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6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王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茶香千年,道以永存。庆祝《海峡茶道》创刊100期。

郭正伟(宁波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海峡茶道》是目前茶界最有影响的茶刊之一。贵刊已多次报道宁波茶文化,是我们每届宁波国际茶文化节以及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主题研讨会邀请的嘉宾媒体之一。当前正是茶文化媒体的快速发展期,期盼《海峡茶道》走出福建,以创新思路和更广阔的视野,立足福建,面向世界,以更多篇幅介绍各地茶事,努力使之成为《中华茶道》,为海内外茶人所喜闻乐见。

陈郁榕(原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站站长,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高级评茶师):《海峡茶道》杂志是一本专业的茶文化刊物,至今已一百期了。其文章、内容记述着历史的变迁,用流淌的笔将文化传承。感谢《海峡茶道》的编辑、记者,把茶界中平凡的人和事描绘、升华得多姿、多彩、多娇。是茶学专业人士、喜茶、爱茶者可读、必读的一本杂志。

程启坤(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海峡茶道》一百期,每期内容显珍稀,越办越好众人夸,茶界媒体一面旗。

陆尧(中国社会科学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海峡茶道》选题新颖,发行量大,百期辉煌。祝共同唱响健康、时尚、和谐的茶文化主旋律。

范增平(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海峡茶道》是我国发行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影响力最深远的茶文化杂志。今天庆祝发行满一百期,这是值得恭喜,也是值得祝贺的好事。过去新闻界都知道曾流行过这样的一句话“要害一个人就叫他去办杂志”,现在杂志出版一百期了,不晓得办《海峡茶道》的这一批人有没有感受到是被陷害的呢?不管怎么说,对广大的读者来讲,有了《海峡茶道》杂志让中华传统优美的茶文化得到发扬了,联系了我们广大爱茶人的感情,增进了我们广大爱茶人的茶文化知识。我连续看了八年,它是我每个月必读的刊物,如果有一期我没有看到,就好像欠缺了什么似的,失去了什么的样子,颇不是滋味。就这样的情况下《海峡茶道》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能没有它。

吴雅真(福建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海峡茶道》是本宏扬中华茶文化,普及茶文化知识,即专业又富趣味,深得茶人、爱茶人喜爱的专业茶书。愿《海峡茶道》越办越好,走遍世界都能看到它。为宏扬祖国茶文化再创辉煌。

蔡荣章(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无我茶会”创办人):《海峡茶道》是一本我们期待收到的月刊。好的刊物不但会排除错误的资讯与知识,以免以讹传讹为害读者,更会兼容各方见解尊重学术自由。这样的难题有赖杂志的智囊团,更有赖读者与广告客户的支持,免得杂志为求生存不得放弃原则。因此,我们多么珍视《海峡茶道》。

余悦(江西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海峡本一家,茶道弄清雅。百期承重任,扬帆展风华。《海峡茶道》百期,成就喜人,祝百尺竿头,续写华章,百川归海,再创辉煌。

张士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海峡茶道》自创刊以来,始终秉承“传承茶文化,解读茶经济”的办刊宗旨,以“以茶悟道,以道论茶”为办刊理念,通过搭建“茶道”金桥,为提升海峡两岸乃至全国茶叶的文化品位与品牌价值做出了突出贡献,是茶业这棵“产业树”中的一支重要根系。在《海峡茶道》百期盛典之际,我谨代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表示热烈的祝贺,祝愿期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王岳飞(浙江大学农学院副院长、茶学系副主任):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绎,中国茶文化已自成体系与格局。“茶为国饮”正逐渐成为国人的共识,机遇和挑战,共同编织成了中国茶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基础,亦在提升与鼓舞着茶人的文化自信。台湾与大陆一衣带水,造就两地茶产业互动的频繁性。而茶性向以平和著称,其不仅能调和身心,更堪称和平之饮。大雅能容物,文章不染尘。好茶如好书,细读一本书犹如细品一杯好茶。品茗之道,不必人云亦云,释放中式魅力的同时,也擅于发挥“海峡”优势,是为“茶道”之“海峡”精神。小满品茗,或窥茶道表里。

郑国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欣闻《海峡茶道》创刊8年,并迎来第100期,在此谨表祝贺。本人作为《海峡茶道》的忠实读者,每每看到里面的好文章,总让我对编辑和作者产生敬佩和感激之情。中国茶文化的传播需要她的参与,中国茶产业的发展需要她的推动;她是茶树的种子、茶园的阳光和茶人心灵的雨露!我们深信,《海峡茶道》将不断传承“清、和、美、静”的茶文化核心理念,为茶产业的持续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许玉莲(马来西亚紫藤文化企业集团茶艺学习中心主任):《海峡茶道》发行第100期,是近代茶文化发展的佳音,它能够一路走来八年多,当然因为它并不是一般只写应酬文章的杂志,《海峡茶道》注重茶界各范畴的事物演变和成长,容纳了各地区各领域的茶人发表研究与思想,值得赞。

舒曼(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吃茶去》杂志总编、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茶文化的弘扬与推动从来就不是孤立的事业,它与茶文化传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海峡茶道》作为中国茶事传媒中的佼佼者,担当了弘扬中华优秀茶文化的重要角色,彰显出独特的办刊风格和魅力,深受业界广泛好评。在《海峡茶道》创刊一百期到来之际,祈愿《海峡茶道》在有目共睹的成就中,跳出福建看全国乃至世界茶事发展,这不独对福建茶文化产业发展有意义,质而言之,整个中国茶文化产业发展正需要《海峡茶道》对之关爱和提升。祈愿《海峡茶道》越办越好,常看常新,常读常爱。

苏峰(福建省农业厅茶叶专家):《海峡茶道》从创刊之始我就一直关注,曾为创刊出谋划策,它为广大读者打开了解茶知识的窗户,是展现丰富多彩茶文化与文化交流的阵地。八载薪火相传,百期谱就华章。希望《海峡茶道》以创刊100期为新的起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握机遇、锐意进取,面向大众,服务产业,打造茶文化刊物之精品!

小泊重洋(日本中国茶协会顾问、原日本原静冈县茶业试验场场长):茶,从古饮用至今,是我们现在也是世界人最爱的饮料。时代的变化,给人们的习惯也给社会环境带来了变化,发达国家出现了饮茶人口减少的趋势。因此,茶是当今人类必须重新认识的饮料。希望贵刊今后能承担起这一重任。

陈荣冰(原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我觉得《海峡茶道》这本杂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追根溯源历史悠久的中华茶史文化,又有紧紧围绕当前茶产业的热点,深入边远茶区采编组稿的报道;既有各种茶类的产地寻访,又有各种茶类的品质鉴评;还有茶人、茶事、茶艺、茶具、饮茶功效等等相关内容。让读者觉得较为专业实用,而且时效与可读性强。几年读下来,我从中学到许多茶文化知识,领略了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值此,《海峡茶道》创刊出版100期之际,谨向《海峡茶道》杂志社所有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衷心祝愿《海峡茶道》为弘扬茶文化,促进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旭烽(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院长):鱼在水中游,不意水的存在:人被空气包围,不意空气的存在:茶在道中绽放,不意道的存在。

欧阳道坤(中国茶企领袖俱乐部秘书长):在中国茶业的黄金发展期,希望《海峡茶道》继续为中国茶业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为中国茶业发展贡献力量!

陈銮(福建省茶叶质检站站长):《海峡茶道》创刊以来,以专业的视角全方位的展示,传承茶文化、解读茶经济,为推动福建从茶叶大省迈向茶叶强省、实现茶产业千亿梦,辛勤耕耘,功不可没。祝《海峡茶道》越办越好。

寇丹(知名茶文化专家):它像独具特色,令所有钟爱茶的人爱喝的一杯茶。在全国产茶大省中,福建是文化性茶刊最多的一个省,而《海峡茶道》的品位上乘是其中佼佼者之一。品位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发展和运用的表现;品位是编辑部在文风、内容、版样、装帧上为读者着想的一种责任;品味是对茶产业和广大茶农们辛勤创造的一份感恩。品味更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能恪守办刊原则抵制“污染”,是对乡土自然与社会的坚贞爱护。愿《海峡茶道》越办越好!

马嘉善(终南山千竹庵主人、西安知名茶人):看着《海峡茶道》在茶香萦绕中走过的八年路程,心里很欣慰。中华茶业复兴离不开茶文化,而茶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茶文化刊物。从目前国内十多种茶文化刊物来看,《海峡茶道》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值得赞许的。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中华茶业复兴其实是中华茶道精神的复兴。希望《海峡茶道》能再接再厉,以弘扬中华茶道精神为己任,以复兴中华茶业为担当,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贡献。

林治(西安六如轩主人、西安知名茶人):在迎来《海峡茶道》百期大庆之际,祝《海峡茶道》继续道心文趣兼备,引导大众通过品茶“品味生命,解读世界”。另附上诗一首《茶,你是任由我想象的一杯水》:不记得,曾把你捧起几回,亲吻几回。不记得,曾把你放下几回,回味几回。茶啊,在众心眼里,你总是最美,最美。陆羽为你写经,东坡被你陶醉,才子佳人因你夜不能寐。茶啊,在我的心中,你永远最美、最美。你是禅,你是梦,你是海里的浪花,你是天边的流霞,你是观音菩萨净瓶中的甘露,你是任由我想象的一杯水。

竺济法(茶文化专家、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上善若茶,茶于人类有百利而无害。茶园美,茶树美,茶叶美,茶香关,茶艺美,茶有大美,关在真善!当我们的空气、水源不幸被污染之后,高山茶园无疑是一片令茶人和世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保护、弘扬这片圣地,保护生态茶园,是每一位中华茶人责无旁贷的职责。茶文化是茶人的精神家园,同样需要茶人精心呵护。茶产业、茶文化中的假丑恶,就像茶汤中的苍蝇,令人恶心。精行俭德、弘扬真善美是茶圣陆羽倡导的,我们茶人要努力实践、共勉。百期《海峡茶道》,已经为弘扬茶之真善美作出了巨大贡献,期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新的面貌,为中国茶产业、文化的纯净与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银汉晴(北京孔庙国子监茶道总监):借一盏茶将心安了,燃一炉香且修当下——祝福《海峡茶道》用一百期传千年茶道。

陈书谦(雅安市茶叶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雅安市茶业协会副会长):立足中华,弘扬传承。海峡茶道,气象更新。

传明法师(闽南佛学院教务长):茶与禅,有着密切的关系,茶因禅而升华,禅因茶而表现。茶虽然普通,但善用还是可对悟入禅宗提供某些前行引导的方便,比如培养专注力、达到宁静致远、提醒不沉溺香味而忘记修行,皆有助于禅修,所以,历来为禅宗所提倡。

定空法师(福建古田极乐寺主持):人的荣华富贵自古以来不是老天所能左右的,只不过绝大多数人不肯清闲罢了,安安静静地泡一壶茶,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不必要的,像一杯茶一样,学会删繁就简。

悟澹(某佛教杂志副主编):对于慈悲而言,禅者的话杯中的茶,在一盏茶中,观世态之极幻,反复无常,倒不如咀世味之昏空。你会忽然发现,倒不如潺潺流水之间,一盏清茶之中,更多了几分慈悲与智慧的浓旨。

李合春(成都市至真观):恭贺《海峡茶道》杂志百期出版。茶亦道矣!茶无道则不可称茶。茶之精髓在其能载道而润物化生,利乐友情。老子说:“道尊德贵。道生之,德蓄之。”乃茶道人心之机,缘融也。天之神品,茶可清心亦可寡欲,涤除玄览。时得此妙品;三才合一,壶中天地。调理阴阳,均衡五行。形神具妙,与道合真。

沈学政(浙江农林大学教师):《海峡茶道》已经出刊百期,这既是纸质媒介对茶文化传播责任的勇敢担当,也是茶人们对记者深度记录和解读分析的认可。两向相惜,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坚持。借百期寄语,道一声由衷的感谢,感谢你们以茶为入道媒,开启我们的自在门。

夏良玉(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时光,重叠在青葱滋茂的草木间,守望着“俭、清、和、静”,流淌云影飞雨的禅意,承载山水天地的道韵。

大茶(浙江湖州爱茶人):有幸结缘,春秋八载;隐心于茶,相知相惜;《海峡茶道》伴我“重走陆羽路”,且行且思,清芬漫天涯。

胡建平(浙江德清县农业经济合作站站长):《海峡茶道》美文通四海,茶香飘八方。

大和(长兴好和堂·茶人之家):海峡茶道,茶和天下。

王迎新(知名茶人,《吃茶一水间》作者):一本懂得坚持与坚守的刊物,跨越地域与茶类,包容进国人所有对茶的美好想象,并践行为一场不曾落幕的芬芳。祝福《海峡茶道》,感谢所有编辑记者的辛勤付出,愿我们一路同行,香俞久远。

石为云根(知名古器修复者):饮茶是传统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我们藉饮茶来安顿自己的心灵,这个过程既有茶本身引发身体的反馈,也有饮茶环境和器物所带来的审美愉悦。中国本土的茶艺再次复兴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有中国气派的茶道美术系统建设尤显重要,关注与其有关的手工艺,关注潜心于其中的年青人。

静清和(山东知名茶人):曾经的我,喝茶为牛饮。数年的跟踪阅读,贵刊予我许多启迪,于茶,事茶让我走上了精致与深究的茶道,感谢《海峡茶道》。

且饮且读(学者,资深茶人):当喝茶成为生活风尚,《海峡茶道》终将引领我们忘记附着于茶叶之上的虚荣与风雅,忘记关于茶品的自我评价。我们将学会包容和尊重不同茶类的表现,抛弃面对茶品时的狭隘、高傲与我执。祝《海峡茶道》越办越好。

崔榕(积善斋主人):佳茗自古通南北,《海峡茶道》传四方。

公泰老山(资深茶人、公泰茶庄庄主):《海峡茶道》创刊八年来,充分丰富了茶友的知识和素养,最重要的是给读者提供良好的体验与学习机会。希望将更多的茶文化创意导入刊物,进而塑造出刊物的特色。

吴德亮(台湾作家,摄影家、茶艺家):常在我的博客收到大陆茶友的留言,说订阅《海峡茶道》,是因为透过多篇台湾名家专栏,可以实时得知台湾茶业最新动向。更常接到台湾读者来信,说阅读本刊可以“茶人不出门,便知对岸茶事”。显然作为两岸茶文化最佳的交流与沟通平台,100期生日快乐的《海峡茶道》当之无愧矣。

尤向荣(资深茶人):2006年《海峡茶道》创刊,犹如一株刚栽种的茶苗,在自身不懈的努力和众茶人悉心呵护下茁壮成长,凭借日渐专业的茶叶知识,及汇聚世界茶道之思想,以飨读者,成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茶专业媒体。希望《海峡茶道》在为茶产业服务的同时,能让更多茶友在这个文化平台上充分享受茶之美,感悟茶之德。

木白(昆明茶人):着手茶叶一事,成就百册高台,方得风光无限,一览无余。立足海峡两岸,聚焦八方茶人,自是盛况空前,不绝于后。

浊玉轩天上客(知名茶人):《海峡茶道》自创刊至100期以来,成为海峡两岸爱茶人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就像茶多拉的礼盒一样携带着茶的知识和礼物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海峡两岸。祝愿《海峡茶道》杂志秉承优良的传统,充分发挥专业杂志的优势,传承中华茶文化,推广健康饮茶的知识,在中国茶道振兴的路上继续引领潮流,再创辉煌。

冯敏(云在堂古美术):愿《海峡茶道》真正成为茶人之友、茶人之家、茶人之师。

徐秋生(武夷山市岩茶厂高级制茶师):感谢《海峡茶道》一直以来对武夷岩茶的倾力支持!这么多年过去,虽然武夷岩茶已被越来越多人所认识,但真正喝得懂武夷岩茶的人还是不多。如今武夷岩茶的市场还属比较混乱阶段,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岩茶标准,真正的国家标准却越来越被忽略,导致很多消费者感到迷惑。故希望《海峡茶道》今后能在这方面多做宣传,一起努力让武夷岩茶的市场更加井然有序地发展壮大起来。

黄琴芯(武夷山茶人):悠悠一百期,深深茶香情。月月刊新知,年年创新高。

茶企寄语

何一心(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一心同筑中国梦,品茶品味品人生。热烈祝贺《海峡茶道》创刊100期。

江元勋(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俭清和静茶水道,枝叶源流海峡情。值办刊100期之际,我衷心地祝愿贵刊在推动两岸茶产业发展,弘扬中华茶文化方面一如既往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王文礼(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茶为国饮,希望《海峡茶道》杂志在宣传茶文化上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天下茶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肖文华(厦门华样苑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茶礼传天下,愿《海峡茶道》在这个蓬勃的年代越办越好。

叶济德(九峰茗茶董事长):《海峡茶道》雅名成,刊创百期硕果丰,百尺竿头同跨跃,更开宏业又高峰。热烈祝贺《海峡茶道》出版100期,衷心祝愿贵刊取得更大发展。

梁骏德(骏德茶厂创始人):《海峡茶道》是中国媒体中做得最好的一本杂志,是第一个报道金骏眉的茶媒体。祝愿《海峡茶道》越办越好,在茶界永远保持第一媒体的地位。

汪建仁(品雅有机茶董事长):祝贺《海峡茶道》100期出版成功,感谢让我们见证了茶行业稳健发展的历程,期待办得更好更棒。

胡文涛(广州白沙溪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海峡茶道缘,两岸共品茗。一刊一世界,一茶一中国!

刘国英(福建武夷山市茶叶同业公会会长):感谢《海峡茶道》8年来对宣传推广武夷茶文化所做的贡献!值此创刊第100期之际,祝愿《海峡茶道》越办越红火。

黄勇(武夷山清风茶业总经理):《海峡茶道》在福建茶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方面所做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并且在宣传茶文化,告知人们茶为何物,如何种如何做如何饮如何品上,期期有惊喜,其影响力与福建茶叶在全国的重要地位交相辉映,祝愿越办越好。

陈孝文(岩茶制作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与《海峡茶道》相识多年,见证每一步的发展足迹。从一到一百,《海峡茶道》书写茶专业媒体的一个个奇迹。抵百已是丰厚,积淀之后的征程,满载希冀与美好,华丽启程。

吴在旺(武夷山市青狮岩茶业科学研究所总经理):做好茶,做好人。

王聿心(福州孝文家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100期这是一次圆满,更是一次新的旅程。过去的100期,你陪同着闽茶走向全中国。未来的100期,期许你带着闽茶、代表中国茶文化昂首走世界。茶的文化最能融入生活,也最能超越生活。中国文化的复兴,有茶文化、有你,有我们一同来见证。

石晓辉(天润万和茶业总经理):仓促的人生中,我偏爱《海峡茶道》细水长流般的美好。从这里触摸到的茶世界,朴素苍老,生动迷人。

陈如山(极简(厦门)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平常茶,非常道。《海峡茶道》,经此数年,一期一会,仿若一封老友来信,见茶如面。期待下一个百期,下一场茶中论道。愿《海峡茶道》历久弥香。

郑正郁(郑福星茶业总经理):自《海峡茶道》创办伊始,我就给予了密切的关注。茶道的普及为快节奏生活的当代人,提供了慢生活的方式。一如《海峡茶道》,对中华茶饮之源起,研传,茶产业发展都作出了深入的报道,为两岸茶行业的文化品位定位提供了依据。今《海峡茶道》杂志创刊8年,特此献上创刊第100期生日祝福,祝《海峡茶道》杂志未来一帆风顺。

李素军(桐正茶厂总经理):因为爱茶,所以专业;因为专业,所以传播久远。以博爱之心让爱茶人更懂茶的心灵。

赖闽鹏(悟源涧茶厂总经理):以茶载道,道通达而茶流芳。

余盛良(武夷山擎天岩岩茶厂厂长):茶刊创百期,服务乐三农。

李茂鹏(恒昌泰茶业总经理):习茶之路,百期相伴。祝海峡迎盛世、茶道丰年来。贺《海峡茶道》喜迎100期。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不同时代的经济发展趋势对当时国内文化和社会意识有着重大冲击和影响作用。上世纪后半期的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和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和伦理行为规范密不可分,随之而来的日本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使得“中流阶层”和“中流意识”盛行一时。然而,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又出现了“新穷困”现象和“差别意识”。

关键词:日本文化; 社会意识;影响

0.引言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从一定程度上对其文化和意识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日本在上世纪后半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政治动荡之后,其经济逐渐趋于稳定并快速发展,这是与其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的。

1.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

在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东亚的韩国,中国的台湾等亚洲国家的经济也在迅速发展,这些国家的历史渊源同属于儒家文化,这时,有很多的学者将研究焦点放在了东亚经济发展原因上面。他们首先关注的是儒家文化圈对东亚经济的影响方面。儒家文化圈是指运用儒教的伦理行为规范和求实精神形成的文化意识[1]。儒家文化圈具有以下特点:各个地区不同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社会作用也有所不同,同时也是儒教文化中的一种。儒教文化中的“性本善”和“仁政”和日本文化关系密切,具体说来,儒教文化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不能激发劳动者热情,然而可以使得劳动者的劳动热情更加高涨。

可以这样说,日本化的儒家文化所形成的日本人的价值观,对于日本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日本化儒家文化传统的“和”和“忠”起初作用于天皇,后转换到作用于集团,企业和利益共同体。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战后经济重建时期,日本国民表现出空前规模的协调和合作,因而保障了日本社会的长期稳定,动荡减少。另外,企业根据儒家这一传统文化精神各自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内部之间保持良好配合、协调的工作秩序与和谐的工作环境,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些都是传统的儒家文化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2.中流意识的出现

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政府也吸取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效仿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为国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国内贫苦人民的基本生活,完善福利制度,使得普通工薪阶层能够过上较为富裕的生活,另外,向富裕的人们收取税务,以确保人民的福利,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

日本社会中流阶层也被称为中产阶级和中间阶级,主要是企业的白领雇员、高级知识分子和政府部门的公务员等,这一阶层的人群数量不断扩大,社会机构也有着较大的变化。在社会舆论中出现了“一亿总中流”的说法,学术界也有了“中间社会”的说法和“日本的新中间阶层是经济发展本身孕育出来的”等论点[2]。

在日本的文化学术界中对于“一亿总中流”和“中流”等概念有着不同的表述,同时也有相关学者探讨是否存在着阶级社会的问题,是否存在着中产阶级的问题等,如东京大学教授村上泰亮的“新中间大众”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岸本重陈教授的“中流的幻想论”等。村上泰亮不使用“中流”这一概念,而是从阶层化概念的角度来定义:第一,阶层化概念使得经济、政治和文化都阶层化。第二,日本社会中流阶层具有明哲保身和保守的倾向。村上尝试着用阶层结构化这一概念为中心来分析和展现日本社会内的非结构化。村上的论述中最终中流阶级瓦解,新中间大众时代到来,使得阶层去结构化现象出现。村上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社会内部的不平等使得阶层结构化失去了意义,因此现实社会中不再意识形态上的阶层和阶级。

“中流阶层”,这种在中间社会上形成的阶层终身享受着雇佣的权利,其职业稳定,消费生活趋向于平均,接受的教育也比较均等,在财力和社会形态上也处于平均化地位,处于这一社会阶层的人们已经没有了意识形态上的阶级观念,他们的意识和行为基本都已模式化,多数人都没有“仇富心理”,他们不仅追求完美你的物质生活,而且也有着精神追求的欲望,即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他们当中的多数人只是关注与衣食住行的自由,而对社会和政治并不关心,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这使得日本的社会意识和文化意识在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原有的传统的日本集团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个人主义思想也开始活跃起来,从而形成了新的“中流”意识。

3.社会差距、新穷困现象的出现

中等级差别在2006年进入了高潮,特别是2007年的金融风暴爆发,全球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很多大型企业转而趋向国外发展,而中小型企业多数只是自保,不得已情况下倒闭。企业的用工变得十分苛刻,多数情况下是选用廉价临时工,工资水平较经济发达时明显降低,从整个社会来看,失业人员也有上升趋势。这种经济和社会状况使得社会意识和文化发生了很大差距,也就是在此时出现了“新穷人”这一社会现象。“新穷人”一词源于著名学者鲍曼所著的《新的贫困——劳动、消费主义、new poor》一书[3]。这本书主要探讨贫困的根源,讲述了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危机时期,推行临时雇佣制和无薪休假制,福利国家的生产过剩、劳动力过剩和劳动者长期失业问题等。该书在日本的出版是在2008年8月,也正好是日本出现“差距社会”的时期,书中的“新穷人”在日本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众多专家学者相继围绕新穷困和解决这一现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政治理论上表现出了政党的生态上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影响下,日本的共产党发展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的发展变化,也一度陷入了低潮,然而,日本共产党出于对劳动者权益的维护,关注“新穷苦”问题的解决,并且提出了一些对于非正式雇工和劳动者的待遇保障要求,尖锐的指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是企业和政府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和保障了人权,因而广受穷苦大众的支持和拥护,在政治上面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的“中流”意识已然走入其末期阶段,而经济低靡时代,差距在整个日本社会文化和意识发展中成为了主流,因而也产生了“新贫穷意识”、“社会差别意识”。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任碧辉.当代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浅议 [J].青春岁月,2013 (5):417.

[2]张红贤.浅谈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变迁 [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89-90.

[3]林芳慧.浅谈日本文化的特点 [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9(34):123.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日本人名;文化特征;男尊女卑;儒家思想

作者简介:杨亚(1993-),女,汉族,重庆万州人,吉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日语。

一、日本人名的特征

日本是世界上名字类别最多的国家之一。名字的长度也各不同,最长的由5个汉字组成,最短为1个汉字。现在日本的名字共有15万,但1997年出版的《日本姓氏大辞典》中,却有29万1129种。其原因是该辞典中,即便是同一个汉字,读法不同的汉字,和读法相同但字体不同的汉字都分开计算。现实中,7000种姓氏就覆盖了96%日本人。其中“佐藤”是最多的,大约有190万人,第二位是“铃木”,约170万人。而且,各个地区分布也是有规律的。例如东京及其近郊的神奈川、千叶、埼玉等地,“铃木”这个名字最多。北海道和东北各县“佐藤”分布最多。此外,关西和九州一部分布最多的则是“田中”和“山本”。

二、人名中体现的文化特征

(一)严格的社会制度

关于日本姓氏的起源,语言领域的专家们认为与天皇、宗教、地方特征等因素都密切相关。在古代的氏族社会中,存在着体现地区和职业特色的“氏”,后来统一了日本的大和王朝采用了氏姓制度,成立了由“氏”构成的统治阶级。到了平安时代,贵族和武士为了区别于平民阶级,而自称家名或者名字,这一现象也逐渐被社会所普及。在日本古代最有名的四个姓氏就是:“平”、“藤原”、“源”、“橘”,其中除了“橘”之外都是天皇赏赐的。另一方面,日本天皇中不存在姓氏。因为天皇象征着神,被认为是不属于任何氏族的天上人。在封建时代,只允许豪族和武士、商人自称姓氏。

(二)男尊女卑的观念

在那个没有幕府法令,仅依赖于习俗法的时代。武士的世界就变成了男人的世界。近代之前,日本实行夫妇别姓制度。但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要随父亲的姓。妻子是通过婚姻进入夫家,与丈夫血统不同, 因而婚后要继续用本姓。1876年, 明治政府颁布了“继续沿袭传统的夫妇别姓制度”的指令, 主张继续坚持夫妇别姓的制度。但此时大多数人才刚刚拥有姓,国民大多数觉得如果婚后夫妻还使用不同的姓,没有家人的感觉,不利于家庭的和谐与团结。所以,1878年明治政府发布“民法草案”的188条规定:“妻子更改为丈夫的姓”。这是关于夫妇姓氏规定最初的法律条文。1898年,《明治民法》进一步确认了妻子改随丈夫姓氏的夫妇同姓制度。

(三)传统的儒家思想

日本的思想文化,包含了以下三个。一是日本固有的宗教“神道”。以及在日本很早就廣泛扎根的“佛教”。最后是《论语》带来的“儒学”。日本人曾在训读中国文字方面下功夫,发明了假名。明治时期引进了大量对应外语的词语。 于是形成了现在日本独特的日语。可以说日本人是以优秀的包容力和陶铸力来接受和演化外国的异质东西的。儒学也是以中国为源流经朝鲜传入的思想,以其优良的包容力和陶铸力来接受和吸收,可以说是根植于日本的历史风土而进化的。 因此,日本儒学和中国、韩国的儒学,比如在中韩的冠婚葬祭上经常出现的宗教性和礼学性格上有很大的不同。日本人的名字也受到儒学的一定影响。例如,“仁”字有两个人。肩并肩的两个人表现出对等平等、人类之间的交流。另外,它是种子中发芽的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东西。“仁”的意思是真心和体贴,再加上孝。人类爱人道主义的思想本身。毕竟,儒学的“仁”和基督教的“爱”、佛教的“悲”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而日本历代天皇、皇太子的名字都有“仁”字。

三、结论

和日本相比,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变得亲近了就不再用姓氏称呼对方,而是亲切的用名字互相称呼。其理由是,中国与日本相比姓氏种类较少,所以他人和自己姓氏相同的情况非常多,通过用名字互相称呼能表现得更熟悉。也可以认为这是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不同之处。

参考文献:

[1]森岡 浩.『なんでもわかる日本人の名字』[M].日本:朝日新聞 出版,2012.

[2]森岡 浩.『日本の名字』[M].日本:エイ出版社,2015.

[3]刘元满.日本人名用汉字数量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2007.(4):140-146

[5]徐玉明.浅谈日本人的姓名[J].日语知识,1999.(12):46-47

[6]张小琴.日本人的姓[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64-67

[7]张敏,王娟.小议“日本夫妇姓氏”问题[J].黑河学刊,2010.(3):40-41

[8]邢运芳.中日姓氏与姓名的对比研究[J].科教文汇,2009.(2):259-262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日本人名;文化特征;男尊女卑;儒家思想

作者简介:杨亚(1993-),女,汉族,重庆万州人,吉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日语。

一、日本人名的特征

日本是世界上名字类别最多的国家之一。名字的长度也各不同,最长的由5个汉字组成,最短为1个汉字。现在日本的名字共有15万,但1997年出版的《日本姓氏大辞典》中,却有29万1129种。其原因是该辞典中,即便是同一个汉字,读法不同的汉字,和读法相同但字体不同的汉字都分开计算。现实中,7000种姓氏就覆盖了96%日本人。其中“佐藤”是最多的,大约有190万人,第二位是“铃木”,约170万人。而且,各个地区分布也是有规律的。例如东京及其近郊的神奈川、千叶、埼玉等地,“铃木”这个名字最多。北海道和东北各县“佐藤”分布最多。此外,关西和九州一部分布最多的则是“田中”和“山本”。

二、人名中体现的文化特征

(一)严格的社会制度

关于日本姓氏的起源,语言领域的专家们认为与天皇、宗教、地方特征等因素都密切相关。在古代的氏族社会中,存在着体现地区和职业特色的“氏”,后来统一了日本的大和王朝采用了氏姓制度,成立了由“氏”构成的统治阶级。到了平安时代,贵族和武士为了区别于平民阶级,而自称家名或者名字,这一现象也逐渐被社会所普及。在日本古代最有名的四个姓氏就是:“平”、“藤原”、“源”、“橘”,其中除了“橘”之外都是天皇赏赐的。另一方面,日本天皇中不存在姓氏。因为天皇象征着神,被认为是不属于任何氏族的天上人。在封建时代,只允许豪族和武士、商人自称姓氏。

(二)男尊女卑的观念

在那个没有幕府法令,仅依赖于习俗法的时代。武士的世界就变成了男人的世界。近代之前,日本实行夫妇别姓制度。但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要随父亲的姓。妻子是通过婚姻进入夫家,与丈夫血统不同, 因而婚后要继续用本姓。1876年, 明治政府颁布了“继续沿袭传统的夫妇别姓制度”的指令, 主张继续坚持夫妇别姓的制度。但此时大多数人才刚刚拥有姓,国民大多数觉得如果婚后夫妻还使用不同的姓,没有家人的感觉,不利于家庭的和谐与团结。所以,1878年明治政府发布“民法草案”的188条规定:“妻子更改为丈夫的姓”。这是关于夫妇姓氏规定最初的法律条文。1898年,《明治民法》进一步确认了妻子改随丈夫姓氏的夫妇同姓制度。

(三)传统的儒家思想

日本的思想文化,包含了以下三个。一是日本固有的宗教“神道”。以及在日本很早就廣泛扎根的“佛教”。最后是《论语》带来的“儒学”。日本人曾在训读中国文字方面下功夫,发明了假名。明治时期引进了大量对应外语的词语。 于是形成了现在日本独特的日语。可以说日本人是以优秀的包容力和陶铸力来接受和演化外国的异质东西的。儒学也是以中国为源流经朝鲜传入的思想,以其优良的包容力和陶铸力来接受和吸收,可以说是根植于日本的历史风土而进化的。 因此,日本儒学和中国、韩国的儒学,比如在中韩的冠婚葬祭上经常出现的宗教性和礼学性格上有很大的不同。日本人的名字也受到儒学的一定影响。例如,“仁”字有两个人。肩并肩的两个人表现出对等平等、人类之间的交流。另外,它是种子中发芽的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东西。“仁”的意思是真心和体贴,再加上孝。人类爱人道主义的思想本身。毕竟,儒学的“仁”和基督教的“爱”、佛教的“悲”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而日本历代天皇、皇太子的名字都有“仁”字。

三、结论

和日本相比,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变得亲近了就不再用姓氏称呼对方,而是亲切的用名字互相称呼。其理由是,中国与日本相比姓氏种类较少,所以他人和自己姓氏相同的情况非常多,通过用名字互相称呼能表现得更熟悉。也可以认为这是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不同之处。

参考文献:

[1]森岡 浩.『なんでもわかる日本人の名字』[M].日本:朝日新聞 出版,2012.

[2]森岡 浩.『日本の名字』[M].日本:エイ出版社,2015.

[3]刘元满.日本人名用汉字数量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2007.(4):140-146

[5]徐玉明.浅谈日本人的姓名[J].日语知识,1999.(12):46-47

[6]张小琴.日本人的姓[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64-67

[7]张敏,王娟.小议“日本夫妇姓氏”问题[J].黑河学刊,2010.(3):40-41

[8]邢运芳.中日姓氏与姓名的对比研究[J].科教文汇,2009.(2):259-262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当代日本小说;历史;书写

日本当代文学与历代文学相比呈现出了一些新的态势。比如,作家更注重个性化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关注战争、社会、历史的题材增多,与此同时也强调表现自我。对传统也有一定的突破等。本文选取日本当代文学中的小说部分进行梳理,欲对其中的历史文化书写及其语境进行探讨。

一、战后初期日本小说中的战争历史元素及其语境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二战正式结束。在日本维持了近十年的战争体制和政治秩序宣告崩溃,战时的文化统治随之解除,文学也摆脱了战时的管制而重新获得表达的自由。在经历了短暂的混乱和迷茫后,文学界逐渐开始了复苏。在这样一种语境中,日本文学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945年12月,曾一度受到镇压的左翼作家发起成立了新日本文学会,并于1946年创刊了其机关杂志《新日本文学》,其代表作家宫本百合子、德永直等都发表了不少反映战争创伤、表现日本军国主义罪恶的作品。宫本的代表作《播州平野》描写了战败的惨象以及对战争的批判。小说透过主人公石田广子的女性视角,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为其发动的战争所付出的代价。其中描写了在原子弹爆炸中失去丈夫的寡妇的悲哀,以及在战争和原爆中失去三个儿子的母亲的悲痛,揭露了战争带给女性的痛苦和伤害。此外,德永直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妻啊!安息吧》、长篇小说《静静的群山》、《蛤蟆》、《熬煎》等作品也从多个角度展现了日本战后的历史转折以及普通工人、农民以及女性的不屈抗争的历史画面。

战后派作家尤其是第一批战后派作家中也有不少作品带有深深的历史烙印。第一批战后派作家的创作基本上围绕着战争体验和转向体验两个基点进行。如野间宏的《脸上的红月亮》、《阴郁的画》、《真空地带》、梅崎春生的《樱岛》、武田泰淳的《审判》、大冈升平的《野火》、《俘虏记》等。《脸上的红月亮》描写了主人公在经历过战争后才强烈意识到亲情的珍贵,表现了战争带给民众的伤害。《阴暗的图画》描写了主人公一面为革命者所吸引一面又不愿真正投入革命的矛盾心态。是表现转向体验的作品。画家勃鲁盖尔的《阴暗的图画》象征着年轻的知识分子的苦恼和痛苦。《真空地带》也是基于作者的曾在狱中服刑的真实经历而创作的,其背景仍然是战争。梅崎春生的《樱岛》以二战末期为背景,描写知识分子出身的军士村上在日本已处于美军包围的绝望的环境中的复杂内心变化,在向往生的美好的同时,揭露了战争的残酷,鞭挞了丧失人性的日本反动军队。武田泰淳的小说《审判》的主人公二郎因在战争中杀害了中国人而深陷于痛苦的负罪心理中。为了赎罪他选择留在中国,因为他担心回日本后自己的罪行会被淡化。这类带有自我审判性质的作品尚不多见,也反映出作家对战争的深刻反省。大冈升平根据自己入伍及被俘的经历,写成短篇小说《俘虏记》、中篇小说《野火》、《莱特战记》等,运用心理分析手法,描写被俘经过,反映战争后期士兵的厌战情绪、败局的不可避免和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并探讨了在生死存亡关头人的命运及其存在价值等问题。此外,战后派作家中也有堀田善卫的《广场的孤独》描写了朝鲜战争前后日本知识分子的动荡和不安。其小说《历史》则以1946年的上海为背景,反映社会的动荡。在日记《在上海》中表达了对侵略战争的自省与对昭和天皇的批判。战后派之后的“第三新人”的创作虽然已不再聚焦于战争相关类的题材,但其作品中仍能发现战争的阴影。如安冈章太郎的《阴郁的欢乐》、《海边的光景》,吉行淳之介的《在火焰中》等。

二、新时期日本小说中的历史书写

随着时间的流逝,直接描写战争题材的作品也逐渐减少。但作品中的历史痕迹也不难寻觅。开高健的《发光的黑暗》、《夏天的黑暗》、《花谢的黑暗》则是根据1964年自己作为特派员赴越南战场采访的经历而写成。推理小说作家松本清张也著有《昭和史发掘》等深入探究日本近现代史的纪实性作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的《饲育》写的是战争期间一个黑人士兵因飞机坠毁降落山村的故事。《广岛札记》则是1963年大江健三郎去广岛搞社会调查,对原子弹造成的迫害深有感触而作。《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中涉及到了日本万延元年(1860年)农民起义的历史。村上春树的作品多以都市、青春和恋爱为主题,但作品中也时有对历史的涉及和思考,其中《发条鸟年代记》中记述了发生在蒙古和伪满洲国边境的一段鲜为人知的诺门坎战役的内容。《寻羊冒险记》中也有羊博士为绵羊增殖去满洲进行实地考察等基于中日历史关系事实的小说情节。《1Q84》中女主人公青豆把阅读关于20世纪30年代满洲铁路的书作为业余兴趣,男主人公天吾的养父也被设计为战后返回日本的满蒙开拓团成员。这些关于战争和历史认识的笔墨显得琐碎和零散,在近年来的当代日本文坛已不多见。

三、日本文学中的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也称“时代小说”)是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重要文学类型。尤其在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当代文学中,其创作更为繁荣。出现了中里介山、直木三十五、大佛次郎、海音寺潮五郎、井上靖、司马辽太郎、山冈庄八、陈舜臣、吉川英治等一系列作家。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现代日本历史小说作家吉川英治、司马辽太郎、山冈庄八等。吉川英治先后著有《宫本武藏》、《新书太阁记》、《三国英雄传》、《新·平家物语》、《私本太平记》等多部巨作。司马辽太郎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描写江户末期的历史小说。他笔下的人物如坂本龙马等,如今已成为时代剧里反复传诵的典型。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西乡隆盛们在他的许多作品重复登场著,并多次被搬上影视屏幕。山冈庄八花费17年时间,完成长篇巨作《德川家康》,在当时引发了前所未见的“家康热”。之后他更以历史小说为主,创作《织田信长》、《坂本龙马》、《丰臣秀吉》及《伊达政宗》等名作。

除关注日本本土历史之外,也有一些根据他国历史而创作的小说,如井上靖的历史小说《天平之甍》、《楼兰》、《苍狼》、《敦煌》、《孔子》、《杨贵妃》等大多取材于中国历史,以中国史传文学为素材进行创作,以此表现他对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向往,对人生对历史的独特思考和见解。此外,太宰志的《奔跑吧,梅洛斯》取材自希腊神话历史故事,远藤周作的长篇小说《沉默》描写了葡萄牙耶稣会派传教士在日本传播天主教受到镇压的一段历史。

以上对当代日本小说中的历史文化书写进行了粗浅的梳理中可以看出,当代日本小说整体而言历史元素颇为浓厚。其中以描写日本历史人物的作品为主,也不乏或整或零地表现历史事件的作品存在。战后小说中更是异乎寻常地涌现出了大量对二战中战争带来的伤害和灾难进行控诉和反思的作品,这一点与其他时期的文学创作都有明显的差异。但从作品数量以及思想内容来看,能够进行全面深刻进行战争反思的作品尚不多见。而且,在经历过战后一个短暂的时期后,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这种关注战争或具有战争历史元素的作品急剧减少,不仅如此,关注国家历史民族命运的作品更是匮乏,这一点与中国文学有着较为鲜明的差异。

基金项目:“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资助(编号:SK20110401)

参考文献:

[1]何乃英.日本当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张龙妹,曲莉.日本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王向远.源头活水:日本当代历史小说与中国历史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胡瑞祥(1971-),男,河南上蔡人,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日本文学及中日文学比较。)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日本;饮食;文化

一、日本的国家文化

文化通常有高等和大众之分,高等文化往往建立在大众文化的基础上,而大众文化则往往更加被人们重视。日本的大众文化只要可以分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三种,其中精神文化指的是日本这个国家人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行为文化则是以精神文化作为基础,日本这个国家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的语言行为和动作行为等;而物质文化则往往就是所谓日本这个国家人民的穿衣、饮食、居住还有出行等各方面的文化。文章将要探讨的饮食文化就是日本这个国家的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日本这个国家在发展的历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民族文化有着非常典型的历史特征,而日本的饮食文化也可以说是从饮食的角度来体现日本人民的审美价值观,而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则对日本的饮食文化有着意义深刻的影响。

二、日本的饮食文化特点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长寿的民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日本的平均寿命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数字,而且,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而引发的死亡率,日本也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在这么一个“专家”云集的时代,有专家建议:病从口入,把吃进去的病再吃出来。所以,中国人开始喝绿豆,开始吃苞米碴子,抛开科学的角度来看,但从饮食中我们就会有个比较,中国和日本的海产品的摄入量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长寿饮食”还强调食物从味道、质地要讲究阴阳平衡,因为阴气较重的食物偏凉,偏甜,消极;阳气较重的食物偏热,偏咸,积极。所以要注意合理搭配,阴阳平衡,健康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仅能保证人体所需,还能抑制慢性疾病的发生和抵抗一部分癌症。

所以,首先,日本的饮食特点之一是追求食材的选择和加工方式的简单与自然。具体来说,和中国的煎炒烹炸焖炖煮的加工方式不一样的是日本的加工方式追求自然。在中国的饭店,你看到的后厨是热火朝天,扑面而来的满是花椒大料味道直往鼻孔里钻。在日本的厨房,永远是那么清静淡雅,仿佛你来到的不是饭店而是茶室。所以,不一样的加工方式,造就了不同的人间美味。这样的加工方式,用现在的营养学来讲,极大程度地保留了食物中的营养素,避免了因高温、高盐和高油而造成食物营养素的流失。所以,日本居民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摄取了足够的营养,更好的维持了身体的健康,这是日本饮食所传递的饮食理念,那就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没有健康再好的美味在你面前,你也会望之兴叹。因为不良的饮食加工方式让我们的胃肠,承担了太重的消化负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美味佳肴也离不开那一道道精挑细选的食材。日本地处温带略显海洋性气候,所以地大物博,物产极为丰富,特别是有一些颇具时令的食材更是让美味更有味道。例如,在春天,日本渔民捕食河豚、海蟹。到了秋天,尤其是中秋节的前后,正是螃蟹最肥嫩多汁的时候,到了秋冬时节有黄芽,白菜等北方百姓腌制的过冬的蔬菜。可以说,一年四季,季有不同。日本的面食也可以和中国北方的面食加工相媲美。小说《一碗阳春面》就是对日本面食的介绍和面食,而且随着世界游客的交流和互动,日本的面食已经具备了很多世界特色。让不同的人领略不同的味道。

其次,日本飲食中特别注重蛋白的摄入。在30年前,日本政府就宣布:每天一袋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三十年后,日本国民的整体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在饮食中注重奶制品的摄取外,日本的饮食还特别注重海产品的摄入,尤其是深海鱼的补充。如果,有机会去北海道参观,你将会看到一个亚洲甚至在世界也非常有影响力的生鱼物流集散地。每天,上百吨的海产品通过这个集散地发往世界各地。日本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重视对海洋鱼类的捕捞,抛开对濒危海洋生物的保护不讲,日本国民的海产品的摄入水平在整个世界都是遥遥领先的。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海产品尤其是深海鱼类,例如三文鱼,鲑鱼等等都是富含低密度脂蛋白的营养佳品,通过多食用这种富含低密度脂蛋白的海产品,日本居民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这种健康的饮食理念已经渐渐地影响和改变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当饮食和健康联系在一起,而不仅仅是满足饱腹感的时候,饮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甚至可以说成为一种饮食文明程度的体现。

再次,日本的饮食文化与日本的礼仪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有两个地方可以当作很好的观察点。一个是卫生间,一个是餐桌。日本饮食文化在它哺乳时期的确曾从早熟的、强壮的、饱满的中国机体文化中大口大口吸过乳汁,但早在1000年前的“平安时代”,日本就将巨大的中国文化消化在自己强劲的胃里,形成了洋溢着大和民族精神的饮食文化。传统的日本料理的餐具和中国的饮食餐具基本相同,都是使用筷子、碗、盘子等。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待客都非常热情。古人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中国家庭,一旦来了佳宾高朋,采购、烹饪、陪客,忙煞主人。备料丰盛,做工精细,烹调讲究“色、香、味”,待客力尽地主之宜。日本人接待客人也是充满诚意的,常常为了一顿饭,提前好多天向饭店预定,甚至开车带着客人跑到老远去用餐。

日本和中国一衣带水,中国古老的礼仪文化在日本这片面积不大却人口众多的国家有着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在餐桌上,特别是正式的家庭宴席,看不到中国现在普遍存在的推杯换盏,海吃海喝,更多的是一种前辈与礼让。这种浓厚的家庭氛围在饮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日本民族有着很强的家庭归属感,这点体现在餐桌上就是:父母坐、幼勿坐的礼貌和恭敬,写到这里,我们是否会有种汗颜的感觉,我们的光荣传统在邻居那边发扬光大,开枝散叶。我们的餐桌上,看到的多是一些: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不文明的餐桌形象。

三、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阐述

(一)口味清淡自然

日本料理不管是其烹饪之前的选材还是烹饪的过程都非常的讲究一个“淡”字。可以说,纯甄淡雅是日本料理的本质精神和核心原则,这种坚持在日本料理的选材环节和制作过程中都清晰可见。饮食往往是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内在人文精神的高度浓缩。日本料理的纯然雅致,也从侧面展现了大和民族对自然风物细致入微地观察和发自内心地崇敬。正因如此,日本料理往往坚持展现及升华食材的原本滋味,这也是日本料理口味清淡为主的原因所在。这一点与中国菜系中本帮菜的浓油赤酱以及川菜的鲜香麻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日本料理虽然也会对食材进行调味处理,但普遍仅是对食材“略加提点”。换言之,在食材的烹饪过程中虽然也会运用调味料,但却不会逾越食材的主角身份。以日本酱油为例,其本身的味道并不突兀,为了恰如其分的发挥出酱油本身的鲜甜醇厚,并使料理整体实现调和与提升,日本人甚至针对不同的具体用途酿造了风味各有千秋的数百种酱油。

(二)食器环境雅致

自18世纪起,日本料理出现了较大的发展及提升,这一阶段的主要变化集中体现为料理的高级化发展。无论是日益讲究的食材挑选,还是日益精致的食器制作,都促成了日本料理视觉丰化、美化的发展趋势。日本料理的精致淡雅,与恰如其分的食器使用是密不可分的。食器的形状、颜色、尺寸、造型,甚至是表面的图案线条,都是日本料理得以形成“雅致”视觉享受中不容忽视的部分。此外,日本料理对具体的进食环境也有着独特的美学坚持,这一点从日本的茶酒文化审美意趣的具体发展中就可以看出。从处处追求“奢华”到内心渴望“闲寂”,日本的茶酒文化出现了极大的审美追求转变,人们全新的美学要求自然也影响到了当时料理店的布置装饰。自江户末期起,日料店的就餐环境已经基本形成了雅致为主的基本格调。毫无疑问,整洁雅致的就餐环境会令人心情愉悦,也会使料理看起来更加可口诱人。由此可见,就餐环境也是日本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之一。

(三)就餐礼仪严谨

不少国家对就餐礼仪都有较为严格的规定,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饮食文化中的就餐礼仪却是与之不同的。西餐的就餐礼仪讲究个人形象,故而重视对餐具的具體运用和进食动作的规范。但日本饮食文化结合了大和民族特有的“与人方便”精神和“感恩万物”情怀,这一点在用餐前后的祝祷感谢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克己”也是日本饮食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日本料理大多是一人一份制的“定食”,与之对应的餐具也是一人一套的绝不混用。此外,由于食物就在眼前不需要起身取用,因此也不会出现离开座位等现象。“克己”文化在日本饮食中的劝酒、让菜环节表现地更为明显。将面前的食物尽可能全部吃尽就是表示满意和感谢的方式,在日本几乎看不到餐桌上会有剩余的食物。此外,在饮酒时日本人主张量力而行,这也是坚守“本分”的一大体现。日本对“分”的坚守还包括严格遵循“地位关系”这一层面,具体到饮食文化中就表现为落座顺序、用餐次序等。日本人自古以来对外来文化持开放的态度,并有一种使外来文化日本化,把它变成自己东西的能力。日本的饮食文化亦如此。日本人在引入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没有生搬硬套,更不是照葫芦画瓢,而是在外国优秀的饮食文化中仔细挑选,“弃糙取精”,添加自己的元素,使之完完全全属于自己并独具特色。

四、结语

从以上对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及日本人的观念、生活态度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很深地体会到,尊崇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已经深深地植入日本人心中,并影响着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本是一个长寿的民族,平均寿命已雄踞世界之冠,这和日本人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密不可分的。而且这些传统的饮食习惯和从这些饮食习惯所延伸出的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合理地吸收外来文化加以创造的态度和做法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日本饮食文化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一些优点。

参考文献

[1] 李艳静.日本饮食文化及其特点 ——评《日本的餐桌》.食品工业,2020,第41卷,第3期

[2] 宁雅南.日本饮食文化研究 ——评《日本的餐桌》.食品工业,2020,第41卷,第2期

[3] 张慧晶.浅谈日本饮食文化与唐代饮食文化的关联.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第36卷,第2期

[4] 秀丽.从食物管窥自然和社会文化事件 ——以日本饮食文化变迁为例.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5卷,第5期

[5] 张梅.试论日本饮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第3卷,第18期

[6] 陈禹.日本饮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探析.山西青年,2019,第4期

[7] 高孟军.浅谈日本饮食文化中的地域差异.名作欣赏,2019,第21期

[8] 秦希.浅析日本饮食文化中的自然观与色彩意识.读天下,2019,第27期

[9] 王春华.日本饮食文化的变迁.烹调知识,2018,第10期

[10] 张睛睛.日本人饮食生活的变迁 ——作为健康饮食代表的“和食”的形成与发展.食品安全导刊,2018,第27期

作者简介:赵之淇 2000.10.04 女 天津市 日语专业

上一篇:财务核心能力论文范文下一篇:电气安全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