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

2023-05-20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 日本 茶道 茶文化 异同

茶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精髓,是东方民族不朽的文化遗产之一。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发现、利用茶叶的国家。从汉魏、两晋、南北朝开始以来,饮茶风俗从巴蜀地区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茶文化由萌芽逐渐发展。日本是中国茶文化传入最早的国家之一。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千多年来绵延不断,使日本茶道的发展日趋完善。

一、“茶道”的定义

关于茶道的定义,中日的众多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品、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就是通过饮茶的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香白先生的茶道理论可简称为 “七艺一新”。①

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他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 :“谦、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学》一书中,以艺术的隔离性为根据,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社交、礼仪和修行四个因素。

久松真一先生则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核心是禅。主张“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的禅十分重视日常生活的修行,即修行不必去读经,而要求在起居饮食的修炼上下功夫。茶道忠实地实践了禅的这一思想。

我认为,茶道是饮茶的最高境界,它是渗透在饮茶等茶事活动中的一种内在精神修养的体现。茶道融入了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对于茶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近千年悠久历史的沉淀中,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

二、中国茶文化发展史及其特色

从古代到现代的中国,饮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那么“饮茶”何时衍生成为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呢?

780年陆羽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学。谈及茶文化在唐代的确立,其实主要内容就是探究陆羽《茶经》的“茶道”思想。陆羽(733-804年),字鸿渐,是中唐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史学家、茶学家,他生于儒、释、道三教寻求相互融会贯通的时代。《茶经》共有七千多字,分十章:“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 “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茶经》中的思想内涵是:通过品茶活动陶冶情操,培养简朴、高尚的道德品质。《茶经》是对中唐茶文化发展成就的最好总结,也正是自《茶经》以后,茶成为全中国普遍性的饮料,标志着中国茶由饮用变为品饮,由爱好升华为一种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是“美的哲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并吸收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强调“中庸”、“禅茶一味”、“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中国茶文化以最初的药用到饮用最后发展成为人的精神活动,强调崇尚自然美,但是没有严格的仪式可循,并且只有广泛性和大众性。它的精神理念是“和、静、怡、真”。“和”是中国茶文化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静”是中国茶文化修行的过程,是“释道”精神的统一;“怡”是愉悦的精神与情感的表现,在饮茶的过程中,养成谦恭的行为习惯;“真”是茶文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三、日本茶文化发展史及其特色

据目前为止的研究表明,古代日本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饮茶的习惯和随之形成的茶文化是在约八世纪时,由中国大陆传入日本的。可以说,日本茶文化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在南宋、元时期的日本来华僧侣中,最杰出的一位便是荣西。他将南宋的禅和茶传至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荣西曾两次到中国潜心钻研禅学,同时还研究总结了宋朝的饮茶文化及其功效。回国后的荣西成为日本临济宗的创始人,914年完成著作《吃茶养生记》,被称为“日本的《茶经》”。荣西在《吃茶养生记》种对茶的功效、南宋制茶法、饮茶法做了较详细的叙述。荣西根据自己在中国的体验和见闻,记述了当时的末茶点饮法。由于此书的问世,日本的饮茶文化不断普及扩大,导致300年后的日本茶道的成立。荣西既是日本禅宗之祖,也是日本的“茶祖”。

在日本茶文化的发展史中,还有一位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他被誉为“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提出了茶道的“四规”,即“和、敬、清、寂”,“和敬”是寄语社会安定,国家和平以及主客谐和,人与人之间,突出了“平和”之意。而“清寂”,则表示茶室环境的幽雅清净与陈设的古色古香,隐含着洁身自好,清心寡欲之意。这四个字,是茶道的精髓和宗旨, 也是日本茶道的精神理念。千利休的茶道思想在继承和改良村田珠光、武野绍欧思想的基础上自成一体,使草庵茶更深化,使茶道的精神世界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完全消除了茶道的娱乐性,将茶道的艺术境界带向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向。在茶道与禅结合在一起的宗教文化基础上,将茶道还原到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

茶道虽源于中国,却发展于日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的“美的宗教”。日本茶道的目的,并非在于鉴别茶质的优劣、品尝味道的浓淡,而在于通过复杂的程序和仪式达到追求幽静、加强和谐、陶冶情操的目的。日本茶道强调“茶禅一体”,吸收了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内容,它劝告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朴实廉洁,修身养性。日本的茶道注重内观内省,自我修养,其真谛是悟禅宗之精神,成为融宗教、哲学、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

四、中日茶文化的异同点

通过对中日两国茶文化的比较及交流史的分析,在这里,我尝试着对两国茶文化的异同点作一个归纳。

首先,中日茶文化的不同点有:

(一)两国茶文化的形成过程不同。中国茶文化是从其食用价值逐渐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而日本茶文化的发展却经历了相反的过程,即首先得到确立的是其精神文化,而后普及至实用。中国茶最早是用于药,然后才用于饮用,780年陆羽著《茶经》才给茶注入了文化的内涵。在这一点上,日本的茶文化却截然相反。日本高僧将茶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带到日本,因此,它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文化色彩。15、16世纪成立的日本茶道更强调了艺术品味和精神内涵,而不是茶的实用性。

(二)两国茶文化的背景文化不同。中国茶文化起源于药用,因此,它与中国道教的养生思想关系密切。尤其是在中国茶文化初步形成的唐代,茶多与神仙思想相关联,并由此升华到精神文化领域。而日本茶道的形成在于禅学的渗入。在完全形成后的日本茶道里,“禅”成为其思想的内核,茶人被看作是在家的禅者。因此,较之讲求茶的药理成分、强调饮茶的健身效果的中国茶文化来说,日本茶道更注重茶文化中的禅味,善用暗喻的方式来表现禅境,追求内省、修炼的禅者风范。

(三)两国茶文化的载体不同。中国近代出现的茶馆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而日本茶文化的载体主要是茶室。随着中国近代茶馆业的兴起,更是将饮茶与文化联系到了一起,有评书茶馆、京剧茶馆和曲艺茶馆,老舍还利用“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的特点,创造出经典剧作《茶馆》,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中国茶文化的大众性。而日本的茶道有严格的程序,在日本讲究的人家中都设有茶室。茶室注重古色古香,摆设极为讲究,关于日本茶室的古典建筑亦是一门学问。

(四)两国对于茶文化的规范仪式不同。中国人认为“道”是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和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说道,在中国众多的饮食娱乐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但它不像日本茶道有着严格的规范的仪式,所以我们更多的把中国的茶道称作“茶文化”。日本茶道规则为“四规七则”。所谓“四规”即“和、敬、清、寂”,“七则”指用于接待客人时的准备工作:“茶要提前准备好;炭要提前放好;茶室要冬暖夏凉;室内插花要像野花一样自然;遵守规定时间;即使不下雨也要准备好雨具;一切为客人着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民族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其次,中日茶文化同属于东方文化的范畴,两者也有着很多共同的特点。例如:

(一)两国的茶文化都注重精神的内涵。中国茶文化强调“中庸”、“禅茶一味”、“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中国人饮茶注重“品”字,“品茶”不但能鉴别茶的优劣,还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中国茶文化把茶看作人与自然融合过程中的媒介,把饮茶当作实现天人合一的途径之一。而日本茶道的精神理念是“和、敬、清、寂”,他们将日月星辰、花草鱼虫邀入茶室,将人对自然的敬爱体现于对器物的万般呵护之中。虽然两者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同样都把“天人合一”作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两国的茶文化都与本国的民族文化密切相关。中国茶文化讲究在品茗的同时进行赋诗、赏花、品画、听曲等文艺活动,由此,与茶事相关的诗画多不胜数。同样,日本茶道则将书画、建筑、工艺、烹饪、宗教、礼法等一同导入茶事,使之成为日本文化的结晶与代表,成为最具美丽的日本传统文化体系。意大利学者马里奥·佩德凯斯认为:“茶道是外国人了解日本文化的一个窗口。”因此,我们可以说,不了解茶道,便无法理解日本的文化。

在这里,我们分析两国茶文化的异同点,其目的在于了解两国的文化特色,便于两国今后更加和谐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国茶文化的传入,使世界通过“茶道”认识了日本的传统文化,也让世界更加详尽的了解了东方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说,茶文化是中国和日本,乃至整个东方文化的体现,是东方文化的瑰宝之一。

参考文献

[1]徐晓村主编.中国茶文化[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滕军著.中日茶文化交流史[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滕军著.日本茶道文化概论[M].东方出版社,1992年版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见到陈楚平的时候,刚好他才从日本讲学回过国。他是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梅峰等人一起去的,给日本茶艺师讲了十天课。虽然鞍马劳顿,却不见半点疲态,依然神采奕奕;出国步道,却未觉出半点张狂,依然虚怀若谷,只有谈起茶道,论起茶经来,才口若悬河;评判人生,则从容而闲定。这可能就是陈楚平身上凸现的中国茶道:突出地表现为一个闲字。不过,此闲绝非闲适、闲散之闲,而是闲庭信步、水流心不竞的一种生活的自然状态,颇似庄子的虚静论主张,不求名利,不强行任事,不要智巧,而是追求生命本真的大智慧,反对小智小巧、人为造作。

携德引商 广结善缘

中国有一本著名的论述茶德的书,名为《茶德》,为刘贞亮所著。该书中提到茶有十德,陈楚平尤为看重的是最后两德:九,以茶可雅志,十,以茶可行道。

楚平是科班出身的茶人、茶商,又在北京市茶业行业的龙头企业北京市茶业总公司搞过四年茶叶拼配,对中国各地的主要茶叶品种的特色、优劣、价格等都了然于胸,他自己经起商来更是得心应手。他经手的第一家茶叶店馨茗茶庄开业时,他更是巧妙地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

馨茗茶庄原属一家劳动服务公司,因管理不善正要转租,年租金为4万元。楚平为慎重起见,连续数月记录每天客流量,遂大喜过望,拍板定租。接手后,他又联系上任广西某茶厂负责人的老同学。该茶厂年产9千担茶叶,且质量稳定。这样,他的供货渠道解决了。而销售时,他采取的是低价销售政策。当时北京茶叶市场的毛利率大约为30%左右,他15%就出手,并且把原来的纯零售业务发展成批发零售兼营,扩大了客户的范围。

从1993年起,陈楚平开始细分茶叶市场,优化销售结构,给茶叶分成等级,销售量大的花茶保证供应。优质茶则物有所值。

陈楚平做茶,不是简单地把茶叶卖出去就完事,而是用心去做茶。从1998年到2001年的3年时间里,他对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的顾客做了需求、价格等定性定量调查分析,然后决定本公司的销售策略。比如花茶,他用了整整半年时间并借助电子商务销售管理系统,分析其在销售份额中所占的比重和发展趋势。半年后,他已经可以预测今后花茶市场的走向。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飞跃,它不但可以让陈楚平直接受益,而且也将对中国的茶叶生产摆脱盲目性而与国际接轨。

楚平还认为,今后的茶叶市场,多样化将成为主流,其论据有三:一是喝茶的人不再以老年人为主,不同国籍、职业、性别、年龄的爱茶人都会出现,全世界160多个国家、30多亿人喝茶的数字很快就会被新的记录打破;二是茶叶品种的多样性。非茶之茶、保健茶等大行其道,将给消费者以更多的选择;三是饮茶功能的多样性。饮茶不再是为了解渴、休闲、提神、解乏,它已然深入到商务活动、朋友聚会等场合中。

陈楚平也卖茗壶。他在马连道茶叶一条街总店内专辟出一个名为大生堂的套间专营茗壶,销量几乎已经和茶叶销量比肩,每年的销售额都在60万元以上。这也是他多元化经营的一部分。

陈楚平的茗壶,虽然有一部分是为工薪阶层准备的,但大多茗壶均由名人制作,他的店堂门口挂的对联就是名茶茗壶名店敬天敬地敬人。他对茗壶的偏好可见一斑。他的茗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标价最高的是王石耕老人制作的希菊九头壶,标价4万元。老人已年逾耄耋,一生只做过2套这样的壶,堪称传世绝作,自然标价就高。像这样的名壶,在陈楚平的店里还能看到很多。为了打造大生堂紫砂精品店,陈楚平除委托宜兴紫砂工艺厂这样的名厂制作茗壶外,还特意聘请在制壶业颇有影响的张学明先生任大生堂壶事督导。现在,大生堂的各种茗壶熠熠生辉,每一把壶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陈楚平好交朋友,在他的店堂内,客商、保险商、司机、装修工程师、银行职员、记者、编导、普通老百姓等,都是常客;道行浅的茶商来这里补课;刚入道的学徒来这里开眼;普通人来这里听热闹、长知识,他们甚至成立了一个没有注册的爱茶壶俱乐部,一概来者不拒,来的就是朋友。中央电视台有一个编剧第一次来店里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一把茶壶的壶盖,他执意要赔30元钱。陈楚平一笑,心说,这把壶最少也值100元呢!他没有让客人赔钱,也没有让他有任何尴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您喜欢这把壶,壶又是不小心碰的,哪儿能让您赔钱呀!以后,这位编剧成了陈楚平的常客。

谁谓茶茗 其甘如饴

这句诗出自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也可能是陈楚平现在的心灵写照。他从茶中得到的乐趣,已经远远超出了茶本身,甚至也大大提升了他的人格。

陈楚平现在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聘任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察员,到处为茶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截止目前,陈楚平参加过的培训班已经有四五十次了,经培训合格并拿到证书的每期都在20人以上。

中国的茶行业,有一亿左右的从业人员,绝大部分人员文化水平低,素质较差,因而造成中国有名茶而无名牌的尴尬局面。因此,加速提神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当务之急,陈楚平责无旁贷地参加了这一工作,他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四个字:这是义务!

目前中国的茶行业有两个特有的工种,一为品茶员(师),相当于药店里的药剂师;另一类就是茶艺师,即茶艺馆里的从业人员。然而,茶业人员数字庞大,光是北京,就有茶庄、茶馆近万家,从业人员几万人,陈楚平最担心的是培训教师太少,光靠他们三四个人根本弄不过来。所以,他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培训教师。

在非典以前,陈持平还受托为工商、技监部门的执法人员进行培训。陈楚平说,茶叶是一个极特殊的商品,检测时,不是光卫生指标合格就万事大吉了,茶叶的色香味形等都应该是检测的内容,在这方面,目前还是个空白。

陈楚平现在是中国茶业界的名人了,不仅业内人士服他,就连国外的同行们也为他的学识所折服。

在日本,楚平有一次到一个茶艺馆讲课,看到其中的一间茶室名曰和谐斋,诗兴大发,立刻口占一副对联,上联为和天地灵气,广聚四海良友;下联是谐日月精华,普结八方善缘。这幅对联,对仗工整,平仄有序,最让日本朋友心仪的是,该对联上下半联的头一个字是和、谐,这正好把和谐斋的名字巧妙地嵌入其中,与茶室名浑然一体,又非刻意雕琢,真是一幅绝对!

天人合一 始得茶道

楚平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本领,就是善于把复杂的事情、学问,简化到言简意赅,一听就懂。

比如他说茶,茶为什么分六种,而不是七种也不是五种?这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的氧化方式和氧化程度,决定了茶只能有六种;茶的双重属性是什么?茶是一种生活奢侈品,同时也是一种生活必需品。茶的这种双重属性决定了茶叶的市场定位和茶商的营销定位,并以此衍生出相关的问题:如何经营、谁来买、卖给谁、特色经营和多业态经营如何共同发展、如何实现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等等。

又比如现场炒茶的问题。这基本上是一种炒作行为。这种提法本身就不科学。炒茶只是全部制茶工艺中的一个环节,手工炒茶需要很长的时间,龙井茶要炒五六个小时,消费者能从始至终地等待观摩全过程吗?

再比如中国十大名茶问题,这种提法本身就不科学。只能说是当地的著名的茶。人家太平猴魁在巴拿马确实得过奖,但并没有列入所谓十大名茶,这就不大好解释。

陈楚平不仅崇尚简单,更崇尚实事求是。

现在很多茶商都开始重视茶叶生产基地的建设,陈楚平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基地是企业规模的象征,也是提高茶叶品质的源头保证,但他觉得自己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他家乡的父母官曾多次建议他把家乡的3000亩茶园包下来做基地,他没有这么做。他算了一笔账,如果制1000斤品质一致的干茶,最少要同时采摘4000斤鲜叶,而最熟练的采茶工每天最多只能採七八斤而已,4000斤鲜叶最少要500人一两天内摘完。因为茶叶是地里长的农产品,今天摘是一个味,明天再摘就可能是另一个味了。4000斤鲜叶同一天摘下,难度可想而知!

陈楚平到日本去讲学,同时也带回了许多思考和忧患。

他们考察过日本的一个制茶车间,其加工能力为一天加工20000斤鲜茶,只有3个工人操作,该车间投资大约合人民币7000万元,我们中国的哪个茶叶加工企业有这么大的加工能力,哪位企业家舍得投这么大的资去盖车间?

他们看到,日本虽然在整体的茶文化上远远比不上中国,但他们在茶业的某一点上比如对茶叶的开发上却比我们好得多,他们遍布各个角落里的自动售货机里,都有很多茶饮料。他们制作的如口香糖一样包装的速溶茶,往杯子里一冲,稍加搅动就能饮用,茶的味道也很足。

另外,日本人对茶的喜爱也出乎陈楚平的意料。他在一家茶叶店里见到了一位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作营业员,他的工资只有20万日元,当时大约只合人民币约1.2万元。这在日本是低工资了。但是这个大学生干得非常踏实。他用汉语对陈楚平说,这是一份很神圣的工作,我非常喜欢。

日本之行,使陈楚平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汉服;日本和服;比较研究

前言:回顾历史发现,日本和服文化很多都是受到中国汉服文化的影响并发展而生,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也一直在不断地对吸收到的中国汉服文化进行着改革与创新,使汉服文化的理念等元素有机融入在和服设计中,成为符合日本需要的特色服装文化。在历史的洪流中,中国作为盛极一时的超级大国,其在服装文化领域中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多样化特点,查阅文献可知,中国汉服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是一条漫漫长路,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广泛的覆盖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当前的日本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特色服装文化即和服文化的民族,甚至可以说是东方传统文化的结晶,具备东方文化的情调。从历史渊源的角度来看,由于受到我国汉服文化的熏陶影响,因此决定了日本的和服文化与中国的汉服文化有着一些相同之处,当然由于两国不同发展轨迹,在汉服与和服上也会呈现出一定不同之处,而这也是历史因素流传至今的最真实的表现。

一、中日文化发展的渊源

中日关系一衣带水是众所周知,也正是这样的理念使得中国认为日本文化是继承了中国文化的衣钵,排除先入之见,也确实是这样。从历史的发展过程能够看出,日本文化很大程度上受着中国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深刻的,甚至可以说深入骨髓,并且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而服装文化作为总体文化领域中的一种,中国汉服和日本和服的交融发展也找到了历史根源。比如历史中的唐朝,更对日本和服文化有着异常强烈的影响和冲击[1]。

查阅文献可知,在唐朝时期,中日关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友好往来甚是频繁,因而同期促成了相互之间繁荣的文化交流。在日本的理念中,唐朝的昌盛是伟大的,当时大量的遣唐使者和留学生都曾在中国接受各方面的教育。据相关研究证实,日本对于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可以说是诸多国家当中最高的,所有先进的事物,日本均会想方设法吸收,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使之成为自身的东西,形成特有的文化[2]。所以日本所模仿的文化都会在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进行创新,变成“引我之用,用则创新”。对于这一点,中国始终望尘莫及,比如日本的动漫产业,一直可以说是世界的“花魁”,日本通过元素的不断创新将自身的文化推向了国际,成为了日本的标志性产业,并以此为依靠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3]。相比之下,虽然中国的动漫产业也有着相对辉煌的历史,但严重缺乏创新显然是一大弊病。日本狭小的领土迫使日本不得不通过创新来提升综合竞争力,日本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海上建造的国家,受着领土的限制,只能依靠发展科技来“强国”,比如日本的“围海造田”,排除万难将原有的全国各地生活垃圾和废弃物“变废为宝”,单这一点,就足以让所有国家感叹[4]。

二、中国汉服和日本和服的历史渊源历程

(一)中國汉服文化传入日本

古代的中国由于具有着“天朝上国”的称号,周边很多小国都会为了自己需要的资源来中国上贡从而换取稀缺的资源[5]。也正是在这种来来往往的交流中,中日两国各有的服装文化也伴随来往人们开始传播和交流起来。而要说中日服装文化正式产生历史渊源的话,则要从公元三世纪说起。那时中国正处于铁器与青铜器时代,日本在受中国的影响下,纷纷引入中国的铁器、青铜器以及多种生产器械,这大大推动了日本社会生产力的提高[6]。也正是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日本文化层面的发展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公元五世纪至八世纪期间,日本已经能实现自给自足的经济发展状态,同时伴随中国汉服文化积极传入日本国内,日本人开始竭尽全力的开创属于自己的和服文化,并且也非常推崇中国传来的传统汉服文化。可以说,在这时期中,中国汉服文化深深地在日本扎下了根[7]。

(二)日本在中国影响下形成自己的和服文化

发展至隋唐时期,中国处于太平盛世,这时的中国古代汉服文化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而在中国汉服文化的影响下,日本积极引入并积极学习和探索中国的汉服文化,在结合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日本人开始对属于自己民族、自己国家的服装文化进行创作和传播[8]。当唐太宗在位期间,中日两国积极互派文化使节,担负着传播与交流自己国家文化的责任与使命,为两国之间友好、艺术的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意义。其中为中日服装文化形成良好沟通纽带的留学生吉备真备,对日本和服文化的形成与体系化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9]。在公元716年,吉备真备来到中国潜心学习,他长达十七年的学习历程,让吉备真备充分体会到中国汉服文化的博大精深。于是,在735年, 吉备真备带着的中国的汉服回到了日本,并在日本大力宣传中国多样化的服装文化,为日本的服装设计注入了灵感[10]。从这时开始,日本在中国汉服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发展并形成带有自己国家特色的日本和服文化,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中日之间服装文化历史渊源越来越浓厚,同时二者也朝着带有各自特色元素的方向发展[11]。

三、中国汉服和日本和服存在渊源的原因

综合以上方面可以看出中国汉服与日本和服都有着自身相应的特点,之所以使中国汉服与日本和服产生历史渊源、存在连结关系,本文认为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原因

日本是一个岛国,经常受到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袭击,恶劣的环境迫使日本人想法设法求生存和发展。而中国作为地大物博的辽阔大国,丰富的物种与资源,使作为小国的日本向天朝大国进贡从而来换取更加需求的资源。在这样的条件下,日本在与中国内部各个地区进行贸易往来、人员流动的过程中,也吸取了不同类型的服装文化,来加入和填充到自己民族的服装文化中[12]。可见,具备极强限制性的地理因素,决定了日本吸取外来服装文化的紧迫性,也急需加大力度吸收外来的中国汉服理念,使日本人民通过克服困难来创造自己的和服文化。

(二)政治原因

查阅文献可知,日本的历史在中古武人执政之后,就形成了两大权威,一是天皇万世,一是幕府,随着不断的演变和发展,打破了日本传统的唯权主义观念。日本人民由此对至尊和至强有了认识,允许两者同时存在。尽管这与中国的君主制度存在不同,但是很大程度上是学习中国君主制度的基本模式演变而来[13]。可以说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的至尊和日本的至强两种思想取得了交融发展与平衡,为日本的和服文化开辟了崭新的发展道路,日本人由此开始倾向于服装文化的平衡发展而避免闭门造车情况出现,这就体现了日本和服文化的混合性,同时也是产生中日服装文化存在渊源的原因[14]。

(三)民族原因

关于这一点,可以说无可讳言,相比之下,传统时期的日本国家比较缺乏创新能力,日本人也因此存在一种自卑感。由此可见日本对于外来文化的学习态度,实质上是基于文化的自卑而形成的。日本学习过中国的汉服文化之后,并不是按照常理来进行服装文化的再造,而是直接模仿,随后日本人通过历史的不断发展与演进,使得日本和服形成特有的价值观得以保存下来。由此可见,日本的这种自卑心态也促进了日本的良好学态度,更能重视起自身和服文化发展的单一性并不断弥补这种不足[15]。

(四)价值观原因

中国的价值观是以单一的善或恶的行为来规范另一些行为,由此达到人格的统一,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创作出来的中国汉服会更加注重对美的表达、对伟大的歌颂等。而日本的价值观也会在善与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人行为的规范性,这样对于人的评价并不会基于某个单一的标准。那么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在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下,日本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也使得日本人会在服装设计层面上追求更为突出自我性格。其中,中日服装文化最为相通的便是对“忠、孝、义、理”等中华传统思想的借鉴与发展,而日本和服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将原本的思想进行更改,在日本人看来,“忠、孝、义、礼”成为人的全部义务,对于一个人的人格评价也能够明确指出其在哪个方面有所欠缺,而不是通过对其一方面的否定就全面否定了这个人。而追根溯源,这与中国汉服的基本思想存在着紧紧的联系。

四、汉服和和服对比

虽然说和服是以汉服为基础进行发展的,但历经漫长时间演变,逐渐带有别具一格民族特点。例如女款和服背后大腰带便为和服一大特色,而这也为区分汉服和和服最为主要的标志。而且和服衣料纹饰也通常带有鲜明日本民族的特色。接下来就以汉服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曲裾深衣举例说明,同和服具有如下差异:一是和服衿与汉服不同。和服之衿,不同于中国交领,而且也不同于我国的直领,最为典型特点在于衿头露于衣服外。汉服衿与衣服却平齐。而且和服有一层布贴于衿内作为共衿,而且其共衿是不封口的,用来插进领芯,这样可以使领子变硬,但是汉服却不存在领芯;二是和服袖后没有封口,反倒是袖前端的下面要封,与我国宋朝代表服装是恰好相反的。秦汉时期我国传统服饰袖子前端下方也有部分是封口的,仅存留小口伸手,叫做悬壶袖。该袖形发展至唐朝保存下来,但是再后期就被大袖所取代,之后就没有再封过口。袖后没有封口,直接开到腋下也作为和服主要特征;三是和服袖子大多为方形袖,但汉服袖子大多为圆形袖。和服大多为房型秀,少部分为圆形款式,像圆禄袖,当代和服通常是方形袖。但是汉服,大多为圆形袖,但需要一提的少部分为方形袖,唐朝有些舞衣袖就是方形的。

四是汉服上彩缕、披帛、绶带、环佩、桃符、香囊等装饰,在和服当中是不存在的,而和服也存在自身独特装饰品。而且汉服还存在小佩剑等,和服则普遍使用怀刀;五是和服腰带复杂打法、长度与打出来花样,却是在汉服中不存在的。汉服腰带同腰围基本是一样的,绑上而后下坠些便可以。女式和服腰带要约四米,并用它在背后系出各式花样;六是汉服用系带方法绑着穿,但和服不系带。在和服上有系带一根,完全依赖腰带固定住,假若和服腰带散开的话衣服会彻底散开,因此女式和服的腰带会绑较为夸张。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站在追溯历史的角度来探讨中日关于服装文化历史渊源,能够知道中国的汉服文化对日本和服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历史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可以说,历史的发展就是文化的发展,我国能够崛起就是源于民族文化的崛起。在历史的洪流中,中国作为盛极一时的超级大国,其在服装文化领域中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多样化特点,因此便也对日本国家的服装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在某些领域,我国也要学习日本的文化精神,取他国的服装文化之长、补己国服装文化之短,兼收并蓄、扬长避短,并不断进行服装文化领域的创新,才能发扬我国中华民族的服装文化特色,走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以上通过对中国汉服和日本和服对比研究,并粗浅总结了中日两国服装文化存在历史渊源的相关原因,以便为今后的深层次研究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星.汉服之“美”的建构实践与再生产[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94-99.

[2]魏娜,蒋翔云.浅析中日两国的传统服饰文化间的差异——以旗袍和和服为例[J].学理论,2012(21):143-144.

[3]姜丽.和服中的中国元素浅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60-161.

[4]肖琼琼.从民族交融看中国传统服饰的流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9):47-52.

[5]王晋茶,范云霞.淺谈日本的和服文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45-46.

[6]韩星.当代汉服复兴运动的文化反思[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04):38-45.

[7]王蕾.从汉服风貌观现代服装设计的民族文化传承与运用[J].天津纺织科技,2011(02):1-3.

[8]邢永凤,周晓飞.和服家纹上的日本文化[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41-45.

[9]周燕佩,李广志.日本和服纹样起源的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9):128-131.

[10]王志惠.染的世界——论日本传统“小袖和服”图案艺术风格与色彩特征[J].艺术设计研究,2011(03):40-46.

[11]梁惠娥,崔荣荣,见寺贞子.日本承扬传统服饰文化模式及其启示[J].社会科学家,2011(11):145-147.

[12]汪天梅.浅谈日本和服和日本文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161-162.

[13]周星.本质主义的汉服言说和建构主义的文化实践——汉服运动的诉求、收获及瓶颈[J].民俗研究,2014(03):130-144.

[14]韩宁.从服饰看日本女性的审美观——以和服到水手服的变化为中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12):163.

[15]张虹.花卉植物元素在旗袍与和服装饰图案中的应用比较[J].丝绸,2014(09):56-61.

[16]PingWang,XunSun,ChaoLi,ZhiweiWei,DongLiang,FengwangMa.Long‐termexogenousapplicationofmelatonindelaysdrought‐inducedleafsenescenceinapple[J].J.PinealRes.,2012(14):1315-1316.

[17]PenelopeFrancks.WasFashionaEuropeanInvention?:TheKimonoandEconomicDevelopmentinJapan[J].FashionTheory,2015(14):6-8.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日本;现代设计;传统文化

在日本的文化发展历史上,不断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可以说,日本的文化发展是基于大量地吸收外国文明的精华基础上的,他们把这些精华加以消化,加上日本本身的文明传统,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网络,融会贯通,使日本的文化、经济、政治都与众不同。日本的设计,也是基于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

日本的现代设计自上世纪50年代起开始大力发展,此时的日本设计家试图将反映西方生活方式的观念照搬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却显得笨拙、生硬和肤浅。随着现代设计走向成熟,他们发现融合了日本民族艺术传统的作品反而能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现代的设计以其特有的民族性格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设计界取得一席之地,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显著成就的作品大都带有鲜明的日本身份。在现代高科技工业冲击中传统并没有消亡,反而与现代设计融为一体,作为精神支柱植根于日本现代设计理念中,使日本设计表现出独特的气质,成为别国无法取代的重大特征,是日本跻身设计强国的制胜法宝。

一、日本现代设计中的传统精神

总的来说,日本的美学传统,重视细节,重视自然,讲究简单、朴素,讲究美学精神含义,构成了日本设计中的精神支柱。

永井一正把日本设计家分为四代人:其中第一代的代表人物为龟仑雄策、早川良雄、伊藤光治等人;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则为田中一光、福田繁雄、五十岚威畅等;第三、四代的代表人物有石岗瑛子、浅叶克己、伊藤晃一和上条乔支等。

第一、二代的设计家尽管各自风格相差很远,但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永井一正用几何框架勾画出一种特定的画面空间气氛,又着重具象的装饰性图形的研究和应用;早川良雄则用水彩、色粉等材料以透明且柔和的手法绘制招贴形象。他的作品带有一种梦幻般的韵味,各种隐喻的图像间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郁和诗意;田中一光对平面设计语言的运用有着独到之处,他对日本的字体和符号有着很深的研究,试图通过现代的方式将他们在招贴上重新加以诠释和表现,他强调设计的平面型和空间型,作品具有高度的秩序感和工整性,在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平面符号的独特魅力,他的作品既有强烈的民族性又有典型的国际风格;中村诚则主要以摄影的手法进行设计,在为资生堂化妆品公司设计的系列招贴中,他以日本人独特的审美眼光去揭示日本女性的美,选取最具日本风格的细节,以点带面,戏剧性地夸张处理,对肌肤、睫毛等细节的细枝表现,对画面朦胧气氛和色调的把握,使招贴画面充满着一种东方的审美意蕴。

在第一、二代设计家中,最为突出的是龟仑雄策和福田繁雄。

龟仑雄策是日本被称为国际设计大师的第一人。他的画面具有强烈而又稳重的色调对比,对每一细节一丝不苟地精细刻画,表现出日本传统工艺美术所具有的典雅而细腻的审美情趣。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使以龟仑雄策有机会在全世界展示才华。事实上也正是以此为契机,日本设计家开始确定他们的国际地位。

福田繁雄可能是最为其他国家所熟知的平面设计师。他的作品被欧美设计家誉为“经济简洁又复杂多变”。他的设计风格幽默生动,设计思维既继承了日本传统中追求典雅的风格又反映了追求间接新奇的日本现代设计新潮流。他总是弃旧图新,并系统地将各种创意、革新加以融会贯通。力图以各种图形矛盾性的复合,引导观众产生设定的联想,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福田繁雄既深谙传统,又掌握现代感之心理学。他的作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同时又极其简洁,并善于用视幻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

第三、四代设计家则从摄影、电脑等方面获得了更多表现上的自由,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然而他们的作品中同样渗透着日本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元素。

佐藤晃一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设计作品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色彩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分离感和张力,把装饰色彩、变形形体和折中了的印象派的光表现与色渐变手法融为一体。他不但继承了日本文化中肃静、悠远、清雅、柔和的风格,还将这种风格更进一步推向完美和充实。提炼日本文化中最精要的精神内涵。以日本传统的空灵虚无的思想为精神根底,带有日本自古以来清愁的色调,追求其中浮现的优美和冷艳的感情世界。

设计评论家厄尔(J.V.Earle)认为日本设计可以总结为两大类,即:

1、色彩丰富的,装饰的,华贵的,创造性的;

2、单色的,直线的,修饰的,单纯与俭朴的。

这在表面上指出了日本设计的形式风格特征,也不无巧合地印证了日本人审美的两重性。

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情绪和美学观念,自始至终渗透着日本民族固有的精神。

美国人类学者本尼迪克特曾经对日本民族精神作过较恰切的表述:“菊花与刀都是这幅画中的一部分。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这同样体现在日本的审美思想和艺术创造中:日本的审美观念中充满优雅和谐的情趣又不乏阴郁和深沉的审美趣味;热衷于事物优雅的姿态和幽玄的意境又崇尚激越和狂热的情绪;敬仰崇高对象和悲剧精神,同时又爱好滑稽和幽默。日本的艺术可能简朴自然也可能繁复华丽,既平常又怪诞,既有抽象的浪漫精神又有现实主义精神。

从地理环境上看,这种文化精神的两重性与日本人的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邱紫华在《东方美学史》中提到:“日本地理环境中有三个基本因素对于形成日本文化模式有重要的影响,这就是森林、海洋和农耕。”日本多森林,植被覆盖面广,森林在日本人的生活里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森林文明使日本人崇尚生命之美。森林在不同季节变换的缤纷色彩和自然物千姿百态不仅有助于日本人对寂静、闲适之美的感受,而且还促进了对事物色彩和姿态的审美敏感和对瞬间状态的留恋,日本美学中关于优美、和谐的审美观念,同森林环境密不可分。日本列岛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日本人对大海的冒险和征服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日本人勇猛好斗的征服性格和追求壮美的崇高精神。森林与海洋共存于日本人的生活中,日本人自然把森林文化的优雅精神与海洋文化的狂暴精神结合起来,从而构成了日本文化的主体内容。此外,日本还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农耕生产的生活方式激发了古代日本人对季节时令变化的敏感,也促成他们追求自然天成的美学思想。

日本人的传统神道信仰使日本的传统艺术在崇尚自然外还带有特别干净、整洁的特点;而日本人对佛教禅宗的信仰,形成日本人俭朴、单纯并且喜爱非完整、非规则的美学特点,精神上则推崇内敛,自我控制,自我修养。

日本17世纪到19世纪经历了高度商业化的江户时期,商业文化高度发展,形成日本人重视和喜爱奢华平面装饰的特性、喜欢商业修饰和大众化的文化特征。

二、传统带动现代设计

日本设计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跻身世界设计大国。“日本制造”甚至作为优质产品的代名词成为一种文化标签。日本是世界发达国家中唯一一个非西方国家,它的民族传统、设计风格、文化根源与西方大相径庭。日本的传统精神,无论在深层民族特性层面还是在表面的技术层面都决定着日本设计的命运。

1.民族特性层面

日本的历史是吸收外国文化精华,使之成为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的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日本是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最好的学生,也是最能够把作别国的经验和本土国情结合,发展自己独特文化体系的国家。日本美术也不外如此:“但凡触及外来文化时,日本美术总是以柔和的立场受其影响。……这种随遇而安、广泛吸收的情况,显示了日本美术的广泛适应性,或称反预见性”

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及方法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优良而非国货的时候,中国禁用,日本仿造,这是两国截然不同的地方。”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民族,但这种学习和模仿只是在植根于本土文化传统及其所急迫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日本人没有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无原则性,兼收并蓄,并且对外来文化进行分解、还原,抛弃不实用的东西,进而达到东西方文化的共存融会。“将原产于外国的东西加以吸收,改良和应用,从而大力发展并超出原有水平,这就是日本人的专擅和特性。”

日本的设计正是基于这种无原则地彻底吸收而又有选择地为己所用的方式下经历了模仿、折衷转化进而发展为成熟的“日本制造”。

另外,日本是个单一民族的国家。日本的传统文化的单一种族基础,使得他们非常重视集团和团体,因此文化可兼具活跃和稳定两重因素。日本社会重视集体和团体,轻视个人,因此无论是在处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大问题上,还是像每个具体设计这样的小问题上,都能兼有大而稳定的方向,小而活跃的因素这双重特征。

2.技术层面

日本传统中有几个因素是它的设计与现代迅速接轨的重要原因。

第一,日本传统审美思想中受禅宗的影响推崇少而简约的风格,并且因为崇尚天然的神道信仰而重视材料的本身特色,喜好不经掩饰的裸露的材料,装饰性地使用结构部件,完全暴露并体现结构,这种特性与现代设计的要求不谋而合。

第二,在生活中他们形成了以榻榻米为标准的模数体系,从建筑到用品,日本人形成了长期对基本单元为设计中心的习惯,这使他们很快接受了从德国引进的模数概念。这也正是现代设计所需要的要素。

第三,日本领土狭小,人口密度大,长期以来狭小拥挤的居住环境使日本民族喜爱小型化多功能化的产品,重视细节并喜爱装饰功能部件。而现代的国际市场趋势恰恰是倾向袖珍化、微型化、便携式、多功能化。这些传统的观念非常顺利地融入现代设计中,成为别国所难以具备的特点。

另外,日本现代设计强调集团式工作方式,完全不追逐个人出名,以集体的成就而骄傲。企业内部力量比较容易得以集中。这也使得日本的设计可以飞速地发展。

3.体制层面

日本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体制。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够在发展现代化时能够完整地保持,甚至发扬了自己的民族传统设计。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发展设计以来,它的传统设计基本没有因为现代化被破坏。这与政府对传统设计的重视与扶持不无关系。

日本战后的设计发展与其战后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的历程是分不开的。日本政府、企业通力合作,建立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国内市场,从而促进日本设计的成熟。政府对设计的大力扶持,企业对于设计的高度重视,是促成日本设计发展的重要原因。1918年创建的松下电器公司的老板松下幸之助1951年访问美国后便积极推动日本工业设计发展,率先在公司成立工业设计部。之后各产业界均在自己公司内部相继设置设计部门,积极改善产品设计,使产品打开世界市场。

日本在50年代建立一系列的机构以帮助设计进步。这种特别为促进设计而成立的机构和机制,使日本设计能够稳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例如1951年日本成立的隶属日本通产省的日本出口贸易研究组织和1928年成立的日本工业艺术院。日本政府的这种完全利用国家力量来促进私人企业产品竞争的行为,在西方国家是绝无仅有的。因为日本政府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好的设计和好的质量是使日本产品赢得国际商业竞争的唯一途径,这已不在局限于文化这一层面上,而是商业、经济甚至日本民族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设计是日本民族的发展生命线,是政府的发展重点之一。

但是,日本的这一系列政府保护产品设计的手段,基本上都是单向的,即保护日本的出口产品设计专利。而对于外国产品,日本则几乎是肆无忌惮地仿造和学习。甚至一度出现大量抄袭和剽窃欧美设计的现象,但这只是设计发展道路上的插曲,并没有影响日本走传统文化与高技术向结合的道路。日本政府再三强调“和魂洋材”,坚决拒绝这种物质层面的模仿发展到精神领域。

另外,重视教育事业也是日本设计界成功的重要因素。日本在明治时期就设立了美术及工艺学校,为二战后的日本工业的崛起打消了坚实的基础。50年代日本的设计教育开始大规模发展。设计学院纷纷成立,这对于设计人才的培养和传承起了积极的作用。日本的设计教育已经成为社会与企业复杂结构中的一个难以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启示与反思

一切科学技术的发明都有赖于设计的物化,从而使之成为方便实用的产品或商品。在现代社会,随着先进设计理念及高科技设计手段的应用,使得设计与科技结合更趋紧密,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之一,设计自身的“先进生产力”性质也日益明显。因此,设计行业受到空前重视势所必然。同时,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流失与更新。因此,在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下,面对外国文化和现代理念的冲击,如何保护和利用传统文化,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成为日益凸显的问题。

中国的设计起步比较晚,就设计理论上来讲还相对薄弱,设计作品也还停留在对外国设计在物质层面的模仿上。我们应该意识到,更重要的是要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内质和精神。因为,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对文化的重视只会不断加强,设计中带有的本土文化的烙印是人们求得归属感的基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只有潜心研究、挖掘、融合传统文化,才能使设计脱颖而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很强,其意象特征和抽象性广为现代艺术及设计所利用。把华人文化作为一个积极的设计因子进行利用、推广和发展,对于保护民族艺术、保留华人文化特色等方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由于历史的渊源,在传统上有诸多相似之处。虽然在文化深层上实际上是大异小同,但在处理传统与现代设计的问题上,为同样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参照系统。日本政府重视传统工艺美术与传统文化,重视设计的传承和教育,日本的设计师对待传统文化,更多地从精神上、思想上、功能上来考虑,运用传统的理念,现代的元素和构成手法,走在了设计的前沿,这些不能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日本茶道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日语复合型人才;日本文化;文化导入;人才培养

引言

社会主义新时期,掌握不同国家的语言,能够与不同国家的人们进行交流,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对日语复合型人才而言,仅掌握词汇和语法还远远不够,例如部分学生在交流过程对日本文化还不能完全理解,这是因为学生对日本文化中某些词汇和语法的理解和运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对日本文化的关注。本研究将通过分析目前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以日本文化导入方法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以解决当下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策略,更好地提升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日语人才培养中日本文化的作用

中国的日语教学主要基于五种能力:听、说、读、写、翻译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牢牢掌握日语的基本知识,但是随着日语知识的增加,如何正确使用大量单词和语法知识成为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在和日本人交流时,即使没有语法错误,也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是文化差异的结果。根据文化的定义,今天常用的文化意义是广泛而狭窄的广义上的文化,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由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属于文化的范畴。严格地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财富。以及社会和组织机构。在教授日本文化时,例如在日本概况介绍课程中,将花费大量时间介绍日本的地理、历史、气候和音乐,而牺牲对沟通进程具有深刻意义的语言,即解释不同文化间沟通知识的重要性不同文化交流的时候,不可能按照自己文化的标准来判断外国文化,把自己国家的习惯和价值观强加给日本人。因此,即使能流利地说日语,也可能会发生冲突,对两国国民的交流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中国人见面时握手,日本人一般鞠躬,鞠躬的形式不同,是根据双方的社会地位、地位和人际关系决定的。但是,日本学生在任何时候都采取同样的复习形式,给对方造成了混乱。此外,邀请客人吃饭,在日本,被邀请方要先把所有的食物都吃了才礼貌,在中国一般需要少量的剩菜。我认为,这不仅是一个节约和非节约的问题,而且应该在一种深厚的文化中寻求。烤面包也是原因之一。中国人喝酒喝酒,一定要喝酒,日本也允许少量的饮料。语言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表达和文化记录的象征。并且文化也是语言内容和发展的动力因此,培养文化洞察力是当今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授日语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学习日本文化。

二、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入日本文化的实际意义

通过与一些日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交谈,可以总结出当前日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即使学生对有关日语知识及日语逻辑有所掌握,但是在日语写作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书写逻辑不通、语法错误等。第二,基础知识运用的不足。一些学生即使掌握日语基础知识,但是在运用的时候还是沟通不顺畅,且有时候还会出现错误用语。经过咨询专业日本教师得知,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对日本文化不是很了解。语言系统的形成来自不同的生长空间。在日语语言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日本文化在学习日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日本的饮食文化、艺术文化、精神文明和体育文化,学习者只有不断吸收并对日本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进一步阐明日语的逻辑规律和意义。系统地学习日语的语言体系后,学生可以从新的角度重新理解他们所学的东西,提高他们灵活使用日语的能力。

三、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日本文化导入的方法与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明确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僵化的教学方法。日语专业的任课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不能只凭着自己的经验教学,教学经验并不代表先进的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的进步,某些经验教学模式已经落后。对此,高校教师应当不断加强学习,用先进的教育观念来充实自己,以适应现代的教育发展。与此同时,教学模式也应当不断改革创新,在新的理念下整合自身的经验,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自身的优势。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的开发和设置。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开设课程,培养市场认可、企业欢迎的各类人才。根据近年来企业招聘的具体情况,“工作经验”已成为日语专业人才进入企业市场的瓶颈。企业的职能大致可以分为生产、营销、财务和人事四类。公司所谓的“工作经验”就是这四个方面的经验。企业招聘人员也较重视说话和工作技能。

(二)校内聘请日本外教,建立专业教学环境

即使学校教师具有专业教学经验和对日本文化的深入了解,也很难构建一个完全专业的日本文化导入环境。原因是教师使用中文作为母语,教师通过学习知识——了解知识——等过程来传授日本文化知识,重新组织和传授知识,在这些过程中不断传播信息,从而导致信息消费。事实上,学生们不能通过老师的话给日本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目的,教育机构可以聘请外国专业教师填补信息空白。日本外教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有着日本文化的亲身经历学校可以为学校的教师和外籍教师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日本教师负责基础教学和词汇及语法知识的传授外国教师负责文化传播,并向学生提供日本的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和自然知识。同时,日本教师还可以与外国教师密切沟通,获取日本专业文化知识,并将知识融入课堂进口环节,以便从各个角度输出日本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创造。

(三)创造日语的学习环境

学习日语和学习其他外语一样,需要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对提高课外学习的效率非常有用需要考虑更多的方法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一是定期举行日本角聚集日本业馀爱好者,把他们分成小组,围绕一个话题自由讨论。没有必要具体说明个人和团体的数目,甚至没有必要设立主持人和专题,主要是为了用日语自由交流。如果有条件的话,邀请日本老师或学生参加比较有效行使说话能力也加深了对日本文化的理解但是,應当指出的是,口角活动必须避免两三人或一个核心人物的讲座。虽然参加者的水平参差不齐,但日语的表达水平很高,但让所有参加者用日语交流是日本之角的精髓。第二,我们每天都要坚持阅读训练首先,《手册》的文字、文字和实例保证每天至少有30分钟的阅读时间,作为一种学习习惯,并努力保持这种时间。与此同时,尽可能多地退回反映日本文化的各种优秀文章,以利于理解。三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校园广播中播放日本新闻等节目,营造文化交流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日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面很广,包括“日语教材改革”和“教师专业素质”等多方面。日语文化导入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如何将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融入日语教学中,是日语教学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课题。本文以日本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方向,研究分析了如何以日本文化导入为有效途径来培养日语复合型人才。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将日语文化层层引入,转变教师观念,聘请外籍教师,才能够将日语文化引入课堂。

参考文献:

[1]宋刚杰.宁夏地区日语人才需求现状下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宁夏理工学院为例[J].法制博览,2019(36):259-260.

[2]李凤忱,吕文华.应用型经贸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吉林财经大学为例[J].教师,2021(24):43-44.

[3]杨慧.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商务日语专业为例[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6):156+145.

[4]刘芳婷.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相融合统一的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94-96.

[5]田沙.跨文化交际背景下高校日语教学的文化导入策略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1):126.

上一篇:食品文化论文下一篇:英语专业论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