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教学文言文论文范文

2023-10-02

古代汉语教学文言文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兩 量词 引申

“兩”就字形來講,許慎《說文·?部》有“兩”“?”之別。前者為銖兩之兩,後者為數字之兩。後代學者多不同意許的看法,認為是強生分別。不僅如此,对古文獻中兩的詞性、詞義孳乳及更替問題,學者們也多有探討,但仍無定論。在拜讀了前賢的大作之後,笔者又對文獻中“兩”的用例等進行考察分析,略有體悟,在此不揣淺陋,試陳述之。

一、量詞“兩”的緣起

在討論量詞“兩”的緣起之前,我們應先就一個問題達成共識:“兩”和“?”是一個字還是兩個字。

《說文》有銖兩之“兩”和數字“?”之分,清代學者多從此說。囿於考古材料的缺乏,他们未能準確判斷二者的關係。于省吾《釋兩》一文從出土的商周車馬形制出發,認為“兩”“?”本屬同字。“兩字的初文作?,乃截取古文字車字的部分構形而為之。象車轅前部衡上著以雙軛。”[1]张光裕也認為二者原為一字,“‘?’加上一横只是文字增繁现象”。[2](P553)笔者在參觀金沙遺址博物館時有幸看到第五展廳展出的河南安陽出土的商代晚期雙輪馬車,車身後部有陪葬的車夫。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長王巍指出:“迄今為止,在我國境內發現的年代最早的車子實物是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晚期的馬車。”“秦漢以後,車子結構發生變化,从二馬駕的單轅車變為單馬駕的雙轅車。”[3]从古文字材料和古代车马形制来看,于、张二人的考察可信。因此我们认为“兩”和“?”本是一字。“?”是“兩”的初文,後者在前者的基礎上增繁而成。“?”取象于“車轅前部衡上是雙軛之形”,“車轅前部衡上雙軛”乃其本義。

可见,“兩”从一开始就包含“車”和“二”[4]兩重意義。後代文獻中“兩”用如“車兩”“馬兩”,及其表成雙之意,當直接緣於其造字時所取之象。

二、量詞“兩”的用例及相关问题考察

如前文所述,“兩”“?”實為一字。經考,甲骨文中未見“兩”字,金文“兩”字作“?”。從古代文獻來看,量詞“兩”的使用範圍頗廣,具體用例如下。

1.指稱車輛和馬匹

(1)孚車十兩(圅皇父簋·西周)

(2)大賓豕?章、馬?,賓五?章、帛束。(大簋·西周)

(3)伯賜小臣宅畫干、戈九,易金車、馬?。(小臣宅簋·西周)

以上用例中,例(1)“兩”表示車,例(2)指稱馬匹,例(3)同時指稱車和馬。後來,“兩”指稱馬的用例逐漸減少,直至消失。而指稱車的“兩”也逐漸為“輛”所替代,一直持續至今。

對於以上諸例中“兩”的詞性問題,學界存在爭議。一般學者認為“兩”用於車、馬时都是量詞;但馬國權認為“兩”指稱車是量詞,指稱馬是數詞;[5]杜鵑則以時間為限,認為在先秦文獻中“兩”是名詞。[6]

先來看馬先生的觀點。“兩”指稱車為量詞,這是大家都认同的。但馬先生認為“兩”指稱馬是數詞,未免有些表面化了。孫向陽曾撰文討論過馬先生的這一觀點。“金文馬以‘兩’‘乘’計,車也以‘兩’‘乘’計。在這樣的對應關系和發展系統中,說其他詞為量詞,偏偏用於馬的‘兩’是數詞而不是量詞,就會令人費解。”[7]孫所言極是。我們認為,“兩”用於車、馬都是量詞。只不過所稱數量不同而已。這要从它的造字本義來看。“?”取象于“車轅前部衡上雙軛之形”。戰國以前車馬關係極為密切,二者往往並舉。於是“兩”就有了同時指稱車、馬的可能。而且,秦漢以後車子結構發生變化,从二馬駕的單轅車變為單馬駕的雙轅車。所以,可同時指稱車馬的量詞兩,又有了指稱數量的不同,但却有嚴整的對應性。張桂光對此進行過精闢的論述:商周金文存在不同事物共享一個量詞而所代表的數量不同的情形。最典型的就是車、馬及其量詞兩和乘。兩和乘指稱車時,代表之數為一;指稱馬時,代表之數為二和四。[8]

杜鵑認為,西周早期的語言中“兩”指稱戰車,是“車加馬加人”或“車加馬”的總和,與後世單純指車的物量詞“輛”大相徑庭,應為名詞。[9]我們承認,車是古代諸侯作戰的工具,古漢語中的車也多是車加馬(加人)的總和,但這並不能說明“兩”就是名詞。單就材料而言,“俘車十兩”“易金車、馬兩”等本就有名詞“車”和“馬”,此時“兩”和數詞組成數量詞組修飾前面的名詞車和馬,因此,將“兩”理解成名詞是不符合語法實際的。

在古漢語中,特別是先秦時期,漢語是極不成熟的,量詞也是如此。數、量、名之間常常“互相感染”,“界限頗不明晰”。如肖婭曼所言,“古漢語實際表明,越早的古漢語,語義越混沌,語法功能越不分明”[10],“词汇源自浑沌语的分化,词类是语言系统发展成熟后,人的语法意识和语法实践的结果”[11]。先秦語言的混沌不成熟性導致了人們對“兩”修飾車馬時量詞詞性的困惑。

2.稱量布帛

(4)舍矩姜帛二?。(九年衛鼎·西周)

(5)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周禮·地官·媒氏》)

(6)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禮記·雜記下》)

以上諸例,“兩”都用來稱量布匹。其中最早當屬例(4),九年衛鼎銘文屬西周中期。至於兩為何稱量布匹,例(5)鄭玄注曰:“五兩,十端也。”孔穎達疏:“云五兩十端者,古者兩端相向卷之,共為一兩,五兩故十端也。”可見,兩用來稱量布匹也是從其造字本義引申而來。又鄭注例(6)曰:“十箇爲束。貴成數。兩兩合其卷。是謂五兩。八尺曰尋。五兩、兩五尋、謂每兩五尋則每卷二丈也。合之則四十尺。今謂之匹。”即古代兩為五尋,合四十尺,也叫一匹。《說文解字注·匸部》匹字下段按語曰:“五兩則五匹爲一束也。凡古言束帛者、皆此制。”所以古代修飾布帛之兩為長度量詞,義同匹。

3.指稱衣褲襪履

(7)葛屦五兩,冠緌雙止。《詩經·齊風·南山》

(8)襪一兩(《居延漢簡釋文合校》287·24)

(9)布復絝一兩(《居延新簡·二》51·67)

用兩稱量的衣物“屦”“襪”“絝”等都有成雙成對的特點。現代漢語中,“屦”“襪”乾脆用“雙”作單位詞。可以說褲子“一體兩分”的特點是其古代用“兩”作單位詞的原因。許慎《說文》中收錄了“緉”字,釋為“履兩枚也”。可見,“緉”是在“兩”的基礎上增添了義符來分擔“兩”的義項。在後代文獻中,“兩”稱量衣物漸為“緉”字替代,如曹植《冬至獻履襪頌表》:“並獻白紋履七緉,襪若干副,上獻以聞。”

4.物體重量單位

(10)二十四銖為一兩。(《說文·?部》)

(11)正陽莫囂連……為正陽貸越異之黃金十益一益四兩以糴種。(《包山楚簡》111)

(12)絮七斤八兩十八銖絮六斤十五兩七銖凡十四斤八兩一銖(《敦煌漢簡》1408)

“兩”用作重量單位,多有假借之說。但就我國古代度量衡單位制度和“兩”的造字本義而言,我們認為,與表成雙特點的衣物量詞一樣,“兩”作度量衡單位也源於其造字本義中“雙、二”的語義因素。《漢書?律曆志》:“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重物平施,知輕重也。本起於黃鐘之重……兩者,兩黃鐘之重也。”又《淮南子?天文訓》:“十二分而當一銖,十二銖而當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一兩。”兩的這一用法一直延續至今,如“半斤八兩”等。

三、量詞“兩”的詞義孳乳與更替

從以上“兩”的各項意義來看,我們可以觀察到其中密切的孳乳關係。量詞“兩”的語義發展緊緊圍繞其字本義展開,呈輻射式分佈。見下圖。

“兩”,取象于我國古代雙輪單轅車“車轅前部衡上雙軛之形”,自始就包含“車”和“二、雙”的語義因素。從“車”這一語義因素出發,“兩”引申為指稱車的量詞。在我國古代車馬往往並舉,於是兩又有了稱量馬的功能。雙馬駕一車,故稱量馬時,“兩”為集體量詞,數值為二。嚴格來說,這也與其造字取象“雙軛”相關。從“二、雙”這一語義因素出發,兩先後引申為稱量布帛的長度單位、物體重量單位和表示具有成雙特點的衣物量詞。由於兩負載意義過多,後來產生了輛、緉等字形,分別指稱車輛和鞋履。輛作為後起字被後世沿用下來,直至今日,但緉字卻中途消失了。

注释:

[1]于省吾:《釋兩.古文字研究·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9页。

[2]張再興:《古文字考釋提要總覽·第三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王巍:《中國古代車馬制度的演變》,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第2期。

[4]指“具有成雙特點”的“二”。

[5]馬國權:《兩周銅器銘文數量詞初探·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126-136页。

[6][9]杜鵑:《量詞“兩”考辨》,北方論叢,2005年,第3期。

[7]孫向陽:《說“兩”》,廣東社會科學,1995年,第2期。

[8]張桂光:《商周金文量词特點略說》,中山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

[10]肖娅曼:《語言背後沒有詞類——人為語言立法,還是語言天然有法》,待發表。

[11]肖婭曼:《“詞類”是“初始概念”嗎——“詞源”語源觀批判與混沌語源觀的建立》,四川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

古代汉语教学文言文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通过现代汉泰语人称代词对比,分析人称代词的特征、有关的要素以及汉泰文化通过人称代词所反映出的各种现象。

现代汉泰人称代词的划分方式相似:第一人称代词ฉัน (CHĂN)、 ผม (PHŎM)、 กระผม (KRÀ-PHŎM) 、ดิฉัน (DÌ-CHĂN)、 ข้าพเจ้า (KHÂ-PHÁ-JÂO)、 เรา (RAO) 等皆指说话者;第二人称代词เธอ (THEOH) 、ท่าน (THÂAN)、คุณ (KHUN) 、แก (KAEH) 等皆指听话者;第三人称代词เขา (KHĂO) 、พวกเขา (PHÛAK-KHĂO) 、มัน (MAN) 等指被提到的相关人员。

从语法结构的角度来看,汉泰人称代词不能单独使用。有的人称代词是两种语言共有的,有的则仅存在于某一种语言中。泰语人称代词多于汉语,泰语人称代词有谦称、敬称、昵称、鄙称和俗称等多种称谓功能。汉泰人称代词的共同点是单数与复数形式的指数名词,这可以显示出在不同句子形式里的角色与特点。从研究结果还可以看出,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与以泰语为母语的人,两者的思维方式有差别,选择人称代词时受各自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关键词:人称代词 对比 文化 语言使用

一、引言

在语言体系中,人称代词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人们通过不同的人称代词来指称自己、听众和说话者以及话语中涉及的人物。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下,人们用来表达思想观念的方法也不一样。汉语和泰语的人称代词的演变过程、使用频率以及文化特征等都具有各自的特色,这些特色体现了汉泰社会文化方面的异同。

汉泰语人称代词在口语、书面语中使用方法各有异同,本文从现代汉泰语人称代词入手,研究汉泰人称代词的相同和差异,分析出现偏误较多的代词,探讨汉泰代词的使用方法。

二、研究目的

本文讨论汉泰人称代词在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的差异,对汉泰人称代词翻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对如何有效地翻译人称代词应关注的重点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加深中泰两国在文化上的理解,也可对学习汉泰语言的人有所帮助。

人称代词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经常使用的词类。人称代词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是一种社会心理的反映,人称代词是一个重要的言语交际系统,在交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泰语中有繁多的人称代词,泰国文化对尊卑礼仪看得极重,现代泰语中的谦敬称谓比现代汉语丰富得多,可以按其意义、特征、在句中的作用、谈话的对象、对对方的熟悉程度、自己的年龄等等来选择使用。能恰当地使用泰语的人称代词,是泰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偏误分析法进行研究。

(一)对比分析方法

运用对比分析法来研究汉语和泰语的人称代词,这种方法可以突显汉泰的语言文化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汉泰人称代词的差异,也可以看到许多共同点。从汉泰人称代词发展史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汉语和泰语的人称代词有诸多相似之处,这有利于人们通过了解汉泰人称代词的发展史而更好地使用代词。

(二)文献研究方法

本文在文献研究法的基础上,依据专业文献、报刊、网络等相关资料进行研究。这种方法对了解研究现状,分析理论研究成果具有某些相对性和局限性,适用于汉泰人称代词对比分析。

四、现代汉泰语人称代词对比

“人称代词”泰语叫“บุรุษสรรพนาม (BÙ-RÙT SÀP-PHÁ-NAAM)”。人称代词指代替人的名称的词,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定语。这类词具有很强的交际功能。汉泰人称代词在称谓功能和语法意义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泰语人称代词谦敬称谓比汉语丰富得多,选择使用的时候必须注意遵循势位原则。

汉语和泰语都属于汉藏语系,无论从地源关系还是从文化交融方面看,汉语和泰语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在汉泰两种语言交际中,人称代词是一种重要的称呼选择。泰国文化对尊卑礼仪看得极重。泰语中有很多人称代词,我们可以按其意义、特征及在句中的作用来选择使用。言语交际中正确使用泰语人称代词是不容易的。对于单词的选择,由很多方面来决定,比如谈话的对象、对对方的熟悉程度、自己的年龄等等,最重要的则是谈话双方的身份地位。

人称代词语法功能跟名词相似,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也可以跟别的词组合,这种代词是用来称代人或者事物的名称,一般不受别的词类修饰,有人称、数和格等形态变化。人称代词是根据人在言谈中的角度而区分人称的。

现代汉泰人称代词均可分为三种:第一人称(说者)、第二人称(听者)、第三人称(说者、听者以外的人)。如汉语的“我、你、他、她、它”和泰语的“ฉัน (CHĂN)、คุณ(KHUN)、เขา/มัน (KHĂO/MAN)”等都是这种三分系统。

五、人称代词的分类

(一)第一人称单数

“我”是第一人称代词,用来指称自己。汉语“我”应用范围较广,男女都可以用。汉语中的“我”,在泰语中可以分成几个“我”。泰语中与“我”对应的词比汉语划分得细致而复杂。因需要考虑说话人和听话人的性别、年龄、场合以及是否有第三者在场等因素才能选定一个既准确又适合的“我”,说话人跟听话人之间尊卑之关系都要注意,不同情况下使用方法也是不同。

泰语第一人称单数分类:

1.“我”:ฉัน (CHĂN)

ฉัน(CHĂN)这个词在泰语中是广泛使用的人称代词,属中性的礼貌形式,可以用来指男性和女性,但女性使用频率较高。可用于亲密关系的人,也可用于陌生人。

ฉัน(CHĂN)多用于同学、同事之间。它是泰语里第一人称代词中最基本、最标准的称谓。不过,有时也因对方身份的不同而变化。汉语“我”跟这个词的意义比较接近。如果说话的对象为自己的上司、长辈、或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比如对方是老师、上级、长辈的亲属,泰语一般不使用该词,用此词自称则不太礼貌。不过,如果与对方关系很熟悉的话,则可以使用。

2.“我”:ผม (PHŎM)

ผม (PHŎM)与ฉัน (CHĂN)同义,但限于男性使用。是男性最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是礼貌用语,表示谦虚与尊敬。一般用于年长者或身份及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也可用于年幼但身份和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多用于口语。在泰语中,它另外的含义是“头发”。

3.“我”:กระผม (KRÀ-PHŎM)

กระผม是男性最礼貌的第一人称代词,在需要强调礼貌的书面语、正式语言场合下使用,听话人的年龄、性别、身份不限。在书面语中,กระผ也可用于自荐信,表示自谦或对对方的尊敬,相当于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敝”或“不才”。

4.“我”:ดิฉั (DÌ-CHĂN)

ดิฉั (DÌ-CHĂN) 是女性用词中最礼貌的第一人称代词,它与男性的กระผม (KRÀ-PHŎM)属于同样的等级。但ดิฉั只限于女性使用。在需要强调非常礼貌的书面语或正式语言场合下使用,听话人的年龄、性别、身份无限制。它的意义比ฉัน更为正式。泰语常常用于书面、播音或其他正式场合。

5.“我”:ข้าพเจ้า (KHÂ-PHÁ-JÂO)

ข้าพเจ้า (KHÂ-PHÁ-JÂO)是一種非常正式的人称代词,属于中性的礼貌形式,皆用于替代男性的กระผม (KRÀ-PHŎM)和女性的ดิฉั (DÌ-CHĂN),往往用于需要强调礼貌的文学作品、政府公文等官方文体中作代词或其他正式语言场合下使用,听话者的年龄、性别、身份没有限制,男性和女性均可使用。这个代词也是现代的泰国国王、皇后、王室或者摄政用于御言,及至国王自称的词语,这个词相当于古代皇帝的自称“朕”。另外,在正式公文里或自荐信、推荐信、邀请函等正式场合,通常使用ข้าพเจ้า来表达自谦和尊敬对方,所以它也可翻译为“本人”。

6.“我”:หนู (NŎO)

หนู (NŎO) 在泰语中的基本意思是“老鼠”,而用作第一人称代词时,则通常表示少儿或女性等向长辈、亲属、领导、年长者说话时的自称。

7.“我”:เรา (RAO)

เรา (RAO) 既可用于单数,又可用于复数。用于单数时,男女都可以用于自称;主要对认识的但不亲密的同辈使用。

8.“我”:เขา (KHĂO)

เขา (KHĂO) 是青年或男女儿童(女性使用频率较高)对同辈以上的人说话时使用的;一般仅限于小学到中学的学生使用,带有柔媚可爱的语气;经常用于熟人、同学、亲属、邻居之间。

9.“我”:ข้า (KHÂA)

ข้า (KHÂA)是古泰语上级对下级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用于表示上级和下级的距离。现在是同辈之间比较随便的用语,表示同等和亲密的关系。还可以对下级和地位低的人用,表示蔑视。因词的礼貌程度较低,所以只对同辈以下且较熟悉的人使用,如同学、亲属。另外,经常出现在古代小说中。

10.“我”:อั๊ว (ÚAH)

อั๊ว (ÚAH)是中国潮州话借词,源词汉字是“我”或“吾”,男女通用。用于泰国华人自称或者泰国人对华人说话时自称。因当时华人移居泰国,泰国人对华人较蔑视,所以该词含有蔑视不文雅的语气。虽然现在泰国人蔑视华人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该词的贬义用法仍然保留着。

11.“我”:กู (KOO)

กู (KOO)男女通用。在泰国最早的文字资料素可泰王朝时期的《兰甘亨王碑铭》中,兰甘亨王用กู (KOO) 为自称。古时无论老百姓还是国王都通用,是一个很礼貌的称谓语。今天词义发生了变化,即用于地位低的人,表示蔑视。

现代泰语“กู (KOO)”表示不太有礼貌,只能在同辈之间或者关系非常亲密的同辈人或对晚辈人使用,它带有不文明及鄙视的语气。

(二)第二人称单数

汉语第二人称单数只有“你”和“您”。汉语“你”泰语可用“คุณ (KHUN)、เธอ (THEOH)”等来代替。在对外基础泰语系列书籍中优先选用คุณ作为第二人称代词。不过,使用的时候应该注意场合。“你”是通用式,对上级、下属或平辈都可使用,称代范围较广。“你”和“您”并不完全对立,有一部分是重叠的。

1.“你”:คุณ (KHUN)

คุณ (KHUN) 是最基本的第二人称称谓,在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男性与女性兼可优先选用คุณ (KHUN) 作为第二人称代词,通常用于与下属的谈话之中,而与自己的上司或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之间的谈话中,它也可当作一个礼貌用语来使用。该词可用于任何谈话或语境当中,没有第二、第三人称的区别。作为一个较为礼貌的用语,可用于与下属、与出租车司机等人之间的谈话中。说话人与受话人双方没有年龄和性别的限制。与第一人称代词的ฉัน (CHĂN) 相对应。

2.“你”:เธอ (THEOH)

เธอ (THEOH) 男女通用,表示年龄、身份、地位平等,用于朋友或者自己熟悉的人、男朋友对女朋友、大人对小孩等等之间发生的对话中,也用于地位高对地位低的熟人,如师生、师徒之间等等。在同等地位之间使用表示礼貌;而对下级使用,则表示保持距离。此词的礼貌程度与第一人称代词男性礼貌的ผม (PHŎM)、女性礼貌的ฉัน (CHĂN),第二人称代词的เธอ(THEOH)同等。

3.“你”:นาย (NAAI)

นาย (NAAI)用于男性对同性的同学或朋友,表示关系亲密,已可以作为同事之间的礼貌称谓语。

4.“你”:หนู (NŎO)

หนู (NŎO)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时,是年幼或身份地位低的人对年长或身份地位高的人的自称,表示谦虚或想取得对方的爱戴。当作为第二人称代词称呼对方时,则表示对对方的慈爱,用于口语。通常用于对小孩或者对女性的爱称。有时候可以放在小孩名称前面作为前缀,表示“小小的、可爱的、喜欢的”等等。

5.“你”:เจ้า (JÂO)

เจ้(JÂO)在现代泰语中略用,原意是中国古代云南大理地区的南诏(น่านเจ้า NÂN-JÂO) 王国的国号(“南”即汉语中的南方,“诏”即当时与现代泰语使用的词语接近的语言,相当于“王”),南诏国即“南方的王国”。

6.“你”:เรา (RAO)

เร (RAO) 也是现代泰语的万能人称代词,它既可当第一人称代词,也可作第二人称代词。使用场合为长辈用于晚辈,含有教诲的语气。

7.“你”:ลื้อ (LÉU)

ลื้อ (LÉU)是汉语借词,同อั๊ว用法一样,在泰国华人之间广泛使用。在泰语中仍然含有不文雅的语气,与第一人称代词的อั๊ว (ÚAH) 相当。

8.“你”:เอ็ง (ENG)

เอ็ง (ENG)用于关系密切的人之间,男女皆可用,但多用于男人之间,尤其是在农村使用的情况较多,在曼谷或其他大城市里不常用。它含有不礼貌之意。与第一人称代词ข้า(KHÂA)相当。

9.“你”:แก (KAEH)

แก (KAEH)常用于好朋友之间,男女不限。แก虽然不算是粗俗用语,但不能对长辈使用。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ข้า (KHÂA)、เขา (KHĂO) 或ฉัน (CHĂN)。

10.“你”:หล่อ (LÀUN)

第二人称代词หล่อ (LÀUN)是身份高的女人对身份低的女人使用。在古代泰语里,女性之间的使用率较高,身份高或长辈对身份低或晚辈的女人,或者职位相等、辈分相同的女人之间通常使用,意思相当于古代汉语中的“汝”。不过,在现代泰语中,使用หล่อ时,说话者含有鄙视对方的身份或对对方不满的表情。

11.“你”:มึง (MEUNG)

มึง (MEUNG)是个粗俗、不文明的词,男女通用。它的来源与กู (KOO)一样,在素可泰王朝为使用最高的第二人称代词。经过时代的变化,该词的语义发生了改变。一般是社会低层的人使用。经常在詈语、粗鄙的话题中出现。在一般情况下用该词称呼别人,表示严重的蔑视或愤怒。在非常亲密的同学或朋友之间使用表示亲切的关系,但仍含有不文明的语气。

12.“您”:ท่าน (THÂN)

“您”就是泰语“ท่าน (THÂN)”的意思,是个敬称。男女皆可使用。实际上,这是一个礼貌用语,“您”是说话人对受话人的敬称,不过多限于泰国人与其上司或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的谈话中。说话人与受话人双方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与第一人称代词的กระผม (KRÀ-PHŎM)(男性礼貌)、ดิฉัน (DÌ-CHĂN)(女性礼貌)相对应。在书面语中,该词常常用来指“您”这样的称呼,多为尊重别人的地位而非出自个人内心的尊重。

泰语使用“你”的场合很普遍,有时也可以用对方的官衔或职业来取代“你”,比如学生和老师说话时就可用อาจารย (AA-JAAN)(老师)来代替“你”,老师对学生也可用 นักเรียน (NÁK-RIAN)來代替“你”。

(三)第三人称单数

汉语第三人称单数代词主要有“他”和“她”。“他”和“她”在汉语中区分男女,“他”指代男性,“她”指代女性,使用频率都很高。虽说汉语第三人称单数代词有男女之分,但只是文字上的区别,实际上可以说两者都是同一个词。而泰语则不同,“เขา (KHĂO)”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的万能代词。同时,其它代表“他”或“她”的泰语第三人称代词ท่าน (THÂN)、พระองค์ (PHRÁ-ONG)、อี (EE),甚至มัน (MAN)也没有性别的区分。汉语“它”泛指人以外的事物,泰语为“มัน (MAN)”,用法相同。

1.“他、她”:เขา (KHĂO)

เขา (KHĂO)是泰语第三人称代词当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词。既可以用于陌生人之间,也可用于跟任何人的谈话语境中,男女都可使用。但如果用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则显得不太礼貌。该词的礼貌程度与第一人称代词的ผม (PHŎM)(男礼用语)、ฉัน(CHĂN)(女礼用语),第二人称代词的ท่าน (THÂN)同等。但在汉语中有“他”与“她”的性别变化,可是泰语发音仅为“TĀ”。

2.“他、她”:ท่าน (THÂN)

ท่าน (THÂN) 是第三人称代词的日常用语之一,同เขา的用法一样无性别区分,表示尊敬,用于和尚、钦佩的长辈或恩人皆可。

3.“他、她”:พระองค์ (PHRÁ-ONG)

พระองค์ (PHRÁ-ONG) 是第三人称代词的最高尊敬之词,用法同เขา(KHĂO)一样没有性别的区分,用于称呼天上所敬拜的“佛、神、圣”和人间的王室,本词原义同汉语里的量词“尊”。

4.“她”:เธอ (THEOH)

作为能与男或女使用的第二人称代词เธอ (THEOH),其另一角色也是仅针对女性使用的第三人称代词。使用率较高。

5.“他、她”:อี (EE)

อี (EE)是中国广东潮州话“伊”第三人称代词的借词,在社会上的使用率不甚高,仅出现于泰国华人之间。用法同เขา(KHĂO)和如上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没有性别之分。因为อี(EE)在现代泰语里还有另一前缀的角色,放在某人(尤其女性)的名字、名称、身份前面时指不满意或者有强烈鄙视情绪,所以,若用在华人社区之外,会给人不礼貌的感觉。

6.“她”:หล่อน (LÀUN)

หล่อน(LÀUN)在现代泰语中,不管用于第二人称代词还是用于第三人称代词,皆有贬义,表示不尊敬“她”或对“她”不满。

7.“他、她”:มัน (MAN)

มัน (MAN)是不礼貌的第三人称代词,มัน之所以有鄙视之意,是因为它和用于与动物或东西配用的汉语“它”使用一样,要么认为第三人身份或地位低贱,要么说话者处在愤怒之中。

8.“它”:มัน (MAN)

汉泰语“它”มัน (MAN)除了指人以外,还可以用来代替生物和事物。

(四)第一人称复数

汉泰两种语言人称代词都可通过在单数形式上附加其他成分来表示复数。汉语人称代词复数形式是在单数形式后附加“们”。如“我们、你们、他们、咱们”等。泰语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是在单数人称形式前加“PHÛAK”。泰语人称代词有部分可以用单数,也可以用于复数,需要依据语境来判断。如:KHUN,THÂN,RAO 等。

泰语พวกเรา (PHÛAK-RAO) 这个词可以用来表示“我们”,有的时候也可用作第二人称代词。泰语中的这个词可以包括听话人在内,也可以不包括听话人在内,具体情况需要根据语境来理解。汉语中,“咱们”与“我们”也有差别。“咱们”是包括式,包括说话人一方和听话人一方,如“咱们别等他了,先走吧”;“我们”是排除式,只是说话人及所在的群体,不包括听话人,如“您再坐一会儿,我们先走了”。

(五)第二人称复数

พวกคุณ (PHÛAK-KHUN) 这个泰语人称代词在语义和语用方面都跟汉语相同,表示第二人称复数。

(六)第三人称复数

“他们”和“她们”为第三人称复数,泰语里不分男女,仅用“พวกเขา”(PHÛAK-KHĂO) 或“พวกมัน” (PHÛAK-MAN)来表达。

汉泰语言中丰富的人称代词,是交际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能够准确得体地运用人称代词是非常有意义的。泰语中复杂的人称代词所代表的概念及其领属范畴,往往是交叉的,很难与汉语中的人称代词一一对应。汉泰这两种语言的人称代词无论在称谓功能方面,还是语法方面,差异性大于共同性。泰语人称代词有谦称、敬称、昵称、鄙称和俗称等多种称谓功能,人称代词的选用必须严格遵循势位原则。泰语人称代词的语法意义比汉语丰富得多。汉泰人称代词在发展中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人称代词数量不断减少,称谓功能不断简化。

汉泰人称代词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所以泰语的人称代词比汉语人称代词复杂,是因为使用泰语人称代词之前必须考虑到不同的场合:虔敬、礼仪、地位、身份等。

參考文献:

[1]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胡明扬.汉语礼仪用语及其文化内涵[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3]江治安.现代汉语语法[M].长春:吉林出版社,1958.

[4]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5]裴晓睿.泰语语法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戚盛中.泰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7]孙维张,吕明臣.社会交际语言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6.

[8]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9]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0]杨丽周.汉泰人称代词的称谓功能和语法特征[J].云南民族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11]于维雅.东方语言文字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3]曹复.方兴未艾的泰国华文教育[J].对外大传播,1999,(12).

[14]柴世森.汉语语法答问[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15]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6]房玉清.使用汉语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17]นิภาพรรณ ศรีพงษ์ ทักษะการใช้ภาษา[M].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เทคโนโลยี ราชมงคล อีสารน นครราชสีมา,2548.

[18]พรทิพย์ แฟงสุด หนังสือรวมหลักภาษาไทย(ชั้นมัธยมศึกษาตอนต้ น)[M].2533.

[19]วราภรณ์ แสงสด บุรุษสรรพนามในภาษาไทย:การศึกษาเชิงเปรียบ เทียบ จุฬาลงกรณ์มหาวิทยาลั,2532.

(Petcharat Prasittiarpa北京语言大学曼谷学院)

古代汉语教学文言文论文范文第3篇

一、导言

语气词常常是附在句子或者词组后面,给句子注入语气,对思维的逻辑和对话的建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齐沪扬(2002)[1]指出,现代汉语语气系统可分为功能语气和意志语气,功能语气的形式标志是语气词“了、的、吗、吧、啊、呢”。所以本文以齐沪杨所分类的这几个常用语气词作为研究对象,对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语气词的偏误进行归类分析。

二、偏误分析

本文对北京语言大学HSK语料库中韩国留学生习作进行字符串为“啊、吧、呢、的、了、吗”的检索,从中找出语气词使用存在偏误的句子,并对这些句子进行偏误归类,从而发现,韩国留学生在使用语气词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偏误。

(一)遗漏

句子中该用语气词却没有用的偏误现象,我们称作遗漏。

(1)你没听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吗]?这是一个疑问的句子,用“吗”来传达语气的疑问意义,如果去掉这个语气词,就会显得语气不够委婉,暗含反问的语气。

(2)真是[的],都来了这边还不过来找我。

这里缺的是一个表示确信意义的语气词“的”,同时加上“的”语气也会稍显缓和、委婉。

(二)多余

句子中不该用语气词却用了的偏误现象,我们称作多余。

(1)我们现在都很平安地生活,你们千万别担心[了吧]!这例中,语气词叠加使用,我们可以看作是语气词了的偏误。这里表示的是确信和呼吁意义,不用任何语气词,前面的小句就可以传达出完整的意义。

(2)在学校就能学习,观察异性的各种性格和想法,这不就能趁早了解异性[了吗]?在这例中,前面的句意已经是完整的,不需要语气词来附加任何意义。“了”在语气意义上主要强调变化完成的效果,这两句中并不需要这样的意义。

(3)只要是肯定的事我们都要支持,千万别把子女永远当作小孩子,要相信他们[吧]!最后一个小分句表示的是信任。“吧”的语气意义表示猜测,疑大于信,而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肯定确认的意思。

(三)误用

句子中本该用语气词甲却用了语气词乙的偏误现象,我们称作误用。

(1)在你享受吸烟的同时,别人也在与你“享受”吸烟的乐趣,他们也在吸“二手烟”,所以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尽量少吸烟吧[了]。

“了”是表示行为变化后的结果,在两句中,话语者是表示建议,所以应该用语气词“吧”。

(2)那父母可以放弃教育,让孩子过随心所欲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吗[呢]?“吗”用于是非问句表示疑问,而“呢”主要是用于铺成新意义,在这几例中话语者主要是铺设疑问概念,引发读者思考。

“呢”铺陈一个新意义,由此引出后面的话题,语气词“吗”也是表示疑问,但是只是提出疑问,并不要求回答。

(3)换句话说各个时代的观念以及思想都完全一致才怪呢[的]。

这里的“呢”用在一个特殊的句型“才……呢”中,表示肯定的语气。

(4)你得保重身体啊[吧]。

“啊”主要是在原来直陈的语气上再加上一层感情色彩,带“啊”的句子多表示说话人的感情。

(5)如果我上男女混合教育方式的高中,生活就会更愉快、充实一点的[吧]。

“的”的意义一般是表示肯定无疑和已然,在这几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一般的意义都是表示对事实的肯定确实。

(6)虽然这次考得不太好,但是下次的考试成功的话就行了[吧]!“了”的基本语义是表示表示已经如此或表示新情况出现。

三、偏误原因探究

造成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主要有如下原因。

(一)语言迁移的原因

在学习者初学语言之时,由于对目的语规则不是很了解,因此常常会借助母语知识,并将其借用到目的语中来,用母语的规律替代目的语的规律,这样在习得目的语的过程中,母语相应的规律迁移对语言初期习得影响较大。

韩国的语气词称为终结词尾,它一方面是用来区分陈述句、疑问句、命令句和共动句;另一方面在敬语法中表示对敬者的尊敬等级。韩语的尊敬等级可以分为尊敬阶、准敬阶、平阶、准平阶、不定阶、基本阶。而汉语的语气词起着加强语气表达信息量的作用。一般来说,汉语语气词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它通常附着在句子末尾,第二是它不仅可以配合句子表明特定意图,而且可以加强语气表达的信息量。同时,语调等其他构件也可以表达语气。语气词并不是唯一表达语气系统的方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语气词的句法分布不同,所以很多留学生对这些常用语气词的用法易产生混淆。比如“吗”和“呢”的用法,都是表示疑问,但是“呢”包含深究的意义,这需要结合语境和语感来进行判断,可是受母语的影响,韩国留学生就容易产生误用的偏误。

(二)交际策略的原因

学习者为了应付交际,避免言语不连贯,省略了暂时不影响交际的功能词,特别是学习者注意力放在交际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上,这种情形就更突出。

由于口语交际具有及时性,学习者为了将话题继续下去,常常会应用交际策略,由此也会引发偏误。一般来说,这种偏误包括转述、有意识的迁移、回避、检索中的重复,其中回避策略是留学生常犯下的偏误,留学生在对目的语规则掌握得不是很熟练的情况下,为了使话题交际继续,于是常常回避使用那个语法点,于是产生遗漏这样的偏误。

(三)所用教材的原因

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语气词的用法并未进行系统的总结。比如在初级中出现过这样的句子,其中语气词“吧”表示要求商量的口气:我们这周末去公园吧;在后面的课文中又出现了这样的句子:好吧,但是这里的“吧”是表示同意。同时练习部分也没有很多关于语气词的辨析练习,这样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没办法及时巩固知识。到现在为止,语气词的本体研究虽然初见成果,可是不同的理论支撑着不同的成果,导致教研人员在编写过程中,不知该参照哪种理论,从而使教材编写的也很混乱。

“我们编写的教材应加入视觉、听觉部分,力图把一个对话发生的整体情况全面地展现给学生。具体到语气词,我们不仅应该通过课本告诉学生是什么意思,而且应通过会话的视觉、听觉组成部分展现给学生语气词使用的整体情况,包括说话的场景、说话人的体态语及声音的感情色彩。”[2]

古代汉语教学文言文论文范文第4篇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6.授:授予官职。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9.复:恢复原职务。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召,特指君招臣。

11.仕: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职。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13.仕进:进身为官。 14.任:担负、担任。

二、表“调动、补任”的词语。 1.改:改任官职。

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3.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 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 5.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 7.补:补任空缺官职。

8.荫补: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某官。

三、表“升官、加封”的词语。

1.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2.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晋爵”。

3.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4.超迁:越级升迁。

5.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 6.超擢:破格提拔。

7.陟:提升官职。如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8.升:提升。

9.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如《文选·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10.提:提拔。

四、表“贬官、免官”的词语。

1.贬:①降低官职,降级。②降职并外放。 2.窜:放逐、贬官。

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4.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5.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 6.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7.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有时也指平调。

8.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9.黜、绌:废掉官职。

如《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平既绌。 10.免:罢免官职。 11.夺:削去,罢免。

五、表“辞官”的词语。 1.告老:官员年老辞职。 2.解官:辞去官职。

3.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4.乞身:古时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5.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6.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7.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 8.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六、表“兼职、代理”的词语。

1.假:临时的、代理的。如《史记·项羽本纪》: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2.兼:兼任,同时监管。 3.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郐州。 4.判:高位兼任低职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 5.权:暂时代理官职。 6.摄:暂代官职。

7.署:暂任、代理官职。 8.守:代理官职。 9.行:代理官职。

七、与“官员任职相关”的词语。 1.知:主持。

2.典:主持;主管。 3.主:主持,掌管。

4.视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在任。 5.下车:新官到任

6.坐:因犯„„罪或错误。如《汉书》: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 7.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8.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古代汉语教学文言文论文范文第5篇

1 使动用法的最早提出者及其表达的意义

使动用法最早是语法学家陈承泽先生提出来的。20世纪20年代,陈承泽先生在《国文法草创》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致动”一词,他说:“他动字以外之字(属于体、相、用者),变为他动,而特含有‘致然’或‘以为然’之意者;含‘致然’之意时,谓之致动用……”[1]

这里的“致动”就是“使宾语动”的意思。使动用法的语义表达特点,汉代注释家毛亨在《毛诗故训传》一书就有所揭示,他在给《诗经·桧风·羔裘》中的“岂不尔思,劳心忉忉”两句作注释时解释“劳心”为“使我心劳”,就准确地解释了“劳心”所包含的语义。从他的解释中我们可以悟出,所谓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这种用法“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施行这个动作。[2]”

2 使动用法的基本类型

使动用法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使宾语施行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例如: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汉书·苏武传》: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王。

《孟子·梁惠王上》:辟土地,朝秦楚。

动词的使动用法可分为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如第一、第二例)和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如第三、第四例)。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

《史记·魏其侯安侯列传》:能富贵将军者,上也。

《论衡·道虚篇》:衣以温肤。

名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名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3]例如:

《左传·定公十年》:尔欲吴王我乎?

《史记·孙膑传》:齐威王欲将孙膑。

或者施行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例如:

《史记·苏秦列传》:故王不如东苏子。

《中山狼传》:下首至尾。

使动用法中有时动词谓语常有双宾语,称为使动双宾语,[4]例如:

《左传·宣公二年》:晋侯饮赵盾酒。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第一例中的“饮赵盾酒”意思是使赵盾饮酒。其中“赵盾”是“饮”的间接宾语,“酒”是“饮”的直接宾语。第二例中的“负秦曲”,意思是使秦负曲。其中“秦”是“负”的间接宾语,“曲”是“负”的直接宾语。

以上使动用法中,动词后面都带有宾语。还有一些词在用作使动时省略了宾语。[5]例如:

《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下不能病。

《荀子·天论》:循道而不忒,则天下不能祸。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

以上三个例句中,动词“病”、“祸”和“贫”后分别省略了宾语“之(人)”。

3 使动用法的翻译方式

使动用法虽然表示的意思都是使宾语怎么样,但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如果千篇一律地都用“使·宾语·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格式去翻译,有一部分就不符合现代语言习惯,所以对使动用法,要在准确反映古人语义的前提下,灵活翻译。

3.1 用“兼语式”

这种翻译方式表达“使宾语成为什么”的意思,以名词中那些表示职位和人名的名词“将”、“相”、“王”、“臣”等居多,[6]例如:

《左传·定公十年》:尔欲吴王我乎?

《史记·孙膑传》:齐威王欲将孙膑。

3.2 用“动补式”

这种翻译方式表达了“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杀人,臣活之。

《韩非子·说林下》: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3.3 用动词

《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孟子·梁惠王上》: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第一例中的“来”字可用动词“招徕”翻译,第二例中的“兴”字可用动词“发动”来翻译。

4 使动用法的本质特征及与词类活用的关系

使动用法所表示的“使宾语怎么样”的语义,是由充当谓语的词和它的宾语组成动宾短语后,以“动词+宾语”的形式共同表达的。可是过去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把它归入词类活用中,认为它所表达的“使宾语怎么样”的语义是由用作谓语的词独自表达的,这是很错误的。那么使动用法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词类活用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呢?

使动用法的本质特征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使宾语怎么样”的特殊语义[7],并不是用作谓语的词的简单活用。

第一,使动用法必须带宾语,即使形式上不带宾语,那也一定是宾语的省略,理解时随时可以补出。例如:

《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下不能病。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石钟山记》: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以上三个例句中动词“病”“走”“鸣”后分别省略了宾语“之”(人)、“之”(曹军)、“之”(钟磬)。

第二,动词的使动用法并不包含词类活用现象,作谓语的词本身就是动词,并没有改变词性。

第三,用辨别词类活用为动词等方法,只能辨清某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或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等,并不能辨认出是否是使动用法,其原因就在于使动用法与词类活用的本质不同,不是词的临时性转类变性,而是以“动词+宾语”的结构形式表达了“使宾语怎么样”的特殊语义。

词类活用的本质特征是某个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转类,某个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不管是否带宾语都不影响这种现象的存在。即使带上了宾语,也只涉及活用的词自身意义及词性的改变,不涉及与其它词组合后的关系。例如:

《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孟子·梁惠王上》: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第一例中的“水”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作“游泳”;第二例中的“远”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译作“远离”。

使动用法与词类活用,虽说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但也存在一定的联系。这是因为,使动用法中,用作谓语的词,有许多都是用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来充当的,所以多数都是既包含词类活用,又包含动宾间特殊语义关系,是一种复合的语言现象。这种复合现象中,以动宾形式表达特殊语义是其本质特征,而词类的活用是表面现象。

5 使动用法表义特征的类型

不管哪种使动用法,表示的都是“使宾语怎么样”的语义。这种语义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使宾语施行某种动作行为”,多数使动用法,表达的都是这种类型的语义。例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恐其破壁。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杀人,臣活之。

另一种是“使宾语遭受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亦即表示“使宾语被动”的语义,使宾语成为谓语动词的受事者。例如:

《论语·子路》:(士)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也。

这种语义表达类型中,使宾语所遭受的动作行为的具体发出者一般是用介词“于”引进的,例如:

《史记·周本纪》:韩强与周地,将以疑周于秦。

《战国策·韩一》:王不如资韩朋,与之逐张仪于魏。

以上句中带重点符号的意思是:(韩)使周为秦所疑;(王与韩朋)使张仪为魏所逐。

齐世昌先生认为:“在这种语义关系中,他动词与宾语构成动宾结构,并非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同时兼有使动与被动的意义,是一种特殊的使动用法,可称之为‘使之被动用法’”。

这种语义表达类型中,有的宾语和主语之间有领属关系,此类句子主语和宾语均为受事,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与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有领属或隶属关系。例如:

《礼记·少仪》:某固愿闻名于诸侯。

《史记·管晏列传》:(晏婴)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以上各句重点符号意思分别是:(我)使名字被诸侯所知;(晏婴)使美名为诸侯所宣扬。

还有一种情况是句子受事宾语所代表的人和事物,与施事主语所代表的人和事物各异,但它们还都不是他动词的直接施事,而另有“于”引进施事,或省略施事。主语与宾语的语法关系是主语使宾语被动;主语与宾语所代表的人和事物,从语义上说,既非领属关系,又非复指关系。例如:

《国语·齐语》:王欲,则信公孙郝于齐,为韩取南阳易谷川以归,此惠王之愿也。

《战国策·韩一》:大成午从赵来,谓申不害于韩曰:“予以韩重我于赵,请以赵重子于韩,是子有两韩,而有两赵也。”

各句带着重符号的意思是:(昭王)使公孙郝为齐国所信任;(你)使我为赵国所尊重,(我)使你为韩国所尊重[8]。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使动用法实际上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使宾语怎么样”的特殊语义,本质特征是动宾结构表达特殊语义。使动用法是古汉语中较常见而且具体情况比较复杂的语言现象,类别繁多,表义特殊,现象明显而本质隐晦,很容易使人做出错误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

摘要: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语言现象,所谓使动用法,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施行这个动作。本文主要探讨了使动用法的基本类型、翻译方法、本质特征及其与词类活用的联系和表义特征。

关键词:使动用法,本质特征,表义特征,翻译方式

参考文献

[1] 孙良明.古代汉语语法变化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102~103.

[2] 郭锡良,何九盈,蒋绍愚,等.古代汉语讲授纲要(上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127.

[3] 郭锡良,何九盈,蒋绍愚,等.古代汉语(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78~283.

[4] 解惠全,徐朝华.古代汉语教程(中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6~8.

[5] 张之强.古代汉语语法知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174~180.

[6] 王力.古代汉语(第三版)[M].北京:中华书局,1999:346.

[7] 杨尚贵.简明古代汉语语法[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262.

古代汉语教学文言文论文范文第6篇

如果说,拥有爱是一种幸福,那么,失去爱可能也是另一种幸福;得到是一种幸福;失去可能也是另一种幸福。

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不敢爱了。难道我也是那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人吗?当初走的干脆,给自己留下了骄傲,不后悔。有些人是不够格去让自己多付出感情的,因为他不配。

犹豫也好,放弃也好,输赢进退也好,都不再重要,因为我知道我们都是活在世俗中的人,我们无能为力。我曾以为你是我一个人的,我要你全部,可是我发现原来我又错了,你并不给。知道吗,当我要放弃的时候,是你坚定了我的信念;而现在,却是你要离我而去,我难过。我不知道你留给我的还有多少?

范文网【】

爱情便有了结果。两个结果而已,一个是结婚,更加平淡,早晚成为柴米夫妻;一个是分手,各自成为彼此的旧爱,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淡忘,最后可能会连名字都记不起来。人一辈子不可能总是对一个人牵肠挂肚,像王宝钏那样的傻女人几乎是要灭绝了,我们终于都明白:爱去了,散了吧!分手吧!再纠缠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爱情不是追来的,也不是找来的。真正的爱情,只能是人生之中一场自然而优雅的等待;是百转千回萍水相逢时,四目相遇怦然心动的声音;是疲惫旅途中,不期然飘落在你手心的一叶脉脉相通的柔情。

爱情不合乎逻辑,或许这就是爱的逻辑。真正热爱的,或许并不是一个大家公认的最该爱,最值得爱,爱的最正确的人,而只是一个使我忘乎所以,无法不爱的人。爱不是因为被爱,只是因为爱。我不会因为没有被爱而失去爱,爱在爱的人心里,而不在被爱的人眼中。

没有人是故意要变心的,他爱你的时候是真的爱你,可是他不爱你的时候也是真的不爱你了,他爱你的时候没有办法假装不爱你;同样的,他不爱你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假装爱你。

就像追逐爱情的天使,认真而用情地叠着千纸鹤,将爱的梦境和指纹的柔情,连同千纸鹤的精彩,一同飞到爱的天河,将爱情的种子,撒在泥泞的土壤里,等待着爱情的心愿开花结果。

纠缠与吵闹并不能使爱情维系持久。有时候,执着体现于无言的忍耐与默默的承受,貌似不爱,却更能使爱得以解脱,得以不朽。“不强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其实这只是对天长地久的绝望。爱情是爱与爱的沟通,情与情的呼应,它无须形影相随,却要求心心相印。

一花一世界,一人一心思。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小的世界,在我的小世界里,装的全都是你;而我知道在你的小世界里也装有我,可是我真的感到你正在把我往外赶,想去装下另一个人。

也在遇到你之后,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牵挂,什么是痴痴恋恋,什么是同节奏的心跳。爱,是一场雨,也时常湿了我干净的衣衫。喜欢雨里飘渺温馨的感觉,哪怕会湿了我干净的衣衫。

爱情说:“其实我从一开始就拥有这两样东西——理解和包容,而且人们在最开始的时候也都知道并很好地用这两样东西‘经营’着我——‘经营’着爱情。‘经营’得还算不错。可是后来,在争吵中,人们把我身上的理解和包容丢掉了。现在,我只不过是让人们把它们找回来,让它们重新回到我身边。只有这样,就算人们解开了我的神秘面纱,也不怕疼痛了。那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爱情。”

爱情是飘着的云,总是飘浮不定,来去自由,变幻莫测,一会将天空装扮得绚丽多姿、晴空万里,一会又乌云压城、风雨满楼。天晴的时候,云很少,人们看到的是云的爽朗;天阴的时候,云却很多,人们看到的是云的暗淡。天上飘着的云总是很多,很灿烂也很美丽,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真正属于你的却只有其中的一朵。但天空并不总是晴空灿烂,万里无云。当爱情的云彩开始改变自己颜色的时候,就是天气和心情出现变化的时候。是着凉感冒还是心旷神怡,就要看你是否能够理解和把握。一时的晴朗很精彩也很容易,难就难在一世的晴朗。要找到真正的爱情,永远留住爱情的颜色,就需要对天空的理解,对云彩的热爱,对乌云的包容。

上一篇:变频节能技术煤矿机电论文范文下一篇:村落社区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