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16

古代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从湘西侗族建筑文化遗产的形成和发展出发,论述了该建筑形态的营造特色及相关特征,结合当下侗族建筑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和困境,对其在未来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强传统建筑人才的保护和培养,为侗族建筑艺术的传承提供后备力量,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化建筑手段相结合,为人们提供便利舒服的生活环境,将旅游业发展与整体规划相结合,促进对该建筑形态的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建筑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湘西侗族;传统文化;建筑风格

湖南境内的侗族主要是分布在西南方位的通道、靖州、芷江、新晃等地区,这些地方的侗族村寨大多数出现在山水汇集的地方,其丰富的装饰元素和独特的造型结构使得这里的传统建筑表现出清新而又浪漫的地域特色。

一、湘西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湘西侗族建筑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

建筑是人们生活的场所,是与各地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相契合的产物,侗族主要集中分布在东经108度到110度,北纬25度到31度之间,东至湖南洞口,南至广西罗城,西至贵州都匀,北至湖北恩施。侗族所在地区拥有众多江河,主要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这里山清水秀,具有优越的地理、气候以及物产条件,这对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侗族所在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阴雨天气较多,降雨量充沛,该区域热量丰富,又因为其雨热同季,所以十分适宜于农林行业的发展。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且树木木质极佳。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上优良的气候环境,使得侗族人民在建筑传统房屋时可以充分利用该优势,从而形成了诸如风雨桥、萨岁庙等极富特色的民族建筑。

(二)湘西侗族建筑形成的社会人文环境

湘西侗族建筑除了适应当地的地理特征、气候特性等自然条件以外,社会人文环境也是决定其建筑文化的重要因素,其中当地特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宗教信仰等都对其形成和发展演变产生重要影响。侗族传统的社会组织是指侗款以及家族组织。组织即是指精心设计用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群体。侗族也有属于自己基本的社会组织即“款组织”。“款”在侗语中指的是“相互盟誓,真诚结交”的意思。所以说“款组织”在本质上指的是通过真诚结交、相互盟誓而产生的组织形式,根据史料记载侗族“款组织”的发展直接导致了鼓楼这一传统建筑样式的产生,同时随着“款组织”的不断发展,侗族鼓楼以及其它一些特色的建筑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了。侗族的宗教信仰为该族群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侗族的建筑文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侗族的宗教信仰属于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多神崇拜,自然事物诸如古树、巨石、桥梁等均属崇拜对象,侗族人视女神“萨岁”为至高无上的神,每个村寨都建立以草卜、鸡卜、螺卜、卦卜、卵卜、米卜来测定吉凶,因此,“萨岁庙”成为侗族建筑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传统中华民族的节日以外,侗族一个重要的纪念节庆即踩歌堂,在该活动中侗族人用独特的民间歌舞来悼念民族女英雄“萨岁”。该活动的举行需要宽大的空间做支撑,多年来该活动与传统建筑设计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互动关系,从而使诸如萨岁庙、祠堂等建筑形式形成格局宽敞、布局灵活形式多样等的特征。

二、湘西侗族传统建筑相关特征探析

(一)主要类别和结构特点

湖南地处亚热带,春夏较为湿润,秋冬则干燥寒冷。为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等自然条件,侗族建筑的构造多依据山地的形态而展开。在造型上,湘西侗族的传统民居是较为典型的干栏式建筑,人们以木桩为底,上部架设横梁构成浮空的基座,屋顶主要有双重檐悬山式和单檐悬山式两种,以满足通风和防潮的需求。在布局上,侗族的传统民居表现出“凹”形的状态,其方块内包含有堂屋、卧房、火铺屋和厨房等区域。除了传统民居之外,鼓楼、福桥和萨堂也是侗族的重要特色建筑。鼓楼位于村寨的中心地带,形似宝塔,内部有四根大木柱,中间较为宽敞,便于人们进行集体活动。福桥又称风雨桥,包含有桥廊亭这三个主要构成部分,桥面铺板、桥顶盖瓦、两边设有栏杆,为人们带来通行上的极大便利。萨堂是用于祭祀的建筑,内部有铁锅和泥土所垒成的土包,形似坟茔,表现出浓郁的湘西地域特色。

(二)建筑材料

石材和杉木的搭配是湘西传统建筑在选材上的主要特点,松木、竹、干草、泥土和石灰等材料也较为常见。人们凿刻石材,堆砌成深入地下的基座,石材能够延缓土壤中水分的侵蚀,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杉木是一种常绿乔木,生长速度快、产量大。经过风干处理后的杉木材料结构均匀、强度适中、不易断裂,而且气味独特,能够减少虫害带来的腐化作用,十分适合湘西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活在那里的侗族人民广泛采集杉木,并将它用于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杉木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建筑材料而存在,它已经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象征力量而存在,所以侗族人集会的场所鼓楼即是对杉树的一种模仿,这体现出杉木在侗族建筑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三、侗族建筑文化传承中的主要问题

(一)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正不断减弱,对外来文化的盲目模仿导致湘西侗族建筑慢慢遗失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一部分侗族人放弃了对传统建筑的修缮和维护,他们开始利用现代技术来搭建西式建筑。这些住房不再由石材和杉木构成,而是由钢筋水泥和玻璃等现代材料构成。随着外来文化影响的不断扩大,湘西侗族村寨原有面貌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其民俗文化特别是建筑文化也逐渐呈现出没落的倾向。

(二)木质建筑保存难度大

湘西地区夏季有着丰沛的降水,空气中的湿度较大。与砖石结构的现代建筑相比,湘西侗寨的木质建筑十分脆弱,它们不仅容易受到雨水的腐蚀,流动空气的风化也会使得木头变得更加破败和疏松。此外,随着电器在侗族人生活中的普及,乱接电线的现象也极为普遍。在木质建筑较为集中而又缺乏消防设备的侗寨,一旦失火,将会酿成严重损失。这些问题是侗族传统建筑的严重隐患。

(三)传统建筑技艺的流失

侗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方式主要有父子相继和师徒相承两种,按工作方式可分为木匠石匠和画师等职业。这些工种对技艺的要求很高,要想习得精湛的技艺,学徒一般要从七八岁时就要开始学习,实践的难度也很大。另一方面,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木质建筑的营造机会大大减少,传统工匠失去了谋生之本,于是便纷纷转行。而年轻一代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他们更愿意外出务工。随着老工匠年龄的增大,年轻一代出现了断层,侗族传统建筑技艺逐渐陷入濒临失传的危险境地。

四、开展侗族传统建筑保护的原则和建议

(一)加强对侗族传统建筑人才的保护和培养,为其传承提供后备力量

建筑工匠在侗族建筑的营造和保护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一名具有多年营造经验的工匠,非常熟悉木质建筑的特点,在进行工作时甚至不需要图纸。然而,传统的师徒相传有着很强的封闭性,这是令侗族传统建筑人才陷入断层境地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年老的工匠应得到充分的保护,只有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才能保住侗族传统建筑工艺的蓝本。湘西地区的文化部门要积极邀请民间艺人参与到建筑文物的修葺工作中来。此外,还可以开办长期的讲座,让单个工匠面向多个学生,现身说法,传授技艺。对于优秀的学习者,要鼓励他们参与到实际工作中来,以实践的方式提高工作能力。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的学者可以同民间工匠展开合作,利用工程软件对侗族传统建筑的资料进行处理,制作出相应的模型,以实现传统建筑工艺的信息化,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学习材料,让侗族的传统工艺走进高校,以达到培养传统建筑人才的目的。

(二)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化建筑手段相结合,为人们提供便利舒服的生活环境

对侗族传统建筑的保护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从侗族人民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合理规划和有序保护克服现阶段的困境,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我们不能单纯为了传统建筑的保存而牺牲人们生活的便利,这种片面的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

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要借助现代化的手段,适合现代人居住又保留传统民居特色的建筑形式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因此,在侗族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中,规划者不仅要考虑自然环境、地域风貌等因素,还要致力于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在满足卫生、交通、供水、能源、防灾等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地方资源进行传统建筑的修缮和民居环境的建设。传统的建筑工艺在防灾和防腐蚀等方面有着很多欠缺,因此,在侗族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中引入现代化的建筑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在整体规划上,由权威专家来总结出侗族传统建筑的工艺特点,在保留精华的基础上将现代技术同传统民居融合在一起。建筑师可以根据湘西地区的气候环境来选用相关材料,以化学加固的方法减少潮湿空气对木材的腐蚀。为了防患于未然,规划者要综合考虑村寨的规模和木质建筑的特性,利用现代化建筑思维来改造侗族传统建筑内部的供水通道,让道路网络系统和绿化模块能够处在良好的衔接状态,以应对灾害的发生。

(三)将旅游业发展与整体规划相结合,促进对侗族建筑文物的保护

要实现侗族传统建筑资源的有效利用,发展旅游业是一条必经之路。各级政府应该在民间搜集雕刻、绘画等文物,以展览的形式向游客展示侗族建筑文化的魅力,促进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注意的是,发展旅游业不能本末倒置,只有合理地利用传统建筑资源,将保护工作放在首位,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规划者要保留公共建筑的功能,把分散的古迹连结成独具特色的观赏路线,以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让旅游业的发展为村寨的后续修缮工作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

开展侗族建筑村落的旅游发展绝对不能以破坏原有村寨为代价,应该既要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也要重视侗寨的整体规划,两者缺一不可。侗寨的传统建筑不是单独存在的,所有的建筑遗产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庞大体系,在开展保护工作中,设计者应牢记整体规划的基本原则。在审美层面上,侗族村寨的木质建筑和石砌结构有着视觉上的统一性,保持这种统一性对于旅游业的开发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忽视这一点,随意改变建筑的原有风格,将会使村寨表现得不伦不类,其审美价值也将大打折扣。在功能上,以福桥、鼓楼为代表的公共建筑和私人民居构成了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侗族人可以进行庆典祭祀和舞蹈等多项民俗活动。如果破坏了这个空间的统一性,侗族建筑与传统文化宗教信仰之间的联系也将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布局测量、选材和修整等工作时,建筑师要有一个整体的大局观,以保持侗族传统建筑在审美功能和文化等层面上的统一性。

湖南湘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侗族在这里创造出了灿烂的传统建筑文化,从这诸多极富地域特色的古迹中,人们可以看到侗族人的浪漫情怀和聪明才智。为了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我们应该看到侗族建筑在经受外来文化冲击中呈现出的尴尬现状以及传统技艺流失等问题,从加强建筑人才培养、推广现代建筑技术发展旅游业等方面入手,不断发扬侗族的传统建筑文化,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责任编辑:帅慧芳)

古代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中的庄子呈现的主要是一种理论形态,而在当代审美文化中,庄子则显现出“生活”与“感性”的双重维度。“生活”与“感性”维度并非《庄子》的本然属性,而是当代审美文化制造的结果。于丹的宣讲风格、媒介的超级链接、消费的广泛参与、经典的符号价值及文化博弈等要素彰显出《庄子》当代审美文化的多维构成性。

[关键词]《庄子》;审美文化;生活;感性;多维构成

陈炎主编的《中国审美文化史》〔1〕及周来祥主编的《中华审美文化通史》〔2〕都有庄子的重要位置,古代审美文化中的庄子呈现的更多是一种理论形态,与“中国美学思想史”上的庄子并无二致。异彩纷呈的当代审美文化,庄子也没有缺席,不过显现的不是理论形态,而是当代人从中读出的生活智慧,甚至不乏感性形态。2007年《于丹<庄子>心得》的大热引发了一场庄子文化的风潮。2007年至今,大学教授、媒体人、作家等各类作者出版的有关庄子的“心得”式、“生活宝典”型的大众读物不下100种,若从当代审美文化的宏观视域观之,《庄子》的文化风潮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庄子》当代审美文化”。1990年代以来的当代审美文化讨论将其理论内涵聚焦于生活与感性层面,《庄子》当代审美文化也不缺乏这两层维度。有关《庄子》的大众读物大都将自己定位为面向大众生活的指导书,如《给大忙人看的庄子》(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庄子叫我们想开点》(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年版)等等。而说庄子感性,似乎有点困难,庄子是历史人物,仅从画像上来看,他的确不够帅气,更谈不上性感。但当代审美文化中的感性没有局限在视觉,它是一个“穿越”性的词,在很多场合和境域都能遇到。比如我们说“于丹讲得好”、“书写得好”,这个“好”字就包含着感性意义,我们完全可以将之替换为“痛快”、“过瘾”等一些明显带有“感性”色彩的词。看来,当今《庄子》的生活与感性维度并不匮乏,但它们不是《庄子》的本然属性,而是当代审美文化中媒介、消费、经典符号及文化博弈等要素多维形成的结果。

于丹讲得好

于丹现象的成因首先是于丹讲得好。《百家讲坛》开播十余年来,真正大红大紫的人物就两位,一位是学术超男易中天,另一位是学术超女于丹。“学术”与“超男(女)”联系起来显然有谐谑甚至是挖苦的味道,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称谓也分明表明了学术与流行文化现象的分离。易中天、于丹来自学界,但他们所讲的内容并非学术,充其量只是治学的衍生品。学术不可能大众化,其衍生品却可以畅通无碍地进入大众生活,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在当代社会,取得大众的关注是文化事件成长的前提,于丹无疑做到了。

于丹讲得好,“好”字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形式,其二是内容。就“形式”而言,于丹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她讲课铿锵有力,声情并茂,与那种一板一眼的学究式讲法有很大不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是有效传递信息的关键。抓住注意力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注意力留驻,这就要靠内容了。于丹讲的是《庄子》,《庄子》是众所周知的文化经典,但这不是留住大众的关键理由。于丹吸引大众的法宝在于她讲《庄子》的具体方式,她首先把《庄子》玄妙的哲理还原为一个个生活道理,再用小故事进行串接,这样的《庄子》浅显易懂、精彩生动。于丹传布的庄子思想是与当下生活对接的生活智慧,自然能受到大众的欢迎。

形式侧重于感性,内容侧重于理性,二者并不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的。由形式的好进而关注内容,内容好又会引人反观形式,这时的形式已不是给人以第一印象的形式了,而是观众经过对内容与形式的全面评价之后形成的身心愉悦的整体表现形式。在这种高级形式中,感性和理性融合在一起,而更加侧重感性。如我们常说听人讲课“如坐春风”,这个比喻形容的分明是一种舒畅的感觉。看来,说于丹讲得好,这个“好”字的含义中,感性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当代审美文化中,“感性”已超越了经典美学对它的限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庄子》作为当代审美文化现象,感性元素实是一种基础构件。

媒介的“超链接”作用

于丹讲得“好”,如果只在高校课堂上讲,知道她的人毕竟有限;在电视上讲,就不一样了,广大的受众都有成为于丹拥趸的潜力。虽然,由于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电视一家独大的局面早已被打破,但现在的媒介也早已超越了各自为政的阶段,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媒介组织。电视、网络、纸媒等媒介已经形成了联动,电视节目火了,网络、纸媒肯定顺势而上;同样,网络、纸媒上有什么新鲜事,电视节目也会有选择地进行追踪。这样,电视、网络、纸媒等媒介已经成了彼此的超级链接,只要在一种媒介上引起关注,就很有可能迅速成长为一个颇具影响的文化事件。可以想见,于丹讲《论语》初期,关注她的人并不多。当时于丹的名气还不够大,《百家讲坛》是一个老牌节目,也无需进行刻意炒作。于丹的大热完全是由于她讲得好,继而在网络、纸媒等媒体上传布,更多的人被吸引来看于丹的节目,于丹由此迅速成长为一个文化新星,她趁热打铁讲得《庄子》自然也引起了人们的青睐。在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发达的媒介,也就没有今天的于丹和《庄子》。

媒介不仅仅是成因,其本身也是《庄子》文化现象的构成要素。“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这句广为人知的话意在说明“对人的组织与行动的尺度和形态,媒介正是发挥着塑造和控制的作用”〔3〕,也就是说媒介操纵着社会文化现象的结构过程。他在《理解媒介》一书第二版序言中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环境并非消极的包装用品,而是积极的作用过程。”这句话如果放在《庄子》审美文化现象中可以理解为:多种媒介组成的媒介帝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环境,这种环境保证了于丹、《庄子》等信息的迅速流动,并最大限度地将之与大众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火热的文化景观。媒介在这种景观中绝不是一个外在的装饰,而是深入文化肌理起积极构造作用的关键元素。没有发达的媒介,也就没有当代瞬息万变的文化现象,也可以说“当代”一词本身就内置有媒介的意义。麦克卢汉还将媒介分为“热媒介”和“冷媒介”,提供高清晰度信息、受众参与度低的媒介就是热媒介,提供低清晰度信息、受众参与度高的媒介就是冷媒介。热冷媒介的分类或许还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但清晰度与参与度的对比的确指出了媒介传播作用的一个重要事实。当代的媒介帝国,就其整体效果而言偏向于“热”的一面,信息的记载、传输等都维持了较高的清晰度,高清晰度也就阻断了受众对信息的深度加工与介入,受众更多的是停留在感性认知的层面,从而确立了当代文化中感性的统治地位。大众对信息浅尝辄止的接受促生了大批的“热”文化现象,《庄子》现象也是其中之一。

消费的文化参与

“消费”是一个中性词,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经济行为,不过,这种中性的理解较适用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时代。生产力水平较高、社会物质财富大为丰盛的时代,“消费”一词就承担了远超过经济行为本身的意义。如波德里亚所说,消费是“当代社会关于自身的一种言说,是我们社会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4〕,也可以说,与“媒介”一样,消费不仅是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因,它带来的社会变化也使其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在波德里亚看来,生活在丰盛时代的人们被“物”包围着,这种物不只是单纯的消费材料,还包括附加在消费材料上的意义。如日常生活用品,在功能大致相当的情况下,不同品牌及广告宣传对该品牌的定位就成了这种消费材料的意义。当代社会,消费的内涵更多的指向消费材料的“意义”,“功能”倒成了一种附加的东西。

任何热文化现象都有导向消费潮的潜在可能,因为“热”也就意味着流行与时尚,用现在一个比较时髦的词来说就是“人气”。如果一种文化现象人气旺盛、关注度高,商业策略运用恰当就很容易引起消费热潮。西美尔时代的时尚与今天有很大不同,但他对时尚的言说却有穿越时代的力量,“时尚的目标特别接近于纯粹的金钱拥有”〔5〕,这句话明确指出了时尚与消费的密切关系,由此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一些人用极端手段获取金钱、追慕时尚的行为。消费热潮中,人们购买的主要是一种感觉,一种由时尚孕育出的狂欢心态,这就是消费品的意义,其物质形式仅仅是承载这种意义的外壳而已。

于丹的大热自然引发了《<庄子>心得》的热卖,数百万册的销量无疑创造了一个消费神话。而我们不禁要问的是,在这数百万的购买者中,真正认真品读此书的会有多少呢?这个数字无法统计,但可以想见的是,认真读这本书的人不会很多,它作为时尚品的意义要大于作为一本书的价值。或许象其他许多时尚品一样,它最为合适的归宿就是房间里的某个角落,在那里它只是它的主人曾经追逐时尚的一个见证。《<庄子>心得》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时尚物品,它还承载着更为丰富的文化意义,而这种文化意义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仍然要靠消费来引导。《于丹<庄子>心得》热卖之后,出版商看到商机,纷纷推出《庄子》的“心得”式作品。这些作品具有明显的休闲、娱乐指向,其热度虽然无法与《于丹<庄子>心得》相比,但连续几年的出版、100多种的数量也使这些作品渐成气候,人们已渐渐接受这种解读《庄子》的方式,《庄子》的影响范围因而也在慢慢扩大,《庄子》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占据当代文化的一席之地。毫不客气地说,消费导引的这一出版现状正在悄悄改变着当下的文化格局,消费作为当代文化的构成元素由此可见一斑。

经典的符号价值

“经典”的身份并没有在《庄子》“热”现象中起到关键作用,但“经典”的广告效应确乎提升了受众的参与度。在于丹掀起的《庄子》热潮过后,《庄子》并没有像其他流行文化现象一样淡出大众的视野,而是在出版商的推动下继续维系了一定的热度。《庄子》能够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发挥余热”无疑受惠于其“经典”的文化地位,只不过“经典”的内涵已悄然发生了转变,即由学界的、官方的经典转变为大众的经典。

《庄子》成为经典应始于魏晋。魏晋时期尚清谈,《老子》、《庄子》、《周易》被视为“三玄”,谈论注解者甚众,“三玄”的名号也就意味着《庄子》“经典”地位的确立。自是之后,历代解庄注庄者不绝如缕,《庄子》的经典地位遂得以巩固。西学东渐以来,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庄子》自然不会受到轻忽。学界对《庄子》的研究一方面延续了注解的传统,另一方面则融入了现代内涵与西学视野,后者在现代语境中尤其重要。同时,作为“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也在普及之列。直至今天,这两方面的工作都在扎实推进,《庄子》的经典地位当然毋庸置疑。但对于大众来讲,《庄子》更多地是一种橱窗里的经典,只能观赏而无法触碰。《庄子》艰深的思想将很多人挡在了封面之外,人们只知其名,难知其味。

《于丹<庄子>心得》为大众打开了《庄子》,后来跟风出版的众多《庄子》读物走的也是大众路线,这一现象给人的印象就是《庄子》这一传统经典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大众终于接触到了传说中的经典。但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经典与学界的经典已经大不相同,“心得”类《庄子》摆脱了注解传统、学术理路,融入当代生活智慧,成了一种通俗读物,这也是于丹饱受争议的根本原因。此时的《庄子》如果还被视为经典的话,它已经是被当代文化重新建构的经典了,或者说《庄子》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获得了重新编码,官方的、学界的经典在当代的《庄子》这里只留下了一个厚重的符号。当然,重新编码后的经典在内涵上并非与此前的经典完全割断了联系,因为很多“心得”类读物的作者都是学界中人,他们的作品肯定有对传统的承续,只不过在写作目的上更多地侧重于当下生活。

中国的当今社会已有比较浓厚的后现代氛围〔6〕,很多经典在当代语境中都面临着被解构的命运。虽然解构之风盛行,但经典思维依然存在,因为解构的同时也在建构,建构的过程仍然会出现经典。当代娱乐文化尽可以对《庄子》重新编码,也可以将这种重新编码看作解构,但要注意的是,它消解的是《庄子》的经典阐释,而不是其符号性的经典地位。不仅如此,这一编码过程还须大大借重《庄子》的经典地位。即使在重新编码的读物中,也能分出等级来,名家、著名出版社的书相对来说较受重视,人气较旺,这也能反映出经典思维的存在。“经典”的问题非常复杂〔7〕,不论如何,《庄子》的经典价值都在其当代审美文化现象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化博弈的力量

一谈到博弈,我们自然会想到博弈论。博弈论是一种有关策略的理论,力求在双方或多方势力较量中寻求均衡。而文化博弈,如果不考虑经济、政治等元素的介入,完全没必要涉及策略,异质文化的碰撞交流总能激发出文化活力,促进文化的良性发展。王国维曾大赞“佛教之东”对“吾国思想凋敝”的补益作用,近世传入的“西洋思想”又被他称为“第二之佛教〔8〕”,可见“西学东渐”所带来的文化能量的巨大。庄子躬逢其时,西学与中国文化不同的观念、方法等极大地丰富了《庄子》的诠解空间,庄子也因而焕发出新的活力,游走于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之间。近代以来对《庄子》的新阐释主要是学界的努力,而在当代审美文化中,《庄子》又不得不遭遇大众文化的语境,传统与当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博弈也使庄子迅速成长为一个文化明星。

学界对《于丹<庄子>心得》的指责是显见的文化博弈,但在此之前,有关《庄子》的文化博弈已然展开,《于丹<庄子>心得》可以说就是博弈的一个结果。于丹在讲《庄子》之前考虑的问题应包括《庄子》的本文、经典的阐释、传播的效用、观众的接受能力等,这几方面的问题其实就是传统与当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问题,于丹在其中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赢得了大众,也为自己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其后引发的争议可以视为已经潜存的文化博弈的外显化,赢得大众的于丹几乎没费什么口舌便在这场大众瞩目的博弈中占取了主动。于丹赢得了经济利益,不能说于丹赢得了文化博弈,文化博弈很难用输赢来论。学界中人的退却不代表精英文化的萎缩,《庄子》的经典阐释依然是学界一以贯之的研究热点。这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角力最显著的一个结果就是扩充了庄子文化的影响力,大众可以不必掩饰他们对晦涩的经典阐释的厌恶之情,但他们最起码知道了学术的庄子与大众的庄子存在着不同。所以,文化博弈,受惠的是文化自身。有关于丹的争议结束了,但《庄子》引发的博弈并没有结束,《庄子》大众读物的撰述者不得不面对多种文化势力的交锋,况且很多作者属于学界精英阶层,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在他们身上的拉扯可能更为剧烈。正像西学与中学的碰撞激发了中国文化的活力一样,经典阐释对大众读解的渗透也会提高庄子的文化活力,大众文化的兴盛同样会引发精英阶层对庄子审美文化的重新定位。

〔参 考 文 献〕

〔1〕 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C〕.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2〕 周来祥.中华审美文化通史〔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2008.

〔3〕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4.

〔4〕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66-227.

〔5〕 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吴燕(上燕下曰,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74.

〔6〕 曾艳兵.东方后现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 周宪.经典的编码与解码〔J〕.文学评论,2012(04).

〔8〕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G〕\\姚淦铭,王燕.王国维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36.

〔责任编辑:史焕翔〕

古代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传承

1中国建筑的发展史

中国特色的传统建筑在很早的夏商时期就开始初具模型,虽然只是简单的廊院型制,但已经有了雏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简单的布局,有了清晰的格局;秦代和汉代则是传统建筑的高峰期,例如当时极富盛名的阿房宫;等到隋唐时代开始把外来文化的元素融合到建筑中,加上经济的繁荣,就已经出现了诸如大明宫之类的大型单体建筑,使传统建筑又上升了一个层次;等到五代十国阶段,虽然仍然延续晚唐时期的建筑特色,但也是各具特点,最具特色的应该是宋、辽、金、元的建筑了;直到明清时代,大一统之后的建筑可谓是达到了巅峰时期,至今仍被全世界游人誉为游览胜地,供人们参观的故宫、颐和园、避暑山庄等等,都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后来随着近代中国的没落加上战乱的殃及,导致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正逐渐走向没落;到了现代,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导致中国的传统文化再一次次的受到冲击。如何将传统建筑文化行进继承和发展、如何寻求新时代下传统建筑元素和精神的新载体迫在眉睫。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没有自己传统文化作为基础那它的发展是不完全的,如果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离开了传统文化,那就没有了根本,也就没有了中国特色。

2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色

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建筑体现,这也与当时的文化、宗教、记忆等有关,比如由于唐朝对佛教文化的推崇,使得各种塔式建筑相继产生,比如大雁塔、少林寺等;而清代则对山水园林有着独特的喜好,以至于产生了圆明园、苏州园林等极具艺术气息的建筑群体;而紫禁城则是我国皇家封建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些不同时期的建筑无不显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与哲学。

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建设来说,其也是中国儒家、周易或者道家文化理念的融合,在这些建筑中特别注重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以期望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和、含蓄而又深沉的特质融入建筑之中,讲究对称布置,通过南北中轴线将建筑群体进行划分,比如典型的紫禁城和极具民间特色的背景四合院,这种顺应自然天时的建筑文化特色是也是现如今我国建筑需要注重的方向之一。

而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外形特征来说,其多以群体建筑为主,其装饰也非常讲究,特别喜欢将石雕和木雕文化融入建筑外形中,使建筑更加主人的喜好与文化内涵。比如台阶周围配以雕饰、栏杆,以显示古代家族的威严与庄肃;门窗配以花纹、色彩等,以显示建筑的华丽性,将建筑本身施以彩绘与雕刻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又一典型特征。

3现代建筑中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分析

3.1传承总体原则

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或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及内容,所采取的态度和总体原则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于优秀的设计理念及建筑文化,要加以保留,而对于不符合现代建筑设计发展的“糟粕”内容,要予以剔除。同时,对于传统建筑设计的传承不等于盲目的照搬照抄,而是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使传统的建筑文化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命力,适应现代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需求

3.2传承的方式

所谓传承,不是一味的向历史伸手,简单的仿制。在我看来传承体现在以下方面:(1)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对我国传统的建筑物进行保护,保护传统建筑就是对我国历史的保护,就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保护中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2)对民众展开传统建筑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再者就是对传统建筑的营造手艺的研究和传承。只有把古建筑完好的保存下去,才能有供一代一代人研究的基础;只有对民众开展传统建筑文化的教育,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古建筑,同时提升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的追求;只有研究和传承传统的营造手法,才能进一步的理解传统建筑的营造和内涵,才能更进一步的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以及理论支持。

3.3传统建筑外形的传承

现如今,城市各处的高楼大厦愈发成为城市的名片之一,极具特色的建筑外形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扩展城市知名度是非常有益的,比如广州塔、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北京央视大楼等现代建筑也已成为广州、上海和北京的建筑名片,在这些建筑中然后设计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外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比如广州塔的弧形线条、圆形的对称布置;中国馆的天人合一理念等无不将中国传统建筑外形通过现代建筑技巧得以体现,更加优质的呈现了建筑所具有的的向心力和文化价值。甚至,在现代建筑中可以讲居住建筑群体、园林风格进行融合。

3.4传统建筑符号的传承

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很多城市过分的追求高楼大厦,在建筑符号运用上显得有些单一,这与中国传统建筑中丰富、多元的建筑符号是不相符的,因此,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符号体现运用到现代建筑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符号来展示建筑的独特标志、显示主人公的个人喜好、或者城市特色,比如将市花的符号融入到城市现代建筑之中,将动物图腾映衬在建筑外形中,这方面可以在企业建筑群体中得到运用,如果华为将他们的狼性图腾文化运用到企业建筑群体中也是一件非常有创意的建筑体现。但是,在现代化的建筑中运用传统文化符号,不能只注重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堆砌,更加需要注重文化符号的内涵与建筑价值的融合,通过文化属性将现代建筑与传统符号连接起来,注重建筑整体与符号细节的和谐之美,这是现代建筑进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符号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4结语

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就像一条川流不息的长河,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吸纳,创造出了具有各個时代特征的建筑风格。相关建筑设计人员应该从传统建筑文化中吸取营养,并与现代设计发展相融合,推动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道教义理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探微[J].付声晖.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2]中西传统建筑文化影响下建筑的差异[J].张秀娟,杨文静.门窗.2017(07).

(作者单位: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①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② )

古代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文化 ;建筑环境

引言

建筑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富含了无数智慧的结晶。新时期喜爱,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建筑艺术也被赋予了新的任务,既要保持建筑设计的基础功能,也要在此基础上追求生态环境与当地文化的地域性结合。

一、建筑文化根植于人居自然环境之中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风势、气温、气压、食物、土地、水质、植被等等。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对外应有利于形成小区外部环境,对内应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内环境。这些建筑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岛,椰林茂密,气候炎热,人们用椰树叶、棕榈叶盖起了适应热带雨林的茅草房、小木楼,通风、凉爽、轻盈、简洁,建起了热带雨林建筑。在中亚、西亚,在中国的西部高寒地区,人们用石块垒砌、依山就势盖起了石板建筑,避风、挡雪、保温、御寒,筑成了高原山地建筑。如中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等少数民族在中国西部依山就势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山地建筑群。在中国的黄土高原,漠北戈壁,雨量稀少,气候干燥,人们利用山边、土坡挖洞筑房,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土建筑。甘肃敦煌艺术陈列馆把建筑埋入山坡下,半开敞式入口,山坡挡墙甬道,生土式建筑特征十分明显。在美国的东部,在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南方,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人们用木材、砖瓦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盖起了遮阳避雨、通风透气、造型别致的湿热地区建筑。

这些建筑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适宜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融为一体,形成了根植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建筑文化。建筑既要根植于自然环境,又要服从于自然环境,这是建筑师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二、社会时空环境差异造成建筑文化的多元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欧洲国家、美洲国家、亚洲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国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各地区的文化习俗也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居社会时空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建筑文化的时空性和多元性,因而产生了古代的或现代的中国建筑文化、俄罗斯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欧美建筑文化、非洲建筑文化等等。欧洲的古希腊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亚的古印度建筑、古代中国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源流。天主教、耶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影响到信仰宗教的国家和地区,也深刻地影响到这些地区建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文化。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沿袭至今,既古老又博大,自古以来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等思想伦理的影响。特别是儒教统治中国2 000多年,根深蒂固。这种文化把儒、道、佛、禪各种思想观念兼收并蓄,融为一体,光辉灿烂,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地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建筑文化,国际性建筑文化也可吸收、融合新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在当今世界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对前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彼此影响,共同发展,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促进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最终才能建立一个 “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三、中外建筑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建筑文化处于全球“大文化”系统之中,各民族、各地域的建筑文化在此共生共荣,组成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响曲。全球化的社会进程给文化交流带来了碰撞与会合,冲突与交融。

几千年来,中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渊源流长。佛教文化本来发源于印度,随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代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传经,佛教影响中国2000多年。但是,佛教的内容,佛祖的像貌,佛庙的形制与中国文化交融,形成和发展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建筑文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出国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大多数是留美的学者,他们受当时西方学院派建筑文化观念和中国国粹主义建筑文化观念的双重影响,强调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重点在建筑风格上,第一次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批精品,开创了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新纪元。例如由第一批留美建筑大师吕彦植先生20年代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等等,在当时中国建筑界的确起到了石破天惊的影响,推动了中外建筑文化的融合进程。

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政体、机制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具有俄罗斯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形成和发展了中国50年代“社会主义”建筑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一次打开国门,引入西方经济管理模式,模仿“欧陆风格”、港台建筑,后现代主义几乎风靡全国,形成和发展了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建筑文化。不言而喻,世界各国的建筑文化均要受到当时当地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技术水平的约束,相互冲突,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然而,什么样的交融和交流具有生命力,经受得起时空的考验?只有那些吸取了东西方文化精髓,融合为本民族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古今建筑文化交融的探索和追求

古今交融,古为今用,必须分析“古”与“今”在建筑内容上所发生的变化。这些质的变化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文化观念、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引发的必然结果。正如吴裕容先生在评价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艾菲尔设计的艾菲尔铁塔时指出的:“人们试图让每一种艺术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所有的人类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所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古今交融探索的是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问题。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许多特点,如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富于变化;建筑造型,丰富多彩;空间分隔,灵活多样;室内装饰,讲究内涵;色彩运用,五彩缤纷;庭园绿化,更是含蓄活泼,变化万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创作现代建筑当中,当代建筑师应吸取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按现代化多方面的要求,从分析各种矛盾中探索和追求适应人们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人们的建筑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继承中国传统,发扬民族形式,创作建筑艺术美的问题经历过多少次探索和讨论。经历了解放初期模仿“大屋顶”的怀旧复古时期;经历了批判复古主义,照搬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阶段;经历了文革批判洋奴哲学,推行“干打垒”穷过渡的年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崇尚西方,风靡“欧陆风情”时期。经过反复摸索的艰难曲折以后,中国建筑师开始走继承传统,适应功能,采用高新技术,探索古今交融,实现建筑创作现代化的正确之路。

结语

综上,我们这一代建筑师应当牢固地树立起“科学的建筑文化观”,以中国文化为主体,加速建筑文化与环境、与民族、与社会、与时代的交融进程。在建筑设计时形体美要考虑,还要以生态学的角度来发现建筑的美,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在被努力创造的同时也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建筑环境艺术主旨不仅要创造出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还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闫启文,吴维霞.浅析地景建筑与环境的融合[J].美术大观,2012(9):146-146.

[2]卓琪淞,汪海鸥.浅析建筑与环境的融合[J].住宅科技,2015(4):41-43.

[3]潘嘉敏.传统性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与传承[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10-13.

古代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一.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作用

1.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不可能全部接触或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常识。例如,古人一般都有名、字、号,如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字号五柳先生。对学生进行名字文化常识教学,可以让明白古人的名、字、号都有具体的规范,与现代人的名字有很大的出入。

2.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

古代文言文中很多知识点有时凭借逻辑、语法等知识是不能解决的,有时得从古代文化常识方面来解读。例如,《孔雀东南飞》中“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中的“青庐”,就是一处关于礼俗的文化常识。“青庐”是指用青布搭成的蓬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所以,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准确理解文意。

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实施

1.随文突破

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极其广泛,天文地理、伦理纲常、经济社会等等无不有所体现。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时,可以运用穿插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学习和掌握。例如,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涉及到“鸡鸣”“黄昏”“人定”等时间信息,就此可以对学生讲解古人的纪时情况。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段,分别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那么相对应的,文中的“鸡鸣”则相当于后半夜的1-3点,“黄昏”相当于现在的19-21点,“人定”相当于21-23点。对时间的正确理解,能够有效地梳理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背景。

2.专题解读

为了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和积累,有必要对相关的常见的文化常识进行梳理,编制表格,以便学生学习掌握。例如在对古代称谓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分成国讳、家讳两大块。国讳指的是臣民必须遵循的避讳,其中包括皇帝名,字,谥号、皇帝父祖的名、前代年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例如,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秦王指的就是秦始皇,在古代历史记载上,由于秦始皇名政,和“正”同音,所以把“正月”改名为“征月”。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做法,是和国讳相对应的。例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祖父的名字叫做僖,所以在史记的创作中,所有有关“僖”的词皆用“厘”代替。

3.方法突破

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为了更好的去应用于实际,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该交给学生运用知识的技巧,也就是答题技巧。高考以及平常考试,都不时出现关于文化常识的试题。例如,对联,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对联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上下两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还需要节奏相应,平仄和谐。在解答对联题时,可以借助相关、相似、相反的联想方法把句子进行拆分,给每个词分别作对,再把这些对出的词连缀成一句话。例如,上联为“扫千年旧习”,便可以拆分为“扫、千年、旧习”三个词,结合所学知识,与“扫”有关的词有“除、改、树、立”等,与“千年”有关的词有“万载、百岁、一代”等,与“旧习”有关的词有“陋习、新风”等,从中选词连缀成句可为“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教会学生对对联进行有效的拆合分析,既有助于学生答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

4.课外扩充

在课改实验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外对例如官职、科举、地理、历法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做“课题”研究,即是对相关文化常识进行收集整理,并将“研究成果”展示、交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光是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和文化,更是积累了知识、积淀了文化,激发了爱国情怀。

5.开展竞赛

通过古代文化常识竞赛的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自发地阅读有关古代文化的文献资料积极性。对于竞赛试题的设计,应该考虑到现阶段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内容涵盖面要全,但不能偏、怪、难,不然会事与愿违,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

胡莉,教师,现居海南东方。

古代建筑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建筑观念的简要阐述和比较,以期从中发现中国建筑设计观念演变过程中的缺失。并通过对当下时代背景的分析,找寻到当代建筑设计的历史定位,以求对我们所面临的时代任务进行战略思考。

在当代语境中,何谓现代?何谓传统?在当代一片民族复兴的呼声下,更需要我们对自己的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寻找到当下的历史定位,才能正确的阐释它们。对西方现当代建筑观念的演变过程的研究,包括在建筑理论方面的学习,并要与对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探索和实践总结联系起来考虑,以求对我们所面临的时代任务进行战略思考。

中西方建筑的简要发展历程及比较

1.西方建筑设计观念的简要历程

沿着科技发展的脉络,西方建筑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渐进、演变、更替、转换的自我完善过程。工业时代初期,人们也同样陷入了理性与情感的矛盾之中,工艺美术运动因挽回宁静的田园生活而产生,但毕竟违背了历史的潮流而昙花一现。其后,又经历了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等,以建筑艺术为先导的艺术运动,使西方设计观念逐步的与工业社会的时代特征相融合。20世纪20-30年代,许多独立设计师,在“拯救众生”的价值取向下,提出了自己的设计观念,进行了多样的探索。例如:由格罗皮乌斯创立的“包豪斯”学派就是旨在让设计为社会服务,坚持现代材料运用,现代技术的运用,强调通过建筑外表能够立即了解到建筑结构的必要性,坚持设计上诚实,坦率的原则。他的代表作之一:法古斯工厂大楼,采用玻璃幕墙,突出内部建造结构,消除所有装饰细节。

当时另一位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他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塞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当然,还有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在他设计的建筑中, 你绝对见不到任何一件附加于建筑之上的多余的东西,没有杂乱的装饰,没有无中生有的变化。没有奇形怪状的摆设品。有的只是轻灵通透的建筑本身和它里外连续流通的空间。“流通空间”在二十世纪初这应该是个很前卫的名词,毫无疑问,这在当时属于创造性的突破。开创了完全与以往的封闭或开敞空间不同的———流动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空间开创了另一种概念。密斯·范·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从而将建筑设计与现代科技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有机建筑“学派的代表赖特,又为我们阐释了人与自然、建筑空间与自然的关系,打破了过去着眼于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进行设计的观念,为建筑学开辟了新的境界。总之,勇于创新和探索的精神,使得西方建筑观念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后,这种精神又催生出更为多样丰富的创造。

中国建筑设计观念的简要历程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的安定和文化的延续性使建筑具有完善的价值体系。中国古建筑因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而成为世界四大建筑体系之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从商周萌芽至盛清成熟,一共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不断的充实和总结,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成就。而当代中国建筑,历经战争、政治运动、西方建筑思想的冲击再到高速变化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历史似乎太过破碎,回顾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建筑在形式上有了巨大的变化,但从建国初期梁思成与华揽洪之争;到80年代城市化进程迅猛袭来,85思潮的反思;再到当代,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风格已经塑造了中国绝大部分追求现代化的城市的面貌,设计师又陷入了“现代”与“传统”的两极对立之争,但这种争论并没有更深层次的推进建筑设计观念的进步。

中西建筑观念历程的比较

对比中西方建筑观念发展历程,西方现当代建筑艺术是在延续的文化背景下,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有其渐进、演变、更替、转换的自我完善过程。有完善的建筑理论体系和实践、探索经验;中国建筑观念的发展,除古代建筑外,现当代建筑艺术由于没有统一的文化价值观,缺乏文化延续性,建筑设计观念始终没有创造性的发展。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建筑理论体系。

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历史定位及应持有的设计观念

多元文化背景下,在两极化的思维上,很自然的会产生所谓的“第三条路”想法——能不能把两极“结合”起来?中国的近现代化与西方不大一样,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的基础之上的,而中国建筑的现代化更是建立在传统建筑的废墟之上,我们的历史文化太过破碎,这就更加剧了情感与现实的矛盾。

中国有着非常丰富的遗产,可惜基于历史原因,对历史传承与理论总结、开拓明显不足。上世纪50年代以来直至文革,中国建筑设计走过了曲折的道路,频繁的批判之后所造成的思想混乱与理论真空,至今仍然存在有后遗症;而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一度与西方建筑在学术沟通上的中断,中国建筑界的许多人,对西方现代建筑的理论与实践,都缺乏全盘而贯通的了解,忽然又面对了所谓“现代建筑已经死亡”的尴尬局面,以及蜂拥而至的20世纪最后20年西方建筑理论领域中虽然驳杂却并不成熟的学派纷呈、莫衷一是的表面繁闹现象,使得中国建筑师,包括有才华的青年一代,一时间变得无所适从。近年来在建筑史学、建设实践方面虽然有可喜的发展,但还不能说对我们的理论建设起到了足够的影响。

当代许多建筑设计师,脱离历史背景,断章取义的复古,只能带来建筑设计观念的倒退,和文化价值取向的衰退。例如:近几年的房地产泡沫,大量楼盘套用概念,模仿形式,这些只是销售策略的一部分,没能真正给大众创造有价值的生存空间,反而造成了及其恶劣的的负面影响。

从经济和科技水平的现状看,中国经济虽位居世界第二,但科技远远落后与发达国家,既无重大基础理论创立、也少有前沿科技的开拓、尖端科技极少,人民生活水准较低。

从当代艺术现状来看,中国传统艺术倍受冲击;文化认同产生困境;传统文化后继乏人;

而大批艺术家转而投入到,当代艺术中,例如: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观念艺术等。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变化、浮躁的时代背景下,“重视传统文化、回归民族主义”这句口号光靠我们曾经对形式风格的追随,就变得太空泛。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融合,并不是民族主义。一个民族文化的复兴不会由个人意志转移,而是由在历史进程中是否有其真正的价值(创造性、先进性)决定。

我想当下中国设计师应该从西方20世纪20—30年代的设计实践中吸取经验,去学习西方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建立人文精神。在他们勇于创新的实践案例中去学习建筑空间的语汇、建筑技术、建筑对人的关怀。回到建筑的本质,立足当下社会的科学、经济、政治、文化现状,融入人文精神,建立自己的设计思想,深入的、具体的做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95年后在国营设计院体系之外开始出现一些个人化、独立的建筑实践。以张永和、刘家琨、董豫赣为代表的一组青年建筑师,通过一系列工作,包括通过媒体积极传播建筑理念,形成了一种新文化气候。

张永和出生在北京,对于四合院、胡同、老北京的城市空间有着自然的亲近感。张永和曾说起,当时设计公社时,正值北京房地产起飞之际,建筑风格紧跟欧美脚步,缺乏自己的语言,他要将北京传统的四合院从其拥挤的城市空间移植到古朴的大自然中来。然而,把四合院搬到山林间,面对着大自然,建筑再采取一种闭合的姿态显然就不那么合适了,于是土宅索性和山壁合抱,形成半自然半人工的庭院围合。围塑起来的中庭,柔和地淡化了自然与人造建筑间的分际。

土宅位于长城脚下公社12个别墅的制高点,墙体为中国西部常见的夯土墙,在中国是相传已久的建筑形式之一,力图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而且隔热隔音的功效使房屋冬暖夏凉。粗糙的墙面不加任何修饰,在室内陈设和装饰上也尽量做到简单和自然:凹凸不平的青砖,原木的横梁,甚至不得不用到的混凝土的材料也未加任何处理。在这里,张永和对传统的理解表露无疑,他从另一个层面上给我们阐释了建筑和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契合。

刘家琨出生在成都,他设计的胡慧姗纪念馆以灾区最常见的坡顶救灾帐篷为原型,面积,体量,形态均近似于帐篷,外部红砖铺地,墙面采用民间最常用的抹灰砂浆,内部为女孩生前喜欢的粉红色,墙上布满女孩短促一生的遗物:照片,书包,笔记本,乳牙,脐带……,她的一生没来得及给社会留下多少痕迹,她不是名人,只是个普通女孩,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这里的纪念内容没有悲壮热烈和宏大喧嚣,只是关于一个花季少女的追忆。从一个圆形天窗撒进的光线,使这个小小空间纯洁而娇艳——这个纪念馆,是为一个普通的女孩,也是为所有的普通生命——对普通生命的珍视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刘家琨提出的建筑策略是“处理现实”。相对于在发达国家已成为经典语言的“高技”手法,“低技”的理念面对现实。选择技术上的相对简易性,注重经济上的廉价可行,充分强调对古老的历史文明优势的发掘利用,扬长避短,力图通过令人信服的设计哲学和充足的智慧含量,以低造价和低技术手段营造高度的艺术质量,在经济条件、技术水准和建筑艺术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由此探寻一条适用于经济落后但文明深厚的国家或地区的建筑策略。

董豫赣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他的理论著作多过建筑实践,在他的清水会馆设计用中融入了对中国园林的确情有独钟,从此中汲取的养分,最朴实的材料和形式,追求丰富而有意境。

他们按照“常规”直接设计建筑,而不是宏大空洞的意识形态象征主义。踏实的去探寻自身所处的文化语境和建筑语言。这些尝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建筑的希望。

总结

勒.柯布西耶说:“建筑被传统的桎梏束缚着,风格只是一种谎言”。传统不是抽象的概念和固定的形象模式,而是需要很多人花大力气去深入、具体地阐释。我们现在所处的历史定位:从古代传统建筑到当代建筑,中间存在近一个世纪的断裂,而对传统的阐释,如果脱离历史性分析,往往会导致建筑师纯个人喜好的形式游戏。空洞的口号和一味的形式化追求,都无法帮我们实现,具有本土文化的创造性理念。只有找到历史定位、回归建筑本质,才能既借鉴西方建筑师勇于创新、注重人文化的精神,又关照到了本土文化。建筑基本上是人类文献中最伟大的记录,也是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的记录。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

上一篇:小学生美术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国孝道文化论文范文