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范文

2023-12-05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范文第1篇

一、解读文字史料, 综合分析考量, 恰当组织答案

文字史料的解读, 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同时也需要反复的训练, 不是一蹴而就的, 对文字史料进行准确的解读, 是学生分析理解史料内容的关键, 解读文字史料是有一些方法的, 教师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文字史料, 找出文字史料背后隐含的历史知识, 深入理解历史知识, 帮助学生实现对文字史料的准确解读。一般来说, 文字史料的解读, 主要可以划分为信息提取、现象描述、成因分析、本质揭示等四个阶段。学生已经带着问题对文字史料进行了仔细阅读和分析, 对问题答案已大致心中有数。在很多教师观念中, 只要学生吃透了史料、找出隐含知识点, 就算大功告成了。但实际上, 很多学生对文字史料和问题理解很透彻, 分数却并不理想, 这是由于答案无法做到有效组织。对此,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 对文字史料进行系统全面分析, 提炼要点, 找出史料指向的核心知识点;其次, 以问题设置的分值为依据, 做好采分点的分配;第三, 充分结合文字史料, 用简单、准确的语言总结出问题的答案, 这样既能节省学生答题时间, 又能获得理想的成绩, 而且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际分析与运用能力。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直对教学进行着积极不懈的探索, 希望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实现教育的目标, 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 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高中历史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学习历史不应只停留在对史实的学习上, 教师应当注重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使历史作用于现实的生活。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 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不够深刻, 教师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对历史教材的学习上, 没有上升到总结历史观点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层面。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 由于受高考压力的影响, 学生与教师都有着极大的升学压力, 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仍然是考试的分数,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将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历史学习效果的标准, 而极少有教师关注到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念、历史学习能力等历史素养。通过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笔者发现, 不少在初中历史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无法适应高中历史教学, 高一初期的历史成绩都不是很高。原因总结起来就是学生难以适应高中历史教材的突然转变, 这打乱了学生一直以来的学习体系。

三、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措施探究

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新课改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 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视野。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 教师的目标是使学生对于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并能够运用掌握的知识对事件进行历史的分析。而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并运用知识, 同时应当将历史观作为教学目标,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因此,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当重视历史观念的灌输, 使教学目标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 教育改革的推进, 教师应当重视高中历史教育的改革。通过改革教育方式和理念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保证学习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 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正确认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受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和施教水平以及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 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为考而教, 为考而学, 教学观念还停留在“知识第一”、“考试万能”的层面上, 采用“知识点教学法”、“勾书圈点教学法”等, 造成历史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更谈不上培养能力。而在新程课改革中,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参加高考, 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是教师在相对短暂的时间, 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事实和能力, 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性, 关注历史教学的效益, 要求师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创造出更高效的学习效益, 更主要的是通过历史学习吸取古老的智慧服务于现实的人生。多媒体教学手段合理地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恰当地把握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 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的趣味性, 以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形式, 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器官同时参与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来, 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变为直观快乐的动态学习过程,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 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摘要:高中生学习历史知识更需要借助文字史料, 教师应重视文字史料的运用与解读, 充分结合历史教学经验, 注重教材史料, 历史学科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地过程, 因此, 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教育改革的方向对历史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和调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新课改的实施, 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如何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 是培育社会有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文字史料,解读

参考文献

[1] 光大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 (2011年1月) .《新课标教育研究》。

[2] 陈伟君.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的有效运用[J].读写算, 2013 (26) 。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范文第2篇

刘永臣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努力提高40分钟的质量,这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必须思考的问题。稍有理智的教师都不会赞成通过延长学习时间来弥补课堂教学的缺漏,长期的疲劳战,势必造成学生厌学,造成师生都疲惫不堪焦头烂额的局面。只有提高单位时间内工作效率,老师才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的质量也才有保证。

一、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1、从“传统”到“高效”的教学区别:传统课堂是教师抱着学生走或是教师牵着学生走,高效课堂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跑着走;教学是什么?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体育教师,把篮球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投篮。音乐教师为“跑调”的学生纠正“调子”。正如关于几个教学的比喻。

“养猪说”:饲养员不应该代替“猪”吃食,而只应该把猪养肥; “育儿说”:让孩子吃饱吃好,而不能替代孩子吃饭。

“妈妈解放”的启示:在襁褓中的孩子让当妈的最累,只有当孩子可以独立“吃饭和行走”时,妈妈才意味着得到了解放。”

2、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1 提高课堂效率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要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 提高课堂效率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提高课堂效率要致力于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课堂效率要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提高课堂效率要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提高课堂效率要实现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三动:身动、心动、神动;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3、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 (1)、看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是学生围着老师转;高效课堂是老师尾着学生转。 (2)、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

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哑巴能成为好教师吗?当然可以,只要哑巴能让学生学会,岂不是好教师吗?

(3)、“三看”学生:

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 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

2 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

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4)、“四看”教师:

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三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还要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 (5)、评课三看:

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使用导学案上课,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规定“讲”绝不能超过10分钟;

二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学现象;

三看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

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位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应该反思以下十一个问题:

1.我的新课引入、过渡语、小结语、板书等是否必要?或费时太多?

2.我的课堂上是否有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或是这些事情有必要在课堂40分钟内去说吗?

3.我使用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实物教具等是否有利于教学?是

3 否有所谓“花架子”?

4.我在进行某一教学活动时,是否有一部分学生无事可干?

5.我的教学语言是否简练明了?是否有废话? 那些话可以不说,那些话必须说?我说的话学生是否愿意听,听得懂?

6.学生的朗读、答问、板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是否有实效?学生讨论发言是否能层层渐进?

7.我惯用的教学程序和方法是否适用于本节的教学内容?有否僵化的倾向?

8.我安排的例题和练习的内容是否都是很有作用的? 是否做到讲练结合?

9.我安排的教学活动有否挤占了学生的自学、思考、发言、做题、交流等实践活动的情况?

10.日常教学有没有在“老师教得开心,学生学得愉快;课业负担减轻,学习质量提高”方面去探索和改进?

11、课堂教学时间是否是讲授15分钟,练习巩固20分钟,汇报小结5分钟。

三、高效课堂的措施

( 一)、要有一颗爱岗敬业,热爱教师职业,静心育人心。 在教师岗位上,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爱岗敬业是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对学生的负责。要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教师必须先完善自己。那些把关心留给社会,把热心留给学校,把忠心留给教育,把爱心留给学生,把真心留给同

4 事,把耐心留给自己,用心去工作,用爱去育人的教师正闪烁着人格的巨大魅力。作为身负重任的社会一员,教师更应该积极地自我教育,在人格自我完善的道路上不断前进。都说教师是太阳底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肩负的使命崇高,并且责任重大。虽然我们每天做的事情平平凡凡,然而这些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连着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未来。没有一颗爱岗敬业,热爱教师职业,静心育人心,就谈不上教书育人,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只怕是抱怨和倦怠。

(二)、亲善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亲其师,信其道"说的是,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三)、有备而战才会出效率。

(1)、了解学生。首先要对班级和学生个人的原有认知基础,最近发展区的情况搞清楚;其次清楚是否具备相关的学习方法;再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否始终具备积极的情感。应该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因为学生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就是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根本性指标。

(2)、熟悉教材。首先要站在单元、整册乃至整个学段教材的角度进行系统的备课,这样处理教材时才会避重就轻、驾轻就熟。其次指对于课堂教学要呈现材料的掌握应该很熟练,达到脱稿的水准,这样在巡视、指导,精讲时才会干净利落,不出现拖泥带水的低效现象。

5 这样做的目的是利于学生学会,落实好知识与技能。

(3)、运用媒介。媒介在课堂教学起到辅助性的作用,运用得好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大课堂教学的密度和节奏,易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掌握事物的本质,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率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媒介包括黑板、模型、实物、录音机、多媒体等。

(4)、自我设计。自我设计是备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要考虑在课堂教学实际的进行中,教师自己的摆位问题,即课堂教学40分钟自己以什么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如何在课堂上启发、诱导、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习的方法法。”所以在教的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的指导。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因为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要坚信一个原则,那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方法,往往会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把握课堂节奏。课堂提问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课堂上有的教师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

6 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6)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7)、作业分层布置。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必需。

(四)、课堂教学纪律是保证。

一个管理不了班级,组织不了课堂教学的老师,教学肯定是收效甚微的,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定要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做保障。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课前预习

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的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的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

2、上课认真听讲

上课的时候,课前要准备好所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等,课上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发言,要积极和老师配合,随时跟上老师的思路和节奏,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对分组讨论的问题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同时,要养成一个善于记录课堂笔记的习惯,要记录学习的要点、学习新得、以及老师对教材的补充和延伸,以便逐步加深和更正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3、课后复习

课后一定要进行及时巩固复习,就像牛吃草后要“反刍”一样,对课上所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反思、总结,哪个地方会了,哪个地方还不会。

4、培养学生做作业时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我个人认为是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抓起,从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做起,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对父母不依不靠,学生能做好的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例如:在学习方面,就遵循古人说的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给人鱼吃,不如告诉人打鱼的技术。培养学生也是这个道理。学习时,不要坐在学生一旁监督,也不陪学生看书,做作业。学生自己

8 的作业要做到按时独立地完成。至于碰到实在不会做的题目,我只是给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孩子多思考几种可能性,但从不告诉学生答案,迫使学生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5、培养孩子做完作业,自己检查的习惯

学生在做作业时,我从来不打扰学生,让他一个人静下心来做题。学生做完作业后, 数学,要求孩子看一看计算是否准确,单位换算是否搞错,应用题的算式列得可对,训练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去订正过来。语文,要求孩子看看字是否写错,作文写好后主要是自己去读,看语句是否通顺,让别人看了文章后得到了什么启迪和感想。

6、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记录作业题的好习惯

一个学生如果每天能养成记下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意味着这位学生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生的人生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7、 教学生会改错题,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

8、培养孩子做完作业后,整理桌上学习用品并收拾好自己书包的习惯

9、给孩子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从小注重习惯养成

10、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1)、良好的阅读习惯

(2)、倾听、交流的习惯

(3)、广泛搜集、吸收信息的习惯

(4)、质疑问难的习惯

(5)、留心观察、勤于动笔的习惯

(6)、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

1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2)、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3)、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5)、培养学生认真独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12、教学生会听课,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

每接一个新班,首先要着手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教学生四会: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总之,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作为教育者,就要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六)、强化作业批改

1、及时性。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的独立行动,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十分重要。学生的作业不可能完美无缺。依据学生缺乏长远的学习动机和厌久图快的心理,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不能拖拉太久,否则,会导致学生的草率应付或干脆不做。教师要坚持当日作业当日批改,批改后当日与学生见面或订正,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反思和改进教学,有利于及时查漏补缺。

2、准确性。批改作业最忌粗糙马虎、错批或漏批。教师用红笔判断学生的正误,是学生衡量自己掌握知识程度的标准之一。首先批改的符号要明确。虽然有时答案是多元化的,但是要给学生一个明白,正确的打勾;错误的打叉的同时可以划线、打圈、打问号等等方式给予学生提醒错在哪儿。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的综合质量,准确给个优、良、及格、不及格。学生从作业批改的反馈信息中会被教师责任心所感染,自觉会提高作业的质量的。

3、灵活性。除了常规性批改方式以外,教师要因人而异,采用灵活的批改形式:

(1)、个别面批。对基础差、作业错误多的学生,最好是面批。以及时补缺堵漏,开启学生的心智潜能。

(2)、合作批改。教师要重视小组的集体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互相检查,互相帮助。根据教学的合作性规律,成立生生合作小组。教师可以开发利用优秀的小助手,如,四人小组,在作业后由组长主持进行互相检查、建议,互相启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疑难问题可以反馈,由教师在全体学生面前讲解。这样有利于养成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养成。

4、实效性。即强调学生作业评改自主性的同时,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从批改的作业中自觉探究错题。学生拿到批改的作业后,就迫不及待地查看分析,讨论纠错,而且学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对作业会感兴趣而不觉得是一种负担。教师要适时给予鼓励,使他们积极作业、乐于作业、善于作业。此外,定期举办作业展评,给予学

11 生精神和物质上的小奖励。这种激励评选必须认真慎重,以强化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错题本。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范文第3篇

1 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现状

教学秘书作为教学院系最基层的管理者承担了大量繁杂的管理工作。大到培养方案的执行, 监控, 考试的组织与安排, 各类常规与专项评估检查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实践教学联系监控等;小到师生调停课申请通知, 教学资料复印, 教室的调用协调;另外还要完成领导布置的临时任务。这些常规与非常规的管理工作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教学秘书的日常管理活动, 做为各级教学管理者意志的执行者, 院系的教学秘书是管理活动的直接作用者, 所以不但要正确理解每项管理文件意图, 还要高效执行, 也是最容易被追查教学事故的责任人, 这使得教学秘书成了高危岗位。另一方面, 以往秘书岗在人事聘用时对专业技术的要求相对专职教师来讲不高, 管理层次也比较低, 职称晋升慢, 所以待遇也低, 这也导致这个岗位管理的积极性打了折扣。总之, 教学秘书工作繁杂受累被动管理, 风险高, 待遇低。这样的工作气氛精神状态必然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2 造成目前工作现状的原因

在自然界中有这样一个普通遵守的规律即:过程中的转移量=过程的动力/过程的阻力, 如果把执行有效的管理工作作为管理过程中的转移量, 那么教学管理过程的动力与阻力也就不言而喻了。管理的动力就是管理目标期望, 管理者自身价值追求, 外界评价体系刺激, 竞争等。这些有利于管理工作运转的因素越多, 管理活动越高效。相反管理的阻力也时时处处存在, 管理理念的落后, 体制的不完善, 管理者自身素质能力的参差不齐等。仔细分析教学秘书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 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 (1) 高层管理者对教学秘书工作岗位的权责定位不平衡。地位低, 责任大使得教学秘书在管理活动中不敢管, 行动畏手畏脚, 创新精神被压制。 (2) 教学秘书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不善于思考, 分析, 研究, 更很少有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习惯了向上级汇报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在汇报与等待下达命令中降低了管理效率。 (3) 由于教学秘书的工作任务重待遇差地位低等诸多因素, 使得这支队伍的稳定性很差, 很多人想尽办法转岗, 这种管理的频繁交接使得工作效率下降, 一个新人来到这个岗位不但要熟悉管理的流程, 还要熟悉师生和部门的情况, 在没有掌握整个管理活定的情况下高效的管理又从何谈起。

3 提高工作效率的几点建议

面对这样一支基层管理队伍的工作现状, 如何来应对日益庞大的教学管理活动管理的专业化, 人文化更是令人堪忧, 我们需要建立一支业务精, 能力强, 素质高, 乐服务, 勤思考, 勇创新的高效教学秘书队伍, 剖析自身的发展瓶颈争取良好的工作环境, 使得自身的管理进入良性循环, 从而提高学校整体教学管理的稳健, 高效运转, 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建立权责与分工明确, 均衡的科学管理制度

不清晰的分工使得教学管理出现空白区, 不明确的权责使管理缺乏活力, 领导下达任务不能只问结果不看过程, 出现问题问责要公正, 奖励要透明公正, 尽量避免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多出错多, 干少反而好的消极情绪。

3.2 努力提高教学秘书的道德素质和工作能力

良好的道德素质是从事教学秘书所必备的, 因为教学秘书时刻与师生打交道, 一言一行见态度, 服务理念方显其中对育人工作的热爱, 要有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 对于每位走上这个岗位的秘书, 要不断在管理工作中吸收, 内化这种融服务予管理的理念, 把服务师生变成自觉行为, 想师生之所想。把生硬的管理条文变成温暖的春风, 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有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只能说具备了胜任这个岗位的基础, 然而只有一个高尚的灵魂是不够的, 自由翱翔还需要一对翅膀, 一支翅膀是熟练掌握各种管理活动的流程, 技术手段。尤其是对现代办公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软件, 各种教务系统, 网站的开发利用等, 有效的运用这些平台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支翅膀就是良好的沟通能力。沟通与对话不是万能的, 但是不沟通就像彼此之间隔了一道墙, 解决问题则难上难, 不协调就像马路上没有了红绿灯, 只顾自己行走, 事故难免发生, 所以多沟通多协调才能畅通安全。

3.3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稳定教学秘书管理队伍

教学秘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完善的表现, 也是稳定这支队伍的有效措施。近年来, 就业的压力使得很多高学历人员不断加入这支管理队伍, 注入了新鲜血液, 这部分人员起点高, 有的超过一般专职教师的专业研究水平, 但在职称晋升工资待遇, 工作量的评价方式方面却相差甚远, 虽然他们勤思考, 能力强, 敢创新, 但却没有有效的评价体系来激励他们, 常此以往则动力不足, 纷纷转岗。各高校可以参考其他行政教学辅助岗位制定职称晋升, 业务学习和再深造的管理办法, 例如, 辅导员岗位在职称晋升方面可以走思政系列, 工作量的评价可以根据学生人数或其他活动指标来定。

3.4 巧妙地说“不”, 修炼管理艺术

很多教学秘书都有这样的感慨, 一进办公室从早忙到晚, 有时候饭顾不上吃, 厕所也来不及上, 但计划中的工作又没有完成, 这又是为什么呢?当你一早打开电脑开始工作时, 突然一位老师打来电话说请你上网接收一个文件并帮他打印出来, 仅这一次请你帮忙;当你刚打好材料, 某领导说他有一个快件到了能否帮他拿一下, 他正在开会。这时另外又有同事请你带个报销单, 顺便到文印室复印一个证书。每天都有这些小事, 打乱你的工作思路, 处理不好还落埋怨, 而分管领导却认为你工作效率低。大胆地说“不”, 巧妙地说“不”, 明确轻重缓急, 不要碍于私人情面而耽误了大局。注重管理的艺术性, 恰当地处理与领导和师生之间的关系, 使自己的基层管理工作能够游刃有余地开展。

综上所述, 提高教学秘书的工作效率是多层次多角度的, 需要更多努力, 支持和关注。教学秘书本人的努力是主要方面, 从个人出发要修身修心, 深知自己所做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 而是一项塑造人的伟大工程。另外, 外界客观因素的有效刺激也是达到高效管理的有效手段。

摘要:高校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管理中最基层的管理者, 他们的工作现状令人堪忧, 本文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主观方面是被动管理, 习惯汇报情况而不是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客观方面权责不明确, 分工不合理, 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有效提高这支管理队伍的积极性, 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高效教学秘书,基层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诚怡.关于做好高等学校教学秘书工作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3) :95~96.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范文第4篇

“亲其师, 信其道”。这充分表明学生学习兴趣来自于对任课教师的认可和信任。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不断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组织小组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适时地参与, 合理地调控。这样, 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互助合作的重要性, 又能培养他们的交往沟通能力。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我们都应该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 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维能力。课堂上, 老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 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为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打好基础, 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保障。同时, 通过教学使学生始终处在“问题提出——问题求解——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变“被动”为“主动”。同时, 鼓励学生课前进行预习, 课后总结复习, 并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 在学习中也能有的放矢, 而不是盲目的学。在课堂上, 通过师生互动, 生生交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 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参与意识。这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自学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 学生就会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 课堂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二、教法多样, 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改后, 历史教学的课程资源与方式必将多样化。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影视作品,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提高教学的效率、水平和质量。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来教授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能够改变这种教学现状, 教师就要巧妙运用趣味形式, 真正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比如, 当讲解《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时, 教师就可以将历史剧“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作为导学引入。在这节课之前, 教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练, 并且让学生自制道具, 即“皇帝帽”“宝剑”等。然后在上课的时候, 要求学生将排练好的历史剧呈现在其他学生的面前, 这样做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 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他们勤奋学习的无穷动力, 是引导他们跨入知识殿堂的力量源泉。历史故事的有效应用, 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进而提升初中学生的历史水平, 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合理有效地采用历史故事进行教学, 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如教学七年级《秦王扫六合》一课前, 老师就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结合, 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 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先让学生观看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位帝王秦始皇的画像及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的图片;再向学生展示秦灭六国的战争历程, 这种集图、文、声、形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 使学生超越时空, 与历史有了近距离的接触, 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了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后, 便启迪学生思考:秦灭六国的方法是什么?秦为什么采取这样的策略?秦统一后的经济、文化改革是什么?对几千年的中国社会有何影响?你们家有收藏的古钱币吗? (我向同学们展示了几枚明清时期的古钱币:铜板、方孔铜钱等) 面对这些问题, 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活。他们积极思考, 热烈讨论, 踊跃发言, 其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潜能,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作探究, 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范文第5篇

联系生活, 应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 创设一种有意义的情景。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发生在身边自然现象, 如虫鸣鸟唱, 花开花落, 繁衍生息都是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对生物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都来自于真实的情境。学生在这个情景中, 会产生疑惑, 会提出很多问题, 引发思考。因此, 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建构需要学生原有经验的支撑, 否则知识就只能成为抽象观念搭建的空壳, 意义无从产生, 学生的学习只能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

对周围事物有兴趣, 能够产生好奇心, 都要问个为什么?这就是探究。联系生活, 能使探究“接地气”。通过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关乎学生自身的问题, 能提高学生认识, 指导学生的生活。这样更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习的兴趣, 而探究的过程也将成为学生快乐的体验。

二、问题驱动, 明确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体验的学习方式, 是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 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如在完成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教学时, 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 五花八门, 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同时, 要引导学生如何根据资料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然后通过师生共同筛选, 确定探究的问题:植物对空气湿度有什么影响?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就能推动教学活动向前发展, 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在探究过程中也可以发现问题, 学生应启动已有的信息资源, 敢于“无中生有”。有学生对干湿计的使用就提出质疑:湿度和温度都是用摄氏度表示吗?针对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学生学会了干湿温度计的使用。对如何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恰当运用测量方法减少误差, 有了深刻的体会, 确保探究活动高效率地完成。探究即将结束时学生又产生了疑问:植物为什么会影响空气湿度?追根溯源, “步步紧逼”, 能激发学生思维, 生成新问题, 使探究更加深入。探究以问题为导向, 针对学习的内容, 产生认知上的矛盾, 引起心理冲突, 激发灵感和创新意识, 更能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激发求知欲, 增强学习动机。

三、鼓励猜测, 引导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应鼓励和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审视现象和问题, 提出多种假说。作出假设是对问题给出预期性答案, 在科学研究中, 人们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 常常是根据已有的观察和经验提出某种推测和猜想, 尽管这种猜测可能会被后续的研究证据更正甚至推翻, 但假设对科学问题的探究却常常起着一种引领的作用, 是解决问题的“侦察兵”。首先, 作出假设应有科学依据, 而不是无端地猜测。对初中生而言, 这里所说的科学依据主要是指他们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其次, 作出假设应具有可操作性。作出假设是为了解决问题, 应该是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检验的。在完成探究活动时, 可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确定实验预期。然后请各小组汇报预测结果, 教师分别填写各小组预测结果。当然, 也应该认识到, 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作出假设。

四、创新设计, 科学探究

在探究活动中,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不同的假设, 教师组织学生分析预测结果, 指导学生创新设计实验方案。对学生的猜想教师不要作出“对”或“错”的回答, 针对问题不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 促使学生构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科学方法是揭示科学规律的思维选择和实践手段, 是过河的“桥”或“船”。如在完成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教学时, 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品种的花生随机抽取足够的样本, 通过适当的工具和方法测量, 获得大量的数据, 并对数据进行整理, 最后用曲线图或者是直方图分析结果。大花生中有小花生;小花生中有大花生, 是环境影响引起变异, 不同环境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变异是不遗传的;大花生和小花生果实大小有差异, 是品种不同, 遗传物质有差异, 能遗传给后代, 通过调查生物变异, 得出结论。当然, 设计实验方案也离不开逻辑思维、联想和想像等。应鼓励学生根据实验方案动手操作, 通过实验验证假设。这样, 可使学生从实验的结果中反思自己研究思路的可行性, 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五、引导反思, 深化探究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要在活动中进行建构, 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学生参与完成的每个探究活动, 都有不同的假设, 不同的设计方案, 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在探究过程中, 学生要学会总结经验, 找出问题, 进行反思。“只管赶路, 从不抬头”, 即使完成再多的探究活动, 也难以重构知识体系,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反思不是对探究过程简单的回顾或重复, 而是深究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引导学生反思, 提醒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保持应有的警觉, 对探究过程和结果不完善的地方, 自我“揭短”, 诱发新问题, 一有疑点即进入反思。对取得的成果, 总结提高, 优化思维过程, 探索一般规律, 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 进而产生新的发现。反思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 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因此, 学生必须不断反思, 从而深化探究, 使学生学习生物科学兴趣更高, 收获更大。

摘要:生物教学倡导探究式学习, 应从生活中的科学讲起,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鼓励大胆猜测, 创新设计, 科学探究, 反思升华, 从而提高学生探究效率。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的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 培养创新精神, 发展实践能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提高学生,探究效率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八年级《生物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范文第6篇

一、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常见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自主学习法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特点、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环境条件, 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 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性, 重视启发式教学。比如机械功的教学, 首先让学生回忆初中相关知识 (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垂直两种情况) , 顺势指出若力与位移有夹角时又怎样, 组织学生讨论怎么样可以把问题转化为初中所学知识。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可以把力分解到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 高一上期学过分力同时作用与合力作用效果是等效的。所力所做的功就等于分力同时做功的代数和, 就可得出力做功的一般表达式, 之后力做正功负功内容很简单, 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 完了教师进行总结, 进行例题教学, 最后运用练习法巩固。

二、关注学生物理认知结构的完善

系统论的整体原理告诉我们, 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 形成整体结构, 才能发挥整体功能。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习过程是学生的一个主动建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总是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知识相互作用, 去同化或吸收外部给予的信息和刺激。通过外部刺激的重组和顺应, 或者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改变、同化, 学生从而获得认知结构的发展。因此,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教师应营造适于学生建构的氛围和空间, 使学生主动探究, 进行有效学习, 获得完善的认知结构。高中物理学习过程化, 可以说就是学生头脑中知识结构的扩展、更新或重建, 从而形成知识组合的过程, 所以要注意教学的循序渐进。在教学中通过设置悬念, 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 使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达到高峰, 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注意力高度集中, 提高学习效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 对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均有重要的作用, 这里的协作人可以是教师, 也可以是同学。要让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的状态, 就要打破教师的一言堂, 首先解放教师自己, 在教学形式上实行开放式。即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 在小组中开展学习活动, 各个小组按好、中、差层次合理分配, 尽量全员参与, 相互沟通, 相互合作, 共同负责, 以此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

三、精选练习, 讲练结合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当注意讲练结合。只讲不练, 学生感觉就像隔靴搔痒, 理解不深。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可以加深学生理解, 复习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还可将学生的听课效果反馈给教师。但习题量过大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精选有针对性、适量的习题, 对提高课堂教学有很重要的作用。

四、精心设计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还可以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新知识模块的建立以及解题技能的优化和思想方法的提炼。能否恰当地进行课堂小结, 并充分发挥小结的作用, 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精心设计出与之适应的结尾,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一般新知识密度大的课型或某一单元教学的最后一次新授课可采用总结归纳式。首尾照应式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到的物理知识, 又照应了开头, 因而使一堂课的教学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系统。教学实践中有些内容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较难, 则可采用练习巩固式结尾, 通常是针对学生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时易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相应的典型练习题或者在课堂结尾时, 用几分钟通过提问、板演、讨论或小测验等手段实施, 从而完善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另外准确、严密、精炼而生活化、生动化的教学语言, 层次清楚、主次分明、逻辑性强、各种关系表示准确的教学板书等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总之,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关系到多种因素, 是教师与学生互相配合的结果。教师应合理安排授课内容, 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与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教师要想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必须深入钻研教材, 紧密结合学生心理,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原则。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5.

上一篇:如何练就一手好字范文下一篇:如何坚持党的领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