同学科结合自身师资力量实际、办学经验等,科学设置符合本校发展需要的学科。湖南财工职院经过60余年的发展,院系设置、专业开设都经过了不断发展、优化的过程。目前,会计、市场营销和模具设计与制造成为国家创新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其中,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被纳入了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逐渐形成了一批示范性、特色性、精品类专业。在全国1408所高职院校2019-2020年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该院位列291位。

1.3 重内涵,强调学术水平

不论是高职院校质量发展,还是特色学科设置,在发展的方式方法上都十分注重学科的内涵建设,即学科建设由强调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最新的学科建设评估体系,将师德师风、队伍结构、代表性教师、科研能力等均纳入了学科建设评估体系。截至2017年3月,湖南财工职院有教职员工661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62人,正高职称教师15人,副高以上职称176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5.3%,拥有会计电算化、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

1.4 重成效,发挥学科价值

学科评估更加注重学科建设对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特别注重学科建设成效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度,彰显学科建设的社会贡献及价值效益。湖南财工职院注重学科建设及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其中,学生技能竞赛、毕业设计、技能抽查合格率和毕业生就业率等均稳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近五年来,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7个、二等奖5个,省级一等奖55个,其中,会计专业连续10年获省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为社会培养出大量专业型财会人才。

2 科研档案基本分类及内容

根据《档案法》《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及业务规范,纳入科研档案管理范畴的主要包括课题管理、科研成果、学科设置、学术活动、学术刊物、科研统计管理等。

2.1 课题管理

科研档案中的课题管理类档案,主要包括课题立项、课题进展及课题结项类档案。每一项又包括具体的档案内容,如,立项包括课题选题、申报、立项审批、经费预算、任务合同书、立项批复等相关资料;进展包括课题项目阶段性成果、经费适用,以及课题变更等相关档案资料,如科研方案實施、专家咨询、中期评审等;结项包括课题结项、评估及鉴定等。

2.2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包括基础理论成果,如科学专著、发明专利、科学论文、原理性模型等;应用技术成果包括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以及生物新品种、计算机软件等;软科学成果,主要形式为研究报告。湖南财工职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近五年来出版专著81部,发表论文2662篇,获得省职业教育成果奖3项。

2.3 学科设置

学科设置包括二级、三级学科调整,以及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室、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工程管理等。湖南财工职院前身是由衡阳市第二技工学校与衡阳财政会计学校合并组成的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正式更名为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设6个教学院系,22个专科专业,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专业属近年来新兴专业。

2.4 学术活动

主要包括各类由学校组织的重要学术活动、学术交流等,以及由院校编纂的各类学术刊物、学术专著,还包括学术评议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文件资料,如专家数据库等。此外,还包括学校各类科研年度统计报表、年度综合计划、科研队伍档案,以及科研管理档案等。如,湖南财工职院曾邀请高级工程师王金科举办“汽车零部件生产物流管理”学术讲座。

3 科研档案在学科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学科建设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推动学科建设、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1 指导教育战略制定

湖南财工职院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高职院校,其学科体系建设契合了国家发展高职院校的现实需要。科研档案是学校科研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科研档案查询,有助于教育主管部门评估院校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和发展阶段,对高职院校科研水平、教育发展能力作出科学判断,也为政府优化区域学科专业布局提供重要参考,为学校、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高职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3.2 提高教学评估质效

学科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集中体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师资队伍水平、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现状。通过科研档案的查询、统计、展示,可以掌握全校科研整体发展状况,以及学科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明确哪些属于学校科研能力强的学科,哪些学科建设还存在问题和短板,进而反思学科专业结构布局是否科学、学科建设方向是否准确、学科管理是否合理,对提高涵盖学科建设在内的教育教学评估质量和效果都具有积极意义。

3.3 评估学科建设成效

科研档案本身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科研档案参与学科评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学科发展、认识学科建设优劣的过程。学科评估结果作为高职院校学科横向、纵向评价的重要依据,为参评学科认识同类学科发展状况提供良好契机。运用科研档案,将其作为学科评估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评估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依据。

3.4 宣传特色学科工作

学科建设是高职院校日常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估高职院校社会责任担当的重要表达方式。高职院校应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更新学科设置。其中,重要、特色的科研档案能够帮助学校进一步宣传其特色学科,扩大这些学科的社会知晓度和美誉度,引导学生及家长根据科研档案研判学科水平,进而选择适宜学科专业等。

4 科研档案在学科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实现路径

在高职院校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全面、细致地了解国内外文献资料,掌握高职院校学科发展现状,利用相应的科研成果,加快科研进程,为学科研究选题、预测、论证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提高学科建设质量。

4.1 提高对科研档案认识,为学科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科研档案在学科建设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科研档案管理中还存在意识淡薄,缺乏系统性、连贯性,管理手段滞后等问题。为有效发挥科研档案在学科建设中的应有价值,需要增强广大档案工作人员对科研档案在学科建设中重要性的认识。首先是提高决策层思想认识。校领导应带头认真学习《档案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及业务规范,将科研档案管理与学科建设纳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加大人财物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其次是提高档案管理层思想认识。高职院校档案工作人员应及时学习学校颁布的相关规定,掌握科研档案管理基本内容、要求、方法、作用及价值,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明确科研档案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现实意义,按照学科建设的要求做好科研档案日常管理。再次是提高学科建设者思想认识。广大学科建设者应充分认识科研档案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在新学科创设、传统学科升级中汲取科研档案中的知识和养分,注重形成和移交科研档案,用以支持和推动学科建设与科研档案管理。

4.2 完善科研档案制度,为学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是建立健全科研档案归档制度。明确科研档案归档流程(如先预立卷,然后整理组卷,最后移交档案、归档验收)、归档材料收集范围、归档时限、保管期限、分类标准(如按年度分类、按级别分类或按问题分类等)。其次是建立健全科研档案管理制度。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统一集中管理原则,根据科研档案完整、安全、系统要求,从科研档案资料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编研、利用、统计等方面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科研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各单位应结合院系、专业设置的特点,加强科研档案信息加工工作,编制完整的检索工具,编撰科研档案简介、文摘、汇编、手册等。再次建立健全科研档案利用制度,为高职院校学科建设查询、检索、利用科研档案提供制度保障。

4.3 培育科研档案队伍,为学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是知识创造、传播及运用的主体,切实加强科研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使其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素质,才能管理好科研档案,为学科建设提供档案支撑。首先应提高思想认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做好科研档案资料收集、信息挖掘,为高职院校新兴学科创设,以及传统学科提档升级提供科研档案支撑。其次是增强业务素养。科研档案具有专业技术性,针对馆藏的众多科研档案资源,应学会甄别、鉴别、选择与加工,结合馆藏档案资源,编制相应的科研档案检索工具、数据文件、技术报告。为此,应不断加强业务素养,通过参观取经、交流研讨、跟班学习等渠道,熟练掌握先进档案应用技术,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学科建设做好服务。再次是培育职业精神。科研档案管理是一项枯燥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科研档案中涵盖诸多秘密型、创新型科研信息,在利用科研档案为学科建设服务时,应把握好公开与保密、管理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坚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发挥科研档案在学科建设中的更大作用。

4.4 改进科研档案服务,为学科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首先是注重信息技术应用。作为科研档案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加快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进程,促进科研档案与学科建设之间信息资源互通互联、共融共享,打破科研档案管理壁垒,实现科研档案价值最大化。探索开发APP,利用智能手机平臺,提高用户体验。将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及设备更好地应用到科研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和管理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更好地将科研文献、数据、图纸等科研档案信息整合利用起来。其次是注重信息资源应用。科研档案是宝贵的信息资源,广大档案管理人员应加强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多层次、多角度加工、整理科研档案信息,不断提炼出更加有价值的信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更好地为高职院校学科建设服务。

高职院校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高职院校办学能力、办学水平、学术水准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学科建设与发展,与科研档案管理、开发和利用密切相关,科研档案可以为学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资源,也为学科建设成果评估提供重要依据。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在思想上形成一致共识,在制度上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规章,培育一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切实改进一体化科研档案用户体验,更好地为学科建设服务,为高职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刘雪冰.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档案管理的特点及方法[J].兰台内外,2018(2):18—19.

[2]姜辉,孔燕,刘恩贤.新形势下学科建设档案管理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山西档案,2015(2):105—107.

[3]刘书荣.重点学科建设与档案服务创新[J].赤峰学院学报,2008(10):161—162.

[4]孙曙光,张帆,郝爽.学科评估视域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建设的问题与策略[J].情报科学,2021(5):163—168.

[5]田瑞松.科研档案管理与学科建设发展探索[J].科技传播,2017(11):90—91.

[6]刘淑杰.略论科研档案管理与学科建设的发展[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3):94—96.

作者简介:颜丽琼(1985— ),本科学历,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馆员,主要从事档案管理研究。

女子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招生困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直接导致高职院校间生源争夺大战。这种恶性循环的表现日益明显,严重地影响了高职院校和谐健康地发展。面对生源危机的现状,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原因,为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探索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品牌;品牌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方面的体制政策都在变化。高职院校的扩招使得每年大学生的数量大幅度上升,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到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15所,招生数达313.4万人,在校生达964.8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近些年来,每年的生源在减少,高职院校之间的生源之争不可避免。高职院校的生源固然有一定的地域性,但较好地树立学校品牌,让学校在众多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营销学中关于品牌的概念一般多用于企业的经管理中,较少地被应用于高教这块教育领地。但笔者认为,高职院校需要进行品牌建设以彰显自身办学特色。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必须着手建立学校品牌,用良好的品牌在高职院校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一、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还处在扩大规模扩大招生的阶段,高职院校还没有完全将学校发展精力集中在面对生源问题,调整定位、探索发展方向。高职院校进行品牌建设问题,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加以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定位不够明确

塑造品牌特色是高职院校在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的最好途径,然而在我国高职院校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这点并没有得到体现。特别是近年来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中,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而或多或少地出现过目标趋同、定位不明确的发展问题。一个学校没有一个完整的、特点突出的定位,将无法彰显学校特点,学校品牌建设也将无从谈起。例如,现在许多高职院校都会根据各专业招生的情况调整专业设置,像会计电算化专业一直以来都是热门的招生专业,如果各高职院校都不约而同地加大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招生人数,而不结合自己的办学定位进行专业调整,那么,所有高职院校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办学特点,学校将无从定位。

(二)高职院校的品牌整体形象识别体系不完备

良好的品牌形象会使高职院校在竞争中更具备突出的特点,会吸引更多的生源。品牌整体形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方面是有形的内容,对高职院校而言就是良好的师资队伍、突出的办学特色、配套的硬件设施等;应该说大部分院校在这方面是能够重视起来,但也只是重视,离达到完全树立各自的特点还有一定距离。另一方面是无形的内容,主要是指学校的独特魅力,是社会赋予学校的最高度的评价;高职院校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都希望能够通过全校的教职工、学生能够传播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从而达到强化高校品牌形象的过程,但显然还远远不够,缺乏一贯性和持续性。

二、探索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发展思路

(一)高职院校需要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品牌定位

每所高职院校有具备更加科学合理的定位,高职院校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根据每所高职院校的不同,定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在同类型学校中的定位如何?学校自身的特点在哪,专业设置应该有哪些特色,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直接面向社会,面向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岗位.以岗位要求来设置专业和课程。行业类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定位会较为容易明确,一般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应该更加注重定位问题。其次,学校未来的发展定位如何?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与职业教育挂勾也许将会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二)完善高职院校品牌形象的建设框架

高职院校品牌建设需要内部建设与外部建设同时进行。内部品牌建设主要通过学校各项制度的完善与教职工沟通,通过良好的教学环境、学习氛围对学生进行沟通,确保师生对学校品牌形象理解保持一致。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具备专业的基本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实践培养,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理论实践全面发展。外部品牌建设可以通过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认可,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认可来体现。可以采用“厂中校、校中厂”的办学方法推动校企合作,让学生适应企业的工作方式,也让学校了解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毕业生的就业与否,也是检验外部品牌建设的最直观的方式。

(三)建立高职院校突出的品牌竞争力

学校在有了合理的发展定位、有效的品牌形象建设框架之后,就应该着手树立自我的品牌竞争力。学校应该将自我特色突显出来,着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可以从建立鲜明的办学特色入手,着力建立学校的品牌竞争力。如可以建立具备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让老师走到一流的企业中进行实践,再将实践的内容与书本的理论结合,从而教授给学生以最先进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还可以建立学校的精品教学内容,如精品专业、精品课程。一个高职院校不可能所有的专业都具备鲜明的特色,不可能所有的课程都具备独树一帜的特点,彰显精品也是高职院校树立品牌竞争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四)进行高职院校品牌形象的科学推广

进行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最终环节,应该进行有效的科学的品牌推广。学校在注重自己的品牌形象的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校品牌美誉度的提升、进行学校品牌的强化建设。学校多参与一些公众性的活动,如参与外界的学术交流,就可以让学校走出去,更多地了解外界,也让外界更多地关注学校。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生源的紧张,高职院校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威力。在生源危机的背景下,良好的品牌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营销策略应用于高职教育领域,必将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徐高明.高校品牌理念的内涵及其规定性田.中国高教研究,2006(12).黄桂婵.

[2]黄桂婵.创建高等职业教育品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

[3]张琦.关于高职院校实施品牌建设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9).

[4]米靖.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课题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2013年度省级质量工程一般教学研究项目“生源危机背景下安徽高职院校的营销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3jyxm439。

女子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逐渐重视,进而对中职院校的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于这种情况,中职院校需要从建立完善长效的师德建设制度、不断强化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建设、健全奖励机制来促进师德建设这三个方面出发,进而有效提升中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实际水平。

【关键词】中职院校;师德建设;制约因素;发展策略

一、引言

中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立德树人,并能够通过有效强化中职院校师德建设来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中职院校需要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核心工作,并将其当做一项需要长期奋斗下去的目标。中职院校的师德建设目标是强化教师的职业责任意识、提升其政治素养、使之具备完善处理业务的能力,并能够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举止端庄、行为有范。

二、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师德教育的实际效果不太理想

虽然素质教育的开展使得许多中职院校开始逐渐重视师德建设,但是,还有部分学校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进而使得师德建设只停留在相应的口头宣传上,并没有付诸实际行动。部分中职院校中普遍存在没有充分认识到师德建设重要性的现象,因此许多教师并没有参与到师德建设活动中去[1]。进而出现了一些教师只关注个人发展而忽视了关注学生,从而导致了中职院校部分教师职业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的现象。

2、没有建立完善的师德评估机制

建立师德评估机制是建设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看来,我国中职院校的师德评估机制还处于萌芽阶段,并不能根据新形势与新情况来及时调整相应的评估指标,从而难以有效反映教师师德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部分中职院校过于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进而出现了对教师的评价重业务而轻育人的现象。由于中职院校各部门之间没有确立合理的分工合作机制,所以在实际开展师德评价的过程中,会出现缺乏协调统一的现象。进而导致师德评价方式相对落后,各种程序与步骤不规范等。

3、缺乏相应的师德监督奖励机制

当前我国中职院校的师德建设还没有建立起相对独立的监管部门,对师德的监督方法与监督手段也较为落后。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会导致监督主体在对中职院校师德建设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出现懈怠行为[2]。除此之外,部分中职院校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奖励机制,进而使得教师在具体开展师德建设的活动中缺乏必要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有效强化我国中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措施及策略

1、建立完善长效的师德建设制度

中职院校要想强化师德建设,首先需要在制度上加强对师德的约束与管理。中职院校可以设立相应的督导小组,对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师德进行监管,用制度措施来保障师德建设的长效运行。与此同时,教师自己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能够坚持严谨的工作作风与高尚的道德品质,进而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建设师德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它贵在坚持。中职院校需要将师德教育理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让教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师德的熏陶与培养,从而深远持久地对教师产生影响,进而促使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

2、不断强化教师职业责任感建设

开展中职院校的师德建设,需要通过不断强化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来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教师队伍中也开始暴露出功利性的倾向。教师作为世间最高尚的职业,一直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夹杂功利性的教师队伍会影响到教师在社会中的整体形象。因此,加强师德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强化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建设需要让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能够严格遵守相应的制度规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中职院校自身需要强化对师德的监管力度,禁止教师收受礼品,定期开展教师师德标兵评选活动。与此同时,学校还需要组织教师开展师德教育培训,强化教师的反省自思,让他们在思想上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3、健全奖励机制来促进师德建设

通过健全奖励机制来促进师德建设,需要对师德评价的相应指标进行细化与量化,能够体现全面性与科学性。基于新形势下,我国中职院校的师德建设除了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与专业能力,还要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需要通过健全奖励机制来逐步推进师德建设,从而有效提高教师参与师德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能够通过自身的道德品质来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进而为中职院校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四、结语

中职院校需要逐步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教师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机制,并能够有效通过师德建设来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通过榜样示范来影响学生,进而提高中职院校的整体师德水平,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优秀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辉.浅谈职业院校师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4,33:201.

[2] 宁兆国.新形势下中职院校师德建设问题与策略探析[J].中国职工教育,2014,24:158-161.

女子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针对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上课出勤率偏低、不认真听讲、课前课后学习积极性不高、考试纪律性较差等学风现状问题,文章分别从学生自身因素、客观环境因素和教学管理因素角度分析了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改善民办高职院校学风现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 学风建设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

1 民办高职院校学风现状

近年高考生源逐渐减少,民办高职院校生源的校际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如何通过改善办学质量来提高社会名誉度,以此来应对校际竞争,摆脱生源危机,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值得探索的问题。

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期间,通过网上问卷调查、院校走访和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广东省内25所民办高职院校各年级专业的601名在校生进行学风现状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学风现状总体表现为部分民办高校对学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管理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不纯、态度不够端正;学习适应能力差,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方法策略不科学,学生厌学情绪和浮躁心态日益浮现。在日常学习行为中,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会不断下降,另外许多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出勤率低、旷课迟到、课堂气氛不活跃等问题突出。大部分人不能做好学习计划安排,只偏重理论学习而轻视实操应用,进入大学后未能改变过去完全依赖老师讲授的学习方式,不能适应大学较为独立自主的学习模式。

2 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因素分析

2.1 学生自身因素

大部分民办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属于学习成绩较差的群体,学习基础不牢,自觉性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经过紧张的高考后,来到较为宽松的大学校园里往往会更加放松学习。不少学生旷课睡懒觉,沉迷于上网聊天、看电影和打网络游戏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在关于身边是否存在有同学因过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沉迷网络游戏而影响学习的调查中,仅有13.7%的人认为不存在,52.1%的人认为身边个别存在这样的情况,34.2%的人认为身边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大学教学及学生学习方式与中学具有很大差异,不少民办高职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在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等方面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他们当中不少人表示来上大学只是为了跟随社会形势发展,混张纸文凭,又或顺应父母要求,不得已继续读大学。这种应付式的求学动机和学习态度,很容易导致他们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未来职业规划目标和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自然也不会有动力去学好专业知识技能。在调查中发现,42.3%的人认为自身学习基础、学习态度、目标及方法等因素对学风状况影响程度很大,45.4%的人认为影响程度一般。此外,52.3%的人还认为对学校和专业的满意度及兴趣也是影响他们是否有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

2.2 客观环境因素

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办学体制,许多民办高职院校地处偏远郊区,教学软硬件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日常教学缺乏实操实训环节,使学生对理论教学产生厌恶情绪;生活配套服务跟不上,不能给予学生一个安心学习的校园环境。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可知,许多民办高职院校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宿舍学风和班风较差,部分爱学习的勤奋学生深受此种环境干扰影响,日久后在学习方面也会产生惰性。在调查中发现,41.2%的学生表示曾想过要认真学些专业技能,但散漫的校园环境逐渐侵蚀他们原来的目标,最后他们也只能安于现状,随波逐流加入到“混文凭”的队伍中。近年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失业现象屡见不鲜,同时社会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认可度普遍不高,这些社会形势很容易使民办高职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慢慢会陷入从不思进取、自我放弃到读书无用论的恶性循环中。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物质至上、享乐主义和急功近利等社会不良风气也蔓延至高校,严重影响着民办高职校园风气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

2.3 教学管理因素

目前,部分民办高职院校领导管理层变动性较大,教学管理制度也朝令夕改,在学风建设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一些民办高职院校的投资人只重视对学校基建、招生宣传等方面的投入,对有利于学风建设的软硬件投资以及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经费支出则很少将其纳入到学校重点建设范畴。虽然一些民办高职院校虽已明显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制度措施实施方面不能严格执行,使学风建设大多流于形式,例如:教师日常停调换课频率较高、考勤制度不能做到严抓不放、考风考纪制度不能严格执行、补考重修课程缺乏严格的考评态度,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都会助长校园“学风不正”的现象。

民办高职院校相对其他普通高校而言,每周课时较多,但工资福利待遇却较低;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现象明显,专兼职、中老青年教师比例不合理,任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这些问题不利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从严重地影响到校园学风建设。一些教师对民办高职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因而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心态不稳,不能全心投入教学管理工作中,有的教师忙于每天备课上课而疲惫不堪,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部分返聘的退休中老年教师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辅导员忙于日常学生管理的一般事务性工作,容易疏忽学风教育工作.

3 改善民办高职院校学风现状的对策建议

3.1 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可知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上课出勤率偏低、考试纪律较差,因此,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强考勤管理,严抓考风考纪,改革考试制度,适当给予学生考试和毕业压力,以期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在调查中发现,有64.52%的人认为学校在评优评先评奖学金时,更加注重考试成绩,对学风建设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29.3%的人认为这样做会对学风建设起到很大作用。因此,学校在评优评先进评奖学金活动时,应当结合各专业课程任课老师的意见,适当提高专业科目考试成绩的比重,并加大对优秀学生的嘉奖力度,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更多学生争优评先。

3.2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选择旷课或迟到早退,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授课乏味或学生本身缺乏对专业的兴趣。针对此类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对优质师资的培养和仿企业教学环境的建设,一方面应不断督促各系专业教师做好授课前的准备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以提高课堂授课水平;另一方面应创造有利条件帮助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与企业实际工作接轨,了解企业所需人才的特点,将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带入课堂,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各系部还应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使专业知识系统衔接,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未来就业方向,同时还应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学习和探索国内外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丰富课堂内容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改善教学软硬件设施,增加实训实操课时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是强调学生动手操作技能。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理论基础普遍较差,他们对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足够兴趣,学习热情不高。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学软硬件设施投入,增加实务型及操作类课程的实训实操课时,抛弃传统理论讲授的教学模式,应持续补充、完善教学所需的各种现代化设备设施,建设仿真工作环境,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枯燥的理论讲授课堂,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务实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3.4 积极开展和组织参加各类校内竞赛活动,积极开展学习标兵评选活动

从调查中发现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外内竞赛活动热情度比较高,因此,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以竞赛为载体,经常开展各种与专业知识技能相关比赛活动,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比赛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应注重利用宣传效应营造学习氛围,提升整体学风。先进的个人事迹往往能对群体产生一定的触动作用,学校应该积极开展类似校外重大比赛获奖团体个人、学习标兵、校园感动人物、专插(升)本先进个人等评选表彰活动,以点带面,通过宣扬这些优秀学生的个人事迹,号召更多学生向他们学习,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5 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认清自身优势和树立未来职业目标

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目标缺乏规划,即使少部分学生有学习目标和未来职业目标,但他们往往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从众心态比较严重,受外界各种因素影响,最后还是形成慵懒的学习态度和散漫的学习生活作风。对此,学校应在新生入学时就要做好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教育,使他们树立明确的大学学习生活目标,通过专业毕业就业情况介绍和职业通识教育让学生对未来职业工作有大致了解,从而促使他们逐渐确立未来职业发展目标。与此同时,通过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使他们比较清晰地认识自身的优劣势,教育他们要克服自卑心理和浮躁心态,应朝着未来职业目标踏实地努力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磊.民办高校学风的现状分析及建设机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07.

[2] 刘亮军,王金蕊,刘云.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

[3] 刘小张.江西民办高校大学生学风调查研究——以江西S学院为个案[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1.

[4] 汤祝琼.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C].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2009年.

[5] 马小红.以特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民办高校学风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2).

女子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整体水平较低且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生源的文化层次和学生自身素质偏低是客观事实,学生进校后不仅接受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较差,而且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学生的自律意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欠缺,学习态度不端正,整天沉迷网络游戏或吃苦能力较差等等。准确地把握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营造良好学风,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学风建设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民办高职院校迎来了90后大学生,他们身上拥有青春朝气、激情、勇于创新等优点,但是也掩盖不了自私、懒散、怕吃苦、学习动力不足等缺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个体的矛盾性和多面性的特点更为突出,这给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校园综合管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准确把握民办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的特点,促进学风建设,为有效实施人才培养计划而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是民办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治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与不断壮大的重要因素。

1.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矛盾的个体

1.1认为是高考的失利者,存在自卑心理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初普遍存在较强的自卑感。由于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是就读三B批次的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自卑感,总觉得自己比不上本科院校的学生,感觉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低人一等,逐渐形成了思想上的压力。强烈的自卑心理导致他们的较为敏感而脆弱,这种错误认识如果长期得不到矫正,就会导致思想的禁锢和心理产生障碍,从而产生较大的自卑心理。

1.2个性张扬,但是集体观念、团队精神不够

90后高职学生普遍思想活跃、个性张扬善于表现自我,愿意并大胆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及社团活动,敢于展现自我才艺。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溺爱有加,普遍没有经受过挫折教育,贪图安逸享乐、怕吃苦。他们进入大学后,不少人自我意识膨胀,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淡薄。

1.3兴趣爱好广泛,但是学习动力不足

90后高职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动手能力较强、但学习目标不明确、对专业不了解、不喜爱,缺乏学习动力。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的处理好休闲和学习的关系, 大部分精力投放到上网、娱乐上,上课无精打采,作业不认真完成甚至抄袭,虚度光阴。还有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及克服困难的毅力,懒散、追求享乐现象日渐明显,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也日益增加,男女不正常交往及不受纪律约束现象严重。个别学生迟到、早退、旷课情况严重,他们甚至不在乎学校的纪律处分,直接影响到班风、学风建设。

1.4公民意识强烈,但是自律意识较差

公民意识的实质是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民办高职院校90后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缴纳高昂的学费就理应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在教学设施、住宿条件等方面都以经济人的身份要求学校,当遇到突然断电、断网等突发情况的时候往往会以粗暴的方式表达不满,而不是理智地通过正当途径解决,个别学生缺乏良好的组织纪律性,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以某民办高职院校为例,李同学是11级学生,该生在今年5月下旬的一个晚上23:15要求外出(学校规定23:00后为学生关灯就寝时间,非特殊情况禁止进出宿舍和校区),遭到值班宿管员拒绝,但该生仍企图强行外出,宿管员则要求其接通辅导员电话沟通此事。结果该生当即大声地对着宿管老师粗言秽语,由此引起其他同学围观引发一阵骚动。随后,该生在同学的劝说下无奈地返回宿舍,但仍然且行且骂。学校为严肃校风校纪,决定给予该生警告处分,但当处分通知书发到李同学手中时,他不服从处分,认为处分文件中的个别字句表述不当而提出申诉。

无独有偶,11级学生洪同学在今年6月大学英语4级考试过程中,被监考人员从抽屉中搜查到手机,尽管手机调为飞行模式且手机上没有与考试相关的资料,但由于该生没有按要求在考试前把手机上交到讲台统一保管,故给予该生考试作弊记过处分。该生及其家长对此考试违纪处分表示强烈不满而提出申诉。

有些高职学生不愿接受纪律的束缚, 对自己不良行为缺乏正确的判断,不能有效控制自己,行为失范,自律性差。他们以公民意识要就他人,却往往缺乏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漠视了校规校纪。

1.5信息丰富,但甄别能力较差

在90后大学生中,手机、电脑、相机等数码产品已经非常普及。调查表明“90后”大学生中几乎实现“人手一机”,近九成学生拥有电脑,而购买了MP3、PSP、IPAD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的学生超过六成。同时, 98%的学生平常都是以书本、电脑、手机为主进行学习或者休闲娱乐,而手机占的比例较大,进一步说明90后学生的知识来源渠道丰富,不再局限于书本上习得,更多的是从网络以及其他方面获得。

然而,面对多如牛毛的海量信息,高职院校学生缺乏科学分辨的意识和能力,往往是好奇心主导,好与不好的信息都照单全收,甚至包括淫秽信息和反动言论。他们往往缺乏对信息的帅选和甄别,没有足够的意识和方法把对专业学习及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帮助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浏览信息只是简单地满足了猎奇的心理需要,这样的信息处理方式对学习成长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帮助。

1.6急功近利,艰苦奋斗精神不够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急功近利情况较为严重。比如在入党问题上,不少学生入党的动机就是为了将来就业有优势,很少树立远大理想。又比如,面对学校组织的各类学术报告、大讲坛等活动,很少学生主动自愿地报名参加,大多数是辅导员下达指标、以分组分批轮流参加并计入考勤和个人操行评比当中才勉强参加。再如,我校自2009年起就推行每名学生在校三年期间需要完成至少30小时的义工服务。学生在参加集体活动或听讲座报告的时候,总会想到是否计入个人义工工时。这些想法和做法都表明,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缺乏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精神。总的来说,90后高职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不强,个人生活习惯较差,给学生管理工作、学风校风建设带来不少挑战。

2.结合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开展学风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2.1注重心理辅导,重塑自信心

自卑心理多数在新生中产生,因此辅导员应通过组织主题班会、班集体活动、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以及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谈心等多种方式,帮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孤独感,增强学生自信心。要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不断的刻苦努力学习,才能掌握专业技能,才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取得大学毕业证书,让他们根据自身能力树立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逐步实现目标,教导学生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要抱有平和的心态,要有一股不服输、不怕输的斗志。

2.2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强化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培养团队精神

2.2.1目标管理模式

目标管理是一种现代科学管理模式,将其引进班级管理中,即将班级的管理看作是目标的控制过程,再结合学生的兴趣,设定班级的共同愿景(目标),班级围绕既定目标和实现目标,开展一系列管理活动。这有效激发每个成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培养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2.2.2“导师制”模式

“导师制”的指导思想主线是:大一“导学”,大二“导研”,大三“导业”。具体来说,结合教学培养计划,大一主要是指导学生适应大学、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打好专业基础。大二培养学科兴趣,掌握学科核心技能,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加速知识积累。大三主要以就业导向为主,了解行业方向和需求,确定就业方向。该模式有效明确学生的学生目标并激发学习动力,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班级。

2.2.3“订单班”模式

“订单班”培养模式认为,高职教育在班级管理模式上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本专业的相关就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级活动,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锻炼,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深化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如文艺晚会、校运会、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书画大赛等校园文体活动,激励学生个性发展,展示风采的同时也培养他们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2.3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端正学习态度

学校要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教育,结合入学教育进行“专业介绍、就业意识、成才方向”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找准个人定位,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学科发展趋势和市场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提高学习的内动力。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宣讲、就业创业技巧训练,引导学生转变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调整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求职择业观。

2.4严肃校规校纪,转变观念,树立以生为本、全员育人的新理念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和伦理规范。制度的最大特点是通过鼓励或惩罚某一行为来调节人的活动。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也有校规。实行制度化管理,首先是让学生了解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为此,我校在每年新生入学初就安排全体新生进行《学生手册》考试,目的就在于让每一个新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实行制度化管理时强调以事实为依据,严格按照《学生手册》相关规定作出公开、公平、公正的奖罚决定,真正发挥制度育人的功能。

我校明确规定,全体教职员工都有对学生全面成长的责任和义务,不管是学生工作者(辅导员)还是专任教师,也不管是行政人员、安保人员还是后勤服务人员,都要求树立全员育人的共识,坚决扫除只“教书”不“育人”的障碍,牢记“以人文本”、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2.5加强两课教育,提高政治觉悟水平,倡导艰苦奋斗精神

民办高职院校上好思想政治课和道德修养课(简称两课)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把他们培养成具有政治觉悟、掌握专业技能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民办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的特点,两课教师要多动脑筋,及时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两课教学的新途径,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两课必须把艰苦奋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到社会现实中去,结合实际案例理解两课内容,在鲜活的案例分析、社会实践中磨练高职学生的艰苦奋斗的意志和品格。

新一代90后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怕吃苦、以自我为中心、团队精神薄弱等缺点。在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与更新工作方式方法,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以生为本、促进全面发展的工作理念,继续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民办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为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优质服务。 [科]

【参考文献】

[1]陈维荣.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文教资料,2010.2(中旬刊).

[2]杨军.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与教育管理方法.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0,30(10).

[3]于明,程波.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加强学生班级管理工作.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11(3).

[4]燕卫民.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的探讨.职教论坛,第7卷.第10期.

[5]胡燕.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初探.科技信息.

上一篇:社会价值内涵中的民法论文范文下一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探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