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校园文化范文

2024-01-29

特色校园文化范文第1篇

如东县栟茶镇浒澪小学

2013年12月

如东县栟茶镇浒澪小学创办于1909年,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文化名校,是江苏省较早的农村实验小学之一,多年来,学校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新形势下文化管理、文化育人、文化润德的新举措、新路子,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突显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发展力及办学品位。近年来学校把“全面+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方向,在 “诗韵校园”、“传承花鼓”“花样跳绳”“电脑制作”项目上的特色越发彰显。

一、机构健全,形成文化建设网络

我校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了学校建设总体规划与年度计划,并保证了经费开支。主管德育的副校长全面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督促和指导,建立了教导处统筹校内各项文化环境建设的管理格局,通过教导处、后勤处、年级组、少先队互相配合,干群合作、师生合力,全面开展相关的教育与活动。

二、群策群力 确立校园文化核心

我校将树立鲜明的校园精神作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努力培养校园文化个性,形成特色。发动全体教职员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不断营造学校文化闪光点,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秉承“求真、尚美、笃行、致远”的八字校训,“养君子风、求至真理、立凌云志、成天下才”的十六字办学愿景,学校形成了“文明、勤奋、团结、创新”的校风、“严谨、善钻、爱生、创新”的教风,“勤学、守纪、文明、上进”学风,并在醒目位置上墙,让它成为师生精神成长和生命拔节的力量源泉。完善了校徽、校歌、学校章程,各班也确立了班名、班级愿景、班规,这些个性化的校园精神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心理环境,激励鞭策师生健康成长。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校十分重视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通过每年一次的教工大会进行民主讨论,广泛征求意见,修订和完善各项制度并打印成《浒澪小学文化立校手册》,人手一份,这些制度尤如一面明镜时刻照耀着每一个教师,提醒着教师的一言一行不能偏离方向。

三、环境濡染,散发厚重文化气息

我校能对照《关于加强大文科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及新教育实验的要求来进行校园文化的整体规划。

1、营造诗韵校园。让板报、文化走廊、宣传橱窗,随处可见精选的诗词经典,使学生耳濡目染,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学习效果。

2、缔造完美教室。为增强各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集体荣誉感,彰显班级特色,全校出现了小蜜蜂、朝夕班、起航班、雨露班、晓荷班、追梦班、夏葵班、红枫班等一个个充满寓意的班名,精心设计制作了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班级名片”。 一张张浓缩着师生心血和智慧的小小名片,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各班级还开辟了“班务栏”“美文欣赏”、“艺海拾贝”“书海泛舟”等极富创意的队角,融知识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

3、打造景观文化。我校的绿化、美化,逐步形成的学校景观文化,花圃内假山、喷水池、葡萄架、蘑菇凉亭、石桌、石凳、一草一木,一园一圃、一山一水、一个个都成为寓意深远的景点。漫步校园,百年浒小散发着生机盎然,清新雅致、坚实厚重的校园文化气息。

四、立足本土 培育学校特色文化

如何让优质教育光顾更多的百姓孩子,我校以特色引领素质教育落实,以特色推进校园文化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我校立足校情,依托特色教师,做大诗文吟诵、花样跳绳、传承浒澪花鼓、电脑制作四大特色项目,彰显学校特色文化。

(一)诗文吟诵润童心

08年以来,我校启动诗文吟诵特色项目,积极培育诗韵校园、弘扬民族文化。让学生学生与诗文为友,与高尚为伍,陶冶思想,净化灵魂。

1、加强诗韵校园阵地建设

我们用诗化的校园环境濡染人,一进校园,诗的芳香扑鼻而来,走廊、画廊到处张贴着诗。“春天的诗、秋天的诗,富有童趣的诗、勉励学习的诗„„”景点的布置也独具匠心、富有诗情画意。学生徜徉于诗的王国,起到了一种“有心栽花花正发”的对视效果。

2、实施诗韵课程开发与使用

08年伊始,我校就投入到诗韵校园校本课程开发中,首先编写了《读读吟吟唱唱》,09年暑期我们课程编写组的成员,查找了大量的资料,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编写了第二本教材《漫步诗林》,包括有《古诗知多少》、《诗人资料包》、《古诗鉴赏苑》、《古诗杂谈》、《故事趣味园》、《古诗剧场》。通过诵读古诗,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翱翔。我校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获南通市优秀校本课程评比二等奖。

3、开展诗韵学习研讨活动

学校成立了红烛书社,让教师汇聚书社,涵泳书海,规定每位语文老师必须背诵100首古诗,增加底蕴。每班每周安排有一节的古诗文诵读校本课,定期开展专题研讨,让诗文吟诵课越发的趣味盎然,老师们在校本课上教学生吟唱, “一诗多调”趣味吟唱,指导学生透过古诗的意境从熟悉的歌曲中寻找恰当的曲子,配唱诗歌。有同学给故事《春雨》配上了《小雨沙沙》的曲调,欣赏到了“古诗新唱”的奇妙组合,让人耳目一新。我校五年级的同学用舞蹈、书法、绘画、吟唱,演绎了“春晓”的情境,别有一番韵味。

4、搭建诗韵素质展示平台

2009年起,我们将《每周一歌》作为校本课程学习的延伸。我们将其与新教育晨诵和诗韵校园结合起来,每天早上,全校学生随着音乐齐诵一首诗、共唱一首诗,琅琅的书声、动听的歌声汇成飘荡在浒小上空的天籁之音。2009年开展了背诗大比拼活动,2010年5月,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经典诵读大赛。2011年5月,我们组织了 “与黎明共舞”晨诵诗展示大赛。2012年中秋节,举办了中秋颂月,学生在月下吟诵月亮的诗,别有一番韵味。2013年4月,我们组织了“唱诗、画诗、演诗”比赛,让同学们用歌声表达诗歌的情感,用彩笔再现诗歌的意境,用话剧丰富诗歌的内涵。孩子们在活动中舒展了灵性,他们感受美、创造美,提高了语文素养和艺术鉴赏力。

5、诗韵校园成果丰硕

我校的“诗文吟诵”获南通市优秀校本课程二等奖。徐亚琴老师撰写的《悠悠古诗情》发表于《周末---教育周刊》,《艺术教育的一朵奇葩》发表于《江南时报》,参加市庆祝建国60周年祖国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获二等奖。

(二)传承花鼓炼才俊 “浒澪花鼓”作为我国民间文艺宝库中的珍品,曾经献艺中南海。然而近年来,由于受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花鼓艺术后继乏人,致使这艺术瑰宝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1999年,浒澪人祖祖辈辈耳熟能详的家乡小曲,却被冠名“海安花鼓”参加了国庆献礼,无奈,惋惜,慨叹„„浒澪人民感慨万千!作为原浒澪镇的唯一的一所学校,我们浒澪小学莘莘学子有着挽救浒澪花鼓,传承浒澪花鼓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学校充分挖掘地方课程资源,依托厚实的乡土文化土壤,探寻文化与育人的契合点,创建浒澪花鼓艺术特色活动,培养学生特长。

1、寻觅•百年花鼓

为了提高师生对浒澪花鼓的认识,我校师生们从“请、听、看、学、诵”入手,到相关文化部门聘请校外辅导员,寻找文献,了解浒澪花鼓的悠久历史,搜集演出图片、寻访民间艺人、地方文化名人,整理花鼓曲调,调研考证,学唱花鼓戏、学跳花鼓舞。

2、醉意•百年花鼓

我们建立了浒澪花鼓工作团队,师生根据研究的重点灵活分成演唱组、舞蹈组、音乐剧组、资料组、创编组。根据浒澪花鼓的特点,编写相关的教学材料,印发花鼓剧目,组织全体师生给花鼓调配上古诗词、琅琅上口的儿歌进行吟诵、演唱,开发出花鼓特色课程《浒澪花鼓新童谣》,我们还将古诗配上浒澪花鼓曲,通过试唱、审核后编成校本课程——《读读、吟吟、唱唱》,并在各年级组织教学,将浒澪花鼓的教学由原来的发展特长的个性化教育转化为面向全员的普及型教学。我们在课上和同学们一起唱浒澪花鼓,诵童谣、诵古诗,借助学校的广播平台,反复播放浒澪花鼓调,让学生陶醉在悠长传神的曲调中。让爽朗、活泼、轻快的花鼓曲调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小手拉大手”活动。发动孩子向爷爷奶奶学花鼓调,并在学校交流共享,再让孩子将所学的新曲教全家人演唱。通过这种“一只小手带动一个家庭”的方式,让久违的花鼓旋律重新回归了人们的视野,点燃了人们保护家乡文化的热情。

2010年我校把“开发浒澪花鼓教育资源”作为南通市规划课题来进行研究。撰写的研究成果《挖掘浒零花鼓 开发课程资源》发表于《沿海教育》,

3、奋飞•百年花鼓

文化需要传承,但更需要创新。我们对花鼓曲调进行有益的移植和派生,创造出适合学生特点的艺术作品。我校涌现了周海燕、康亚华、李燕等一些浒澪花鼓教学的优秀指导老师。创作了《两份帐单》、《七彩裙》、《家访》等富有童趣的浒澪花鼓剧。校花鼓剧社的孩子们也纷纷将课文改编成现代版的花鼓剧,自编自演的《揠苗助长》幽默风趣,深受同学们的喜爱。通俗的道白,时尚的电子乐,靓丽的服饰再加上孩子们活灵活现的表演,花鼓剧以其独特的民族魅力和震撼的艺术效果引起了轰动。

我们秉着“开门唱花鼓”的原则,今年排练的花鼓剧《家访》参加“滨城之夜”演出,掌声、欢呼声持续不断,这是对我们演出的肯定,更是对浒澪先辈智慧的褒扬,一种强烈的家乡自豪感在人们心中升腾。2013年6月浒澪小学多功能报告厅里,邀请花鼓剧的民间爱好者与孩子们同台上演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演花鼓、品花鼓”专题演出,学生创作并朗诵“致花鼓诗”,悠长的唱腔和着清脆的伴奏飘荡耳畔,令人心醉,古老的文化焕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如东县电视台《大沈阳话如东》栏目和江苏教育信息网对这一场民间艺术的盛宴进行了报道。

我校排练的浒澪花鼓剧《两份帐单》、《家访》、《揠苗助长》、《七彩裙》参加县小学生文艺汇演戏曲类均获得一等奖,浒澪花鼓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当然传承和发扬“浒澪花鼓”这一文化遗产任重道远,由于师生能力有限,对浒澪花鼓的知识的了解有限,对学生花鼓知识的教育仍处于初始状态,需要花鼓传承人的引领,将全校浒澪花鼓的学习推向新的高度。一路走来,孩子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成长了,收获了,也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三)花样跳绳健体魄

循着“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我增智、我幸福” 理念,以绳健体、以绳增智、以绳促德,花样跳绳是我校今年新开启的体育特色项目。

1、前期调研,科学选项

我们浒澪小学在创建这一特色的过程中,专题召开行政组会、班主任会、学生代表会及家长代表会,为特色项目的确定献计献策,选取了器材简单、易于操作、运动效果好的跳绳作为体育特色项目。建立了跳绳特色项目领导组,拟定了《跳绳特色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2、网上学习,自编教材。

在起步阶段,学校面临着“三无”的窘境——无教材、无师资、无经验。学校组织专人从网上学习、收集跳绳的相关知识,整理成册,自编了《绳彩飞扬》活动教材

3、边学边跳,引跳辐射

在跳绳教学中,我们试行“老师导跳、学生互跳”的学习模式。培训中由体育教师进行示范讲解,由协调性好的同学发展到班级学生大家跳,辐射全校学生学习跳绳。

4、规范管理,常态建设

在创建花样跳绳特色项目的工作中,我校以规范化的管理推进花样跳绳特色项目的常态化建设。我们制定了 “课间巡查制”、“一周过关制”、“一月评比制”,体育组每周培训一个跳绳花样,每周五进行一次集中展示与检测,每班当场抽测十名学生,十个评委当场亮分,各班班主任对动作不到位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并指派学生面对面的帮教,限时过关。每月末,根据每周过关的累计成绩进行评比,颁发团体和个人奖状,激发师生创建跳绳特色项目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虽然我校的花样跳绳特色项目开展时间不长,但是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学生已经掌握了十多个花样。每天阳光体育时光,你会被“绳”彩飞扬的场面所吸引,一根彩绳,万种风情。左右跳、并脚跳、轮换跳、开合跳、弓步跳、交叉跳、挽花跳„„充满活力的身影、动感十足的音乐,无不令人激情洋溢。

当然我们今后还设想把花样跳绳科学地融入学校的素质教育。学校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展示花样跳绳的特色和亮点;在美术课上,描绘花样跳绳的精彩画面;在音乐课上,营造花样跳绳催人奋进的旋律;在作文课上,倾吐花样跳绳的体会和愉悦„„让浒澪小学师生在花样跳绳特色项目建设中,跳出了美丽,跳出了活力,跳出了健康,跳出了快乐。

(四)电脑制作绘童年

我校重视文化育人,文化管理,锻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的周建峰老师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位,集县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电脑爱好者》的特约撰稿人,电脑专家等多个响当当的称号于一身,我们以这样的特色教师带动学校电脑制作特色项目,让学校中的电脑设备得以最大化的利用,让农村学生享受优质均衡教育,用鼠标点染彩色童年。

我校适度延展《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根据教材中的主题活动内容巧妙进行校本课程《创编“海韵”电子刊物》的开发,学校成立有电脑制作兴趣小组,分为普及组和提高组,定期开展电脑绘画、设计电子小报活动。正常通过信息技术课和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指导学生掌握制作电子刊物的方法。指导学生制作的学科或主题电子刊物,组织校电子刊物制作比赛,参加各级各类电子刊物制作比赛。近年来,我校学生先后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绘画大赛、市县小学生“智能杯”小巧手比赛,中小学电脑制作、小报设计、“童心迎奥运”校园绘画比赛五十多人次获奖,10多幅学生电脑绘画作品发表于《中小学电脑报》,教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五、与时俱进、形成固有节日文化

我校能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清明、端午、“六一”、教师节、“十一”、中秋、重阳、及春节等重大节庆日和传统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正常举办校园四大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普节、艺术节,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张扬个性、愉悦身心的平台,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学校固有的节日文化,建立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

近几年来,我校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内涵丰富,校园文化厚重,全校教职工戮力同心,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硕果累累。目前有县学科带头人1人,县骨干教师3人,市教坛新秀2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教师参与竞赛近100人次获奖。师生发表、获奖文章四百多篇,学校荣获 “全国小学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新教育优秀实验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南通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南通市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先进集体”等称号。获“市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市龙芯电脑应用大赛先进单位”、“县和谐校园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县优秀教师集体”、“县教育教学质量优等学校”、“县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县教科研先进单位”、“新教育榜样学校”等殊荣。

特色校园文化范文第2篇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途径,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书院巷小学以蔚县剪纸、大境门边塞文化、有着“北方丝绸之路”之称的张库大道等文化积淀为基础,以国学经典、民族戏曲、剪纸为内容,以环境建设、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等为途径,构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学校园文化,树立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

【关键词】地域特色 校园文化 实践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构建地域特色小学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704239)的研究成果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途径,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指导,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以师生员工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由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生、共建、共享的包含了学校物质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在内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书院巷小学始于由蒙、满、汉绅商集资创办清朝光绪四年(1878年)的“抡才书院”,发展至今已经140年,是张家口最古老的一所学校,学校以蔚县剪纸、大境门边塞文化、有着“北方丝绸之路”之称的张库大道、三祖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文化为基础,以国学经典、民族戏曲、剪纸为内容,以环境建设、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等为途径,确立并申报立项了省级课题《构建地域特色小学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做人向善、求学向上”为办学理念,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德育总目标,以“人文、协作、创新、实践”精神为指导思想,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维建设,打造“书小”特色文化品牌,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努力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经过几年努力,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地域特色文化的价值追求

1.时代发展的需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根本。地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本地域人们的生活特征,为本地域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信仰的确立和精神生活的充实提供了生根和发展的沃土。习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来说,外来文化冲击、多样的快餐文化和信息渠道的丰富使得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利用地域文化构建校园文化体系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是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的。

2.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其中人文底蕴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三个要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人文知识的积淀,彰显了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更使人亲切易感,因此采用本地戏曲资源、传统剪纸和丝绸之路、茶马之路的历史资源构建校园文化体系,既可以培养师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归宿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树立地域文化认同感,也可以培养师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笑对挫折的意志品质。

3.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需要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书院巷小学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取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德育总目标,以“人文、协作、创新、实践”精神为指导思想,不懈地坚持“以人为本、文化立校”的使命,旨在培养全面发展、健康快乐、人格健全的人。让学生自信、阳光、快乐、尊严的成长;让教师幸福、快乐、成就、享受的工作;让学校和谐、奋发、勤勉、自强的发展。我校被教育部办公厅授予“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红领巾国学小社团、市“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先进学校,在国学和地域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使我校地域文化和国学教育形式、内容更有特色、丰富多彩,学校经过多方访谈和论证确立了以地域特色文化构建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课题,让戏曲、剪纸和泥塑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开展地域文化“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的“三进”活动,以此营造古朴和谐、绿色生机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地域文化渗透进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以此提升学校品牌,同时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达成提升师生素养的目的。

二、确立特色校园文化体系的目标定位

书院巷小学以“书香校园、优质教育、全面发展、快乐成长”管理目标,进行多维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通过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的传承历史、古为今用、勤勉自信的优良特质的结合,进行特色校园文化体系的目标定位。

1.明确“以人为本,文化立校”的指导思想

学校地域特色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师生共享共建、独具特色、被社会认可的优秀的文化现象,既包括表层的文化现象,也包括学校深层次的文化积淀、文化理念和文化传承。校园文化是师生在学校动态发展过程在共生、共建、共享的文化目标。

2.支撑“做人向善,求学向上”的办学理念

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小学生更应该热爱祖国、弘扬传统、传承文化,校园作为小学生主要活动场所和人际交流空间,更应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结合。书院巷小学坐落于抡才书院旧址,环境优雅、文脉昶永,历史上有著名谏臣“陇上铁汉”安维峻在抡才书院担任主讲,因弹劾李鸿章之流卖国求荣的珍妃哥哥礼部右侍郎志锐被贬途径抡才书院主讲数日,近代改良派领袖康有为也曾到抡才书院讲学并亲手种下母子槐,这些文化名人正直无私、立志报国的精神激励着学校师生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秉承“三善三求(善德、善心、善行,求梦、求卓、求强)思想,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为纲,结合现代教学定位,突出“做人向善、求学向上”为办学理念,以“书香校园、优质教育、全面发展、快乐成长”为管理目标,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实现“三善三求”文化目标,即善德(心中有爱,自爱自强)、善心(心地善良、关爱他人)、善行(心怀正义,勇于担当),求梦(心中有梦,志存高远)、求卓(追求卓越,刻苦勤勉)、求強(发愤图强,自强不息)。

3.弘扬“追求卓越、刻苦勤勉”的优良本色

在我校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学校师生时刻不忘“抡才书院”为改变张家口边塞重武轻文,为国抡才的创建宗旨,遵循抡才书院“让学生朝夕而聚诵”、“说理论诗,阐明圣贤精义”的办学宗旨,响应国家新课改要求,利用校园百年戏台开设戏曲理论课和实践课、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开设剪纸泥塑课、利用当地历史资料开发国学课普及儒家“仁、义、礼、智、信”思想。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过程中造就了“书小”人追求卓越、刻苦勤勉的优良本色。

4.激励“人文、协作、创新、实践”的精神力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大计,需要一代一代教师用生活事实和前贤精神来哺育学生。树人首重立身树德,要保证师生立身有体、德艺双修,就要以“人文、协作、创新、实践”的精神力量激励师生做人向善、做事有终、达成做人做事符合文化需求,作到文化自觉,防止人格错位和道德缺失,实现健康成长和均衡和谐发展。

三、地域特色校园文化体系构建

1.学校文化环境

校园环境是彰显学校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重要窗口,不仅可以把环境优美的校园布局和人文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领略自然与人文、物质与文化的魅力,更能够体现学校的历史累积、传统个性、办学底蕴和文化积淀,这是一所小学不可或缺的校园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最个性、最本质的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让每一面墙说话,让每一个空间育人”,书院巷小学校门前是明清过街式戏台,教学楼是仿明清式建筑,教学楼迎宾墙上是古铜色图文网边包围的校徽、算盘和中国汉字部首偏旁,体现“传统中寓于现代,科学中蕴含人文”,传递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学楼一楼走廊布置了以“仁义礼智信”为主线的“展国学,品人生”文化墙;二楼设置了孔子像和论语节选文化墙;三楼设置了室外阅览室,雨雾濛濛、小桥流水,心静神怡;四楼大厅展示了国学经典三字经,大气儒雅,楼道以仁孝篇、躬亲篇、律己篇、尊师篇、礼仪篇等20篇中华经典小故事,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孩子们,在故事中寻找兴趣,在理解中接受教育。教学楼楼梯顶是巨大的立体活字印刷板,美术剪纸教室陈列了栩栩如生的泥土雕塑和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一组组富含生活情趣的剪纸作品《张库大道》、《堡子里古建筑》向我们展示出北方丝绸之路的繁荣和明清古建筑的宏伟壮丽。地域文化与国学经典的交融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中华传统经典文化和人文历史的浸润。

2.剪纸、泥塑特色课程

结合蔚县剪纸的地域文化、美术老师的特长,我校开发了剪纸和泥塑特色课程,选取脸谱、校园生活、茶马互市、长城文化等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对校园生活的观察、对茶马互市、堡子里古建筑的了解,师生一道创作出了具有生活气息的《张库大道》、《堡子里古建筑》《校园文化》三个系列的剪纸作品。学校教学楼内专门设立了美术艺术专区,用学生的剪纸作品装饰楼内文化,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创造美和发现美的兴趣。我校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剪纸)”,被《教育家》杂志社评为“第二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基地学校”,2010年被评为张家口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13年被评为“张家口首批特色学校文化建设基地”,2017年被评为“张家口市戏曲文化进校园首批示范校”。

学校坚持做到每班每两周一节剪纸课,将剪纸教育教学作为常态化常规工作来做,把美术剪纸教学落到实处,并做好黑板报、橱窗剪纸内容的宣传,把优秀的学生作品布置在班级、楼道内。唐娜老师通过阅读课《一本书一座城》的坚守,和学生一同整理出校本教材《堡子里文化》,从“寻古堡子里、三合店镖局的前世今生、回望百年京张铁路、乌兰乌德共话茶道旅游”等56个篇章来讲解了堡子里的兴衰变化和风土人情。我校还编写了校本教材《传统文化——剪纸篇》、《传统文化——诵读篇》、《传统文化——戏曲篇》,利用课程化形式来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王晓泳2008年3月论文《本土艺术-蔚县剪纸在美术课堂中的渗透》发表于《中国教学与研究》杂志,并被中国学术委员会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河北省教育学会评为论文三等奖。王晓泳电子教案《美丽的染纸》获张家口市一等奖。王晓泳老师参与的省课题《本土文化在小学艺术课程中的应用实践研究》2009年结题并获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

3.精品社团活动

依据学校地理位置和师资优势,结合校园文化主线,我们成立了国学社团、剪纸社团、泥塑社团、象棋社团、双语小导游社团、文物保护小志愿者服务队、篮球业训小组,参加活动的学生达到50%以上,每周一次活动,每学期一次成果展示,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热爱生活、勇于创新的态度和精神。提高学生的科普能力与科学素养,声光电于一体的科技室应运而生,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设计思想,参与互动的科普形式,在这里,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探索与实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原理的美妙,惊叹自然现象的巨变,探秘精巧机器的神奇,放飞科技创新的梦想。

“国学经典诵读”、“笔墨飘香作品展”“剪纸人生”“思维美术的火花”“校园读书节”“志愿者在行动”“冬奥来啦”“今天我当小导游”“投篮高手”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强了校风、学风的建设。我校“书香韵国学社团”于2017年9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优秀红领巾国学小社团。我校还取得第3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张家口市“阅读经典品味人生”读书活动先进学校,张家口市首届青少年辩论赛团体第三名,《幸福手鼓舞》获张家口首届少儿电视舞蹈大赛少儿组二等奖,《充满阳光》获张家口首届民俗舞蹈展演一等奖,张家口市“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先进学校,桥西区首届中小學生花样跳绳比赛团体第一,两个单项第一等多项荣誉。唐娜老师2015年5月主持市青年专项课题《“诵经典传美德”小学校本教学的研究》并顺利结题。

伴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书院巷小学在教育改革这条阳光大道上走过了一段段不平凡的历程,留下了一行行清晰的脚印,书写了一首首探索和拼搏的颂歌。书小全体师生将在这探索求知的学园、生动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和谐文明的花园里,继续播种希望的种子,演绎和谐教育的魅力,谱写绚丽的华章,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刘杰,王云章,张艺霖.小学川剧特色文化建设实践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5(16).

[2]肖立新.特色校园文化体系的设计理念及实践[J].前沿.2014(3).

[3]张宝竹,尹亚美,李春霞.以国学教育为依托构建校本特色校园文化——以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妇女(下旬)》.2014(5).

[4]于春吉.晓世界行天下悟人生育英才—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小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实践[J].中国德育.2014(15).

特色校园文化范文第3篇

[摘要]企业的行为绝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至关重要。基层企业可通过自身的文化建设,使内外素质都得到巩固和提高,使其能从长远的目标来设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为生产力的提高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基层安保部门在开展文化建设过程中应重点考虑部门文化是什么?安保部门文化建设中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如何评价等关键问题。

企业文化对外是企业的一面旗臶,对内是一种向心力,近几年,公司级的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在公司层面形成特色和体系,文化建设各单位往往都是从公司层面首先建立,然后再往下进行宣贯和落实,但基层文化建设难免就会步入“挂在墙上”“说在嘴边”的尴尬境况。

企业安保部门是企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保驾护航者,更应该做好特色文化建设,通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进而提高安保服务效果,对于基层安保部门如何开展特色文化建设结合自己的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比如笔者所在的单位,经过十年的文化建设,简明扼要的总结出了文化建设的体系,从公司核心价值观、使命、企业精神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宣贯,对基层部门开展文化建设起到了非常好的借鉴和指导作

用。

一、加强领导为基层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建设部门文化,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必须有重点、分层次,结合实际,逐步推进。可根据单位长远发展战略目标,设计部门文化发展的模式框架,有步骤有组织地推进,部门文化建设方案拟定后,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完善,做到首尾呼应。要切实摆正位臵,必须把部门文化建设和部门年底关键绩效指标一起来研究和实施,把部门文化建设与行政年终考核评比兑现等有机联系起来,使部门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二、首先考虑企业使命和部门承担的任务,从企业的愿景和部门职责梳理和提炼出部门的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等等。集团公司提出“*************”核心价值观,导引了整个集团的文化生态环境,大气而内涵丰厚,体现了**人希望以自己的向上向善,感染身边的人,鼓舞社会优良风气,一起创造美好未来。

按照集团创建部门特色文化的要求,集团公司安全保卫部积极开展文化对接和文化创新,将“***********”的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引领并渗透于安保文化的每一个层面,形成了具有集团安全保卫特色的文化体系。这充分表明安全保卫部对集团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与充分尊从,是强调与深化,是传承与践行,更是安保文化对接集团文化系统、务实、创新的具体呈现,拥有着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心与情怀。公司的愿景是:******,经过努力,把我们的公司建设成一个真正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现代化企业,把我们的公司建设成

一个学校,更要把我们的企业建设成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按照以上原则,我们的安保部门提出了自己的愿景——“成为最值得信赖的安保部门”。

值得信赖,是安保人的庄严承诺,安全保卫部全体干警努力为企业和员工家属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不断满足员工的各种合理需求;同时安保部还要为积极为安保部的员工营造成就自我和事业发展的舞台,不断满足员工成长和成才的需求,赢得员工的信赖。安保部全体员工要团结一致、共同奋进,把安全保卫部打造成善打硬仗、作风优良、保障有力的部门,成为最值得信赖的企业安保部门,体现部门的特色。

三、要充分考虑部门的职业特色。

“忠诚、为名、公正、廉洁”是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的安保部门在梳理和建设部门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还要结合职业的特点。公司提出了“向上向善优良风气创未来”的核心价值观,安全保卫部作为集团的安全守护部门,将“向上 向善优良风气创未来”的文化核心价值聚焦于安保事业,秉持企业至上、责任至重的信条,注入安保特色的文化元素,安保人深刻领悟并以实际行动具体展现着自身的职业特点,安保人对于“向上 向善优良风气创未来”的核心价值观有着自己的透彻理解和深度融入,对安保事业的无限忠诚与深切热爱,梳理出了安全保卫部的核心价值观“忠诚为企、热情为民、高效服务”。

四、部门文化建设的载体要选择适当,必须和部门业务紧密结合。

文化落地不能仅仅是口号和标语,要源于员工和业务,又要引导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我们在开展文化落地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的载体是典型案例、专项活动和部门内部制度。围绕创新、责任、规则、感恩等特色文化,收集和撰写了部门近几年来的典型案例,把这些案例编入部门特色文化手册,让员工自己经历过的事件或身边的事情来感染和引导员工。按照循序渐进和有侧重点围绕某一个特色文化主题,策划开展一些专项活动,为了体现安保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精神风貌和打造“企业第一张名片”的要求,我们组织策划聊标准化执勤的活动方案,既落实了特色文化有促进了业务的开展。制度也是文化落地的一个有效的载体,通过建立部门内部制度,保证部门文化的得以顺利落地,先后制定了《安全保卫部部门创新管理办法》、《安全保卫部月份工作小结制度》、《安全保卫部廉洁从业教育预防制度》、《安全保卫部文化审计办法》等制度。

五、开展部门文化审计是评价基层特色文化建设有效性重要方式。

文化建设,从形式、内容难免出现偏差,为了防止在文化建设中出现“亚文化”或形式主义,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文化审计,对文化的有效性、真实性、适应性进行审计,保证部门文化和公司文化一致性。开展部门文化建设最终的效果如何,必须设立相应的指标,定期进行测评,指标的设定一般可以分为满意度类指标,即由服务对象和上下序关联部门进行评估,另一类为财务指标,比较部门文化落地的过程中部门的经济指标或人均占用资源是否下降,通过文化审计

特色校园文化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探讨了如何将企业文化融合到校园文化中,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从而更多更好地培养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融合

将企业管理、经营理念等融入校园文化中,是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及学生教育工作的关键,也是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淄博市技师学院建校伊始就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将企业文化有机地融合到了校园文化中。

一、创办实习场

学校创办了实习场,即淄博印刷机械厂,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场所,将学生学习的各工种、专业最大限度地包含其中,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体会企业的文化气息和环境。淄博印刷机械厂对学院校园的环境文化、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等层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学生参加实习实训的各个环节中,都融入了企业文化。学生刚入学时就好像产品的毛坯件,在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和各方面教育的整合后,学生犹如经过铸造车间的熔合铸造、锻打车间的规范成型,进一步进行钳加工、机加工的精细化加工,成为有用的合格产品。这些文化熏陶和专业学习无不体现着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学校也会自觉地将企业文化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融企业文化于校园文化。

二、实施一体化教学

学校对学生实施理论实习教学一体化、教学和学生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和受教育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企业文化的含义。学生与社会、企业密切接触,为其参加社会工作实现零距离对接,学生毕业即上岗,毕业即就业,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在一体化教学和管理中,要有意识地融入企业文化,创设企业文化情境,例如,模拟企业生产作业流程,使学生从事不同的作业任务,使教师不仅能传道、授业、解惑,还能把学生带入企业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会企业文化,自觉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岗位意识,为步入社会施展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校外工学结合

组织学生到校外工学结合,既实践了在校内所学的各项知识技能,又为企业创造了效益,让学生体会劳动付出及成果回报,使学生更加扎实地学习、训练,全面发展。根据专业特点,按照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要求,淄博市技师学院电气类专业选择了海信集团、富士康集团等企业进行工学结合,让学生有序地参加生产实践,深层次地体会企业的精神和文化思想。进行校外工学结合,是技工院校学生完成各项学习必须进行的课题任务,是他们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日臻成熟完善的必经之路,也是促进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工学结合的企业中实践锻炼,更深层次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自觉地融入企业的文化氛围中,在企业真实的实践情境中,感悟企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

未来的竞争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要求和文化环境,例如,海信集团提出“敬人为先,创新为魂,质量是根,情感管理”的理念,把创新作为“企业之魂”;而富士康企业文化中的“爱心、信心、决心”“融合、责任、进步”和“长期、稳定、发展、科技、国际”,无不体现着辛勤工作、负责任、团结合作、资源共享、有贡献就有所得的文化理念。在这样的企业中进行工学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技艺和人文素养,而且还增强了学生与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和文化交流中,更好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于自身的行动中,指导自己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为顺利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打下基础。

四、引入“服务社会”的企业理念

将企业创造效益、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文化理念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创造更高的效益,更好地服务社会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培养更多、更好的毕业生,更好地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是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融合,更能体现出创造效益、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文化理念。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等模式,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平台,让学生自觉扮演企业中的各个角色,使学生形成企业创造效益的成本意识,形成服务社会的思想理念,形成努力学习各项技能和知识的动力,进而使学生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中有了效益、服务的理念,也就引进了企业文化的元素,更加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更加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融合现代企业一系列优秀的管理理念和精神于学院校园文化中,有利于学院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培育人才、更好地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

特色校园文化范文第5篇

校园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学校内影响和制约师生活动和发展的各种文化因素总和,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办学特色和发展个性的体现,它对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视野、优化个性人格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

特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1. 优化校园外部环境

各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作出统一的部署,整体优化学校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特色的显性标志,使他人一走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特色文化气氛。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的校园环境让人赏心悦目,除了做一些必要的绿化外,校园环境规划还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学校可以增加阅报栏、宣传橱窗、板报等设施;加强图书室、阅览室、陈列室的建设;教学楼、办公楼悬挂或张贴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充分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办学理念。学校还可以推出“让每块墙壁都会说话” 的系列活动,向全校学生征集学生名言,让学生结合学校特色,写出自己的格言,并将其中的佳作和作者的照片,制成标牌(如百胜中心校),固定在校园醒目的地方,使学生深受激励并随时随地受到感化和教育。还可将学生优秀的书画作品悬挂在走廊的墙壁上(七校、三校等)。体现了校园处处皆教育、学生个个当楷模的自主管理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

优美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物质设施的人文装饰、温馨提示,使校园充满了物与人对话的鲜活气息。鉴物增识,启迪着学生的心智;潜移默化,感染陶冶着每学生情操。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我认为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班风、校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园地。

教室布置要体现班级特色,有艺术气息。各班墙上可以悬挂由自己设计、制作的班风、班级格言,还可以设置壁报、艺术角、图书角等。在班级环境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班歌的谱写,班风、班级格言的征集,班规的制定,教室的布置、班会的设计„„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增知识,长才干,明道理,在营建过程中凝聚人心,形成集体。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班级的目标内化为自己的追求和行动,一旦发现自己和班级的进步,获得成功喜悦,就会更热爱自己的班级,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

(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不仅仅是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更值得关注的是能包纳其内涵与实质的精神领域。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素养,而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品。在创建特色学校的工作过程中,如何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⒈ 构筑发展愿景。校长要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来构筑发展愿景,激发师生进取精神。校长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状况,对学校的远景、使命、组织结构进行思考,把构筑学校发展愿景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憧憬,增强全体师生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校长要凝聚人心,调动集体智慧去实践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围绕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上下功夫,在优化教学教育管理上做文章。教师拟订自身专业发展计划,学生确定成材目标,把学校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成材结合起来。

⒉ 策划发展思路。学校管理者要用自己学校的办学信念来规划学校发展蓝图。要在认真分析已有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确立学校的发展规划,理清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具体策略。比如蔺市小学利用美心集团以及古镇资源优势、学生艺术特色摸拟空间等优势,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以模拟教育为特色打造特色学校,同乐中学结合独特的“以南方早熟梨为主的瓜果菜种植新发展模式”,开发乡土教材,提出了学校的绿色教育办学思路。我们的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资源优势,在创建优质教育的同时来打造特色学校,使办学体制更具生命力。

⒊ 塑造共同价值。学校要通过人本化的学校管理、个性化的学生评价、书香型的学校塑造来演绎和建构“激扬生命”的学校精神文化。“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读书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读书、学生读书、师生共读、亲子阅读是校园读书活动的主要形式。读专著、赏名著、颂经典、写反思成为教师们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学校可以开展读书笔记评选活动,每学期要求教师认真阅读相应篇目,每人撰写读书笔记,学校组织优秀读书笔记评选。学校校长应是读书的带头人。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从经典诵读到名著欣赏,从故事赛、演讲赛到情境剧、课本剧的表演,从手抄报、书画的展示到读书心得与感悟,让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读书活动成为学生一种幸福快乐的体验和享受。如开展“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家校携手营造书香家庭,通过书香家庭建设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习惯。在家庭中开展读书活动不仅能改变家长的观念,促进家长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使家长和孩子共同享受读书的乐趣,而且可以推动家庭教育、社区文化建设。

⒋ 依靠科研引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它要培塑的是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学校的精神。学校精神文化的建构,需要专家的引领。通过科研引领,可以使文化建设建立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把全体行政人员、科研骨干和教师骨干推上了科研第一线,逐渐再进行全员推动。

⒌ 完善物质文化。学校文化作为精神的东西,它又需要通过学校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东西表现出来:学校的校舍建筑、校园规划、校园雕塑、园林绿化、交通道路等物质的东西都要体现学校的精神文化(前面在环境文化建设中谈到过),各校要为特色学校精神文化的培育创造物质、环境条件。要做到科学规划学校基本建设,合理配置设施设备;充实教工阅览室、活动室内容,认真规划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媒介,充分利用、发挥学校设施设备的育人功能,使每一株花草、每一块砖瓦、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发挥校园广播站、闭路电视、学校影剧院和校园网的育人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分析调查我校学校环境建设现状,针对当前环境建设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到位;开展校史研究,不断挖掘学校底蕴、拓展学校的内涵;提炼学校特点,建构学校特色,创设能够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不断提升学校形象。

⒍ 规范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为特色学校精神文化培育创造执行、管理方面的条件。根据学校师资构成,科学规划学校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各处室、各条线组成人员,完善学校组织制度;根据学校岗位工作需要,明确各处室、各条线教职员工岗位职责,完善学校岗位制度;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岗位工作的需要,加强对各处室、各条线、各岗位教职员工工作的考评,完善学校考评制度;根据考评结果,对各处室、各条线、各岗位教职员工实施奖励,完善学校奖励制度;创立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机制,建立由行政领导、教职员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监督队伍,切实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在规范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制度的规范性、连续性、导向性研究,做到“全员参与”制定制度、“灵活具体”执行制度;积极渗透“民主管理”、“人文管理”的理念,注意对师生员工进行“制度意识”的培养、使刚性的制度转化为柔性的自觉行动。在现实中我们看到,有的学校虽然制定了若干规章制度,但很可能由于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没有运用科学发展观统率自己的发展战略,从而使这些规章制度缺乏“文化”内涵,如某些学校经常出台一些“土政策”,既没有体现科学发展观,也不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甚至还有违反国家政策和法律的现象,这就是“没文化”的表现。

⒎ 关注行为文化。各校要为现代学校精神文化培育提供行动、动力方面的条件。一是提升领导艺术,规范教育行为,使管理者成为负责任、能力强、有远见卓识的“道德型领导”和“目的型领导”;二是规范教学行为,规范年级组、教研组活动,强化教学研究和管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展校本培训新形式,建立以老带新的“青蓝结对”机制,创办“青年教师沙龙”,举办“青年教师大比武”等活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素质;继续推进科研型教师群体的培育,努力构建更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鼓励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并进行研究;四是在学生中开展科技、艺术、体育、文娱活动,组织体育运动会和艺术节;五是充分利用好各种节日,结合学校特色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六是充分利用好学生社团,根据学校特色开展好社团活动。

建设学生文化。学生文化是学生学习、活动以及生活的一种精神氛围与物质环境。一所学校,若能把学生的学业与学生文化有效地结合起来,便会有力地推动学风、校风和校园内的精神文明建设。诸多学生,尽管智力爱好性格情趣有异,但共同的思想追求和文化行为,往往能产生极大的凝聚力与荣誉感,使校园内的生活更为和谐轻松,青春的活力便得以高度发挥,个性爱好也能得到发展。为此,要重视学生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文化积极作用,让文化浸润每个学生的心灵。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物质文化的建设。打破墙壁的静止,让墙壁说话,布置学生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小发明、文学作品、电脑作品等;搭建科技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电脑制作、精品制作等,并进行参观与比赛活动。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精神文化的建设,活动是有效的教育途径之一。在学生中组织演讲赛、辩论赛、征文赛、诵读节、艺术节等,引领学生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把娱乐其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的文化氛围,充满到学校的每个角落。

⒐ 创建教师文化。一是要为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一定的物质条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给予优秀教师充分的鼓励,为优秀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加强专业实践的参与式培训、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让教师在具体化情境中提高教师追求事业的精神和能力,使其自觉研究教学行为规范等。三是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给教师创造机会,增加机遇,让其才能得以展示,如设置优秀教师个人工作室、编印出版教师个人研究文集等,重视对反映学校发展进程的校史资料的各种文书资料、声像资料的搜集与归档工作,为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录制有关音像资料。四是倡导教师新的专业生活方式。如鼓励教师集体教研和体验交流,坚持教学日志和轶事记录、整理,建立专业成长档案袋等。使教师成为“重精神、不计较名利、以学习者自居、对人有信心、乐于助人、择善而行、不怨不尤、情绪稳定、自律自强、有使命感”等10项特质“文化人”形象,促使每一个人能够在自觉的层面上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创学校管理文化的新亮点。

⒑ 培植团队精神。先进的理论如果没有必要的普及,就不能植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因此,学校要赢得长远发展,必须要依靠整个教师团队的精诚合作。一个优秀的团队必定是积极向上、思想活跃、团结合作的集体。要老师们全面参与,要取得他们的认同,并转化为自觉行动,首先必须共同学习。通过学习,让老师们知道这是什么,要做什么,进一步还可做什么。在共同的学习(普及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理性层面的思考。通过经常性地学习、反思,使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学校的共同价值观的追求上来。然后再通过对年级组、备课组、办公室等进行捆绑式评价方式,促进团队力量的形成。

11. 开展三风研究。学校要对自己的校风、教风、学风展开研究,反思过去的校风、教风、学风的成因,根据现在的办学理念重新“度身订制”自己的“三风”,更好地加强“三风”建设;探讨现代学校精神文化与社区文化、乡土文化的关系,揭示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

12. 利用课堂渗透。将教学作为学校精神文化建构的基本形式,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学在学校活动中所占的时间最多。就学科教师而言,有善于逻辑理性思维的数学教师,又有激情洋溢极富人文情怀的语文教师、关怀备至的生活教师,更有精于管理的教导主任甚至宏观决策的校长等。所有教师有着共同的责任,却又各有不同的学科优势和专业技能以及文化素养。他们可以在各自的课堂中渗透学校的办学理念,尝试探索与办学理念相一致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焕发活力。如果能形成统一的合力,那么教学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建构无疑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三)制度文化建设

科学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其潜在的功能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学校要创新有利于师生、学校健康发展的招生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各项制度,如规范学生先进评比方法和德育教师先进评比方法等,使各项活动有章可循,在一个有秩序的氛围下良性开展。学校的各项制度要汇编成册,并有制定或修订规章制度的程序性制度。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依法规范学校的决策体制、完善决策过程和工作规则,实现决策的程序化、科学化,特别是重大问题决策的民主化。

2、建立和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制度;坚持和完善教代会民主管理制度,按照规定开好教职工代表大会;中学要重视团代会、学代会的作用;依法完善和切实执行校务公开制度,不断扩大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进一步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各项制度建设,修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行政会议议事规则》、《教代会议事规则》、《校务公开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4、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组织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和各类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育人和高雅行为养成中的功能。如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条例》、《日常行为规范条例》等,发挥规章制度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规范、激励和导向功能。

5、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汇编而成的《教师手册》,并以此作为处理校内各项工作的依据。

6、加强法制教育,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

(四)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是校园文化在师生身上的具体体现,主要指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模式、各类群体(社团)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校风、学风等。行为文化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全员参与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要从制度建设入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和教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树立严谨务实、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让全体师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行为文化建设中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构建价值理念体系,利用先进理念引导行为

当学校经过凝炼提升出学校文化理念之后,往往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宣传贯彻这些文化理念,进而潜移默化地通过这些理念来引导师生员工行为。要想使师生员工的这些行为深深扎根,还需要辅以必要的培训引导。学校对文化理念的培训和宣传应立足于师生员工的日常行为,用理念引导行为,用行为诠释理念,以避免师生员工听时感慨激昂、回到岗位时依然我行我素的空洞抽象式的培训。理念宣传的形式要务求丰富多彩,确保理念故事化、理念人格化、理念形象化。

⒉ 管理人员率先垂范,引领师生员工行为。每个师生员工都会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有一个预期。比如,学校提倡一种行为,如果是某个员工的话,他是不敢或不愿去违背的,但当他看到管理人员没有遵守这项规定的话,以后遇到某种情况,他也会尝试着去侵犯制度的权威,直至无所顾忌地去违反制度为止,因为从管理者那里已经找到了可以违反的理由。这种现象在我们现在的学校中表现非常明显。如某校办公室墙上明明张贴有一个规定:“办公区域不许抽烟,违者罚款50元”,但是教师们依然是一手拿烟卷,一手抓鼠标。究其原因,原来是副校长带头开戒,大家也乐得跟随领导步伐了。

3、以行为规范化为重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规范体系包含学校整体行为规范、学校道德行为规范、高层领导行为规范、中层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基层师生员工行为规范和礼仪规范等。通常而言,师生员工对行为文化有一个由认知到认同再到自觉实践,由不自觉到自觉、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

4、以制度强化为保障来塑造行为文化建设的环境。学校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构建起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的良好机制,发挥制度机制对行为观念、行为实施的正向激励与负向警戒作用,从而激励师生员工开展学校崇尚的行为活动,营造行为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不断推进学校行为文化建设。

⒌ 设计并推行标准化行为模式。标准化行为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基于管理流程的行为模式标准化,一种是一般行为的标准化。标准化行为的推广是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期间必然会受到不同方面的干预,学校应该排除众难将之坚持下去,并将之转化为师生员工自觉性行为。

⒍ 树立不同岗位优秀模范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师生员工行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曾经唱响在我们心中,他用自己的真诚行动感染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将爱的帮助不断传递;王进喜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无私奉献,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铁人精神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和人格化浓缩。生活中同样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典型模范,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推动着人们行为不断地改善。在我们建设学校行为文化的同时,一定要充分重视到榜样的作用。在学校不同岗位树立起优秀的典型模范,通过对模范事迹的宣传来激励师生员工、感染师生员工,推动师生员工行为的改善,促进学校行为文化的提高。同时,学校还可以把学校发展历程中所发生的感人事件集结成书,以便于师生员工学习,变无形为有形,使传承的力量真正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特别需要提示的是:行为文化的建设,要充满人性的尊重与理解,要善于把握和利用阶段性、突发性时机。比如,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要符合师生员工学习的特点、符合本校的特点和本校员工构成的特点。而学期、学和学校重大活动的阶段始末,社会、家长与学校内部的突发事件,都是传播理念文化、建设行为文化的最佳时机。

特色校园文化范文第6篇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校园文化工程建设,逐步构建具有官庄中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创建文明、平安、和谐的校园。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在原有的校园文化基础上,促使学校建设成校舍设施全,校园环境美,艺术氛围浓,文化底蕴厚,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并且,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教师、学校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特色校园。

二、推进办法

(一)挖掘潜力,构建校园静态文化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自然环境、校舍设施环境、校园传媒环境等静态文化资源,努力构建校园静态文化。

1、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校园自然环境、校舍设施环境、校园传媒环境)是静态文化成果的主要表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陶冶学生情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警示学生不良行为的主阵地。学校要挖掘潜力,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校园整体布局和规划,要在建筑设施、校园绿化、美化、硬化、净化、香化和文化上下功夫,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师生置身于干净、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总之,在校园环境构建上要力求做到校园自然环境、校舍设施环境和校园传媒环境的有机统一。

2、重视文化品牌,打造文化特色

除了优化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外,还要注意发掘本校潜力,利用本校品牌,充分展现学校文化精品,打造校本文化特色。

(二)创新教育思想,激活校园动态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要拓展学生主体性活动领域,创新和丰富校园动态的文化活动。应经常性地运用校内外、课堂内外的一切教学和实践活动,搞活校园的动态文化,用以引导和推进师生的思想意识、道德作风和行为习惯。

1、传承传统精神,汲取文化养料

一个民族赖以传承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理应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为其弘道扬义,从中汲取丰厚的养料。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学习、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汲取文化养料。

开展“国旗下讲话”、“弘扬传统美德”主题班会等活动。开展“古诗文吟诵”,讲中华美德故事活动;开展“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或一句格言”征文活动。

2、拓宽课堂渠道,丰富文化内涵

课堂是教学育人的主渠道,其中应汇入校园文化内容。要鼓励教师以现代教学理念为依据,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改进教学方法,把影视、多媒体、投影、音乐、美术以及课本剧等形式巧妙地穿插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使之作为载体,赋予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把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去。要注重抓好课外阅读指导,向学生推荐优秀图书,激发读书兴趣。定期举办阅读节活动,用优秀作品教育人、薰陶人。

3、坚持德育为首,突出育人特色

新时期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围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主方向,通过主题教育的途径对学生进行“文化浸润”,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坚实的文化底蕴,这必将对学生的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学生的气质、风度和人格良好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德育工作要有自己的文化活动特点,但如下几点,应作为校园德育文化的共性活动。

4、开展艺术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开展艺术活动是以愉悦学生的感觉和使其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艺术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要重视和开发艺术活动资源,丰富校园文化,推进素质教育。

5、开展校园节庆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教化和熏陶

校园节庆活动,是校园动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广泛开展有特定主题的校园节庆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

(三)改善校园人际关系,树立校园精神文化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优化心理环境为突破口,注重学校人际关系的改善,注意挖掘和利用一切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的心理环境因素,改善学校领导与教师,教职工内部,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为师生创造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和宽松和谐平等的人际环境,使学校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激发师生高度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有效地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1、完善制度文化,实行人文管理

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要求,逐步完善制度文化模式,把规章制度的有形约束转化为师生的无形自律,促进学校工作有效有序运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校风的形成与保持,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和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予以保证,使之成为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改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校园

开展“献师情,树师德,扬师风,铸师魂”的师德师风教育系列活动,如“关爱学生行动”系列活动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活跃校园文化,把校园建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愉快、和谐、健康的教育乐园。

学校要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技能演练活动,积极开展用电安全、交通法规知识竞赛、自护自救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的“珍爱生命”主题教育活动。要制定安全检查工作预案,完善“安全管理规定”、“建筑及设施安全管理措施”和“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的活动场所。

(四)树立良好校风,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等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道德风尚,是全体师生员工思想、道德、纪律、作风以及精神风貌的综合体,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因此,建设优良的校风对于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四化、培养“四有”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在校风建设上要把领导作风、学风和教风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1、领导作风。领导作风是校风的“源头”,学校的校长、领导班子人员是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校风建设中起着主导和表率作用,是形成校风的“风源”。因此,作为学校领导者,一是思想作风要纯正。二是工作作风要民主。三是管理方法要科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水平。

2、学风。学风是学生群体的风气,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因此,学风是校风的核心。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潜心培养群体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只有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学风。

3、教风。教师的教风是学生学风形成的起因,是校风形成的关键。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教风的建设,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认真的教学态度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同时,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一所学校良好的校风的形成,必须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发挥校长和教师的表率作用,以良好班风的形成作为基础,以严明校纪校规作保证,以整洁的校容校貌为标志。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学校文化、学校精神作为系统工程来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整合各种教育管理资源,统筹考虑,逐步推进。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校长亲自挂帅,认真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进一步提高对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立足校情,认真谋划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工作。

(二)建立长效机制,统筹规划

校园文化建设既担负着育人的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责。校园文化起点要高,要富有激情和创造性,更要富有文化品位,不是学校教育的“额外任务”,而是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使然。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短期行为。

(三)加强队伍建设,保证经费投入

1、根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不断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非艺术学科教师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力量,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文化、美育和艺术,全体教师都要自觉加强师德、文化和审美修养,以高尚师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的言行影响学生,这是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2、要不断增加对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并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为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落实,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拟设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项基金”。一方面由学校每年按一定比例拨出专项经费,确保基金基数;另一方面,采取自愿捐款的方式筹措资金,大力倡导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团体、学校师生等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资出力,扩大基金基数;再有就是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和奖励。

(四)形成教育常规,整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师德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抓实抓新,形成教育工作常规。一是结合教育教学管理、素质教育考核评估等,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督查;二是每年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活动,如节庆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书法比赛(展览)、绘画比赛(展览)、文艺汇演(调演)或其他形式文化艺术活动;三是总结、表彰,每年结合教师节表彰活动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成绩优异的师生予以表彰奖励。

关于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一、工作目标

创建特色学校的目的,就是通过挖掘自身优势创特色,丰富学校内涵,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特别是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从而提高师生幸福指数,为教师和学生创造美好的未来。

学生方面: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健康人格和个性特长得到培养和彰显。

教师方面:促使教师的知识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并逐步形成有一定个性特长的教师群体,并使特长教师的能力得到有效发挥。 学校方面:在实践中,学校不断积淀、丰富和张扬特色文化,形成鲜明的校园文化风格,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组织学习、宣传发动、特色项目创建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1月)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特色建设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2月)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全面推广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

三、推进办法

1.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学校要深入宣传实施特色学校的意义,增强特色学校工作的使命感,把特色学校建设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2.制定计划,确立目标

班子成员根据学校发展现阶段特色,重新对学校办学理念加以定位,“注重特色,关注个性,为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然后反复酝酿、讨论,征求师生意见,我们从师生的兴趣,活动等作为切入点,积极申报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制定计划,明确目标,为师生一生幸福奠基。

3.积极开展,拓宽领域

特色项目确定后,要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开展特色活动,并注重拓宽该特色的领域,以促进艺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积极打造“特色学校”,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艺术人才。

4. 总结提高,全面推广

为进一步巩固特色教育并全面推广,开展多种多样的特色活动、比赛,通过在活动、比赛中让特色向更深的层次发展,对先进个人与学生要定期表彰奖励,使师生得到特色教育的熏陶,陶冶他们的性情,弘扬他们的个性,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发展。

四、实施保障

1、健全领导管理网络。

2、加大特色建设经费投入。

为了保障学校特色建设,根据项目设施情况,适度加大投入,确保活动硬件到位,确保必需的活动经费支出。

3、组织展示活动,实行跟踪考评。

根据项目特点,定期组织展评活动,对活动情况实行滚动考评,对活动成果进行奖励和向上向外推荐。

4.专家指导

适时邀请市县教育局教研室领导给予指导,要不惜花费一定财力邀请专家、科研机构专家给予理论和实践指导。

上一篇:听四季的声音范文下一篇:疼痛病历书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