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与自主教育范文

2023-11-18

立德树人与自主教育范文第1篇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体布局中,把教育放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首位,以“人民满意”为总要求,特别强调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素质教育、提高质量和综合改革结合在一起,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将教育公平落到“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并提出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理解和贯彻。这里,我仅就“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与内涵式发展”谈谈初步的学习体会。

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是第一次。它是在十七大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对于教育的根本性质和任务的新概括。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这本是不成问题的问题。然而,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日益紧密、教育的功能多样化和溢出效应不断强化的新形势下,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在认识和实践上确实成了一个大问题。不妨到媒体上看一看:有人认为,尽管育人仍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已经并日益成为更多的任务如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等等之中的并列的一项;有人认为,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处于竞争中心的研究性大学的核心任务是学术创新,表征大学水平的核心指标是研究产出。这种观点事实上是科研为本的观点,将育人放在“次要”的位置上,林林总总的“排行榜”大抵是这个路数;有人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求大学把重心放在产学研结合为经济发展服务,这常常见于政府和企业领导人的言论甚至是正式的文件;还有人认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建设学科、发展学术,这往往见诸于大学的规划文件和不少学者的言论。如此等等,其共同点是偏离了大学育人之本。需要澄清的是,有不少论者,以洪堡强调“研究”、蔡元培强调“学问”、梅贻琦强调“大师”为元理论,论述“学术为本”的观点,这其实是极大的误解。仔细而完整地看看这些哲人的言论,就不难发现:洪堡并不是就研究论研究,他强调的是只有将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才能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以及高尚的品格,其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育人;蔡先生讲“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针对的是学生错误认识,在那篇著名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他“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二日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其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育人;梅先生讲“大学乃大师之谓”针对的是“大楼之谓”,而他之所以重视“大师”,是因为他们对于育人之重要,即在同一篇讲话中所说的“我们的智识,固有赖于教授的教导指点,就是我们的精神修养,亦全赖有教授的inspiration”,其着眼点和落脚点还是育人。

十八大报告明明确确地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可不是一般性的宣示,它是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的正本清源的重要命题,它针对的就是当前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甚至还在发展着的对于教育本性的迷失。“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明白白地表达了我们党对于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坚守。它提示我们,教育的根本对象是“人”、根本目的是“人”,根本任务是育“人”,而不是升学率、不是论文和奖励以及头衔多少的排名、不是大楼和设备等等。

还必须注意的是,报告不仅仅是一般性地讲“育人”是根本任务,而是进一步指出要“立德树人”,这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成才,先成人;要成人,先立德。育人之道,立德为先。古人重视“立德、立功、立言”,称其为“三不朽”,并将“立德”摆在第一位。而在当下,却往往是重视“发文章”,或可戏称为“立言”为先。殊不知,真正能“立”得住的文章,必定是“道德文章”。没有德,就没有魂,没有魂,就不成人,若竟有文,岂不是“鬼话”?!“立德树人”是古往今来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理念。在我们的学校里,“德育”也始终放在重要的位置,但其实效尚不尽人意,所以在十八大报告还要特别强调“立德树人”。

真正贯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要求,必须从根本任务的高度来认识“立德”的重要性、“根本”性。

首先,要破除将德育仅仅看成是几门课程的错误认识,更不能将德育仅仅当作是政治理论专门知识的讲授。要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从做合格公民的基础要求做起,将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贯穿到全部的教育环节之中。

进而,要转变将德育仅仅看成是德育专门教师和辅导员的任务的错误认识。所有的教职员工都要真正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从事教育职业的根本任务,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和言行举止中。既要“言教”更要“身教”。专业教师在专业教育和研究指导中要有“德”,一方面以敬业精神、严谨学风、求真精神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要尽到教育学生了解和理解科研诚信、学术伦理、职业道德(文有文德、史有史德、法有法德、医有医德,如此等等。每一种专业都有自己的道德伦理要求和学术专业规范,它们是“专业化”的公共道德伦理)的职责。干部职工在履行职务中也要有“德”,要自觉认识到作为“老师”(学生总是把学校的员工干部当作“老师”的),不要以为只有“上课”才是育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教”学生:我们认真负责就是教学生认真负责,我们敷衍马虎就是教学生敷衍马虎;我们热情就是教学生热情,我们冷漠就是教学生冷漠;我们公正就是教学生公正,我们偏私就是教学生偏私。

再者,要超越“灌输”型教育,以启发和引导为主,以教师的育人自觉启迪学生的成人自觉、立德自觉,才能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这就是说,德育的“落实”不是落到教材里、课堂上和活动中,而是要落到人心里。这才能达于“树人”,否则就只不过是写书、讲课、搞活动罢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焕发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达到主动发展,大学尤应如此。在大学教育中,必须破除将学生当作被动的“受教育者”的育人观。如果不认识、不尊重学生自身在其发展成长中的主体地位,不是启迪、引导、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是搞行政化的命令、或是工业化的“塑造”,那或许可以制造出“工具”,却不可能真正“树人”。所以,立德树人必须充分认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教育之本,立德树人。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史,大学的功能虽然在不断拓展,但是其“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或核心功能始终没有变。坚守“立德树人”之本才是大学的正道,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是全体师生应有的自觉。

二、提高质量看素质,素质教育靠改革

十八大报告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里,一口气讲了素质教育、综合改革和提高质量三件事,最终落脚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蕴含了十八大对于当前教育工作的新部署和新要求。

提高教育质量,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于教育的日益强烈的要求。党的十三大报告就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十四大报告要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十七大报告则突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什么党的代表大会报告要反反复复地讲“提高教育质量”?不仅是因为它是“永恒的主题”,更因为这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即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转变质量观。向哪里转?从知识为本向素质为本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交集就是“素质”,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质量的关键。一方面,素质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的,人的素质这个概念本身就是综合和全面的,包括思想品德的修养,包括科学素质、人文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另一方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公民素质是社会发展的紧迫又长远的需求。党的十三大报告就是在“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总要求下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的;十四大报告也是首先讲“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提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十五大报告将“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放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突出位置;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则郑重提出并一再重申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更是将素质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

素质教育讲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总是没有真正得以全面实施呢?原因在于还没有实现教育改革的真正突破。素质教育不是一个阶段性的教育(如不少人以为素质教育只是基础教育的事情),素质教育也不是一个方面的教育(如不少人以为素质教育只是知识教育的补充),素质教育也不等同于“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素质教育是在人类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超越工具主义教育的、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全面的历史性转型。因此,不更新教育观念不行,不转变教育模式(包括内容和方法)不行,不调整体制机制不行,一句话,没有综合的改革就不可能有素质教育。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段话,点明了素质教育、综合改革和提高质量的关系。它揭示了素质教育要以改革为动力,强调了这种改革的综合性,也指明了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的中心是素质教育即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重点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实际上是重申了教育纲要的要求,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以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和方向是至为重要的。改革本身不是目的,内容的更新、方法的改进、学制的调整、专业的分合、考评的宽严等等乃至权力的收放和转移、机构的设置和整合,教与学、学与做、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师与生、干与群等等关系的调整,都要彼此兼顾相互呼应,不能各行其是,此“综合改革”之谓也。然而,这个综合改革需要有中心,这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有重点,这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难点。十八大报告将素质教育与教育综合改革、提高质量结合在一起,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改革环境和提供很好的制度保障,并通过素质教育实现提高质量,这也是检验教育综合改革成败的标准。

当前,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转型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甚为紧迫。适应社会需要,结合教育实际,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三、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质量和特色

专门针对高等教育,十八大报告中只有一句话,即“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深刻地指出了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的突出重要地位。正是由于高等教育这一特殊地位,国家对于高等教育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也对高等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中寄予厚望。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并可能接受高等教育,越来越多的就业人口来自高等教育,它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导向作用更强、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大,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在高等教育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什么是内涵式发展?

首先,它是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提高质量是内涵式发展的第一要义。质量问题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经过了大约30年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法国在1984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中强调,“法国政府认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1984年“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指出:“倘若美国高等教育沉湎于不求进取的状态,倘若允许追求高校文凭而不学习,那么各级教育都会深受其害。”因此,“高等学校要全力以赴地提高教育质量”。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6.9%,在校学生数从1998年的340万人发展到2010年的2232万人,增加了5.56倍。目前,从规模上看,我国无疑已是高等教育大国,但“大而不强”,今后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是静下心来从规模扩张转到质量提升。这里,必须再次强调的是,不能再用工具主义的质量观来谈质量,确立素质为本的质量观是提高质量的前提。

立德树人与自主教育范文第2篇

“师有百行,以德为首。”教书育人,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要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必须提高师技、师爱、师责、师品四个方面的修养。所谓师技,是指教书育人所需的各类知识和技能。师爱,则是指教师对学生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爱。“一切教育都源于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师责,就是要求教师把教育事业当作终生事业去做,当作神圣使命去完成。师品,是要我们教师有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具有优良作风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并对学生的行为、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遗憾的是,现实中一些教育工作者既不学高更不身正,成了道德的缺席者,比如见利忘义、吃拿卡要、弄虚作假、违背学术良知等等,以如此形象示人的教师,怎能使学生服膺?又怎能教育好学生?

“师也者,教人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师德犹如教师的生命,是为师之本、教育之基。良好师德师风应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有效工作赢得广大学生和全社会的尊重。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也是教育工作的主题。欲树人,先立德,要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德育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专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道德情操、处世方式、行为准则、治学态度等与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直接相关,教师人格本身就是一门隐性课程。民族精神、人文特质、科学理性、开放胸襟、务实作风应当成为教师必备的品德,这样才能保证教师以优良的品质塑造学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以优秀的业务影响学生。诚如人言:只有把教育当作崇高的事业,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立德树人与自主教育范文第3篇

演讲人:刘彭芝 作者: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2日 06版)

编者按

7月17日,由中宣部指导,光明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27场在民生银行举办。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发表了题为“立德树人,重在培育和践行”的演讲,光明网对讲座进行直播,全国394万网友收看了节目,31.1万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参与了交流互动。现摘编刘彭芝部分精彩演讲内容,以飨读者。

我叫刘彭芝,从教50年,没有离开过一线,也没有离开过中学。我是一个实践者、思想者、行动者。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德树人,重在培育和践行”,用我多年的从教经验,讲述我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中央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凝魂聚气的基础工程。这个基础工程的关键是什么,我认为是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从教育特别是从基础教育抓起,从立德树人抓起。

1. 校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主阵地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中的立德,首先是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德”。

总书记说得好: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因此,今天我们讲立德树人,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德”来培养学生、成就学生。

人大附中的办学理念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我们办学的着眼点是学生,着力点是老师。我们主张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创造适合每位教职员工发展的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解决的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形成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问题,这是国家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学校教育的终极问题。中国当代学校教育,要建功立业,首先必须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做足文章;中国当代学校教育如果出纰漏,肯定也首先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有偏差。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工作者应该站在这样的高度,认识立德树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校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阵地,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2. 立德树人,心里装着中国梦

梁启超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精义,就是“修己安人,内圣外王”。修己修到极致,就是“内圣”;安人安到极致,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我们讲立德树人,就是要做“内圣外王”的功夫,就是要培养品德高尚、能力高强的学生。立德,就是要让学生有一颗美丽而强大的中国心,这颗中国心里装着中国梦。树人,就是要让学生有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完美人生的能力。立德树人,实质上是品德教育和能力教育的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也一定是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靠得住、有本事的人才,培养出忠诚、干净、担当的接班人。

人大附中这些年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品德教育与能力教育的结合,培养品德高尚、能力高强的学生。

早在十几年前,北京电视台引进墨西哥电视剧时获得一个额外附加的足球培训项目,人大附中“BTV三高足球俱乐部”有机会到墨西哥培训,当时住在一个酒店,主楼前是广场,挂着很多国家的国旗,但唯独没有中国国旗,孩子们看到后立刻找到领队老师,老师马上去找酒店经理,经理说他们没有中国国旗,这位领队又到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馆找到一面国旗,然后交给经理,看到这个经理迟迟没给挂,领队和孩子们都很气愤,就说如果不挂上中国国旗我们就搬出!因为我们这支球队要在这里培训一年,经理害怕失去我们这个大客户,立刻转变态 3 度马上把国旗挂上去了。不仅在酒店前挂上了中国国旗,而且我们还按照人大附中的惯例,每个周一在广场前举行升旗仪式,高唱国歌。

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才是面向未来的能力培养。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好奇心和想象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好的教育不是教孩子怎样按别人想的去想,而是要鼓励、引导他们怎样按自己想的去想,这是对孩子的真正尊重。有了这份尊重,他们才可能因好奇而产生兴趣,因兴趣而去探究;他们才可能在未来的人生中保持独立自主,敢于向权威挑战,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所以我常说,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然会在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遇到阻力,只有综合创新才能打破常规、解决矛盾。人大附中这些年的发展,我最深切的感受是得益于人大附中有“时时能创新、事事能创新、人人能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土壤,其中最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校长和学校要做的就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平台,我常对师生们说:“你们能翻多大的跟头,我就给你们搭多大的台子。”

3. 教学相长才能

释放更多正能量

立德树人,只有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才能释放更多的正能量。教师、学生、学校三位一体,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4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努力做到全覆盖全渗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久久为功,花落莲成。就像总书记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融入日用而不知。它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不该做表面文章,而是要按教育规律办事,按照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办事,具体地说,就是要落实到每一个课堂,渗透到校内外一切综合实践和文化活动中。

教育是一项播种的事业。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在学生的心里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

立德树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只是班主任和思想品德课老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共同任务,需要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每个教师应既是积极宣讲者,又是模范践行者,把真理的力量与人格的魅力结合起来,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比如我们有一位语文教师,经常在课堂内外与学生们诗词唱和,不仅以诗词叩开了一颗颗年轻的心灵,而且在师生的互赠互勉、互教互长中将民族精神、诗词文脉传了下去。我记得2007年的高考,一个叫金豆豆的学生以1分之差与北京大学中文系失之交臂,情绪低落。她的班主任和一些老师及时给她做思想工作,劝导鼓励她,但效果不佳。语文老师于树泉知道这个孩子很喜爱古典诗词且颇有造诣,就给她写了一首《咏云湖山小松赠豆豆》相赠,激励她像小松树那样

5 不畏风吹雨打,挺立着坚强的筋骨和灵魂。豆豆见诗后回复老师:“谢谢老师的鼓励,我会朝着小松的境界努力的。日后得暇必当奉和。”老师用古典诗词和学生交流情感的过程中,学生感受的是民族精神的洗礼和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的熏染。

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形成巨大的场效应,释放无与伦比的正能量。我们这个“德”才立得起来,“人”才能顶天立地。

4. 优质学校要勇于担当

当前,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城乡、地区、校际间的教育质量还很不均衡。作为优质学校,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帮扶薄弱学校,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就是在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对师生的一种无声而深刻的示范和教育,这在深化教育事业综合改革的今天,弥足珍贵。

一个人的生命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身体内;大生命则体现在人群社会中。一所学校的生命也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校园内;大生命,则体现在整个教育事业中。这是我的追求,也是人大附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出发点和归宿。从2002年开始,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十几年的探索,形 6 成了“区域内承办、托管、深度共建、联谊,区域外(教育欠发达地区)远程辐射,依托优质学校建立培训基地培训优秀校长和教师”的几种最有效、可持续的帮扶模式。近十年来,人大附中帮扶薄弱学校共派出干部、骨干教师80多人。2014年国务院嘉奖“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人大附中是唯一获奖的中学。

为了使北京边远山区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人大附中与延庆永宁中学于2007年创办“人大附中延庆分校”,学校选派了11名骨干教师到延庆支教。他们的课堂向延庆所有教师开放,仅一个学期听课的教师就有1800多人次。但因为人力、物力所限,到2009年我们很难再派教师到延庆任教了。怎么办?我果断决定,将延庆分校两个班的学生全体带回人大附中上高三。2010年,这届学生参加高考,79名学生中有56名学生高考分数超过了本科线,创造了这个山区中学有史以来的最佳高考纪录。

我跟老师们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贫困落后地区学校联合办学的过程中,我们人大附中的教职员工也得到了方方面面的锻炼,思想得到了净化,境界得到了提高,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双赢、共赢的过程。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培育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国家、社会、个人同心联动,贵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具体的事情做起。办好任何事,关键都在人。人在哪里教?主要在学校。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以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神圣感和使命

7 感,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在校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和优秀建设者。

立德树人与自主教育范文第4篇

“师有百行,以德为首。”教书育人,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要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必须提高师技、师爱、师责、师品四个方面的修养。所谓师技,是指教书育人所需的各类知识和技能。师爱,则是指教师对学生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爱。“一切教育都源于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师责,就是要求教师把教育事业当作终生事业去做,当作神圣使命去完成。师品,是要我们教师有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具有优良作风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并对学生的行为、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遗憾的是,现实中一些教育工作者既不学高更不身正,成了道德的缺席者,比如见利忘义、吃拿卡要、弄虚作假、违背学术良知等等,以如此形象示人的教师,怎能使学生服膺?又怎能教育好学生?

“师也者,教人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师德犹如教师的生命,是为师之本、教育之基。良好师德师风应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有效工作赢得广大学生和全社会的尊重。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也是教育工作的主题。欲树人,先立德,要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德育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专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道德情操、处世方式、行为准则、治学态度等与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直接相关,教师人格本身就是一门隐性课程。民族精神、人文特质、科学理性、开放胸襟、务实作风应当成为教师必备的品德,这样才能保证教师以优良的品质塑造学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以优秀的业务影响学生。诚如人言:只有把教育当作崇高的事业,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立德树人与自主教育范文第5篇

孔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即宣讲规范人伦道德,自己以身作则,此为“立德”,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然而,看到现在的教育状况,似乎与立德树人还有那么一段距离。比如说各种各样的“培优班”,各类培训企业的“早教文化”,种种现象似乎都在说明“育分”比“育人”来得更重要。但考试分数上去了,社会水平也上升了,而自身的道德水准却不见得会有多高。为此,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地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的,它针对的就是当前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甚至还在发展着的对于教育本性的迷失。“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它提示我们,教育的根本对象是人、根本目的是人,根本任务是育人,而不是升学率、不是论文和奖励以及头衔多少的排名、不是大楼和设备,等等。 必须注意的是,十八大报告不是一般性地讲育人是根本任务,而是进一步指出要“立德树人”,这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古人重视“立德、立功、立言”,将“立德”摆在第一位。而在当下,却往往是重视“发文章”,或可戏称为“立言”为先。殊不知,真正能立得住的文章,必定是“道德文章”。没有德,就没有魂,没有魂,就不成人,若竟有文,岂不是“鬼话”?!

立德,树立德业。我们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准则为看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德育教育。

曾经,我们总是以书本的方式,先辈们的伟大事迹为典范,对所谓的德育教育进行宣传和宣扬。却总忘了,这只是书本上,那些死记硬背的历史,在我们的历史文化上有着重要意义,却对我们的学生而言,没有切实体会上的意义。将“德”字铭刻在自己的心头,除了学习什么叫“德”,也要学会“德”该如何表达,如何体现。例如,学会助人为乐;学会尊师重道;学会爱护环境。只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入脑入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成为一个正道之人,不仅仅是一日或几日就可成的。要的是持之以恒,要的是努力不懈。如何让下一代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是全体师生应有的自觉。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严格的考核管理,健全的制度规范,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从而引导学生,感染学生,要自觉认识到作为老师的责任,不要以为只有上课才是育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教学生:我们认真负责就是教学生认真负责,我们敷衍马虎就是教学生敷衍马虎;我们热情就是教学生热情,我们冷漠就是教学生冷漠;我们公正就是教学生公正,我们偏私就是教学生偏私。

特别重要的是,要超越“灌输”型教育,以启发和引导为主,以教师的育人自觉启迪学生的成人自觉、立德自觉,才能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德育的落实不是落到教材里、课堂上和活动中,而是要落到人心里。“树人”即人的成才,关键在内因。没有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发展,“树人”只能是隔靴搔痒。必须破除将学生当作被动的受教育者的育人观,搞行政化的命令、或是工业化的“塑造”,或许可以制造出“工具”,却不可能真正“树人”。立德树人必须充分认识、尊重和焕发学生的主体性,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立德树人与自主教育范文第6篇

摘 要: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高校应当明确内涵式发展下资助工作的育人机理,理清立德树人理念和资助育人工作的内在契合逻辑——“培养人”。高校应从构建协同机制、丰富育人内涵、创新育人方式等方面入手,继续探究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立德树人;资助育人;发展路径

党的十九大确定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深刻全面地诠释了教育的本质。高校资助育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以资助为载体,育人为导向,是整体性的概念与系统性的实践有机结合。高校资助工作应区分于社会单向给予性救助,实现学生从他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转变。

一、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机理

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育人含义应实现“目的—结果”式的人才培养与“内涵—过程”式的价值传导相统一。[1]在育人范畴下谈资助,体现了资助工作价值体系得以生成的可能性,同时构建了解困助学的现实必要性。

在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保障性供给与发展型培养的失衡现象,这就要求高校应不断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现在我国资助工作的目标已经从基本保障型资助发展为精准发展型资助,从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发展成为帮助困难学生成人成才的高质量资助工作,这也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和需要。

现有的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仍将经济资助视为主要手段和中心任务,忽略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道德品格培育和素质能力培养。仅仅只是以物资保障的手段满足学生的经济需求,容易导致部分学生产生“等靠要”的心理,对未来的规划缺乏明确的目标从而导致学生消极被动的生活状态。[2]资助工作要多在受助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重育人维度下功夫、布举措,走出育人成效不显著的困境。

二、立德树人契合资助育人的内在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各方人才和教育竞赛中,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凸显成为了更具说服力的参数,资助政策也更趋体系化和多元化。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提出,为创新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为资助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了制度保障。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各项资助工作的意义可以得到不断丰富。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中心任务,资助育人指出资助工作的旨归,立德树人和资助育人的契合点就是“培养人”。前者回答了为何培养人,后者回答了如何培养人的可能途径。立德树人为高校资助工作明确了育人目标,丰富了育人内容,理清了工作任务。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于立德树人而言不仅是实现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效路径,也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资助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一环。在推进日常资助工作过程中,可以为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劳动教育等提供可能渗透的空间,对于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多契机。在此基础上,高校要对标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在资助工作中不断细化要求和突出育人导向,推陈出新更多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可能路径。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资助育人的发展路径

当前资助工作基于“六位一体”的政策体系,逐步朝向资助项目多样化,资助对象多元化,资助平台立体化,资助内容精细化,资助方向育人化发展。但资助育人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仍存在不少短板,例如保障供给与发展培养的失衡问题,资助政策的多维导向没有形成统一合力,对资助行为主客体的链接关系缺乏深入思考等。如何基于育人机理,破解这些困境成为了现阶段资助工作的重要任务。“以立德樹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构建资助育人机制,完善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载体、职责分工、经费保障等,实现资助育人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3]“立德树人”为高校各项资助育人工作的落实提供科学指导,也使得资助的实践意义得到丰富。

(一)建立科学模式,构建协同机制

实现资助手段与育人目的相统一不仅要深入贯彻实施“六位一体”的资助政策体系,还要重新思考如何将道德的“盐”融入育人的“汤”。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资助行为中,将受助者视为单一客体的认知观念亟待转变。受助学生不是简单地接受资助教育的被动个体,必须充分尊重其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积极平等的互动关系中寻找育人价值生成得以可能的空间,实现外源性支持和内生性动力的统一。

按照立德树人理念提出的要求,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第二个一百年”目标迈进的时代背景下,经济输出的事务性工作与道德引领的创造性工作应配套完成。资助工作者要以德立身,树立和提升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资助育人工作的信度和效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成效的贡献度。

在立德树人的视野下,资助工作应科学构建多项机制共用作用的协同机制。为充分发挥资助政策的顶层设计引领功能,要建立系统、全面的育人长效机制保障以资助为先导,以育人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其不仅作用于学生的求学阶段个性与能力的养成,更对学生日后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起到深刻的影响。结合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育人价值定位,资助工作在围绕管理学生、服务学生工作的同时,更要给他们以心理辅导和职业生涯指导。这需要思政中心、心理中心和就业中心等多部门共同协作形成育人合力机制。要不断跟踪“他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全过程育人路径,建立反馈机制,通过及时反映立德树人育人成效的阶段成果来调整育人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促进资助育人良性发展。

(二)融入价值体系,丰富育人内涵

资助育人价值体系的建立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从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劳动教育等方面为抓手,丰富和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内涵。

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大学生应具有的基本道德修养,更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资助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要将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道德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感,积极营造感恩文化氛围,创新感恩教育课程,开展感恩教育实践。在资助全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来自国家、社会、学校关怀背后的价值逻辑,从而促使其更好地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

诚信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4]资助育人语境下的“诚信”,指涉的是学生申请学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国家助学金审核和国家助学贷款施行等过程中,学生有义务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高校应正视诚信教育的缺位问题,加大诚信教育的宣传力度和广度,联动个人征信系统、学生诚信档案,科学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让学生真正地深刻理解“诚以待人,信以立身”的意义。

资助育人要实现从“受助”到“助人”的转变的关键一环就是劳动教育。要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紧密结合。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主要在于其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功能。受助学生可以通过勤工助学获得一定报酬、缓解经济压力,同时使工作、服务内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一方面羅东能够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为其成长成人奠定良好基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它能够使大学生修养德行、开发智能、锻炼体质、陶冶情操,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扩大宣传力度,创新育人方式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资助育人应针对受助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焦点和关注热点,探索更多有益载体和途径,发挥激励、引导和成就学生的时代价值。

高校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在招生、入学、毕业、寒暑假等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确定重点宣传项目和内容。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bilibili、抖音等新媒体手段与学生互动,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资助育人宣传模式。在形式上,要开拓短视频、VLOG、图表和大数据等生动多样的呈现方式,扩大关注度和吸引力。

高校资助育人宣传工作应充分利用榜样示范作用。聘任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利用寒暑假返乡宣讲国家资助政策。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获政府类奖学金的同学走进新生,举办分享讲座等,发扬朋辈引领作用,促使受教育者在认知和情感认同中,将道德品质和精神特质内化于心并进一步外化于行。朋辈榜样在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突出的品质,可以对高校所有学生在学习经验、品德修养、职业选择和社会贡献等层面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近年来,不少高校建立了完善的育人活动体系。基于学生发展需求,应将创新创业能力教育融入日常资助育人过程: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素质能力的教育实践项目”,建立“大学生勤工助学项目”基地,建设学生青年书报亭、慈善爱心屋、学术休闲吧等勤工助学基地。通过校内外勤工助学实体基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开拓、团结协作的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的各类帮困助学征文、摄影比赛等主题宣传活动,促进受助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传统文化传承,各高校、学院也可以从自身文化底蕴和学科特色出发,进一步创新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与形式,激发学生提升德性修养、注重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姚溧.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的价值定位与实践进路[J].教育评论,2020(10):49

[2]李海燕,李梦凡,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发展型资助提升路径探究[J].黑龙江教育,2020(12):33

[3]陈宝生.五年来学生资助工作成效显著[N].人民日报,2017-09-29(17)

[4]翟真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诚信教育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0):188

作者简介:

卢梦玲,1990年12月,女,浙江慈溪人,硕士研究生,助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上一篇:领导力提升经典案例范文下一篇:劳动与社会保障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